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微机原理基础知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微机原理基础知识范文1
【关键词】“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思政工作
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育人实践中,探索出建立层次、责任、目标分明的班级管理工作体系,即建立“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形成纵横并举,专兼结合的工作格局,在工作开展中四个层面通力配合,全程参与班级过程管理,不断加强教育资源整合的力度,形成了“四位一体”的立体化组织领导运行机制,为学院班级管理中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一、“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的涵义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模式从传统的班主任、辅导员的“二元”模式向“四位一体”模式转变,构建一个全方位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平台。“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即:班级导师、班主任、辅导员、班主任助理为构架的“四位”,紧紧围绕服务学生成长成材的“一体”开展教育和服务工作。班级导师均由多年教龄的资深专家和学科带头人组成,对班级进行一对一的帮扶,班级导师的设立将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针对该班级学生所学专业开展专业文化教育,同时对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工作进行针对性指导。班主任助理是由系部的学生会干部和学生党员组成,是班主任和辅导员与班级联系的桥梁,他们以学长的身份引导学生快速熟悉大学学习环境和适应大学生活,为班级管理发挥信息员作用,是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得力助手。班级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和班主任助理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是对传统班级的班主任、辅导员“二元”管理模式的完善和提高,是针对新生存在的较为严重的结构性矛盾而采用的新的管理模式,它的实施不但可以减轻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工作强度,而且有益于学生健康成长,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为构建“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新模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凭借“四位一体”的班级管理模式,扎实推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创新班级管理模式,能进一步强化学校的育人功能,逐步完善“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体系,也必将为今后学生管理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作用发挥
从人才培养的战略角度开展“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教育模式,实行班级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和班主任助理共同负责制,有力促进了学生管理工作成效的推进。各系部系党总支一班人亲自指导,从人员配备、工作的指导等方面有力地推动了“四位一体”工作,很多专业带头人亲自担任班导师,在广大教师当中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正是由于有了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各系部“四位一体”的班级管理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蓬勃发展,在全院进一步深化了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营造出良好的育人氛围。
1.班级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显著提升。“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实施后,思政工作一线的老师注重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成为学生信赖的思想导师和知心朋友。他们经常深入到学生班级和公寓,通过召开班会、座谈交流和个别谈心等形式开展细致入微的教育工作,及时解答和帮扶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难题,指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大学校园的生活学习,积极引导学生理性表达思想热情,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和专业文化素养。
2.班级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班级导师带领学生参观企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和社团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拓宽学生学习领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提高专业文化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化学工程系2010级班级导师张文英、于晓萍、王富花等老师带领同学参加全国化学检验工和化学总控工比赛中均获得比赛一等奖的好成绩,共申请江苏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项,极大鼓舞了学生们对老师和专业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3.班级学生就业和学历提升得到大力支持。班级导师、班主任助理、班主任、辅导员向学生们通过专业发展前景的介绍,帮助学生尽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和专业特长,在就业应聘过程中能够准确定位,到达就业岗位后能够快速熟悉工作业务,在很短时间内成为业务熟手,频频受到用人单位好评,为学生就业打开了大门;此外,班级导师在学生专接本、专转本、推荐攻读本科等方面发挥参谋人作用,帮助学生分析各个选择的有利因素,为学生向更高层次迈进奠定基础和解决后顾之忧。
4.班级学生的实际困难得到更多的帮扶。班级导师、班主任助理、班主任、辅导员用真心感动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和友谊。关爱学生、帮助学生的例子在班导师、助理、班主任、辅导员中不胜枚举,“四位”时刻关心学生,为他们排忧解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建立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受到学生的喜爱,用真情感动学生,用真心帮助学生,用先进事例影响学生。
5.师德师风建设得到有效加强。“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的建立,不仅增强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同时,通过班导师工作,使系、班二级组织及时掌握学生对教育教学的实际要求,促进了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增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主动性,营造了浓厚的教书育人氛围,通过师生紧密交流,让教师更加详细了解学生,为授课的教态教法科学安排找到依据,提高师生互融度。
6.培训交流促教育合力形成。笔者所在系部的党政领导班子十分重视对班级导师、班主任助理、班主任、辅导员的学习和培训工作。通过发放学习材料、召开培训会、交流谈心等方式,帮助他们理清工作思路,寻找科学、有效工作方法;通过座谈会、学生工作例会等方式,加强班导师、助理、班主任、辅导员间的交流,为及时沟通学生信息,及时适度调整班级工作目标,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为有效采取妥善方案提供了依据,科学有效的发挥着教育合力。
三、“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评价机制
为切实加强班“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的工作的效果,各系总支建立起班导师、班主任、辅导员、班主任助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将他们的工作表现、工作实绩的考核与各种评奖评优挂钩,鼓励大家积极加入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中,为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起到重要作用。为考核“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四位”作用发挥中考核各个个体的投入和产出对比考核,在“四位”发挥作用的配合上考核。各系党总支出台了《关于在班级管理中配备班导师、助理班主任的实施办法》及相关配套文件,明确了班级导师和班主任助理的工作职责,规范了班级导师和班主任助理的选聘和管理办法。通过完善的制度引导班级导师、班主任助理自觉、主动开展工作,建立起加强“四位一体”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效机制。
四、结语
实践证明,“四位一体” 班级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开展教书育人工作,能够提高大学生专业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也是促进与服务系部各项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抓学生教育,促系部的发展,以加强制度建设为保障,不断改进和创新开展“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的有效方式,提升系部教书育人水平,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张斌.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实施中的主体参与问题及其对策[J].职教论坛.2011(11)
[2]毛元圆.浅析高职学生管理中的“督”与“导”[J].品牌(理论月刊).2011(5)
[3]柏汇崧,杨涛,何瑾.大学班级管理及对策研究[J].企业导报.
