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学习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探究性学习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探究性学习意义

探究性学习意义范文1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探究性学习

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与实践,谈谈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和体会。

一、 探究性学习的实施途径

1、创设情境,激活探究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善于提出一些既让学生有熟悉感,又需要动脑筋才能解决的问题。将学生置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境地,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从而诱发探究意识,激活探究思维。

2、 自由选择,激发探究兴趣

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对学习最好的激发乃是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当学生产生兴趣时,求知欲就旺盛,思维就灵活、敏捷。叶圣陶先生也有句名言:“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创造性情境中,全体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并从不同的视角,通过不同的思维探求问题的解决办法。在这样的学习中,教师要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3、 开放课堂,营造探究环境

开放课堂,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要为学生准备充分的材料,并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要注意倾听、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随时加以引导,保证他们都能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开放课堂应以课内为点,课外为面,课内外和谐衔接。

4、 放手练习,留足探究空间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讲解,学生记笔记。这种教学方法是把教师的分析、结论强加给学生,缺乏学生的参与、思考、想象与创造。

在写作教学(写一物品)中,我改变了这种教法。先引导学生观察,并让学生小组交流,然后放手让学生尝试练习。在练习中,教师巡回辅导并了解学生的难点,针对难点讲解,读范文以后再让学生修改。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能有的会抓住一些细节而忽视整体,有的会写出自己的情感和感受而忽视客观存在,但他们毕竟有了自己的体验和探索,并在探索中有感受、有发现,增长了技能。在练习中,应鼓励学生提出疑问,提倡组内同学间或小组间相互帮助,从而在探索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

5、 优化评价,保护探究热情

探究性学习将学生从抽象的课本、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给学生以感受自然、社会和进行探究的机会,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产生对知识、对学习的爱。

教师对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关注的不应是成果和水平的高低,而应以学生的现实表现作为判定的依据。如参与程度、认真态度、自主创新精神、规范操作程序和信息资料的处理能力等。评价应做到即时、即地、即兴。重学习过程而不仅是研究成果;重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仅是掌握知识的数量;重主动参与而不仅是一般地接受别人的经验;重非智力因素的成长而不仅是智力因素的增长;重学生全员参与而不仅是少数学生的表现。对学生的评价要兼顾个人的活动情况和集体的活动情况,采取教师评价和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形式,使语文评价“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评价”。通过评价,保护学生的探究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对探究性学习的思考

1、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

探究性学习是一次教育的创新,是一场学习的革命,它不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还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促使教师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掌握指导学习的技能和方法。

2、 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强调让学生自己发现、回答他们自己提出的疑问,探究解决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因而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不等于教师可以完全放任自流,放弃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从学习内容的选择到学习形式的设计和学习活动的开展,教师都必须从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既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要保证学生能学到知识。(2)做好教学组织安排。教师必须做到既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发展空间,又有基本要求规范学生的探究过程。(3)加强教学评估。

探究性学习意义范文2

关键词: 语文新课标 探究性学习 艺术空白 作品空白 教学空白 课堂空白

随着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也召唤着教育的巨大变革。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富于创新的精神;并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中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环节,也是语文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之一,它给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留出了更多的空间,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而探究式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笔者在教学中巧用“空白”艺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究的意识和精神。本文侧重于此,作一番实践与思索。

