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视觉艺术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视觉艺术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文艺复兴 视觉艺术 文化走向
14世纪从意大利发源的文艺复兴运动经过了近四百年的历史蔓延至整个欧洲,在人类文明史的诸多方面都留下浓重的笔墨。在视觉艺术方面,从数量庞大的学术著作中可以发现,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这一时期的绘画、雕塑、建筑等主流的视觉艺术形式进行的分析和评述,都肯定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的艺术成就,艺术史也将这一时期的众多视觉艺术奉为经典。但除了艺术层面的研究之外,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文艺复兴的研究转向文化的视角,并且这一研究的转向正方兴未艾。普遍的观点认为,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精神为引导,这一时期的艺术成就多被冠以“人的觉醒”、“表现生命的尊严”、“展现艺术家的个人风格”等与中世纪基督教精神格格不入的新名词。对于这一时期艺术造诣突飞猛进的发展多归结为当时的人文主义观念和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以及新兴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此外,将这一时期的视觉艺术用文化研究的方法进行分析,可以搜集到零星的关于18与19世纪艺术的主题,如吉伦・伍德(GillenWood)的《现实的冲击:1760年至1860年的浪漫主义与视觉文化》、萨拉・帕森(Sara Parson)的《图像帝国:1765年至1807年的奴隶制与英国视觉文化》等,迈克尔・巴克森德尔(Michael Baxandall)的《15世纪意大利绘画与经验》可以作为这一领域的典范。
国内对文艺复兴艺术史的研究受到国外理论的影响比较大,学者们对文艺复兴时期的各种艺术形式如建筑、绘画、园林、音乐等进行的研究也是著述颇丰,人民出版社也曾出版国内众多知名学者撰写的《欧洲文艺复兴史》(包含总论卷、政治卷、经济卷、史学卷、法学卷、文学卷、艺术卷、哲学卷、宗教卷、教育卷、科学技术卷、城市与社会生活卷),这一系统且庞杂的文艺复兴史卷是国内学者们首次系统梳理和全方位阐释文艺复兴成果和历史经验的成果,其中包含了视觉艺术和其他各方面的社会文化遗产的总结,将视觉艺术放在整个当时社会大文化的背景下进行分析,总结艺术现象背后的文化基础,分析人的意识和价值观,并进行哲学的理性反思。近年来关于文化哲学的研究在国内逐渐兴起,其主张透过文化符号形式对人做总体性把握,注重研究文化符号形式与人的生存、文化的民族性、地域性特征、传播性特征、互相借鉴特征、文化与历史的关系等等。而艺术本质上可以界定为一种文化符号形式,与神话、宗教、历史、科学、语言等具有同等价值。艺术可以“启迪无知者的心灵,是帮助人们记忆和进行教育的工具”。①因此,对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视觉艺术的文化哲学审视可以更好地对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轨迹做全方位的把握。
文艺复兴时期的视觉艺术主要是以14世纪至17世纪的意大利及北欧部分国家盛行的艺术形式如绘画、建筑、雕塑以及工艺美术品等为主,作为物质文化的基本组成,视觉艺术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物质生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被看做功能性的物品,通过精心选择的意象服务于明确的宗教或世俗目的,通过特定形式传递着信仰和价值观。比如,遍布市井街区的教堂及壁画形成的反复且持久的日常经验就起着维系着群体意识与的作用,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最重要的文化氛围无不与基督教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基督教艺术形式的变化中可以逐步显现出人性精神的高扬。
从形式上看,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和罗马艺术的隔代复兴,这一时期基督教精神与人文主义精神的张力构成了艺术创作的内在驱动力。不同于中世纪宗教观念一统天下的局面,文艺复兴时期除继承了古典时期的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之外,对世俗化倾向、个人主义和科学自然主义等人文主义的新观念的表达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时期艺术创作的主题、题材的选择、宗教人物及世俗生活、宗教意蕴的表达,以及空间、色彩、线条等形式要素描绘的图像都充满了象征意义,透过符号语言可以揭示文艺复兴这一特殊的历史阶段处在中世纪和西方近现代社会的过渡期表现出的独特文化精神。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90%以上是以宗教为题材或者为宗教服务,但是世俗化的倾向仍然可以从宗教绘画中描绘的家族事务和贵族人物身上体现出来。建筑及工艺品中的宗教意象也往往是为世俗生活的目的,而非宗教的目的服务。艺术创作除了在精神内涵上表现人的觉醒之外,在形式方面,比如透视法的使用也是通过平视的视觉方位彰显了人的地位,在这一时期流行的肖像画和家族形象画同样也是个人主义高扬的表现。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是文艺复兴时期理性主义彰显的文化价值。对希腊理性主义传统的继承使这一时期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更加紧密,对几何学、解剖学、数学、透视等原理的运用,不但使艺术家成为博学广识的通才,对艺术鉴赏者的知识要求也极高,理性主义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的创作和欣赏过程,同时艺术家地位的凸显甚至影响了当时的教育和学术观念。