2010(7)
微机原理基础知识范文2
【摘要】本文以河南省商丘市道北老建筑照片为例,利用protege4.2 软件进行语义组织,从而唤起人民的城市记忆,抢救城市的历史,留住城市记忆,实现城市的文化传承,发掘出城市记忆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 城市记忆;照片语义组织;数字展览厅;protege
一、城市记忆
(一)城市记忆的概念。城市记忆是城市形成、变迁和发展中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在城市记忆的过程中开展城市记忆活动,使更多的人了解城市的历史,并赋予城市生活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抢救城市记忆,将散落于城市角落的史料及图片聚集起来,更好地服务于民众,也能够填补城市档案建设的空缺,有利于城市档案的建设,使那些正在逐渐消失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能够重新焕发出它们本应具有的价值。每个城市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具有特殊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印记。城市的记忆保留在城市的发展中,留存在城市建筑、报纸、书籍、杂志之中,保存在档案馆、新媒体之中。总之,城市记忆充斥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里。如今各省、市都不断地深入开展“城市记忆工程”,城市记忆工程不仅仅是为档案工作,以收集档案为目标,而是在城市的历史变迁之中,找到某些连接点,见证城市发展,记住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更好的未来。
(二)城市记忆的目标——建立数字展览厅,提供检索工具。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数字化技术、网络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城市记忆提出了新目标。在多元化形势下,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建立数字展览厅,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检索工具,不断完善服务类型。城市记忆数字展览厅是通过先进的多媒体系统、数字技术和便捷的检索技术,从不同角度展现城市的历史、现在和未来。建立数字展览厅是城市记忆的目标,也是为了实现城市记忆更加强大的功能。数字展览厅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数字展览厅集宣传、推广、展示、展览为一体,并且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便捷的检索工具,实现了人机交互的展示形式,加强人们与城市记忆之间的沟通,使人们从被动接受宣传到主动搜寻信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二、城市记忆照片资源本体构建和实例分析
(一)工具描述。本文此次对照片资源进行本体组织使用的是protege4.2 版本软件。此软件是基于JAVA 语言开发的本体编辑和知识获取软件,其扩展的OWL 插件是目前最为强大的OWL 本体构建工具。Protege4.2 主要用于语义网中本体的构建,是语义网中本体构建的核心开发工具,它提供了本体概念类,关系,属性和实例的构建,并且屏蔽了具体的本体描述语言,用户只需在概念层次上进行领域本体模型的构建。
(二) 实例分析——以河南省商丘市道北老建筑为例。本文选取河南省商丘市具有代表性的商丘火车站的照片资源进行描述,共选取两张照片,建立本体关系。照片一是道北老建筑----商丘市百货公司火车站门市部,照片二是商丘专区面粉厂,他们因商丘火车站的修建而发展和繁荣起来,也因火车站的改建而逐渐衰落。他们都是城市变迁和发展的见证者,如今随着火车站的进一步改建,这些老建筑也将随之消失。此次选取照片是在商丘网上搜集的照片。
(三)河南省商丘市道北老建筑介绍。“道北”,是商丘人对市区陇海铁路以北的习惯统称。道北是建国初期商丘市的发源地,随着商丘火车站的变迁而改变。自解放初期到上世纪80 年代,一直是全市的经济中心,商业发展繁荣,并且保存下来了各种老建筑和街道。百年来,商丘火车站经过多次升级与改造,1984 年,重建的火车站由道北改为道南,道北由此衰落。如今的道北街道拥堵,环境较差,许多老建筑也开始渐渐褪去了原来的颜色。随着国家高铁建设战略部署的实施,历史的机遇垂青商丘,商丘迎来了“三站合一”的高铁建设,此次改建将再次引发商丘城市框架的延伸。未来商丘火车站的扩建,道北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是不断的改建拆迁,人们原本熟悉的旧街老巷、散发着传统气息的老房子等也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
