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医学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医学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范文1
【关键词】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现状 现实意义 改革启示
一、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humanism)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历史上医学是最具人文精神传统的一门科学,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的灵魂,反映了人类对生命的根本态度。
二、培养人文精神在中国医学教育的现状
发达国家医学院校非常重视学生的人文精神方面的培养,人文课程教学时数所占比例较高,如美国、德国达到20.0%~25.0%,英国、日本也占到10.0%~15.0%。而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课程的教学时数大约占到总教学时数的8.0%,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相对而言,中国的医学生接受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如思修、基本原理概论等都是基于理论学习,却也占据了人文精神在医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重要性。
有一项针对我国10所护理院校的调查,发现这些学校中开设人文课程最少的仅有6门,仅占教学时数的6.2%,有些学校根本不开设人文必修课程。对医学生缺乏人文社科知识的系统性培养,也直接影响了医学人文教育目标的实现。[1]可见我国医学院校在对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方面的课程建设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情况更是令人堪忧。
另一方面,与西方国家医学教育相比,我国医学教育的师资水平依旧比较落后。殷小平曾以“对教师人文素质的评价”为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教师人文素质‘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学生仅占25.3%,认为‘一般’的学生占55.2%,‘不满意’的学生占19.5%。”此外,在对人文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中,作者指出:“学生们反映,即使是人文科学类的课程,许多也是徒有虚名,教室并未讲出有吸引力的内容。”“学生们最期望的教学方法为启发式(73.9%)、交互式(61.2%)和小组讨论(44.2%)。事实上,枯燥的理论不仅很难将鲜活的人文精神点燃,而且必然促使医学最终对医学精神本身的背离和异化。”时代与生命的对医学生的要求是要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互统一的基础上,发展和发挥医学科学、医学人文、医学社会的内在相通性,建立一种真正的现代医学精神。
三、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
我国现行的医学教育只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侧重于科学教育和技术层面的训练,相对忽略学生关爱病人、关爱生命之人文精神的培养,社会人文因素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未能收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不少学生选择医学专业更是带着这个行业在社会中有着高收入的功利色彩。“救死扶伤”这四个字后面的精神内涵,并不是他们在踏入这个业甚至是在学校接受教育阶段所强调的学习内容。专业知识是医学生人文精神的伦理实践,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核心,更加关注人的心理属性和社会属性。在对病人的治疗过程中,利用人文精神与专业知识的相辅相成,让病人感受到来自医者的温暖与关怀。可是由于我国医学教育对人文精神培养的滞后,“医者仁心”的传统道德已经与现实生活脱节了。
目前社会上医疗逐渐远离对人和生命的关爱,医疗资源浪费,医疗费用高涨,医患关系紧张,人们对医生越来越多的不信任,医患纠纷屡见不鲜,除了一些客观因素,如医疗条件有限,医疗卫生政策不完善, 社会舆论的偏激报道等,但其最根本原因是医务工作者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在学校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据中国医师协会最近一次《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全国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42起,打伤医师5人;单起医疗纠纷最高赔付额达300万元,平均每起赔付额为10.81万元。一组组震惊人们眼球的数字,一个个令人难以接受的事实都是对我国医学教育敲起了警钟: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强调人的主体作用,是对医学专业知识的巩固与尊重,更是对生命的理解、尊重、呵护、关怀。
四、人文精神对中国医学教育的改革启示
首当其冲,是要调整人文精神的课程设置。医学人文课程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层面主要是让医学生建立对人、社会、自然和自身的正确态度,建立科学世界观、人生价值观,培养道德、情操和人文品味。第二层面是使医学生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探讨与医学、医生职业、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发展有关的若干问题,引导他们重视生命与健康的价值,珍视人喝生命。第三层面是融人文精神培养于医学实践之中,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文课程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充分发掘专业知识文化内涵的同时,发挥人文力量对专业课程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对人文精神的理解,把这种提升带到今后的实践中,把握医学这一生命科学的社会性、科学性和人文性。
只讨论医学人文精神是不够的,需要让它作用于我们的信念,在医疗实践中得以实现。因而各医学院校应该发动各项可利用资源,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让学生在接受理论教育的同时,积极投身与课后的实践中,开展多项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两者互相促进,培养出既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优秀医学人才。
医学人文精神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现代医学科学只有在医学人文精神的指导下,才能摆脱医学技术主义的诱惑,肩负起人类赋予的神圣使命,二者的融通才是现代医学发展之未来。期待着医学发展的历程会进一步朝向人类寻求预防疾病、减轻病痛、治愈疾病、维护健康的过程,朝向人类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尊重思想、尊重灵魂、彰显医学人文精神的过程前进。
医学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范文2
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的加速,社区康复、老年医疗服务产业将会蓬勃发展,面对老年人群(特殊人群),医务工作者需要更高的人文精神关怀。因此,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医学院校要进一步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让医学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融合。同时要树立医生的道德责任感以及诚信准则。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实现新医改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战略目标。
