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最新的课程改革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最新的课程改革范文1
在历年的课程改革发展中,针对课程与文化之间关系有两种相关理解:一种为把“学知识”称之为“学文化”,把所说的“课程”称之为大家说的“文化课”。这样在词语上的意思混同反映了多数人在认知上的偏差;即文化就是知识,而在逻辑上及其在实践中课程又被简单的认为是知识的一种载体而已;第二种是课程彻头彻尾地完全制约于现有的“法定文化”的规定和大意,而且经常机械地、死板地、麻木地和盲目地服从于这样的所谓政治化的社会文化。不管运动心理学课程是否作为理论常识的一种载体,还是以后成为现有的法定文化的“奴仆”,在其某种内容和形式上,一直是在政治化的社会文化中为课程改革所规定的航道上正常地运转。这最终原因就是“课程起源于文化”。这就明确了《运动心理学》课程具有传承文化的最基本使命。
《运动心理学》课程改革作为一种文化实践
1 《运动心理学》课程改革的目的在于促进三者的协调发展,即“课程、文化与人”。
《运动心理学》课程改革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文化研究的实践活动,它的实践活动是有其目的性和人为性的。一般的社会改革的目的主要是社会的自我完善,促进社会的向前发展;而其课程改革的目的不单纯是课程自身的运动变化和自我完善,更多的是基于理想、社会和人的协调发展而进行的。因此,如何呈现三者间的协调发展趋势就将成为大家具有争议的话题。
2 《运动心理学》课程改革作为主体具有其多样性。
《运动心理学》课程改革作为一种有其目的性和人为性的文化实践活动,由于各国的传统文化、政治体制等的不同,文化实践活动的主体也存在着差异。就算是在同一个国界里,其课程改革的内容也具有不同意思层面,其文化的实践活动的主体也截然不同。因此,此课程改革的具体操作由谁来完成等等问题成为课程改革必须回答的问题。
《运动心理学》课程改革的内容
1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本课程教师的学历、职称均有了新的提高。现有6名的主讲教师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助教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5人,博士1人。
2 在教材建设方面
我们为了及时准确地吸收国内外运动心理学课程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一直坚持每隔2、3年就进行教材的修订,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材体系,先后出版了《运动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咨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教材。
3 在教学大纲和考试方面
发动全体运动心理学教师编制了运动心理学教学大纲,并且充分吸收了现代运动训练学和运动心理学学科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全国兄弟体育院校运动心理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经验,现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运动心理学教学大纲体系。同时为了配合教学改革的需要,我们编写出与教材配套的习题集;为了做到考教分离,每学期都要求任课要求教师出3套试题以加强和完善试题库建设。同时,按照课程建设的要求,深化教学改革,积极开展教改研究,近年来共承担教改课题5项,发表教改论文近10余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4 在教学基本制度建设方面,制定了一整套运动心理学教学的管理制度
(1)每个学期的开学初的集体讨论教学工作计划。(2)任课教师必须有规范的讲授提纲,学期末必须提交教学总结和试卷分析等。(3)要求任课教师必须运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技术进行教学。(4)坚持任课教师相互听课制度,每学年不少于4学时。(5)坚持高级职称教师讲授专业课制度。每学期都有1名高级职称教师担任学院的运动心理学教学任务,每年高级职称教师开课率达到100%。(6)坚持青年教师初次上课试讲制,青年教师需试讲合格方可上课。(7)坚持院系领导随堂听课制度,加强对运动心理学课堂教学情况的检查和督促。(8)坚持任课教师上公开课制度,每学期至少举行1-2次公开课,以利于教师相互之间的教学观摩和交流。(9)坚持教学研讨制度,每学期举行二次教学经验交流和教学改革讨论会,以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运动心理学》课程改革的特色
1 教学内容建设具有先进性、科学性,能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注重把“科学与文化”相融合的教学改革思想融入课堂,充分体现“科学与文化”融合的特色。
2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运动心理学课程的文化性、实践性、应用性等特点。
3 注重为竞技体育服务。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同时是吉林省各级教练员培训主讲教师,经常为国家网球、射击射箭运动等项目管理中心的运动员、全省教练员进行讲学,为竞技体育服务且传送文化知识。
课程改革成就
1 《运动心理学》课程组成员所编著的《运动心理学》教材,2011年被评为吉林省省级优秀教材。
2 《运动心理学》课程2008年被评为校级优秀课程,且于2010年评为省级精品课。
3 《运动心理学》课程组成员中的两名教授被评为2004年高校科研先进。
结语
最新的课程改革范文2
[关键词]课程改革实践反思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情况
陕西省商南县新课程改革实验工作自2003年启动以来,新的教育理念已被大多数教师接受和认同,旧的师生关系正在被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所替代,教学行为由封闭走向开放,学生学习方式和活动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质量也由单一评价走向多元评价。教学活动空间、课程意识、学校激励机制等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在课程改革实践中,一些学校得到了发展,办出了特色;一些校长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理念;一批教师脱颖而出,成为课程改革的示范者、引路者。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课程改革的实践中依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认识不到位,观念难更新。个别学校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对课程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少数教师学习培训不够,或者浅尝辄止,或者断章取义,他们在心理上与课程改革相背离,在行动上总以客观条件的不足来掩盖主观上的消极。
2课堂教学形式主义的现象较普遍,对交流、合作及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存在认识上的偏差。例如表扬过多,无效的小组学习,画蛇添足式的滥用多媒体等。
3对新课程标准目标的理解、把握在认识和行动上还存在不到位现象。新课程所提出的三维目标与传统的教学大纲及“双基”的差异,教学中如何体现、如何突破是目前我们的困难和问题。
4发展不平衡。学校之间、班级之间、教师之间,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进展不一,有的甚至差距较大,从而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
