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作物缺硫的表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作物缺硫的表现范文1
一、缺素症的鉴别方法
1、症状特点
如症状先在老叶上出现,说明缺乏的是氮、磷、钾、镁、锌。由于这些元素在作物体内具有再度利用的特点,当作物缺乏时,它们可以从下部老叶转移到上部新叶而再度利用。所以缺素症往往首先从下部老叶上显现出来。如果症状出现在新组织。说明缺乏的是钙、铁、硼、硫等,由于这些元素在作物体内移动性差。没有再度利用的能力。因此缺乏时症状最易在新生组织上表现出来。
2、不同元素缺素症状
(1)缺磷:作物缺磷往往呈现各种症状,如叶形变小,颜色变暗绿,叶片变厚,种子和果实成熟延迟,种子不充实。某些作物如油菜、玉米等因缺磷叶部和茎部常积累较多的花青素而呈现暗紫红色,根部颜色略黄,根系生长不健壮,分枝较少。缺磷症状一般植株的地上部分比地下部分表现明显。
(2)缺氮:首先在中下部老叶发病。作物氮素营养不足一般表现为:植株矮小、细弱,叶呈黄绿、黄橙等非正常绿色,叶片薄而柔软,基部叶片逐渐干燥枯萎;根系分支少;禾谷类作物的分蘖显著减少,甚至不分蘖,幼穗分化差。分支少,穗形小,花果少而易脱落。
(3)缺镍:缺镍首先在作物的叶片叶尖出现坏死现象,主要是由于低镍条件造成作物叶片中积累大量尿素所致。
(4)缺钾:作物缺钾病症的表现较氮、磷为迟,往往要到旺盛生长的中期才能发现。这与钾在作物体内流动性大很易被再利用有关,故缺钾首先在老叶上发病。初期往往表现为叶肉色泽变为不均匀的淡色,叶缘卷曲或带皱纹,进而尖端和边缘部分变黄而枯焦,严重者往往叶上出现褐色烧灼状坏死斑点。病斑界限清楚。在水稻上呈锈色条点;小麦老叶尖和边缘黄枯。
(5)缺锰:顶部幼叶先出现症状。水稻等单子叶作物叶上先出现灰色或褐色斑点。而后斑点逐渐沿叶脉连成条状。
(6)缺硫:硫在作物体内不易流动,缺硫时幼叶先发病。叶脉与叶肉缺绿,叶色浅,一般不发白。
(7)缺镁:叶肉缺绿黄化。一般无坏死斑点,与缺氮失绿不同的是叶肉变黄,叶脉仍为绿色。中下部功能叶先发病,双子叶植物叶肉呈网状黄化很明显,禾谷类作物叶肉呈条状黄化。
(8)缺硼:顶部幼嫩组织先发病。顶芽生长停止并逐渐枯死,叶色暗绿或紫色,叶形变小,叶厚、皱缩,植株矮化。大豆等缺硼发生蕾而无花、花而不实;小麦缺硼出现穗而不实。
(9)缺钼:缺钼能使作物中部或下部老叶呈黄绿色。伴有边缘失绿或卷曲,豆科作物根瘤发育不好,固氮活性低,花椰菜会因缺钼而引起顶端畸形(鞭尾症)。
(10)缺铜:缺铜顶部幼叶先发病呈缺绿。禾本科作物叶尖变白、小麦呈捻曲状,边缘灰黄色,抽穗困难。
(11)缺锌:缺锌作物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出现停止状态。双子叶植物缺锌的最典型症状。是由于节间缩短而造成的矮化(簇生病)和叶片明显缩小(小叶病)。单子叶玉米等禾谷类作物缺锌时,常在叶片上沿中脉出现失绿带(花白苗)或有时杂有红色斑状褪色现象。
二、防治方法
1、防止缺硼:出现花而不实、空壳、籽粒不饱满等不良现象,可在苗期、花前期及膨果期喷施硼加硒800-1000倍溶液。
2、防止缺氮: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有机肥。苗期667m2施碳铵l0—15kg,穴施或以水带肥,中期施尿素3—8kg,后期喷施25尿素液。有条件的秋季播种时基施长效碳铵1次,即可满足常规秋施底肥、春施分蘖肥、夏施催穗肥的要求。
3、防止缺锌:出现小叶病、花叶病、缩叶病、病毒病等生理病害,可在苗期、花前期及膨果期喷施锌加硒800-1000倍溶液。
4、防止缺磷:667m2施过磷酸钙15—25kg,酸性土可施用钙镁磷肥,后期喷施0.2%—0.5%磷酸二氢钾。
5、防止缺锰:每667m2用硫酸锰0.5—lkg混入有机肥中做基肥,也可用40—80g硫酸锰加少量水溶解后拌入lOkg种子中,晾干后播种。此外也可在苗期、花前期喷施0.05%—0.1%硫酸锰溶液。
6、防止缺钾:每667m2施钾肥5—10kg,一次施或分基肥、拔节肥两次施效果更好。后期喷施0.5%氯化钾或5%—10%草木灰浸提液。
7、防止缺钙:出现裂果烂果落果现象,可在苗期、花前期及膨果期喷施钙加硒800-1000倍溶液。
农作物缺硫的表现范文2
硼对促进细胞壁的形成、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糖类运输、维持细胞膜功能、参与植物体内酶和生长调节剂反应、授粉和结实过程等具有特殊生理和生化功能。
作物缺硼不利于碳水化合物的运转,果实不甜、子粒干瘪,细胞分裂素的合成减少,阻碍氮、磷、钾、硫等元素在作物体内的转移和吸收,影响作物的光合性能,作物逆能力下降。
轻度缺硼,表现为生长点不正常,叶子畸形,皱缩加厚,叶脉间褪绿,叶和茎变脆使蒸腾作用受到干扰。
缺硼加剧时,生长点死亡,花和果实生长受阻,根细长变密且根尖坏死,花粉活力和萌发率下降,萌发的花粉管伸长缓慢,发生弯曲等现象。
由于硼的运输能力差,作物缺硼时,一般表现为新叶白化、粗糙扭曲、老叶早黄,严重者生长点死亡,作物受粉不足,造成结实率下降,甚至产生花而不实、蕾而不花等现象。
禾丰硼:由意大利拉塔瑞罗化学规范有限公司生产,北京新禾丰农化资料有限公司经销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含四水八硼酸钠纯硼21%,聚合硼酸钠含量99.9%粉剂。
禾丰硼:是意大利进口的速溶、速效、浓缩聚合硼肥,具有提高作物抗逆能力、促花促果、提高产量与品质的作用,可预防因缺硼引起的各种生理性病害,如“花而不实”“实而不果”“花而不荚”“果而不良”“蕾铃脱落”“落而缩果”“果实畸形”“秃尖穗稀”等;禾丰硼广泛适用于果树、蔬菜、大田、中草药、花卉等多种作物;禾丰硼溶解性强、易被植物吸收、施肥效果明显;水溶液接近中性的禾丰硼时目前世界各地农民普遍使用的叶面喷施硼肥产品。
产品特点:1.高硼含量、高纯度:纯度21%,聚合硼酸钠盐含量大于99%。2.快速溶解、使用方便安全:即便在低温下,也能快速湿化并迅速溶解到水或更黏稠的液体中;对土壤、农作物不留残毒;3.高溶解度:本产品颗粒细微达到200目小于(小于70微米),溶解度高,且不受水温影响。4.高效吸收性:本产品施用后能迅速被植物叶、茎、枝、果吸收利用,对作物肥效明显。5.混配性好:本产品水溶液接近中性,适合与化学农药或其他叶面肥混合施用。6.增产效果明显:土壤缺硼时,施用本产品,可明显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作物品质。
