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建筑的关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和建筑的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和建筑的关系

文化和建筑的关系范文1

【关键词】居住小区 管线综合规划 敷设

沈阳长白岛位于沈阳浑河以南,沈苏快速干道两侧,规划总面积10.84平方公里,属和平区管辖;自2002年开始开发至今,开发建设面积已达70%,因国内知名开发商众多,几乎所有楼盘都为新建项目,该地区已成沈阳地区高端居住区之一。

新建居住小区管线综合规划设计主要包括给水(消防)、排水、电力、电讯、供热和燃气等工程管线规划设计;居住小区管线综合规划目的是对居住小区内市政工程管线和构筑物做平面定位,为专业部门做施工图设计提供依据。

一、居住小区管线综合规划依据

(1)居住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2)建筑单体设计施工图纸及说明;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5)规划设计深度及制图标准规定;

(6)专业相关规范。

二、居住小区管线综合规划原则

(1)按规范要求掌握好各种管线至建筑物、构筑物的水平距离。

(2)掌握好用途各异的管道与管道,管道与管线、管线与管线间的平面距离。

(3)为节约占地面积和少挖土方量,有些管道在留出安装检修距离后可平行或

上下同沟敷设。

(4)压力管避让重力自流管。

(5)不保温管避让保温管,即造价低的管道避让造价高的管道。

(6)金属管让非金属管,因金属管较易弯曲、切割和连接。

(7)小管避让大管,临时管让永久管线。

(8)管件少的管避让附件多的管,这样有利于施工操作、检修和更换管件。

(9)尽量减少交叉。

(10)除满足各自专业设计施工规范并兼顾到其它专业外,还应选用质高价廉的新材料。

三、居住小区管线综合规划设计需要注意的具体问题

(一)详尽掌握地块周围市政管线条件

长白岛地块一般都为“熟地”,虽然已经完成“七通一平”:通给水、通排水、通电力、通电讯、通供热、通燃气和道路畅通,但并非每个地块路都有市政工程管线,即使有市政工程管线,是否具备接驳条件,仍需要与管理部门沟通。因此,在做修建性详细规划前,需要详尽了解地块周围市政管线条件,确定管线进出线位置,避免市政一级管线在小区内长距离敷设,过多占用园区地下空间。

详尽掌握地块周围市政管线条件,对雨水和污水管线规划尤其重要。由于雨水和污水是重力流管线,排水受地面标高和市政管线管底高程制约,必须事先了解清楚地块市政排水管线情况,避免造成管线埋深过深甚至逆排现象。

(二)地下工程管线或构筑物与用地红线关系

按规范要求,地下管线和构筑物与地面建筑一样,都按规定来退后红线;每个地区建筑退后红线距离,都有地方规定,长白岛也一样。由于长白岛寸土寸金,很对小区都做满地下车库,造成小区内管线敷设空间紧张,难以满足退后红线的要求,而超出红线又是规划管理部门坚决制止违规行为。建设部门必须与管理部门沟通,在不影响市政地下管线敷设的前提下,寻求双赢的解决方案。

(三)采用新材料、运用新技术适当减小管线间距

因为长白岛地价高,开发商在有效考虑容积率、日照和消防等硬性规定后,尽最大努力来多设计建筑面积,这样就造成小区内地下管线敷设间距紧张,尤其有高层的小区,因为热力、给水和消防等需要分区,管线众多;管线综合设计可以采取综合管沟来解决管线敷设空间紧张问题,但是综合管沟因为造价高,各专业协调困难一般很难被采用;以直埋敷设来设计管线综合规划,势必要超出规范。由于科技进步,新材料、新技术不短涌现,如果采用新材料、运用新技术在保证施工顺利、维护方便,使用安全的前提下,也可以适当突破规范,减小管线间距。

(四)精选构筑物位置,削减其对业主影响,提高园区品质

地上市政构筑物主要包括燃气调压站、换热站、箱变等等,地面市政构筑物一般按正常规范要求来控制与其他建筑间距;因为这些市政构筑物有噪音和辐射等方面污染,以及对环境景观方面的影响,容易造成业主与开发商的争执;例如,长白岛某小区,未按规划设计单位设计施工,在一个地方建设多个箱变,即不美观,还对业主有噪音等干扰,业主与开发商争执不休。

(五)地下室较大管线布置需注意问题

长白岛新建居住小区很多规划布置满地下室,这种设计除了造成地埋管线敷设空间紧张,地下室覆土也需要满足管线敷设和环境景观要求。

一般情况,电力、电讯、供热、燃气和给水等管线,可以在地下室以桥架或者挂壁形式布置,属于建筑单体专业设计,不属于小区管线综合设计范畴;但是雨水和污水一般需要地埋敷设,雨污管线因为需要考虑重力流,需要必要的坡度,所以覆土必须达到要求,另外,覆土厚度需要满足排水井埋深要求。

满地下室设计,需要考虑化粪池位置,这种居住小区化粪池一般留在,地下室界限与红线之间,而这个空间又是一些管线必须敷设的地方,因此造成敷设空间紧张;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在做修建性详细规划时,充分考虑化粪池的合理位置,另外,化粪池也可以考虑异形设计,以节约空间。

