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评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经济评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经济评论

教育经济评论范文1

一、高等教育评估与高等教育经济效益评估

高等教育评估,顾名思义,即对高等教育进行价值判断。具体来说,高等教育评估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运用一定科学、可行的办法对高等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及其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优化教育的动态过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评估蓬勃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十几个单位发表了三十余个大学排行榜,有关中国大学排行榜的网站更多达三十二万余个。高等教育评估之所以蓬勃发展,源于其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有的学者提出,高等教育评估具有坚定、自省、参谋、批判以及中介等五项功能,在总结高校发展的得失、建立高校与社会的沟通渠道、在提高高校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高等教育评估中,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评估是必不可少的部分。根据其投入的起点和实现过程的不同,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可被通常分为内部经济效益评估和外部经济效(或社会经济效益)评估。其中,前者侧重考察高等学校内部资源投入后的产出效益以及节约办学成本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益;后者着重考察高等教育成果投入到生产过程中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与其他类型的评估不同,高等教育经济效益评估集中承担着面对有限的教育投入时,如何评价并促进优化配置高校教育资源,从微观上使高等教育投资使用效率更高,从宏观上使高等教育对国民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更大的重要任务。

具体来说,高效经济效益的评估的作用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比较准确地衡量高等教育的经济价值,提高社会对教育经济功能的认识,消除所谓教育是单纯的消费和福利事业的偏见,为制定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其二,可以开展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比较研究,更好地了解高等教育经济效益之间的差距及原因,寻求提高高等教育经济效益切实有效的途径;其三,可以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或其他相关指标体系,检查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是否协调,找出薄弱环节,探索与社会经济发展更加适应的高教发展道路,并为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依据。这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必经之路。

二、高等教育经济效益评估的理论基础

高等教育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实质是要通过资源的合理配置,使既定的有限教育经费投入高校教育后得到最大值的产出。当高等教育经济的实际效益非常接近这个最大值的时候,即可认为高等教育取得了极大经济价值。在此,边际效用理论可用于指导对高校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在经济学中,效用可以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总效用是指消费一定量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边际效用是指边际效用是指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据此可知,教育经费使用的边际效用就是指高校办学过程中经费在某一方面的投入(消耗)每增加“一个单位”(如每万元)时所引起的效用增量;教育经费使用的总效用则为高校办学过程中的财力资源在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等各方面的消耗形成的效用的总和。

在西方经济学中,关于效用既有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又有边际效用相等时总效用最大规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随着所消费的某种物品数量的增加,该物品对消费者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总效用增加的速度则越来越缓慢。高校在办学过程中,随着教育经费在某一个方面的投入量增加,在这一方面的边际效用也将随着教育经费的投入而逐渐降低,而在这一方面的总效用以不断减缓的速度增加。若高校办学所需投入的各方面投入的最后一个“单位经费”所产生的边际效用应当相等,则教育经费使用总效用最大化。

三、高等教育经济效益评估的原则

基于边际效用的相关理论对高校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的指导意义,高校可以主动采用策略,合理考虑教育经费的流向,实现财力资源的科学配置。为了更有效地衡量既有的资源配置是否有效,应当综合考虑经济效益评估的一般策略和高校教育的特点,制定合理的评估原则:

1.高校经济效益评估应遵循全面性原则。评估必须系统、全面地反映高校经济效益质与量的实际情况,涵盖效率、效果和效能三方面的内容,其中,效率主要是指教育投入产出的比例,数值越小,经济效益越高;效果主要表现为教育质量和科研成果,培养的人才和产出科技成果越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则效果就越好;效能等于效率和效果的乘积,综合反映了教育资源的状况,如高等教育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等等。

2.高校经济效益评估应遵循可操作性原则。一方面,我国高校众多、情况各异,为保证评估的公平,应当设定符合我国之情,可在全国范围内通用的标准;另一方面,原始数据的收集要简便易行,评估使用的数据应直接取自相关的业务部门。因此,必须考虑学校事业单位的特点,使评估标准能够运用于高校实践,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为满足以上的要求,评估的指标必须满足清晰、直观、简练、便于收集材料、便于计算、便于比较、可以转化为其他指标等特点。

3.高校经济效益评估应遵循可比性原则。我国各高校始在专业设置、办学规模和学科结构等方面始终存在着不同,评估的开展不能局限于校际横向对比,更要进行各高校自身与以前年度的纵向比较,从发展的角度全方位反映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变化。

4.高校经济效益评估应遵循连续性原则。高校与企业一样,其投入有资本性投入和费用性投入之分,费用性投入当期耗用,当期发生效益,而资本性投入(如基本建设投入、仪器设备投入)的收益期就不仅仅是投入当期。评估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时,应当注重被评价高校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中长短期效益的综合考量。

5.高校经济效益评估应遵循多样性原则。高校的产出是多样的,高校经济效益体现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多方面,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因此,对高等教育的评估既要反映学校建设和发展的进度、速度和规模等经济效益的基本情况,又要着力关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的具体情况。

