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石材雕刻设计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石材雕刻设计范文1
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丹陛望月广场工程,丹陛望月广场石材雕花的总面积为:2140,底板采用青石板凿毛处理,面层采用芝麻白花岗岩拼接后人工雕刻卷边牡丹图案。
大面积的石材雕花在类似工程中比较少见,而且雕花石材还需要卷边处理后,配合安装LED照明系统和排水装置,每块石材的下料、运输、拼接、雕刻、打磨修边都是关键工序,在施工中往往存在材料破损、尺寸偏差、卷边不匀称、拼接不自然、表面粗糙的问题。所以选择卷边雕花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其中的技术难题进行攻关,力求在提高工程质量的同时缩短工期、节约成本。
2、目标设定:
通过制定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及观摩类似实体的施工后,确定实施目标为:确保大面积石材卷边雕花一次成型合格率达到95%以上。
3、原因分析:
将外观缺陷排列图作为分析的主要依据,施工工序上从下料、运输、拼装、雕刻、打磨、养护这几方面作为主要研究方向,技术要求上从图纸设计、材质要求、弧度控制、平整度控制、接缝处理、雕刻精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运用了头脑风暴法则,广泛收集各方的意见,深入石材厂家实地考察,现场组织试验段铺装及制定标准流程并从人为因素,机械设备因素、材料因素、环境因素和施工方法这五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并绘制了原因分析鱼刺图,从鱼刺图的末端因素的排查中发现了目前存在问题的原因表,见附表:
正是因为在雕刻关键工序交底不清、石材破损及裂缝、质感不够细腻、需要二次深化设计、雕花卷边易受到雨水的冲刷这些主要因素的影响,使石材铺装中存在了材料破损、尺寸偏差、卷边不匀称、拼接不自然、表面粗糙,现状调查后合格率仅为85%,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改进措施使合格率达到95%以上作为本次研究的目标。
原因分析 表
序号 影响因素 末 端 因素 确 认 方 法 确 认 情 况 确认结果
01 机械设备影响因素 机具使用不当或不全
现场确认
切割、凿、剁、刨、刮等专业雕刻机具配备不足或使用方法不正确,没有充分发挥机具的效果。 主要因素
02 人为影响因素因素 关键工序交底不清
现场确认 工人在施工中对每道工序的工艺要求含糊不清,不能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来进行施工。 主要因素
03 施工方法的影响 质感不够细腻
现场确认 从拼接、打磨、修边、养护控制各个关键环节中发现没有做到精细施工,存在表面粗糙的情况。
石材复制和放大技术没有的得到充分应用。 主要因素
需要二次深化设计
设计室设计
现场确认 设计院只出示了初步设计方案,具体的大样拼接设计级雕花细部造型需要广泛征求石材加工厂和有关专家的意见进行二次深化设计 主要因素
04 环境影响因素 雕花卷边易受到雨水的冲刷 设计排水方案
现场确认 设计图纸没有考虑到排水和工艺美观的联系,需要就排水系统进行巧妙的处理,使整个石材铺装外观不受影响同时具备排水功能。 主要因素
4、制定对策及采取的方法:
针对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制定出相对应的对策和方法:
(1)、通过增加配套的小型石材加工机具和正确使用来保证精细加工。具体措施有:现场增加6―8台角磨机和5―8台切割机,确保满足现场大型雕刻和打磨的要求。 采用雕塑刀,用于刮、削、贴、挑、压、抹塑和造型。增加小型刀具如:刮刀可切削造型和做衣纹,有各种圆弧形和方形双面,采用石雕凿。为钢质杆形石雕工具,下端为楔形或锥形,端末有刃口,用锤敲击上端使下端刃部受力,按刃部形状分。尖凿、平凿、半圆凿和齿凿。敲击工具采用石雕锤,配套大、中、小三号。直接以锤面敲击石块,造成粗犷厚重,浑然一体的雕塑感。剁斧用于直接剁砍石面,砍出工整平行的细线,能加强雕塑体面的方向感、韵律感。加设弓把:为雕塑用卡钳。可测量距离,有两个可开合的象牙形卡脚,也可随时改变卡脚的弯度。采用比例弓把,是雕塑放大用的度量工具。
(2)、对下料尺寸的要求、运输及现场卸货、拼装、打磨、修边养护等关键工序进行分解交底。由总工给施工技术人员交底,再由施工技术员向班组长专项进行交底,班组长。分工种向操作人员交底。交底人被交底人签字,形成交底纪要,在施工中严格执行检查交底的实施情况。
(3)、石材运输过程中采取保护措施采用吊车或叉车卸料时有专人指挥,不合格石材坚决要求退场,加强质量控制细小破损和裂缝采取修补措施处理
严格控制拼装接缝,后先进行切边,粗磨2―3遍,使边角方正、无扭曲、缺角、消除卷边雕花均等现象。清理后二次细磨2遍,采用小型配套打磨机细磨,细化收边弧度、精度提高观感质量。地面石材、铺装必须牢固,铺装表面平整,色泽协调,无明显色差。接缝平直、宽窄均匀,石材无缺棱掉角现象,非标准规格板材铺装部位正确、拼花线性流畅,流水坡方向正确,表面洁净。
(4)、邀请设计单位、石材加工厂家对牡丹雕花工艺进行二次深化设计,并由各方专家对方案进行可行行分析论证。
(5)、应用自由坐标法解决石材的复制和放大技术,使雕刻具有神韵。
