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医学对人类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动物医学对人类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动物医学对人类的意义

动物医学对人类的意义范文1

直立与疾病

一般地说,人的生理同直立姿势的不适应性,在青壮年时期不甚明显,到了中老年时期就会越来越明显。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的进化史:从和卵子的形成、和卵子的结合及其在母体中的演化,到出生后由手脚会动、爬行,发展到会直立行走,然后由幼年至壮年,由壮年至老年直至死亡、尸体腐烂后分解为无机物回归大自然,人类个体百年左右的生命史演绎了几十亿年的物质演化史。

哲学和生命科学的大量论据,有力地说明了这样的一个事实:人的生理还远未能完全适应直立姿势,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型疾病,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一系列的生理风险。与动物相比,直立使人的一些关节部位,如颈椎、腰椎、膝关节、髁关节负荷加重,容易引发这些部位的病变。颈椎增生、腰椎增生、膝关节骨刺、髁关节骨刺等等,是人类的常见病、多发病。

尤其是腰部,直立把动物的腰和后肢之间的90°角拉成180°角,使脊椎最下端的几节腰椎承受整个上半身的重量,这种改变对人体的腰椎和下肢是很“残酷”的。人的腿不得不要负担全身的重量。在我国,民间就流传着“人老腰先老”、“人老腿先老”的俗语,足见腰和腿的衰退比其他部位要快;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到处都可看到摇着轮椅的老人。显而易见,这是由于直立姿势加重了腰和腿脚的负担。尽管腰和腿脚也产生较大的进化和功能的改变,但还是未能完全适应这种加重了的负荷。人类的近亲哺乳动物和远亲爬行动物,显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由于直立,人类比动物更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直立姿势必然会对血液循环以及体液流动产生复杂而微妙的影响。例如,人的心脏要克服地心吸引力把血液输送到直立着的身体的各个部位,其难度肯定比未直立时要大得多。脑缺血、下肢静脉曲张、心脏肥大、心律不齐、心肌劳损、心力衰竭、高血压、中风以及脑溢血等疾病,都同人的生理与直立姿势的不适应性有关。而动物即便有这类疾病,其发病率也必定比人类低得多。直立姿势还会使人类容易发生内脏下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小肠下垂等是人类独有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毫无疑问,动物不会患有这些疾病。

就连人类牙齿的衰老与口腔疾病,也反映出人的生理同直立姿势的不适应性。在正常情况下,人类的牙齿总是下颚的先开始脱落。这是因为,直立姿势使人在吃东西和说话时,下牙必须不断克服地球的重力向上运动,下腭牙齿比上腭牙齿老化得要快一些。同时,由于地球重力的作用,食物的残渣余孽会更多地集落在下牙的根部,细菌分解这些碎屑时就会对下牙造成腐蚀作用。

爬行和屈体卧姿健身

在过去的几十万年中,人类虽然并未认识到许多疾病是由人的直立姿势同生理的不适应造成的,但是却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千方百计地去战胜这些疾病,积累了大量的治疗手段和方法。现在,有一门称为“达尔文医学”的新医学和治疗方法,为人们揭示了人的生理同直立姿势的不适应性是许多生理性疾病产生的根本原因。

其中的要点在于,以药物、器械和其他各种疗法减轻或缓解人的直立姿势同生理的不适应性。在这门新医学中,“爬行疗法”无疑占有重要的地位。经常性地模仿陆生哺乳动物的行姿和卧姿,对上述提到的各种生理性疾病都会有明显的疗效。这不仅仅是理论预期,实际上已为医疗实践所证实。我国历史上的隋代太医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对模仿动物的姿势和动作以治疗各种疾病已有较为详细的记载。特别是明朝人所缉之道教总集《道藏》中,保存有历朝历代各家各派的“导引术”,许多“导引术”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模仿动物的姿势和动作以达到健身祛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近几年来,英国流行“爬行疗法”,据称此种疗法对许多慢性病和老年病皆有显著疗效。在巴西,老人中掀起了“爬行热”,那些身患颈椎增生、腰椎增生、哮喘、动脉硬化、冠心病、内脏下垂、内分泌失调、消化功能紊乱、失眠、痔疮等病症的老年人,纷纷在家中的地板上练爬行。佛教信众在家礼佛拜佛的弯腰屈膝运动,使得此类人群上述疾病的患病率极低。事实上,爬行运动已经日渐盛行,它不仅对健身防病大有裨益,而且可以治疗和缓解20余种老年病。

以达尔文医学理论作指导,还可以创立一种新的养生学,即养成合理的饮食起居习惯和健身活动方式,以减轻和缓解人的生理同直立姿势的不适应性的养生学。在这门新的养生学中,“爬行健身法”应占有一席之地。这就是说,减轻和缓解人的直立姿势与生理的不适应性带来的诸多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办法就是经常“回复”到人类的近亲――陆生哺乳动物的姿势,经常模仿它们的起、行、坐、卧,尤其是经常模仿它们的行走。

这样的爬行健身法,在中国历史上早就有过。我国古代名医华佗模仿一些动物的姿势动作,编创出“五禽戏”,用以祛病健身。华佗的弟子吴普由于坚持做“五禽戏”,“年九十余,耳聪目明,齿牙完坚”。“五禽戏”强调“四肢距地”、“两手抱膝”等动作。华佗虽然不懂生物进化论,更不知道人的生理与直立姿势的不适应性,但是他的这套“五禽戏”却暗含这些科学道理。“五禽戏”从三国到元明,流行了1000多年。“爬行健身法”的要旨,就是所有动作必须尽可能地模仿陆生哺乳动物,尽量使身体与地表保持平行,使四肢与身体尽量保持90°角。

