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体育教学的定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体育教学的定义范文1
【关键词】: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学业评定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5287(2016)01002703【DOI】:10.13566/j.cnki.cmet.cn611317/g4.201601008
2008年9月,教育部、卫生部正式颁发了《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1](以下简称《标准》)。《标准》对所有的医学教育院校提出了培养过程、结果的基本要求,对规范我国医学教育过程和提高医学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以往学业评定体系的缺陷
当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业评定偏重于课程理论考试,通常是一门课程结束时进行一次期终考试,这种考核形式的弊端在于[2]:①考试的偶然性大,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真实情况,考试过于注重结果,不是过程性评价;②注重基本理论知识考核,弱化了基本技能的考核,对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基本是一片空白,无法反映学生沟通交流技能与职业价值观,无法反映批判性思维,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是围绕“抄笔记、看笔记、背笔记”的学习模式进行,容易培养出一些高分低能的学生。随着《标准》的面世,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团队精神、法律观念、创新意识、分析批判能力、表达能力、交流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自主学习及终身学习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此,结合《标准》和目前的实际情况,对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学业评定体系进行了探索。
2参照《标准》,建立学业全过程评定体系
参照标准,滨州医学院制定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行为、素质,形成了具有滨州医学院特色的,集知识、能力、素质、考核于一体的学生学业成绩评定体系(如图1所示)。
2.1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必修课多以考试方式考核,选修课均采用考查形式考核。考试课程由教务处统一组织考试,考查课程由学院组织。课程考试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由阶段性测评、计分作业、教学实践活动等成绩组成;期末考试成绩一般由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验技能测试组成,多以闭卷考核形式完成。
2.2综合考试
为促进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临床技能的融会贯通和综合应用能力,学校组织了分阶段综合考试,包括医学基础理论综合考试、临床理论综合考试、毕业考试。综合考试由教务处统一组织,基础学院与临床医学院具体负责。2.3临床实践能力评价实践能力评价分见习和实习两个阶段进行。见习阶段主要通过临床课程中实践能力考核(病例分析,等)、临床见习日志等形式评价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实习阶段通过学科出科考试(理论+技能)、病例报告、实习鉴定等形式评价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学业评价体系符合并强化医学人才培养目标,能够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及人际交流能力[3]。采用多种考试考核方法体现教学效果,强调理论考核与实际操作考核相结合,注重技能考核与职业素质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课终考核相结合,逐步完善学业评定标准。
3学业全过程评定体系实践中的几个关键点
学业评价机制的改革至少需要时间、培训(需要培训相关人员,安排和实施评价改革)和物质资源(必须有改革的制度与条件)三方面的条件。因此,学校必须提供动力支持和有利的环境。
3.1更新考核观念
3.1.1专家专题讲座通过讲座让学生了解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和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要求,培训教师教育教学评价方面的先进理念和科学方法,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专业认证专题报告”、“什么是形成性评价及如何做好形成性评价”、“滨州医学院网络试题库及在线考试系统情况简介”、“试题与试卷质量评价与分析”等专题讲座。3.1.2建设网络学习平台为了方便校内和临床教学基地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将考试理论相关的讲座和文献制成网络视频、PPT等放在教务处网站供大家学习。3.1.3组织教师研讨会定期组织教师研讨会,为教师提供交流平台,已开展过“试题库建设及在线考试经验交流会”、“如何提高医学基础理论综合考试命题质量研讨会”、教师介绍经验、交流学习、反思改进、共同提高。3.1.4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为教师提供机会外出学习,组织医学基础课、临床课教师分批去多所知名医学院校学习交流。
3.2建设试题库及网络在线考试系统
在地方医学院校测试、评价及反馈中,由于在校生人数多,科学命题、准确阅卷工作是制约学生自测、课程单元测试、期中考试的核心问题。试题库及网络在线考试系统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之一。滨州医学院建设的“滨州医学院网络在线考试系统”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程按照“客观化结构”组成一套或几套试题,其命题范围、难度、题型基本一致。学生在课后登陆系统自测,系统自动给出答案。自测结束后,学生能够看到自己的成绩及标准答案,知道自己哪些知识点掌握不够,哪些方面需要提高,哪些题目可以自己解决,哪些要教师帮助,达到自我评估的目的[45]。
3.3鼓励尝试并推广各种先进的考核方法
学校在校级教学研究项目中专门设置“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研究方向和领域,鼓励教师积极进行考核方法研究并用于实践。在医学基础课阶段试行以计算机为平台的人机交互式多媒体考试课件和项目反应理论(IRT)考核方式;临床考核中实行OSCE考试,计算机模拟考试(simulator)、综合评分(globalrating)、档案袋评价(portfolioassessment)等方式。
3.4完善考试分析和反馈