(六)与建筑单体专业设计衔接

文化和建筑的关系范文2

关键词:广西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作用研究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传统文化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家、法家、道家为核心,此外还兼有墨家、兵家、佛教、西方文化等意识形态。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广西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而又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传统。诸如广西山水文化、铜鼓文化、山崖笔画文化、民族风情文化、歌海文化等等,都是一些非常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研究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众的作用研究,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又对深入了解广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当地人民群众道德文化修养及推动该区精神文明不断向前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方法。

一、广西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四个目标是各个国家追求的理想状态,对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多个方面都提出了高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广西有着悠久的民俗传统和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虽地处西南边疆,民族种类众多,经济发展落后,但当地的人民社会矛盾较少,保持着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精神面貌。除此之外,广西的自然风光十分秀美,山水文化驰名中外,遭受的破坏较少,较好的维持了景观原貌。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西传统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文明、和谐理念。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理念,主要体现在当地的农耕文化上。广西隶属亚热带地区,当地少数民族是典型的农耕民族,这与游牧民族或者渔猎民族不同,这种相对固定区域内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人们更理解与大自然之间密切相连、和谐共生的生态关系。这种和谐理念可以从广西各类艺术形式中可以发掘出来,比如桂林的山水石刻、红水河流域铜鼓艺术和刘山姐为代表的山歌文化等等都是对此最真实的写照,展现了当地人民对生活的审美追求和对人生的执着热爱,充分体现了当地人民团结友爱的群体意识和和谐共处的文化精神。

二、广西传统优秀文化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特点,例如壮族的铜鼓和山花壁画,在世界上久负盛名。“三月三”歌节独具特色,“印象刘三姐”等歌舞类节目也闻名遐迩,走向全国。这些传统文化既创造了精神文明,也开发了物质文明。以广西“三月三”歌节为例,农历三月三在广西的南宁、柳州、百色、河池、崇左、来宾、钦州、防城港等壮、瑶、苗、侗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农历三月三这一天,家家户户制作五色糯米饭,染彩蛋,杀鸡宰鸭,喝酒庆贺。从1996年起,贵港市率先把“三月三”歌节办成了“三月三”艺术节,2014年“壮族三月三”成为广西的法定节日,提高了规格,扩大了规模,丰富了歌节的内容。这既体现了民族特色,又尊重了各族人民。

在民歌节中,以传统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活跃了商品贸易,促进了经济发展,满足了当地群众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需要。此外,通过民歌节,使得民间的传统文化活动升华到国家艺术的高度,使世界各民族文化得到更多的交流和学习机会,可以从中互相借鉴、吸收经验。同时也可以促进我国各族人民在形式上、心理上凝聚为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国家民族或政治民族形式的形成,增强中华民族意识。这于无形之间也增强了民众的爱国心。

三、广西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

文化具有传承性。广西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与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紧密相连的。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不仅有利于继承和弘扬广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强广西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同时也有利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

文化也具有创新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地区间的封闭状态也逐渐被打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已是势不可挡。当各区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越频繁越密切,民族传统文化也将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进行不断改革,才能更加贴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只有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才能紧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潮流不断向前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距今已有一定的时间距离。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民族传统文化总是或多或少,不同程度地带有那个时代的特点,而与现代优秀文明存在差异。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应搜西安祛除陈旧的,过时的,与现代化不相适应的东西。同时加入反映现代,乐于为现代人接受的东西。这是因为民族文化的现代化是为了满足现代人需要,为现代人服务的,要坚持时代性原则反对复古主义。广西优秀传统文化要想在全球多元文化竞争中得以生存,就应当不断地进行创新并转变过去旧的发展方式,实行“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发展对策,更紧密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

广西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化必须始终建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要适合当今社会的需要为出发点归宿点。当然,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中,也应注意保持其民族传统特色的东西,只有如此才能体现出民族传统文化的意义,使民族传统文化保持长盛不衰的生命力。

总而言之,广西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当地人民精神和思想的集中体现,包含了当地人民对情感生活和现实环境的人生思考和智慧凝结,对当地人民群众精神风貌的形成以及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和发展起到了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对当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价值意义。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因此重视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并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以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它的正功能,让它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简介:

文化和建筑的关系范文3

关键词:民居建筑;地域性;江西;民居形态;营造方法

民居建筑在历经多年的发展中逐渐与其地域文化、气候、生态环境相融合,并折射出特定地域的建筑特色。江西省自古以来以其内聚化地理环境,在近年来,发展相对缓慢,而使得境内传统民居建筑、历史民俗建筑得以保存,也为建筑设计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建筑文化资源。民居建筑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不同地域环境下民居的形态、营造、设计方法存在差异性。通过对江西传统民居的地域性研究,来探讨其民居风俗的人文性、装饰性、社会性特征。

