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临终患者的护理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临终患者的护理措施范文1
【关键词】综合急救护理;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中毒急症,同时也是急诊内科和ICU中常见的一种重症疾病。有机磷农药中所含的有毒物质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通过中毒者的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及粘膜迅速进入到其体内,并出现相应的中毒症状表现[1]。本次研究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用综合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对整个研究过程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抽取7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男16例,女19例;患者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44.8±1.5)岁;中毒时间1-7小时,平均中毒时间(2.2±0.7)小时;观察组患者中男14例,女21例;患者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44.6±1.7)岁;中毒时间1-8小时,平均中毒时间(2.4±0.8)小时。抽样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中毒时间等几项自然资料方面比较均无显著组间差异(P>0.05),可进一步进行科学比较研究。
1.2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式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模式在救治期间实施护理。
1.2.2观察组护理方式采用综合急救护理模式在救治期间实施护理,主要内容为:
第一,心理护理。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常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精神和心理障碍,进而易发生绝望、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部分患者甚至会拒绝接受治疗,此时,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使患者认识到珍惜生命的重要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树立自信心,加强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主动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和需求,用真诚的态度感染患者,通过亲切的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从而获得患者及其家属的信任。
第二,基础护理措施。①对于存在大小便失禁、抽搐和昏迷症状的患者,需安排专门人员为其提供护理服务,降低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了。对于阿托品化患者需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以保证患者安全;对于危重症患者,需加强其皮肤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定时按摩、翻身,避免患者出现压疮症状;对于存在躁动不安症状的患者,可使用肢体制动措施或肌肉注射地西泮,但要注意控制好制度设施的松紧度,防止其发生皮肤损伤或是影响血液循环。②饮食护理。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通常在洗胃治疗后禁食1至2d,后逐步恢复饮食,由流食、半流食逐渐恢复为普通食物,且应避免食用生冷辛辣的食物。③对患者的每天出入量进行准确记录。若患者发生进食减少、洗胃后大汗、呕吐等症状,需及时实施补液治疗,并控制好输液速度,防止过快输液造成肺水肿。④发热护理。有机磷农药中毒会导致患者发生肌肉震颤,进而造成体温的升高,但一般情况下无需特殊治疗,可适当应用物理降温措施。
第三,病情监测。对患者呼吸、心率、瞳孔、意识等生命体征进行连续监测,每15至30min进行1次呼吸、脉搏和血压检测。对患者是否存在阿托品中毒症状进行严密监测,避免患者发生中间综合征。患者入院1周后,适当减少阿托品用量,避免发生“反跳”症状。入院2至3周后,对患者多发性迟发型神经症进行密切监测,患者一旦发生异常症状,需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对症处理。
第四,口腔护理。将患者口腔内痰液和呕吐物及时清除,对于存在呼吸障碍的患者,需行吸氧治疗,根据患者缺氧症状确定用氧时间,通常氧气吸入速度控制在3L/min至4L/min,以改善患者缺氧症状,提高其血氧浓度。
第五,建立快速静脉通道,保证抢救的顺利实施。在患者洗胃治疗的同时,行胆碱酯酶复能剂和阿托品治疗。
第六,对症支持性治疗。对于存在脑水肿和肺水肿症状的患者,需及时应用甘露醇、地塞米松和利尿剂。对于存在呼吸衰竭症状的患者,需行呼吸机或呼吸兴奋剂辅助治疗,以保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
1.3观察指标将两组研究对象的有机磷农药中毒病情救治效果、中毒症状控制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不良反应率等情况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
2.3不良反应有8例对照组患者在急救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占该组总人数的22.9%;有1例观察组患者在急救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占该组总人数的2.9%。两组患者急救过程中不良反应率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3体会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者需要在第一时间对毒物进行彻底清除,这是临床救治成功的一个重要基础,合理应用阿托品类药物是救治的一个关键,适量、反复输入新鲜的血液可使临床抢救的成功率显著提高。有机磷中毒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预防并发症,全面掌握阿托品类药物的中毒指征,积极配合医师对用药的具体时间及剂量进行相应的调整。
参考文献
[1]李艳辉,姜兴权,孙宏志,等.IL-6/IL-10及TNF-a 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引发MODS 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J].中国急救医学,2009,26(11):804-805.
