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药学专业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中药学专业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中药学专业的认识

对中药学专业的认识范文1

(一)以专业为指导,设置个性化的中药学教学内容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中医药院校整体呈现出了多层次、多专业的办学模式,这对中药学的教学内容的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中医院校会设置四年制的中药制剂专业、中药学专业、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五年制的中医专业、临床医学专业、护理本科专业、针灸专业等,七年制的中医学专业、中药专业、针灸专业等。不同专业的中药学教学,教学内容的设置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中医院校必须要以专业为指导,设置个性的中药学教学内容。一方面,教学内容的设置要突出学科的特点。即中药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知识、中药的性能等,如归经、毒性、四气五味等基本理论,中药的临床应用和疗效等基本技能。另一方面,教学内容的设置要突出专业的特点。如针对中药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会从事药品研发、药房、药厂等工作,教学内容要设置与药物的化学成分、药物功效等结合;针对医学类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会从事临床方向的工作,教学内容的设置既要将药物的疗效和药理药效结合,还要注重对学生的基本技能的培养;针对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会从事临床护理方面的工作,教学内容的设置要注重预防和护理方面的知识,强化中药的用量、用法、不良反应后的解救措施等知识。

(二)以技术为载体,实施先进的中药学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革新是中药学改革和创新的关键环节,在新形势下,计算机技术和网络资源的日益发展和丰富,教师必须借助这些资源,以技术为载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现代技术在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进行中药学教学,教师能借助多媒体等文本、图像、语言和视频等功能将抽象深奥的中医药理论具体化、形象化,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能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能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虚拟化的临床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在身临其境中提高自身的临床操作能力。吴圣华发现利用CAI软件能综合处理多种信息,进而使得人体的听觉和视觉能产生多重刺激,让人们在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信息资源。这种教学方法有效解决了传统的以课堂灌输式教学模式单调、呆板的问题,让课堂变得更加活跃。虽然在中医学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一定要遵守教学内容的设计原则,设计科学的、合理的教学课件,进而最大程度的发挥新型教学方法的作用。此外,在中药学的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采取合作学习、PBL教学法、比较法、“精讲—自学—讨论”等教学方法来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中药学教学改革。

(三)以学生为中心,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

系教学评价是中药学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设置科学的评价内容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在新形势下,中药学的教学评价必须要以考核形式为主体,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考核是加强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指导和管理,检验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成果等一个重要手段。在构建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中,除了中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外,教师还应该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中药学知识的应用情况和学生的应用能力、学生的日常考勤、学生的学习进步情况等都列入考核内容中,以全面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评价方式上,教师要将过程性评价和结论性评价、理论性评价和实训性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自主评价等评价方式有效结合起来,以更好的、全面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等进行评价。刘立萍等在对中药学教学中实施的多元化考核方式研究显示,根据中药学的学科特点、专业特点、教学内容等,将教学评价和其他很多要素相互融合后,形成了实训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等有效的评价方式,并将其融合与整个中药学教学的过程中,构造出了一套具有加强理论性、实践性、适用性的中医思维模式化的教学评价体系。因此,新形势下的中药学教学改革,必须以考核为主体,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四)以人才为目标,开展科学化的中药实践教学

中药学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医学人才,因此,促进中药学教学改革必须坚持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开展科学化的中药学实践教学。实践教学能让学生获得直接的感性认知,扩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和操作力。因此,中药学想要与时俱进,实现改革和创新,培养合格的现代化中医药人才,就必须开展实践教学,在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如教师可以定期带学生上山采药或者到当地的药圃进行实训,让学生能亲身体会药用植物的生长习性、生长环境,了解药用部位,这不仅能增强学生对中药药物的理性认识,还能加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达到巩固学习的效果。张彦在对提高中药学实践教学效果的研究显示,教师通过引导和组织学生参观药材的原形标本、饮片标本、植物的形态标本和实施炮制实验课等手段,学生能与中药药材全方位接触,让学生能初步了解和掌握中药的真伪鉴别方法,提高了学生对中药的掌握程度。通过开展这样一种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中药实践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中药学的理论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教学目的。

