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简述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简述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

简述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范文1

关键词:诱思探究 课堂教学

“思”是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标志,思是有条件的,其一是要有一个思的良好情绪环境,这种外部条件的创造在于教师自身的精神状态和风貌,只有良好的主导情绪因素才能建立课堂的情意场,信息交流才会活跃,情绪才会高涨;其二是应根据学科特点和优势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来构建学生思的阶梯,达到启发思维、诱导思维、深化思维、发散思维、发展思维的目的。

一、注重诱思探究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教师必须有一个良好的主导情绪状态。诱思探究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情绪应该是快乐的,教师的情绪是极易感染学生的,当教师由于种种原因拉长着脸或烦燥不安地走进教室进行教学或操作实验时,学生会感到情绪压抑,从而使学生心理闭锁,阻碍新信息的输入,而当教师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进入课堂时,学生会倍感亲切,快乐之情油然而生,以教师自己的快乐情绪来影响和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会使学生思维活跃,更有效地接受信息的输入,教师情绪状态应始终是饱满和振奋的,唯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使得学生兴奋的情绪状态保持长久,课堂气氛充满生气和活力[1]。

著名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十分强调教师的情绪状态的重要性,他指出:“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只有生气才能产生生气,‘死气’只能带来死气,所以教师要尽可能使自己充满蓬勃的生气[2]。”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的话非常适合诱思探究课堂教学,学生兴奋的情绪、饱满的精神是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前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强对教材内容的情感处理,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情感因素,要注意分析教材中各种思想感情、体验其中的情感,以便真正把握教学内容的情感因素,备好情感因素方面的课。理科教材中出现的科学知识,大多以学说、定律、规律、定理、原理、法则、公式的名称和类似的形式出现,给人以“庄严”、“神圣”、“神秘”的感觉,似乎一开始就完美无缺的样子。其实不然,这些知识也是人类在长期探索的道路上,经过无数次实验、实践、反复探索后所取得的,其中不仅凝聚着前人的智慧和才华,也凝聚着他们对科学执着追求的毅力和献身精神,在教学中结合实例进行教学[3]。如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过程等,将知识与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的创造性活动联系起来,用简明扼要、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和感染力的言语表达出来,使课上得既传神又传情,即用表情来传递教材内容的情感,即用情境来烘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气氛,即把不含情感因素的教学内容赋予适当的情感色彩,把教师的自身行为和教材情感因素充分表达出来,整个课堂自始至终充满着情感氛围,学生处在兴奋愉快的状态之中,思维活跃。本人在实施诱思探究教学过程中深深体会到情感的重要性,正如一位学生所说:“我的学习行为与感觉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的情感、行为,教材的情感因素对我课堂学习效果的影响,绝不亚于教师授课的方法和技巧。”情意场是实施诱思探究教学的基本条件。

二、注重“诱”的方式方法和技巧

在诱思探究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关键在于“诱”,即怎样创设情境使学生善于“思”和乐于“思”。“诱”得法,则“思”活跃,善诱则通,善诱则得,诱思交融,百炼成钢,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智力、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根据本人的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下面几种形式来诱导,以达到启迪思维、诱发思维、深化思维、发散思维和发展思维的目的。

1、多方设疑,启发思维

诱思探究课堂教学中,巧设悬念,存疑设问,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当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解决疑问后,教师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当学生迷惑不解时,教师相机诱导、点拨,促其思索,帮其解疑,使之开窍、顿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如在学习合成氨工业适宜条件的选择时,我作了以下设疑:

简述外界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有什么影响?

②从反应速率的角度考虑,如何选择合成氨的条件?

③简述外界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④从化学平衡的角度考虑,如何选择合成氨的条件。

⑤综合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两方面的因素,怎样选择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学生在逐个解疑中,由浅入深地不断处于思维亢奋状态,思维活动一浪高过一浪,从而把教师的“教”通过诱转移到学生的“思”上来,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强有力的锻炼,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2、创设情境,深化思维

在诱思探究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创设“一波刚平,一波又起”的学习情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化”状态。如在学习原电池一节时,可设计一系列实验和问题:

①热能是否可转成机械能?

②机械能是否可转化成电能

③化学能是否能转变成电能呢?

