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黄瓜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黄瓜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1
关键词 水果黄瓜;病虫害;发生特点;防治措施;温室大棚
中图分类号 S436.4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0-0132-02
温室大棚水果黄瓜极易患病,常出现叶片中央凸起,叶缘向下翻卷的卷叶现象;同时伴有叶片边缘叶肉失绿、细胞组织并不坏死的“金边”现象,因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造成温室大棚水果黄瓜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长时间阴天,造成棚内温度相对较低,光照明显不足,尤其是棚内土壤在缺氧的情况下土壤溶液浓度增加,导致钙元素得不到有效利用,所以整个植株表现出多种缺钙症[1]。现介绍温室大棚水果黄瓜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1 “降落伞”叶
1.1 发生特点
田间具体表现为叶片的中央部分凸起,边缘向下翻卷,整个叶片看起来像“降落伞”。个别植株还表现叶尖黄化,生长点皱缩,甚至叶边有坏死干边等症状,这是黄瓜植株缺钙的表现之一,尤其在冬季低温时期或遇到长时间阴雨天气时,根系活力下降,其吸收活动受阻,从而影响了黄瓜植株对钙的吸收。此外,也可能是由于大棚内通风不良导致蒸腾作用不顺畅,造成植株体内的钙素无法正常输送[2]。
1.2 防治措施
一是在遭遇连阴天时,适当对大棚进行通风以增加土壤通透性;二是尽量避免棚温长时间低于10 ℃,应通过保温措施提高棚温;三是加强农事管理,注重促根、养根,增强根系活力;四是适量补充钙元素,可叶面喷施活性钙等钙肥混加丰收一号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有效增强植株抗逆性和抗病性。
2 “金边”叶片
2.1 发生特点
田间表现为黄瓜叶片一般表现镶金边状,叶肉组织不坏死,有的上部叶片骤然变小,生长点生长缓慢或停滞生长。这种情况,在瓜苗定植后到采摘第一茬瓜前的一段时间内最容易发生。据有关专家研究,这又是缺钙形式的表现之一。其发病原因是此时正处于蹲苗阶段,有些菜农怕瓜秧徒长而迟迟不浇水,造成土壤中水分减少,土壤溶液浓度增高,导致植株对钙的吸收受阻而表现出的缺钙症状。此外,当土壤呈碱性时,黄瓜植株对硼的吸收受阻,同时也影响对钙的吸收。还有当土壤中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过量时,同样也会影响黄瓜植株对钙的吸收和利用[3]。
2.2 防治措施
一是注意黄瓜坐瓜前蹲苗阶段,不要控水过度。在适量浇水的同时,可选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来平衡植株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如丰收一号、爱多收等效果较好,一般每隔7~10 d喷1次。二是如果棚内连续大量施用鸡粪作底肥,待下茬蔬菜种植时尽量少施鸡粪或改用其他有机肥作底肥。因为连续大量施用鸡粪会增加土壤的盐碱化,即使施用各种微肥,蔬菜植株也难以有效利用。
3 黄瓜植株烂头
3.1 发生特点
棚里水果黄瓜植株顶部坏死现象(即“烂头”),低温环境很容易导致作物根系生长发育迟缓,吸收能力降低,从而使植株抗病能力减弱,尤其是幼嫩的生长点部位,更容易受病菌感染,导致烂头现象的发生。注意早期养根的黄瓜棚室,烂头现象明显就少。
3.2 防治措施
在施用杀菌剂的同时,其根本措施是养根,冲肥时选择生根菌肥是最直接的方式,还要注意提高棚温和叶面施用多元素叶面肥,补充根系吸收不足的营养元素,尤其是钙肥等。还有个别烂头现象是由蔓枯病引起,注意区分和防治。
4 其他病害
4.1 蔓枯病
该病害表现为在叶片出现黄褐色病斑,从叶缘开始,后期病斑易破裂,上生黑色小点,严重时“蔓烂”。可用杜邦福星3 000倍液,或苯醚甲环唑+甲基托布津防治。
4.2 黑星病
黑星病不仅可以导致“秃桩”,还很容易在瓜条上产生症状,流胶、病部呈疮痂状,容易形成畸形瓜,这是黄瓜黑星病与缺钙的本质区别。管理方面注意别放风太早,尽量提高地温以养根,因为即便施用了钙等微量元素肥,但是因地温低影响了根系吸收能力,还是会出现缺钙症状。在补钙的同时,还应配合施用杀菌剂,防止病菌侵染,以控制黄瓜烂头。
4.3 黄瓜霜霉病
用杜邦克露600倍液,或霜霉专用金吉尔400倍液,或克抗灵400~600倍液喷洒进行防治。
4.4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用猎菌斑300~5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5 000倍液,或DT 500倍液喷洒进行防治。
4.5 黄瓜灰霉病
用速可灵800倍液,或施佳乐1 000倍液,或扑海因1 000倍液喷洒进行防治。
4.6 黄瓜枯萎病
用甲霜灵3 000 g/hm2,或瑞毒霉锰锌4 500 g/hm2根施。
4.7 黄瓜枯萎病
用敌克松200~300倍液,或多菌灵150~2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200倍液涂抹。
5 斑潜蝇
5.1 发生特点
成虫以吸食植株叶片的汁液进行危害,露地蔬菜在5—10月受其危害,而温室蔬菜则在10月至次年6月受其危害,受害的叶片上形成近圆形点状凹陷。一般在日光温室内1年发生8~10代,3—5月是日光温室危害高峰期,被害株率达100%,叶片被害率达30%~40%,严重时达80%以上,一般造成产量损失20%~30%,重者达50%以上,甚至绝收。