人与地的和谐

2000多年前古希腊神话“斯芬克司之迷”说道:人是早上四条腿、中午两条腿、下午三条腿的动物。这是人类进化史的一个缩影:即婴儿时用四肢爬行、到青壮年用两条腿直立行走、再到老年时撑着拐杖行走。这种变化周期与人类进化的阶段是互相吻合的。同时,也从人类学和生态学的角度证明了直立姿势与生命运动周期的不适应性。

动物医学对人类的意义范文2

1微生态学与微生物学的关系

微生态学是这几年不断发展的一门学科,它的首次出现是在1977年由一名德国博士VolkerRush提出的,他认为微生态学是相对于生态学的一种较为微观的表现,并且他还对微生态下了一个定义:微生态学是停留在分子水平或者细胞水平上的生态学。因此,微生态学是一种相对于生态学的一种较为微观的更加深层次的表现形式。微生态学以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和宿主与微生物之间环境与生态之间的关系为其研究范畴的,而为生态学的涉及领域主要在微生态学的结构关系,微生态体系的平衡与失调以及微生态学的防治等领域展开科学研究与探讨。微生态学是在吸收微生物学的基础上对其生态学理论进行研究创新而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学科,而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特征、新陈代新以及遗传进化等自然界生存与繁衍的一门学科,微生物学的最直接应用就是利用自然界的微生物关系来促进社会生产需要,通过对微生物的研究从而不断将那些对人类有害的微生物进行消灭或者改造,从而不断的为人类的生存安全服务,微生物学虽然涉及到了生物关系的问题,但是其研究问题的重点是微生物活动和生存规律,而生态学研究的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它所反映的是各个生命体系与自然环境之间以及与人类生命生存环境之间某种相互作用关系。生态学是在关系的问题上进行研究和探讨,从关系的角度去探索生物、生态以及人类之间的要素联系,微生态学与微生物学之间具有较为紧密的关系,其涉及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认识自然提高医学认识水平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2微生物学与医学微生物学的关系

医学微生物学是微生物学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把病原微生物与人类的各种疾病为其研究对象,医学微生物学与传染病以及各种感染性传染病的医学实践和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还和人类社会的卫生防预和疾病预防有着重要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领域特别是分子生物学领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开始揭示分子领域的微生物学的生命现象和特征,并且解决了许多以前不能解决的生物现象问题,微生物的生命特征在分子生物学的领域下不断地被揭示,因此在临床卫生学诊断上也进入到了分子领域,因此,分子生物学在应用上推动了临床微生物学的发展。而分子生物学在医学分类上还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但是它在认识领域和技术指导上处于主导地位,分子生物学在实际应用上适合各个领域的发展,分子生物学也有效的推动了人类对生命的认识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但是它还是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人们可以通过对基因和蛋白质的研究创新,弄清疾病和微生物之间的特殊关系,但是这些研究和临床实践仍然不能解决很多疾病临床和实践的关系问题,不能较好的拿来用在临床实践当中去,而随着微生态学和微生物学的发展,对医学领域提出了新的认识和观念,对推动医学生物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3微生态学对医学生物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微生态的发展为医学生物学的发展注入的新的活力,为人们认识疾病本质开辟了新的道路,指出了新的方法,随着医学领域的不断完善,医学领域开始从传统单一的医学模式向多元化的医学模式转变,微生态学与医学微生物在医学领域的关系极为密切,微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对微生物学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3.1微生态学对病因学的启示

在传统的医学领域中,表现为引起一种疾病的病因只有一种,著名的医学家郭霍法则是这样认为的,特殊病原菌应该在同一种疾病中进行查询,在健康者身上是查不到的,并且这种特殊的病原菌经过分离能够得到纯培养,而这种纯培养如果接触到一些容易感染的动物,在动物身上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病症。这个法则一直被人们理解接受。从微生态学的角度看,地球上根本就不存在病原微生物,按照这种观点,微生态学就没有所谓的病原菌和非病原菌的概念陈述,任何的微生物都是具有独立生存能力的种群,之所以会引起疾病是因为某种微生物链在一定的环境下被打破所致,在某种情况下,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取决于微生态的某种状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饮食习惯、心理状态已经生存环境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引起微生态的失衡,从而引起疾病的发生,而在临床上也发生着许多正常微生物群被感染的实例。

3.2疾病预防的认知

运用微生态失调原理对微生态失调的现象进行调整是防治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方式,而在我们身边常见的微生态制剂就是运用以感染的方法来治疗已经被感染的病原体,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随着医学领域技术的不断完善,我国微生态制剂领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而随着其在医学领域的不断运用,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医药领域的一个新亮点。