(四)利用Protege4.2 进行照片资源语义组织。首先,通过protege4.2 添加类(classes),本文所选取照片包括三类,即event(事件)、photo(照片)、place(地点)。其次,建立好照片的类之后建立个各类的属性。Object Properties 包括role(角色)、where(地点)、subject(主题)、creator(创建者)。Date Properties 包括Description(描述)、 When(时间)、Title(标题)Jpg(格式)、Location(地理位置)。最后,建立各个类和属性之间的关系,并利用protege4.2 生成关系图,以表格的形式对照片本体进行更为直观、具体的描述,描述如下:
三、针对商丘火车站和道北老建筑提出抢救城市记忆的方案
(一)政府牵头,发起抢救城市记忆潮。在抢救城市记忆活动中,首先,广泛征集“城市记忆”。由于城市的发展,一些珍贵的资料也会保存在见证着城市不断发展的公民手中,政府可以公开向城市各界广泛征集城市记忆,对城市记忆资源进行充分挖掘,有些城市记忆具有档案的价值,因此政府一定要唤起人民群众对城市记忆的重视,通过抢救活动,让人民在参与抢救城市记忆的过程中增强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政府还需要与多方形成良好的互动,加强与档案馆、档案部门的合作,使得能够作为珍贵档案的“城市记忆”资源保存起来,为城市建设发展作出规划和努力。
(二)人民主动承担抢救城市记忆——成立民间城市记忆抢拍组织。城市记忆是一种“集体记忆”,它不能脱离集体而存在。抢救城市记忆也是一项集体的活动,它不是政府独立完成的,需要人民自觉地融入到抢救城市记忆活动中去。在政府的影响下,以及自身对文化的追求和对城市记忆的理解,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城市记忆的抢救,其中人民群众可以取得政府的支持,主动成立民间城市记忆抢拍组织,对城市的历史遗留进行抢救拍摄,并且进行实时追踪,从而弥补城市记忆在城市建设方面的空白。
(三)建立城市记忆数字展厅。城市记忆的目标就是建立数字展厅,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检索工具。商丘市政府可以将征集来的城市记忆图片、音像等等展示在数字展厅之内,重现城市历史。同时档案管理部门在此基础上,将具有档案价值的资料进行编研,创造出城市记忆档案新的价值,实现文化增值。在利用需求和主题多元化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利用现代化先进技术来实现城市记忆的重现,使城市与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和谐共处。
四、总结
百年来,商丘市道北老建筑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变迁,并且融入这种变化之中,这不仅仅是商丘市道北的变化,更是整个城市的变化。随着变化的日新月异,有些城市记忆会不断地从眼前消失,因此为了记住城市历史,见证城市变迁,我们需要抢救城市记忆,让城市记忆成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连接点。
以商丘道北老建筑照片为例进行本体建设,不仅仅有特殊性,也具有普遍性。首先,照片具有比语言文字更强的直观性和更丰富的信息,且其有着区别于其它图片的特征,因此采用照片进行语义组织,可以更加直观和丰富地表现出城市的变迁。照片是凝固的艺术,其存在的意义便是对过往的见证和记忆,并且在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展现城市的变迁与风貌。这些照片已经成为珍贵的档案史料。其次,商丘市道北老建筑的发展和变迁也能映射其他地区。随着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城市经济的发展,不只是商丘,各省各市的城市建设也是日新月异,城市建设是一个地区重要的标志,城市的记忆留存在城市的建筑、街道中,它记录了城市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同时也在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和文化。然而随着它们的变化或者消失,导致城市建设失去了本来的特色,为了城市的发展,城市历史的传承,我们都需要抢救城市记忆,从而实现城市建设发展的连续性,使城市、人民共同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
[1] 吴建华,戴晶晶等. 城市记忆工程背景下城市数字档案中心建设研究. 档案学研究,2009(06).