在原型底部找出水平面,放置在划有坐标格的平板上,沿原型底边画出平板相交的线,以便可以把原型反复放回原处,并在原型底边找出十字坐标线。坐标线的空间垂线最好穿过原型的高点。用两把钢角尺平行放置一标准长方块使两者有3厘米左右的间距。垂直放在平板上,两钢尺直角点在同一线坐标线上,让铅笔依靠在两把钢尺上,上下、左右滑动,就可以在原型上标出十分准确的空间垂线,用同样的方式把前后、左右的四条垂线找到,最后四线将交于一点。这样基本的平面坐标和空间坐标就建立成了。并且是无论什么样的转折都可以画出垂线来。在原型上自由选择空间坐标线和坐标点,原则是正面较宽处标正面坐标线和点;侧面较宽处标侧面坐标线和点。坐标线和点的寻找方式和第二步相同。注意正面坐标线和侧面坐标线一定要错开。为坐标点做尺度标计要从中心坐标垂直线向两边标,如:左1、2、3 右1、2、3 ……。凹处同样要标记清晰。
在选定石材上找出底面坐标,并及时切出平面。以底平面为标准,在石材上找出空间坐标线。用等比放大找出正面、侧面的主要坐标线和点,并以为基础,切除大荒。然后把断开的坐标重新标清晰,继续找其他坐标线和点,并不断切除多余部分。找的坐标线和点越多,形就越准,神韵也越接近原型。
(6)、卷边雕花整体排水采用打孔填埋式技术,在石材铺装完后进行人工粗凿面,直至外表直观形成碎石铺垫。用1:1牡丹雕花拓片铺粘在地面石材上,画出其连接空隙,用打孔机打出直径从20---50mm不等的孔洞,并清理铺装时的砂灰垫层掏挣。拿其同材质的青石板碎石填在孔洞里,表面用粗凿面打出。 碎石填平,以至表面效果又能排水之功能。
5、效果检查:
通过实施QC质量程序的控制,整个工程的质量、进度得到有效的保证,特别是解决了施工中需要攻关的技术难题,使石材雕刻一次性合格率达到了95%。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攻关效果。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6、小结:
目前大面积景观广场的石材雕刻在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和持续的改进最终形成企业的施工工法,使工艺更加成熟化和流程化,完全可以提高成品的一次性合格率。
依据标准及参考文献:
[1]、刘振江、郭树军 《石材雕刻(圆雕)产品技术规范》。2010年1月1日颁布实施。
石材雕刻设计范文2
0引言
汉代的画像石,是我国历史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也是汉代图像造型艺术的典型形式.汉画像石是附属于墓室与地面祠堂、墓阙等建筑上的雕刻装饰[1],其作为祭祀性丧葬艺术品,乘厚葬之风、跨两汉之界、造民族之魂,正如鲁迅先生评价画像石所指出的———“深沉雄大”之感,是中国汉代丧葬礼俗中形成的独特的艺术形式.”汉画像石是由称作“师”的石工和被称为“画师”的画工共同完成的,因而它的制作实际上包括了雕刻和绘画两种技法[2].但是,由于色彩难以保存,人们见到的画像石往往仅成了雕刻作品,进而将其制成拓片,供人玩味、探究.
从20世纪初期开始,不少专家学者对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进行过分类和研究[3].由于各家所依据的分类原则不同,造成各种雕刻技法的名称各异,同一雕刻技法,各家的叫法也不一致.直至2000年,由信立祥先生著述的《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3]一书中,将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归结为线刻和浮雕两个大类,其中线刻类细分为阴线刻、凹面线刻和凸面线刻3种类型.浮雕类也细分为浅浮雕、高浮雕和透雕3种类型,成为了现在普遍遵循的雕刻技法表现形式.在大保当出土的画像石中,雕刻技法多样,技艺精湛,与其罕存的彩绘相互衬托、互为升华.近年来文献[4-6]对陕北神木大保当画像石的彩绘艺术、文化内涵以及在特殊地域环境中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为了全面地表现大保当画像石成熟、精湛的表现手法,灵活多样的雕刻语言,本文分析并归纳出大保当画像石的雕刻手法及雕刻技艺,得出汉代大保当画像石不仅体现了汉代艺术粗犷、豪迈的雄大之气,以形就势、随势化韵的意味,而且显示出汉代艺术的雄强扩张和楚文化放浪不羁的双重浪漫特征.
1大保当画像石雕刻手法
大保当汉画像石其图像的造型方式都是将物象以外的余白面削低,以减地表现,使物象呈平面凸起的形式存在.其物象凸面可分为3种表现形式:(1)凸面阳刻,即物像以外减地,物像细部不用刀刻,而用墨线勾勒;(2)凸面线刻,即物像以外减地,物像细部以阴线刻表达;(3)凸面阳刻与线刻结合,即物像以外减地,物像细部用阴线刻和墨线勾勒结合的方法.其减地手法亦可具体体现为凿成麻点纹,凿成条纹,铲地打平等3种.其中,物象凸面的表现形式与减地手法在不同的画像石上互相交织使用,使大保当画像石图像造型艺术的雕刻手法呈现出多样性与丰富性.
根据以上的形式划分,结合对1996年至1998年神木大保当所出土的60余块汉画像石余白面的处理手法和图像细部表现方法的逐一分析、研究,本文将大保当画像石的雕刻技法归为3种类型7种表现形式(如图1).(因2011年第12期《文物》杂志中所发表的《陕西神木大保当东汉画像石墓》一文中,所提到的于2008年秋季,大保当老米圪台城址东南三座汉墓中新出土的10块画像石并未在其发掘简报中以照片形式展现其艺术全貌,故本文未将此次出土的画像石列入研究范围之内.)