3.4.1教学层面考试结果和分析必须反馈。形成性评价要求实时反馈,采用教师点评指导、学生自评互评等方式进行,教师可通过测验、小组讨论、现场提问等方式进行,旨在通过测验反思教学,修正教学;终结性考试结束后,形成将基于教育测量学的考试分析总结并写出调整改进教学方法的实施方案,用于提高试卷命题质量;将年级成绩分析、各班级成绩分析反馈给学生所在学院及辅导员,用于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态度、学风。3.4.2管理层面组织专家检查试卷,形成总结报告,反馈给教学单位。各教学单位根据总结报告进行整改,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工作改进、学生学习提供指导依据。《标准》指明了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方向,而构建学业评定体系则是落实《标准》的主要保障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教高(2008)9号)[Z].200811
[2]郁松,徐大刚,丁文龙.改革考试方法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2324
[3]孙林青,尹金淑,吴健.参照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推进临床医学教育改革[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24(2):207209
[4]文民刚,席卫文,张春辉,等.医学院校网络考试系统的功能性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4(12):45
体育教学的定义范文2
我在“提前预习,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中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流程。即:出示自学目标――自学――小组交流――目标展示――交流评价――当堂训练。
一、“先学后教”及程序
1.以学定教
即以学生的学习状态确定教师的教学行为。凡是学生已会的或通过学生讨论等活动能学会教师坚决不教。教师从“一线”退到“二线”,为学生自学、思考、讨论、答疑当好“参谋”、创造条件尽可能地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建构知识,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2.基本程序
基本流程:出示自学目标――自学――小组交流――目标展示――交流评价-―当堂训练。
3.“提前预习,以学定教”的教学过程
体育教学的定义范文3
关键词:小学汉语文;传统意象;主题教学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86-01小学语文主题教学,是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单篇教学支离破碎、目标不清及教学方式僵化、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等问题,小学汉语文传统意象主题教学是小学语文国家课程的一个校本补充,是把承载着中华传统道德元素的意象文学读本,包括优秀的古典诗词和进入近代文学史的优秀作品,以适合儿童学习的途径展开的语文教学。
1.理念与实施原则
主题教学中的主题,是围绕小学阶段儿童发展特点以及生活经验、语言学习规律、优秀文化传统等确定的核心语词;是与儿童的生命成长编织起来,生发语文教育意义的立体的、动态的"意义"群;是语文教学所传承、创生、发展、传递的核心价值观。主题的表现形式通常是语词。主题选择的根本原则是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在主题教学的实践探索中,最初主题选择是静态的,即提取文本蕴含的关键词句作为主题。
语文教育在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创造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学科优势。小学语文主题教学主要基于以下理念。
语文立人。聚焦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挖掘有利于学生的生命成长的语文内容,在与主题的交融中形成学生成长的内核,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
整合思维。整合阅读资源、生活资源和文化资源,密切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体验,实现课堂的整体构建。
儿童立场。儿童站在课堂正中央。主题由儿童生成,儿童质疑贯串课堂,儿童反馈作为实践检验标准。尊重儿童的独特感受,张扬个性,激发创造力,提高参与意识,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主题教学指向儿童语文素养与价值观的综合提升,实施主题教学要从素质教育的高度去实现"双基",但又不拘泥语文知识和语文技能的传授。课堂教学既包括听说读写等基本训练,还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使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个性与健全人格得到培养。
主题教学内涵,契合核心价值观,既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方法;既在理念上引领,又提供可操作的实践体系。
2.课程目标的规定性
以传统文化达立德树人为小学汉语文传统意象教学课程的重要目标。汉语文意象主题教学是通过和学生共同阅读相关文本,感受并理解某一意象所承载的特殊情感或人类品质的象征意义,从而唤起我们对民族文化的共同记忆并传承下去。典型的传统文化,是打上民族深刻烙印的存在,我们应该也必须引领儿童在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浸润在民族文化的记忆里。怀特海把儿童学习的阶段划分为三个阶段,他把0到12岁划为第一个阶段,他认为这是儿童语言学习的精确阶段和科学的浪漫阶段。要用德育来统领课程的整合和结构的优化。这种统领的基础就是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并且真正贯彻和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学原则。不过,我们也很清楚地意识到,学校教育中德育的目标和智育的目标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和矛盾甚至成为了儿童发展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的非常重要的原因。找到一个在理论和实践及其相互结合上将两者关系处理好的抓手,显得异常重要。小学汉语文意象主题学习依托经典古诗词和优秀的现代作品,在语文学科学习中濡染德行,成长品质,是知识、能力和德育融为一体的统整课程,是化育,是德育渗透于学科教育之路。
3.课程实施的规定性
如果"传统文化立德树人"说的是汉语文意象主题教学微型课程的缘起和目的,说的是这一微型课程的文本选择意义和原则乃至核心教育目标的话,那么"儿童主体、审美特质"则是这一课程实施的规定性。
