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服务业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服务业的特征范文1
内容摘要:在线旅游服务业的产生和网络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具有网络经济的种种特征。网络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网络经济时代跟网络有关的种种经济现象。本文运用网络经济学提供的新视角去研究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的网络经济特征。
关键词:在线旅游服务业 网络经济学 特征
引言
中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时期也是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旅游产品在市场上的主要表现形态是信息形态,因此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旅游业的广泛应用就成为必然。经营在线旅游业务的公司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飞快发展,催生了一个新的行业,本文称之为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
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是网络经济时代的产物,从诞生开始就不同于传统的旅游服务业,而是具备了网络经济产业的种种特征。本文运用网络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的网络经济特征,试图去发现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内在的规律。
在线旅游服务业的概念和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一)概念解析
在线旅游服务业的概念在行业内经常被提及,在学界尚未成为一个探讨的概念,被提及最多的是旅游电子商务。世界旅游组织在其出版物《E-Business for Tourism》中指出:“旅游电子商务就是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改进旅游机构内部和对外的连通性(connectivity),即改进旅游企业之间、旅游企业与上游供应商之间、旅游企业与旅游者之间的交流与交易,改进旅游企业内部业务流程,增进知识共享”。
在线旅游服务业是由于互联网技术和旅游业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业态,本质上属于旅游中介行业。在线旅游服务业可以定义为:以网络、电子信息、通讯技术为主要手段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企业的总和,这些服务主要包括旅游信息服务、旅游预订服务和旅游搜索引擎服务等。
(二)在中国的发展概况
2010 年,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市场交易规模为1037.4 亿元,同比增长58%。从长期趋势来看,未来四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仍将保持高增长,增速维持在45%左右。同时,考虑到旅游市场受突发事件和政策环境影响较大,艾瑞咨询作出保守、正常、乐观的三种预期。到2014年,按照正常预估,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将达到4516.3亿元。
分析工具
本文的分析工具以网络经济学为基础:
第一,在传统经济中,供给方规模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只要规模足够大、成本足够低、质量足够好,企业就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而网络经济时代的规律是需求方规模经济(盛晓白,2003)。
第二,在网络经济中,新技术的采用以S形经历三个阶段:启动时是平坦的,然后随着网络效应的作用在起飞阶段急速上升,最后随着饱和的出现再次趋向平坦(见图1)(盛晓白,2003)。
第三,西方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任何交易都是有成本的,经济运行是有摩擦、有阻力的,经济活动是一种摩擦经济。只有通过合理的产权界定和有效的制度安排,才能降低交易费用,提高经济效率。网络经济是信息起主导作用的经济,网络经济的实时性、虚拟性和交互性,使交易成本大幅度下降(杨德才,2007)。
第四,网络经济时代市场竞争的焦点不再集中于谁的科技更优良,谁的规模更强大,谁的资本最雄厚,而是要看谁最先发现最终客户,并能最先满足最终客户的需求(盛晓白,2003)。
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的网络经济特征分析
(一)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的生产特性
1.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的需求方规模经济特性。在网络经济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需求方规模经济。需求方规模经济是指随着某种商品市场经济规模的扩大,顾客对该商品的评价不断上升,导致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厂商收益的迅速增长,规模经济的实现主要依靠需求方数量的增长。边际发展的低成本和网络效应成就了在线旅游服务业的需求方规模经济特性。在线旅游服务业的需求方即客户数量的增长既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又使在线旅游服务对其他用户更有吸引力,从而进一步增加消费者的需求。
2.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的临界容量。2000年,中国大小旅游网站多达3000多家,这是旅游网站的鼎盛时期,也标志着中国的旅游业开始进入了“网络化”。可是到2000年最后一个季度时,旅游网站的生存日益艰难,一批小的旅游网站被迫出局,大的旅游网站的日子也很难过,投资商在不断地施加压力,大的旅游网站大部分也拆分、被收购了。早期的旅游网站就是因为没有尊重这个曲线规律才不得不关闭的,旅游网站的客户数量必须在风险投资用完之前达到它的临界容量,这样才能快速发展,否则只能倒闭。后来的旅游网站吸取了前面的经验,纷纷和传统行业进行结合,由于传统企业有一个庞大的客户群体,所以像携程、亿龙这样的企业才能飞快成长。“携程”模式的在线旅游服务企业的成长曲线如图2所示。
图2中零点的含义是在线旅游服务企业由于和传统产业的结合,具备了临界规模n1,t2表示进入了成熟期,n2表示进入成熟期的产品数量。
对于后来成长起来的其他模式的在线旅游服务企业依然遵循S形成长曲线(见图3)。
图3表示其他模式的在线旅游服务企业要经历从零开始的漫长过程,n1是达到临界规模的客户数量,t1是达到临界规模的时间。
(二)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的成本特性
1.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的交易成本。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的产生主要是降低了客户的市场信息成本。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企业提供的电话预订、网络预订以及网络搜索引擎服务降低了信息搜索成本和信息传递成本,使信息传递的速度大大加快,使信息交换的效率也大大提高。
2.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的生产成本。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生产的特点是典型的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在线旅游服务企业的固定成本包括企业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以及生产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用、办公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网站维护费用等,边际成本是完成一次预订服务所需要的成本。
