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呼吸系统疾病及预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呼吸系统疾病及预防范文1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预防
呼吸系统是和外部环境联系起来的,在通常平静的状态下,一个成人每天会有一万升的气体被呼吸道呼吸道内。成人的总呼吸面积约有100m2(3亿-7.5亿肺泡),在人进行呼吸的过程中,外部环境的一些细小的粉尘或者有害气体等,都会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内,从而引起各种呼吸系统疾病。
通常情况下,呼吸系统的常见疾病表现主要是咳嗽、咳血、呼吸困难以及胸痛。而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有哮喘病、肺心病、气管炎等等。
一、导致呼吸性疾病的主要原因
1.吸烟
在吸烟的时候,烟雾进入到人体内部,首先适合呼吸道粘膜相接触,烟雾具有干热的特性,会刺激人体咳嗽,又会激发这些粘膜逐渐的干燥,并会导致慢性充血。人体系统受到这样的刺激之后,会促使呼吸道粘膜继续变得湿润,粘膜细胞会持续性的分泌出过量的粘液以保证湿润,而这些大量的粘液排除体外,就形成我们通常所说的痰液,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的吸烟者都会或多或少的患有咳嗽和痰多的现象。
除此之外,烟尘微粒在烟雾中的存在要比空气中的存在多的多,达五万多倍,在烟雾的微粒中,存在更多的有害无纸化,会导致纤毛中度,受到损伤,凝固分泌的粘液,使得纤毛和粘液丧失了抵抗作用,对于人体无法进行有效的保护。这就使得很多的有害物质和细菌毫无顾忌的侵入到人体和肺部,导致一些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长期吸烟者会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甚至是肺气肿的疾病。
2.大气污染
有调查显示,当空气中的烟尘或二氧化硫的含量超过1000ug/m3的时候,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频率就会提高。而其他的有害物质或气体,比如二氧化碳、粉尘等,会对于支气管粘膜造成刺激,降低人体抵御机能的下降,让有害疾病更容易的侵害人体健康。事实证明,肺癌的发病率在工业发达的国家更高,这也说明了致癌因素中大气污染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问题。
3.气候因素
在秋冬的时候,由于气候的问题,人体比较轻易受到冷空气的侵入,使得呼吸道发生感染。秋冬的时候,天气比较干冷,鼻腔内粘膜会容易产生破裂,使得细菌轻易的侵入呼吸系统,造成疾病。
4.身体抵抗力弱
一些身体对于疾病抵抗力比较差的人,这是由于他的自身免疫系统比较弱。免疫系统是人体对抗疾病的防御系统,代表的是人体抵抗病毒和细菌感染的能力,所以免疫力比较弱的人非常容易受到一些呼吸疾病的感染。小孩和老人相对来说免疫系统比较薄弱,所以更需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在饮食和锻炼上重视,提高自身的免疫系统。
二、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措施
首先是需要保持心情的舒畅和高兴,事实证明,当人在情绪比较好的时候,免疫力就会得到提升,不会轻易的受到病毒的侵害;如果一个人一直处于忧虑的状态,自然的其身体抵抗力就会下降,很容易会生病。
其次,饮食方面要格外注意,营养的补充要适当。身体对于营养的需求是不可以减少的,也不能一味的强调补充。适当的补充人体所需的水和维生素,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在饮食的控制上有做到饮食规律,不能一顿饥一顿饱。在日常的生活中多注重开水的摄入,尤其是在冬季的时候,气候比较干冷,空气中的粉尘较多,水的摄入能够保持鼻腔内粘膜的湿润,有效的抑制病毒的侵入。水的摄入还能够促进身体内毒素的排除,保证身体环境的健康。
再次,保持生活环境的空气质量。新鲜的控制可以有效的去除或稀释房间内的粉尘和污染物。所以,房间内不要长时间的关闭门窗,适当的开窗通风换气,保持新鲜空气的注入;不要阻止阳光的照射,多晒被子,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够有效的消灭细菌;在家中偶尔可以采取食醋熏蒸法,消灭细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个人的卫生尤其需要注意,多洗手,尽量减少脏手触摸身体;在室外的时候尽量避免到人口比较密集的区域,尤其是在比较疲惫的情况下,要站在空气畅通的地方。
