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教育的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成人教育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成人教育的概念

成人教育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 《新概念英语》 成人英语 听写教学 运用

《新概念英语》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被公认最为经典、权威、正规和系统的英语教材之一。在成人英语听说教学中,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最大效果地运用这套教材。经过不断地摸索,以提高成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目的,我总结了一套方法,主要包括四个环节:课文听写、课文讲解、口语练习和课后练习。在此,我选取《新概念英语2》(新版)为例,具体说明这种教学方法的各个环节的思路,并提供一些可实际操作的方法。

一、课文听写

我设计的第一环节是以《新概念英语2》中的文章为材料,进行听写练习。

听写练习在十六世纪就已经应用于外语教学中(Stansfield,1985)。Brown & Barnard(1975)曾提出,如果合理地运用听写的话,那么听写将是一项强有力的心理技能,它能训练学生的听力、正确的书写能力和对语言序列的短期记忆。一般来说,语言学习涉及两个方面:接收和表达,而听写练习则能够同时涵盖这两个方面。在听写练习中,听者首先是以积极的思维活动接收语言信息,在一系列的语音刺激中切分和识别单词、词组和句子,并将它们与已有语言信息进行对比整合,以便理解语义,把握整体。与此同时,听者必须尽快在大脑中组织记录材料,以书面形式将接收的语言信息正确无误地呈现出来。在这种高度集中的状态下,听者不仅锻炼了语言接收能力,还训练了其语言表达能力。

有些成人学生由于英语学习动机不强,课堂学习态度会有所懈怠,而我经过实践发现,听写练习可以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在听写练习中,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需要高度集中精力。通过不断的听写练习,学生会慢慢地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注意力也会有所提高。

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是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为教学原则。

在教学的初期,根据成人学员英语基础薄弱的特点,听写练习安排在课文学习讲解后进行。成人学生在学习课文后,已经对课文有了初步的掌握。此时,进行课文听写练习是为了加强学生对文章的学习,同时,由于学生大脑中对刚学的材料还有一定的储存记忆,这种练习对他们来说相对容易完成,这样就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从而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

在这种初级的听写练习进行一段时间,学生能力有所提高后,就可以采用第二种听写方法:课文讲解前进行听写练习。因为学生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材料,这种听写练习要求更高,也会对随后的课文讲解起到一定的帮助。在开始练习前,我会向学生讲解一些听写技巧,例如,预期,即根据已知的语言材料对未知的内容所作出的合理猜测,或者简单地说,就是猜测技能。在整个听写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必须积极地利用已知的语言知识对所听材料进行联想和猜测。事实证明,听写不仅依赖于听者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他已有的语言知识与能力,包括词汇、语法结构、上下文情景及文化因素等。

根据文章的难易程度,听写材料可以播放三遍或是四遍。在整个听写过程中,第一遍为通听,主要要求学生认真听,理解大意,积极地把听到的新信息与脑中的原有知识进行联想猜测,依靠各种语言线索进行辨识、推理和分析,从而领会文章的基本意义和内容,不要着急动笔写。第二遍,逐句播放,要求学生记录材料,建议学生注意以意群的方式记录句子,因为语言学家通过试验证明:如果在记忆中储存的是句子的信息,而不是句子的结构,那么语义解码要比句型解码更为重要,听者只要根据记忆的这种特性,抓住意群,就能完整地记下句子。第三遍重复第二遍的步骤。第四遍则是通听检查过程。在这个过程,学生抓住最后的机会细心地进行校正,注意单词拼写、语法及逻辑上是否出现错误。

如果坚持这种听写练习,学生的语言敏感度、识别能力和理解记忆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反馈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必须及时地对学生的听写进行讲评,及时纠正学生在听写中所出现的错误,以及补充相应的语法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等。对于教师来说,也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听写结果,及时了解学生了解语言知识的情况,调整教学计划,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二、课文讲解

在第二个环节,针对成人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薄弱的特点,我就文章中出现的语言点,如词汇、句法及文化知识都会详细讲解。我发现成人学生在词汇学习方面有几个常见的问题,如单词的易忘现象、单词的发音错误现象、词汇错误运用现象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会讲授一些记忆策略,如词语的归纳总结记忆策略、联想记忆策略、构词法策略、词义对比策略等。这里,我特别提倡语境式学习词汇法,即给每个词汇一定的语境,这样可以加深词汇在语境中的现实运用,以及加强用有限的词汇进行多样而有效的表达能力,从而提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结合翻译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在讲解每一个知识点后,都会给出相应的汉语例子,让学生进行翻译。这种翻译练习可以让学生及时运用所学语言点加强学习效果。同时,这种练习方法也是一种简短的口语练习,教师可以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言点运用。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学生可能出现的逐字逐句翻译问题,教师必须指出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文本来替代另一种语言文本的过程,更是意义和风格上的对等。

三、口语练习

在这个环节,我在确定学生理解文章的前提下,要求学生将所学语言点和已有语言点渗透融合,根据某一主题,设计一个对话,或是编写故事,或是个人演讲练习,内容与体裁可以自由选择,但必须运用所学语言点。这个练习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新学语言点的现实运用,加强他们对所学语言点的深层加工和学习效果,同时可以保持学习英语过程中的兴奋点和注意力。

根据活动性质,学生可以单独行动,也可以小组合作。同时,我鼓励学生站在全班面前,演示所完成的练习,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摆脱胆怯,锻炼学生的自信心,还可以给表现欲强的学生以展现的机会,从而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练习过程中,我鼓励学生“enjoy losing face”,告诉学生语言学习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出错、纠错的过程,要想学好口语就要多说,要自信一些,大胆一些,厚脸皮一些,同时,可以用加分奖励法来激励学生的进步。

四、课后练习

在这部分,课后练习是学生对知识点的再次强化理解。我要求学生首先独自完成任务,然后一起和学生进行检查,教师这时的及时反馈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认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一种友好、轻松及好学的课堂氛围,同时,对教材的深度学习、语言点的及时重复再现,以及活学活用是提高成人英语听说水平的基本方法。我希望成人学生能够在这种学习环境下,激发更大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以上的方法仅是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的一些总结,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组织者,尽量地注重教学时间和效果的把握,希望能够为成人英语教育方面作出自己微薄的贡献。

参考文献:

[1]Brown,D.& Barnard,H.Dictation as a learning experience[J].RELC Journal,1973,6(2):42-62.

[2]Stansfield,C.W.A history of dicta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J].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84,69(2):121-128.

[3]梁红梅.整体听写活动实证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04,(4):7-9.

[4]李艳玲,茅国华.浅谈成人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8(4)49-50.

