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经济的本质属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属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商品经济的本质属性

商品经济的本质属性范文1

[摘要]经济发展必然致使法律制度的跟进:票据的广泛使用,使得保障其流通性的票据保证制度日益完善。而票据保证的本质属性问题,也成为了人们的热门探讨话题。本文从票据保证的概念入手,引出票据保证制度具有从属性和独立性。并从两方面属性及其表现着手,深入分析从属性作为票据保证本质属性的缺陷,以及独立性作为其本质属性的合理性,得出票据保证的本质属性是独立性的结论。

[关键词]票据保证制度从属性独立性本质属性

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出现勃勃生机,票据的流通范围越来越广,票据形式也走向了规范化。根据马克思辨证主义原理,正是票据的广泛运用与流通,又反过来提高了市场交易的效率,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然而,缺陷也随之产生,市场交易的效率性极大地威胁了其赖以生存的安全性。于是票据保证制度应运而生。票据保证制度之所以颇具特色,是因为其从属性与独立性的并存与矛盾。这也引发了学界有关于票据保证本质属性的探讨。

一、票据保证的概念

票据法上的保证,又称票据保证,就是票据债务人以外的人,为担保票据债务的履行,以负担同一内容的票据债务为目的,在票据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然后将票据交还请求保证之人的一种附属的票据行为。在我国,票据的保证为汇票、本票共同具有的制度。

从票据保证的概念不难看出,票据保证与一般的民事保证都属于保证。它们有着许多共同点,比如票据保证与民法上的保证同属于人的担保,都是无偿行为,都以担保主债务的履行为目的等。因此,从民法上的保证行为来看,票据保证也逃不开其从属性。然而,票据保证又属于票据行为的一种,以促进票据流通为目的,与民法上的担保又有不同,比如:票据保证是要式行为,票据担保是单方法律行为,票据保证人如果为两人以上的所有保证人负连带责任等。作为票据行为,票据保证也当然的具有票据行为的特征——独立性。从属性与独立性两种相互矛盾的特性并存于一个行为当中,不免引发这样的思考,究竟孰为票据保证的本质属性?理论界对此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二、票据保证从属性及其表现

学界观点之一认为,票据保证的从属性是其本质属性。

首先,民法中的担保是指,第三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第三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一种担保方式和法律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五条之规定:“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由此可知,传统保证仅具有从属性,而无独立性。传统的保证制度设置的目的就在于,增加主债务的可履行性,以保护主债权人的利益和保障交易的安全,因此从属性是保证的本质特性。

票据保证作为一种特殊的保证行为,其设置的目的也是为增强票据的信用,担保票据债务的履行,理所应当的具有了保证的从属性,即票据保证债务成立后,与被保证票据债务形成了一种主从关系,保证是一种从法律行为,形成被保证债务的出票、背书、承兑等是主法律行为。票据保证的从属约体现在《票据法》第49条和第50条。第49条规定“保证人对合法取得汇票的持票人所享有的汇票权利,承担保证责任。但是,被保证人的债务因汇票记载事项欠缺而无效的除外。”对该条但书,学者多称之为票据保证“形式上的附属性”。具体指在票据形式上存在瑕疵时,被保证的票据债务消灭,保证人债务随之消灭。第50条规定:“被保证的汇票,保证人应当与被保证人对持票人承担连带责任。”对此条,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票据法也有类似甚至更为明晰的规定。例如《日内瓦统一汇票本票法公约》第32条“保证人被保证人负同一责任”的规定。即表明:首先,保证人责任的产生依赖于被保证债务的存在.其次,保证人贵任的种类、范围依被保证人所承担的义务来确定。

综上,都表现了票据保证从属性的特征,因此有学者将票据保证的从属性作为其本质属性。

三、票据保证独立性及其表现

学界对票据保证的本质属性,所持的另一观点则是其独立性。

独立性是票据行为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指在已经具备基本形式的同一票据上如有数个票据行为,每一行为各依其在票据上所载的文义分别独立发生效力,一行为无效,不影响其他行为的效力。这又称“票据行为独立原则”。

票据保证的独立性体现在,保证人不得以被保证人可以向债权人提出的抗辩事由,比如备保证人收到欺诈、胁迫或被伪造签名等,作为自己的抗辩事由,向其后手行使抗辩权,保证人仍要负票据责任。这就与民法上的保证有了较大区别,民法上的保证是从债务,相对于所担保的债务即主债务而言处于从属的地位,当主债务无效或被撤销时,保证债务便因此而无效或可撤销。

根据《票据法》第49条,保证人必须对合法持票人承担责任,即使备保证人的债务实质上无效(因形式要件欠缺而无效的除外),也不影响保证行为的有效性,保证行为独立,仍然有效,保证人仍应承担清偿责任,这就票据保证的独立性。基于票据保证的独立性,产生的法律效果有:被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的,对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不发生效力。即使持票未得到保证人的同意而擅自允许被保证人延期偿的,保证人也不能主张免除保证责任函;保证不得以主债务人所得主的抗辩,据之以为拒绝保证债务履行的事由。

于是,票据的独立性又形成了票据保证的又一独到风景。

四、票据保证本质属性之鄙见

从上述事实我们不难看出,关于票据保证本质属性的争论一直未终止。各学派均有其理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笔者支持票据保证本质属性为独立性,具体论述如下:

1.从属性作为票据保证本质属性的缺陷

票据保证具有从属性,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从属性是属于民法上保证的一般特征,它并不是票据保证的特性,缺少成为本质属性的独特性。并且,票据保证最根本的设置目的,简言之是为了保证其流通性。而从属性不利于保障票据持有人的利益,流通性受阻,与根本目的不符。最后,从法律规定来看,我国《票据法》是在充分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而又不作与国际公约或国外立法同样的规定“保证人与被保证人负同意责任”。我国有学者认为这体现了我国《票据法》有弱化票据保证从属性的立法意图。

票据保证的本质属性若为从属性,则无法突出票据保证的特性,与立法目的相违背。所以尤其明显缺陷。

2.独立性作为票据保证本质属性的合理性

首先,票据保证的独立性对票据的流通起着重要的作用。各国票据法之所以规定独立性,即实质上的票据瑕疵不影响票据保证行为的效力,正是由于实质上的事由,票据受让人不易察觉,为保护权利人起见,法律不使之影响其他行为的效力。否则在转让票据时,受让人要费很多周折和时间调查票据上所有签名者是否有实质上的瑕疵,以致人们不愿意接受票据而宁愿不厌其烦来点现金,削弱了流通性。

