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风险评估的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财务风险评估的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财务风险评估的方法

财务风险评估的方法范文1

关键词:高校管理 财务风险评估 预警机制 风险评估

项目名称:组合模糊模型视角下黑龙江省高校财务预警系统研究。项目负责人:杨杰。项目编号:12535186

一、引言

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中,各个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因此给高校的管理工作也带来一定的影响,对于高校来财务风险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高校的财务风险也将要面临复杂的局面,故此,加强高校的财务风险评估工作,强化建设高校的风险预警机制,不仅能有效控制高校中财务风险的发生,而且也可以为高校避免不必要的财务损失,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下面就来探讨高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以及对高校财务风险的评估。

二、高校财务风险简介

在我国高校财务风险,就是指在高校运营的过程中,出现因为资金运转而面临的风险。高校资不抵债的现象虽然发生的较少,但是高校中流动资金枯竭也将影响高校的正常运转。加强对高校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重点分析高校的财务风险,高校中的财务风险,在广义上就是对于高校经济活动中,出现因为不确定因素而造成的财务收益同预期偏离的情况;在狭义上的财务风险,就是因为财务问题而给高校的财务带来不确定性,不仅影响高校的发展,更是有碍高校的财务管理。高校财务风险中,可以包括财务状况总体失衡的风险、校办企业的财务风险以及资金运作风险、贷款风险四项内容,高校财务风险不仅会影响高校的发展,还将影响高校的财政问题,抑制高校的进步。

三、高校财务风险评估的意义及制定原则

(一)创建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意义

建立高校财务风险评估体系,不仅可以对高校财务风险进行定性,而且还可以为预防高校财务风险做出贡献。高校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应该根据高校的自身特点,从高校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以及成长能力等方面,分析高校的财务风险情况,并从中找到抑制风险发生的策略。

(二)创建高校财务风险评估体系的原则

在高校财务风险评估体系建立中,应该选择正确的评价指标,并做到科学的分配指标比重,合理的确定其风险间的标准比率,并且还要针对个别指标的异常进行调整。在高校财务风险指标评价体系建立中,以数据化、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全面分析及时数据信息,将高校内部存在的财务风险标记出来,及时为高校的财务管理者提供财务风险的消息,做到及时预防。

四、分析高校中建设财务预警机制的作用

在高校中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可以在高校中现有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的基础上,设立敏感性的财务指标,并预警机制对这些指标进行分析评估,发现隐藏的财务风险,为高校的财务风险管理提供及时的保障。在高校财务风险管理中,建立预警机制,不仅可以将高校的财务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而且也可以对高校的财务风险起到预警作用,使高校可以提前做好风险预防措施,避免高校发生财务危机,提高高校的综合发展水平。

五、高校建设财务预警机制的应用

高校中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中,应该科学、合理、高校的构建风险评估指标,并以此为基础建设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构建高校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可以采用趋势预测、相关预测、偶发事件预测以及对征兆信息可能结果预测等方法。以下就来介绍构建高校财务预警机制的方法。

(一)建立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的分析模型

在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中,主要包括盈利能力以及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潜力等模块构成。因此在构建风险预警中,对于预警指标的选取应该是互补又不重复的,这样是为了更好全面综合反映高校财务的运营状况。

(二)构建高校的财务风险指标体系

在高校构建财务风险指标体系中,对于财务状况的总体失衡指标中,可以选取学校的货币资金支付率、银行存款保障率、事业基金可用率等;对于债务的风险评价指标中,可以根据高校的资产负债率、年末借款率等,判断高校存在的财务风险。其中,如果高校的资产负债率较低,那么高校的的净资产就多;如果高校中还本付息要用到学校的收入,并不是依靠固定资产,那么借债的比率越高,则财务上的风险也越大。对于高校的投资风险评价中,如果高校财务对于投资比例小,那么高校的财务风险也小;高校的资产负债比率中,如果高校的产业产权不明晰,那么高校的财务就将存在很多的风险;对于高校的产业速动比率,不仅能反映出高校的产业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比率,还可以反应出高校财务的风险状况。

根据以上财务风险指标体系,不仅可以从各方面反映出高校的财务风险,而且还可以准确定位高校中的财务风险,对于及时制止采取风险以及对风险预防都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此,检测高校风险预警体系,不仅可以及时概括高校中的风险,而且还可以及时规避财务中的风险,完善高校的财务风险管理措施,促进高校的发展。