微机原理基础知识范文3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 调查研究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多媒体教学[2]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教学中如何向学生传授知识,如何形成有序的教学信息,用哪种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是目前各高职院校研究的重点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问卷调查
调查目的:了解哪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更好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本校2011、2012级共8个班的400多名学生
调查题型及内容设置:问卷有选择题和意见征集等,内容涉及教学的各个环节,旨在调查学生对哪种教学方式更感兴趣,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调查后发现有74.2%的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偏大;68.4%的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中讲解重点难点比较清晰,但与课件的制作有很大关系;80%以上的学生认为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多媒体制作的多样性和动画效果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60%以上的学生反映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提高他们掌握课堂的能力;数学、体育科目反映适合运用传统教学模式,语文、计算机、法律、职业道德等科目适合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模式的结合,英语等适合运用多媒体方法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总体来说学生和教师反映两种教学模式的结合更好一些。
(一)多媒体教学优势
1.多媒体教学方式具有很强的表现力[3]。多媒体教学能够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集合起来,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结合并通过屏幕表现出来。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难以实现、观察到的过程形象化地显示出来。例如化学课中实验效果的观察,特别是某些危险的实验效果。语文课上文章的欣赏可以通过视频等方式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多媒体教学强有力的表现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的图表、图片和多变的动画和声像效果,可对学生形成多感官刺激,便于知识的获得和保持。
2.多媒体教学能够增多课堂信息量。多媒体教学内容可提前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这样在授课时便省去了不断板书的时间,尤其是图形和图片绘画时间,从而明显扩大课时容量。多媒体教学能够在有限时间里传授更多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单位时间的信息量。
3.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交互性强,有利于实行双向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交互性实行双向教学,通过人机对话,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现状。计算机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方法通过上课软件及时发现学生学习和练习中的不足,适时地给予指导,学生也可以将学习的体验和师生分享。
4.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目前网上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学生可以直接利用,多媒体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其所学知识得以丰富。另外把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做成多媒体课件上传,供学生反复查看,这样有利于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养成学生自学习惯。同时快速通信技术的发展,加快知识的分享速度,更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二)传统教学的优势
1.传统教学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4]。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如可以用肢体语言辅助讲解,利用声音和情绪的变化感染学生。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讲授知识时潜移默化地将做人做事的态度渗入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塑造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是学生人生课堂的财富。教师不拘于站在讲台上,可以随时走动,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更好地抓住学生的特点进行有的放矢的讲解。
2.传统教学条理性强,便于形成良好的分析能力。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使用粉笔和黑板,学生便于记笔记和掌握重点,教师便于深入浅出地讲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互相配合,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存在问题
72.4%的学生认为多媒体教学存在信息量偏大的问题。多媒体课件包含大量的图文信息,学生记忆负担较重。而如果学生偏重每一页的学习容易造成学习过程的机械化,从而导致整体框架构建不理想,对综合应用能力提高不利。
多媒体课件的内容易追求视觉效果而忽视重点内容的讲解。很多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添加过多的声音、动画效果。课件太花哨从而影响重点内容深入浅出的讲解。学生只觉得好奇和刺激,实际教学效果并不好。
多媒体教学几乎成了公开课的专用工具。教师为了制作精美的课件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加重教师的负担,影响教学效果。目前已开发的现有课件不能满足教师的实际使用。
传统教学中课程规定的教学内容比较多,受时间的影响,部分知识点的讲解容易讲不透彻,从而影响教学效果;传统教学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受到限制;传统教学课堂有很大一部分时间用在板书上,致使知识容量较小,尤其在习题课上,教师不断地又写又擦,很劳累,这样容易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师的健康。
三、结语
通过调查发现20.9%的学生喜欢多媒体教学方式;23.3%的学生喜欢传统教学方式;55.8%的学生喜欢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的方式。
多媒体和传统教学相结合是最好的教学方法,但在教学中要注意:首先,坚持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利用传统教学的调控作用控制好课堂。其次,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讲解中注意板书和讲课速度,以及肢体语言和情感交流。最后,多媒体课件不是面面俱到,而要体现教学重点、难点。使用多媒体课件应做到该用则用,绝不滥用,使得多媒体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相得益彰,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结合多媒体和传统教学的优势,一方面在教学中发挥多媒体形象生动和传授内容多的特点,避免多媒体教学中流于形式地放映幻灯片。另一方面发挥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个人感染力,避免不生动的讲解。将多媒体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结合[5],互相互补,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才是最好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林福宗.多媒体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王志强,蔡平.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3.
[3]高红.多媒体教学对传统教学的影响[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
微机原理基础知识范文4
关键词: 卫生监督;派出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 中图分类号: R 19文献标志码:B
Abstract:[Objective]By analyzing the human resources allocation fairness in Pudong New Area Health Inspection Agency in 2012, to provide a basis for optimizing alloc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in health inspection area. [Methods]The human resources situation in 10 health inspection branches were investigated in 2012,and Lorenz curve,Gini coefficient analysis was done on human resource allocation fairness. [Results]In 2012,the Gini coefficient of the human resources distribution by the total resident population and the total working load of 10 health inspection branches were lower than 0.3, and it were in the perfect status.Gini coefficient in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was about 0.35,which was in the normal state.[Conclusion]It is important to allocate human resources according to the social requirement. The alloc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in the branches must be done in consideration of serving population, geographic area, and management objects. It is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eam building and improve health inspection capabilities and efficiency.
