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的步骤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探究式教学的步骤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探究式教学的步骤

探究式教学的步骤范文1

(一)敢于质疑和否定

纵观高中数学教学的基本现状,要么是教师“大包大揽”,将教学课堂变成自己的“一言堂”,要么是学生唯课本是从,缺乏探究意识和质疑精神,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难以得到拓展与提升。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提倡学生敢于质疑和否定,对教材中的基本内容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针对同一类型的问题能够提出多样化的解决方法。

(二)依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探究内容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要善于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采取相应策略,不能违背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确保探究内容的难易程度在学生的认知与接受范围之内,确保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信息的收集和研究,提高备课的针对性和质量,将探究式教学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结合。

(三)促使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根本目标是促使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学生能够充分自主地开展自我学习,实现自我提高,这也是探究式教学的本质要求。探究式教学模式既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要善于提出探究性学习策略,结合生动的教学案例使学生深入了解探究学习的精髓。教师的引导作用还表现在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以及循序渐进的教学计划。

二、高中数学探究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一)营造探究式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首先表现为营造探究式课堂氛围,改变传统课堂的弊端,构建高效互动、全员参与的趣味课堂。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数学“推理与证明”的内容时,教师首先以实际案例进行课程导入,鼓励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求解和证明;其次,教师依据本节课内容提出某种推理与证明方法供学生讨论。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思维拓展,积极尝试反证法、归纳法和演绎法等。

(二)确定学生探究学习的一般步骤,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得要领。教师首先将学生探究学习的流程规定为观察、提出问题、自我论证、案例导入、确定结论。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数学“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的内容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了如下探究步骤:观察相似三角形、特殊三角形(如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之间的比较、明确相似三角形的构成条件。学生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探究学习,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

(三)倡导合作学习模式,培养质疑精神

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在要求决定了必须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使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增强判断能力、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在相互交流中增强质疑精神。

探究式教学的步骤范文2

以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据,教学的实质就是不断挖掘学生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开发了智力、锻炼了能力。探究式教学模式正是在这种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围绕着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展开。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步骤如下:(1)要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前提条件。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探索,才能使探索的目标更加明确和细致,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当然,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趣味性、启发性和探索性。(2)要分析、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探究式模式的核心和关键,是学生们学习活动的重要成果。(3)要进行总结。最后的总结是必不可少的。这一过程中,仍然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对应注意的地方加以纠正或者补充说明。

二、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笔者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以《恐龙的灭绝》一课为例,探讨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通过设置问题,导入新的课程,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首先展示一下恐龙模型,并播放专门记录恐龙生活的影片,把学生带入恐龙的世界中。然后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发问:“恐龙在地球上存活了很久,数量很多、种类庞杂,但是现在问什么没有恐龙了呢?恐龙问什么灭绝了呢?”学生在强烈的兴趣下,会深入思考问题中。

2.解决生字词,克服探索障碍。教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通读课文,找出生字词。然后通过文字大闯关等游戏,强化对生字词的认识和理解。

3.朗读课文,搜集解决问题的资料。此环节鼓励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分析和解决此前提出的问题。

4.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加强课外拓展和知识积累。教师对课文内容总结之后,可以留下问题:“恐龙灭绝的原因除了课文中提到的五种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呢?同学们可以查阅更多的课外资料进行探索。”这样就给学生创造了实践的机会,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三、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1.必须设定明确的探究目标。目标掌握着学习的方向和重点,有了目标才可以避免做无用功。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目标分为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要实现哪种目标,教师必须事先做好准备,并使目标明确化、具体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集中精力去探索和思考;同时,所得到的研究成果才能有针对性、才能立住脚。

2.必须给学生充足的探索时间。充足的时间是保证探究式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依据。如果教师给予的时间不充足,学生就很难完成探索工作,还会打消学习的积极性。

探究式教学的步骤范文3

关键词:课程改革物理教学探究式初探

引言: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已经拉开,每一位物理教育工作者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迎难而上,以培养适合时展要求的人才为己任,积极投身到物理课程改革中去。