六、结束语

由上可知,在社会竞争日益增多的今天,高校管理中也必将面临更多的财务风险,因此

通过构建财务风险评估体系,建设完善高校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为预测以及防范高校财务风险做好前提工作,降低高校财务风险的发生几率,为高校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王静静,崔玉卫,王艳秋.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民办高校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12)

财务风险评估的方法范文2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无法达到预期报酬的可能性。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种风险经济,它自身的风险性决定了企业作为参与市场经济竞争的主体,其自身的经营管理和财务活动不可避免具有一定程度的风险性,这也是现代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1]在目前中国市场经济发育尚不完备的关键转型期,由企业的财务风险所导致的后果对企业的伤害往往非常大,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财务管理人员认识到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对这一方面的加强必然会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提升企业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盈利水平。[2]因此,如何合理评估企业财务风险并有效防范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1制造型企业财务风险分类及指标体系构建

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有很多,但无论是从企业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引起的财务风险,还是公司内部治理不善引起的财务风险,这两者最终均可以在公司的各项财务状况中体现出来。[3]本研究根据制造型企业财务活动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结合现有学者对这类企业财务风险评估指标的相关研究,[4][5]从制造型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现金流量、运营能力以及成长能力等这五大方面进行财务风险评估指标的构建。其中,偿债能力用流动比例和资产负债率来计算;运营能力用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来计算;现金流量用净利润现金比例和销售现金比率来计算;盈利能力用资产净利率和销售净利率来计算;成长能力用总资产增长率和营业收入增长率来计算。

为了避免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以及得到较为可靠的计算结果,本研究在借鉴已有相关文献基础上,将AHP以及TOPSIS法结合起来对制造型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进行赋权,以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客观可信。

2基于AHP和TOPSIS法的财务风险评价原理及步骤

21采用AHP法确定权重系数

首先需要构建比较矩阵。在制造型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中,对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各个因素采用1-9标度法两两比较进行评分,可以构建一个评分矩阵。然后根据评分矩阵,采用方根法计算出特征根值。接着计算一致性指标值,检验评分矩阵的一致性。当一致性指标小于01时,评分矩阵才满足一致性检验,否则需要对矩阵做调整后再进行一致性检验。

22AHP―TOPSIS评价模型构建

首先对影响财务风险指标数据构建初始决策矩阵。然后对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标准化决策矩阵。再将该矩阵各个元素按列与AHP所确定的权重向量相乘,得到加权标准化决策矩阵。再计算正、负理想解,根据这个解再计算贴近度,最后,计算各参与方的综合评价结果向量,根据向量即可确定满足最靠近最优解的三家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大小。

3算例分析

各指标权重的确定。本文以江西赣州的A、B、C三家制造型企业为例进行分析,邀请五位财务方面的专家对这三家企业这五大方面对应的二级量化指标两两进行评分。经过计算,A、B、C这三家企业财务风险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现金流量、运营能力以及成长能力对应的权重比例分别为30814%、23736%、18337%、9748%和17365。然后计算二级指标对应的权重,计算结果表明,流动比例和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137%和3863%,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分别为5583%和4417%,净利润现金比例和销售现金比率分别为5369%和4631%,资产净利率和销售净利率分别为5837%和4163%,总资产增长率和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5642%和4358%。基于以上数据,可得到正、负理想解集合分别为:C+={0378,0289,0326},C-=?x0021,0046,0033?y。在?N近度方面,以偿债能力为例,A、B、C三家公司分别为0690、0573和0341。

最后,计算出A、B、C三家公司的财务风险的综合评判结果向量为:F=(0283,0317,0406),表明,C公司的财务风险在三家中最大,B公司次之,A公司相对最小。事实上,这一计算结果符合三家企业真实的财务风险评估结论。

财务风险评估的方法范文3

海外施工项目财务风险控制措施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这主要体现在进行风险评估、优化操作模式、扩宽融资渠道、增强资金安全性等环节。以下从几个方面出发,对海外施工项目财务风险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

(一)进行风险评估

进行风险评估是海外施工项目财务风险控制措施的基础和前提。在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加强监管,从而能够更好地建立健全海外项目风险评估制度。除此之外,在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中,海外施工企业在进行海外项目投标工作之前,应当注重对于所在国可能面临的政治风险和其他系统性风险做出合理的评估,并且在这一过程中综合的考虑经济因素、地区因素及技术风险等不同类型的风险因素,从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海外施工项目财务风险控制措施应用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优化操作模式

