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范文1

1.1 有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顺利实现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实现这一目标关键要有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大学生年轻、充满活力、敢想敢做,而且思维敏捷、知识丰富、视野宽广,无疑将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后备力量。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强弱,将关乎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1.2 有利于高等教育任务的全面实现

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作为一种专业性教育,如果把科学研究的因素引入到高校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不断地掌握方法、探求真理、创造知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知识传授上,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促进高等教育任务的全面实现。

1.3 有利于大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材

在科研实践中,学生要参加课题设计、文献查找、资料收集、实验操作、调查研究、数据处理、结果分析、论文撰写等工作,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助于训练学生敏锐发现问题、深入分析问题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科研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创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灵活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等。总之,通过参与科研创新实践,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可得到全面提升,对个人的未来发展大有裨益。

2 当前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 倾向于重点高校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北大、清华、复旦等国家重点高校往往拥有雄厚的科研基金、先进的科研设备、良好的科研设施、丰富的科研项目、一流的师资力量,使它们在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上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再加上重点高校本就聚集了全国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相对较强,更容易出新成果。所以,谈到大学生科研创新,人们往往就会将其与重点大学联系起来,普通院校似乎与此无缘,学校不重视,学生不热衷,呈现出一种“冷”态势。

2.2 倾向于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前,大多数高校都把学生科研工作重点放在硕士生、博士生上,而对本科生科研工作投入的精力、财力甚少。在本科生的培养方案中,较少看到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训练内容,毕业时也没有科研创新学分的硬性要求。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不注重对本科生研究思维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活动中,本科生真正参与和实际动手搞科研的机会也很少。总之,科学研究对很多大学本科生来说尚属新鲜事务。

2.3倾向于理工类专业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科学研究容易出成果或者说科研成果容易产生可见价值的主要是理、工、农、医等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领域,所以高校对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重点集中在这些专业的学生身上,而对人文社科专业学生的科研创新明显重视不够。人文社科专业学生的科研实践通常只体现在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上,但由于缺乏平时的引导和训练,学生根本不懂如何撰写学术论文,在有丰富的电子文献资源可资利用以及论文提交时间限制的情况下,抄袭和拼凑便是顺理成章。

3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3.1 创设科研氛围,让学生在科研创新上“想干”

要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首先要让大学生产生科研兴趣和科研意识。大学生的科研积极性从何而来?创设良好的科研氛围很关键,如此学生才能在科研创新上产生“想干”的欲望和冲动。

3.1.1 宣传引导

大学生尤其是本科生毕竟接受专业教育时间不长,对于科学研究还很陌生,所以广泛的宣传引导很重要。宣传引导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校层面,可以通过校广播站、校网站、校报、校黑板报等各种渠道对大学生能不能搞科研、为什么搞科研及如何搞科研这些基本的问题进行专题讲解,同时,借助上述这些渠道向学生介绍和展示其他高校或本校学子过去取得的科研成果,用实例进一步告诉学生在科研领域里自己也能够有所作为,有条件的学校可直接建设一个学生科研示范基地,专门展示学生曾经从事的科研活动和取得的科研成果及成果的应用与获奖情况等,或是创办专门的学生学术刊物,刊载大学生的学术科研成果。另外,学校也可举行多种多样的如“科研活动月”、“科研计划竞赛”以及高层次的学术讲座等活动。二是院系层面,各院系可结合开设专业更有针对性的、更加具体的对学生进行关于从事本专业科研创新的意义、方法、途径等的宣传工作,并向学生展示本系学生过去的科研经历和科研成果。院系层面的宣传由于更加贴近学生的专业,更容易调动起学生从事科研创新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3.1.2 奖励激励

学校以及各院系可以设立专项学生科研资助基金,对学生拟从事的科研创新活动进行申报评审,对其中较好的科研创新计划予以立项资助。对积极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和在科研创新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则可设立学生科研奖励基金,对他们的行为和成绩进行肯定和表彰,也可在奖学金评定、优秀大学生评比、推荐免试读研等中给予优先考虑。当然,也可通过授予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积极分子”、“科研创新先进个人” 等荣誉称号,给学生以精神上的鼓励与激励。在社会对创新型人才日益重视的背景下,这样的荣誉证书在学生的就业资本上无疑增加了一个重重的砝码,学生对这样的精神奖励可能更加重视并去努力争取。

3.2 提供科研平台,让学生在科研创新上“能干”

科研平台既包括资金、场地、设施等硬件基础,也包括制度、渠道、信息、指导等软件支撑,它将使学生在“想干”时真正的“能干”。学校应结合自身的经济实力、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学生素质等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科研平台,推动学生科研创新活动走上常规化、正规化。

3.2.1 硬件建设

高校应设立大学生科研活动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和奖励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同时,高校要加强图书馆、实验室等的建设或设立专门的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基地,为大学生从事科研创新提供必要的场所、设施和设备等硬件支持。

3.2.2 软件建设

针对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高校首先应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并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将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纳入日常学校管理工作当中;其次,为大学生从事科研创新提供渠道和信息,如各种国家级、省市级的科技创新竞赛的信息,并积极组织学生参赛,同时高校内部也要经常举行各种形式的科技活动竞赛,这是吸引学生从事科研创新的最佳途径;再次,加强对学生从事科研创新活动的指导与帮助,如指导选题、帮助拟定研究计划和方案、为研究过程提供理论与方法指导等。

3.3 深化教育改革,让学生在科研创新上“敢干”

