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范文1
写作教学一直是我国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的写作水平不仅仅反应其文字水平,同时体现其语言综合能力,从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写作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为了提升写作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人们提出体验式写作教学方法,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如何构建完善的体验式教学策略,是所有教师需要长期思考的问题。
一、体验式写作教学的内涵
首先,体验式活动虽然追求自由性和自主性,但其并不是完全随意的,而是要建立在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之上;其次,教师在体验式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体验式教学的最大不同就是摆脱了传统思维的束缚,学生可以在体验中获取经历和感受,最终将这些感受表达出来,毫无疑问,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占据主体地位,但是教师的引导作用同样是不容忽视的,否则学生的“体验”很有可能会偏离轨道;再次,体验式写作教学将重点放在两方面:一方面,学生要通过亲身体验去思考问题,对事物进行感悟和理解,以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要注重体验结果的生成,用自己的文字技巧将自己的思考和理解表达出来,形成个人作品,达到写作教学的目;最后,这种教学模式注重师生的相互交流和共同发展,不仅学生可以在体验中获得感悟,教师也在体验中获得感悟,二者都会对写作有全新的认识,共同成长和进步。
二、体验式写作教学策略的构建
(一)树立体验意识
首先,教师自身要树立一种体验意识,认识到所有成功的作品都来源于生活,而不是完全的凭空想象;其次,教师要将这种体验意识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的体验兴趣,通过兴趣来诱发行为,愿意主动去体验,并在体验中获取认识;最后,教师在组织体验活动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知识储备情况以及认知规律等,保证学生在体验中做到知识迁移,对事物进行深刻的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转换为文字,发挥体验式写作教学的价值。总之,教师在设计体验式教学方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要具有目的性。就是说体验方案不能偏离写作教学主题,保证学生能够在体验中积累写作素材,为写作过程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其二,要具有可行性。一方面方案要与实际条件相符合,整个体验过程比较容易实现,另一方面是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理解能力;其三,是要具有延展性。方案不能过于单一死板,要为学生留有一定的发挥余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爱好自由发挥,保证每个阶层的学生都能够在体验中有所收获。
(二)正式组织体验活动
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体验观察进行引导,因为作品来源于生活,只有仔细观察才能获取写作的灵感。教师要鼓励学生解放自己的思维,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而不是闭门造车。将学生的目光引到丰富多彩的世界中,可以观察大自然的风光,也可以直接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并对活动过程进行观察,如游览风景优美的自然风光、参加一些展览会或者是听一些名人讲座等,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观看国家大事,感受一些重要场合的氛围,达到开拓视野的目的。
其次,引导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感悟,体验式写作教学的意义就在于学生可以在体验中观察真实的世界,并且能够在观察中获得感悟。体验者在情感上发生变化,内心变得丰富了,才能有表达的欲望,也就是说看到的事物不仅要入眼,还要入心,这样才能真正获得写作的灵感。
最后,要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后的积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经历构建写作资源库,资源库中包含的资料越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就越多。资源库的具体构建如下:其一,是生活体验资源,其中可以包括日记本、随笔、观察笔记等,包含学生所有的生活体验以及体验后的感受;其二,是阅读体验资源,其中包括学生的读书笔记以及书评、读后感等,这些从经典书籍中来获取体验经历也是一种重要的体验方式;其三,是写作档案,包括自己写过的作文、发表过的文章等,主要是从中认识到自己过去写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思考以后如何改正。
(三)引导学生交流体验
首先,是创设一定的语言情景,让学生快速融入到情境中来,以此激发其表达的欲望。学生可以在教师创设的语言情境中回忆起自己的情感体验,并将这些体验用个性化或者诗意化的语言表达出来,因为这些素材都来源于学生的经历,因此其所表达出来的内容往往会给人一种真实、动人的感觉;其次,可以创设一些情景活动,如主题演讲或者是辩论赛等,这些活动情景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将自己的观点与内心情感表达出来,整个语言表达过程就变得自然、流畅;最后,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用丰富多彩的图片、视频以及优美的音乐等作为诱导,渲染出一种特殊氛围,以此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三、总结
体验式写作教学注重组织教学体验活动,学生能够在体验中观察世界、感悟生活,从而积累大量与生活相关的素材,获取写作灵感。之后教师再创设出各类情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在情感表达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文章。
参考文献:
[1]李双梅.基于建构主义及人本主义理论的体验式写作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2,12(14):75-76.