文化价值可以体现人对生命存在的文化意义的理解,人的信念和理想等精神内容要通过外在的现实性展现出来,而艺术可以很好地承载这一使命。文艺复兴时期仍是宗教意识占主导力量的时代,但是其中蕴藏着对禁欲主义、蒙昧主义的批判和对人性、欲望、现实生活的美好期待。虽然这一时期还没有从基督教的社会文化母体中嬗变出整个社会的现代性,但是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的观念暗含在其中,通过视觉艺术建构起来的话语在社会文化交流系统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深刻影响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新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和伦理精神。这一时期重新建立起来的人的崇高地位和尊严,至今仍是支撑人类价值观念和实践原则的重要支柱。
通过对文艺复兴这一特殊历史时期中视觉艺术的符号、形式、意象、宗教题材、世俗化特点以及宗教意蕴的表达等方面的分析,不难看出文艺复兴虽然从形式上看是对古希腊和罗马艺术的隔代复兴,但是它在继承了古典时期的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同时也表现出这一时期特有的、通过基督教精神与人文主义精神的二元张力形成独特文化内涵。除此之外,它对世俗化倾向、个人主义和科学自然主义等人文主义的新观念的表达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通过透视这些艺术载体背后人的意义和价值,用理性的反思重新界定视觉艺术的历史价值,及其对当时社会文化走向的建构性,可以促使人们要更深入地思考视觉艺术对于人类文化和人的生存方式的意义。
本文为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项目(编号11E064)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也是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编号12512245)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视觉艺术的意义范文2
线是点运动的轨迹,在几何中的线是没有宽度和厚度的。但现实和视觉艺术中的线,不但有宽度和厚度,而且有着丰富的变化形式。所以线条是非常敏感和多变的视觉元素之一。
(一)线条的类型
1、在视觉艺术中,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将线条分为以下几种类型:A、作为描绘客观对象的形状的线条,一般我们称之为轮廓线。如:工笔画等。B、作为强调艺术家对事物形态的主观感受的线条,我们称之为表现性的线条。如:写意画等。C、抽象的线条,它不表现生活中具体的事物,却能表现生活中事物的某种状态,多见于抽象主义艺术。如:康丁斯基所画的线条。D、具有构图功能的线条,我们称之为结构线。如:绘画透视中的视平线,地平线等。
2、线条所借助的工具不同,可将线条分为几何线和徒手线两大类。几何线是指在制图工具的帮助之下画出符合一定规范的线条。如:直线、圆、抛物线、阿基米德螺旋线等。徒手线是指只用笔而不用其他辅助工具所作出的线条。在美术作品中和书法作品中是以徒手线为自己的主要语言形式。无论从史前穴居人的洞穴岩画或现代儿童画中可以窥见一斑,线条是人类对形体理解和表现的最原始方式,是人类对形的一种认识手段,记录信息的最直接的语言。
(二)线条的性质
线条是人们视之为当然的现象与本能的描绘因素,涂鸦的基本形式以及线条在纸上的表达。线条的性质正是依附于自身的语言价值而实现,也就是线条本身的物理特性。
不同的民族对线条有不同的理解与运用方式。法国野兽派代表画家马蒂斯喜爱用流畅的弧线表现人体。如他的钢笔画《马拉美》。抽象主义蒙德里安喜用方而直的线条对画面进行分割,使其为一种轮廓鲜明的外切体。
中国画的线是线条中最为独特的线的艺术。在传统技法中有十八种线的表现形式,线条的作用既要“壮物”又要“达意”。其中线条的质量除了刚、柔、健、劲、涩、枯、润、湿、浊、滑等之外,还与艺术家的人格联系在一起,是与艺术家关照自然的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吴道之的“吴带当风”以用笔的力度和速度把那种飘逸之感表现得淋漓尽致。顾十岂之的“春蚕吐丝”一般的线条把女性的缠绵温情刻画得入木三分。再如陈洪绶的装饰风格,把古拙之意表现得炉火纯青。
(三)线条是最富表现力的视觉形式
1、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同工具和变化多端的使用方法使艺术家绘制的线条具有了丰富的表现形态,除了我们常见的几何线和徒手线之外,还出现了运用电脑绘图软件描绘的各种线条、电子光线及通过弹、印、拓等手段而获得的各种肌理线条。
2、线条是最情绪化和最具表现力的视觉元素,力量、感情、速度与方向都可以通过线条表达出来,并且有时弱化,有时强化,有时明确,有时模糊,不一而足。
3、线条具有导向和界限的功能,线的方向性使得线条用于指引路径、目标等,同时线往往用于区分空间和区域,是物体空间转折的界限。如立方体的一个面延伸到一定的界限即便转入到另一个立面。如交通地图册中的各种交通路线,可以引导人们的视觉和行为,直到目的地。
4、多个线条和单个线条在视觉表现中呈现出不同的视觉心理感应。如单个线条所呈现的是一种单纯、寂静、冷漠等心理感应,而多个线条的视觉效果及心理感应不仅取决于每一根线条的形态,更取决于多个线条排列组合的方式,就栅格线来说,表现许多在直角上相互交叉的线,往往会呈现出一种安全、封闭、团结的心理感应。蒙德里安曾全力探讨这一形式,它是能够用作其他形式的精神分析的。
二、明确线条在视觉艺术中所传达的信息
(一)从物质形态中简化
唯物主义认为“一切物质都是客观的,主观是客观物质在人头脑中的反映”。《吕氏春秋》中有关于仓颉造字之说,他“生而能书,及受河图录字,于是穷天地之变,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纹乌羽,山川指掌而创文字,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正是奎星、龟纹、鸟羽在他头脑中的反映而创文字。从这一点看,他必然包含着可观的社会生活和艺术家本身的思想感情两方面的因素。他一方面反映着客观生活的某些因素,同时也反映了艺术家对所反映生活的独特感受、理解、评价与构想等主观因素。然而这种反应所运用的语言――线条,却有着一种表现形式,就是从物质形态中简化,得出具有审美特性和有用线的两层含义:一是对物体进行物质意义上的简化,而非再现物体的纯物质意义。二是对物体结构进行简化,即概括和提炼,将物体结构中具有审美意味和生命力的线条抽取出来,作为视觉艺术表现的基本形式依据。郑樵在《六书略》中日:“画取形,书取像,画取多,书取少。”自从甲骨文开始演变,文字的书写,趋简适便,实用性成为主要的目的,这种演变,是文字书写在一方面把象形图符的外部轮廓用线条加以概括,而另一方面在内部平涂并填以实用单纯的线条或排叠或交叉加以提炼,构成了中国书法的独特面貌。