Key words: Health inspection;Branch;Human resources allocation;Fairness
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上海市卫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试行)》规定,按“每3~5个乡镇、街道设置一个”的原则设置若干个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分所或执法中队)。派出机构主要承担日常巡查和技术难度相对较低的执法任务,以及区县卫生监督执行机构交办的其他执法任务。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的设置使卫生监督工作的触角延伸到了基层\[1\]。卫生监督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关系到卫生监督服务的效率和公平性。我们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卫生监督派出机构人力资源为对象,从人口、地域、管理相对人分布等角度出发,利用洛伦茨(Lorenz)曲线、基尼(Gini)系数分析人力资源配置公平程度,为优化卫生监督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根据研究目的和要求,对浦东新区卫生监督的10个派出机构(执法中队)进行调查;从上海市卫生监督核心业务系统和相关部门收集2012年的相关数据,包括街道(镇)人口、面积、管理相对人数量。文中人口指常住人口。
1.2方法
1.2.1工作量和工作人员标化本文的管理相对人仅包括公共场所、控烟机构、二次供水、医疗机构、学校、托幼机构。由于每类管理相对人监督检查所需时间不同,短则半小时不到,长则需要数小时,所以计算工作量时不能将管理相对人数量简单相加。有的派出机构配有编外工作人员,从事档案整理、笔录录入等内勤工作,承担了监督员的部分工作;有的派出机构配有身患重大疾病监督员,工作需要照顾,所以计算人力资源时不能简单计算监督员数量。经过专家认证后将工作量和工作人员予以标化。
1.2.2利用lorenz曲线和Gini系数进行公平性分析
lorenz曲线在经济学上常用作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或资源不平等的分析手段。lorenz曲线为向外凸的曲线,与横坐标成 45度夹角时,称为绝对均匀线。当曲线距离绝对均匀线越近时,表示地区间收入差距越小,资源分配较为平等;反之则表示地区间收入差距越大,资源分配越不平等。Gini系数是根据lorenz曲线计算出的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统计指标,Gini系数介于0~1之间, 愈接近0表示财富分配越公平\[2\]。卫生监督人力资源配置的Gini系数与配置公平性之间的关系是参照经济学中人群收入分配公平性的Gini系数标准。0.3以下为最佳的平均状态,0.3~0.4之间为正常状态,超过0.4为警戒状态,0.6以上则属高度不公平的危险状态\[3\]。
2结果
2.1浦东新区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管辖的区域人口、面积、管理相对人情况
2010年4月,按照属地化综合监督管理的原则,浦东新区成立了10个派出机构(执法中队),每2~5个街道(镇)设置1个执法中队,每个执法中队配置4~8名监督员,管辖30~100万常住人口、40~200 km2、1 000~4 000户管理相对人,承担小型机构的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监督管理职能。具体包括场所卫生、学校卫生、饮水卫生、传染病防治、医疗执业、医务人员、母婴保健、血液安全、无证行医等条线监督管理工作任务。
10个执法中队在管辖常住人口、面积、管理相对人的分布不完全相同。以2012年为例,辖区常住人口最多的是第五执法中队,最少的是第十执法中队,前者约为后者的3倍;管辖面积最大的是第十执法中队,最小的是第三执法中队,前者约为后者的8倍;辖区管理相对人数量最多的是第三执法中队,最少的是第十执法中队,前者约为后者的4倍(表1)。
2.2浦东新区卫生监督派出机构的工作量和人力资源标化后管辖人口、面积、工作量情况
结合专家认证以及管理要求,各类管理相对人监督检查频次和每次监督检查所需的平均时间如下:公共场所2年覆盖1次,每次0.68 h;控烟机构2年覆盖1次,每次0.42 h;二次供水每年覆盖1次,每次0.88 h;医疗机构每年覆盖1次,每次1.67 h;学校和托幼机构每年覆盖2次,每次分别是1.83 h和1.4 h。1名编外人员的工作量相当于0.63名监督员的工作量,1名身患重大疾病监督员工作量相当于0.53名监督员的工作量。
在工作量和人力资源标化后,每位监督员工作量和管理的常住人口、地域面积,各执法中队相差较大。2012年底,人均管辖常住人口最多的是第五执法中队,最少的是第六执法中队,前者约为后者的2.5倍;人均管辖面积最大的是第十执法中队,最小的是第三执法中队,前者约为后者的13倍;人均工作量最重的是第三执法中队,最轻的是第八执法中队,前者约为后者的2.5倍(表2)。
2.3浦东新区卫生监督派出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分析
2.3.1按人口配置公平性将执法中队管辖的10个不同区域按每万人口拥有的卫生监督人员数从小到大排序,以调查区域累计人口百分比为横坐标,以调查区域卫生监督人员数累计百分比为纵坐标,绘制出卫生监督人员数按人口分布的lorenz曲线图(图1)。计算得出2012年卫生监督人员总数按人口分布的Gini系数为0.178。
2.3.2按地理面积配置公平性将执法中队管辖的10个不同区域按每平方公里拥有的卫生监督人员数从小到大排序,以调查区域累计地理面积数量百分比为横坐标,以卫生监督人员数累计百分比为纵坐标,绘制出卫生监督人员数按地理面积分布的lorenz曲线图(图2)。计算得出2012年卫生监督人员总数按地理面积分布的Gini系数为0.347。2.3.3按监督量配置公平性将执法中队管辖的10个不同区域按监督量从小到大排序,以调查区域累计监督量百分比为横坐标,以卫生监督人员数累计百分比为纵坐标,绘制出卫生监督人员数按监督量分布的lorenz曲线图(图3)。
计算得出2012年卫生监督人员数按监督量分布的Gini系数为0.184。
3讨论
3.1按要求配置卫生监督人力资源
2012年平均每个执法中队人员数达5.6人,达到《上海市卫生监督工作绩效考核实施办法(试行)》(沪卫监督〔2011〕26号)中“每个派出机构不少于3人”
的规定。按照《上海市区域卫生规划(2011―2020)》(沪府发〔2013〕6号)的规定:2015年每万人口卫生监督员数达到0.6。按照2012年底浦东新区约526万常住人口计算,应配卫生监督员316名。目前卫生监督人员数与配置标准相差甚远,人力资源严重匮乏必然影响监督服务提供。
3.2派出机构人力资源配置需综合考虑服务人口、地域面积、管理相对人的情况