正文:

一、探究式教学是一种什么样的教学模式

理论上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形成观点的教学方式。通过个体或群体的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培养科学方法和探究能力,形成探究品格的活动。

科学探究一般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计划、设计实验和收集证据、分析和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七个因素。

二、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物理课程改革的理念上可知,探究式教学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特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探究式教学,这是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探索的重要内容。

三、在实施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提高,成为现代研究性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要不断地反思,经常阅读一些教育理论,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新的教学技能和现代教学手段。

对学生要信任,遇到问题引导他们进行讨论,活跃思维、开发潜能,增强他们的学习乐趣和信心,从而使学生学到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

四、教材的编写为实施探究式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初中物理作为物理的入门,在编写上为我们提供了有利条件,它强调以探究式教学为主。

五、本着探究式教学的想法,在平时教学中注意了以下问题:

(一)在备课上要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对于一个问题的提出要积极思考努力探索,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准确地信息、完整地知识。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引导他们沿着探究的思路去解决问题。

(二)在教学中要从学生易接受的事物开始,使他们达到乐于参与的程度。现代初中生的心理水平正处在形式运演初级阶段,他们获取信息的过程常常离不开具体的事物的支持。因为(1)初中物理课堂探究应以学生能习得正确的态度为重要目标。(2)探究之初以实验为中心,探究目标要切近,要与思维起点构成上下位关系,对于探究途中的思维断层应及时补充后续实验或用对话的形式予以调控,不断训练学生由“接受”“反应”向乐于“参与”的心理过渡。

(三)初中的探究式教学还要为高中的探究式教学做准备和衔接。初中阶段可以从学科内较为简单的探究式教学入门,以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有指导的探究式教学为主,为后续跨学科的高中的探究式教学做准备和衔接,教师应筛选出那些适宜开展探索式教学的内容。

六、探究式教学的结构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科学猜想讨论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分析得结论应用反思

下面以“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原因”为例介绍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科学猜想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情景创设可从生产、生活等现象入手,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为探究的动力来自于对问题的好奇、敏感和丰富的联想与假设,来自于不同的观点的撞击和争辩。好的情景创设能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这里的猜想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生活经验进行的,而不是凭空猜想。但教师也不要追求严密的逻辑性,要鼓励学生的直觉思维,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

本节课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以原有的知识为基础,观察家庭电路的连接及工作情况,提出问题:如保险丝断了那会是什么原因呢?学生讨论进行猜想:短路、总功率过大、电源电压过大等,然后让学生说出理由。

2.学生讨论、设计方案

启发、引导学生先从宏观上提出总体思路,设计总体方案,再对每个局部进行微观设计,这样可以使学生的知识活化重组,有机组合形成相互联系的知识结构,只有结构化的知识才能向能力转化。设计方案的过程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有利时机。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让学生把思维过程暴露出来,适时地加以引导和点拨,也可以站在学生的思维层次上提出问题给学生思维指向,同时要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和时间,千万不能包办代替,注意方案设计不仅仅为解决问题,我们要在设计过程中整合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有时方案可能并不完善,可留给学生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自己去发现、修正、完善。开始时可提示从而降低难度。

如本节课设计方案时,可先提示如下:在设计“短路”造成电流过大的实验中,最好给哪个元件短路?用什么来观察电流过大?应选用那些器材、规格怎样?然后分组讨论,选器材,设计实验电路图如下:

图1图2

对于显示电流的大小,有的学生还坚持用量程大的电流表而不用保险丝,对此,可让学生根据电流表的特性及电路的连接情况分析,排除只用电流表的想法从而确定和统一实验方案。

3.学生操作、实施方案

方案出来后,让学生分组独立地进行实验操作,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出现设计的方案不合理或不完善,可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修改,同时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求实的作风,一丝不苟、客观公正、尊重事实,坚持真理、勇于修正错误的科学修养。下面就是本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