4结语

动物医学对人类的意义范文3

——牛津大学伦理学家朱莉安·萨福勒斯库

从人类胚胎干细胞中培育出血液细胞。

马丁·伊万斯从老鼠体内提取出胚胎干细胞,获得2007年诺贝尔奖。

詹姆斯·托马斯从试管受精被遗弃的胚囊中提取出胚胎干细胞。

山中伸弥及其团队使用病毒把DNA转移到细胞核中,将老鼠皮肤细胞重新编程变成干细胞。这是第一批诱导多功能干细胞。

山中伸弥等人演示,人类皮肤细胞也可以生成诱导多功能干细胞。

培育出第一批人类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系列。

科学家演示,不需要病毒来生成诱导多功能干细胞。

制图 赵佳峰

挖掘干细胞能力的历程

吴挺

英国的约翰·戈登在蝌蚪和青蛙间转换DNA,“克隆”出了第一只动物——青蛙;日本的山中伸弥利用戈登的理念,将普通皮肤重新“变回”多能干细胞……两人昨天借此共同分享了201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在当天的一份声明中说,两位科学家因“发现成熟细胞可以被重新编程为多功能的干细胞(即诱导多功能干细胞)”而获奖,这些突破性的研究完全改变了人类对自身发展和细胞分化的认识,现在人们知道已分化的特定细胞不一定仅局限于其专门的状态。随着教科书的改写,新的相关领域研究也被确立。通过对人体细胞的重新编程,科学家开辟出了疾病研究的新途径,并为疾病治疗找到了新突破口。

牛津大学伦理学家朱莉安·萨福勒斯库则表示,“这不仅是科学的一大飞跃,也是人类的一大飞跃——山中伸弥与约翰·戈登展示了如何符合伦理地运用科学。山中严肃地对待了人们对干细胞研究在伦理问题上的担忧,把研究方法修改为所有人能接受的途径。他不仅应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还应获得诺贝尔伦理学奖。”

随着医学奖的揭晓,诺贝尔各大奖项在本周将逐一出炉,世界多个领域的顶级学者将陆续走入全球聚光灯下。

发现细胞特化可逆性

1933年10月2日出生的戈登主要以在细胞核移植与克隆方面的先驱性研究而知名。上世纪50年代,戈登在一个经典的青蛙体内实验中发现了“细胞的特化是可逆的”这一颠覆性的结论:他用来自成熟的肠细胞的细胞核在卵细胞内替换掉了不成熟的细胞核,这一修改后的卵细胞最终仍发育成一只正常的蝌蚪。蝌蚪的分化细胞的细胞核在移植进入卵母细胞质中后,能指导卵细胞发育为性成熟成体青蛙。

这一实验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首次证实了已分化细胞的基因组可通过核移植技术将其重新转化为具有多能性的细胞。戈登的这一工作为1996年首只克隆羊多莉的诞生开辟了道路。

日本第19个诺贝尔奖

十年后,戈登的实验还为日本生物学家山中伸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但后者采用了完全相反的一种试验路径。与戈登在实验中将基因信息转入到卵细胞不同,山中伸弥反过来把基因注入皮肤细胞,进而将它们转变为干细胞,由此重新变成特化细胞。

2006年8月,日本京都大学的山中教授公布了他的研究成果,他将4个基因注入从老鼠尾巴中所提取的体细胞中,并成功地培养出了“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简称iPS细胞)”,iPS细胞能培养出各种细胞。2007年11月,他宣布,这项实验在人体皮肤细胞上也获得了成功。

令人惊讶的是,这一过程是通过引入少数几个“正确的”基因,使成熟的细胞重编程成为多能干细胞,即未成熟的细胞在体内能够发展成所有类型的细胞。也就是说,山中伸弥发现了将成年细胞恢复成胚胎状态的方法,这种诱导而来的多能性干细胞,可能很快就可以取代胚胎干细胞,开启治疗各种疾病的曙光。在山中基于戈登的研究基础上取得突破前,这种研究只能靠从人体胚胎中提取的干细胞。许多人反对为科学研究制造胚胎,认为这是一种对人类的“食尸”。

1962年出生于大阪的山中伸弥早年从神户大学医学系毕业后前往美国Gladstone研究所留学,回到日本后,他便开始了iPS细胞的有关研究,并于2004年成为京都大学再生医科学研究所教授。2008年,山中伸弥获得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同一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世界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2009年,山中伸弥与戈登一同获得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现担任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所长的山中伸弥是第19位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人,同样也是继1987年利根川进之后第二位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日本人。

戈登和山中伸弥将共同分享800万瑞典法郎的奖金(约合人民币760万元)。

2012年诺贝尔奖

各奖项揭晓时间

生理学或医学奖

斯德哥尔摩时间8日11时30分

(北京时间8日17时30分)

物理学奖

斯德哥尔摩时间9日11时45分

(北京时间9日17时45分)

化学奖

斯德哥尔摩时间10日11时45分

(北京时间10日17时45分)

文学奖

斯德哥尔摩时间11日13时

(北京时间11日19时)

和平奖

斯德哥尔摩时间12日11时

(北京时间12日17时)

经济学奖

斯德哥尔摩时间15日13时

动物医学对人类的意义范文4

关键词:亚健康;健康;心身医学;中医;体育运动

1、亚健康现状及分类

亚健康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广泛存在,已成为国际上医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因其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特有的时代性,被称为“世纪病”。它的发生与人类生存的环境恶化、生活方式不正确、心理紧张、社会关系复杂等有关,又称其为“文明疾病”或“社会性疾病”。

以WHO四位一体的健康新概念为依据,亚健康可划分为:(1)躯体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或排除疾病原因的体力疲劳、虚弱、周身不适、下降和月经周期紊乱等;(2)心理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冷漠、孤独、轻率,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3)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突出表现为对工作、生活、学习等环境难以适应,对人际关系难以协调,即角色错位和不适应是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的集中表现;(4)道德方面的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存在着明显的损人害己的偏差。