临终患者的护理措施范文2
[关键词]临终关怀;JCI;癌症患者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8(a)-0112-04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vid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d-of-life care for advanced cancer patients,the 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 Standards(JCI standards) for hospitals was applied in the practice of palliative care for patients with advanced cancer.Methods A set of systemic,complete and continuously-improving end-of-life care processes were developed and a system for evaluating and providing end-of-life care for advanced cancer patients was formulated and carried out.Based on the processes and the system and the constant improvements made to them with PDCA method,end-of-life care was provided to 900 in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0 to December 2015.Result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terminally ill patient satisfaction reached 99.5%.Conclusion The JCI standards-based end-of-life care for advanced cancer patients can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are at the end of lif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Therefore,it is a relatively good model of palliative care at the present time.
[Key words]End-of-life care;JCI;Cancer patients
恶性肿瘤已经成为我国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对于晚期失去治疗价值和处于临终阶段的癌症患者,开展和提高临终关怀的服务水平是当务之急[1]。JCI认证是美国医疗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国际部(the 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CI)专门为协助世界各国最优秀的医院融入国际质量评审和保险系统而设计的认证体系,是国际上最广为推崇的医院质量标准[2]。我院已经连续5次高分通过JCI认证,现将基于JCI标准的晚期癌症患者临终关怀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5年12月,对900例晚期癌症患者实施临终关怀措施,所有患者均为病理诊断明确的恶性肿瘤患者。其中男性467例,女性433例;年龄26~91岁,中位年龄67岁;其中肺癌213例,乳腺癌92例,结直肠癌183例,肝癌67例,胰腺癌21例,头颈部肿瘤67例,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等妇科肿瘤167例,前列腺癌、膀胱癌等60例,其他30例。
临床医生对癌症患者进行初始评估,若处于临终阶段,要为其下达临终关怀医嘱。目前,世界上不同的国家对临终的时限尚未统一标准,本研究将预计能存活3个月内的患者视为临终患者。
1.2临终关怀评估
①医生下达临终关怀医嘱后,护士建立临终患者评估及护理记录单,并发《临终患者服务告知书》给患者家属做指引。医护人员进行的临终关怀服务相关内容、患者及家属的意愿是否得到满足、对临终关怀服务的评价,需要在提供临终关怀服务后24 h内进行评价,要记在病程记录及临终患者评估及护理记录单中,至少每两周评估记录一次。当患者或家属有新的需求时,随时记录。在对患者及家属的精神心理状况及心理承受能力进行评估后,医护人员决定在适当的时间里,与患者和家属交谈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并倾听患者及家属意见,让其积极参与医疗决策。
②医护人员积极评估患者的原发及继发症状,为患者提供缓解症状、控制疼痛、减轻或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的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及家属的各种需求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及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做出相应回应,使患者无痛苦地度过最后阶段。
③医护人员积极评估患者的原发及继发症状,了解、分析患者病情变化的因素;评估患者及家属的宗教文化需求、社会心理、情感、精神倾向,了解其家庭环境、家庭关系及其对疾病的态度[3];评估患者及家属对不同层次的休息、饮食及其他支持服务的需求。根据评估结果,对患者及家属的各种需求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及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做出相应回应。
