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服务行业的认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服务行业的认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服务行业的认知范文1

【关键词】 人民币快速升值 服务外包 影响

一、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及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的汇率体系就处于不断改革中。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人民币一步并轨到1美元兑换8.70元人民币。从1994―2005年,在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增加,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环境下,尽管人民币面临较大升值压力,但最终保持基本稳定。2005年汇率改革过程中,在世界各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即日升值2%,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2006年11月28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7.83,人民币升值3.47%。从此,人民币走上了被动升值的快车道。2010年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拉开新一轮的汇率改革,半年多来,人民币快速升值约3%。2005―2010年,人民币兑美元共计升值23.58%。2011年1月,中国央行的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中国将积极稳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作用,参考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推动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创新。2011年春节过后人民币再度走强:2月14日,人民币兑美元交易还在6.60的水平上,仅仅10天过后,人民币兑美元就升至6.57,3月3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6.5700,报6.5695,创汇改以来新高。有专家预计,2011年人民币汇率将按渐进式的道路继续前进,人民币的升值将在5%~6%。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可能看到一个更加快速升值的人民币。

2010年,国家商务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进行的人民币升值压力测试表明,如果人民币汇率在短期内升值3%,大多数企业将面临巨大亏损;如果升值5%,后果将更加不堪设想。服务外包行业属于成本按人民币计价、收入按美元等外币计价的典型行业,不可避免地受到人民币快速升值的直接冲击。如何缓解人民币快速升值带来的压力,已成为当前我国服务外包行业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人民币快速升值对我国服务外包行业的影响

1、消极影响

一是人民币快速升值将增加服务外包企业的成本,降低企业的实际收入和利润。在中国,人民币升值并没有像传统经济理论所预期的缓解了通货膨胀,反而因为人民币不能自由兑换,也不能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使人民币升值更多的局限于人民币和美元这两种相对货币中间,出现了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日趋严重的通货膨胀显著增加了企业的成本。我国服务外包企业的主要成本(人工成本支出),是按照人民币计价,收入按照美元等一些外币计价。由于服务外包行业多数为人才密集型产业,随着人民币的快速升值、中国加薪潮的来临以及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上涨,劳动力的成本还在持续不断地上升,势必增加外包企业的成本。对于已经签订的、以美元计价并结算的离岸服务合同,由于美元的相对贬值,使企业可兑换的人民币收入缩水。在离岸项目交付成本(包括国内项目人员工资和其它运营成本)不变的情况下,以美元结算的外包收入减少,直接影响了外包企业的效益。有研究数字表明:人民币每升值1%,该类IT服务外包利润降低0.7%。

二是人民币快速升值将降低中国服务外包企业的价格竞争力。离岸外包可以使发包企业节省30%~50%的成本,发包商主要就是借助较低的成本实现更高的利润。离岸外包只有在发包国和接包国的汇率、成本和政策等要素存在较大的落差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人民币升值使中国服务商在不得不提高报价以维持合理收入和利润的同时,降低其价格的国际竞争力。如果为了应对人民币升值,企业提升报价,必将使企业的价格竞争力迅速下降,亦将迫使发包方寻求更高性价比的国家或地区进行服务采购;反之,如果保持价格不变或以较低的价格报价,大量中小规模的服务外包企业赖以生存的狭窄的利润空间将被彻底打破。总之,人民币的快速升值必将造成中国服务外包企业在国际市场的价格优势弱化,从而导致其国际竞争力的降低。

2、积极影响

一是有利于服务外包行业的调整重组,推动我国服务外包行业走向成熟。人民币升值对外包业务带来的汇率风险及经营压力将推动企业的优胜劣汰。一方面,具备规模成本和议价能力的大型服务外包企业将可以平稳度过难关,打造更为强势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抗风险能力较低的中小企业将逐渐从市场上退失,从而产业优势资源得以重新整合,推动我国服务外包行业走向成熟。

二是有利于服务外包行业向高端突破,促进外包企业的国际化。当人民币的快速升值使服务外包企业的成本提高时,成本竞争将逐步让位于价值竞争,外包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就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外包业务,而要向更深层高端技术链接(研发,设计,财务等),扩展更多的服务外包领域。同时,人民币升值对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是有利的,人民币升值降低了中国企业在国外收购、开展业务的成本,也加大了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话语权,使收购方以更低的成本达到预期效果。目前,一些中国企业已经付诸行动:博彦科技收购印度服务提供商ESS,软通动力收购四达荣合科技和环亚先锋服务及外包业务。

三、服务外包行业应对人民币快速升值的对策建议

1、积极开拓国内服务外包市场

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的金融、商务、高端装备制造、服务等行业对应用软件服务的需求将日益增大。国内服务外包项目需求增长主要依赖于自国有企业、在华经营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民营企业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需求增长。目前政府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已通过多年积累形成庞大的IT资产,在现有基础上的更新、开发、维护需要更多具备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服务人员。政府可以鼓励这些机构对非核心的IT项目进行剥离和释放,将服务外包商融入政府信息化进程中。随着我国3G业务正式商用、三网融合试点启动、物联网战略的积极推进,相关产业会为软件服务业创造新的机会。一旦中国的外包企业转向国内,并利用本土优势,将带来巨量业务,当国内企业以人民币结算的服务外包合同比重增加时,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该因素下的压力将得到缓解。

2、加大对高端业务拓展的投资

在人民币升值进程中,劳动密集型的外包价值和价格逐渐失衡。由于其附加值较低,发包方在削减IT开支时最容易将其停滞或收回。而为发包方提供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服务,才能实现更高的客户忠诚度,加强企业的可持续盈利能力。外包企业要改变原有粗放式的行业格局,应着眼于中高端的研发业务,从产业链低端的单纯客户信息管理跃升到技术含量更高的业务流程外包、金融管理、电信创新等中高端服务,培育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中国软件外包大型企业,以从容面对国际市场的复杂竞争。