现代人类遇到危及健康的问题日益增多,各国对健康投入的资金猛增。据有关资料显示:西方许多发达国家每年为心血管这类非传染性疾病付出的医药费用高达数万亿美元。2000年日本国民的医疗健康费用达到380000亿日元。美国1996年政府付出的医疗保健费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4.8%。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表明,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年龄分布在20―45岁之间。美国每年有600万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澳洲处于这种疾病状态的人达3700万。在亚洲地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比例更高,2000年我国对1800名白领员工调查,有70%的人都处于亚健康。

2、亚健康对人类健康的威胁

多年来,健康的概念非常难以界定,以往认为:“没有疾病就是健康”。后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又将之作了如是发展:“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每一个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都达到安宁的状态”。

健康的概念在我国也几度更新,今天已不同于昨天。当社会物质生活水平处于较低水平时,人们只期望身体能够胜任体力劳动和维持日常生活,健康的概念就是“不得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科技的进步,人们的健康需求发展为追求高寿命,将健康理解为“长寿”;其后人们又发现,延长了的生命如果伴随着疾病和伤残,一样不能幸福生活,因而开始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追求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美国的R・杜博(R・Dubos)对健康更新的定义为:“人们最切望的健康未必是身体的活力和洋溢着健康感的状态,也不是长寿,而是指一种最适于达到各人给自己所订的目标的状态”。

亚健康是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变化状态,现代化的社会在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实惠和物质丰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许多人生烦恼,身心失调,压力过大,缺乏运动等,如果健康驶向疾病的“生命列车”一旦启动,常常只向前行进,多半是有去无回,所不同的只是“行进”速度的快慢。在从亚健康向疾病的转移过程中,人类健康面临极大威胁,生命质量大打折扣。

3、对亚健康的干预措施

以往的医学主要是应付时常威胁人类的传染性疾病,传统的医学对象就是“疾病”。很长一段时间,社会对医学和医生有着过高的奢望,认为良医无所不能,事实并非如此,除感冒、感染、营养不良等少数单纯生物性病变外,医学对当今临床绝大多数疾病,特别是严重威胁健康和生存的各种慢性疾病并无根治之法,能做的只是有所控制或缓解。

早在20年前,WHO的专家们指出,21世纪的医学重心将是对病前状态的干预和对疾病的有效防范。并预测20世纪有85%医生从事临床诊断治疗工作,而到了21世纪,将需要85%医生从事关注病前状态的工作,仍坐在医院里等病人求治的医生将不超过15%。据估算,病前综合干预所需的费用只是病后治疗的15―23%。

3.1心身医学干预亚健康

拥有数百万会员的美国最大的保健组织“凯泽永恒”组织已经推出一项计划,运用心身相互作用的方法对患有慢性病的病人提供帮助,这一方法已证实非常有效。科学研究已证实,心身联系确实存在。心身失调是因人的心理或情绪而导致或加重的真正的疾病。心身失调包括:因心理压力导致的身体症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所致的或对其发展过程产生影响的疾病等。专家认为,现在在日常保健中运用心身医疗原则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它是解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日益增长的手段之一。

亚健康多为心身性的,心因常起主导作用,而且个体的个性特征也常有着特殊意义。美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已经认定:具有过分的追求、敌意感过强的A型行为,是促成冠心病形成的高度危险因素。在35―55岁的人群中,具有这类行为特征者,若干年后有10%将发展成冠心病,而此类行为不明显者患冠心病的还不到3.8%。另一方面,惯于自我克制,情绪低沉、悲观,又不太愿意让负性情绪表达出来者(被称作C型行为),其肿瘤发生率比A型行为者高出3倍。

3.2中医干预亚健康

由中国中医研究院承担的北京市科委课题《亚健康人群中医基本证侯流行病调查》是我国对亚健康人群最大规模的一次调查。调查对象为5000名35―55岁的普通群众。在摸清亚健康在人群中发生的情况及中医证侯分布的基础上,建立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证侯学本底资料库。

3.2.1上工治未病

严格来讲,与现代医学不同,中医学并不专长于治病,而是擅长于调整状态。所谓的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痰湿、郁证等,其实都是指的亚健康状态。中医历来主张“治未病”,《黄帝内经》有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由此可看出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对疾病应“未雨绸缨、防患未然”的重要。强调高明的医生应“先安未受邪之地”,即了解病态的发展可能趋势,积极采取措施,杜绝防范其进一步发展。在这方面,中医不仅理论观点十分科学,而且通过近年的积累,形成了丰实有效的防范、调整措施和方法。

3.2.2调整不只是补

目前很多人对亚健康状态纠治的理解就变成了服补品。中医学认为,也许在过去,处于营养不良、虚弱状态的人比较多,但今天,这类单纯的虚弱者已不多见,大多数人只是由于紧张、压力、心理应激,加上营养过剩、代谢失常,才促成了亚健康。因此,对于亚健康者来说,重要的是“调整”,而不是“补”,调整代谢、调整免疫、调整心脑血管功能和血液循环,调整心身