(二)从精神层面中把握
线条的表现性有很大的容载量,一根线条可以表示宇宙天体的运动轨迹,亦可代表自身的灵魂。也就是说,线条除了表示物质层面意义之外,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其精神层面的意义。中国书画就是线的艺术,中国书画从单纯的模拟画图逐渐演变为用线条表现精神蕴意。南齐画家谢赫提出“骨法用笔”,这是对线的精神形式的最早肯定,其中的“骨”之力是与人的精神修行有很大关系的。
在西方,康德也曾说过,线条比色彩更具审美性质,线的独在审美性质在于它不同于物质意义的精神表现作用。当我们不能把线条上升为精神高度时,我们总是受着客观存在的左右,这样是很可怕的。然而这线条的精神意义的产生绝不是虚幻的。首先,物质客观形态及本身所具有的某种内在实质会激发我们的精神,无论是在绘画、书法、平面设计实践等过程中,体验精神气质,感知精神蕴意是非常重要的。其次,艺术生产者与设计者的悟性、修养及风格也与线的精神表现’『生有绝对关系。宋代武宗元《朝元仙仗图》用线稠密又飘洒流动,有仙人神气;山人《荷花小鸟》线条曲折柔韧、相互交织,是他对清朝亡国的怨愤精神的显现;康定斯基的线条粗壮有力以表达俄国革命胜利在望的精神意义;比亚兹来的书籍插图设计中以流畅、自由、淋漓尽致的线条运用充满了浪漫而神秘的精神气质,他的风格成为“新艺术”运动中具有影响力的主要风格;2008年奥运会标志,线条质感充分表达了舞动北京的主题和奥运人文精神等等。线条的这种精神是不容忽视的。
线条的精神在于把握和体验,对于被描绘物质的客观精神和描绘者主观精神的作用应同样重视。一般来说,二者的精神越吻合、越近似,表现成功的可能也就越大。因此,在视觉艺术中的线条应充满现代人的精神气质。
(三)从线条的构成形式中寻觅
用线条必然要寻找线条的构成形式,无论是中国的书法、绘画,还是在平面设计中线条的构成形式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有着丰富多变的构成形式。
在视觉艺术中,线条的构成形式通过以下的一些形式规律体现出来。1、节奏和韵律:主要是指线条运用过程中的紧张、松弛、刚劲、柔软等变化而表现出不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2、对称与均衡:是线条在画面上的质、量关系,包括线的粗细、直曲,线的方向性和力度感之间造成的视觉重量关系。3、连续:单线的连续贯通及用线的一律性。4、间隔:笔断意连,间隔之间造成的断裂或连续的视觉流动感,给观众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5、重叠:多次反复涂画,层层重叠,造成深度厚实的感觉,增强视觉刺激。6、单独:仅用一根或几根独立的线条突出某种意味。7、粗细:表现不同的感觉,如:粗狂与细腻,使线条带有某种力量与情绪。8、疏密:疏密不同可造成远近、虚实及主体、非主体之别,在视觉中形成紧张与松弛的感觉。9、交叉与错综:线条的效果强烈,有冲突感,易于表现有力度感的物体,给视觉以强烈的刺激。10、变化与统一:所有的线的形式、意味都宜于既有变化又有统一,没有变化就没有创新和发展:没有统一就会杂乱无章,达不到纯熟的境界。
视觉艺术的意义范文3
[关键词] 视觉艺术影视传播转型研究
一、新时期视觉艺术发展的现状
1、大众传媒的视觉化转型是对视觉艺术的推动。
21世纪是一个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知识经济为标志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在现代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下,世界也进入了“视觉文化”时代。视觉文化是指文化脱离以语言为主导的理性主义形态,日益转向以形象、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的形态。从我们生活中的报刊、书籍、电视节目、企业标志,计算机的多媒体操作和网络传播,甚至美容美发、形象设计、健美、瘦身以及整容术等等,都与视觉文化、生活的视觉化、美学化趋势有关。视觉图像成了从事摄影、电影、电视、广告、美术、艺术史、社会学及其它视觉研究者共同关注的中心。
视觉文化的兴起是以视觉艺术的产生为先导的,即以20世纪初电影技术的诞生作为标志。由于影视文化所具有的直观性与具象性,影视作品中的视听元素,必须先被观众感官感知、才能吸引观众注意。近十多年来日臻完善的电脑多媒体技术,以其对图像的生成、加工、复制的优势和凭借网络通讯传输对影视技术的综合运用,表征着现代文化工业凭借科学技术对传媒领域革新的全面完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影视尤其是电影在视觉和听觉两方面都在尽其所能地将自身的功能推向极致。
从美学上看,电影作为视觉艺术,本身就有语言和视觉形象两个方面,视觉艺术转型是大众传媒由印刷文化向视觉文化的转型,并由此导致了整个文化领域的相应的变化电视作为当今最大众化的传媒,比其它传媒有更多的优点和功能。如传播速度快捷、形式上音像并茂、制作技术多样化、传递内容广泛等,深刻地影响着全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2、视觉文化的主要特征
视觉文化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
(1)、是组合性、综合性。它是现代科学技术主导下的工业文明的产物,是科学技术、工业生产与文化艺术的结晶;是美学、艺术等传统意识形态与现代科学文化、工业文化和商业文化多重价值体系的交汇融合,它以影视图像为主要载体,组织了声音、语言、文字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符号形式与介质。
(2)、是传播运作的商业操作性。在讲究工作效率、贪图生活享受、追求轰动效应、崇尚新奇的现代社会里,视觉文化以其直观、浅白、快捷、刺激的特点,无疑最能迎合现代文化大众的消费心理。
(3)、是生产方式的批量复制性。以现代工业的大规模批量生产代替传统文化的手工创作,形成了视觉文化生产的新的景观