此外,主动戒烟。吸烟的危害我们都知道,吸烟对于肺部的伤害尤其大,烟雾中的物质会对于肺癌起到直接的作用,而二手烟对于人体的伤害更是巨大。所以,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主动的戒烟是笔畅有必要的。
当旁边有人吸烟的时候,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所吸入的烟雾颗粒和有毒物质并不比吸烟的人少,根据科学研究显示,吸烟者所吐出的烟雾中,烟焦油的含量要比吸进去的含量多一倍,苯并芘多2倍,一氧化碳多4倍。在国际对于吸烟致癌的调查中显示,致癌的人群中有一半的人是吸二手烟导致的。更多的实验调查显示,丈夫吸烟的妻子的肺癌患病率为丈夫不吸烟的1.6~3.4倍。所以,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戒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当碰到周围的人或者是自己有咳嗽或者发烧、呼吸困难等现象的时候,有可能是呼吸系统出现了问题,需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检查,千万不可将其忽略,一定要进行及时的就诊检查,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这都是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有效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内科学 第7版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钟南山 陆再英 人民卫生出版社
呼吸系统疾病及预防范文2
[关键词]电力线载波通讯 SC1128芯片 信息传输系统
[中图分类号]TP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0)03-0017-02
1 引言
病房呼叫系统由安装在医院医生(护士)值班室的报警装置和分别设置在病房、病床的呼叫单元组成,一旦病房内有入按呼叫按钮.值班室的报警装置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值班人员便可以立刻赶往病房处理紧急情况。传统的病房呼叫系统普遍采用有线式(如USB,RS-485等),布线安装烦琐,传输距离较短。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在电力线载波通信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采用电力线传输数据,传输距离较长,不需布线,只需插到插座上即可方便使用。此外,电力网是一个近乎天然、入户率绝对第一的物理网络,利用它实现数据通信,传递各种信息,不占用无线频道资源,亦无需铺设专用通讯线路,省工、省钱、维护简单、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电力线载波技术的发展,利用低压电力线作为传输媒质,采用扩频、数字编码、单片机控制等技术实现信息传输已成为可能。结合如上内容,本文介绍了运用电力线载波技术设计的传输系统。
2 信息传输系统硬件设计
2.1 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病房呼叫系统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监测中央控制室即值班室的监测终端,作为上位系统(以下简称上位机),含DTE和上位DCE两部分,具体地,DCE主要由W78E58微控制器、SC1128扩频载波芯片、输出功率放大器、带通滤波器及前级放大器、耦合电路和USB、RS-232串口等组成,DTE为监控主机;另一部分为设置在各个病房内被监测现场的采集前端作为下位系统(以下简称下位机),同样包含DCE和下位DTE,具体地,下位DCE主要由W78E58微控制器、SC1128扩频载波芯片、输出功率放大器、带通滤波器及前级放大器、耦合电路、TL16C550串口扩展芯片、数字开关和RS-485串口等组成,下位DTE由普通单片机构成,联接传感器或调节控制部件。上位机与下位机之间通过电力线传输数据。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由上位DCE和下位DCE组成的传输系统。