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范文2
张显达
(银川市金凤区第二十小学,宁夏银川 750000)
摘要:物理是一门特别重要的实验型学科,提高物理实验教学质量有利于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广与普及,物理实验教学观念和方法的创新迫在眉睫。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教学经验谈一点粗浅体会,其中包括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利用做实验,更多的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通过对实验的改进,形成自创的实验仪器及计算机辅助和自制实验仪器的有机结合等,这无疑都是推进创新素养教育,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字:物理实验;创新素养教育;策略研究;实验仪器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张显达(1984—),男,河北三河人,金凤区第二十小学一级教师。
近年来,基础教育领域正在实施一场实质性的教育改革——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就是创新素养教育,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新课程改革后对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实践证明,加强实验教学可以有效的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一、落实素质教育、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时候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省时和省力,习惯性采用“说实验” 、“画实验” 、“看实验”等方式。 从本质上讲“说实验”与“画实验”并没有很大的区别,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实验过程及结论,这样的实验缺乏可信度。这两种方式的教学实验只是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静态的物象对视觉和听觉的调动是极其平常的,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培养。“看实验”这种教学实验与前两种的实验相比,本质上有很大的区别:首先,“百闻不如一见”,成功的实验可以提高可信度;其次,动态、真实的视觉感性材料可以培养学生认真、仔细、全面观察实验的能力;最后,趣味性有所提高。然而这种方式也存在不足之处,只是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学生仍然是实验过程中的旁观者,趣味感和真实感都未达到预期效果。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实验时,思维会异常的活跃,学习的欲望也会高涨,参与实验的意识也会增强,学生会迫切的期待进一步的探索。学生在掌握了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就有了动手做试验的能力,例如:光的反射规律、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电流的规律等。通过这样的分组实验,不仅能有效的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将“说实验” 、“画实验” 、“看实验”改为“做实验”,实验过程中,学生独自或小组完成器材的组装与调试、观察实验、分析过程、得出结论等环节。这种实验教学与前三种相比有了质的飞跃,首先,学生从被动的旁观者变成了主动的参与者,感官的调动是全面的,大幅度的提升真实感和趣味性;其次,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动手操作的能力、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在此过程当中,教师的束缚力减少了且学生自己掌控实验器材。因此,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达到了极致,想象的翅膀展开了,随时都有可能从学生的心、眼、手、脑中擦碰出创新的火花,甚至有些同学可以超水平的完成实验。这样的实验教学,既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对教师所讲授内容的学习,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又为以后的学习做了铺垫。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每位学生提供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积极表现的机会,这是创新素养教育对物理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充分落实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因此,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改变教学观念和方法,为学生提供“做实验”的条件,这样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二、推进创新素养教育,在“做实验”的基础上“创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1、增强学生物理课堂自主实验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发展师生的双边活动。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将创新意识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中,让学生去“创实验”,所谓的“创实验”就是针对某一个实验,从实验方法的构思、实验仪器的选取、实验步骤的实施、实验现象的观察及结果的分析到实验结论的生成,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创造性的完成实验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实验与“做实验”相比,具有全面的开放性,学生有了无限的创造空间,趣味感、刺激性、真实感都已达到极致。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每解决一个问题都会增加一份成就感和自信心,当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成功时,学生就能从中感受到探究问题的乐趣,从而内心深处将会竖起一座信念碑——成功在于努力,成功属于自己!例如:在探究力的作用效果时,其中之一就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但是挤压类似桌子这样比较坚固的物体时,肉眼很难看出其中的变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转化法,让学生动脑“创实验”。这种创造性的实验教学实施起来难度也很大。