教育教学制度上的滞后会导致教师在鼓励和帮助学生从事科研创新上的惰性,也会使学生在科研创新上不敢放开手脚,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他们的科研创新之路扫清障碍。

3.3.1 学校管理制度改革

首先,教师的薪酬制度要体现出对教师指导帮助学生从事科研创新活动的肯定与鼓励,如对教师带队参加科技竞赛给予工作量上的补助或现金上的补贴,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指导教师给予现金奖励和评优评先的优先地位,对教学工作中重视培养和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且成绩较突出的教师给以表彰和奖励等;其次,在教学管理制度上应注意保持灵活性和弹性,很多时候是管理制度的僵化导致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僵化,进而导致对学生科研意识的扼杀和科研欲望的窒息。对于教师在备课、上课、考试、实习指导等教学环节中的工作规定不能过细过死或是统一化,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不同,应给任课教师足够的空间自主安排各项教学环节,使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和课程的具体情况灵活决定如何讲课、如何考试、如何辅导,以便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研创新引导和训练提供更自由的发挥余地。

3.3.2 课程考试制度改革

课程考试制度改革包括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成绩评定等,通过改革使参与和不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学生以及科研创新能力强弱有别的学生在课程考试成绩上能有所区别,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首先,考试形式要多样化,针对课程性质和要求的不同,灵活采取闭卷、开卷、口试、模拟操作等多种形式;其次,考试内容上要突出对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测试,加大对学生研究创新能力考查的成分,减少靠死记硬背就能拿分的命题;再次,课程考试成绩评定中,期末考核成绩最多只能占70%,学生课堂上和课下的表现至少应占30%,如课堂上是否专心听讲、是否认真思考、是否积极回答问题、是否勇于提出问题以及课下是否阅读教师推荐书目、是否喜爱钻研、是否勤于与老师交流学术问题等,都要反映在最终的课程考核成绩之中。

3.1.2 奖励激励

学校以及各院系可以设立专项学生科研资助基金,对学生拟从事的科研创新活动进行申报评审,对其中较好的科研创新计划予以立项资助。对积极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和在科研创新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则可设立学生科研奖励基金,对他们的行为和成绩进行肯定和表彰,也可在奖学金评定、优秀大学生评比、推荐免试读研等中给予优先考虑。当然,也可通过授予学生“科研创新活动积极分子”、“科研创新先进个人” 等荣誉称号,给学生以精神上的鼓励与激励。在社会对创新型人才日益重视的背景下,这样的荣誉证书在学生的就业资本上无疑增加了一个重重的砝码,学生对这样的精神奖励可能更加重视并去努力争取。

3.2 提供科研平台,让学生在科研创新上“能干”

科研平台既包括资金、场地、设施等硬件基础,也包括制度、渠道、信息、指导等软件支撑,它将使学生在“想干”时真正的“能干”。学校应结合自身的经济实力、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学生素质等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科研平台,推动学生科研创新活动走上常规化、正规化。

3.2.1 硬件建设

高校应设立大学生科研活动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和奖励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同时,高校要加强图书馆、实验室等的建设或设立专门的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基地,为大学生从事科研创新提供必要的场所、设施和设备等硬件支持。

3.2.2 软件建设

针对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高校首先应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并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将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纳入日常学校管理工作当中;其次,为大学生从事科研创新提供渠道和信息,如各种国家级、省市级的科技创新竞赛的信息,并积极组织学生参赛,同时高校内部也要经常举行各种形式的科技活动竞赛,这是吸引学生从事科研创新的最佳途径;再次,加强对学生从事科研创新活动的指导与帮助,如指导选题、帮助拟定研究计划和方案、为研究过程提供理论与方法指导等。

3.3 深化教育改革,让学生在科研创新上“敢干”

教育教学制度上的滞后会导致教师在鼓励和帮助学生从事科研创新上的惰性,也会使学生在科研创新上不敢放开手脚,必须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他们的科研创新之路扫清障碍。

3.3.1 学校管理制度改革

首先,教师的薪酬制度要体现出对教师指导帮助学生从事科研创新活动的肯定与鼓励,如对教师带队参加科技竞赛给予工作量上的补助或现金上的补贴,对取得优异成绩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指导教师给予现金奖励和评优评先的优先地位,对教学工作中重视培养和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且成绩较突出的教师给以表彰和奖励等;其次,在教学管理制度上应注意保持灵活性和弹性,很多时候是管理制度的僵化导致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僵化,进而导致对学生科研意识的扼杀和科研欲望的窒息。对于教师在备课、上课、考试、实习指导等教学环节中的工作规定不能过细过死或是统一化,不同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不同,应给任课教师足够的空间自主安排各项教学环节,使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和课程的具体情况灵活决定如何讲课、如何考试、如何辅导,以便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研创新引导和训练提供更自由的发挥余地。

3.3.2 课程考试制度改革

课程考试制度改革包括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成绩评定等,通过改革使参与和不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学生以及科研创新能力强弱有别的学生在课程考试成绩上能有所区别,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首先,考试形式要多样化,针对课程性质和要求的不同,灵活采取闭卷、开卷、口试、模拟操作等多种形式;其次,考试内容上要突出对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测试,加大对学生研究创新能力考查的成分,减少靠死记硬背就能拿分的命题;再次,课程考试成绩评定中,期末考核成绩最多只能占70%,学生课堂上和课下的表现至少应占30%,如课堂上是否专心听讲、是否认真思考、是否积极回答问题、是否勇于提出问题以及课下是否阅读教师推荐书目、是否喜爱钻研、是否勤于与老师交流学术问题等,都要反映在最终的课程考核成绩之中。