一、民居建筑的社会文化属性研究

民居建筑的发展与其地域风俗文化、社会风情关系紧密,特别是对于传统民居建筑来说,在儒学礼制、易学风水、社会宗法制度影响下,其建筑选址、结构、布局、定向及装饰风格上都具有地域性特色。以江西明清古民居研究来看,其民居营造风水与其独特的地域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影响较大,如居住制度、地域家庭关系、风水文化、巫文化等思想的体现。同时,在传统风水理论下,江西古民居建筑选址、村镇结构布局、住宅的营建等也受到地域社会文化的影响。有学者通过对庐陵渼陂村进行古民居建筑文化调查中发现,渼陂村镇结构上体现了儒商合一的布局理念,并在民居建筑样式上,融入了书院、宗族礼法、儒商文化,以及近代红色文化等思想。有学者通过对江西乐安流坑村进行多维化古民居群落的研究发现,其民居营造理念多体现出当地的民俗文化、自然环境等。可见,对于民居建筑地域性特征,与其历史文化、地域关系、环境、行为等都有关联性。

二、民居建筑的装饰性研究

江西民居建筑的研究,以其自身的地理位置有直接关系,特别是从明清古民居建筑特征来看,赣东北地区具有显著的徽派风格,赣南地区与客家建筑模式相近,赣西具有显著的赣湘文化特色。也就是说,江西的民居地域性特征,与其周边省份的建筑历史文化具有显著的交融性。因此在民居建筑装饰性上,也表现出多元化特征。以江西天井民居结构为例,无论是平面布局、建筑材料选择、建筑雕刻、内部构造、外墙装饰等,都具有南方合院型特征。学者在对流坑村雕塑、壁画艺术进行研究中发现,其艺术构思与设计特征与当地民俗文化审美具有较大关系,还有江西明清木雕装饰艺术,从其起源、象征意义、结构样式、题材选择等方面都带有显著的地域性。九江地区的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无论是从表现形式、图案纹饰、构成要素、选材及文化寓意等方面,都与九江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农业生产、宗法制度及风俗习惯存在直接关系。学者对赣东北地区民居装饰艺术进行研究发现,其徽派建筑特色中的雕饰艺术,既有江西徽式民居特色,又有徽派民居雕饰特征,两者在构件、雕饰、纹线上也具有异同点。通过对赣南客家民居吉祥纹饰的研究发现,客家思想与族群记忆,对赣南传统民居的建筑吉祥纹饰影响较大,特别是从艺术表现、文化意义、审美特征等方面,多体现了客家文化的写实性、教化性特征。

三、民居建筑形态与地域环境的融合

从民居建筑形态来看,既有居住形态,又有社会形态。所谓居住形态多指传统民居的结构、选址、布局、内外空间、建筑形式等内容,社会形态多与地域性的文化、历史、风俗、自然环境等有关。由于传统民居聚落具有较强的空间结构与意象特征,其地域性表现形态较为多样。如江西婺源、庐陵、赣南客家等地域民居建筑形态保存较为完好,其村落形态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较为突出。在江西宗族聚落研究中,其传统民居聚落结构受到“形势派”风水理论的影响,在建筑形态表现上多采用“横巷式”布局,体现其显著的宗族结构关系。庐陵地区的流坑村,其古村落建筑风格独特,也是江西典型民居代表。从流坑村民居建筑形态研究中发现,流坑村村落布局具有明显的防御性体现,特别是对风水理论的运用,一方面增强了民居形态的统一性,另一方面巧妙渗透易学思想,在结构型制上具有理性的秩序性。同样,对于庐陵地区的钓源村,其村落选址、布局、排水系统、环境改造等方面,也具有显著的风水理论特色,特别是在自然资源、建筑材料选择上,以其当地的资源特色来构建村落整体建筑布局,对于现代村镇规划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江西婺源作为地域性民居形态的典型特色之一,在体现村落人文特征与环境融合上,其村落空间的整体性、意象性、环境场域性等特征,在其公共建筑、公共活动空间构成中更显特色。如书院、桥亭、祠堂等民居建筑,既有美学特征、又有哲学特色,还兼具风水学、环境心理学意义。婺源的民居形态结构与江浙地区的滨水聚落空间结构具有相关性,一方面体现了婺源地区临水而居的风俗,另一方面与江浙地区枕水而居的风俗也有关系。可见,江西古村落民居空间布局与形态研究,对于探究古村落建造机制,特别是从古村落景观生态融合上来洞悉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赣南客家民居形态具有原始的自然生态观。通过对赣南客家民居建筑特征、设计理念、构造制式,以及民居建筑空间功能划分来看,其主体特色是对“自然的顺从”。有学者提出赣南客家民居建筑型制与室内装饰风格,一方面体现了赣南地区的文化与社会生活,另一方面从增强防御性建筑特色上,体现出对闽西建筑的借鉴。由于赣南客家民居、聚落形态与其社会组织之间关系紧密,在体现客家建筑特色过程中,将赣南客家的传统民居文化与地域性土著文化进行了融合。如安义县罗田村古村落选址、建筑风格、聚落布局、排水系统等更具艺术文化价值。

四、民居建筑与营造设计方法的融合

民居建筑在建造与设计上具有自身规律性,特别是传统工匠在技艺传承上以师徒方式为主,其经验及营造技艺多为失传。因此,通过对一些地方传统民居建筑的抢救性保护与改造,在挖掘传统营造技艺,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特色上,为梳理和归纳传统民居建筑的营造设计方法创造条件。如通过对渼陂村、湴塘、钓源等村落民居建筑特色及地域文化的挖掘,从选址、定位、地基开挖、打石脚、行墙、献架、出水、内外装饰等方面来研究民居营造技术,为促进传统民居聚落空间的科学管理,制定全面的保护措施奠定基础。随着传统民居聚落保护与开发的不断深入,对传统民居建筑的价值挖掘,需要从村落保护与民居遗产抢救中,明确科学的开发与保护思路,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来对传统民居形态、形制、结构等方面的保护,并从传统民居建筑实践技艺、设计理念挖掘中,总结建造规律,为创造民族民居特色、地域民居特色,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住宅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峰,郭焕宇,唐孝祥.传统民居研究的新动向——第二十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综述[J].南方建筑.2015(01).

