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生态环境设计的核心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园生态环境设计的核心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园生态环境设计的核心

幼儿园生态环境设计的核心范文1

关键词:住宅区;景观设计;施工品质;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87 文献标识码: A

一、住宅区景观设计的原则

以人为本原则。景观设计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人提供物质,精神生活的空间。以人为本是景观设计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我们要从生理层面,心理层面以及行为层面关注所有人的需求,居住环境的设计要满足各种行为的需求:如户外运动,休闲,娱乐,邻里交往等,这些活动需要配置相应的环境设施来满足对环境景观的功能性要求。

创造多元性的空间。居住区兼容的功能多,有人行步道的交通空间,有休闲娱乐的交流空间,有健身,游戏的场地空间,有自然绿化的生态空间等等,因此居住区景观设计必须是一个多元的环境设计。

创造有心理归属感的景观。相对于人的行为方式,人的心理需求并不需要具体的空间,但是它需要有空间的心理感受。居住区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最重要体现出心理的归属。人文和艺术作为人类文明思想的沉淀,在景观创造中要有所体现,通过情调,品位的价值认同是心理归属感的关键。

生态优先贴近自然。生态环境作为人类生活的背景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但是工业革命以后随着机械化大生产的普及,人类与大自然的矛盾日益尖锐。人类渴望接近自然,回归自然,因此居住环境景象设施应在满足功能和美观的同时,保护和利用现有的地形,地貌,绿化等自然条件。

要以空间塑造为核心。居住区绿地的空间看似由建筑来围合,但这只是一个大空间,大环境,生活其中的居民在日常交往中还得需要尺度更小的空间感受,在这种小空间中,主题,景观,色彩,材料等在细节上都得到最细致的反映。给人的感受是最集中和直接的,因此景观环境设计要以空间塑造为核心。

二、居住区景观的组成要素

按照功能和所处的环境,居住区绿地分为居住区公共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道路绿地,以及宅旁绿地和居住庭院绿地。

居住区公共绿地指居住区居民公共使用的绿地,这类绿地常与居住区或居住小区的公共活动中心和商业服务中心结合布局。主要功能是给居民提供日常户外游憩活动。

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指居住区内各类公共建筑和公用设施的环境绿地,如居住区俱乐部,少年宫,幼儿园等用地的环境绿地。其绿化布置要满足环境要求并考虑与周围的环境。

道路绿地主要指居住区主要道路两侧或中央的道路绿化带用地。宅旁绿地和居住庭院绿地主要指居住建筑四周的绿地。

三、住宅区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的限定。自然环境有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物和动物界有机结合成的综合体,这种“综合体”是自然地理的概念,不包含人文因素。人类的生存依赖于自然,同时自然又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与自然的这种矛盾反映在居住上就是,自然因素限定着居住的存在,形成和发展方向。

人文因素的深层作用。人作为居住行为的执行者,是居住环境的本源。因此,自由居住生活方式的生曾介入,以人的生理,心理,行为,情感等方面需求为依据研究居住环境,强调人的行为参与和意识认同,才能从根本上把握居住环境设计的真谛。

人与自然是世界发展的永恒主题,人可以改变环境,反之,人的行为和经验也能被环境所改变。居住区景观设计作为创造人们生存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更需要对迫切的人性化要求作出回应,这需要景观设计者来了解环境心理学的内容,了解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了解居民的生理以及心理需要。未来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正朝着生态化人性化逐步发展。

四、景观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1景观工程施工的总体质量要求

各结构层的坡度、厚度、标高和平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各层表面对水平或对设计坡度允许偏差应不大于30,供排除液体用的带有坡度的面层,应作泼水试验,以能排除液体为合格;各层厚度对设计要求的偏差在个别地方的偏差不得大于该层厚度的10%;各结构层的强度和填料的密实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且上下层结合应牢固稳定;伸缩缝的宽度和位置,板块材料铺设间隙大小,以及填缝的质量等应符合规范要求;面层整体图案和各类型的组合应符合设计要求。

2施工放样复核控制

在确定方案时应根据铺装广场的实际尺寸进行图上放样,确定方案中边角的方案调节问题及广场与园路交接处的过渡方案,然后再确定各种花岗石的数量及边角料规格、数量。

场地放样复核:施工单位按照广场设计图所绘的施工坐标方格网,将所有坐标点测设到场地上并打桩定点。然后以坐标桩点为准,根据广场设计图,在场地地面上放出场地的边线,主要地面设施的范围和挖方区、填方区之间的零点线。自检合格后报监理进行复核。

