科学的儿童观与教育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的儿童观与教育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的儿童观与教育观

科学的儿童观与教育观范文1

 

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幼儿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他们在科学探索活动中发挥创造力,增强他们的科学意识,使他们的创造力获得提高。

 

一、从幼儿的特点出发设计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参与兴趣

 

幼儿的年龄较小,他们正处于初步对世界进行认知的阶段。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利用趣味性的活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探究的欲望,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通过探索掌握知识,促进他们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有效提高。

 

在设计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活动的趣味性,让幼儿在快乐的探索中发现问题,引发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在趣味的活动中,幼儿把玩和学相结合,有效激活了他们的思维,让他们根据活动内容进行大胆思考,创造性的完成探索活动。由于幼儿的自制能力不强,在进行探索的过程中,他们很容易被周围的人和事所干扰,对他们的思路造成影响,使他们不能有效解决教师布置的探索活动。

 

因此,在引导幼儿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对幼儿的参与情况进行关注和引导,使他们尽可能的保持注意力集中,促使科学启蒙活动的顺利、高效的完成。

 

二、在教学中渗透科学知识,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

 

在幼儿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学大纲上要求的内容,还要在教学中渗透科学知识,让幼儿通过学习了解天文、地理、科技等方面的知识,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通过把科学知识和教学内容相结合,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认真探究,不断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例如,在让幼儿认识各种交通工具时,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世界上第一架动力飞机的发明者莱特兄弟,拓宽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初步接触到科学发明制作。

 

在教学海底世界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让幼儿观看海底中动物生活环境,同时向他们介绍运用什么物品可以帮助人们潜入海底。通过学习,幼儿了解了要潜入海底必须穿上深海抗压潜水服,带上氧气瓶。在探究丰富的学习内容时,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他们积极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主动探究掌握了更多的科学知识,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科学知识,让幼儿对科学奥秘产生了兴趣,积极主动的学习科学知识,提高他们的科学意识。

 

三、利用自然资源进行教学,激发幼儿的创造能力

 

在幼儿科学启蒙教育中,教师要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让他们在主动探究过程中加深理解和体会,掌握科学奥秘,使他们的科学意识和学习科学的兴趣逐步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造性的运用自然资源进行教学,使幼儿在熟悉的情境中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究,能有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教师可以开展树叶收集活动,组织幼儿来到自然环境中收集各种树木的落叶。在快乐的收集活动中,幼儿认真观察收集到的叶子,了解叶子的颜色和形状。

 

收集活动完成后,教师让幼儿利用自己收集到的叶子进行创意组合。通过幼儿的充分想象,有的幼儿把树叶用针和线穿起来,组成一个树叶项链;有的幼儿利用树叶进行创意绘画,在一片树叶的基础上画出不同的小动物;还有的幼儿用胶水把大小不一的树叶粘贴成了一条小鱼。在幼儿自由自在的创作过程中,他们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并用作品展示了他们的想法。完成制作之后,教师可以让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在让教师和其他幼儿了解自己的创造意图时,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获得了提高,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进行。

 

四、创设浓厚的学习环境,让幼儿主动进行知识探究

 

在进行幼儿教育时,教师为了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可以给他们创设浓厚的学习环境,让他们主动进行探索,通过仔细观察掌握更多的知识,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1.设置科学图书角。在教室中开辟一个图书角,摆放上又饿喜欢的科技书籍,让他们积极主动的阅读这些知识,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了解科学家的故事,让他们对科学探究产生兴趣,在生活和学习中主动关注这方面的信息。

 

2.设置动物饲养角。学校专门开辟一个地方进行动物饲养,如饲养鸡、鸭、鱼、兔子等小动物。让幼儿给他们喂食,并进行认真的观察。掌握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惯和特点,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使他们在有趣的喂养过程中了解小动物。

 

3.设置种植角。学校在种植角中种上豆角、黄瓜、大蒜等蔬菜,让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果实生长时间和果实的形状、颜色等。

 

五、结合实验进行教学,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

 

在幼儿教学中,教师在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使他们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认真观察和操作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提高他们动手能力。例如,幼儿都很喜欢不倒翁的小玩具。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个不倒翁,让幼儿进行玩耍。在玩的过程中,教师给幼儿提出问题:为什么用多大的力推不倒翁,它都能重新站起来呢?在问题的引导下,幼儿一边玩一边探索,他们发现不倒翁的底部很沉,推测出这是不倒翁倒不了的原因。