文化和建筑的关系范文4

[关键词]中医养生;场馆功能;空间环境 文章编号:2095-4085(2017)05-0058-02

中医是传统文化的精粹,养生是中医文化的重要应用。中医文化养生场馆作为融合现代医疗理念、传统中医文化、休闲思想、会所模式于一体的健康养生机构,在场馆功能定位及结构设计上,更要强调其自身的特色。

1中医文化养生场馆与其他类型建筑的比较

中医文化养生场馆在建筑结构及功能上,不同于中医馆、养生会所、中医院、疗养院等机构,更加注重功能分区的关联性与空间环境的休闲性。对于中医馆,其功能主要是看病、抓药和治疗。因此在建筑结构上遵循医疗机构特点,有诊室、药房、候诊区等。尽管也有些中医馆增加了导诊区、休闲区,但其建筑格局往往依附于某一大型建筑,如临街或建筑裙房等形式。中医文化养生场馆侧重于“治未病”,以理疗、养生为主,强调预防与保健。因此,在建筑结构上由疗养室、生态文化养生环境、休闲康复空间等方式,既可以依附某大型建筑,也可以单独建筑,强调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对于中医文化养生场馆,也不同于一般的养生会所,尽管中医文化养生场馆包含有足疗、美容养颜等内容,但在养生理疗上更倾向于纯中医方式,宣传的是中医文化。与中医院、综合性中医诊所相比,中医文化养生场馆在建筑格局上倾向于宁静而休闲的生态环境,在建筑功能上倡导体验性、休闲性。而中医院,中医科室则更倾向于疾病治疗,在环境及休闲方面往往不予重视。

2中医文化养生场馆建筑类型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2.1中医文化养生场馆建筑类型

中医文化养生场馆在选址上分为城市型和郊区型两类。城市型因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多位于居住区、商务区、星级酒店等附近,便于拓宽客户群体范围;郊区型场馆通常讲究室内外环境的融合设计,以养生旅游区、养生文化园等方式,体现中医养生文化氛围。在建筑结构类型上,有单体式,即以单体建筑结构来满足不同功能分区的需要,并与周围环境自成一体,彰显高端特色;院落式结构往往规模较大,功能区划分更加齐全,讲究建筑围合特色,突出建筑与自然的亲近。

2.2中医文化养生场馆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中医文化养生场馆在建筑空间设计上,遵循传统中医文化主题,讲究人与自然、建筑的和谐共生。比如在建筑空间文化上,往往以生态环保材料为基础,从建筑形式、空间布局、体式风格等方面来传递养生理念,来宣传中医与理疗的作用。在建筑装饰文化上,讲究对宾客感官体验的关注,特别是在室内设计、家具布置、b饰等方面,不吝于小博物馆或美术馆。在空间展示文化上,以传统中药材、中医文化器具为主,同时也包含画作、古董、玉石等。需要强调的是,在中医文化养生场馆的功能配套上,不仅突显养生功能,更从宾客的需求上来挖掘独特的服务。如多种文化主题、建筑空间特色的布局,健康咨询、文化展示、生态休闲、食疗体验等。

3中医文化养生场馆的功能构成

3.1中医文化养生场馆的功能划分

中医文化养生场馆在功能构成上主要分为基本功能区、拓展功能区、其他功能区。对于基本功能区,主要满足最基本的建筑空间功能。中医文化养生场馆,其核心功能为中医养生,在建筑空间结构上体现休闲性、中医文化特色。如经络理疗区、足浴区、休闲聚会区、咨询区等。对于拓展区,主要是对基本功能的延伸,来增强建筑空间的丰富性、特色性。比如中医养生检测诊断区、中医文化展览区、中医食疗养生区、中医生态养生区等。当然,根据不同场馆规模的大小,还有其他功能配套区。在其他功能区,往往体现中医文化养生场馆的发展方向。如健康课堂区、科研区、住宿疗养区等。

3.2中医文化养生场馆建筑功能区关系

中医文化养生场馆在功能空间划分上,主要有入口空间、休闲空间、养生空间学习研究空间四部分。各功能区在组合方式上,往往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遵循建筑空间结构的自然、和谐。特别是在外部环境空间营造上,能够更多的让宾客接触大自然,走近大自然,从身心休憩体验中来达到身心的放松与平衡。不同养生场馆在建筑空间关系上主要有三种:一种是整体――外部环境关系。对于整体,主要是中医文化养生场馆的主体空间,而对于外部环境,则表现为各功能区围绕核心区进行布局,以强调生态环境与中医养生的融合;第二种为中庭――内部环境关系。这一结构将中庭绿化作为内环境,以独立或以建筑顶层空间,便于设置采光的中庭为主要形式,来营造室内的自然生态环境;第三种为院落――内外环境相结合模式。该方式是比较理想的空间形态,多建在城市公园、郊区风景区等自然环境优美的地方,能够充分运用中医文化、养生文化来调和阴阳、辩证,实现养生理疗的目标。