教育经济评论范文2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师评价机制/“发展性”转变

【正文】

一、我国正处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时期

当前,对中小学教师的总结性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判断教师是否具备奖励或惩罚的条件,仍然是最主要的评价目的。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教师评价的鉴定和区分功能,它是进行教育管理不可缺少的环节,但过于强化评价的鉴定功能而淡化其矫正和激励功能则是本末倒置的,这不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导向。因为“评价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应是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指导激励教师不断探索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逐步缩小与目标的差距。素质教育下的评价应成为教师改进工作和提高素质的重要手段。

(二)评价指标未能全面揭示教师评价的目标,且可操作性较差

评价就是对被评价对象的价值做出判断。教师评价就是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系统描述,并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而能否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完备的、切实可行的指标体系,则是实施评价的关键。所谓指标,即具体的目标,有时也被称为评价项目。指标体系的完备性,“它要求指标体系不遗漏任一重要的指标,指标系统能够全面地、毫无遗漏地再现和反映教育目标和管理目标。”一般说来,构建指标体系包括四项具体工作:一是分解评价目标选定指标;二是按照每一指标在整个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重,也就是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三是确定评价标准,即对各项指标所应达到要求的程度进行规定,这可以说是评价的最关键要素,对结论的科学性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最后,将指标、权重、评价标准按照评价对象的某种逻辑结构排列组合,便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

教师工作具有全面性的特点,因而教师评价必须注意指标的完备性。目前中小学教师评价,基本是按“德”、“勤”、“能”、“绩”四方面指标综合量化进行考核评价的。这种“指标量化”评价模式并不能全面揭示教师评价的目标,且可操作性也较差。首先,从评价标准来看,这种体系所采用的定性语言,对不同程度的标准区分度不够大,诸如“坚持”、“认真”、“积极”、“努力”等弹性语言由于表述上的含糊和不具体,极易导致参评人员对其内涵或外延理解和把握的不一致,因而难以保证价值判断的客观性和评价结论的准确性。其次,从计分标准看,这一评价模式有强行量化的倾向。尽管定量评价能够大大降低评价标准的模糊性,增大评价结果的区分度,但是并非所有的因素都可以进行量化,在教师的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大量不能量化或不易量化的因素。例如,对于“师德”这一评价指标,应该怎样设计具体合理的量化指标呢?指标的绝对量化并不意味着评价活动的科学性,要知道,离开对事物质的把握而单纯追求可操作的量,恰恰违背了科学的基本精神。另外,尽管这一评价体系包含了“德、勤、能、绩”四方面的评价指标,但并未涵盖教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所承担的大量隐性工作。且在“升学率”指挥棒的控制下,教师评价的终极标准还是落在“绩”,即“教学成绩”上。当前中小学教师评价实质上仍然是一种单项评价,其惟一标准就是学生的“分数”,其它指标都是软指标。事实上,不少学校都把升学率作为硬指标,如果该教师所教科目成绩高,对其综合评价就高;反之,对其综合评价就低。可想而知,依据这样的评价指标体系,不能保证教师评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三)评价方法不能确保结论的科学有效

应试教育观下教师评价主要以“他评”为主要方法,如领导评价、专家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等,一般以领导评价最为普遍。近几年,由于对学生主体性的强调,学生评价又受到普遍关注,不少学校已将其视为考核评价教师的最具说服力的方式。不能否认,“他评”作为教师评价不可缺少的手段,是体现民主评价的一种主要形式,但能否做到客观、公正、全面,则是保证其评价结果正确性的前提。当前的中小学教师评价,由于对“他评”的过分依赖,难免产生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评价实践中,很多领导不注意对信息的掌握,常常是道听途说,主观臆断,多凭个人印象行事;违背评价的公平性原则,对评价对象不能一视同仁。同行评价也存在着敷衍、走过场,或由于感情因素而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常用的学生评价,也是考核教师教学态度、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笔者认为,这种评价方式更有其适用范围的限制,在高等院校的学生中尚可进行,但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来说,往往会由于对衡量教师优劣的标准掌握不当,而出现凭个人喜好随意评价的做法,甚至有些学生会以此作为取悦或报复某位教师的手段,因此也难以保证评价的可靠性。另外,由于“他评”更多地依据对教师工作结果的考察而忽视教师的工作过程,更注意教师的显性工作而忽略教师的隐性工作,很难对教师的实际工作做出恰当、公正的判断,结果必然打击被评价者的积极性,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影响。

因此,为提高教师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师评价模式,探索新的既有理论指导、又有实践价值的教师评价方案。

二、构建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评价体系的思路

(一)实现评价目的观的“发展性”转变

素质教育突破传统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端,将个体素质的充分发展作为价值判断的最终标准,可以说这是一种着眼于“发展”的教育。相应地,这种教育观指导下的教师评价也不应是“鉴定”、“分等”的工具,而应着眼于教师素质的发展,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信息反馈,使其及时发现问题,总结成绩,不断改进、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也就是说,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教师评价,应成为促进教师发展、提高其自身素质的有效手段。

鉴于此,中小学教师评价应坚持发展性原则,实行对教师工作的动态评价,将平时考核与定期评价结合起来,并要加强平时性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其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形成性评价和过程评价看待,彻底摒弃那种单纯依据考核结果对教师优劣进行总结的静态评价。从而为素质教育机制的建立定标导向。

(二)突出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备性和可测性

构建新的指标体系应注意以下两点:

1.处理好显性工作和隐性工作的关系,兼顾指标的全面性。从教师的劳动特点和任务出发,全面评价教师,不仅要考核他们在“德”、“勤”、“能”、“绩”诸方面的显性表现,还应该从“使学生获得发展”的角度,对教师的隐性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例如,教学是否只面对几个“尖子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是否忽略了学生智力、能力、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的发展;是否注意与学生的交往和沟通,并经常以自身的表率作用带给学生一些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等。教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为促进学生整体素质提高所做的隐性工作,同样是评价教师的重要因素。为此,学校应考虑如何使教师的平时考核制度化、规范化。

2.处理好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关系,增强指标的可测性。由于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要求教师评价既要有定性指标,又要有适当的量化体系。具体说来,在确定评价标准时,对于很难用简单数量来表示的因素,如奉献精神、思想观念等应使用定性的语言描述分析,而且要使用操作性语言来表述,并尽量避免语言的随意性和模糊性,力求使每项指标都具备较大的区分度。由于定性分析具有不够明确、缺少可比性的缺点,对于容易进行数量化处理的教师行为,如工作量、出勤量、批改作业量等应尽量以数据形式做出评价,以便于对评价结果进行数量比较。但必须注意到,定量评价的适用范围较窄,定性评价应居于主导地位,只有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恰当地结合起来,制定的评价标准才能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增强评价的可测性与可操作性。

(三)强调“自我评价”为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方法

素质教育尊重人的主体性,强调个人的素质的主动发展。素质教育观下的教师评价亦应突出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反映在评价实践中,教师应该既是评价的客体,更是评价的主体。因此,教师评价应该强调以“自我评价”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所谓自我评价,是指教师按照一定的评价目的和评价标准,对自身工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通过自我评价,评价对象由被动接受评价变为主动参评,这有利于发挥其主体作用,形成自律机制和激励机制。因此,中小学校应将教师的自我评价作为其自我认识、自我改进、自我管理、自我完善的重要环节和手段。积极采取自我评价,一方面能增强教师的自我激励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大大提高评价的民主性,增进评价内容的客观真实性。绝大多数教师会因为受到尊重和信任而客观、公正地评价和分析自己的工作。当然,自我评价难免有时也会出现自我夸大的现象,因而有必要和“他评”结合起来综合分析。进行“他评”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评价者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即评价者要坚持综合性评价原则,把教师评价作为一个整体,在各项指标逐项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彻底摒弃“惟教学能力和教学成绩是取”的价值观念。

2.评价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教师评价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复杂工作,要求评价者不但要懂得本门学科的知识,而且还要懂得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评价学方面的知识,并且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由于主观因素造成的评价误差。

3.评价者要有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立场。评价过程是否客观、公正,直接关系着评价结果的正确性。这就要求评价者对被评价对象进行价值判断时,要核实情况,尽可能多地收集第一手信息资料,切忌主观臆断。必须坚持公正的立场,不徇私情,不带偏见,对每位被评价教师都要做到一视同仁。

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发挥评价的导向、激励、调控和改进功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保证。只有突破“应试教育”观念的羁绊,对传统的教师评价模式进行彻底的反思和改革,才能真正发挥素质教育下教师评价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远军.学校人员评价[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

教育经济评论范文3

关键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4-0033-02

在当代知识经济背景下,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因素。以传承文化、创新知识、培养技能为主要任务的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看,高等教育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但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能否由潜在性转变为现实性,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提高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高等教育经济效益内涵及特征

作为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高等学校,是否具有追求经济效益的职能,曾经引起许多专家学者的激烈争论。高等教育经济效益,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高等教育所引起的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 )的增长与高等教育投资的比较,即高等教育间接产出与高等教育投入的关系。衡量高等教育经济效益,首先需要研究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即计算出间接产出 ,然后以此与高等教育成本相比较,来确定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专门机构,尤其是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具有间接性、多重性与社会性,成本与效益在时间上具有迟滞性,在人群上具有不完全对称性。高等教育的产出是多元的、复杂的,有着不同于物质资料生产的特点。长期性和间接性是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外在表征。物质生产领域的投资是定期投入、定期发挥作用、定期收回,可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新增量的大小来判断投资经济效益的高低。而教育则是定期投入,劳动者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将在其整个劳动期间长期地发挥作用,因此,不可以把其经济效益简单、直接地用国民收入某一时间段内的增长量表示出来。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周期长是其重要特点,一个优秀高中毕业生一般要经过三至四年培养才能专本科毕业,毕业后仍然须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四五年,才能成为高级专门人才。这种人才培养时间上的长周期,决定了高等教育经济效益长期性的特点。同时,高等教育经济效益还表现在为社会进行多方面服务,具有间接性的特点。高等教育的经济效果优于单纯的物质生产的经济效果。高等教育的生产力是提高了的生产力,这样的生产力更加有助于扩大再生产。也就是说,在费用相同的情况下 ,用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比单纯增加劳动力和机器设备的数量,更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一旦有了提高,就可以成倍甚至几倍地增加社会财富。为此,我国要不断加大对高等院校的经费投入,使其成为国家培养科技人才 、补充科研队伍的重要基地 ,推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影响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一)高校的资金投入