优化操作模式对于海外施工项目财务风险控制措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优化操作模式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通过进一步的细化外汇业务操作方法,可以更好地利用多种手段降低外汇风险。除此之外,在优化操作模式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采用选择适当的计价货币并且进行收支冲销,或者是提前或推迟支付。与此同时通过及利用衍生金融工具等方式来对于非系统性的财务风险进行合理的转移和规避。另外,在优化操作模式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当注重在工程招标和签订合同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汇率变动带来的影响,从而能够尽可能的在签订合同时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利益,并且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海外施工项目财务风险控制措施应用效率的持续提升。

(三)扩宽融资渠道

扩宽融资渠道是海外施工项目财务风险控制措施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扩宽融资渠道的过程中企业应当注重加强工程款清收管理和资金预算管理工作。除此之外,在扩宽融资渠道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进行足量的项目前期的准备工作来确保银行能够保函支付的保证金并且能够支付工程物资款需要企业垫付大量的资金,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在业主工程款支付滞后时可能出现的施工企业资金链断裂风险,最终能够在此基础上促进海外施工项目财务风险控制措施应用可靠性的不断进步。

(四)增强资金安全性

增强资金安全性是海外施工项目财务风险控制措施的重中之重。在增强资金安全性的过程中,海外施工企业应当注重加强与国内银行机构的联系并且做好国内项目的资金集中工作,从而能够最大限度的增加企业的授信额度。除此之外,在增强资金安全性的过程中,海外施工企业应当注重充分利用银行信贷的优惠政策并且及时的减少财务费用。另外,在增强资金安全性的过程中,海外施工企业应当注重寻找可靠的合作单位或联营单位,从而能够更好地分散经营风险并且还能够获得实施项目的资金保障。从而能够在缓解保证金压力的同时促进海外施工项目财务风险控制措施应用精确性的日益进步。

二、结束语

财务风险评估的方法范文4

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化为不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在供应链体系中,如果某一成员企业处于不健康的财务状况,可能会影响整个供应链条的财务风险,甚至导致链条的资金流断裂。考虑供应链核心企业受上下游企业和整个链条的影响及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特点,构建了其财务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引入信息熵法,摆脱对人为主观赋权的依赖,建立了不同生命周期条件下供应链核心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所需样本量较小,可以充分选取与被评估企业具有相似特征企业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因此计算出的指标权重更加客观、具有针对性,可以得到较为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结果。

【关键词】

供应链;财务风险;信息熵;生命周期

对ERP和供应链的日益依赖使企业更加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此同时也使企业受到财务风险威胁的概率增加,因此财务风险研究的重要性日渐增强。一些学者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含义作了界定,也有学者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了定量评估,但多集中于对财务预警的探讨。纵观现有财务预警模型,虽然模型的预测准确率一直在提高,但由于财务预警模型都需要使用大量的样本数据来进行模型的建立,而不同公司的特点不尽相同,用大量公司数据得出的模型往往不能体现所要预测企业的特点,对预测企业并不具有针对性,因此预测结果也就差强人意。供应链作为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体的功能网络结构,在给企业带来竞争与效益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风险,且由于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所表现出的特点不尽相同,有必要从生命周期角度来探讨企业的财务风险。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从生命周期视角出发,不同阶段下企业的治理方式、管理风格和财务特点都不尽相同,因此财务风险评估的指标应该充分考虑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不同特点。企业从发起成立到最后消亡的过程为生命周期,对其不同阶段的划分一直没有一致性的答案。本文考虑到作为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其规模基本比较成熟稳定,不可能是处于初创期的,故将供应链核心企业的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一)成长期阶段的指标选取处于这一阶段的企业更注重成长性,如销售收入的增加、市场份额的扩大以及新产品的研发等。企业为实现产品研发、市场拓展等竞争战略一般会采用债券、贷款等方式融资,较低的利润率和较高的负债会导致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等财务指标较差,而此时由于有较小的利润空间,短期偿债能力较好。此外,因企业还处于成长期,无力进行多元化的投资,故投资情况在此阶段不是评价企业财务风险高低的主要方面,且企业规模还没有完全成熟稳定,营运能力和成本费用水平均不如成熟期企业理想。与此同时,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对外部政治经济及市场环境变化所带来的风险抵御能力较差,且由于企业实力的限制,即使是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其在上下游企业间也无法处于绝对优势,尤其对于成长期的企业,供应链的稳定性、信息共享性及其所面临的环境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重要影响。因此,在评估此阶段的财务状况时主要选择表1所示的财务指标。