3、提升企业管理服务能力

服务外包企业在传统外包业务领域的利润空间,在发包方议价能力逐渐提升的情况下越来越小。而处于价值链高端的科技研发、人力资源管理、财务分析、创意设计、远程医疗等外包业务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附加值。在这些新兴服务外包领域,服务价值不再简单的与人力成本投入呈线性关系,而更多的依赖于创新能力与专业经验。因此,服务外包企业应加强业务拓展和合同议价能力,提升知识管理、项目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使企业的管理更加精细化和现代化,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将所提供的服务产品向价值链高端转型,通过接包高端流程,挖掘产品利润空间,以获取更为丰厚的商业利益。

4、重视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

服务外包是以人力资源为核心的产业,服务外包人才除了要具备信息技术能力、外语能力以及专业技能外,服务业要求的通用素质,比如服务意识、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也是必需的。同时,企业在从传统产品向价值链高端产品转型的过程中,需要依托大量的中高端应用型人才。但中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时间较短,与服务外包产业相对发达的印度相比,市场上应用型中高端服务外包人才的供给显著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外包企业应重视人才的培养机制,从产业需求角度积极影响国内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高校建立合作培养机制,以联合实验基地或实训基地等方式培养能够符合产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此外,充分利用国际人才市场、人才资源,加大从海外引进服务外包产业高端人才亦是解决行业人才短缺的有效途径。

5、进行主动的外汇风险管理

主动进行外汇风险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服务外包行业在中国起步较晚,相比于制造业等传统行业,整体的财务管理资源投入和财务管理水平还有待于提升,特别是很多中小服务外包企业尚未形成明确的外汇风险管理策略。因此,外包企业可以采取合同管理、结算管理、金融对冲等手段去规避汇率风险。如在与客户签订外包合同时,在合同条款中规定出现人民币大幅升值后的解决方案,从而将汇率风险纳入预期管理。同时,还要主动地进行结算货币管理:当发包方是境内机构或境外机构的境内分支时,积极争取客户采取人民币结算;当发包方是日本或者是欧洲客户时,积极推动采取人民币结算或者日元、欧元结算。此外,外包企业还可以积极利用衍生金融工具进行套期保值,对冲汇率风险。

【参考文献】

[1] 贾靖峰:央行:2011年将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EB/OL]. 省略.

对服务行业的认知范文2

【关键词】第三产业;家政服务业;规范

1 家政服务业的现状分析

1.1 运营模式单一,缺乏科学支撑,效率低下。观家政服务业的运营模式缺乏系统建设和科学依据作指导。比如中介型本身就缺乏足够的系统完整性,雇主和介绍机构完全靠义务,缺乏明确的责权利关系限定和制约,停留在半自觉和半服务状态;会员制在中介型基础上增加了管理因素,但是仍然在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方面缺乏有效的职业监督和权益保护,降低了家政服务的运行效益;员工制是总结上述两种类型和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但是限于目前家政服务行业的社会保障投入不足矛盾,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效能,尚有大量的工作去做。

1.2 家政服务的社会观念缺失,需要建立与时代和经济同步的正确的家政行业服务和从业观念。家政服务的社会观念还没有初步建立,从高校招收家政服务专业的考生不积极报考就可以看出,公民个人对家政服务这个新生事物还比较陌生,存在下等人、丢人丢脸、不光彩等种种偏见。从个人角度来说,正确的择业观念和价值观念还未完全确立,这些都是与家政服务行业发展和市场实际需求不相符合的,相抵触的,根本上制约了家政服务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1.3 从业人员素质低。据统计,我国目前从事家政服务行业的人员多数为农村到城镇的务工人员或者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这部分人员文化程度低、职业素养相对偏差、年龄结构看相对年轻、从业经历少经验缺乏,与复杂的家政服务行业比较,短时间内让这群人扛起担当家政服务的重任,达到一定的服务层次,还不现实。

1.4 社会保障和行业规范支持力度不够。业人员的待遇和社会福利尚在建立的初级阶段,各地发展极不均衡,欠发达地区的家政服务行业存在较大的管理缺失和政府职能参与缺失,造成发展迟缓和观念落后得不到有效确立。行业规范缺失的同时也存在相关法律制度的空白,有的法律法规试行中存在不少问题,有的亟待调整,有的地区需要尽快试行。从业人员素质低下的培训问题尚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保障机构切实加大资金支持和培训机构的有效投入、落实。

2 建立实业框架,构筑规范有序的家政服务行业

2.1 加大落实国家保障制度和行业规范投入和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及服务公约。随着家政服务业的开展,一些纠纷和矛盾问题必须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作依据,有效维护和保护雇主、家政工、家庭三方权益。同时提倡家政从业人员服务公约合法化、制度化、公开化,广泛宣传,正面引导,形成家政服务阳光工程的宏大宣传阵地。

制定和规范服务标准。制定家政服务行业规范、标准,使不同服务对象和服务人员能够按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家政服务,并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同时有利于提高家政服务业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再培训,促进整个家政服务队伍素质提高和家政服务行业水平的提升。

建立行业准入和资格证制度。政府从宏观上对家政服务行业予以指导,具体技术措施上主要是进行行业准入和资格认定。从规模效益型做起,对于从业人员要提高门槛,试行业务定期考试和市场准入制度,颁发上岗证和资格证,并明确职业资格等级,适应不同阶层不同家政工作需要。

强化培训中介力量。各级家政服务政府部门和办事机构所建立的中介服务机构,不能只有虚名,要配备完善齐全的培训设施设备,做到政府拨款专款专用和相关人员的人尽其事,不能人浮于事,无所作为。切实把家政服务人员的技能和职业素质培训落到实处。