3.1首先是"儿童主体"。汉语文意象主}教学是通过和学生共同阅读相关文本,感受并理解某一意象所承载的特殊情感或人类品质的象征意义,从而唤起我们对民族文化的共同记忆并传承下去。儿童,是汉语文意象主题教学首先要关注的。对于不同学段的儿童,教学的阶段目标是不一样的。大学,注重的是人文情怀;中学则是让学生明白意象中所含有的意蕴所指,因为中学生已经进入理性抽象思维的"科学阶段";小学高年段的教学则必须向中学接近,这是一个小初的衔接过渡期;而对于小学低中年段的儿童,我们展开意象主题教学时,则必须具有儿童视野。对于理性相对薄弱而感性特别活跃的小学段儿童,汉语文意象主题教学不适宜挖掘得过深,不应当以传统语言美学为经纬,应该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以儿童心思为依据来发现传统意象中的童话般的浪漫想象。
3.2遵循儿童学习的一般规定性。遵循儿童学习的一般规定性是我们在具体实施汉语文意象主题教学时的重要原则,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践行儿童主体。儿童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游戏。因为"儿童文化是梦想的,是童话的,是诗性的,是游戏的,是好奇的,是探索的,是从本能的无意识逐步走向有意识的。""儿童的学习生活是史诗般的生活。儿童在自己的生命里使文化史(神话、诗歌、思想史)得到整合,使逝去的精神情怀再次复活。"所以,教师作为化的符号在与儿童进行教与学的交往时,须得小心再小心地提醒自己永怀"游戏精神"。游戏是通往儿童内心世界的桥梁。游戏让儿童以自然的方式表达他们自己的思想、情感,探索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各种游戏中,儿童大胆地想象,充分地体验,尽情地享受。对于儿童来说,游戏存在着表达、沟通、体验、成长等重要价值。由于承载汉语文意象主题教学的教材是由优秀古诗词和现代经典文学作品组合而成的,给予学科特点,我们选择的教学策略就是以"涵咏诵读""入境欣赏"和"情境演绎"为主。因为这是一个开放的课程,所以课堂的呈现方式是多元的,是带有情境――游戏性质的,有欣赏课、唱游课和活动课。
4.结语
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儿童成长的本能需要,充分发挥儿童活动的自由和学习的主动性。不要急于一节课或多少节课就能让小小的孩子完全掌握汉语文意象的全部真谛,所以,不要把教学的设计填得太满,不要有过多的技术干扰,过多的干扰有时候可能导致致命的破坏,我们要的是陪伴儿童慢慢地走着,领略其中的一些风景,并带着对更多风景的美好期待徜徉在汉语文意象的田野上。
参考文献:
[1](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0.
[2]李吉林.情境教育的诗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体育教学的定义范文4
苏教版高中新课标生物教材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三章第二节中第二个内容是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学生之前已经学过了减数分裂、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又有初中人类性别遗传的基础,这些都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基础。伴性遗传这节内容既说明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又是对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和深化,同时还为后面基因突变和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伴X染色体遗传的特点,教学难点是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笔者在设计教学时以问题教学法为载体,通过4个问题串起了教材内容,让学生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达成教学目标。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了解性别决定的概念和方式;说出伴性遗传的概念;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总结红绿色盲遗传的特点。
2.2 能力目标
培养观察能力,资料分析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科学家献身科学、尊重科学、执着钻研的精神,通过学习和理解伴性遗传的传递规律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3 教学过程
3.1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1:性别由什么来决定?
教师提问学生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复习了前面所学的知识,又说明本节课的伴性遗传也是符合分离定律的。在学生回答分离定律实质的同时,教师巧妙地利用课件图示将分离定律内容过渡到雌雄配子结合成受精卵,并引导学生思考受精卵有的发育成男孩,有的发育成女孩。此时通过课件播放一个男女宝宝尿不湿的广告视频,激起学生的兴趣,并通过视频语言“男女宝宝是不同的”自然引发学生的思考:性别由什么来决定?这样第一个问题就由学生提出来了。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人类染色体组型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两幅图,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并尝试准确表述。在肯定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什么是性染色体,什么是常染色体。接着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解决两个小问题:性别决定的概念和性别决定的方式。学生带着问题读书,都能找到答案,并且能够通过知识的归纳和提升总结出问题1的答案:性别主要就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第一个问题迎刃而解。
3.2 故事情境,数据分析
引出问题2:红绿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Y染色体上?
教师讲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性状在遗传时与性别联系在一起,因此这类性状的遗传被称为——伴性遗传,也叫性连锁遗传。红绿色盲就是一种常见的人类伴性遗传病。教师课件展示色盲检测图,通过让学生自我检测调动起学习气氛,教师适时追问谁最先发现红绿色盲症。学生介绍道尔顿发现色盲症的故事时,科学家执着钻研和献身科学的精神感染着学生,情感教育自然渗透其中。
学生汇报课前调查红绿色盲症发病率的结果。有学生是上网百度的,有学生是在校医务室调查的,有学生是发动家长在其同事圈中调查的。教师表扬学生多角度的调查方式,并要求学生进行部分数据汇报展示(表1、表2)。本校学生自身情况的真实反映,让学生很激动,也特别好奇,为什么男性红绿色盲发病率高于女性?教师适当地点拨使学生往本质思考,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2:红绿色盲基因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Y染色体上?
