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

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范文1

论文摘要:人文主义是近代在欧洲兴起的一种思潮,也是一种哲学理论和一种世界观。人文主义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对人文主义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容忍、无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原则。很多人认识人文主义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才出现的,否认中国有人文主义的传统,对于这种看法,本人持不同的看法,下文将阐述我的观点。

人文主义这个概念一般认为是在19世纪的欧洲开始出现的,中国学者在翻译英文Humanism时把它译成“人文主义”。长期以来,当人们讲到人文主义的时候,一般总是把它看作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在当时来讲,它成为一个主要思想流派或思想体系,主要是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主要内容为崇高“真善美”、鞭挞“假丑恶”,以及以人权反对神权,以现世生活和现世的幸福反对来世说教和禁欲主义,以科学、理性的精神反对蒙昧主义和封建迷信等等。

人文主义一词最早在公元前150年产生于罗马,出自西庇阿斯(Suipios)家族。当时人文主义是作为希腊文明的继承者的口号,相对而言,这个新帝国的文明不如古希腊文明那样精致和高级,所以提出这个口号与野蛮或野性相对立,以告别野蛮人的行为方式,表示教化的理性。

人文主义是人的一种生活观、理想观、价值观,是人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它在任何时候都是人们应当努力去实践和追求的,因此它是永恒的。人文主义这个概念是在19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正式提出来的,它是指贯穿于资产阶级文化中的一种基本的价值理想和哲学观念,即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它强调以人为“主体”和中心,要求尊重人的本质、人的利益、人的需求以及人的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其主流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市民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和禁欲主义的。

谈到中国人文主义问题,很多人持否定的态度,认为人文主义这种意识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才兴起的,人文主义这个概念也是在十九世纪的欧洲才开始出现的,到了近代才慢慢为人们所接受,认为中国历史上不曾出现过人文主义这种思想意识,只是到了近代慢慢学习西方的各种思想意识,才出现人文主义这种思潮的。我觉得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中国人文主义之有无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关于人文主义的定义问题。我认为,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思潮的命名,它指的仅是十四至士六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但作为一种人的自我意识,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认为人应当在此岸世界中认识、肯定和实现自己的价值,它在所有人类的历史上都源远流长。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人文主义,不过是西方古代人文主义在漫长的中世纪之后的一个必然发展,这个运动之所以以复兴文艺为名和因此著名,并不全在于某些倡导者提出的口号,而在于它确有一个古代人文主义的历史基础。人权、自由、平等和博爱等口号,是人文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上所应有的总结,而并非人文主义在所有一切阶段上所必有的标志。一一因此,不应怀疑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存在,正如我们之不怀疑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或辩证法、形而上学的存在一祥。更何况中国文化本是一个多元的系统,我们早就应从多角度去认识它。

人文主义并非西方人的独有,早在几千年前的古代中国就已产生并发挥出了重大的作用。只不过东西方人文主义在内涵上有很大的差别而已。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东方的人文主义诞生太早,早熟性决定了它对“人”缺乏深刻的认识;而西方的人文主义则诞生得较晚,它是在漫长岁月中逐步认识到了“人”的,具有成熟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中国人文主义与西方人文主义反对的“神”有不同特点。古文献体现出我们的“天帝”是与人合一的人格化的至上神,它通过造化监视人的行为,决定着国家的兴盛,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的根本意志和长远利益的神格化。而西方人眼中的“上帝”是完全与人分隔的超越一切的人格神,它只通过“言说”的方式来创造与统治世界。

中国并不是不存在人文主义,中国的人文主义甚至比西方人文主义出现的时间更早些,只是由于人文主义这个概念是由西方首先提出的,对于人文主义的概念和内容的界定也是由西方人作出的,在人文主义方面,西方已经掌握着话语权。由于中西在很多方面,尤其在传统文化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导致中国的人文主义尤其是古典人文主义和西方人文主义无论在形式和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的不同之处,但二者在体现全人类人文精神方面应该是一致的。下面我将粗略地谈一下中国人文主义及中西人文主义的比较。

“人文主义”一词是从西方辗转翻译到中国来的。中国本来有“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周易·贲·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中国人文主义产生于世界文明轴心时代的中国,是中国社会乃至整个东方社会由乱而治的理论指导。大约在公元前二十多个世纪,即《尚书》记载的尧舜时代,中国社会进入原始社会末期。尧、舜、禹是在黄河流域先后相继的三个部落联盟首领。由“尧”而“舜”而“禹”,“黎民”都是部落联盟首领(“帝”)的服务对象,部落联盟首领(“帝”)都以“黎民於变时雍”(众民赞美善道,时世雍和太平)为大治天下的标准。在中国历史与社会的演进中,有关“民为邦本”思想的道德论说,在“人道”与“天道”交互影响中不断积淀,逐步形主义思潮,在中国社会大转型的春秋时期勃然兴起。

春秋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一些先进的思想家、政治家,他们在总结和借鉴尧舜时代以及夏、商、周所提出的“民惟邦本”的道德论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有关人文主义思想的新的道德论说。孔子在这些“道德论说”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克己”、“爱人”、“力行”为基本内容的“仁学”,而成为中国人文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

中国人文主义,虽兴起于中国社会大转型的春秋时期,但作为中国人文主义核心内容的“民惟邦本”思想,却早在尧舜时代就已经产生。《尚书·夏书·五子之歌》载:“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五子”,夏启之子,太康之弟。《五子之歌》,乃五子“述大禹之戒以作歌。”“皇祖”,指“大禹”。“皇祖有训”,即大禹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是“大禹”对后人的训戒。“大禹”训诫其后人,对“民”要亲近,不能疏远。“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乃邦国之根本,作为邦国之根本的“民”安定了,时世才能雍和太平。