加强行业监管,逐步取缔违法经营。针对“散、乱、差”的家政服务个体和集体组织或企业,要动用法律手段,依据合法成立和合法经营与否,进行营业资格审定和经营行为监督,对不合法不规范的要坚决予以关停,维护规范市场秩序。

按照企业化方式运作,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社会保障权益的保障和维护。家政服务行业直接面对市场,从业人员与其他经营企业一样,应该有应有的个人社会保障金和养老补助保证。在社会福利保障上,要和其他企业一样一视同仁,这样才能实现与社会其他行业的并轨,才能一定程度上消除社会上的对于家政服务行业的偏见思想观念。

2.2 企业加强管理运营,增强家政府服务的吸引力,打造中国式家政服务品牌。要广开创业渠道,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行创业谋事。利用物业管理优势与物业管理公司合作,或者物业公司单独成立企业等;依托国有或者集体经营企业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委培;壮大企业规模提升企业效益;开展连锁经营,扩大品牌知名度;联合社区街道为开展业务和人员办公提供便利等。

要加强与政府机构的沟通联系。积极争取业务指导,和互利共赢。政府是衣食父母,但并不是每一个衣食父母都会时时刻刻照顾你的起居生活,作为企业要主动沟通,加强联络,取得支持,不能坐等和观望,更不能牢骚满腹,不求上进。

要灵活经营,加强信息平台建设。研究和借鉴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成熟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企业、雇主、家政服务人员的信息沟通和密切交流。

要切实提高培训水平,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对于新招收人员要使其接受正规的院校培训,目前国内家政服务专业已经开设。心理学、社会关系学、经济学等基本学科的教育,可以大大提高从业人员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职业素养。校方也可以主动和企业联络,采取优惠措施吸引年龄合适、人品好、职业认知度高的家政服务业职工到校园里接受专业教育,形成校企合作共赢。积极派员参加国家的各类资质资格考试,引导从业人员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升。参加各类对口业务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学以致用。校方也可以直接深入广大农村广招生源,为农村人员进入城镇,增加就业渠道,搭建桥梁,形成对家政服务业的教育支撑。

3 结束语

家政服务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牵系每个家庭的系统工程,是国民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新兴的职业门类,只有国家、企业、个人三者联动,才能形成有效充满生机活力的产业链,构筑起第三产业的新血脉,为国家现代化事业和人民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对服务行业的认知范文3

服务意识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最基本的专业要求,良好的服务意识对于完善学生实践,增强其专业综合素质,提升旅游饭店的经营质量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进入21世纪后,旅游业取得了飞跃性的发展,国际间的竞争也日益强烈,服务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旅游管理质量的重要依据。但是,我国的旅游饭店服务行业中存在部分问题,服务质量不高,服务同质化严重,服务意识弱化等。笔者对所在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服务意识进行了调查,简要总结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旅游业现状,对如何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进行了浅要分析。

一、现阶段旅游饭店管理专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责任感不明确,专业素质较差

旅游饭店的消费类型按消费目的划分属于享受资料消费。顾客对于服务质量的要求具有较高的标准。这就需要相关服务人员具备职业责任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服务客户。但是由于学校教育与社会形势的影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大多存在动手能力不强、服务意识淡薄、专业基础较差的情况。这就导致了我国旅游饭店的服务质量长期难以得到提升,服务人员没有责任承担意识,在对客服务中不能摆正心态面对高物质消费,甚至于产生心理矛盾。

(二)角色转换困难,难以适应实践工作

受到传统尊卑意识以及当下社会氛围的影响,社会大众对于旅游管理、饭店服务行业都存在偏见,认为学校的旅游管理教育没有实际可操作性,对于从事旅游服务的人群也具有心理歧视。这就导致专业学生在选择就业时不能实事求是,忽视基础工作眼光好高骛远,违背了事物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规律。受到这种心理意识的影响,学生就业后,难以调整想象与实际中角色转换的落差,不能积极的投入工作,服务认知的提升更是无从谈起。

(三)重视操作培养,轻视思想升华

大部分旅游管理教育中都存在重技能提升,轻思想升华的问题。操作技能考核是企业招聘员工时采用的普遍方法,能够直接、客观的检验学生对饭店服务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就造成大部分学校教育只重视技能培养,忽视了思想的教育。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将重要精力放在了实践操作上,理论学习也仅仅局限于经营模式、管理手段。这必然会导致学生服务精神、职业认知的不完善。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

学生服务意识的提高主要依赖于自身认知的提升,这需要学校社会与家庭的共同努力。转变社会大众对服务行业的不恰当观点,提升学生对服务的理论认知水平并适时的应用于实践。

(一)强化学校服务意识教育

学校教育在学生服务意识的构建过程中应该起到主力作用。全面系统的对服务内涵进行剖析,并向学生传授服务思想。在英文中,smile微笑,excellent业务,ready随时准备,viewing重视,invitation邀请creating环境氛围以及eye眼神交流七个方面共同组成了服务――service。

1、保持微笑。在酒店的管理中,真诚的微笑是对每个员工的最基本要求。这需要学生长期的自我训练以及感情调节。保证在实践服务中随时、随地的保持微笑。尽量避免个人感情外露,影响服务态度的情况发生。

2、熟悉的业务掌控。服务行业除了要求员工保持良好的形象之外,还要求员工具有精通的业务掌控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全面系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并及时应用于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理论知识的反馈。勤于实践是熟悉业务流程的最佳方法,所以在校学生要创造实习机会,增强自身综合素质。

3、做好准备工作。及时、全面的准备工作,对于良好优质的服务具有重要影响。在旅游饭店的实际工作中,要实时检验折叠口布是否摆放整洁,餐饮用具是否清洁以及酒水单是否齐全等。完善的准备工作对于提升服务质量,降低实际服务中的难度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4、重视每一位客人。在实际的酒店服务中,经常存在服务人员以貌取人、以衣取人的情况,服务质量以客人的消费标准为依据。这是不尊重顾客的表现,服务人员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应该不卑不亢,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客人。