(二)成熟期阶段的指标选取进入成熟期的企业销售和利润两手抓,相比成长期不惜代价进行市场营销抢占市场份额,企业更注重稳定的市场份额和较高的利润增长。因此,成熟期企业的市场份额和企业各种能力水平已保持稳定,更注重对已有成绩的保持,尤其是盈利水平的保持。此时企业的偿债能力,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会显著提高,筹资能力和投资能力方面的财务指标非常好且有较好的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及成本费用控制能力。此时企业对外部风险的抵御能力较强,但仍难免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成熟期的企业由于其实力已比较强,往往在供应链中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所以,此时供应链的健康性除了受行业生命周期等的影响外,往往由核心企业对供应链的组织、协调力度所决定。因此在预测评估这个阶段的财务状况时主要选择如表2所示的财务指标。

(三)衰退期阶段的指标选取这一阶段的企业市场份额萎缩,投资项目盈利下降,营运能力减弱,资金流处于不断减少的状态。产品过时加之资源配置减少,企业的经营规模逐渐萎缩,市场占有率逐渐下滑。由此引发企业的利润率下降甚至严重亏损,资金流入越来越不足以弥补支出,部分债权人为避免损失而要求提前行使债权。企业积累的资金大多用来偿债而不是生产经营,经营流入越来越少,伴随着企业的财务状况日益恶化。因此,此阶段企业应精简机构,节约成本支出,同时不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的下降和企业成长能力指标的下降,都是衰退期企业的显著标志。此时,处于衰退期的企业已无心管理供应链且自身已比较脆弱,供应链的稳定性主要依靠联盟契约来继续维持,但供应链的信息共享度依然很重要。此外,此时的企业受行业及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变得更大。因此,在预测评估这个阶段的财务状况时主要选择如表3所示的财务指标。

二、财务风险评估流程

确定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的评估指标后,引入信息熵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估。

(一)确定样本的生命周期阶段对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方法有很多,本文采用销售增长率为衡量指标,以三年为一个阶段,如果企业两个阶段的销售增长率均大于行业平均销售增长率,则该企业为成长期企业(如果企业在前一个阶段的销售增长率略低于行业销售增长率,但是在第二个阶段高于行业增长率,则认为该企业也处于成长期);如果企业在前一个阶段的销售增长率高于行业平均销售增长率,而后一阶段等于或略低于行业销售增长率,则认为该企业处于成熟期;如果企业在两个阶段的销售增长率都低于行业销售增长率,则该企业处于衰退期。

(二)评价指标的选取设所选定的处于同一生命周期阶段的观测样本数据为m,收集m样本的n个指标数据,由样本原始数据可得矩阵。

(三)数据的趋同化和标准化处理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所表征对象的属性和量纲均不相同,无法直接比较。为了进行对比,首先应对全部指标进行趋同化,使其具有可比性;然后,将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以消除观测量纲与数量级差异的影响;另外,为避免求熵值时出现对数无意义的状况,通过数据平移来进行数据的非负化处理。采用极差标准化方法的表达式如下。

(四)计算指标的熵值其中,Ej为熵值;pi,j为相对比重;ri,j为第i个样本第j项评价指标标准化之后的值,是一个无量纲的数值。

(五)计算指标的差异系数差异系数表示某一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的作用,差异系数值越大,表示该指标在评价中起到的作用越大。

(六)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权重是利用指标的差异系数来衡量某一指标在风险评估模型中的重要程度,权重越大,表示该指标对风险水平的影响程度越大。第j项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方法如下。

三、实例分析

下文以处于成熟期的企业为样本,应用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对供应链核心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估。