起初学生发现男性红绿色盲发病率高,马上联想是不是红绿色盲基因在Y染色体上,但有学生迅速反驳,如果只在Y染色体上的话,就不会出现红绿色盲的女性了,但事实上有红绿色盲女性患者。此时教师出示X和Y染色体对比图,并附上资料介绍:人类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在大小和携带基因种类上都不一样。X染色体携带着许多基因,Y染色体只有X染色体大小的1/5左右,携带的基因比较少,所以许多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当学生深入分析和讨论发现红绿色盲基因是在X染色体上的,Y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
3.3 家系图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某遗传病家系图(图1),让学生判断显隐性。学生根据学习分离定律时掌握的无中生有为隐性的规律,找到Ⅱ3和Ⅱ4家庭中生出Ⅲ6有病个体,Ⅱ5和Ⅱ6家庭中生出Ⅲ7和Ⅲ12有病个体,确定该病为隐性基因控制的。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一个红绿色盲的家系图。学生恍然大悟,原来红绿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第三个问题“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自动解决了。通过问题2和3的总结,学生得出结论:红绿色盲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教师及时设问:如何书写红绿色盲患者的基因型?红绿色盲患者肯定是——bb,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出“bb”,故意停顿,让学生发现问题。光这样写体现不出它在X染色体上的特点了,所以还要写出XX,将基因写在XX的右上角。女性正常怎么写?学生练习书写。
3.4 表格和图谱变换突破问题
当学生板书出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患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后,教师将其列在表格中(表3),让学生从中看出男性发病率高的原因,并总结出红绿色盲遗传的第一个特点,从而开始解决第四个问题“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
教师提问:表格中的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可以有几种婚配方式?请学生模仿教材图3-16,完成他们的婚配图解。用红笔描出色盲基因,箭头表示它的传递方向,体会父亲的色盲基因传给谁,儿子的色盲基因来自于谁?投影展示一位学生书写图3-19的婚配情况,和学生一起点评其书写情况,强调书写的规范性。教师带着学生一起看图并讲解:女性携带者,她的XB和Xb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这就是前面复习的基因的分离定律,所以伴性遗传也符合分离定律,XX是一对同源染色体,XY也是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课件展示一个色盲家系4代图谱。利用动画效果中的颜色变化带领学生观察这些个体色盲基因的传递规律,体会出红绿色盲遗传第二个特点,即交叉遗传。
这个特点学生第一次接触,比较陌生,需要通过一些方式加以强化。教师利用一个家族系谱图的转换带领学生思维步步深入,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教师板书,把图3-19转变成系谱图(图2)。提问学生假如这个5号长大了结婚了,又生了个患病男孩,那么这个7号男孩的致病基因来自于谁?学生能分析出来自于6号,那6号的基因型是什么?虽然看上去1、5、7是患者,但色盲基因不是从爷爷传给儿子再传给孙子的,因为父亲的X染色体只能通过传给女儿,儿子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于母亲。教师板图将6号的父母标出来,提问现在7号的色盲基因来自于谁?3号个体,说明3号的色盲基因是通过其女儿传给外孙的,教师继续改变系谱图,经检查4号个体是色盲患者(图3)。那么7号的色盲基因来自于谁呢?是不是还是3号个体?学生思考后得出不是3号,是4号,因为4号的X染色体即带有色盲基因的染色体只能传给他的女儿就是6号个体,再由6号个体传给儿子。教师提问:这叫什么遗传?学生异口同声回答:交叉遗传。
3.5 总结拓展,完善教材内容
通过系谱图和插图,简要补充了伴性遗传的其他方式及特点:X染色体显性遗传,Y染色体遗传。从结构上完整伴性遗传的内容。
体育教学的定义范文5
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师范教育教学质量的实践检验和检验信息的客观反馈,也是大学生将高校掌握的基础理论综合运用到教学实践过程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获得具备从事教学实践的实践性知识及能力的关键。为适应基础教育发展,强化高等师范生从教技能,促进大学生迅速成长成才,以服务农村基础教育为目的,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责任而推行的一种“援教顶岗”教育实习模式,已成为高等师范院校、地方政府、基层学校等多方受益的教育实习模式,也成为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援教顶岗”教育实习工作经过了几年的探索和发展,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一方面,已成为促使学生强化教师技能,形成扎根基础教育的教育观念,引导学生深入基层、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必要途径;另一方面,也探索出一条高等民族师范教育主动适应基础教育,特别是农牧村基础教育发展要求,以实际行动为农牧村基础教育和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途径。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援教顶岗”实习模式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甘南、临夏两个民族自治州教师数量紧缺、专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同时“援教顶岗”学生也在支教实习中获得了大量的从教技能和经验。但随着这一实习模式的逐年实施,也暴露出一些急需解决的新问题和面临的新困境。
一 教育实习面临的问题
1 教育实习基地学校的建设薄弱