 

为了验证幼儿的推断,教师让他们用准备好的鸡蛋壳和沙子来进行实验验证。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幼儿先把鸡蛋壳中装满沙子,然后推到鸡蛋壳,发现鸡蛋壳没有站立起立。然后他们把鸡蛋壳中的沙子倒出来一部分,再次进行推导鸡蛋壳的动作,这时,鸡蛋壳倒下后马上立起来。简易不倒翁的制作实验让幼儿掌握了不倒翁的原理,激发了他们的探究兴趣,让他们对科学探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他们在学习中和生活中不断探究各种科学实验,在发展他们科学意识的同时,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综合素质,使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顺利进行,有效促进了幼儿综合全面的发展。

 

六、结合自然现象进行教学,让幼儿掌握更多的自然常识

 

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刮风下雨等自然现象。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效把握时机,结合自然现象进行教学,让幼儿在熟悉的情境中探究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使他们掌握更多的自然常识。例如,在下雨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幼儿演示雨的形成过程,通过观看,使他们了解到空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受冷凝结成小水点或小冰晶,小水点或小冰晶相互碰撞、并合,变得越来越大,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便会降落下来,就是雨。在出现日食时,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日食形成的原因,同时,教师还可以进行拓展,让幼儿掌握月食的形成原因。通过结合自然现象进行教学,给幼儿创造了更多的和科学知识接触的机会,有效激发了他们对科学学习的兴趣。

 

七、鼓励幼儿进行发明创造,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在幼儿教学中,开展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教师要鼓励幼儿进行发明创造,让他们在课外时间和家长一起动手制作。通过大胆想象和创作,幼儿能初步制定自己要制作的作品,通过家长的帮助找到制作材料,共同完成幼儿的发明创造。通过幼儿的积极参与,制作出来的小发明能让幼儿对科学发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的完成教师布置的小发明作业。

 

例如,教师在让幼儿学过歌曲《小雨沙沙》的歌曲之后,给他们布置一个用废旧材料制作乐器的作业。在趣味性的作业中,幼儿充分的发挥了他们的积极性,他们有的用纸盘制作手鼓,有的用雪糕棒制作木琴,还有的把矿泉水瓶装上沙子制成打击乐器……通过幼儿的大胆创作,让他们初步产生了进行发明创造的意识,使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更多的关注和科学发明相关的书籍,随时收集发明创造用的材料,使幼儿启蒙教育高效进行。

 

八、及时对幼儿进行表扬,激发他们的探究自信心

 

在幼儿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幼儿的学习进行指导,在他们取得进步的时候进行及时表扬,使他们在教师的鼓励下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中进行探究。在进行科学启蒙教育活动时,教师要多对幼儿进行鼓励和引导,在幼儿出现错误时,不要对他们进行严厉批评,而是要耐心引导,使幼儿消除畏惧的不良情绪,精神饱满的投入到学习中,让他们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在幼儿体验成功的同时,就会获得信心。随着信息技术和教学的相结合,在对幼儿进行表扬时可以和多媒体相结合,如幼儿回答对某个问题后,电脑中会出现表扬的画面,可以是五角星、小红花,还可以是得分情况。另外还可加上语音,如你真棒、太好了等。电脑中的表扬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新的刺激,对幼儿也有一种激励作用。

 

总之,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究积极性,使他们通过参与活动掌握更多的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意识,让他们养成善于探索和思考的好习惯。在发展幼儿的综合素质时,教师要给幼儿创设一个浓厚的科学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使科学启蒙教育取得实效。

科学的儿童观与教育观范文2

【P键词】模拟教学;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提问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8-0222-01

教师提问是幼儿园集中教学活动的核心,是指教师依据特定的活动目标,根据相关的活动内容,设置一定的疑问情境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活动组织形式。模拟课堂教学是现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实践方式,通过模拟课堂,学生能够锻炼自身的教学能力,但在模拟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关注更多的是过程的设计,忽略了提问的艺术。在模拟幼儿园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在学生的提问方面进行引导。

一、观察结果及分析

笔者对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课程中7个小组的5次课堂模拟教学进行了非参与式观察,采用了等级评定、频率计数的观察记录方法。

(一)模拟幼儿园教学中学生提问的数量。通过观察发现,学生在模拟教学时提问数量较多,每次活动至少提问20次,最高时达40次左右,说明提问是常用的引导幼儿思考的方式,而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也确实广泛采用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学。