一、欣赏艺术“空白”,激发探究欲望

心理学中的“完形理论”认为:残缺、空白的东西,最容易使人产生一种急于“填补”、“充实”并使之匀称、完美的倾向,这种“好奇心”进而引发进取、探究的“内驱力”。但一般说来,人们总是把“好奇心”以一种原始的方式保存着,未能意识到这是一种进行科学研究的可贵的动力和心理资源。中国工程院韦钰院士曾说过:“什么叫科学家?科学家就是长大的孩子,他永远存在那种好奇心、那种进取心去探索问题。”因此在探究艺术“空白”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在欣赏中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不断增强他们对艺术“空白”进行探究的动机,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欲望。而在文学艺术作品中,就有许多“空白”的生动实例。如白居易诗中所写“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声虽暂停,可这声音所引发的愁情无限,内心的思绪无止境;鲁迅小说《孔乙己》中主人公最终是死是活,还是半死不活,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和“空白”;断臂维纳斯,你可根据想象为她设计无数双奇妙的玉臂,去构建心目中的各自美好形象;山人朱耷画鱼不画水,白石老人画虾也无水,但欣赏者从鱼虾的活泼游姿中分明可想象到水的存在,且是盈盈一池之水,晶莹透澈……可见“空白”并非真正的虚无,而实际上是给人们创造出想象的空间。所以前人说“人但知有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皆画,画之空处,全局所关,即虚实相生法,人多不着眼空处,妙在通幅皆灵,故云妙境也”,此之谓也。艺术创造,设置“空白”有时比创造形象更重要;艺术欣赏,欣赏“空白”有时也确实比欣赏形象更具风味。因为欣赏者再创造愿望的满足,再创造能力的发挥,再创造目的的实现,就在于这一片空白的吸引与诱发。探究“空白”,能使欣赏者循此而入洞天桃源,领略艺术的神圣灵光。一位美学家常言:“美,最广义的审美价值,没有距离的间隔就不可能成立。”这里说的“间隔”也正是作品中的“空白”,给读者留下探索的无限空间和丰富其形象的余地,正是这“皆成妙境”的“空白”,极大地激发了欣赏者探究的欲望,引领欣赏者探骊得珠,登高揽月,为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打下基础。

二、巧借作品“空白”,培养探究能力

西方接受美学认为,作品中包含许多“未定点”和“空白”,有待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予以“填充”和“具体化”。其创立者尧斯认为读者充分调动主体能动性,激活自己想象力,不但把艺术形象中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复现出来,而且能对原来形象进行开拓、补充、再创,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不能言。其另一创立者伊瑟尔说:“我们称之为空白的东西,是从文本的不确定性中产生出来的。”他又认为“空白”不是一种缺陷,而是激发读者想象来完成文本,形成作品的一种动力因素。建构主义理论指出,为理解一个文本,人们必须往返于“在场”和“不在场”之间,“已写出的”和“未写出的”之间,必须既能阅读一个文本所写出的内容,又能阅读文本未写出的内容,是一种心灵的对话,灵魂的回答。这些“空白”理论明确地昭示着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作品的“空白”,教会学生去欣赏去探究,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探究能力,与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

高明的作者总是在他的作品中不失时宜地留置“空白”,众所周知的莫泊桑小说《项链》,就是“空白”艺术的精品。小说详尽地描写了玛蒂尔德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的过程,而写到“这项链是假的,至少值五百法郎”一句时,全篇戛然而止,留给读者一大片“空白”。教学中我便鼓励学生,展开合理想象,探究玛蒂尔德得知项链是假的后的情形,问题一出,学生讨论异常激烈,这也成了这节课的“亮点”。有的描写了她痛哭欲绝的场景,有的想象出她狂放大笑的情形,有的认为她后悔万分,有的设想她如遭五雷轰顶、呆若木鸡等等。继而又深入一步引导学生对玛蒂尔德的心理、行为、语言等方面进一步展开想象,设想出她在特定情形下可能会有的各种心态、举止,并细致描绘出此情此景,此言此举,使人物唇吻逼肖,恍在眼前,收到“真境逼而神境生”之效。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体悟到作品对玛蒂尔德虚荣心的极大讽刺,而且更深地通过这一探究的过程,获得一种成功的愉悦,极大地调动了学习兴趣和对问题继续探究的欲望。

此外,像这样有探究价值的“空白”还有很多,如《失街亭》一文中为什么是马谡一人承担全部责任?这样处理公平吗?等等。教学中通过探究式学习,不仅明白了小说内涵的深刻性,更保护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使课堂教学呈现开放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巧妙借用这些“空白”,便能及时把握住培养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最佳契机。

和接受学习相比,探究性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目标。开展探究式课堂教学首先碰到的问题是如何选择探究的作品“空白”,可以说,好的“空白”选题是成功的一半。开展探究教学的重要条件是“空白”选题必须具有一定的难度,探究的作品“空白”具有新颖性,否则就没有探究的价值。也就是说,探究教学中要求学生探究的作品“空白”必须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空白”。