参考文献

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31-02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作为重要的育人基地,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人才培养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学习,更应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科研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科研作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如何为大学生参加科研创新提供平台,设置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科研训练体系,营造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推进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是当前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综合型人才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科研的内涵及必要性

大学生科研区别于专业学术研究活动,是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深化、拓展和延伸,是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和学术认知过程,是通过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科研过程中的主体性与主动性,培养大学生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与学术品格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大学生科研是本科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体现高校办学水平及综合实力,指导大学生参加科研项目是高校重要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创新人才,强化学习专业知识、掌握科研技能、锻炼个性品质,培养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团队互助的协作精神,营造浓厚科研氛围的需要,对大学生深造就业、综合素质提升和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大学生科研工作开展现状

随着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各高校也逐步认识到培养科研创新型高质量人才的重要性,对大学生科研创新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大学生提供了培养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平台。然而,纵观目前高校大学生科研工作的开展情况,在教学改革和师生自主性的发挥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学校方面:①对大学生科研重视不够。高校往往比较重视教师的学术科研和学生的知识学习,将大学生科研项目视为课外活动,缺乏足够重视。②科研经费不足,设施平台不健全。学生开展科研活动的条件有限,科研资助经费少,开放的实验设备及重大科研平台不能满足学生的科研需求。③科研制度不完善。缺乏系统化、专业化、个性化的培养机制和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导致学生参与科研和教师指导科研的积极性不高。教师方面:①课堂引导性不够。课堂教学缺乏学术性,课程与科研成果脱离,不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科研的兴趣。②教师对大学生科研指导力度不够。教师教学和科研任务重,缺少时间和精力指导大学生科研,挫伤了学生科研的积极性。学生方面:①科研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学生过于注重学习成绩或参与社团活动,不太关注科研活动,缺乏参与科研的主动性。②覆盖面窄。学生过分关注大型学术科研竞赛项目,忽略了普通科研项目,导致科研覆盖面窄,学生参与率低。③科研创新水平较低。本科生专业理论水平有限,科研活动缺乏广度和深度,有技术含量、可行性高的项目较少。这些因素制约了高校大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加快完善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机制,对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高等院校要把大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人才培育的重要内容,紧跟时代要求和社会发展需要,针对目前现状和问题,结合高校实际和大学生成长特点,进一步思考、探索和创新大学生科研工作方法,创设良好的软硬件环境,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学术创新环境。

1.健全体制机制,构建科研保障体系。高校组织大学生科研活动,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需要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健全的制度来规范,将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纳入日常学校管理工作。①建立经费保障机制。高校应在争取国家本科生科研资助经费的基础上,通过与企业、行业合作,拓宽资金来源,多渠道筹集大学生科研专项资金,为学生科研提供资金保障。②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构建学校、学院和教研室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分别成立校院两级“学生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和“学生科研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大学生科研创新和创业工作;建立以教研室为主、其他部门为辅的大学生科研管理执行机构,为学生科研提供机构保障。③建立制度保障体系。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建立操作性强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完善组织机构、活动基地、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的管理,重大科研平台开放规章,指导教师工作量统计、考核评价,为学生科研提供制度保障,实现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规范、科学、可持续发展。

2.创设支撑平台,完善实践实习条件。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各种平台的支撑,高校一方面要通过校校联合和校企合作等渠道为大学生提供从事科研创新的硬件支持,加强图书馆、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基地)建设,配备丰富的信息资料、先进的仪器设备,并向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的学生开放,发挥硬件平台(特别是高校重大科研平台)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中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建立并完善学生科研团体或组织,积极组建科研兴趣小组、学生科技协会、专业研究协会、科技夏令营、科研与创新团队,定期进行学习研究,用浓厚的科研气氛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锻炼和提高科研能力。最后,高校还应提供包括制度、渠道、信息、指导等软件支撑,构建信息交流平台,畅通信息渠道,推动学生科研创新活动走上常规化、规范化。

3.优化课程设置,实现培养课程体系化。突出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是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要将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纳人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形成系统的培养方案。首先高校应在保证传统教学效果的前提下,适当调整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比重,增加实践实验类课程,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个性化成长开辟空间。其次应增设专门的科研课程,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从事科研的理论知识,引导他们从事初级科研尝试。再次要依托自身专业优势和特点,设立特色课程,将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课堂与社会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精神,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科研活动,强化课程体系对学生科研的潜在影响力。

4.充实延伸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方式多元化。充实课堂教学内容。首先要按照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思路设计教学计划,及时用本学科内最新科研学术成果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适时把学生引入科研前沿。其次要延伸课程教学范围,强化实践教学和学生科研能力训练,系统规划并科学设计实习教学,构建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实习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大学生科研纳入教学、考核体系,并给予学生体验和运用重大科研平台和实验设备的机会,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启发式课堂互动教学。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改进课堂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教育模式,围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化发展,加强课堂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交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适时地向学生传播科学知识、科研方法和科学思想,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