按照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对患者的临床症状给予恰当的治疗;预计患者临终时间并及时告诉其家属,让家属提前做好料理后事准备;满足患者及家属不同层次的休息、饮食及其他支持需求;满足其宗教、文化、精神、心理需求。对患者及家属过度悲痛、绝望及其他不理智情绪等采取应对措施,使患者和家属以良好的心态接受现实,使其人格得到尊重,让患者及家属得到舒适、满意的医疗护理服务。
1.3临终关怀的具体方法
①病房布置要舒适、安静、温馨,方便各种医疗护理的操作。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维护患者及家属权利规划,充分尊重和维护患者及家属的价值观、、文化、生活习惯、隐私等权利。
②医疗团队会为患者提供身体症状的管理,如对出血、恶心、呕吐、大小便异常、进食困难、电解质紊乱等的管理。护理团队会为患者提供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并会持续关注其治疗及用药后的疗效。根据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评估为患者做好生活护理,如床上抹洗、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皮肤护理、鼻饲、喂食等。如患者需要陪护照顾生活起居,医院可以帮助联系陪护公司。
③为患者提供心理照护。限于目前医学科学技术条件,尽管医护人员已经尽全力救治患者,但仍存在因疾病原因患者不幸死亡的可能,因此,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照护也十分必要,必要时请心理医师为患者及家属评估及治疗。患者和家属均可表达情感或请心理帮助,医护团队也会积极与其沟通,尽量提供安静、私密的环境,耐心倾听,引导患者及家属说出内心的感受和遇到的困难,积极解释临终患者生理、心理变化的原因,减少患者及家属的疑虑。如患者或家属有专业心理疏导需求,安排心理医生进行心理评估及指导。
对于每一位患者,医护人员进行心理状态方面的初次筛选评估并记录[4]。护士在患者评估过程中发现患者有心理问题时,应该报告医生。有自杀风险患者需加强交接和巡视。护士多给予关注,提供心理护理。要求患者家属陪伴在患者身边,提供安全的环境,确保麻醉、精神类药物服药到口,必要时根据医嘱提供持续的护理观察,尤其是病情重、起病急、年轻患不治之症、治疗效果不佳、绝望、药物滥用、自杀未遂等患者。
④医护人员积极与家属沟通,使其正确了解患者的病情进展及预后;与家属讨论患者身心状况的变化,并让家属积极参与制定患者的医疗护理计划。护理人员会尽可能地为家属提供与患者单独相处的时间和环境,设立临终单间等。教会家属为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护理,如翻身、喂水等,使患者得到心理满足,同时也可降低家属在失去亲人之后的悲痛。
⑤对有疼痛的患者按照疼痛控制管理进行评估和相应处理,教育患者正确认识和使用镇痛,尽量控制疼痛及其他不适症状;对昏迷患者和生命支持患者按照相应的流程给予医疗护理服务[5]。医护人员会定期评估患者疼痛分级,并选择合适的止痛药物尽量减轻患者的不适,随时确认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并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和副作用[6]。
⑥如家属放弃抢救,要告知其不良后果和需承担的责任,要详细记录原因并请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从医学角度共同判断患者或家属提出终止治疗的要求是否合理,如对其合理性无异议,则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进行伦理审核[7]。告知全体医务人员,由责任护士在病历夹封面贴上“终止治疗、放弃抢救”标识,执行终止治疗、放弃抢救。家属改变终止治疗、放弃抢救的决定时,如为部分放弃时需重新签署知情同意书,并保留“终止治疗、放弃抢救”标识;若全面恢复治疗则由医生记录在病程记录中,由责任护士撤离病历封面“终止治疗、放弃抢救”标识,同时告知全体医务人员。
⑦根据患者和家属信仰、社会文化生活背景、个人意愿及临床需要,由主管医生向患者或家属提出诸如尸体研究和器官捐赠问题,并充分尊重患者的决定[8]。对患者及家属同意或提出的尸体研究和器官捐赠的要求,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⑧医院为患者及家属提供营养膳食,如医生评估患者有营养需求,请专业营养师配餐。
⑨满足患者其他需求。若患者有交通需求,如需要将患者送回家中或接送家属等,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病情及路程安排救护车或提供用车联系方式。通常情况下,晚夜间病房内只能有一名家属陪护,医院会提供陪护床使用,如果其他家属有住宿需求,医院附近有酒店及公寓,方便家属照料患者。如患者有合法的宗教需求,且事前告知其主管医师或责任护士,医院设置有祷告室,专为患者服务,参加人员仅限于患者及其亲友。
1.4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包括临终关怀服务相关内容、患者及家属的意愿是否得到满足、患者的满意度和生存质量评价,以及患者生存质量评价,在提供临终关怀服务后24 h内进行评价,要记在病程记录和《临终患者评估及护理记录单》中,至少每两周评估记录一次。
2结果
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2月共收治晚期癌症患者900例,全部按照JCI标准的临终关怀流程进行,通过持续不断对临终关怀质量进行改进,对新出现的问题提出新的整改计划,并逐步实施。对每一位晚期癌症患者和家属分别有针对性发放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家属和患者对临终关怀服务的满意度为99.5%。对护士长和科主任发放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护士长和科主任对临终关怀服务的评价满意度为98.0%。