成人教育的概念范文2

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审美教育资源和基本方式,音乐课程的改革在此背景下也得以不断向前推动。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音乐教育得与失的总结,以及对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音乐教育新思潮的消化与吸收,都在这次改革中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迹。多年来,音乐教育在配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掌握适当的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音乐课在学校课程安排中的地位也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另外,自2006年起,近三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中有两届在亚洲国家举行,其中2010年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成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一届世界音乐教育者的交流盛会。以此为代表的国际音乐教育交流与合作所产生出的新成果,逐渐在影响着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

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焦点,集中在研制课程标准、开发新教材以及师资培训三个方面。其中,教材是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载体,同时也是教师开展教学和组织学生活动的最主要材料。教材改革也因此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中心环节。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新一轮中小学教材实验工作的展开,以教材为对象的研究也成为近几年基础教育领域的热点课题。

一、中小学音乐教材的概念

“教材”是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对于教材的定义,有多种解释。《教材论》一书的作者曾天山先生将中外不同的教材概念总结为十六种,这十六种定义均是从教育学的角度提出的。其中有教育学工具书中的定义,有中外教育家的解释、也有西方课程理论不同流派的界定,等等。从目前最新的研究资料来看,教材的定义大致可以从以下四种不同的角度来认识。

(一)词条类定义: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写的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对教材的解释是:“有关讲授内容的材料,如书籍、讲义、图片、讲授提纲等”。2、《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对教材的定义是:“根据一定学科的任务,编选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它一般以教科书的形式来具体反映。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教学材料。它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刊、辅导材料以及教学辅助材料(如图表、教学影片、唱片、录音、录像磁带等)。教科书、讲义和讲授提纲是教材整体中的主体部分”。

(二)课程理论定义:1、“从层面上看,广义的课程有三层含义:一是总体的课程规划,或者说课程设计、课程设置;二是分学科的课程标准,或者说是教学大纲;三是课程内容,也就是各学科的教材”。按照这一说法,教材就是课程的内容。2、教材是“以一定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方式为基本成分而分门别类组成的提供给学生认识世界的规范化、程序化、具体化的育人媒体。”3、“教材包括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讲义、挂图和图册、实验手册、教学录音带、教学录像带、教学电影等。教材中最主要的、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学生使用最多的是教科书,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谈到的教材就是指教科书。”

(三)著作权定义:“教材仅指课本,……与教材有关的,是教材系列作品。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其一,从媒介的角度来看,除了以印刷出版物形式存在的课本之外,尚有以幻灯片、投影胶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软件等形式存在的课本。其二,指以印刷出版物的形式存在的课本之外与课本有关的印刷出版物,比如教参、教学手册、练习册、单元测验、复习资料、图表、习题集等”。

(四)教学论定义: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要渠道,它对教学活动起着规定和制约的作用,既规定了教师教什么也大体制约着教师怎么教;既规定了学生学什么也大体制约着学生怎么学。”

从以上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教材在概念界定上较为宽泛,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在表现形式方面所包含的范围也有较大差异,但其中最为核心的要素是教学材料、“育人媒体”。

根据上述观点,我们可以尝试着为中小学音乐教材下定义。中小学音乐教材是为了实现学校审美教育目标,将音乐学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加以序列化、规范化、具体化编排的教学材料。中小学音乐教材在概念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小学音乐教材包括所有有形的和无形的教学材料,有形的如教科书、教学录音带、录像带、讲义、歌篇、参考书、教师手册、多媒体教学软件等,无形的如师生的音乐体验、音乐技能方面的经验等。狭义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仅指中小学音乐教科书(包括纸质及其他媒介形式的学生用课本)。我们通常所说的是狭义概念。

二、中小学音乐教材的属性

哲学上将事物固有的特性称为属性,属性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之分。各种属性都要在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关联中得到体现。我们可以从以下九个方面来认识中小学音乐教材的属性。

(一)人文科学属性

人文科学“是以人类自身为学术研究的中心,以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作为精神探索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属”的科学,其主体是文、史、哲三大学科,还包括美学、艺术学、语言学、伦理学、文化学、宗教学等分支学科。音乐隶属于人文科学中的艺术学范畴。人文科学的特性——如民族性、时代性、文化传承性、阶级性等——在音乐中都有所体现。从教育的角度看,任何中小学音乐教材都具有一定的政治、社会、文化背景,这一点与同属人文科学中的语文、政治、历史、地理、外语以及艺术(舞蹈、戏剧、美术等)等学科教材相同。因此,中小学音乐教材具有较强的人文学科的属性。

(二)教育科学属性

教育科学基本属性在任何学科教育中都有体现。教材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材料,中小学音乐教材是基础教育领域中美育的主要教学材料之一,它在编制过程中必须符合教育科学的一般规律,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

(三)音乐课程载体属性

从性质上看,音乐教材首先是音乐课程的形式和载体。音乐课程中的学科性质与价值、课程目标、教学要求等在音乐教材中都有所关联,教材集中展示音乐课程的内容。有什么样的课程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教材与之相适应,有什么样的课程目标,也相应地产生与之配套的音乐教材。由于不同的国家、民族、地区对课程的认识和理解的不同,各国的音乐教材也千差万别,各具特色。例如,我国香港地区有的音乐教材十分注重基础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音乐知识被当作课文来编写,其他音乐教材资源如歌曲、器乐曲等都是知识的“副产品”。日本现行的中小学音乐教材十分注重器乐教学,从一年级学简单的节奏性乐器(如响板、三角铁、铃鼓等打击乐器),到三年级加强旋律性乐器(如竖笛、口风琴等)的教学,再到五六年级的合奏训练,器乐教学的系统性非常突出。

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也会由于其教育观念上的不同而要求产生与之相匹配的教育载体,音乐教材也必然会有阶段性的差异。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材为例,20世纪初期我国在引进现代教育体制之初,音乐教材中大量的内容反映的是富国强兵的爱国主题,这与当时的历史状况、教育思想密切相关。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左”的思想观念影响,针对当时所谓的教材“三脱离”现象(脱离政治、脱离生产、脱离实际),教育主管部门做出了“在全日制的中小学中,适当缩短年限,适当提高程度,适当控制学时,适当增加劳动”的指示,在当时编写的教材中出现了许多贴近政治、反映生产实际的歌曲内容。我们可以通过一本1958年出版的初中音乐课本的目录管窥一下当时的情形。

不难看出,这时期教材选择的歌曲全部都与生产劳动实践有关。作为课程载体,教材如实地反映了那一时期“左”的课程观念和要求。

20世纪80年代,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姚思源教授在全国第三届音乐美学座谈会上作了题为《音乐审美教育应当是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核心》的发言,呼吁“音乐审美教育应当是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核心”,并提出“必须精选艺术品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演唱、演奏和欣赏的教材”。

