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家庭教育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家庭教育概念

家庭教育概念范文1

关键词:信息对称;家庭教育;人际关系;主体间性

一、“信息对称”概念刍议

综合学术界现有的使用“信息对称”概念的研究来看,笔者总结认为“信息对称”概念包含了两层深意:一是信息社会的数字化环境提供了平等获取信息的机会,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所需要的任何信息,从而促成了信息对称环境;二是指信息关联方对信息认知的程度是对等的,强调在平等获取信息的基础上人们具有掌握信息的同等水平。然而个体之间由于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等诸因素导致的差异,使其虽然共处于信息对称环境下,却仍然可能出现信息认知不对称状态。由此可见,这两层含义是逐步深入,信息对称环境是信息认知对称的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信息不对称理论”还强调不对称信息是一种常态,是必然,对称则是动态偶然的。在教育领域使用“信息对称”概念涉及了以上两个层面,前者是教育信息化创建的教育信息对称环境,后者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具有对称的教育信息认知。

二、信息对称环境对传统家庭教育中“人”的影响

家庭作为社会的构成单元,是实现个体初级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对个体社会角色的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在家庭内自觉地、有意识地对子女进行的教育。”这个概念清晰地说明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最大的区别,即家庭教育中人际关系的特殊性,它不仅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还有着特殊的亲子关系。家庭教育中的人际关系是建立在具有血缘或拟血亲关系、最亲密的情感关系和法定的亲子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之上,具有教育取向的家庭人际关系。传统家庭教育中的人际关系是父母与子女两极化单向传播关系,长辈掌握了信息的控制权,晚辈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单一单向的,所以家庭教育呈现出家长专制,主一客体分化、作用的特点。

随着个人计算机和通讯电子信息技术进入家庭,家庭信息系统为家庭各成员创建了信息对称环境,使他们具有获取信息的平等权利,从而打破了传统家庭教育信息的分布形态,对传统家庭教育中“人”及其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信息对称环境对个体发展要求的影响。二是信息对称环境对家庭教育权威的影响。三是信息对称环境对家庭教育信息分布形态的影响。信息对称环境打破了权威,促使家庭教育信息分布多元化,而且新知识更趋向分布于年轻一辈当中,从而使基于信息对称环境的家庭教育出现了文化“反哺现象”。

三、信息对称视野中家庭教育的人际关系重构

(一)重构取向。信息对称视野中的家庭教育人际关系,是以信息对称环境为基础,以信息认知对称为目标,建构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的家庭教育人际关系。所谓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关性、统一性。”主体间性首先肯定了“主体们”的存在,即在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主体关系中,不存在纯粹的客体,每个人都是主体,打破了传统“主一客”体的关系性质。其次主体间性是以个人主体性为基础,“主体间性实质上是人的主体性扩展,其本质仍是主体性的一种表现。”再次主体间性强调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即主体间性生成于交往实践之中,每个人在交往中都是彼此间相互关系的创造者,并且通过对相互间关系的塑造来发展个人主体性。

由于我国传统家庭教育中人际关系的主一客体二分思想十分深入,在重构过程中内在地要求以主体间性为价值取向,有利于建构家庭成员间的共生性教育关系。主体间性关系是一种新的思路,其内涵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第一,主体性意味着双方的共同了解,不仅了解自我,而且了解他我;第二,它意味着交往双方的彼此承认。承认他我和自我有相同的地位、权利;第三,它意味着交往双方人格平等和机会平等,反对强制和压迫;第四,它意味着墨守共同的规则,交往双方必须遵守共同认可的规范;第五,它意味着主体和自然界的和谐。”