首先让学生讨论归纳步骤,然后让学生按总结的步骤去操作。由于是初次尝试探究法,学生对此还不大熟悉,为了顺利完成实验,可给以下提示:与什么情况相比电流过大?学生再讨论总结出如下步骤:(1)连好如图1电路,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观察灯泡和保险丝的工作情况。(2)断开开关给灯泡短路,如图2,闭合开关,再观察灯泡和保险丝的工作情况。(3)分析现象并得出结论。步骤归纳后,学生就可以直接去操作。

4.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要进行有效地启发,引发学生思考,组织讨论。渗透科学思想方法,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汲取别人的思想。学生实验结束后,教师提示各组之间进行相互交流,借鉴别人的优点,改正自己的错误及补充自己的不足之处,最后由教师统一思想。

如本实验中如何判断保险丝是否断开可讨论:图1现象:灯亮,保险丝无现象。图2现象:灯亮,保险丝瞬间发出亮光。对比两现象得结论:短路可以造成电路中电流过大。对此,有的学生会提出问题:保险丝瞬间发光灯不亮,能确定是保险丝断了吗?学生讨论后要更换保险丝试试,经实验后才能确定保险丝是否断了。实验后确定结论是正确的。

同理,在研究“总功率过大”“电压增大”造成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也采取了如上探究过程。

5.反思应用

反思探究过程,梳理思维线索,可使学生认识深刻、理性。更重要的是反思总结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总结探究过程的困惑与喜悦。在应用中巩固探索过程中获得的新知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获得探究问题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如本节课中研究后两因素也可造成电路中电流过大时可让学生反思后在课下自己完成。

七、探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虽然探究式教学在教学领域提倡已久,但在我们农村中学真正实施也还不久。平时我在教中多多少少也进行过探索式教学,但对这种教学方法的实质还并不了解。通过这次深入的探究总算对它有所了解,但还并不完整,还需要不断的努力学习和完善。特别是其中的某些步骤我觉得还不够完美,如在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怎样才做到简练和恰到好处,还有在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实施方案的过程中怎样才能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顺利地完成及学生通过现象能容易得出结论,这三方面是重点也是难点,我觉得这一点需要不断的去摸索和总结。

结论:虽然对探究式教学初次研究,但这对我以后的教学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至少它把我引向了教学的改革之路,使自己勇于改革、敢于探索,也为自己以后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感谢那些在我进行教学改革过程中帮助过我的老师们和同学们。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教师读本.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探究式教学的步骤范文4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体会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实施,探究式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愈发重要。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际工作中的探究式教学工作,总结了几点关于探究式教学的心得体会,本文将重点对探究式教学的研究和笔者的体会进行探讨。

一、探究式教学的概述

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班级活动、小组讨论和个别学习等方式进行问题的探索。探究式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般而言,探究式教学可以分为“创设问题情境―学生合作探究―验证结果与评价―练习与知识拓展”四个步骤构成,而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能力进行步骤的增加或变更,让学生在答案探索的过程中解决问题。

二、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探究主题

在探究式教学的工作中,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活动主题决定了课堂的学习方向,因此教学目标和主题也成为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前提条件。教师必须在备课过程中充分准备探究活动在实施过程中探索的问题,从而充分激发学生对于活动的兴趣。

举例而言,教授六年级上册“圆的面积”时,教师需要事先准备呈现问题的方式,并在教学过程中确定通过何种问答引起学生的兴趣,在之后的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师生交流将圆的面积公式自然融入总结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记住圆的面积公式。

2.教师积极引导,促进探究教学

小学生好奇心重,当学生对于某一事物产生兴趣或疑问时,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最好时机。此时,教师不能将答案或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要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交流讨论和推理,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结论。

比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学习情境,将实物教具进行剪裁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三角形面积是原有矩形的一半,并让学生探究证明过程。

三、探究式教学的体会

1.教师素质明显提升

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探究式教学中也是课程和问题的开发者。传统教学中,教师经常习惯性地将探索思维部分草率地转化为常规的复现思维部分对学生进行教学。可是,和复现思维部分教学相比,探究思维部分教学需要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进行答案或结论的探究。如果探究思维部分依靠复现思维部分的传授,会严重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对于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

