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浅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浅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范文1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能力;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196-02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为了适应经济、政治和科技的需要,学校应该努力为社会提供更有能力的贤才。为了能够提高高中生的创新思考才能,老师的教育方式也需要作出适当的调整。高中数学本身就是一个对思考能力要求偏高的学科,它具有很强的条理性,而又有些笼统,不是很容易去学习和理解。这就要求学生要具有一定的思考才能,才能参透其中的奥妙。如果能有效的将这种思维能力锻炼融入到教学中去,不仅可以在思维方面对学生产生有利影响,还能引导学生进行正确高效的学习活动,同时为他们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全面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的教育模式,并对此提出几点能够更好地增强学生创新思考能力的策略。
一、培育创新思考模式的重要性
所谓的创新思考模式,就是针对不同问题,自主思考出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这种思考模式本身所拥有的机动性和广泛性,就要求当代高中生抛弃老旧的学习模式,利用先进的创新思考模式去探索更有效的学习方案。把这样的思考模式融合到高中数学的教学中去,能够让学生在掌握书本的同时,锻炼出自主思考能力,更加深入的剖析和解决问题。打破传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研究课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考模式。这样做不仅能够将高中数学中比较难理解的部分化繁为简,也能让他们自己去尝试解决一些抽象的问题。其实这也是合乎高中生的好奇心理,不再去用传统老旧的办法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利用创新的思维和崭新的角度去探索问题。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思维模式能够拓宽他们对高中数学的了解领域,持续提高学生对高中数学的认知度,还能为日后的学习工作提供更有利的帮助。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现存的问题
高中数学与之前所接触到的数学学习不同,更难理解的同时对学生的思考能力也有很苛刻的要求。基于中国的教育制度,学生必然要参加高考,对此,学生和老师都有很大的压力,既要符合素质教育的安排还要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这些都使得大部分学校忽略对高中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育。也就导致了很多问题的衍生[1]。
1、受制于原本的讲授方法
高中数学在其学习内容上与之前的数学有很大变化,已经不是初中数学那种只需要基本计算方式的学科。不仅在内容上更繁杂,而且更难理解。这就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所以也对学生在思考能力方面提出了更加苛刻的需求。原来老旧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其学习内容的需要,一味地从单方面向学生讲授知识,不仅显得课堂氛围死板低沉,高中生在课堂上与老师的互动也不强。不能将学生很好的代入到学习中去,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所以就会出现对老师所讲内容不理解、不爱上数学课的问题产生。
2、只将目光集中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
国家已经要求全国的教育部门都实行素质教育,可大部分的学校都只是片面、敷衍地履行素质教育义务。没有贯彻实施素质教育方式,从整体上表现出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由于高考的压力,高中生的学习成绩往往是用来测量教师教育水准的主要依据。现在大部分的学校仍然在学生成绩上投入过多精力,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成绩而努力。应试教育的不利影响十分严重,老旧的思维模式得不到改善。很少有教师真正的重视学生的素质能力,缺乏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高中生的学习条件在各个方面得不到改善和发展,自身又严重缺乏自主意识。学习和老师没有对已经出现的教育问题实施改善,也没有去思考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未雨绸缪,作出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由此可见,在高中数学的教学问题上还有很多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2]。
三、培养高中生在数学方面的创新思考模式的具体策略
1、注重培养创新思维才能
想让高中生的创造性思考模式能够很好地形成,首先要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感受到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和价值。让他们真切地觉得这种思考模式是新颖的、有效的,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只要对学习有了兴趣,就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更愿意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地去探究数学的奥妙,和老师充分互动,以此来达到老师和学生共同进步的目标。在这些问题得到改善之后,进一步地去引导学生锻炼出创新思考模式,结合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传授给学生,利用高中数学本身较强的条理性,来更好的开发学生的创新思考能力。逐步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使高中生能够做到自主学习,积极去挖掘问题、整理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些和创新思考模式形成了有利的相互作用。
2、尽力探究创新思维模式的构成方法