2我校康复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逐渐认识到从单纯治病救人,过渡为不仅要救人,而且在治疗后人的整体功能和生存质量尽可能达到最佳水平,体现了现代康复医学最终目标。康复医学将社会、自然以及人文科学有机融合在一起,体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因此,康复教育中需要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人文精神的康复教育体系。
2.1增强人文课程设置
医学人文教育课程的内容应该体现实用为主,人文教育课程要与康复医学临床实践有机地结合,突出以“患者为中心”、“密切联系实际”的思想,避免以往医学生偏重思想政治教育,重理论范畴的传授,而对现实应用性、实效性关注不够[7]。我们应借鉴国外医学名校人文学科教育成功的经验,在医学院校增设文、史、哲、艺等方面的人文课程,同时把多门课程有机地融合起来,如“康复工程”、“医学美学”、“临床康复学”、“医学伦理学”等。课程设置要与专业特点结合,在课程内容编写过程中增添残疾人训练励志故事,如聋哑人表演“千手观音”、失去双臂的刘伟成为残奥会冠军等,增加道德模范和最美乡村医师的典型事迹。通过加强人文课程设置,可提高自身修养完善人格塑造、帮助康复医师提高专业技能。结合康复专业特点,我校对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增设人文科学相关课程,如社交礼仪、残疾人保护法、康复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同时也自编了一些人文素质教材和开展一些讲座等。
2.2加强康复医学临床实践
康复治疗技术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早期患者往往需要进行一对一训练,他们不仅需要精湛的专业技能,还要掌握好医患之间沟通的能力。只有不断深入临床实践中才能提高康复医师与患者的交流技巧,也才能真正体会到患者的康复需求。如何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首先用爱心向患者表达出关怀和赞赏,获得患者的信任,使他们配合训练;其次要告诫康复专业学生一定要尊重患者的自尊心,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选择和风俗习惯。这些方法在临床康复教学工作中应该有意识地进行培养,使他们掌握与患者交流的技巧,在见习中再加以示范和点拨。针对上述情况,我校开展了一系列临床实践活动,例如利用周末开展社区服务或实践,以康复协会为组织进入社区,帮助有困难的居民解决健康问题。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社区居民的健康需求,提高和患者的沟通能力,掌握说话技巧,提高人文关怀意识。在寒、暑假深入到边远山区、福利院了解患者的疾苦,增强康复医师的社会感和责任感。在校学习期间,以班级为单位到康复机构进行见习,了解康复流程,理解残疾人权利的保护,学会与患者和家属沟通的能力。
2.3加强康复医师心理疏导
目前,我国仍未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医生长年累月处于高负荷工作状态,工作时间长,压力大,面临各种医疗风险,有时还会遭遇患者和家属的误解。作为一名医生,精神和躯体都会受到应激刺激,如果心理素质不高,很容易受到影响。尽管康复科的患者病情相对稳定,但住院时间长、功能恢复慢,仍有一些突发事件,如果处理不当,也容易引起纠纷。所以,康复医师也需要加强心理疏导。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如何自我调节消极的负面情绪。针对上述情况,我校加强对康复医学生心理学知识的传授、观摩在5.12地震中一线的康复医务人员、进行角色扮演等。如让学生给情绪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在该患者不配合的情况下,教会学生如何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如何自我调节消极情绪。通过角色转换,让学生模拟偏瘫患者进行日常生活和活动,体会遇到困难时心理会有哪些变化。通过这些教学活动让康复医学生切亲身体会患者各种身心问题,从而来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2.4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医学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范文3
【关键词】医学生 志愿服务 人文精神
医学生是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部分,将来服务的对象是人的生命,需要积累丰富的知识,包括生理、病理、心理、人文、哲学甚至政治、经济方面的知识。在这样的职业要求下,医学生从进入大学校门开始,就要不断迎接一个又一个困难的挑战。不仅要完成大量的学习任务,还要“挤”出余力,为锻炼和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而参与多彩缤纷的校园文化活动,寻找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在学习医学知识的时候,需要花费医学生相当多的精力,要整合各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否则就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因此,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医学生,因缺乏与外界有效的沟通,人会变得迟钝、木纳、不够灵活,更勿论解决什么实际问题了,结局只有等待社会的淘汰。这种“淘汰”很可能表现为被周围同学孤立和排斥。如果一个医学生连人际关系也难以应付,可以预见,将来在医务工作岗位上将如何保证拥有好的医患关系。医学生学习时间相当紧张,怎样教育医学生自主提升学习动力发展“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从那些方面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精神?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一 背景
众所周知,当今医患关系缺乏和谐,社会处于转型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使医疗机构也需要关注经济效益,患者对医务人员无论技术还是沟通等方面却比以前有着相当大的提高。医疗纠纷不断出现,医务人员的职业精神反复遭受公众的质疑。医学生耳濡目染、需要有极强的分析能力,帮助自己走出困境,甚至走出“象牙塔”,主动走进社会,创建新的医疗服务模式。这需要高尚的精神和气魄?因此,我们需要医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挖掘其深层意义,从而研究医学生提升人文精神的内涵,最终达到医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
1、大学生志愿服务是时代的需求。胡总书记提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也逐渐感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不断膨胀的物质欲望需要有另外一股精神力量从旁约束,有效补充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的内在缺陷,维系社会道德,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公平。高校是培养民主意识和促进社会公平的机构,大学生应该体恤民情,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后北奥”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需求无所不在。我国已经历了北京奥运会,现在正在进行上海世博会,即将面临广州亚运会,除此还有其他一些大大小小的社会矛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给予解决。大学生需要开始学会担当社会责任,并逐渐融入社会,首先要尽一个合格公民的义务,然后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者促进社会上事物的良性发展,把不良因素控制在最低水平。
3、各行业呼唤高尚的职业道德。大学生就业招聘以及上岗后需要在各行各业中形成优良的职业道德,并始终保持自己的良知和道义感,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保持自我实现、勇攀高峰的精神境界。然而,目前有一些就业招聘,反馈我们大学毕业生表现出责任意识方面不够,心态不够沉稳踏实,正如在医疗行业,社会正不断呼唤医务人员的高尚医德,除了国家反复进行医疗体制改革,医学高校也力尽所能地肩负起部分责任,培养医学人才高尚的职业道德。因此,本课题就是希望通过对医学专业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前后思想动态的调查,检验志愿服务对思想工作的切实有效性,从而推广到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因此,本课题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二 如何理解志愿服务