教育实习基地是师范院校进行相对稳定的、规模化的教育实习的必备场所。实习基地的多少、稳定与否直接制约着实习的开展情况与实习质量。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是甘肃省唯一一所高等民族师范院校,自办学以来,学院为了落实服务民族地区的办学宗旨,积极与地方政府共同协商,制定了双方较为全面的教育实习合作工作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临夏市南龙中学为代表的教育实习基地。这些实习基地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教育实习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深化了实践教学改革。依托2007年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教师[2007]4号)的文件精神,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推行实习生到地处偏远、生活条件落后、办学条件差的农牧村中小学支援教学工作,顶替部分代教和临时教师,弥补在编教师的不足,减轻部分正式教师的教学负担,为他们提供培训、深造机会的“援教顶岗”教育实习模式,这种模式2008年12月24日得到了教育部升本改建评估专家组的肯定,也得到了甘南、临夏各级政府的肯定和支持。
但随着这项工作的开展,教育实习基地学校建设薄弱的问题就越发突出。现阶段,这种实习模式的实施步骤是:每年由学院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上报春、秋学期所需实习生的专业类别和数量,然后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将需求计划传达给学校;学院根据各地区教育局提出的实际需要,根据需求选派不同专业学生,组成实习小组进行顶岗实习。或者学院根据各专业的教学实习方案,本着实习生回生源所在地的原则,每年安排实习生回生源所在地进行“援教顶岗”教育实习。这样,由学院领导出面,积极与地方教育部门签约的教育主管部门安排实习生到基层学校任教的合作协议,保证了实习生的实习去向问题。
这种以行政手段签约的合作协议,并不能真正意义上代表教育实习基地学校的建设。目前看,这种教育实习合作模式,其弊有三。弊病一,教育实习活动是师范院校与实习基地学校双方最直接的合作关系,是实习院校进行教育教学研究的场所,也是双方相互交流与学习的绝好形式。这种由教育主管部门安排实习生到基层学校实习的合作关系,对实习学校来讲,是被动的形式上合作,对学院来讲,也无从实习基地稳固化的建设,对双方来讲,很难在此基础上形成有效的长期的合作关系。弊病二,在基础教育师资需求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型的时期,办学单位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这种签约式教育实习合作,都不能很好地解决师范生的实践型教学和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其实质也就是实习生不能真正进入具备实习条件的学校,学生得不到全方位锻炼和提高。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多数中小学迫于升学等压力,不愿意成为高师院校的实习基地。原因一,随着高校的扩招,实习生激增,专业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实习学校担心实习生的教学会打乱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进程,影响教学质量。原因二,这种高师教育和基础教育缺乏沟通与交流的合作,中小学认为在合作中自身收益太少,只能接受上级命令,接受实习生并且安排他们在校实习,只是帮助高师院校完成工作而已。弊病之三,实习生到生源所在地报到后,教育局允许实习生自己联系学校,然后发函派遣。这种形式看似灵活自由,给实习生最大方便,但最大的弊病是疏于管理,缺乏指导,没有营造一种互相帮助,互相竞争的氛围。更有甚者,个别实习生不到岗,实习结束时,实习学校仍给做鉴定,加盖公章。那么,高校在现有办学条件的基础上,如何保证学院与社会相结合,学院与实习学校互惠互利,建没一批具有先进性、示范性、综合性和稳定性的教育实习基地学校,并充分发挥基地的功能作用,是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教育实习工作的当务之急。
2 师范生对待实习的积极性不高
师范生在实习的过程中不认真对待教育实习机会,敷衍了事,对待实习的积极性不高,这是一个现阶段高等师范教育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探究形成的各种原因,才能够正确看待和解决这一问题。首先,从社会层面讲,现阶段随着高等师范院校的扩招,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多,而基础教育的中小学学生人数逐年减少,基础教育的师资需求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当地教育部门并没有逐年设置教师岗位,致使大部分师范生毕业后无从就业;加之,相关政策规定,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只要通过教师资格考试,拿到相关证书,也可以从事教学工作,自然而然教师岗位的设置就成了僧多粥少的状况。当然,这种不拘形式选用优秀人才到基层学校工作,无可厚非,笔者认为,问题的关键是使教师专业化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被削弱,从而使得一些师范生认为教育实习可有可无,思想上产生懈怠感,进而使得他们对教育实习抱得过且过,应付局面的态度。
其次,从“援教顶岗”的初衷来讲,“援教顶岗”教育实习的要求是实习生到地处偏远、生活条件艰苦、办学条件差的农、牧村中小学支援教学工作。目的有二:其一,顶岗支教学生带去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思想观念,为援教学校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实习学校文化活动和文化建设。其二,实习生亲身感受农牧村条件的艰苦和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落后,体会农牧村学生渴望知识的热情;加深对国情、省情、州情的了解;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增强投身民族基础教育的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随着这项工作的逐年开展,所面临的新问题逐渐凸现。
问题一:很多偏远乡村的学校,由于学校条件差,教师短缺,非常愿意接受顶岗实习生。但这些学校往往把顶岗实习生当成廉价劳动力,实习生成为“百科”式的人才,什么课程都上。这些学校由于本身教师缺,加之自身问题,都不能也不愿指导学生实习,实习生教学只能在低水平上重复,这种提供了多种实习机会的实习并不能保证实习的质量及实习学生水平的提高。另外,这些学校大多偏远,生活条件很差,学生自己每天做饭,晚上值班守校,由于学校规模小,经费短缺,也不能给学生提供生活补贴,学生周六外出,周日返校,这种往返不同程度给学生带来一笔不小的经济负担。久之,学生就会找各种理由请假,逃避实习。
问题二: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各种考试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近几年,甘肃省各地方政府对教师岗位的设置越来越’少,每年省政府只设置一定数量的教师特设岗位,这对师范毕业生来说,也是一次极为重要的就业机会。所以大部分学生就利用实习机会,进行复习,借机逃避顶岗实习。
3 实习带队教师力量薄弱,指导力度不够
