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的教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生物的教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生物的教案

初中生物的教案范文1

案例教学就是通过对一个个具体生物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结论,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增长知识和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教师根据新课标内设的对生物教学的要求等等,设计恰当的、具体的案例来指导学生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比如说调查、思考、分析、讨论、表达等等,让学生学会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概念性和原理性知识,以求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产生良好效果,同时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的一种教学方式。

2 案例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案例教学对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案例教学再现了具体典型、客观真实的事例情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主动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案,这样有助于学生将知识内化,形成自己特有的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注重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优秀的教学案例,往往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欲,激活学生的思维。在案例教学中让学生对各种案例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允许学生形成不同见解,这一方面为学生展示自我创造了机会,另一方面为学生思维创造性的激发提供了平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及思维创造能力。第三,突出了学生群体的合作性。案例教学要求围绕教学主题,结合与生活实际相关的生物问题,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积极交流,相互合作,共同研讨,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增强了班级群体的凝聚力,使学生体验到相互交流和合作的乐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一些普遍性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的初中生物教学都是以教师根据教材与教学大纲来进行集中式授课为主要教学方式。大多数的教师都认为教材知识是个“标本”,是不容置疑的。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普通教学方式就是以教材为出发点,以教师灌输为中心,以学生为“容器”的一种方式。在课堂上,学生基本上体会不到学习的快乐,自然也就很难看到学生的灵气与活力。不过现在,随着课标的修改,有部分教师正在努力对这种以讲代导、以灌代启的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对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逐渐加以利用。虽然生物课堂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课堂的开放度依旧较低,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等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无论如何,教师还是没有走出引导学生朝预先设计好的标准答案里钻,变相地将教学参考答案及教师个人的观点强加给学生的怪圈,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独特体验与独到见解,令其无法学会独立思考,积极主动地学习。

4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有效运用

4.1 教学案例的选编

案例教学的准备包括学生的学习准备,以及教师的施教准备,而教师的施教准备主要以选编良好的教学案例为重。一个好的案例是决定整堂课质量好坏的条件之一,因此,案例最好要贴近社会现实生活。只有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的案例,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与分析。另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去参与社会调查,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精心地选编那些高质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而实质上案例教学就是由教师和学生借助分析少数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从中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方式。

4.2 对教学案例的运用

在运用案例教学的过程当中,只有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讨论氛围,提出讨论的基本要求,很好地组织与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讨论,才能达到它的效果。

4.2.1 讨论基本要求的提出

案例是丰富多彩的,它并非一成不变的。这样的性质就决定了讨论不同的案例要有不同的要求,而对教师来说,一些基本要求的提出是必然的,也就是说要由教师设定一些底线,学生必须在这些范围内活动。比如说学生必须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要能够在平和的气氛中展开辩论等等。

4.2.2 教师要创设一个轻松、民主、和谐的讨论氛围

一个良好的氛围,能让学生放开胆子发表自己的意见。而对于社会现实性问题,教师不应该回避,要勇于面对。

4.2.3 组织和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很关键

在现实当中,讨论之大忌,比如少数学生包场或大家针锋相对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在进行讨论的时候,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而应该以朋友的身份对学生进行点拨,即使学生的思考与回答偏离了正确的轨道,教师也切忌发号施令,进行指责、批评。否则会影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也会对问题的深入讨论造成影响。

4.3 改变传统生物教学案例的总结和评价方式

初中生物的教案范文2

关键词:初中 生物教学 食品安全 教育 探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的安全直接关系到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存。大多数食品安全问题都与生物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初中生物课程中相关的素材也使我们在教学中进行食品安全教育成为可能,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进行食品安全教育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食品安全教育的意义

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频频爆发的动物疫病以及“劣质奶粉”、“瘦肉精”、“毒大米”等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使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了空前的关注。消费者具备相应的食品安全知识显得十分必要。

初中生物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程理念也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初中生物学科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实施食品安全教育是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食品安全教育的现状和问题

(一)把食品安全知识当单一的考试知识

应试教育思想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物教学中的食品安全教育。由于食品安全知识在考试中很少出现,所以大多数教师和学生都没能对食品安全教育给予足够的重视。即使学一些,也是呆板地当考试知识学不当活的生活知识使用。