施用方法:1.叶面施肥:稀释1000~2000倍(450~3000克/公顷次),于苗期、花前、幼果期、幼荚期进行叶面喷施。2.滴管或灌根:200~400克/亩・次(3~6公斤/公顷次),于定植或生长前期使用。
禾丰硼颗粒硼:原产地美国,武汉新禾丰农化资料有限公司分装,北京新禾丰农化资料有限公司经销,含量为五水硼酸钠,硼酸钠盐98%,纯硼15%颗粒。
产品说明:禾丰颗粒硼是土壤基施、追施专用缓释型硼肥,本品采用美国进口硼肥原料,颗粒均匀,含硼量高,具有U散性好、易被植物吸收、肥效持久等特点,可有效补充作物硼元素,增加作物抗逆性能,显著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有效防治作物因缺硼引起的各种生理问题,如“花而不实”“实而不果”“果而不良”“蕾铃脱落”“落而缩果”“果实畸形”“瘪荚空壳空穗”等现象。
农作物缺硫的表现范文3
关键词:大豆 重茬 栽培 病害 防治
1.栽培技术
1.1选种
农业生产中种子的贡献率为23.8%,在同一积温带,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块轮流更换使用增产10%~15%,发挥品种增产优势。
1.2秸秆还田
将农作物秸秆还田利用,不仅避免了因腐烂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实现了以地养地;而且为大面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夯实了地力基础。通过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水分无效蒸发,提高农田保水蓄水能力,从而达到了保墒节水目的,减少了黑土层流失。
1.3改变耕作方式
改春整地为秋整地,秋整地能将秋季雨水贮存在土壤中,保墒保苗,且能延长土壤熟化时间,提高土壤肥力,既解决了春整地大豆缺苗断垄问题,又提高了产量。在相同条件下,秋整地大豆保苗率达98%以上,而春整地保苗率只在70%左右。由于整地时间不同,产量也不一样,秋整地比春整地增产12.5%左右。改年年耕、深翻为浅翻、深松可增加作物产量15%~20%,是一项很好的增产措施。
1.4改垄窄行密植
大豆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是近几年推广的一项新技术,是在垄三栽培的基础上增加密度实现增产的一项新技术,行距由65~70cm缩小至45cm,采用双条密植的栽培方法,比常规的垄三栽培技术增产幅度达13.2%。45cm双条密植增产原因:(1)植株分布均匀合理,在加大密度的条件下,由于行距缩小,加大株距,缩垄增行,增加绿色面积,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协调比较好,从而达到增产;(2)增加了保苗株数,扩大了绿色面积。
1.5施用有机肥
测土配方施肥为改善微生物环境,可施用有机肥15t/hm2以上,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为解决大豆重迎茬养分消耗单一问题,要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广泛应用喷浆造粒工艺生产的复合肥,增施土壤磷素活化剂,既能分解土壤中的磷、钾,又能起到固氮作用。根据土壤养分的丰缺来确定氮、磷、钾的比例和用量,既能节本,又能增效,从而达到增产增收目的。
1.6种子包衣
大豆重迎茬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病虫害加重,并且发生面积呈上升趋势,要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就要杜绝白籽下地,用适乐时、生物表面活化剂进行种子包衣。经调查,使用种衣剂加适乐时进行拌种,防治大豆根腐病,增产112.50kg/hm2,增加收入310元/hm2,提高a量10%~15%。
1.7田间管理
及时进行田间管理,苗期浅趟深松,中耕除草。一定要使用既不抑制大豆生长,又能杀灭田间杂草的高效低毒无残留农药。生育调控,进行追肥,使用既能促进大豆生长,又能防止前茬农药残留的生长调节剂――奈安叶面肥,防治病虫害,保障大豆植株健壮,以获得高产。
2.病虫害防治
2.1大豆灰斑病
喷药防治叶部或籽粒上病害,于结荚盛期采用飞机喷洒36%多菌灵悬浮剂500倍液或40%百菌清悬浮剂(顺天星1号)600倍液(北京市顺义县农药厂)、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1次或2次。
2.2大豆霜霉病
大豆霜霉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①选育抗病品种: 根据各地病菌的优势小种选育和推广抗病良种,如吉林的早丰5号和白花锉等。②种子处理:用瑞毒霉拌种, 或以克霉灵、福美双及敌克松为拌种剂, 效果很好。③清除病苗: 病苗症状明显、易于识别, 铲地时可结合除去病苗,消减初侵染源。④喷洒药剂: 病害流行条件出现时, 及早用百菌清、多菌灵、退菌特等喷施防治。
农作物缺硫的表现范文4
关键词 玉米;缺锌;症状;原因;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1-0093-02
Zn-deficiency Symptoms and Its Control Measures During Maize Planting Progress
NI Wei-dong CHENG Shao-hua CHI Jin-he LI Qing LIU Yong PAN Shi-chun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ng Station of Binhai County in Jiangsu province,Binhai Jiangsu 224500)
Abstract Concerning the Zn-deficiency symptoms during maize planting progress,the reasons of Zn-deficiency in planting progress were analyzed and relative control measures were summarized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control of Zn-deficiency in maize planting progress.