5、再次邀请。饭店服务业具有反复性、频繁性的特点。回头客是服务类行业经营的基础。

服务人员在客人离开时发出欢迎再次光临的邀请,并通过服务过程中的语言形态等对客人的再次光临产生吸引力。这需要服务人员真诚热情的对待客人,以自身积极的形象感染他人。

6、环境氛围的营造。服务是一种无形的活动,顾客对其的判断标准就是自身的舒适度。所以,环境氛围的营造对于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这里提到了环境氛围营造主要是指服务前,例如,在服务人员心态的提前调整、顾客用餐或休息时的特殊要求了解等。营造一个顾客熟悉的氛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其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7、用心观察,超前服务。优质的酒店服务不止局限与满足顾客形式上的命令,还要满足顾客的消费心理。这需要服务人员善于观察顾客心理感情的变化并及时调整服务内容与形式。这种超前服务可以降低顾客对所处环境的防备心理,对所处环境形成好感。

学校教育就是要根据这七点服务标准,对学生进行服务意识培训。例如,教师对学生进行专项的微笑课程训练,开设专门的仪容仪表、常识礼节的课程,加强对学生细节注意力的锻炼,还可以创设实际情境,考察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争取在学校学习阶段发现学生不足之处并予以解决。除此之外,还要开设有关职业道德的课程,在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基础之上,升华其对旅游饭店服务的思想认识。

(二)营造服务环境氛围

学生服务意识的培养不只需要学校的知识理论教育,还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氛围。例如,教师以身作则,强化服务学生意识,在教授课程过程中,树立一个为学生服务的良好榜样。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服务意识。同时,良好的环境氛围,还需要家长与社会的配合。家长应及时更正传统的认知,正确理解旅游管理课程的专业性与实际应用价值。社区也要加强宣传,为学校的教育创造有利的条件,引导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三、结束语

对服务行业的认知范文4

【摘要】高职学校会计培养教学中主要的会计核算主体为工业企业,然而会计应届毕业生所面对的大多数行业是服务业和零售业。虽然大多数业务和工业企业的账务处理模式相同,但也有专属业务。因此应对服务行业和零售业的专属业务在教学过程中加以突出,从而更利于学生的实用型技能培养。

【关键词】差异化 服务行业 账务处理

一、当前会计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体系

当前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体系是,核心课程一般是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纳税实务、成本会计等有关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能力,使会计专业学生基本业务的账务处理能力得到保证,能够应对会计职称类考试,和面对社会中大多数行业的基本业务的处理。另还大力开展各种实训课程加以辅导,利用网络平台,让学生见到工作中真实原始凭证,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进行账务处理。

当前会计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体系已日渐完善,但在上述培养体系中,学生学习会计主体,基本以工业企业为主,少数涉及零售业,极少出现服务行业、建筑行业等。学生在走进社会后,面对基本的业务,能够独立处理,但如果遇到服务行业,或者一些社会上出现较多的现象,却难以入手,因而社会上常出现高校的知识脱离社会实践看似正确却不太正确的言论。

二、应届毕业生就业较多行业的差异化会计处理

通过学生实习后,传递回学校的就业材料,可发现,对于应届毕业生容易在服务行业、零售批发业等经济活动较为简单的行业从事会计的工作。而对于房地产业、建筑业、金融业等经济活动较为复杂,同时又具有专项性较强的行业,在招聘会计时,往往需要2~3年的工作经验。因此在本文中,着重区别服务业与工业的差异化会计处理问题。服务业的日常账务处理和工业企业相比,购买办公用品、支付交通费、广告费等日常费用的业务处理基本相同,两者在产生收入的方式上和确认营业成本上存在着差别。

(1)服务业产生收入的原因是提供服务或者劳务,因此确认营业成本则是相对应的劳务成本,及直接发生的营业成本,如KTV、酒店、宾馆、旅游业、业、广告业、仓储业、物流业等现代服务行业,通过提供服务产生产生收入,如果服务能够在当期(一个月内)完成,能_认当期收入,即: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如果服务需跨期完成,则应该采用完工百分比法分期确认收入,如果无法确认完工百分比,则按已收款或者应收款确认收入。

1、如:餐馆(一般纳税人)本月提供餐饮服务,共产生餐饮收入20万,税率6%,银行存款入账212万,餐饮服务是当期内可以提供完毕的,因此收入当期全额确认,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21.2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1.2

2、如:酒店(小规模纳税人)本月提供住宿服务,本月一共有100人入住,其中有70人在当月内已离店,共收到房费合计20万,且已开具发票,另有30人入住时间从本月到下个月,其中本月入住8天,下月入住5天,每天房费200元, 共收房费7.8万,尚未开具发票。因此30人的5天房费不能确认为当月收入,应作为次月收入,且不产生当月的纳税义务。当月只应确认8天的房费收入,由于未开具开票,虽未开具发票,但应税服务已提供完成,款项已收,产生对应的纳税义务,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27.8

贷:预收账款 3

主营业务收入 24.08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0.72

(2)对于服务行业的营业成本大多数是劳务成本,即:计提服务人员的工资,另外还有一些为了完成服务而发生的消耗开支,如:餐营业的菜的成本、酒店的水电成本、房屋租金成本等。

①如计提服务人员工资

借:劳务成本

贷:应付职工薪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劳务成本

②如计提应付水电费

如果是一般纳税人,且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借:主营业务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应付账款――水电费

如果是小规模纳税人,或者无法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付账款――水电费

③计提前期已付,本期分摊的房租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预付账款

④支付为完成服务而发生的直接耗费(如:餐馆购买菜而支付款项)