(二)模拟幼儿园教学中学生提问的水平。通过观察统计,在模拟教学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大部分停留在知识(回忆)水平上,只有12.5%的问题是需要幼儿理解的,5%的问题是属于应用水平,而分析水平、综合水平、评价水平方面的问题少之又少,一共才占7.5%。所以,在模拟教学中,低水平的提问和高水平的提问分布极其不平衡,学生提问水平还是处在一个较低的层次。

(三)在模拟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通过观察数据得知,在回答问题的方式中,齐答和个别回答分别占37.5%和60%,而通过讨论后汇报和自由回答的方式非常少,分别占1.6%和0.9%。

在学生模拟幼儿园教学中,多采用个别回答和集体齐答的方式请幼儿回答问题,但是齐答只适合于答案明确又唯一的简单答案,长期大量使用这种回答方式,会导致幼儿思维肤浅化、表面化。而个别回答无法照顾到每一位幼儿,导致一部分幼儿得不到关注,自尊心、自信心受挫,从而导致这部分幼儿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生通常认为,用自由回答和讨论后汇报这两种方式不利于幼儿常规的培养和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所以一般不会采用,这也体现了在模拟幼儿园教学中学生对提问的高度控制。

(四)在模拟教学中学生的回应方式。观察统计表明,在模拟教学中,学生回应的方式主要是简单肯定、表扬赞赏、习惯性重述,而简单否定和自己代答这些应答方式运用较少,而运用诱导追问、鼓励质疑的方式也相对较少。“好”“很棒”“真棒”这样简单又单调的词语出现频率较高,这样的回应方式几乎没有实际意义,表面上是夸奖,但是当幼儿听了太多这样没有针对性表面化的回应时,会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二、思考及建议

(一)在设计教案时,要引导学生精心设计好问题。要注重问题的目的性,要想好不同层次的问题,发问要由浅入深,注重问题的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无意义的提问,能够紧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要把握好提问的难度和时机。问题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复杂。如果问题过于简单,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问题太复杂,会使幼儿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在模拟课堂教学中,把握好问题的难度是很重要的。这需要学生在设计教案时认真思考如何设置问题。另外,提问的时机也很重要,应注意引发幼儿的兴趣,只有在幼儿有困惑、有兴趣的时候才是最佳提问时机。

(三)在回应方式上要有指导性的评价。在模拟教学中,学生最大的问题是回应方式单调,所以应引导学生在回应方式上多做努力。回应的语言应该具有针对性,并能够引发幼儿进一步思考,或者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兴趣。

(四)关注课堂边缘“幼儿”。在模拟教学中,学生一般倾向于请举手的幼儿回答问题,这不利于不举手或很少举手的幼儿的发展,所以应引导学生去关注那些从不举手或很少举手的幼儿,有意识地锻炼他们在集体面前发言的勇气,积极鼓励他们举手提问或回答问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邱家军.课堂提问的类型与技巧[J].山东教育科研,2002,(6):44。

[2]厉凌华.幼儿园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教育研,2000,(3):61一62。

[3]尤书才.幼儿科教活动中提问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6):89.

[4]施良方,崔允郭.教学理论:课堂教学原理策略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张丽.试论有效课堂提问的技巧[J].上海教育科研,2003,(12):25-28.

[6]赵志敏.对幼儿园科学区角活动中教师提问方式的研究[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6,(11):28-30.

科学的儿童观与教育观范文3

 

科学的态度加之人文主义的思想,使人们开始反思学前教育中为什么上艺术课、艺术课学什么内容、怎么上好艺术课、课程中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等。树立科学人文主义学前教育观,有助于促进学前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务院关于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以及终身学习的开始,是国民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前教育的良好发展,关乎儿童的未来,关乎国家的未来。

 

艺术领域课程在学前课程中的重视度一直不高,然而艺术教育却是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艺术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儿童审美情节、提高儿童审美情趣、丰富儿童精神世界、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科学人文主义的赞同度提升,其思想也渗透到学前艺术领域课程中,为学前艺术课程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考。改变教育理念、改善教育方法、力求实现科学的、人文的、优化的教育得到更好地实现。

 

一、学前教育艺术课程教育目标的实施

 