另外由于作品“空白”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学生对“空白”的解读是多元的,所以在“空白”探究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维,启迪智慧,多维度、全方位地去探究,去追求与众不同的答案。面对学生学习的多元反应,教师务必要善于引导,因为学生的多元反应并不都是正确的、合理的,他们的生活经验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对生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可能是积极健康的,也可能是消极不健康的。若教师为追求与众不同,一味地包容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置文本的价值取向于不顾,又在教学活动中缺乏正确的引导,易导致课文潜在的人文精神的失落。尽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毕竟还是哈姆雷特,而不可能是唐・吉诃德。求异不宜过多、过滥,贵为适度,这个度如何把握,关键要看是否有价值,是否有利于促进课堂目标的达成。

三、巧设教学“空白”,营造探究氛围

除了作者设置的“空白”外,教学中教师也要善于设置“空白”,引导学生探究、思考,甚至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质疑,激发探究欲望。《学习的革命》一书指出“学校应教什么?在我们看来,最重要应当是‘两个科目’: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21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有创新精神,“于无疑处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数成功的教学表明教师应当巧妙而精要地设置疑点,通过一些“争鸣式”问题的探讨,诱发学生思想的火花,不时迸发出创新的光芒,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我认为课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于去点燃学生渴望知识的火花”。如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我便引导学生讨论:齐威王是有名的贤君,可邹忌在劝说齐王广开言路时为何不像魏征一样直言进谏而绕那么多弯子来讽谏呢?然而在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探究中诱发出学生质疑的火花,一学生突然举手发问:“老师,古语道‘忠言逆耳利于行’,难道‘利于行’之言一定要‘逆耳’吗?然而邹忌进谏是‘顺耳’之言啊,所以我认为这句古语不确切”。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思路一下打开,众说纷纭,正反方辩论激烈,最终达成共识:向别人提意见也要相机而行,讲究艺术,追求效果才是。又如在教完《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三文后,运用比较法设置问题:三位谏臣为何不用相同的游说方法?这些“空白”疑点的设置,不仅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解决问题的兴趣,更主要是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尽管学生花了时间和精力,得出的结论可能多样,教师均应加以鼓励,因为新的课程目标告诉我们:教学目标不应只重“结果性知识”,而应侧重“生成性知识”以及“生成知识的方法”,但对学生结论也要加以正确评估。教师应借探究之契机,营造一种积极思考,多方求证的良好氛围,培养学生质疑精神,为日后的创新奠定良好的开端,即“学需有疑”、“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有位教育家认为:儿童身心发展包括两种水平,一种是“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最近发展区”。教学“空白”的设置就应当立足于“最近发展区”,依靠学生正在成熟的身心机能,使“最近发展区”转化为高一级的“现有发展水平”。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力所能及又要开动脑筋的“空白”,一旦独立思考后有了正确的结论,就会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愉悦,这种情感反过来又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供学生研读的“空白”问题难度要适当,以达到一种“跳起来摘桃子”的境界。学生围绕教师设置的教学“空白”展开探究,要最大限度地唤醒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案。探究虽然要看结果,但更要注重过程。要看这一过程学生的思维水平是否得到提高,语言能力是否得到发展。