如果是一般纳税人,且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借:主营业务成本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银行存款

⑤计提设备折旧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累计折旧

对于上述的业务处理并非全新知识,但对于具体化的应用是没有过多的涉及到的,因此学生进入社会后,对这些业务不熟悉,不是知识不能运用,而是对于行业的思维模式难以转变,学生长时间练习工业企业。因此在教学培养体系中应加入服务业的专属业务进行专题讲解,并辅助相关真实原始凭证,增强学生感性认知与理性思维。

三、结束语

通过会计专业教学质量改革与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后,学生对已知业务的账务处理能力已得到明显提高。在我们日常教学中,对于大二、大三的学生,在课上应融入多行业的业务处理进行专题讲解和练习,各行业间通用业务不再重复练习,重点练习专属性质业务。使学生的知识积累能迅速被激发出来,既提高学生对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又增加学生对社会业务的账务处理能力。

对服务行业的认知范文5

【关键词】艾滋病 KABP 基线调查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032-02

A base-line investigation on servers’ KABP of AIDS/HIV in Yichang . Qiang Zhang, Jianyan Lin, Guoqiang Mao, Weiwei Liu, Li He, Xiaodong Tan. Central of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Yichang Hubei Province, China .

【Abstract】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knowledge, attitude, belief, and practice of servers towards AIDS/HIV in Yichang.MethodsBy questionnaire, population’s basic characteristics, knowledge, attitude, belief, practice about AIDS/HIV and knowledge sourc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among 655 servers who were selected by strstified- and aged from 17 to 53 in Yichang.ResultsThe server in Yichang has certain knowledge of AIDS/HIV from several ways. The rate of the right answers is 46.6%, but it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ducation status and professions. The server has deviation in their attitude to AIDS. 70.7% of servers are unlikely to live with AIDS patients in a same community. 35.9% of servers feel panic to AIDS, and 51.3% of them consider that the chance of AIDS patents should be limited.ConclusionServers in Yichang do not have enough knowledge about AIDS/HIV and feel panic to AIDS. Further education for servers needs enhancing.

【Key word】AIDSKABPBase-line investigation

艾滋病已成为当今世界人们普遍关注的健康问题和社会问题。其流行规模之大,罹患人数之多,病死率之高,造成人类生命与社会经济损失之大,均已超过历史上任何一种传染病[1],全球几乎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幸免。 迄今为止,艾滋病仍为不治之症,健康教育是国内外公认的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最有效的手段[2]。为了解宜昌市居民有关艾滋病知识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基础素材和指导方向以及进行科学的效果评价提供依据,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03年11月16-19日对宜昌市部分服务行业开展艾滋病知识的KABP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员和调查对象

调查员队伍由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生和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医生组成,并接受统一的培训。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不同级别的宾馆服务人员、美容美发服务人员和两个长途车站的交通运输服务人员。

1.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的问卷在参考了全国统一的AIDS知晓问卷后自行扩大设计而成。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可靠,并经预调查修正后使用。其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特征、AIDS知识、知识来源、艾滋病有关态度和行为五部分。被调查者匿名独立完成调查问卷,问卷当场回收。所有数据录入Access数据库并经逻辑查错后,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共完成调查655人,男性196人(29.9%),女性459人(70.1%);年龄17-53岁,平均26.76±7.60岁,其中小于30岁者450人(68.7%),30~40岁之间者153人(23.4%),40岁以上者52人(7.9%);文化程度为大专以上91人(13.9%),高中338人(51.6%),初中208人(31.8%),小学以下18人(2.7%);职业分布为宾馆服务业443人(67.6%),美容美发业109人(16.6%),交通运输业103人(15.7%);月经济收入500元以下289人(44.1%),500-1 000元293人(44.7%),1 000元以上73人(11.1%)。

2.2 预防艾滋病知识来源

市民预防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是电视、广播(71.0%)和报纸、杂志(65.0%),不同特征人群知识来源有所不同,结果见表1(表中的率为加权率)。

2.3 预防艾滋病知识

对艾滋病的传染源和三条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均了解的,被认为对艾滋病认知。本次调查中有305人认知,知晓率是46.6%。不同特征人群的知晓情况见表2。

表2 不同特征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

*P>0.05 **P<0.001且两两之间均有差异

***P<0.05(宾馆服务业与美容美发业的认知无差异,与交通运输业的认知有差异)

2.4 预防艾滋病态度和行为

在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上,70.7%的人不愿意与其生活在同一社区,对艾滋病病人表示同情和关心的占49.2%,与以前一样占12.5%,35.9%的人表示恐惧和害怕。51.3%的人认为应该限制艾滋病患者工作和休闲活动的机会。在预防控制行为上,81.1%的人会主动了解艾滋病的预防控制知识。20.2%的人认为艾滋病只感染少数有危险行为的人,国家没有必要进行大量的宣传教育。31.9%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向者免费提供安全套。在疫情控制上,46.7%的人认为政府能够控制疫情,9%的人认为疫情不能控制,13.3%的人表示不清楚。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3 讨论

当前我国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实际感染人数已达84万[3]。在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和有效预防疫苗的情况下,健康教育是预防其流行的唯一有效方法[4,5]。作为三峡大坝所在地的宜昌市每年接纳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人口流动频繁。宜昌市自从1995年首次发现HIV感染者至2003年8月,累计发现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共43例,传播途径呈多样化,已进入艾滋病广泛流行期。因此,迫切需要了解宜昌市民有关AIDS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为进一步的健康教育活动提供指导方向。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湖北宜昌市居民预防艾滋病知识来源主要是大众媒介,表明通过传媒进行健康教育切实可行,但应加强医疗卫生部门和单位宣传阵地的建设,提高它们在预防艾滋病知识传播中的作用。