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来看 ,对高校的教育投入是对高 等教育经济效益影响最大的因素。包括国家对高校的投入,地方政府对高等学校的投入,以及企业或个人对高校的捐赠投入等等。加大教育投入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物质保证。国家还批准高等学校建立基金制度,使高等学校大力兴办校办产业、开展科技开发以及后勤服务 ;使高等学校对内、对外投资渠道更加丰富和畅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提供了政策上的支持。但是,目前在生源下降的大环境下,国家按高校招生录取人数来拨付教育经费的办法,势必对高等教育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大学生的培养成本

大学生培养成本是研究高等教育经济效益的核心问题。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教育投入就是学生培养成本。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现行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中的设备购置费和修缮费,尤其是大型购置和维修所形成的固定资产 ,因为一次性投资可以多次参与教学业务活动 ,而且在若千年内被重复使用,并保持其原有的实物形态和使用价值不变。显然 ,把它一次性摊人当年的学生培养成本,就会造成教育成本的不均衡、不科学、不合理,应当提取折旧,逐年分摊成本。大学生培养成本不能单纯的以支出大或支出小来评定其优劣。由于高等教育所提品的具有特殊性,所以高校学生的培养成本应以高校培养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合格人才的合理耗费来计算。这样进行的大学生培养成本测算才是科学合理的。

(三)高校的专业设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社会上要求高等学校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和行业企业需求的相关专业的人才,而现有的许多专业专业设置不合理,特别是普通本科院校,某些专业不符合市场需要,有的独立学院为了减少办学成本主要设置人文社会科学专业。这对矛盾近年来显得尤为突出。如果从全国范围来看,已经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益。

(四)高校的管理模式

由于我国大部分高校进行了合并整合,并将600所普通本科院校改制为高职院校,目前高校管理模式比较单一。我国高校的管理模式一般分为集权模式、分权模式 、混合模式三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对应着不一样的财务管理模式。所以,不管何种管理模式,由于学校合并的出发点是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就要求学校的领导层从实际出发来制定相关政策。特别是普通本科院校改制后的高职院校,原有管理模式不适合新机制要求,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滞后,带来许多管理问题。

(五)高校的财务管理

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高校的财务管理不再是一个简单记账、报账的会计工作,也不仅仅是财务一个部门的工作。尤其是合并改制后变成大规模的高校,其经济活动总量持续增长的趋势不断增强,经济活动内容所涉及的领域也更加广泛。校内的经济责任制、内部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实施和落实不彻底。对外投资、贷款风险管理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等等。这些因素无不影响着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而影响其经济效益。

三、高等教育经济效益实现路径

(一)制定符合市场要求的教育政策

我国在过去片面强调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的事业性而忽视其产业性的一面,实行高度的计划性和统一化管理,经费来源单一,发展缓慢,没有充分开发市场调节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讲高等教育应当发挥其产业性的一面,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而且还有很大潜力。因此,应该把教育当作一种特殊的产业,通过教育体制改革使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增加学校办学自,减少计划经济的成分而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并使教育的产业性方面得以充分展示,树立正确的教育产业观,将教育作为基础产业引向市场经济的轨道。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人力的竞争,而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已成为提高人力资本素质的关键因素,因此国家应制定长远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教育政策,发挥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二)推动教育主体的多样化发展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教育经费的供求矛盾成了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我国的教育业的主体大部分是由国家政府、地方政府投资的所谓公办学校,这样造成了国家对于教育的投入不足、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合理的配置以及办学效率不高等弊病。要满足高等教育扩展的需要,除了政府加大投入以外,还要开源节流,广泛引进社会团体、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个人或其他社会团体成为当今教育的主体,发展非公办高等教育。因为教育主体的多样化可以为教育事业筹措大量的民间资金,减轻国家的经费负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坚持学术自由与办学自主性,促进科学文化的健康发展;可以保证高等教育从少数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乃至普及化阶段的成功过渡;可以为经济部门尤其是中小企业输送大量适用人才;较好地满足人们对教育多种服务功能的需求等等。

(三)完善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机制

上世纪二十年代,终身教育的思想就已经提出,六十年代开始流行,成为指导未来教育的时念。所谓终身教育,即主张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中的各个年龄阶段,而非仅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足量的高等教育机构,使得高中后年龄段的人群中正在接受教育的人数占同龄人口的比例,一直保持较高的比例且持续增长,九十年代以来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逐年增加。在美国,只要有学习能力需求的人,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而我国在很多地区,尤其是中小城市和农村仍然是一考定终生,于是出现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高考落榜将使很多人从此与高等教育绝缘。高等教育大众化是趋势,要想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东部经济发展拉动中西部经济的崛起,必须平衡发展地区高等教育。因此,我国必须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机制建设,发展多种多样的高等教育形式,同时提高办学质量,而不是只强调学生数量的提高,将高等教育由培育尖子型向大众化转移,为社会输送适用的人才。

(四)培养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

一般而言,高等教育主要承担着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和服务社会的职能。在这些职能中,培养人才始终是最基本的。作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学校是科技大军的重要力量,他们承担着国家许多重大的科研任务 ,其理论创新、研究成果等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这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的任务,恰恰在于通过传授、继承和发展人类的生产技能和经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科学技术这一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也就是说,人们通过接受教育,掌握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又通过受教育者现实的生产活动得以转化。而高等教育作为培养高级科技及管理人才的专业性教育,在社会的整个教育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为促进高等教育经济效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志攀.高等教育与区域发展――以“首都教育”为视角的考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4).