探究式教学可以有效激发教师对于教学课程设计的主动参与意识,为教师的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机会。教师可以通过探究式教学的整个教学过程提升自己的专业和综合素质,将自己的身份变为课堂教学的研究者,通过课程的专业设计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2.课堂教学氛围改变

探究式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对于学生思想的约束,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从以前的被动听讲变成了师生互动,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教师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设置了更贴近生活的情境,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周围环境和客观事实作为依据,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自己在体验数学、身临其境地感悟数学。拥有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后,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对于数学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教师要让他们通过观察、推理、思考和讨论获得数学知识,从而让课堂变得更加富有生机,学生更具活力。

3.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通过探究式教学对学生进行授课时,学生得到的益处不仅在于课堂气氛的活跃、思维的开阔和知识的充分获取,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学生思维变得开阔,因此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数量也随之增加。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和交流,通过学生自己的方式合理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能轻易否定某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应该因势利导,让学生在讨论和对比中认识解决问题不同方法的优劣,也体会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同时更加敢于面对挑战。

另外,学生还能通过探究式学习学会和他人合作交流的方式。在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学生形成了合作意识和群体意识,让学生在与同龄人的交流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方式、树立倾听他人意见的品质,同时通过概括经验、思维的共享,也形成了团结互助、相互尊重的集体荣誉感,充分感受成功的体验。

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有利于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让学生在交流与探究中学到知识,在探索中学会创造,是符合素质教育改革和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理念的重要学习与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探究式教学的步骤范文5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 生物课堂 教学尝试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047-01

生物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式学习,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已成为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新课题。所谓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近年来,笔者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不断尝试运用探究式教学,对探究式教学各个方面有些初步的尝试。

1 探究式教学基本步骤

学生在课堂上的探究包括一系列活动:如需要观察研究对象,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需要利用已有的知识,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假设;需要搜集有关资料,对假设的逻辑含义进行推断;需要调查或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需要收集,分析数据,运用逻辑或证据做出答案或解释;需要利用各种形式交流得出各种科学结论,并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反思等。

1.1 发现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生产实际、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入手或者是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并能用语言表述出来;教师可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寻找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创设出若干情境,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的来自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实践,来自于生物科学史中的趣味事例,来自于生物学实验,来自于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解释不了的问题,来自于学生对某一生物问题的不同看法。

1.2 作出假设

让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对问题的最终答案提出可能的设想,即作出假设

1.3 制定研究方案

让学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器具、材料、信息资源,设计一个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实验研究方案。

1.4 检验假设

让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验设计,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包括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收集资料数据、分析结果等。

1.5 得出结论

引导学生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并进行后期处理。

1.6 表达交流

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

2 探究式教学的模式

经过近年来探究式教学实践总结出探究式教学有如下几种模式:“问题――阅读――归纳――结论”、“问题――实验――归纳――结论”、“问题――阅读――实验――总结――练习”、“阅读(实验)――问题――实验――结论”等。从上面几种模式看出实质上把探究式教学过程分为两个核心部分: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我们认为提出问题是前提,解决问题是核心。我们生物组已把这几种模式不断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并在全校已达成共识。

3 探究式教学的课堂内容呈现形式

3.1 利用实验来探究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具有很强的探究性.生物科学体系就是人们(科学家)不断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让学生参加到实验中来,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3.2 利用资料分析来探究

有时,我们虽不能做科学家们的那些高尖端的实验,但我们可以利用科学家们研究的历程,利用他们实验中数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领悟科学家探究历程,一样能够训练学生科学思维,是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

3.3 利用调查来探究

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当代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怎样,非常有必要。笔者在设置学生实践调查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有一些体会。

