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强的人的表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素质强的人的表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素质强的人的表现

心理素质强的人的表现范文1

对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内涵的系统的专门论述,目前尚不多见,但从相关研究的表述及人们的一般认识看,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倾向。

其一是扩大化、泛化趋势,即将人的整体素质仅分为身心两种,将除生理素质以外的一切因素统统归之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的范畴之中。诚然,德、智等方面的素质都得以心理素质为基础,体现着心理素质的功能,但其间毕竟有着一定的区别。这一界定实际上混淆了心理素质与其他素质的界限,在实践中易导致心理素质教育所独有的目标。内容。功能的模糊乃至丧失,使人们误以为德育和智育实际上就可取代心理素质教育,因而不利于心理教育实践。

其二是,将心理素质狭义化,即将某一具体内容的心理教育等同于系统、全面的心理教育。诸如,视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自信心培育,或承受挫折能力的训练,或心理卫生教育等。这些内容无疑都属于心理教育的范畴,但不宜将其中某一子系统与整个系统相等同。如果在心理教育实践中厚此薄彼或单打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难以发挥心理素质教育应有的功能。

其三是,视心理素质为所有心理现象所具有的水平、层次和质量。这一观点无疑是符合心理科学的。但鉴于心理现象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并且对心理现象的要素的理解、划分尚未完全统一,客观上各种心理因素本身所具有的教育的可能性及价值大小也不同,在心理教育中,有必要视其可能性和价值大小确定重点方面。

心理素质是心理教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界定将直接影响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也事关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因此,心理素质的界定首先必需符合心理教育学的基本要求,注意处理与其他教育内容的关系,避免泛化或片面化;其次必需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心理教育实践,同时还应兼顾社会对人的心理方面的现实要求。

基于此,笔者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也就是说,衡量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应从其性格品质的优劣、心理能力的强弱、心理动力的大小、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以及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行为表现的社会适应与否这五个方面全面评估。

性格品质是指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如,对自己的态度是自信还是自卑,自爱还是自弃,进取还是退缩;对他人是宽容还是计较,温和还是粗暴,合群还是孤僻;对工作、学习是喜爱还是厌恶,勤奋还是懒惰,认真还是马虎,负责还是塞责,踏实还是轻浮等;在情绪方面是乐观还是悲观,开朗还是抑郁,稳定还是易波动,强烈还是宁静;在意志方面,是有目标还是盲目,自觉还是冲动,自制还是放纵,勇敢还是怯懦,果断还是寡断,镇定还是惊慌,坚强还是脆弱,有恒还是无恒,灵活还是死板;以及在认知方面的特征和对待集体、社会的态度等等。性格品质在人的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不同的性格品质对自身及社会的价值上存在质的差别,有优劣之分,将直接或间接地制约其他方面。例如,一个人是自信还是自卑,这一性格特征直接制约着心理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动力的激发,影响心理健康及行为表现。因而它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内核。但同时,它的形成又是在心理能力的训练中,在心理动力的促动下,在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下,在行为结果的反馈中逐步强化、积淀而成的。

心理能力主要是指一个人在认知和心理适应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在认知方面包括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创造能力等。心理适应能力包括许多方面,主要为:适应客观的自我意识能力,如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及自我接纳能力;适应自我发展所需的自我定向、自我设计、启我激励、自我监督、自我扬弃、自我表现的能力;适应他人所需的知觉他人、理解他人,人际交往以及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适应社会所需的社会知觉能力、价值判断能力、竞争及协作能力;适应生活与环境所需的自理能力、应变能力、决策能力、承受挫折能力、情绪调适能力、心理保健能力、行为自控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形成当然是综合素质作用的结果,但首先离不开优良的性格品质、强大的动力、健康的心态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强弱又反作用于心理素质的其他方面,并直接制约行为表现。例如一个情绪调适能力强的人,更易形成开朗的性格和稳定而愉快的心境,产生积极的内驱力,避免许多痛苦、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障碍,并引发积极而适当的行