地形复核:督促施工单位对照广场竖向设计图,复核场地地形。各坐标点、挖制点的自然地坪标高数据,有缺漏的要在现场测量补上。

3场地平整与坡度质量控制措施

挖方与填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填方区的堆填顺序应当先深后浅、先分层填实深处,后填浅处,每填一层入夯实一层,直到设计的标高处。挖方过程中挖出的适宜栽植的肥沃土壤,要临时堆放在广场边,以后再填入种植地中。

场地平整与找坡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挖填方工程基本完成后,对挖填出的新地面进行整理。要铲平地面,使地面平整度变化限制在5cm内。根据各坐标桩标明的该点填挖高度数据和设计的坡度数据,对场地进行找坡,保证场地内各处地面都基本达到设计的坡度。

4土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土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根据设计要求,放宽一定尺寸进行开挖,碰到湿软土基,必须换填,压实仔细,按要求整出路拱,分批碾压,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边后中,先高后低,要求轮迹重叠,沿中心线方向进行,压路机压不倒部位,采用小型夯机纵横循环夯实,防止漏夯,碾压后,路拱不符合处及时耙开重新处理,有“弹簧”现象应返挖,晒干后填筑碾压,整形后土基平整度控制2cm内。

参考文献:

[1]蔡金君.现代居住区园林景观设计分析与思考[J].现代园艺,2013

[2]罗顺仁.现代城市住宅园林设计的趣味性追求探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2

[3]米歇尔劳瑞.景观设计学概论.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

[4]徐清.景观设计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

[5]刘滨谊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5

幼儿园生态环境设计的核心范文2

小区总建筑面积可达11万平方米左右,居住户数732户,户型90-120平方米的户型为主。除住宅外,小区还配备了六班幼儿园、商铺、变电所、社区物业用房和社区经营用房等配套设施。

(一)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

结合项目用地的地形、地貌、三面环山、前低后高等特点,设计方案打破了传统小区以建筑围合立面的手法,考虑将传统院落、景观与周围自然山体充分结合,使整个布局体现江南园林开放空间的特征;这样的布局,围而不断,疏而不散,将建筑之间的场地化为山水之间的地形,重新连接了山水之间的空缺。

方案采用点式高层和小高层分区布局,呼应地形,尽享景观,高低有致,远近山色,尽收眼底,街景协调。将整个用地划分为两个区块:沿街区为3层商业建筑沿景观大道呈弧线布置,形成有韵律的扇形格局,并与4幢小高层垂直布局,住宅山墙面与道路垂直,减少道路对住宅的噪音干扰,同时拥有较好的朝向,在更大范围的城市空间完成大手笔的“都市链接”;沿山体区―9幢点式高层依次排列在基地的东西狭长地带,沿山体走势,兼顾建筑朝向,取东南和南向为基本元素组合建筑布局,构成丰富的小区内外空间,取得良好的景观视野,建筑的形态和基地的山势走向一致,形成户户有景的小区格局,提高整体环境品质,同时赋予小区鲜明的个性特征。建筑布局连绵而通透,建筑由西向东逐渐抬升,构成了丰富而有变化的s型曲线,建筑布局形态与山势相协调,建筑完全置于自然之间;

在诸多影响设计的要素中,如何减少基地东、南、北三面的山体对小区的影响,是最为重要的因素。为此,方案有针对性地将点式高层在北侧山体区和沿街区布置,南侧山体区则布置9-11层的建筑,沿山体走势均匀排布,并由东、西向的景观轴线,将每幢建筑有序地串联,从而呈现出一种扇形格局。这种布局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⑴ 小区南面的建筑可以尽可能地远离山体,而留出的东西向的地带恰好用来布置小区集中绿地,成为小区的景观带;

⑵ 统一的扇形布局将小区的所有建筑有机地组织在一起,避免通常小区设计中容易出现的无组织的零乱布局。

(二) 总平面设计特点

1、场地概述

基地南北狭窄,东西向进深较大,前后两端外部环境迥异。用地东西最长约415米,而南北最窄处仅约57米。地块由西向东逐渐抬升,东西最大高差为12米左右;城市主要道路阳光路的道路标高为110米。基地三面环山,山体海拔高程约在160米至170米之间。