1.1凸面阳刻类
(1)凿点纹减地凸面阳刻
凿点纹减地凸面阳刻,即将余白面为减地时留下的细密点状凿纹,物像细部不用阴刻线条,而由画工用墨线来描绘的技法.这种雕刻方式所刻画的物像内容,其画面的主题形象动态塑造,完全依赖于轮廓线的定位表达,将凸面与减地,平面的凿点肌理分割开来,形成极强的对比效果,使物像呈现出极富节奏感的剪影式团块,体现出独特的造型艺术与动势表达.这种技法在大保当汉画像石图2凿点纹减地凸面阳刻(以M1门楣局部为例)的雕刻技法中运用较多,为人们提供了全面认识陕北汉画像石,尤其是这种个性鲜明并在陕北画像石中占主导地位的汉画像石表现技法的机会.图2为M1门楣上栏涉猎图局部,骑猎者张弓引满弦俯身追射两只飞奔之鹿,鹿以墨线勾勒,身上有黑色斑纹,其中一鹿身涂红彩滴,表示已经中箭受伤.骑猎者左上方刻猎鹰捕兔,猎鹰羽毛以墨线勾绘,正弓背欲擒爪下野兔,形象生动,趣意盎然.骑猎者后随一鹿一狐,皆负伤亡命,鹿在奔跑中惊眸回首,十分传神.用凿点纹减地凸面阳刻的表现手法,动态拙朴夸张,呈现出古拙大气的艺术效果.余白处大面积布满细密的凿点,规整、紧凑,营造出涉猎场面紧张、刺激、扣人心弦的氛围效果.与物像凸面的剪影动势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射猎者势在必得与四周猎物慌忙逃窜的画面场景.
(2)铲地凸面阳刻
铲地凸面阳刻,是将余白面铲地成平面,物像细部不用阴刻而用墨线勾勒的表现技法.此种技法与第一种的区别就在于余白面的处理方式.这种技法,主要在东汉中晚期流行于汉画像石的第三分布区即陕北和晋西地区[3].减地的平面处理相较于凿纹或凿点的方式,更能体现出主题物像的强烈剪影效果,尤其在制作成拓片之后,余白中大面积毫无墨痕显现,使物像清晰、简洁.如图3,M9门楣左栏车马出行图局部,图中一辆轺车,二马挽车,其中一马昂首奋蹄,另一马回首嘶鸣,姿态矫健.铲地凸面阳刻的表现方式,使物像的造型更为简练、生动,在观者的眼前显得更为凝练,把全部的视觉焦点投向了主题物像的造型艺术之美.
1.2凸面线刻类
(1)凿点纹减地凸面线刻
凿点纹减地凸面线刻,即将余白面为减地时留下的细密点状凿纹,物像细部用阴刻线条表达的技法.此种方式在大保当汉画像石中仅以M18左右门柱及门扉中出现.如图4,此为M18右门柱下部一奔鹿的形象,此鹿向左侧惊慌飞奔,余白面及物像眼睛、嘴巴及鹿身斑纹均以阴线与小麻点表示.体现出鹿受惊飞奔的紧张气氛.
(2)铲地凸面线刻
铲地凸面线刻,即将物像外的余白面铲低成平面,使物像主题平面凸起,物像细部用阴线刻表达.如图5,M20右门扉局部中所表现的朱雀与铺首衔环形象.朱雀振翅展羽,昂颈腾足,顶翎后扬,翅膀蓬张,尾作三枝,墨线和细线表现羽毛,兼施朱彩.朱雀的喙、眼均阴刻而成,内涂以朱色.其下刻绘铺首衔环,山形宽额,双耳平张,阴刻表现耳廓.独角竖立,作桃形.圆唇厚舌,方颌獠牙.眼、鼻、嘴均以阴线涂彩表现.凿地方式突出物像造型,物像中所施阴刻位置,多在神兽五官神态之处,面线结合,主题突出,表现其威严,以起到震慑效果.
1.3凸面阳刻与线刻结合类
(1)凿点纹减地凸面阳刻与线刻结合
凿点纹减地凸面阳刻与线刻结合的雕刻方式,即物像细部运用阴刻线条与墨线勾勒穿插交替的表现技法,余白面为减地时留下的细密点状凿纹.这种方法突出体现了画工对画面主题形象所要传达出的意境的把握.阴刻线条与墨线勾勒结合使用,使人们看到了经过细致考量后,技法纯熟、经验丰富,极富艺术表现主动性的画面效果.如图6,此为M1左门扉中铺首衔环的形象.铺首兽头形,山形独角,双耳,怒目贲张,衔环暴齿,方舌外露,方颌,颌下垂三绺须.兽头眉、鼻用阴刻线条,耳及角上用朱彩绘三角形,赤眼墨睛,须涂墨彩,面部黑线旋涡纹表现肌肉.衔环粗壮厚实,以黑红曲线彩绘.细密的凿点纹减地所形成的肌理余白,突出了铺首衔环的主题形象.物像眼、眉、鼻采用阴刻线条,使神像五官突出,充分体现出其威严怒目,表现震慑、不可侵犯之感.而衔环之上,以黑红曲线彩绘表现的线条方式,将装饰形态与主题阴刻线条明显区分开来,主次分明,体现出二维空间之上线与面的合理表达.
(2)凿条纹减地凸面阳刻与线刻结合
凿条纹减地凸面阳刻与线刻,即图像细部用阴刻线条与墨线勾勒结合来表现,余白面为减地时留下的细密平行凿纹.此种技法在大保当汉画像石中所凿条纹分别呈横向、纵向以及斜向走势,基本在突出物像形态的基础上,根据墓门构件的体态造型而定,如在横幅的门楣之上,余白凿纹呈横向略带小角度斜纹走势,以体现画面舒展,具有显著的拉伸之感;处于体量窄高的门柱之上,凿纹又呈现出纵向排列之势,体现出画面修长、物像由上至下贯穿之感;而在门扉之中,凿纹多成横向略带小角度斜纹表现,将朱雀、铺首衔环、青龙或白虎等神兽形象满版刻于门扉之上,配以横向凿地条纹,体现出一种横向的外延张力,表达了门扉之上物像不甘于狭小的空间,体态与神力的向外扩张.如图7,M16右门柱左上栏中,蔓草纹与祥禽瑞兽穿插的图像造型.自上而下,鸾鸟昂首翘尾栖于枝头;苍龙瞠目吐芯,仰天长啸;雄狮作下山势,鬃毛倒竖,翘尾腾足,张口暴齿,怒目圆睁;神鹿昂首静立,神情安逸.祥禽瑞兽均以墨线勾勒细部配以神情的阴线刻表达,并施以红蓝相间的色彩,加上与蔓草纹行云流水线条相呼应的纵向凿纹,使整个画面色彩缤纷、生动流畅.