[2] 赵海利.从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看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合理性[J].财经论丛,2003(1).

教育经济评论范文4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成本核算

1989年,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免费到收费的转折,这是教育公平的客观要求,符合成本分担理论和准公共产品理论。但高校学费标准问题一直是社会争论的焦点,究其原因,主要是作为制定收费标准基础的教育培养成本核算不规范,导致学费标准的制定缺乏科学的依据。因此,完善高等教育财务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制度,促进高校加强成本控制,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为学费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是我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顺利运行的重要保障。

一、教育成本的概念

“教育成本”的概念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教育经济学产生时提出的。1958年,最早研究教育经济学的学者之一约翰·维泽(john vaizy)在其专著《教育成本》中,对20世纪初50年代英国教育经费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当时,他把教育经费等同于教育成本。1963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e)在其《教育的经济价值》一书中提出了“教育全部要素成本”的概念,把教育的全部要素成本划分为提供教育服务的成本和学生上学时间的机会成本两个部分。1979年,科恩(elchanan cohn)在《教育经济学》中提出,教育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大类。直接成本是学校提供教育服务的成本,还包括学生因上学而发生的支出;间接成本主要是学生上学放弃的收入、学校享受的减免税款以及用于教育的土地建筑物等资产损失的利息和租金。笔者认为,教育成本的界定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成本是从教育经济学角度来考虑的,是指为完成某一教育的学校与学生各种耗费的总和,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学校为培养一定数量和层次的学生所支出的一切开支和费用;二是学校发生的与培养一定数量和层次的学生无关的开支和费用;三是学生为学习所支付的生活费用;四是学生因为学习而未能参加工作带来的机会损失或称为教育机会成本。狭义的教育成本则应从会计学的角度出发来界定,是指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价值形式总和,即学校为培养学生所支付的费用总和,不包括社会和个人投资于高等教育丧失的机会成本,也不包括学校发生的与培养学生无关的支出。狭义的教育成本相当于广义的教育成本的第一方面,是学校为培养一定数量和层次的学生所支出的一切开支和费用,本文所提教育成本仅指狭义的教育成本,也就是教育培养成本。

二、我国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现状

我国对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研究探索自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全部经费由政府统分统配,高校的经济运作方式就是按章办事,有钱赶快花,没钱伸手要,使得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研究显得既无必要,又无实质性的意义。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人们对教育的认识有了新的突破,特别是1989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行学费制度后,教育成本数据成为评价高等教育收费标准合理程度的主要依据,人们开始关心教育成本信息。

目前,高校执行的《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是1997年由财政部、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对高校教育成本管理只字未提;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将会计科目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五类,亦未设置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有关科目,可见,现行制度并没有为高校教育成本管理提供实践上的可操作性。

三、开展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思路

(一)改革现行会计制度

现行的《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并没有为高校教育成本管理提供政策依据和实践上的可操作性,因此,要开展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首先须改革现行的《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应增加成本管理的内容,对教育成本的组成、分类、核算原则、核算方法等作出明确的规定。《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应对会计基本前提、会计核算原则、会计科目作出规定。

(二)明确会计基本前提

会计基本前提又称会计假设,是会计人员为了确定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核算内容、核算程序的方法,对所处的变化不定的会计环境做出的合乎情理的判断。核算高等教育成本,首先要明确高校是教育成本的核算主体;其次要遵循持续经营的会计前提,建立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的概念;再次要根据高校教学工作按学年组织的特点,应以学年(公历8月1日至次年的7月31日)作为成本的核算周期;最后要考虑教育成本核算是受货币计量前提约束的。

(三)明确成本核算原则

由于现行的《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未对成本核算规定相应的核算原则,因此,要开展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可以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结合高校成本核算的特点,明确进行成本核算的会计原则。这些原则除了现行《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规定的原则外,还应增加权责发生制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四)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为了正确计算高等教育成本,首先要确定成本计算对象,以便归集各个成本计算对象所应承担的费用,计算出各个对象的成本。对企业而言,成本计算对象是其所生产的产品;同理,高等教育成本计算对象就是教育产品。对于教育产品是什么,笔者比较赞成厉以宁教授所言“教育产品是教育部门和教育单位所提供的产品”的观点。确定了高等教育的产品是教育服务,也就确定了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对象。教育服务可以学时或教育设施服务的时数为计量单位,也可以学期或学年作为教育服务的计量单位。从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来看,他们更关注一学年的教育服务成本,以学年提供的教育服务为成本核算对象较为合适。由于高校向不同类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提供的教育服务的成本是不同的,因而,为了准确核算高等教育成本,高校还应当按不同类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设置教育成本明细账,归集相应类别、专业、年级的学生在接受教育服务时所耗费的成本费用,计算总成本和生均成本。