春秋时期,周内史叔兴所阐述的“忠、仁、信、义”是处理周天子与诸侯国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晋范文子所阐述的“仁、信、忠、敏”是处理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关系的道德准则。这些考虑周天子与诸侯国以及诸侯国与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时所阐述的“仁、忠、信、义、敏”等都为孔子仁学所接受。特别是“仁”,孔子认为“仁”是人文主义者的道德规范,是人文主义者一切行为的基础。孔子回答“哀公问政”时强调,“为政在于得人,取人以身,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以生也。礼者,政之本也。是以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不知天。天下之达道有五,其所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也,五者天下之达道;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行之者一也。”孔子所谓具有“仁”德的人,就是中国人文主义者,就是“修身”、“事亲”、“知人”、“知天”的君子;他们热爱生活,关心他人,积极入世;他们“知其所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说中国传统中没有人文精神,是从西方人文主义概念出发的。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始终强调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所谓人“为万物之灵”,“赞天地之化育”;强调文化的基本功能在于对人的道德教化,即所谓的“道德人本主义”;强调在一定的关系中考察人,有鲜明的伦理特征。这些都突出了中国文化的人本主义特征。

人文主义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而且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中国文化的核心和主导部分是中国哲学,而中国哲学的核心部分则是人生论,以人生和人心为观照;天人关系中,强调天道服从、服务于人道;人神关系经历了由人神一体、人神分化到人的地位渐渐提升,而神的地位逐渐服从于人的中心的历程,人道抑制神道,神道始终不得抬头。

参考文献

[1] 徐子宏:《周易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第122页.

[2] 庞朴:《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光明日报》1986年1月6日.

[3] 冯天瑜:《略论中西人文精神》,《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1月.

[4] 布洛克[英]《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三联书店,1997年.

[5] 布克哈特[瑞士]《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1979年.

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范文2

关键词:教学范式;科学主义教学范式;人文主义教学范式;科学人文主义教学范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13-02

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教学范式是在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下形成的两种典型教学范式。科学主义教学范式侧重于教学过程中的自然、客观规律、知识、逻辑等;人文主义教学范式侧重于教学过程中的人、主观情感、价值、直觉等。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是贯穿于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两大主线。由于两者的教育主张基本对立,两种教育思想形成的教学范式也长期处于矛盾与冲突中,这必将推进教学范式的改革,使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大教学范式相互融合,扬长避短。

一、“范式”与“教学范式”

“范式”在美国科学史家库恩《必要的张力》一书中首次作为专业术语提出。“教科书只是提出专业人员作为范式而接受的具体题解……实质上都十分接近于教科书或相应的讲课给以引导的题目”该术语的流行始于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一书问世之后。他指出,一种成就“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同时“又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我们称之为“范式”。崔允漷(1996)根据库恩的观点为“范式”提出了较科学的解释:“范式就是指科学共同体用基本一致的思考方式来研究同一领域的特定问题,简言之,范式代表了一种近乎固定的问题和解题方法。”美国教学研究之父盖奇在《教学研究的范式》(1963)中首先将“范式”与教学研究领域建立起联系,说明范式不是一种理论,而是一种思维方式或研究形式,对理论的形成起着很大作用。“教学范式”是指教学人员及研究者对教学这一特殊而复杂的实践活动最基本的认识,是对教学活动结构形式的抽象,回答“教学的形式与本质”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人与物及人与文化间的关系”等问题,讲明教学过程的逻辑及如何进行教学。

二、科学主义教学范式

科学主义教学范式是指以科学主义影响下的教育哲学(主要是行为主义)为基础的教学理论、计划、步骤及方法。科学主义崇尚理智、逻辑与科学。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认为学习是理解人类行为的关键所在,是为了形成适应社会生活的行为。人的任何行为均可在严格控制的教育环境中通过刺激(S)与反应(R)完成。这可以视为科学主义教学范式的最初来源。该范式认为,认识的过程可以由教学管理与教师来调控。教学过程的外部调控与学生对这种调控的反映就是这一教学范式的主要原则。其基础是作为哲学概念的行为主义,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学生应该掌握的即能力和技能,然后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具体到规定学生在每一个目标下应掌握的能力与技能。科学主义教学范式把以人为对象的教育视为大工业条件下标准化的生产,带有强烈的机器文明色彩与哲学基础上的实证主义倾向。这一局限使人们忽视了作为社会人的教师和学生的复杂性,无视教师与学生的首创精神。满足于让学生按计划进行活动(如背诵、技能训练等),降低了学生的创造性,影响了教师的创新与发挥。

三、人文主义教学范式

人文主义教学范式认为,教育必须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理解出发;教育目的必须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出发,以个人需求作为教学准绳。通过对理性知识的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达到提升理性、弘扬个性、完善人格的教育目的,培养出具有完善人格且富有创造力的学生。课程内容选择上注重学生需求,整个课程建立在学生的需求、学生成长的自然模式及个性特征基础之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知识促进者,而非权威。教师的任务不是传授知识或教学生如何学,而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良好的教学设备和手段,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决定。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学生身上,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教师应在引起学生学习动机与需求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该范式还强调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为学生个体的充分和谐发展服务,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该范式将强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环境及美化教学语言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张扬个性人格、强化感情体验、陷入人文的过度阐释,从而造成教学过程脱离课本、课堂教学目标不够明确。教师无法确定从学生的起点能力到达学习应有结果之间的距离、所需的阶段、应实现的具体目标、所需的支持条件等,最终无法达到有效教学。