2、总平面布置

基于这一强烈的基地特征,设计采用了分区组织的策略,将基地沿东西向分为两个区块,即沿街区和沿山体区。

沿街区,靠近繁忙城市主干道阳光路,南向开敞,格局开朗。在这一区块布置面向城市服务的配套商业设施、六班幼儿园一座、4幢小高层住宅,以充分利用阳光路的商业氛围,强调对城市景观的作用。

沿山体区,在东西狭长的南北山体区,布置点式高层住宅,提高品质,气势恢宏。

3、竖向设计

基地现状场地内由西至东标高为110~122米,设计利用现有地势,将基地分为三个不同标高的台地,由西向东标高逐渐抬升,设计室外场地标高分别为110.2米、113米、116米,考虑到周边山体排洪及地表水对基地周边及建筑的影响,竖向设计中考虑了截洪沟和地面排水设施。

4、交通组织及停车措施

相应的交通组织也分成三个区块,三个区块的交通既相对独立又有所联系。

住宅区主入口和次入口均布置在阳光路上,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不分流;在内部道路上布置两个车库出入口,车流主要在西侧解决,以避免对基地的横穿。停车布置在地下一层,地下车库均设置直接入户的通道,方便居民直接从地下车库入户;地面停车进考虑在基地西侧的商业用房前,供外来访客使用。如建设单位金色阳光公寓二期地块地下车位有余,调配到本小区使用,则本小区地下车位根据总规划车位数不变的原则予以调整。

人流由小区主干道通过宅间路进入单元门厅,景观长廊、底层架空,使小区内部形成独特的步行系统。

小区内主要车行道路设计宽度为7米。

5、消防及疏散

(1)、总平面防火设计

基地南北狭窄,东西方向进深较大,前后两端外部环境迥异,南北向呈两端宽中间窄的格局;三面环山,仅西面与城市主干道相连接。

(2)、消防环道和小区主干道合用,消防车道沿用地周边设置并环通,最小净宽7.0M,且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均大于5.0M,转弯半径不小于12M。

每栋高层沿长边均设置消防登高场地。

应急消防车道在南侧山体区沿山体布置,通过阳光路上的次入口与城市道路连接。

消防车由西侧阳光路进入基地,在地块内自成消防环路。

消防人员可通过各防烟楼梯间和封闭楼梯间抵达各楼层。

所有楼层均配置有栓口直径为65MM的室内消火栓。

沿环形消防通道每隔120M设置室外消火栓,每个室外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大于150M。

(3)、消防控制中心

消防控制中心设在12#楼的架空层内,有直通室外的通道,并通过附近楼梯间与地下室水泵房联系。消防控制中心建筑面积约50平方米,采用240厚混凝土砌块非承重墙和150厚钢筋混凝土整体楼板,面层保护层厚度50MM,耐火极限分别达到3h和2h,消防控制中心设有与市消防部门连通的专用消防电话,对整个区块的消防情况实施安全监控及控制。

6、日照和间距

由于基地三面环山的特点,设计将山体对于建筑的日照影响作为日照分析的重点。在总图布局中,建筑均为南北向布置,与山体走势平行,向阳面尽可能与山体留出足够的间距,满足日照和间距的要求,在建筑高度的控制上,南面布置小高层,减少前后建筑自身高度对日照的影响。通过日照分析,方案能满足要求;

建筑间距计算方式(单位:m)表1

⑴高层间距【(56-24)x0.3+32】x0.9=37(m)

⑵小高层间距【(35-24)x0.3+32】x0.9=32(m)

⑶多层间距:取1.2h为22.5(m)(h为建筑高度)

注:多层建筑日照间距计算方法,按《杭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2008年6月11日版本)计算,L=1.2H,且≥13m。

7、景观设计

住宅区户外环境的质量对于建设文明小区,改善居民整体生活质量、提高小区品味和档次以及提高居民择屋购房的吸引力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小区环境设计多用建筑围合空间,而本方案基地的三面环山的特殊性,沿用既往手法将导致建筑割裂环境,使整体景观支零破碎。