二、结语

对中药学专业的认识范文2

1指导学生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医与药联系记忆

中药学与中医基础理论是统一的,中药学课程一般又晚开课于中医基础理论。对初学中药学的学生,首先要引导他们善于运用中医理论作指导,在充分理解中医理论的基础上记忆中药学的内容,这样既省时又记得牢。中医的理、法、方、药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据理立法、按法处方、以方用药是紧密联系的。如化痰止咳平喘药主入肺脾二经,源于中医理论的“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化痰药之所以又可用于治疗癫痫惊厥、阴疽流注、瘿瘤瘰疬等病在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学习中药学记忆方法时,还应强调活学活用,不能死搬硬套每味中药。中药学理论干涩枯燥,但是,它上联基础,下联临床,这一桥梁学科的特点包含着中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可见,把握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是学好中药学的理论基础。因此,学好中药学要不断温习中医基础理论课,特别是脏腑生理和脏腑辨证两部分。这样,就可使中医药知识前后衔接,融会贯通。以上一些学习方法对初学者不失为是好的思维方式和技巧,但深入研究中药性用,决不能流于表层,机械记忆,而应以药物临床实际为主。应鼓励学生全面学习,下苦功夫理解记忆,教学实践证明,指导学生医与药联系记忆方法,是学习中药学入门时的一把钥匙。

2引用中药典故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用药物的典故和传说等,增强课堂趣味性,不但能加深理解记忆,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比如讲述辛夷花,能治鼻炎、鼻塞、鼻窦炎等鼻疾。说起辛夷花的名字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呢!相传,古代有一姓秦举人得了一种怪病,经常头昏头痛,鼻子流脓流涕,腥臭难闻,四处求医,均无效果,十分苦恼……有一天,朋友来看他,见状便劝道:“老兄,天下这么大,本地医生治不好,何不到外地求医?”他听后觉得有道理,反正呆在家里得了这种病,死也死不了,还不如出去逛逛名山大川,散散心也好。于是,次日便携家人出门了。这个举人走了很多地方都没有治好鼻病。后来在一个夷人居住的地方,遇见一白发老人告诉他:“你这病不难治,我给你介绍个验方,只要你坚持治疗,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一个月,就能治好”。他听了很高兴,急忙向老人求教。只见老人走到房前,在一株落叶灌木上采了几朵紫红色的花苞,说:“就是这种药,你每天早晚采几朵煮鸡蛋吃,用不了一个月准能治好你的病”。他遵医嘱,连服半月,果然积年鼻疾霍然告愈。举人便向老人要了些草药种子带回家种在房前屋后,遇有鼻疾的人,他就用这种药给人治病,都收到了显著疗效。后来,他也成了当地有名的医生。人们问:“这种药很奇怪,先开花后长叶,叫什么名字?”他忘了问老人了。想了想,这是辛庚年从夷人那里引来的,便急中生智道:“这药,就叫辛夷花”。

3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性

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并用以课堂教学为主,配合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并充分利用标本室及野外采药见习的手段,以加强对理论课的学习和掌握。尤其对提高同学们学习《中药学》的积极性有非常好的效果。对于大多数初次接触中药学的学生们来讲,在明确这一学科的重要地位后,学习的自觉性都很高,教师在课堂讲授中,也能恰当地使用授课技巧,在讲授基本知识同时,讲活讲妙,使课堂气氛活跃,内容生动精彩、趣味横生。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性是首要的任务。单纯运用课堂讲授理论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传统教学模式已经远远落后于新形势的要求,虽然现在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是传输信息量大、速度快、形象生动。我们广泛收集中药教学影象资料,使用并制作贴近教学大纲、实用性强和质量高的中药学课件。在课件中突出中药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加强直观性教学,使中药学从平面教学向立体教学过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但实践内容还远远不够,必须有所革新。尤其对中医、中西医专业来说还应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到药材市场、药材加工厂、药房、中药标准室等进行见习或参观,加强对中药饮片的认识和一些常见中药的简单的真伪鉴别。另外还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的形式,使学生对某一个专题有一个充分的了解。这些教学形式新颖、活泼、贴近生产实际。实践证明,这些教学形式是传统教学方式的极好补充,它们不仅使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向外延伸,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扩大知识面,熟练基本技能,从而诱导创新的潜能与意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组成中药兴趣小组,加强课后指导,让学生从查阅资料、调查研究中,了解中药领域的发展过程、历史背景,提出见解,写出论文。锻炼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中药研究的兴趣、信心,使基础不同的学生各有所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技能与素质,深受学生欢迎。