由于派出机构所管辖的区域面积数、人口数、经济发展水平不全相同,以城市为主的派出机构往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口、管理相对人相对比较密集,卫生监督员密度就较低;而以城乡结合、农村为主的派出管辖面积相对较广,管理相对人比较分散,卫生监督服务的地理可及性就较低。卫生监督服务的立足点是各类管理对象,管理对象的数量和构成直接影响到工作量。因此,各类管理对象是卫生监督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参考因素\[4\]。所以在进行卫生监督人力资源配置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区域人口、地域面积、管理相对人数量和构成等影响因素,既能提高卫生监督服务的可及性,又能兼顾卫生监督工作的公平性。
3.3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卫生监督服务的能力和工作效率
严格把好“入门关”,从源头上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培训手段,实现培训方式多元化,优化卫生监督员的知识结构,使卫生监督员从传统业务型向法制型、综合型转变,提高卫生监督员的综合素质。开展卫生监督员绩效考核,全面考核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其他能力,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考核结果与人才选拔、职务晋升挂钩,提高卫生监督队伍的服务的能力和工作效率。
4参考文献
[1]崔欣,于庆华,胡蕊,等.全国县级卫生监督派出机构及派出人员数量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1,18(6):519-522.
[2]王春晓,马林,何磅礴,等.2002―2006广东省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趋势研究\[J\].中国卫生资源,2010,13(6):304-306.
[3]李谨邑,章烈辉,孙奕.GINI系数的SAS 编程计算\[J\].中国卫生统计杂志,2005,22(2):108-109.
微机原理基础知识范文5
关键词:微机原理;传统与现代;内容与课时;理论和实践
北京大学微机原理课程是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系为全校理科院系开设的一门主干基础课。它不但是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和智能科学技术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而且是该学院电子学专业和微电子学专业的核心选修课及数学、物理、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及元培学院等院系学生的选修课[1]。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学院对本科生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和建设。微机原理课程在改革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笔者根据亲身实践,对下述问题进行探讨。
1课程的定位和目标
在四年的学习中,信息科学技术专业的本科生除了要掌握数学、物理、电路和计算机四大基础知识,学习相应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外,更重要的是建立系统的概念,学会站在系统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对于电子专业学生,则要求了解掌握以CPU为核心的电子系统。在选修微机原理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电子技术和相关电路知识,要分析和设计电子系统,还必须学习两个新的知识点:微处理器和相关接口技术,这正是微机原理的主要内容。该课可以将微型计算机系统作为电子系统的实例讲授,强调学生建立电子系统的概念。
因此,微机原理课程的定位是:计算机专业硬件基础课程群(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微机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和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实验)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学生由电路到系统的学习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上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及典型接口技术,建立微机系统整体概念,具有运用微机技术进行软、硬件设计开发的坚实基础,具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1]。
2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计算机科学发展迅猛,新技术层出不穷,因此微机原理课程教学对基础性、先进性和前沿性都有很高的要求[2]。教师在教学中需精心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大学基础课程教学不同于专业技术培训,必须强调基础。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微机原理教学内容组织的指导思想是:从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入手,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吸收计算机技术发展中涌现的新技术,科学合理地更新课程内容,保持先进性和时代性。
具体到课程内容组织,主要分为微处理器和I/O接口技术两大部分。英特尔公司生产的系列微处理器在微机中应用最广,从1971年的“4004”到现在的“Itanium”;I/O接口电路也由原来的分立器件到现在的“南桥”、“北桥”套片,可选的内容非常广泛。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贯彻基础是根本的原则,选择英特尔 8086 CPU为微处理器部分主要内容,详细讲解其BIU和EU架构、管脚信号、总线时序、指令系统、分段技术及流水线技术等;I/O接口部分以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和定时器/计数器接口为例,重点讲解I/O接口的基本原理及典型电路。这种内容组织有利于学生对微机基本原理的学习,避免纠缠于高端CPU等一些技术细节中,冲淡基础知识的学习。
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我们也将现代微机系统中具有代表性的新技术合理引入到教学中来。笔者在课程中介绍了英特尔高性能微处理器的Cache、超标量流水、虚拟存储器、分支预测、PCI总线和多核处理器等技术,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也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研究作了铺垫。