3讨论
3.1营养、心理支持,疼痛控制和宗教文化需求等是临终关怀的核心,是提高临终关怀质量的关键
晚期癌症患者和家属的调查问卷显示,患者及家属的权利得到充分发挥,患者及家属在沟通交流、专业护理、隐私保护、康复治疗、饮食营养、心理支持、志愿者服务、疼痛控制、舒缓治疗、文化信仰、必要设备的供应及患者死后对家属的丧亲服务等方面都能达到一定满意度;对未能达到满意度的项目如疼痛控制等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加强医护培训,达到患者及家属要求。通过5年的不断经验总结,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逐年提高,不仅让患者及家属满意,同时也提高了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及素养。本研究显示基于JCI标准的临终关怀模式对晚期癌症患者维持生活质量和尊严具有积极意义。
护士长和科主任对临终关怀服务评价问卷项目,主要涉及患者客观检查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日常临床症状体征观察等项目,通过客观项目评估癌症晚期患者临终关怀满意度及医护人员服务质量,从而最大限度地达到以患者为中心,以患者安全为目的JCI标准,形成完整的临终关怀模式。
3.2临终关怀评估是保证临终关怀质量的前提
临终关怀评估是保证临终关怀质量的重要环节。在评估患者进入临终关怀的程序后,医生和护士需要分别进行评估,评估所采取的临终关怀措施是否满足患者的需求,是否达到满意的程度;如果没有达到满意,则要对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修订,以达到患者满意为止。本研究要求每两周评估一次。科主任和护士长评估临终关怀的质量,是否满足了患者的需求。JCI标准的临终关怀服务包括对患者及家属专业护理、能自理的日常起居、各种形式的康复治疗、饮食、心理支持、志愿者服务、舒缓治疗、必要设备的供应及患者死后对家属的丧亲服务等[9]。对于每一项内容,均需要医生和护士进行仔细评估,制定详细的临终关怀服务内容。对临终关怀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医生和护士需要随时进行评估,对临终关怀措施及时进行修订。
3.3患者安全是临终关怀的基础
在制定临终关怀的具体措施时,充分考虑到以人为本,以安全为基础,JCI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患者安全为中心[10]。当医生评估患者处于临终状态需要临终关怀时,医护人员需要评估所采取措施的各个方面是否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患者及家属是否有心理问题,是否有自杀的冲动等,根据评估的结果,做出相应的更改措施,如控制疼痛、心理干预和营养支持等[11],通过这些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的安全。
3.4注重患者及家属的权利,充分尊重患者的宗教文化需求是临关怀的基本要求
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是临终关怀的基本要求[12]。在临终关怀过程中,对患者住院的所有相关信息均要严格保密,在咨询患者住院信息时,护理人员应先和家属沟通。注意患者信息的保护,加强患者资料的管理,加强对病历的保护。医生查房时,护士请探视者在外等候,只留一名护理员,就诊实行“一室一患”,诊治过程中注意关门和防护。对异性患者实施隐置时,应有异性医护人员或家属陪伴。进行暴露性护理、处置等操作时关门或拉好帘子。抢救患者时,必须以布帘或屏风等遮挡。充分尊重患者的宗教文化需求,医院设置有单独的宗教室,当医生护士评估患者有宗教文化需求时,需提前进行联系和安排使用。
3.5建立相应的临终关怀政策、制度和流程[13],鼓励持续不断的临终关怀质量改进并符合当地的文化是提高临终关怀质量的保证
本研究建立临终关怀的政策、制度和流程,通过持续不断的计划-实施-检查-改进(PDCA),使其能够符合本地的文化,更好地满足患者临终关怀的需要,这一过程是提高临终关怀质量的保证。按照质量改进PDCA的要求[14],①计划(plan):确立临终关怀的目标,该目标与本地的文化习俗相一致;②实施(do):执行相关的临终关怀措施;③检查(check):由护士长、质控小组定期进行检查督导临终关怀的服务质量;④改进(action):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总结分析,对新出现的问题提出新的整改计划,列入下一PDCA循环之中,持续改进临终关怀医疗护理质量[15]。
综上所述,基于JCI标准的晚期癌症临终关怀模式,通过临终关怀前评估,做好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心理照护、营养支持、疼痛控制、宗教文化需求,对临终关怀质量进行评价,通过持续不断的PDCA,可提高临终关怀的整体水平,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目前较好的临终关怀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斌.发展临终关怀事业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 29(1):178-180.
[2]刘景诗,黄钢,肖雪莲.基于JCI标准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11):35-37.
[3]周煜,张志斌.多元文化护理的伦理审视[J].医学与哲学,2014,35(11):40-42.
[4]王桂梅,谢红芬,沈蕾,等.JCI标准对住院抑郁症患者自杀风险管理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10):737-739.