居民对艾滋病的3条传播途径全部回答正确的比例是46.6%,远未达到《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中城市的正确认识率达70%的要求。艾滋病的知晓显示出文化程度和职业间的差异。文化程度高的人群认知较好,但是只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群的知晓率达到要求,显示出社会公众严重缺乏艾滋病相关知识,对公众进行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宾馆服务业和美容美发业工作群体的认知程度明显高于交通运输业,这与各单位对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关。

26.9%的人认为握手、同桌吃饭、共用办公用品和共用游泳等日常生活接触会传播艾滋病,47.6%的人认为蚊虫叮咬可传播艾滋病。这些模糊的认识,增加了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心理和拉大了人们与艾滋病病人的距离,这样的社会环境不利于总体预防。

为有效预防疾病,人们迫切要求增加艾滋病的防治知识,但是仍有20.2%的人认为艾滋病只感染具有高危行为的人群,无需进行大众宣传,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我国艾滋病的流行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处于控制艾滋病流行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加强对社会大众的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建新,杨维中,张灵麟,等. 性病艾滋病特点、流行现状、危险因素、趋势及对策.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1,17(2):126-128.

[2]任正洪,牛彦锋.北京部分医务工作者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KAP)[J].中国医学教育,1998,14(10):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 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 2003年12月1日.

[4]Kozal M L, Ferrie J, Carne C, et al. Therapy of HIV-1 infection. Curr O pin Infect D is, 1994,7:72-81.

[5]邵一鸣. 第十一届国际艾滋病大会药物与疫苗研究进展与评价.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6,2(5):329.

对服务行业的认知范文6

关键词:统一服务范式;服务频谱;精益服务;精益思想

一、 引言

对于现实观察的思考是产生研究问题的重要来源,寻找什么样的理论来解释和分析现实观察是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任何科学学科的基础都是理论和范式(McMullin,1993)。理论能够为现象的认知提供规律和内涵解释,并被视为真理(Stafleu,1987),对于解释现实观察和数据具有重要的价值,即使是直接观察的过程也依赖于理论来进行解释和特征解读(Cartwright,1993)。而范式与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Thomas Kuhn所说的范式体现了在某一学科中的一种被普遍接受的和共享的假说(Kuhn,1970)。范式构成了学科发展的基石:“范式可以改变理论知识的结构,聚焦数据收集,并影响研究过程的选择”(Lovelock and Gummesson,2004)。同样,服务科学管理也不可能脱离理论和范式而单独存在。如何运用服务范式解释本研究在现实中的观察,并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入的解释和分析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本文引入了服务科学发展中的最新理论范式--统一服务范式,构建了基于统一服务范式的服务频谱,并对服务频谱两端的特征进行了识别。

二、 统一服务范式

运营管理学科的核心原则就是投入/产出模型,其中投入通过生产流程被转化为产出,如下图。该模型具有普适性,所有的流程都能够被投入/产出模型所解释。一些学者研究发现该模型在服务流程中同样具有适用性,但与非服务流程相比,存在一些差异。

统一服务范式将关注的焦点没有放在顾客做了什么,而是放在了顾客为服务流程提供了什么样的投入。该范式认为服务是生产过程,在该过程中除生产者投入外,每位顾客的投入都将成为顾客单位生产的一部分。

该范式认为服务的一个重要的属性特征就是服务生产过程的顾客参与,在这个过程中,顾客将提供投入,并于服务提供者产生交互作用。Lovelock(1992)曾经指出顾客投入包括顾客自身、他们的财务,以及他们的信息。顾客因此是服务流程的供应者,Sampson(2006)依托投入/产出模型提出了服务投入/产出模型,如下图所示,根据统一服务范式,顾客与顾客供应者的投入对于服务流程的构建是一个充分必要条件,没有二者投入就意味着该流程为非服务流程(Sampson,2006)。统一服务范式对理解和管理服务具有广阔而积极的作用,因为投入的程度和方式都会对服务生产流程和服务产出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统一服务范式中,投入、顾客和服务生产过程是该范式理论的三个重要的要素。

1. 投入。在统一服务范式中,投入是为实现某一产出和结果而进入系统或扩展到运营过程中的事物。生产过程的投入可能来自于多方面的资源和服务提供者,可能包括“原材料、人员、资本、设备以及信息等”。(Gaither and Frazier,1999)。而顾客投入则强调投入来自于顾客提供(Davis and Heineke,2005)。服务流程与生产流程间的关键区别之一在于顾客的投入。从文梳理中可以发现顾客投入可分为三类:

顾客自身投入是最普通的一类,在涉及合作生产的服务过程当中,以及在服过程中顾客献身出现在服务情境中均属于顾客自身投入的情况。例如:医疗保健、餐饮、出租车服务、电影院上映影片均属于这一类顾客投入。这些服务行业的服务提供者可以准备好创造服务,但只有在顾客自身投入到服务的过程当中,服务才能够最终实现。Lovelock曾将顾客自身投入分为人体处理和脑刺激处理两类(Lovelock,1992;Lovelock,1996)。

有形财产是顾客为服务过程投入的另一种形式。一辆车是汽车维修服务过程中的必要顾客投入,而一件衣服则是则是干洗店服务中的必要投入。在此类顾客投入中,提供有形财产投入可以是使服务过程在没有人员顾客亲身参与的情况下也能顺利完成。手表维修服务中,即使顾客不到服务现场也可以通过邮包的形式将损坏的手表寄给维修者。