3.3滨江商务区中医文化养生馆功能构成及设计理念

中医养生文化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基于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与实践进行归纳,又从实践中去验证和体现的过程。我们以温州滨江商务区中医文化养生馆的创作方案设计思路为例,简要阐述其功能构成和设计特点。主体场馆位于中心区中央绿轴线上,依托杨府山公园和瓯江,南北两侧为高层住宅和商业区,优美的自然环境,密集的人流量,为宣传中医养生文化提供了独特区位空间优势。整个建筑以传统中式四合院落式结构,打造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的整体观,通过切割、围合方式,东西连接绿地,南北与建筑衔接,通过分割平移来优化不同的功能区。建筑面积4850 m2,整个建筑共计四层。

从一层建筑功能区划分来看,南侧为中医坐诊区,与中药房对接,体现中医理疗功能;北侧以中医文化展示,结合庭院式中草药种植区域,通过对常年日照的测算来划出喜阴中草药种植区域,既绿化了环境,又传递了中草药文化,普及了中医知识。在一层的四角分别设置楼梯;在二楼区域,以室外中医文化养生大讲堂、休息室为主,并提供中医康复、中医保健品销售服务;三楼空间为敞开式连廊结构,便于宾客观看中心讲堂的中医讲座。本中心强调天人合一理念,从中医养生文化特色元素的融入,来实现对各功能区空间与外部景观的整体性连接,将传统养生文化、中医文化,以及现代休闲文化融为一体,为亚健康人群提供中医理疗保健服务营造了良好的空间氛围。

文化和建筑的关系范文5

走出狭义认知局限性的必然途径

凯瑟琳・斯莱塞在《地域风格建筑》一书中,不仅简述了地域风格建筑的共性,而且还通过不同国家当代四位建筑师(其中就有我们所熟悉的安滕忠雄)的作品,进一步指明了,由于“都散发出他们各自拥有的哲学修养与其所处地理位置的独特背景”,所以尽管在建筑形式与材料运用上表达出了某些“共性”,但“他们的作品仍各自具备了强烈的且富生命力的地方语言。”[1]作者在批评“对于地方乡土风格粗俗地迎合大众的模仿”之风的同时,十分赞赏那些“坚持理想”、“对于特定的地域主题做出严肃而缜密的思辨”[2]的建筑师。斯莱塞在这里所批评的“对于地方乡土风格粗俗地迎合大众的模仿”,也正是我们司空见惯地将新地域建筑文化及其艺术风格标签化、简单化的缘由所在。《地域风格建筑》一书言简意赅,它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地域建筑文化共性特征与其个性特征的完美整合,是我们走出狭义认知局限性的必经之途。这其中,既包括了建筑师对共性因素――特别是“地境与气候”(斯莱塞语)的尊重,也包括了建筑师对自身所具有的个性因素――文化修养、审美观念乃至设计才干的发挥。实践证明,这两方面的交合与圆融,必然会使建筑作品的外显特征,既不同于对传统地域建筑机械地进行模仿,也不同于流行建筑单纯追随时尚,这里,我们不妨统称其为新地域建筑文化的隐性特征。

隐性特征中的建筑文化气质

地域主义也存在于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文化艺术领域中。“地域主义着眼于特定的地点与文化,关心日常生活与真实且熟悉的生活轨迹……”[3]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新地域建筑文化的隐性特征是与传统地域建筑文化特征一脉相承的,它们所具有的建筑文化气质是一脉相通的。我们很容易感受到北方建筑与南方建筑的不同,山区建筑与江河流域建筑的不同。这种区别不在于建筑类型,也不在于建筑规模,而在于气候特点、地理环境、生产方式乃至民风民俗等所带来的总体建筑风貌的特质――也即建筑文化气质方面的差异。我在《自在生成论――走出风格与流派的困惑》一书中,将建筑的文化气质归纳为质朴型、粗犷型、文雅型、浪漫型及混合型[4]。这种分类虽只是大体上的勾画,但对我们去把握建筑作品文化气质的创造,却还是有一定参照意义的。

任何建筑文化气质的表现,都是综合考虑了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中各种因素的结果。脱离开地域建筑文化中的这种共性特征,也就失去了追寻新地域建筑文化隐性特征的基石,到头来建筑师只有随风飘、跟风走。当今我们分不清自己所见到的是北方城市,还是南方城市,是沿海城市,还是内陆城市,究其原因,都无不是由于它们失去了应有的建筑文化气质的缘故。

隐性特征中的建筑文化表情

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巨大变化,集中地体现在现代形态的文化“正在以各种方式消解着传统社会的古典文化曾确立的那些类型和边界。”[5]尽管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各自的口味不同,但“推陈出新”仍被视为“游戏的共同规则”。这样,赋予地域建筑以面目一新的个性特征不仅成为时代审美的需要,而且,也使时代催生新地域建筑文化成为可能。