四、巧创课堂“空白”,提供探究平台

其实,从另一角度来看“空白”理论,我们何尝不能说,它对教学本身也是极具启迪意义的。因为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艺术都是相通的。作品留置“空白”,以利于读者的参与;教学也应留置“空白”,以利于学生参与。纵观传统教学,其弊端主要表现在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式学习,课堂成了教师“唱独角”,不管学生愿不愿学,反正是“灌”你没商量,因而出现少、慢、差、费等耗时低效现象。针对这一现状新的课程改革旗帜鲜明地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就意味着真正的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教学中密切根据学生需求,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发展打下基础,简而言之,一切围着“学生”转。为此教学中绝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满堂灌”,而应创设课堂“空白”,充分调动学生去参与,去质疑,去探究,去自主获取信息,围绕这些“空白”充分“对话”。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一切教学改革得以成功的根本条件,也是生本教育与师本教育的根本区别。这里提出开展课堂“空白”的探究式教学,不是为了形式的花样,目的在于改变学生单纯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设置课堂“空白”十分重视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体验和作用,要求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探究的各种活动过程,特别强调主体性,反对花架子。如在教学《失街亭》一文时,对失街亭到底是谁之过这一问题,我便把发言权交给学生,积极引导学生充分讨论、反复质疑、互相辩论、积极探究,收效甚好。所以我们教师何必要“一言堂”,写满一黑板;何必要牢牢占领课堂,讲满45分钟?在教学内容上给学生留下“空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挖掘,去体味,去开创。在教学时间上给学生留下“空白”,让学生交流、讨论、发表感想。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在课堂“空白”的探究式教学中,讨论和对话是课堂生活常态,也是合作学习的重要形式,是获得有效知识意义建构的重要方法。教学活动是在学习者的讨论和对话中自然地展开的,讨论不是师生之间或同学之间机械的不需思考的问答,而是学生在积极思考的基础上对知识和经验的灵活应用;讨论不是对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所产生的不同建构之间的相互碰撞;讨论不是漫无边际的闲聊,而是师生双方都在明确教学目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方向有主题的活动。互相提问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教师可要求学生在探究“空白”时互相提问,可以男女互相提问,也可以是小组间互相提问。学生总期望能提出难住对方的问题,他们的阅读、思考会比以往认真,提出的问题有的是有人已知的,有的是大家都不懂的,有的问题甚至可以延伸到课外。

总之,在教学中应大力关注“空白”,巧妙设置“空白”,为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提供平台,以期培养出适应时展的素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尧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伊瑟尔.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88.

[3]张华.课程流派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4]皮亚杰.人文科学认识论.中央编译出版社.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6]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探究性学习意义范文3

在语文教学实际中,教师往往预设得过多,文本的学都是学生在教师的问题的引导下从文章的思想内容到行文思路亦步亦趋地来完成的,而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的革新,其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了学生的开放性的思维和创新精神。

在长期的以应试教育为中心的教育训练中,学生慢慢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定式: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并且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呈开放学习态势的研究性学习恰恰要改变这种状况。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研究的问题各不相同,每一个问题由于所获取的资料不同、对资料的分析处理不同,结果会有很大差别。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事实上已经不可能。学生没有了单一性标准答案思想上的束缚,完全可以在他负责的研究领域中任思绪自由地驰骋,充分发挥他的想象力。这样一种开放的自由的学习,正是学生灵感火花、创新精神产生的前提条件。学生通过探究可以学得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而这种研究经历是具有个体特征的,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有很大帮助的。

2.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学结构单一,教学方法死板,课堂气氛沉闷。“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实施以“研究”为中心的“五步教学法”(即质疑——选题——探究——解疑——检测),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实施者,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健全学生人格,激发学生潜能。

研究性学习虽不能直接导致学生的自由发展,但是它尊重学生主体性的特征能够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自由和创造力,从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提示人的潜能所在并将其释放。同时由于“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研究学习和实践操作为主的,它的实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体性、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协作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形成健全的人格。

4.构建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研究性学习”的课堂,是学生的“研究室”,教师已无法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学生也不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课堂中,师生所寻求的是教学相长、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5.有利于各学科相互沟通,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局限于语文学科本身,其可能涉及物理、天文、历史、地理,这样就有利于构建一个文理互通的大学科,而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也必须具备这些知识,从而也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背景下,研究性学习的作用显得尤其重要,那么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要如何实现开展研究性学习,实现从“接受性”到“研究性”学习的转变,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问题情境,营造和谐气氛

研究性学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打破思维的禁锢。大胆设想。

这就需要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有发问勇气,敢于向权威、教师挑战。同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进入状态,调动学生研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设问题情境也很重要。因为问题是最好的老师,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的情境,可以使学生明确研究目标,产生强烈的研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

二、注重自主探究,自我释疑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就要指导学生用研究的态度深入钻研文本,形成研究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以自主研究为核心,教师必须改变注重传授系统知识的观念,改变以往“讲深讲透”的习惯,充分认识到探究性学习的综合性。例如可尝试让学生制作了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源库,收集了作家的年谱、生平事迹、照片、作品,以及各种评论文章,图文并茂。在阅读教材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进入学习资源库,自行浏览,形成自己的课题,寻找合适的资料,分析综合别人的意见,形成自己的见解,得到问题的结论。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性加强了,学生搜寻资料,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会得到加强。实践证明,学生从中获得学习的能力和乐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调动各种经验,体验各种过程,从而学会如何学习,如何合作.