Key words maize;Zn-deficiency;symptoms;causes;control measures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和饲料来源。玉米的生产种植对于保证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中国缺锌土壤较多,目前一些地区由于土壤缺锌,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一般会导致其产量减少15%左右[1]。缺锌土壤施锌增产效果显著,水稻和玉米尤为突出。另外,锌还可以提高籽粒重量,改变籽实与茎秆的比率。对江苏省滨海县玉米缺锌的防治措施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玉米种植提供理论指导。
1 锌在农作物中的作用
锌是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锌以阳离子Zn2+ 形态被植物吸收,在植物中的移动性属中等,在作物体内间接影响着生长素的合成,当作物缺锌时茎和芽中的生长素含量减少,生长处于停滞状态,植株矮小。锌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植物体内许多重要的酶类如乙酰脱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碳酸酐酶和RNA聚合酶等只有在锌的参与下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同时锌是多种酶的活化剂。锌在生长素形成中与色氨酸的活性有密切的关系,在糖酵解过程中是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乙醇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活化剂。锌参与叶绿素的形成。植物缺锌生长发育停滞、叶片缩小、茎节缩短。
锌参与植物多种碳水化合物的代谢。锌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而间接对光合作用和糖的运输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缺锌可导致作物光合作用下降50%~70%。锌可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植物在冷、冻、旱、涝、盐等逆境条件下细胞膜透性被破坏,而锌可通过与膜脂中的硫基结合或与多肽链中的半胱氨酸残基形成四面体的配合物,从而能避免过氧化损伤。
2 缺锌表现
苗期10 d左右,缺锌植物叶片即出现失绿,俗称白芽病,或称花叶条纹病、白条干叶病。随着生长期的延长,失绿症状逐渐严重,叶脉间失绿,呈现淡黄色或黄白色,叶基部发白,从基部到2/3处更明显,又称白苗病。老龄叶片脉间有失绿条纹,在脉间和叶缘之间出现黄白失绿斑,形成宽而白化的斑块或条带,叶肉消失,呈半透明状,似白绸或塑膜状,风吹易撕裂,呈锯齿状。老叶后期病部及叶鞘常出现紫红色或紫褐色,节间缩短,根系变黑,抽雄延迟,秃尖缺粒,形成不满尖的玉米棒,严重减产。
3 缺锌原因
3.1 土壤锌含量低
土壤中锌含量的降低是玉米种植过程中缺锌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缺锌的土壤类型主要为石灰性土壤、盐碱土和砂性土壤,由于这几类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保肥蓄水能力差,土壤锌含量不足1.0~1.5 mg/kg。
3.2 施肥方式不合理
磷肥的过量使用可导致缺锌的出现。目前,由于人们对产量和肥料用量之间关系的错误认识,导致肥料的施用不合理往往是导致玉米种植缺锌的又一主要原因。磷和锌二者会出现拮抗作用,植株P/Zn值≥400时,植物极易出现缺锌症状,原因是锌和磷酸根混合易形成磷酸锌沉淀,从而降低了锌肥的有效性。一般认为土壤中的磷、锌比例为25∶1较为合适,如果磷肥施用量过大,势必抑制对锌肥的吸收,导致玉米缺锌。
3.3 玉米的连年种植
高产地块由于连年高产,从土壤中带走大量的锌,而没有及时地归还锌养分,常常导致玉米缺锌。复种次数越多的地块,玉米缺锌的程度越大。
3.4 有机肥施用量减少
有研究发现,缺锌土壤上施用农家肥可减少花白苗25%~30%,比不施农家肥增产15%[2],在施农家肥的基础上补施一定量的锌肥效果较好。由此可见,有机肥是补充锌肥的重要途径之一。
4 防治措施
4.1 拌种
通过每1 kg种子拌种硫酸锌5~6 g补充锌肥。具体方法:将硫酸锌完全溶解,通过喷雾器喷雾,边喷雾边翻动,使种子浸润完全,晾干后即可播种。
4.2 补施锌肥
补施锌肥是解决玉米缺锌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最常见的锌肥主要有锌加硒、七水硫酸锌和一水硫酸锌。施用方式:播种前作为基肥施入,也可随种子一同播施,通常施硫酸锌15.0~22.5 kg/hm2,也可在苗期至拔节期追施,同样可达到补充锌肥的目的[3]。
4.3 科学施用磷肥
为避免磷与锌的接触发生螯合作用,可通过穴施、条施等集中施用的方式解决。既可以提高磷肥的利用率,也可以降低磷与锌发生化学反应的几率,有利于发挥锌肥与土壤中锌的作用。
4.4 不与碱性肥料混合
锌肥与碱性肥料混合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溶性固体化合物。因此,应避免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
4.5 增施农家肥
农家肥具有营养丰富、肥效长久的特点,并且含有大量的有机态锌。施用有机农家肥料可以一方面满足作物对锌肥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土壤中锌的有效释放。
4.6 平衡施肥
一方面,锌肥的施用要控制一定的量,如果超过土壤的临界值,就变成锌污染。锌肥作基肥,施用量不超过30 kg/hm2,喷施浓度不超过0.4%;另一方面,锌肥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差,容易被土壤固定,固体施用时做到均匀撒施,叶面喷施时正反两面喷施,且要喷施均匀。此外,锌肥具有一定的后效,不必连年施用,一般施用1年后可持续2~3年不再施用[4-8]。
4.7 喷施叶面肥
也可以通过叶面喷施的方法缓解玉米缺锌。在玉米苗期至拔节期喷施2~3次0.1%~0.2%硫酸锌溶液,如果发现没有缓解的效果可间隔5~7 d再喷1次。
5 结语
在补充锌肥的过程中,根据玉米对锌肥的需求量和土壤的缺锌特点确定锌肥施用量至关重要。树立平衡施肥的观念,增施农家肥,采用科学的施肥方法,便可有效防治玉米缺锌。
6 参考文献
[1] 魏振国.玉米缺锌病的防治及玉米高产技术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14):75-76.