2001年出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审美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核心,提出了十条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3.面向全体学生4.注重个性发展5.重视音乐实践6.鼓励音乐创造7.提倡学科综合8.弘扬民族音乐9.理解多元文化10.完善评价机制。在这一指导思想影响下的教材所呈现的面貌又有着新的时代特点。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八年级上》的选材及编排为:

第一单元 百卉含英

唱歌

茉莉花

音乐欣赏

茉莉花

好花红

牡丹之歌

玫瑰三愿

绒花

梅花三弄

配乐朗诵

二月兰

音乐活动

对花

第二单元 梨园撷英

唱歌

唱脸谱

音乐欣赏京剧《铡美案》选段

越剧《梁山伯与祝

英台》选段

豫剧《花木兰》选段黄梅戏《天仙配》选

段打虎上山

音乐活动

第三单元 管弦和鸣

认识乐器

音乐欣赏 查尔达什舞曲

梦幻曲

西西里舞曲

那波里舞曲

单簧管波尔卡

音乐故事 舍赫拉查达

音乐欣赏 在中亚细亚草原

对号入座

第四单元 神州大地(4)——茂密的森林

唱歌

森林之歌

音乐欣赏

大森林的早晨

小设计

音乐欣赏

山林之歌

山林

北方森林

音乐活动

第五单元 环球之旅(4)——大洋洲采风

唱歌

剪羊毛

音乐欣赏 理发师

哈卡·马努马努

拉卡拉卡

学吹竖笛

第六单元 夏日泛舟

唱歌

夏日泛舟海上

音乐欣赏 太阳岛上 六月——《船歌》仲夏夜之梦

雷鸣电闪波尔卡

配乐朗诵 荷塘月色

学吹竖笛 夏日泛舟海上

音乐夏令营

(四)音乐学科知识体系属性

教材都有独立的学科知识属性,音乐教材也承载着音乐学科的知识体系。从已有的各种形式的教材来看,由于音乐课程观的不同,对音乐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也有着不同的做法。在以唱歌为主要内容的教材中,往往强调的是学生在歌唱方面的发展,并不总是把学科知识作为关注的对象,特殊情况下,有一些教材甚至也不把歌唱技能的训练做系统化处理,歌曲的选择只是从题材内容上加以简单分类和排序,这样自然也无暇顾及学科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现代意义上相对成熟的教材大都不忽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以及教学上的可操作性,音乐知识体系也因此成了中小学音乐教材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了它,就可以正确而顺利地从事相关的音乐活动;有了它,就可以掌握音乐艺术的规律;有了它,也才能开阔我们的艺术视野,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学科知识体系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常见的有:音乐基础理论知识、音乐史学知识、音乐文学知识、音乐体裁与结构知识、音乐表演知识、音乐创作知识、音乐风格与流派知识等等。由于音乐学科知识体系所涵盖的内容十分丰富,而中小学阶段音乐课堂教学受到时间上的限制,因此学科知识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需要以一种合理的方式加以选择、编排、展现。在普通中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对音乐知识体系的要求绝对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专业音乐院校的做法,它有着自己的对象、目的和要求。教材的音乐知识体系属性要求博大精深的音乐知识体系在转化为具体教学材料之前需要经过“瘦身”,而教学时数、教学目标以及所选择的具体音乐作品是音乐知识体系“瘦身”的条件和通道。

(五)音乐符号系统属性

音乐教材是由一种特殊的符号系统组织起来的。音乐教材中通常提供了师生教学活动必要的歌曲、器乐曲等乐谱材料,这些谱面材料不同于一般的文字或图片,是一种特殊的记录音符的符号系统。乐谱作为符号系统,也不同于美术中的画面,它用来记录声音的高低、长短、轻重、快慢以及丰富的表情达意功能。视觉上的可观赏性仅仅是它的表层特征,更重要还在于它具有音乐上的暗示作用。与其他学科教材相比,这种对声音的暗示与关联是音乐教材最显著的特点。

在教材的音乐符号系统属性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谱式问题。

在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中,采用两种谱式:简谱、五线谱。两种谱式都有其独特的地方,汪培元先生在20世纪50年代就说过:“简谱比较大众化,容易推行。五线谱是比较完善的记谱法,也是提高音乐水平所必须的”。两种谱式同时也都具有不便之处。简谱直观上看不出音高变化,遇到较宽音域时,代表音符的阿拉伯数字上下加点过多容易导致视觉上的混乱。另外,记录多声部音乐有一定限度,例如记录带钢琴伴奏的歌曲谱时就不如五线谱醒目。五线谱知识系统相对繁琐,在教学中若处理不当,容易使教师和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在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简谱和五线谱都有一定的使用面和适用面。我国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针对使用何种记谱法一直存在争议。争论中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是力主弃用简谱。1940年《修正初级中学音乐课程标准》中规定:“曲谱必须完全用五线谱,绝对不许用简谱。”20世纪80年代初,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先生多次呼吁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推广五线谱,认为“现在全世界都用五线谱,唯独我们用简谱,这在国际文化交流方面也是有严重障碍的。”第二种意见是力主弃用五线谱,全部改用简谱。这种观点在1950年之后逐步抬头,近年来时有反覆。有人片面地提出依据中国的国情,中小学音乐教育只能教简谱,认为“从普及音乐教育的角度出发,使用简谱有明显的优越性。”第三种是两种谱式混用,但在以谁为主上情况较为复杂。例如1982年颁布的《全日制五年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规定:“小学以学习简谱为主,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学习五线谱。”1988年制订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初审稿)》规定:“学习五线谱和简谱。凡有条件的学校应教学生学习五线谱,条件不足的也可学简谱,但要努力创造条件学习五线谱”。

2000年试用修订版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与2001年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表述的较为中性,均认为各地可以根据情况自行选用。

“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关于谱式问题,本文作者的观点是:从教学规范性上看,应当提倡以学习五线谱为主,这是学生能够系统、深入学习、理解音乐必不可少的途径。另外,由于许多音乐出版物以简谱形式刊行,也应当在初中阶段的教材中集中安排简谱知识介绍,并安排一定量的读谱练习以及学习提示,以便让学生能够结合已学知识,通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学习了解和掌握简谱知识,并能够进一步学习以简谱记谱的音乐作品。

(六)音乐教学工具属性

音乐教材与一般图书的不同点在于它独特的目的性。音乐教材具有传播音乐知识、培养学生音乐才能的作用。它常常被视为是音乐教育过程中的一种教学工具。正如前苏联教育专家祖耶夫所说的那样,“一方面,教科书是绝大多数学生获得知识的最重要的源泉,是教育内容的体现者。……另一方面,教科书又是一种最重要的教学手段。”上一节中所引用的对教材的教学论定义也道出了教材的教学工具属性:“既规定了教师教什么也大体制约着教师怎么教;既规定了学生学什么也大体制约着学生怎么学。”