④化学能是如何转变成电能的?

⑤原电池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⑥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什么?

经过设问、实验、讨论,层层“剥皮”,使学生沿着一条思路,始终处于活化和积极思考的状态,自然地踏上教师创设的思维情境的阶梯,层层诱导,深化了学生的思维。

3、一题多解,发散思维

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会形成一种习惯的思维方式即思维定势,这种定势有其积极的一面,就是容易熟练相似的知识,即学生对于同一类型的题目,能够沿着模式化的思路,驾轻就熟地解答。但“思维定势”有时会限制学生正常思维能力的发展,产生思维惰性。要摆脱“思维定势”的副作用,就要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和核心,它具有多端性、伸缩性、灵活性、新颖性和批判性等特点。

简述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范文2

适于的学段/年级:七年级

设计者:刘世雄 

教学实施者:刘世雄

一、          关于教学设计的反思 设计者将本课教学设计定位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这一教学结构层次上。明确课题教学主题是“关注学校的绿化状况,设计校园绿化方案,参与美化校园的活动”。充分体现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对生物学教学的一个基本要求:“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意了激发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展探究与实践活动,力求达到开阔学生视野,增长知识,提高实际应用的能力的目的。教学设计注重让学生感受环境保护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课外活动,经历资料的收集、处理、利用和的过程,加深对环境保护意义的理解,着眼于对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教学活动设计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构建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必要的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进行自主探究,注意发挥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教学活动之前的问题设置、任务准确、到位;评价学生活动的量规的设计科学合理,在教学实践中起到了较好的指导、示范作用。 通过教学实践检验,课前对学习者的分析基本准确,学生在分析“森林与人类和动物的关系”时准确、到位;根据教师的要求积极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所收集的资料丰富且能进行形式多样的整理、,这对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作出必要的知识、能力及情感的铺垫。但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潜在影响估计不足,教学初期,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经过及时调整,有较大改观,也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学生主动参与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新模式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评价依据的原则是:学生在课前资料收集过程中的投入程度、制作细致程度;小组合作,交流水平;上网调查结果及其方案设计水平。它是一种形成性课堂教学评价。这是由本课的设计原则——研究性学习所决定的。也是素质教育新观念的基本要求。对于学生的参与性、激励性、亲和性水平都有明显的提高。并且在此原则的基础上,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评价量规。

二、         关于教学实施过程的反思

授课人在课前严格按照预定问题情景布置学生分组进行资料及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利用以及准备材料。学生普遍能积极活动,参与面广,投入程度比较理想。这从学生收集的资料以及认真处理及利用所制作的汇报材料可见一斑。但由于学生是刚进中学的初一学生对信息化资料的处理、分析以及材料的制作能力参差不齐,在这方面的预期目标实现情况不理想,有待于今后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及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而且由于受时间和知识面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收集的资料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方面,种类过于单一,这从另一个角度提醒我们,在今后的课程改革及教育教学方法和模式改革的实践中,应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等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以人为本”的原则,特别注意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真诚合作的“合作型”师生关系;并注意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协作的“合作型”生生关系。这有利于更好地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得整堂课充满了师生和生生互动、相互促进、相互协作的情形。这为共同努力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前制定的各项活动目标创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也反映出学生在对知识的归纳总结、整理上还不是十分简练、明确,表达方式过于呆板,缺乏形象化设计。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还不是很熟练,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坚持进行有目的地专项培养和训练。其实这本身也就是一种学习方法及学习模式的学习过程,实质上,也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以及养成“终生学习”行为习惯的良好途径。 课堂教学活动别注意面向全体学生。这从分组协作查阅资料和整理、汇报调查结果;课堂自由讨论、辩论等多个环节均有十分有力的体现。这也是实现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的专项培养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对培养建立民主平等、真诚合作的“合作型”师生关系和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协作的“合作型”生生关系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教师和学生共同对同学的表现依据事先制定的形成性教学评价原则对汇报的同学以及所代表的小组准备活动尽可能地作出客观性评价。这对于学生的参与性、激励性、亲和性水平都有明显的提高;这也为培养建立民主平等、真诚合作的“合作型”师生关系和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协作的“合作型”生生关系提供了一个必要的公平评价体系。

教学活动中注意着重培养学生应用“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生物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并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加深了同学们对环境保护意义的理解;在活动中提高了同学们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的能力的同时,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意识和人文精神;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也实现了有目的地培养和锻炼。

在今后的教学实验和实践活动中,我必将不断地虚心学习、认真总结这次实验的经验、教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争取为祖国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自己的新贡献!