(4)、是内容的直观性、浅白性。视觉文化艺术代之以生动、逼真、直观的影视画面,因此其内容的表达具有直观性、浅自性的特点。互联网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视觉文化的到来。较之于传统的延时文字传播,视觉的电子媒介传播更接近实时传播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视觉文化逐步走进数字化“虚拟影像”时代。
3、多视角把握视觉艺术转型
视觉文化跨度广泛,涉及哲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传播学等多学科,视觉文化的研究本身就具有跨学科的性质。作为影像视听文化的电视文化,在深层次上更需要形象性、艺术性、审美性,需要借助各种艺术的长处来完善自身。在经济与科技的双重驱动下,当代电视文化已由以往的艺术文化向商业文化、大众文化,亦即电视大众文化转型。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特别是大众传播学的引入,促使电视研究从传统的传播者重心向观众视角变迁。已超越单一的文化艺术领域而横跨政治学、经济学、传播学等诸多学科,成为一种跨学科的文化形态。对待这样一个复杂对象,任何单一的阐释角度或评价尺度都是有局限的,因此有必要从多个视角给予观照与描述,以期客观真实、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电视文化的存在事实。
当代视觉艺术的社会学转型首先强调的是艺术对当代社会的介入程度,反映在当代艺术具有现实关怀,重要的是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人和人的生存状态。从很大的意义上说,是为了使我们能够从更广阔的视野和多种角度来反思当代艺术、重建当代艺术。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其进行全面的把握、理性的认识,以期更有效地规范和引导这种新型的文化形态。
二、视觉艺术转型是时展的内在需求和外在表现
1、经济发展、技术革命对视觉艺术转型的影响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持续发展,特别是入世后中国传媒发展有了较大的提升。数码相机、DV摄像机和电脑技术正在以最快的步伐走向大众化,中国的现代都市正在由传统的话语方式转向图像文化,影像艺术已经成为都市文化和当代艺术习惯采用的方式,影像艺术正在成为今日世界获取信息、交流情感的主要载体。无论“信息”还是“传播”,今日之影像技术都呈现出、而且越来越呈现出拟真、逼真、乱真的高技术品质。
新媒体的来临确实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与艺术之面貌,更是改变了今日人类的审美观念与视觉经验。随着20世纪末期数字化媒体出现,社会环境也发生了质的变化,网络技术、数码艺术设计、数字电影电视、多媒体广告短片等新兴科技不断地挑战并充实着传统的视觉传播形式。与此同时,也使视觉传播由以往形态上的平面化、静态化,开始逐渐向动态化、综合化方向转变;从单一媒体跨越到多媒体从二维平面延伸到三维立体和空间;从传统的印刷设计产品更多转化到虚拟信息形象的传播。视觉艺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互相融合相辅相成的,信息技术在视觉上的突破带来了成功,视觉文化在新的信息技术环境中又孕生更多更有潜力的新价值。
入世来一系列同传媒业相关产业的腾飞,有力地推动着中国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卫星信号传输技术的进步使电视节目有了更为优质的载体,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使各种介质的传统媒体借助网络实现了信息传递的现代化。彩电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尤其是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的进步,使电视传媒在传播手段上呈现新的面貌,中国传媒业获得了实现腾飞的经济力的巨大支持和科学技术基础的有力保障。电视是科技的产物,在中国电视产业化改革的进程中,技术革命对电视传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改变了新技术背景下的传播行为意识。
2、图像时代等文化背景对视觉艺术转型的影响
电子影像媒体的出现使整个社会的文化开始向视觉文化转型,大众传媒的发展变化给整个社会的文化变迁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如今的人们再也不像20年前那样痴迷于 文学作品,名著几乎成了陈列于书房中的摆设,数码影碟早已取代小说成为受众需求量最大的艺术品,进入所谓“读图时代”。我国电视事业在现实社会生活和国家历史进程中,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与国际环境的发展变化都存在着密切的、多方位的互相促进与制约关系。社会转型不仅是社会经济生活的转型,更是内含了思想和文化的转型。文化与传媒产业发展具有互动关系,既;中突又和谐。
以影视为主体的图像文化的生产方式,与社会、经济和科技关系的密不可分,其意义突出地表现在,它创造了一个当代大众消费群体及其文化观念。从生产方式看,图像文化主要是一种“集体创作”,与社会、经济和科技密不可分,其突出意义在于它创造了一个大众消费群体及其文化观念,这对推进文化的民主化进程有着重要作用。随着视觉文化转型的出现,社会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大众文化时代,它通过电子影像来传播信息。取代了印刷文化而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最为突出的现象,这在西方的一些著名学者如波德里亚、德波、詹姆逊、费瑟斯通等人那里都有了相当深刻的论述美学界近来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争论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命题,其实也是视觉文化所带来的审美方式的嬗变,视觉文化作为一种时代的文化症候,其实有着深刻的商品经济的背景,大量的视像消费,正是后工业时代的逻辑发展。
三 新时期视觉艺术的发展路向研究
1、在全球化背景下借鉴当代视觉艺术的发展模式。