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①提出主题:教师指定了两个主题――基因工程的进展、艾滋病病毒与艾滋病的防治。分组选择主题;②收集信息:教师首先强调了在收集信息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学生便开始分工合作,充分利用图书馆、报刊杂志、互联网等途径进行信息的收集;③写出报告:教师提供给学生有关写报告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作者姓名、文章标题、出版物的名称、出版时间和页码、作者的写作意图,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和事实,你对这篇文章有什么看法或见解等等。④报告的交流和评价:报告完成后,利用一定的时间让报告人进行陈述,而其他同学可以进行提问,由报告人进行课堂答辩。。

学生在调查中获得了对学科新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加深了对新问题的认识。在相互讨论、学习的过程中完成了信息的“互补”、资源的“共享”。通过调查,学生不仅增加了信息量、拓宽了知识面,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和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综上所述,探究式学习是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问题,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相互学习与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探究学习科学,可以使学生把科学知识的学习与科学方法的训练结合起来,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新问题,可以使学生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科学的性质等问题有切身的认识和体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第二中学,彭凌.探究式教学促进生物核心概念的构建之体会[N].学知报,2010年.

探究式教学的步骤范文6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学习活动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将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诱导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小学数学课堂焕发出生机和活力。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影响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优势发挥。因此,寻求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之策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一、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探究式学习表面化、形式化

在课堂上,教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或抛出一个数学问题后,马上安排学生自己动手练习和开展探究活动,然后请几位学生起来作答,如果这几个学生都顺利地把问题答对了,老师似乎就相信全班学生都会了,然后就紧接着进入下一个环节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确实轻松愉快,却容易造成课堂“表面繁荣”的假象。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大多数学生是否也进行了独立思考,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内容,我们都不得而知,探究性学习活动可能完全流于形式,成为典型的“课堂秀”。这样的探究学习就只能是“有形无神”的模仿。

(二)探究式教学内容空洞

在课堂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有结构的材料,然后提出问题、描述探究的步骤,最后让学生运用这些材料进行探究。但是,多数学生不能围绕中心问题开展积极有效的思考和探究,而是“各抒己见”,以至课堂秩序十分混乱,课堂探究形式大于内容。同时,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所设计的问题缺乏趣味性、实践性,与学生的实际不相符,也会造成探究内容空洞的状况。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如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缺乏足够的课堂调控技巧,学生没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形成良好的探究氛围等。

二、开展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观念

小学数学教师承担着儿童理科启蒙教育的重任,更应该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这是由数学课程本身的基本特点所决定的。教师首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充分认识到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探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因材施教,通过循序渐进的探究模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达到巩固新知识、提高能力素质的学习目标。

(二)创设情境

在小学数学课堂实践中,充满求知欲的学习氛围是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有力保证,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参与探究学习和思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相对有趣的问题情境:假如你是一个银行职员,客户到你处来存取款,金额如何计算,利息如何计算?通过这些综合性的问题,可以将整个小学数学阶段学习的一些如人民币、加减乘除、小数、分数等知识串联起来,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之中,运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参与问题的解决,这样对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有积极的作用。

(三)设计教案

教师要充分挖掘小学课堂的教育资源,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促进其探究精神,重点要在教学设计上下工夫。探究性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活动,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应重点关注的是:①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探究目标,如何向学生呈现这些目标任务;②本节课应该引导学生回顾哪些旧知识;③采取哪种方式导入新课;④创设怎样的问题情境;⑤如何设计探究学习活动的步骤;⑥安排哪些习题让学生练习,学生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有哪些;⑦探究成果是否得到巩固,课堂教学的氛围如何等。

(四)及时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的教学反思和评价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教师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在学生探究性学习活动结束后,及时肯定他们在课堂中的表现和努力,这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措施。教师也应该通过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通过合理的方式向学生反馈意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真正发挥评价的信息反馈作用,从而促进探究性教学活动更加深入地开展。

三、结语

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教无定法,贵在优选。探究性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的探究性教学活动,才能让数学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完整的建构,才能真正被学生掌握。

作者:李松眉 单位:乐山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参考文献:

[1]王树成.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方式初探[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09(10):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