创新思考模式的培育离不开对问题的探索和研究,学生在学习知识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会对问题产生思考,进而产生更加深入探究的想法。学生只有主动的对所学知识产生疑惑,才有去解决疑惑的想法,这就是培育学生创新思考模式的基本方式。所以,教师应该在平时的授课教学时,用心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时常和学生讨论他们发现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应该及时的、有理有据的为学生答疑解惑。这些做法可以促进学生创新思考模式的形成和发展,在自主学习中得到成长。倡导学生不要被老旧的教育模式束缚,尽量都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学习模式,然后大家可以互相交流借鉴。在课堂上也可以大胆的向老师提出问题和疑惑,课下和同学研究探讨。老师要积极配合指导,适当对学生给予肯定,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3]。
3、联系生活实际多方面培育创造性思维
所有的数学知识都源于对生活实际的思考,利用实践去证明理论,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学校和老师应积极鼓励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去探索和数学有关的问题,尽可能的为学生创造发现问题的机会。老师不能吝啬个人时间,应该对学生主动探索的意识作出表扬和鼓励。遇到问题时,可以组织学生们参与小组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比如自己亲手制作几何体,在摆设时,老师可以给予建议和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找寻有效的学习方法。类似的做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深度,还能锻炼出创造性思考模式,提高自己综合素质。
4、采用新鲜的讲授方法吸引学生
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高考是一项目前还不能废除的选拔人才方式,因为人口众多,相对来说,高考还是很公平的,值得实施的。所以这就导致学生在高中时期的压力很大,虽然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我们可以从掌握知识的方式方法上作出新的改善。一味地给学生布置任务和作业,会导致学生对知识产生麻木的心理,只有靠多做题才能拥有理想成绩的错误思想。老师应该相应的为学生减负,尽量留一些比较具有思维发散性的题目,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结论:高中的数学因其本身的特点,导致其教学方式上存在诸多困难。只依靠老旧的教学模式去指导学生学习,是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的。对数学的条理性、概括性都得不到很好的理解,不能彻底的参透数学这一学科所蕴含的奥妙。由此可见,现代的教育发展模式还要大力改善,学校和老师要将素质教育重视起来,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真正地对学习感兴趣,体会知识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黄军灵.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1:78.
浅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范文2
【关键词】 高中生物 生物教学 创造性思维
一、理论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揭示思维本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思维是一种心理过程,借助它,能反映现实对象的本质特征,揭示对象与相关现象之间的各种内在联系。科学思维品质的特点反映在思维过程中,往往表示出某些习惯性的思维方式或途径,统称为思维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是否领悟到科学思维的真谛,对其未来从事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重视培养学生从理论认识向实际运用转化的能力。在教学中,当学生理解了生物学基本概念,切实掌握了生物学的知识体系后,还应注重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一个从学习知识到灵活运用知识的深化过程,也是一个知识迁移的过程,更是一个知识能动飞跃的重要表现。在进行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情景设疑,使学生能够达到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造一个平等、友好的探索和研究问题的环境氛围:教师可先提出问题、引入问题、设置探索,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引导其积极思考;然后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让学生大胆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对一些创造性的想法要进行鼓励;最后,综合各位同学的发言,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老师循循善诱,科学的论证得到最后的结论。
努力使结论式教学变为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传统教育观认为,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至高无上,即"教师中心论"。受这种观念的困扰,教师常会有意无意地维护自己在学生面前的权威。这样,往往压抑了学生独立思维的发展,尤其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老师必须改变"教师中心论"的传统的观念,精心组织教学;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师生关系;尊重每个学生,给他们以观察、思维、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创造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和谐氛围,促使学生在活泼愉快中养成主动探究生物科学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在传统的学生实验中,实验材料、试剂都是书本上指定的,课前由教师准备好的。实验时,学生完全按规定的步骤进行。在这过程中,学生完全成了不用思考的机械操作者,甚至到结束都没留下完整的印象。这种教学没有给学生留下积极思维的空间和余地,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传统的生物学实验抑制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而现代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成为实验操作的主体,而不是简单的机械操作者。