图4是在线旅游服务企业理论上的成本曲线,曲线的假设前提是在线旅游服务企业的边际成本MC是一个常数。在线旅游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主要是预订服务,即一次信息的传递过程,不是通过网络进行,就是通过电话进行,完成一次服务所要花费的成本是非常小的,可以假设为一个小的常数。而在线旅游服务企业前期巨大的投入是一个很大的固定成本,用a表示;TC为总成本,AC为平均成本,MC为边际成本;由于MC很小,所以总成本主要取决于初始成本a,边际成本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平均成本曲线是一条负斜率曲线,平均成本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而且无限接近于MC。这就意味着,接受服务的人越多,平均成本就越小,平均利润就越大。
由于实际的毛利润计算方法和理论上的表示方法有很大不同,而且实际上的固定成本的数值也不可能是不变的,因此随着在线旅游服务企业服务人数的增多,毛利润率并不一定是不断增加的。
3.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的沉没成本。其主要是注意成本,即引起客户注意所需要花费的成本,这和网站的沉没成本具有相似之处。引起客户的注意需要大量的营销,许多早期的旅游网站为了提高点击率、访问量和注册人数而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投入,营销所花费的费用都是沉没成本。巨大的沉没成本是早期的旅游网站失败的重要原因,也构成了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的进入门槛。
(三)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客户的价值
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是为旅游者提供的一种旅行服务,在旅游客户拥有众多选择的今天,只有关注客户的价值,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
1.客户的注意。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企业要为更多的客户提供服务,就必须首先吸引客户的注意,如果无法引起客户的注意,再好的企业也无法生存下去。不同的在线旅游服务企业有不同的营销手段,携程主要靠发放免费的携程卡来吸引旅游者的注意,而亿唐是依靠做广告的方式引起客户的注意。总之,客户的注意是有价值的。
2.客户的评价。对于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而言,客户的评价非常重要。因为随着在线旅游服务企业的不断增多,在线旅游服务业的客户比传统行业的客户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而且在线旅游服务业的客户目前更多的是商务旅游者或者崇尚个性的旅游者,他们对在线旅游服务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客户的评价就成了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的生命线。
3.客户的信息。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的客户与企业的主要接触渠道包括呼叫中心、网站等,客户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客户与企业的各种接触渠道。从客户浏览网站到预定再到接受服务,甚至投诉,在每个不同阶段,都会与企业的各种接触渠道发生关系。在这些接触的不同渠道中,客户接触的主动性越强,客户信息的真实性和价值就越高。
结论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的网络经济特征:
首先是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的生产特性,主要包括需求方规模经济特性和临界规模特性。需求方规模经济特性是指随着在线旅游服务企业规模的扩大,顾客对服务的评价不断上升,导致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和企业收益的迅速增长,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依靠需求方的增长。临界规模特性是指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规模有一个最低限。小于这个最低限,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就是不经济的;冲破这个最低限,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就会高速增长,具有很大的盈利空间。其次是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的生产成本特性。最后是中国在线旅游服务业客户的价值,其主要体现在客户的注意、客户的评价、客户的信息三方面。
参考文献:
服务业的特征范文2
[关键词]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征;构成
中图分类号:G2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2-0117-01
一、前言
作为文博事业发展中的重要工作,对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研究在近期得到了有关方面高度关注。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的实践水平,从而有效优化文博事业发展的整体效果。本文从概述相关内容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二、概述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是以政府公共部门为主提供的、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生活权利为目的、向公民提供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包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服务资源和服务内容,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方面内容。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和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体现与现实展示。文博事业承担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职能,在传播公共文化、强化公共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也出现了公益功能发挥不足、管理矛盾处理乏力以及经济功能发挥无序的瓶颈。因此,文博事业要确立和强化整体性,充分发挥文博事业多方面的社会化作用,提供有价值的多样化的精神文化产品与服务,以构建针对全体公民的新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三、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特征
1.教育性
中国文博事业要发挥其教育作用,要求在建设该服务体系中坚持:第一,落实“三贴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寓教于乐,综合运用多种传播技术,注重参与、体验、互动。第二,教育对象为全体社会成员,其中,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对象。这要求拓展文博事业面向学生的多样化教育项目,实现以文博服务之长补学校之不足。第三,培养专业化、职业化的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率,拓展文博事业的国民教育功能。