上位机系统较详细的结构如图1所示。上位DCE通过RS232或者USB接口与DTE电脑主机组成监控系统。上位机主要完成的任务是通过发送地址信息加控制命令来控制下位机进行传感器数据采集和数据传送。其过程如下:首先上位机发送地址信息,通过电力线传送到下位机上,然后转为接收状态等待接收下位机发送的地址信息,如果和发送的地址信息相同则发送控制命令控制下位机进行传感器数据采集,然后转为接收状态把由下位机通过电力线传送传输的传感器数据信息经过RS232或者USB接口与电脑主机相连,由计算机给出各传感数据的数据显示。上位机发送过程是微处理器W78E58根据SC1128同步脉冲端SYN(37脚)输出的同步脉冲产生的外部中断INT0将数据、控制指令或者地址信息传送至SC1128芯片,这些信息经过扩频载波芯片SC1128处理后从发射输出端(24脚)输出再通过功率放大器和耦合电路发送至电力线上。上位机接收过程是由把下位机传送到电力线上的传感器数据或地址信息经耦合电路耦合送往输入带通滤波及片外放大电路放大,由12脚进入扩频载波芯片SC1128做进一步处理, SC1128完成同步后由W78E58根据SC1128的同步脉冲SYN 产生的外部中断INT0进行信息接收。
下位机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各下位机的主要任务是把传感器的数据通过电力线传送给上位机。其具体过程如下:下位DCE在接收到由上位机发送来的地址信息后,通过数字开关与各自的地址相比较,对于地址相符的下位机,使单片机的SM2=0,并回送该机地址信息给上位机,然后转为接收状态接收上位机核对无误后发送来的控制命令,下位机根据上位机发送来的控制信息将传感器数据发送给SC1128,数据经SC1128处理后通过功率放大器和耦合电路发送至电力线上。
2.2 扩频载波芯片SC1128模块
SC1128芯片是面向电力线通信市场而开发设计的专用扩频调制/解调器电路。由于采用了直接序列扩频、数字信号处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等技术,因此在电力线通信方面具有较强的抗干扰及抗衰减性能。SC1128芯片内部集成了扩频/解扩、调制/解调、D/A和A/D转换、内置电子表、输出驱动、输入信号放大、看门狗、工作电压检测以及与单片机(MCU)串口通信等功能。 MCU对SC1128芯片的设置是通过CS(设置片选输入端) 、SETCLK(同步设置时钟输入端) 、L INE (设置数据及状态的输入/输出端)进行的。 其中, W78E58是通过口线P1. 7、P1. 6、P1. 5分别对应SC1128的CS 、SETCLK 、L INE, 以IC2总线形式完成对SC1128的初始化,以及在通信过程中根据通信环境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捕获门限值及通信速率值,以达到比较好的通信效果。微处理器W78E58 对SC1128芯片发射或接收数据通过口线P1. 2、P3. 2、P1. 4,分别对应SC1128的SR、SYN、TX,与SC1128芯片进行数据交换,接收及发送相应的命令和数据,以完成上位机和下位机之间的通信任务。
3 软件结构
本系统的上位机采用查询命令方式,下位机采用中断方式。其过程如下:
(1)使所有下位DCE的SM2=1,处于准备接收一帧地址数据的状态;
(2)上位DCE设第9位数据为1,发送一帧地址信息,与所需的下位DCE进行联络;
(3)下位DCE接收到地址信息后,各自与自己的地址相比较,对于地址相符的下位DCE,使SM2=0,并回送本机地址,同时转为接收状态以接收上位DCE随后发来的所有信息,并根据信息完成数据的采集及其传送;对于地址不相符的下位DCE,仍保持SM2=1的状态,对上位DCE随后发来的数据不理睬,直至发来新的一帧地址信息;
(4)上位DCE发送控制命令与数据给被寻址的下位DCE。一帧数据的第9位置零,表示发送的是数据或控制指令,其中控制指令有01H-发送指令。02H-接收指令。
4 系统特点
4.1 硬件可扩展性较好
(1)上位DCE的RS232和USB接口方便了它与电脑组成监控系统。
(2)下位机的两个RS485接口可满足系统的多路需求。例如在医院病房内,需要采集大量参数,如:血压,心电,体温,点滴等。为了满足系统多路需求,下为DTE可利用CD4067模拟开关,由普通单片机控制,每个模拟开关有16路,其中15路用来控制采集模块,另一路接到RS485接口(具体可参照文献[3]),而下位DCE有2个RS485接口,由485接口的电器特性,每路可接32路485串口,则每个下位DCE最多可接960路生理参数采集模块,在实际运用中,如若不够,可在每个房间内多插几个下位DCE,这样该系统基本满足了多路需求。
4.2 软件的特点
在软件设计中,首先所有下位机的SM2=0,处于准备接受一帧地址数据的状态,只有下位DCE接收到的地址码与本机地址码一直时才会把传感器的数据通过电力线传送给上位机;若不一样,则不予响应。这样再结合模拟开关就能实现需要哪个参数就能得到哪个,真正实现了多路传送。同时用户可根据需要在与上位DCE相接的DTE上编写软件设置自己需要的界面,更好的对各参数进行显示。
5 结语
本系统具有可靠、简单、实用等特点,适合数据采集的任一场合使用,基于电力线载波的病房呼叫系统具有其优越性。
[参考文献]
[1] SC1128扩频通信芯片应用设计手册,北京智源利和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2003.