为表现。

心理动力是指由个体的需要、兴趣、动机以及信念、理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个性心理倾向所产生的,来自主体自身的驱动力。它既有动力大小的量的水平差异,同时,因其行为的目的指向所带来的结果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于自身或社会,因而在考察其心理动力大小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其动力所指方向是否适当。心理动力是一个人的性格优化、能力强化、心态健化、行为良化的内在力量源泉,它对于性格的塑造、心理能力的训练、心理健康状况及行为积极性可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同时,心理素质其他方面以及人的整体素质,又会对心理动力的大小产生强化或弱化的影响,特别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高层次的个性心理倾向和思想道德素质左右着心理动力的目标指向。

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人们有不同的理解。在这里我们仅以心理健康的最起码的要求作为标准来衡量。即看个体是否存在情绪、认知、性格缺陷等方面的心理障碍,有没有心理疾病。性格健全、具备必要的心理能力、行为适应良好、内在动力强大而又积极,这些既是心理健康的条件,又是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标志。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正是心理素质不良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心理健康状况又直接制约心质、心能、心力等方面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并直接导致行为表现,决定行为适应与否。

心因是指直接由个体的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状况所引发的行为表现。此外,人的行为中还有一部分是属于环境压力所导致的被动服从行为。心因表现的适应与否是一个人心理素质高低与否、心理健康与否的外在体现。而心因所带来的结果又反过来影响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及心理健康。这里的适应一方面要看其是否适应社会及环境要求,另一方面要看一个人的自觉的行为表现是否与其年龄及特有角色相符合。

综上所述,广义的心理素质的五个方面是紧密联系、互为基础和条件的。既可互相促进而进入良性循环,也可能互相制约而陷入恶性循环。其中性格品质是最基本的、长期发挥作用的、相对稳定的因素,居于最基本的位置。心理能力是心理素质的直接体现,是主干成分。心理动力是心理素质中最活跃、影响最直接也最全面的因素。这二个方面构成狭义心理素质的结构。而心理健康水平是狭义心理素质高低的内在标志,心因表现则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是狭义心理素质高低的外显标志。由于心理健康水平及行为表现都与其他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反作用着狭义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因而也应将这两个因素纳入广义的心理素质结构体系之中,以利于心理教育实践。在心理教育中,应将性格品质培育、心理能力培养、心理健康维护、心理动力的激发及行为表现的引导统一起来全面实施,以便形成合力,发挥出整体的心理教育效能。

心理素质各方面不仅内部存在相互的联系,而且与其外部的其他素质也存在密切关系。相对说来,心理素质居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其各方面分别构成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

一方面,性格品质中包含着个体对他人、集体及社会的态度,而这些结果直接决定着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反映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另一方面,一个人其他的性格特征也会间接地影响其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比如一个性情暴躁的人,他有可能在一定情况下产生过激行为,从而违反道德规范。一个自我中心的人,在自身与他人发生利益冲突时,更易表现出自私、甚至损人利己的非道德行为。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会目光短浅,难以形成崇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反之,一个人有良好的性格品质,就更易接受科学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的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良好的性格品质是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基础。性格品质的培育。优化,是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共同目标和任务,也是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的最直接的结合点。

心理能力包括智力与心理适应能力两大方面,其中的智力及其开发和利用,直接影响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成为其基础和条件。心理适应能力在制约个体的社会适应的同时,也制约着对自我的适应及发展,成为一个人在充分实现自我的同时顺利地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心理适应能力的强弱直接制约着个体心理社会化的进程顺利与否,因而是个体社会化的心理基础。

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是身体疾病的原因。如心因性疾病的产生与性格的病态、情绪障碍、心理能力的缺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因而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水平提高的基础。

心因是一个人现实行为表现的组成部分。如果心理素质良好,心理健康,那么适应的心因就增加,被动服从的行为就会减少。心理素质和以之为基础的其他素质一起,共同制约着人的行为表现,决定着其社会适应状态

心理动力不仅直接制约心理素质其他方面的优化,而且同时作用于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及身体素质的提高,影响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心理动力的大小对人的各方面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减缓作用,其指向则影响着各种素质发展的方向,并且决定着人的素质发展及行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

心理素质强的人的表现范文2

秘书素养开题报告和论文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开题报告和论文。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分院部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分院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和分院签署意见;

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6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xx年10月26日。

5、排版格式:字体-小4号宋体,20磅行距。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撰写本论文的背景、意义