“创实验”的过程中,表面看似对教师的职能淡化了,实则要求也最高,教师不能单调的照本宣读,而是不断的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思考,通过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然后将这种创新意识渗透到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实验创新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能将实验仅仅局限在课堂中,还应合理安排学生进行课外实验。让物理实验拓展和延伸到社会生活中,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运用能力,还可以充分展现物理教学的实用性特征,进而激发学生对物理教学的兴趣。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可以安排学生到户外利用生活资源,结合所学物理知识,进行小实验、小发明。例如教师可以将根筷子插入一个装着米的杯子中,然后将筷子缓缓上提,通过实验结果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进而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这一现象,从而将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验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从中能做到举一反三,即同一个物理知识点可以通过自己的创新实验加以论证说明,这也是创新素养教育实现的又一途径。
三、从“创实验”走向自制实验仪器
任何物理实验的开展都需要硬件设施,因“创实验”本身的特殊性,有些器材在实验室是找不到的,即便找到了类似的替代品,实验效果也有可能大打折扣,因此就需要师生自制一些实验仪器,自制仪器实验既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新课程的目标和方法之一,自制实验仪器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落实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形式下,一定要走创新之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自制教具也应该与时俱进,制作原则应逐步完善。
一件完美实验仪器的使用,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且使人赏心悦目,给学生以美的享受。这种美观的外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的构造、美丽的外观、合理的布局等等都体现了创作者的审美观和艺术性。我校自制的“无尽的长廊”,探究光的反射实验时,由于环境对实验影响很大,有时候效果也很不理想,原实验仪器过于简陋,不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而无尽长廊的设计改善了这样的囧境。该仪器简单易操作,现象直观且明显,便于引导学生,使学生投入到思考中。该仪器形象地说明光的反射在特定环境下给人们的视觉效果,在造型设计上,它既是一件教具,也是一件艺术品,铝合金外壳洁净平滑,方正的棱角无不给人以美感。学生利用课堂知识结合生活经验,然后自制物理实验仪器,不仅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的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在创造的过程中能够让学生体验到创新的乐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分析与概括的能力,增强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在初中的物理教学中老师要时刻给学生灌输“生活处处皆物理”的意识,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我们的眼前,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能影响周边的社会环境。我们生活的环境日益恶化,所以在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渗透环保的理念是很有必要的,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美好情感。为此,我校自制的“大气压强存在说明器”,该仪器利用物理和化学实验室中被遗弃的器材组装改进而成,利用该仪器做实验时具有简单、安全、直观、成功率高、效果明显易于操作等特性,更重要的是该仪器可以重复使用节约水资源,该仪器在方便教师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学生乐在其中,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在自制实验仪器过程中除了考虑到仪器的实用性、安全性、环保性,还要考虑仪器是否轻巧易组装。因为在当今的教育行业,女教师的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男教师的数量,所以那些轻、美、洁净的实验仪器倍受她们青睐,使用率特别高。对此,我校自制的“内能对外做功演示仪”,该仪器使实验趣味性和层次感强,充分地满足了学生们的视觉、听觉和心理要求。耐高温的小瓶安全性优于试管,特殊的装置阻止了沸水的外喷,从而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该仪器简化了组装过程,实现了仪器一体化,有实用、耐用之感,便于移动和携带。
四、计算机辅助和实验仪器的有机结合
在新时代背景下,计算机技术早已被广泛运用于现代教育领域,并且已经在实验教学中取得不俗的成绩。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师可以更好的保证物理实验的安全性。毕竟传统的教学仪器,在进行实验时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安全隐患。为此,教师可以把实验仪器教学和计算机有机结合,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学生能仔细的观察到实验现象,最重要的是可以把传统的耗时、耗力、耗材的实验能多次的、随机的、有选择性的让学生观察,这样既也可以提高课堂效率,也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除此之外, 计算机辅助实验仪器教学也可大大降低实验安全性。例如,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因风险太大,教师根本无法亲自操作该实验。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辅助,利用计算机模拟实验现象, 即降低风险又保证了实验教学的效果,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成功的创新实验能将枯燥的课堂变的群情激昂,能将抽象概念或现象变的直观明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于教师,教师应该解放原有“不放手”的思想,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对实验装置进行创新改造,让学生大胆尝试,积极的探索,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必要时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实验仪器的有机结合,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戴惠恩. 浅谈物理演示实验的创新设计[D]. 教学仪器与实验, 2007.