3正确处理内容与课时的矛盾
由于信息科学的不断发展,本科生课程体系也在不断改革。课程越开越多,每门课程的课时减少[2]。北京大学微机原理的课时已由原来的72学时减少到现在的54学时。但该课程的特点却是信息量大、教学内容多,于是出现了课程内容多而课时少的矛盾。
笔者采取“重点讲授、引导自学”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分为掌握和了解两种要求。需要掌握的部分是教学的重点知识,教师在课堂上会仔细讲解、详细刨析;对需要了解的内容,教师只给出引导思路和概括总结,详细内容需要学生课外自学完成。
需要掌握的知识是微机系统中最基本、带有共性的内容,是教师通过研究课程知识体系,探索其内在规律与联系整合出的课程核心知识单元。本课程可划分为6个核心知识单元:
(1)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
(2) 指令系统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3) 存储器原理与结构。
(4)I/O接口技术。
(5) 总线技术。
(6) 高性能微处理器及相关技术。
同时加强课程配套教材建设,写厚教材,对于需要了解的知识,教材上需详细论述,以便学生自学。
这种教学组织不仅突出了教学重点,以点带面,而且还训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3]。
4理论和实践的协调
微机原理是技术性、工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关键环节。实践课程不是理论教学的附属课,理论和实践只有协调合作,实现互补和互动,才能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4]。
对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除了使学生加深理解理论课的知识点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北京大学微机原理实践教学分为上机实习和实验课程两个环节。
上机实习是理论课程的实习作业,主要训练学生自主学习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编程。共分为4个题目,前3个题目为由浅入深的验证性题目,第4个题目为任务性设计题目,训练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
实验课程是独立学分的实验课,主要训练学生的微机接口和系统综合设计能力。实验内容分为基础单元实验和开放性综合实验两大部分。基础单元实验为典型接口实验,使学生巩固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方法;开放性综合是以任务为导向的系统综合设计题目,训练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学生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拟定实验题目,在开放式的实验环境中自主发挥。
在理论和实践协调的基础上,理论课教师和实验课教师定期举行教学例会,协调两者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真正实现互补和互动,做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如理论课上给出问题指令语句,要求在上机实习中验证;理论课上讲解各种I/O接口的基本原理,而接口芯片(8255、8251、8253等)的具体应用则在实验课上完成;开放性综合实验更是将理论课上的系统概念进行提升,由学生动手实现。
5研究性学习
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一大批创新性人才,这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大学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学习掌握某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尤其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多种方法,如许多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6]。研究性学习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有效手段。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就某一专业领域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最终形成自己的见解。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和共同参与。
微机原理中的研究性学习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设置习题讨论课,师生共同进行拓展式研究;还可以在课前指定学生准备讨论题目,课上进行演讲并全班讨论。再如课程设置研究性学习考核点,要求学生按自己的兴趣拟定研究题目,广泛查找阅读资料,撰写研究报告等。
研究性学习的重点在于学习过程,学生通过拟定题目、搜索资料、讨论辩论和形成观点,最终形成创新思维。
6结语
随着微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还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只要教师潜心教学研究,用心对待教学,对待学生,就一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克义. 非计算机专业微机原理课程的改革实践与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5(11):37-39.
[2] 刘春玲.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10):70-72.
[3] 池进. 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J]. 高等理科教育,2008(6):70-72.
[4] 果莉,李文哲,杨方.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1):14-16.
[5] 李福华. 实行开放式研究性教学,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5):18-20.
[6] 丁旭阳,罗惠琼,范明珏. 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J]. 计算机科学,2009(7):5-6.