背景:

秘书是一项常青的职业,古今有之,中外有之。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对外贸易的往来,各种社会关系的多样化、复杂性,秘书工作也越来越新颖化和高深化,并能力阶段提升到其综合素质上。在新的形式下,秘书人员要胜任秘书工作,既要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又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意义

理论意义:在我国,秘书人员的工作繁重,特别是要谨慎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忍受无形的压力,在紧张的工作中所遇到的矛盾和困难挫折较多。如果秘书人员没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难以应付工作中出项的各种情况,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

现实意义:有些人做秘书工作,开始对秘书职业不是很理解,或者认识不足,不是那么感兴趣,这时就要调节自己的心态了。若不注意调整心态,就会导致心理失调和心理疾病。因此,秘书人员必须善于修养,不断优化心理品质,尤其是心理健康,重点克服焦虑、压抑、厌烦、急躁、自卑、嫉妒等心理障碍。

本论文的基本内容

秘书人员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指秘书人员善于自我调节和控制心理活动,经常保持心理平衡,以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克服困难,增强信心,做好秘书工作,逐步培育与秘书工作相适应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本论文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确定适度的抱负水平

3、克服不良的心理影响

4、学会调节心理压力,培养健康的情绪、情感

5、不惧挫折的信心,较强的适应性

难点:1、具备健康的情感、健康的意志、健全的性格

2、克服不良嗜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意志的调节和控制

论文的撰写大纲

前言

一、秘书工作的现状

1.秘书工作的产生。

2.秘书人员由于工作繁杂性,很容易产生厌烦后消极的情绪。

3.秘书工作压力大,既紧张又累。

二、如何克服心理障碍

1.秘书人员为了有效的工作,必须保持稳定、乐观、健康的心态。

2.心理充满对秘书工作的浓厚兴趣,面对困难永远自信。

3.性情温和,感情细致。

三、完善自身的性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1.博览群书,开阔胸襟。

2.完善自身的不足,克服心理障碍。

毕业论文

内容摘要:秘书的工作活动是一项十分繁重的脑力劳动,当代秘书活动的紧张性、快节奏和高压力,都对秘书的心理品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秘书在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进程中、要努力加强心理修养的自觉性。

关键词:秘书工作心理素质心理障碍心理健康

前言

由于领导工作政务日重,事务日繁,需要助手协助,使之能把精力解放出来,集中力量抓决策和决策的贯彻,这就逐步产生了为之服务的系列工作人员,秘书就是其中主要的一种。就秘书个人而言,古今中外的秘书,由于他们天天接近领导,了解情况,其中一小部分即亲且重又有真才实料的,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的秘书,少之又少。当代秘书活动快节奏高压力和紧张化,对秘书人员的心理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有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否适应高强度、高效率的工作需要,成为衡量秘书人员是否称职的一个重要标准,面对任务繁重,时限紧迫,质量标准和效率目标都很严格的工作,很多秘书常常会望而却步或心生怨言,消极怠工。日久天长,由于烦躁,低迷的心理障碍便会产生,即影响了工作,又给自己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

正文

秘书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不仅人及关系较复杂,在紧张的而工作场所中遇到各种矛盾和困难挫折也较多。如果秘书人员没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难以应付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一、秘书人员由于工作的繁杂性、地位的附属性,很容易产生厌烦或消极的情绪,自己的辛苦工作被漠视,得不到领导的重用赏识,而后就会产生一些心理障碍和心理不健康的因素。那么,影响心理素质的因素是什么呢?

1、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环境对心理素质的影响。

当代工作人员处在东西方文化交叉、多种价值观冲突的时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东西方文化发生着从未有过的碰撞与冲突。东方重义,西方重利;东方尚礼,西方尚法;东方重和谐,西方重竞争;东方重群体利益,西方重个人利益等,面对不同于以往的文化背景和多种价值选择,工作人员常常感到偶然、疑虑、混乱,诸如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个性发展与个性放纵、自我意识与自我中心、享受与享乐等等认识上的模糊。求新求异的心理使人盲目追求西方的文化,而这些东西与中国现实社会在许多方面格格不入,是许多人陷入紧张、压抑、混乱、空虚的状态长时间的心理失调必然会给心理素质带来影响。