对新的课程标准音乐教材加以考察可以发现,许多教材都在内容编写上加入了教学方法一项。这些方法有的采用科达依、奥尔夫等系统化教学法理论的理念加以具体化,有的是某个单项教学内容的操作提示。例如在人教版、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中经常见到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音点或乐谱片断“画旋律线”、“画图形谱”等练习,实际上这是一种帮助学生掌握旋律线条以及蕴涵其中的音符高低、节奏疏密、情绪起伏等知识点的有效途径。再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新世纪的新一代》歌曲教唱环节,设计了随标记在乐谱中的拍手、三角铁等小图标作节奏伴奏的练习。这样的练习有三个目的:一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休止时值,作节奏填空;二是帮助学生掌握乐曲结构,因为拍手和三角铁的图标分别代表歌曲的两个段落;第三,让学生理解不同的节奏变化与段落划分之间的关联,由此产生乐曲分析的基本概念,为随后几册中的段落划分做好理论上的铺垫。由此可见,教材不仅具有呈现知识内容的载体属性,还同时具有提示教学方法的工具属性。

音乐教材的教学工具属性还体现在通过对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的编排,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一种教学顺序。例如,西方音乐基础理论在教材中的一般编排顺序是:从认识音符与休止符开始,再到认识谱号、变音记号、调号,再认识调式、音阶、调的各种关系,认识节奏、节拍,了解横向的旋律与纵向的音程、和弦,了解速度、力度、表情等各种记号,了解和声的一般常识,了解乐句、乐段以及曲式结构的一般常识……等等。这样的编排对师生的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其本身不仅是教学内容,同时也是教学工具。

(七)音乐实践活动属性

与其他人文学科相比,音乐学科的突出特点在于课堂实践操作层面上具有相对系统化的训练方法与手段。音乐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形成都要通过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来完成。音乐教材中应当配合教学内容安排一定量的活动用以巩固知识技能的学习,同时也通过安排一定数量的活动使得学生在交往、合作意识上、在审美体验的积累上获得足够的练习机会。

(八)音乐民族风格属性

民族性是人文学科共有的特点之一,音乐学科也不例外。民族风格属性也是中小学音乐教材的重要一环。音乐教材中的民族性特点往往通过作品的选择、主题的编排、背景知识的介绍、教科书的设计等方式加以展现。

(九)音乐多元文化属性

中小学音乐教材的多元文化属性可以从两方面来认识,一是从课程观念发展的角度来认识,二是从音乐教材内容安排的角度来认识。

成人教育的概念范文3

 

1.1966年在美国爱塞特市召开的第一次成人教育比较研究国际会议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学者认为:“成人教育是那些不再进入正规和全日制学校的人们借此可以连续地有组织地活动,自觉地有目的地促使自己在信息、知识、工作技能、欣赏能力与态度等方面发生变化,或以扩充知识并解决个人或社会的问题为目的”

 

2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其著名的报告书《学会生存》中指出:“成人教育可能有很多定义。对于今天世界上许许多多成人来说,成人教育是代替他们失去的基础教育。对于那些只受过很不完全的教育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是补充初等教育或职业教育。对于那些需要应付环境的新的要求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是延长他们现有的教育。对于那些己经受过高等训练的人们来说,成人教育就给他们提供进一步的教育。成人教育也是发展每一个人的个性的手段”3.1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教育大会和1985年第四次国际成人教育大会通过的最后报告认为:“成人教育是指整个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不论其内容水平、方法如何,是正规的或是非正规的,不论是连续的或是取代学校和大学进行的初等教育以及在企业的学徒训练通过这个教育过程,使社会成员中被视为成年的人増长能力、丰富知识、提高技术和专业资格,或使他们转向新的方向,在人的全面发展和参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均衡而独立发展两个方面,使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得到改变。”

 

4.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CECD)对成人教育概念的表述是:“任何专门为满足己超过义务教育年龄而且其主要活动己不再是受教育的公民一生中任何阶段的学习需要和利益所提供的学习活动和项目因而其范围包括非职业的、职业的、普通的、正规的或非正规的学习以及带有集体社会目的的教育。”

 

5.《不列颠百科全书》对术语成人教育所下的定义是:“为年龄达到足以工作投票战斗、结婚以及己经完成了在儿童时期开始的连续教育学习阶段(为受过某种教育)的人们所设的一切种类的教育。”

 

6.《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对成人教育概念所作的定义是:“为不在正规学校和大学系统学习、通常年龄在1域15岁以上人们的需要和利益而设计的有组织的教育计划”。

 

以上是一些颇具号召力的国际组织与人士或颇具权威性的工具书对成人教育所作的解释近年来,我国也有不少成人教育方面的文献专著和辞书问世。其代表性的是:

 

1.1987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其中将成人教育定义为:“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对己经走上各种生产和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进行的教育,能够直接有效地提高劳动者和工作人员的素质,从而可以直接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同时,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形成好学上进的社会风气,对于发扬民主、健全法制,促进安定团结,成人教育也有直接的作用。”

 

21988年,我国资深成人教育家王茂荣出版了《成人教育学基础》,书中认为:“成人教育是专门为被所属社会承认是成人的人们提供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

 

3.199C年职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成人教育辞典》和1991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大辞典》第3卷对成人教育所作的定义是:“对在家庭、社会和国家生活中承担责任者,主要是对己经走上生产或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进行的教育活动。在中国现今是干部教育、职工教育、农民教育、军人教育、社会教育的总称”从国内外择取的以上9列有关成人教育定义的表述,足见人们对其概念的理解是多样化的:有的侧重成人教育的对象或内容;有的强调形式或过程;有的则又关注它的功能或目的,等等。此外,有的表述比较单一,有的表述比较详尽但从国际范围内来看,成人教育还没有形成一个能够为更多的国家更多的人们所共同接受的一种能够比较充分显示“全面性、权威性”乃至“国际通用性”意义的有关其自身概念的定义表述

 

二、“成人教育”概念中的确定性分析虽说对“成人教育”概念的理解是多样化的,但对上述定义表述稍作推敲,便不难发现,多样化的理解,并不等于其中就没有一致性可言。对“成人教育”概念中的确定性分析,就是指对上述“成人教育”概念的多样化理解进行综合性的透视,来发现和揭示其中或多或少带有一定共识程度的有关“成人教育”这一术语所蕴含着的一些基本涵义。

 