2.人本性
人民群众是文博事业的主人翁和受益者。而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前提条件是要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以人为本。因此,要提供具有“人文关怀”且能“培育情感”的文化服务,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全面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随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文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主要功能应该是服务社会、服务民生,适应人民群众文化需求与偏好的新变化新要求,提供丰富多样的公共文化产品与灵活多变的公共文化服务。
3.服务性
文博事业既有与人性相关价值观的世界性和普遍性,也有为全体社会成员所理解和接受的民族性和国家性。第一,提升和转变服务方式和内容,形成一种能够让世界人民都能接受的服务方式和内容。如,开辟多种语言的导览服务,免费提供具有浓厚人文色彩的讲解服务,提供面向不同人群的多样化信息咨询服务。第二,设计覆盖城乡居民的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总体目标,包括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与供给服务、完善设施网络体系、提供公共文化资金人才技术保障服务,建立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制度。第三,健全各种服务设施设备,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大致均等、快捷、方便、多元、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发挥引导社会、教育公民的作用,保障人人享有文博事业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
四、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成研究
1.从管理职能维度看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管理职能角度看,文博事业公共文化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
(一)公共教育服务。文博事业可以开辟出一系列蕴涵不同教育目的的生动课堂来提高全民族的文明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文博事业是集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科学等知识的宝库,丰厚的教育资源蕴藏于其中。博物馆通过陈列展览,广泛吸引公众,逐步走进民众生活、融入经济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通过欣赏实物和接触实体、倾听讲解等途径提供丰富的教育内容和生动的教育模式,让受教育者充分享受教育乐趣,为教育的总体性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撑;并能为全体社会公众通过解说、动手感触等方式来满足好奇心,理解文化遗产的精神内核,实现文化教育、国民教育和文明传承。
(二)文物鉴定与咨询服务。文物鉴定与咨询服务既有利于增强各类文物鉴定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又有利于文物专家组对全国各类文物藏量进行了解、掌握与研究,引导民间文物收藏和保护。国家应统一制定规范文物鉴定与咨询服务标准。第一,全面提高文化遗产资源的研究水平,基本摸清全国文化遗产资源家底。第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参与文物认定工作,提高文物鉴定工作的精确度和科学度。第三,培养各类文物尤其是特殊文物的专门鉴定人才,对现阶段的特殊文物作全面、科学、高水平的鉴定。
(三)信息服务。提高文博各领域信息化水平,加强文物信息的社会化开发利用和传播普及工作。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利用互联网络提供文博知识的服务。第二,综合考虑文博建筑的功能,打造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完美结合的智能化系统。第三,通过对文物进行数字化保存,利用网络共享馆藏资源,文博中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供文物信息服务。网上文博信息服务既能让公众立体形象地感受文物的存在,又能减少服务成本,便捷快速地传递相关信息。第四,考虑到文博工作者的年龄结构、专业知识结构、性别结构,加大现有职工的信息化技能培训力度。
2.从服务职能维度看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体现在以下:
(一)服务主体。由于文博事业属于社会公益性事业,法定义务主体在整个体系中占绝大多数,包括公共权威部门、公共事业部门以及其他形态的公共组织。其中,与文博相关的政府职能机构是最主要的法定义务主体;其他有公共影响力的组织机构主要是非政府公共组织或机构;公共事业组织包括非营利组织或机构。社会力量(包括承担公共义务的第三部门与个人、私人组织)是自愿义务主体。其中,第三部门主要是除了公共组织和私人组织之外的自愿为文博事业贡献力量并提供各种公共文化服务的中介机构;个人包括以社会角色和私人角色出现的所有个人,而在文化领域工作的公务员和领导者是最主要的角色;私人组织即非公共组织,包括非营利性组织和半营利性组织,即利用民间资金建立的文物博物馆免费为全体或部分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二)服务客体。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客体即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方,是指不分年龄、种族、性别等在中国境内长期生活的全体社会成员,尤其要关注的对象是青少年群体、老年人群体和特殊群体(包括残疾人群体、城镇农民工群体、外籍人士)。该体系强调的是全体社会成员享有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要求做到积极推动文博机构特别是博物馆成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将公共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综合评价体系。
五、结束语
通过对文博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特征及构成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当前各种条件下,文博事业发展的客观实际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有关人员应该从其客观实际出发,研究制定最为符合实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 王露.浅析博物馆在公民素质教育中的功能与作用[J].浙江文物.2010(06):112-113.
服务业的特征范文3
[关键词]服务业;纵向;环比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7078
1云南省和楚雄州服务业发展水平的纵向对比
11总量指标有相似的变化特性
文中所有数据均来源于《云南省统计年鉴》(2003―2015年);[1]《云南省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3月);[2]《楚雄州统计年鉴》(2002―2015年)。[3]