5校本教研大而空的课题研究多,缺乏对新课程背景下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思考和研究。
6有疑虑,放不开。由于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新课程评价机制还处在探索阶段,许多学校和教师对课程改革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准备不足,应对措施不力,总是担心教学质量受到影响,因此在实践中缩手缩脚,行动上等、靠、拖。
二、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几个问题的理性思考
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出现困惑和问题是难免的,而理性的思考和积极的探索能帮助我们走出困惑,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目前,我们要注意思考并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客观条件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基础教育清晰地勾勒出具体目标和要求,可以说,这是一幅理想的蓝图,但它和现实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实现这一理想蓝图的物质条件和师资条件在大多数地方,尤其是对我们贫困山区而言还远不具备,甚至有些地方、有些学校目前是力所难及的。在这种情况下,立足现实,充分调动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我们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顺应改革大势的必然选择。在现有条件下,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真正吃透了课改精神,因校制宜,因地制宜,因陋就简,不求大求全,只求不断进步,只要持之以恒,肯定能达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因为条件是逐步改善的,条件的改善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条件的改善也是永无止境的,如果我们坐等万事俱备,就会丧失改革的时机和发展的机遇。
2改革与继承的关系。改革不是否定一切,它是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我们提倡新理念,实践新思想,但绝不矫枉过正,轻易丢弃我们在教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成功经验,抹杀基础教育中已被证明是正确的东西。几千年前孔子的教育思想,如“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今天依然行之有效。新课程倡导的三维目标,强调课堂教学目标应注重过程与方法的教学,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但绝不是放松或弱化对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强调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但绝不因此否定传承、接受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师生互动、合作,但绝不因此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强调学生多样化发展和个性差异,但绝不放松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共同要求;强调赞赏、鼓励,但同时也不否认批评规劝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总之,课程改革绝不是简单地用一种理念去代替另一种理念,用一种教学方法去代替另一种教学方法,而是新旧教学理念的相互碰撞,新旧教学内容的相互更迭,新旧教学方法的彼此消长,关键在于把握好二者的“度”,扬长避短,用辩证的方法思考问题,用发展的目光看待问题。
3课程改革与教学质量的关系。很多教师最大的疑虑就是改革会不会影响质量。质量是改革的生命力,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质量也是衡量课程改革成效的最终目标。不过这里所说的质量和我们教师所关注的质量在概念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教学质量是教育质量的一个组成部分,试想,整个质量提高了,教学质量能上不去吗?单纯就教学而言,传统的中考、高考、质量检测中所考查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依然是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首要目标,即使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个目标也不是孤立地分割开来的,而是融合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个目标之中,并通过它们来共同实现的。通过三维目标的教学不仅能实现传统的教学目标,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其获取新信息处理新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随着中考、高考、质量检测的逐步改革,只有用新的理念去实施教学的教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绩,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当然,如果在实施课程改革中我们抱着“任务观念”、“运动观念”,缺乏长远安排和整体意识,临时应对,等待观望,那么只会使改革走上歧路,那么质量下降也是必然的。
三、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本着“立足实际,稳步推进”的原则,为使课程改革工作有条不紊地深入进行,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强化学习培训。虽然各乡镇、学校都建立了课程改革组织领导机构和一系列规章制度,使课程改革工作有了机制上的保障。但这些机构,职责是否落实,是否真正发挥了其应有的效能,形成了促进课程改革的合力,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反思,该调整的调整,该健全的健全,以不断完善课程改革的保障机制。
在学习培训方面,不能认为通过几次学习培训就解决了所有问题,就可以一劳永逸。培训时必须坚持以校本培训为主,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制度,强化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陸,一个阶段要有一个阶段的重点,解决突出问题。全体中小学教师要把新课程学习作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自主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学习的方式和途径要灵活多样,如通过教育网站观看优秀光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办法及时、全面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等等。总之,在这方面,学校要有学习培训计划,并真正落到实处,从而建设一支具有较高能力的、实施新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