视觉艺术传播过程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地受到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而更新拓展。观念上要有所创新,西方媒体的现代化是伴随着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而来的,中国至今仍然处在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之中,深层的文化层面,政治和经济层面发挥着巨大影响。
传播观念与一定的传媒体制直接决定着媒体的功能表现。中西方传媒在认知新闻和新闻价值以及操作方式上的区别决定了各自社会的传播生态。因此中国电视应在坚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立足中国的历史与国情,在全球化背景下借鉴当代世界电视传播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顺应世界电视发展的潮流。借鉴经营运作方式集团化,统筹管理电视栏目,将资本运营引入电视,为了增强竞争和抗风险能力,发挥综合效益。另外,加入WTO我国要认真研究“规则”,更新服务贸易观念。只有熟悉掌握“世贸”规则,根据WTO基本原则才能制定一些对本国有利的政策,尽快融入世界电视贸易市场,实现电视产业化的运作方式,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电视集团,使电视资源配置更加合理,抗风险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2、以受众为中心是未来发展的着力点。
视觉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最主要的途径,视觉传播必须以接受者的注意为前提。高信息量的视觉符号会比低信息量的符号更容易引起接受者的注意。在视觉传播中,要获得目标受众的关注,需要以与外部认知环境相一致来实现意图。
视觉文化时代阅读主体的变化,首先在于视觉文化形态的直观形象性和视觉代码表意的直接浅白性。以人为本理念在电视传播观念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受众的反作用是制导电视传播观念转型重要因素。随着电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电视在实践中日益凸显其作为大众传媒的特殊性,观众研究也受到愈来愈广泛的重视。从认识观众反馈的意义到重视研究观众,再到自觉运用观众研究指导传播实践,观众研究的调节作用日趋明显,既反映出电视研究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变化,也反映了传播观念的变化。时代的变迁,技术的发展,电视节目与多媒体技术互相借鉴、融合,形成了新的传播模式。可以说没有哪一种传播方式能象电视更吸引观众的参与感,大大缩短了传播者与受众的距离,从而增强了电视节目的亲切感和真实感。
以视觉思维为立足点,创造出更贴近观者的视觉心理。所谓视觉思维是以视觉形象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涉及信息的接收、存储、恢复及处理等方方面面。利用视觉思维通过直观、选择、发现、探究等方法在信息中的感知,将民族文化的底蕴与视觉思维的功能相结合,创造出更好的视觉形象。我们在面对无所不在的视像时,当然不必取一种抵制或排斥的心态,而应该将视觉审美纳入到新的文艺学格局之中。
视觉艺术的意义范文4
一、形式效应在视觉艺术中的体现及研究方法
视觉生理是形式效应产生的生理基础和物理性质,感官生理是人们所观察的事物以及认识,人类感官功能根据适应性选择认可一件事物,可能是符合人们早期对它的认知。这种人脑中早已浮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在漫长的历史中进化而来的特征。当然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变异的过程。总之,各种感官事物可能早已植入人们视觉生理的遗传密码之中。同时,某些事物都具有显而易见的特质,人们不需要艺术家或专家帮助就可以看见。视觉作为一种本能,对事物的第一反应及认识也是基于生理本能。如建筑中,我们能区别出教堂和寺庙,这得益于我们脑海中对教堂和寺庙早已形成的外观认识。视觉艺术形式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联系的感性桥梁,是情感传达的载体。在视觉艺术创造中,形式表现是需要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体现在各类艺术创作中。视觉艺术中的形式美感所涉及的知觉经验与观察对象的整体形式特征在视觉心理上的反应是相对稳定的,这可能是由于自然特征与心理特点的某种联系,特别在艺术作品中,形式既托生于自然状态,又以抽象与具象的形式加以表现,给人以美感呈现。视觉艺术形式感需要审美主客体之间进行反复交流,才能生成相应的审美意识。形式效应在视觉艺术中的艺术美感也兼具其它美感的某些基本特征,体现出一般审美意识的普遍性。形式可以将艺术作品有效整合起来,如线条、色彩、质地、形状以及空间布局等,其对于艺术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普通的内容通过精彩多样的表现形式可以成为赏心悦目、意味无穷的艺术品。艺术作品中的音乐亦是如此。当听到树林里的鸟鸣声,只会感到叫声断续不成整体,简单的声音重复既没有进一步的延展,也没有对比和反差。然而,当音乐家在鸟鸣的旋律中加入新的音符,通过节奏变化、音调高低、音域升降来表显示,其旋律就会与原有声音形成反差,更具有张力。形式效应的研究是一个多学科交叉、众说纷纭的研究领域,理性与感性并重。视觉艺术表现注重感性,但也存在必然的理性科学规律,因而想做好对感性的艺术进行理性分析,还需要有理论认识和艺术感悟两个方面的功力。上世纪以来,美学理论、物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视觉心理学的探究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艺术家的大量艺术创作和生活体验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视觉心理研究和艺术形式的实践结合,既站在理论的高度,又能缜密而具体地进行分析,实践性的治学态度也恰恰可以切入实质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其中许多重要观点是不容忽视的。因而,要真正做好对视觉艺术形式的研究,需要解决好三个问题。第一,立足艺术作品的形式本身,从艺术实践的体验出发,对不同视角的理论进行分析,从相互矛盾的过程中找寻关系,吸取合理成分,找寻关联性和矛盾性,解决好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二,形式效应产生在人与自然、社会、艺术的关系中,要从三者的基本属性和关系中,探寻和建立可行的理论体系。最后,为形式效应的范围设定一个限度,分清不同性质、不同层面的效应,以及不变因素和可变因素,研究这些方面之间的辩证关系等,进而完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中的一系列问题。