2、家庭环境对心理素质的影响。

个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往往是从家庭生活、家长的言行举止开始的。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家庭环境对人的一生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特别是早年形成的人格结构会在以后的心理发展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家庭环境包括家庭人际关系、父母教育方式、父母人格特征等。工作人员在步入岗位之前,很大程度上受家庭环境和父母言谈举止的影响,不同的家庭教育与影响必然产生不同的结果,如对子女严格管教的父母,经常用命令、强迫、指责的方式让孩子去学习,把子女的学习放在中心地位,而往往忽视了对子女的能力、兴趣、需要的理解。处于这种类型家庭的人在日常交往中往往缺乏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能力,虽然在性格上可能表现出诚实、负责、礼貌、细心,但在人际关系中往往表现出羞怯自卑、敏感、对人容易屈从。另外,我国许多心理研究的成果显示,家庭不和,甚至夫妻双方离异等等,都会造成对当今在岗人员的心理负担,从而影响其心理素质。

3、工作环境对心理素质的影响。

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不胜任、工作单调以及居住条件、经济收入差等,都会使人产生焦虑、烦躁、愤怒、失望等紧张心理状态,从而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二、心理障碍是指影响个体正常行为和活动效能的心理因素或心理状态。秘书人员必须善于修养,不断优化心理素质,重点克服焦虑、厌烦、嫉妒等心理障碍。那么,秘书应如何克服这些心理障碍呢?

1.嫉妒

秘书的嫉妒具有指向性和对等性,大都是对同事发生的。引发嫉妒的条件有:各方面条件与自己相似或不如自己的人居于优位;自己所厌恶而轻视的人居于优位;与自己同性别或年龄的人居于优位;比自己高明并有意无意去炫耀的人居于优位。嫉妒的中心往往是对方的地位、荣誉、权利和业绩。嫉妒往往使人变得偏激,带有心理紧张和攻击性意欲,甚至做出违反道德规范的事情。嫉妒既然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就应该注意防范和加以消除。为了摆脱嫉妒这种恶劣情绪,可以首先停止自己和别人的较量,正视自己的差距,然后扬长避短,去发现和开拓自己的潜能,不断充实和提高自己,改变现状。要有你强我要通过努力比你更强的积极心态,切忌我不强也不能让你强的消极情感。以冷静、达观对待事态的发展,从病态的自尊或自卑中解放出来,认识到每个人都会自得其所、各有归宿,甚至承认对方确比自己高明。这样就能达到一个新的思想境界,不当情感的俘虏,从嫉妒的恶劣泥淖中自

2.焦虑

焦虑是个体对环境即将出现的变故或需要作出的努力,在主观上引起紧张和一种不愉快的期待情绪,包括自尊心的损伤、自信心的丧失、失败感、愧疚感以及相互交织的不安、忧虑甚至惊慌的情绪状态。正常的焦虑是一种心理紧张状态,它能引起足够的注意,增强觉醒的强度,因而在生活和工作中是必要的。如果不能及时恢复到正常状态,则可能导致心理和行为上的失常,甚至引起精神上的疾病。秘书人员尤其是青年秘书往往由于工作压力过重,遇到挫折,或自己的成就动机得不到及时满足而产生焦急。其表现为:经常疑惑忧虑,惶然有如大难将至;经常怨天尤人,无缘由地自忧自叹;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足以引起他的不安;遇到紧张的心理压力时,便会慌张不知所措,丧失应付的能力。在生理上则表现为常常长吁短叹,甚至有胸闷、心悸、头昏、呼吸困难等异常感觉。

心理素质强的人的表现范文3

关键词:教师素质 心理素质 自我提高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世界教师组织联合会指出:“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素质,有赖于其教师的素质”。新的世纪,对人的要求更高,更全面,没有良好的素质,难以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更谈不上在改造社会和创造社会中有所作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肩负着培养新世纪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学生的素质,是影响教育质量最直接的因素,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在当前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实施创新教育,其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现代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一、教师素质的概念及构成

关于教师素质的定义描述较多,如:

(1)“教师素质是教师稳固的职业品质,它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通过科学教育和自我提高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时代特点的思想、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身心特征和职业修养。”