(3)铲地凸面阳刻与线刻结合
铲地凸面阳刻与线刻结合,即将物像外的余白面铲低成平面,物像细部用阴刻线条与墨线勾勒结合来表现的技法.阴刻技法与墨线描绘交替使用,各尽其责,表现出画工的高超技艺.图8为M20右门柱局部物像,上部的重檐阙,檐部以斜线阴刻表示瓦脊.阙下立柱上承斗栱.其上庑殿顶望楼,二层的周围平刻卧棂式栏干,栏杆及檐部均加施红彩.望楼内端坐一人,作瞭望状.面部以墨线勾勒,冠饰不清.一门吏博带束腰,弓腰拥彗,立于阙下.彗柄较长,与左边单立柱在视觉上形成平衡,独具匠心.画面中铲地凿底突出物像,重檐阙上以阴线刻绘结构,突出了以建筑为主体形象的画面.而阙中人物面部采用墨线绘制的方式,表现出人物位居高远不清,从而模糊难以辨认.体现了在二维平面之中表现三维空间的立体效果.
2大保当画像石雕刻技艺
根据刘宗超先生的观点,汉代的造型艺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汉代造型艺术的初期(西汉初期70年左右);第二个阶段,汉代造型艺术的建立与发展阶段(西汉武帝时期至东汉章帝时期);第三个阶段,汉代造型艺术风格的完善期(东汉和帝时期至汉末).这其中第三阶段是汉代造型艺术完全成熟与高度发展的时期[7].从大保当汉画像石的考古发掘中,可以见证的时间段正处于上述第三阶段,即汉代造型艺术的完善期,属于汉画像石发展的成熟与高峰时期,无论从雕刻手法上还是彩绘技术上,都达到了较高的造诣.而这种雕刻技法中所显现出的艺术手法与艺术特色与它所附着于的石材载体属性是分不开的.石材作为汉画像石艺术重要的依附载体,其物理特性成为了工匠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基本因素,顺应其属性的局限,发掘其材质美感,使它直接影响到雕凿时选用的技法、手段、产生的画面效果,乃至选取同类石材所产生的整体造型艺术风格,从而创造出符合所选石材属性特色的艺术效果.将制约中的被动转化为创作中的主动.
一般来说,汉代的画像石都是就地取材,由于各地区石材的成分和质地不同,采取的雕刻技艺和手法也略有迥异.汉画像石主要的石料有两种:一种是石灰岩,俗称“青石”,石质较细,硬度也较高,打平磨光后呈浅灰蓝色或灰白色.另一种是页岩,因有沙粒成分打平后石面较粗,俗称“砂石”,呈淡褐色.砂石较松,不适于刻细线,画面多为块面或较粗的线[8].陕北神木大保当汉画像石的石材正是这种不易细作、质地粗犷的页岩.石材的局限使得对精巧细微之处难于表现,从而形成了图像更为厚重大气、古朴凝重的剪影之感,加之运用墨线与色彩来体现细节,手法丰富、多样,产生出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因此,才形成大保当画像石如此独特的雕刻技法.在大保当大量画像石艺术作品中不难发现,以上雕刻技法3种类型7种表现形式的使用正是艺术创作者扬长避短、大巧似拙艺术表现精髓的集中体现.其一,由于石料的天然性质,质地粗,且不易追求细节,在雕刻时就需要特别的谨慎,不能由于材质的原因而导致雕刻的失败和损坏.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的雕刻水平.其二,在减地过程中,新增了凿点纹,不仅丰富了物象减地的方法,而且在石材天然性质的处理上,雕刻过程中能尽可能地减小石材的震动损坏,大胆的运用了不规则肌理效果,丰富了画面内容.其三,巧妙地隐藏石材的自身缺陷,以面的形式为表现主体,注重体量的塑造.体现汉代深沉雄大的朝代精神和艺术表现形式.由此,通过对大保当汉画像石所表现出的成熟精湛的雕刻技艺的分析可以看出:
(1)在当时的生产力状况下,对雕刻对象进行艺术创作中关于技法的考量,已经体现出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和谐之美,整体性与局部性的共存之意.在表现同一墓门构件过程中多种雕刻方法综合使用,结合石材物理特性,整体把握画像石所要表现的内容题材和造型特点进行艺术创作,使物象表现更加生动、丰富,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体现了古人的艺术创作精髓.这种科学的设计思维值得我们学习和深入研究.
(2)由于大保当画像石所采用的石材质地粗糙且不易雕刻,受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工具的制约,劳动人民因材施艺,巧妙地运用不同的雕刻手法弥补了这一自然条件的不足,刻画结合使画面更加生动和具有艺术感染力.才使我们今天看到了如此精美的汉画像石艺术品,这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历史留下的宝贵财富.
(3)生产工具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发展和生产力水平.在当时特定的生产状况下,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并体现一定的社会文化.