对中药学专业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中药学专业;实验室;探讨分析

一、站在高职院校的角度分析开放中药专业实验室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对人才的需求也不在仅是理论知识扎实这一项,其更加强调对人才的全面性需求,要求人才不只是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还应具有极强的实践能力。面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转变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式,把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作为主要教学目标与教学方针,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开放中药专业实验室,以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为实验室开放综合目标。高职院校通过开展中药专业实验室,转变传统的中药专业教学模式,推动了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进程。并且中药专业实验室的开放,还能够用作教研、科研,进而为高职院校中药专业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二、开放实验室的好处

中药专业实验室的开放改变了传统的中药专业教学模式,拓展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并且学生通过在實验室进行操作,让学生可以借助实验检验理论知识,进而加深学习印象,增强学习效果。学生在开放实验中,进行实验操作时,通过教师的指导能够及时发现自身实验操作不正确之处,进而加以改正,提高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开放实验室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且其能够为高职院校教师提供科研实验场所,让其探究相关知识,进而推动学校的发展。教师也能够利用实验室引导学生树立创新精神,培养创新型综合人才,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开放实验室的几种模式

1.中药鉴定与模拟药房实验室模式

中药专业实验室的开放并不是盲目进行的,其主要依据中药专业的不同项目开放中药专业实验室,首先为中药鉴定与模拟药房实验模式。这种实验室模式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具体一定的要求。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学习时,应具有相关的中药学理论知识,如中药化学等。在实验室中,指导学生了解各类中药的药性与使用方法,尤其是其中的配伍禁忌则是实验室实训的重点。在实验室中学生可以进行相关的药材鉴定实验,教师在旁辅助学生使用相关仪器,完成药材成分检测,同时学生记录药材鉴定数据,利用科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其次为模拟药房实验室,通过为学生构建药房场景,让学生在其中进行相关操作,了解药房工作流程,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对自身的工作形成正确认知。

2.中药植物园实验室模式

在高职院校中药专业构建开放实验室模式时,中药植物园实验室模式也是其主要的开放实验室模式。高职院校建立具有专业性特征的中药植物园,学生可以在其中种植中药,观察其生长过程,了解其生长习性,进而对中药形成正确的认知,促使学生能够明确的辨认中药植物,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教师定期组成学生开展中药植物实验室模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通过观察中药植物,加深理论知识印象,进而对中药学植物形成正确的认知。中药植物园实验室模式的使用,帮助学生把中药植物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3.中药学标本实验室模式

中药学标本实验室模式也是开放实验室模式中的一种。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利用中药植物之中的相关植物,制作中药植物标本。这要求学生具有专业的植物学知识,并了解中药植物习性。从而依据植物特性,制作中药植物标本。学生通过制作植物标本,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学习中药学专业知识。教师在指导学生制作中药植物标本的过程中可以把相关中药学专业知识融入其中,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

四、开放性实验室应注意的问题

1.完善管理制度,做好安全保障工作

高职院校中药实验室在开放过程中,其应制定实验室管理制度,实行实验室安全管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其认识不到实验失误或操作不当会对其身体造成损害,尤其是中药化学、中药炮制、中药制剂实验室在开放过程中,学生一旦发生失误,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危害。因此依据实验室的不同,建立不同的安全保障制度,在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向学生普及实验室安全制度,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教师也应发挥作用,树立安全实验观念,做好安全保障工作,确保学生的实验安全。学校也应定期对实验室器材进行维护检查,降低事故发生几率,为学生提供安全的实验环境,以确保学生能力的稳步增强。

2.规划操作流程,降低实验室费用

开放性实验室在运行过程中,其实验耗材费用是其一项重要的实验支出。高职院校应针对开放性实验室规划其操作流程,明确各个实验室的操作规范,减少实验用物浪费行为。制定实验室器材使用情况守则,记录实验器材与实验用物的使用情况,进而降低实验室费用,促进开放性实验室的持续发展。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实验思想,指导学生正确操作,既能达到实验室学习目的,又能够减少实验室的损耗,进而降低实验室费用。

五、结语

高职院校开放性实验室的形成,为中药学专业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通过掌握开放性实验室的具体模式。了解到开放性实验室的建立对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帮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把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互相结合,加深了学习印象,提高了专业水平,进而推动学生发展。