仅仅认识到地域建筑文化生成的源泉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结合不同的具体条件,从实际的生活感受与审美体验中去学习,这样,才能在把握地域建筑文化气质的基础上,对其外显系统中个性化的形象特征加以琢磨、比较、取舍、调整和修饰。处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我们就不再会是“照猫画虎”似地去照搬传统地域建筑的形式语言了。

建筑的文化表情,也即通常说的建筑表情.是新地域建筑文化隐性特征中艺术个性的生动写照,也是建筑师的“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徐中教授语)[6]在建筑创作中的真实反映。关于“建筑表情”在建筑审美中的诱惑力,以及它与“建筑形式完美”之间的相互关系,我已在《自在生成论――走出风格与流派的困惑》一书中作了论述。这里要再次强调的是,对建筑表情的敏锐眼光与艺术直觉,可以使我们在体验中捕捉到建筑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之间的某种特定联系,并使这种联系形象而艺术地反映到建筑作品的外显系统中来。

追寻隐性特征的辨证过程

如上所述,新地域建筑文化隐性特征的共性,是体现在建筑的文化气质方面,而其个性则是凝聚在建筑的文化表情之中了。同样是质朴或浪漫的建筑,它们的具体表情仍会给人们以不同的审美感受。建筑文化气质是建筑文化表情之魂,因此,建筑作品若失去了它应有的文化气质,也就失去了追寻新地域建筑文化隐性特征的基础,而如果仅仅停留在文化气质的把握上,缺少它独特的文化表情,那么,我们也同样追寻不到新地域建筑文化的隐性特征,也就只能停留在对传统地域建筑的模仿上。这样看来,追寻新地域建筑文化的隐性特征,这既是一个执着坚守地域建筑文化气质(常常被称之为“乡土特质”)的抽象化过程,也是一个重新发现地域建筑文化表情的具象化过程。这两个过程的反复穿插与调整,最终会在建筑作品的外显系统中得到整合与统一。

力求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对设计中要处理好隐性特征与几个方面的关系作一些简要分析。

1.与符号运用的关系

在许多情况下,传统建筑中典型部件的造型,即使是经过提炼加工,也很难自然而有机地融入到新生的建筑作品中来。因而,在对空间与环境设计合宜选择的前提下,更加注重从建筑的文化气质与文化表情上去推敲形构、色彩、光照与肌理(均属广义上的建筑符号类别)的运用,自然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处在黄河三角州中心的东营地区,原是一片荒滩碱地,根本找不到可以参照的地方传统建筑。然而,它毕竟还是地处黄河流域,平实、朴拙、粗犷应是它建筑文化气质的根基,再加上北方气候的特点,所以,我一向倾爱于在空间组合的层次及其量感和雕塑感上做文章,并取较疑重的色彩基调,较粗糙的材料肌理。为了强化视觉效果,我从黄河流域窑洞建筑造型特征中吸取形构灵感,将大尺度的圆券和半圆券引入到不同类型的建筑中来(实例1、2、6)。这类形构符号的运用,既丰富了建筑形体的光影变化,展现出与使用性质相协调的建筑表情,同时又起到了在视觉关联域内使建筑群富有“变化中得统一”的凝聚力作用。虽然都是圆形母题,但建筑语境不同,给人的审美感受也就不同。受黄河奔放性格的启示,结合室内空间构成,

有时还采用土黄色带或色块“跳跃构形”的表现手法(实例3、4)。

总之,摆脱对传统建筑典型部件造型变异的完全依赖,是追寻新地域建筑文化隐性特征的一个重要探索途径。

2.与气候设计的关系

国内外众多专家称,建筑超常耗能已成为中国未来发展的极大隐患。我十分赞同张钦楠先生指出的,“用贫资源建造高文明”是创造中国建筑特色的基本精神所在[7]。就常规而言,通体玻璃幕墙建筑或全封闭巨构式塑形建筑,均与节约能源、节约投资、节约日常运营成本的原则背道而驰。当有实力真正能做到常年采用系统空调和人工照明时,那也是以牺牲人的生理与心理健康为巨大代价的。退一步,即使是从建筑艺术的视角去看,这一类完全着眼于外表的“大手笔”,也往往与建筑所在地域、所在城市、所在场所本应具有的建筑文化气质相抵触。所以,在我看来,对待建筑非要以玻璃或金属去作“通体包装”的做法,还是取“慎之又慎”的态度为妥。

建筑发展至今,气候设计也并不绝对排斥特定情况下“大玻璃”墙面或屋面的引入,关键在于,要像“惜墨如金”那样去精用和巧用,以尽可能小的代价去换取最佳的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防直接暴晒、防辐射热渗入、对自然采光与自然通风进行组织与引导,以及各种改善室内外环境小气候设计手法的运用等,都可以激活我们的创作思路,并进而大大丰富建筑语言的表现力。我最早以浓厚的兴趣引入气候设计的建筑项目,是20多年前建成的重庆白市驿机场航站楼(第一期),取得了良好效果[8]。最近设计的位于武汉长江边上的金都・汉宫A公馆,其设计灵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与适应武汉夏季炎热(过去称“三大火炉之一”)的气候设计分不开的。作者曾对该公馆平面――空间组合所展示的个性化特征反复进行推敲,以求与创意中“取龟山之神凝,借蛇山之灵动”和“神凝于外,灵动于内”的建筑文化气质相吻合(实例5)。