3结束语
石材雕刻设计范文3
55岁的伊藤博敏是日本长野县松本市土生土长的石雕艺术家,在他手下,正融化的雪糕、餐盘上的牛排、打发时间的扑克牌、小零钱包、T恤等,都由天然石材雕刻而成。他在保留石头天然纹理、形状与质地的同时,搭配金属拉链、毛发、鞋带等材质,把金属、陶瓷、绘画等工艺技法结合,令坚硬的石头变得“柔软”起来,可任人切割、折叠或收纳,当然,还能露齿微笑!此刻的石头,就像一个来自外星的小生物,充满幽默感,往常平静的生活被这个伪装高手一举打乱。
这样的创意,早在伊藤博敏大学时代就有了雏形。1982年,当伊藤博敏从东京大学艺术学院一毕业,就接管了已有130年历史的家族石材生意。但他一直希望石头成为具有现代美感的艺术品,而不只局限于铺路、修花台、刻墓碑等常规用途。
于是,伊藤博敏在家里开辟出一块地方做工作室,专门做石头雕塑。因为受比利时的勒内·马格里特和西班牙萨尔瓦多·达利两位超现实主义画家的影响,这些看上去似是而非却又有脸有目的石头在伊藤博敏手中诞生。直到六七年前被发现放到网上,前往伊藤博敏石材店里的顾客群才变得丰富起来,订墓碑的老人中混迹了收藏家和园艺设计师。
“与美国把生活方式摆在首位不一样,日本的手工艺是可以与琐碎的生活并存的,因此我还是得经营家族石材店。”当伊藤博敏在名利双收的今天,他90%的工作时间还是在售卖日常所用的石材、石像,由于艺术石雕的订单增多,他只好在晚上雕刻,去附近河边捡石头的闲暇时间也少了许多。
一块龇牙咧嘴的石雕约一两千元,供不应求,伊藤博敏却未想过涨价,“我就是在玩。”每天,伊藤博敏都会巡视石材堆,翻捡出造型独特的石头,看它们像什么。在创作《吸血鬼》之前,伊藤博敏说总觉得这块石头在看着他笑;《夏天》是两件白色圆领T恤,曾被店员当做瓦砾丢弃一旁,伊藤博敏发现它的横截面看上去像棉麻纹理,于是T恤得以诞生……石头在伊藤博敏眼中不只是一种材质,而是大自然对他的吸引力,令他着迷。
石材雕刻设计范文4
眼前的金色木盒纹理致密,表面雕刻着红花枝干,一只青绿色的螳螂正昂首举镰,藏匿其中……动与静的结合,以及黄、红、绿三色的巧妙搭配,让这件工艺品充满了简约灵动的质感。当伸出手去触摸时,却发现它竟是如此的冰凉。原来,这看似木质的盒子,是用滑石雕刻而成。
“以逼真的外表带给人们惊奇,用亮丽的色彩打动人心”,滑石雕刻品牌“五岩画”玩的就是创意。品牌创始人尹肇锋是位30出头的香港人,3年前,他意气风发地在深圳南海意库设立了“五岩画”总店,意图用现代审美元素去唤醒古老的滑石雕刻艺术。
骗人的石头
总店自成立以来,“五岩画”便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入门处的人像雕塑到店内的艺术摆件,个个独到。尤其那些光泽亮丽的印花“木盒”,以及“藤编”储茶罐,更是精致细腻、美轮美奂。
人们都期待惊喜,意想不到的瞬间能给人莫大的满足感,而“五岩画”正是抓住了这种心理,用石材去模仿其他材质“混淆”人们的视线。“这件微缩五斗橱,骗了很多人的眼睛。”尹肇锋手指着的“藤编”五斗橱高20厘米,青黄色的“藤条”散发出轻柔的韧劲,交织紧密,就算凑近看,也很难看出破绽。
雕刻一件滑石作品,并不容易。制作前,要先设计出造型,之后工匠必须严格按照图纸上的结构去雕刻,不能出一点差错,否则会影响滑石的模仿效果。比如在制作藤编纹路时,需运用镂雕技艺,让“藤条”之间层次分明,使作品更加逼真。
“说实话,成为一名创业者,并涉足工艺品领域,连我自己也没料到。”谈及创业的伊始,还要从尹肇锋在澳大利亚留学时说起。
18岁那年,尹肇锋前往悉尼就读工商管理,碰巧遇见了一位从事石雕行业的老板Nguyen Hung。与Nguyen Hung深入接触,尹肇锋逐渐对石雕产生了兴趣,便跟着对方学习起了雕刻。
有一次,Nguyen Hung从老家越南带回一件工艺品,一个泥黄色的土著小人,制作工艺比较粗糙。尹肇锋将它拿在手里,发现触感细腻光滑,摸起来十分舒服。后来他得知这种材料叫滑石,可以用来制作滑石粉,也可以用于雕刻。由于这种石材颗粒细腻,在所有矿物中质地最软,适合精细雕刻。尹肇锋忖思着,能不能在滑石上玩出些新意呢?