本教学设计和实验工作得到了贵阳十中金宇校长、鲍康杰副校长、郑毅老师、彭丹毫老师等同志的悉心指导和大力帮助,在此,谨致真诚的感谢!

附评价反思量化表

(一)   本次教学活动的哪些阶段和方面利用了信息技术?是否发挥了预期的作用?可以从以下方面评价

1.  备课阶段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ü有  q无

简介:本教学设计依托网络环境,进行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并利用office软件开展教学课件的制作。信息技术的使用丰富了信息来源,节约时间,对教学活动的规范化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教学内容的呈现和演示方面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ü有   q无

简述:教学并利用office软件开展教学课件的制作。信息技术的使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实现了规范化教学;对教学活动提供了有效的展示平台。

3.  教学内容中某些过程或现象是否利用了计算机模拟:q有  ü无

如果利用了信息技术,请列出计算机模拟的过程或现象,并介绍效果如何,:

4.  教师是否要求学生通过操纵、控制计算机(例如,改变参数观察结果变化等),进行探索:ü有  q无

简述:对于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收集、整理的小组,要求制作简单的课件,依托计算机进行展示。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了培养,但受到自身知识面和准备时间的影响,效果一般。

5.  为学生准备作业和发放作业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q有  ü无

如果利用了信息技术,请简要介绍并简述效果如何:

6.  收集学生作业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q有  ü无

如果利用了信息技术,请简要介绍并简述效果如何:

7.  教师是否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答疑:ü有  q无

简述:针对学生的普遍性问题进行目标性解答。简洁而有效。

8.  评价学生练习或作业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q有   ü无

如果利用了信息技术,请简要介绍并简述效果如何:

9.  有没有为学生提供有关网址:ü有   q否

简述:为方便学生对资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知识的了解,提供了以下网址——ce65.com  100green.com  grchina.com  cngreen.com 。对学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0.              是否要求学生访问有关网站:q是   ü否

11.              请用很短的几句话概括本次教学中信息技术对您教学的总体影响:

 信息技术的使用丰富了信息来源,节约时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进行了有效培养,实现了规范化教学;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有效的展示平台。         

(二)   教学过程中有没有遇到意外的问题或其他情况?您采取什么教学对策?效果如何?

在进行学校绿化方案设计的讨论中,学生对于绿化设计的环保性问题产生了分歧,并展开了辩论。当时教师并没有立即进行制止,而是适当引导,有目的地进行激励,使双方,产生了“碰撞”,激出了智慧的火花。

二、信息技术应用于对学生学习影响的评价

(一)学生学习过程中,在哪些阶段和方面利用了信息技术?效果如何?

1.  学生搜集资料是否利用了信息技术:ü有   q无

简述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范文3

一、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性思维的研究现状

由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性,因此现阶段对这些问题的研究非常广泛. 有的学者结合例题,从理论上简述了创新性思维的实质、特点、引发模式,探索创新力的作用及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而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培养的着力点在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上. 目前,中学数学教学中影响学生创新性思维形成的因素很多,针对这些问题,有的着重研究改进教学方法,以使中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得到顺利的培养,也有的从实践的角度研究怎样改进教学方法,还有的详细论述了数学教学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等各方面的建模能力的培养,既重视结论,更要重视思维的过程,从多方面、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智力、能力等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和创新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生的猜想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训练学生的统摄能力.

二、不同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

数学思维方式主要有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集中思维、直觉思维、分析思维,而创新性思维是以上多种思维方式的系统综合. 因此,可以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思维发展特点来进行本次研究,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得到协调的发展.

七年级是初中学生思维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时期,需要学生具备从数字概括到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为学生创设思考问题的机会,指导学生在实践、观察的基础上获得新知识. 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就会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创新性思维能力.