[2] 刘黎安. 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上动起来[j]. 陕西省白水县城关一中, 2009.
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范文3
一、定量实验探究题
例1 钢铁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选择优质炼铁原料十分重要.甲、乙两组同学对某钢铁厂所购进的赤铁矿粉中主要成分Fe2O3的含量进行测定.(假设每步反应均能完全进行,赤铁矿粉中杂质性质稳定,既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
1.甲组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赤铁矿粉,采用如上图的装置进行实验.可以通过下面不同的方法计算赤铁矿粉中Fe2O3的含量.
方法1:称量反应前后A装置的总质量,计算出Fe2O3的含量.
方法2:称量______得出反应生成的CO2质量,计算出Fe2O3的含量.
2.乙组同学称取等质量的赤铁矿粉放人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______(填一个操作名称)后立即称量.根据称量的数据计算出Fe2O3的含量.
试题特点及解法分析:本题是一道定量实验探究题,测定某种赤铁矿粉中Fe2O3的含量.甲组同学设计了上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根据该装置,可以有以下两种计算方法:一是根据反应前后A装置的总质量,推出Fe的质量,就可以计算出Fe2O3的含量;另一种是称量反应前后B和C装置的总质量,推出CO2的质量,也能计算出Fe2O3的含量;C装置的作用是吸收CO从B中出来时带出的水蒸气.
乙组同学设计了另一种方案:称取等质量的赤铁矿粉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由于乙组同学没有将沉淀洗涤、干燥后再称量,而是“立即称量”,这样得出的结果没有甲组准确.
二、实验流程探究题
例2 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网上看到:茶叶是碱性食品,喝茶可以溶解脂肪而减肥.他们设计了探究的课题是:比较不同产地茶叶泡出液的酸碱度及茶水是否能溶解脂肪而有减肥作用.他们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从市场上购买了三种不同产地的茶叶,编号为A、B、C.
②取A、B、C三种茶叶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开水冲泡.
③用pH试纸分别到杯中蘸取A、B、C三种茶叶的泡出液,和标准比色卡比对测得它们的 pH分别为5.4、6.3、6.0.
④将形状、大小、质量相同的脂肪小块,分别放入盛有三种茶叶泡出液的相同杯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保温5小时后,分别滤出脂肪块,吸干表面水分并称量.根据脂肪块在茶水中浸泡前后的质量变化(不考虑脂肪块吸水),判定茶水能否溶解脂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实验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______.
(2)在第②步实验操作中“相同的条件主要是指:水的温度、茶叶的质量、冲泡的时间及______应相同.
(3)组内有的同学认为,第④步实验设计不严密,需要改进的是______.在第④步实验中,根据实验的目的,适宜的温度应控制在______左右.
试题特点及解法分析:本题是一道实验流程探究题.题目已经给出了完整的实验流程,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经验和掌握的实验操作要求进行判断分析找出实验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③.在测液体pH时不应该将pH试纸放到杯中蘸取泡出液,而应该用玻璃棒或胶头滴管取液体滴到pH试纸上.在对比实验时,必须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才有意义,明确了这一点,(2)的答案就容易得出.相同的条件主要是指:水的温度、茶叶的质量、冲泡的时间及水的质量或体积应相同.第④步实验设计不严密,需要改进的是要设置对照实验,适宜的温度应控制在37℃.
解答实验探究题,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两点:
1.以教材实验为基础,适当进行拓展延伸训练
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对实验双基的学习,帮助学生构建实验基础知识板块,训练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思维创新能力、探究能力.