努力将传统的验证性实验上升为探索性实验。传统的生物实验只是验证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从属的、被动的地位,他们关注的是实验结果,而对实验的理论背景和实验设计的方法不加思索。这种重结果轻过程,重接受轻参与的做法不利于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该鼓励并为他们创造条件,去探索、实施他们将要做的实验,把注意力从注重实验结果转移到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及方案的优缺点及改进方法等方面上来,鼓励他们大胆设想,让验证性实验上升为探索性实验,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维的创造力。
培养学生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在现代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置情境,鼓励学生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后,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书本知识结合实际亲自设计实验。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和按书本做的感觉和效果完全不同,通过这些过程,培养他们独立地思考问题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造力。
三、积极开展生物课外活动,充分挖掘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潜力
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组织成立不同的生物兴趣小组,积极开展课外活动。由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项目进行研究。让他们自己动脑设计,亲自观察记录,调查统计,以调查报告、小论文的形式得出自己的结论。鼓励学生积极各种形式的科技小论文竞赛,同时还鼓励他们向相关的刊物积极投稿,学生在品尝到成功的愉悦后,自然会热情高涨、信心倍增,更加努力学习和研究。
浅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范文3
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创造性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加上合理的想象,产生某种崭新思想的思维活动。它是融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灵感思维为一体的更高层次的综合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同一般性思维的质的差异在于独创、开拓和突破。创造性思维具有求异、超常、预见等特征,而秘书人员的创造性思维还有自己的独有特征,主要表现为求新性、超前性和整体性。
二、常用的创造性思维方法
1.系统式思维。系统式思维即全面地看问题,但并不是要对所有问题的所有方面同时进行思考,而是要区别不同层次,不同作用,抓住主要环节去思考。转移式思维。即调动既有经验的思维方式,经验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此思维方式要求思维者首先必须学会总结经验,其次,要对已有的经验进行综合分析,要找出它的特殊性以及与其它事物相联系的共性。再次,在类推经验时要有新的创造。
2.侧向式思维。侧向式思维是人们在研究问题并想找到解决办法时,运用不同的信息流,从相邻的领域取得启示的思维方式。侧向式思维有两个条件,一是要有一个明确的核心目标,要始终围绕一个问题去思、去想;二是要从所涉猎的事物找到与核心目标可资类比的地方。
3.异向式思维。国外有家酒店广告是在门口的空桶上写到“不许往里看”,而过往的顾客却偏偏好奇地向里望,恰好看到里面的酒名和菜名。这种“标新立异”的思维方式即异向式思维。人们在遇到问题时,按照一个方向去推导遇到了阻力,应迅速改变方向,突破原有的思路,调换方向,甚至沿相反的方向,从而使问题顺利得到解决的思维方式。发散式思维。是含有丰富想象与联想的思维,是探索事物之间本质联系的一种深层次的思维。把相似、相近、相关、相反的两种事物巧妙的连结起来,进而进行的创造性组合。这种思维越是把表面意义差距很大的概念联系起来,越是能得出出人意料的结论。发散式思维也就是没有方向的思维。
三、秘书人员的创造性思维
1.创造性思维是秘书人员发挥参谋作用的必要条件。秘书的参谋作用主要体现在为领导提供咨询参谋。例如:对某份文件提出看法,对某件事情提出分析,对某种情况作出判断,对解决某一问题提出意见或方案等等,都是在发挥咨询参谋作用。秘书的参谋作用对领导者的思想具有充实完善的作用;对领导决策具有辅助取舍的作用;对领导工作具有提醒警策的作用。参谋职能是现代秘书的重要职责之一。秘书参谋职能的精要在于讲求谋略,即在参谋的过程中运用创造性思维方法。秘书部门的参谋工作,千头万绪,关键在于 “谋略”二字,谋略指的是计谋与方略,实际就是解决问题及处理矛盾的方法。一个科学的、合理的、有用的谋略,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⑴问题要有针对性;⑵分析要有全面性;⑶观点要正确合理;⑷措施要有效可行;⑸出台的适宜性。一个谋略如果具备以上几个特点,就是一个能够受到领导欢迎的好谋略;如果我们能经常向自己的领导提供这样的良策,发挥好参谋作用,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秘书人员。发挥秘书参谋职能的另一要旨在于是否运用了有效方法,工作得法,事半功倍。有参谋之心,不得参谋之法,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因此,当一个好参谋,就是要向领导拟对策、出谋略,这就要求我们务必要学习和熟悉参谋方法。掌握参谋时机。而参谋方法和参谋时机的把握,亦需要秘书人员开拓思路,运用创造性思维。值得提出的是,要想有效发挥秘书参谋职能,必须正确理解其自身参谋职能的从属性,必须理解和熟悉所隶属的领导者,熟悉领导者的工作思路、事业功利目标和领导者的职能范围,使自己的参谋活动更加符合领导工作的需要,还有能有效克服在认识深度和广度上的局限性,增强创新思维的活力,提高参谋水平。