(二)食品安全知识表述不直接,教师知识储备不足

中学生物教材中食品安全教育资料不直接、零散,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很难激发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的关注。再加上有些生物教师本身就缺乏应有的食品安全教育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虽然也想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但感觉无从下手,这也制约了中学生物教学中食品安全教育的开展。

(三)认为食品安全教育无用

面对食品生产和流通体系的复杂化、监管不严不全、假冒伪劣食品很多,消费者往往会对食品品质的判断感到无能为力。即使教师对食品安全教育有一定的认识,但也觉得这些知识对于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来说可谓是“蚍蜉撼大树”,最终选择了放弃。这是制约中学生物教学中食品安全教育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三、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食品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在生物语境下对学生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应该和学生实际情况相符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一些适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施食品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一)结合教材内容渗透食品安全知识

在初中教学的各主要学科中生物可以说与食品安全联系最为密切。新的初中生物课程内容中含有大量与食品相关的生物知识。其中初中生物新课标中的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人”和“健康地生活”中就包含有关食品安全的内容。在具体的知识内容中涉及食品知识的有:“饮食与营养”、“营养物质的作用”、“合理的膳食”、“食物链”、“现代生活与人类的健康”等章节内容。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认真分析教材,深入探讨课本中可供食品安全教育的素材,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食品安全教育。

(二)结合实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知水平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的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提高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知水平。如在讲解“饮食与营养”时通过鉴定食物中蛋白质、脂肪、糖类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每种食物都含有多种营养成分,不同食物含有的营养成分的数量不一定相同,不同方法可观察到不同现象。增加了学生对食品中某物质检测方法的认识,真实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对生物学有好处。

(三)结合生活实际开展食品安全教育,深化食品安全意识

如果说课本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对学生有离自己很远的感觉,那么引入生活中的实例及时进行剖析就会有非常震撼的效果。如奶粉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大头娃娃”事件、“三聚氰胺”、“性早熟”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食品安全的警钟,使学生深切感受到关心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针对食品安全事件,我们培养学生对食品安全的科学认识,进行购物决策教育。生活中有可能会遭遇食品安全问题,因此知道一些维权方法也是学生想了解的内容。

(四)注重宣传,丰富“食品安全”教育的色彩

“食品安全”教育可以做到全方位且丰富多彩的,组织学生出墙报、办手抄报、组织“食品安全”知识竞赛、同学疾病小门诊等等。在学校广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活动中接受食品安全知识。

四、几点反思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结合同行的教学经验,笔者对实施“食品安全”教育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要立足于肩负学生身体健康,创建和谐课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结合“食品安全”教育,是对学生身体健康的负责,也能体现出教师对学生人生肩负起责任。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容易对教师产生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等情感,课堂气氛和谐,更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中要注意教学任务与“食品安全”教育有机结合

教学中采取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探究以及课外调查等形式进行食品安全教育,要注重它们的有机结合,切勿脱节。例如在实际生活中, 我们怎样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呢?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1)王鹏是我校的一名初中生,这天周末,他想去选购一些零食,你能给他提供一些建议吗?(2)王鹏打算中午去学校附近的餐馆就餐,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出发,你有何建议呢?学生思考这些问题,相互交流讨论,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初中生物的教案范文3

关键词:初中生物;导学案;传统教学;对比

传统课堂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导学案的使用改变了这种现状,学生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本文从预习、讨论学习、巩固练习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