(五)划分成本项目

高等教育成本项目是指归集的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对象的各种费用(按用途划分)的项目类别,目的是提供便于教育成本分析和控制的信息,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划分教育成本项目首先要区分高等教育的费用支出和成本。成本是对象化了的费用,高校支出中与培养学生无关的费用如非学历教育支出、学生奖助学金、科研支出、后勤产业支出等不能计入成本。其次,高等教育成本项目的设置应体现费用的用途,简洁、明了,便于费用的归集分配。再次,应满足使用者的需要,提供相关、可靠的信息。最后,应与现行的教育经费支出项目尽量保持一致,避免重复劳动,提高可操作性。

考虑上述因素,参照部门预算中的支出分类,笔者将高等教育成本项目设置为人员支出、公用支出、教学业务支出、折旧及修缮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其他支出六大类。

(六)确定成本核算方法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方法有品种法、分类法、分批法、分步法和abc法。根据高等教育的特点,高校成本核算的对象是一学年所提供的教育服务,因而高校的成本核算期为一学年,高校只需每年计算一次成本。这种特性类似于企业在单件、小批量生产情况下,将产品的生产周期作为成本核算期,期末不存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情况。高校的成本核算在学年末也不必将教育费用分为完成成本和未完成成本,全部是完成成本。因此笔者认为,可以运用企业产品成本核算的分批法作为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按照这种方法,以高校一学年提供的教育服务量作为教育成本的核算对象,按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开设成本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以一学年为会计期间归集和分配费用,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

(七)确定教育成本核算程序

成本核算程序是指根据成本核算的要求,对教育事业支出进行分类,记入相应的成本明细账,计算教育成本的程序。教育成本的具体核算程序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根据教育成本的概念,将教育事业支出划分为计入教育成本的支出和不计入教育成本的支出;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将计入教育成本的支出区分为计入当期高期教育成本的支出和不计入当期高期教育成本的支出;将计入当期教育成本的支出区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将直接费用记入按专业、年级设置的成本明细账,将间接费用按一定的标准分配记入按专业、年级设置的成本明细账,计算教育成本。

(八)教育成本核算科目的设置及账务处理

明确了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原则、对象,确定了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对象和程序,接下来就要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开设账户,进行具体的高等教育成本核算。高校进行成本核算既要满足为相关各方提供系统、准确的教育成本信息的需要,又要满足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要求,因此需在现行的会计制度中增加以下科目:

1.“教育成本”科目。本科目用于核算高校开展教育事业活动,提供教育服务而发生的应由本学年负担的直接成本。“教育成本”要按专业、院系、年级设置二级明细科目,按不同的成本项目设置三级明细科目。高校发生的支出,首先要根据教育成本的定义,区分是否要记入教育成本,对计入教育成本的直接费用,可记入“教育成本”科目,间接费用记入“间接费用”科目,对不记入教育成本的支出记入“教育事业支出”科目。

2.“间接费用”科目。行政管理人员、教辅人员的工资性支出,图书资料、实验室设施等公用资源发生费用时均应先记入“间接费用”,期末按一定的分配标准结转到“教育成本”。间接费用应设校级间接费用和院系间接费用二级科目。按不同的成本项目设置三级科目账。

3.“待摊费用”科目。用于核算本期支出但应由本学年和以后各学年共同负担的支出。这类费用主要是公用支出、教学业务支出和其他支出。这类费用发生时,先记入“待摊费用”科目,再将由本学年负担的部分从“待摊费用”转入“教育成本”或“间接费用”。“待摊费用”应按“教育成本”相同的要求设置二级科目。

4.“预提费用”用于核算应由本学年负担但要在以后学年才支付的支出。这类费用主要有借款利息、职工培训费等。

5.“累计折旧”用于核算高等学校教学用固定资产的折旧额。“累计折旧”应按固定资产类别和使用部门设置二级科目。折旧额可以按学年计提和摊销,本学年新增的不满一学年的固定资产按实际使用月数摊销,折旧方法采用直线法。能分清专业、年级的可直接记入“教育成本”,不能分清专业、年级先记入“间接费用”,再按间接费用的分摊方式进行分摊。

以上对高等教育成本核算进行的探析,虽不完善但具有可操作性。笔者相信,随着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高校财务管理的不断完善,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将成为高校会计核算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发挥其在学费制度中的重要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 张炜.我国高校收费制度改革的分析和思考.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4.

[2] 高等学校财务制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4] 彭海颖.国有民办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方法初探[j].教育财会研究,2000.1.

[5] 王得春.试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的特点和方法[j].教育财会研究,1999.2.

教育经济评论范文5

摘要:文章通过收集全国各省份城乡教育一体化数据,比较中国不同地区之间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现程度,通过对城乡教育一体化概念及特征的界定,了解教育财政资源在东、中、西部地区的配置差异,探究城乡教育产生差异的原因,进一步了解教育财政对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作用。进而给出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合理政策建议。

关键词:城乡教育一体化;资源配置;教育财政

1.绪论

教育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是提升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历史前进无一不取决于教育的发展。

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从表现形式可分为教育机会一体化、教育资源配置一体化、教育质量一体化等。谈松华(2001)提出应采用定性和定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教育现代化的实现程度,并提出一项包括定性和定量的教育现代化程度评价指标体系。余善云(2014)运用URSG-SSMCD模型是把城乡教育一体化作为一个整体,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选取空间形态、物质形态、社会形态、文化形态、发展形态作为评价要素,并建立区别于传统模式系统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评价、促进功能,准确把握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状态,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王鑫琦,林丽萍(2010)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从城乡教育差距出发,分别探究城乡教育差距的表现形式,认为城乡教育差距主要表现在生均教育经费,受教育年限,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在校学生人数比例上。城乡教育差距使教育资源配置不均。