(2)“教师素质是指教师履行职责,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所必备的各种素养的质的要求及将各种素养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能力。”

有关教师素质的结构有许多不同的提法,如:

(1)“教师素质结构应包括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外在素质七项因素”。

(2)“教师素质主要包括知识、智能、个性三方面的静态素质和协同性、系统性、事业性三方面的动态素质”。

(3)“教师的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生理素质等”。

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经过大量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我们认为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即教师身心发展的总水平。其构成要素主要是教师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知识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其中教师的心理素质对教育教学地影响尤为重要。“教师是什么样的人要比他教授什么更为重要。”(Karl Menniger)

二、教师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指表现在教师身上那些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意志品质、情感过程、职业兴趣、智力与能力、人格特征和教育信念等。

教师的智力是从事教育工作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基础。从能力方面看,教师的基本能力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优良的注意分配能力和敏捷的思维力等。这些能力是从事教育事业必备的基本心理素质。此外,教师的特殊能力还表现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决策、教学监控等多方面,如有创造性的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反思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等。

教师的智力和能力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带学生走进了知识的殿堂,而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对所教学科的热爱,坚韧不拔的意志,健全的人格不但影响其自身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能否有效地促进学生人格地健康发展。

教师健康的心理品质对教育教学工作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乌申斯基指出:“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该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动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方面的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工作。只有人格才能够影响人格发展和形成”。肩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使命的教师,保持健康的心理状况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的心理素质(非认知因素方面)主要体现在: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兴趣,勇于进取,勤奋向上;性格开朗,自我悦纳,胸怀坦荡;情绪稳定,自信乐观,有轻松愉快的心境,善于自解;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面对挫折,有较强的承受能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扬合作精神;乐于交流,有较强的适应性。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心理成熟度、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教师心理健康对于教育教学质量、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事实和研究均表明,教师心理健康素质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教师心理健康地重要性体现在:首先,健康地心理是教师良好身体素质的必要条件。长期不良的情绪和心理,如烦恼、紧张、焦虑、抑郁等都会通过影响神经生理机制、内分泌机制和免疫机制等损伤机体的功能,导致生理上地不健康,甚至病态。反之,心理上的健康会有效增强身体机能,促进生理健康。其次,教师心理健康与其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有密切相关。只有教师处于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与创造性,积极投入工作,充分发挥其潜能,因而取得令人满意的工作效果,而不良的情绪与心境则会直接抑制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热情,甚至消蚀其意志与事业心。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心理健康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师生互动的过程与质量以及师生的关系的建立与性质,从而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积极或消极的作用。研究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性、人格品质的发展。只有心理积极、健康的教师,才能在教室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心情愉快、如沐春风;而自身情绪紧张、烦躁、忧郁的教师,常常使教室形成一种紧张与压抑的气氛,使学生惶惑不安、如坐针毡。教师的心理情绪问题及其导致的不适宜教育行为常常会直接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学生过度焦虑、压抑惑抗拒、逆反,因而严重影响学生人格、情感的健康发展,并极易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丧失学习与行为努力的动机与进取心,因而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

三、教师心理素质自我提高的途径

教师心理素质提高从外部条件看可通过政策、管理等加以改善,如加强职前、职后培训,为教师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等,但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心理调节塑造健康心理品质,是承担教师角色、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途径。

1、热爱教育事业,悦纳自我是教师心理调节、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前提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不仅是一个职业,而是一个需要甘于奉献的事业。对学生真诚的爱,既是教师良好心理素质的一种表现,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亲其师,方能信其道。热爱自己的教育岗位,所授学科,不断进取,不断学习先进科学,先进文化,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做长流水。能够自我接纳,一个能够善待自我,尊重自我的人才能更好地理解、接纳和善待学生。

2、磨砺意志,塑造性格是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基本方法

教学是一种精神消耗,教师的劳动特点是周期长,见效慢,极其复杂而艰巨。教师若没有坚韧的意志和优良的性格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教师的意志品质和性格还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的形成,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也是其个性品质形成时期,教师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教师本人的人格特征、言行举止等对学生施加影响。因此,教师应该自觉地磨砺意志,矫正不良性格,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3、关注心理健康,学会自我调节是教师心理素质提高的有效措施