八年级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转折点,表现为从经验型抽象逻辑思维向理论型逻辑思维转化,思维发展处于关键期. 这就要求我们精心设置偏于理性认识的课题,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促进思维产生质的飞跃.

九年级学生具有逻辑抽象概括的思维特点,其抽象逻辑思维已转向以理论型为主,这时我们可以着重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能力.

三、发展一般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智力和能力是创新性思维发展中两个必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注重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几个方面来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1. 提高注意力,引导学生发现

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时通常需要画图,即建立自己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为了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用直观教具和多媒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通过制作电脑动画使学生动态感受其间的关系,将问题直观地表现出来,用深入思辨引导学生有所发现.注意力集中,意味着思维集中,思维集中才能有所发现和创新.

几何学习中充满了数学实验,它是学生观察、发现的好课堂,教科书上的定理、法则、公式是数学家或者是数学教育家的发现结果,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实验手段或方法进行再发现,用实验验证猜想,从而得到新的发现. 经过这种创新性的观察过程,就会产生创新性的观察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科学探索的精神.

2. 通过疑问培养思维力

思维从疑问中来,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学习中如果有疑问,就会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如在教学“过三点的圆”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A,B,C三户人家,现要在他们之间挖一口井,使得这三户人家到井的距离相等,应该挖在什么位置?这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探究的欲望被激发,同时导出了课题“怎样寻找圆心的位置”.

3. 提高想象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简述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范文4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反例教学

在初中教学中,反例的构建是教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反例教学有着其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这几年的数学教学中,我对反例教学的感触也非常深刻,我觉得反例教学有其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有着好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技巧,以下结合自身教学体会,简述反例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反例是强化概念和公式教学的有力工具

数学是一门严密的科学,它有自己独特的思维特点和逻辑推理体系.不能凭直观或想当然去理解它,这样往往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而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严密的逻辑推理与思维特点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各类反例,这才会更深刻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以及提高数学修养与培养科学研究能力. 学习概念、公式,学生往往抓不住概念的本质,至于概念、公式成立的条件,则更容易忽视,也较为模糊,采用反例教学,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在教授圆柱圆锥的体积公式后,可问学生:“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吗?”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对,有的说错,争得面红耳赤. 此时可让两名同学上讲台分别实验说明各自的理由. 一学生取底面和高分别相等的圆柱和圆锥,验证例题是正确的;一学生取了底面积和高分别不相等的圆柱和圆锥,验证例题是不正确的. 通过演示和讨论,同学们明白了若说圆锥体积是圆柱的,必须有“等底等高”这个前提条件. 这样教学,既能加深印象,又可进一步强化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和认识.

二、反例是否定命题简捷而有效的方法

要证明一个命题不成立,可以从正面直接证明,也可以举一个反例来证明.在学习数学概念时,需要让学生记住引入概念的正例,同时还需要记住几个与概念相悖的反例,以便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在初中数学中,更多的是让学生利用举反例的方法来做一些判断题.例如,让学生判断以下命题是否为真命题:(1)如果两个角互补,那么这两个角,一个是锐角,一个是钝角;(2)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这些数学语言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容易混淆,如果通过举反例的方法来解答就比较容易.对于问题(1),只需举出反例“两个直角互补”;对于问题(2),只需举出反例“RtABC的两直角边均为2,面积为2,RtDEF的两直角边为1和4,面积也为2.它们的面积相等但不全等”.

由此可见,举反例的优点在于:只需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说明命题是错误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寻找反例,引导学生从反面去思考问题,从而快速地解答一些题目.

三、利用反例可加强学生对错解的辨析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囿于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不深刻,对问题的思考不全面,以及一些紧张情绪等,这一切导致了学生对题目的判断失误,而且这种失误很难通过正面途径检查出来,而运用反例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对于一些初中学生要判断命题“如果a是实数, 那么a2 > 0”的真假, 只要举一反例a = 0, 而a2 = 0, 这可能是中学生遇到的第一个反例, 但多年的教学告诉我们即使到了初三, 还有相当多的学生, 仍在犯这样荒唐的错误.

通过举反例,能十分简洁地识别出数学问题的错误和漏洞.