四、科学人文主义教学范式

随着社会的日趋发展和教育的不断进步,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教学范式的局限性与片面性显得愈发明显。我们要结合当今时代特征,在肯定两者优越性的同时,超越其局限性,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教学范式进行有机融合,形成更科学、合理的新型教学范式。科学主义教育与人文主义教育都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树立并坚持一个完整的、既包括科学主义教育目标又包括人文主义教育目标的教育目的观。科学人文主义教学范式则是这一教育目的观的最直接体现。科学人文主义教学范式是对人文主义教学范式的继承和发展,吸收了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教学范式的精髓,摒弃了两者的局限性与片面性。强调“以人为本”,是指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均作为教学主体,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同等重要。整个教学过程将讲授与训练相结合。在对新知识进行教学时,以教师作为主体,教师系统科学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主动准确地接受知识,完成“讲授”环节;学生掌握新知识后,教师以学生为中心,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供必要的教学设备,帮助学生进行自主“训练”,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达到既定教学目标。该范式还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即知、情、意的全方位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根据学生个体与班级整体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确保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有效掌握课堂知识;其次,教师要设计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巩固所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得到情感升华,使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接受文化熏陶、感悟人生道理,增强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再次,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鼓励与批评。学生较好完成学习任务时,应适当给以表扬和鼓励;学生未能完成任务时,应给予合理的批评,指出学生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期望,培养学生的受挫能力。同时多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增强学生的学习斗志与生活热情。

总之,科学人文主义教学范式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两种教学范式的融合。这是由双方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彼此的互补性决定的。教学的历史与实践向我们证明,纯粹的科学主义教学范式或纯粹的人文主义教学范式都不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教学范式的革新只能朝着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相融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托马斯·S·库恩.必要的张力[C].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M].纪树立,等,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226.

[2][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9.

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范文3

一、人文意识教育指导性原则

(1)过程性原则。过程性原则主要指在进行人文意识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各种活动进行把握,注重通过活动过程实现对学生的意识改善和提升。人文意识教育过程性原则可以改善当前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对学生探究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该原则通过对学生活动进行指导性规划,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深入研究。过程性原则通过活动过程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实现了学生德智的全面提升。

(2)情感性原则。人文意识教育情感性原则主要是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将对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进行评估,将学生的情感意识和价值观念放在教学的第一位。作为学生数学的启蒙,小学数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情感性原则指导教学将情感放在第一位,将过程和方法放在第二位,将技能与知识放在第三位。该原则不但注重智力培养,还注重非智力的因素,符合当前的“成才先成人”的观点和内容。

(3)激励性原则。激励性教学注重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改善,注重对学生的激励性评价及过程性评价。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等进行全面分析,依照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积极性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和鼓励。教师要支持学生进行创新,开拓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探索。

二、小学数学中人文意识教育措施

(1)端正学生数学学习态度。新课标教学标准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分析,对学生出现的逆反心理及时进行疏导,防止学生失去数学学习的兴趣。

部分小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数学学习过难、学不会、学习过程过于枯燥等状况,导致学生态度不端正,造成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幅降低。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数学的逻辑性、严密性,让学生充分了解小学数学的学科属性,确保学生能够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对存在上述状况的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的奥秘,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和认真度,实现对学生的人文意识态度的改善、提升。

(2)科学性、人文性有机结合。将小学数学教学科学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其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是实现人文意识教育的关键。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和教育,鼓励学生养成科学、认真的学习态度。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将人文主义精神灌输到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精神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双重建设。要将人文主义作为向导,创建和谐的教学环境,充分展示教师教学的人文主义关怀和人文主义理念。

例如教师在进行多项式乘除法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指导学生先进行单项式乘除,让学生先对多项式中的简单部分进行计算,然后再进行综合计算,得出最终的结果。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耐心指导,鼓励学生通过不同的组合进行再次乘除计算,观察结果有什么变化,找出最简便的方法,进行总结。

(3)对道德情感进行充分挖掘。小学作为学生数学学习启蒙的关键时期,是对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关键时期,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教师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责任心与义务感等进行强化,对学生的道德情感进行全面提升,确保学生能够全面发展。教师可以利用部分数学家的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将数学家的优良品行和高尚品格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鼓励学生,让学生以这些人为榜样进行小学数学学习。

例如在进行“1+2……+99+100=?”数学计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对高斯的事迹进行讲解,并对高斯在数学研究时的坚持不懈、永不言弃、实事求是等品格进行赞赏。讲述完成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询问学生“你是否喜欢高斯?”“高斯的哪一种精神让你敬佩?”等,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这一环节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计算解答,计算完成后对学生讲解“1+2……+99+100=?”算法的由来,从而让学生加深印象。

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范文4

关键词:欧美文学 个性自由 意义

引言

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起源,各国文学和民族文学的发展基本都是以口来传播,口是最早的文学小说传播形式,后来发展到书面文学中。其中“个性自由”。作为欧美文学中最长用的命题“个性自由”,我们从欧美文学作品及发展的历程中得以认识。

一、古希腊文学中的个人特性

古希腊英雄传说中的所有重要人物,除少数神祗和传说(如普罗米修斯及其故事)外,他们的个人行为动机都不是为了民族集体利益,而是满足个人生命价值的追求;或为爱情、或为王位、或为财产、或为复仇。荷马史诗中英雄们对荣誉的崇尚,表现了古希腊人对个体价值的执着追求和对现世人生意义的充分肯定。极端的个人英雄主义,极富张扬的个性特点成为古希腊文学的核心内涵,也成为古希腊文化的基点。虽然说古希腊文学中体现的世俗人本意识是原欲型的,但以“我”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的个性张扬和个体自由是十分鲜明的。

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之后是千年的中世纪文学。重视人的精神和理性本质,强调理性对原欲的限制,是中世纪基督教文学之文化价值观念的主要特征。