顾客提供信息是服务过程中的第三种顾客投入。退税准备过程要求顾客提供财务信息作为过程的顾客投入。没有这一信息投入,服务生产过程就不能够完成。

2. 顾客。对于顾客的理解在学术界已达成了一致,例如:美国营销学会将顾客定义为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或潜在购买者(Bennett,1995)。这一定义在大多数情况下已经足够,但有时也不够准确。例如:一本教材出版社的顾客是谁?是书店内购买该书的学生还是要求学生购买此书的老师。相比较而言,美国营销学会对于消费者的定义则相对宽泛。他们认为消费者是产品、想法和服务的终端使用者。结合既有理论,Sampson(2001)将统一服务范式下的顾客定义为决定服务提供者是否应该获得不成的个体或实体。这一理解既考虑了购买者决策能力,同时也包括了多方共同制定的复杂决策。例如,谁在在医疗护理服务中作出购买决策?可能是病人,他们最终接受治疗;也可能是国家医疗保险机构,他们最终为病人的绝大多数指出买单,也可能是医院评审委员会,因为他们决定了医院级别和营业的合法性,决定了服务提供者是否有权提供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方都参与到了决定服务提供者是否应该为提供服务而获得补偿。因此,从统一服务范式的视角来看,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均属于顾客。

3. 服务生产过程。在统一服务范式中,分析的单元是生产过程。该过程具有一定的前后步骤和逻辑。Sampson认为服务生产就是改造投入的过程,根据顾客认为有价值的方式进行改造(Sampson et al.,2006),其中,生产被认为是对产出和销售有帮助的创造活动,这通常包括一系列不带来直接销售,但对于组织管理又非常必要的过程行为。统一服务范式将这些行为称为“支持过程”,即:为保证正常的服务生产活动而必须完成的活动过程。例如:餐馆中的设备清洁活动,虽然几乎没有顾客原以为看到清洁的环境而支付费用,但该活动过程却是创造顾客对服务满意并支付服务费用的基础,同时该活动通常不需要顾客投入就可以由服务提供者独立完成。几乎所有的服务过程都是由一系列的亚过程所构成,他们包括了实现一项服务所需要的一系列彼此相联系的过活动阶段和环节。在整体的服务生产系统中,包括一些涉及到顾客投入的服务过程,以及一些不含有顾客投入的服务过程。

在服务分类的研究中,企业或整个产业通常成为了服务分类的对象(e.g.,Kellogg and Nie,1995;Schmenner, 1986),然而该分类可能导致分析的混乱,进而造成结论的不清晰或错误(Verma and Young,2000),同时造成对服务流程与非服务流程区分的困难(Sampson,2006)。统一服务范式则解决了这一问题,该范式将分析单元放在了流程本身,认为整体的服务流程是由一系列服务与非服务流程共同构建的,其中投入,特别是顾客投入成为区分二者的关键,此时公司服务分类的不同取决于服务交互中的顾客和企业投入的不同,这也为服务的认识和分类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 基于统一服务范式的服务频谱理论构建

统一服务范式为分析服务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例如:丽思卡尔顿酒店的服务被视为酒店行业中的典范,其对于顾客的悉心服务、个性化提供和消费情感体验令顾客印象深刻。而与之并存的快捷酒店如:汉庭、如家也同样被顾客们津津乐道,他们获得成功的是经济的入住价格和整洁的住宿环境,虽然顾客在快捷酒店中的服务少有惊喜,但同样可以令他们获得满足感。对于这样的两种均取得了良好顾客满意的服务模式在已有的服务范式中,被简单的归类为高端服务和低端服务,但忽略了服务本身的很多特征,也没有对两种服务类型都能实现高顾客满意度进行深入剖析。特别是第一种服务模式中带给顾客的正面消费情感和个性化服务体验在一些服务行业中被频频发现,他们与传统的服务行业相比,更加强调对顾客的关怀和人性化的服务。

统一服务范式为理解服务类型与服务模式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统一服务范式既考虑了顾客视角,同时兼顾了企业运营视角,可以企业内、外部两方面探究服务企业的服务观念、经营策略和服务模式。

(2)统一服务范式以投入,特别是顾客的投入作为界定服务的关键,反映了该范式对于顾客、顾客与服务提供者交互关系的关注,体现了现代营销理念的发展趋势,遵循了市场营销理论的经典核心理论,同时也反映了对于基于消费视角下的服务范式的继承和发展。

(3)统一服务范式考虑到了服务提供者在服务过程中的资源投入和分配,将资源理论运用到对服务的理解和解释当中,是对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服务导向范式的理论吸收和革新。

(4)统一服务范式同时关注到了服务流程与服务接触点,体现了对服务本身特征及服务企业运营管理的关注。

根据统一服务范式,作者认为丽思卡尔顿与汉廷酒店的服务理解为企业资源与顾客投入的两种方式:一种注重标准化的服务,服务提供者(企业)投入资源已达到行业平均水平即可,强调满足顾客获得该项服务的基本要求,Gronroos(2000)将这种需求称为功能需求,其服务类似于汉廷酒店,在该服务情景下,服务提供者与顾客的投入有限,交互程度低;而另一种服务模式强调个性化的服务,通过提供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资源投入为顾客提供差异化服务,顾客不仅仅可以获得功能服务,同时在服务中可以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服务,类似于丽思卡尔顿酒店,在该服务情景下,服务提供者与顾客都在服务过程中有较高的投入,交互程度高。本文作者把第一种服务类别称为标准服务,在很多服务行业中,标准服务占据主体;第二种服务类别称为精益服务。因为“精、益”二字最能体现出服务的完美和不断增加的好处,反映了个性化服务追求个体消费者需求和不断增加资源投入的基本服务特征。作者借鉴了shostack所提出的产品——服务有形化频谱,依托统一服务范式构建了服务频谱模型,见图3。