二、美术作品中的形式效应分析
美术作品的创作、实践中不可忽视理论,尽管理论和艺术实践者的隔膜感日益加深,部分理论研究者的认证由于沉湎于抽象的推理之中,缺乏创作者真切的艺术体验,而过多的纠缠空洞的概念,较少联系实质性问题。往往在规律性、普遍性的问题上难以深究。如果仅仅空洞、教条、避实就虚、脱离形式来谈视觉艺术,不了解形式特征和心理反应而论审美,就会形同空论。美术作品中的形式之所以具有艺术价值,是因为它与人的生活紧密相关,想了解艺术形式的基本规律,就必须认真分析作品中的形式效应,并不断探索实践,真正理解艺术。因为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需要社会性和生物性相结合。假如我们将欧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洞窟壁画和雕刻看作是视觉艺术的起源,就可能察觉到其美术绘画艺术中,主张写实形式的装饰先于抽象几何形式的理论,最初几何形的出现不过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简化或硬化了的模写。比如原始人所画的圆圈是用来再现太阳的形状,“有人甚至认为编织也起源于对太阳光的崇拜,因为圆形或圆锥形的编织在开始时总是呈现为放射状,它象征着太阳的光芒。”原始人画一些断断续续的黄色斑点和波状的曲线是为了再现蟒蛇的花纹和它的游动能力,因此几何形也只是一种简化或硬化的写实方式,经过进一步发展才使它的变形达到无法以实物去加以对照的地步。原始美术作品中视觉艺术形式的呈现,可以看出模仿现实的艺术思维似乎理应先于出自观念层面的抽象的艺术思维。事实上这一观点也已经被许多研究者从理论的推理上给予了种种证明。对于美术问题的研究必须要有对艺术的实践和对生活的感悟。不触及艺术自身的内涵,不了解艺术表现形式的因果关系,不体现于直观可感的视觉艺术上,仅仅观念翻新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当然,艺术实践并不单指专业活动,生活体验也很重要,绘画形式也许会带来一些画面的背景信息,也许人们根本不了解当时画面中的状况。如戈雅的画作《战争的灾难》,作品也许没有完全解释这幅画的背景信息,但画面仍然可以吸引多数人的注意力,我们看到射击队进行杀戮,这唤醒了关于兽性的念头和恐怖的情感,射击队的线条、色彩、块面、形状和光影形成了一种持续刺激并引领我们目光的图式,它引导欣赏者关注由受害者动作所构成的形式,虽然形式并未大张旗鼓,但却无处不在,不容我们忽略。由于形式非常紧凑,我们无法将画作的意义或内容与之割裂开来,艺术形式的涵义包含融合于其本身。形式不是美术表现的全部,却是美术效应的基础。吴冠中先生历来强调形式的重要性,他说:“美术作品的唯一手段就是形式,一切思想情感的表达只能依靠形式来体现。形式,它主宰了美术。”
三、设计作品中的形式效应分析
视觉艺术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视觉审美;文化;艺术性;人性化设计;观念
创造性的艺术体现出种种审美趣味,对于艺术美的欣赏和创造又是人类审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精神陶冶和满足的想象的空间,打破了具体的日常生活强加在个体身上的种种局限,拓展了艺术思维,创造出更多具有艺术美感的生态环境。
因此,在视觉艺术审美中应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出发,了解艺术创造的文化、生活、观念、哲学等更多的主客观条件,才能更准确的把握美的本质,认识创造性设计思维的本源,更好的理解视觉审美文化,体会视觉审美中的艺术性。
艺术的灵魂――历史、民族文化
“一部艺术作品是由一般精神状态”和文化的“周围环境之总和所决定”。我们在欣赏艺术作品的时候,总会与其相应的时代和文化语境相联系而追溯创作者的思想渊源。
视觉艺术的审美当然也不能离开文化而孤立存在,这种积极的心理判断依赖于艺术创作者的历史留存、文化留存、形象积淀、经验记忆等等形成的认知体系,这是创作的基础。广泛的历史、民族文化内涵积淀,既是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同时也是与艺术欣赏者产生心理认同感的基础。
以艺术形式表达着文化思想的当代艺术家代表的蔡国强,在他的《透明纪念碑》的个人艺术展中,以东方性的智慧和语言将“9・11”事件用艺术的方式引发人们对事件的思考。在其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壮观的场面,更为震撼的是所体现出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博大,让观者领略到其中所深含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责任感,也正是其艺术作品具有引起世界关注的不朽艺术魁力之所在。日本是一个以设计强国的民族,众多日本艺术作品中都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日本特有的艺妓、相扑手形象、服饰妆容和动态的表现被艺术家们在海报中用简单的几何形体表现得惟妙惟肖、生动形象。起伏变化的点、线、面以及色彩让我们时而被带入那歌舞笙箫的东京去感受那里的热闹繁华,时而被引入的日本平民生活感受他们的安静宁和。
灿烂的民族文化才能孕育出辉煌的民族艺术,每个民族优秀艺术作品无不是其浓郁优秀文化的结晶!
艺术的生命力――人性化生存文化
文化生态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生态,那么作为主客体的一部分的人自然就成了其中所应关注的焦点了。创造人性化的生存空间就成为艺术是否具有持久生命力的象征了。