其次,从票据保证独立性的经济价值(独立性的作用)来看,独立性影响着票据流通性,甚至把持着经济效率的咽喉。在目前,票据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起着加强商业信用,促进商品流通,加速资金周转的重要作用。反过来,票据的广泛运用也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达程度。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分析了货币与资本的运行过程之后,得出了如下确凿的结论,在商业发展中,票据已经“形成真正的商业货币”,票据“是绝对的当作货币来发生作用的”,并且“真正的信用货币不是以货币流通为基础,而是以票据的流通为基础”。由此可见,票据流通性是经济命脉的把握者,而票据保证制度的设置正是为了促进流通性,从而推动经济效率快速的增长。

商品经济的本质属性范文2

[关键词]高职教育 经济属性 市场性

[作者简介]花鸥(1982- ),男,江台人,江苏建康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曾庆琪(1964- ),男,江苏句容人,江苏建康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江苏 南京 2118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项目“江苏高职教育产出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a/2013/03/015,项目主持人:花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009-22

在《辞海》中对“属性”的文本解释是“对象的性质与对象之间关系的统称”“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是物质必然的、基本的、不可分离的特性,又是事物某个方面质的表现”。在英文中属性用“property”或“attribute”等词来表达,基本语义是事物的特性或者是形成人和物最本质的部分。在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作为事物的存在,其实是其本体与属性的相结合,本体就是客观事物本身,它是客观表现具有的多种形式和反映,而属性则是对客观本体所具有的感性表现的抽象规定和一般性规定,具有基本的、不可变的特性。客观本体是属性的物质存在基础,属性则是客观主体的最一般的永恒的表现。没有属性的实体是空洞的抽象,是神秘不可知之物,而脱离实体的属性则只能是主观任意的虚构。同时,客观本体常常表现出多种属性,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的之分,这些多重形式的属性构成了客观实在本体。从人类认识规律和方法来说,对属性的认识是正确、直接和快捷判断事物真实多样面貌的首要选择。

高职教育这一客观存在就是高职教育实体与高职教育属性的统一。高职教育实体就是校园中教育活动实体,如高职教育教学活动、高职教育的教科研活动、高职教育的产学研活动等。高职教育属性则是指高职教育活动的教育性、实践性或经济性等。正是由于客观本体属性的多重性,人们在分析和实践高职教育时经常将彼此相近的属性相混淆。例如,高职教育在我国快速发展,得益于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认识和实践,但如今高职发展进入瓶颈区,则是对其经济属性市场化狭隘理解的结果。对此,要从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的一般性理解入手,准确理解高职教育经济属性与市场属性,这是当今高职教育发展问题的一种客观存在,也是破解高职教育发展市场化偏差问题的实际需要。

一、高职教育具有经济属性

1.“经济”词义的源由。“经济”一词最早在公元4世纪初东晋时代已正式使用,《晋书・殷浩传》记载:“足下沉识淹长,思综通练,起而明之,足以经济。”唐代袁郊在《甘泽谣・陶岘》中说到:“岘之文学,可以经济;自谓疏脱,不谋宦游。”宋代梅尧臣在《汴渠》中提到:“我实山野人,不识经济宜。”这时的“经济”主要是“经世济民”的意思。现在“经济”一词实为我国引进日本人翻译的结果,他们将“economics”一词译为“经济”,“economics”在牛津词典解释为研究社会如何组织和管理产生货币、交易和以此形成产业的学说。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则把经济当作财富进行研究,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主要就是对国民财富的原因和性质及其增长进行深入研究。大卫・李嘉图继承并丰富了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论,只是更加注重财富分配的问题。法国庸俗经济学家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则把经济学界定为“财富如何生产、分配与消费”的科学。马克思则认为经济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以凯恩斯为代表的现代西方经济学派认为“经济在宏观上主要是研究国民收入、总就业、总需求、总供给等总量研究,而微观上主要是研究单个企业、市场、商品的行为及其关系”。“经济”这一概念的判定如此模糊,以至于给后人研究事物的经济属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于是从“经济”某一层面进行研究成为方便可行之法,但研究结果不尽如人意,在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研究也是如此。

2.有关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认定的比较。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研究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发现,人力资本(教育)可以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率。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运用因素分析法,推算出1929~1957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中,教育的贡献占23%。英国经济学家斯宾斯、索罗认为教育具有市场筛选作用,因为教育水平是反映个人能力大小的有效信号,能力较高的人,支付较低的成本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教育水平,雇主甄别高能力求职者时,求职者的教育水平越高,工资就越高。这些西方学者都认为教育具有提高生产率或者鉴别市场效用的经济性工具意义。

叶澜认为教育是实现各种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样也是加速现代社会物质生产技术更新的有力因素,教育对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育具有经济效益。黄济认为现代教育与现代商品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是一种社会自然历史过程的必然联系,为了适应商品生产要求职业技术教育产生。靳希斌指出教育对经济发展有巨大功能,教育对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资料消耗、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转化科技发明有重要作用。黄志良等人通过研究认为,目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较注重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产学研结合,而高职教育大量实施的以“成才育人”为目的的产学研结合则容易受到忽视,高职教育应考虑如何满足企业发展和追求利润的需要,多发展具有经济属性的产学研结合。王全旺、赵兵川等人借鉴蛛网理论分析了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的成因。

可以看出,对于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分析基本是从经济关联性、与劳动力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的,对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的判定,是可以从他物关系进行阐述和论证的,只是国外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研究更多的是比较直接从宏观计量方面进行分析,而国内主要还是从制度层面分析经济的,属于传统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

3.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表现形态。(1)物化表现形态――社会大生产力。工业革命时代,机器大工业借助于机器建立了与自身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力基础。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机器工业部门规模日益扩大化、复杂化、规则化和自动化,复杂的工艺和材料被不断发明和应用,这需要工人必须掌握新技术,并不断及时更新,这样的工作要求和特点,要求劳动者具有科学技术知识,熟悉机器构造,掌握机器原理与操作技术,因此接受一定的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成为可能。反而言之,劳动者在接受职业教育和继续培训后,理所当然会促进机器的不断更新和升级,必定会促进更加先进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提高。(2)内化表现形态――劳动力价值。高职教育对劳动力价值提高主要体现在通过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改变劳动力形态上,并通过劳动力自身价值与其所创造的价值之间的差别表现出来。马克思曾指出,比社会平均劳动较高级的复杂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表现,这种劳动力需要花费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它具有较高的价值。也就是说经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要比普通劳动贵得多,所以受过教育的劳动力价值就高,劳动力复杂程度越高,所创造的价值就越多。(3)外化表现形态――现代商品经济发展需求。现代职业教育与现代商品经济的联系,是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或者说是一种社会自然历史过程的必然关系。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产生的初期,由于产生发展的客观要求,商品经济得以发展,便在物质生产部门以及劳动所活动的产业部门产生了适应商品生产要求的职业技术学校,这种最初的职业技术学校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劳动力和人才是现代职业教育与现代商品经济联系的关键性环节,现代商品经济正是通过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对现代职业教育提出要求,以此培养出相当数量的劳动力和专业技术人员。