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范文4
关键词:阅读教学 体悟式 学习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阅读中的对话与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的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从“课标”中可以看出,关于语文阅读教学,注重这样几点: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因为,体悟式学习中,“体悟”是学生的体悟,是学生通过自身的各项条件自主学习,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有所得。所以,学生必须是处于主体地位的。另外,教学活动要井然有序,就必须有一个组织者、引导者――教师。而文本作为连接起师生及作者的桥梁也是相当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提高教学效率。就要在教学方式上苦下工夫,让课堂重新焕发活力。
一.归还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在阅读教学中,阅读是学生的个体阅读,体悟也是学生个体的体悟。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过于膨胀的主体意识和超越了边界的主体作用压抑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另外,教学中要么大包大揽,用大量的讲解,训练等教师的活动占据或取代学生的活动,把学生从教学中分离出来,只剩下教师的“与知共舞”;要么加上许多条条框框来限制,规范学生的认知活动。教学的标准化、模式化盛行,而个人的独特性、创造性消失了。
学生主体性体验的缺失,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萎缩,这是一种“去我化”的教学活动。只有“他(她)的”而失去“我的”体验的教学,无疑失去了课堂的生命关照,学生得到的并不全是他们自己体悟到的。“我们听得到音,却得不到印象;我们听得到声响,却看不见行动。”“因为他们缺乏对内在生命的直觉,他们缺乏内容。”[1]剥夺了学生对知识的主体性体验,必然使他们养成被动而不是主动的,依赖而不是独立的,接受而不是创造的体验,失去自己的话语权;本应丰富的“全人”,不知不觉成了机械的、冷漠的人。造成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异化。
而体悟式学习是指向学生的,则更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因此,要实现学生的主体性体悟就要做到:第一,要求教师及时转换角色意识。要给自己正确定位,唤醒并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承认、正视、归还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权力,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发展的自交还给学生;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活动的一部分。第二,要求建立“我―文本―你”型的多重对话关系。只有建立平等、民主的对话观念,学生才能勇敢地、自由地、尽情地去感受、去体验。第三,教师要诱导启发学生不盲从书本和权威,敢于体验,敢于创新。
二.摆正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2]一般来说,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他的思想深度、人生经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他可以起到向导的作用,但绝不能取代学生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因此,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也十分重要。在一个刻板呆滞的课堂中,富有活力和创意的对话是难以实现的。轻松、活跃、和谐的环境气氛,当然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而“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对于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无疑是一种近乎灾难的障碍。”[3]
因此,教学的本质,就如海德格尔所说的一样“让学”[4],即教师“让”学生自己去学。体悟式学习则更应让老师放手,进行组织、引导,让学生自己去学。这里,“让学”有两层含义;一是“让爱”,即让学生爱上语文。二是“让知”,即让学生了解学习的门径,知道该怎么去学,即所谓的“授之以渔”。“让学”首先是主动、自觉的行为,是师生间发生的活动,关键在于启发、引导学生去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学习的欲望,使之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具有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所以说,教师的职责就在于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并提供主体地位的天地,使得学生成为学习的行动者。
三.尊重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对文本的多元解释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5]所以,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及教W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同时,应“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6]“新课标”关于阅读教学有这样的建议:“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新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来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正如鲁迅先生在论及《红楼梦》的主题时,曾说:“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才子们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降洞花主》小引)由于读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同一作品的阅读鉴赏也就各异。
古人讲:“文贵自得”。懂的这点才算懂的了阅读的三昧,才能做到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所以,阅读教学中,不要去刻意追求“标准答案”。“学生在阅读中,并不是消极的接受,索求意义,而是积极主动去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7]
而我们过去着眼于升学教育的中学教育标准化,以课本以及老师的答案为绝对的标准答案。口上说是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实际上学生绝不可“离经叛道”。长此以往,学生对书本与老师充满迷信和盲从;以死记硬背为能事。这或许会获得考试上的好成绩,但窒息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以,要改变所谓“标准答案”的简单做法,让他们通过自己切身的体验达到对作品的多元理解。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它所承担的任务最重,所解决的问题也最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决定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为了开创语文教育新纪元,我们必须使阅读教学跨到一个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福录贝尔.《人的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64-65页.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第16页.
[3]叶澜主编.《新编教育学教程》.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1年第15页.
[4]海德格尔著、郜元宝译.《人,诗意地安居》.广西:广西师大出版社,2000年第20页.
[5][6]均见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2页.
[7]《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第55页.