沿山景观带、景观轴、景观节点、组团庭院是整个景观、绿化设计的核心内涵。方案突破了这种建筑制约环境的理念,利用场地现有的高差形成台地,将基地自然地划分为三个不同高程的区块,高层建筑底层架空4.4米,环境贯穿其中、融为一体,将小区作为一个整体的园林进行营造。一条东西走向的绿色景观轴贯穿整个场地,构成了整个景观的主线;沿山景观带即对原有南侧驳坎结合山体改造为景观带,成为整个小区中心景观;组团庭院由高层、多层住宅、景观长廊等围合而成,形成组团集中绿化,结合下沉广场设置有雕塑、健身活动设施等绿化小品,并结合底层架空层,形成立体绿化体系。下沉广场、休闲平台和小品点缀其中,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又有行人步道穿插其中,形成步移景异的效果,住户游其中而忘记身处高楼之下。

另一方面,景观又分为个四不同的层次,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城市景观在沿湖景观道的界面上,利用高层和多层不同的天际线的变化,疏密错落的空间层次,丰富小区对城市景观的作用;贯穿东西的步行休闲道作为区块的景观轴,是连接两个区块的半公共空间,也是城市景观对小区景观的渗透,强调人流的合理组织;集中绿地位于多层建筑的南侧,自然山体与园林景观相结合,以高大树木绿化为主,间插少量活动场地,它将会是小区的“绿肺”;而多层建筑之间的院落空间则是相对私密的活动空间,是小区住户日常活动的场所,其中布置了不同主题的活动内容。

幼儿园生态环境设计的核心范文3

儿童游戏的基本特点:不同年龄的聚集性、季节性、时间性、“自我中心”性。

儿童游戏场的类型:住宅庭院内的幼儿游戏场、住宅组团内的儿童游戏场、小区级儿童游戏场、居住区中心儿童游戏场。

主要游戏设施;混凝土组合游戏器具、沙、水、游戏墙与“迷宫”、草坪与地面铺装:

游戏器械的类型:摇荡式、滑行式、回转式、攀登式、起落式、悬吊式、组合式

第一节 儿童游戏场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在居住区为儿童开辟游戏场地是居民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如何为儿童解决户外活动场地,使儿童有自己活动的小天地,以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与智力开发,利于儿童的意志与性格的锻炼,满足儿童活动与互相交往的心理要求,是我们园林设计者必须考虑和值得重视的问题。

第二节 儿童游戏场的类型

1、儿童户外活动的年龄分组

儿童游戏场的规划设计按不同年龄,性别和爱好要求不同来布置活动内容和设施,因此年龄分组是规划设计较重要的因素。

不同年龄儿童的游戏行为见下表:

根据我国目前规定居住区与居住小区级公共绿地的指标,尚未明确儿童游戏场应有的指标。住宅组团可采取多种布置方式,以增加游戏场地,便于儿童的使用。在可能条件下应多布置儿童适合的活动场地。

2、儿童游戏的基本特点:不同年龄的聚集性、季节性、时间性、“自我中心”性。

3、儿童游戏场的类型:住宅庭院内的幼儿游戏场、住宅组团内的儿童游戏场、小区级儿童游戏场、居住区中心儿童游戏场。

第三节 儿童游戏场的规划设计

儿童游戏场应根据不同年龄组的儿童,其活动能力和内容不同,在同一年龄的儿童,其爱好也不尽相同,儿童游戏场要为他们设计有特点,符合儿童活动规律的内容与形式,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1)位置

儿童精力旺盛,好动,喜欢四处玩耍,好聚集成群。首先,游戏场地的位置应尽量选择与儿童们常聚集的位置相符合,或通过引导使游戏场与住户之间尽量避免干扰,不能因儿童游戏喧闹而不予设置,位置选择要合适。

1)规格较大,用地在0.15×104m2以上的游戏场,一般位置选择在几组居住之间;车行道一侧或次要车行道与步行道之间;与公共绿地相结合或相邻的小学、幼儿园行装专用绿地附近。

2)中等规模,用地0.1×104m2以下,设置一定儿童游戏器械的游戏场,与居住建筑较接近,大多数布置在居住楼间。如居住组团绿地的一部分;行列式分布置的住宅楼山墙之间;自由式布置的居住建筑或点式住宅群内,随空间的组合形式自由布置游戏场。