2.城乡教育存在差距原因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直接导致城乡二元教育体制,国家在教育资源配置方面明显的倾向城市而忽视农村。第一,教育财政体系分割加剧二元教育结构。地方政府分级管理的体制造成教育财政体系分割,造成农村教育投资主体错位和城乡教育差距扩大。农村教育的经费负担转嫁给乡镇和农民个人。国家规定教育费附加的征收,城镇居民由企业单位负担,而农村居民则由个人负担。综合各种政策实施结果,实质上加重农村居民接受义务教育的负担,造成城市与农村之间教育机会不平等的延续乃至进一步扩大。第二,国家对于重点学校的教育投入,无形中加剧了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国家将大量的人、财、物等优质资源投放城市的重点学校,而忽视农村。再者农村本身固有的师资力量也涌向城市,造成农村教育资源紧缺,办学条件恶化。第三,许多私人教育机构也为了追逐教育资源的群聚效应,都选择在城市投资兴办机构,不会考虑农村地区。以上原因综合作用,导致城乡教育不但在资源配置上存在明显差距,而且在发展模式上也难以与城市竞争。

表12003年―2012年全国人口城乡比率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4》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

由图1可知,国家对不同地区城乡教育的财政支出不均衡,由此造成城乡教育财政支出占比在不同区域之间差异扩大。除北京之外,其他各省和全国平均水平比较,东部地区城乡差异较小,中部地区城乡差异波动缓和,西部地区城乡差异波动较大。因此,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就要采取有效的财政手段,合理安排教育财政支出,打破二元教育结构,使城乡教育均衡合理发展。

图12014年城乡教育支出占比

3. 政策建议

3.1 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制约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的瓶颈,打破长期以来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城乡在政策、制度面前有所改善,改变以往优先考虑城市的政策,国家开始注重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逐渐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现代产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重视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将城市和农村纳入一个统一体系,共同发展,携手共进。未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城镇化成为必然趋势,城乡一体化将最终实现。

3.2 打破城乡二元教育结构

为了适应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教育首先集中于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由于城市拥有便利的交通、迅速发展的经济水平、密集的商业群、雄厚的财政支持,教育资源雄厚,师资队伍庞大,公共基础设施完善等优势,使得农村教育发展一度滞后于城市。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增加,消费结构优化,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追求精神享受,农村教育发展的落后现状不能满足农民对优质教育的不断追求,所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实现一体化,使城乡教育资源融合发展,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城镇化必须要面对的挑战。

3.3 合理配置财政资源

教育财政作为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之一,按照财政支出用途可分为教育事业费支出和教育基建投资支出,其中教育事业费支出占教育支出的60%以上。所以掌握教育财政支出的具体使用方向,合理调度资金,使区域间、城乡间教育财政分配合理,努力做到优先满足教育事业费开支,然后再将剩余资金用于基础建设投资,保证城乡间教育财政支出的合理性、针对性、效率性。(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谈松华. 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01:99-103.

[2]余善云,苏飞跃. 城乡教育一体化评价的URSG-SSMCD模型和指标体系初步构建[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04:82-86+175.

教育经济评论范文6

[关键词]高等教育规模;国民经济总量;教育质量;人均工资

[DOI]1013939/jcnkizgsc201650022

1引言

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中国高等教育进行了分阶段的多次改革。其中,1978―1999年高校实行精英化教育,规模基本保持稳定。1999―2008年,基于缓解当时中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满足中国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高需求、迎合全球发展高等教育的趋势、为中国今后的发展积累人力资本的考虑,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高校从此开始了扩招,截至2008年录取人数从108万人增长到599万人,增加五倍有余。2008年,教育部表示扩招过于急躁并逐渐控制本科生扩招比例,并开始了研究生招生比例的调节。

到2012年,教育部明确提出:“公办的普通高校本科招生规模今后将保持相对稳定”,至此,中国高校结束了十余年的快速扩招期。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经过此前的调整,规模较为稳定,毛入学率从1978年的155%,升至2015年的4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依然低于发达国家所处“普及阶段”。因此,中国高等教育依然存在很大发展空间。2015年,教育部日前出台《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各高校开展“慕课”平台建设,以满足高质量高等教育需求,并弥补高校扩招的弊端。

高等教育的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在多个方面,在目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过重,处于转型的关键点,思考高等教育的现状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方向有助于发掘高等教育对中国经济产生长期影响的条件,对日后激发中国经济的发展潜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2高等教育规模影响经济的理论依据

21教育对经济的影响――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是有关教育与经济增长关系最经典的理论。提出者舒尔茨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提出“教育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和缩小收入差别的手段”[1]。之后,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研究呈现出多样性。

其中,“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为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需要有效解决边际效益递减问题。而因为劳动力获得知识后,可有效提高边际生产力,因此对人力资本(包括科学研究、教育、培训等要素)进行投资则是解决该问题十分关键的途径和方法。