2.创造性思维是秘书人员悟性的具体体现。悟性,顾名思义,就是感悟的能力。要成为出色的秘书人员,要具备较强的悟性,悟性包括以下基本素质:辨别力,即对现状的分析,去伪存真,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这是进行决策的依据;思考力,即通过表面现象,经过正确的思维过程,看到事物的本质的能力;表达力,即是与团队沟通能力;执行力,执行力是指对策划方案的实施能力,对计划及任务的完成能力,以及对紧急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前瞻力,前瞻力是指通过对市场细节的分析、研究,最终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前采取应对措施。而具备上述能力的前提离不开秘书人员平时的刻苦训练,同时,还需要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注意创造性思维方式的运用。拥有自己独有的一套思维方式,要学会独立的思考。即使是向高手请教,之后仍要自己独立分析、思考,提高辨别力。
3.创造性思维是秘书人员满足角色定位的要求。秘书职责的综合性决定了秘书角色的多样性。秘书角色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第一是秘书的配角功能,秘书职业的从属性,决定秘书工作的配角地位。秘书角色是以直接为领导服务为重要前提的,其它一切行为和思想都应从这一前提出发。他的一切活动要服从领导活动的既定目标,按照领导活动的要求和意图调整自己的行动和想法。第二是秘书的潜在主角作用,秘书在实际工作中扮演的是一个角色组,特殊场合下,也有充当主角的时候。作为现代秘书,在领导的决策前后,应主动大胆地出谋划策。要求秘书要有敢于“标新立异”的勇气和大胆开拓创新的精神;要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素质,达到与真正的主角同样甚至高于的思想高度,培养临峰俯视的才气,宏观把握的眼光;要强化信息的综合分析和调查研究能力,为领导提供真实可靠的情报和决策的依据。
4.创造性思维是秘书人员应对企业危机的需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遭遇形形的危机,如:产品出现瑕疵被媒体曝光,服务质量不好遭遇投诉,发生重大意外事故,员工与企业发生劳资纠纷,企业高管或核心员工跳槽等。危机,就等于危险+机会,其中既包含着导致失败的根源,同时也孕育着成功的种子。高明的处理手段不仅能化解危机,而且还能利用危机重塑企业形象。秘书的一个重要角色是企业的新闻发言人,当企业遭遇危机时,秘书人员的表现十分重要,要成功的化解危机,秘书人员要能够敏锐地洞察危机的发展;要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复杂情况,敢于迎接挑战;能够要在外界压力下,能保持冷静,掌握危机沟通技巧,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秘书人员的创造性思维。
四、秘书人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训练与提高
1.储备广博的知识。文秘工作涉及的面很广,因此,要学习的知识也很多,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对于如此庞大的知识结构,秘书人员在学习时应处理好几种关系:急缓、博专和虚实。首先,要有急缓之分,秘书要学的东西很多,但总得有个先后,哪些先学,哪些后学,哪些长远学,哪些急需学,应该有所区分做到急用先学。再者就是博专之分,秘书人员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和专业、兴趣等,作为自己的专业,专进去,深进去,系统地学习,全面地把握。在“博”的方面,做到用的时候能找到为目的。最好把握虚实之分。“虚实之分”。“虚”,指的是理论知识。“实”,指的是客观实际。理论功底厚了,才能厚积薄发。而没有这些实际的东西,文章就显得空,就显得茫然无知。“虚”和“实”结合好,写东西才会既有高度,又有深度;既有指导性,又有可操作性。
2.锻炼丰富的想像。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为秘书人员首先要要注意勤思敏想。养成勤思考的习惯,遇事多动脑,主动发现问题。比如下基层搞调研,就要带着两个眼光进行,一是要带着披沙拣金的眼光,主动去发现亮点,迅速捕捉亮点,然后再去探求亮在何处,才能总结出经验来,也才能发现新鲜事物;二是要带着挑鼻子挑眼的眼光,挑剔的眼光、怀疑的眼光,去看,去听,去探讨,从中发现问题,主动地培养思维敏锐性。第三要注意全面辩证。全面,指的是横向上要拓展,任何事物都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辩证,则要记住哲学中的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三大规律,树立变化、发展的观点。第四要注意举一反三。思考问题,不要就此论此,要注意从此事推及彼事。第五要注意独到新颖。思考问题,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要有独到的见解,要与众不同,独树一帜,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
参考文献:
[1]王玉萍:《领导者和秘书在现实工作中角色互错现象分析》,《理论与研究》,2008.6。
浅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范文4
关键词:信息技术 网络教学 创造性思维
在全球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培养创新人才已是刻不容缓,而培养创新人才的核心就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在信息技术引起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的今天,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所形成的网络化教学在创新教育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空前丰富和便利的条件,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创造性思维具有突发性、新颖性、灵活性、独创性、求异性等特征,它与许多智力因素和非智力性因素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它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饱满的激情,完整的个性和人格以及对新生事物的预测和估价能力等,而网络化教学恰恰具备了培养这些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一、网络教学的丰富性能够培养创新想象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人可以涉足的领域、可以掌握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而想象却可以完全不受时空的限制,自由地驰骋。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其必备的智能因素,可以激发人们的思维产生一个个创造的火花,推动我们不断向前进步。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网络教学环境以其无限丰富的网络资源、多种媒体的强大表现力、虚拟现实和超媒体的技术手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想象。