正巧,一本《中国青铜史》给他带来了灵感。书中,他得知古代石器出现最早,之后出现的青铜器、铁器都是根据石器造型演变而来。这种发展与模仿的关系给了尹肇锋启发――运用滑石那独特的可塑性,去模仿其他材质。
尹肇锋回忆,那时他已经不是单纯的雕刻爱好者了,在他心中,已埋下了“创业”的种子。他准备将滑石雕刻引进到中国,用创意开拓一片新天地。
带来幸运的花瓶
追随自己所想,尹肇锋的脚步一刻都没停下。2011年完成学业后,他在Nguyen Hung的帮助下前往越南联系到滑石原材料卖家,在当地雇佣了一批资深的石雕艺人建立了工厂。而后他回到香港,成立了设计师团队专攻产品设计。剩下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在深圳开一家实体店实现产品的销售。
由于没有人脉关系,尹肇锋跑遍了深圳繁华商圈,都没有谈成开店事宜。后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前往了蛇口南海意库文化产业园。恰巧产业园的租赁总监是深圳大学美术系的教授,当他看到尹肇锋带去的滑石花瓶后被深深吸引:带有弧度的长方形花瓶上,几朵橘红、天蓝的百合花相互竞开,与细长的绿叶交织在一起。色泽把控的到位、花形设计的巧妙,赋予了花瓶时尚华丽之感。不用插鲜花,光是摆放在那,自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虽然作品得到赞可,无奈园区的理想位置都已经签了协议,尹肇锋一行人失望地找了个酒店暂且住下。没过几日,那位总监突然打来电话,说有家位置不错的店面因老板生病住院放弃了签订协议。尹肇锋喜出望外,立马赶到产业园签下了那间店。事后,那位总监道出缘由:“我是看中了你的产品,才帮你这个忙的。”尹肇锋感慨万千,“有些时候,过硬的产品往往比人脉更有用。”于是,那件滑石花瓶成了尹肇锋心中的“幸运物”,别人出再高的价,他也不卖。
早在创业之初,尹肇锋就制定了两条产品线,一是用滑石去模仿其他材质,以“奇”制胜;二是依靠设计以及色彩的搭配,赋予滑石全新的活力。滑石产地遍布全球,每个地方的滑石品质各不相同。中国山东、辽宁、吉林等地盛产滑石,滑石雕刻有上千年历史,文化虽然源远流长,不过雕刻造型大多过于传统,主要以花鸟、鱼虫、动物、山水、人物为创作对象,并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
尹肇锋试图在保留传统工艺之余做一定的创新,在作品中融入日本或北欧的简约设计风格,然后用颜料对作品局部进行上色。“虽然雕刻在滑石上的仍是花鸟鱼虫等传统元素,但我们搭配了绚丽的色彩,能让人眼前一亮。”
在追求产品创意性的同时,尹肇锋也很重视产品的实用性。“我们创作时一直强调一点,我们做的是工艺品,而不是艺术品。哪怕最浮华的作品,它都有自身的实用功能。”他拿起一个模仿广西侗族手鼓做成的石雕罐子,将盖子打开,“滑石密度极高,是储存茶叶的好器具,所以我们将它设计成了茶叶罐。”而一旁的方形石雕盒子则可以放在洗手间,供女士摆放耳钉、戒指等饰品。
以慢求进
有设计创意做卖点,本身又具备实用性,“五岩画”这一路走来也算顺畅,不过尹肇锋并没有大力推广宣传过自己的品牌。他依然以实体店为根据地,逐步发展自己的客户,动作虽小,却一步一个脚印。
“我们的滑石产品都是纯手工雕刻制作,属于高端定制。”考虑到人力以及产品质量的问题,尹肇锋坚决抵制量产。面对网络的日益发达、商业竞争的愈演愈烈,尹肇锋并没有选择通过网络快速提升自己的知名度,而是选择了传统的方式:口口相传,即通过好口碑,借助老客户之间的赞许来间接宣传“五岩画”产品。
很多朋友都纳闷,既然都有一定的客户群,为何不努上一把力加快推广速度?“因为很多人还不了解滑石雕刻。”尹肇锋解释,“五岩画”的产品价格在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由于这门工艺是地方性的,只有个别出产滑石的地方才有滑石雕刻,所以这种工艺并不是人人皆知。有些顾客将产品买回去后,被其他人告知这是用石粉、树脂做的,导致顾客又折回店中询问缘由,弄得人哭笑不得。所以,这种陌生的工艺并不能急于推广,否则会得不偿失。
为了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与顾客之间的耐心交流变得极为重要。面对一些比较年轻的客户,尹肇锋会派人通过微信与他们进行一对一的对接,进行送货上门的服务;而面对那些年长更喜欢逛实体店的顾客,则加强店内服务质量。
除了面向个人,“五岩画”的产品也很适合公司礼品定制,以及酒店宾馆里的陈列摆设。不过尹肇锋会严格把控订单数量,每次接单数量最多100件,如果超出自己能力范围,不做这笔生意都行。“做一个普通的储物盒就需要2周时间。切割、精雕、打磨、后期上色,步骤一个都不能少。”在产品质量这一环节,尹肇锋抓得很紧,每次检验产品时,他都亲力亲为,一旦发现有瑕疵的作品,当即处理,然后重新再做。
“每当顾客来到店里,触摸滑石后露出惊讶的表情,我就会很开心。”尹肇锋坦言,这种意想不到的惊喜可以让人们重新审视石材的多变性,用“变身”赋予传统更多的创意与美丽。
对话
为何不考虑将滑石雕刻工厂建在国内?
尹肇锋:虽然滑石这种石材在很多地方都有,但不同国家的滑石在颜色上或者硬度上都会有差异,我认为最适合雕刻的滑石还是在越南。因为原石材料进口税率偏高,我选择在越南设立工厂,制出产品后再运回国内。
为何要选择在深圳开设第一家实体店来宣传自己的品牌?