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范文5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5-0058-02
信息化教学资源作为支持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已经在中小学中普遍应用。我国信息化教学资源已经开始从数量的积累走向质量的提升,优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要在设计制作过程中时刻考虑用户体验,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过程。
作为最常用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演示文稿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十分普及,它能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数字资源进行整合,而且操作简单,容易上手,因此深受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喜欢,已经成为中小学教师标配的“信息化助手”。
虽然教学演示文稿制作简单,但很多教师制作的教学演示文稿仍存在逻辑结构不清晰、界面布局不合理、内容大量堆砌、色彩搭配不和谐等问题,导致不能有效地将信息传达给学生。因此,研究基于用户体验的教学演示文稿的设计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1 用户体验的内涵
用户体验是指用户使用产品或享受服务的过程中所获得的认知和情感,包括对产品属性的认知(如功能全面、设计新颖等)和情绪上的变化(如满意、愉悦等)[1]。
基于用户体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充分体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原则,强调将用户体验贯穿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过程。对于教学演示文稿来说,这里的用户往往是学生,因此,教学演示文稿的用户体验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其给学生带来的认知和情感。基于用户体验的教学演示文稿设计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2 基于用户体验的教学演示文稿设计策略
结构设置 教学演示文稿中的内容是按照教学设计的要求,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进行组织的,一个好的教学演示文稿要逻辑清晰地展示内容,所有内容都要围绕教学主题进行设计。一般在教学演示文稿的第二页(即目录页)中将整个教学演示文稿的逻辑结构通过列表、概念图或组织结构图的形式进行呈现。在WPS演示中,可以在“插入”功能区“幻灯片库”项目中选择不同项目数量的目录页模板。
页面布局
1)内容突出。页面中的内容要突出重点,切忌出现大段文字。页面标题要简短,字号要比正文部分大一些。一般来说,主体内容不要超过10行,每行不要超过20个字,不要出现大段的内容,要将需要呈现的内容凝练出几个要点,采用列表或图形的形式进行展示,将最重要的内容放在屏幕中间或设置加粗、变色等属性。如果每一条文字内容多于一行,最好在两条内容之间通过空行进行分割。
2)页面均衡。如果页面中存在图片、文字等多种内容或内容量较大时,在进行页面布局的时候,要考虑让内容在页面中上下左右四个角度的均衡分布,如左侧图片、右侧文字,左侧文字、右侧图片等。
内容设置
教学演示文稿最大的作用就是将屏幕上的内容有效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屏幕有效地获取所传达的信息。因此,内容是教学演示文稿的核心。笔者经过多次实践和调查研究,总结出教学演示文稿内容设置的一些原则。
1)文字。页面中文字内容在设计上应遵循一致性原则,各页面标题内容的字体、字号、缩进等属性应保持一直,各页面主体内容的字体、字号、缩进等属性也应该保持一致。
文字内容的字号设置在20~28磅为宜,最好为24磅或28磅,行距一般设置为1.5倍。文字内容的字体设置应考虑教学演示文稿内容的特点、学生的特点和兼容性。由于制作教学演示文稿的计算机与播放教学演示文稿的计算机往往不是同一台,所以最好采用常见的字体,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常见字体有宋体、黑体、楷体等。一般将标题内容的字体设置为微软雅黑,主体内容的字体为楷体。
2)图片。图片也是教学演示文稿中重要的素材,几乎所有的教学演示文稿中都会插入图片。在插入图片之前,要在保持图片清晰的情况下将图片文件的大小降到最低,在处理图片时一般在保持图片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将图片的高度设置为1000像素,然后将处理完的图片插入教学演示文稿中。页面中同时展示的图片不宜过多,会影响展示效果,可以将多幅图片逐张进行展示。
很多教师喜欢在教学演示文稿中插入动态图片来点缀页面,但这些动态图片如果应用不当,往往让学生将关注的重点从页面内容转移到动态图片上来,动态图片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一般动态图片不用于点缀页面,而是用于提醒或激励学生。
3)音频。教学演示文稿中的声音,按其表达形式可以分为解说、音乐、音响[2]。教学演示文稿通常作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辅助资源,所以一般不需要添加解说。音乐可以起到烘托气氛、深化主题、抒感等作用。在插入音乐时,不要出现将音乐作为背景音乐,从头到尾贯穿教学演示文稿、音量过大、音乐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不符等情况。音响在教学演示文稿中通常用于模拟自然界的各种音响,具有创设情境的作用。
此外,在设置幻灯片切换和元素呈现效果声时,不要添加一些怪异的声音,且不要影响课堂教学气氛。