中世纪基督教义提出的人之原罪,救赎,禁欲主义,乞求来世,让古希腊的人本意识蜕变为神本意识。14至17世纪初的文艺复兴是一场针对中世纪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这一时期欧洲文学的主流就是人文主义文学。 “人文主义”,亦即人道主义,它强调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维护人的权利,以“人类的本性”作为观察历史的准绳,反对神的绝对权威。人文主义其实质是个人主义,即强调把个人放在一切社会关系的中心,充分肯定个人的意志,个人的利益。文艺复兴是对中世纪基督文学、文化的否定和对古希腊文学、文化的复兴,是对古希腊文学中提出的个人自由和实现个人价值的进一步倡导。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最早提出了“人学”与“神学”的对抗,他的抒情诗集《歌集》,其中绝大部诗作是抒发对自己所钟爱的劳拉的爱情,大胆讴歌建立在人的自然本性基础上的爱。薄伽丘的短篇小说集《十日谈》彻底否定了中世纪的宗教观及禁欲主义的道德观。总之,这时的许多作家,如彼特拉克、薄伽丘、拉伯雷、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显示了人的尊严和权利,展开了精神个体的无限多样性。当然人文主义决不只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单一性延续与继承,更不是简单的重复;人文主义思想体系中也拥有了人人平等、仁慈宽恕等基督教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人文主义又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结合的产物。从中世纪的“人是实现某种目的的工具”转变到文艺复兴的“人应成为独立的精神个体”,这是西方文化史上极为重要的转变,它标志着中世纪文化的终结、近代资本主义文化的开始。

二、17世纪后文学作品中的“个人主义”

17世纪的古典主义文学中的“人”比人文主义文学中的“人”疏远了与上帝的联系,也显得更理智、冷静和成熟,但也缺少热情、缺少自由意识和生命意识。18世纪欧洲各国发生了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的第二次思想革命运动――启蒙运动。如果说人文主义者的注意中心是如何从宗教束缚下解放人的个性,肯定人享有世俗幸福的权利,那么,启蒙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更要求破除宗教迷信,摧毁宗教偶像,反对贵族特权,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进而封建统治,建立合乎资产阶级理想的社会。自由与平等是启蒙运动最鲜明的两面大旗。作为一个广泛的思想革命运动,也影响到文学的发展。许多启蒙家直接进行文学创作,把文学作为宣传启蒙思想、批判封建制度的有力工具。卢梭的文学作品中对个性自由的崇尚是其的启蒙主义、丰富的感情自由的典型,基督教的原罪说他予以否定,因为人至善是人的本性,这种至善是美的,及发自原始的人性和欲望要求是人类的合理的,在人类创造文明的发展过程是对人性的污蔑和罪恶的孳生地。歌德在他的作品中一个很广袤的天地中深刻地体现了人类的思想问题。这种启蒙主义文学思想对人类的“个性自由”、“情感自由”的理想追求,为浪漫主义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反古典主义的伟大斗争中发展起来的浪漫主义文学、更强调自我人性自由与追求。浪漫主义文学中表现“人性自由”不再是表现在人的理智和情感上、个人的私欲和人类社会道德之间找平衡,他表现的是个人及自我的人生价值。比如“沉浸在天地合一”,人溶于美好的自然景色,天地合一的这种忘我境界,幻想描述一个美好的文明社会,塑造一个世界大同的美好理想。这种体现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个人自由观和人生观的理想境界和归宿。

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科技的发展,欧美国家的工业进程发生很大进步,这时的文学作品,主要以现实主义为代表作。人类历史的进步是物质和财富的创造来推动。这种创造财富的过程是人性的发展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个性随着财富的变化而发生了很大的失落。现实主义文学更多的是对人性处境和人生命运的关注,从人道为出发点,它的思想武器是以人性论为基础的人道主义。现在的作品通过文学彰显了物质化的社会现实,深深地解剖人在物质欲望的驱动下人性深处的心灵变化,揭示和引导警告人们在物质面前人的脆弱及对人性的泯灭。也是对这种物化下失去人性自由的批判。

20世纪的欧美现代文学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随着资本主义的科技发展、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在这个世纪里付出了惨巨的代价,一战和二战对每个民族及全人类最基本的生存空间、权利和尊严发出挑战。使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生存空间发生了对立的很大变化。那种人与万物、社会、自然及民族语民族人和人关系变得不再美好。从思想内容看,现代主义文学表现的是“现代人的困惑”,即揭示周围世界的荒诞、冷漠、不可理解,以及人置身于其中的孤独、陌生、焦虑、痛苦的情绪。到18世纪,西方人认为自己凭借着理性的力量可以摆脱“命运”的支配而走向自由,但到20世纪初,仿佛从云端一下子跌入深渊,而且带着远比古代人更加浓重的悲哀和绝望。卡夫卡小说中的人变成了“甲虫”;艾略特的《荒原》中,物质世界使人的精神世界毁灭,世界也就成了生命死寂的“荒原”。人“原欲”的自由没有了,对于回归原始状态、获得非理性意义上的“自由”的人,又是充满着忧虑 ,而现代物质文明下的“自由”也丧失了。总之,一种比19世纪更深重的恐惧、焦虑、痛苦,乃至绝望的情绪弥漫了20世纪西方社会。但是20世纪欧美文学在人本意识上的变化,说明了20世纪作家在对“人”自由和个性问题上的探索更加深化了,只是在人性“自由”问题上还没有找到理想的境地,或说,在寻找过程中的失落和痛苦,因此只能继续像“戈多”一样等待,或像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一样地守望。