5.建立科研创新导师制,发挥导师引导作用。建立科研导师制是对学生科研能力有效培养的重要途径,选拔学历、职称较高,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责任心的教师担任本科生科研导师,负责学生科研的选题、立项、研究开展及成果申报的指导工作,吸引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和学术交流活动,并根据指导学生的学历层次跨度建立学生科研梯队,拓展和延伸指导范围,通过“传、帮、带”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计划、分层次、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引导学生进入科研领域,全过程、全方位地指导大学生科研开展,帮助学生了解学科和专业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和研究计划,实现本科生学习与科研的全面接轨,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6.丰富培养载体,营造浓厚科研氛围。学生科研工作的开展需要丰富的载体和良好的氛围,高校应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学术学科带头人等作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和学科论坛,使学生了解各学科的发展动态,掌握学科前沿信息。定期组织和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鼓励学生参加科研观摩,举办科技活动节、科研讨论会、学术沙龙,探讨学科最新研究进展,以此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为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

大学生科研是高校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是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高校必须根据大学教育规律和创新能力培养规律,突破传统教育理念,将科研创新型人才培养融入大学教育实践的各个环节,加大学生科研工作力度,完善各种体制机制,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通过多种模式、多种渠道调动高校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顾万荣,孙继,宁海龙,唐鑫华,李晶,魏湜.完善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机制的思考[J].中国农业教育,2011,(5).

[2]邱学青,李正.加强本科生科研?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0,(6).

[3]李继.高校大学生科研工作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3).

[4]蔡安江,郭师虹,阮晓光.浅谈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范文3

关键词:数学建模;创新能力;数学实验;建模竞赛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2-0135-02

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直接影响国家未来的整体创新水平和国家的创新竞争力。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培养的研究生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后备军,应当以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为根本目标,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渗透到研究生教育的整个过程。教育部于2003年公布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指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家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研究生教育必须加快改革步伐,不仅要培养大批人才,更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培养质量,特别是提高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上来,积极主动适应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实现从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的转变。

一、数学建模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创新能力就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创新成果的能力,主要表现为敏锐的观察力、聚精会神的注意力、良好的记忆力、较强的操作力、丰富的想象力、有创造的思维力和思维方式、灵感和顿悟以及信息检索能力,能够得出有独出心裁的见解和方法。严谨的逻辑思维和定量思维是衡量一个人文化素质是否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德国著名数学家Grassmann曾说过:“数学除了锻炼敏锐的理解力、发现真理以外,还有另一个功能,就是训练全面考虑科学系统的头脑的开发”。James指出:“数学的思考方式具有根本的重要性,数学为组织和构造知识提供了方法,以至于当用于技术时就能使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生产出系统的、能复制的,并且是可以传播的知识。分析、设计、建模、模拟(仿真)及其具体实施就可能变成高效加结构良好的活动”。伽利略曾说过:“自然界最伟大的书是用数学语言书写的”。数学是推动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深厚的数学理论基础、用数学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衡量研究者能否进行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数学建模就是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对于一个实际问题,用数学的语言、公式、符号、图表等进行刻画和描述,然后经过数学的处理即计算、迭代等得到定量的结果,利用得到的结果再返回到实际问题,用于人们的分析、预报、决策和控制。面对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如何抓住主要矛盾,进行合理的假设,逐步引入数学的思想,利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得到数学上的求解,最后翻译到实际问题,这实际上是科技工作者综合创新能力的体现。

二、工科研究生学习现状分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工科研究生在三年的研究生学习阶段,只有一年的课程理论学习,取得相应的学位课学分后,从第二年就转入导师布置的论文阶段,至此课程学习全部结束。笔者讲授研究生“数值分析”课程数十年,面授对象大都是石油主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这些学生经过了大学阶段的学习后,学习能力和知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数值分析、应用统计方法、矩阵理论及计算是我校工科研究生大面积选修的学位课程,在有限的课时学完这些课程后,研究生学到了必要的数学理论及知识,但在以后的科研阶段碰到实际问题后,如何去应用数学、如何转化为数学问题,还会碰到很多的困难。有些石油学科中的主干课程,像流体力学、渗流力学、固体力学、传热学等,在大学阶段就开始学习这些相关的课程,到了研究生阶段,还要继续学习这些课程。数学模型的来龙去脉、实际问题的简化、数学模型的建立推导以及求解方法、如何反映实际问题,这些更重要的知识并没有真正掌握,以至于在后续的科研阶段,碰到新的问题无从下手,究其原因,还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深厚的数学理论和专业知识基础,缺乏数学建模的能力,导致研究成果缺乏创新性。由于实际问题复杂和多样性,建立真实反映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也越来越复杂,精确求解数学问题变得不可能,只能借助于计算机近似求解。现在人们普遍把科学实验、理论研究、科学计算并列为科学研究的三种基本方法。随着计算机、数值计算方法和应用软件的发展,科学计算作为科学研究方法之一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计算流体力学、油藏数值模拟、计算传热学等学科发展很快,通过大量的科学计算,可以发现传统理论研究和科学实验发现不到的一些规律和现象。近年来,我校越来越重视工科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很多研究生往往把数学看成服务性的课程,仅学习一些肤浅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计算,对一些影响深远、应用价值大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很少涉及,学生数学建模能力不足。因而,许多具有硕士学位的科技人员面对涉及较深的数学知识的科技创新时,也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三、加强数学建模教育,提高创新能力的措施