5.2 防治措施
可用黄板诱杀,黄板悬挂密度225~300块/hm2,还可用0.6%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或3%啶虫脒3 000倍液+阿维菌素1 000倍液等防治,效果较好[4-5]。
6 温室白粉虱
6.1 发生特点
又名小白蛾,常以若虫群集叶片背面吸食汁液进行危害,叶片受害后褪绿变黄,生长势减弱,且易导致煤污病的发生。可以各种虫态在日光温室内繁殖、越冬,一般1年发生10~12代,3—5月为其发生高峰期,6月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逐渐由日光温室迁入露地,10月又从露地迁入日光温室。
6.2 防治措施
可选用黄板进行诱杀,还可用棚虫烟毙60杖/hm2进行烟熏,或喷施爱福丁1 000倍液或千红1 000倍液。
7 蚜虫
7.1 发生特点
以若虫或成虫在蔬菜嫩叶、叶背、生长点等处吸食汁液进行危害,导致叶片卷曲或褶皱。危害严重时,会导致植株发育迟缓,甚至停滞,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和品质。同时,蚜虫也是病毒病的传播者。
7.2 防治措施
一是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摘除被害叶片深埋,以减少虫源,栽培过程中,多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少施用化肥;二是进行物理防治。根据其迁飞趋光性,可采用黄板进行诱杀或铺设银灰色地膜进行避蚜;三是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来防治蚜虫,如瓢虫、食蚜蝇、草蛉、蚜霉菌等。当确需用药防治时,也应注意只在受害部位用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天敌[6]。
8 参考文献
[1] 郭学强.温室黄瓜生理性病害的成因与防治[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2(10):35-36.
[2] 董丽敏.防治黄瓜生理病害技术[J].农村科学实验,2012(4):21.
[3] 蒋颖,张俊辉.温室黄瓜主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J].西北园艺:蔬菜,2012(2):46.
[4] 蒋维,陈丹萍,邓静林,等.4种药剂防治黄瓜美洲斑潜蝇的效果[J].农技服务,2011,28(7):985,1040.
黄瓜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2
关键词:黄瓜;品种;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436.42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说到黄瓜可能大家并不知道它的来历,其实黄瓜是由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中原的,那时黄瓜被称为胡瓜,后改名为“黄瓜”。下面分别从黄瓜的植物形态、品种选择、病虫害防治进行了叙述。
1黄瓜的植物形态
黄瓜属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或攀缘草本,根部包括主根和侧根两部分,茎是蔓生茎。黄瓜最初为野生,顶花带刺,诱人入食,但最初的黄瓜味道并不像现在我们吃到的黄瓜那样可口,最开始它是不能食用的,后经长期栽培、改良,才成为脆甜可口的黄瓜。黄瓜果实颜色呈油绿或翠绿,所以也有青瓜之称。
黄瓜植株柔嫩,茎披毛并,花色为黄色,茎上生有分枝的卷须,需要缘架攀爬。黄瓜在中国各地得到普遍栽培,初春育苗后移栽,或春季、夏季直接播种,也可温室栽培。
2 黄瓜的品种选择
2.1早青二号
早青二号是广东省农科院蔬菜所育成的华南型黄瓜一代杂种,这种黄瓜瓜长在20cm左右,瓜皮颜色很深,生长势强,主蔓结瓜,雌花多。适合销往港澳地区,耐低温,抗病性比较强,宜春秋季栽培。
2.2欧盛2号油瓜
众所周知,我国的蔬菜之乡是寿光,欧盛2号油瓜大部分就种植于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该品种综合效益较好,果肉很厚,质量较高,产量也不低。其特点是生长旺盛,适应能力较强,抗病性较好,且耐寒。该品种果皮深绿色,并且果皮光滑无刺,深受人们欢迎。其适合越冬、早春日光温室栽培。
2.3中农8号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的华北型黄瓜一代杂种。植株长势强,分枝较多,主侧蔓结瓜,抗霜霉病、白粉病、黄瓜花叶病毒病、枯萎病、炭疽病等多种病虫害。适宜春秋露地栽培。
2.4几种盆栽品种
荷兰小黄瓜,植株蔓生,果实长约10cm,果皮无棘,肉质香甜。从种植到收获约60d,结果多。家庭室内四季可播,各地可种植;F1水果黄瓜,植株蔓生,果实长约10cm,果皮无棘,肉质香甜。从种植到收获约50d,结果多。家庭室内四季可播,各地可种植,抗病、抗热性好,产量高;翠玉黄瓜,植株蔓生,果实长约10cm,果皮无棘,肉质香甜。种子用温水浸种、催芽、冒嘴即种,摘掉侧蔓,早结瓜,从种植到收获约50d,结果多。家庭室内四季可播,各地可种植;小可爱多黄瓜,植株蔓生,果实长约8cm,果有毛刺但不刺人,肉质香甜,从种植到收获约60d,结果多。喜凉爽通风良好的环境,家庭室内四季可播,各地可种植;春秋黄瓜,植株生长势强,主蔓结瓜为主,瓜条淡绿白色,有光泽,肉质香甜,从种植到收获约60d,结果多。