作者:刘聪

参考文献: 

对中药学专业的认识范文4

中药学是药剂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该学科主要阐述中药的性能、炮制方法、功效和用法用量等知识。因为中药学中收录的药物数量较多,内容繁杂,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学习难度大,且很多学生对中药学这门学科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在学习中药学时总觉得内容多而复杂,特别容易混淆而且不容易记住。因此,保证中药学的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学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1 课前准备

教育的任务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一种终身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方法。

1.1 学生预习

在上课之前让学生预习,通过预习,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初步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起到辅导作用,而不是一味的灌输知识,学生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说下次课要上清热解毒药物,金银花、连翘、大青叶、蒲公英等知识,可布置学生回去查询中药标本词典来认识这些药物,有条件的可以上网搜索相关图片,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带着查询好的资料来上课,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2 备课

上好一堂课的首要基础是备好课,备课就是要备内容、备方法、备学生。这要求教师在上课前不仅要充分利用手上的资料和文献备好一堂课的内容,还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备好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钻进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钻研、解读、思考和想法,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接受和照搬教科书而没有自己的思考,就很难将课上出新意和深意。而学生就会觉得教师按部就班,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最后导致厌学。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就要查阅相关的大量资料,做好足量的准备让学生了解药物的最新动向以免误导学生。备课越仔细越充分,课堂讲解就越顺畅,才可能实现高效课堂。

2 课堂教学

2.1 兴趣引导

在教学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上中药学的第一堂课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想要去探索知识的奥秘,而不是吓到学生,让学生带着压力去学习。

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并不是马上进入具体内容的学习。而是启发学生的思维,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来谈谈生活中所见到的中药,以及对中药的认识。以此来引导学生进入中药的世界。比如生活中用到的中药有生姜、枸杞、薄荷、绿豆、莲子、山楂、百合、、金银花等,当学生发现自己身边就潜伏着这么多的中药时,他们就会表现出本文由收集整理极高的学习热情,都急于知道他们的功效和用途,这样为以后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2.2 多媒体教学

中药学作为药剂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其内容主要以理论为主,对初次接触的学生来说,内容过于繁多、散乱、抽象,系统性不强,难理解。由于学时数和教学条件的制约,以及学科的本身特点,教师只能通过课堂讲授知识,教师在讲授药物的产地、饮片等知识时只能考学生的想象,结果是教师描述了药物的形状,而学生却很难见到实物,久而久之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就能改善这一现象,将药物的原植物、饮片、炮制方法等资料用电脑有机结合在一起,用图像和声音逼真的把药物呈现出来,从而创造出一种更有利的教学氛围,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生动,给学生一种直观的视觉刺激,增强了初次接触中药学学生的感性认识,易于理解,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如天麻的真伪识别,由于天麻药材较为贵重,市场上有很多伪品,通过ppt将天麻药材的图片展现给学生,指出天麻的特征如鹦鹉嘴、凹肚脐等,有利于药材的辨别,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就能大大丰富教学内容,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2.3 案例分析

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生接触临床少、实践少,在学习中药学中很难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课堂上引用案例,把病案生动、具体的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接触一些案例,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在应用案例分析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开展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后由教师做总结,纠正错误并将未讨论到的问题做一些补充,最后给出正确答案。案例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2.4 故事引导

课堂上,教师如一味直接讲授中药的药效等理论知识,学生多觉得乏味、枯燥。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的搜集一些中药的趣闻轶事,比如中药的谚语、典故,可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掌握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艾叶,传说有个叫莫瑶的人,见一大象被竹钉扎到前脚,上前为大象拔去钉子,鲜血随即涌出,旁边的小象拔起一把艾叶给莫瑶,莫瑶将艾叶敷在大象的伤口上,不多时鲜血就止住了,大象就能站起来走路了,人们从此懂得艾叶具有止血、安胎等功效。

另外,由于课时有限,教师很难将中药学的所有内容都讲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侧重学习方法的培养,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课后辅导教学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学生课堂、课外讨论,以专题形式让学生参与到中药问题的探讨中,引导学生利用中药文献、书籍、网络等手段来解决问题,对加深中药的功效和临床应用有很大的帮助。