(二)人际角色分析。家庭教育中的主体们既存在教育关系又存在不可替代的亲子关系,所以根据家庭成员间的抚养监护关系以及个体成熟的差异特性,家庭教育的人际角色主要分为长辈角色和晚辈角色。家庭教育中长辈角色担任着认知、评判、指导等主要工作。作为成熟的个体,长辈是社会价值观、信仰与社会行为的直接传播者和体现者,是家庭教育中的主要教育者。长期以来,长辈在家庭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其主体性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和发展。然而家庭教育中晚辈的主体性不可忽视,虽然晚辈多是心智不成熟的个体,但他们具有自身的特点,与他人之间的交往是一个互动过程。信息对称环境下,长辈与晚辈之间获取信息对称,使得两者的信息分布差距不断缩小,晚辈角色的主体性特征不断显现。信息社会的知识更新速度急剧加快,晚辈能够更快地掌握使用信息对称环境来获取更多的信息,具备了对一些新事物、新知识快速认知的优势,致使得现代家庭教育中不断涌现“文化反哺”现象。所以长辈与晚辈都是家庭教育的主体,在家庭教育关系中长辈与晚辈之间存在着“主体一主体”关系即主体间性关系。同时肯定了长辈角色的主体性与晚辈角色的主体性,对于重构家庭教育中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三)新关系的特征。(1)平等性。平等性首先肯定了家庭教育中每一个人都具有平等的人格,教育交往时应该相互尊重。在信息对称环境的支持下每一个人的教育传播机会平等,不仅受教育机会平等,表达、解释和传递教育信息的机会也平等。(2)交互性。基于平等的家庭教育人际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交往是一种交互性的活动。个体的发展不是来自外在的单纯作用,也不是源于自身的潜能发掘,而是一种相互作用不断生成的。(3)理解性。持续健康的交互对话需要理解,理解在家庭教育交往中发挥了主要作用。(4)发展性。发展性是重构家庭教育人际关系的目标和支点,家庭教育主要以发展家庭成员的道德情感、价值取向、人格认知为目标。

四、家庭教育人际关系的重构策略

(一)树立新型的家庭教育观念。长辈的教育观念是重构家庭教育关系的起点。所谓观念就是人们处理事物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角度,它会导致不同的行为方式和行动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内容和目标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家庭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发展,促使长辈不断认识到晚辈的主体性特征,反思其教育问题,更新施教观念。另一方面,长辈还要树立终身教育理念,勇于接受新的价值观和新技术、新知识,放弃传统的“父道尊严”思想,积极融入后喻文化,与晚辈建构良好的互动交往。

(二)重新理解“长辈权威”。家庭人际关系受到社会、心理、伦理等方面的制约,形成了独特的家庭生活特性。由于社会法律、种族伦理、生活需要以及先验知识建立起来的“长辈权威”,不会受到信息对称环境的致命性影响。然而家庭教育中的“长辈权威”不是专制,而是长辈合理使用以加强亲子主体间性关系的工具。长辈的管教方式应有利于晚辈对长辈正确指令的认同、晚辈对长辈的尊重和晚辈身心健康成长。

家庭教育概念范文2

家庭教育观是家长基于对子女及其发展的认识而形成的对子女教育的看法和理解,是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它包括家长的人才观,亲子观、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等方面的内容。

二、简述各阶段的家庭教育观念

作为一种观念,家庭教育观念的发展必然受到社会各个历史阶段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制约,而且在各自内容上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趋于科学。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一种教育形式,但由于其诞生于封建社会的历史背景下,所以人们权衡教育质量时便带有浓郁的封建色彩。例如“三纲”“五常”教育思想在很多时候成为对个性的束缚和人性的摧残。但仍有许多观念值得我们去借鉴。例如“慈幼”思想,以及重视子女“独立、惜时”教育等,在如今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的现在,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到了现代,家庭教育观念在批判封建礼教束缚个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重、理解、发展儿童个性的主张,很多观念已成为指导家庭教育较为科学的理论基础。近几十年来,沧海桑田,社会发展迅速,人们的家庭教育观念有了新的变化:1由成才教育观念转变成人教育观念;2由学龄教育观念转变为终身教育观念;3由灌输、体罚转变为兴趣引导的教育方式;4由学历教育观念转变为素质教育观念;家庭教育的质量因家长的教育观念的不同也是良莠不齐。从以上对现代家庭教育观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积极的方面是主要的,但也有局限性。1缺乏正确的儿童观,使孩子成为了家长意愿的替代品和牺牲品;2家长的教育观还存在轻视劳动的旧思想意识;3家长对教育目标、方法、内容等问题的重要性问题认识不够;4未能对孩子形成全面的认识,没有尊重儿童发展的差异性。