[5]谌永毅,卿利敏,刘翔宇,等.基于JCI标准的肿瘤患者疼痛管理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4):491-494.
[6]朱丽霞,高凤莉.癌痛控制的状况及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3):227-228.
[7]戴彦成.放弃抢救签字书相关问题的思考[J].医院管理论坛,2010,27(4):15-16.
[8]张力.论尸体器官捐赠自愿性原则[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3,10(4):41-43.
[9]张黎明.临床心理护理方法探讨[J].实用护理杂志,2003, 19(1):73-74.
[10]李斌,王林森,哈维超,等.中国医院进行JCI认证的意义和挑战分析[J].中国医院,2014,18(12):33-34.
[11]周谨平.“死亡”的生存论意义与临终关怀[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1):114-117.
[12]张传友.试论患者的隐私权[J].中国医院管理,2005,25(5):26-28.
[13]石礼华,刘庚常.论我国临终关怀制度构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4):522-523.
临终患者的护理措施范文3
临终关怀(英文:hospice或palliative care)并非是一种治愈疗法,而是一种专注于在患者在将要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对于人来说,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一般认为,老年患者在经过积极治疗后仍无生存希望,直到生命结束之前,这段时间称为“临终”。临终老年患者一般经过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抑郁期、接受期,难免会产生对生的渴望和死的恐惧,难免会产生巨大的悲伤和痛苦,为了让其乐观地面对,作为护理工作者应做到以下几点。
1 老年患者临终护理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1.1 提供舒适环境。
临终老年患者应安排单人房间,室内要清洁、安静、光线充足、温湿度适中、空气新鲜、避免噪音。其目的是让老年患者安静舒适的休息,最大限度地为老年患者创造良好的休养、治疗环境,让老年患者在舒适的环境中度过最后时光。
1.2 做好基础护理 。
帮助老年患者做力所能及的活动,勤翻身,勤拍背,以预防褥疮、肺炎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密切配合医疗,及时准确地完成各种治疗和护理任务,如输液、吸痰、吸氧和采集各种化验标本等,不随意终止各种维持生命的措施。
1.3实施心理疏导 。
临终老年患者的心理极为敏感、复杂,心理护理是临终老年患者护理的重点。护理人员要及时了解老年患者真实的想法,随时掌握老年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根据各自不同的职业、心理反应、社会文化背景,有针对性地进行精神安慰和心理疏导。
1.4切实做好临终老年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 。
家属是老年患者的亲人,也是老年患者的精神支柱。家属的精神痛苦会影响老年患者的情绪变化,使老年患者症状加重,因此要做好老年患者家属的工作,促进家属的心理适应。
1.5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
融洽的护患关系有助于减轻老年患者的心理压力和痛苦。护理人员应站在老年患者的角度,体察他们的需要,并运用敏锐的洞察力,适当地将患者内心的情感反映出来,使他感受到被了解及接纳。
2 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基本要求
2.1护士要具有亲切温柔自然的表情。
温柔、亲切、自然会使患者无戒备心理容易接近,使患者具有安全感。
2.2护士要具有镇定自若的眼神。
护理人员镇定自若或忧郁惊恐的眼神都可做为导体给予患者不同刺激,眼神惊恐会使患者慌乱,眼神凝注会使患者感受到被重视、被关怀,眼神镇定会使患者放松对死亡的关注,增加面对死亡的勇气
2.3护士要具有准确表达语言的能力。
恳切语言是一门艺术,在临终患者的护理中对语言有更高的要求,对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不同年龄、职业等层次的患者要使用不同语言,语言恳切真挚,语速稳健和缓并配合非语言交流的方式如抚摸等,使患者在生命最后一刻处于被关怀体贴慰藉之中,濒死者进入死亡阶段后视力模糊、语言困难但听觉保留时间长,护理人员在床边既不能窃窃私语以免增加患者猜疑焦虑也不能毫无顾忌,讨论病情防止患者受到意外刺激。
2.4护士要具有动作敏捷轻柔的操作能力。
对临终患者实施护理措施时动作要特别轻柔敏捷,有序操作准确尽量降低人工呼吸机等各种抢救设备噪声,增加舒适度。
3 临终患者不同心理阶段的护理
3.1否认期的护理。