3.1 知识竞赛

开展课外知识竞赛,将中药专业知识通过趣味的游戏、知识抢答等形式,让学生自己组织活动,请教师当裁判,既达到了复习专业知识的目的,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对中药知识的应用,加强对中药知识的掌握和了解。

3.2 课外辨别药材

课外组织学生到药材种植地去观察药材原植物,还可通过标本馆药材饮片、标本的辨识,或是到中药店实习,有利于学生将教学和实践结合起来,多方位加深对中药材的了解。

3.3 课外播放教学光碟

对中药学专业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中药学;教学改革;实践;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

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2]。党的十报告也提出要“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2]。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实践能力是创新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3],由此可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辅相成,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两种基本素质。中药学专业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围绕中药材研究,以中药鉴定学、中药制剂学、中药制剂分析及中药药理学等学科为基础的一门现代综合学科。由于中医药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当前教学体系很多不足之处逐渐凸显,已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因此不断调整和深化改革中药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是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迫切需要,建立能够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对提高中药学专业学生的综合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实践教学出现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验内容创新性不够;不同课程实践教学内容重复交叉;教学资源使用效率不高;实践教学不能与时俱进,更新缓慢等问题。这些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及实践教学体系进行解决[4]。另外,传统中药学专业各专业课实验内容的设置并没有体现出整体性和综合性,而且部分课程之间的内容还存在交叉;无论是实践教学还是理论教学都存在着严重与实际生产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导致毕业生在应聘工作时实践动手能力非常弱,失去了竞争优势。因此,我院为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潜质的专业人才,针对本专业的教学资源、师资力量及学生就业情况,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改善。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实验室管理,开放教学资源,建立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平台

教学资源丰富程度决定了实践教学改革深度,本院结合自身实验条件和科研优势,向学生开放了包括中药标本室、中药化学实验室、中药制剂分析实验室、中药药理实验室在内的各专业科研平台,吸引学生带着兴趣自主实验。与此同时,各专业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实验操作技能竞赛、社会实践等也成为了我们中药学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可以在本院的以上实验平台中,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对其设计内容进行实验。比如制备一些中药制剂、验证药物的药效作用以及对药妆中的某些指标成分进行检测等。亲自设计与参与提高了学生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带着目的地学习,充满兴趣地实验,避免了传统课堂上灌输模式授课导致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通过整合各专业实验资源,学生可以灵活应用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掌握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保障教学质量,各专业教师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式引导,把握实验的主体方向,让学生学习到基本的科研思路和方法。由此可见,加强实验室管理,整合教学资源,搭建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平台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巩固和加深对课堂中理论知识的记忆。

2.打破课程界限,设置独立实验课程内容

由于中药学的专业课程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因此需要我们将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立足于理论学习之上,避免不同课程之间重复、交叉内容,鼓励学生独立设计综合性实验课程的能力,重点培养学生对各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综合性实验课程首先让学生亲自参与到中药材的采集、加工炮制等过程中,加强学生对中药材的鉴定能力,通过基地实践教学,更加直观生动地展现各种药材具有的形态特点(大小、颜色、质地、气味等),加深了学生对中药材的形象记忆;然后运用中药化学中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对所选药材药效成分的有针对性地分离纯化,通过判断中药材类别、查阅文献选择分离纯化的方法考察了学生对中药材化学成分的提取能力;采用实验室中的仪器对以上所得到的主要药效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使用仪器分析鉴定的能力;再通过中药制剂学中的方法选出最佳制剂形式对主要药效成分进行制剂,进而熟练掌握中药材制剂的方法;最后通过中药药理学的知识对所得制剂的药理作用进行验证,加强学生对活体动物实验的操作和实践。以上实验过程中使用一种药材进行串联实验,大大降低了药品的消耗,节约了成本,优化了实验教学,达到了“一药多效”的效果[5]。在整个综合实验过程中,一方面,学生需要将中药学专业所学到的各专业课中的知识融会贯通,交叉联系在一起自主进行实验;另一方面,本科生导师通过跟进学生在实验各个阶段所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的创新思路,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既能整体巩固和复习理论教学内容,又可以改变传统的单一课程用“手把手”教学所带来的被动消极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综合性实验课程能够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最终达到加强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实现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真正意义上的改革。