[2] 周玉环.玉米缺锌症与锌肥的施用技术[J].北京农业,2010(19):41-42.
[3] 李二民.玉米缺锌的症状及防治[J].现代农村科技,2011(12):24.
[4] 秦基伟.玉米缺锌症的防治技术[J].农村实用技术,2008(9):27.
[5] 房蓓,武泰存,王景安.低锌和缺锌胁迫对不同基因型玉米的影响及机理[J].土壤通报,2004,35(5):617-621.
[6] 房蓓,武泰存,王景安.低锌和缺锌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J].生命科学研究,2003,7(3):255-261.
农作物缺硫的表现范文5
关键词 玉米;低产成因;高产;栽培技术;江苏盐城
中图分类号 S513.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063-03
玉米产量受品种、气候、肥水、土壤养分、栽培管理技术等诸多因素制约和影响。一般正常情况下密植型玉米品种较稀植型玉米品种增产30%左右。玉米产量构成要素:穗数是玉米产量的第一要素,出籽率是玉米产量的第二要素,玉米产量高低取决于有效穗数和出籽率,同一品种产量不同又决定于当年穗期气候条件和栽培关键技术。盐城市玉米现有种植面积10.76万hm2(其中糯玉米4.53万hm2),平均产量6 300 kg/hm2,较河南、山东、河北等省有较大差距。当地种植玉米习惯是种植大苞稀植型玉米品种。目前该市玉米种植一直处于低产、低效状况。为了改变该现状,帮助盐城市农民从玉米种植的误区中解放出来,一般种植玉米用耐密植品种较稀植大苞品种增产30%左右,因此应大力提倡推荐推广耐密植玉米新品种,以期帮助盐城市农民种植玉米,实现增产、增收、增效。
1 盐城市玉米低产低效成因
1.1 贪图便宜,购买低价种
俗话说:“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在当前玉米品种繁多混杂的情况下,买种不考虑品种优劣和种子质量、适种与否,是绝对错误的。低价种子来源于小公司或个体户,种子质量得不到保证,病虫害防治更是无法针对性地选药防治。低价种子多为不合格、落后、假冒伪劣种子,贪图便宜购买此类种子易导致品种退化、种质低劣,是盐城市玉米种植中出现低产低效的主要原因。
1.2 选种不科学,追求大苞
不少农民选购玉米品种时,一味追求大苞玉米品种,殊不知大苞玉米不大棒,大棒玉米不高产。大苞型玉米品种多为叶片平展不耐密植型;棒穗夹角过大、穗枝梗过长(多为32 cm左右),营养输送、受光授粉等都受阻,易形成粒稀、秃顶;苞叶层披过厚易透水,品质差,加之锥型、秃尖、剥苞后玉米棒并不大,轴粗粒浅,出籽率低,难以获得高产,是盐城市玉米种植中低产低效的突出原因。
1.3 用肥不科学,随意用肥
部分农民不按玉米生理生长需肥规律和品种特征特性施肥。多数农民种植玉米受传统习惯束缚,长期重视施用氮、磷肥,轻视施用钾、锌、中微量元素肥,甚至施肥“一炮轰”,使苗肥过多造成玉米苗期营养过剩导致基部分蘖,即使施复合肥也购买低价假冒伪劣复合肥;用肥等雨施肥,常错过施肥适期;不施基肥、苗肥,造成玉米营养不良、秸秆瘦弱,导致穗棒过小,不施孕穗肥等抽雄穗后才施肥等都是盐城市玉米低产低效的重要原因。
1.4 种植密度不合理
农民不按品种特征特性要求栽培,中棒密植品种稀植,大苞稀植品种密植,是盐城市玉米低产低效的根本原因。
1.5 管理不科学
不中耕,不培土。对连续阴雨、低温、连续干旱、高温杀雄等气象性灾害不闻不问。望天收或望田收的错误思想严重,遇到旱、涝、高温热害等自然灾害听天由命,不采取相关技术措施,殊不知玉米是需水怕涝的农作物,玉米穗期、抽雄期、扬花期、灌浆期是玉米需水关键期,而遇到干旱、高温不抗旱不保花粉,抱着侥幸心理等赔或自我安慰,是盐城市玉米种植低产低效的突出原因。
1.6 防病治虫不科学
多数农民对玉米病虫害一无所知,对病虫害不预防,见病才喷药且多为一次性用药,药剂多为短效期、常用、低价劣质药;玉米粗缩病、顶腐病、茎腐病、烂穗霉籽等病害一旦发生、扩展后则损失惨重。蚜虫、蓟马、粘虫、灰飞虱、玉米螟等虫害一旦发生,防治的效果一般不理想。
1.7 除草不科学
除草剂多使用常用药、低价劣质药,甚至不能及时化除,以致错过化除佳期;不按药量、对水量要求化除,达不到化除效果或化除后短期内施肥、喷有机磷农药,造成除草效果不好,甚至形成草害或药害,发现后又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导致了玉米低产低效。
2 玉米超高产高效优质栽培关键技术
2.1 科学选用优良耐密植适种品种
玉米种植高产就必须密植,玉米种植高效就必须优质[1]。农作物品种优劣决定农作物产量高低和质量品质优劣,优质玉米品种是玉米获得高产优质的保证。玉米单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玉米穗数×穗粒数×粒重,或密度(穗数)×出籽率×粒重。一般选用优良品种可增产10%左右,选用耐密植品种较稀植品种增产30%左右。全国著名玉米栽培技术首席专家、扬州大学农学教授陆卫平针对江苏省玉米种植产量低效益差状况时指出:“玉米要获得高产必须选用株型紧凑的耐密植型玉米优良品种。”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研究室主任、山东农科院玉米研究所郭庆法研究员指出:“今后玉米品种要向紧凑型耐密植、出籽率高、高产、质优和抗倒抗病、适应机械化作业方向发展。