否认是患者抵御严重精神创伤的一种自我保护心理,护士在此阶段应与患者坦诚沟通既不要揭穿患者的防卫也不要对患者撒谎,要了解患者对自己病情的认知程度理解患者心情,耐心倾听患者诉说维持他们的适度希望,缓解其心灵创痛并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使其逐步面对现实。
3.2愤怒期的护理。
此期护士应把愤怒看作是一个健康的适应性反应,对患者是有益的,而千万不能把患者的攻击看作是针对某个人的并予以还击,对患者不礼貌的行为应忍让克制同时也应做好患者家属工作,共同给予患者关爱、宽容和理解使他们能发泄自己的愤怒宣泄他们的感情,并在必要时辅以药物稳定他们的情绪,尤其被事业家庭、子女等困扰的中年患者,发怒时要充分理解尊重他们的人格,护理上尽量做到仔细、动作轻柔,态度和蔼可亲得到患者的谅解。
3.3协议期的护理。
此期患者尽量用合作和友好的态度来试图推迟和扭转死亡的命运,因此护士应理解这个时期的心理反应,对患者是有益的,应抓住时机主动关心患者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动和希望,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并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减轻痛苦控制症状。
3.4忧郁期的护理。
此期护士应允许临终患者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悲哀,尽量安抚和帮助他们允许家属陪伴,让患者有更多时间和亲人在一起,并尽量帮助患者完成他们未竞的事宜,此期患者有强烈的因孤独产生的关怀需要,虽然患者有时会有独自静一静的想法但不可误解患者喜欢孤独,事实上是患者担心自己害怕孤独造成家人情感上的负担与不舍。这种心理反应是家属和护士在提供爱心的支持与关怀时应特别注意的地方。
3.5接受期的护理。
临终患者的护理措施范文4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临终关怀的理念和措施开始在世界各地以舒缓医学、姑息医疗、宁养疗护、安宁缓和等多种模式铺开,并不断得到完善与加强。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临终关怀事业从天津、汕头、上海、北京、沈阳等地创建并陆续发展起来,至今全国已有600多所收治和照顾临终患者的医疗场所。
李嘉诚基金会有一项专门收治晚期癌痛贫穷患者的“全国宁养医疗服务计划”项目,目前与内地32所大中型医院协作建立的宁养院,已服务终末期肿瘤患者超过15万人。这支专业的宁养团队,成为了国内收治终末期癌症患者的排头兵。
临终关怀是对没有治愈希望的患者所进行的积极而全面性的医学人文照顾,控制疼痛及其他症状,解决心理-精神等问题,以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达到最好的生存状态。概括起来,临终关怀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医疗护理内容。
临床“治”痛 终末期癌症患者身心承受着极大的苦难。其中,最为普遍和常见的就是癌症带来的剧烈疼痛。资料表明,终末期癌症患者疼痛发病率高达65%~85%,重度疼痛患者占40%以上。患者终日处在“痛不欲生”和生不如死的极端恐惧与痛苦之中,可以说是度日如年。此时,医生会采取科学、规范和强有力的止痛治疗,以尽快减轻患者疼痛带来的心身痛苦,这是临终关怀首先要完成的基础性医疗工作。
症状控制 终末期癌症患者身患重病,通常伴有除肿瘤原发病灶或转移所带来的其他一系列临床病症,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便秘、呼吸困难、咳嗽、气促、失眠、浮肿、胸腹水,以及创口溃烂、压疮、造口或导管梗阻、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各种异常状况。医护人员会责无旁贷、想方设法地为这些患者解除或减轻不适症状,使他们尽快平稳和安定下来。
舒适护理 终末期癌症患者的身心护理以患者感觉舒服为第一要素。护理人员会依据每个患者的不同病情,整合不同护理手段与措施,以使患者达到舒适和平安,包括基础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协助排痰、局部按摩、膳食调配等多方面,事无巨细,耐心周到。当然,家属也可以向护理人员学习护理方法和技巧,以便患者能够随时享受到舒适护理所带给他们的实惠。
心理舒缓 统计资料显示,癌症患者特别容易并发抑郁或焦虑等心理疾病,发病率占患癌人群的60%~65%。轻微的抑郁或焦虑情绪,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等途径,即“谈话治疗”得到舒缓。而病情较重的抑郁症或焦虑症患者则必须在心理科专业医师指导下,及时服用抗抑郁或抗焦虑类药物进行治疗,以尽快使患者从抑郁或焦虑状态下解脱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家属要特别关注患者可能发生的自杀倾向。