实习带队教师是指在“援教顶岗”教育实习中,由高校所派任的,从实习生的实习动员开始到实习结束,负责实习生实习过程中的各种教师技能、生活、安全、纪律等各个方面的指导与管理的教师;而专业指导教师是指实习学校所指派的,指导学生进行具体教学实习的指导教师。从实际情况来看,实习带队教师力量薄弱,指导力度远远不够。具体情况是这样,学院派出的带队老师,每人至少指导两个基地(两个民族县)的实习工作,而大多实习生又被当地教育部门安排到最需要人的基层学校,这些学校大多地方偏僻、交通不便,加之实习点之间距离远,带队教师对这些地点不熟悉,难免照顾不周。同时,不可忽视的一点,有相当一部分学院派出带队教师对基础教育规律不熟悉,对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了解,对突飞猛进的中小学教学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执行漠不关心,导致指导效率不高。更有甚者,个别带队老师不能到实习学校巡查、督导,只是电话询问情况,遥控指导。那么,学院如何选派教学经验丰富与教学理论研究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带队老师,也是顺利完成教育实习的关键。
二 解决师范生实习问题的对策
1 稳固教育实习基地,加强实习学校建设
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一流的教学实习学校,是教育实习成功的前提条件。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不应局限于满足与地方政府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签定的教育实习工作方案,委托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安排实习生的这种全方位委托式教育实习。要在地方教育局的支持下,主动出击,积极与基层学校取得联系,特别是一些具备食宿、安全与教学条件中等学校的支持和协助。一方面,学院应与这些学校积极沟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给实习学校配备一些电脑、办公桌椅等办公设施,进一步改善这些学校的办公条件。另一方面,利用暑假组织实习学校的教师到学院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同时,高薪聘请这些学校的优秀教师、教学能手为学院客座教授,每学年定期来学院进行示范课讲授,讲述中小学教学的最新动态,最新教法,引导和帮助学生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这种本着明确职责、尊重对方、积极主动、加强沟通、互惠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建共赢的合作原则,将有利于建设一批稳固的教育实习学校。同时,这种以学校与社会结合为前提,以互惠互利为基础,以充足的经费和有效措施为保障,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首要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以制度建设为护航,建设一批具有先进性、示范性、综合性和稳定性的教育实习基地,并充分发挥基地的功能作用,使其成为实现民族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依托。
2 规范实习管理机制,加强教育实习质量监控
“援教顶岗”教育实习是高师院校,各地县市教育局,实习学校相互协作,互惠互利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有效填补了农村基层教育的师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城乡教育之间的不均衡性,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为了很好完成这一系统工程,要明确规定师范院校的职责,各县市教育局的职责,实习学校的职责,实习生的职责,且应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使责任落实到人。
对师范院校而言,一方面,制定指导教师的选派标准,强化责任意识,并加强对指导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工作。成立教育实习巡查小组,巡查小组应时常深八实习生中,了解实习生实习的真实情况,及时进行反馈,不断改进实习工作。另一方面,巡查小组下实习点指导工作,要做好与教育实习基地学校的沟通,及时解决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使实习学校的领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规范指导老师的教育指导活动中去,给予实习生更大的实习空间和实习帮助。
对县市教育局、实习学校而言,应该转变思想,转变观念,应该把原来由师范院校联系安排教育实习,变为由师范院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共同负责管理的新局面,更应充分认识师范生在实习时,会将先进的教育理论、教育理念带到中小学校来,对中小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改变教育实习学校领导不作为,班主任不接纳,实习指导教师指导力不够,实习生锻炼机会少的尴尬局面。
3 加强师范生对教育实习的重要性认识,做好“援教顶岗”实习的培训工作
教育实习作为师范生的一门实践性课程,是师范生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及教学技能应用于实践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师范生开始教师生涯的起点。因此,要使师范生充分认识教育实习对自己的重要性,使他们懂得,通过教育实习可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打好基础;通过教育实习,可以很好地将自己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及所具备的教学技能在实践教学中得以运用,得以检验,使知识得以巩固,能力得以提高;通过教育实习,使师范生了解当前基础教育的现状,以及当前基础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并为自身的职业发展制定出清晰的轮廓。
同时,在加强师范生对教育实习的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充分落实岗前培训工作,提高师范生教学基本技能。教学技能主要是指教学的基本技术和能力,通常指三笔字、普通话、课堂组织能力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技能等,学校每学期可以通过各种大赛来加强这种教学技能的训练。同时,校内试讲期间,各系应选派优秀教师对学生试讲的教案、讲稿及课件进行指导评价,教务处更应组织各专业学科教学论老师随机抽查、考核,确保实习生实习前专业技能和水平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实习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参考文献
[1]张丽萍,王嫣,高立中,等.对师范院校学生教育实习的探索与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3):92-93.