3 病虫害防治
3.1白粉病
白粉病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在棚室蔬菜上越冬。借气流、雨水和浇水传播,温暖潮湿、阴雨天气及密植的环境易发病流行,大水漫灌,湿度大,肥力不足,植株生长后期衰弱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适当增施生物菌肥、磷钾肥,加强田间管理,降低湿度,增强通风透光。药剂防治可采取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75%达科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2500~3000倍液、32.5%苯醚甲环唑醚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8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43%菌力克悬浮剂3000倍液、2%加收米水剂400倍液、40%福星乳油4000倍液喷雾。
3.2灰霉病
如果发现前期要控制浇水量,发病后及时摘除病果、病叶,集中烧毁或深埋。药剂防冶:发病初期喷施45%特克多悬浮剂3000~4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2%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交替使用,隔7~10d喷1次,连续2~3次。
3.3细菌性角斑病
多发生在高温多雨季节,病菌在种子和土壤中越冬。种子消毒:用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90min,清水洗净后再按常规操作浸种催芽;药剂防治:可采用30%氧氯化铜胶悬剂800倍液进行药剂防治。
参考文献
[1] 郭红琴,郭勇,姚建斌,等.大棚黄瓜病虫害防治技术[J].西北园艺(蔬菜专刊),2009(04).
[2] 范福明.日光温室黄瓜病虫害绿色防治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7(04).
[3] 雷春军,孙卫中,魏玉强.大棚黄瓜病虫害主要发生种类及无害化防治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2007(04).
[4] 李树田,邱英来,王万琪,等.温棚黄瓜育苗期间常见“五种异苗”的防治技术[J].种子世界,2008(08).
[5] 李洪山,申玉香,马旭东.棚栽黄瓜霜霉病的发病特点及其化学防治措施[J].江西农业学报,2007(09).
黄瓜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3
【关键词】植物保护;病虫害防治;对策研究
现阶段植物保护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植物保护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近几年,植物保护科学已逐渐发展成综合学科,笔者将分别从:植物保护意义及内容、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植物自然病状治理对策,三个方面来阐述。
1植物保护意义及内容
植物保护工作的实施是对人们生存环境的保护,能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植物保护科学作为一门综合学科,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如:植物学、农业资源利用、自然科学等等。由此不难看出,植物保护科学尽管属于单独的自然学科,但与其他科学存在着相互促进关系,因此我们在开展植物保护科学研究工作的同时,还应对其他学科进行研究,能实现各学科间的有效融合。植物保护发展应充分利用生命科学研究成果,在整个过程中应加强对人类社会的保护力度,避免各种负面问题的出现,相关人员应对植物保护实施全面控制。此外,植物保护具备生命科学属性,在植物基因改造过程中应确保植物稳定性,对影响植物生长的各种因素加以重视,这也是植物保护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植物保护中,病虫害的防治能起到决定性作用,为植物保护奠定良好基础。
2病虫害防治措施研究
在植物保护病虫害防治中,主要分为四大类,即: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蔬菜病虫害防治、果树病虫害防治、经济作物病虫害防治等。值得注意的是,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针对不同植物应合理选择,从而确保防治效果的实现。
2.1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
粮食作物又可分为:水稻、小麦、玉米、蚕豆、甘薯、绿豆、豌豆等,加强对粮食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尤为重要,它对人们的生活造成直接影响。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相关人员应选择低毒、高效的农药,确保人们生命健康安全,对于变异的粮食作物,则应经过多次实验,将其对人体的危害降到最低。总而言之,在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应尽量遵循“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相关原则,尽可能地确保粮食作物质量。