1.在数学理论学位课的教学中渗入数学建模的思想。在研究生的数学理论课程教学中,除了讲解数学理论、数学方法外,针对数学模型的背景,应该讲授给学生数学模型本质的知识,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比如在讲授三次样条插值时,首先给出三次样条插值的定义、理论模型及求解方法,要保证方程组的封闭性,还需要给出相应的边界条件,在三类边界条件中,每一类边界条件对应的含义,在边界上一阶导数、二阶导数及周期边界分别为已知的情况下所对应的实际问题的要求要解释清楚。对于不同的实际问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给出对应的边界条件。我们知道,越是抽象的理论、模型、方法,其应用范围越是广泛。很多不同领域的实际问题,其对应的数学模型有可能完全相同,学完一类数学模型后,要求学生针对各自专业中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能够解释它们对应的实际问题,这样既激发了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他们善于归纳、把数学模型分门别类处理、碰到类似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能力,提高了他们利用数学建模进行创新的能力。

2.开设研究生数学建模和实验课程,能够提高研究生数学应用能力。在研究生学习完相应的数学理论课程后,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增设研究生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课程,这是衔接数学和后面的科研工作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的学习,研究生可以提高“用数学”的能力,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碰到实际问题,知道如何利用数学的理论、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借助于计算机软件进行科学的计算,达到定量解释结果,这样有助于发现新现象、新规律,有助于得到创新成果。

3.积极组织研究生参加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等科技活动。为提高研究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新要求,从2004年起,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开始举办。我校自2005年开始,研究生组队开始参加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从开始零散的几个队参加到现在每年约50个参赛团队的规模,多次获得全国一等奖、二等奖。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研究生普遍反映这个科技活动使他们受益很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培养了研究生对资料检索的能力,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题目涉及到的范围很广,要想完整完成建模论文的提交,需要参赛学生既要具备广泛的知识面,还要具备快速收集有关科技文献、正确理解实际问题背景的能力。因此,数学建模竞赛可以加强研究生对资料检索和使用资料能力的培养。②培养大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要求参赛学生尽快熟悉实际问题的背景,然后在合理的假设下,引入数学的概念及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使用有关软件或自我设计程序,借助于计算机进行求解,最后形成论文。论文要求模型合理,文字清晰,表达严谨,重点突出,因此这些要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③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数学建模竞赛要求三个人组成一个队进行参赛,组队的原则是:使每个人的特长得到最大发挥,达到群体合作的最佳效果,实现知识能力的最优组合,获取竞赛的优异成绩。每个队的三个人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相互取长补短,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善于从不同争论中综合出最佳方案,最后取得好成绩。数学建模竞赛的整个过程有助于培养研究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结论与认识

数学建模教育对于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在研究生数学理论课程的教学中,逐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开展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教育,对于后续的科研工作直至将来走向工作岗位会使研究生终生受益,为未来各个行业的创新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模型[M].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周少波,孙祥,徐晟.工科研究生射血能力的培养研究――基于科技创新的视角[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4):42-47.

[3]刘凤秋,毕卉,陈东彦,等.融合数学建模思想的理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J].高师理科学刊,2014,34(5):82-84.

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范文4

关键词:教学改革;课外科研活动;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201-03

步入21世纪,一些科研机构及用人单位对生命科学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培养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成为现今高校本科教学的首要任务。想要培养生物专业本科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自主探索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独立实践能力,提高综合实验素质,就需要加强对在校大学生通过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科技活动,进行科研训练,探索提高本科生创新素质的有效途径。课外科研活动中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有很大的重要性。首先,课外科研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兴趣[1]。只有在不断的实践经验中才能建立起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才能创造新知识。学生参与课外科研活动的同时,可以主动或者被动地了解许多生活中的科普常识和科学知识,从而对科学研究产生浓厚兴趣。课外科研还有利于学生接触多学科领域的前沿研究动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课外科研过程中,训练学生独立查阅文献资料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但有利于他们获得感性知识,还能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实践表明,课外科研活动能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正确地引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并进行探索,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方法。其次,学生在进行课外科研的过程中还能培养自己对科学严肃认真的态度和勇于献身的科研作风,培养一丝不苟、有条不紊、实事求是的好习惯,提高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科研素质和综合实验技能。另外,课外科研活动还有利于培养和加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团结协作精神是科研必需的基本素质,团队合作也是科研队伍必不可少的。[1]在课外科研活动中,可以充分培养和加强学生们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商讨、合作的精神。由于一项科研任务必须依靠众人的智慧和集体的力量才能顺利完成,在共同奋斗的过程中既增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也促使其团结奋斗,共担风险,荣辱与共,从而逐步形成学生乐于与人合作的精神和能力。现参考国内高校的课外科研的实施办法,取得的成效,对课外科研的具体实施办法进行说明。

一、理论课的完善

课外科研虽然是在课堂之外来完成的,但是和课堂教学还是不可分割的。理论课对学生的兴趣培养是直接的,很多课程教师讲授的内容索然无味,学生自然提不起兴趣。理论课的内容不局限于理论知识,一些与生活或者社会热点问题相关的内容或科普知识也可以作为讲授的内容[2],例如,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后,如何快速检测三聚氰胺的生物学方法建立;“地沟油”等回流餐桌是一件令人伤透脑筋的事情,如何找到解决办法,进行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等等。把这些热点问题结合科学理论进行讲授,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带动起来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设施,例如,授课过程可以将“现代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相互融合,现今对生命科学的研究完全进入了分子细胞水平,相关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在讲授“生物化学基本实验技术与方法”的时候可以用网络和多媒体设施,演示给学生,这样更加直观和容易理解。