3)最小型的低幼儿游戏场地,一般设在两栋居住建筑之间或居住建筑围合的院落内,便宜于家长照看在户外玩耍的幼儿。

(2)基本设计原则

1)游戏设备要丰富多样,场地要宽阔。儿童喜好活动,但耐久性差,对游戏的种类要多样,便于选择玩耍,能吸引儿童。

2)与住宅入口就近,尤其幼儿喜欢在住宅入口附近玩耍,有时将入口加宽铺装面积供儿童活动。

3)儿童有“自我中心”的特点,在游戏时往往不注意周围车辆和行人,因此儿童游戏场位置或出入口设置要恰当,避免交通车辆穿越引起不安全。

(3)年龄分区

不同年龄的儿童活动特点不同,在儿童游戏场需按年龄分组,与游戏行为进行适当分区。对同一年龄组的儿童游戏场,设施项目不一定齐全,但一定要设置运动区。

学龄前儿童游戏场,一般以儿童器械为主,器械可以是成品器械或利用废旧物制成。常见国外儿童游戏场设置简易沙坑,利用废旧轮胎布置场地。还可为儿童建造一些特殊类型的游戏场,堆放一些模拟砖木瓦石的轻质代用品,供儿童自行营造,有利手开发儿童智力。

(4)儿童游戏场设计

居住区和小区中常将不规则场地作为绿化用地,包括儿童游戏场,因此根据具体场地条件灵活多样地设计游戏场,布置规则状的场地便于管理,布置不规则状的容易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如果在点式住宅群周围的场地,儿童游戏场可设计成圆形、半圆形或椭圆形、橄榄形场地等。

(5)儿童游戏场的空间艺术

构成儿童游戏场的空间艺术

构成儿童游戏场空间的基本要素是周围的居住建筑、小径、铺装地面、绿地、篱笆、矮墙、游戏器械、雕塑小品等。小径的线形就要活泼曲折、富于变化。常用来作围合空间的矮墙、篱笆、灌木等,其色彩,质感应与环境统一而协调,并应注意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游戏器械是儿童游戏场空间的核心,也可用来围合空间组成迷宫,如矮墙。为了使游戏场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游具与儿童喜爱的动物、童话故事、寓言、科学常识等结合,塑造适于儿童尺度的雕塑小品,构成使儿童感到亲切的空间环境。

第四节 儿童游戏设施和器械

儿童游戏场为儿童户外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游戏设.施和器械对儿童的吸引力起决定性作用。英国建筑师M・盖奇认为,把多种复杂的游戏设施聚在一起,并不能激起儿童参加活动的意念;采用半成品式的组件或素材,以鼓励儿童积极的和创造性的游戏,可能更有价值。

儿童游戏设施和器械与儿童身高应相适宜。儿童身高可按:年龄×5+75的公式计算得出平均身高。幼儿期l~3周岁约0.75~0.9m;学龄前期4~6周岁约0.95~1.05m;学龄期7~14周岁约1.10~1.45m。

1、主要游戏设施

(1)混凝土组合游戏器具:用组合起来的竖立和横放的混凝土预制品,如管材、道牙、混凝土砌块和铺装材料,组合成房屋、拱券、城堡、迷宫、斜坡、踏步等各种游戏用具,有大小不一的正方、长方和圆形的地面砌块都能被利用。为了安全,必须把所有构件的边缘都做成光滑的,还必须注意防止儿童从一米以上高度坠落,或从坡度陡的混凝土踏步上滑下的可能。

在设计这种游戏器具时,要考虑适于儿童的活动方式,同时易于生产,并能抗自然侵蚀,能经受阳光和风雨的影响而不褪色;金属材料必须能抗潮湿或水的腐蚀,与其它材料不发生化学作用。构筑物的造形设计应考虑能保持清洁,避免有易积水的凹面,必要时要留有泄水孔便于排水,以免积水而引起器具的破裂和剥落。

(2)沙:玩沙能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沙在儿童游戏场是重要的游戏设施。在大沙坑中可将沙坑与其他设施结合起来,进行多种多样的游戏,如英国伦敦居住区中,将一童话人物格列佛塑象横卧在沙坑内,象巨人一般,儿童们可爬在他身上玩耍。沙坑须经常清扫,还要定期更换新沙,使沙坑保持松软和清洁。

(3)水:水与沙同样深受儿童喜爱。儿童自幼酷爱玩水,对水有亲近感。从生态环境需要,水可提高小环境的湿度,尤其在炎热的夏天,水可以明显地改善小气候,起到降低气温和增加湿度的作用。儿童游戏场内常设喷水池和涉水池,儿童可在池中嬉水。

常使用有两种涉水池:一种水池深度一致,约20cm左右;另一种池底逐渐坡向中央,池边浅,可修成各种形状,也可用雕塑装饰,或与喷泉,淋浴相结合。涉水池附近应设置洗脚池、休息凳。涉水池还可与喷泉结合成涉水喷泉。