《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1994年)指出,青年志愿服务是由青年人或以青年人为主自愿参加的、志愿贡献个人时间与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这个概念指出志愿者自愿的、非营利性特点。2000年青年志愿者协会提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可见,这是对“雷锋精神”在新时期的延续和发展,也很显然结合了“五四”精神。
1、关于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团中央1993年推出“跨世纪青年文明工程”,标志着中国青年志愿活动真正兴起,94年北京成立“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全国高校也陆续成立了自己的“青志协”;96年实施“中国青年扶贫接力计划”;2003年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2008年开始,相继开展北京奥运会、上海世界博览会、广州亚运会等大型志愿者服务活动,我国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不断推向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度。联合国08年授予北京志愿者协会为“联合国卓越志愿服务组织奖”称号。本人刚好93年进入高校就读,毕业留校一直担任辅导员,一直组织学生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适逢今年亚运会,本人又有幸参加其中担当P类管理人员的角色,将带领志愿者继续创造辉煌。可以说,本人与青年志愿者协会是同步成长起来,对这段历史深有认识和体会,感到我国大学生志愿者确实是一个快速成长的组织。
2、现代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内涵已泛化。当今的志愿服务已不仅单纯是过去我们所理解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式的大公无私精神,也不是“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绝对崇高,志愿服务的非营利性和利他性,是一种力所能及的志愿付出。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将是有组织的模式,志愿者力所能及地与其他各类志愿服务相协作和融合、与社会中大型活动相结合、其服务内容和活动范围及其对整个社会的带动是继承并超越了当年的雷锋精神。其中,“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志愿理念,把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本人对这以志愿理念很认同,认为只有在志愿服务中体验出快乐的感受,志愿者的动力才是充足的,才能成为主动参与者。
3、关于志愿服务的精神动力。学者李国荣(2009年)总结我国儒、墨、道、佛家的助人、爱人的慈善理念,是现代志愿服务行为的理论基础。于贺等人认为志愿服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重要的意义,调整不断膨胀的物质欲望,有效补充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的内在缺陷,而且通过志愿精神来维系社会道德,有助于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公平。李俊卿(2009年)认为志愿服务工作帮助大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公共精神、实现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周怡更具体地分析了志愿服务是内化向外化发展的、不与教育内容一一对应的隐性教育过程,能激发大学生自我教育,成为志愿活动的主动参与者。
陈翔等人的观点明确为志愿服务能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其中专业知识得到实际应用,使大学生不断保持学习的心态,提高了责任意识和心理素质,促进了心理健康。
4、关于志愿服务的法理论证。有学者认为志愿者组织与志愿者的关系是约和承诺、帮工合同关系,区别于雇佣关系、无因管理、对待给付;志愿者组织与志愿服务对象的关系是自愿、平等、互相尊敬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合同关系;志愿者有人身权、培训权、申请志愿服务的相关设备和经费、活动中一些特殊权利、书面证明服务事实、非处于故意或重大过失的侵权豁免权等,但是接受社会监督等义务。学者邹达通描述我国目前的志愿模式是自上而下的他组织社会志愿服务发展模式,共青团、妇联、关工委是组织网络机构,更多的是注重管理。他指出志愿服务应该回归到自下而上发起、自下而上扩展的草根模式或自下而上发起、自上而下推广的弱自组织模式,应有独立的法人、明确的章程和宗旨、独立的财务管理、自主的决策、制度化的运行机制,并发展激励机制。
三 医学生开展志愿服务的意义
1、 医学生需要学会自我教育。目前,相当多的学者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进行了研究,其中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余蓝认为,志愿服务迎合了大学生加强社会交流与融合的需要,丰富了他们的生活阅历,也锻炼了他们的处事能力和应变能力,促进了专业知识与实践运用的有机结合。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在奉献爱心的同时,深入接触到了社会实际和人民群众,唤醒了他们的道德情感和行动,促使他们自觉地承担起社会责任,调动起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并且通过切身体验将课堂教学获得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逐步树立起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政治意识和道德信念。
2、 志愿精神是医学生成长的必经环节。医生的天职是解除人类之病痛,但是无论医学技术如何飞速发展,新问题也在呈指数地增加,而且相当一部分疾病难以被常规的检查和治疗得到解决,还有一些疾病并非需要药物治疗而自愈。医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培养一定程度的奉献精神,不要被现有的技术力量束缚了自己的思维,需要花更多的精力为患者作常规以外的、有益的思考。这些对细节的执着关注和孜孜不倦的奉献,难以用金钱来换算,却又是每一位医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养成的精神和习惯。不要怕麻烦、不要怕吃苦,经受住了,就有可能成长为出色的医生。
3、 志愿服务是医学教育实施PBL教学的“实验场”。PBL教学就是以解决具体问题为模式的教学方法,核心部分就是模拟问题并加以解决。志愿服务提供的正是“自然实验场”。如果说,志愿服务本身不为志愿者带来什么实在的报酬,因此任务的目标性有时候并不强烈和清晰,但实际上志愿服务是“不花成本”的实验。就像刚过去的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吃了很多苦头,但是管理人员的责任更加重大,不仅要培训具体的服务技能,还要激励志愿程度不同的志愿者保证都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志愿服务。毋庸置疑,北京奥运会的志愿者们成长起来了,学会了很多本领,有目共睹的解决了大量问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称为“鸟巢一代”,这一称呼显然与“80后”、“90后”有着鲜明的对比。医学生应该抓住志愿服务的机会,从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最终得到收获的却是志愿者本身。
4、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重要意义。关爱弱势群体是志愿服务的其中一部分,当志愿服务缓和了弱势群体的情绪,减少了冲突,就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治理社会的目的。医学生在实践志愿服务的时候,恰恰就处在治理社会的过程中。而医院开展义诊等的一些活动,也可以视为关爱弱势群体的一些活动,能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从而建立和谐医院。