3.与场所意义的关系

场所意义的表达.是新地域建筑文化隐性特征生成的一个重要源泉,我们常说的地标建筑也往往会由此胜出。对场所意义的核心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探求恰如其分的建筑语言加以表达,这是我们所要关注的要点所在。下面通过列表,来简要

4.与文脉延续的关系

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城市建设中所保留下来的难以更改的问题,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与投资规模之间的矛盾.乃至当地领导的文化观念、审美意识与决策水平,都无不会对城市化进程中的文脉延续产生直接的影响,有时候甚至会出现“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情况。在综合应对上述各种矛盾的过程中,通过城市设计去探索城市文脉延续的方向和途径,往往可以为我们对新地域建筑文化领域的开拓提供舞台和表演机遇,山东广饶新区城市设计论证就是其中的一个实例。

该论证方案设计,是要将广饶新区的行政中心与文化中心向东推移,并与城市南北干道相邻.以便使新区的这两个中心与开发区,以及与另外两个重要城镇之间,在地理上与心理上都能有必要的直接联系。想不到,有两个因素对该核心区的城市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是历史上形成而又难以变动的南北斜穿的地下输油管道,二是南北干道东北角一侧为需要加以保护的地下古墓群。正是这两个重要因素,导致了城市设计中北侧行政中心与森林公园《地下古墓群保护区)的对话.以及南侧文化中心步行街呈斜向自由式布局等外显特征的出现。此外,由于城市规模与投资规模所限,文化中心采取了“低层数、小体量、有转折和多层次”的人性化空问设计手法,使其隐蔽于行道树和重点绿化之中(这也是受巴西利亚新都花园城市设计的启发),而不是去与宽阔的南北干道比尺度、攀高低、争街景。这种文脉延续所形成的新地域建筑文化的隐性特征,虽没有传统建筑符号系统加以渲染,也没有主干道上流行街景中的那种夺目体量加以陪衬,但其深层文化内涵所包含的地方环境因素与地方人文气息,却仍然会给我们留下难忘的印象(实例8)。

5.与时代气息的关系

追寻新地域建筑文化的隐性特征,要想得到社会,特别是相关决策层的认同,确实是一件相当艰难而困苦的事情。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决策人往往会把”要时代感“的审美判断,与“要时髦样式或流行风格”等同起来。不论是从理论上讲,还是从实践中看,一个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建筑作品,无一不是它外显系统中艺术气氛,文化气质与时代气息三位一体、彼此融合的结果。有必要强调指出,如果脱离了应有的建筑文化气质,那么,建筑作品中所要体现的艺术气氛与时代气息的创造,就必然会失去基础,失去方向。在建筑创作中.如果不能始终如一地贯彻这个原则,那么,不仅会有损于建筑外显特征中艺术个性的表现,而且,还往往会破坏“视觉关联域”中建筑群的整体风貌。

东营职业学院图书馆顶部的轻薄挑檐和顶盖上挖大圆洞的造型处理,便是某决策者只认同“流行风”,而于校园新建筑群平实、朴拙,简洁的外显特征予不顾的一个典型实例。在实施过程中,作者最担心校园新区各建筑不能一气呵成,为此,曾做过取消落挑檐并与新建筑群文化气质相协调的改进方案[9],但还是受到冷落。看来,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建筑表现中文化气质与时代气息之间的关系.确实是我们在追寻新地域建筑文化隐性特征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回避的要害问题。

注释:

[1][2][3]凯瑟琳・斯莱塞 地域风格建筑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4]布正伟 自在生成论――走出风格与流派的困惑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P34-p40

[5]周宪 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6]徐中 论建筑风格的决定因素 见纪念徐中先生诞辰90周年暨建筑教育研讨会文集 天津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02

[7]张钦楠 特色取胜一一建筑理论的探讨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8]布正伟 当代中国建筑师――布正伟(作品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P17-p24

[9]布正伟 创作视界论――现代建筑创作平台建构的理念与实践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见图lV-2.10

文化和建筑的关系范文6

关键字:中西方 ; 建筑 ; 古代 ; 现代

Abstract: in the western ancient architecture based on different transmission from their different religious views, and they also reflect their social function of different. Chinese and Western architectural features, different styles, but since the modern society, with the religious and ethical relation is declining, in western modern architecture reflects the obvious convergence characteristics. Comparison, analysis and Reflection on western buildings in ancient and modern features, may help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building which contains the value concept.