2立足课堂教学改革,真正把新的教学理念体现在教学行为之中。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其关键是如何把新的理念转变为广大教师有效的教学行为,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切忌“穿新鞋,走老路”,或“形式丰富多彩,思想陈旧落后”。努力使课堂教学做到“师生互动、合作交流、自我探究、求异创新”,要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活动化、情感化,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参与意识,培养其探究精神。同时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育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工具。
在课堂教学方面,要探索和构建具有学校特色、学科特色的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间可相互交流观摩、评课议课,也可以通过观看优秀课例从中受到启发。县教研室要努力适应目前课程改革的要求,充分发挥指引方向、发现典型、面上推广的作用。
3坚持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为课程改革提供动力。课程改革实施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新的理念下教师不仅是教学者更是研究者,教学研究重在行动研究。从这个方面来说学校是最好的教研场所,科任教师条件得天独厚。而如何把教师由过去的纯教学者转变为研究者,必须做到“三个坚持”,实现“三个转移”,找准新的定位。“三个坚持”即:坚持教学研究从实际出发,从教师成长和课程改革需要出发,不搞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坚持以教师为主体,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创设群众性教研氛围;坚持以对教育教学产生的实际效益作为衡量教研成果的根本标准。“三个转移”即:重心下移,教研人员要深入学校,深入课程改革第一线;中心转移,学校把工作重点真正转移到课程改革实验和教师培训上来;目标前移,教研要瞄准改革最前沿和最新发展动向,传播最新理论成果,具有适当的前瞻性。找准定位,就是要把研究的立足点放在教师在课程改革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法的改进和学法的指导上。
要搞好校本教研,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审视和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既要“脑勤”,也要“手勤”,平时要善于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
4总结经验,汇聚成果,校际互动,信息共享。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要善于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也要善于把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以便形成“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
最新的课程改革范文3
新课程对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知识的需求也是与时俱进的。中学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知识更新意识,在课程改革中努力与时俱进,及时了解和学习语言学、文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努力将这些成果转化为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要时刻掌握语文课程改革方面的新动向,熟悉语文教育理论方面的新发展,努力用这些新的知识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扎实创新的专业能力
语文课程改革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大变化,面对新的教学要求,很多老师都意识到了自己专业能力的不足和对课改的不适应。具备怎样的专业能力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呢?一方面是扎实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是创新的专业能力。扎实的专业能力是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主要包括理解教材、驾驭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等语文备课能力;组织教学、运用教具、教学应变等语文施教能力;对学生成绩进行考核和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等语文考评能力。创新的专业能力,是指教师要始终以创新精神对待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努力在语文教学的方法、内容、过程等方面进行优化和创新。
三、以科研促教学的专业发展意识
在长期重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很容易对教学心生厌倦,导致自我思考意识的钝化、自我发展意识的萎缩,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到最后还会产生对自我价值的怀疑和职业危机感。怎样才能打破这种不良循环呢?最好的办法是“边教学,边研究;边研究,边教学”。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教师要做“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但实际情况是,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教学反思和科研的意识欠缺,惧怕变革,不重视教学经验总结,不会撰写教学科研论文,更不知道如何从教学反思与科研中获得实践性知识充实、发展自己。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师的角色意识还没有完全转变,没有意识到教师其实是教育知识的生产者、研究者和创造者,也没有意识到教师可以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四、合作、沟通、对话的教育教学态度
最新的课程改革范文4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教师;有效教学
一、中学历史学科新课程改革的变化及特点
新的历史课程改变了原来课程“繁、难、深、旧”的现象,突出了中学历史课程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史学人才,而“应体现历史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1.增强了与社会进步联系的课程内容
比如必修课程《历史Ⅰ》第四单元增加了“民主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在必修课程《历史Ⅱ》中,增加了“国有企业改革”“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现代生活的变迁”的内容,以及“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内容。
2.新课程改革的特点