1.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培养创新想象提供了知识储备的条件
想象并不是凭空而生的,它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积累的条件下,而在网络教学中,网络资源的无比丰富为此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可供千千万万人共享信息资源的理想场所。网络上的海量电子图书馆就集中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资料,还具有图文检索和工具检索功能,可供教师或学生可以通过它来查阅世界各地的馆藏图书目录、书籍、期刊、音像制品和相关的文献资料等;网上还有各种电子教案、电子课件等教学辅助系统……总之,进入到这个网络空间中的人们都可以在网络的知识海洋中畅游,方便、快捷地获取知识,扩展视野,开拓思路,这样就为想象作好了扎实的知识储备,使再造想象有了丰富的来源,从而促进和激发创造想象的产生。
2.多种媒体的组合是激发创新想象的手段之一
在网络化教学中,信息的呈现形式是多媒体化的,图、文、声、像等多种媒体的各种教学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新颖、直观、形象、生动。多种媒体的组合,其强烈的表现力,使得人们从科学与艺术的相融中感知抽象,理解复杂;其丰富的表现手段,以多种媒体综合的形式给予了我们视听的全新感受,全面刺激我们的各个感观,造成了震惊、新奇的效果,从而打破了我们思维的局限性,引发了无限的遐想,促使人们的思维高度活跃,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从而引发创新的火花。
3.虚拟现实的环境给予了创新想象的空间
利用虚拟现实的技术,在网络教育的条件下,学生的思维不再受到多种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容易触景生情,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在虚拟现实的环境中,学生不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作为一个实际的参与者进行各种学习和操作,如现在网上就有各种电子实验室,学生们完全可以在网上完成各种复杂的甚至是现实中难以实现的实验,并可以方便地观察到物体的内部结构、运动过程、实验波形等,这显然会大大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和效率,并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望和创造灵感。在这样一个学习环境中,学生们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而是高度活跃地参与到了学习当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探寻新的知识。
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能够培养创新个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由于教学观念、教学条件等一系列主客观原因的束缚,学习者的主体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这样就束缚了受教育者的个性,无法产生创造性的成果。而在新型的网络教学条件下,系统提供了因人而异的个别化教学的条件,使培养学生的个性成为可能。学习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他有着更大的学习的自由,思维的自由,创造的自由。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独特的个性,挖掘出其创造的潜能。
1.网络教学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
在网络教学中,学生学习行为的起点、学习任务的难度、学习的目标、学习的内容乃至学习的过程都是由学习者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安排、自主选择的,消除了传统教育中的固定学习内容、程序化学习步骤的限制。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使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按照自己的需要去组织学习,形成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式。
2.网络教学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控制
网络教学条件下,网上的信息资源都是可控的。原来的各种单向媒体变成了可自由控制的互动媒体,学生能够根据自身需要自由地对声音、录像、电影、动画这些媒体进行播放、停止、重复、倒播,甚至改变播放速度的控制。还可以对信息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分解、加工、改造、转换等。在这一系列的自主控制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他成为了信息加工的主体,完全按照他自己的兴趣和个性去学习。在他自由地、大胆地对信息资源进行改造、重组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他对问题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理解,而不会出现“灌输式”教学中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的情况了。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形成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冲破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点亮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3.网络教学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诊断
学生还可以随时地、快捷地、无延迟地从网络上获得反馈信息,可以随时诊断、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通过反馈结果学生可以了解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并及时改正和完善,列出下一步的学习计划;学生还可以看到自己学习的成果,获得系统给予的表扬和鼓励,增强继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样学生就可以独立地在网络的环境下完成学习──反馈──继续学习的过程,自己针对自己的特点和弱点去学习,充分体现出其学习的个别性。