三、未来家庭教育观念的发展趋向

首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以人为本的观念是以人为主体、以人为中心、以人的成长和发展以及潜能的开发为目标。在家庭教育中即强调家长要尊重儿童、关心、理解儿童、关注儿童的主体性和自由。其次,应树立竞争观念。“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要求有强烈的竞争意识,摒弃“与世无争”的思想。但这种竞争并非“弱肉强食、尔虞我诈”,而是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所以家庭教育要培养下一代正确的竞争意识,同时树立竟争的公平性和公正性的观念,提高竞争的自觉意识等。第三,树立开放的观念。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经济体制,而我国也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政策。所以家庭教育也应树立开放的观念。对子女的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适应世界潮流。

四、综述及意见

家庭教育概念范文3

大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学术界对家庭教育的基本内涵仍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三种:一种认为,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家里的长者对其子女实施的一种教育和影响。《教育大辞典》给出的解释为,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教育,通常是指父母对儿女辈进行的教育。还有一种认为,家庭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概念,它是指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家庭构成人员之间存在的一种终生持续不断的教育和影响。参考以上定义,本文将大学生家庭教育的概念界定为:学生家长和大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但主要是指学生家长对大学生的影响。大学生家庭教育在与学校间合作的具体实践上往往较少,而在幼儿园、中学开展的家校间的合作较多。在调查基础上,对大学生家庭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有利于拓展家庭教育的研究领域,也有利于家庭教育更好的开展,从而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一、研究设计

(一)调查对象

本调查选择北京城市学院作为研究对象,从该校大学生中随机抽取在校学生进行调查。选择该校的理由如下:第一,校本研究考虑。研究我校的学生特点有利用解决我校的实际问题;第二,学生录取分数看。我校录取的学生中,主要是三本和专科学生,且专科学生普遍分数较低,而这些学生中有一部分家庭是父母离异的情况。

(二)调查工具与方法

使用课题组自编的《大学生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分析及对策调查问卷》涉及的基本资料部分,主要包括性别、职业、政治面貌、户口等客观题;调查的主体部分,主要包括学生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与家人沟通的途径与方法,和大学生在校期间同家人交流的内容等信息。家庭教育的内容部分,主要涉及有生活琐事、专业知识与技能、思想情感、性教育、理财能力等方面的内容。

二、研究过程

(一)样本的基本情况

本调查共随机调查学生人200人,有效问卷134份,其中,性别比例为男:女为54,城市户口为93%,北京户口占63%,外地户口占37%,11级占50%,10级占40%,09级占10%,87%的学生为团员,独生子女占83%。

(二)大学生对家庭教育的认识

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对照角度,从教育责任、教育能力和教育作用三个方面,设计问题要求大学生作答。学生认为,教育的主要责任:家庭和学校一样大占60%,认为学校比较大,和家庭比较大的人相当。在教育能力上,56%的学生认为学校和家庭能力相当,有23%的人认为学校的教育能力较强。84%的学生认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一样重要。(三)时间特征的描述

在大学生家庭教育的时间维度特征上,本调查主要用联系频率、回家时间间隔和家长是否经常来校探访三个因素来描述。调查统计发现,结果每天一次的占47%;81%的家长不经常来校看望大学,这与我校学生多为北京生源有很大关系。

(四)沟通媒介和途径

在沟通媒介和途径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多数大学生使用移动电话和家人沟通,传统的书信和固定电话方式所占比例不大,91%使用移动电话,其中,互联网的沟通方式已经开始出现在大学生家庭教育之中。另外,可以看出,大学生家庭教育主要是家长和大学生之间的直接联系,占到了样本总数的98%。

(五)家庭教育的内容

在就“平时是否喜欢与父母沟通”这一问题的回答上,83%的学生表示喜欢与父母沟通。沟通的内容则集中依次为:思想感情、健康安全、生活琐事、人际关系,最后才是专业知识。