四 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
在志愿服务具有重要意义的提示下,我们知道,医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是必须的,而且与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密切相关的。但我们也在思考,医学生究竟是在志愿服务中培养了人文精神,还是因为有了源源不断的人文精神,医学生才保持着志愿服务的动力?因此,我们再从以下的方面探究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内涵。
1、教育医学生认识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是学会对生命敬畏。张立文认为,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人文精神既是一种形而上的追求,也是形而下的思考。立足于人类文化、终极关怀,陈竺部长也曾强调,“弘扬医学人文精神,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是推进医改工作,实现医改目标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张立文认为,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人文精神既是一种形而上的追求,也是形而下的思考。立足于人类文化、终极关怀。
2、医学生实践人文精神就是要有意识地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当人们摆脱一种野蛮的状态,以优越的姿态呈现在自然面前的时候,我们需要人文精神进行调节。医学生需要逐步建立科学发展观,合理利用资源、善待环境、自觉采取低碳生活。疾病的发生、发展经常受到环境的影响所致。作为医学生,无论在思想上、行动上,均应该比非医学专业的学生有着更高的思想觉悟,自主地提升人文精神。
3、医学生实践人文精神需要达到“医患双赢”的状态。维护病人的尊严虽然是第一位,但医者本身最终也能获取尊严。也许,医患关系缺乏和谐,每一个人包括医生、患者,都希望自己“能尊严地生活”。但是应该切记,患者永远是第一位。有时候患者可能不懂医学知识,医生应该保持耐心与患者积极讨论。处理好每一个细节,让患者切实感觉到医务人员重视他、尊重他。能够让对方感到你对他的尊重,沟通是最常用、最好用的途径。医务人员能够达到与各种各样的患者进行细致沟通,确实也存在相当大的难题。此外,除了为病人提供必须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还要为病人提供精神的、文化的、情感的服务,以满足病人的健康需求。
总之,医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是在把握机遇、锻炼和提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提高则是为了综合地、系统地解决将来医务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医学生应该更多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从而更明晰自身提升人文精神的迫切性及对其内涵的把握。
参 考 文 献
[1]简军.论和谐社会与志愿服务[J].湖湘论坛,2009(2).
[2]陈翔,路艳娥.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提升就业能力[J].法制与经济,2010(1).
[3]刘孜勤.论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J].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
[4]李国荣.现代志愿服务行为的理论基础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9.
医学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范文4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外科领域人文素养、人文关怀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但是我国医疗界对于这一需求和趋势并未取得快速的反应和应对,未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而这需要从外科医生的教育抓起,对其进行人文教育。在其接受医学教育的不同阶段进行持续的人文素质和人文关怀的培养。
关键词:外科;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H82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082-02
一、前言
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人民大众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患者不光追求生理上的健康,也同样追求心理上的治疗。于此同时,医疗科学技术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很多疾病的治疗效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疾病的治愈率越来越高。但现实情况是,人民大众对于我国的医疗服务并没有感到越来越满意,连接医患之间的大部分是检查、化验、药品和医疗器械,冰冷而简单。[1]患者普遍感觉医生冷漠,医患间缺乏信任、人文关怀。医者人文精神的缺乏,成为医学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2]
二、现状
外科学发展历史久远,地位重要,长久以来伴随着技术进步,不断成长壮大,目前已发展成与人民大众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然而长期以来,对于技术进步的过于关注和依赖,使得大部分医师、教授在外科教学中常常忽略人文素养、人文关怀的培养。
以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以及人文素养的培养为主要目的人文教育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社会大众越来越关注人类精神与心理的健康,需要医疗工作者更加关注人的内心世界,重视人文精神的塑造和人文价值的回归,纠正传统医学教育的科学主义倾向。
以目前国内的医疗形式来看,不可谓不严峻,各类伤医事件不绝于耳,医疗纠纷层出不穷,医患矛盾越来越尖锐,而外科领域又是这一矛盾的高发地带。如何解决医患之间这一日益激烈的矛盾,是很多医疗工作者和教育者思索的问题。造成医患矛盾的根源目前尚在讨论,但通过研究世界上医患和谐的许多国家,我们可以发现凡是对人文关怀、人文精神重视的区域,医患矛盾就少,医患关系就缓和。而对于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重视恰恰是我国医疗过程中,特别是外科诊疗过程中极度缺失的。[3]目前国内许多医院都出现医患纠纷增多的烦恼,这与我们在医疗过程中缺少人文修养有很大关系,所以目前有很多学者提出通过人文教育提升医生的人文素养,是缓解目前紧张局面的有效手段,因此在医学教育特别是外科医学教育中积极开展人文教育是当务之急。[4]
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建设属于人文教育,其对于医学生的培养具有较大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具有迫在眼前的现实意义,又具有谋在将来的深远意义。目前在外科医疗工作过程中,许多高年资医师都没有进行有意识的人文精神塑造,对于医疗的态度仍旧是“治病”而非“治人”,对于疾病诊疗方案的关注远胜于对于患者精神内心健康的关注,更不用说对于下级医师以及医学生的人文培养。
就目前病人的角度看待,人们对于生命和健康有了更多的关注和理解,对于生命意义的追求有了更深的理解,除了追求疾病的合理医治,同时还追求对个人的尊重、对隐私的尊重、对心理满足的尊重,对精神体验的尊重。这些诉求正在成为社会的趋势,如果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忽略这些诉求,当社会趋势积累到一定程度,总有一天医患矛盾会无法调和。
特别是近几年来出现的医患紧张局面越演越烈,使我们必须反思医疗模式的转变,需要我们在医疗过程中注重“治病人”,而非仅仅是“治病”。
三、外科人文教育探讨
外科学作为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临床工作者经常需要面临患者个人隐私、个人知情、个人情绪等问题,其所需要具备的人文素养程度更高,对人文关怀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健康,甚至影响疾病进展。