什么是教育目标,简而言之就是教师对一节课或者一阶段课程中,希望教给儿童什么内容。教育目标一般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绪与情感三个部分。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下,艺术教育目标的提出要在满足其三个部分结构与设计完整的前提下,充分显示教育目的的科学性与人性化。

 

第一,科学的教育目标,教师应充分明确教育目的定位、清晰理解课程内容、完善操作。人性化的教学目标,教师在编写时,应立足本班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目标设定不可过高过难,使儿童难以完成,从而丧失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也不可设置内容过与简单,对于没有挑战性的内容,同样无法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第二,目标设定也要给予儿童对学习后可以延伸与创新的机会并有加以创新引导的意识。第三,应保障课程的完整性、和谐性,并应注意到领域的结合,注意儿童社会性、品德方面的长期有意识培养。

 

二、学前教育艺术课程教育内容及教育过程的实施

 

随着社会竞争力的加深,家长不断给幼儿安排各种学习班,学习与年龄不相符的小学化知识,认为艺术课程并不参加幼升小的考试,并不是教育的重点,无需在意甚至可以忽略。

 

幼儿应得到德、智、体、美的全面和谐发展,人文主义也要求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的体现。艺术教育可以让儿童获得身心的愉悦,培养儿童对美的理解,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中,艺术课程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我们应充分重视艺术教育。

 

三、开展艺术课程的幼儿园在课程内容上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课程内容死板。以教师说教为主。师幼互动的原则在科学人文主义教学过程中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单方面的以教师为主导教学背离了人文的思想,学习并不是灌输,有效的师生互动给了儿童动起来的机会,会使儿童记忆深刻。

 

第二,课程内容没有导入。以舞蹈课跳孔雀舞为例,这时小朋友多会觉得茫然,因为孔雀并不是经常出现在小朋友视野里面的动物。这时,教师可以先对课程进行导入,比如以讲故事的形式进入主题,先播放一段真正孔雀的视频,让儿童先在视觉上认识孔雀,再播放一段孔雀舞让儿童感受到孔雀舞的美感,激发儿童想要模仿的兴趣,这样更能产生共鸣。

 

第三,整齐划一,不顾及个性发展。人文观的核心精髓就是以人为本,考虑个体差异,注意因材施教是人文观最直观的体现,以美术课为例,教学内容是让儿童画太阳,在成年人多认为太阳是黄色的圆圈四周散发着光芒,于是当有幼儿用黑色的彩笔画出太阳并带着红色的太阳镜时,教师多会认为儿童画的不对。这种评判是与非的表达恰恰扼杀了儿童歌创造力只要儿童能讲出自己的画,那他画的就是对的,就是属于他的完美的作品,毕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四、学前教育艺术课程评价的实施

 

评价是教学领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有效的评价、及时的评价、客观的评价等,都为更好地教学有效服务。科学的教育观认为,在艺术领域的课程中,同样,教师应该拥有一套科学的、系统的评价儿童学习成效的评价标准,因为只有在教师拥有评价的依据时,才能检测自己教学的成果和儿童的学习状况,这是教师自我提升、改进教育教学质量的表里手段,同时,也是检测儿童发展水平的一种手段。与此,人文主义的教育观,也要求评价的指标要囊括多方因素,评价维度要合理,评价方法要人性化。

 

在评价中,主要有教师对儿童的评价、教师对教师的评价、儿童对儿童的评价几部分,评价也分为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全面评价、重点评价评价等方式。表虽然是一把检测的标尺,然而教师在评价时,应尽量多做积极的、鼓励的评价,让儿童在充满自信的环境氛围里成长。

 

例如,不要对一个孩子说你唱歌怎么总跑调、你画画怎么这么难看、你跳舞怎么这么不协调,刨除孩子不能理解这些描述性的词语,对一个儿童忘下定论也许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每个孩子的发展并不是同步的,双胞胎的成长也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各种能力中儿童发展的顺序和速度不尽相同,教师在鼓励时候应客观、积极。

 

艺术领域的课程在如今受到广泛的重视,像奥尔夫音乐在国际上获得的认可,就可以很好的体现艺术的熏陶对儿童健康成长的益处。在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艺术领域的学前课程中,教师完美的组织好一节课,就为儿童积极健康的成长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以科学人文主义教育观为指导,在幼儿园课程目标设计上既要给幼儿自由探索的机会,又要规范其学习和生活习惯。给与自由的同时,规划清楚自由的范围界定。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既要注重领域间课程内容的联系,又要主次分明,突出重点。同时,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从中发现乐趣。