分别对1990―2015年楚雄州和云南省各自的生产总值进行分析后发现,二者有相似的数据变异特性,楚雄州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和云南省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的数据变异特性一致。
111云南省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的变化 1990―2015年,云南省生产总值和服务业增加值发展状态,总体上分成三个阶段(见图1):第一阶段,1990―2002年,云南省生产总值经过1997年、1998年的微小波动后回升,缓慢增长,云南省服务业增加值没有出现波动,增长缓慢,二者同步增长;第二阶段,2003―2010年,云南省生产总值在2008年有一个微小波动后回落,增长速度比第一阶段快,同样云南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也比第一阶段快,但明显慢于云南省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二者逐步拉开距离;第三阶段,2011年后,云南省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增长速度大于第二阶段的增长速度,同样,云南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也比第二阶段快,但明显慢于云南省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两者进一步拉开距离。
112楚雄州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的变化
1990―2015年,楚雄州生产总值和服务业增加值发展状态和云南省基本保持一致,呈现出相同的变化特征,总体上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见图2):第一阶段,1990―2002年,楚雄州生产总值经过1997年、1998年的微小波动后回升,缓慢增长,楚雄州服务业增加值虽然没有出现微小波动,但增长缓慢,两者同步增长;第二阶段,2003―2010年,楚雄州生产总值在2008有一个微小波动后回升,增长速度比第一阶段快,同样楚雄州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也比第一阶段快,但明显慢于楚雄州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两者逐步拉开距离;第三阶段,2011年后,楚雄州生产总值快速增长,增长速度大于第二阶段的增长速度,同样楚雄州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也比第二阶段快,但明显慢于楚雄州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两者进一步拉开距离。但两者拉开的距离没有云南省生产总值和服务业增加值拉开的距离大。
113相似的数变异特征
楚雄州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与云南省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具有近似的同步增长性(见图3)。2002―2009年两者具有相同的数字变异特征,增长速度基本一样,2010―2012年,云南省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长缓慢,楚雄州刚好相反,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呈下滑状态,而且下滑幅度偏大,2012年以后,云南省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保持原有的态势增长,而楚雄州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集中反映了楚雄州服务业发展的潜力。
楚雄州生产总值占云南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和楚雄州服务业增加值占云南省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具有近似的同步增长性(见图4)。2002―2009年,二者具有相同的数字变异特征,增长速度基本一致。2010―2012年,云南省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保持平稳波动,楚雄州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刚好相反,呈下滑波动,而且波动幅度偏大。2012年后,云南省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增长保持原有的态势增长,而楚雄州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处于高速增长的态势,反映了楚雄州服务业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
12时序模型结构
云南省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的时序模型为:
(1+10004289B)log(oddst)=(1+0377726B-0778567B3)ut(1)
楚雄州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的时序模型为:
(1+1005677B)log(oddst)=(1-0335944B2-0626583B3)ut(2)
使用模型对未来三年的预测值见表1。
2云南省和楚雄州产业结构模式分析
21云南省和楚雄州三次产业占比变化情况
通过对云南省和楚雄州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历年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云南省三次产业发展变化情况是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2002年以后成直线下降;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2002―2012年平稳波动,2012年以后又有所下滑;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基本表现为直线上升趋势,在2013年与第二产业相交,自2013年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
楚雄州三次产业发展变化情况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也是2002年以后成直线下降,不同的是楚雄州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下降的幅度更大;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2002―2012年平稳波动,2012年以后又有所下滑;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基本表现也为直线上升趋势,但增速较小,而且在2003年有一个回落,波动较大,在2012年后快速下降;同样在2013年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
综合来看,2002―2009年,楚雄州和云南省三次产业结构模式均是231模式,滞后一年之后,2013年后楚雄州和云南省三次产业结构转变为321模式。
22楚雄州服务业增加值占云南省服务业增加值比重
通过对历年数据进行分析,楚雄州服务业增加值占云南省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较低,2000―2003年楚雄州服务业增加值占云南省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虽有起伏,但都在44%~5%,到2013年后才超过5%。
3环比发展速度的对比分析
31环比发展速度变化特征一致