尹肇锋:深圳是一个很国际化的地方,这里有很多外国人,“五岩画”可以通过他们向海外进行宣传。还有深圳是个高端消费城市,刚好符合我们高端定制客户群体的需求。
石材雕刻设计范文5
关键词:现代城市 公共雕塑 材料 加工工艺
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现代城市公共雕塑开始变革,题材上走出了人物雕塑的藩篱,材料和加工工艺方面也不断拓宽领域,探索雕塑与环境、空间、材料、工艺之间的联系,让城市雕塑向更广阔的空间发展。
一、铸铜雕塑
(一)材料 。铜是现代城市雕塑的主要材料之一,它有不容易被氧化的特性,且质地非常坚硬,通过工艺加入锡后可以融化成青铜,青铜是非常好的雕塑材料,可以锻造比较复杂的雕塑工艺,这是由于青铜的流动性比较好,相对于铜1083摄氏度的熔点,青铜的熔点只有800-960摄氏度,而且比铜的硬度高很多,优势明显。
(二)现代失蜡铸造工艺特点。失蜡铸造工艺一直备受现代艺术品的青睐,它的特点突出,技术多元,常用的铸造技术有多层型壳熔模铸造、实型铸造和树脂砂型铸造。在计算精准的铸造工艺中多用实型铸造和多层型壳熔模铸造。这种铸造一般都被要求表面光滑、制作精良、工艺复杂、与原形像接近的艺术品选用,可以获得很好的艺术效果。而树脂砂型铸造工艺多被表面粗犷的城市雕塑所选择,它具有易成形耐保存,容易清理的特点,特别适合大型的城市雕塑。
(三)失蜡铸造的工艺流程。首先需要翻制模型,在原始的造型上把翻制模型制好以后,在模型内注入热蜡,经过短时间冷却得到一定厚度的蜡壳。完全冷却后将模型里的蜡壳取出来,蜡模完成。浇筑的蜡模有很多瑕疵要进行修整。工序完成以后将蜡模固定在浇注通道上,将混合石英砂的涂料覆盖在蜡模上,浇注通道的内外表面也要覆盖。干燥后的涂料使蜡模外面又有了一层石英壳模。把完成任务的蜡模融化掉,然后将铜液注入壳模空间,等到铜液完全冷却之后把壳模去掉,初步完成铜铸雕塑作品,再经认真细致的打磨、修整、抛光等工艺处理,按上底座,完成作品。
二、金属锻造雕塑
金属锻造,在城市雕塑中与传统的锻造工艺不同,现代锻造工艺是在手工敲打金属板成型之后,通过其他工艺的深加工完成雕塑创作。这种焊接、铆接的工艺帮助金属锻造雕塑完成比较简洁的作品。雕塑锻造的材料比较多,钢板、铝板、钛合金板等都可以实现锻造的技术。
(一)材料与工具设备
1.材料。首先是金属板,以铜板为例,有紫铜和黄铜之分。紫铜比较柔软,适合表现一些造型比较精致的雕塑。S铜比较坚硬,适合现代抽象的雕塑表达。其次是焊条。连接金属板材之间缝隙,通过高温融化连接金属。第三是焊药。由硼砂和硼酸粉构成,用来加强焊料和焊件结合力。第四是焊接骨架,使用钢筋等钢材。
2.工具与设备。锻造工艺设备很多,通过专业的工具设备的使用,达到最好的锻造效果,氧化瓶、乙炔瓶、等离子切割机和焊枪。还包括电剪刀和铁锤等锻造工具。合理使用工具能让雕塑作品有更好的呈现。
(二)锻造工艺流程
1.模型制作。使用锻造工艺制作的雕塑作品在设计好之后,首先要雕塑成模型,一般都是泥塑模型,然后用石膏或是玻璃钢进行翻制,有的作品需要分段翻制,因为体积庞大,一次无法完成。
2.画下纸样。通过纸样把雕塑每一部分的形状剪出来,根据雕塑的形状,越精确越好,然后把剪好的纸样在铜板上用专用剪刀剪下铜板。
3.锻造。把剪好的金属板固定在雕塑模型的对应地方,然后进行敲打,使金属板与模型完全契合,有些细节地方不能通过对金属板的敲打实现,可以先加热让其柔软之后再敲打。当每一块金属板都没有缝隙,把整个模型完全包裹起来之后,将金属板从模型上取下来,按照设计的样子拼接起来,接缝处进行焊接处理。边焊接边对照设计,力求呈现设计原样,不能马虎。大型的锻造工艺建造的城市雕塑,雕塑内部需要先制作钢筋骨架进行雕塑加固。雕塑焊接完成之后,要把接缝处进行打磨抛光,不留制作痕迹,让雕塑最完美的呈现想要表现的主题,不允许细节处有问题。
三、雕塑的石材加工制作
石材是城市雕塑常用的材料之一,石材比较容易获得材料,以其抗腐蚀、耐风化、使用时间长等特点多被设计者亲睐,很多城市雕塑都以石材为创作材料进行建造。
(一)雕塑石料
雕塑的石料有方料和荒料两种。方料是加工过的石料,根据设计的要求,按照雕刻模型的样式进行加工,有手工和机器加工之分。荒料是指轻加工的石料,有一定规格的原始料,这些荒料根据大小确定价格,大的价格高。购买荒料要进行仔细的核算,由于荒料形状的差异,有损耗的出现,一定要计算在内。
(二)石雕选材及加工工艺
1.石雕材料选材。我国的自然石材资源非常丰富,所以制作大型雕塑的材料可选择空间也非常大,大理石、青石等等都是非常好的雕塑材料。设计者可以根据设计需求自如的选择石材作为表现材料,花岗岩雕刻风格粗犷,大理石雕刻风格细腻。
2.石雕加工工艺。石雕的工艺分为粗加工和精加工。首先粗加工工艺,这阶段的工作一般由人工完成,通过点线仪把雕刻模型的数据过渡到石头上,这一步骤的操作要求非常精确和仔细,以保证石材雕塑接近模型。这个过程中也有通过切割机完成的做法。无论是用哪一种石材进行艺术创作,都需要根据设计的具体要求进行特殊处理。粗加工之后的安装调试也非常重要,石料之间的契合情况,如果经过处理还不能完全符合建造要求,就要考虑换料,保证雕塑的品质与质量。其次是精加工工艺。安装好的雕塑作品要全面进行精加工,这是非常重要的过程,关系着雕塑效果的最后呈现。一般都先用水泥调色粉把缝隙填满填平,然后对雕塑进行精加工,保证在精加工的过程中石料的边缘不会损害,这时候设计者亲自操刀,特别是比较关键的部位,把握最后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蔺宝钢,陈雪华.城市雕塑艺术的成型与制作[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谭德睿.灿烂的中国古代失蜡铸造[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79.