要坚决纠正和克服种植玉米选择一味追求大苞、假好看的错误观点和思想,淘汰‘平展稀植大苞’型品种[2]。”玉米种植要想超高产,就必须选用密植型且籽粒马齿型、棒穗筒型的玉米新品种;玉米种植要想品质优,就必须选用苞叶薄且外衣到顶的玉米新品种;玉米种植要想结实性好,就必须选用株型紧凑(叶片上冲)、秆穗紧靠(枝梗短)的玉米新品种;还要考虑品种的适种性、抗倒性、抗病性、抗逆性。不被叶片平展型、秆穗成“V”型、棒穗锥型、秆穗节枝梗长的大苞假象型玉米品种(苞衣层多且厚、剥苞后细长尖、秃顶、出籽率低、籽粒少、商品性差)所迷惑。密植型品种较稀植型品种多种植2.25万~3.00万株/hm2,甚至4.50万株/hm2,每棒可产籽0.175~0.200 kg,产量增加3.37~6.00 t/hm2,甚至达6.75~7.50 t/hm2;稀植大苞型品种外观看起来较大,去苞叶两头后玉米棒并不大,甚至还小,加之出籽率低,例如蠡玉16、蠡玉88、鲁单981、农大108、中单2号、中单18号、鲁单981、粟玉2号、登海3号、登海11、登海13号、金海5号、金海604、济单7号等稀植大穗品种难以密植,加之出籽率低、难以高产且商品性差,较上述品种产量审定低1 682 kg/hm2。近几年来盐城市区域内种植又遇到异常气候,出现部分结实不良等生产事故,每穗只结几十个籽粒,玉米棒半面脸、苏玉9号、苏玉10号、苏玉17号、苏玉19号、苏玉29号等甚至出现心叶卷曲等情况,产量偏低,理应淘汰。面对上述难题,中国农业最高研究机构――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用10年心血研制成功的中良牌中单909国区试以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抗倒、耐密、出籽率高而荣获榜首。稀植高产、密植更高产、超密植超高产[3],比对照稀植大穗型玉米霸主品种蠡玉16增产3%左右,比对照密植型玉米霸主品种郑单958增产10%左右,百亩示范田产量高达18.9 t/hm2,最高产达19.98 t/hm2,刷新我国春、夏玉米种植单产最高纪录,是难得的春播、夏种兼用型杂交玉米新品种;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科技日报、农民日报、江苏农业科技报等新闻媒体相继报道。通过近几年种植玉米实践看:中单909、中单868、郑黄糯928、苏玉39、浚单29等玉米品种在盐城市区域种植综合表现的确优于其他品种,使农民增收增效。2011―2013年中良牌中单909在盐城市区域多年多点种植,比对照100个以上玉米品种增产显著。高产12~15 t/hm2种植户不断涌现,较盐城市主栽玉米品种蠡玉16增产60%左右,深受农民的喜爱。
2.2 推广实用新技术
高产栽培新技术是夺取玉米高产优质的重要举措[4]。实用新技术一般能增产20.2%~33.6%。中单909、中单868、郑黄糯928、长江玉6号、苏玉39、苏玉37、浚单29具备了超密植超高产、双株超高产、宽窄行密植超高产的潜质。例如大蒜套种中单909、中单868、郑黄糯928玉米采用双株密植法,中单909、中单868与郑黄糯928混种高产法。推广这些密植型玉米品种要大力推广玉米高产栽培新技术――合理密植技术(宽窄行密植法、双株密植法、一埯多株密植法、适时播种技术、科学肥水技术、适时化控技术、人工授粉技术、防病治虫速效持效结合技术、适当晚收技术、高温热害降温保湿技术、干旱适时上喷下灌技术等很重要。
2.3 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适时播种一般增产10.6%~14.8%。适时播种是玉米高产的关键。玉米春种露天早播应在正常气温稳定在18 ℃以上,地膜覆盖种植、温室育苗移栽可适当提前15 d左右。保护地、室棚内温度控制在25~26 ℃。玉米露天迟播应考虑保护玉米收获期气温在15 ℃以上即可,盐城市区域玉米露天种植一般在4月上旬至7月中下旬。合理密植可确保促进玉米健康茁壮生长、高产稳产。合理密植一般增产20%左右。不同农户玉米产量差异主因是种植密度,应根据本田生产条件、土壤肥力、种类和特征、品种特性和管理水平合理密植,过稀、过密都不宜高产,应按生产商提供的数据和结合当地情况定苗,使有效穗数、穗粒数、粒重乘积达到最大值,实现其最高产量。实践证明,宽窄行透光通风条件好,利于增加密度提高产量。一般采用宽窄行(40~80 cm)和等行(60 cm)种植,株距26~30 cm,每穴1~2粒,留苗9万株/hm2左右。播种深度3~5 cm。做到早间苗、晚定苗,间苗三叶期,定苗为五叶期,去弱留优,定植75 000~90 000株/hm2。平展型稀植大棒型品种不能密植,一般栽植45 000株/hm2左右,否则粒虚、甚至无粒形成空棒,密植型品种较稀植型品种不能稀植,一般栽植75 000株/hm2以上,最少67 500株/hm2,以防其优势发挥不出来。
2.4 科学施肥