当前,考试升学的巨大压力,难释的教育教学重负,前所未有的社会要求与竞争压力使教师经常处于巨大的精神压力之下,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和心理疲劳,较普遍地存在着烦躁、忧郁、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从职业道德规范看,人们对于教师地德性要求显然来得更为严格。被奉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就常常担心自己“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后者如孟柯强调“教者必以正”,要求教师“独善其身”;董仲舒提出“善为师者,即美其道,又慎其行”等等,如此种种,为我国历代教师规定了基本的职业操守,成为社会评定衡量教师的主要依据。然而,现时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教师偶像地位的渐趋失落,造成了教师内心的惆怅、彷徨和失落。倘若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调节,常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甚至失控。教师的职业特点需要教师具有稳定的情绪和自控能力。Goleman(1995年)在他的《心理智力》一书中论述道“那些能进行心理调节即能控制自己的情感并能理解和有效地对待他人的感情的人,往往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占据优势。”

具体方法有:一是合理释放“宣泄法”。这是一种通过适当渠道把胸中的郁闷释放出来。当你为一件事所困扰时,不要闷在心中,而要把它讲给你所信任的人听。这既可以使情绪得到缓解,又可以从对方那里得到忠告,从而更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情绪转移法。转换情景,转移注意,改变心境。三是暗示微笑法。笑能消除精神和神经的紧张。当你自感情绪欠佳或精神紧张时,可以和亲朋好友娱乐一番,讲几句话,笑上一阵,利用积极地心理暗示改变心情。四是升华转化法。这是调节情感的最高形式。就是将因为某些挫折或困扰而引起的消极情绪转化为具有社会价值的行动,将挫折化为动力,将压抑变为激励,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育事业之中,能使人忘却烦恼,给自己带来愉悦等等

4、提高自我修养,寻求人格完善是教师心理素质提高的最高追求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特征的体现。教师通过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提高,将规范、准则内化为一种自我的要求,通过自我修炼充实生活、丰富体验,陶冶情趣、拓宽加厚文化底蕴、完善自己的人生,成为一个具有丰富的人性和现代文明素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现代人。对于教师自身来说,教师应该成为自己的创造者,他能思索自己的存在,并赋予其以独特的意义和方向;他要有感受生活意义的能力,能够主动驱除各种外在的遮蔽,而体验到自我生存的内在意义,从而获得主动积极的发展,不断完善自己,获得成长,真正在育人过程中实现育己。

参考资料:

王卫红,教师心理素质状况调查与研究〔J〕,心理学,2003.(1)

吴惠青,论教师个体的生存方式〔J〕,教育研究,2003.(6)

庞丽娟,教师心理健康:关注与促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5)

毛放,浅论中小学教师素养自我提高的“第三条通路” 〔J〕,全球教育展望,2003.(1)

心理素质强的人的表现范文4

【关键词】 护士;心理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 R473.7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201-01

伴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护士的工作任务已经不再单单是打针、包扎、发药等基本的技能操作,现代护士的工作任务已经变得相对比较复杂,除了帮助病人进行恢复健康外,还要对健康的人进行日常护理,帮助其维护健康,繁多的工作就需要护士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以便更好的展开护理工作。

1 心理素质含义及其重要性

1.1 心理素质的含义 心理素质是个人在特定时期、特定场合、特定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心理素质是记忆品质、思维品质、注意品质、意志品质等多种品质的高度凝结,心理素质与心理品质相比更具有内涵,意义也更加深刻。构成心理素质的要素包括很多,具体有辨别能力、认识能力、意志能力、品质道德、气质个性等各个方面。一个人的素质包含了很多种,心理素质只是人整体素质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比较重要的一大要素。人的心理素质时以先天素质为基础,在经过了后天的生活环境与各种教育的培养后慢慢步形起来的。与人其它素质相比,心理素质具有共性,也具有个性。