二、实验课程的配合

实验课程的教学可以从让学生先看清实验室的规模、规则、了解仪器的摆放位置;掌握仪器的型号、用途、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认识新仪器,这些仪器的使用导师要示范操作,并详细讲解。教师可以对生物学不同专业领域的仪器可以进行分类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某些专业兴趣的提高。在传统的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每门课程的实验课中设立1~2个综合性的大试验,在内容上安排综合多项实验内容或运用多种实验方法的实验。要求学生从查阅文献资料开始,应用所学的理论和实验技术拟定方案,列出实验需要用到的仪器和药品,这种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思维、科研能力和创作精神,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后,安排这种综合性的大试验,可以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和技能综合地运用。举例说明,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的本科教学日历中专门设立短学期,进行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实验课程的专门训练,并为必修课程,每门课程为3学分,单独设立考核制度。实验课程也给予学生一个宽松和谐的良好实验环境,让学生在实验室通过研究课题的训练实践,能在各方面得到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研究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培养并形成良好的实验素质。

三、改革管理体制,实行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

在新课程体系的要求下,学生除了在预定的学时内完成基本的实验课内容,往往还需要课余时间继续进行研究性实验。这就要求学校改革旧的管理体制,实行实验室新的管理制度,例如部分实验室的定时开放和实验室部分设备的完全开放制度。具体改革方案可以参考很多学校的实验室管理制度。例如,杭州师范大学科技园的大型仪器公共服务平台的管理体系,仪器公共服务平台的高精仪器放在独立的区域,由专人管理,定时为课题需要的学生做培训并开放;仪器公共服务平台的部分常用设备,如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恒温摇床、光照培养箱、制冰机等操作步骤简单的设备,学生容易掌握且仪器不易损坏,可以实现完全开放管理,让学生任何时候在自觉做好登记的情况下可以自由使用,或者让经常使用的研究生或者在勤工助学岗位的学生负责临时管理。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生物实验教学中心大楼设立了大学生课外科研训练平台——综合创新开放实验室[3]。综合创新开放实验室是为了支持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科研实践活动而设立的,全年接受具备一定基础和专业知识的本科生提出涉及生命学科方面的各类科研训练实践(课题)项目申请,如: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本科毕业论文和自主设计研究型小课题等。而且,只要是具备一定基础和专业知识的本科生,只要带着自己设计的课题或已申请到的课题,便可向综合创新开放实验室提出申请。实验室和设备的开放使用,方便学生完成简单的基础性实验项目,又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周末和假期等课余时间开展课题研究,切实做到按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培养。与此同时为了加强管理,需要制定和完善实验室开放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浙江大学生物中心实验室全年开放(包括寒暑假和节假日),实行以同学自我管理为主,老师监管为辅的模式进行管理。因此,为了保证实验室的安全正常运行,实验室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实验室申请制度”、“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实验室内部管理制度”以及“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等。自2010年浙江大学生物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开放以来,接受同学们的科研训练课题项目,先后为“国际基因工程机械大赛(iGEM)竞赛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项目”、“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校级科研实践项目(NSEP)”,其中有的项目取得了校级奖和在国际大赛中获奖:2010年“国际基因工程机械大赛(iGEM)”竞赛研究项目——首次参加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办的国际基因工程机械大赛获金牌;2011年“浙江大学第六期NSEP”项目——获校一等奖;2011年“国际基因工程机械大赛(iGEM)”竞赛研究项目——参加在香港科技大学举办的2011国际基因工程机械大赛(iGEM)亚洲区预赛中荣获亚洲赛区总冠军,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办的世界总决赛中荣获第三名,同时还取得了Best New Application单项奖。实验室开放必然给实验教师、专业教师和仪器负责人等相关人员带来更多的工作任务和困难,例如,相关人员要具备更多的知识储备、高水平的实验技能,并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站在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也使教师能够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起来,在科研上和教学中不断创新。为了使开放实验室更好地成为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平台基地和乐园,让他们在科研实践过程中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实验室还可以邀请一些院内外的教师担任科研及实验技术顾问和指导老师,与院内外有关研究所、实验室共同建立本科生的课外科研训练与实践协作平台,以便为本科生课外科研训练与实践提供更好的实验条件和技术支持,让学生充分利用综合创新开放实验室和有关研究所室的实验平台、实验设备资源和技术力量来完成科研实践项目。

四、课外科技知识的补充

现今,学校邀请国内外学者来校访问的同时并进行讲座,已经成为国内外学校互相交流的一个常用渠道。这种方式可以向同学们展现国内外各个专业方向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技术,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充分享受高科技带来的思维冲击,并保持良好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专业课程的学习也将不再停留于书本上的枯燥记忆。但是这讲座的形式和时间点很重要,桂林理工大学2012年的一个学术报告就举办得非常成功。学校紧紧抓住当时大家一直关注的诺贝尔奖这一个焦点,10月25日邀请了199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英国有机化学家、英国苏塞克斯大学教授、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弗朗西斯-埃普斯荣誉教授哈罗德.克罗托(Prof. Harold Kroto)先生进行访问。Kroto教授为全校师生做了题为“纳米尺度与外太空的碳元素(Carbon in Nano and Outer Space)”的学术报告,整个图书馆报告厅座无虚席。Kroto教授还谈及他所倡导的科学教育,传达了他的科学研究思想和对年轻人的希望,对广大师生都有很大的启发和良好的引导。