功能状态。

4、体育运动纠治亚健康是积极、有效、可靠的手段

根据全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提供的材料,体育人口各种慢性病的发病率低于非体育人口7.1%,职业病的发病率只有非体育人口的17%,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只有非体育人口的12%,吃药、看病、住院情况的发生率普遍低于非体育人口;他们对自己身体、精神疲劳程度以及对体力衰退的评价,均优于非体育人口。而且,他们的健康意识明显好于非体育人口,具有不良嗜好(吸烟、酗酒)的体育人口也明显少于非体育人口,体育人口在生活中有明显不依赖营养保健品的倾向。

从本质上说,亚健康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及行为有关,故进行行为上合理纠治十分重要。体育的重要价值就在于能改善人类的生活方式。文明发展的确给人类带来了许多的益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和弊端,它严重压制了人类的自由天性,极大地改变着人们亿万年进化中形成的、较为稳固的生物机制,从而使人类发生了极大的不适应状况。人类的当代疾病就是由此而引起的。精神的过渡紧张,脑力劳动的肆意增加,体力活动的日趋减少,生存环境的严重恶化等,都是引起当代疾病的罪魁祸首。

人类的体育活动,是惟一的一种能与这种生活格局相对抗的文化方式。人类只有在体育运动中,才能再一次地恢复原来“动物天性”,机能获得新的“自由自在”,才能最有效地抵抗各种“异化”,消除文明力量对自己的“离心背叛”。体育的积极意义和主要的保健作用几乎都是在这个“反抗文明”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通过体育,人们可以在生理学的角度提高身体素质;可以在流行病的角度提高“宿主”质量;可以在生态学的角度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可以在心理学上克服紧张、焦躁和不安;可以在社会学的角度建立新的社会关系;可以在哲学的角度做到真正的“返朴归真”,克服“异化”……。这就是体育的价值,体育之所以被现代医学一步步地包容在自己的怀抱之中,就是由于它在纠治人类行为疾病、改善人类体质状况的过程中承担着医学目前所无法解决的难题。

健康观念的转变使医学和体育逐步走到一起。医学的主要任务由传统的发现疾病并进行治疗逐步向病前干预、防范过度,并不断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而体育的积极意义就在于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预防减少亚健康状态的出现。体育运动可以塑造健康的人格,培养具有创造性的行为,造就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因此,可以说体育健身活动不仅是解决身心健康问题、消除亚健康状态的一种最积极、最有效、最可靠的手段,而且它也是最方便、最廉价、最快乐的一种。

参考文献:

[1]杜江伟.“全民健身”与“医学预防”[J]。中国体育科技,2002.8

[2]田金华.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J]。中国体育科技,2003.1

动物医学对人类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 弓形虫病;感染;生活方式;学生;城市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R 38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4-0345-02

弓形虫病为世界性分布的共患寄生虫病,广泛寄生于人和动物体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及畜牧业生产。人患弓形虫病,可以侵犯多种器官,尤其是先天性弓形虫病对人类的危害更大[1-3]。为探讨生活行为对小学生弓形虫感染的影响,为制定科学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笔者对十堰市城区部分在校小学生进行了弓形虫抗体的检测及问卷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十堰市城区3所小学,采用整群抽样抽取一~六年级小学生750人,其中6~8岁184人,9~11岁343人,12~14岁223人;男生390名,女生360名。

1.2 方法

1.2.1 血清学检测 每位受检者均抽取肘静脉血2 mL,4 000 r/min,离心5 min(离心半径5 cm),分离血清置-20℃冰箱保存备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弓形虫IgG抗体,试剂盒由珠海经济特区海泰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操作与结果判定均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弓形虫IgG抗体阳性定为弓形虫感染。

1.2.2 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动物(宠物)的饲养(接触)史、个人卫生习惯及饮食习惯等。

1.2.3 资料处理及分析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弓形虫感染情况 在被调查的750名小学生中,血清弓形虫IgG抗体阳性78人,阳性率为10.40%。见表1。

2.2 性别及年龄分布 男生与女生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51%(41/390),10.28%(37/3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1,P>0.05)。6~8,9~11,12~14岁3个年龄组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15%(15/184),11.08%(38/343)和11.21%(25/2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25,P>0.05)。

2.3 生活行为与弓形虫感染的关系

2.3.1 是否饲养宠物小学生弓形虫感染率比较 调查的750名小学生中,饲养宠物学生与未饲养宠物学生感染率分别为16.24%(57/351)和5.26%(21/3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142,P<0.01);饲养宠物男生与女生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6.57%和15.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6,P>0.05);未饲养宠物男生与女生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88和4.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1,P>0.05);饲养宠物与未饲养宠物男、女生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2.3.2 个人行为与弓形虫感染 经常饭前、便后洗手与偶尔或从不洗手的学生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82%(38/431)和12.54%(40/3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26,P>0.05);常喝生水与偶尔或从不喝生水者阳性率分别为13.51%(35/259)和8.76%(43/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6,P<0.05);喜食生食、半生食品和常食烧烤食品者与偶尔或从不食生食、半生食品和烧烤食品者的阳性率分别为14.73%(33/224)和8.56%(45/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3,P<0.05)。

3 讨论

弓形虫病是一种分布广泛、危害严重的共患寄生虫病,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2类。先天性弓形虫病是母亲在孕期感染弓形虫,虫体经胎盘感染胎儿而引起的疾患;获得性弓形虫病是摄取了未熟的肉类或受卵囊污染的水及食物所致。免疫力正常的人对获得性弓形虫病有一定的抵抗力,多呈隐性感染。妇女妊娠时,促性腺激素孕酮及雌激素分泌增加,抑制了母体的自然杀伤细胞,同时CD4+和CD8+细胞比例降低,易感染弓形虫[4]。妇女在妊娠期感染了弓形虫,可直接传播给胎儿,使胎儿先天性感染,造成流产、早产、死胎或胎儿畸形等不良妊娠结局[5-7]。