1.成人教育是指一种特定的对象从以上9列“成人教育”概念的定义表述来看,不论其用何种方式来表达,几乎无一例外,均认为成人教育是一种特定的对象,将其明确地框定在离开传统学校教育以后,或者是已经过了学龄期而无法进入传统学校教育系统进行学习的人们1

 

2成人教育是指一种制度在9例“成人教育”概念表述中,人们可以发现其中有5例以“专门的”、“有组织的”、“有系统的”等限定词,来表示成人教育在现今世界许多国家己经成为一种制度,也就是说,它们或多或少己经按照一定的规律或法则进行运转,又因此而在不同的程度上具备了一定的稳定性特点。其实,成人教育是一种制度的涵义,在我国《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所给出的概念理解中,通过开门见山的那一句“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对此表露无遗

 

3.成人教育是指一种行为成人教育意味着一种行为或曰一种手段的看法,在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教育委员会所撰写的著名文献一一《学会生存》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认为成人教育就是根据教育对象原有的不同基础而施加的一种教育行为,或为之提供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补充教育,或为之提供“延长性的教育”和“进一步的教育”。并且还将成人教育看成是一种发展个性的手段。此外,在OECD的理解中,成人教育是所有专门为“公民一生中任何阶段的学习需要和利益提供的学习活动和项目。这句话,同样意味着是对成人教育意指行为或手段这一涵义的认同。在我国学者的著述和《成人教育辞典》、《教育大辞典》里,成人教育的“行为涵义。更是被类似“对(为)……从业人员提供(进行)的教育活动。这样一种表述而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4.成人教育是指一种内容从国际上的6列成人教育概念表述来看,其中大多数都涉及到了成人教育施与教育对象的内容问题,或者说,教育内容是所有这些成人教育概念理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OECD在成人教育概念的理解中提到了职业教育和非职业教育的问题再比如,在第一次成人教育比较研究国际会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教育大会和第四次国际成人教育会议所表述的成人教育定义里,都涉及到了有关文化知识、职业技能、专业资格、生活态度等方面的教育内容《不列颠百科全书》更是以“为人们所设的一切种类的教育。这一高度概括的表述而体现了“内容。在成人教育概念中的重要性。

 

5.成人教育是指一种目的所谓成人教育是指一种目的,就是在对成人教育的理解中,将其作为一种制度或一个子系统置入整个教育系统和社会系统的框架之内,把作为手段或行为的成人教育通过应用和作用于作为内容的成人教育,从而所产生的一种预期结果。第一次成人教育比较研究国际会议所提出的成人教育概念,强调其目的在于“解决个人或社会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教育大会和第四次国际成人教育会议所倡导的是,成人教育主要在于促成成年人的能力増长、知识扩展、技术提高、职业晋升或确立新的方向,以及在个人的全面发展和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参与方面,得到相应的行为和态度的改变。我国在《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中,则更是立足于培养各方面具有良好素质的劳动者,并以此来推动社会的两个文明建设。

 

三“成人教育。概念中的不确定性分析

 

通过“成人教育。概念的确定性分析,可以看出,人们主要是从“对象。、“制度。、“行为。、“内容。和“目的。这样五个方面来揭示其涵义的在这里,我们试图再进一步以这9列有关成人教育概念的理解为主要参照,来分析其中所存在的某些不确定的东西也就是说,尽管它们在定义成人教育概念的时候,大多都是从以上五个角度出发的,但其中还存有相当的差异甚至是分歧的地方。相信通过纵深层次的分析,会更加有助于人们对成人教育概念的理解。

 

1.“成人教育是指一种特定对象。中的不确定性

 

在成人教育的第一层涵义里,谁都没有怀疑成人教育是指向一组特定群体的。然而,在对以上9例理解的进一步分析中可以发现,对于这一组群体的界定,比较一致的共识是,他们是“离开传统学校教育以后,或者是已经过了学龄期而无法进入这个系统进行学习的人们”。而其中的不确定性则在于,有些定义,如《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的定义,确定了这些“人们”所应达到的实际年龄(15岁或15岁以上),更多定义则根本没有提及实际年龄的问题,相反是强调了作为成人的社会角色特点这一点,在我国给出的定义里,通过诸如“承担家庭、社会和国家生活责任者”、“己经走上生产或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等的表述而得到了更加明显的反映

 

2“成人教育是指一种制度”中的不确定性

 

通过“专门的”、“有组织的”、“有系统的”等限定词,固然可以使人们感受到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成人教育已经走向了制度化的发展轨道区别在于,无论是从实践来看,还是从综上定义表述的字里行间来看,各国确立其制度的方式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国家如美国主要是通过各种立法形式来使之纳入制度化发展轨道的,有的国家如中国则主要是通过政府颁布文件确定其为国民教育体系的四大块之一来形成其制度意义的但是,这个制度具体经由何种方式或途径得以运行,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

 

3.“成人教育是指一种行为”中的不确定性

 

成人教育的“行为涵义”,尽管表达方式有所不一,但都从不同程度或角度对此表示认同,特别是在国内的成人教育定义的表述里,更可常见类似说法:它是一种针对成人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至于其中的不确定性,主要是在于它和青少年教育相比时,很容易带来这样一种困惑:青少年教育尤被称之为是一种有目地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其中除了把“青少年”换为“成人”之外,就没有其“个性”上的区别了吗?也就是说,从比较表层的界面来看,两者确有其共性,同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行为,但仔细分析,两者的“行为”在其“质”上是存在明显区别的,因而在成人教育的定义表述中,有必要对其“行为涵义”的“特质”有所揭示。具体地说,成人教育定义表述在其“有目的、有计划丨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前面是否应当为显示有别于青少年教育的“行为涵义”,而作出明确、概括的说明或限定呢?

 

4.“成人教育是指-种内容”中的不确定性

 

在以上各例对成人教育定义的表述中,有的部分地指出了成人教育所包含的教育内容:有的对此作了高度的概括,如《不列颠百科全书》认为,它包括为“人们所设的一切种类的教育”;有的如我国的几例定义表述则几乎没有提及教育内容的问题这样就造成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从上述定义表述中人们很难对它的教育内容形成一个适当而准确的了解,有所提及的或许不够完整,高度概括的或许过于抽象,无所涉及的则更无法通过它的教育内容来更好地全面地领会成人教育的涵义。

 

5.“成人教育是指一种目的”中的不确定性

 

虽然不少定义表述都显示了成人教育概念的目的涵义,但透过字里行间可以发现它们的目的涵义是各有所指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振教育大会和第四次国际成人教育大会认为,成人教育的目的表现为在人的“全面发展”和“独立发展”两个方面,“使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得到改变”;我国在《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中则指出,成人教育旨在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提高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通过培养四有公民来促进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其中的不同在于,相比之下前者突出了成人教育目的的“个人意义”,而后者则更强调了成人教育目的的“社会意义”。