科学施肥是玉米获得高产、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的重要举措之一,玉米是具有生物量高、需肥量大的农作物,又是喜氮、磷、钾、锌等中微量元素肥的作物。玉米种植要根据当地土质和品种要求及生长期需求施肥,一般要“一底三追”,不能搞“一炮轰”。坚持施足基肥、适当种肥、早施巧施苗肥和壮秆肥、重施猛攻穗肥、酌施粒肥原则。试验结果显示生产玉米100 kg,需纯N 2.2~2.8 kg(折合46%尿素4.78~6.09 kg)、P2O5 0.85~1.30 kg(折合14%磷肥6~9 kg)、K2O 2.0~2.5 kg(折合15%钾肥13.0~16.7 kg)、庄稼宝中微量元素肥2~4 kg。一般基肥35%~40%,苗肥5.0%~7.5%、壮秆肥5.0%~7.5%、穗肥50%~40%、粒肥5%;中钾中磷中等肥力玉米高产田基肥施中化蓝麟335复合肥或红四方控失肥或史丹利、金沂蒙、千百禾等优质复合肥300~450 kg/hm2+庄稼宝中微量元素肥60 kg/hm2(或用锌肥225 kg/hm2以上或酷乐锌90 kg/hm2)+大颗粒尿素150 kg/hm2;追肥分2次(苗肥、壮秆肥),定苗后应及时轻施提苗肥壮苗,忌施用过量,以防止幼苗徒长,否则会导致基部分蘖;拔节时施用壮秆肥,促进雌雄穗分化,增产效果显著。壮秆肥应注意施用适量,以防节间过度伸长,茎秆生长脆嫩,后期发生倒伏。施肥过少,则易造成苗弱、秆细、玉米棒过小,进而影响产量。科学施肥为玉米高产奠定坚实基础,使玉米棒、籽粒实现最佳状态;一般三至五叶期追施苗肥尿素150~225 kg/hm2(尤其夏、秋玉米增产效果显著);猛攻重攻施好穗肥(苞肥),是玉米高产的关键肥,可促进雌雄穗的分化,使玉米棒、籽粒实现最佳状态,实现粒多、穗大、高产。在雌穗小穗小花分化期,一般在小喇叭口至大喇叭口期间(九至十叶期)追施优质复合肥525~600 kg/hm2+庄稼宝中微量元素肥60 kg/hm2或锌肥15 kg/hm2,一般土壤瘠薄、底肥少、植株生长较差的,应适当早施、多施;反之,可适当迟施、少施。穗肥施用偏迟(有的已出天花才施)或偏早(拔节后不久施),未能充分发挥穗肥的增产作用,以及多数农户穗肥只施化肥且用量又不足而造成后期脱肥、泛黄早衰、缺素红叶、秃尖增长、粒重下降。酌施粒肥(尤其春玉米扣穗肥施粒肥更必要),开花授粉后适当补施粒肥,主要施用速效氮肥二铵225~300 kg/hm2,也可叶面喷施绿叶旺液肥或磷酸二氢钾溶液和膨果丰,以促进籽粒饱满、减少秃尖长度、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2.5 田间管理
一是适当中锄。玉米田锄下产黄金,最好于出苗后、拨节期、小喇叭口期中锄3次,一举5得,结合施肥除草进行壅根拉沟培土,促进玉米生长,以利防倒伏、抗旱排涝夺丰收。二是踩蘖掰穗。玉米为禾谷类作物,发生分蘖是禾谷类作物固有特性之一,一般情况下基部腋芽分蘖和下部多生棒穗在分蘖长穗过程会受到抑制,品种不同有差异,分蘖多穗往往由多种原因引起。高温、干旱、涝灾等极端气候、密度不宜、病虫害、除草剂等农药药害及上茬农药残留对玉米生长发育极为不利,都易发生基部分蘖、一秆多穗(棒)、头、粒稀、发病等现象,“一炮轰”施肥或苗肥过多或生茬口种植等都容易造成营养过剩,往往导致玉米基部分蘖、一秆多穗增多,会与主秆、主穗争夺营养,对玉米产量稍有影响(玉米生长发育过程会受到抑制)。此时应及时用脚踏或用手掰掉或用刀划除。三是适时化控。适时化控增产效果可达10%~15%。在玉米拔节初期株高0.6~1.2 m(八至十叶期)为最佳化控期,用中良宝玉米营养快线(玉米伴侣)450 mL/hm2对水225~300 kg/hm2或40%羟烯・乙烯利(玉娉)450~675 kg/hm2对水450~675 kg/hm2叶面均匀喷施1遍即可,目的是增强根系、矮化茎秆(一般情况下可降低株高15~30 cm)、抗倒抗逆性、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可添加杀虫、杀菌剂、液肥均匀喷雾实现一喷三防目标,适度控制玉米中期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塑造丰产株型,使其茎秆粗壮,增强抗倒伏能力,通风、透光,提高光合优势、穗粒数、千粒重。雌穗抽出后、灌浆期用上海晨光无公害膨果丰540 mL/hm2+诱抗宝或赤霉酸[920]1 200~1 500 mL/hm2对水300~450 kg/hm2,给合防病治虫时混喷于玉米苞上。促进籽粒饱满,一般能提高产量15%~20%。四是人工授粉。高温干旱和多雨寡照气象性灾害天气,扬花期尤其盛花期人工授粉2~3次(采用手摇株法、绳拉花法),于9:00―11:00无风晴天进行,有效防止授粉不良引起的秃顶、缺粒现象。在特殊气候情况下人工授粉很重要。五是适时去雄。去雄可有效地降株高、保养分,提高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抗倒能力,有利于花期相遇提高结实率,减弱病虫危害。雄穗抽出心叶1/3~1/2时,于9:00―16:00去雄,应稍用力以便伤口愈合。去雄株占全田株数1/3,隔行隔株去雄,近行错位成“品”字形;靠田边地头的两头不去雄株,以免影响传粉;去雄后自然受粉和人工授粉双结合更好,增加结实。过早去雄,雄穗太嫩,易拔折断带出心叶;过迟养分耗量多,增产不明显。
2.6 防病治虫