灵性照顾 终末期癌症患者常常由于自知自己来日无多而在精神和心灵层面产生困扰,如对死亡临近的恐慌,以及对后事的不放心等等,这些都会使患者和家属陷入极大的不甘、不忍、不舍的矛盾和悲痛之中。此时,医护人员会采取家庭会议、生命回顾、临终圆梦,以及艺术治疗(包括音乐、美术、工艺、娱乐等疗法),帮助患者摆脱心灵上的困扰,正确认知生死本是人类的自然规律,重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诠释,直面死亡。
临终患者的护理措施范文5
癌症患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病程长且医疗费用昂贵,生命质量差,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承受了较大的痛苦。如何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有效的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的护理,使临终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到提高,症状得到控制,尊严得到维护,帮助患者无痛苦、安宁、舒适、平静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是当今护理人员面临的一项新课题。自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本科对40例癌症患者实施临终关怀护理,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40例,男28例,女12例,其中肺癌12例,胆囊癌3例,食管癌3例,胃癌5例,肝癌6例,直肠癌6例,胰腺癌5例,从入院到死亡最长时间1年,最短时间1周;年龄18~92岁,平均61岁。
2临终患者的生理心理表现
2.1晚期癌症患者的生理表现晚期癌症患者的生理表现为生命体征紊乱(血压、心率、呼吸改变)、单个或多个器官功能衰竭。常常表现为:1)疼痛:表现为烦躁不安,不寻常姿势,痛苦面容。2)胃肠蠕动减慢或停止:患者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便秘、口干。3)呼吸功能减退:出现鼻翼呼吸、潮式呼吸、间歇呼吸等。4)循环衰竭:四肢发绀、皮肤湿冷。5)意识不清:感觉、知觉障碍。6)肌肉张力消失:表现为大小便失禁,吞咽困难,不能进行自主躯体活动,易发生褥疮。其中疼痛是最突出的症状。
2.2心理方面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癌症患者因年龄、性别、社会环境、文化素养、生活阅历、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对死亡的认识及面临濒死的态度也各有不同,最初都表现为否认和愤怒的心理反应,愤怒的情绪过后,患者开始接受所面临的现实,希望配合治疗能延长生命,达到某种要求或完成未实现的愿望。随着疾病的恶化,身体某些功能的丧失或减弱 ,患者可出现抑郁心理。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患者能够情绪平和,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镇静地接受死亡。
3癌症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措施
3.1一般护理尽可能将病房布置得家庭化,定时通风换气,调节适宜的温度、湿度,保持安静。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尿量,保证呼吸道通畅,给予患者足够的营养及水分,提供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注意合理搭配和烹调方法,最好色、香、味齐全,允许患者吃随意饭以达到食欲的满足。维持舒适的,定时翻身叩背,避免同一部位长期受压,每天晨、晚间护理可用50%乙醇或红花液按摩受压处和骨突处,对大、小便失禁患者,注意便后清洁局部皮肤,保持床褥干洁平整,防止护理并发症。临终患者经常出现睡眠紊乱,注意睡眠环境安静、光线幽暗、被褥柔软舒适,尽量减少夜间操作,采取正确卧位,睡前喝热牛奶,听听轻音乐等以促进入睡,必要时可给予适量的镇静剂或安眠药。
3.2控制疼痛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应该得到控制,具体止痛措施有:1)药物疗法:按照WHO制定的三阶梯疗法给药止痛。第一步给予非麻醉性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吲哚美辛等;第二步选用弱麻醉性镇痛药,如可待因、曲马多、强痛定等;第三步选用强麻醉性镇痛药,如吗啡控释片、吗啡缓释片等,均采用口服、直肠给药、皮下注射和药物阻滞破坏痛觉传导通路止痛。2)非药物疗法:可采用安慰剂疗法、音乐疗法或针刺穴位止痛等,以减少对身体的损伤。
3.3心理护理 临终患者心理反应因人而异,患者的人格特征、病情、家庭与社会的支持均可影响患者的心理变化[1]。心理护理要把握因人而异、因病施护的原则,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分期、性格特点、家庭背景、文化水平等因素综合分析,正确判断其心理承受能力,选择适当的方式告知真实病情,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配合治疗。鼓励患者倾诉,耐心倾听,安排患者亲友陪伴,布置温馨的病房环境。对患者进行适当的死亡教育,尝试着把死亡接纳为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这样失衡的心理开始得到有效的调节,消除其对死亡的恐惧。