楚雄州生产总值环比发展速度和服务业环比发展速度的变化特征与云南省生产总值环比发展速度和服务业环比发展速度的变化特征一致(如图5和图6所示)。2002年后,云南省生产总值h比发展速度和服务业环比发展速度同步增长,而且表现出相同的振荡特性。楚雄州生产总值环比发展速度和服务业环比发展速度的变化特征与云南省相应指标呈现出相似的变化特征。2002年前,楚雄州服务业环比发展速度大于生产总值环比发展速度。在2012年后楚雄州生产总值环比发展速度和服务业环比发展速度同步增长,表现出相似的振荡特征,但楚雄州2013年服务业环比发展速度与同年生产总值的环比发展速度相比,两者差距较大,说明同年服务业的发展速度超过了生产总值的发展速度。
32统计特征相似
楚雄州生产总值环比发展速度和服务业环比发展速度与云南省生产总值环比发展速度和服务业环比发展速度具有相似的统计特征。
云南省服务业环比发展速度和楚雄州服务业环比发展速度在水平005及010下DF检验的t值均小于各个临界值,两个序列均是平稳序列,二者均是零阶单整序列,具有相似的统计特征。同样,云南省生产总值的环比发展速度和楚雄州生产总值的环比发展速度在水平005及010下DF检验的t值均大于各个临界值,两个序列均不是平稳序列,但两者均是一阶单整序列,所以可以用楚雄州生产总值的环比发展速度解释云南省生产总值的环比发展速度,楚雄服务业环比发展速度解释云南省服务业的环比发展速度。
33模型的建立和解释
各个环比增长速度之间的解释模型见表2。
4结论
第一,楚雄州当年生产总值环比发展速度受当年楚雄州服务业增加值环比发展速度和上一年楚雄州服务业增加值环比发展速度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上一年楚雄州服务业增加值环比发展速度增加一个单位,可以带来当年楚雄州生产总值环比发展速度0299566的增加量,当年楚雄州服务业增加值环比发展速度增加一个单位,可以带来当年楚雄州生产总值环比发展速度067050504的增加量。同时,楚雄州服务业的环比发展速度略大于楚雄州生产总值的环比发展速度。
第二,云南省的生产服务业增加值环比发展速度增加一个单位可以带来云南省生产总值的环比发展速度0981169的增加量。
第三,云南省生产总值当年的环比发展速度受云南省上一年的服务业增加值环比发展速度和楚雄州当年的服务业环比发展速度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当楚雄州当年服务业增加值环比发展速度增加一个单位,可以带来当年云南省生产总值环比发展速度0314851的增加量,上一年云南省服务业增加值环比发展速度增加一个单位,可以带来当年云南省生产总值环比发展速度0673065的增加量。
第四,楚雄州生产总值环比发展速度增加一个单位,可以带来当年云南省生产总值环比发展速度0999959的增加量,从生产总值的环比发展速度的角度来讲,两者是同步增长。
参考文献:
[1]云南省统计局云南省统计年鉴[M].中国: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2015
服务业的特征范文4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市场营销服务营销客户满意营销知识营销
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包括信息服务业、咨询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金融服务业、会展服务业、法律服务业、文化服务业、休闲服务业、物流服务业、房地产服务业、租赁服务业等。
现代服务业市场营销的含义
市扬营销是指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并同别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过程。现代服务业市场营销是指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并同别人交换服务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过程。
知识经济时代是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并上升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时代,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呼唤现代服务业市场营销。现代服务业营销的核心理念是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通过取得顾客的满意和忠诚来促进相互有利的交换,最终实现营销绩效的改进和企业的长期成长。
现代服务业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要建立一个合作共赢的价值链,现代服务业市场营销的定位不仅要让自己成功,而且要让别的行业也成功。如咨询服务业可以为金融业的业务拓展提供咨询服务,金融业也可为咨询业的发展提供融资服务。又如电信业可以为金融业的业务拓展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能发展自己的业务等。
现代服务业市场营销的特征
由于现代服务业具有新技术、新业态、新方式和高人力资本、高信息含量、高附加值及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的“三新”、“三高”和“三低”的特点,使现代服务业市场营销具有下列特征:
由于服务是无形的,顾客很难感知和判断其质量和效果,他们将更多地根据服务设施和环境等有形线索来进行判断。因此,有形展示成了现代服务营销的一个重要工具。顾客直接参与服务的生产过程及其在这一过程中同服务人员的沟通和互动行为,向传统的营销理论和产品质量管理理论提出了挑战:
传统的产品生产管理完全排除了顾客在生产过程中的角色,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员工而非顾客。而在现代服务行业中,顾客参与服务过程的事实则迫使现代服务业企业的管理人员正视如何有效引导顾客正确扮演他们的角色,如何鼓励和支持他们参与生产过程,如何确保他们获得足够的服务知识,以促使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和谐并行。若企业管理人员忽略这些问题,则可能导致顾客不懂自身的职责而使服务产品的质量无法达到他们的要求。而在这种情况下,顾客通常并不会责怪自己的失误而将之归咎于企业,认为该企业的水平低下,进而造成企业顾客流失。
服务人员与顾客的互动行为也严重影响着服务的质量及企业与顾客的关系。由于服务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时进行,工业企业在生产车间进行质量管理的方法无法适用于服务企业。要保证实际提供的服务达到每一位顾客预期的质量水平,就必须保证服务人员与顾客间取得充分的沟通,同时,服务人员必须针对不同顾客的需求差异保持足够的应变能力。所以,服务产品的质量管理应当扩展至对服务过程及顾客的管理。
与有形产品相比,服务的不可贮存性产生了对服务的供求进行更为准确地平衡的需要。与制造业企业相比,供给与需求间的“同步营销”,对确保现代服务业企业经济地使用其生产能力要重要得多。差异性易使顾客对企业及其提供的服务产生“形象混淆”。因为对于同一个企业,两家不同的分支机构所提供的服务可能出现一个分支机构的服务水平明显优于另一个的情形。前者的顾客确实会认为该企业的服务质量很好,而另一分支机构的顾客则可能认为整个企业的服务质量都低劣。这种“企业形象”和“服务产品形象”的混淆将对服务产品的推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由于服务不具有实体特征,从而使得服务的分销具有不同于有形产品的特点。有形产品可以在一地或多地生产,然后运送到中间商或最终用户所在地进行销售。大多数服务却不能这样做。对这些服务来说,要么顾客必须到生产设施所在地,要么生产设施必须运到顾客所在地。后一种情况,如教师、律师、会计师的“服务能力”,可以运到需要他们的地方。专家的咨询报告、税务文书、保险单这些服务的产品形式,也都可以运输。虽然如此,表述这些文件意义的实际服务却不能运输。服务不能贮存或运输的特性也给大规模地生产和销售服务带来了限制,所以现代服务业企业要获得规模经济的效益,就必须比制造企业付出更多的努力。
现代服务业市场营销的性质
(一)现代服务业市场营销是一种服务营销
现代服务业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现代服务业市场营销理所当然是一种服务营销。服务营销是指企业围绕着服务产品而开展的一系列提高消费者满意度的营销活动过程。服务营销与实体产品营销的主要区别有:
营销的对象不同。产品实体营销的对象是有形的,是可触摸的、可观看的、可品尝的,而服务产品是一种过程或行为;营销的主体是服务产品的一部分。服务产品的产生过程就是服务产品的提供者和顾客的互动过程。没有顾客产生不了服务过程,没有服务产品的提供者,顾客就无法享受服务;营销组合的要素不同。实体产品组合的要素是产品、价格、分销、促销4大要素。服务营销为7个要素,即产品、价格、分销、促销、人、有形展示、过程;服务产品质量的非标准化。实体产品的质量、性能有一系列的量化标准。而服务产品,由于人是服务产品的一部分,同一项服务由不同的人来提供或不同的消费者接受同一项服务对服务产品的质量评价不一。
服务产品的供求关系难以调解。由于服务的不可感知性及生产和消费的同时进行,从而使服务具有不可贮存性。虽然生产服务的设备、劳动力等能够以实物的形态存在,但它们只代表一种生产能力而非服务本身。没有顾客,这些产生服务的生产设备和人员就会闲置和浪费,但如果服务需求超过供给能力,又因服务产品无法在时间上进行调节、平衡而使顾客无法推迟购买服务。而实体产品由于可以贮存,所以在时间、空间上可以达到平衡。服务产品供求关系调节的好坏还将影响到营销成本的大小;服务产品的生产时间影响服务的营销效果和企业形象。如果服务产品的生产过程过长,会引起顾客的心理厌烦,使其对企业服务质量及形象产生负面效应,及时、快捷是服务产品营销的核心;分销渠道不同。实体产品的分销往往可以通过中间商把产品从生产地运送到顾客手中,而服务企业的分销常常与促销过程连接在一起;促销重点不同。实体产品的促销重点在实体产品上,而服务企业的促销重点在企业形象。只有企业形象才能减少由于服务产品缺乏所有权转移而带来的风险感。
(二)现代服务业市场营销是一种客户满意营销
现代服务业中的金融服务业、房地产服务业等是一种客户服务业,因此,现代服务营销组合的要素,应包括“4C”(即顾客成本、便利、顾客需求和顾客沟通)、人员、有形展示和过程7个要素。
现代服务业营销观念与传统的营销观念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营销的基本要素从原来的4P变为4C(如图1所示),即企业的重点不是讨论生产什么产品,而是研究客户有什么需求;不是讨论产品定什么价格,而是关注客户的购买成本;不是讨论开展什么促销活动,而是想办法加强与客户的交流;不是讨论怎样建立分销渠道,而是考虑客户购买的便利性。传统的营销是通过销售来获利,而现代服务业营销是通过客户满意来获利。
(三)现代服务业市场营销是一种知识营销
现代服务业中的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更多的表现为一种知识产业性质,因此,现代服务业市场营销也是一种知识营销。知识营销是通过有效的信息传播方法和途径,将企业所拥有的对用户有价值的知识传递给潜在用户,并逐渐形成对企业品牌和产品的认知,将潜在用户最终转化为用户的过程和各种营销行为。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知识营销具有以下特征: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营销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竞争日益激烈。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演进,“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将逐步成为现实,竞争将愈演愈烈。其次,竞争的方式也将发生变化。企业共有信息技术,共享知识资源,共同开发市场,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形成良性循环的竞争环境。
营销产品发生了质变,传统营销产品逐步被知识型产品所替代。这些知识型产品的营销要求营销者不仅要深谙营销技巧,同时也要掌握产品的知识含量,能够把这些知识推销给消费者。如果营销者对产品本身的技术含量、使用功能、维修知识一知半解,对消费者的询问含糊其辞,产品售出发生故障时也不能迅速提供售后服务的话,那么消费者将失去对产品的信任和耐心,营销也就很难成功。
营销方式发生质变。传统的营销方式是靠媒体、广告等向消费者传达产品信息,这种传递是单向的,往往是营销者比较主动而消费者处于被动,信息反馈速度慢,而且成本较高,因而往往不能制订适宜的营销战略。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网络化的实现使营销渠道四通八达。不仅营销部门可通过网络将产品信息迅速传达给消费者,大大减少了营销环节,从而降低了成本,而且消费者也可以通过网络与营销部门进行对话,提出自己的愿望与要求,促使企业生产出更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营销的结果不同。传统营销的结果往往有利于企业和营销者,因为其营销的出发点和关注点在于能更多更快地推销自己的产品和服务;而知识营销更多地关注消费者的需求,不仅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提升品牌竞争力,也能使消费者放心地消费产品和服务,特别是使消费者获得了有关产品的知识和使用技巧。
知识营销与传统营销模式反映了两种不同的营销思路:传统营销将占有已确定的市场为目标,以营销管理成本取胜,是内向型的营销模式,具有规模有限性、时间阶段性、市场封闭性三大特征;而知识营销则以创造未确定的市场为目标,以新知识、高科技概念取胜,是外向型的营销模式,具有规模无限性、时间长远性、市场开放性三大特征。
综上所述,现代服务业市场营销的特征,决定着现代服务业市场营销是一种服务营销,是一种客户满意营销,也是一种知识营销。
参考文献:
服务业的特征范文5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
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左右,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70%左右,发展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地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标志。经济的服务化和服务的知识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针对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城市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项俊波,陈雯(2003)从维持二级城市经济持续增长的角度,研究了二级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现状和限制性因素,从市场、优先发展部门、产业组织和环境制度四个方面探讨了加速二级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途径;吕拉昌,阎小培(2005)服务业的产出和就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上升,经济活动由以制造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为中心,服务业在整个经济活动中逐渐取得主导地位;李非,曾刚(2006)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将直接影响一个城市(城市群)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孔善右,唐德才,程俊杰(2009)认为虽然从短期来看服务业的发展对推动城市化水平提高小于城市化水平提高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作用;而从长期来看服务业发展对推动城市化水平提高的作用要大于城市化水平提高对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郑琼洁,李程骅(2011)现代社会,城市是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平台,服务业的规模和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化水平和城市规模。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在参考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根据科学性、系统全面性、动态发展性、可操作性、通用可比性并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等原则,对现代服务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相关指标进行筛选,建立现代服务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选取了23个二级指标,从基础实力、规模实力、发展速度、产业潜力、结构层次五个方面,对江苏省各个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如表1所示。