2.2蔬菜病虫害防治
蔬菜作物可分为:茄子、番茄、辣椒、黄瓜、椰菜、莴苣、洋葱、韭菜等等,这些蔬菜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失的,如若在食用抗虫基因产品前,人们应对其进行检定,看是否存在致病因子,切忌盲目食用。
2.3果树病虫害防治
果树病虫害可细分为:西瓜、草莓、琵琶、山楂、板栗、核桃、芒果、葡萄、龙眼、樱桃、杨梅、椰子、杨桃。针对这些水果的病虫防治工作通常是以喷洒农药为主,一方面能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可降低病虫害发生率。
2.4经济作物病虫害防治
经济作物包括:棉花、大豆、花生、大蒜、大葱等,除棉花以外均不能加入抗虫基因,经笔者研究,我国早些年便研制出了抗虫棉,不仅降低了劳动力,同时提高了棉花产量。
3植物自然病状治理对策
3.1做好虫害防治工作
针对植物病虫害的防范,应该使用相应的调查方法将各种病虫的活跃高发期调查清楚,并据此来实施比较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治。在开展虫害预防工作的过程当中,应该按照实际情况来判断受虫害的严重情况,就目前情况而言,苏北地区使用的虫蛀指标分布如下:①比较轻微的虫蛀:经过仔细的核查发现差不多在50cm程度的枝干上就能清楚的看见1~2条害虫;②中度虫蛀:在差不多每50cm程度的枝干上就能看到3~4条害虫;③重度虫蛀:在差不多50cm程度的枝干上就能清楚的发现5条以上的害虫。应该按照虫害的严重情况和害虫们的生活习惯,有效的选择相关预防虫害的措施。可以使用生存在此种树干上害虫的天敌来制衡此种害虫的发展,这样既不会因为喷洒农药而害怕污染环境,还能较大程度保护好生态平衡。当然,若是有需要也可以采用相应的化学防治手段,适量喷洒农药。
3.2选择优良品种
一般情况下,会选择在每年的十一月份对茄子进行播种,而在二月上旬定植。当然,由于地域的差异,各地真正播种时间难免存在差异,所以需同当地天气实际情况相结合,对恰当时间进行选择,而后播种。正式播种前,需消毒处理好种子,一般浸泡时应选择50~60℃左右的温水。播种育苗不能轻视的一个点就是消毒。在进行消毒时,需要浸泡种子15~20min左右。但值得注意的时,消毒浸泡时,为了确保种子均匀的受热,确保消毒处理的彻底,需实行搅拌。当消毒好了后,再浸泡一天一夜种子,并对种子进行清洗。完成清洗之后,使用纱布包裹放置于一定温度条件下,实行催芽处理。正常情况下,一星期左右便可出芽。此外,播种前,需准备好育苗的营养土,浇灌底水。当播种之后,再覆盖营养土。营养土的配方为,一份堆肥,三份填土,一份陈炉灰,五份腐熟马粪。在正式播种前,需得消毒营养土,一般情况下消毒需使用到50%的多菌灵,并将1kg的磷酸二胺添加于其中。播种一个星期之后,当幼苗有2/3时,应采用降温通风的处理措施,而当茄子出现真叶时,要把控好夜间以及白天的温度。同时当幼苗有两片真叶出现,需实行分苗的处理,往营养土当中移植幼苗。需注意的是,正式分苗前,应给苗盘进行浇水,这样可防止给苗根造成伤害。茄子本身极其害怕低温,一旦土温低,会给其造成极大影响,因此进行浇水时,应以少浇及勤浇为原则,保证营养土可湿可干。此外,茄子偏爱肥料,当其处在中后期时,针对茄子叶面,可选用0.2%的尿素水溶液实行追肥处理。
3.3加大科学技术投入力度
(1)重视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投入,着力于追求优质蔬菜。由于当前蔬菜种植技术现状,后期发展中,除了要组建起一支专业的研发队伍外,还要积极研发及引进新型栽培技术、种植技术,于农户中大力宣传科学种植理念、理性种植理念,同时普及绿色种植技术,在鼓励农户引入新品种蔬菜的基础上,主动探索新品种蔬菜的培育方法,以实现蔬菜类别的更新换代。同时,对于优良品种类型的蔬菜,要酌情增加其种植面积,再创建起专业的质检体系,通过对蔬菜质量合理把握,对于劣质蔬菜产品,予以禁止上市,从而规范行业内经营市场,以确保蔬菜业整体种植质量的提升。(2)重视品牌意识的进一步加强,致力于增加市场份额。品牌力量往往会直接决定蔬菜产品销售份额,所以大棚蔬菜业后续发展中,除了要重视蔬菜质量外,还要重视蔬菜品牌的创建,同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组织参与农产品交流会、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以及农业博览会等,并以广告宣传、电视宣传、网络宣传以及报纸宣传为具体途径,通过对创建起来的蔬菜新品牌进行大范围推广,除了能够增加其市场份额外,同时还有助于其竞争能力的不断提升。
4结束语
就目前来看,笔者对植物保护意义及内容进行了阐述,并对病虫害防治措作了研究,为更好地防治植物病虫害,应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做好虫害防治工作、确保土壤条件、对栽种技术不断优化、加大科学技术投入力度,对植物病虫害发生加以控制,促进粮食产量的有效提升,为植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奠定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孔繁纯.植物保护技术与病虫害的综合治理[J].中国农业信息,2016(21):72~73.
[2]马坤明.浅谈植物保护技术与病虫害的综合治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9):266.