种植玉米应根据所购品种抗、感病特性和当年本田病虫害发生趋势重点防治,确保丰产丰收。玉米病虫害主要有粗缩病和顶腐病(病毒病)、纹枯病、大斑病、小斑病、锈病、褐斑病、丝黑穗病、弯菌叶斑病、瘤黑粉病(真菌病)、茎秆腐病(细菌病)、青枯病、地老虎、蚜虫、蓟马、玉米螟、二点委夜蛾、斜纹夜蛾、蚜虫、蜗牛、鸟害等,应及时防治。一般于施基肥时加入灭蜗佳、毒・锌胶囊或颗粒剂,消灭蜗牛和地下害虫;播种前晒种2~3 d后剔除病、残、霉、异、小粒,用爆喜(50%吡蚜酮异丙威复配剂)+硝钠・奈乙酸+戍唑醇+丁硫克百威拌种;播种后及时喷施乐普或鸟盾牌驱鸟剂和及乙草胺封闭除草剂,防鸟(兔、鼠、草)害,未采取上述措施播种后可用丁硫克百威+地下害虫一次净+乐普或鸟盾驱鸟颗粒剂撒行或喷雾;出苗后用瑞宝丰公司爱多收150 mL/hm2和爆喜(50%吡蚜酮异丙威复配剂)450 mL/hm2及克毒宝或辛菌胺醋酸盐450 mL/hm2对水225 kg/hm2喷雾,防治口刺式害虫(蚜虫、蓟马、粘虫、灰飞虱等)和各种真菌、细菌、病毒病各1次效果好,于小喇叭口期、大喇叭口期、吐丝初期用杀虫单・苏秆金云菌复配剂或氯虫双酰胺防治玉米螟、二点委夜蛾、斜纹夜蛾等害虫最佳,持效期长(一般1个月)。玉米多种病害应用辛菌胺醋酸盐最好,肟菌胺戍唑醇(爱可、拿敌稳、拿敌准、全拿等)等雾综合防治效果较佳,叶斑病用杜邦升氏(硅唑・多菌灵)喷雾,锈病、褐斑病用三唑酮喷雾,防治玉米粗缩病用克毒宝或辛菌胺醋酸盐喷雾;灰飞虱易造成玉米粗缩病(万年青或小矮人)和有棒无籽,玉米扬花期最严重,导致玉米叶片发黄发红,使叶片发霉变黑,影响玉米叶片光合作用,使雄花败育,雌穗不能正常膨大,形成空秆;蓟马危害会造成玉米顶腐病,不可忽视。坚决改变用常用药、短效期药防止病虫害(产生抗药性)或重复用药或用低价药错误观点,应用针对性强的广谱速杀与持效复配优秀药剂并交替使用,严禁使用高毒、高致病、高残留等有机磷农药或沙蚕毒素类农药,采收前15 d禁用农药。
2.7 及时除草
上茬收获后苗前用清草灵或速力达灭生性环保除草剂喷施1次,除去田间杂草、病菌、毒害残留,清洁田园。因其杀草最佳但不封闭,可与乙草胺混用(对下茬作物无影响)。封闭除草最好选用清草灵或速力达+乙草胺适量等对水675 kg/hm2喷雾防效好,苗后最好用苯唑草酮除草剂(适用于所有玉米品种除草效果佳且对下茬任何作物无影响)除草。防除杂草最佳期为玉米3~5叶(杂草3~4叶)时,玉米5叶后用除草剂会产生药害,用清草灵灭生性环保除草剂定向喷雾,不可与农药混喷。应防止农药漂移到其他作物(棉花、大豆、花生、水稻等)产生药害,施肥后除草,除草后7 d左右不要施肥和喷有机磷农药,以免影响除草效果和产生药害。如使用除草剂发生药害,应及时用硝钠・奈乙酸+诱抗宝或好的叶面肥(如绿叶旺、聚能金钛等)喷雾叶面解害。
2.8 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
不同年份玉米产量差异主因是气候,气象性灾害应采取有效措施,树立抗灾夺丰收的思想。玉米是耐肥水又畏涝的粮食作物。盐城市区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海洋季风性气候区,常年平均降水量637.6 mm,年内降雨分配不均,60%(下转第67页)
(上接第65页)
集中在5月和7月。多雨期要清沟排除田间积水,确保雨过田爽。盐城市区域常出现伏旱和秋旱,对玉米出苗、扬花结实不利。播种期墒情不佳应造墒播种(土壤水分控制在15%~75%),确保一播全苗,利于苗、生长。玉米抽雄开花要求平均温度在25~28 ℃。低于18 ℃或高于38 ℃时,雄花不开放;气温高于32~35 ℃、相对湿度接近30%的高温干燥气候条件下,花粉会因失水而迅速干枯,花丝也会枯萎,使受精不良,造成缺粒现象。特别是干热风造成高温逼熟,致使籽粒中水分迅速散失,养分停止积累,籽粒皱缩干瘪,千粒重降低,严重影响产量。玉米开花期要求大气相对湿度65%~90%,土壤水分保持最大持水量70%~80%。此时如遇干旱,雄穗、雌穗发育延缓,甚至使雌雄穗开花授粉脱节,造成授粉不良、缺粒,导致秃顶严重,造成严重减产。籽粒灌浆时水分充足,可延长叶片功能期,籽粒灌浆饱满。只有科学肥水,才能确保高产。玉米穗期、抽雄期、扬花期、灌浆期是玉米需水关键期,如遇气象性灾害高温杀雄应采取及时有效措施:有条件的要采用“上喷下灌”降温保湿、人工授粉;无条件的采用瑞宝丰爱多收和抗旱的植物生长调节剂AM1+诱抗宝对水全株上喷雾技术抗旱,减少水分蒸发,保雄性花粉延长授粉时间,切忌漫灌;低温、多雨寡照要采取摇株法、绳拉法等授粉技术,把高温热害、干旱、低温、多雨寡照自然气象性灾害降到最低限度。试验玉米拔节后期上喷全株下沟灌窄行3次抗旱千粒重增加8.1%~10.2%,穗粒数增加39~46粒。2013年玉米种植户采取有效措施与望天收或望田收形成鲜明对比天壤之别,高温热害、干旱、低温、多雨寡照自然气象性灾害下玉米地采取抗灾夺丰收有效措施可增产3倍左右,蜡熟期以后要求土壤适当干燥,以利于成熟。中单909、中单868、郑黄糯928、长江玉6号、苏玉36、苏玉39、浚单29等在灾年仍然取得丰收,不少农户产量高达9 750~12 750 kg/hm2,有的甚至达15 t/hm2以上,未采取措施也好于其他品种,较稀植品种增产36.7%。
2.9 适当晚收
适当晚收可增产10.5%~13.2%。杂交玉米种具有活棵成熟的特点,玉米外表看似成熟,实质生理未成熟。每延长1 d,千粒重增加3.5~4.6 g,试验结果表明果穗苞叶变枯白后10 d左右籽重才达到最大值,要待玉米苞叶黄枯、籽粒失水变硬变亮、果穗下垂籽粒基部发现黑层籽粒乳线消失、手指掐之不动(含水量13%左右)时收获为最佳。
3 参考文献
[1] 姜则斌.苏中沿海地区双季玉米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3):59.