1.2 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影响人体健康。心理素质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了人自身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时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心理素质出现问题,则可间接的影响到认得身体健康。当人没有一定的心理素质,就会导致性格病态、情绪障碍、心理缺失,这些都是心因性疾病的产生直接或间接原因。影响活动行为。心理素质从根本上来说是时人的一种思想意识的潜作用,心理素质的变化情况常常会在人脑中形成一定的意识,意识的反作用就能促使人朝着自己所想的方向进行个人行动,如果个人心理素质不健康,就容易导致人进行错误的活动,影响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影响智力发展。心理素质包括了智力与心理适应能力两个方面,个人智力的开发和利用关系着人今后的学习、事业发展情况,当心理素质出现问题时就会影响人大脑智力的发展,使人的文化素质、科学知识、人为品德受到制约,对个人的人生发展不利。

2 从多角度培养护士的心理素质

2.1 素质锻炼方面 心理素质的提高必须借助于人的实际锻炼,只有多投身于社会实践和日常工作中去,才能让自己的心理得到充分锻炼。主观方面而言,护士在工作之余应该多参加一些身体和心理上的锻炼活动,如:野外训练、登山运用、长短跑步等运动,不断地使自己的心理耐力得到加强。客观方面来说,医院在对护士进行专业培训外,还需要对护士开展一些心理素质活动,如:知识讲座、心理游戏、紧急处理等集体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培养护士的实践活动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素质主要的还是在于护士对自己的训练拓展,只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接受各种各样的锻炼,为心理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才能实现心理素质的提高。

2.2 职业道德方面 护士要树立自己的职业理想,这是提高护士心理素质的思想基础。让护士能够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护士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意义,培养护士职业人员的奉献精神,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以正确的思想意识引导着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优异的成绩来。其次,护士需要增强自己的职业理论知识,只有学习了与护士工作有关的知识后,才会让自己在工作中更好的处理一些问题,在处理事情的过程中自己的心里素质也将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培养。护士所具备的职业知识主要包括了:护理学专业知识、心理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和医学道德修养等知识,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存量,这样在调整自己的心情或者处理问题是就会运用自如。

2.3 心态调整方面 生活中充满了形形的人,马克思哲学告诉我们矛盾具有特殊性,即每个人的情和特征都不一样。护士在面对不同的病人或者护理对象时,常常要面对很多不同的情况。有的人会很轻松与其进行沟通交流;有的人性格不好使得交流起来比较困难;有的人则会故意找事为难护士的工作。这些各种各样的人,对于护士而言都是一种综合考验,既考验了护士的应对能力,也考验了护士的心理素质,以及自身的处理事件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需要护士具备足够的调整能力,能够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不能因为一件事情而影响到自己下面的工作。这就告诉护士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尤其是面对难以解决得事情时,更要耐心思考,争取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这样就能够在无形之中让自己的心理素质能力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心理素质对于护士人员来说时工作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心理素质越强的护士,在工作当中就会很好的处理一些事情。因此,培养护士的心理素质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从从方面进行考虑。

参考文献

[1] 谭自然.护理新概念与临床[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8,112.

心理素质强的人的表现范文5

关键词:歌唱;演员;心理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104-01

心理学家认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所造成的情绪紧张,致使原来形成的熟练动作、熟记的材料不能重新回忆、再现、再做,通常称之为怯场。那么怎样才能克服怯场和恐惧心理而建立一个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呢?

一、抓住一切锻炼的机会,克服羞怯心理

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成功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现实生活中,由于舞台的环境、灯光、服装及剧场的气氛,尤其是要面对成千上万的观众,从客观上给歌手造成不小的压力,这样,平时的那种自然、平静、稳定的心理状态,被紧张、激动、恐惧所代替,致使演唱者不能正常发挥,结果可想而知。心理学家认为:歌唱者心理素质与个人的思想、意志、个性有关,意志坚强、善于控制、大胆泼辣的人,比意志薄弱、羞怯腼腆的人舞台紧张的程度要小得多。因此,一个歌唱演员要特别重视、珍惜每一次锻炼的机会,尽量争取在众人面前多锻炼自己、展示自己。如参加演讲、辩论、联欢会的主持和家庭卡拉OK演唱等活动, 锻炼自己的胆量,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并加以改进,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心理素质和舞台经验是与上台次数成正比的,经验证明,一个羞怯腼腆的人经过长期刻苦的磨练,其艺术成就往往不低于那些无所畏惧的歌手。另外,其歌唱发声技巧也只能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苦磨炼中得到不断提升。有经验的歌唱演员就十分重视舞台实践活动、注重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因此,对于年轻的参赛、参试的歌唱演员来说,只要反复、刻苦、细微地磨炼,完全可以获得最佳的歌唱状态。