[2]吴俊林,杨磊.高师教育和基础教育合作的纽带[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4):9.
体育教学的定义范文6
关键词: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学习共同体;培育
一、研究的缘起
笔者在江西省2010年教改课题“基础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与师资培
养对策研究”中,对176名中、小学教师,264 名中、小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中发现,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但在开展过程中,往往是少数1—2个同学完全包揽,其余的成员基本上置身度外,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也导致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不甚理想。笔者就此与上述中小学教师中的部分教师进行了深入探讨,一致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要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必须加强对小组活动的指导,以此推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为此,笔者尝试开展在初等教育专业五年制定向生的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中培育学习共同体的研究。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综合实践活动与学习共同体的基本内涵及特征
1、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首次出现的课程形式,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和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初等教育专业的五年制定向生必须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习得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策略和方法。
2、学习共同体
学者张建伟认为:“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是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固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1]在学校教育中除了构建学校共同体和班级共同体外,还可以在班级中以小组的形式构建学习共同体。
3、两者之间的特征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生成性的特点。它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自然而然产生共同学习,相互作用的集体。学习共同体具有“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四种基本素养。它的本质特征是行为主体性、系统开放性、成员组织性、目标整体性和活动整合一致性,恰恰符合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特性:学习者不断质疑、不断探索、不断表达个人见解的历程,学习者个体理解、想象和创造得到确认,学习活动成为“手—心——脑,实践——感知——思考,以及身体——心理——灵魂”等共同参与的“整体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倡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这也与学习共同体可在班级中以小组的形式构建是相一致的。
三、研究的开展
(一)组建学习共同体
理想的学习共同体,是共同体成员共同学习(learning with each other)、互相学习(learning from each other)和互利学习(learning on behalf of each other)的统一。[2]因此,笔者在初等教育专业五年制定向生进校时,联合班主任对学生进行调查,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中,组建学习共同体时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特征、学习风格、兴趣爱好以及家乡所在地等因素来安排共同体成员,尽量把性格互补、风格各异、来自不同县区、性别平衡但兴趣爱好相似的学生组建为一个共同体,成员人数为6—8人。以真正做到每个成员都有相对优势和相对劣势,都能够在学习活动中有所收益又有所贡献。
创设环境,让学习共同体更有形。“共同体”在作为一个人类学概念被提出时,就具有以地缘为纽带、关系亲密、自然情感一致的意涵。[3]学习共同体与一般的教师在课堂上临时组织的学习小组的一大区别,在于共同体成员在学习生活中进行经常性的广泛而频繁的互动,在情感上相互依赖、相互支持。
为了让学习共同体得以维系和发展,在配置好共同体成员后,笔者首先鼓励学生给自己所在的共同体“冠名”,旨在让每一个成员拥有一种组织的归属感。其次,发挥大学校园学生座位的不固定性,要求地理课堂上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在座位上靠近,以便于课堂上和课间进行经常性的接触和交流。第三、构建“理想说话环境”,从熟悉彼此的名字开始,指导学生以宽容的心态和欣赏的原则,建立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联系,促进共同体成员之间相互包容,让个体觉得已经被他们接纳,体验到自己是共同体的一员,从而在心理上彼此接受。第四,建立规章制度,明确共同体成员的行为标准,保证学习共同体的有序发展。
(二)安排学习共同体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要使组建的学生群体成长为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使他们在共同学习中学会学习,需要教师对共同体的学习活动予以合理安排和组织,在活动过程中对学习的方式和流程进行有效指导。
地理综合实践活动是以乡土地理为依托,以问题为中心,以调查、参观、野外考察、专题研究、条件分析、汇报交流等为学习方式,整合了地理、历史、政治、理化生等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实践活动。它是课堂地理学习过程的升华,是将应用主题知识解决问题提升到更高层次——利用地理知识去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活动强调以能力发展为中心,以素质整体发展为价值取向,适于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初等教育专业五年制定向生年龄较小,学习热情高,可塑性强,并且学习时间、空间灵活、充足。综合上述因素,笔者为学习共同体安排了以真实问题解决为中心的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真实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宽广的视域和灵活的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有效运用各种解决策略,因此有必要将学生组织起来,使他们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尽可能多地从各个角度探索问题。或者探索问题睥各个侧面,并且切身体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如何以及为何被运用的,从而真正习得这些学习策略,具体说来,学习共同体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一般流程如图1所示:[4]
(图1: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