三、研究结论

(一)大学生对家庭教育作用的认识比较到位

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来看,我校多数大学生都能够理性的看待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大学生教育的责任主要不仅在学校方面,学校的教育能力强于家庭,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比,特别是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针对独生子女的大学生而言,和家人联系更为密切,受家长的影响更大。因此,若想完善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家庭教育不可缺失。

(二)在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内容上,有所偏差

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内容在各方面都很不均衡,生活琐事、健康安全方面明显偏多,而专业知识等其他方面则明显偏少。并不是家庭教育内容的方方面面都要涉及,而应当各方面均衡发展,不能过多或过少。而现在大学生遇到性方面的困惑较为普遍,有学者将大学生家庭教育和学校德育内容进行共同研究,发现恋爱和性成了大学生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空白地带。

(三)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内容受多方面的影响

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内容受到性别、是否独生、生源地、父母文化水平等多方面的影响。在性别差异上,女生在生活琐事、思想情感、性格个性等方面和家人交流更多;而男生在专业知识、理财能力、风险挑战等方面和家人交流较多。总体上来看,城市生源地大学生和家人的交流程度明显强于农村生源地的大学生。

大学生家庭教育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极为关键的教育,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在大学生的家庭教育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诸如家庭教育内容的偏差,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轻视甚至是忽视,都会影响到学生的长远发展。在大学生家庭教育实施过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和方式,需要结合大学生本人和家长自身条件,这样才能发挥出家庭教育的独特优势,促进大学生素质完善,使其更好、更快地成长和成才。

参考文献:

[1]罗良针,姜超,张伟娟.不同性别大学生家庭教育内容的实证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9,(06).

家庭教育概念范文4

一、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的关系

在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正规的幼儿园教育,还是非正规的幼儿家庭教育都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他们是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幼儿园教育要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影响,就必须重视探讨幼儿同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同样,幼儿家庭教育要想能从根本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也需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

1、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家庭教育起到指导作用

幼儿家庭教育具有极强的封闭性、随意性和片面性,这些不利因素将会制约幼儿的健康发展。而幼儿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其教育性质决定了自身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许多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时。会感到在面对孩子不听话的举措中常常束手无策。这就是因为他们对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念并不了解,没有从理论的角度科学的把握教育的原则、方法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是重要的,并且也伴随在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但同时必须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这样才能使其尽力保证做到科学、合理。

2、幼儿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幼儿家庭教育的发展方向

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教育目的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确立的。并且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幼儿家庭教育的目的,具有随意、灵活和针对性的特点,但父母在制定幼儿发展目标时,仍不能脱离幼儿园教育的发展目标的要求,否则幼儿将会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这对幼儿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会使幼儿无法在社会中生存。幼儿家庭的教育目标,是与幼儿园、社会紧密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活泼地成长。

3、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园教育具有反作用力

幼儿园教育要想能获取到高质量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得到幼儿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幼儿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紧密相连的,这就决定了两者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和相关性,幼儿家庭教育如果能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就可以使幼儿园教育得以顺利开展,使幼儿所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保持了其完整、连贯性,并可取得较为显著的教育成效;如果家庭教育不能很好的配合幼儿园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幼儿园教育的开展,使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大大下降,这将会影响到幼儿的发展与进步。因为幼儿家庭教育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所以家庭教育还是检验幼儿园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之一。幼儿园的教育理论、教育原则与方法等,都可以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得以检验和改进。

二、家园合作共育的策略

1、幼儿园多开展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是促使家长直接参与幼儿园活动最为有效的活动形式。亲子活动有助于增强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沟通,并进一步加对深彼此间的相互理解。是幼儿园与家长进行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参与亲子活动,家长可以了解到幼儿的发展情况,并对幼儿园的教育情况有所了解,这样可以让幼儿在家中所授教育与幼儿园的教育保持一致,有助于保证幼儿知识的系统、连贯。