一、传统教学当堂消化,导学案教学更为重视课前预习

对于学习的主体来讲,传统教学主张当堂消化教学内容,而导学案教学更为重视课前的预习。例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教学设计如下。案例一:传统教学预习。教师提出复习的内容:动物体是怎样形成的?(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是怎样构成的?)什么是组织?什么是器官?学生自主回忆,然后进行课堂回答。案例二:导学案预习。教师直接导学案,预习的内容是让学生填空:人体的结构层次: 。动物体的四种组织:( )组织、( )组织、( )组织、( )组织。两者的不同点: 。在这个对比之中可以看出,导学案的模式下学生能够集体完成复习思考的内容,避免了单个的提问忽视了群体的反应,可以说导学案的模式更适合集体授课的模式。在这个预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将本节课的学习要求、重点、难点以学案的形式发给学生,学生通过对教材内容的预习完成导学案,而学生在预习时就力求把书读通读透,精读深思。这个环节是教师为帮助学生完成基础知识而设计的一个教学环节,它可以在课下完成,也可以在课上的初始阶段完成,其功能还是为学生的听讲做准备。通过两者的对比可以看出,传统教学当堂消化,导学案教学更为重视课前预习,明显可以看出导学案的优势所在就是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同时也让学生在课后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形成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传统教学设置疑惑,导学案教学推崇学后讨论

传统教学模式和导学案教学模式都重视学生的自主讨论环节的设计,相互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传统教学模式重视教师在课堂上设置疑问,让学生针对疑问处进行讨论;而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则是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针对自学后的疑问处主动进行讨论。可以说课上师生依据“导学案”,发挥教师引导作用,以自主、互助、合作学习形式,基本完成“导学案”相关要求内容,教师针对学生情况,有目的地进行精讲,化解知识误差。例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的讨论环节的设计存在差异。案例一:传统教学的讨论环节。教师这节布置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让学生观察番茄,然后小组讨论完成任务,用图表的形式来明确植物器官、结构等。案例二:导学案教学的讨论环节。教师直接列出植物结构层次的表格,让学生自学教材的内容,完成表格的填写。在这个过程中对于不能独立完成的部分要进行讨论。同时课堂上,教师要验收讨论后的结果,并提出更为深度的讨论问题:“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按从微观到整体的顺序排列。”可以说“学案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从课堂结构和组织形式上打破了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供了时间与空间的保证。

三、传统教学统一练习,导学案开展分层练习

初中生物的教案范文4

“导学案助学”是一种典型的自主学习方式,它是指教师在有机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及教学大纲要求来制定出教学导学案,然后给每一位学生都发放,让学生能够以教学导学案为蓝本开展自主学习,对知识体系进行自主构建,并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的教学过程。本文就初中生物自主学习之导学案助学方式的建设进行探讨。

2.精心设计“科学”的导学案

初中生物自主学习之导学案助学方式的建设,离不开“科学”的导学案设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步:教师要深入研究初中生物教学的课标要求、教学资源、学法、学情、教材,并且提炼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知识脉络,在此之后再进行导学案设计,务必要全面、明确地呈现出“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目标”。第二步:搜集大量的优秀教案资源,以它们为参考,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导学案。第三步:对优秀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改进、整合,以便能够具体细节设计“学习过程”部分,务必要让导学案能够实现“层次化”、“问题化”、“方法化”。导学案在经过这三个步骤设计之后,无论是问题设计,还是内容设计,亦或者形式设计,都能够将新课程理念(“探究”、“合作”、“自主”)体现出来,这样一来,就为初中生物自主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正确使用导学案导学

3.1导学案当堂发放,当堂完成。

有相当数量的初中生物教师会将导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节约课堂时间,便于学生预习。但是初中生物属于小学科,学生往往不会为其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很多学生在课前都不会预习的。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导学案应该当堂发放、当堂完成,既能够提高学生使用导学案的效率,又能够便于初中生物教师实时督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3.2确立学生主体,优化学习方式。

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和学习的空间,为他们创造更多自得、自动、自学的机会,来让学生成为时间的主人和学习的主人。凡是可以不讲的内容,教师尽量不讲,让学生自学;凡是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尽量放手让学生来开展导学案助学。如果非要教师来讲解的地方,教师应该要用最精要的语言、最少的时间来完成,最终达到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的目的。

3.3逐步改革现有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要做到少而精(讲得又好、又精、又少),多注意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而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程内容的基本情况出发,一方面,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有深刻地理解;另一方面,要对学生现有的健美操基础、接受能力等及时掌握,将教学的难点、重点进一步突出,只有这样才可以分清主次,才能够有充裕的时间来让学生自己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例如在初中生物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对有关动作进行自学,然后再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归纳、提高,接下来就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学生很容易混淆的动作来让学生练习,练习内容不在多,而在于精,在学生完成之后,要进行精讲点评,然后再练习,再点评。此外,由于初中生物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应该将实验教学的改革作为突破点,构建了课内外相结合、模块化、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学习初中生物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