从图3中可以看到:对于某一服务行业来讲,标准服务情境下,由于企业将服务群体视为具有同质化特征,不需要进行个性化创造,因此企业资源投入相对较小,顾客投入相对较小,顾客投入转化为最终顾客产出较少,因此服务表现出标准化,并以服务大众群体,提供以功能服务为主的服务基本特征;而在精益服务情境下,就如同模型中右上端显示的,服务中个性化服务的增多带来企业更多资源的投入以及顾客投入增大,顾客投入最终转化为顾客产出增多,此时顾客与服务提供者的接触更多,交互性更高,且服务本身具有个性化特征,产出增多带来顾客获利的增加,不仅满足了自身的功能需求,同时向更高的需求层级迈进,就如同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中所提出的更高层级需求的满足,从而揭示了精益服务能够给顾客带来更多的正面服务体验,例如:惊喜。基于统一服务范式的服务频谱更好地解释了现实生活中类似于高级酒店与快捷酒店,公立医院与私人诊所的服务模式和该服务现象的基本轮廓、特征。这其中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无论标准服务还是精益服务都可以带来顾客满意,无论频谱左端还是右端的哪种服务类别都可以实现顾客投入的服务附加价值的获取,根据投入产出模型,顾客都可以实现投入小于产出,从而使顾客的感知利得大于感知利失,实现顾客满意。

精益服务作为服务频谱中的一段,近年来,其服务特征和服务模式受到很多服务企业的关注,但精益服务与来自制造业的精益思想下的服务模式不同,二者间存在明显的区别。

四、 精益服务与基于精益思想的服务理念比较

1. 基于精益思想的服务理论内涵分析。基于精益思想的服务理论是基于精益制造的五原则,从产出的角度探讨服务的改进。他们认为精益理念向服务行业的扩展与该理念在制造业中不断延伸具有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就如同制造业管理系统中的订单处理、报价、财务管理以及员工内化等职能一样,都可以通过精益原则和方法进行指导和改进。比如,Kiff(2000)从精益生产的五个基本原则出发,认为这一服务模式包含消除浪费、减少成本和价格、传递更多顾客价值以及改善顾客维系四个方面,同时对员工也有很高的要求,能够通过快速行动、引导顾客的需求来消除浪费、创造价值。与之相类似,Piercy等(2009b)强调精益思想的五个基本原则对于改进服务具有指导意义,并指出服务企业应该根据五原则处理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定义顾客价值、传递顾客价值、保持价值流的畅通、将价值传递给顾客、持续性改进。Kumar等(2006)则认为精益思想在服务业应用的关键在于提高效率,这主要体现在工作流程的畅通和简化,以及工作时间的压缩两个方面。此外,Abdi等(2006)也对精益思想的五个原则在服务业视角下进行了诠释。这些研究都以精益制造原则为着眼点并发展而来,其关注的重点是产出精益化,因此其要素界定主要关注于精益思想的核心理念“消除浪费,创造价值”,但对于服务行业的个性特征以及服务传递过程考虑较少。

综合学者对于精益思想的服务业应用的理解和主要研究成果,发现学者们对这一过程的界定还比较模糊,在内涵和要素描述上有比较明显的相似性(如表3所示),基本上是将精益思想直接植入到服务行业中,使精益思想的行业性应用理念。或者从服务传递流程的角度,或者从服务传递产出的角度解释服务改进,并没有具体地基于服务交互特征提出系统性的理论框架。

2. 基于精益思想的服务理论与精益服务理论的比较。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研究中的精益服务与基于精益思想的服务理论具有明显的不同。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两种服务理论的理论基础不同。前者以统一服务范式为理论基础,强调顾客投入在服务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突出顾客与服务企业的高交互性,将顾客和服务提供者的资源投入与分配作为服务分类的重要基础;后者以精益思想为理论基础,强调用较短的时间、运用更少的资源创造更多的服务收益,从两种服务模式的理论基础可以发现:基于精益思想的服务理论实际与“精益”二字的本身含义无关,更多地体现的是对精益思想的一种沿用;而精益服务则显得更加贴近于“精益”自身的含义。

第二,两种服务理论的关注视角不同。由于基于精益思想的服务研究是基于精益制造理论,对服务环境的假设过于理想化,缺乏对顾客要素的深入认识,因此,常常容易造成只为顾客节省成本浪费,但却忽视了顾客在服务情境下的消费情感变化。而消费情感在服务交互过程中扮演着重要作用。服务的独特属性体现在服务应该是被体验的,情感体验是服务体验的重要部分;而精益(下转第88页)服务由于整合了企业运营和顾客两个视角,因此在对企业运营关注的同时,更好地建顾客了顾客视角,吸取了消费视角下的服务范式、服务接触与服务体验范式以及情感消费的内容,具有更好地普适性。

第三,两种服务理论对服务的认知不同,基于精益思想的服务理论由于理论来源于制造业,因此该服务理论带有明显的制造业痕迹,缺乏对服务自身特征的关注和考虑;而精益服务由于理论基础来自于统一服务范式,特别是该服务范式对过往其他服务范式具有良好的包容性和整合性,因此使得精益服务能够更好地反映服务企业的特征和现实情况。这与从制造业的视角看待服务是完全不同的。

第四,两种服务理论的运用对象不同。基于精益思想的服务理论具有较好的普适性,可以在较为广泛的服务企业中推广,如何减去服务过程中多余的环节,提供顾客价值的传递效率是各个服务行业中服务企业普遍关心的课题;而精益服务使用范围更加狭窄,并非各个服务行业都具有采用的潜力和必要性,因为企业不能保证都能投入大量的资源,并使顾客投入更多,是顾客与服务提供者间形成高交互过程,所以精益服务被更多的用于高端服务行业或普通服务行业中的定位高端的服务企业或实力雄厚的服务企业当中,且根据服务行业的不同,其表现形式也会产生区别。

参考文献:

1. Bennett, P. D. Dictionary of Marketing Terms, Chicago: NTC Business Books,1995.

2. Piercy, N, and Rich, N., High Quality and Low Cost: the Lean Service Centre,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2009,43(11/12):1477-1497.

3. Stafleu, M.D., Theories at Work, Mary- lan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