(一)样本选取与生命周期阶段划分由于信息熵法对样本的数量要求不高,故本文从制造业中选取12家处于成熟期的上市公司,且为了建立对评估企业具有针对性的模型,所选取的12家企业在资产规模、治理结构等方面都比较相近。采用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方法找出如下处于成熟期的企业12家:C1深圳中华自行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C2青岛海尔、C3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C4西北轴承股份有限公司、C5江苏江淮动力股份有限公司、C6山东威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C7宁波华翔电子股份有限公司、C8软控股份有限公司、C9广州御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10江苏中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C11江苏通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12广东华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二)评价指标的构建根据以上分析,选取成熟期所需16个指标。其中,x1为速动比率,x2为已获利息倍数,x3为销售利润率,x4为总资产周转率,x5为年投资收益率,x6为年投资回收率,x7为流动比率,x8为资产负债率,x9为核心企业对供应链的组织力度,x10为存货周转率,x11为资产净利率,x12为应收账款周转率,x13为信息共享度,x14为积极的预警程序,x15销售收入占所在行业百分比,x16为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率百分比。

(三)数据的同趋化和标准化处理本文所建立的供应链财务风险评估模型,指标值越大,表示财务风险越小,因此在评估指标体系中只有资产负债率为负效应指标,其指标值越大,说明财务风险越大,而其余正效应指标则相反。

(四)确定熵值和熵权计算各指标的熵值和熵权。各指标熵权如表5所示。

(五)计算核心企业财务风险将熵权与各熵值相乘,计算得各企业的风险水平如表6所示。从结果中可以看到,处于危机中的为C4西北轴

承,该家公司于2007年被ST(特别处理),而财务风险最小的为C2青岛海尔,其财务表现一直非常好,可见本文所提出的生命周期视角下基于信息熵法的供应链核心企业财务风险评估模型准确性较高。

四、结论

生命周期视角下,企业处于不同的阶段会有不同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路径,相应的组织结构、管理风格也不尽相同,企业各个阶段的财务特征也随其发生变化。因此,基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对更为复杂的供应链条件下核心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尤为重要。而以往的财务预警模型由于需要大量的样本数据,导致其所建立的模型对所评估企业缺乏针对性。本文所提出的基于信息熵法的评估模型,所需样本数据较少,能充分选取与所要评估企业相似的企业数据进行建模,从而使模型更具针对性,进而准确率增加,并且较有效地消除了人为赋权的主观因素,结合实例分析可以看出,在样本数量较小的情况下评价结果依然比较准确。

【主要参考文献】

[1]王艳平,韩峰.供应链生命周期中的核心企业风险分析[J].经济管理,2004(12):18-22.

[2]徐晓燕.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诊断方法[J].预测,2004(4):61-64.

[3]杨秀梅.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风险预测[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8,32(6):115-121.

[4]李凡.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财务风险评估指标选择[J].商业经济,2010(10):34-36.

财务风险评估的方法范文5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体系 框架设计 构建

我国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财务管理信息失真、经营过程违法以及企业集团的倒塌等事件的不断涌现,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认为是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缺失有关。例如银广夏财务虚构事件、琼民源证券欺诈案件、郑州亚细亚的商站、明星电力的资金黑洞都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有密切联系。因此,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现已发展成为企业化解财务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强化了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对提升财务信息数据的真实性、完善企业治理结构以及有效预防和控制企业财务风险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很多国际性大型企业已将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作为企业治理的重要方法,相关方面的研究也为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提供了基础和方法。2000年我国新修订了《会计法》,2001年后连续了有关内部控制管理的规范性文件,2008年修订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7年财政部又在企业内征求意见稿,重新修正了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和十七项具体规定,对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原因作了详细阐述和分析。这一系列政策文件的陆续出台,表明内部控制已受到我国政府部门的强烈关注。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意识也越来越激烈,随之也不断提升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但从我国企业目前现状来看,其财务风险意识并未与财务风险同步提升,在财务风险预防管理中也没有有效的应对策略。因此,本文从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相关性入手,阐述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之间的传导机制,提出如何通过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来防范财务风险的管理策略,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

本文试图构建适用于我国企业进行财务风险防范的内部控制体系,文献梳理主要从国内外两部分展开,总结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相关性,为本文研究框架的建立奠定基础。另外,也对相关学者提出的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相结合的策略进行梳理,来借鉴相关学者研究的成果与不足,从而引发本文研究的主题并进行深入探讨。