建筑设计、室内家居环境的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等等,使生活本身也成为艺术。衣、食、住、行已经从简单的满足吃饱、穿暖等生理要求提升为吃得好、穿得美等,这是生活的艺术。现代化的大都市本身已成为一件件生活的艺术品,设计师则把自己丰富的创作情感体现到城市的每个角落。出门搭乘各种便利的交通工具如地铁中,舒适的乘车环境,人性化的座位设计,以及清晰而准确视觉导向系统的传达功能起到良好的指引作用。在立体的城市中穿着各色的人群或古怪精灵或嘻哈复古,别具特色的商店、橱窗陈列的玩偶,经典的饰物和那些可爱的丝巾。夜幕降临,大小餐厅、酒店招牌的霓虹灯交相辉映成一幅幅美丽的夜景画,人们可以暂时放下白日里的拘谨,换上轻松的节奏。生活设计的细致使不外声张的设计让生活具有一种别味的艺术气质,生活的烦恼和痛苦可以在这种艺术美中得舒解。
艺术应该是生活中的不可缺少的调味剂,艺术也只有真正的为生活服务时才是美的,人性化的生存才是视觉艺术的文化生态的根本所在。
艺术的超越――观念文化
人类文明的发展中离不开探索的脚步,在视觉艺术的创造和审美中也离不开开创性的精神。视觉艺术的美应不仅仅美在一个简单、纯粹的外表,更应是一种观念,一种精神,一种观念的超越。
所有的生活与情感并不是都可转化为艺术形象,从观察生活到艺术构思,以至于艺术表现,艺术家必须具有“慧眼”,即对生活有洞悉幽微的观察力。这种观察力需要的不仅是眼睛,更多应体现在观察所切入的视角,是一种观念。观念的转变与超越才能探索想像力从未到达的领域。杜尚的《喷泉》,最早的在艺术创作中使用“挪用”观念,他将日常生活的现成品――小便池倒置并它放入高雅的艺术殿堂。这个倒置行为使得这个日常用品的实用功能消失,实现了现成品向艺术构成元素的转换,对传统意义上的绘画和雕塑的构成元素、取材、展示方式、审美法则进行了彻底的颠覆。
从观念形式的艺术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已经大大超出传统的艺术形式,过去好的形式就能创造出好的艺术作品,现在有好的想法,好的观念,才能决定作品的命运,观念本身已经成为一种艺术。
在视觉所触之处的是否具有艺术美,艺术之美必须通过媒介展示在我们面前。于是我们必须从了解艺术的相关的民族文化才能理解出更深次的美;于是要求艺术在撷取和表现生活时始终捕捉所表现艺术情感,与观赏者产生共鸣;于是艺术是生活的艺术,才能与人有最直接的沟通,让艺术具有实用的价值,成为生活的不要缺少的部分。观念作为一种艺术的思想,是观赏点的移动,角度的变换,丰富了艺术的层次,依据这种思路创造出的艺术才会显得灵动。所以在视觉审美中艺术性必然与历史、民族文化、生活、观念等文化生态因素相联系,而互生共存。只有正视这一点,我们才会不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才会真正感受和认识到视觉审美的中的艺术,也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出独具特色的视觉艺术。
参考文献
[1]《在文化背景中研究艺术》 [加]F.G.查尔默斯
[2]《艺术与视知觉》(鲁道夫・阿恩海姆著 滕守尧译)
[3]《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描述》(鲁道夫・阿恩海姆著 滕守尧译)
[4]《激进美学的锋芒》(周宪译)20世纪西方学术思想译丛
[5]《谈美书简》朱光潜著
视觉艺术的意义范文6
每当我们将凯奇与视觉艺术联系在一起时,首先想到的总是他的画作或者电影作品。但实际上,凯奇有许多音乐作品都能够体现出他同时对于视觉艺术创作的执着和努力。少年时代的凯奇曾学习过绘画,并曾立志成为一名画家,虽然这个理想后来因为遇到勋伯格而转为将他的一生奉献给音乐,但我们仍然可以从凯奇的创作中体会到绘画对他音乐作品表现方面的影响。在西方各类艺术的发展史中,音乐与绘画常常被联系到一起。在艺术的表现力方面,音乐与美术虽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态,但其艺术创作的目的却都是表达情感、诉诸人的心灵世界、引起观赏者情感和心灵的共鸣。正是因为这种共鸣,使得音乐与绘画这两种不同类别的艺术有了同时被表现的可能。无论是音乐家还是画家,他们在艺术的表达方面没有分歧。就连凯奇的老师勋伯格本人,也在表现主义绘画领域颇有建树。当然,对于凯奇这样一个先锋派作曲家来说,其音乐作品中对绘画元素的运用,也同样充满了现代色彩。在当今社会日益多样化的艺术风格和环境中,视觉艺术的表达已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美术或绘画中。随着表现的方式、材料、手段等因素的变化,视觉艺术的表达空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借助这些技术条件,凯奇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其音乐作品表现空间的机会。我们可将凯奇音乐作品中视觉艺术的表现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通过乐谱这个媒介,将音乐作品的表达直接化,将音乐作品做更直观的呈现;另一类是在音乐表现的过程中,将视觉艺术作为一种能够辅助或配合音响部分表达的手段,通过两种艺术形式的结合,使作品的表现力更加丰富。这两种表现方式基本上贯穿了他的整个作曲生涯。
前期音乐与视觉艺术创作
在凯奇眼中,乐谱绝不应当被仅仅当作是一种单纯的记录音乐的符号语言来对待,它应当也是音乐作品艺术表达的一个部分。早在1944年,凯奇在应友人邀约出席了一个以国际象棋为主题的展览后,创作了一部名为《棋盘》(ChessPieces)的钢琴音乐作品,其中凯奇即将视觉艺术表达融入音乐创作当中:他将棋盘的每一个方格内填入不同的音乐片段,每个小方格中的音乐片段都是12小节,分三行记录。这些状似拼贴起来的乐谱无秩序地、紧密地排列在一起,与棋盘中井然有序排列的方块形成对比(见图例1)。①这部音乐作品手稿被当作一幅视觉艺术作品放在画廊中展出后,很快被人买走作为一幅视觉艺术作品收藏,以致于凯奇不得不再次仔细地手抄一份,只是为了将它作为自己的一部音乐作品保存下来。②作为一部音乐作品,《棋盘》显得非常漂亮。凯奇将音乐进行片段式的处理和拼接,突出了这部作品在表现形式上的偶然性,这种对碎片和拼贴的强调,恰恰是通过棋盘表面特殊的视觉结构以及作曲家对乐谱色彩的选择和使用表现出来的。深浅交替的蓝色,直观地表达了一种抽象而冷静的艺术气质,与钢琴演奏的音色和旋律气质相吻一致。单纯就其音乐而言,它仍然是一部非常严肃的、以十二音技术写作的钢琴音乐作品,能够很明显地反映出传统的音乐创作理念对凯奇的影响,显示此时的他,仍然在认真遵循着相对传统的音乐创作原则。当然这种所谓的传统是较之于他之后多变的音乐创作风格而言的。可以说,此时的凯奇还可以被看作是一位走在传统音乐创作道路上的古典作曲家。但是这部作品已经开始初步显露出凯奇不满足于传统的作曲和音乐表现方式,而试图在这两方面做更多尝试的意图。上世纪40年代末,凯奇开始了对东方宗教及其哲学的研究,这是任何人在讨论凯奇和他的艺术创作时都无法避开的话题。