黄瓜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4
关键词:温室蔬菜;病虫害;发生条件;防治措施
1 温室蔬菜种植中病虫害发生所具备的条件
新时期,随着温室蔬菜种植的推广力度逐渐加大,其蔬菜中的病虫害也开始呈现出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危害性强以及蔓延速度快等特点,使得温室蔬菜的种植遭遇了较大的病虫害威胁。近几年来,温室蔬菜种植的相关技术人员逐步推动了对于病虫害的研究工作的深入,病虫害发生的条件以及其防治工作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具体而言,病虫害在温室蔬菜种植中的产生大致具备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
首先,温室蔬菜的种植为病虫害的产生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条件以及空气湿度条件。以虫害的发生来讲,温室具备较高的温度条件,这为白粉虱等怕冷的害虫提供了在寒冷地区过冬的机会,而且这种高温条件还为害虫的繁殖速度以及繁殖频率起到了推动作用,使得蔬菜的种植遭受到逐渐加重的虫害。以病害的发生来讲,温室种植具备密闭的环境能够在寒冷季节及夜晚时分依旧保存适当的温度,从而使得温室内外的温度差形成过多露水,而导致温室的高湿度状况,为病原真菌、细菌等提供滋生及繁殖的环境,导致蔬菜植株抗病能力的降低,从而形成了病害,比如黄瓜的霜霉病。
其次,温室蔬菜的种植具备病虫害生长的土壤条件。温室中的土壤所接受的光照相对较少,具有较高的温度及湿度,从而为某些真菌、细菌以及蝼蛄、韭蛆等的生长提供了寄生场所。而且,土壤病虫害的发生较难以治理,未治理状态下的轮番种植会不断地为病虫害生长提供繁衍条件,从而导致病虫害的加重,使得蔬菜的病虫害破坏程度逐步加大。而且,温室种植中对于蔬菜种类的盲目移植和接种,不仅会通过移植植株的土壤为温室带来不曾有过的其他病虫害,还会由于盲目的接种导致原有支柱抗病虫害能力的降低。
2 温室蔬菜种植中病虫害的相关防治措施分析
本文下面从生态防治、栽培种植和物理防治3个方面来分析一下防治温室病虫害的措施:
2.1 防治温室病虫害的生态措施
生态的病虫害防治是目前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主流处理方法,它主要是利用了病菌和蔬菜二者的生长需要不同的环境条件的原理来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人员通过为蔬菜生长营造良好的条件,而为病虫害发生创造不利的生长条件,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或降低病虫害的威胁。比如,种植人员在光照条件好的上午将温室上面覆盖的草苫揭掉,使温室通过光照和适当通风将温度调整到28°以下,并将湿度调整到80%以下,为喜温蔬菜的生长创造条件,而为适宜32°以上生存的霜霉病及白粉病等制造不良的条件。
2.2 防治温室病虫害的栽培措施
种植人员采用栽培措施来防治病虫害主要利用了换茬轮作、改善通风及透光的条件、增施有机肥以及实施膜下灌溉等几个方面的措施。首先,以换茬轮作来讲,种植人员通过进行定期的换茬种植以及清理,能够通过改善土壤条件或者是清除带有病虫害的植株等,来使整个温室种植获得干净的种植环境的条件。其次,以改善温室的通风以及透光条件来讲,工作人员可以对蔬菜种植的植株间距以及田垄的高度及宽度等,降低病虫还发生的温度、湿度条件。再者,以增施有机肥和进行膜下灌溉的措施来讲,工作人员为植株施加配方有机肥,可以有效地提高植株对氮磷钾等营养成分的适当需要,从而使植株增强对于病害的抵抗能力。而膜下灌溉则可以通过降低土壤的水分蒸发,使温室内的温度及湿度调整到不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及繁殖的状态。
2.3 防治温室病虫害的物理措施
温室蔬菜种植人员当前主要采用了对种子进行日晒、温浴及药浸处理、土壤及扣膜消毒、高温堆肥闷棚等措施来进行病虫害的物理防治。从对种子的处理来讲,通过晒掉附着在种子上的病菌以及使种子获得某种药性、通过温浴及杀灭病虫害等,来预防蔬菜苗期的病虫害。从土壤和扣膜的消毒来讲,通过在种植之前使用消毒剂将土壤中的虫卵或是病菌等杀灭,以及通过使用敌敌畏等来喷扣膜以驱走白粉虱等害虫,来达到对于病虫害的有效防治。从高温堆肥和闷棚的措施来讲,种植者可以通过充分地腐熟肥料以消灭肥料中的病虫害,以及在白天闷棚以使用高温杀灭病虫等,来对病虫害进行防治。
3 结语
病虫害的发生使得温室蔬菜的种植受到了极大的危害,种植人员必须积极地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这些病虫害进行防治,才能够切实地推动温室蔬菜种植的增产效果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段晓莲,刘改顺,高女1英.温室蔬菜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9(8)
黄瓜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5
1我国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为害特点及防治现状
我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对于保障蔬菜周年供应和调整蔬菜品种结构意义重大。2014年全国设施蔬菜面积超过380.0万hm2(5700万亩),北方地区以温室和大棚为主,南方地区以中小棚为主。相对于露地栽培,设施栽培棚室湿度高、轮作倒茬困难,为病虫害的发生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再加上全球气候变暖,病虫害发生呈现新特点:①黄瓜/莴苣/白菜霜霉病、黄瓜/番茄/辣椒/茄子/韭菜/莴苣灰霉病、瓜类作物/辣椒白粉病、黄瓜蔓枯病、番茄叶霉病、番茄/马铃薯晚疫病、番茄/马铃薯早疫病、黄瓜/辣椒疫病、黄瓜/辣椒炭疽病、菜豆锈病等气传病害频繁发生,病原菌繁殖速度快,极易变异,作物抗病性易丧失或下降,病原菌易产生抗药性,主要依靠化学防治;②由于多年连作,根结线虫病、黄瓜/辣椒疫病、黄瓜枯萎病、茄子/马铃薯黄萎病、黄瓜/辣椒根腐病等土传病害发生严重;③种子远距离调运及消毒不严格,黄瓜/辣椒菌核病、黄瓜黑星病、辣椒/马铃薯疮痂病、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黄瓜靶斑病等种传病害蔓延;④潜叶蝇、粉虱、蚜虫、蓟马、甜菜夜蛾、小菜蛾等在蔬菜上发生为害较严重,潜叶蝇、粉虱、蚜虫、蓟马等小型害虫还能传播病毒;⑤黄瓜靶斑病、番茄灰叶斑病和番茄叶霉病等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