四、反例教学可以逐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数学品质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的强烈. ”一般来讲,数学课本中的例题所提供的解题思路清楚明确,这样不利于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尤其是长时间的机械性记忆与模仿使学生缺失了一种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数学品质. 为了培养和训练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我们在例题教学中适当设置反例,故意制造假象,让学生透过假象,找出正确的解题思路,这样可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多层次、多侧面地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探究能力,取得更为积极的效果. 例如我们在学习分式方程的解法时,课本都是给出解方程的具体、规范的步骤,而按部就班的教学必然使学生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暴露不出来,同时无形之中也缺少了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的情境.

五、能实现教学相长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是讲授者和组织者,而且是讨论中的一员,学生的思维如果都活跃起来,他们在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往往会超越教师,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成为可能.

俗话说:正难则反. 在中学数学中,这种思路比比皆是,如反证法、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排除法、互为逆否命题的关系等. 反例法教学,使用得当,的确能收到比正面切入更好的效果.

总之,数学反例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调节器,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地引进一些反例或适当地引导学生构建反例,往往能使学生在认识上产生质的飞跃,帮助他们巩固和掌握定理、公式和法则,培养他们思维的缜密性、灵活性、发散性、深刻性、创新性和全面性.

【参考文献】

[1]张光华.反例在教学中的作用.中学数学,1995年第8期.

简述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范文5

一、数学教师要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创新意识

教师的教学行为受到其教学观念的支配。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效果无不受到其教学价值取向的影响。任何教学行为都不可能离开教学观念,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它都实实在在地存在着,并顽强地、无孔不入地渗透在我们教学行为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教师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二、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师生交往的状态达到最佳水平,使各种智力和非智力的创新因子都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并且尽可能增加学生自己探索知识的活动量,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充分展示他们特有的好动性和表现欲,从而有效地发现学生的个性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进行多角度思考,获得多种解题途径,从而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奥秘和情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题多解不仅能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而且可以增加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很多数学问题都有不同的解答方法,并且随着不断学习以及知识的增加,解答问题的方法也会越来越多。通过不同的观察侧面,学生思维的触角可以伸向不同方向、不同层次,就可以发展发散思维能力。一题多变是通过题目的引申、变化、发散,提供问题的背景,提示问题间的逻辑关系。在教学新课时,教师可由简单题入手,由浅入深,使大部分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在习题课中,教师可把较难的题改成多变题目,让学生找到突破口,对难题也产生兴趣。同时,教师要让学生尝试自己将题目中的问题或某一条件进行改变,对知识进行重组,从而探索出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二)激励学生大胆探究,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将探究性学习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强调在学科领域要为学生创设探究性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探究发端于问题,有了问题才能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可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探究性问题的设置可以唤醒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去观察、类比、推理、合作交流,从而使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三)课堂中借助于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精心谋划,使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教师还应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让学生多进行操作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感官功能,多动手、动口、动脑,参与观察、思考、讨论、实验等过程,把实践与思维训练联系起来,使实践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活泼,更容易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善于创新。大胆放手,创造实践机会,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教师应当充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学会总结,善于质疑

青少年的天性是好奇和求异,凡事喜欢问个究竟和另辟蹊径。对此,教师绝不能压抑而应引导和鼓励。教师应当充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和创新能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每堂课里都要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总结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学生总结能力,即锻炼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这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是相辅相成的。集中思维使学生准确、灵活地掌握各种知识,将它们概括、提取为自己的观点。集中思维作为求异思维的基础,保障了求异思维的广度、新颖程度和科学性。

批判性质疑是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科学的发明与创造正是由批判性质疑开始的。让学生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容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三、以教材为素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仅从数学课本上看,其每一章、每一节甚至每一页上的内容都可以成为创新教育的素材,都可以用来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因为无论从概念的引入、规律的发展、公式的推导,还是解题方法的设计与改进,无不包含着“创新”这一思维过程。因为对数学问题的“思想化、抽象化、形象化”的处理,充满着创新;各种规律的发现、公式的推导均是创新的结果;对数学例题、习题的分析与解答是学生最佳也是最主要的创新实践。因此,用好用全教材,从教材中挖掘创新教育的素材,不仅是现实的也是可行的。