(一)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大部分学者是从财务管理的审计角度来研究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例如如何提升审计的效率、如何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如何有效明确财务管理责任等,与此相关的研究有:Lee T.A曾在1971年对企业内部控制开展研究时指出,财务管理应该与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一起研究,同时他也对十七世纪前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也作了相关梳理,指出内部控制是否得当与财务管理联系非常密切。Lawrence R.Dicksee (1957)是较早研究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学者之一,他很早就发现若企业财务信息不准确、不完整及企业财务信息不及时会直接导致企业内部控制不足的问题产生,应对企业中不规范的财务管理行为进行监督和惩罚。此外,也指出企业在运宫过程中应设计好内部控制体系,完善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以便获得及时、准确、可靠的财务信息。Beaver(1995)也曾指出企业内部控制与会计管理、财务风险的发生有很大相关性。财会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度可用于检验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对于提升企业营运效率、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程度以及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有很重要作用①。Ross.Westerfield.Jordan(1995)认为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因为企业的负债规模无法实现有效控制而产生的一种权益风险,即如果企业控制不好自身债务的规模,会直接提升企业股东的风险程度,这也表明企业财务风险与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密切相关②。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的焦点主要在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相关性上,总体而言相关研究较少。何庆光、王玉梅(2004)也从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相关性出发,研究后指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除包含管理控制外,还应包括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财务控制,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建立财务风险的预警机制,制定应对财务风险管理的各种措施③。朱其俊、苍玉霞(2004)从上市企业的内部控制完善策略出发,指出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应与内部控制体系有效结合,一方面要加强对其内部控制体系的监督与评价机制,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控制体系的法律机制建设④。鄂秀丽(2008)则是采用了计量学模型,随机选择了114户大型国有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与企业的财务风险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具体分析,为今后相关方面的定量研究指明了新的研究视角。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随着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体系的加强与完善也开始朝正常化发展,即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对财务风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内部控制体系越完善,财务风险程度越低⑤。如黄秋菊(2014)基于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风险的相关性分析后指出,二者之间存在很多问题,第一,容易混淆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关系。企业管理者一般认为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问题是相同的过程,而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其实是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方面,二者有本质的区别。第二,经常忽视财务风险的管理,而过于注重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企业管理者一般倾向于将注意力放在细小的日常管理控制上,浪费了管理资源,而忽视了企业潜在的财务风险管理。第三,在重视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却忽视了执行内部控制的效果,对于企业存在的机遇与风险无法及时和正确的把控,致使企业易于陷于沉重财务危机之中⑥。

(三)研究述评

通过以上国内外文献梳理发现,无论是从微观角度还是从宏观角度切入研究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关系,国外对于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相对国内来说更早,且研究成果更多。一般企业都已有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与风险管理策略,而我国还需要吸取国外的研究理论和实践经验。

国内大部分研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仍然停留在企业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上,缺乏系统的内部控制管理框架或体系的探讨。二是相关研究数量不多,基本都是通过对内部控制管理的研究,指出内部控制管理的建设有助于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结论。因此,如何从财务风险视角构建符合我国企业特征,且管理体系较严密、管理层次较分明的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是非常有意义、非常迫切的。

二、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框架设计与构建

(一)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框架设计

本文将依据企业内部控制设计的基本原则,以目标导向为目标,结合上述研究成果,运用规范的研究方法,将内部控制的着眼点与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各种风险点相结合,将其融合到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和各项业务活动之中。因此,本文研究内容涉及企业管理层级的内部控制与企业业务活动层级的内部控制,围绕这两方面首先明确内部控制的目标,然后再寻找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点,构建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框架。试图以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为基础,构建基于财务风险中管理更全面、逻辑更严密的内部控制体系。

(二)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框架构建

鉴于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与财务风险管理过程均是系统的、全面的、复杂的过程,因此可结合我国最新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9)中提出的建立与实施有效控制的五大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来展开分析。

本文将着重探讨构建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框架结构,主要包括五大子系统:第一是完善的内部环境子系统,第二全面的财务风险评估子系统,第三是良好的控制活动子系统,第四是沟通顺畅的信息子系统,第五是有效的内部监督子系统。本文将从这五个子系统分析其构建的内容与解决方法⑦。