目前,在设施蔬菜病虫害防治上,化学防治仍然是其他防治方法难以替代的,而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农业防治被轻视。由于生物农药药效较慢,且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农民往往不愿意采用;为了追求高产,农民常常采用大水大肥的栽培管理方式,而忽视环境调控的控病作用;防虫网、性诱剂、色板和黑光灯等物理防治措施往往因防效较差、防治对象较少而不受重视。在化学农药的使用上,杀菌剂、杀虫剂、土壤消毒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激素)使用较多。蔬菜作物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叶霉病等气传病害及蚜虫、粉虱、蓟马、茶黄螨等小型害虫在一个生长季节需多次喷药防治。设施蔬菜生产中化学农药和化肥被滥用、低效使用或过量施用的现象时有发生,过度依赖农药和化肥可能导致其过量使用,影响农产品安全,造成土壤盐渍化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农药被过度使用,会导致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蔬菜品质下降,人畜健康受损害,消费者缺乏安全感;病虫害再猖獗;农田生态环境被污染,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群落下降,有害微生物群落积累泛滥。而抗药性又会导致药剂使用寿命缩短,药效变差,施药次数和用药剂量、用药成本增加,农药企业对化学药剂的开发风险和研发成本也会增加。
2我国农药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
尽管我国在农药研发和应用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农药有效成分趋于高效广谱低毒化;生物农药品种及使用量增长快、潜力大;剂型趋向环境友好、省工省力;施用方法趋于简便、高效、持久,每年农药防治面积达到4.7亿~5.3亿hm2次(70亿~80亿亩次),防治贡献率达到70%。但我国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增效研究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农药、化肥利用率仍然较低。我国农药利用效率低的原因:①政府对环境保护、农产品安全性和农药化肥高效、精准、减量科学使用,以及对作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控的先进理念、知识、技术的宣传普及不够,农民对农药化肥科学使用的益处及非科学使用的危害性认识不足。②作物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控水平较差,未重视生态调控、预防和精准施药技术以及病虫抗药性管理,过度依赖施用农药、打保险药,轻预防,重害后治理,重化学防治,对非化学防治技术研发不足,病虫害早期检测与抗药性预警技术较弱。③种植制度差异。我国土地等资源利用强度很大,设施蔬菜种植模式普遍为一年多茬,轮作倒茬困难,病虫害发生严重,依靠化学防治来保产;而欧美国家多为一年一茬,有的还实行休耕和轮作,病虫害发生较轻,投入农药较少。④作物产量水平差异。我国人多地少,需要依靠增加化肥和农药的投入来提高单产水平。⑤施药方式差异。欧美等国家已基本实现统防统治、专业化防治、机械化施药;而我国农户大多仍采用背负式喷雾器喷雾等落后的施药方式和施药器械。我国政府已高度重视农药过度使用带来的问题,开始启动农药减量行动,将风险评估技术引入农药管理,构建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加速淘汰高毒高风险农药。农业部2015年提出“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方案,引导农业“绿色化”发展,加快转变施肥用药方式,根据不同作物和病虫害种类推广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相融合;加速推广新型高效肥料和农药,重点研发高效缓释肥料、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肥料及生物农药等新型产品,推广先进的施肥、施药机械;加快发展和扶持提供肥料统配统施、病虫害统防统治的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其参与“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
3实现设施蔬菜农药减施的途径
农药减施就是要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据估算,农药利用率提高1.6%,农民就减少生产投入约8亿元;而且有利于减少农药残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土壤和水体环境。提高农药利用率,以确保农药减量施用,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①创制新型高效环境友好型农药,更新换代老的农药品种;②在抗药性发展早期实施治理,加强抗药性监测,停用或淘汰不能或难以恢复靶标敏感度的农药品种;③正确进行药剂轮用和混用;④建立与药剂、作物系统、病虫害相匹配的施药技术;⑤提高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水平,改进施药方式,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包括适期施药技术),推进机械化施药,研发水肥药一体化施用技术;⑥推进新农药、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缓释性农药、生物农药、种衣剂、土壤调理剂的应用;⑦推进生物农药及有益微生物资源利用。国家2015年设立重点研发专项“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即基于蔬菜病虫害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安全农药新产品、土壤消毒、种苗处理、设施农业智能高效施药等技术,优化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形成不同生态区的设施蔬菜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示范、培训及推广应用,将农药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减量30%。