从以上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和历史教材的重新修订,我们便可以分析归纳出我国中学历史学科课程目标的发展变化。
(1)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
“既要注意不同阶段历史内容的前后联系,又要注意本国史与世界史的横向联系,还要注意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用发展与联系的观点观察历史和解释历史的能力。”
(2)由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
课程内容选择更具实用性,联系比较松散,不再强调学科的严密性。
二、新课改中历史教师面临的挑战和要求
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方法的探索:
1.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英国学者汤普森指出:“学校的历史学习,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或发生了什么,而是集中在我们如何具有对历史的认识,最重要的就是接触和反应探究的过程,获得知识的方法(或方法的重要方面),其次才是涉及历史探索的结果……”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独立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养成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明显趋势是打破了学科的封闭性,促进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并携手联合加快学科教育在学生身上的整合作用。如果学生个体探究还不足以解决问题,就必须组织开展小组或集体合作的探究学习,直至把问题解决。新课程要求把学习活动置于一个机会的环境中,使学生自主地从情境中和互动中去形成知识,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多多采用谈话交流作为重要的教学形式,以利于教师与学生及学生之间更好地互动。
3.进行开放式教学和评价的尝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历史教师应重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历史现象,认识历史过程,切实提高历史思维的质量,为此,作为教师,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及时介绍某一领域历史研究的最新方向,广泛地推介史学界对某一历史课题的不同观点。其次,教师在对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其对某一历史事件形成的结论进行评价时,更要注意采用宽松的开放性尺度,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哪怕看起来是错误的观点。
三、展望历史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场运动或一次事件,教育改革更是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正如一棵树的生长会有年轮的印痕。如果仅凭着一股热情,难免会做出不切实际的事情。历史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只有以满腔的热情、积极的心态主动投入到课程改革中,不断地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课程改革意识,在教学中研究课程改革,在教学中体现新课标概念,尽快学会构建先进而科学的教学模式,才能担当起时展所赋予的重任,才能使新的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交相呼应,有机融合,相互促进,不断优化,历史教学改革的春天才会到来。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国教育报,2001-7-27.
[2]宋忠芳.浅析历史课程素材的开发和利用.历史教学,2006(6).
[3]秦克铸.课堂“调料”.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4-3.
[4]刘威.谈谈钻研课程标准问题.南宁三中网.http://.
最新的课程改革范文5
关键词:课程改革;高中物理;教师;基本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9-265-01
高中新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管理等方面。这种变革反映了当今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教育的任何变革关键在于实施。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和具体实施者,课堂是实施教育教学的主要舞台。“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和根本保证,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更是高素质人才的铸造师,在整个育人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师基本素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良好的师德、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教学能力和育人能力、掌握一定的教育技术和教育科研方法、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我校近年来尤其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提高有效教学的措施方面开展了“教师基本功大赛”“时时研讨,课课备好”“篇篇善写,题题会解”“生生教通,人人成功”“教师的赏识性评价”等一系列深化教师素质培养,提高教学教学有效性的活动。本文针对如何使自已成为一名具备良好基本素质的高中物理教师提出几点思考。
一、转变教育思想,提升教育理念
俗话说:“拒绝理论就是拒绝进步”,脱离理论的教学实践只能在低层次上重复。为了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我们必须认真解读课改理论,提升境界,让观念转变为理念,让理念转换为素养,在教学实践中,让新课改的理论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落实。为了推进本次新课程改革,各级教育部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组织一线教师进行培训和教育,做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首先要意识到这是一次全面提升理论水平,提高教育理念的机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并在学习中将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综合学情,积极思索,认真反思,争取在学习培训中取得最大的收获。
二、加强专业知识储备,提升科学文化素养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受制于教师对知识的理解水平,高中物理教师的学科知识,既要注重本学科内的专业知识储备,还应更注重于本学科知识内容中的人文主义精神,从人文价值、学科价值、历史过程、社会背景、物理学史、物理典故、物理经典实验等方面加强储备。即软化学科界限,淡化细节了解,强调学科的相互联系以及科学和社会系统的联系,而不是简单地增加学科内的难度。从而树立整体化的教育观念,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物理教师要自觉订立“文化营养套餐”,做一名热爱生活、关注社会、观察自然的人,实现科学文化世界与社会生活世界的整合。