三、网络教学的交互性能够培养创新情感
创造性思维中包括有智力性因素和非智力性因素,而属于非智力性因素的创新情感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包括浓厚的兴趣、饱满的激情、独立的人格等方面。独特的、具有强大交互性的网络教学方式使具有多种因素的创新情感得以充分的发展和积累,它使学生的生命潜能和创造精神得以充分释放,使学生思维的发展有了坚实的情感基础。
1.网络的在线交流能够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造性思维产生的源动力,所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中一个关键的要素就是对兴趣的培养。在网络的教学环境下,上述说到的网络教学的丰富性、新颖性,及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环境都能有效地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更重要的一点是,网络教学可以提供一种生动、活泼、平等、自由、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可以自由地通过网络与其它在线学生或老师平等、轻松地探讨各种问题,他的观点和疑问都可以及时得到反馈和响应,他不是在被动地接受别人灌输给他的知识,而是自觉地、主动地按照自己的兴趣点去探索和寻求知识。在学生与这样一个充满无限宝藏、充满巨大活力的系统进行交互学习的时候,他们不再觉得学习枯燥无味,任务艰巨繁重,而是会带着浓厚的兴趣、轻松地去学习。在兴趣的趋动下,他们的思维就变得非常活跃、积极、主动,而这些都是创造性思维产生必要的前提。
2.基于交互网络的协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饱满的激情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中闪亮的火花,它需要学生们对他所研究学习的问题有着追根问底的热情和一触即发的激情。网络教学的条件下,模拟现实的环境、多种媒体的组合都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而在基于交互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下,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激情就被更加有效地激发了出来。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学生们可以就某个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激烈争论、相互补充、相互修正,不断地引向正确的结果。在大家对某一问题集中发表意见,每人都自由地表达见解的过程中,大家的思想互相激荡,发生连锁反应,产生思维共鸣、情感共鸣,不断刺激学习者继续探索研究的激情,学习者在带有竞争性质的讨论中,思维高度活跃,热情不断高涨,在这样的状态下,很容易产生创造性的思维,引导出创新的产物。
3.深层次的网络交互环境能够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
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学习的过程都是学习者主动地去发现和探索的过程,这样就能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自信和勇气,敢于去迎接和接受挑战;又由于许多结论都是学习者自己通过实验和思考得出的,所以这样就能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不屈从权威,敢于与众不同,坚持自己的观点。同时,网络的交互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快捷,消除了现实的环境中人与人交流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网络条件下,人的外表、出生环境等外在因素都被完全抛开,人与人之间是完全平等的,人人都会受到别人的尊重,在这样的交流氛围下,学生很容易形成自尊、自强、自爱的人格品质。网络中的交互不是停留在浅显的表面上的,它可以提供一个综合的、深层次的交互环境,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熏陶、感染、启迪逐渐积淀成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志、信念、动机、需要等特定的人格要素。具有这样独立人格的学生,创造性思维就有了产生的内在基础。
四、网络教学的开放性能够培养创新预测能力
创造性思维需要具有对未知事物的预测和估价的能力。历史上许多科学家就是凭借这种能力,大胆提出具有创造性的假说,然后再在这种具有超前性、预测性的假说思路的指引下,逐步获得真理。所以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中,这种创新预测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网络教育的开放性恰恰为这种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条件。网络上的信息都不是封闭的、固定的、一成不变的,学生可以对信息进行任意的重组,大胆地对其进行优化、补充、改造,在对系统不断更新和完善的同时,学生们会产生对未来趋势的认识,会提出创造性的假说,并能看到未知事物的发展及其价值。同时,每一个人都可以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作品的形式放在网上,这样网络就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着自身繁殖,自我发展,每个人又都能从别人的成果中发现新问题,产生新思路。在网络教学这样一个永不封闭的教学体系中,系统永远以其无限的开放性激励着、吸引着学生去不断探索,在探索中去不断求新。
五、网络教学的实时性能够进行同步的创新实践