 

在幼儿园课程评价上,应尽量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手段与评价方式。让师生都能在评价中获益。学前教育机构要传播教育的科学人文知识和理念,增强幼儿教师、幼教机构管理者的科学人文意识,引导家长关注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全面的发展。

科学的儿童观与教育观范文4

一、重视肩负的教育责任,不会造成孩子管教缺位

天下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人人都懂“养不教,父之过”,但真正胜任家长角色担当养育责任的家长不是很多。一些家长没把孩子的前途当回事,为了金钱外出务工,形成了留守儿童;为了情感而离异,造成了单亲儿童;为了自己的爱好、忙于赌博等,造成孩子失管。这些家庭的孩子在校大多成了问题学生,成为学校教育难题。这些孩子孤独彷徨、行为习惯差,与同龄孩子比,他们成长道路上多了坎坷或曲折。有科学教子观的家长懂得孩子一路成长伴随着家长艰辛的付出,会通过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去担当教育责任,对孩子管教到位,会科学地引导孩子发展,不会让孩子信马由缰、听天由命,造成管教缺位。

二、相信人才是培养出来的,会用心教育孩子

人才是培养出来的,一个人的作为与修养与所受教育相关。“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一观念的提出,说明人们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很多家长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去陪读孩子、教育孩子。

古今很多成功人士都与其家庭教育相关:孟母三迁造就了亚圣,岳母刺字成就了南宋中兴名将,母亲陪孩子练琴造就了中国钢琴家郎朗……孩子成才不易,需父母艰辛付出和科学教育才能将其扶上通向成功的梯子。

三、科学地评价孩子,教育会做到长善救失

以分数论英雄,导致很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学业成绩,重智轻德。因考大学是以分数录取,致使人们从一个角度用一把尺子评价孩子,忽略了孩子的特长、爱好和不良习性的矫正,不能从孩子实际出发,不能遵循规律去挖掘孩子潜力发展特长、追求孩子全面发展。具有科学家庭教育观念的家长能看清孩子的缺点、优点、特长、潜力,从孩子实际出发,做到长善救失,创造最佳教育效果。

四、注重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

性格决定命运,孩子良好个性的培养比学习成绩更重要。具有科学家庭教育观念的家长懂得最理想的家庭教育无疑是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并注重其情感、人格和价值观培养的教育。人生观、价值观在孩子的性格塑造过程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让孩子兴趣广泛,他会生活充实有情趣;让孩子有好的性格,他会心胸宽广、心理健康、生活愉快。人生幸福的认识是,有了金钱不等于就幸福,还要有好的生存能力和社会交往技能。

五、坚持量力而行,把握好孩子发展的方向

孩子的学习能力与其他能力一样,是有天赋差别的。凡事要遵循规律,不能不可行而为之,教育的功效是发挥孩子潜力、发展特长。人人都想考上名牌大学,但不可能人人都考上名牌大学。要尊重孩子个性差异,不能让其在成功率极小的道上一直走到黑。具有科学家庭教育观念的家长会依据孩子实际情况量力而行,根据孩子的兴趣、特长、爱好来引导孩子的发展方向。这方面梁启超真是一个难得的好父亲典范,九个子女都成才,个个了得。孩子的理想与职业选择,父母只能依据实际情况提出建议,切忌让孩子按家长意愿去选择学业、职业。

六、会做出表率,严格规范教育

目前家长教育孩子的最大问题:一是溺爱孩子,二是没有规矩。中国孩子的很多缺点是缺乏规范意识造成的,家长明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管教起来却于心不忍。但具有科学家庭教育观念的家长不会随大流,深谙“严是爱,宽是害”之道,在规范目前会做出表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施加无声影响,让孩子效仿其德。

科学的儿童观与教育观范文5

【关键词】家庭教育数学幼儿

一、什么是数学教育

既然是关于数学观念的调查,就得先明白数学的含义是什么。现代数学家普遍认为,数学是模式的科学,它是对现实世界的形式抽象,并且是具有真实背景的、遵循科学规律的一种抽象。

在幼儿期的数学学习,主要是使幼儿学会“数学地思维”。但是家长是否也有这样的观念呢?