A Discussion of Some Topics in Microcomputer Theory Teaching
WANG Zhi-jun, WANG Ke-yi, YANG Yan-jun
(School of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微机原理基础知识范文6
关键词:微机原理;教学改革;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091-02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是电气信息类本科生教学的主要学科基础课之一,也是无线电类、机械类等其他许多非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知识点多且较抽象,教学内容更新快,学生普遍反映不好学。同时,由于微电子技术及微处理器芯片不断更新,如何在教学中适当引入最新的发展成果以及最新的CPU设计理念,使教学内容跟上时展的步伐,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历,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教改探索。
一、基本原理的普遍性
本课程信息量大、知识点多、概念也多,实际授课过程中,受课时、教学设备及实验场所的限制,难于对各个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因此,如何精心组织和安排课程的内容,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使学生掌握具有普遍性的基本原理,并融会贯通,进而很快适应新系统的原理和方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以中断为例说明上课时如何突出原理的普遍性。每种型号的CPU都有处理中断的能力,只是不同CPU的中断机制略有差别,包括中断向量表、中断返回的处理等都可能不同。讲授中断技术时,首先详细介绍中断的基本概念,接着介绍中断过程的一般过程,基于这些一般性的概念和机制,深入讨论8086的中断系统;讲授中断向量表时,首先介绍中断是通过中断向量表来实现的,中断向量表里顺序存放着和中断源相对应的中断类型码,主程序通过中断类型码可以找到所对应的中断向量在表中的位置,从而可将指针转移到服务子程序的入口,执行子程序。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8086系统的向量中断。采用这种从一般到特殊、从普遍到具体的层层剥开的方法可使学生掌握中断的普遍原理,又重点掌握了8086系统的中断机制及过程。
二、教学内容的层次性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有层次、合理地设计课程内容,在紧紧抓住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扩展教材中无法及时更新的知识,适度介绍前沿知识和技术,使学生能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熟悉当前涌现的新知识,了解技术发展的大致趋势,树立学好课程知识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
笔者一直坚持基础为先的原则,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介绍了现代微机系统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新技术,如Intel高性能微处理器的超标量流水等。同时,还介绍多核心32位微处理器的工作机制,以及已进入应用领域的64位微处理器。适度介绍并行计算机理论,包括并行算法和并行程序设计语言;探讨将程序级或任务级的并行性转换成语义等价的并行性。这些层次性的内容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以后的学习和研究作了铺垫。
三、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1.传授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相结合。传授式教学能够将课程脉络及主线、内容及知识比较完整地传授给学生,对于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提高其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启发式教学对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导自主思考,进而提高其发现、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采用以老师传授为主、兼以启发学生思考,才能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角色,才能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为此,笔者认为在备课和上课时,教师需做到以下三点:(1)研究教材,胸中有数。教师每次上课前,都需要认真备课,对讲授的内容要熟练,明确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梳理知识点的分布,对基础知识点、重点和难点了如指掌,做到胸中有数。同时,微机原理课程知识点多,在抓住教学目标和任务后,要懂得取舍,避免面面俱到、满堂灌。(2)研究学生,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上课之前,教师要对教学的主体,即学生进行研究,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顾及不同水平不同能力的学生,为开展启发式教学做好准备。备课和上课时做到“眼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就有了成功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基础。(3)合理设计问题,善于启发思考。上课过程中,教师要恰当地提出―些问题,供学生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进行讲解和点评。启发式教学能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变被动为主动,培养了他们积极发现问题、独立分析和善于解决问题能力。同时,该方法能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事物的本质,更有利于发挥其逻辑能力和想象能力。需注意启发式教学应重“导”而非“牵”,其精髓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作用。
2.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在传统的板书教学中,学生结合教师讲课和板书的进度来听课、记笔记和思考。该方法板书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有时候会出现学生因忙于记笔记而顾不及思考、消化所讲的内容,影响教学效果,但教师可以自由掌握教学的进度,能够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且学生偶尔开小差也可通过黑板上遗留的内容将前后内容连贯起来。多媒体教学省去教师的板书时间,教师可把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授课上,且幻灯片直观性强,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教师很难将讲课的所有内容写在幻灯片上,当学生思想开小差时,可能会错过了好几张幻灯片,思路很难再跟上老师的进度,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板书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各有利弊,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将两者结合起来。为此,笔者认为应该做到:采用口述、板书和幻灯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三者各有侧重,相互配合;制作的幻灯片应富于变化,不能一成不变,以吸引学生更多的注意力。
3.比喻法的广泛应用。《学记》有曰:“君子之教,喻也。”微机原理课程内容抽象,教师可以采用一些生动形象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1)老师要找的学生就在自己身边(比如在自己上课的班级里),那么可以直接找到他(立即数寻址);(2)老师要找的学生正在同一栋教学楼的另一个教室上课(同一栋教学楼的每个教室可以看成是CPU中的寄存器),老师可以直接去该教室找学生(寄存器寻址);(3)老师不知道所找学生的宿舍,可以先去学生处查询,再到辅导员那获得具体地址,然后再去找学生(基址变址寻址);
实践证明,通过比喻,学生更深刻清晰的理解相关概念和知识。生动形象的比喻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但应注意的是,比喻应该简介明了、恰当合适,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4.合理安排课时。目前在绝大多数高校中,课堂授课时间通常占满整节课。从开始上课时简要回顾上次课的知识点,到详细讲授本次课的内容,再到最后快下课时点明本次课的重点,整个过程都用完一节课的时间。很多老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采用如上讨论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专注度。但笔者发现再认真的学生都很难做到整堂课保持注意力集中,在每次课的时间安排上尽量避免讲课时间占满整节课,而是在一节课快结束时,预留最后约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就这节课内容的疑惑或难点进行自由提问,笔者现场答疑。也可利用这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自学及消化本次课内容,采用巡堂方式与学生进行现场互动和交流。此方法教学效果好,学生普遍评价高。笔者认为要做到这一点,需老师备课时,凝练好教学内容和知识,上课时尽量控制时间节点。
四、结束语
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微处理器技术的大发展,这给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无疑是重中之重。本课程改革充分考虑微机原理课程知识特点及学生的认知程度,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以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切入点,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和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微机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我们将进一步总结教学经验,使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工作更加深入,教学效果更加明显,为适应新时代的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发展谱写新篇章。
参考文献:
[1]冯博琴,吴宁.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