二、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1.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理解的简单化与狭隘化。从对高职教育本质属性、一般属性以及高职教育功能、价值等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等核心概念存在狭隘理解和替代的现象。经济学家们认为,经济是一个不言自存的实在概念,并无需下定义,因此使得高职教育理论工作者很难直接对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进行直接分析,所以大多数人从相关方面入手,这样的认知方式虽有可行性,但会造成认识上的偏差,出现“经济属性”概念被简单代替的现象。比如,一提到高职教育经济属性时则会联想到“公共产品”“就业市场”“劳动力市场”“教育与经济关联性”“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等,这些所谓的“属性”概念并不是高职教育经济属性所指向的内容,更多的则是对“教育经济属性”形式的展现,错误地将属性表现认为属性本身,这样理解的后果直接导致“高职教育的产业化”“高职教育发展的短视化”“教育腐败”和“教育不公平”等问题的产生。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反映的是高职教育的属性问题,不是功能问题或者关系问题。如果把经济属性最一般的本质仅仅看成经济属性是具有产品的功能或者市场的作用,其结果可想而知。

2.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外延运用泛化与庸俗化。对高职教育及相关核心概念的运用存在泛化与庸俗化现象。高职教育理论工作者在对高职教育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或对其理解的过程中,始终无法摆脱自身立场、观念的影响,会折射出主观认识和研究身份。为了方便理解与运用,有些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在对待高职教育经济属性问题上提出“高职教育具有经济属性和功能,应该推向市场”“社会需要什么专业,高职教育就办什么专业”等一些极端做法,有些学者在进行高职教育经济属性问题分析时直接用“教育经济(市场)”这样很不严谨的词句来表述,这些极端做法和不严谨的说法模糊了市场与经济之间的差异性,把经济当成市场,把经济属性看成市场功能,引起了人们对市场理解的泛化,使之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理解和运用产生了歧义,这样会影响高职教育价值的真实体现和教育决策者的理性判断。

3.经济与市场共性与个性边界不清。对经济属性的简单理解和运用泛化处理,说明这两个概念关系边界不是很清楚,明显模糊了经济属性与市场属性存在的“共性”和“个性”边界。从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来说,高职教育在我国是一个有特色的概念,高职院校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的“三改一补”“三多一改”等政策措施下发展起来的;从高职教育主要研究者来说,他们大都是普通高等学校工作者或中职教育工作者;从高职教育研究者的研究背景来说,他们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认识都是从职业教育和高职教育研究的相关成果演绎,甚至是直接照搬而来的。对“经济属性”外延的简单理解和内涵泛化运用,势必导致共性和个性界定模糊,虽然两者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三、高职教育经济属性中对市场成分的理性反思

1.从认识论上,突破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误区。对高职教育某些特征的片面性理解,导致了高职教育时间定位中的狭隘性和简单化。一方面,高职教育被狭隘地理解为商品,高职教育作为产品可以用货币进行交换和买卖;另一方面,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进行过度工具化解读,视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为刺激经济、跟风市场的工具,这不仅不符合经济属性本原,也严重脱离了高职教育的本体。按照经济学原理,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政治、教育、法律等上层建筑存在依赖的基础。按照这样的理解,经济是政治、教育、法律等上层建筑的基础,教育只是有经济属性,但经济属性不是教育的唯一属性。在封建社会之前,以人的依附关系为主的商品经济不发达,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当然就不明显,但并不意味着当时的教育就没有经济属性。在现代商品经济发达时代下,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从之前的边缘化走向以商品经济为重的社会中心,高职教育经济属性逐渐凸显出来,但并不意味着这就是高职教育的市场属性。高职教育经济属性更多是指向经济规律在高职教育本身所引起的特殊作用和效果,而市场则更多地体现在“买方”“卖方”以及两者之间价值规律的运用上。

2.从知识论上,厘清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和市场属性的关系。经济属于元概念,属于范畴层次,市场只是经济概念的下位概念。经济范畴与普通的经济概念不同,后者只是反映个别的经济现象或过程,经济范畴则是反映大量出现的经济现象或过程。因此,“市场”之类的下位概念是经济范畴多元化多层次化的表现。我们可以用球体理论来加以阐述。“经济”属于球体网络的内层核心中的点,而“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等概念是球体网络组织表面上的一个个点,“市场”之类的下位概念根植于“经济”核心概念,吸取“经济”概念养分,“经济”概念理解越深,下位概念越多,认识就越广泛,整个球体网络就越大,且与“经济”概念丝丝相连,位于网络组织的陈述最容易修改,同时修改网络其他部分陈述也比较容易,具有网络中心的陈述在整个网络组织中的作用十分关键,修改这些陈述不会动摇整个网络体系,它们同属一个球体。

3.从实践论上,回归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本质――民生。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研究,除了丰富和完善高职教育科学理论系统实然性要求外,还有为个人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然性要求,其最终目的就是回归经济属性中的民生要求。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黄炎培先生曾提出,职业教育目的有三:“为个人谋生”“为社会服务”和“为增进生产力”,其终极目标在于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可以说,回归经济属性的本质民生要求,一是体现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关注社会民生。高职教育目的是“育人”而非“制器”,而高职教育经济属性不在于满足本身,而是要满足构成经济属性的人及其关系的发展和运转。《国务院关于大力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中要求“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调整完善职业院校区域布局,明确发展定位,突出办学特色”,这些经济要求,其实质就是要改善民生经济。把高职教育推向市场,其立脚点和归宿点也是人的社会,如果只重视达到既定目的的手段,忽视了对目的关注,研究其经济属性除了构建科学知识体系外,也就一无是处了。

[参考文献]

[1]桂渊.对教育属性的认识[EB/OL].,2008-11-18.

[2]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黄志良,金友鹏,姚延芹.高职产学研结合中的教育属性与经济属性[J].教育与职业,2011(9).