三、结论

古希腊古罗马文学表现的“自由”是把对原欲追求和个人荣誉当作人生幸福和实现个人价值的主要内容。中世纪的宗教文学对此加以了否定,今世赎罪和来世才是他们向往的地方,精神的追求代替了古希腊古罗马的声色享乐。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是对中世纪宗教文学的又一否定,它重新呼唤人的自然属性的回归,但在否定中世纪对声色、的摒弃外,也部分吸收了宗教文学的博爱仁慈等理性的内涵。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文学,更是在对人的自然属性的自由和个性追求之外,探讨人的理性下的自由和个性。浪漫主义文学,对个性自由更强调人的自然天情和自由情感,想与大自然的恬静形成一种默契,而弱化了自然属性和理性的平衡。现实主义文学警告人们不要无限制地追求物质享受,不要被物化而丧失人的自由的天性。现代主义文学,指责现代文明对人的生命和尊严的严重贱踏,使个性自由和个人价值几乎丧失殆尽,作品表现的是物质文明给人带来的更沉重的异化和危机感的情况下,表达出的一种失望甚至绝望的情感。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知道,首先,欧美文学对个性自由的文学探讨从关注人与外部世界关系、个体与集体关系到理性与的冲突内容直至更加深入地展开了内部的诸多矛盾,包括潜意识层面。因此,随着历史的进程,欧美文学对个性自由所探讨的内涵在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其次,争取个性自由,正是在追求实现个体人生价值的最大化,追求在有限的生命里如何过得幸福、活得有价值,个性自由的实现程度正是一个人幸福感强弱的最集中体现。由此可见,欧美文学对“个性自由”命题的持恒热衷正是在探讨人的有限生命如何更具幸福感和如何实现人生最大价值的大命题。第三,无论命运如何坎坷但却始终不屈,因为欧美人把个人荣誉和个人价值最大化视为人生最高的追求,视为人生最大的幸福,他们宁可选择自由而短暂、光彩的人生。这就让我们明白欧美文学关于命运和个性自由这两个命题实际上是一个命题下的两个集点,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人类的极境是实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104页)。命运的多舛和对命运的不屈和抗争,争取个性自由,让在有限的生命里实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欧美文学对这一命题的探索还在延续,虽然现在还没有找到一个最佳的答案,“达到这一境界需要付出异常艰辛的努力,走过极为漫长的路程。”但欧美文学关于命运和个性自由的两个命题的探讨对人类的发展有着方向性的启迪和指导性的作用,其意义极其深远。

参考文献

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范文5

从雅斯贝斯的历史观看四次文明转型

“轴心期”这个概念自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提出以后,虽然争议不断,但至今魅力不减。雅氏对世界历史发展脉络的宏观把握,对我们今天研究文明转型来说,仍然极具启发意义。

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雅斯贝斯提出“人类看来好像从新的基础起步了四次”。第一次始于人类刚刚诞生的史前时代,也就是普罗米修斯时代;第二次始于古代文叫的建立;第三次始于轴心期;第四次始于科技时代,我们正在亲身体验这个阶段。

这四个时期的本质特征各是什么呢?雅斯贝斯认为,第一个时期的标志是语言、工具的产生和火的使用。第二个时期的表征是文字和文献、建筑和作为其先决条件的国家组织、艺术品。“然而,这些文明缺乏奠立我们新人性基础的精神革命”。第三个时期,即公元前800年到200年间在中国、印度和西方不约而同发生的轴心文明,是一种“精神过程”。“这个时代的新特点是,世界上所有三个地区的人类全都开始意识到整体的存在、自身和自身的限度。人类体验到世界的恐怖和自身的软弱。他探询根本性的问题。面对空无,他力求解放和拯救。通过在意识上认识自己的限度,他为自己树立了最高目标。他在自我的深奥和超然存在的光辉中感受绝对。”“这一切皆由反思产生。”“它与人性的整个有意识的思想方面的精神的历史发展有关。从古代文明产生起,这三个具有独特性的地区就在基督降生前的1000年中,产生了人类精神的仓部历史从此所依赖的创造成果。”第四个时期,也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全新全异的因素,就是现代欧洲的科学和技术”。

意味深长的是,结合这个线索,雅氏又将目光投向遥远的未来,认为“我们视线内的这个人类历史如同进行了两次大呼吸”:“第一次从普罗米修斯时代开始,经过古代文明,通往轴心期以及产生轴心期后果的时期。”“第二次与新普罗米修斯时代即科技时代一起开始,它将通过与古代文明的规划和组织类似的建设,或许会进入崭新的第二个轴心期,达到人类形成的最后过程。”⑧

显而易见,在雅斯贝斯看来,人类将进入第二个轴心期,从而“达到人类形成的最后过程”。那么第二个轴心期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呢?雅氏曾经将人类历史的起源与日标作了符号性的总结:“‘人类之诞生’――起源;‘不朽的精神王国’――目标。”这就是说,和第一个轴心期一样,第二个轴心期的实质仍然是一种“精神过程”。

也许人们会问,现代文化已经空前繁荣,难道还算不上新的轴心期吗?对此,雅斯贝斯早已给予了明确的回答:“我们现在所处的状况是十分明确的,现在并非第二轴心期。与轴心期相比,最明显的是现在正是精神贫乏、人性沦丧,爱与创造力衰退的下降时期”。“这整幅画而给我们的印象是,精神本身被技术过程吞噬了。”“如果我们寻求一个我们时代的类似物,我们发现它不是轴心期,而更象是另一个技术时代――发明工具和使用火的时代,对这一时代我们完全不了解。”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确认,在雅斯贝斯眼中,第二个轴心时代的本质特征是精神创造。

综合人类历史的四期说和“两次大呼吸”说,可以得知,整个人类历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分为五个大的时代,即史前时代、古代文明时代、轴心时代、科技时代和第二个轴心时代。