(1)完善的内部环境子系统。考虑到企业经营活动中容易产生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等内部人控制问题,使财务风险控制点应放在对内部环境的完善上,如对管理者、员工的激励机制、管理者与员工的良好关系建立等方面。因此企业内部控制成效的重点在于营造一种良好的人文内部环境,其中的关键就在于企业员工的素质水平。员工的素质水平由忠诚、勤劳、高效、正直等因素构成。一般来说,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能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员工的素质高低。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制度对于提升内部员工的素质水平、对于内部员工是否能高效地执行内部控制政策有决定性影响。

为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环境子系统,企业首先应从完善自身的人力资源制度着手,如定期对内部员工进行专业的业务培训,定期对员工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也可以实行工作职位丰富化或岗位轮换制度,同时在这些环节要实施经常的、及时地奖惩措施,让员工意识到高效的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结果。此外,还要加强企业文化塑造,为员工提供良好的价值观导向,让员工从意识、行为上自觉地融入文化塑造中。

(2)全面的财务风险评估子系统。根据我国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9)可知,明确规定了企业应根据企业的内部控制目标及时地实施财务风险评估。在开展风险评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区分企业内部财务风险和企业外部的财务风险,并同时确定内外部风险的承受水平,对企业预见到的各种风险水平进行分析和确定控制的优先顺序,为全面的财务风险评估子系统的建立奠定基础。

一般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可通过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分析企业的经营过程、企业现金流量支出等环节来识别。然后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企业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种财务风险,再在上述环节分析的过程中选择关键的财务风险指标,构建企业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子系统。在风险评估子系统中,风险预警是其中的重要评估要素,如果能从预警系统中获取及时地信息并做出准确判断,企业才能通过对关键财务风险点的分析做好风险规避,实现对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⑧。

(3)良好的控制活动子系统。根据前面的风险评估子系统的评估结果,需要建立良好的控制活动子系统,即通过采取及时地控制方式,将企业财务风险控制在可以承受的水平之间。为了有效执行这个控制系统,企业首先需要针对关键的财务风险点来设计相应的控制应对策略,因此,控制活动子系统的主要任务就是关键的财务风险控制点。

一般我们可以根据企业的经营过程和财务管理环节,将财务活动划分为资本筹资、投资、资本运营、资本回收等活动,对针对这些活动需要具体设计相应的内部控制策略:如各环节职务单独控制、财务授权与审核控制、财务系统控制、财务资金控制、财务预算控制、企业营运分析控制以及培训考核控制等⑨。

(4)沟通顺畅的信息子系统。根据我国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9)可知,企业应当建立沟通顺畅的信息子系统,明确企业内部控制所需的各方信息的收集、传递等程序,同时也要确保企业内部能对这些信息开展及时有沟通,以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企业所获取的信息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与企业外部,以及企业经营活动中反映出来的各种财务信息。这顺畅的沟通主要是指导能够及时准备在将各种财务信息在企业内部以及从企业内部传递到企业外部相关的部门及相关员工,如此才能促进企业内部和企业外部的评估、控制、监督环节。此外,沟通顺畅的信息子系统还需要从沟通的环境、沟通的方式和手段、沟通的渠道等方面来保证信息的畅通传递。如加强企业内部ERP系统建立、建设统一的信息数据化平台、提升财务人员专业素质等。只有建立沟通顺畅的信息子系统,才能为有效的内部监督实施提供保障。

(5)有效的内部监督子系统。《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2009)也明确了企业应该制定内部监督制度,对企业内部监督的责任、权利、程序及方法要求都给出了具体的规定。企业内部监督的实质是对企业内部管理及财务风险评估等制度执行质量的一个评价过程。在内部监督子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内部审计的监督。内部审计监督是指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以及内部控制体系的评价系统的有效性进行检查。从一般企业的管理实践来看,企业内部的审计监督应对董事会负责,这样能防止企业内部人控制掌权、防止董事会职责和权利弱化等现象的产生,同时指导企业的业务活动也能对董事会形成某种程度的牵制,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内部监督子系统。为加强有效的内部监督的可执行度,将其分为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及企业发展战略,结合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活动、业务流程、财务风险管理等开展不同类型内部监督活动。

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与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尤其是对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而言更是如此。在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经常会面临一系列的财务风险问题,

其风险管理主体、风险控制程度以及风险处理策略一般很难达到科学、有效的水平,因此需要从财务风险的角度出发,去构建一个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来控制与处理各种财务风险。本文正是基于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研究,侧重于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力求从财务活动的业务过程中构建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我们基于财务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体系主要由完善的内部环境、全面的财务风险评估、良好的控制活动、沟通顺畅的信息以及有效的内部监督五个子系统构成,这五个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旨在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防范企业的各种财务风险产生。

注释:

① Beaver HW,Risk management,Problems and Solutions,New york,McGraw―Hill,Inc,1995

② Ross.Westerfield.Jordan, Fundamentals of Corporate Finance, 1995.