在外科诊疗过程中,其特殊之处在于患者需要面临隐私暴露于医生面前,病情特殊敏感,治疗过程中风险大,手术后切口疼痛难忍,术后后续治疗复杂等一系列复杂的情况,这些情况每一个都可能导致患者情绪低落,无法正视病情以及整个医疗过程,如果医务工作者在诊疗过程中忽略人文关怀,一味以手术为中心,忘记关心或者有意忽略患者的个人情感及内心情绪的变化,轻则影响患者顺利恢复,重则有可能导致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重视人文教育,重医疗工作者的人文素养,重视针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是中国现代化医学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外科教育更是重要。外科领域是目前我国医疗纠纷的重灾区,也是国内大众就医感受不佳的主要领域。外科因为直接针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创伤性治疗,比其他学科领域更加需要人文关怀,国内外科领域亟须从传统的医疗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这一现代医学模式转变。
四、外科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在外科医学生的理论培养阶段就要重视人文素养的灌输教育,培养医学生以人为本,重视患者心理健康的意识,加强医德教育、心理教育、行为教育以及卫生法教育等,在理论和伦理上树立人文精神、人文关怀的意识,打下人文基础,为以后进入临床医疗岗位打下理论和伦理基础。
临床见习和实习阶段是外科医生进入岗位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学习教育对其未来的职业素养和习惯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在这一阶段,医学生不光学习到外科学的各类知识和技能,而且会直接接触到临床的作风和意识。如果在这一阶段没有对其进行人文引导,树立良好的人文意识,或将使很多学院教育打下的基础功亏一篑,即使手术技能锻炼的再好,人文素养更不上去,也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医生。所以,在这一阶段中,首先要加强带教医师人文意识,在带教过程中有意识的向医学生教授人文关怀的意识和技巧,比如医患沟通、隐私保护、心理慰藉等,并且观察医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和考核,达到培养人文意识的目的。
外科学医学生毕业进入工作岗位后,仍旧需要继续学习理论知识,才能不断跟上日新月异的医学进展,也包括人文理论研究。在临床岗位上,外科医师不断自身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关怀素养,而且其一言一行还影响着下级医师以及下级医学生,可以说责任重大,既要律己还要育人。
综合来看,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环境中,医疗工作者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培养是越来越重要和紧迫的事业。特别是外科领域,对于缓和医疗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增加人民生活幸福感,意义重大。在医疗工作者的整个学习和工作过程中,人文素质、人文修养的培养和修炼是需要一以贯之的工作,既需要外在的教授,也需要自己意识强化和学习。
参考文献:
[1]钟诚,张学渊,姜振东,等.医学人文教育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实习医师的应用及其探索[J].重庆医学,2014,43(22):2962- 2964.
[2]Li J,Qi F,Guo S,et al.Absence of humanities in China's medical education system[J].Lancet,2012,380(9842):648.
[3]夏欧东,罗迎霞,祝火盛.基于临床八年制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教探索,2012,(3):112-114.
医学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范文5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天人合一;校园文化
大学,是文化发展传承的重要基地.校园文化具有文化“化人”的基本功能,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创造良好的“化人”环境,成为高校育人的有效载体,是一所大学最鲜明的标志,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高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宗旨和出发点.将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理念贯穿到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浓厚中医药氛围的校园文化,对于提升校园软实力,增强校园向心力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精神的重塑,有利于培养和强化医学生的专业兴趣,有利于形成潜移默化的中医学术氛围,从而满足新时期中医药人才培养需要,这也是高等中医药院校承担的历史使命.
1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1.1重要性
1.1.1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其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和人文底蕴.曾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1]1.1.2中医药文化是对外交流的重要桥梁中医药文化作为我国独有的文化形态,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蕴含着古人智慧的结晶,其保健、养身、“天人合一”等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海外人士所接受.目前,中医药文化正日益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卫生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桥梁,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1.2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中医药特色环境、文化阵地、文体活动建设;把握中医药文化建设规律、创新中医药文化载体、建设中医药文化推广队伍以及探索社会化校园文化措施等方面.各高校在校园硬件建设上实现了量的扩张,普遍扩建了新校区,建设富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实施中医药文化“上墙”工程,悬挂历代名老中医画像、雕塑,建设中医药文化博物馆等方面内容.虽然近年来中医药院校重视并加强了校园文化建设,但仍然存在以下三个方面主要问题.1.2.1重硬件,轻软件当前中医药院校普遍重视校园景观建设,路、亭、湖、像等景点设置较多,但缺少规划,没有凝练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思路,体现中医人文精神、中医特色的系统规划较少;绿化程度越来越高,普遍种植观赏性植物,缺少可为医学生提供实地辨认药材的药用植物园,没有将绿色景观与中医实践教学融合.1.2.2重校风,轻学风许多中医药院校重视校风建设,如校歌、校训、校标等内容较为完善,且具有深意.与此同时,校园文化仅仅局限在物化的表现,物化的校园文化最终目的在于化人、育人,因此学术风气、中医研究氛围是中医药院校优秀校风化育学风的灵魂,在这一方面许多院校较为缺失.1.2.3重文化,轻特色中医药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是中医学的根基与灵魂,不仅集中体现了中医学的本质,而且决定了中医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中医药文化必然成为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的灵魂.而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至今,每一所中医药院校因其地域、文化、疾病分布等不同,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特色.当前中医药院校普遍重视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但缺乏对本校历史发展、中医文化、地域优势的研究,不重视特色提炼.