调查结果显示,十堰市城区小学生血清弓形虫IgG抗体阳性率为10.40%,略高于全国人群平均感染率(4%~9%)[8],且弓形虫的感染在性别、年龄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众多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一致[9-11]。在弓形虫病的流行因素中,猫、犬等宠物对人类弓形虫病的传播起着一定的作用,陈昌源[12]调查显示,湖北地区家中养猫、犬人群弓形虫感染率为31.41%,不养猫、犬人群弓形虫感染率为10.72%。笔者的调查结果也得出相似的结论。表明弓形虫的感染同与猫、狗等宠物的密切接触相关。人群弓形虫的感染率随饮食习惯、个人卫生行为和生活环境等情况而异。调查结果显示,饲养宠物明显增加了小学生感染弓形虫的机会,与动物密切接触、卫生意识差以及常喝生水、喜食生食或半生食品和常食烧烤食品等均与弓形虫感染密切相关。

因此,应大力开展卫生科普宣传,使学生认识到弓形虫病的危害性,提高防病意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喝生水,不吃未煮熟的食物;同时,加强对宠物的管理,防止宠物粪便污染水源、食品,接触宠物后要认真洗手,减少弓形虫感染的机会。

4 参考文献

[1] NEWTON ER.Diagnosis of perinatal TORCH infections.Clin Obstet Gynecol,1999,42(1):59.

[2] 马杏宝,蔡黎,张宝秀,等.上海市不同人群弓形虫感染现状调查.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6,18(10):483-486.

[3] 杨爱景.妊娠期妇女检测弓形虫感染的临床研究.实用预防医学,2005,12(6):1 434-1 435.

[4] 王春莉,刘建虎.弓形虫感染免疫研究近况.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1,19(3):121-123.

[5] 郑林儿,范骏.自然流产与TORCH感染相关性分析.检验医学,2005,20(2):115-116.

[6] JEFFERY L,JONES,KRUSZON-MORAN D,et al.Toxoplasma gondii infectious in the United State,1999-2000.Emer Infec Dis,2003,9(11):1 371-1 374.

[7] 崔黎明,宗珊,李淑红,等.不良妊娠结局妇女弓形虫感染的调查分析.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06,1(5):382-383.

[8] 赵树馨.不可忽视弓形虫病的危害.中华医学杂志,1991,71(3):121.

[9] 申丽洁,李伟.大理学院新生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1):930-931.

[10]欧阳琳,李革.弓形虫感染危险因素研究进展.中国公共卫生,2005,21(1):118-119.

[11]朱名胜,耿家荣,宋明华,等.十堰市519名小学生弓形虫感染情况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6,27(4):364.

动物医学对人类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生命教育;生命;内涵;层次;特征

[中图分类号]G651[文献标识码] A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的教育,所以对“生命”的理解和阐释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开展生命教育,首先需要认真地研究和理解“生命”这一概念,才能把其运用到生命教育的实践中。

1生命的内涵

生命教育的立论基础是对生命的阐释。生命是什么?这是一切生命研究和生命教育都要面对的原命题,不同学科对生命都提出了各自的界说。

从生理学的角度讲[1],生命必须具备心脏跳动、会呼吸、大脑仍然有活动等条件。从医学的角度讲[2],生命是活着的状态,具有新陈代谢、生长、繁殖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动植物器官能完成其所有或部分功能的状态。从生命哲学的角度讲[3],生命是世界的绝对的、无限的本原,它跟物质和意识不同,是积极地、多样地、永恒地运动着的,生命不能借助于感觉或逻辑思维来认识,只能靠直觉或体验来把握。从的角度讲[4],基督教的“血”代表生命,活物的血就是他的生命;佛家认为生命是永无止境的,世世代代轮回不尽,死亡只是一个轮回的结束和另一个轮回的开始。从生物学的角度讲[5],生命是由高分子的核酸蛋白体和其他物质组成的生物体所特有的现象。从广义上讲[6],生命是指一切具有新陈代谢力、繁殖力、生长力的动植物和无机物(来自《韦伯百科全书》)。从狭义上看,生命就专指人的生命。

总之,到目前为止,人们还没有对生命的定义达成共识。可以说,有多少门学科,就有多少种生命的定义,有多少人研究生命,就有多少种生命的定义。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本应该对生命有着更精确的理解和界定,但与此相反,在分子生物学革命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无论是生物学家还是哲学家几乎都避而不谈。在生物学家看来,这个问题太“哲学”,因而认为它是一个哲学问题,不是一个科学问题;在哲学家看来,这个问题太“科学”,因而认为它是一个科学问题,不是一个哲学问题。因此,对于生命的本质,特别是人所独有的生命特质,并没有给出深刻的描述。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需要从教育的角度来理解生命。从教育的角度讲,生命主要指人的生命,因为教育领域所谈到的生命,无论是教师的生命还是学生的生命,都是人的生命。人是一种有意识的动物,正是人的这种意识,使人的生命与动物的生命区别开来。本文认为,在生命教育的视角下,生命主要是人的生命,它是自然生命和文化生命的统一体。