凯奇在一次访谈中阐述他本人对东方哲学的独特理解时解释说:“如果在两分钟内有什么使你觉得无聊,那么试试坚持四分钟;如果四分钟过去你仍然觉得无聊,那么试试坚持八分钟;如果还是不行,那么试试看十六分钟或者三十二分钟。最终你会发现,其实它一点也不无聊。”③如果将凯奇这段话与中国道家的哲学思想结合起来便不会那么难懂了。在笔者看来,它实际上反映了凯奇对中国道家“大音希声”的哲学理念———也就是“空”的概念的理解:这种“空”能够使心灵放飞,在更广阔的空间让想象翱翔。在凯奇看来,音乐的意义绝不是我们所认为的传统意义上的乐音的组合,而是一种振动———任何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对他来说都是音乐的一部分,并且越是在不确定的条件下偶然发生的声音,越能够代表自然。①凯奇从《易经》中得到灵感,找到了能够体现这种理念的契合方式。《不想谈论马塞尔》(NotwantingtosayanythingaboutMarcel)是在1969年马塞尔•杜尚(MarcelDuchamp)去世后,凯奇为了向逝去的好友表达他内心的敬意而创作的一组玻璃版画。凯奇创作这部作品的方式十分耐人寻味:他首先选中一本美国词典,接下来用《易经》中的卜卦方式,不断地投掷三枚铜钱,得出八种组合和六十四个数列,再根据从这些数列中得出的数字从选定的词典中选出对应的单词。对于作品中使用的图片,凯奇用同样的方式从一部百科全书中选中。之后,凯奇将这些字母或者图片分别刻在八片玻璃板上,以平行排列的方式将这些玻璃板垂直固定在一块木板上。所有的玻璃板都是活动的,无论是欣赏者还是艺术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和喜好,将玻璃板的前后位置随意变换,每一种变换都能够改变作品的表现效果(参见图例2)。②这部作品中那些随机抽取的词汇与图片的组合体现出一种偶然性,在观赏者那里,那些可以被随意变换位置的玻璃板组合更加强调了作品的偶然性。这些图或词是根据某种数学规律选择得出的,由于选择对象的不确定性以及八块玻璃板随意排列表现出的不同效果,都使这部作品从创作之初到成型甚至在被观赏的阶段都充满了意外与不确定。著名音乐学者让•伊夫•布鲁斯尔评论说,“《不想谈论马塞尔》这部作品使凯奇找到了创作的新起点”。③从《易经》得来的创作灵感,使他的作品“偶然”(chance)性大大增加,但他所有的偶然音乐作品中其实都蕴含了复杂的数字逻辑。这种于偶然中寻找必然的思维方式,最终成为他所有艺术创作的主要思想之一。对哲学与艺术的思考和不断地创新,给凯奇带来了更加广阔的艺术创作空间。在之后的创作中,他以这种用数字组合与视觉艺术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创作出了一系列作品。
新的创作阶段
在凯奇的音乐生涯中有一段时间对音乐创作失去了兴趣,幸好后来在他为了维持生计而进行创作的同时,又重新找回了音乐带给他的快乐。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他过去对一些事物和音乐的看法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他的许多创作理念和手法开始被更多的艺术家接受并且进行模仿,甚至这种影响已不仅仅局限在音乐艺术的范围内。《龙安寺》(Ryoanji)便是凯奇这一时期的创作中较受关注的作品之一。《龙安寺》这部作品的由来比较复杂。早在上世纪60年代,凯奇就曾到过日本京都附近的古刹龙安寺,并深深为之着迷。龙安寺,又名十五石庭,是著名的枯山水石庭。十五枚石头以5-2-3-2-3的组合进行排列,这些表面看似平淡无奇、散落摆放的黑色石头,在凯奇看来却蕴含了某种奇妙的平衡哲理。这些石头被白色的细沙包围着,细沙上有被耙子耙过的痕迹,让人联想到流动的水。这个神秘的庭院启发了凯奇,为他的创作带来了丰富的灵感,于是“龙安寺”便成为了他的音乐作品和绘画的共同主题。1983年,凯奇精心创作了版画作品《龙安寺》(WhereR=Ryonaji),他挑选了15块石头,然后用铅笔以及从《易经》中领悟到的偶然原则创作了这组绘画作品。与此同时,他创作的一组器乐独奏作品也以《龙安寺》(Ryoanji)为题。在后来的现场演出中,为了配合音乐部分的表演,演出时还同时展出了之前他的绘画作品《龙安寺》中的一幅,以示启慧。这部长约一小时的音乐作品可以说是凯奇最重要、最炫美的作品之一。该作品的音乐由两个部分组成:主奏部分是为一系列器乐的独奏而创作的,在演出过程中,凯奇要求音乐家们用任何他们希望演奏的乐器进行演奏;另外一部分是由一个20人组成的打击乐小组与独奏乐器部分形成配合。在这里,独奏乐器部分的创作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凯奇对这部作品进行不断充实和完善,直到1992年完成了对大提琴部分的创作后,才算完成了这部作品。凯奇为每一种乐器创作了一个系列———八首独奏音乐片段(其中声乐部分是九首)。这些片段被分别记录在两张纸上,每张纸上都有两个矩形系统,它们的边缘附以石头。这些石头组成的曲线被当作是一种演奏要求:要求演奏者在一定的音域内以滑音的形式演奏,并且在演奏这种滑音时应当非常注意对力度的把握———凯奇要求演奏者要将这种滑音演奏得类似自然界中的自然声音效果,而不仅仅是音乐。当乐谱中所绘的边缘线条重复时,则可以以二重奏或三重奏的形式演奏。打击乐部分的主要音色有两种:木头的声音和金属的声音,它们以很和谐的方式同时演奏。在主奏部分以不确定的方式演奏的同时,打击乐部分却是被规定好了的,除了也要表现出一种安静的状态外,还要求打击乐造成一种类似背景一般的效果,要使整个音乐作品听起来像是“被一束光笼罩着”①一般。凯奇对器乐的使用与安排是为了表现枯山水石庭的奇异组合:主奏部分乐器代表的是15枚石头;打击乐器代表的则是围绕石头的白色细沙。打击乐部分带来一种不平衡的增量,但是这种增量十分地不明显,我们必须尽量用所有的感官去感受它,这样的感受使我们感觉到如同落入了一个不可预测的深洞中。无论是他用石头和铅笔创作出的绘画作品,还是器乐作品,当我们将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结合到一起时,却体现出一种奇异的和谐感。如果我们将两者当成一部完整的艺术作品看待的话,可以发现,它所要表达的就是龙安寺中暗含的那种完美的不对称和矛盾感———不对称中蕴含着完满,静止中蕴含着变化。我们不得不承认凯奇在这部作品上所获得的成功,他将他对禅宗的思考、长期钻研《易经》的心得、对音响效果的钻研、对视觉艺术表现手法的不断尝试融入到了《龙安寺》这部作品中,并且使得这部作品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了一种内在的统一性。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