二、排除各种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歌曲的意境中去

人的注意品质对人所注意的对象有探索、选择、指导定向、集中思维、监督调节等功能作用,声乐演唱的过程必须加强注意心理的培养,明确注意目标。当你在表现一个声乐作品的时候,首先考虑的是音乐而不是你自己,要使自己处于词调相约的意境中,从而进入角色,以歌中之人的身份来歌唱,全身心地投入到歌曲的感情、艺术的处理和美好的发声上,排除一切杂念,从自我中摆脱出来,把自己的成败置之度外,紧张心理自然就会消失。史坦尼斯拉夫曾说过:从歌者的眼睛里,就可以看出他在对谁唱:是对自己的对象?还是对着空气?因此,注意力的培养是艺术创作的法宝,只有一丝不苟的精神、注意力的稳定与自我监督意识才能使一切歌唱活动井然有序。

三、消除患得患失、求成心切心理

心理学指出:如果动机太弱,内驱力激发不起来,工作效率就不高;相反,动机太强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工作效率反而越来越低。演出之前,如果过多的去考虑得失,或者很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的话,会无形中给自己增加压力和负担,这样对歌唱是非常不利的。如果能从自我中摆脱出来,在树立信心的同时,对成功与失败有着充分的心理准备,变压力为动力,做到胜不骄败不馁,那么就会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对待成与败。另外还要客观地、科学地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扬长避短,找出适合自己程度、最能发挥自己优势的考试或参赛曲目,不致于因演唱力不从心而造成紧张,最终以失败告终。

四、勤学演唱技巧,苦练基本功

声乐演唱是一个极其复杂活动过程,人体的发声歌唱不仅是人体肌肉、韧带、骨骼在运动,更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表现,是人的神经支配,思想引导,感情的渲泄的过程,受人的情感、情绪、兴趣、性格等心理因素所左右。因此,需要歌唱演员注意力的高度集中,沉着镇静。要想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演唱技巧是根本的保证。演唱者必须在良好的呼吸支持下,喉咙舒展,共鸣器官运用自如、咬字清晰、发声器官在发声状态中协调一致,无局部僵滞、懒散形态,真正做到内紧外松。所以,在准备歌曲时,演唱者必须做到对歌词不但要背得滚瓜烂熟而且脱口而出。一定要将音乐作品中的各种语言,如旋律、节奏、节拍、音高、速度、力度、和声、调式、调性以及伴奏的内在联系等,都弄清楚、琢磨透,只有对声乐演唱中的语言、歌唱、伴奏三个部分全面理解了,才能掌握艺术的音乐本质,得心应手地把自己的天赋、技术与内心的音乐感混合成一个整体,将作品的意境驾轻就熟地表达给听众。

五、培养坚定意志,增强必胜信心

心理素质强的人的表现范文6

关键词:机关干部;心理素质;培养;思考

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一名机关干部来讲至关重要,它不仅是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的基础、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也是展现机关形象、打造服务型机关的内在要求。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作环境影响、重视程度不够、工作压力大、人际关系复杂等因素,造成了一部分机关干部在心理素质培养方面有一定的欠缺,因此,笔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对机关干部心理素质不强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加强心理素质培养的三点建议。

1机关干部心理素质不强的主要原因

机关干部心理素质不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以下三个共性的原因:一是性格的原因。有的机关干部性格较为内向,不善于与人沟通和交流,喜欢把自己封闭起来,因此造成不会主动地去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人,或者不会去察言观色,给工作带来被动。二是意识的原因。主要表现为缺乏积极热情主动的意识,怕被人拒绝,怕被人取笑,通俗点说,就是“脸皮薄”。三是习惯的原因。由于性格内向和意识缺乏,久而久之,便导致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非常的被动,而这种一贯的被动又促使原本怕与人打交道的心理问题更加严重,由此往复,便成为一种恶性循环,进而演变成为一种习惯。

2加强机关干部心理素质培养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