现代服务业综合评价分析过程及结果
(一)因子分析
本文利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对变量数为23、样本容量为13的一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利用所选数据做出了公共因子碎石图,当提取3个公共因子时,特征值变化非常明显,当提取4个以后的公共因子时,特征值的变化基本趋于平缓。因此,按照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选取了3个公共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87.226%,既包含了原有指标87.226%的信息,具有显著代表性,可以充分反映13个城市现代服务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各主因子的对应特征根及方差贡献率见表2。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见表3。
(二)评价模型的构建
根据各主因子的特征根得出各主因子的权重Wi(Wi=λi /∑λi),其中λi为第i个主因子对应的特征根,可以构造现代服务业的综合评价模型:F=W1F1+W2F2+W3F3 =0.481F1+0.317F2+0.202F3,其中Fi是各个因子得分矩阵,其值如表4中的Fi所示。
(三)评价结果的分析
由初始因子载荷矩阵(见表3)可看出 :
第一主成分F1在现代服务业综合评价中的贡献率为41.975%,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其中人均GDPX1、居民可支配其收入X2、开放程度X4、宽带用户数量X5、财政支出X6、现代服务业产业规模X7、就业人员增加比重X13、申请专利数量X16、科学教育支出X17等指标的载荷系数均在0.7以上,有的达到0.9以上,较显著地反映了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中的基础实力、产业潜力和发展速度因素。
第二主成分F2在现代服务业综合评价中的贡献率为27.612%,为次重要的影响因子。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X9、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X10、在校大学生数量X18、 批发零售业X19、邮电通讯产业X23等指标载荷较大。较显著地反映了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中的规模实力因素。
第三主成分在现代服务业综合评价中的贡献率为17.639%,为第三主要成分,其中人口总量X3、现代服务业就业规模X8、金融产业X20、公共服务业X22等指标载荷较大。较显著地反映了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中的结构层次因素。
根据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模型,本文得出江苏省各城市排名及综合主成分值(见表4)。由表4可以看出苏州、南京和无锡是得分最高的三个城市,且和第四名之间的分差较大。他们的综合得分分别为17.2556、10.8841和7.4429。其中苏州市第一主成分得分最高为25.28196,第三主成分得分为10.07161,两项得分均为最高值,说明苏州市现代服务业在基础实力、产业潜力和结构层次三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在江苏省内都是最高的,南京市第二主成分得分为20.36557,说明其现代服务业规模实力水平在江苏省内是发展最好的,无锡市各项得分在三个城市中除第一主成分外均为最低。
常州、南通、徐州、盐城四城市分列4-7位,属于第二梯队。其中常州和南通第一主成分得分较高说明在该水平下,他们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在发展速的上稍有领先。且常州是唯一一个第二主成分得分为正的城市,说明其具备一定的规模实力。徐州、南通和盐城三市第三主成分得分为正,说明其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较合理。
扬州、泰州、镇江、连云港、淮安、宿迁分列8-13位,属于第三梯度。从各项得分和排名来看,都处于较低水平。其各项得分均为负,但内部差异较小,只有宿迁各项得分明显落后。
政策建议
对于现代服务业评价得分最高的三个城市来说,已经将具备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发展实力,但要在发展上再上一个新台阶,应当转变发展思路,依托优势的内部产业结构,深化调整产业布局,从而带动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同时,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竞争力较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大力支持发展总部经济,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高效配置。如南京的软件和服务外包、河西金融服务,苏州的花桥国际商务、沙湖创投,无锡的工业设计和物联网等。
得分位于中间的四个城市,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实力,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产业。如:徐州的光伏、机械装备制造;盐城的风电、汽车;常州的动画产业基地;南通的江海物流、海工装备业。但由于其基础实力较欠缺,同时内部各产业发展之间的结构也有待完善,应该不断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加大科技教育投入,培养未来发展的潜力。
从评价得分看,位于第三梯队的6个城市与位于前列的城市的差距是多方面的,且差距明显,需全方位提高各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地方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构建有利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平台,在资金上加以扶持,政策上给予优惠。同时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主动在经济上加强与苏南城市的联系,充分吸收它们的经济辐射,发挥自身的地域资源优势,为现代服务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充分保障。如连云港的港口物流、新医药、新材料;淮安的盐化工新材料;宿迁的生态旅游;扬州的光电、旅游;泰州的生物医药、会展;镇江的西津渡文化产业园等。
参考文献:
1.项俊波,陈雯.二级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困境和解决途径—以苏州、无锡、杭州为例[J].城市问题,2003(1)
2.吕拉昌,阎小培.服务业地理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J].经济地理,2005(25)
3.李非,曾刚.长江三角洲城市服务业竞争力评价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6(9)
4.孔善右,唐德才,程俊杰.江苏省服务业发展、城市化与要素集聚的实证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9(1)
5.郑琼洁,李程骅.现代服务业与城市转型关系的审视与思考[J].城市问题,2011(12)
6.刁慕容,庄丽娟.我国六省市服务业竞争力的总体评价及对策研究[J].财贸研究,2004(4)