[2] 潘兰,陈加来,孙利忠.玉米空秆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8(10):140.
农作物缺硫的表现范文6
[关键词] 镇油5号;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镇油5号,原名“镇2405”,由江苏省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1997年以9701为母本,(苏8518/94Y16)F1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于2005年育成,2008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油200804),属双低半冬性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适宜江苏省油菜区种植。2010年3月被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列入2010-2011年江苏省主要农作物“四主推名录”。
一、产量表现及特征特性
1.产量表现
2005-2007年度参加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2005-2006年度平均亩产179.8kg,比对照史力丰增产12.9%,达极显著;2006-2007 年度平均亩产188.1kg,比对照史力佳增产12.1%,达极显著。2007-2008年度参加江苏省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90.1kg,比对照苏油1号增产9.1%。2010年引进涟水县示范种植1500余亩,一般亩产200kg左右,高产田块达236kg;2011年全县种植面积扩大到5000多亩,普遍获得高产,深受群众欢迎;2012年预计镇油5号在涟水县的种植面积将发展到1万亩以上,占到全县油菜总面积的1/10。
2.特征特性
镇油5号全生育期240d左右。苗期叶片大小中等,叶缘波状,叶色淡绿;越冬期半直立;株高159cm,分枝点高41cm,主轴长度66cm,一次分枝7.1个,二次分枝7.7个,单株有效角果377个,每角21.2粒,千粒重3.9g;经省农科院经作所品质测定,芥酸含量0.2%,硫甙含量19.8μmol/g饼粉,含油率40.3%;区试田间抗性调查平均:菌核病发病率16.4%、病指6.5,抗倒性强。
二、高产栽培技术
1.适期播种,培育壮苗
本地区在9月10日-25日播种育苗为宜,直播田一般在9月下旬-10月上旬播种。播种量,育苗移栽田每亩苗床0.5kg(即亩大田用种0.1-0.15kg),直播田每亩0.3kg。播前将苗床浇透水,种子分畦称量,拌细沙土均匀撒播。播后用少许细土盖籽,以不露籽为宜;遇秋旱天气可用稻草等等秸秆覆盖保湿,出苗后及时于傍晚揭掉,力争一播全苗。齐苗后间苗,去小留大,防止出现高脚苗。3叶期定苗,去弱留壮,去杂保纯,去病留健,去密留匀,每平米留苗130-150株。定苗后喷多效唑化控促菜苗矮壮。苗期注意防治蚜虫和菜青虫。结合除草拔除叶型、叶色明显不同的杂株。争取在移栽时苗龄达到35d,有6-7片绿叶。
2.保质移栽,合理密植
育苗苗龄控制在35d左右,于10月中、下旬至11月初移栽。中等肥力水平田块,移栽密度以每亩9000-10000株为宜,肥力较高田块,每亩8000-9000株;直播田每亩留苗8000-12000株。移栽前5-7d每亩用3-4kg尿素对水施送嫁肥,移栽前1d浇透水,以利于起苗带土。移栽时尽量带土移栽,要求栽直、栽匀,根和根颈要栽入土中,栽后压紧,边栽边浇定根水。移栽时注意淘汰异形苗、弱小苗及病劣苗。成活后及时查苗补缺,移栽尽量在11月上旬前完成,以充分利用冬前有效生长期生长,增加绿叶数,安全越冬。
3.科学施肥,合理运筹
总的施肥原则:氮、磷、钾三要素相配合,尤其在缺硼地区要补足硼肥;磷、钾、硼肥作基肥施用;一般亩施氮肥15-16kg纯氮,基肥:腊肥:苔肥以6:2:2为宜。
(1)施足底肥。底肥以有机肥、缓效肥为主,配合适量化肥。亩施过磷酸钙50kg或磷酸二铵10-15kg,尿素5-10kg,氯化钾5-8kg,硼肥(硼砂)1kg。栽前将肥料充分混匀施入土中。
(2)早施提苗肥。在油菜移栽成活后或直播田定苗后,就要浇施粪水20-30担,亩施尿素2-5kg,或碳铵12-15kg,促进早生根发叶,培育壮苗越冬。对迟栽或迟播迟发的油菜,在第一次追肥半月后,适量进行第二次追肥。施肥结合中耕除草、盖好肥料。
(3)施好腊肥。在冬季进行。在油菜行间雍施草木灰、土杂肥及人畜粪等农家肥。此次追肥,既可提高地温防止油菜冻害,又能实现腊肥春用,促进抽薹开花。
(4)稳施薹肥。施肥时间和用量,根据油菜的长势来确定。冬前生长较差,底肥不足的油菜,应在抽薹时施用,一般亩施或尿素5-8kg,或碳铵15-20kg;对冬前生长较好,营养较足的冬壮苗,要适当迟施,一般在抽薹10-13cm高时施下,并适当减少施肥数量。
(5)根外喷施磷、硼肥。在薹期和初花期,亩用过磷酸钙0.2-1kg,加水40kg浸泡一昼夜后,滤渣取液,进行叶面喷施。同时,亩用硼砂100g,先用少量温水充分溶化后,再对水70-75kg进行叶面喷施,可补充土壤硼元素不足,有利油菜开花结实。
4.强化田管,防好病害
(1)及时开好田内三沟(厢沟、围沟、腰沟),做到明水能排,暗水能降。
(2)及时准确使用除草剂,防止草害。亩用10.8%的高效盖草能乳油30g在杂草2-4叶期喷施防除禾本科杂草。移栽成活后,要抓紧晴天中耕松土,并进行除草和培土壅根,一般可中耕培土2-3次,保苗安全越冬。
(3)及时防治病虫害。苗期和移栽前在苗床上注意防治蚜虫、菜青虫等。冬前和开春后注意防治蚜虫等害虫。在抽薹初期和花期抓好菌核病防治,亩用50%多菌灵250g对水40-50kg喷洒,一般要求防治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