2“天人合一”理念的精神内涵
众所周知,“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思想观念,其思想所表现出来的有机整体观对于现代生态文化建设有着特殊的意义,是当代生态文化建设的基础.“天人合一”思想识中国古代文化精华之所在,渗透于中华民族文化与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国文化的标志.“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中华思想大辞典》说:“主张‘天人合一’,强调天与人的和谐一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基调.”[2]《周易•乾卦•文言》说:“‘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3]这里讲的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这是人生的最高的理想境界.汉代的董仲舒明确认真地提出了“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思想,《阴阳义》中说:“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4]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把“天人合一”理解为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齐物论》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5]《吕氏春秋•应同》中说:“成齐类同皆有合,故尧为善而众善至,桀为非而众非来.”[6]《商箴》云:‘天降灾布祥,并有其职.’”这里又说:“山云草莽,水云鱼鳞,旱云烟火,雨云水波,无不皆类其所生以示人.”[7]儒家各代思想家阐明了自己对“天人合一”思想的认识,并赋予“天人合一”思想以丰富多彩的内涵.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许多思想智慧为现代人所称赞,在一定程度上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尤其是这些思想家都认为天人是应当和谐相处的,二者之间的协调是他们追求的美好蓝图.对校园文化建设而言,“天人合一”思想对天人关系的探讨化育理应成为校园内各种组成成员和谐相处、相得益彰的思想指导.
3运用“天人合一”理念指导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3.1内外兼修
“天人合一”理念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药院校的外在形象宣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周易》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主张把万事万物始于一阴一阳的合而为一,“天人合一”思想把天、地、人看做一个无穷变化和发展着的整体,把人与自然看成一个互相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强调其中各个元素的变化发展都制约着另一种元素的发展.广义校园文化建设可分为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从另一个角度可归纳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内外兼修”,即重视外在表象建设的同时加强内涵建设.
3.2教学兼长
《礼记•学记》中提出,“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天人合一”思想倡导的师生关系是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应该是一个圆融的生命共同体,应共同体悟进行互动,师生不应该处于对立的两面,不是单向的、机械静止的,而是平等的整体.孔子也提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没有把学生看做是单纯的受教对象,更注重在彼此交流中的互相学习,是谓“教学兼长”.“天人合一”注重自省与自我体悟,强调的是价值自觉能力,《论语•里仁》中提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重视学生的内省自悟,通过自我认识、评价、激励等一系列教育因素协调,最终提高医学生自我认知的能力,塑造良好的医学生人格,培养道德认知感,增强道德内化能力,做到由他律转变为自律的境界.建设“天人合一”校园文化,其核心思想倡导的正是这种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通过内省自悟、自我修养从而获得道德规范和内心自由,最终塑造优秀的医德,达到“天人合一”的至上境界.3.3德才兼备“天人合一”理念融入了道德的含义,认为人尊重自然也是尊重自身,关爱其他生物的生命就是关爱自身的生命,即一种“仁爱”的情怀.孔子从仁学出发,提出了“知者乐水,仁者乐山”[8],要求人们热爱自然,体现了其仁爱的精神.孟子提出:“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把“仁爱”由人与人的关系推广到人与物的关系之中.董仲舒则主张把“天人合一”的“仁”从爱人扩展到爱物,“质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谓仁.”[9]他认为“仁”就是对自然万物一视同仁,体现了其生态伦理思想,把道德关心从人扩展到自然万物.宋代张载“民胞物与”的命题最能体现“仁民爱物”的生态道德观.医学与人的生命息息相关,要求医务人员既要有精湛的技艺,又要有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中医学本身就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点,要学好中医,就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社科知识,“德才兼备”,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医学生关注现实,关爱生命,关怀黎民的医学人文态度.
4“天人合一”理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活化
围绕“天人合一”理念,融入中医药文化,以贯通“和”的思想,融入“仁”的情怀,恪守“诚”的美德为主要原则,建设具有中医药特色的校园文化.
4.1贯通“和”的思想,协调人与自然
“和”是中国文化与哲学精神的思维特质,其本质是和谐、调和、中和的体现,其中蕴含着中国哲学思维广大而精微的深层奥秘,对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的思想集中体现在“天人合一”理念体系中,其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相通、和谐、融为一体,做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10]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中医药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宗旨和出发点,如水之源、木之本;同时中医药文化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水之情、木之华.首先要更新观念,根据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的本质、规律,厘清校园文化建设思路,完成校园整体规划修编,做好大学形象识别系统建设.其次围绕中医药发展历史中的名医、名家、名言警句或中药名启动校园主体楼栋、广场、景观命名征集活动,诸如董奉广场、修园路、宋慈湖、至善楼、五行楼等校园景观.要有中医药特色的标志性建筑,如医史馆、校史馆、中医药文化博物馆等,将校园建筑融入在校园景观、中医药文化中,达到“和”的目的.
4.2融入“仁”的情怀,关爱生态万物
“天人合一”理念十分注重“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观念,把天地万物视为统一的生命系统,尊重自然、爱护自然被看做“仁”的崇高道德.“仁”是中华文明重要的道德范畴,也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髓.中医药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融入“仁”的情怀,坚持孟子的“仁民爱物”主张,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唱响主旋律,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增强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利用诸如国庆节、教师节、五四青年节等时间节点,开展诗歌会、演讲比赛、红歌合唱比赛等活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和民族精神;倡导爱心文化、志愿服务精神,组织学雷锋系列活动、志愿者在行动主题活动月、福乐家园行、农民工子弟学校、中医药文化“进高校、进社区、进农村”等活动,使大学生从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强责任.二是人与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爱.要赋予新时期“仁”的新涵义,融入“仁”的情怀,对自然万物赋予同情心、仁爱之心.这也是医学生“仁爱”教育、推动和谐医患关系的必要途径.校园文化承载物不仅要有植物、建筑、雕塑,而且要引进部分动物,诸如可在广场放养白鸽、在校园湖水景观中饲养鸳鸯、白鹅、黑天鹅、麻鸭、锦鲤等,让动物与大学生和谐相处,培养大学生“仁爱之心”,营造“天人共生、天人共美”的校园文化.