实践才能出真知。思维的正确性需要实践的检验,思维的发展需要在实践中得到促进,我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对问题进行深入、具体地思考,从而产生新的观点、看法、思路等。所以创新实践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我们往往只能纸上谈兵,使学生无法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网络教学的条件下,网络具有实时性,这样就为学生的同步实践创造了无比优越的条件。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只是单纯的学习过程,同时也是进行创作实践的过程。在学习的起点,学生们针对要学习的问题提出问题,系统或在线教师汇总学生们学习的需要后,就给学生设置任务。然后,学生们就按照这些任务在网上查找资料,自主学习,同时按进度逐步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即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向在线教师或其他学生请教,或者自己根据问题进行网上实验、网上调查等活动,自己解决疑问,完成任务。在任务完成后,写出报告、总结,或者完成作品,发表在网上,然后大家再相互交流、相互评价、相互学习。这样一个学习的全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学生们是带着问题和任务去学习的,他自主地对信息进行分析、综合、评价、筛选、加工,然后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上述各环节的正确性,这样他们的思维过程就由点扩展到面,由抽象变为具体,逐渐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综上所述,网络教学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学生创造性的发展提供了一次良好的契机,一个广阔的空间。但我们应该认识到,网络教学的潜能还有待进一步地去挖掘,我们还要进一步地去发展和完善网络的建设,让其能够在创新教育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同时,网络教学本身也需要用创造性思维去不断创新,它需要我们在网络的建设和发展中不断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真正挖掘出其对创新教育起促进作用的本质上的东西。我们应该利用网络教学培养出来的创造性思维去促进网络教学自身的发展,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为人类自身素质的提高,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国远程教育》(2000年论文专辑)
[2]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3]岳晓东,龚放,《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研究》1999年第十期
[4]张旺,《科学创造与科学素质培养》,《教育研究》1999年第十期
[5]张爱华,《全脑开发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研究》1999年第八期
[6]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才培养》,《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第六期
浅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范文5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而实现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如何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下面就结合我的数学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 创设教学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首要条件
1.1 创设民主和谐的环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表现的欲望,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教师应和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关爱的互相信赖的“伙伴型”新型关系,成为畅所欲言的朋友,从而为学生营造出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营造积极的有利于学生亲自参与、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课堂心理环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敢想、敢说、敢做,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动状态,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促进了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
1.2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可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创设情境,如结合生活实际、谜语、故事、猜想、悬念、提问、观察、操作、实验、多媒体投影等进行创设。情境中要充满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思维含量比较高的问题,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催化剂。实践证明:紧张的内在的智力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思维处于高度的运作状态,并形成跃跃欲试的心理冲动。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可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随意说一个数,老师便可以很快的判断出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你们信不信?可以试试看,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了,想难倒老师,便说出一个又一个的数,有的学生甚至说出爸爸的手机号,结果老师一一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多次后,学生被老师快速回答的本领所折服,再一次好奇、惊叹!其心智过程充满了挑战,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急于去探索规律,发现其中的奥妙,同时也诱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紧接着,老师迅速出击,针对学生所说的写了一个数:2769,问:“它能够被3整除,如果将2、7、6、9这四个数的位置随意交换,得到许多不同的四位数,请同学们笔算一下,看是否能被3整除呢?”经合作交流多次验证,学生都肯定了老师的提问,并主动举例证实了原来不能被3整除的数将不同数位上的数字随意交换所得到的新数仍不能被3整除。这样,不仅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又促使他们提出“能被7或11整除的数是否也有特征”的问题。