五、鼓励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和科学竞赛

以“挑战杯”等科学竞赛和科技活动为引导,以科普类的讲座和专业学术交流为基础,有效地调动学生对科研的积极性,可以形成较为浓厚的学术氛围。学校或者相关部门制定一些能够促使大学生参与课外科研的激励机制和政策。例如,学校或者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大学生课外活动的科研成果给予物质奖励[4],或者在教学计划中制定相应的科研学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获得一定的科研能力或者学科研分才能毕业。科研学分可以通过科研活动成果或进行评定。东北师范大学在2000年就提出,以双向选择形式让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2001年,已有15名学生与老师合作发表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并且在科研报告会上作主题发言[5]。这些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展示才华提供了舞台。这种形式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树立严谨学风和对学生的个性培养。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经过一段时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实践训练后,大部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够得到较大的提高,学生经过学习后,能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研究,并能对实验结果进行有效分析,独立撰写科研论文,在研究中对专业方向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较强的信心。

实践证明,学生在参加课外科研活动中,通过撰写实验设计、实验答辩、制作多媒体幻灯、实验操作等过程中,培养和提高了自身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协作能力,这些都为今后学生进入工作岗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段徐,章燕棋,应美丹,等.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现状调查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03):58-59.

[2]刘文冲,张海锋,蔡晓庆等.培养学习兴趣,提高课外科研效果[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04):365-367.

[3]王国强,吴敏,陆庆等.研究型大学实验教学创新平台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08):65-68.

[4]夏欧东,曾志嵘,杨军等.大学生课外科研训练的实践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6,(05):493-494.

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范文5

关键词:科技竞赛;创新能力;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4?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4-0184-02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或创造型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过程贯穿小学、中学、高中到大学的全过程,尤其是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更是重中之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研究生素质教育的目标实现依赖于有效的、系统的途径与方法,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顺应国际教育发展趋势。近年来,广泛开展的各类科技竞赛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新的载体,成为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的有效途径。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测控技术专业始终把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专业特点的创新型人才作为培养学生的目标。在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科特色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以科技竞赛为依托的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专业特色之路。近几年,在该模式的促进下,测控专业研究生在校内外及国内外的比赛中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科技竞赛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包括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等诸要素。科技竞赛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促进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于权威,不依赖于常规,而是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当前的实际,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科技竞赛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寻找独创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1.科技竞赛有利于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通过科技竞赛成果的展示,引发学生对科学技术新发展的浓厚兴趣,产生跃跃欲试的探求心理。在学生创造欲望被激发后,引导学生参与创新性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科技竞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本质在于将创新意识的感性愿望提升到理性的探索上,实现创新活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飞跃。学生通过长期校园学习都会形成自己所惯用的、格式化的思维模式,当面临外界事物或现实问题的时候,就会不假思索地把它们纳入特定的思维框架,并沿着特定的思维路径对它们进行思考和处理,这就是思维的惯常定势。培养创新性思维就是要打破这种思维定势、思维惯性,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思维成果。

科技竞赛对创新思维是一种很好的训练和开发。从竞赛的选题、分析、到设计完成作品,学生可以多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萌发多样性的创意,训练思维的发散性,通过缜密的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锻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科技竞赛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新技能。创新技能是指设计、实施和完成创新活动及推广、普及创新成果的能力。创新技能同样也居于创新素质的核心地位。创新技能是通过创新实践得以表现和确认的。科技竞赛活动就是一个实践环节,在活动中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对学生而言是一个自身学习探索的过程,他们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对创新技能最大程度上的锻炼。

4.科技竞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情商。情商又称情绪智力,是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往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科技竞赛不但在意识、思维和技能方面使学生得到锻炼和培养,更在团队合作精神、协调能力、心理素质、个人人格等方面使学生得到提升,这些通常是情商的体现。在竞赛中,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需要与其他组员积极沟通,分工合作,互相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好的成绩。通过相互磨合和协调沟通,充分提高团队意识,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竞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耐心和毅力,只有经受了挫折甚至失败的考验和洗礼才能走向成功。科技竞赛磨练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增强了学生心理承受力,这些都将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基于科技竞赛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1.开放实验室。人才培养和参加竞赛都学要有一定的软硬件支持,本专业拥有一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多个专业实验室及计算机中心。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使学生有条件充分地锻炼实践能力。

2.建设指导教师队伍。指导教师是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的重要保障条件。因此,必须选拔科研能力强、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教师,组成学科竞赛指导小组,为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提供强有力的知识指导和技术支持,指导老师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循序渐进的引导是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取得成绩的关键因素之一。多年来,本专业学生竞赛的指导教师都是有丰富科研经验的导师担任,并且导师组的成员都是跨学科指导,对于国外的竞赛还会邀请外籍专家教授的指导。这样跨学科跨专业的指导小组更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建立激励机制。激励机制,也称激励制度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对于参加竞赛的学生的激励既要包括荣誉激励,也要包括物质激励。通过荣誉激励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并成为其他同学的榜样。物质激励是使同学充分体会劳有所得,并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奖励机制的建立,提高了学生参加竞赛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锻炼能力的机会和舞台。

4.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企业的力量也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通过在企业建立实践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了更丰富的锻炼的环境。本专业先后在企业建立了本科生、研究生的实践基地,通过多年投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在实践基地的锻炼是校内实践环境不能比拟的,学生参与的项目都是生产科研一线的工作内容。企业也通过学生培养选拔了优秀人才作为新鲜血液的补充。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建立真正做到了双赢。

科技竞赛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载体。以科技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式,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术环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提高了学生的智商又培养学生的情商,打造一条培养有竞争力、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业社.大学生科技竞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学,2013,(10).