7.章义,赵慧芳,王冲.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安徽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评价[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服务业的特征范文6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集聚类型
一、问题提出及当前研究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及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服务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引起当前社会对现代服务业集聚现象的广泛研究。集聚是现代服务业发展过程中一个必然现象,通过研究探索出不同地区的具有不同发展规律的集聚方式,可以有针对性的采用有效的策略,更好地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发展。
学术界对现代服务业的集聚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上,Rosenthal & Strange(2005)在区分了集聚经济和知识溢出效应情况下,研究了知识的空间衰减性。颜士高(2010)指出,集聚发展模式是现代服务业高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证研究方面,Rannels(2000)采用区位熵指数的方法测算制造业集聚区的行业区域集聚度。张宗庆(2012)探讨了专业化集聚所带来的MAR溢出和多样化集聚所带来的Jacobs溢出的不同作用途径,并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度量了产业集聚的溢出效应。本文深入研究江苏省各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并对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集聚类型进行量化分析。通过考察不同地区现代服务业的集聚特征、集聚方式,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促进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二)行业划分及数据说明
学术界对现代服务业内涵仍然没有一个具体的划分方式,根据现代服务业的定义,主要指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建立在商业、服务、管理方式之上的服务业之上,而当前服务业的发展趋势均或多或少地进行了信息化改造,从而导致没有一个很好的划分方式。本文参考《江苏年鉴》对现代服务业的划分,通过查询中经统计数据库,本文将现代服务业划分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及各地方年鉴以及中经统计数据库。
(三)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集聚特征分析
1.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当前江苏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前景,2011年江苏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604.3亿元,人均GDP达到了9545美元,将步入向10000美元的发展阶段,人均GDP的大幅增长将导致居民消费性需求的大幅度增长。同时,居民的消费层次也将提高,这将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一个很好的契机。同时国际服务业的转移也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FDI增加将在典型示范和技术、知识溢出效应方面给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江苏在南京、苏州和无锡等地拥有3个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示范园区,这为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成功的典范,为其他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案例。
本文将江苏省和长江三角洲分为两地共同地区以及其他地区共三个部分。长江三角洲的其他地区包括:杭州、湖州、嘉兴、宁波、上海、绍兴、台州、舟山,江苏省的其他地区包括:淮安、连云港、宿迁、徐州、盐城,两地共同地区包括:南京、南通、苏州、泰州、无锡、扬州、镇江,表一中显示了江苏省现代服务业与长江三角洲现代服务业从业人数。
2.江苏省现代服务业集聚特征研究
通过收集数据并计算,得出江苏省各城市现代服务业专业化指数与多样化指数值如表二所示。
据此得出结论如下:
(1)从集聚特征图的市级层面来看,不同城市的多样化指数与多样化指数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同时可以发现江苏省的绝大多数城市居于中间的专业化指数和多样化指数都不是很特殊的区域,表明江苏省各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集聚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属于各个行业均有发展却发展都不是很好。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中的现代服务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愈加明显。同时现代服务业的高科技、高人力资源、高劳动生产率和高附加值等特点也突显出产业转型的优势。为了更好的地促进江苏省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抓住其发展特性,制定相关政策,提高效率。
(1)针对五类不同集聚方式的城市,不同集聚方式会以不同的方式促进经济的发展,针对苏州、淮安、宿迁、无锡、扬州等多样化集聚城市,政府部门需积极疏导不同现代服务业之间交流及服务产品流通渠道,主要由于多样化集聚区产品之间存在上下游及互补关系,加强不同企业之间产品流通能更好地促进相互发展。
(2)针对镇江、常州、南通、泰州、盐城、连云港、南京、徐州等专业化集聚区,由于不同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且产品之间存在替代作用,政府部门需通过企业产品信息为企业产品的对外宣传做辅助工作,通过加强不同企业之间的交流是的人员流动等知识溢出方式带来的溢出效应对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迅,童华建.西部地区集聚效应计量研究[J].财经科学,2006(11):103-109.
[2]杨勇.中国服务业集聚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10):64-68.
[3]李文秀,胡继明.中国服务业集聚实证研究及国际比较[J].武汉大学学报,2008(3):213-219.
[4]张宗庆,张寅.产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区域增长——基于长三角区域的实证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37-43.
[5]周燕.江苏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模式研究[J].江苏商论,2009(11):74-76.
[6]顾全根.浅议江苏现代服务业技术创新发展的策略[J].江苏商论,2011(1):142-144.
[7]代文.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研究[D].2007.
[8]李志平.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2008.
作者简介:
汪敏(1989-),男,安徽滁州人,南京财经大学数量经济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