4)视频和动画。在播放视频或动画的时候一定要全屏播放,将视频内容最大化地进行展示。在播放视频和动画前将系统的音量大小调节到中等偏小的位置,在播放过程中再根据环境要求进行适当的调节。
色彩搭配
1)模板选择。模板的选择要考虑客观环境、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除了软件自带的模板之外,还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寻找适合的模板。尽量选择同一个底色的模板,至少要在文字或图片的地方保持同一颜色。如果采用两种或多种底色,且反差较大,则文字颜色搭配难以达到协调,看起来过于花哨。
不推荐选择页面花哨的模板。因为模板太花哨,会影响到表达过程,让观众过多注意模板,从而忽略幻灯所要表达的实际内容。此外,选择一个从来没有用过的模板也有风险。如果对配色没有经验,计算机的色彩也未经过校正,电脑屏幕上的显示与投影仪屏幕上会有较大差别。特别是底色和文字色相近的配置,在光线很亮的地方效果就会很差。
2)颜色搭配。文字或图片颜色不能过于接近底色,要有一定对比度。比如,采用蓝天白云的底色,白云上的文字则显示不清。一般来说,要避免蓝底黑字和红底黑字的现象。
同时一张幻灯片上的颜色尽量不要超过三种,不要在一个主题下显示多种颜色。有时为了强调,在一个句子里使用多种颜色,反而给人花色刺目的感觉。
整个幻灯的配色方式要一致。比如标题使用蓝色,后边幻灯的标题中应尽量使用蓝色。字号、字体、行间距保持一致,甚至插图位置、大小均不应随意改变。
动画设置
1)内容动画。标题内容一般不设置进入动画效果。如果为标题设置了进入动画效果,首先展示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张空白的幻灯片,然后再通过动画效果展示页面标题,会造成时间上的浪费。主体内容在设置进入动画效果时,要结合教学设计的具体实施过程,将内容按照讲解的先后顺序进行动画设置。如果需要突出显示的内容,可以设置强调动画效果。
2)切换动画。在设置动画效果时要考虑软件版本的兼容性问题。目前常用制作教学演示文稿的软件有Microsoft PowerPoint 2003、2007、2010和WPS演示等,这些软件往往高版本会兼容低版本,但在低版本中很难播放一些高版本中新增建的动画效果,如Microsoft PowerPoint 2010中新增加的“棋盘”动画效果在2003、2007和WPS演示中不能很好地展示。
此外,幻灯片切换效果的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一般时间设置在1~2秒之间为宜。
情感传递 好的教学演示文稿不仅能良好地传递信息,而且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能给学生在情感上带来积极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带来开心、愉快、轻松、舒适、快乐等直观的心理感受。
体验式教学策略研究范文6
关键词:初中体育;体育创新;策略;教学
祖国的生命力在每一代正在成长的孩子身上,初中生的体育教育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拥有好的体育素养,才能让各个强项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以往传统模式的体育教学不能跟上现代化的步伐,学生对体育课程更是兴趣缺乏,面对很多现状教学之中的不足与弊端,教师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应该秉承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教学理念,深化创新体育教育改革,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来有所学、学有所得,学到相关的体育技能,更能增进自身素质的培养,对于以后的工作、生活将是很好的基础。教师应该结合学生以及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策略性分析。
一、教师在进行授课之时,要充分利用自身在创造方面的能力以及思维,带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教师是整个班级引导的核心,这一核心的作用就是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关于体育知识的深化以及认识、学习,学生在进行体育能力培养的同时,更能够让体育创造精神发挥出来,教师一定要进行策略化的教学,才能够促进学生因为体育教学的创新带动自我进行自身创新能力的发展。创新是所有发展的源泉与基石,无论何种形式的思维,它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着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行程,在这方面教师一定要改掉以往的墨守成规,教会学生进行心理学中经常说的“定式思考”,进而让学生自己有一个独立的思维空间。
对于体育课之中学生的求异之说,只要学生自己能够自圆其说,教师都应该鼓励并且尊重学生的思维发散,只要敢于想象,都是进步与创新的体现,对于体育这项教学,教师在进行体育运动或者体育技能的训练之前,可以先进行相关知识或者相关历史的小链接,便于学生的理解,也让学生产生一定的兴趣,这是一种体育创新策略的教学,更是以往传统之中从未用过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体育知识的拓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体育不是专门为了训练体育技能,体育是让身体各个能力得到最好限度的发挥,让学生的头脑处于运动状态,且身心轻松的体育项目,是别的课程不能够与之比拟的。在进行体育课程的讲解与训练之时,应该懂得创新的具体意义是什么,注重学生在体育课程上智力方面的开发极为重要,因为体育课上,教师要注重学生主动性的调动以及培养,注意创造性的开发,进而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同时开发了学生的智力,让学生从“要我学”的状态转变为“我要学”的状态。教师在进行体育知识的讲解的时候,应该注意创设有利的情境,促进学生在活动之中进行动脑思考,做到寓学于乐的教学效果。