 

四、关于理解成人教育概念的若干建设性意见

 

综合以上各例成人教育的定义表述,可以认为,从“对象”、“制度”、“行为”、“内容”、“目的”去理解成人教育概念,其视角是比较充分的。或者说,成人教育确是主要从这五个方面来体现其自身涵义的以下的思考和建议,旨在从这五个方面再作进一步探讨,来深化对成人教育概念的认识

 

1.关于“成人教育是指-种特定对象”的思考和建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成人教育的对象均为离开传统学校教育以后或是超过学龄而不能再进入这个系统进行学习的人们,不同的是,有的表述侧重强调了他们的年龄,有的则侧重强调了他们的社会角色其实这里面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怎样来界定“成人”这个概念或者说怎样来确定“成年标准”的问题

 

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基本原理出发,可以认为,人是自然的人,更是社会的人他的发展是生理心理和社会化这三个维度相交融、相统一的发展,而从这种发展的底蕴来看,又以人的社会化过程构成其一生发展和变化的本质之所在据此,一个人进入成年并被所属社会承认为成人,一是要达到一定的生物生理发展水平,或者说,首先要达到生理成熟年龄的常模,国际上一般以1调岁作为生理成熟年龄的下限;二是要达到一定的心理社会发展水平,也就是说,作为成人,重要的是还必须具备所属社会所要求的适应能力和责任能力,能够承担作为社会成员的义务和职责,其中包括作为劳动者的义务和职责,作为公民作为配偶和作为父母等的义务和职责因而,在理解成人教育是指一种特定对象的时候,务必首先对“成人”这个概念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否则难免顾此失彼,抑或使之显得过于“表面化”或“动能化”。诚然,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表现出成人教育对象的“特定”意义

 

2关于“成人教育是指1种制度。的思考和建议

 

成人教育的制度涵义在上述许多表述中均在不同程度上有所体现但是尚有一个不明朗问题仍需特别指出,不论是像美国那样以立法的方式,还是像我国那样以国家颁布文件的方式所确立的成人教育制度,究竟是通过何种组织和人员,何种方式和空间得以实施的呢?实际情况表明:作为实施这个制度的组织,既有教育系统中的管理和教学组织,又有教育系统外的管理和教学组织;作为实施这个制度的人员,既有专职的教育工作者,又有非专职的教育工作者;作为实施这个制度的形式,既有传统的或正规的教育形式,又有非传统的或非正规的教育形式;作为实施这个制度的空间,既可以在传统的学校和教室,又可以在学校以外的成人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种部门。

 

这就告诉人们,在认识成人教育是指一种制度时候,切不能以为它一如以青少年为对象的传统教育制度,是一种比较单一、封闭和严密型的制度,而是在组织人员、形式和空间等各个方面都呈一个极为多元开放和发散型的制度。

 

3.关于“成人教育是指一种行为。的思考和建议

 

虽然从表层看,成人教育与青少年教育确有其共性,可同视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行为,但切入它的深层,便可以发现,两者的行为在其“质。上是有明显区别的;由于教育对象不同,导致了教育需求上的差异,前者的教育需求是与现实生活和劳动的直接需要相一致的,后者的教育需求则与未来生活与劳动的潜在需要相一致;由于教育需求不同,决定了教育起点上的差异,前者旨在帮助成人更好地生活和劳动,后者旨在为青少年作好独立生活和劳动的准备;由于教育起点不同,形成了教育驱力上的差异,前者源于实际的生活和工作,通常情况下是成人主动决定卷入教育活动,后者来自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一般情况下青少年是比较被动地接受教育。总之,由于不同教育驱力,规定了两种受教育者的地位差异和两种教育行为的性质差异,即前者是受教育者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因而是一个由学决定教的过程,后者是受教育者处于矛盾的次要方面,因而是一个由教决定学的过程

 

由此,当人们在接受“成人教育是指一种行为。的时候,务必清醒地认识到,这一“行为”涵义和青少年教育的“行为’。涵义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因为由学决定教,所以在本质上它是一种由教育者帮助受教育者学习的教育行为,后者则因为由教决定学,所以在本质上它是一种由教育者促使受教育者学习的教育行为。

 

4.关于“成人教育是指-种内容。的思考和建议

 

“成人教育是指一种内容。的不确定分析表明,各例定义表述中,对其“内容。涵义的认识,有的不够全面,有的过于抽象,有的甚至无所涉及因此从以下两个角度来专门分析成人教育的内容及其特性问题显得十分必要。

 

(1)从人的一生发展的角度来看:青少年时期和成年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但是,前者的发展任务带有强烈的预备性质,即他们的发展以学习技能、学习职业、学习交往、学习如何成长为独立的、社会的人为中心,而所有这些需要学习的内容,都是为了进入成人世界做准备;后者的发展任务则带有强烈的实践性质,也就是说,他们的发展是按照社会所赋予的任务和职责,沿着适应生活和创造生活的基轴而展开的,因而,他们的学习内容既有广泛性、无限定性的特点,又有选择性和针对性的特点,而任何一种内容的学习又无不是为了充分挖掘潜能,更好地完成成人职责中所固有的任务

 

(2)从成人作为各种社会活动主体角度来看:作为劳动者,他将在教育世界和劳动世界的交接点上确立特定的学习需求;作为社会文化的承载者、创造者和享受者,将在教育世界和文化世界的交接点上凝结特定的学习需求;作为国家公民,将在教育活动和公民生活的交接点上形成特定的学习需求;作为家庭主要成员,将在教育活动和家庭生活的交接点上发现特定的学习需求;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将在教育活动和社会生活的交接点上产生特定的学习需求;甚至到了老年,还有一个教育活动与晚年生活相协调的问题总之,成人作为各种社会生活的主体,他将受到来自各种社会生活领域的不同挑战,不同的挑战带来了不同的学习需求,而不同的学习需求又必将使成人教育概念的内容涵义有着它区别与青少年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特定性因此,在理解“成人教育是指一种内容”的时候,应当力求避免陷入其仅仅是指一般的知识教育、职业教育、专业资格教育的误区,而应当认识到,它既涵盖着、紧连着成年阶段发展需求的全部,也覆盖着、紧扣着其履行多重社会角色需求的全部。

 

5.关于“成人教育是指一种目的”的思考和建议

 

基于不同的立场和社会背景,成人教育概念中的目的涵义,有的比较倾向于定位在它的“个人意义”上,有的则比较倾向于定位在它的“社会意义”上对此,需要我们站在立场上,用一种更加全面的和辩证的观点来加以思考。

 