商品经济的本质属性范文3

1.有关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认定的比较。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研究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发现,人力资本(教育)可以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率。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运用因素分析法,推算出1929~1957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中,教育的贡献占23%。英国经济学家斯宾斯、索罗认为教育具有市场筛选作用,因为教育水平是反映个人能力大小的有效信号,能力较高的人,支付较低的成本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教育水平,雇主甄别高能力求职者时,求职者的教育水平越高,工资就越高。这些西方学者都认为教育具有提高生产率或者鉴别市场效用的经济性工具意义。叶澜认为教育是实现各种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样也是加速现代社会物质生产技术更新的有力因素,教育对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育具有经济效益。黄济认为现代教育与现代商品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是一种社会自然历史过程的必然联系,为了适应商品生产要求职业技术教育产生。靳希斌指出教育对经济发展有巨大功能,教育对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资料消耗、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转化科技发明有重要作用。黄志良等人通过研究认为,目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较注重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产学研结合,而高职教育大量实施的以“成才育人”为目的的产学研结合则容易受到忽视,高职教育应考虑如何满足企业发展和追求利润的需要,多发展具有经济属性的产学研结合。王全旺、赵兵川等人借鉴蛛网理论分析了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的成因。可以看出,对于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分析基本是从经济关联性、与劳动力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的,对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的判定,是可以从他物关系进行阐述和论证的,只是国外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研究更多的是比较直接从宏观计量方面进行分析,而国内主要还是从制度层面分析经济的,属于传统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

2.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表现形态。

(1)物化表现形态——社会大生产力。

工业革命时代,机器大工业借助于机器建立了与自身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力基础。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机器工业部门规模日益扩大化、复杂化、规则化和自动化,复杂的工艺和材料被不断发明和应用,这需要工人必须掌握新技术,并不断及时更新,这样的工作要求和特点,要求劳动者具有科学技术知识,熟悉机器构造,掌握机器原理与操作技术,因此接受一定的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成为可能。反而言之,劳动者在接受职业教育和继续培训后,理所当然会促进机器的不断更新和升级,必定会促进更加先进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提高。

(2)内化表现形态——劳动力价值。

高职教育对劳动力价值提高主要体现在通过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改变劳动力形态上,并通过劳动力自身价值与其所创造的价值之间的差别表现出来。马克思曾指出,比社会平均劳动较高级的复杂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表现,这种劳动力需要花费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它具有较高的价值。也就是说经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要比普通劳动贵得多,所以受过教育的劳动力价值就高,劳动力复杂程度越高,所创造的价值就越多。

(3)外化表现形态——现代商品经济发展需求。

现代职业教育与现代商品经济的联系,是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或者说是一种社会自然历史过程的必然关系。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产生的初期,由于产生发展的客观要求,商品经济得以发展,便在物质生产部门以及劳动所活动的产业部门产生了适应商品生产要求的职业技术学校,这种最初的职业技术学校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劳动力和人才是现代职业教育与现代商品经济联系的关键性环节,现代商品经济正是通过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对现代职业教育提出要求,以此培养出相当数量的劳动力和专业技术人员。

二、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1.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理解的简单化与狭隘化。

从对高职教育本质属性、一般属性以及高职教育功能、价值等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等核心概念存在狭隘理解和替代的现象。经济学家们认为,经济是一个不言自存的实在概念,并无需下定义,因此使得高职教育理论工作者很难直接对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进行直接分析,所以大多数人从相关方面入手,这样的认知方式虽有可行性,但会造成认识上的偏差,出现“经济属性”概念被简单代替的现象。比如,一提到高职教育经济属性时则会联想到“公共产品”“就业市场”“劳动力市场”“教育与经济关联性“”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等,这些所谓的“属性”概念并不是高职教育经济属性所指向的内容,更多的则是对“教育经济属性”形式的展现,错误地将属性表现认为属性本身,这样理解的后果直接导致“高职教育的产业化”“高职教育发展的短视化”“教育腐败”和“教育不公平”等问题的产生。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反映的是高职教育的属性问题,不是功能问题或者关系问题。如果把经济属性最一般的本质仅仅看成经济属性是具有产品的功能或者市场的作用,其结果可想而知。

2.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外延运用泛化与庸俗化。

对高职教育及相关核心概念的运用存在泛化与庸俗化现象。高职教育理论工作者在对高职教育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或对其理解的过程中,始终无法摆脱自身立场、观念的影响,会折射出主观认识和研究身份。为了方便理解与运用,有些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在对待高职教育经济属性问题上提出“高职教育具有经济属性和功能,应该推向市场“”社会需要什么专业,高职教育就办什么专业”等一些极端做法,有些学者在进行高职教育经济属性问题分析时直接用“教育经济(市场)”这样很不严谨的词句来表述,这些极端做法和不严谨的说法模糊了市场与经济之间的差异性,把经济当成市场,把经济属性看成市场功能,引起了人们对市场理解的泛化,使之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理解和运用产生了歧义,这样会影响高职教育价值的真实体现和教育决策者的理性判断。

3.经济与市场共性与个性边界不清。

对经济属性的简单理解和运用泛化处理,说明这两个概念关系边界不是很清楚,明显模糊了经济属性与市场属性存在的“共性”和“个性”边界。从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来说,高职教育在我国是一个有特色的概念,高职院校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的“三改一补“”三多一改”等政策措施下发展起来的;从高职教育主要研究者来说,他们大都是普通高等学校工作者或中职教育工作者;从高职教育研究者的研究背景来说,他们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认识都是从职业教育和高职教育研究的相关成果演绎,甚至是直接照搬而来的。对“经济属性”外延的简单理解和内涵泛化运用,势必导致共性和个性界定模糊,虽然两者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三、高职教育经济属性中对市场成分的理性反思

1.从认识论上,突破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误区。

对高职教育某些特征的片面性理解,导致了高职教育时间定位中的狭隘性和简单化。一方面,高职教育被狭隘地理解为商品,高职教育作为产品可以用货币进行交换和买卖;另一方面,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进行过度工具化解读,视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为刺激经济、跟风市场的工具,这不仅不符合经济属性本原,也严重脱离了高职教育的本体。按照经济学原理,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政治、教育、法律等上层建筑存在依赖的基础。按照这样的理解,经济是政治、教育、法律等上层建筑的基础,教育只是有经济属性,但经济属性不是教育的唯一属性。在封建社会之前,以人的依附关系为主的商品经济不发达,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当然就不明显,但并不意味着当时的教育就没有经济属性。在现代商品经济发达时代下,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从之前的边缘化走向以商品经济为重的社会中心,高职教育经济属性逐渐凸显出来,但并不意味着这就是高职教育的市场属性。高职教育经济属性更多是指向经济规律在高职教育本身所引起的特殊作用和效果,而市场则更多地体现在“买方”“卖方”以及两者之间价值规律的运用上。