3.实现产学研结合,在企业和科研单位建立实践教学基地

实践教学基地是大学生实现理论向实践、校园向社会、研究向应用转型的最有效平台。中药学专业课程实践性强,我们不应该仅仅拘泥于校园的实践教学内容,应当开拓视野,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带领学生到相关合作企业和科研单位的进行科学实践。在企业、医院、药店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可以趁热打铁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及《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实践技术融入实践教学内容中去。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耳闻目睹,掌握中药在生产制备和销售过程中的各个重要环节,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毕业后能够更高效地将所学专业知识转化为现代生产力,投身于生产实践中,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科研单位的实践活动同样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科学讲座、实验室参观等方式将最新的研究方法、技术、成果引入实践教学中,能够让学生们见识到更前沿的中药学研究和科学发展动态,深入地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更好地补充和更新理论教学的内容,为国家培养优秀的科研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以上三种实践教学体系中,开放的实验室资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科研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课余时间得到了更充分地利用;自主设计综合性实验使中药学专业各学科的教学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学生在问题中学会思考,思考中学会创新;企业、医院和科研单位实践教学基地不仅提升了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更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对未来的规划更加明确。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中药学专业知识的日新月异,都要求我们根据教学经验的积累和社会的需求不断地深入改革,以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的,建立更加完善科学的教学体系,促进中医药现代化和世界化的发展,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宝昌,刘海峰.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31(4):63-64.

[2]马陆亭.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4,10:10-14.

[3]郑春龙,邵红艳.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7,4:85-86.

[4]丁安伟,朱亮.构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117-118.

对中药学专业的认识范文6

《中药学》是高职高专院校中医学、针灸推拿专业的四大基础课程之一,现代职业教育改革核心在于培养实践能力的同时兼顾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1】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以及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要,《中药学》实践性教学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对于改变传统的理论式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对药物理论知识的记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笔者在《中药学》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1《中药学》实践性教学常见问题

1.1药物标本种类单一、数量有限、局限性较大

传统《中药学》实践性教学中只是给学生提供一定的饮片标本供学生辨认,且标本多为药房中的常见饮片,饮片特征不明显,同时由于饮片数量有限,学生只能凭借肉眼辨识,对于有些药物需要靠其他鉴别方法比如:口尝、水试、火试法则无法推行。学生只能对药物有一个外形上的认识,对真正的掌握药物的性状特征帮助不大,从而对一些外形相似的中药饮片的鉴别具有较大难度,由于这些因素的局限,学生只是初次接触饮片时兴趣较浓,随着次数增多,学生兴趣也在逐渐下降,学习积极性减退。

1.2中药饮片辨识特征不明显

传统饮片辨识多是标本室识别与教室日常识别相结合。标本室识别主要是老师带学生到标本室进行饮片识别的实训,但是受标本室条件限制,加之近年来学生扩招,很难保证学生的实训效果。教室的日常识别,多是用包装袋分别装10g左右的饮片,然后悬挂于教室的墙壁之上,学生可于日常空闲时间进行自我学习、辨别,此种办法对于弥补标本室的饮片识别具有很好地效果,但是由于包装袋太软,学生多会直接捏按饮片造成饮片破碎造成后面同学无法正常识别。同时由于包装袋的塑料膜很容易污染,从而模糊不清,只是刚刚放入饮片时饮片识别较为清晰,时间一长无法正常识别。

1.3中药野外认药采药开展不力

影响《中药学》实践性教学的另外一个因素是野外认药工作开展不力,野外实践性教学由于贴近大自然,可以集体活动,同时在活动中可以进行药物的识别,学生具有很强的兴趣。但是某一个地区的正品中药材并不多,其他多为当地的民间草药,而科班出身的老师只是对书本上的常用中药材熟悉,对于当地习用的草药并不熟悉,这就造成了野外认药的药物种类较少,对学生野外实践性教学的效果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1.4中药标本室简单

传统的中药标本室简单,只是用药斗盛放饮片,但是这样的方式一是不利于学生认药,一次只能十几个人,就把药斗前站的满满的了,对于一个班的实践教学开展十分不利,同时简单的以药斗存放饮片也存在饮片容易变质、长霉、虫蛀等弊端,同时一些诸如巴豆样的有毒药物会被学生偷偷带出饮片室,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另外由于饮片室布局简单,学生认药时间一长就会产生厌烦心理,不利于保持对学生兴趣的吸引。