三、拓展语文研究性学习空问,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拓展语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思维、想像和创造的广阔天地,使学生在学习语文时多角度多层面地充分体验生活,这是语文研究性学习非常重要的一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架起了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桥梁,使语文走向生活。以语文的视角去观照生活,以研究的态度去对待生活,挖掘生活的丰富内涵,丰富自己的文化积淀。语文研究性学习应摒弃传统教学理念对现实生活的排斥,让学生在充满灵感充满激情充满理想的生活过程中,不断充实和丰富生命的体验。学生一旦体验到学习语文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通,语文课堂教学就成了课堂生活,语文的魅力也就应运而生了。

探究性学习意义范文4

一、呈现问题,确立探究主题

初中数学开展探究性学习,其前提是教学的内容要有探究性,问题要有探究的价值,要形成一个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问题焦点,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实现探究性学习的目标。因此,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处理和再创造,把教材内容转化成有实际意义的、学生感兴趣的主题。那么,如何来确立主题呢?我认为,要在教材内容和与学生联系着的社会现实生活之间查找结合点,从中析出探究主题。

如:(1)拍照取景角最大问题:在公路的一侧从A至B有一排楼房,想在公路L上的一任何一处拍一张正面照,如何选择公路上的点,使拍摄的一排楼房的取景最大(点A与点B直线L的各种位置关系讨论)。类似问题:足球运动员在何处射门最好(不考虑其它因素)等。(2)商品营销策略问题:调查某种商品的销量与它的利润的关系并解决等如何可使获利最大;对报亭买报情况调查(进价,售价,卖不出去而退回每份赔钱多少),统计一个月的销售情况,问怎样决策收益最大等。这样的问题,无疑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且能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习惯。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数学学科的理解和热爱,不仅学到了数学知识,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堂上的探究性问题,主要应来自于学生的提问。教师在对学生提问进行归类的基础上,还要对各类问题作进一步的修饰和处理,有些提问要给它配置合适的情境材料,有些问题要进一步拓展它的研究范围,围绕数学概念教学的问题在设计时还要注意能从中引出教材中的数学定理、基本结论。在呈现问题时,一般要首先要解决直接指向教学目标的主干问题和学生共同感兴趣的问题,然后呈现拓展性的问题,如果时间允许,可以把一些典型的个性化问题摆到课堂中来。在问题的出示上,可以把教师呈现问题和学生直接提问相结合。

二、小组合作,注重探究过程

小组讨论是课堂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形式,这种合作形式具有以下意义:首先,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可以激活原有的知识储存,在原有知识背景与当前信息之间生成更多的联系;其次,小组讨论使所有学生都平等享有参与探索的机会,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三,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依靠集体智慧来解决学生个体无法独立完成的问题,从而共同完成对知识的建构。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使小组内每一个学生的思维过程外显出来,在观点的冲突、反思、评判过程中逐步形成对问题的基本认识。

当学生把自己的观点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出来的时候,课堂教学就进入了第三个环节。全班讨论使学生的观点在更大的范围内接受评判,每个学生继续在冲突、反思、同化的思维运动中完成着对前面获得的基本认识的再建构。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全班讨论,学生合作探究的效果与教师的态度和行为都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发言和探究行为延时评价,要避免过早评价、过多评价,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够参加进来;当某个学生胆小、害羞、想说又不敢说的时候,教师要鼓励他发言;当学生的观点偏离了方向或学生陷入无谓的争论时,教师不能放任自流,更不能粗暴地加以干涉,而应当机立断,采取一定的方法把学生的讨论活动引向正题。在学生围绕问题提出观点后,教师要运用简洁的语言将学生的观点概括呈现出来,一方面是对发言学生的尊重和认可,另一方面也方便学生在讨论过程结束后对这些观点进行评价、筛选、整理。

在讨论过程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呈现的观点进行筛选、整理,得出正确结论。对某些开放性数学问题有多个结论、多种解题思路和方法时,要帮助学生比较择优,进一步优化解题思路;要让学生将有创意的观点记录下来,并以问题的形式进行整理;在探究性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反思一下自己学到了什么,在合作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如何,使学生在学会反思的过程中明确知识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策略。