在华南师范大学的胡丽园的硕士学位论文《父母数学教育观念及其与儿童数概念发展关系的研究》中,她综合众多教育学家对父母教育观的界定,提出了父母数学教育观念,具体是指父母在教育和培养子女的过程中,对儿童数学能力的发展、对儿童数学学习的期望以及对儿童数学教育的看法和认识。

(1)她的研究表明父母的数学教育观念对于幼儿的发展很重要,因此对于父母怎么样看待幼儿园的数学教育的调查可以使我们更了解家长对于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看法,并能一窥家长对于幼儿数学教育的看法。幼儿阶段的数学学习对于将来小学数学的学习有很大帮助,家长若能更重视幼儿园阶段的数学教育,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的习得更多的数学经验,配合教师在幼儿园中有意识的数学活动,幼儿的数学能力就会发展的更全面。

(2)所谓“入学准备状态”,吉尔伯特.格瑞尔德曾将之定义为儿童从正规教育中受益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美国“国家教育目标委员会”(NEGP)作为监督机构,负责的“入学准备资源小组”提出了入学准备研究的生态学观点,认为入学准备包括三个方面:儿童发展方面的准备、学校为新入学儿童提供的条件、家庭和社区为儿童提供的支持。

(3)5-6岁正是入学准备的阶段,家长们对幼儿园数学教育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所以,收集家长们的多种看法,对于促进幼儿数学能力的发展以及幼儿全方面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关于家长数学观念的讨论

家长对于幼小衔接方面的了解较少。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是将幼儿园教育阶段与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相互承接、有机结合,保持两个阶段数学教育的连续性与持续性。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必须充分关注两个学习阶段的差异,把幼儿园与小学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因此,两个阶段都应体现“五化”数学课程衔接理念:课程小步子化、课程内容生活化、课程组织统整化、课程实施活动化、课程评价多元化。

很多家长觉得,学数学就是为了学学怎么加减乘除,会数数,就可以了,反正以后在生活也用不了那么多的数学知识。其实不然,学数学,并不只是为了几个数字,更多的是学习一种思维的方式:把具体问题上升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通过解决抽象的数学问题,将其应用到具体的问题解决中。

首先,数学教育能使幼儿学会“数学地思维”,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所谓的“数学地思维”,就是用抽象化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很多具体的问题,都是数学问题的具体表现,都可以化归为一个数学的问题。

其次,数学教育能训练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促进其逻辑思维的发展。数学以简单的符号代替复杂的事物,以抽象的逻辑推理代替具体的关系。幼儿学习数学,需要一定的抽象能力和逻辑上的准备。反过来,数学又可以促进其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实际上,幼儿园对于幼儿进行数学教育,一般都是从小班下半学期开始的,这也是根据幼儿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规律来决定的。4-5岁的幼儿,好奇心增加,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方式,在5-6岁时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也开始萌芽,幼儿也更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涉及到了幼小衔接方面的问题,那到底幼小衔接中的数学教育是怎么样呢?幼儿数学入学准备应侧重在哪里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的林嘉绥在《幼儿数学入学准备调查报告》一文中给出了几点建议:1、重新审议我国现行幼儿数学教育纲要,删除或降低与小学重复以及不适应幼儿思维特点的内容和要求。2、幼儿数学教育入学准备,应强调在学习初步的简单数学知识同时,重在发展幼儿思维。3、提高农村及边远地区幼儿数学教育水平,加强家庭文化背景儿童的教育工作。4、改善幼儿数学的入学准备状况是实现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目标不可缺少的部分,应在高整体教育水平和入学社会性适应的同时,促进幼儿数学教育水平及思维的发展。

因此作为家长,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更应该清楚该如何给孩子选择数学教育的内容。

三、提出相关建议

(一)给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建议

1、选取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数学内容。

幼儿的思维能力发展是非常快速的,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选择幼儿能接受的,有兴趣的数学内容。

2、尽量让数学活动的形式多样化,激发幼儿的兴趣。

幼儿阶段应以游戏为主要的教学形式,数学这门学科本身比较枯燥,所以更需要教师在教学形式上进行创新,让数学变得有趣,让幼儿能主动去探索数学世界,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数学知识经验。