这整个过程,又包含四次大的文明转型。第一次是人类由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或者说由史前时代进入古代文明时代;第二次是由古代文明进入轴心文明;第三次是由轴心文明进入科技文明,第四次是由科技文明进入第二个轴心文明。就其性质而言,第一次和第三次为“工具的突破”,第二次和第四次为“精神的突破”。其中,第一次是“工具”本身的革命,由史前时代语言、工具、火之类的低级“51具”,上升到古代文明时代文字、金属工具、国家之类的高级“工具”。其后,便是“11具的突破”和“精神的突破”交替进行。“工具”和“精神”就像人类文明的两极,当历史的车轮驶向其中一极并达到顶点以后,便调转车头,驶向另一极;当达到这一极的顶点以后,又会重新调转车头,驶向对面。这个情形,犹如周敦颐笔下的太极图:“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太极图说》)就像动与静、阴与阳两极一样,作为人类文化两极的工具文化和精神文化,也是相互促进,相互派生的。

难道历史只是机械地重蹈覆辙吗?当然不是。每一次突破都使人类文明上升到一个新台阶,都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质的整体呈现。

另外,我们用工具文化和精神文化这对概念来表达人类文化的两极,并不意味着这两种文化对人类的意义是旗鼓相当、地位平等的。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孟子对人的本质曾有深刻的揭示:“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告子上》)用我们今天的话说,作为“耳目之官的“小体”就是生理需要、物质享受,是人和动物共有的;而作为“心之官”的“大体”是精神寄托、价值诉求,是只有人才具有的,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依此,我们可以说工具文化所满足的主要是作为“耳目之官”的“小体”,即生理需要、物质享受,而精神文化所满足的主要是作为“心之官”的“大体”,即精神寄托、价值诉求。换言之,精神文化是人的高级需要,工具文化是人的低级需要,或者说精神文化是人的目标,工具文化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和手段。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雅斯贝斯把“不朽的精神王国”作为人类的最终目标了。

原来,我们所处的科技时代的主题不过是工具文化。沉浸于此,为物所役,人们早巳失去目标,无家可归了。所以,发现自我,重返久违的精神家园,乃当务之急,也是第四次文明转型即由科技文明进入第二个轴心文明的根本任务。

从现代化、全球化趋势看文明的整合

雅斯贝斯指出:“第二次呼吸与第一次呼吸的本质区别是:第二次呼吸是人类整体进行的,而第一次呼吸却好像分裂为几次相似的呼吸。”就是说,“第一次呼吸”,即从史前时代经过古代文明到轴心文明,是各文明在互不知晓的情况下独立完成的,而“第二次呼吸”,即由科技文明到第二个轴心文明是在全球一体化中进行的。我们知道,全球化是在现代化过程中实现的。这样,为了更好地

探索这次文明转型的态势,我们不得不考察一下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基本趋势。

过去,我们一提现代化,就是四个现代化,好像现代化就是物质文化的高度发达。所谓现代化,并不仅仅是科技与经济等物质文化领域的事情,而是由科技革命引起的整个文化系统的调整与转型过程。新的科学技术好像现代化的酵母,在旧的文化系统内部引起连锁反应,导致一系列的变动、调整与革新。在这个过程中,新旧因素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相互促进,最终形成一种新的文化范式。也就是说,经过现代化的洗礼,传统再生了、复兴了。因而,现代性与传统性之间是血肉相连、难舍难分的。鉴于此,将现代化归结为从科技革命到传统复兴的过程。

从历史和可以预见的未来看,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是如何展开的呢?从所涉及的地理范围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西方的现代化过程;第二阶段为西方现代化向其他文明推广,亦即其他文明引进、吸收西方文明的过程;第三阶段为其他文明自身的现代化,确切地说,为各文明之传统的现代化过程;第四阶段为包括西方在内的各大文明之间相互调适、相互吸收、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一种普世的现代性的过程。就目前的情况看,西方文明中具有普世意义的部分已为世人所共睹,但其他文明中具有普世意义的部分仅仅初露端倪,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从文化的构成层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物质文化的现代化和全球化,第二阶段为制度文化的现代化和全球化,第三阶段为精神文化的现代化和全球化。就难易程度而言,第一阶段最为容易,第二阶段次之,而第三阶段由于涉及到各种文明的价值观,所以殊为艰难。以中国为例,相当于第一阶段,至今相当于第二阶段。至于第三阶段,不但中国尚未开始,而且其他文明亦未展开。这样在现代世界就出现了现代价值与传统价值,或者说普世价值与民族价值二元并行的现象。

这里所说的现代价值或普世价值,指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形成的,最能体现现代性的,并为现代人们所广泛接受的价值观;其核心部分,主要是文艺复兴运动以来形成的自由、平等、民主等价值观,可称之为现代主流价值。它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程度上表现为国家意识形态。传统价值或民族价值,指进入现代社会之前,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最能体现民族意识的,并为民族成员所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其核心部分,主要是能够代表民族精神和民族信仰的文化形式,可称之为民族主体价值。不难发现,现代主流价值大致可以归为制度文化层面,而民族主体价值则属于精神文化层面。

以现代化程度最高的西方为例,新的现代主流价值观形成后,旧的民族主体价值是否就被抛弃了呢?回答是完全否定的。基督教作为西方的民族主体价值,虽然在文艺复兴时期遭到猛烈的批判,但它并没有因此而退出历史舞台,而至今仍然是西方的民族主体价值。它同新的价值观一起,共同构成了现代西方的基本价值体系。

曾经发生于西方的这一幕,正在其他文明中上演。也就是说,从整个世界范围来看,现代社会基本价值体系的二元化,或者说现代主流价值和民族主体价值并行的趋势正在形成和发展。

美国学者亨廷顿曾经区分“西方之于西方的东西”和“西方之于现代化的东西”。他通过对世界各地现代化进程的考察发现,许多国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只接受了“西方之于现代化的东西”,而没有接受“西方之于西方的东西”。他指出:‘‘现代化并不意味着西方化。非西方社会在没有放弃它们自己的文化和全盘采用西方价值、体制和实践的前提下,能够实现并已经实现了现代化。”0