2.从知识论上,厘清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和市场属性的关系。

经济属于元概念,属于范畴层次,市场只是经济概念的下位概念。经济范畴与普通的经济概念不同,后者只是反映个别的经济现象或过程,经济范畴则是反映大量出现的经济现象或过程。因此,“市场”之类的下位概念是经济范畴多元化多层次化的表现。我们可以用球体理论来加以阐述。“经济”属于球体网络的内层核心中的点,而“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等概念是球体网络组织表面上的一个个点,“市场”之类的下位概念根植于“经济”核心概念,吸取“经济”概念养分,“经济”概念理解越深,下位概念越多,认识就越广泛,整个球体网络就越大,且与“经济”概念丝丝相连,位于网络组织的陈述最容易修改,同时修改网络其他部分陈述也比较容易,具有网络中心的陈述在整个网络组织中的作用十分关键,修改这些陈述不会动摇整个网络体系,它们同属一个球体。

3.从实践论上,回归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本质——民生。

商品经济的本质属性范文4

(一)商法源于私法商法是为调节商事行为而产生的法律,规定商事身份、商人资格的取得要件,商事交易中涉及的商事保险、票据、运输等制度都是为了保障交易的顺利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讲,商法就是私法。商法与民法同属于私法,但是商法比民法起源晚,商法的很多内容都可以从民法中寻得到。商法与民法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商法是民法的特别规定和具体化的应用。商法又有着自己的独立性,商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它的内容并不是完全包含于民法,商法有着自己的属性与内容。很多人说民法是普通法或者基本法,商法是特别法;民法是抽象化的法律表现,商法是具体化的法律表现。

(二)商事活动的主体是平等的商法所调整的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地位关系,不同于公法中主题之间的命令关系以及上下级关系,在商事的交易活动中,主体地位都是平等的,任何一方不得享有法律上高于另一方的权利。私法就是需要依赖主体间的平等地位关系,才能保证交易的平等顺利进行,同时也可以体现各方的意志。商法主体平等性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现如今的社会是市场经济社会,对于平等的原则就显得更加重要。市场经济是公平的竞争与交易,在市场这个大平台之中,任何人不得享有特权,都需要以平等的身份进行交易。

二、商法的私法自治理念——商法的本质属性

私法自治是私法的根本特征。私法自治就是在私法领域,当事人在不违背社会利益与法律道德的情况下得以自由意志,法律要尊重当事人的意思,对于当事人引起的法律效果并不干预,当事人可以根据协议自己创设法律,也就是意思自治原则。私法自治性给予商事活动人带来极大的便利性。商事契约可以由契约双方当事人自己签订,他们为追求最大化的利益,从而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进行自由交易原则,充分实现当事人的自由自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交易主体与交易伙伴可以自由的选择,但是要在商法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充分体现了私法对于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认同和鼓励,充分实现当事人商法的自治性。

三、商法的公法性产生的原因

(一)商法公法性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商法的公法性不是凭空产生的,商法的本质属性仍然是私法。公法性的出现是商事关系复杂化之后,商事主体难以避免的商事行为的危害性,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法律给予一定程度上的调节与制止而产生的法律。公法性的出现源自于“商人基于意思自治、契约自由等原则而实施的行为极有可能侵害他人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的潜在危害性。市场经济的出现,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直接干预,计划调节变为市场调节,国家除了对市场进行直接干预外,对于私法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控,向传统商法输入刑法、社会法等经济活动有关的公法规范。意思自治的商法领域融入了很多的国家强制性的规范,使得商法有了公法性的色彩。

(二)保护商事主体的利益商法在市场经济调节下,逐渐变得更加公法化,主要原因一部分来源于国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法的私法性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不正当竞争、垄断行为、侵害消费者利益等事件屡见不鲜,商法的私法性也逐渐的暴露出其弊端,自主行使权力缺乏国家的可信度以及强制性等原因,使得国家开始重视商法的公法性,在其中加入某些强制性的法律,其主要目的是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反垄断行为以及不正当竞争。

四、结束语

商品经济的本质属性范文5

一、打造品牌是高校文科学报的基本属性决定的

高校文科学报,作为我国高等学校文科教学与科研成果互相切磋互相交流的学术性刊物,早在20世纪初期开创伊始就被基本上确定下来了。1906年6月创刊的苏州东吴大学学报《东吴月报》的创刊号《学桴》就明确地在发刊词上说:“东吴学堂成立逾五周年。西士谋刊行月报。以表学堂之内容,与当代学界交换知识。”[4](P33)清华大学的前身——清华学校在1915年的《清华学报》第1期第2号的《小引》中也明确地指出:“学报者,交换知识之渊薮也。清华学子,以学报有益于学业者甚大。特于课余之暇,译述欧西有用之书报,传播学术。”[1](P40)《北京大学月刊》创刊时,北大校长在发刊词中也开宗明义地宣布:“大学者……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凡是“有几许新义,可以贡献于吾国之学者,若世界之学者”[1](P65)便可在月刊上发表。不难看出,无论是“交换知识”还是“传播学术”,作为高校之间学术研究和交流的媒介,文科学报“交流”和“学术”的性质和特点从开创之日就已经先天地被命定下来了。20世纪末的1998年,我国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学报管理办法》的第二条更明文规定:“高等学校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高校文科学报本身所具有的内在特性至少有如下几方面:1.学术性;2.意识形态性;3.商品性。

首先,高校文科学报历来便是文科学术研究成果的载体。它与生俱来便与学术性相依为命,无法分离,可以说,学术性是文科学报的生命,作为学报本身固有的内在特性是毫无疑问的。无可非议,学术性是高校文科学报的基本属性之一。

其次,高校文科学报所刊载的内容与社会的意识形态息息相关。文科学报刊登的主要是文、史、哲、经济、政治、法律、教育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文章,这些领域的研究,决不可能离开现实的政治和经济状况。而且,高校文科学报“不以自然属性来满足人们的需要,而是以其载体中的科学文化知识、学术观点、思想智慧等来满足社会需要,来影响人们的价值观念、文化积累、思想行为”[2](P28),具有对社会的政治、经济、道德、文化等等的导向性,具有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因此,毫无疑义,意识形态性也是高校文科学报的基本属性之一。

再次,高校文科学报是以印刷品这一物质形式来承载教学与科研的学术成果的特殊产品。高校文科学报从根本上讲:“是学术理论文章及其载体的结合体。前者是学报的内容,后者为学报的物质形式。……学报的内容却要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才能传播、保存和使用。”[6](P211)它必须通过交换和交流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按照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商品,就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辞海》,第357页)。由于高校文科学报是由学术内容即学报所刊载的学术性文章和物质形式即学术内容的载体两部分组成的,而“学报的内容却要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才能传播、保存和使用”,这个“传播、保存和使用”的过程就有可能进入市场。一旦进入流通市场,就必然会产生市场效应,就必须按照市场的规律去运作。学报虽然不是一般的劳动产品,却也还是属于“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尽管它的交换形式、它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与普通的劳动产品差别很大,具有特殊性,但依然排除不了它所具有的商品的一般属性,因此我们说,商品属性也是文科学报的基本属性之一。