1.5名贵药材保管不力

由于传统的中药饮片室简单,对于一些名贵中药保管不力,由于名贵中药材成本昂贵,如果让学生反复捏拿药材消耗较大,同时一旦名贵药材变质,损失较大,如何既加强名贵中药材的保管,又有利于学生的实践性教学的开展,也是中药标本室建设发展中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之一。

2《中药学》实践性教学改革

针对《中药学》实践性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我校在该课程教学中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中药学》的教学效果也稳步提升。

2.1积极编写《中药学》实践性教学大纲

《中药学》的实践性教学主要是对中药饮片的辨认,而在《中药学》传统教学中只侧重于对中药性能、功效、临床运用的理论讲授,即便是认药,由于任课老师在中药鉴定学知识方面的欠缺,对学生如何根据饮片性状特征进行鉴别指导较为欠缺。因此本课程针对这一问题组织教师认真编写《中药学》实践教学大纲,对常用饮片的性状鉴别要点进行梳理汇总,编写成统一的教学文件,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增强学生的识药认药兴趣产生了良好的作用。

2.2加强中药饮片量,满足学生实践性教学

困扰中药认药识药的主要问题是标本的量不够,学生无法做到人手一份进行鉴别,所以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我们主要通过不断积累,每年对所购买的标本进行回收整理,对于无法再利用的标本进行补充,这样不断积累标本的量也在不断的扩充,有效保证了学生对标本的需求。

2.3用矿泉水瓶替代传统的塑料包装袋

在学生认药识药的过程中传统的包装袋展示极容易模糊,甚至学生无法正常辨识饮片,我们在实践中经过探索发现我们学生遗弃的矿泉水瓶其实是非常好的展示器材。我们把普通的矿泉水瓶中间剪短将其高度缩减到10厘米,再用透明胶布将其瓶底和瓶身粘接起来。矿泉水瓶展示饮片的优点:一是可以有效的保存饮片,包装袋展示饮片学生往往用手去捏,刚刚展示几天饮片就会被捏碎,矿泉水瓶可以有效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二是矿泉水瓶展示,可以长时间保持瓶子清洁,而包装袋几天以后就模糊不清无法观看;三是矿泉水瓶随处可找,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2.4遴选中药饮片标本

学生在中药饮片的辨识中往往面临饮片鉴别特征不明显的问题,所以必须由老师对饮片进行合理筛选才能保证饮片的典型特征,保证学生认药识药的教学效果。同时针对中药饮片标本特征内容制作ppt,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2.5加大中药标本馆建设

中药标本馆建设是近年来中药实训领域的重要突破,也是各院校教学积累的结果,中医药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体现之一,通过中药标本馆建设对于提高《中药学》的实践教学意义重大,它科学合理的将中药生药标本、饮片标本、腊叶标本、浸制标本、动物标本、名贵中药标本集中进行展示,让学生接触的不再是简单的中药饮片,对于全方位了解该味中药的来源、生药特征、饮片特征具有非常好的价值,尤其是对于名贵中药标本的展示,既满足了实践教学对名贵中药标本的需求,也加强了对该类标本的保管。同时也有效弥补了野外认药种类少,季节性要求高的困难,学生足不出馆就可以看到药物的原植物形态。另外中药标本馆在建设中可以对中医药文化进行重点展示,既加强了学生的中医药文化教育,同时也为当地中小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中医药传统文化科普基地,同时也为学校对外交流提供了独具特色的展示窗口。

2.6加强中药野外实践性教学

针对中药野外实践教学面临的中药种类有限,季节性限制等不利因素,我校主要通过中药种植园的建设来解决这一问题。中药种植园不仅对当地中药材进行了引种,同时积极与其他院校中药种植园进行交流,使种植园内的中药品种的得到了有效的保证,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校内识别植物类中药原生形态。同时我们还针对当地中药材资源整理编写了《保山地区常用中草药图谱》,为学生进行野外实训提供了指导教材。

3结果

经过中药实践性教学的改革,我校《《中药学》》课程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学校就业工作多年来被省教育厅评为就业工作二等奖。该课程现为校级精品课程,承担省级教学改革项目2项。有力地推动了中医学、针灸推拿、中药等专业的建设,在学校成功申报云南省高职高专类特色骨干院校中发挥了积极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