1、发现问题。鼓励学习共同体的成员产生尽可能多的不同的想法,而不去深入追究这些想法是否完善。由于小组内成员思维的异质性,思维的想互激荡作用特别明显,新的想法也就容易涌现。首先,笔者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其次,要求每一共同体成员共同遵循“讲问题、听问题、谈问题”的模式,指导每一成员把自己发现的问题讲出来,同时,认真倾听其他成员的问题,最后讨论大家提出的问题,根据大家的兴趣爱好、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围绕问题开展调查研究的可行性等方面确定共同体要开展的地理实践活动。如,学生们曾提出过以下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杨歧寺的宗教文化”、“萍乡市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神奇武功山”、“萍乡城区太阳能热水器使用调查”、“走进‘凤凰天成’——萍乡精品小区设计中的问题”等等。这些主题由学生自发提出,兴趣高、实践性强,因此可行性高。
2、分析问题。确定活动主题后,学习共同体首先根据主题要求和成员的实际情况,推选出活动的负责人,学习共同体的每个成员都尽可能地充分发表自己对问题意涵的认识,进而提出拟进一步获取的知识信息以及获取的途径和方式。例如:理论搜集、实地考察、数据收集与处理等,其他成员给出反馈或建议。其次,负责人根据讨论的情况,组织成员制定活动方案,根据活动过程进行成员分工,每个成员明确自己要获取哪些知识信息以及怎样获取这些知识信息,并分头展开相应的信息搜集和知识学习活动。
3、解决问题。每一成员在共同体中汇报自己信息收集、知识学习情况中,所有成员在共同评估这些知识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的基础上,确定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而,每个成员再次获取相关的知识信息。最后,共同体成员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综合获得的知识信息,表达自己对问题解决的初步见解,并撰写活动报告,在全班进行交流、展示、评估。
(三)评估学习共同体活动的情况及效果
1、评估内容多元化
对学生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应主要对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究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价。在进行评价时,可对每一项目提出更为具体的区分内容(见图2)。
评价内容评
价
要
点1评价要点2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否善于发现和提出地理问题,经常独立提出问题,具有提出问题的积极性;
是否能有效地利用已有信息提出地理问题,能否补充问题的必须条件;
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探究价值,即问题是否具有一定的广度、深度,是否新颖。在各项探究活动中是否表现出下列情感与态度:兴趣、好奇心、探索欲、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毅力、创新精神等。
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能否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或通过收集相关信息,将已有的地理知识与问题相联系,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
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能否分析信息,得出结论;
能否从不同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是否具有独立思考与反思的习惯和质疑意识;
能否与他人合作解决地理问题。
表达、交流探究成果能否条理清晰、完整地表达探究过程与结论;
能否将论据与论点联系起来,得出基本合理的解释;
能否用语言、文字、地图、图表等多种方式表达学习成果。
(图2: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要点) 2、评估主体多元化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和多元标准,因此,学习共同体开展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主体也应是多元的,首先,成员在共同体内部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其次,成员之间进行相互评价,第三,共同体之间通过活动展示,交流等进行评价,第四,教师通过活动过程的观察,对每一学生进行评价,最后得出学生的综合评价。
四、研究的结论及遗留问题
(一)培育学习共同体有利于促进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教师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育学习共同体,可以让其所有成员拥有共同的兴趣,形成共同的目标。在活动过程中,具有不同背景文化、学习风格的学习者,利用各自的专长,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其共同协调确定的学习目标,这就保障了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这既让五年制定向生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又懂得了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二)培育学习共同体对新课程改革有指导意义
在地理综合实践活动中培育学习共同体,充分尊重学习者的异质性,让学生充分地交流沟通,不断经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重构学习者之间的社会结构和对话机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与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学习方式是相适应的,特别是对于初等教育专业五年制定向生,能够从学习经历中树立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习得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策略,将对今后在实际教学推进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本次研究,笔者发现学习共同体的培育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程,它需要教师有新课程的理念,在与学生沟通交流中形成平等、对话、理解的师生关系,同时还要有较强的活动指导能力,帮助学生共同努力完成目标,让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从而强化学习共同体的发展。这些工作都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何调动教师进行这项工作的积极性是学校管理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建伟,孙宴青.建构性学习———学习科学的整合性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98.
[2]胡咏梅,英国中小学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系统[J].外国教育研究,2004,(8)
[3]赵健.学习共同体[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6
[4]黄娟,徐晓东.校际主题综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3,(10)
[5]肖川.教师与新课程共成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