4.3恪守“诚”的美德,提升医德修为
“诚”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崇尚的一种基本美德,是面对天、地、人、物的一种责任和敬业精神.正如《礼记•中庸》中说道:“诚者,天地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国古代的中医名家,无不奉医德为安身立命之道.李时珍于《本草纲目》中道:“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于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唐代孙思邈也用“大医精诚”揭示了真正的中医是高尚的医德与精湛的艺术的高度统一,强调了中医伦理追求,故中医药院校建设优良校园文化,培养合格中医人才,必须加强中医医德教育.一是要以《中国医学史》、《医学伦理学》等医学人文课程为基础,以医学伦理学教育为重点制定合理课程安排,突出安排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医德教育的内容.二是要将医德教育贯穿到临床实习的医疗实践中.医学生走出校门走向医院的最后一站是医院实习,要通过参观医院、医院实习、社会实践、送医送药下乡等活动,使大学生多渠道、多角度接触社会、医院和服务对象,接受医德熏陶,明确自己的职业角色,增强医学职业责任感.三是进行医德文化熏陶.硬件方面,可以在校园内设置一定数量的中国古代名医语录灯箱、路牌,以便时刻提醒大学生医生所肩负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软件方面,可通过举办中医文化节、“宋慈湖畔话中医”讲座、中医病案讨论等活动,也可邀请名老中医分享成长经历、举办宣讲会等,让大学生们更好地深入中医文化,提升专业自信、医德修为.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贺信[N].人民日报,2015-12-23.
〔2〕曾小五.人与环境———如何重新解读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理念[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1(1):24-25.
〔3〕〔4〕王丽娜.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思想[D].河北师范大学,2007.
〔5〕佘正荣.儒家生态伦理观及其现代出路[J].中州学刊,2001(6):52-53.
〔6〕蒙培元.中国的天人合一哲学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哲学史,1998(3):24-26.
〔7〕朱瑞.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攀登,2005(3):51-52.
〔8〕(清)刘宝楠.论语正义•雍也[M].北京:中华书局,1990.237.
〔9〕(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M].北京:中华书局,1975.308.
医学人文精神的现实意义范文6
Building of new model of comprehensive pharmaceutical talents cultivation
MA Ning ZHANG Qingsong LENG Yiping HE Jinkai WANG Jianfen
College of Pharmacy, Changsha Medical University,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410219,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continue to improve, more and more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their own health and the rational use of drugs and other issues, so talents both understanding drug and medical pharmaceutical are shortage. Then, traditional pharmaceutical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l is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demand of modern society, and a new education model should be build. This article advances a new pattern that the modern elements of pharmaceutical service are merged into the traditional model. So, by revising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 and setting a new course system, the cultivating goal is changed from the "manufacturing" to "patient service". It broadens the students knowledge and employment, and cultivates both biological, medical, integrated social humanities and complete knowledge of the pharmaceutical talents, and serve the broad masses of the people better.
[Key words] Pharmaceutical service; Clinical pharmacy; Comprehensive talents;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l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自身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药学服务(pharmaceutical care,PC)的概念也日益受到关注,社会需求人数占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80%以上[1-2],但是因为传统因素的影响,我国高等药学教育模式一直是以培养制剂生产和处方调配人员为主,忽视了对药学服务人才的培养,导致今天需求远大与供给的状况。社会需求是教育发展的原动,所以我国传统药学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必须深化改革创新培育模式,向培养有药学服务意识的人才方向努力。
药学服务是20世纪80年代由美国卫生系统药剂师协会提出,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服务过程[3]。美国药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为临床医院和社区服务的药学专业人员[4],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包括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服务,以期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实现改善和提高人类生命质量的理想目标。显然,狭义药学服务的专业性催生了临床药学专业的发展。然而对于药学教育而言,只有临床药学专业学生懂得药学服务是不够的,必须有更多的药学人才为广大人民群众实现全程化药学服务[5],才能够满足社会需要。因此,本文提出构建教育新模式,培养综合型药学人才的新型理念,它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药学,也不同于临床药学专业,而应是两者相结合的产物,以此来适应当前社会对药学从业人员的需求。
我国传统药学教育模式是以化学学科为主,学生不懂医不懂与人沟通,即使是药学博士也不一定懂合理安全用药,存在较明显的知识缺陷。纵观药学教育模式的变迁[6],国外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药品供应为目的”的简单教育模式,第二阶段“以药品制造为目的”的化学教育模式,第三阶段“以合理用药为目的”的临床药学教育模式,强调为各类人群开展药学服务。而我国目前的药学教育模式仍停留在“以药品制造为目的”,显然已落后于时代。因此,本文通过借鉴国外药学教育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探讨构建包含药学服务内涵的药学教育新思维,培养既保留传统药学的优势同时又兼具药学服务能力的综合型药学人才,要求培养的学生具有扎实的药学基本理论和技能的同时,又有丰富的医学基本知识及临床用药等知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传统药学教育模式难以适应现代需求