我们知道,凡事与智力有关的一切,都需要兴趣的培养,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生进行相关科目学习的前提,教师应该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兴趣的激发。教师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之上,要懂得灵活运用与有机结合,要多为学生创设能够促使学生独立探索以及独创见解的环境,对于同样的知识,能够各抒己见,可以适当地进行课堂讨论。体育不仅应该在操场上进行训练,还应该注重理论课程,在课堂上一样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小组讨论形式也能够增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立足现状,进行体育创新式教学策略的优化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能够充分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在真正意义上做到让学生快乐学习,并且乐于创新,教师也能够做到寓学于乐,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放松,知识得到最好效果的吸收,兴趣能够推动学生自觉性的加强与积极性的深化,对于体育教学领域来说,教师要根据男生和女生之间不同的生理特点,适当地进行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自身的特长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也可以针对这样的情况去开展不同形式的体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更培养学生体育学习习惯的自觉形成,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课程的编辑,比如说学生可以自编制健美操,或者是创造街舞等,增进学生兴趣与身体素质的同时,更发散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也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这种意识。
教师可以适当地组织一些竞赛,或者设计一些愉快的体育活动,进行创新的引导,或者可以发散学生自己的创新思维,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他们所想的理想活动,要结合体育进行,在激活学生体育思维的前提之下,更增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体育活动的索引,比如说,教师可以把下节课的体育教学内容提前告诉学生,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相关知识的联系。例如,学习篮球知识后,说说足球以及足球在各国的相关历史,而由足球又联想到了什么,如果是圆,说说相关的数学知识,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教师就要进行相应的鼓励,加深学生对于知识拓展面的理解,更增进了他们创新能力的培养。
和谐的氛围是教师进行教育的前提。在进行体育知识授课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关系的培养,只有课堂气氛和谐,才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参加这项体育教学,才能增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营造出新时代教学理念下的创新教学课堂。体育课是唯一一门教师要身体力行的课堂,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样的因素,进行策略的优化与创新,注意在体育课上面激发初中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行民主的形式教学,鼓励学生对于体育知识的提问、质疑、参与,并且对于相关知识可以各抒己见,而体育教师自身也要增进自己的体育技能,增进自身素质的培养,懂得体育教学这项艺术的优化,用多元化的创新方法进行学生体育教学的策略优化,以创新的教学模式带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培养自己的体育素养,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方面一系列思维的培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体育的教学模式不再像以往的灌输与机械式,它融入了更多的创新元素,无论是从教学的手段上来讲,还是从教学的形式以及内容,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授课的时候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发挥好教师的引导地位,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提高学生体育技能的拓展与延伸,对于学生整体中的各项兴趣技能应该秉承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观念,鼓励学生体育素质的培养。创新是一个国家进步的灵魂,创新的教学模式更是教师教学的根本前提,对于教学目标以及效果更是具有一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益鹏.初中体育创新教学浅议[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