2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的方法
2.1 通过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标新立异,训练思维的“新颖性和独特性”:培养学生质疑问难,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是不断激发学习动机、发展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教学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这样一道题目:“把一根木料锯成4段要用12分钟,那么用同样的速度,把这根木料锯成5段要用几分钟?”题目出示后,立即有学生甲回答是15分钟,因为12÷4=3(分),3×5=15(分)。这时,我有意表示“赞同”这个答案,不料学生乙站起来质疑道:“老师,我不同意上述见解。”顿时,班里炸开了锅,学生纷纷议论起来,最后我用询问的眼光微笑着问学生乙:“为什么?”学生乙说:“解题的关键是要锯的次数比锯成的段数少数派,我认为答案应该是16分钟。”全班同学不由的发出一阵掌声。我及时的以这位同学质疑问难的精神给予了大力表扬。又如,在教学用圆规画图的方法时,一名学生质疑道:“老师,我圆规不动,转”纸“行吗?”在教学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时,有的学生问:“既然角的边是两条射线,射线本来就是无限长的,为什么还说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呢?”可见,通过学生大胆质疑巧问,形成认识冲突,进行思维碰撞,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潜能。
2.2 通过探索性、开放性问题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求异性”: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设计探索性、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要选择有趣的又能激发学生思考的材料,并且使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例如:某修路队要修一段长360千米的高速公路,前4开完成这项工程的1|5。照这样的速度,剩下的还需几天完成?教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给学生留下更多展示自己思维方式的机会,提倡算法多样化,学生灵感接连涌现,创新的火花不断迸发,从而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实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经过合作探索,共出现了11种不同的算法。
浅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范文6
一、和谐课堂,诱发思维的创造性
传统的阅读教学总是老师牵着学生走,学生个性的发展受压抑的课堂氛围所束缚,不利于培养有主见、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为此,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民主、宽松、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疑问与想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能力普遍存在于人类,尤其是对什么都感到好奇的学生,教学中,教师若能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在学中思,在思中疑,鼓励他们敢于超出书本,敢于超越教师,敢于用挑剔的眼光去思考并发现问题,使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比如在教《琵琶行》的时候,笔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诗的结尾说:‘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为什么白居易流下的眼泪会比其他人多?”在教师的鼓励下,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同学说:“比起其他人,作为诗人的白居易,他的心灵特别敏感,他欣赏音乐的水平也特别高,他的感情也特别丰富,最容易受到感动,所以流下的眼泪就特别的多。”有的同学说:“因为白居易是以为最有良知的大诗人,他最有同情心,他极其同情琵琶女的不幸遭遇,这两句实际上是表现诗人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还有同学说:“白居易既深切地同情琵琶女的不幸遭遇,也为自己被贬江州而伤感,故而他既为琵琶女流下深切同情的眼泪,也为自己流下悲伤的泪水,因此,他流下的感伤之泪最多。”如此一来,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各抒己见,每一种见解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把以上同学的观点集中起来,正是原因所在。最后的答案也正是这种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带来的必然结果。
二、品味亮点,开拓思维的延展性
文章的闪光点就是文章中最精彩、最耐读的地方,不少闪光点是显而易见的。如《范进中举》中对范进中举发疯的一段人物描写,可谓穷形尽相,跃然纸上。范进发疯的过程,写得既有爆发力又有波澜。在教学过程中,可引导学生品味多层次的细节描写,以及每一层中用词的精妙。一个“噫”字写出了他惊喜过望的心情,与他狂喜的心情合拍,语句短小,语气强烈。这一段中用语反复,但反复中又有变化,前一处用“好了”,后一处只用一个“好”字,冲动的劲儿又有区别,足见作者用词的细心,可以借此来开拓学生思维的延展性,让学生体味其中的语言特色。而有些亮点,粗看平淡无奇,细读则如饮甘醇,如品读《我的长生果》一课中“我的故园是浙东南的鱼米之乡。50年代初,解放了的家乡天地明媚”两句话,学生读后并无疑处,这说明学生缺乏对语言的品味意识。教师若对学生稍作启发,有一词形象鲜明,别具韵味……让学生注意到“天地明媚”。引导学生思考很多描写解放的场景常用“欢天喜地”等词语,而这里“天地明媚”却给人无限想象空间,充满了新鲜味,与解放前“灾难深重”“水深火热”形成强烈对比,给人以无限地遐想。这一处点拨无疑是开拓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空间。
三、挖掘教材,启发思维的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