三、擅于整合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有效性
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教学手段多样化,实施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的新问题层出不穷,教师必须具备发现、研究和解决教与学中的新问题的能力,争对新的事物,具备开发新的课程资源的能力。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达成的重要因素,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切实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促进课程改革实施的重要途径。
四、加强学习探究与校本教研,提高教育科研素养
最新的课程改革范文6
【关键词】生物课堂课改高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构建的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比以前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眼下,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实施之中, "以学生为主体"、"开发智力"、"人文熏陶"、"活动实践"等新的教育理念逐渐深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且已取得了不少初步成果,但我们要清醒的看到危机的存在.在我看来目前捆扰我们的仍是一线的课改实践者的认识问题.现在"盲从者有之——新课改往往是改其形而不得其神,表面上看课堂热热闹闹,而实际上学生什么也学不到.""口是心非者有之——在口头上动辄,具体实践上则依然如故.""盲拒者有之——我教了这么多年的书,且效果很好,有必要吗?于是乎不问青红皂白地将新课改一棍子打死。""漠不关心者有之——这种人比前三种更可怕,因为不管怎么说前三种人对新课改还是关注的,而这种人对新课改任你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当然在当前基础教育课改中也确实存在诸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很好的反思总结,以确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在正确的轨道上顺利前进。
1、 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课改的时间短,很多教师经验不足,在课改实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学方式比较传统,课堂教学活不起来。
课堂教学是新课改的灵魂,课堂教学活不起来,就失去了课改的意义。实施课改以来,很多教师观念有了一定的转变,教法也开始灵活多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但是在很多农村中学有部分教师仍然摆脱不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过于依赖课本,观念难以更新,教法单调,缺乏创新。教学别注重基础知识的简单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技能和情感价值观的培养。课堂上师生互动流于形式,把"对话"变成了单一的"问答",满堂问、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屡见不鲜。课上教师创设的情境很少,教学手段单一,学生互动仅仅局限在教师的课堂提问,学生回答之上。整节课教学秩序井然,教师教法一板一眼,顺理成章。但是,没有生动的教学资源、直观的教学手段和教师的创意,这样的课,不难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我们在创新上下工夫,努力开展好师生间的互动,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便能使学生主动探究和学生的自由发展方面取得突破。
1.2 教师的角色转变不大,缺乏创新。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自古以来,教师的核心角色一直都是知识的传播者,在这样的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之下,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仍然重在对知识的灌输,缺少更多的激励思考;课堂上仍然一味的保持着对学生的训导和管理,而缺乏对学生的引导与服务。不少教师扮演的角色,虽然发生了些许的变化,但只注重形式,并无实质。
1.3 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待转化。
我县的广大农村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由于受到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的影响导致很多农村学生生性腼腆、性格内向,对地理知识的了解甚少、视野狭窄、基础知识较差、在学习上依赖性很强、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能力远不及城里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难以开展,有很多课都会造成教师的尴尬和教学的冷场。例如:在学习《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这节内容时,课前我已经布置学生去查找相关的资料以备课上能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导入新课时,几乎没有同学准备相关材料。究其原因是学生在校无时间查阅资料,自己又没有相关书籍,也不能上网查阅,如何才能按要求完成呢?这就要求教师转化好角色,不断的创新,在实践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给学生创造出更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多给学生一个鼓励的眼色、多给学生一个期待的目光、多给学生一个灿烂的笑容、多给学生一分无私的关爱,相信农村的孩子也会更加大胆、更加活跃,积极的投入到主动学习、探究学习中来。
1.4教学设施不齐全,课程资源难以开发。
在我县的一些农村中学还存在着教育基础设施不齐全、教育办公经费紧张的问题,缺乏用于培养技能的直观教学用具。这样的教学也仅仅是照本宣科,拓宽不了教育视野、扩展不了教学内容、丰富不了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适当的开发校本的、乡土的课程资源,以致因材施教,改变以往那种生搬硬套的教教材的状况。
2.课改中的生物教学,树立创新理念
2.1、更新教育观念是前提:
2.2、创新处理教材:
2.3、创新教学方法:
2.4、改变评价方法:
2.5、努力扩展知识层次:
3.树新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素质
3.1、正确树立育人三观:质量观,人才观,教学观。
3.2、教学方法改革:
3.3、团结协作,提高教研水平:
3.3.1 在备课组、教研组内形成浓郁的教研氛围。
3.3.2 参加达标课、公开课、示范课、专题研究课等活动
3.3.3 成立教研专题小组,搞一些力所能及的科研项目
3.4教学反思:
4、掌握现代教学媒体
1 多媒体与教学内容的统一性:
2 多媒体与教学方法的协调性:
3 多媒体与学生认知结构的相蓉性:
参考文献
[1] 《现代中小学文萃》北京现代出版社2001年
[2]《中小学信息技术及应用教材》陕西电教馆编 西安电子科技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