所谓本质属性,是指“某类对象必然具有并与其他各类对象区别开来的属性”(《辞海》,第1246页)即一事物同它事物之间发生关系时所表现出来最为本质的规定性。文科学报有不只一种的属性,意识形态属性、商品属性都是它的基本属性,但本质属性却只有一种,那就是学术性。我国的高校文科学报从创办之日起就始终把学术性放在首位,上面引述的《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就是明证,《清华学报》在其编辑部启事中公开声明,“本报以研究学问为宗旨,选载研究学问之文字”[1](P76)更是无可非议的证明。近百年来,高校文科学报始终沿袭着这一宗旨发展下来。可以说,除了“”那个极为荒唐的时期,高校文科学报一直都是把学术性视为它的根本,视为它的生命。“高校社科学报是视学术性为生命的,学术性是它的本质属性,是它区别于其他社会科学期刊的内在规定性。”[4](P23)高校文科学报从根本上讲:“是学术理论文章及其载体的结合体。前者是学报的内容,后者为学报的物质形式。”[3](P211)文科学报是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结合体,文科学报的内容不是商品,它是哲学、历史、政治、经济、文学、语言、法律等学科经过作者和编辑共同研究和编辑加工所获得的学术成果,是人类高层次的文化精神积累,其所有的内容都渗透着学术性;而无论何种事物,都必然具有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中,内容是决定的因素。因此,学术性正是高校文科学报有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

品牌,是产品的品质和品位的标识,是产品优质化与社会公认度、公众信誉度等的总和。由于我国高等学校学报开创伊始就被定性为“学报者,交换知识之渊薮也”,因而我国的高校文科学报的编辑出版一直以来就是以学术交流为主要目的的。上世纪80年代以来,学报更被明白无误地定性为“以反映本校教学科研成果为主的学术性理论刊物”。因而高校学报一贯被认为是高校内部的学术刊物,是服务于高校内部的教学和科研的,加之它本身又缺乏市场意识,故而它总是以“内向型”的面目出现,并以非赢利性的特征被“挤出”市场经济之外。又因高校文科学报的品牌总是与学校的品牌连在一起,而品牌也往往被认为是商品经济市场的产物,学报自然也就与品牌缺乏缘分了。同时,尽管从理论上讲学报是高校的学术窗口,但是实际上我国的大多数学报却因种种原因一直处于高校的边缘地位,不少学报面临的是出学报、求生存,而不是创品牌、求风格,因此,现今的高校文科学报总体上依然是远离市场,远离品牌。

然而,“编辑出版工作,从性质上说一方面是文化事业,属人类精神生产活动的范畴。同时,它也是一种物质生产活动,具有经济性质和产业性质”[5](P9)。高校文科学报从根本上讲也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通过“传播、保存和使用”来实现其价值[3](P211)。这个“传播、保存和使用”的过程就注定了它不得不去融入市场,借助市场的渠道来实现它的部分价值。文科学报是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结合体,文科学报的内容不是商品,是人文社会科学各种学科的学术成果,是人类高层次的文化精神积累。但它的载体却是物质的,是商品。这就注定了文科学报有可以融入市场经济的一面。从这个层面上看,高校文科学报完全有理由去创立自己的品牌,去融入市场,去获得自己的市场份额。而要融入市场,要尽可能充分地去获得市场效益,就得去创立自己的品牌,打造自己的品牌。从内容的层面看,尽管学报的高层次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的着眼点在于社会效益,不在于经济利益,学报“的竞争主要是学术品位、文化品位的竞争,而不是价格的竞争”[6](P182),但着眼于社会效益不等于不要品牌,不等于不要求高品质和高品位,相反,为了获取更大的社会效益,更要立足于竞争意识,立足于高品质高品位的竞争,更要立足于品牌的创立。因为社会效益大多是非显性的,往往不能立竿见影地获得效益,它靠的是潜移默化的潜在的社会影响,尤其是文科学报这种高品位的文化精品,品牌效应往往是它获得社会效益的最佳途径。因而,品牌的创立对于高校文科学报来说,无论是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都是必不可少的。品牌,是文科学报品质与品位的标识,是文科学报优质化与社会公认度、公众信誉度等的总和,它与文科学报不是势不两立的敌人,而是亲密的朋友,是亲兄弟、亲姐妹,我们决不能因噎废食,忽视文科学报品牌的铸造。

综上可见,打造品牌不是人为规定的,它是由高校文科学报的基本属性决定的,从根本上讲,它更是由高校文科学报的本质属性决定的。

二、打造品牌是知识经济社会市场竞争的需要

王振铎、赵运通在他们所著的《编辑学原理》中说:“中国的编辑学理论中,有一条被我称之为‘文化缔构’的原理。这条原理认为:编辑出版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构筑优秀的文化大厦,即缔造真善美的文化结构。这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精神生活的环境和家园。”[7](P274-275)这就是编辑学的缔构原理。这原理告诉我们,编辑工作者是人类文化的缔构者,而“世界文化的结构是由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经过历史的大交流、大融汇而形成的总体文化构成状态。这是一个多元统一的文化结构”[7](P272)。高校文科学报作为这个世界文化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经济和社会政治的发展和需要是息息相关的,它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受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制约。因此,高校文科学报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和政治的需要,为社会经济的繁荣和政治的文明服务,为人类的文明进程添砖加瓦。根据我国当前的现实,“高校文科学报的运行,必须围绕市场经济来进行,因为高校文科学报的存在和发展在现时是以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的,它必须满足其需要,服从和服务其需要”[8](P11)。故此,转变观念,转变过去一段时期我国文科学报片面强调的意识形态属性,明确高校文科学报的文化信息产业属性;改变角色,由被动的为本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转化为服务于世界文化交流和发展的需要,服务于社会市场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的需要,这是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市场竞争的首要任务,因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是信息一体化,经济一体化。21世纪是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知识产业将成为知识经济的支柱,学报作为知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知识经济的范畴,在世界知识经济市场的大舞台上,我国的高校文科学报没有理由不去融入市场,没有理由不去创立自己的优质品牌。因此,高校文科学报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就显得尤为重要。