2生命的层次

有的人把生命划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自然生理性的肉体生命;二是关联而又超越自然生理特性的精神生命;三是关联人的肉体和精神而又赋予某种客观普遍性的社会生命[7]。有人把人的生命划分为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智慧生命[8]。

有人把人的生命划分为四个层次:自然生命、价值生命、智慧生命和超越生命[9]。有人认为人的生命可分为:自然生命、精神生命、价值生命和智慧生命[10]。有人认为人的生命具有二维四重性。其一维是“实体性生命”,即生理生命,或称为“自然性生理生命”;其二维是“关系性生命”,即人文生命,包括“亲缘性血缘生命”、“人际性社会生命”、“超越性精神生命”[11]。

从上述各种划分来看,其共同点是都认可“自然生命”的层次,其不同点是对人在实践活动中的生命属性的认识存在差异,其实精神生命、智慧生命、价值生命、超越生命等层次存在并列、交叉或包涵的关系,可统称为文化生命。综合上述观点,可以把生命的层次划分为两个:第一层是自然生命,第二层是文化生命。

自然生命,也叫生理生命,指的是人与动植物等其他生命体一样,可以吸收、消化、排泄外界的物质,适应外在的环境,并能够按照一定的节奏和规律生长、发育直至最后死亡。自然生命是人之为人的前提和基础,如果人的自然生命得不到满足,人的生存将面临威胁。人的生命首先是一个自然的存在,像其他动植物和生命体一样,是大自然重要的组成部分,源于自然、长于自然,又归于自然。因此应当肯定人的自然生命的价值,关注和保全人的自然生命。

由于自然生命的动物性、本能性、功利性和有限性,它往往受到中西方诸多思想家的蔑视和压抑。柏拉图认为“我们得甩掉肉体,全靠灵魂用心用眼去观看”;基督教认为“体贴肉体,就是以神为仇”;儒家提倡“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宋明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些都是重视文化生命、轻视自然生命的典型表现。近代以来,人们更多的是把自然生命作为实现人的文化生命的工具,轻视自然生命的本体价值,重视自然生命的工具价值,导致了人类社会与人际交往的紧张、矛盾和冲突,自杀、他杀事件层出不穷。因此开展生命教育,首先必须肯定人的自然生命的价值,维护自然生命的本体价值。

文化生命,是人与动植物等其他生命体区别最大的地方,人类能够不断追求、挖掘世界的意义来超越、改造自身,同时把自己创造的意义与价值留印于世界,从而让生命得以延续,用价值和意义建构起就是人的文化生命。任何人的生命都在也只能在社会文化中造就、存在和发展,与亲人、他人和社会性精神产品密不可分,形成紧密的联系,是无法与社会文化割裂开来而单独生存和发展的。简单地说,文化生命指的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是其他生物体没有,也不可能具备的。人的文化生命得不到满足,不会危及人的生存,但得到满足不仅可以维持个体的生存,而且可以促进个体的成长。由于实现文化生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又由于人们对文化生命认识不够,忽视、漠视、控制或压抑,因此在普通人的生命历程中文化生命常常让位于自然生命。

从宏观上讲,人与生俱来要面对人与自然、与他人、与自己三种基本关系,于此三种关系相呼应形成了不同维度的文化生命。首先,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上展现的是人的知性生命。人们极力推动科技的发展,期望充分利用自然万物实现生命的终极目标,人类以“求真”为核心,展现着知性生命。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人与物的关系从“人主物奴”变成了“物主人奴”,过于注重自然生命之物质需求,由此产生了诸多生命的困顿。其次,人与他人的关系上展现的是人的德性生命。一个人的出生,意味着与以前和以后的世代是相关联的,与当代的人和社会也是相关联的,人必须是社会的人、只能生活在社会中,离开了与社会他人的关系,人类很难活下去。在建构与社会他人的关系中,人类发展的是以“求善”为核心的德性生命。并且这种德性生命可以延续到其自然生命结束之后,就是说一个人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如果有许多活着的人想着他、提到他,那么可以说这个人的生命还存在着,这个生命指的就是人的文化生命。用诗人臧克家的话来说就是:“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再次,人与自己的关系上展现是人的超越性精神生命(灵性生命)。人类的超越性精神生命是在“求美”的历程中产生的,为此产生了诸多的人文艺术形式,它追求的是人对自身生命的直觉、顿悟、信仰和超越,人们由此获得了心灵的宁静。人与其他生命体区别最大的地方就是人有意识、思维、心理、精神、智慧等,努力寻求人生之美满、心灵之安顿,由此产生了人对生命的信仰和超越。如果人们在生前能创造出丰富的精神产品,其逝世后仍然让无数人受益,造福社会,推动历史的发展,那么其生命将以精神创造出的价值方式永远延续着。还有许多人立德立言,著书立说,也是在延续和超越自己的生命,这些都是人的超越性精神生命,也是人的文化生命。

总之,人类的自然生命和文化生命是相互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的。一方面,自然生命是文化生命的前提和基础。自然生命显现更多的是人的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和规律,它往往是脆弱的,衰老、疾病和意外都会毁灭人的自然生命。健康的自然生命是我们每个人展开自我人生之路的基础,是幸福人生的前提,而一个人如果常年体弱多病,则人生若要取得很大的成功,实现自己的文化生命,难度是很大的。另一方面,文化生命是自然生命的孕育和发展。人的文化生命是基于人的自然生命的未完成性,使人可以对生命的存在方式和样态进行无数种构造和设计;同时人们认识到了自然生命的有限性,为了突破这种有限性,人们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追求和超越,创造出丰富的人类文化,从而赋予有限生命以无限的价值和意义,超越死亡。