4我国设施蔬菜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究展望
以设施番茄、黄瓜、辣椒、茄子、菜豆、西葫芦、马铃薯等果菜类蔬菜为研究对象,基于病虫害发生状况、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高效低风险农药的筛选及其高效减量用药技术的研发,监测抗药性动态,评估重要病原菌和害虫对主要防治药剂的抗性风险,制定药剂精准高效减量施用技术及重要病原菌抗药性治理技术;②筛选及应用植物源农药及枯草芽孢杆菌、木霉等生防菌剂,研发生物农药与化学药剂协调使用技术,探查生防菌剂与化学杀菌剂交替使用对设施蔬菜霜霉病、白粉病、灰霉病的防治效果;③确定降低抗药性风险和化学农药精准减施、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的兼容性及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的有效途径,研发化学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④实时监测蔬菜产品及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动态,通过测产和田间现场检测评估农药减施增效效果,利用雾滴卡检测农药使用效率;⑤整合设施蔬菜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减肥省药高效栽培技术,包括抗病品种的利用、高效栽培技术、嫁接技术、滴灌、无滴膜、地膜覆盖等生态调控降湿技术、高效低风险药剂精准使用技术、农药高效精准减量施用技术、物理防治技术、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协调使用技术、太阳能消毒技术、石灰氮土壤消毒技术、水溶性生物菌肥修复土壤壮苗技术、种苗处理、设施农业智能高效施药技术(烟雾机、喷粉机)、高效新型肥料减量施用技术、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畜禽肥利用、秸秆还田等化肥替代技术。
黄瓜病虫害防治方法范文6
关键词:大棚蔬菜;病虫害;原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4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由于大棚温室等保护地设施蔬菜的特殊生态条件,为蔬菜病虫孳生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蔬菜病虫害发生种类、数量及危害程度明显增加,并日趋猖獗,成为设施蔬菜生产的重要障碍,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质量和市场供应,给菜农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做好棚室蔬菜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大棚蔬菜病虫害发生特点
近年来,我国蔬菜面积迅速扩大,品种日益增多,栽培方式多样,复种指数提高,特别是大量种植保护地和反季节蔬菜,使得多数蔬菜得以周年生产,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原有蔬菜作物的生态系统的平衡,致使蔬菜病虫害的种类增多。当前我国已报道的蔬菜病虫害有200余种,其中常年发生的病害有70多种,虫害有50多种,几乎任何一种蔬菜都可遭受病虫害的侵染。另外,由于蔬菜种类增加、保护地面积扩大、栽培方式多样、反季节栽培及国际交流频繁等缘故,造成原来一些次要的病虫害逐渐上升为主要病虫害;还有因长期、过量、单一使用农药,导致病虫抗药性越来越强,给防治带来较大的困难。
二、大棚蔬菜病虫害发生的主要原因
1、保护地设施一经建成,不易挪动,而棚室内蔬菜品种单一,主要是黄瓜、番茄、菜豆等,轮作困难,土壤中病菌逐年积累,数量增多,如枯萎病、疫病、核菌病、线虫病等,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病情逐年加重。如黄瓜枯萎病近年普遍发生,有些棚室的发病率高达30%以上,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2、棚室密闭条件好,棚室内水分不易散失,湿度大,昼夜温差大,夜间温度下降1℃,湿度提高3.5-4%,棚室的高湿使叶片表面常时间结雾,这对多种病害的发生很有利。如霜霉病、灰霉病、菌核病等都明显重于露地。
3、保护地为病虫提供越冬场所。一些病虫在棚室可常年繁殖危害。如温室白粉虱在露地不能越冬,温室为其提供越冬场所。
4、棚室蔬菜上不合理的使用农药,长期使用单一的品种,促使病虫产生抗药性,病害加重,虫害猖獗;有些农户常时间几种农药混配使用,一旦病菌对其产生抗性就无药可治,甚至产生药害,如黄瓜霜霉病采用克露加甲霜灵—锰锌,一旦控制不住,就很难有特效药进行防治,就会加重危害,严重的就会绝产。
5、保护地内混合种植,茬口不齐,不注意清洁田园,任意丢弃病果、病叶、病株,人为传播病害,如黄瓜套种芹菜(叶菜),芹菜湿度大,黄瓜容易感染霜霉病,很难控制。栽培密度大,植株纤弱,抗逆性差,通风透光不好,品种抗病性变异等,都促使棚室病害重于露地。
6、塑料棚室不认真进行土壤消毒,土壤中残留病菌多,种子表面带菌不进行消毒处理;在培育秧苗时不进行配土,育不出状苗,不考虑科学管理,尤其是不科学用水(阴雨天不能灌水),不科学用农药(阴雨天喷药,造成病菌的交叉感染,加重病情),不能创造合理的生态条件,也是病害重的重要原因。
三、大棚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是指利用农业管理手段和栽培技术,创造适宜蔬菜生长发育和有益生物生存繁殖而不利于病虫发生的环境条件,避免病虫的发生或减轻病虫的危害。
1.1选择抗病良种