[page_break]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信息技术的世纪。知识经济的最显著特征,就是知识将取代资本和权力成为最重要的社会力量,科学技术将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1世纪世界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科技领域,特别是高科技领域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信息的竞争。而提高科学技术水平的基础和源头就是知识创新及理论思维能力。高校文科学报是传播高质量的知识和信息的载体,总有一天会成为竞争的焦点;而市场经济的竞争,品牌的打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如果你的学报缺乏个性,没有自己的品牌,又没有意识到必须去打造自己的品牌,尽管它所承载的是高质量的知识和高水平的学术信息,也会因此而默默无闻,打不出自己的旗帜,亮不出自己的亮点,不要说去知识经济的市场之中争得一席之地,恐怕早就淹没于知识经济市场的大海之中。别的不说,我们仅从我国期刊界的现实情况看,就不难看出打造自己的品牌在未来的知识经济时代是何等的重要了。全国的期刊有一万多种,从北京地区高等院校期刊工作研究会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共同发起研究、编制和出版的《中文期刊核心刊物要目总览》(下称《总览》)可以看出,专业院校的学报入选核心期刊相对要多一些,而综合性大学的学报就要困难一些,这从一个角度说明了综合性文科学报总体上缺乏个性特征,标签不鲜明,品牌的打造缺乏亮点。《总览》在大约10331种期刊中选出了1598种期刊为核心期刊,其中经济类期刊入选的有208种,学报入选34种;体育类入选期刊12种,学报入选6种;法学类入选期刊16种,学报入选6种;艺术类期刊入选8种,学报入选3种;而综合类期刊入选37种,学报入选21种。从数字上看,综合性文科学报在入选的37种期刊中占21种,数量并不少,比例也高。但是,因为综合性文科学报绝对数量大,实际入选率要比专业性学报低得多,全国综合性大学、师大、师院、师专的综合性文科学报有上千种,进入核心期刊的只有21种,入选率要远远低于经济、政法、体育等类学报。[9](P354-360)可见,综合性文科学报由于本身的个性不突出,如果不想方设法突出自己的个性风格,提升自己的质量,打造自己的品牌,那是很难在知识经济时代求得生存和发展的。

“文化市场、读者作者的需要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依托。文化的发展方向与读者的文化需求应该是统一的。期刊总是要由读者去评说,时间作检验,市场来反馈。期刊刊载的科技与人文成果的信息主要也是由文化市场流通而传播、转化的。品牌期刊正是通过文化市场与读者需求、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和超前而确立自身地位的。”[10](P228)所以,文科学报要想在世界文化缔构的大舞台上崭露自己的头角,要想在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想在浩如烟海的期刊中闪耀出自己的亮点,就得想方设法亮出自己的旗帜,塑造自己的标签,打造自己的品牌,拿出自己优质的学术产品,否则是没有出路的。品牌学报是高质量的学术性与优秀的文化载体的精粹,在21世纪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全球化趋势的文化交流中,只有品牌学报,才有可能独领世界文化市场的。可以说,打造高校文科学报自己的品牌也不是人为规定的,它是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文化市场的需要,是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的。

三、打造品牌是高校文科学报塑造个性风格的必然结果

个性,即恩格斯说的“这一个”,就是“指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个别的、特殊的质。他使事物具有各自的特点”(《辞海》,第1528页)。风格,就是“风度、品格”,即事物总体上表现出来的内容与形式的个性特点。文科学报的个性风格就是文科学报这种事物从内容和形式总体上表现出来的个性特点,不同学校的学报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其表现出来的个性特点也不尽相同,因此,不同学校的学报必然有不同的个性风格。一家学报的个性风格的形成是这家学报成熟的标志,也是学报走向品牌打造的第一步。

品牌,是商品的品质和品位的标识。文科学报的品牌,就是文科学报的品质和品位的标识。学报的个性风格的形成与品牌的打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个性就是标签,风格就是品牌,高校文科学报要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关键就是要创立自己的个性风格。没有自己的个性风格,就很难有自己的品牌,只有个性风格形成了,品牌的打造才有可能。“缺乏个性的出版物,就必然缺乏生命力;个性鲜明的出版物,其知名度就会越高,其品牌效应就会越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将会越佳,市场占有率就会越高。”[11](P53-54)个性风格与品牌是一对孪生兄弟,血肉相连,品性相依。同样,学报的个性风格与学报的品牌也是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所以,品牌的打造是高校文科学报个性风格形成的必然结果,是学报成熟的标志。

可是,由于高校文科学报的宗旨一向是反映本校的教学科研成果,学报的品牌与学校的品牌往往是互相依存的,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这样说,学校的品牌就是学报的品牌,学校的品牌和学报的品牌是浑然一体的。既然如此,学报还有什么品牌可追求、可打造呢?其实不然。

首先,我们不能视而不见的是,学报的品牌固然依赖于学校的品牌,然而,学校的品牌又不完全是学报的品牌。学校的品牌靠的是学校的个性风格,靠的是学校出类拔萃的独特的个性特点,学报是学校的学术窗口,学校在特色学科学术上的个性特点往往也会客观地反映在学报上,不过,这种个性特点依然是学校的个性特点,而非学报的个性特点,它只是学报的个性风格的物质基础而已。因此,学校的品牌不能等同于学报的品牌,它充其量也仅仅是学报的品牌的物质基础罢了。学报只有在这个物质基础上创立自己的个性特征,形成自己的个性风格,才能形成自己的品牌。从这个层面上说,当今我国高校的文科学报,大多数打出的还是学校的标签、学校的品牌,而不是自己的标签、自己的品牌;其个性风格也基本上是学校的个性风格,而非自己的个性风格。而这,正是当下我国文科学报必须努力形成自己的个性风格、打造自己的品牌的极其重要的原因。学校的品牌固然是学报的个性风格的物质基础,但学报的个性风格毕竟不是学校个性风格的再版。学报的个性风格是学报的内容和形式表现出来的总体的个性特征,学报品牌的铸造更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的主体因素。山东大学的《文史哲》就比山东大学的品牌要响亮得多,它不仅依靠山东大学的知名度,更重要的是打造自己的个性特征,打造自己的品牌,一旦品牌打造出去了,就会反过来提升山东大学的知名度,提升山东大学的品牌。

其次,科学研究本身是有水平和层次的差异的,高校除了个性风格的差异之外,也还有教学科研水平的差异和层次的差异,因而高校的品牌也具有层次的差异。层次相近的高校往往会有几十家、上百家,在层次相近的高校之中,你的学报如果仅仅依靠学校的品牌,缺乏自己出类拔萃的个性风格,你的学报就很难有脱颖而出的余地,就很难有自己的优质品牌。因此,学报的个性风格与学报的品牌是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风格,就很难有自己独特的品牌。依靠学校的品牌过日子的学报是没有出息的,高校文科学报的根本出路只在于创立自己的个性风格,打造自己的优质品牌。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打造品牌也是高校文科学报创立自己的个性风格的必然结果。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21世纪,面对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21世纪,高校文科学报向何处去?高校文科学报的出路何在?是赶时下市场经济的时髦,不顾文科学报的本质属性而一窝蜂推向市场呢?还是固守学报远离市场经济的阵地而躲开市场经济呢?前者未免过于浮躁,过于不负责任;而后者呢,又过于迂腐,过于不求上进,无所作为。正确的答案是,创立自己的个性风格,打造自己的品牌,通过品牌的打造逐步融入社会,扩大社会影响,获得社会效益;融入市场,逐渐扩大市场的占有份额,这才是高校文科学报求生存、谋发展的根本出路。这是高校文科学报的基本属性及其本质属性所决定的,是21世纪知识经济一体化的世界文化大市场、大舞台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舍此,别无终南捷径。

【参考文献】

[1]宋应离.中国大学学报简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

[2]廖茂才.谈高校学报适应和引导市场经济的几个问题[A].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编辑委员会.学报与市场经济[C].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

[3]陈传汉.问题——商品——模式——市场经济中的文科学报[A].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编辑委员会.学报与市场经济[C].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

[4]杜家贵.社会科学期刊编辑实用手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5]张积玉.编辑出版现代化综论[A].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编辑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编辑工作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C].北京:工商出版社,2002.