从全面的视角出发,成人教育的目的是具有双重性的。对个人而言,借用国际上有些成人教育家的话来说,其目的在于使人们能够从“生存状态”转向“成熟状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成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全体公民和劳动者的素质,其中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对于社会而言,其目的在于使之能够从“野蛮落后状态”转向“文明进步状态”,也就是我们所倡导的能够有效地促进社会的两个文明建设从辩证的视角出发,成人教育只有全面提高全体公民和劳动者的素质,才能有效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反过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归根结蒂又是为了对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此外,还需要特别建议的两点是:

 

第一,成人教育目的“个人意义”,除了具有全面提高全体公民和劳动者素质的特征外,还因为成人教育是一个延续人的一生的过程,所以它还鲜明地体现出一种终身不断优化全体公民和劳动者素质的特征

 

第二,成人教育目的的“社会意义”,除了能够有效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外,因为成人教育的对象作为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直接承担者,所以它还强烈地表现出一种能够现实地、直接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特征。成人教育目的中所含有的以上两种特征,是一般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学校教育目标所不可能具备的。

成人教育的概念范文4

一、社区成人教育与社区发展的涵义

一般的认为,社区成人教育是社区发展中社区教育的下位概念,而社区成人教育又是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的结合物。从广义的概念出发,社区成人教育指对特定社区所进行的成年人的各项教育学习活动。主要是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中的成年人为服务对象,把社会发展作为最终目的。从狭义的概念来说,社区成人教育主要有两个部分,第一是以社区发展为目的的成人教育活动;第二是以满足社区成人需求为目的的成人教育活动。第一类活动注重社区经济发展和社区进步;第二类活动注重民众要求,多以知识培训,知识讲座,科技常识的普及与再教育,健身培训,岗位培训,文化修养培训等系列培训为主。二者没有确定的分界线,相辅相成,共同决定着社区成人教育的发展。

从严格的定义出发,社区发展是指旨在通过全社区的参与和全面依靠社区的首创精神,为整个社区建立一种经济条件和社会进步的一种过程。联合国也在《社区发展与经济发展》一书中系统的研究并探讨了关于亚洲农村社会发展项目对国家经济发展的贡献,并且确定了社区发展的操作定义。通俗来说,社区发展是指人民和政府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社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状况,并因此对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一定贡献的过程

二、社区成人教育与社区发展的互动性

社区成人教育是以提高成人素质和修养为目的,其最终目标是社区的发展,藉此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而社区的发展又必须以其服务对象――居民的发展为前提,社会成人教育发展好了,成人的文化素质得到了提升,成人的知识得到了更新换代,社区对其的管理也将容易起来,社区的发展也会提升上来。反过来说,社区的发展又给社区成人教育活动的展开和实施提供了经济资源的帮助,加快了社区成人教育的发展。

三、社区成人教育与社区发展的实现

结合对社区成人教育与社区的发展二者的涵义及其关系,要想做到社区成人教育与社区的发展的实现关键是抓住二者互相牵制,互相促进即互动、互为体用的关系。我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将社区成人积极性带动起来

社区成人教育活动若想进行,必须需要社区成人的配合,而激发社区成人积极性必将使得社区成人教育活动顺利展开。为此,需要明确激发社区成人积极性的要求。对于拥有一定经验、阅历和生活知识的成人来说,单单外部条件的盲目灌输是不科学的,也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对他们学习积极性的激发与带动必须通过科学有效的心理过程来实现。

(二)推出创新性和符合当地生活特色的社区成人教育课程

建立创新型社区成人教育课程可以针对成人倚仗自己拥有的知识和阅历,对社区成人教育的厌烦和反感,由此创新型课程可以激发其好奇心,激发了社区成人的积极性。而且社区成人教育不但要发展社区经济,还要为社区居民的全面发展服务。推出创新型社区成人教育课程即激发了成人积极性,又符合当地特色,贴近社区实际情况和社区成人的需求。因此,推出创新型社区成人教育课程是实现社区成人教育与社区的发展的有效手段。

(三)寻求并培养高素质社区成人教育人员

就我国现状来看,服务于社区的人员不是很多,由此造成高素质的教育人员匮乏,而社区成人教育活动必须要求有这样的人才来担当此重任。所以有必要培养、吸纳一批专业性强、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成人教育人才。并成立一支志愿者、管理者、专业教师、理论工作者即“四维”工作团队。并且要求“二心”即专业教育人员的责任心,敬业心。在广泛招揽并培养专业教师外,另组建一支规模较大的社区成人教育志愿者队伍,这支团队将成为社区成人教育与社区的发展实现任务的坚强后盾,从而可以保障社区成人教育与社区的发展的实现。

成人教育的概念范文5

1.是普通高校完善学科建设的需要。建设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必须依托完善的学科体系。近年来,各高校都在努力建构能反映学校整体定位目标的、富有本校特色的学科体系。成人教育学的存在、发展确实与成人教育事业的存在、发展紧密相连。一些高校特别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理论研究工作者十分关注成人教育研究与理论体系构建,并设成人教育硕士研究方向,在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另一方面,在申报教育学一级学科过程中,高校内相关教育研究人员对完善教育学的二级学科如成人教育学硕士点申报表现出了热情。成人教育学学科建设对于丰富整个教育学体系的内容,促进教育学理论体系的科学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2.是建设一流大学成人教育发展目标的需要。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一流大学承担着高水平科研、教学任务而为社会提供优质教育服务的责任。为更好提升在中国教育结构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成人教育应把服务于社会与提升专业水平结合起来,从经验提升成为专业优质的教育服务。这种要求需要加强成人教育专业自身建设,培养成人教育实践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另外,一流大学成人教育发展目标还应定位在致力于终身教育机构的建设。一流大学成人教育应该更主动地致力于发展大学后继续教育,向社会广泛传播终身学习和终身教育的思想。

3.是提升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办学机构地位的需要。学习型社会的推进为成人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活力,依附于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机构要进行成人教育学学科建设,这是获得与其他二级学院同等地位的需要。大学的主要功能是科研与教学,普通高校的教学院系充分发挥了大学的功能职责,而目前大多数高校继续(成人)教育学院也逐步从完全单一的行政管理职能拓展成为管理、办学的多重职能,如果能与时俱进,以成人教育硕士点建设为契机,承担学科建设的责任,将学院进一步定位为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教学科研实体机构,那么,高校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的发展之路会越走越宽。