可以说,从自然生命到文化生命体现的是一种由低向高不断进取的生命层次。这也是人与其他生命区别最大的地方,人的肉体可以死亡,精神却可以延续。同时它们也是相互制约、相互调节,即自然生命制约着文化生命,文化生命对自然生命起着调节作用。只有我们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人类生命的层次内涵,才能在生命教育的视角下解决诸多生命困惑和人生难题。

3生命的特征

3.1生命的有限性

个体的生命是一个有限的存在。首先表现为自然生命存在时间的有限性。2002年亚太地区社会科学与医学大会上的权威数字表明中国人平均寿命为71.4岁。联合国2004年发表的全球人口预测报告称,到2300年,中国人的平均预期寿命将达到100岁,其中男性平均寿命为98岁,女性平均为101岁。无论是71.4岁,还是101岁,人的自然生命存在时间是有限的。其次表现为人的生理机能的有限性。老人常说,岁月不饶人,身体不如年轻的时候,说的就是人的生理机能随着年岁的增加会慢慢退化。现代运动生理学调查表明,人的年龄一般到30岁以后,心肺功能、神经系统功能、肌肉运动、骨骼的功能都是逐步在减退,每增加10岁功能要降低10%。再次表现为生命生成过程的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生命的诞生本是一个偶然事件,其所经历的许多事情也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汶川大地震夺去多少生命,无法提前预知。生命的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也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任何一次闪失,任何一次事故,任何一次天灾人祸都可能使人的生命在这个世界上消失,正是生命的这种脆弱,才使人类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理性对待生命成长过程中的灾难。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强身健体、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虽然可以延缓人的衰老,增加人的寿命,但是人的自然生命在世界上的存活时间终究是有限的,正是生命如此短暂,人应当珍惜这短暂的生命存在,思考如何在这短暂的生命中活出人生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

一般而言,一个人在枯燥的日常生活中,在忙忙碌碌的求生生活里,是很难体会到生命的有限性的;只有在面对人间的大痛苦、大灾难和死亡时,才能刻骨铭心地体验到生命的有限性。我们必须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只有一条命,我们每个人也只有短暂的一生,所以,我们要学会去面对人生的灾难、痛苦和死亡,由这些人生的负面价值中体会到生命的正面意义之所在。

3.2生命的独特性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宇宙中的独特存在。遗传学的研究表明,每一个个体生命的遗传特征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双胞胎也不可能长得一模一样。脑科学的研究也指出,每一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脑能特征,都有自己独特的处事方式,这种独特的处事方式对他来说是非常有效[12]。在不同境遇中,人的选择各不相同;即使在相同境遇中的人也有不同的选择。

20世纪80年代,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智力结构和学习方法,有自己独特的特长和爱好。

正因为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其价值不可置换,每个人都是自己,而不是他人,我们要争取做到“你有我优,你优我特”。同时人人都是平等的价值存在,人既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又要尊重他人的生命。“人一生的任务恰恰是发现和发扬自己独特的生命价值”。

3.3生命的超越性

人类生命具有不断生成的丰富性。生命是不断由小到大、从弱到强、从简单到复杂,处在成长和发展之中。从个体生理发育看,身体的逐渐长大、大脑的不断发育与功能开发、性别体征的不断展现、个体身体机能的不断完善,都是个体生命生成的表现。从个体心理层面看,个体感知性能的逐渐提高、记忆能力的不断增强、思维想象空间的加大、情绪情感的丰富、独立个性的增强,都是个体内心世界不断丰富、生命成长日益彰显的凸现。

人的生命的生成过程不是动物式的、平面型的成长过程,而是对已有存在状态的不断否定和对新的存在状态的不断创造的过程,简而言之,生命生成性的最终表现形式是生命的不断超越过程。

一方面,人按照自身的需要不断改变外在的环境,创造出彰显人的生命的人化世界,不断扩大人的生存空间。比如,鱼只能在水中生活,狗只能在陆地上奔腾,鸟需要在天空中飞翔,而人对海底世界的探索,对宇宙的探索,都扩大了人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在意识、精神、智慧、价值等层面上,按照人的理想、实现自我超越,不断更新和创生自己的内在世界。人还可以超越身体的缺陷,如张海迪、史铁生、霍金、力克・胡哲等用自己残缺的身体实现了生命的超越。

人的生命过程是一个不断生成的过程,不断追求更完善的自我组织形式的过程,是使自己不断摆脱“不很完美”的现实状况,并朝着“更加完善”的理想状况迈进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怀有种种期待、向往和期盼,我们总是不满足于当下的状态,希望明天、未来好于当下。”正是人的这种不满足于当下的特性,不沉醉于现实生活,去追求比当下更高级、更完美的生活,实现了人的生命的升华和超越,同时又客观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可以说,超越性是人的生命的本质特性。

参考文献

[1][2][3][4][12]欧巧云.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5][6]梅萍.当代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7]冯建军.生命教育论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5).

[8]钱巨波.生命教育论纲[J].江苏教育研究,1999,(3).

[9]刘济良,岳龙.关注生命:教育的本真[J].南都学坛,2001,(1).

[10]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1]郑晓江.论人类生命的二维性四重性[J].广东社会科学,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