这其实是各个文明对现代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必然反应。对于西方以外的其他文明来说,实现现代化,就是要吸收产生于西方的现代性,而不是那些西方化的东西。许多现代化国家将自由、平等、民主作为主流价值和国家意识形态,就是其吸收西方现代性的明证。至于这些文明的根本价值,将仍然是民族的。就是说,对于一个现代化国家来说,现代价值和传统价值、普世价值和民族价值是并行不悖的。现代价值或普世价值是推动全球化浪潮的动力,而传统价值或民族价值则是在全球化浪潮中各种文明和各个民族之间相互区别的标识。

这种现代价值与传统价值、普世价值与民族价值二元并行的现象是否会一直持续下去呢?现在的世界局势似乎已经给出了明确的肯定的答复。但从长远来看,这种现象仍然是暂时的,总有一天,形形的民族主体价值会跨出各自的藩篱,像源自西方的现代性一样,由地区性文明转化为普世性文明。

这样,在现代化和全球化过程中,世界各大文明无论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层面,还是在精神文化层面,都得到充分的交融,从而形成全面的普世的现代性。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不管在哪个文化层面上,这种交融都是相互的、双向的,尽管到目前为止的现代化和全球化主要还表现为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层面上西方文明单向地向其他文明传播。

所以,整个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过程,其实是文明整合的过程。经过文明整合所形成的普世文明,将是一个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世界,其情形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天下一体化。中国古代的天下一体化虽然导致了地方性的衰减,例如有许多少数民族及其文化融进了华夏族、汉族及其文化,从而失去了其主体性,但并没有完全泯灭各地区的文化个性和特质。秦统一后,虽然历代统治者们喜欢推行一元文化的政策,如秦朝推行源于秦晋的法家文化,汉初推行源于荆楚的黄老之学,而汉武帝时又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国策,但总的说来,先秦时期形成的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还是延续下来。直到今日,中国各地文化和方言的差异还是显而易见的。其差异之大,恐怕不亚于与中国面积相当的欧洲诸国。

不仅如此,未来的普世文明将比中国古代的天下一体化文明更加丰富多彩。早期中国各民族的文化发展很不平衡,而华夏文明最为发达。古代中国的天下一体化基本上是主体文明和华夏文明、汉族文明和中华文明向其他民族传播的过程,亦即由核心区向周边区传播的过程,因而其主流是单向的。但目前的全球化与此完全不同。世界各大文明,不管是西方文明,还是其他文明,都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和壮大的,它们发源于不同的地区,形成于不同的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深厚的底蕴和完整的文化系统,都具有很高的发展水平,这就决定了它们将更加风格鲜明地存在于普世文明。

但这并不是说各种文明在任何领域都是平分秋色的。在中国古代天下一体化的过程中,各地区文化在保持其地方特色的同时,也进入了公共领域。勿庸置疑,诸如儒家、道家、法家等原本为地区性的文化现象,早已为中国人所普遍接受,并共同汇成中国文化的巨流。它们分别在社会伦理、政治、人生、文学艺术等领域各显其能,相映成趣。同样的道理,世界各大文明系统各在不同的领域作出卓越的贡献,在普世文明中,它们的优势将在相应的领域大显身手。就中西两大文明的特点看,在精神文化领域中国文化将独领,而在物质文化领域则西方文化独

占鳌头,至于制度层面,则中国传统的精英政治和西方的民主政治各有千秋。

从第二个轴心期的精神方向看中华文明复兴之路

至此,第二个轴心时代的轮廓已经呼之欲出了。

我们已经知道,第二个轴心文明的特质是精神创造。但这种精神创造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要在已有的精神文化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提升和创造。我们所说的已有的精神文化成果,主要是第一个轴心文明的成果,包括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和西方文明。因而,第二个轴心文明的大致方向是中国、印度和西方的精神文化成果的融会贯通与创造发展。

这三个轴心文明的本质特征虽然都是一种“精神过程”,但各自的“精神过程”又有自己的风格,甚至在不同的精神文化领域各有所长,这也意味着它们在第二个轴心又明的相应领域中拥有显赫地位。按照我的理解,所谓精神文化,大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审美,二是道德,三是信仰。不难发现,中国、印度和西方在这三个方面可谓大异其趣,各呈异彩。

在这三个方面中,信仰居核心的、主导的地位,它决定着精神文化的基本风格和大体方向。无疑,信仰也将成为第二个轴心文明的灵魂与核心。

作为终极关怀,信仰可以分为或非理性信仰、人文信仰或理性信仰两种基本类型。世界上大多数民族的信仰为宗教,故其终极价值是宗教性的和非理性的,如西方文明中的基督教,印度文明中的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伊斯兰文明中的伊斯兰教等;而中国人的信仰则宗教、人文并行,尤以人文信仰为主,故其终极价值为宗教性和人文性并行,非理性与理性齐驱,而尤以人文信仰或理性信仰为主。

勿庸讳言,近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宗教虽然仍然代表着一些文明的民族主体价值,但已经受到科学的严重挑战,而达尔文的进化论对基督教的否定尤为彻底。在这种情况下,宗教犹如昨日黄花,再也不能重现前现代时期的风采。

人是精神的动物,而信仰又是精神的核心,所以人不可一日无信仰。宗教式微了,价值崩溃了,信仰缺失了……。怎么办?出路就在于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人文信仰或理性信仰,重建人类的精神家园。这就是第二个轴心文明的精神方向。

中国古代精神文化之繁荣昌盛,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望尘莫及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要比其他民族丰富得多,归之于五个组成部分:华教、儒、道、释以及文学艺术。