3.4对家属的支持癌症不仅威胁健康,而且医疗费用较高,大部分家庭难以承受精神和经济上的负担,家属因长时间照顾患者,身心疲惫,当患者的情况逐渐恶化时易产生灰心、失望。因此护士不但要有特别的爱心,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还要为家属尽可能提供帮助、开导、劝慰他们,对他们表示同情和安慰,稳定情绪,如实告诉患者的病情,指导他们参与护理计划,让患者感受到到医护人员和亲人家庭的温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既能减轻患者的孤独无助感,有利于家属在患者临终阶段和去世之后保持正常的心态[3]。死亡后护士必须认真进行尸体处理,特别要注意保持尸体五官端正、肢体舒展、清洁无味、包裹整齐,使家属满意。
4讨论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开始重视对临终和死亡的研究。在实施癌症患者临终护理中,应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为宗旨,满足患者生理及心理需要,维护患者的尊严,使患者安详舒适的离去。临终关怀是十分复杂的过程,需要社会、家属、医护人员共同配合、协调,做到严肃而不冷漠,温柔而自然,操作轻柔稳重,满足他们的最后愿望,帮助他们平静、安宁地度过人生最后一刻,这就是临终关怀的价值具体体现[4]。
参考文献
[1]戴晓阳.护理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24-125.
[2]李元珍.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当代护士:学术版,2005,4:72-73.
临终患者的护理措施范文6
[中图分类号] R473.7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173-01
“临终护理”一词源于英文,又称“临终关怀”,临终关怀护理是对那些已不能治愈的病人在生命即将结束时所实施的一种积极的身心整体护理。临终护理的原则:加强全面护理为主,注重心理,适当治疗,关心家属。其护理目的是以整个人为对象,提供精心照料,,解除躯体痛苦,缓解对死亡的恐惧,维护其做人的尊严,提高其尚存生命质量,并给予家属心理关怀,最终使逝者死而无憾,生者问心无愧。如果一个临终病人得到了成功的护理,他死时就会感到活得有价值。临终病人由于躯体疾病的折磨,对生的渴求和对死的恐惧会产生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改变,甚至行为与人格的改。病人从获知病情到临终时期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改变,总结归为:否认阶段、愤怒阶段、协议阶段、抑郁阶段、接受阶段等五个典型阶段。临终也是生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生活,正确认识和尊重临终病人最后生活的价值,提高其生活质量是对临终病人最有效的服务,帮助他们能较安详舒适地过好人生最后的生活。
1 安置舒适的环境 患者应住单人房间,室内要清洁、安静、光线充足、温湿度适中、空气新鲜、避免噪音。其目的是让病人安静舒适的休息,保护其他患者免受精神刺激。
2 减轻病痛 2000年,WHO提出“让每一个癌症患者无痛”,患者在癌症晚期,医护人员的主要任务不是治愈疾病,延长寿命,而是减轻痛苦,让患者舒适,提高生存质量。社区护士应准确评估疼痛,认真实施镇痛方案,非药物镇痛有效的,不用镇痛药物。为确保镇痛方案有效,社区护士要切实做到按时给药、按需给药及四个正确,即正确的药物、剂量、时间和途径。绝对不能让患者强忍疼痛,违反医疗的人性化护理原则,护理上应注意吗啡类药物的效果及不良反应,防止呼吸抑制,当出现上述情况时,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3 搞好基础护理 做好病人饮食护理。基于患者食欲下降的特点,护士应和家属共同商量病人的饮食,鼓励病人以少量多餐的形式多食高蛋白、高热量食品,既要满足患者的热量需要,又要迎合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爱好,使病人感到在家一样。要保证病人的睡眠,社区护士应指导家属做好睡眠前的准备,必要时,按医嘱服用适量镇静剂或安眠药。加强生活护理,做好勤翻身、多拍背,勤整理,勤更换,保持皮肤的清洁舒适,帮助病人做力所能及的活动,以预防褥疮、肺炎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密切配合医疗,及时准确地完成各种治疗和护理任务。如输液、吸痰、吸氧和采集各种化验标本等,不随意终止各种维持生命的措施,社区护士应加强病人排泄的护理,指导其家属保持病人大小便通畅及导尿管的清洁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