3、提供家长在幼儿数学教育方面的帮助,使家长有一个正确的数学教育观。

在家园联系方面可以多一点数学方面的意见,并利用接送时间和家长更多的交流幼儿在园数学方面学习的情况,主动提供建议。

(二)给家庭数学教育的建议

1、家长不能忽视幼儿园期间的数学教育,对于幼儿园开展的数学教育活动尽量配合。

2、家长丰富自己的知识与幼儿共同成长。

3、家长应多与老师沟通交流幼儿最近的学习、生活情况。

4、让幼儿在生活中学好数学,充分利用身边的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胡丽园.父母数学教育观念及其与儿童数概念发展关系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5)

[2]暴占光.张向葵.儿童入学准备的访谈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5.(5):14-16页

[3]廖丽英.为幼儿提供什么样的数学教育[J].幼儿教育,1999,(12):24-25页

科学的儿童观与教育观范文6

作为一名幼教科研人员,我学习了《指南》之后,有以下感受和体会。

一、用《指南》的理念引领幼儿园教育科研的方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十多年以来,幼儿园的教育科研日益受到重视。很多幼儿园把教育科研作为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抓手。基层幼儿园的科研水平和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以我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为例,“十五”时幼儿教育课题(包括滚动课题)只有63项,其中基层幼儿园课题44项。而从“十一五”到“十二五”,幼儿教育课题数量不断增加,并且质量也在提高。但同时,教育科研也存在一些问题,关注课程、教法的多,关注幼儿本身的少。

《指南》全面系统地明确了3-6岁每一个年龄段幼儿在各个学习和发展领域的合理发展期望和目标,也对实现这个目标的具体方法和途径提出了可操作的建议。正确地理解和领会《指南》的理念、内涵和基本要求,熟知3-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行为表现,是每一个学前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专业素养。《指南》为我们指明了未来幼儿教育科研的方向,即关注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儿童的学习方式与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指南》中关于儿童的学习与发展的理论也是在教育科研中需要重新学习和研究的。我们要从广义的学习观去理解学习。在未来的教育科研中,我们应该更多地把幼儿作为研究的对象,关注幼儿,关注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特点,使我们的教育工作更加有效,保教质量进一步提高。

二、让教育科研成为贯彻实施《指南》的助推器

《指南》是一个具有高度操作性。用于指导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的文件,所以《指南》的贯彻落实更需要在实践层面上扎扎实实地探索。幼儿园尤其要大力开展和推广行动研究。要制定具体的行动研究方案,每个教师要制定自己的行动研究计划。行动研究的目的是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让每个教师都成为研究者和践行者,从日常的教育实践中找到研究的方向和问题,在利用《指南》的实践中去分析问题、探索解决的策略、反思教育实践,使教师在行动研究中感受自身行为理念的变化,在团队的互助合作和交流中提升专业能力。

我们在贯彻实施《指南》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教育科研的作用,把教育科研与日常教育活动结合在一起,将研究的课题定位在解决教师实践中的问题上,让教育科研为幼儿园日常教学工作“插上会飞的翅膀”。要做到这点,首先应正确认识幼儿园教育科学研究的内涵,用科学的方法获取和探究幼儿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研究幼儿园教育的规律和有效的教育方法,解决幼儿园教育中面临的问题,从而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促进幼儿的发展。其次,“问题”是开展幼儿园教科研的线索,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是基层教育机构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在于教师能在司空见惯的日常教育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幼儿发展。作为幼儿园教师。发现教育实践中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从问题人手开展研究,要求幼儿园教师深入观察幼儿,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观察和反思是伴随着教育活动开展的动态的、连续的过程,是一种积累,而不仅仅是一周一次或两次的书面总结材料。

三、用教育科研的态度和方法贯彻实施《指南》

《指南》的颁布和实施是我国学前教育改革走向深入的一个里程碑。《指南》不仅面对幼教机构和教师,还面对社会和家长,指明了国家对3-6岁儿童的发展期望和方向。幼儿园及教师不仅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学习《指南》,更新教育观念,反思教育行为,提高保教质量,还要向家长宣传《指南》的理念和内涵,引导社会和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因此。用科学研究的态度和方法对待《指南》的贯彻和实施是很重要的。

首先,采用文献法学习《指南》。贯彻实施《指南》首先要深入学习《指南》及《指南》蕴含和代表的先进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尽管《指南》的文字不多,但其中的内涵很丰富。随着《指南》的颁布,解读《指南》的相关书籍和文章等也将出版、发表。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学习《指南》,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文献进行分类加工,能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指南》,找出自己的教育观念、行为与《指南》的差距,找到贯彻《指南》的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