Keywords: Chinese and Western; modern architecture; ancient;

中图分类号:092.1/.7文献标识码:A

一、中西方建筑的古代特征比较

中西方传统建筑的首要差异就是建筑材料:西方建筑以石头为材料;中方建筑以木材为材料。这使得中西方在建筑艺术上出现了不同的特点。石头密度高、使用寿命长、能承载巨大的压力,易于纵向发展,缺点是不易施工。因此,西方早期的教堂建筑通常建筑周期会持续很长时间,有时可能上百年。如巴黎圣母院历时长达182年,但直至今日,它依然完好地屹立于塞纳河畔。古代西方由于在世俗生活中占着统治地位,政权的更迭也不会影响宗教的改变,因此,西方人逐渐地养成了对古老建筑的崇敬之情,悠久的古建筑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历史,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信仰的延续。

中国古代建筑采用木材的特点,相比于西方在施工周期明显要缩短许多,如北京的紫禁城规模如此浩瀚巨大,却只有了短短十几年的时间。然而木材的易燃性、易腐蚀性的特点,使我国的古建筑的保存非常困难,如秦朝的阿房宫,便是由于一把火而成为了废墟,使得人们现在只能通过杜牧的《阿房宫赋》来想象它那气势磅礴的气势。中国古代的朝代更迭,都会要求建立新的皇宫,这种破旧立新的建筑理念也深深影响了世人对待住房的理念。因此,中国人对待建筑的态度也养成了,以新为贵的特点。

为什么中西方会在建筑选材上有如此大的区别,是地理资源造成的吗?还是其他一些什么原因呢?其实,中西方的石头和木材地理资源上其实相差不多,主要的原因是中西方建筑所起到的社会功能不同。

西方的石制建筑和宗教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石制建筑由于一般都建的都比较高,所以不利于采光,这正好契合西方宗教神秘的特点。另一方面,石制建筑虽然建筑周期长,但一旦建成,可以长时间保存,这点也正好契合于西方宗教追求永恒的理念。深受宗教的影响,西方世俗君主的宫殿建筑也是石制的,和宗教的教堂一样,这些建筑并不是为了现世的享乐,而是为了一代一代的永久相传。

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古代的建筑是以皇宫为主要代表的。尽管中国也有很多的寺庙,带中国的主流宗教佛教是源于印度,但融入中国社会以后,寺庙建筑的选材也逐步向转向木材了。中国的古代社会是一个“宗法社会”,这是由我国的儒家文化所决定的,这对我国古代建筑选材的影响很多。因为,一方面,木制建筑适于采光,迎合了世俗人对居家宽敞、明亮的要求。另一方面,木制建筑不利于保存,也迎合了古人对建筑的态度以新为贵、不求永恒的要求。因为,世人都知人终将死亡,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享受现世的荣华富贵才是最重要的,没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一座建筑工期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房屋。

西方的建筑一般是向纵向发展,意指接近上帝。因此,尽管西方的建筑流派很多,但其核心还是宗教问题,即人与神的关系。西方历史经历了一个从古希腊的和谐到中世纪的对立再回复到文艺复兴的和谐。教堂作为人与神关系背后的媒介,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世人面前展现了不尽相同的美。

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的古代建筑更多地是体现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最能体现人与人关系的建筑就是“四合院”了。在这种居家式的建筑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住在院里的人与人的等级关系,长辈有序。这种建筑的设计与我国儒家文化的发展是分不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则是中国园林理念的集中体现。中国园林设计追求自然、自由的境界,与我国的老庄法自然的思想不谋而合,使人身在其中能体验到回归自然的感觉。

二、中西方建筑的现代特征比较

中西方的古代建筑都是建立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之下,两者各有所长。当今社会中西方的建筑在传统文化日益衰弱,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日益深入的背景下,中西方建筑的共同追求应是回归人性,并在吸收中西方古代建筑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建筑事业。

进入现代社会,不论是西方还是中方的建筑取材都已采用钢筋混凝土,而石头和木材都已退居次席。可以看出,钢筋混凝土的使用结合了石头和木材的共同优点,不仅能承受巨大的压力,采光度也很好,建筑可以向横向和纵向双向发展,同时施工周期也非常短。现代人的理念越来越追求绿色、环保,木材和石头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这种理念。因此,在取材上,中西方建筑的材料趋同,使得建筑造型的差异性也越来越不显著。

其次是中西方现代建筑的社会功用。正如上文所述,中西方的“宗教文化”和“宗法文化”已日益衰弱,因此他们的主要社会公用也发生了转向,不再是体现宗教和人与人的关系。建筑的目的转变成了单纯的为人们提供生活和工作的场所。现代建筑理念也相应发生了改变,如怎样节约建筑材料,怎样最大限度地开发使用空间,怎样最好地采光等等,已成为中西方建筑同行们所共同追求的目标。因此,从这点上看,中西方现代建筑的社会功用的差异也在逐步缩小。

从以上两点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中西方建筑的共同发展方向是以科学性、人文性为指向的,从这点上说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不幸的是,由于中西方建筑的日益趋同,他们所代表的各自民族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美学特征也在逐步消亡。标准化的建筑模式使得现代建筑所能代表的固有民族文化特色不断减少,似乎这已是一个不可逆的现象。当宗教和伦理观已不能主导人们的世俗生活时,中西方建筑的风格界限被打破了。现代的建筑家们曾试图尝试用钢筋混凝土去仿造那些古典建筑的造型,但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却是有限的,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这样一个国际化的社会中,试图保留古代建筑特征的努力是徒劳的。是否在现代的建筑中融入更多地古代建筑特征的理念值得引起我们深思,这或许是一个悖论。但我们深信,只有建立在对中西方古代和现代特征进行分析、反思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建筑所蕴含的价值理念。

参考文献:

[1] 齐康.地域的现代的文化的新建筑[J].艺术百家,2009(04).

[2] 刘丹.世界建筑艺术之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