二、我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构建的建议

1.明确成人教育学科体系构建的立足点和归宿。培养人一直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成人教育既传递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知识,又传递高等或职业技术教育知识。探究问题,就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满足社会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需要,推动成人的现代化进程。学科建设的最终价值在哪里?寻求更大的实践价值,增大学科理论对成人教育实践的解释、评价、控制、预测和改造的功能,可能恰恰是成人教育学科理论的生命力之所在。研究对象和研究边界如何确立?成人教育研究对象的扩大、交叉、融合可能不断持续,成人教育学的研究边界可能更加开放,人们将怀着宽容和复杂性的思维方式看待成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边界。所以科学的态度是承认并主动实现成人教育学科对象和边界的必要融合和泛化,在与社会的广泛联系中研究成人教育,构筑成人教育学科学的学科体系。

2.明确成人教育学科的基本属性。探索成人教育学科的性质,有必要从教育科学体系谈起。成人教育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这同国外关于成人教育学是帮助成人学习的艺术和科学,以此为目的进行的成人教育理论、过程与方法的研究的表述大体一致。因此,成人教育学科作为以应用为主的分支学科,既有应用教育基本理论认识成人教育现象,解决成人教育实践中问题的任务,又有以成人教育研究成果来丰富教育基本理论的作用。成人教育的科学研究工作,大量的是应用性、开发性的研究,但必须重视理论研究,包括应用性理论研究和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3.明确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结构类别。成人教育科学是一个学科群(成人教育学只是其中的一门学科)。为便于研究,我们把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分为三类。即:第一类是成人教育学这门基本学科分化出来的分支学科。如成人教育原理、成人教育课程论、成人教育教学论等;第二类是由成人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结合产生的交叉学科。如成人教育哲学、成人教育(学习)心理学、成人教育管理学、成人教育经济学等;第三类是研究不同教育对象所构成的分支学科。如成人基础教育学、成人中等教育学、成人高等教育学等,或者是职工教育学、老年教育学、农民教育学、干部教育学、军人教育学、残疾人教育学等。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要处理好成人教育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应借鉴和利用教育科学的理论成果与相关学科(如教育心理学、教育文化学、教育经济学等)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和利用世界各国成人教育学科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进行全面的综合的研究,并加以创新,使相对独立的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在构建中发展,在发展中走向成熟,更好地服务于成人教育事业。

4.明确成人教育学科的科学理论体系。学科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指该门学科的概念和联接这些概念的判断,通过推理、论证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结构严密的逻辑系统。一般认为,一门社会科学的学科,有三种相互联系的不同体系:理论体系、知识体系、课程体系。(1)理论体系。建立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学科建设的最终的目的。成人教育学科同教育学科的理论体系的建立一样,应当是揭示一系列的教育科学概念、规律,构成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而这个理论体系还应当充分体现成人教育本身固有的内在逻辑。因此,成人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应从教育科学的逻辑起点(如元教育)出发,运用逻辑手段,进行推导,并加以扩展,由抽象到具体,构成严密的逻辑系统。(2)知识体系。知识体系包括经验体系和工作体系两大系统。目前,我国整体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从知识体系角度考察,或经验体系不完整,或工作体系有欠缺,或整体研究水平低,或逻辑关系欠恰当。随着成人教育专业、学位点建设的发展,目前出版的成人教育学科研究成果,不论是知识体系,还是理论体系、课程体系都明显逐步地走向完整、规范、系统、科学和富有个性。(3)课程体系。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有关高校开设的完善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一般来说,构成成人教育课程体系的课程设置由三类组成。即:(1)核心课程类:核心课程由成人学习、成人发展、项目开发、教学过程与教学手段等入门课和概论课组成;(2)专门课程类:专门课程开设的有成人教育哲学、成人教育史、成人教学法等课程;(3)特殊课程类:特殊课程开设的有成人基础教育研究、比较成人教育研究、成人教育立法研究等专题。

5.明确进一步催生代表论著的指导思想。学科核心思想、学科基本理论对于学科体系而言是"灵魂",是"血肉",是学科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核心思想、基本理论的载体主要是论著,而代表性论著又是学科思想、理论的典范性载体。国外成人教育学科的兴起、逐步发展、日趋成熟,就是以其代表性论著的产生为标志的。代表性论著的产生与成人教育的社会基础,与论著者的理论修养、科研经历、研究态度、思维表达能力,与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代表性论著的产生与公认的代表性人物的产生又有着一体两面的必然因果关系,它从两个向量决定着学科的独立与成熟。所以,创造条件、多方催生代表性论著,应该是今后强化我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的重点。

成人教育的概念范文6

从内容上看,该书被划分成五个章节。第一章在国内外经验的梳理与分析中展开了成人教育学的历史溯源。具體来说,在“异域追踪”部分,该书列举了赫尔巴特、罗森斯托克、林德曼、诺尔斯等人的贡献;在“本土寻迹”部分,该书在历史、现在与未来的论述中强调了成人教育发展的思想、宗旨、态度和行动。第二章在国内外经验的梳理与分析中展开了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的历史溯源,与第一章不同,该部分更加强调的是成人教育的学科认定、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更趋于系统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第三章反思了当下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在经典案例的分析前提下,着重强调了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的国内外经验对比总结以及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的框架整合。第四章和第五章着眼未来,对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预测,阐述了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前瞻性的思考和选择,进一步明确了成人教育学科建设的纲领、目标、意义、作用、内容与方法。由此可见,中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构建既离不开国内外的经验成果的对比分析,也离不开学科理论的专业发展,还离不开学科体系建设的实践与反思。

首先,我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构建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现实性的学科发展困境、学术难题需要得到高度重视,其中,我国需要尽快突破传统的学科研究限制,明确成人教育学科的学科边界,建立我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研究范式,从而逐步健全与完善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研究对象、研究目标、知识体系、研究方法和评价体系,实现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规范化建设与发展。换言之,我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构建需要将成人教育作为一个有组织、有规范的整体,并对该学科的目标、内容、水平、方法进行专业的阐释与划分,从而保证成人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的科学性和专业性。以成人教育学科体系中的概念界定为例,要想促进中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规范化建设,我国应当在充分调研与分析的前提下,对复杂的概念和现象进行分析、解读、归类与定义,夯实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认知基础。

其次,我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构建需要在经验性对比分析成果的基础上增进大量艰苦的、创新性的原创性学术研究工作,更加坚实、稳固、特色化地建构起属于我国的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理论,在国内外成人教育的发展历史中,人们积累了大量有益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对于这部分内容,我国应当审慎分析、科学对比,将国内外的经典案例、学术动态、实践现状进行多向比较与分析,让成人教育学科的理论体系得以在全方位的实践调研分析中得到验证与完善,继而顺利推进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构建。总之,成人教育学科体系构建是一项与时俱进的、动态化的、严肃的学科性工作,我国既需要注重经验的积累和案例的分析,又需要重视认知的深化与理论的拓展,从而在结合我国成人教育市场现状与需求的前提下,使我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构建更好地实现科学化、规范化、中国化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