3.4完善教学评价

初中生物的教案范文5

【关键词】初中生物;自主学习;“导学案助学”模式;构建

生物学科是一门理论与科学并重的学科,是一门具有实践意义以及趣味性的学科。然而传统教育方法与理念使得如今许多的初中生物课堂枯燥乏味,缺少学科特色,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参与课堂程度不够积极,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导致课堂效率极其低下。在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过程中,通过实践的研究发现,“导学案助学”教学模式有助于初中生物教学的课堂效率的提高,能够提高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能够更加规范学生的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本文浅要探究初中生物课堂的“导学案助学”模式的构建。

一、导学案的设计编制,明确导学目标

导学案的设计和编制是构建“导学案助学”教学模式的关键。导学案不同于教案,教案的使用主体是教师,主要内容是围绕着教师该如何实现教学目标以及展开何种教学方式,而导学案的使用主体是学生,主要内容是围绕着学生该如何吸收知识以及该如何展开自主性学习。对于导学案的编制和设计,教师必须要把握以下几点:首先,需要整体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以及内在关联,明确设定学生的主要学习目标,尽量做到针对每一堂课编制一份导学案;其次,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自学过程编制系统性的学习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有系统、有目标的进行自主学习;另外,教师编制的导学案必须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和诱导性,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尽可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最后,教师必须设置一定的问题作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目标,并且需要深入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阶段有层次的设置问题难度,让学生都能通过自主学习得到一定激励和成果的喜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苏教版七年级生物课程《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第一节的导学案设计为例,通过对教材的梳理,整理出第一节课程学生进行学习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说出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以及明白光合作用的意义。通过对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进行分层,将主要自学的学习目标分为三个层次,针对能力一般的学生主要回答问题: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光能,把 和

转变成贮存能量的 ,并且释放出 的过程,叫做 。此问题为每个学生通过自学必须要回答的问题,而选择问题:范・海尔蒙特的实验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普利斯特莱的实验说明什么?这两个问题作为拔高性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自由选择回答。

二、开展课堂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发散性的思考,不仅仅局限于教师提供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使得学生更容易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但是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在开展课堂合作学习的时候,需要设置一定的思维障碍,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并且合理的控制学习过程的时间。为了避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仔细去聆听不同学生的不同想法,参与到他们的讨论中去,加强师生交流,但并不做决断性的点评与总结。

以苏教版初中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教学过程为例,从知识结构的安排来看,知识要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有机物对生物体的作用,二是呼吸作用的概念及反应式,三是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由于前面一节课已介绍了有机物是光合作用制造来的,通过自主学习阶段,要求学生同时进行对上节课的知识回顾与复习。紧接着在复习的基础上设置问题让学生探究:制造这么多有机物有什么用呢?自然的过度引出课题并切入主题。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估计可以答出有机物的用途,顺着学生的思维,设置思维的障碍:为什么有机物可用来构建植物体。针对这个问题展开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交流。

三、当堂反馈,提升课堂效率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看来,反馈和评论教学都必须在课后才能实施,然而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生物科目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导学案助学”则提倡进行当堂的反馈,通过当堂的测验能够更加及时的纠正学生在理解知识上存在的误区,反馈出学生的接受知识的程度,能够更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同时还能让教师了解到自己教学方法对学生的适应性。

例如苏教版初中生物《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教学为例,在经过自主学习以及合作探究后,学生已经对教学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可以进行随堂测验,一方面巩固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一方面可以纠正学生对知识学习的错误理解。可以设置如下简短但是又紧扣教学目的的课内达标测试题:

1.植物叶片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什么?

2.在叶的结构中,保卫细胞存在于哪里?

3.蒜的叶是绿色的,而埋在土里的部分是白色的,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叶制造有机物的部分是什么?