[2]李明江.新时期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

[3]李延保.着力构建创新型人才生成的教育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6,(z3).

[4]林文卿.基于科技竞赛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析[J].科技与管理,2010,(3).

[5]李伟伟.基于科技竞赛的理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电力教学,2011,(4).

[6]付雄.以科技竞赛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6)

[7]丁珠玉.以科技竞赛为载体培养工科学生创新能力[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

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实验;创新能力;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46-02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创新能力越显得重要。高校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场所,有越来越多的课题值得探讨。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培养他们的科研思维?这对中国改变产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十年来,在教育部的倡导下,各个高校都积极对教学进行改革,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创新能力的关键是有科学的思维,科学的探索正是强调了创新。因此,通过提高大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科研思维是提高他们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理工科的大学生需要参加多门专业的实验课,实验课除了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增加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并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常规的实验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一般都是让学生按照实验教科书规定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没有多大的作用。在编写好的实验教材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操作,往往没有思考,实验的积极性也受到打击。仅仅靠常规的实验课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是不可能的,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探索开放式实验教学、创新性实验,其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1]。创新也就是意味着我们通过科研活动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我们学院采取了创新性实验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它立足于基本的实验技能,允许学生在实验方案上做比较大的变动,倡导科学思维。在开设创新实验的过程中,我们有以下收获。

大学生科研能力的提高表现为信息收集和加工、独立分析和决策、实践、团队协作及归纳总结等能力的提高。

1.信息收集和加工能力。他们需要明确的研究目的,根据需要查找文献,尽可能搜索一切相关信息。网络时代产生海量的信息,学生需要拥有自己的判断力,取舍所获得的各种信息,在这里必须要强调一点:围绕研究目的获取各种信息,否则学生会在海量的信息前迷失方向,不知所措,通过这个阶段的训练,学生初步掌握信息收集、加工能力,开阔了视野。

2.独立的分析和决策能力。根据所筛选出来的信息确定自己的实验方案,并根据目的选择合理、可操作的实验方法。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任何一种结果都可以通过多个途径获得,但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实验室的条件来选择合理的实验方法,不可唯高、精、尖的仪器和方法是从,要强调实验方法的合理性,以满足实验需求为准。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技术路线,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创新性实验失败的风险较高,工作量大,因此,往往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队友们充分的讨论,可以大大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在实验设计早期,应该鼓励学生敢想,敢怀疑,提倡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是培养学生科研思想的重要阶段[2]。指导老师断不可随意否定学生的想法。实际上,我在指导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创造力是无限的,他们想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很特别,与老师的往往大相径庭。老师由于长年在一个领域里钻研,由于有思维定势,反而不容易跳出自己的框框。所以,指导过程也是提高自己创新能力,突破自己的思维定势的过程。

3.实践动手能力。科学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通过实践证明的理论才可能是正确的,因此通过科研活动能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实事求是、认真务实的科学态度,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光想不做是空想,大学生的通病就是做得少。学生实验过程往往会遇到许多没考虑过的困难,出许多简单、幼稚的错误。作为指导老师,要鼓励他们坚持探索,鼓励他们以“变”的思维去应对某些不经意的错误或许会获得新的结果。在河岸研究如何捕鱼的人永远不会抓到鱼。

4.团队协作能力。科研活动日益复杂,日益强调团队精神,靠一个人的智慧单干不会有大的成就。在创新实验的开始阶段,就需要集思广益,深入与老师和同伴讨论才能将实验设计得更合理,可行性更高。在实验中同样如此,由于大部分学生需要上课,不可能全身心做实验。因此,如何分配时间,如何分工合作变得至关重要。有些小组时间安排不当,刚开始积极性高,经常全组人参加,到后来就由于功课等各种原因荒废实验,无果而终。

5.归纳总结能力。人常说会做的不如会说的,强调的就是总结归纳能力。否则,再好的实验结果也只是一堆废纸,没人能理解,更不会有人认同。大学生由于缺乏经验,尚未建立良好的逻辑思维,往往不能很好地对实验进行归纳总结。指导老师要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找到实验的内在联系,揭示实验结果的本质。所有的实验报告都要求学生进行讨论,但往往流于形式,学生根本不知道要讨论什么。我给学生的建议就是:实验结果与预期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你获得的实验结果与其他人的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进行这些比较和思考后,学生能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的分析方法。

创新实验成功的表现在于学生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要保证创新实验的可行性,还需要认真把握项目选题。项目选题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指导老师选题、学生自主选题、学生与老师协商选题。选择何种形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结合指导老师的研究领域和学生的兴趣,既要避免学生被动做指导老师确定的题目,又要避免学生漫无目的地选题。我们采取双向选择,每位指导老师给出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目前感兴趣的研究内容,学生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题目或内容,再由学生和老师进行双向选择,适当调整,最后确立研究题目。对于具有特别想法的学生,既可以请相关学院的老师来指导,也可选择思维开阔、研究领域广泛的老师对其进行指导。这虽然不是完美的选题方式,但能有效缩短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差距,提高创新实验的可行性和成功率,整个创新实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求异思维、敢于怀疑。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绝非一个创新实验就可以促成。我们需要为他们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接受学生哪怕是错误或幼稚的质疑,允许学生与教师进行公开、平等的讨论。同时,加强指导教师的培养,使他们敬业爱岗。如果指导老师的创新能力不行,那还谈什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是大学教育方法、教师素质的提高过程,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夏雪,曹永建.开放性实验教学中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国轻工教育,2012,(2):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