在选择适销对路、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前提下,应选择丰产、优质、抗病虫、抗逆性强的品种。
1.2选择生产基地
生产基地生态条件良好,无工矿企业污染源,远离医院、垃圾和主要交通要道,保护空气和灌溉水清洁;基地菜田要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并符合土壤环境质量的规定。
1.3轮作倒茬
不要重茬,要合理安排茬口和不同种类蔬菜、不同抗性品种的布局。
1.4消毒
(1)种子消毒。根据当地主要病虫害选用合适的消毒方法,如阳光晒种、温汤浸种、干热灭菌等。
(2)床上消毒。彻底清洁田园,因地制宜地选用无病虫源的田园土、腐熟农家肥;苗床也可利用太阳能,蒸汽等进行高温消毒。
(3)棚室消毒。定植前用DDV乳油拌上锯末,按比例与硫磺粉混合并点燃,密闭24小时,彻底放风后定植,或定植前及生长期间用5%百菌清烟剂,每亩用80克,密闭熏烟消毒等,可防治多种病虫害,架材可用福尔马林消毒,也可采用高温闷棚。
(4)肥料消毒。可以采用高温堆肥、发酵等措施杀灭肥料中的病菌、虫卵及害虫。
1.5培育无病虫壮苗。采用营养钵育苗,寒冷季节要提高地温,促使根系发达,增强抗病力;网纱覆盖苗床,减少病虫发生。
1.6水肥管理。保持氮、磷、钾肥适当比例,增施腐熟有机肥,注意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以增强蔬菜的整体抗性。
1.7生态调控。改进栽培方式,加强管理,控制温室、大棚的生态条件。如改良土壤、深耕细作、合理密植、地面覆盖、深沟高畦、微灌或暗灌以及通风降湿、高温闷棚等措施减轻病虫害发生。
2、开拓无害化防治技术
2.1应用防虫网
应用30目、40目、50目聚乙烯防虫网,设计探索防虫网全棚覆盖,天膜接裙边网纱,小拱棚防虫覆盖技术,均有效防治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白粉虱发生,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夏秋季速生青菜栽培基本可以做到不使用化学农药。
2.2种植诱集作物
如芋艿和碱蓬,可诱集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害虫集中产卵,人工扑杀,可压低虫、卵基数。
2.3应用频振式杀虫灯加诱虫包。频振式杀虫灯加诱虫包灭杀技术是物理、生化结合的创新技术,据统计,单灯15d诱杀斜纹夜蛾3158头、甜菜夜蛾2235头,控制面积2hm2,极大地减少田间虫卵量。
2.4应用性信息素防治技术。性信息素以防治三大灾害性害虫为目的,在大田四周每50m设置1枚诱蕊,田间防治效果虫、卵量减少58.54%,株害率减少51%。
2.5试验应用纸质黄板粘卡。引进试验设施中防治微型昆虫的纸质黄板粘卡,经试验,每只棚视作物配置,一般黄瓜大棚挂2250块/hm2,可起到很好的杀虫效果。
3、化学防治
3.1正确选用药剂
根据病虫害种类、农药性质,采用不同的杀菌剂和杀虫剂来防治,做到对症下药。所有使用的农药都必须经过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登记,不要使用未取得登记和没有生产许可证的农药,特别是无厂名、无药名、无说明的伪劣农药。
3.2选用无毒、无残留或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1)选择生物农药或生化制剂农药。如B.T.、8010、白僵菌、菜丰灵、昆虫病毒、天霸、天力二号等。
(2)选择特异昆虫生长调节剂农药。如:抑太保、卡死克、除虫脲、灭幼脲、农梦特等。
(3)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敌百虫、辛硫磷、克螨特、甲基托布津、甲霜灵等。
(4)在灾害性病虫害造成毁灭性损失时,才选择中等毒性和低残留的农药,如敌敌畏、乐果、速灭杀丁、天王星、敌克松等。
3.3掌握施药时机。根据病虫害的发病规律,找出薄弱环节,及时施药,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看天气施药。一般应在无风的晴天进行,气温对药效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要根据天气情况,灵活施用农药。
3.5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准则。
(1)严格掌握安全间隔期。各种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不同,一般是夏季为7天、冬季10天左右。
(2)严格按规定施药。遵守农药使用的范围、防治对象、用药量、用药限次等事项,不得盲目更改。
(3)遵守农药安全操作规程。农药应存放在安全的地方,配药人员要戴胶皮手套,拌过药的种子应尽量用机具播种,施药人员必须全身防护,操作时禁止吸烟、喝水、吃东西;不能擦嘴、擦脸、擦眼睛;每天施药时间一般不得超过6小时,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服鞋帽手套,漱口,擦洗手、脸和皮肤等暴露部位,并及时到医院治疗。
4、生物防治
4.1昆虫天敌
如用赤眼蜂防治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菜螟、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草蛉可捕食蚜虫、粉虱、叶螨等多种鳞翅目害虫卵和初孵幼虫,丽蚜小蜂防治白粉虱;捕食性蜘蛛和螨类防治螨类;瓢虫、食蚜蝇、猎蝽等也是捕食性天敌。
4.2微生物防治
苏云金杆菌(B.T.)、白僵菌、绿僵菌可防治小菜蛾、菜青虫;昆虫病毒如甜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可防治甜菜夜蛾,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可防治棉铃虫和烟青虫,小菜蛾和菜青虫颗粒病毒可分别防治小菜蛾和菜青虫,阿维菌素类抗生素、微孢子虫等原生动物也可杀虫。
结束语
任何一种防治方法都不是万能的,依靠单一的方法防治病虫害有一定的片面性,所以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来控制病虫害,是大棚蔬菜生产的关键策略。
参考文献
[1]刘军民,林森,樊勇,等.蔬菜病虫害绿色防控集成技术试验[J].湖北植保,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