国外药学教育体系早已从传统的“化学模式”,转向现代药学的“化学+生物学+医学模式”,药学不再属于单一的自然科学范畴。而我国多数医药高等院校仍沿袭旧有的模式,以培养创造药学科研成果并促进转化、推动制药工业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为主的高级药学人才为目标,在课设程置上偏重于化学,对于生物学、医学等内容涉及很少,培养出来的人才存在明显的知识结构缺陷[7]。表现为:第一,由于没有基本医学知识,学生看不懂病历,以致没有评价药物治疗方案的能力,不能发现药物治疗中存在的问题,甚至连日常普通用药指导也难以胜任。第二,因为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药学人员只是药品的制备和提供者,不懂得与患者做有效沟通和情感关怀[8]。第三,我国多数高校培养的药学人才面向新药研发与生产等环节,导致供大于求引起就业困难;另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药保健及用药安全等方面的期望值越来越高,而具备相关知识的药学服务型人才成为社会的紧缺人才。说明我国传统的药学-化学模式必须做出改革以适应社会需求,国外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学习,改革传统的药学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对药学专业学生增加医学等知识背景值得重视[9]。另外,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也希望能有懂医懂药的专业临床药师来缓解[10]。
2 临床药学是药学服务重要组成部分
临床药学是以提高临床用药质量为目的,以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为核心,研究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方法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与传统的药学专业培养目标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狭义药学服务的发展基础是临床的药学工作,要求药师具有完备的药学专业知识,才能参与临床治疗与药物评价,协助临床医师选药和合理用药,使患者不受或减少与用药有关的损失,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在用药实践中做到与临床医生专业互补“专业监督”[11],还必须懂得临床医学知识,这样才能与医师相辅相佐,使药学服务更加具有专业化和针对性。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起开设临床药学专业,以“药学+生物学+医学+管理学”为培养模式,为患者培养临床药师提供药学服务。目前,我国有24所高校开设临床药学专业,该专业属于国控专业,每年培养出一定数量的临床药学专门人才为医院提供人才需求[12-15],也为药学服务打开了一扇窗,但是按照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4月,我国至少需要临床药师2.93万名[16],显然这个缺口是很大的。
然而,广义的药学服务宗旨是以患者为中心(包括非临床患者),推进合理用药,提高人们健康水平,降低卫生资源消耗的全方位服务。这一理念已得到了我国药学界的普遍认同,是我国的药学教育改革的热点。它所提倡的不仅是局限于临床药学专业学生所具备的药学服务能力,而是要更多的药学从业者都具有药学服务的精神和知识,贯彻“以病人为本”的药学服务理念,通过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使药学生既懂药又懂医,打破专业间的隔离,以提供良好的药学服务为目标培养综合型药学人才,走现代化药学发展的必然之路。
3 构建新型教育模式,培养综合型药学人才
传统药学教育模式主要培养“药品研发和制备”的专业人才,而临床药学则主要是为“临床患者”提供专业的药学服务,两种模式培养的人才各适合于特定领域,适用面有限。笔者提出培养综合型药学人才,构建一种以“化学+生物学+医学+药学+人文+管理学”为特色的教育新模式,要求药学生除了具备扎实的化学基础,掌握药品的药理作用、剂型特点及药效强度等生物学知识外,还要略懂医学常识,掌握与患者的沟通技巧并具有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这样的人才更能适应当前社会的需求,可以帮助广大的非临床患者正确使用药物,避免一些常见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人们用药的安全性,由“药物为中心”转变为“患者为中心”,实现一种广义概念的药学服务。药学服务要求药学人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来尽量保证对患者的药物治疗能获得满意的结果,并且尽量降低总的医疗费用。不仅要求有合适的工作场所和工具以及信息技术的支持,还要求药学人员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广泛的知识、高超的交流能力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培养上,除了有药学专业的知识外,还应增加更多更全面的医学专业知识。具有药学服务能力的学生,在我国制药型人才趋于饱和共处的状态下,拥有更宽的就业领域:各种类型医院(城市大医院、社区医院、机关医院,)药剂科、药房、临床药学科室;各种商业药房,医药企业药学服务,乡镇卫生院,康复中心,基层医疗机构等[17]。
传统模式、临床药学模式与新型模式关系见图1。由图1可见,新型模式结合了传统模式与临床药学模式的优点,具有更强大的药学服务功能。
图1 三种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关系图
4 新型药学教育模式构想的实现
4.1 药学教育培养目标的改革
药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该满足社会对不同层次药学人才的需求。我国药学教育的目标长期以培养“新药研究及制备”的技术型人才为主,导致药学生知识面、就业面窄,制约了药学教育的发展。因此,必须进行改革,笔者认为应针对我国当前药学院校的不同分类,其中,医科大学或医学院校开设的药学专业应充分利用自身丰富的医学资源,将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药学服务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既保持传统药学的特点,同时兼有生物,医学,社会人文等完整医药知识体系的药学从业人员;而化工、理工、工业科技大学等可利用自身优势仍然以培养传统药学专业人才为目标,为我国新药研发和制备提供力量。
4.2 课程与学制设置的创新
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对课程体系的总体要求,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我国目前药学院校的课程设置,主要以化学为主,缺少药学服务型人才所需的相关课程。在医学类院校药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实行化学与生命科学知识体系并重,通过减少或整合化学类课程的门类和时数,适当增加分子生物学、临床医学概论、药物治疗学、行为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高级药学实践等与药学服务相关的课程构建新型课程体系。见图2。
理论课程体系的设计:将药学教学设置的课程按学科性质分成4大类,包括“化学基础”、“生物医学”、“药学专业”、“人文与管理”,优化组合医学类课程和化学类模块,在不增加教师授课和学生自主学习困难的前提下,科学合理的删减和整合教学内容,使重心由“药物”转向“患者”。
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构建以药学服务为导向的药学综合实践平台,区别于传统的药学实验及实习安排,课程设计实践方式多样化,除了安排学生去实验室、药厂、研究所等机构外,更多地安排学生去医院、药店、门诊、戒毒中心、慢性病护理中心、药物信息咨询中心、家庭护理机构、社区药房等机构见习或实习,为培养药学服务打下基础,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图2 主要课程框架构建
新型课程体系涵盖了化学、生物医学、药学及人文与管理等内容;为体现改革特点增设基因工程药学、药物经济学、临床药物治疗学及人文学科知识,如社会医学、药学伦理学、医用写作、临床沟通技巧等科目;使得生物学、医学及人文管理知识在药学人才知识结构中比重加大,建立一套系统性的药学服务教育方案。因为科目较多可以以选修或考查课的形式开设,大大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保证学生就业或继续深造的选择面变宽,有利于满足人才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多层次。
综上所述,在药学本科四年制的前提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探索有助于服务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改革方案。通过修订药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群,实现从“药物”向“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新模式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