石材雕刻设计范文6
关键词:传统文化;晋商;雕刻;艺术
雕刻是我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之一,其中木雕、转雕、石雕、共称“三雕”。山西雕刻艺术作为我国传统建筑砖雕主要流派之一,主要集中在晋中一代的民居建筑中,尤其以晋商建筑雕刻为代表,晋商精雕细刻的建筑艺术,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北方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和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
一、晋商的木雕艺术
木构件是晋商建筑的灵魂。它们不仅构成建筑的骨架,有些部件还构成建筑的装饰物,形成了晋商建筑丰富多彩的内容。乔家大院处处都可以看到木雕艺术作品。如各院的正门上都有木雕人物,而且各不相同。分别为天官赐福、三星高照、和合二仙、招财进宝、麒麟送子、回回献宝等多种形式。柱子雕刻也多种多样,有八骏、有松竹、有葡萄表示漫长久远、有垂瓜象征瓜瓜绵绵、有垂莲象征连生贵子,造型优美,栩栩如生。其中镂空式雕刻最具艺术性,是将整体构建雕刻出一种主体景物的效果。所雕刻花卉鸟兽皆跃然栏上,生动自然,这种雕发所雕刻出的作品,地与面高差甚大,最大高差可达十厘米左右。大院正厅的“连连有喜”,及门廊的“凤凰戏牡丹”的雕刻就属于这种技法。由于这是由完整的木材雕刻而成,因而又成为“高浮雕”。此外,合叠加式颐名思义,是一种复合组构的木雕形式。做法是先将地纹刻好,然后将片外加工刻成的人物景象再复合叠加嵌镶干底板的地纹上。从而组成各种内容的图案,这种做法的效果,较缕空式别具风味。
二、晋商建筑的砖雕艺术
晋商建筑虽然以木结构为主,但由于气候及观念等原因,建筑的维护结构以及—些结构构件钉大量砖石材料,这些材料不仅有功能作用,它们同时还是精美的艺术品。以王家大院为例,王家大院东园小门额枋仿国画长卷图轴雕以松竹梅兰寿石,树林间又雕梅花鹿两只,互相盼顾,颇有情趣;东院大门的额枋,雕以琴棋书画四艺图,周围衬以、牡丹、鼎等浮雕装饰纹图;西院偏门额枋,则在替子二龙头上方,雕以瑞云翩翩,以示乘苍龙青云直上。进入小偏门是私塾,其院门门框用4块青石雕成,上面刻以松、竹、梅、寿石、喜鹊,这一雕刻设计清新,刻制精细,既表现岁寒三友的清气,又体现喜上眉梢的喜气,透视关系也完全按照中国画散点透视手法,显示出其不合比例的合法性。东院内的石雕风景照壁,高2.6米,宽1.82米,被镶嵌在建筑物山墙内,起萧墙的作用,画面用平面阴线雕成,砂粒圆点做底纹,图纹为松、柳、山、水、楼阁,云气浮游于天空,小舟行驶在水中,煞是一片江南景色。建筑就其本体属性来说,融实用坚固与审美为一体,在修建过程中,对间架结构及其布局,除用力学掌握支点、力点、重点外,在造型上还可以体悟到它的美学趣味、价值观念、精神感情等
三、晋商建筑的石雕艺术
晋商建筑的石雕艺术,数丁家大院最为完整,艺术性较高,每个年代的石雕均具特色。例如在丁家大院中,石作构件应用广泛。其中有以下几种:一为柱础,所有建筑杆础,全部用整块石料雕琢而成,其中,尤以正厅和门廊施用者最为华丽壮观。门砧石这种专门为垫托门框的石质构件,几乎有门即施,但以大门、二门,厢房者雕刻得最好。踏石设在大门、二门和天井内,由于建筑台基皆高出地平面,故设踏石以登堂入室。这种构件不但数量多,而且雕刻细腻华丽。在丁家大院,柱础石内容丰富,样式各异,灯笼形、圆鼓形、六角形、宝瓶型等等,各个院子绝无雷同重复。上面的六角灯笼形柱础石,上下六个层次。各种石雕充分显示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四、各种雕刻协调统一,尊重自然
晋商建筑中的雕刻艺术伴随着晋商的生活习俗和其建筑的结构类型,不仅融合了当时的社会阶级形态,阐释了晋商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而且体现了晋商以及当时的建筑设计者对自然的尊重。如如灵石县王家大院,梁架往往采取“砌上露明”的方式,让梁架暴露在外,展现梁架的结构和木材的本色,又雕梁画栋, 即具有结构功能,又体现出和谐美观。王家大院大门上的门框装饰,其额枋也各有千秋,东院小偏门额枋仿国画长卷图轴雕以松竹梅兰寿石,树林间又雕梅花鹿两只,互相盼顾,颇有情趣。东院大门的额枋,雕以琴棋书画四艺图,周围衬以、牡丹、鼎等浮雕装饰纹图。西院偏门额枋,则在替子二龙头上方,雕以瑞云翩翩,以示乘苍龙青云直上。纵观整个王家大院,所以的主要雕刻品,都是成双成对,追求对称,而不让人感到重复,以体现协调统一统一,给人以完全自然的的感觉。
总之,许多晋商都曾历经艰辛,他们用自己饱含着汗水的业绩,衣锦荣归之后,给后人留下了这些雕梁画栋的宅院,这些雕刻精美的建筑,古色古香、突出了传统文化、给研究我国近古的建筑雕刻艺术提供了难得的直观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