通过课堂测验的方法,既能够进一步的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巩固新学知识,同时还能够减轻学生的课后学习负担,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学习体验,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孙晓红.“学案导学式”教学探究[J].信息技术教育. 2007(07)

[2]李文利.“学案导学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03)

[3]裴亚男.学案教学模式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04)

[4]陈银坚.学案助学法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的应用研究[D].广州大学.2012

初中生物的教案范文6

【关键词】初中生物 课堂教学 有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85-01

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是目前非常需要解决的事情。中招考试中生物分值的下降,使得初中生物被人们不重视了,但是从学生和社会方面来说,生物是一门非常有用的学科。所以,作为生物老师,要积极地利用课堂,以课堂为抓手,使课堂充满活力,让课堂出成果,让学生都能树立正确的科学观点,大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是提高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作为生物老师就应该积极地转变教学观念,不断地学习,认真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能力,改变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着力发挥生物学科的教学特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做任何事情都无法做的更好。学生只要喜欢上生物,想去学、愿意去学了,自然就能把全部的精力用在学习上,就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这样就会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我们都知道,生物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重要的学科,许多种的生物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认知的学习背景,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做实验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思维能力。所以,老师在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开展学生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样就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给学生真实感和生动、形象,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效果。

二、着力提高生物老师自身的专业修养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关键因素

老师是引领人、传授人,可以说学生的学习成绩的优、差与老师有直接关系。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有效性教学就是学生的接受内容的百分数乘以教学内容总量。可以看出,有效性的教学主要取决于二个方面:一是教学对象,二是教学内容。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得知,有效性教学的决定因素,不是教学内容,而是取决于学生,也就是学生对课堂学习专注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用心关心学生的变化,切实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我在认真研究后觉得,要想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老师要精心备好课,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老师备好课能提高教学效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备课特别的重要。教学过程中的计划要靠每一堂课去落实的,如果老师不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就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甚至下降,使得教学效果不理想。扎实有效的备课,再加上认真上课,一定能提高教学效果。老师要把一堂课备好,是需要做大量的工作的,是要花许多时间和精力的,是要查找大量的非常好的教案的,吸取人家好的地方又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因为在课堂上,老师面对的是有变化的、有差异的学生,不是死板的、被灌输知识的学习机器。

2.启发探究的课堂是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效果的重要方面

老师上的每节课的效果如何和教学方法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教学方法决定这节课的成与败。备课只是老师走上讲台比较重要的铺路石,而且能走上讲台并不代表就有能力讲好课,能够把一节课上成功,这才是教学过程的重点。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有效的教学应该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实现。现代教学论认为:在学与教双边活动过程中,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学习者在认知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着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应该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最能起到好的教学效果的。

3.练、讲相结合,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反馈练习是检验课堂所学的内容掌握程度的主要手段。针对初中的学生,课后布置练习多数是不能够落实的,所以,虽然课时不多,但是老师也应该尽量合理安排,做到练讲相结合,课堂反馈。反馈当堂化能够很快检测效果,薄弱的地方可以通过课后的练习、布置学生阅读教材再作巩固,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能认真地解决问题。初中的生物教材每一节后会有一份课后练习,但是联系的设置不可能是讲完课后,我经常把它们穿插在课堂中,传授完一个知识点就适当地利用后面的习题,这样不仅立即巩固,还可以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现实问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成就感。有时候,我是在开始上课就布置很多练习,主要是用来复习前面的知识,引入新课。

4.采取幽默的语言,进一步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新课改是需要好的课堂氛围的。老师和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学习新的知识,增加本领,探索奥秘,这样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轻松愉快的课堂会让学生如饮甘泉、如沐春风,个个心驰神往,人人充满活力。有效地进行课堂气氛的调节,老师的作用非常大,而老师的幽默更是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在上课的时候,会经常运用比较通俗生动的语言,在批评学生的时候,尽量做到提醒加上风趣,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打破课堂上的死板氛围,使得课堂氛围活泼生动,让学生都喜爱上生物课。

参考文献:

[1]陈玉玲,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生物学通报》,1994年第10期

[2]来颖、赵志伟、汲生荣,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