亲子活动可以加强家长与幼儿的情感交流,使家长从各方面对幼儿有所理解,要参与亲子活动就必须对幼儿园的教学情况有所了解,这为幼儿园与家长相互配合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在开展亲子活动时,幼儿园可与家长交换意见确定双方都认为有意义的活动内容,这激发了家长的主动积极性,家长从被动参与的位置转换到主动参与的位置,能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幼儿存在的问题,并扩宽幼儿园教育的视野,给幼儿园教育带来更多、更广的信息。同时,幼儿园也给家长带来更多关于正确教育幼儿的知识理论,使家长能做到用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教育,以确保提高幼儿家庭教育的质量。

2、幼儿园和家长应经常进行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家园合作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与家长的参与态度。家长的理解、支持、主动参与和相互信任,是保证家园共育能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幼儿教育是一个大概念包含许多方面的教育,所以对幼儿的教育也是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之中。除了幼儿园肩负教育幼儿的职责外,家庭同样也应承担起教育幼儿的职责,并且两者在对幼儿教育时应尽量做到相互沟通、理解和支持,这样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能有全面而准确的认识,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更加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家庭教育概念范文5

关键词:幼儿教育;家庭教育;结合;优势

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幼儿园正是履行这个基础教育的重要机构。整个幼儿园教育在每个少年儿童的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于少年儿童整个人格的塑造和世界观的形成有着举重若轻的地位,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一、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概念以及特点

1.幼儿园教育

广义上,幼儿园教育是指幼儿在幼儿园接受的教育。幼儿园是对两岁半以上的儿童实施教育和保育的机构,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幼儿以及少年儿童向学校教育平稳过渡期所接受的教育。幼儿园教育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爱心的付出,幼儿教师应该针对每一个孩子的特点和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为每一个适龄儿童提供发挥潜质的可能性。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看似简单,实则包罗万象。它内容广泛,包罗万象,按照幼儿学习的范围大体分为科学知识、社会能力、情感需要与表达等方面,同时也可以按照其他的定义来划分。200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曾经颁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这让幼儿教育变得更明晰、更生动,为切实达到相应的保育和教育目标提供有力的依据。幼儿园定义大体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划分,一个是社会功能的角度,一个是幼儿成长的角度,二者由于表述不同,因此差别很大。幼儿园教育需要秉承的几个原则:(1)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儿童人格尊严,保障儿童权利的原则。(2)摒弃片面发展,注重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3)教育要重视幼儿个体差异的原则。(4)重视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2.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指幼儿在家庭中接受到的来自成人的教育。毫无疑问,家庭教育对每个人的一生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即使在一个成年人的身上,我们仍然感受到幼时家庭教育的影子,它如影随形,陪伴每个人的一生。它是父母对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所产生的绝对影响。家庭教育有一种特质,它是相互的,绝不是单方面的,既包括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教育),也包括子女对父母的影响(教育)。然而,在幼儿阶段,家庭教育的概念则相对狭义,它主要指的是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和影响,它具有灵活性、连续性等特点。

幼儿阶段的家庭教育更活跃,能够限制它的因素较少,父母可以对子女进行随时随地地教育,父母是子女的监护人,对于子女的个性把握得更精准,因此教育也更细致和体贴,在这一点上,幼儿园教育无法与家庭教育相比较。

二、幼儿园教育如何与家庭教育有效结合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两者缺一不可,二者相互影响,互相补充。幼儿园教育可以对家庭教育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家庭教育潜移默化滋养幼儿的心灵,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结合的策略。

1.多开展亲子活动有利于各方面情感的沟通

在幼儿园内开展亲子活动有利于幼儿、家长与幼儿园三方面感情的沟通。家长与幼儿在园内共同参加亲子活动,不但有利于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在园内平日的活动情况,也有助于进一步增加幼儿对于幼儿园的安全感。亲子活动有利于家长与园方进行沟通,使得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保持高度一致,同时,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是幼儿园教育的有力支撑,只有家长充分给予幼儿园充分的信任和理解,并且主动参与到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才能保证幼儿园教育良性、持续的展开。

2.幼儿园可以建设特色平台指导家庭教育

每一位家长在抚育幼儿的过程中常常会遭遇一些让自己手足无措的问题,主要原因就是缺乏教育原则的指导。如果幼儿园能够建立一些充满特色的平台,积极邀请家长加入,在平台上与家长互动,指导家长有效进行家庭教育将是一个非常好的策略。