三、 延伸课外,拓展探究效果

事实上,课堂教学不可能解决学生课前提出的所有有价值的问题,同时课堂教学中又有可能衍生出新的问题,如果对这些问题不了了之,必然会影响一些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热情,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给这些问题“留条后路”是初中数学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必然要求。要鼓励学生对尚未获得解答的问题进行再探索,并通过一定的方式(板报、刊物等)展示其探究成果。

探究性学习意义范文5

一、语文教师转变角色

传统的语文教学,习惯于教师讲课文,学生记笔记;习惯于老师说到底,学生听到底。而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运用综合知识,主动地进行有意义的探索,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转换角色。

1.做学生兴趣的激发者。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当成负担,而且会乐此不疲地干下去,所以在语文探究性活动中,激发学生兴趣是很关键的。

2.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语文探究性学习的起始点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方法,寻求答案。而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过程需要的便是老师的指导。要指导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比如如何质疑、如何提问、如何分析等等。

3.做学生活动的组织者。过去教师习惯于居高临下地教育学生,这样做的最大危害是在无形中损害了学生的个性;语文探究性学习有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自主学习过程的主体,在他们主动吸收自己最感兴趣或最需要的东西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鲜明的个性。

4.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行为。探究性学习是一次教育的创新,是一场学习的革命,它不仅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还要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促使教师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发生变化。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掌握指导学习的技能和方法。

5.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探究性学习的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强调让学生自己发现、回答他们自己提出的疑问,探究解决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因而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不等于教师可以完全放任学生自流,放弃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为:(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从学习内容的选择到学习形式的设计和学习活动的开展,教师都必须从课程标准的要求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既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要保证学生能学到知识。(2)做好教学组织安排。教师必须做到既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发展空间,又有基本要求规范学生的探究过程。(3)加强教学评估。

6.加强学校、社会、家庭间的合作,拓宽信息收集渠道。探究性学习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其活动内容已经突破了课本的限制,活动的时间、空间已实现向全社会开放。囟此,我们必须立足学校,加强学校、社会、家庭间的合作,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拓宽信息收集渠道,保证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7.确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这一思想,已逐渐形成了语文教学界的共识,特别是中央提出推进素质教育以后,以学生为主体,已经成为大家心目中的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

二、学生转变学习观念

探究式学习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任务。

下面以提问的教学模式解析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

学生问题意识的核心支撑,是其独立思考的能力。问题起于感知,立于思考,成于交流和表达。其中,独立思考是关键。在大班化教学的情况下,受教学进度的约束,教师在传授知识时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有限,留给那些反应较慢的学生思考的机会就更少了。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呢?

双基训练是问题意识产生和培养的必要前提和基础,缺少相应的知识经验,问题意识必然贫乏。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要的是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引导学生观察,提高观察能力,对问题意识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问题的发现既可以由教学内容引起的,也可以由观察大量的现象引起。观察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开发他们的直觉思维。鼓励和指导自学,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种基本训练。

自学往往是由求知欲驱动的,而求知欲又是从“问题”开始的,自学能使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钻研问题。善于自学,就能活跃思维,增长见识,发展能力。鼓励学生质疑,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适宜的环境。少年儿童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课堂教学活动应顺应这一规律,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此,师生之间要保持平等和谐人际关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焦虑感,让他们充分显示灵性,展现个性,这是为学生问题意识培养创设良好环境的重要环节。

探究性学习意义范文6

例1:读图分析,进一步构建DNA分子结构的概念。

探究性学习运用于生物的概念教学,问题情境的设置可从学生已有的基本概念出发,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巩固旧知识的同时同化形成新概念。在初步形成对DNA分子的结构的认识之后,可以让学生读课本的结构模式图,图中的信息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DNA的组成、化学键的形成、配对方式、链的方向等相关的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概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构建难忘的知识体系。

探究的问题情境:

(1)请你观察DNA是由几条链构成的?它们的位置关系怎样?它们的方向一致吗?DNA具有怎样的立体结构?

(2)DNA的基本骨架是由哪些物质构成的?它们位于DNA的什么部位?