古代巾国的主体宗教,既不是道教和佛教,也不是所谓儒教,而是另一种宗教形式,其主要内容包括上天崇拜、民族始祖崇拜、祖先崇拜、圣贤崇拜、自然崇拜、社会习俗、传统节日等。这才是中华民族的正宗大教,所以称之为“华教”。早在三皇五帝时期,华教就已经形成了。自夏商周至元明清,它一直是古代中国的国家宗教。在汉代以后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作为国教的华教和作为官学的儒学十11辅相成,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最重要的部分。

相对而言,中国传统人文主义的形成就晓得多了,时当殷周之际。以文王、周公为代表的周初文化精英由殷之代夏、周之代殷的历史,对传统宗教进行了一次深刻、彻底的反思,终于发现“天命靡常”,“惟命不于常”,甚至“人不可信”。至于夏、殷两代的废替,皆因“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原来,社会发展变化的最终根据,并不是神秘莫测的天命,而是人的德行。摒弃天命,注重人事,显然足对传统宗教的根本否定和彻底批判,标志着中国人文主义的形成。不过,在这同时,文化精英们又巧妙地将这些人文主义成果纳入宗教的体系之中。周公提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主张“以德配天”。在这里,天仍然是人格神,只不过能够根据人的德行扬善罚恶而已。另外,周公还制定了一整套祭祀礼仪制度,用人文主义成果来强化宗法性传统宗教。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奇特现象,在周初以后的思想界,宗教和人文主义合为一体,共同组成了主流意识形态;或者说宗教和人文主义一体两面,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由于历史渊源等原因,作为两种性质不同的意识形态的人文主义和宗教之间仍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导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是说,这种人文主义含有宗教的因素和性质,这种宗教也含有人文主义的因素和性质。在这个意义上,这种宗教可以称为“人文主义宗教”,这种人文主义也可称为“宗教人文主义”。依此,我们可以把华教、道教和佛教看作人文主义宗教,而把儒家、道家和文学艺术看作宗教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的主要内容范文6

关键词:护理;教育方法;素质教育

护理学是集人文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于一体的一种研究有关疾病预防、病中护理以及病后康复的学科,其内容范畴涉及人类心理因素、精神因素、社会文化、生物知识、自然科学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在21世纪的今天,人们对于专业护理人员的要求早已不仅仅满足于对其专业技术水准的高低,更多的是对于护理人员素质水平的要求。

一、以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护理教育的必要性

1.建设和谐社会理念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方向,要求全体社会成员能够得到基本的生活需求。此外,人们各尽其能、各取所需,以求达到一个人人和谐共处的社会,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和信念,是人们的共同理想。以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护理教育是达到此共同目标的重要条件。

具体到以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护理教育上,应当培养护理人员为特定病人制订专属的治疗护理方案的能力,其间还要综合病人身体情况、心理情况以及家庭环境、背景等采取具体实施。

2.整体护理理念的要求

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教育是整体护理理念的要求。整体护理顾名思义,就是对病患者进行初始的治疗方案计划、患病中的康复治疗和康复后的恢复护理,这其中涵盖了对于病患精神、心理、生理以及社会文化、环境方面的护理和帮助。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具有全面的知识文化储备,并且站在病患的角度考虑其所需进行相关的护理工作。此外,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教育还需提高护理人员的思想境界,使护理人员改变思维方式,能够变被动为主动,主动为病患提供帮助,积极工作,提高整体工作的效率。

3.护理文化建设的要求

护理素质教育是护理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护理文化建设中需要提高医护人员的人文素质教育,积极对病患进行人文关怀,使病患感觉到温暖和舒适,给患者护理文化温暖舒心的印象,以建立和谐温暖的护理文化。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建设人文素质护理文化是推动护理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二、我国护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薄弱

现阶段关于我国护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种种问题,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配置不匹配、教学方式落后、相关部门重视程度不够等,且很多护理学专业人员都是理科生,对护理专业人文素质方面存在着“先天性不足”的劣势。医学、制药等科学技术取代了文科教育,如外语的学习,因此人文社会科学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人文素质的弱化直接阻碍着护理专业人员综合素养的提升,对患者来说也是一种隐患。

2.开设的素质教育课程过于狭窄

关于护理这一专业,我国教育部门所开设的课程数量较少,且基本是人文学科,重理论轻实践,缺乏综合知识的支撑,因此在护理方向上有较大的局限性。教育目的与教育方式严重不匹配、教学环境落后、设施不足等问题也是目前护理专业人员培养所面临的严峻挑战。此外,在素质教育课程的选择上,尽量不要与社会利益相互联系,因为人文素质教育是良好护理的基础。学科与学科之间也要注重关系,否则无法开阔学生的视野。

3.已开设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存在问题

目前在很多地区已经开设了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并且存在着学科横向与纵向不匹配的情况,因此内容的相容性较差,甚至还会出现冲突。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针对同一护课程缺乏逻辑关系的现象十分突出,授课形式落后,欠缺规模化,学生无法得到系统全面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已开设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存在很多问题。

三、以素质培养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护理教育内涵开展

特色护理教育的内涵需结合当下人文主义的发展和文化的潮流发展方向。人文即人类的文化,其实质含义是“人化”、“人性化”。当前,人们基本处于小康水平,基本的温饱需求已得到满足继而开始寻求心理上的舒适与精神上的富足。因此,人们对于护理类工作的人性化要求也越来越高,极力推行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护理教育大的趋势。此外,随着教育的现代化,人们的知识结构也越发趋于多元化。而具有人文素质教育背景的护理人员在学习其他技能会更加容易,且其人际交往也具有明显优势。

加强护理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对于完善整体护理、建设和谐社会等具有重要意义。在护理事业发展充满挑战的今天,我们要重新审视护理人文素质教育,采取积极的措施使护理专业的学生不断学习,积极进取,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护理事业的人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宁.中国高等护理教育现状发展趋势[J]护理管理杂志,2001,1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