(4)游戏墙与“迷宫”:为适合儿童的兴趣和爱好,设置各种形状的游戏墙,供儿童钻、爬、攀登。迷宫也是游戏墙的一种,以墙组合成各种形状的迷宫。迷宫设计要吸引儿童去探索,有时强调迷宫的出入口,让儿童在出入口的变幻中感到新奇而有乐趣。

(5)草坪与地面铺装:草坪是一种软质景观,也是儿童喜欢进行各种活动的场地,尤其是幼小儿童在草坪上活动既安全又卫生,但是草坪的养护管理要求较高。铺装也可为适合儿童绘画的地面。

2、游戏器械的类型

游戏器械,根据不同年龄组儿童的身高和活动特点选择适合的类型。既要满足不同年龄组儿童活动要求,也要避免其他年龄组儿童影响使用,使游戏器械易损坏,而且不利于活动安全。

按游戏特征将游戏器械划分为:

(1)摇荡式:以秋千、浪木为代表。秋千,是在木制或金属架上系两根绳索,下面栓上一块木板,儿童利用脚蹬板的力量在空中来回摆动。为幼儿使用的秋千可做成小椅或木箱,较大的儿童使用木板,木板的宽度约0.5m,架高2.1~3m,板高距地面0.25~0.4m。

以双联制作较普遍。浪木,也称为浪桥,用一长木两端设铁链,平悬在木架上,儿童站在长木上来回摆荡。年幼儿童使用浪船,儿童坐在船中摇荡。

(2)滑行式:以滑梯为代表,儿童从阶梯登高处,靠身体自重从坡道上滑下。由于上下起伏或改变滑行方向,使儿童更增加乐趣。有的结合地形坡度,设置滑梯合理利用地形,可节省用地和造价。

(3)回转式:以转椅为代表,用金属或木材作圆盘,盘上设椅4~10个,盘中心有主轴可以旋转,使乘坐的儿童产生前进感。如果转动的主轴设在较高的立柱上端,可做成转伞或转环,以环状为主体则形成转球。

(4)攀登式:以攀登架为代表,用木材或钢管组接而成,儿童可以攀登上下、在架上作各种动作,有利于身体健康。常用的攀登架每段高约0.5~0.6m,由4~5段组成框架,总高约2.5m左右。攀登架可设计成梯子形、圆柱形、圆锥形或动物造型等。

(5)起落式:最常见的起落式器械是跷跷板,也称为压板,用木材或金属作支架,支撑一块长木板中心,儿童对坐在木板两端,轮流用脚蹬地,使身体随着木板上下起落。木板的水平高度0.6m左右,起高约0.9m,落高约0.2m。木板两端着地点的设计应十分注意,以免砸伤腿脚。木板两端可乘坐一人或两人,两端设扶手。

(6)悬吊式:包括单杠、吊环、水平爬梯等,游戏的技巧较多,多为9~12岁学龄儿童游戏。

(7)组合式:把不同类型的游戏器械组合制作,不仅可以节省设备本身的材料,还可减少器械的占地面积。

(8)利用废旧物制作游戏器械:国外儿童游戏场在居住区较普遍,游戏场内常设置简单的器械与设施是利用一些工程及工业废品,如旧电杆、旧轮胎、下水道管、电缆滚轴等,利用这些废旧物,可降低游戏场的造价,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第五节 儿童游戏场绿化设计

儿童游戏场绿化应注意几方面:

1、选择合适的树种。采用生长健壮,少病虫害,耐干寒、耐贫瘠、便于管理、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树种为主。树形、姿态优美,树冠大、枝叶茂盛的遮荫树种,有利于夏季遮阳,降尘减噪,为儿童创造空气清新,环境安静的游戏场地。

选择无毒、无刺、无刺激性物质的树种,选用落果少、无飞絮的树种种不宜选择用银杏、雌株柳树和杨树、夹竹桃等。

2、儿童游戏场四周应种植密的乔木和灌木,形成封闭场地,既有利于儿童的安全,又可使居住区保持安静、舒适。

3、绿化面积应不小于50%。

4、应用树种不宜过多,配置方式应适合儿童心理,色彩鲜艳,体态活泼,便于儿童记忆和辩认。

参考资料:

1.黄晓鸾编著.《居住处环境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2

2.王晓俊编著.《风景园林设计》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