在平台上,园方还可以传递一些时尚的教育理念,让家长紧密配合幼儿园教育,同时,家长也可以将自己的经验和困扰与大家共同分享,促进幼儿园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

我国幼儿园教育总体目标是保育与教育相结合,保证幼儿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保证他们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身体和心灵都得到和谐的发展,而家庭教育则在一定程度上是幼涸敖逃的有益补充和得力助手。由此可见,两种教育有机结合完全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在追求高质量的幼儿教育的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凡事不能操之过急,我们在教育中要注重幼儿的年龄和心智发育的特点及其相关规律,注重幼儿适应社会的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注重幼小衔接的相关要素,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认识到的,在幼儿发展中无法忽视的重要因素。

家庭教育概念范文6

论文摘要:幼儿教育包括了幼儿因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两者在幼儿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论文对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家园合作提出了几点建议,使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能很好的进行相互合作、交流,以便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使教育真正服务于幼儿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教育的意义与作用也日益突显。在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育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基础教育之基础的幼儿园教育也随之备受关注。幼儿园教育是人类教育的奠基阶段,对人的发展起着极为关键的影响作用。同时,与之并列的幼儿家庭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见,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双臂”,缺一不可。并且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两者都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影响作用,只有让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相互取长补短,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两者的教育优势。

一、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

(一)幼儿园教育

幼儿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包括了幼儿园教育、幼儿家庭教育与幼儿社区教育。前者属于正规机构内教育,后两者属于非正规机构内教育。作为正规学校教育的幼儿园教育是整个幼儿教育的核心,属于学校教育体系。并且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是根据国家的教育目标与任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与监督下,结合社会的需求,由幼儿园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活动。除此之外,幼儿园教育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还要对幼儿进行保育工作,是注重保教相结合的教育机构。

这种正规的幼儿园教育具有开放性、整体性、系统性、计划性等特点,这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期是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国家教育部在1996年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总则中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可见,幼儿园教育使幼儿的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发展。体现出了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教育方针,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幼儿园教育使幼儿能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生活,为幼儿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幼儿园的教育是一个以幼儿心理特点为依据的教学过程,不但要求做到循序渐进,更注重幼儿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连贯、有序,以及注重幼小衔接等等,这些都是幼儿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二)幼儿家庭教育

幼儿一出生就与家庭相接触,父母对幼儿的教育于不知不觉中渗透在幼儿生活的各个方面,家庭家庭教育是贯穿在幼儿一生成长过程中的。家庭教育是人类的一种教育实践,是在家庭互动过程中父母对子女的生长发展所产生的教育影响。可见家庭教育包括了两方面的层次,一是在家庭教育中既有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也有子女对父母的教育;二是只有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然而在幼儿阶段我们所说的家庭教育主要是第二层次的家庭教育,也就是狭义的幼儿家庭教育,主要指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或其他年长的家庭成员)对年幼的孩子(三周岁至六七周岁)进行教育和施加影响。所以幼儿家庭教育更具有灵活性、针对性、和连续性等优点。

父母对幼儿的教育并不受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的限制,父母可灵活对其进行教育,并且教育的内容也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这样幼儿掌握的知识更为牢固。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对幼儿有较深入和细致的了解,这使得父母能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个性特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是幼儿园的集体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实施教育,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有不同的教育要求,幼儿随着在幼儿园中班级的升高,必须遵守的规则越来越多,学习的时间越来越长等,这些都需要幼儿去一一适应和调整,这样才能适应并在新的环境中愉快生活。而幼儿家庭教育则不然,幼儿的家庭生活条件在一般情况下不会有太大变化,教育者始终是父母,教育过程不会中断,有着特殊的连续性。在这个熟悉的环境中,幼儿与父母有较为稳定的亲子关系,幼儿并不需要度过适应期,在熟悉而稳定的环境中幼儿易于巩固已有的良好品德行为,形成良好习惯。可见幼儿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的关系