③ 何庆光,王玉梅. 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的防范和化解[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2): 34-56.

④ 朱其俊,苍玉霞.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与风险防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4:23-45.

⑤ 鄂秀丽. 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29-36.

⑥ 黄秋菊. 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有关问题的探讨[J]. 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3:66-72.

⑦ 陈岚. 基于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研究[D].贵州大学,2011:26-29.

财务风险评估的方法范文6

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模式是企业扩大规模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企业在进行多元化经营的过程当中,往往会伴随着一定的财务风险。我国很多企业在多元化经营的过程中都以失败告终,在财务风险方面缺乏很好的认识和防范。本文介绍了财务风险的种类及其主要表现形式;针对其特点,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评估;进而提出了企业多元化经营财务风险控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财务风险;多元化经营;企业集团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企业多元化失败的案例很多,其中很大比例是因为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不当而导致决策失误,最终企业破产。而这些失败案例中很大一部分是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失败造成的。在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时,则会存在更多潜在风险,所以企业集团在多元化经营的过程中要做好财务风险分析,并对可能产生的风险进行评估,进而做好风险防控。

1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等环节中都存在可能的财务风险,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在其本身的复杂情况下,伴随着更为复杂的财务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类:

1.1负债风险负债风险是指由于负债规模或负债比例的因素,致使集团收益偏离预期值的可能性。目前,在我国不够发达的资本市场中,借助资本市场的程序化权益性融资很难及时、有效地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所以企业集团不得不因为大量的资金需求进行高负债经营。

1.2资产分散化风险企业集团的资产有限,若企业内生产经营单位的分散度过高,就容易失去主要产品、主营业务已获得的竞争优势。资产分散化风险是指由于多元化经营而导致企业集团失去原有竞争市场和优势的可能性。

1.3内部资本市场风险内部资本市场风险是指公司内部的资金从投资机会较多、净现值较多的部门流向投资机会较少、净现值为负的部门的可能性。内部资源分配的不合理会从一开始对企业的经营是否良好运行埋下伏笔,导致信息不畅。

2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的财务风险评估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且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是其影响因素更加复杂多变,所以必须充分认识、了解其表现形式,正确评估财务风险状况,制定适当、有效的风险防控措施,从而规避财务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从根本降低财务风险。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财务风险评估的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影响因素多,且较为复杂;二是财务风险的概率难以准确定量。在对财务风险评估时,定量的财务指标值具有局限性,在实际操作中不能单纯由定量的财务指标值来判断其财务风险状况,必须在运用定量的财务指标值同时,评价企业集团的内外部经营环境。所以在做财务风险管理决策的过程中,更加强调通过定量指标值与定性因素的综合分析来评判企业集团的财务风险。

3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财务风险防范的建议

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过程频繁且复杂,稍有不慎,可能某个小环节出现问题,甚至会给整个企业集团的经营状况产生很大的风险,所以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要考虑的方面很多,同时更要防微杜渐,做好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财务风险的防范对策。

3.1优化负债结构负债不仅是企业快速筹资的策略之一,而且可以提高权益资本收益水平,但同时也可能使企业存在更大的财务风险,严重时甚至导致破产。因此,要控制好各种负债的规模及比重,既要确保及时清偿债务,又要做到债务成本最小化,且资本收益率高于举债利率。企业集团应通过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对财务风险进行及时、全面的综合分析,制定有效的负债管理方案,控制集团负债的度,优化负债结构,保证整个集团的资金链完整并创造更大的收益。

3.2完善内部资本市场内部资本市场是指由企业集团各成员企业参与的企业集团内部形成的资本融通市场。企业集团多元化经营要兼顾各个集团成员的发展经营情况,很好的了解集团成员在整个企业集团中所处的一个位置,合理的利用企业集团的资源,做到物有所用,使企业集团的各个集团成员能在合理的资源配置下良性运转。很好的完善内部资本市场,充分利用企业集团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