[6]周涤尘.社科学报与市场经济[A].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编辑委员会.学报与市场经济[C].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

[7]王振铎,赵运通.编辑学原理[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

[8]肖汉森.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文科学报的功能和机制转换[A].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编辑委员会.学报与市场经济[C].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

[9]范军.核心期刊的评选与高校文科学报中的核心期刊[A].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编辑委员会,学术委员会.21世纪社科学报与学报编辑[C].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商品经济的本质属性范文6

关键词: 明代中后期 妇女异动 资本主义萌芽

异动,指异常的行动,不同寻常的活动;也指不轨的举动,通常称之为“通奸”。通奸在明代中后期演变成一种社会现象,说明妇女的社会行为已经开始脱离封建礼教的藩篱,展现出妇女除了贞节外另一面的风情。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妇女如此离经叛道地走向“歧途”呢?本文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一、女性的自我“觉醒”

从封建社会到明代,对妇女的教育和要求都是通过制定礼法来推行的。东汉班昭所著《女诫》具体规定妇女要做到“妇德、妇言、妇容、妇工”等几个方面。在此之前,西汉刘向撰写了《烈 女传》,是以后各代正史《列女传》的模本。继此之后,社会上出现了一系列女性教科书,如唐太宗长孙皇后所作《女则》二十卷,陈邈妻郑氏作《女孝经》十八章等。到了明代,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发展到了空前规模,明政府除了沿用原有的女性教科书以外,还颁布了一些新书,如明成祖仁孝徐皇后的《内训》二十章、吕坤的《闺范》等,这些书规定妇女之德行不外乎贞、节、烈,囿妇女活动于家族里。各种文集、封建教科书和法、家规互相作用、配合,共同促使妇女被牢牢地束缚在封建儒家伦理的道德网中。

文化氛围理性程序较高和社会道德严酷是压抑女性内心最真实的感受与的主要原因。欲望具有秘密性和暴发性的特点,它具有指向内心的本质属性,是自我意识和个性色彩的真实再现;同时对于备受封建礼教束缚之苦的女性来说,在特定诱导条件下,便会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异动,它表现为情感空虚和灵魂缺失的一种自我陶醉。

社会安全阀理论认为,敌对情绪的发泄具有安全阀的功能,它让人们的不满情绪随着安全阀的排气孔排出去,而不致让它们积累起来,危害到整个社会结构的稳定。[1]该理论同样适用于明代妇女。她们饱受封建礼教的痛苦,这种痛苦的压抑经过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决堤,转向以一种极端的形式发泄——用生理的需要来弥补心灵的缺失,最为典型的便是《金瓶梅》中被化的女子。

罗素谈道:“回避绝对自然的东西就意味着加强而且是以最病态的形式加强对它的兴趣。因为愿望的力量同禁令的严厉程度是成正比的。”[2]潘金莲的妖异化也正验证了罗素的话。此外,明清时期在家庭情感伦理关系方面出现了新的转向:夫妻之间的情感生活逐渐被夫妾之间的情感生活所取代[3];现实生活婚姻制度中“老夫少妻”现象普遍存在,致使妇女的情感无法得到满足[4]。这同样也会使得她们走向私通的极端,一种使得她们感到自我存在的行为。

二、妇女社会活动的增加

从明初到嘉靖年间,妇女几乎没有什么对外交往、活动的自由。在浙江,大城镇如绍兴府,“妇女无郊游,虽世姻竟不识面”[5];偏僻山区如新昌县,“名门右族,闺门严整,非至亲不相见,街市店肆中不见妇女来往,开张贸易绝无焉”[6]。游历大半个中国的地理学家王士性写道:“城市从未见一妇人,即奴隶之妇他往,亦必雇募肩舆自蔽耳。”[7]

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商品流通加速,日益使得对外交流与活动增多,增加了男女之间的接触。明嘉靖十年,直隶安庆府望江县人汪二汉与王时显为同乡,在交往过程中,汪二汉与王时显妻吴氏结识并勾搭成奸。[8]

一般下层社会的妇女,由于生计所迫,难免经常要抛头露面,男女交往的机会会多一些。同时,妇女也成为岁时节日的主要参与者。除了家祭、墓祭等家族重要活动可以看到女性的身影外,在一些重要节日,如立春、上元节的公共场合,也能看到女性的身影。女性也可以外出娱乐,观看民俗演出。隆庆河北《丰润县志》说:“上元节通衢张灯放炬,男女杂游”就是证明。[9]

到了晚明,与“逾闲荡检,反德乱道”[10]的社会风气一致,在关系上呈现出放纵私欲、追求感官刺激的态势。如袁宏道就将“目极世间之色,耳极世间之声,身极世间之鲜,口极世间之谭”和“堂前列鼎,堂后度曲,宾客满席,男妇交舄,烛气熏天”等作为人生五大乐事。

综上所述,明中后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带来了新兴的市民气息,唤醒了市民阶层的意识。妇女在这种与传统社会有强烈对比的社会中也感染到变迁的气息。随着明代中后期封建文化土壤的松懈,妇女开始释放自己久蓄的能量,只是在情感“释放”的过程中,盲目与无序多于理性与思考。换言之,在男女通奸的泛滥中,女性并不能真正获得幸福。

参考文献:

[1]吴海基,吴鹏森,苏振芳.现代社会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44.

[2]瓦西列夫.情爱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5,12.

[3]陈宝良.从“义夫”看明代夫妇情感伦理关系的新转向[J].西南大学学报,2007(1).

[4]陈宝良.明代妇女的情感表达及其性情生活[M].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5][6][7][8]陈剩勇.理学“贞节观”、寡妇再嫁与民间社会——明代南方地区寡妇再嫁现象之考察[J].史林,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