(3)DNA中的碱基是如何配对的?它们位于DNA的什么部位?

(4)怎样叫一个脱氧核苷酸?它的三个组成成分是怎样链接起来的?

(5)脱氧核苷酸间是怎样链接的?

对于第一个问题中DNA分子的两条链的方向的回答,学生一开始认为两条链的方向都是右旋,是一致的,这时教师不应急于点评。后来通过第二和第四个问题的讨论,有学生提出根据脱氧核苷酸的连接方式,两条链的末端的分子并不一样,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的质疑,组织学生重新认识DNA分子的结构。

通过这几个问题,使学生关注到DNA分子组成的几个关键点,并在大脑里形成有关DNA的具体清晰的结构图。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课本文字资料的阅读,整理出有序的、规范的、简洁的文字描述,形成对DNA分子结构概念的第二步认识。

例2:模型构建,小组合作检验概念教学效果,引发新的问题探究。

对于结构概念的学习,模型构建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途径。在现代生物科学研究中,模型方法被广泛运用。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领悟生物科学理论或模型的科学美”。在生物科学学习中,模型提供观念和印象,是非常吸引学生的生动的感性材料,是学生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建构模型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效地进行这部分的教学还有助于学生对结构和功能的统一及其它相关内容如“DNA的复制”的理解。

模型建构:每个四人小组自备制作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材料用具。每个小组组装一个含有二十个碱基对的双螺旋DNA分子片断。时间:10分钟。超时的小组,全班放学时罚跑步两圈。

建模活动除了有教学意义之外,还在于回应第一个探究情境的问题四:协作能力的重要性。活动结束后的分享和知识延伸:

(1)当你发现组员出错或者自己出错时有什么感受?你周围的组员中哪些人的行为让你记忆尤深?问题最后是怎样得到解决的?

(2)你和你的同桌选用的碱基在一开始就能正确配对吗?你对你们的成功(不成功)的经验(教训)有什么感想?

知识延伸的方面主要在于两条链的方向、DNA的多样性、DNA的稳定性、DNA中遗传信息的携带、DNA的解旋。据此可以设置如下问题:

(3)各小组DNA的连接是不是都是正确的?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制作成果,发现多数小组分子间连接正确,各种小分子的形态、颜色区分明显,整个DNA分子比例恰当,制作精良。也有个别小组材料准备不充分,如:四种碱基没有用不同的颜色和形态区分、磷酸和脱氧核糖没有用形状区分、没有立体构型等。多数学生都能指出这些错误,说明已经掌握相关知识。

有些班这里没有错误,教师可以自己设置错误,如调换磷酸的位置、更换不同颜色的碱基位置等。在明确概念的基本内容的基础上,给学生举出有关概念的正面和反面的典型例子,是深刻理解概念的必要手段。学生由于认知能力的局限性,在讨论、探究中难免有偏差、错误,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点拨。新课标强调“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 教师也应及时对学生的观点看法进行点评、补充。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往往是一个逐步深入和提高的过程,一般都是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的完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感性材料的认识和分析、感性到理性的提升、概念本质的剖析、知识结构的系统化是教师进行概念教学的几个突破点。在新教材的探究性学习中,基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规律进行的有计划的探究性学习,能帮助教师有效的进行概念教学,成功地引导学生沿“感知――分析、综合等抽象思维――形成概念”这样的路径,正确地形成、理解、掌握和运用概念。读图分析,动手建模有利于学生加强感性认识,使知识概念经验化、直观化,有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还可以反馈学生对DNA分子结构概念的认识。

本案例主要从教师创设探究情景的角度,对生物概念的课堂教学展开了分析和探究,而创设情景的主要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探究活动,尤其是思维探究的活动,教师必须对教学进行过程中学生因思维活跃以后迸发出的教学设计、教材外的资源具有敏感性和重组的能力,实现师生积极、有效和高质量的多向互动。因此,教师除了在设计中要有“结构”意识和形成“弹性化”方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必须学会倾听,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学生身上,要学会及时作出合适的应答,通过多向交互作用,推进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而且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教师要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各类信息,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生物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

[2]任长松.探究式学习:18原则.

[3]张华.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本质.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