在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无论是正规的幼儿园教育,还是非正规的幼儿家庭教育都起着关键的影响作用,他们是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幼儿园教育要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与影响,就必须重视探讨幼儿同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同样,幼儿家庭教育要想能从根本上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也需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

(一)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家庭教育起到指导作用

幼儿家庭教育具有极强的封闭性、随意性和片面性,这些不利因素将会制约幼儿的健康发展。而幼儿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其教育性质决定了自身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许多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时。会感到在面对孩子不听话的举措中常常束手无策。这就是因为他们对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念并不了解,没有从理论的角度科学的把握教育的原则、方法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是重要的,并且也伴随在幼儿的整个发展过程中,但同时必须要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这样才能使其尽力保证做到科学、合理。

(二)幼儿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幼儿家庭教育的发展方向

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教育目的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幼儿的年龄特点确立的。并且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确立在一定程度上还反映了社会的发展需求。幼儿家庭教育的目的,具有随意、灵活和针对性的特点,但父母在制定幼儿发展目标时,仍不能脱离幼儿园教育的发展目标的要求,否则幼儿将会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这对幼儿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会使幼儿无法在社会中生存。幼儿家庭的教育目标,是与幼儿园、社会紧密联系,互相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这样才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活泼地成长。

(三)幼儿家庭教育对幼儿园教育具有反作用力

幼儿园教育要想能获取到高质量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得到幼儿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幼儿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紧密相连的,这就决定了两者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和相关性,幼儿家庭教育如果能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就可以使幼儿园教育得以顺利开展,使幼儿所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保持了其完整、连贯性,并可取得较为显著的教育成效;如果家庭教育不能很好的配合幼儿园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幼儿园教育的开展,使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大大下降,这将会影响到幼儿的发展与进步。因为幼儿家庭教育受到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所以家庭教育还是检验幼儿园教育是否成功的重要依据之一。幼儿园的教育理论、教育原则与方法等,都可以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得以检验和改进。

三、家园合作共育的策略

家园合作是幼儿园与家庭相互合作、交流,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教育形式。可见。家园合作是一种双边互动活动,幼儿园与家庭对幼儿教育都应该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

(一)幼儿园多开展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是促使家长直接参与幼儿园活动最为有效的活动形式。亲子活动有助于增强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沟通,并进一步加对深彼此间的相互理解。是幼儿园与家长进行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通过参与亲子活动,家长可以了解到幼儿的发展情况,并对幼儿园的教育情况有所了解,这样可以让幼儿在家中所授教育与幼儿园的教育保持一致,有助于保证幼儿知识的系统、连贯。

亲子活动可以加强家长与幼儿的情感交流,使家长从各方面对幼儿有所理解,要参与亲子活动就必须对幼儿园的教学情况有所了解,这为幼儿园与家长相互配合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在开展亲子活动时,幼儿园可与家长交换意见确定双方都认为有意义的活动内容,这激发了家长的主动积极性,家长从被动参与的位置转换到主动参与的位置,能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幼儿存在的问题,并扩宽幼儿园教育的视野,给幼儿园教育带来更多、更广的信息。同时,幼儿园也给家长带来更多关于正确教育幼儿的知识理论,使家长能做到用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教育,以确保提高幼儿家庭教育的质量。

(二)幼儿园和家长应经常进行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家园合作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与家长的参与态度。家长的理解、支持、主动参与和相互信任,是保证家园共育能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幼儿教育是一个大概念包含许多方面的教育,所以对幼儿的教育也是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之中。除了幼儿园肩负教育幼儿的职责外,家庭同样也应承担起教育幼儿的职责,并且两者在对幼儿教育时应尽量做到相互沟通、理解和支持,这样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能有全面而准确的认识,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及时性,更加有利于幼儿的发展。

家长与幼儿园进行沟通时,应该站在主动的位置上,不能只是单方面的被动接受教师的意见,对一些认为不合理的方面,家长可提出自己的想法,幼儿园也应该适当采取家长的合理建议,只有处于这样一个平等的关系中,家长与幼儿园才可能建立起相互信任感,从而让家园合作在幼儿教育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