2.运用“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处理课本的例题、习题,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深入挖掘创新素材及潜在功能。教师应让学生在保持已知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探索能否得出更深刻、更广泛的结论,或改变命题条件、结论的若干元素,组成新型的命题,并探究其正确性,从而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此外,教师要注重知识的纵向延伸,使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不断递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3.利用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历史人物、典故、数学家的童年趣事、某个结论的产生等等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学生一般喜欢听逸闻趣事,教师就可在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如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的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的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等。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的历史,丰富了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学习到其中的创新精神。

简述训练发散思维的方法范文6

经过深入研究,笔者认为2011―2015年全国I卷地理试题的命题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重视问题探究,问题探究是试题耀眼的亮点

从2011-2015年全国I卷地理试题来看,问题探究题随处可见,尤其在简答题中最为突出,充分体现新课标探究学习的教学理念。现以最近三年的36、37题为例:

2013年36题“寻找最佳避寒地”,其中“(2)推测攀枝花1月份天气特征。(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出论据。”都是很好的探究题,尤以(3)最为突出,并且答案是开放的,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拿分,探究味极浓。

37题“非洲维多利亚湖鲈鱼问题探究”:(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4)说明尼罗河鲈鱼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四个问题层层深入,向纵深探究,是非常好的探究题。

2014年36题“青藏高原错那湖风沙问题探究”:(1)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2)说明上述沙源冬春季易起沙的原因。(3)简述风沙对该路段铁路及运行列车的危害。(4)针对该路段的风沙灾害,请提出防治措施。37题“沙特磷酸盐工业问题探究”。也是两道层层深入,向纵深探究的好题。

同样,2015年沿续了2014年的36、37题,又出了两道好题:

36题“美国大盐湖卤虫问题探究”:(1)分析大盐湖盛产卤虫的原因。(2)说明早年卤虫产业规模较小的原因。(3)推测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产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及其对大盐湖卤虫产业发展的影响。(4)你是否赞同继续在大盐湖发展卤虫捕捞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37题“青藏铁路沿线地理环境及热棒散热问题探究”:(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度地区低的原因。(2)图8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8b)的原因。

这两道大题探究性更强,要求学生融会贯通,知识的综合、灵活运用能力要求更高。

高考试题中探究题的出现,正是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过程、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等”和“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的要求。

二、钟情自然地理,自然地理所占比重较大

《广东卷考试大纲的说明》对必修1、2、3和选修模块的内容比例是:自然地理(必修1)约占32%,人文地理(必修2)、区域可持续发展(必修3)和选修模块约占68%。而从全国I卷2011-2015年(尤其是最近三年)的高考试题分析来看,自然地理的分值是远超32分的。下表是2011-2015年全国I卷地理试题的知识点分布表(表中数字为考题号和分值)。

从下表可以看出,最近五年全国I卷地理试题的命题专家对自然地理情有独钟。自然地理(包括地球、地图,不包括选修模块)的分值年平均约占45分(最近三年约占48.7分),最少的2012年为36分,最多的2015年达到58分;如果包括选修模块,自然地理年均分值在45至62分之间。自然地理的比重之大略见一斑。

三、突出主干知识,重视能力考查,牢牢抓住高中地理的核心

2011-2015年全国I卷地理试题中,重点考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干知识,并且大部分主干知识在最近五年高考中反复考查,从不回避己考查过的知识点。

自然地理知识中考查得最多的章节内容是:地球上的大气、地球上的水、地表形态的塑造,其次是行星地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人文地理知识中考查得最多的章节内容是: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其次是:人口的变化、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知识中考得最多的章节内容是:区域经济发展、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等。

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考点是:大气受热过程,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成因,常见天气系统,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水循环,水资源及其合理利用,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壳物质循环,以及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等。(详见表1。)

在能力方面,试题的命制侧重能力立意,知识点切入比较灵活,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四方面的能力。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前两种能力,非选择题对能力的考查更全面深入,对各种能力的考查都有体现,尤其是后两种能力的考查。从2011-2015年全国I卷地理试题的分析研究来看,试题的能力要求层次逐年有所提高,试题提供的信息越来越丰富,理性思维与思考过程有所增强,考查的时候非常重视思维深度。