22高等教育规模变化的影响――规模经济理论

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的产出数量范围内,单位成本随生产规模的扩大而降低的现象,但规模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规模不经济[2]。而高等教育规模的确定也应该在一定程度上,符合该理论的要求。具体来说,由于高等教育有着自身的正外部性特征,为达到其有效的发展规模,不仅需要社会认识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也需要依靠政府的引导和管理调控。

而我国高等教育在扩招前明显存在着规模过小导致的不经济,因此初始阶段的扩招,降低了高等教育的平均单位成本,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进步。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近年的持续快速扩大,讨论究竟我国高等教育是否已经达到规模经济临界点的声音也逐渐变多。

3数据及指标描述

为了能够研究教育规模变化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计划从两个方面来进行讨论和评价,即国民经济总量变化和教育质量变化,其中教育质量的高低指的是个体因接受教育而增加人力资本价值的多少。一方面,国民经济总量一直是我国评价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另一方面,从人力资本理论角度来说,教育的核心目的是提高社会的人力资本价值,而教育质量直接决定了平均到每人身上的人力资本增加值,是提高劳动力边际生产力的关I因素,也是经济能长期增长的基础。

而在具体的指标选择上,讨论教育规模的变化,采用的是中国每年的普通本专科生总招生人数统计量;国民经济总量的指标采用的是中国每年GDP总量数值;在教育质量方面,因为从生产理论上说,工资是反映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价格的直接数据,而劳动力的边际产出也是人力资本的直观反映,同时为了去除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等因素导致全国劳动边际产出价格整体上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的指标是自行计算的工资比率,即中国全国大学本科应届毕业生刚离校时的平均工资与同年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比值,作为评价教育质量变化的主要指标。具体的数据来源上,其中每年本专科类高校招生人数、中国GDP总量数值和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均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而应届毕业生短期内平均工资综合了北大、青年政治学院相关机构、麦可思咨询公司提供的报告,但由于统计主体不一致,存在少数年份缺失,或数据不统一的情况,但已经可以获得大致的趋势和走向。

4数据分析

在1998―2014年期间,中国高校录取总人数的规模从100万人增长到720万人,同时GDP从8万亿元增长到63万亿元,两者增幅几乎一致(见下表)。但在增长速度上两指标有较明显区别。

具体来说,通过将中国GDP变化和普通本专科招生人数进行对比发现(见图1与图2),招生人数增长先于GDP总量增长,而如果将招生人数和4年(多数高校的高等教育年限)后的GDP数值做对应,则两者增长速度的一致度更高。数据表明,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化和高等教育规模变化有较大相关性,且后者的变化超前于前者。这初步证明,随着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增多,进入工作岗位的高素质劳动力增多,增加了边际产出,促进了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

图1招生人数与GDP总量变化趋势

图2招生人数与4年后GDP总量变化趋势

接下来,将招生人数与工资比率进行对比(见图3),完成对教育规模和教育质量变化相关性的考察。可以发现,随着招生人数的增长,工资比率呈现下降趋势,且在招生规模变化率较大的年份,工资比率的下降速度也较快。因此,可以初步判断,虽然此前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大迅速,但由于师资质量等方面并未得到大幅提升,使得人均获得的教育投入降低,即教育质量总体呈下降态势。

5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大致得到如下结论。

第一,我国宏观经济与高等教育规模呈正相关,且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促进了宏观经济的增长,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增长至2015年的40%,但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说明,为促进经济,我们仍然应当提高高等教育的普及率,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动力。

图3招生人数与工资比率变化

第二,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与高等教育规模呈现负相关,且变化具有较大同步性。这说明,在现有教育投入的情况下,盲目扩大招生人数的做法不可取。应当减缓扩招速度,使高等教育规模与教育质量相适应。

综上所述发现,我国宏观经济增长对高等教育普及率提出了要求,但高等教育规模扩大会降低教育质量。为了缓解这两方面的矛盾,建议各高校应积极探索提高教育普及率的低成本方法,如通过建设网络课程MOOC平台、开设公开课、百姓研修班等,同时,利用网络课程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特点,将一部分选修、通识课程通过学校网络平台,跨学校进行授课和资源共享,快速缓解部分高校某些学科间师资水平不平衡的问题,整体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

建议我国政府应继续加大教育方面的投入,关注师资队伍、教学体系等方面的建设,防止因扩招带来教育质量进一步稀释。同时,建议各大高校既要加强通识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也要注重专业领域的学科特长,培养专才,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针对不同学校在建设过程中出现部分学科薄弱的情况,应该加强各学校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杜娟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力资本和教育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

[2]陈晓雨,董子静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J].教育研究,2001(9):14-21

[3]张玲,杨孟坤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与社会经济效益的理性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09(2):36-39

[4]R骁,徐浪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东西部之比较[J].经济学家,2001(2):34-38

[5]王晓燕,刘健中国高等教育扩招与经济振兴[J].大学教育科学,2012(2):81-89

[6]汤敏关于扩招的几个问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2):70

[7]雷洪德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变化的特征及其成因[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7):46-52

[8]张宝玲,王斌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十年来发展的思索[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116-119

[9]李彬彬,杨晓萍高等教育规模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基于西北五省(区)高校扩招后的分析[J].教育经济与管理,2015(1):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