全国卷试题设计不刻意强调知识点的覆盖面,体现了知识抽样、考查主干的高考命题原则,同时注重考生能力的考查,这正好牢牢抓住了新课标高中地理的核心。

四、设置开放性试题,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

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出现了开放性试题,这是新课标卷的又一大亮点。从2011-2015年全国I卷地理试题的研究分析中发现,几乎每年都出现开放性试题:2012年37(3)(8分)、2013年36(3)(8分)、2014年37(3)(6分)、2015年36(4)(4分)等,年平均分值为6.5分(2011年除外,2011年还没有出现开放性试题)。

何为开放性试题呢?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但一致认为开放性试题的基本特征是:答案不是唯一的,允许多样化,具有很高的开放性。

地理开放性试题与封闭性试题相比,它更注重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与侧重考查学生思维的严谨性的封闭性试题形成良好的互补。开放性试题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表达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考查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能更加全面地鉴别学生的思维品质,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空间的拓展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

根据2011-2015年全国I卷地理试题的命题特点,我认为在2016年的高考备考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抓住主干不放松,夯实知识基础,构建知识网络

从表1可以看出,不论每年的试题怎么变,仍然离不开新课标要求的高中地理的主干知识。另外,全国卷与广东卷有很大的不同,广东卷选择题以覆盖考点为目标,题型设计呈分立形式,着重考查学生全面的基本知识,每一个小题覆盖一个或多个学科主干知识章节内容,11小题基本覆盖必修模块的各个主要章节内容。但全国卷不太追求考点的覆盖率,而只是注重考点的抽样考查,所以会有深度。全国卷的选择题是用串题形式的,同一个考点(情境素材),设计2~3个小题,从易到难,考查学生地理学科纵深的思维分析能力。非选择题也是抓住某一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设计多个简答小题,由浅入深,逐层分析地理事物(现象)的特点和成因,以考查学生对地理的纵深思维分析能力,但这个考点(情境素材)、地理事物(现象)所考查的主要是新课标要求的高中地理的主干知识。这就要求学生要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尤其是构成高中地理骨架的主干知识,夯实知识基础,构建地理知识网络,这样才能胸有成竹,考出好成绩,切不可为了探究而探究,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二、知识点深探究,地理课堂多讨论,培养纵深思维、发散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问题探究是全国卷试题耀眼的亮点,选择题是串式的、综合题以考查学生区域地理的纵深思维能力为主,不以追求覆盖更多的考点为目的,所以在地理复习的过程中,每个知识点(尤其是主干知识点)都应尽可能地抓住一点进行纵深探究,充分利用好情境素材,纵深设问。在平时的地理课堂教学中多开展讨论,为学生搭建一个各施己见的平台,充分展示学生各自的聪明才智,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培养学生纵深思维、发散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一举多得。

在二轮复习时,可适当开展专题复习,教会学生分析过程及方法,使学生能快速、全面、准确地判读和分析各种地理图表所承载的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原理、规律,培养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演绎、推理、综合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评价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的目的,学会对知识的迁移,举一反三。

三、重视自然地理学习,理解基本原理和规律

自然地理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其原理和规律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活动。相对人文地理而言,自然地理各要素变化较小,其原理和规律比较稳定,探究、分析、解答自然地理问题既能拓宽思路,考查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尽量减少不同地域之间学生因人文差异造成的影响,体现高考的公平、公正原则。另外,重视自然地理学习,理解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都很有好处。

四、加强区域地理的学习

区域地理学是地理学的核心内容,区域地理很好地反映了地理学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为研究系统地理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许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原理、规律都是在具体区域地理中总结归纳出来的。所以说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理论知识离不开区域地理的支撑。学生读图技能的训练、地理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地理事物的分布、空间思维的形成、地理基本思想的构建等,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学习。因此,区域地理是中学地理课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在高考试题中,区域地理是载体,是自然和人文地理的背景。从高考命题者的角度来看,区域地理是实现高中与初中地理、人文与自然地理的最好结合点,是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展示热点地理事物和图像的最好平台,是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阐述、评价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最好载体。所以必修3的教学可以适当增加课时,综合运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原理、规律分析区域案例,以提高地理思维能力。而初中的中国地理、世界地理部分应着重区域定位、自然地理特征的掌握,不要花太多时间死记硬背地名、矿产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