[2] 张振荣,晋明武,平.MCS-51单片机原理与实用技术,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3] 孙勇,张金成.一种多路智能传感器信息采集系统,机电国际市场,2002,第三 期.
[4] 拢成光,李斌.基于扩频载波通信的远程传感系统,微处理机,2005,第6期,83-86.
呼吸系统疾病及预防范文3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预防;COPD;呼吸机相关肺炎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176-02
VAP是指呼吸衰竭患者在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后48小时或拔除插管后48小时内所发生的肺部感染。它是机械通气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和重要致死原因。据文献报道:VAP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发生率为9%-71%;使用呼吸机的患者比未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出现肺炎的风险高3-10倍[1];VAP会令患者在ICU内的住院时间增多5-7d[2];总住院时间比未发生VAP的患者延长2-3倍;而VAP所导致的病死率可达27%-43%[3]。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本院RICU针对COPD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制定集束化护理方案,并严格执行。有效的降低了VAP的发生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九江市一医院呼吸科ICU(RICU)住院行有创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141例为实验入选病例,将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69例)男49例、女20例、年龄(68.3±10.4岁),集束化组(72例)男51例、女21例、年龄(67.5± 12.2岁),所有病例均为经口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两组在性别、年龄、COPD严重程度、APACHEII评分、人工气道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从上机开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即不强调抬高床头、口腔护理每日两次、开放式吸痰;集束化组患者采用 1.床头抬高30°~40°;2.洗必泰口咽部冲洗2次/d;3.声门下吸痰及密闭式吸痰;4.检查患者及各项操作前后严格七步洗手等措施;5.每日脱管评估:每日上午停止泵入所有镇静、镇痛药,至完全唤醒后采用自主呼吸试验(SBT)进行脱机筛查。集束化护理方案落实由RICU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及经过专业培训的专科护士组成团队,制定集束化护理实施制度,并严格控制质量,切实保证干预的及时、连续、到位。观察患者的体温、痰量、血象、胸部X检查及下呼吸道细菌学检查等;对比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VAP发病率及死亡率。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集束化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VAP发生率显著下降,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集束化护理
集束化护理(bundle ofcare)是指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护理措施,用来处理某种难治的临床疾患[4]。它由美国健康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healthcare improvement IHI)提出,首先作为预防VAP发生的一种办法引入ICU,集束化护理方案通常包括3-6个元素,它们的共同实施比单独执行更能提高患者预后。
3.1 手部清洁管理
手部清洁是预防VAP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措施,接触不同患者和可能导致传染的物品(如血液、分泌物、体液等)以及去除手套后,均应进行手部清洁,但医护人员对手部清洁的依从性非常低,故强调临床医务人员手部清洁管理非常必要。检查患者及各项护理操作前后严格七步洗手法,每个病床床头柜、专用治疗车配备快速手消毒液,病房设置多个洗手池,感应式水龙头、自动式干手机,以便医护人员能随时、方便的进行手部清洁。定期检查快速手消毒液的用量,以评估医护人员使用频率,随时检查医护人员七步洗手的规范程度,加强医护人员的无菌意识。使医护人员在手部清洁消毒方面有主观自觉性、便利性、又有客观制度监测考评,以保证手部清洁管理到位。
3.2 管理
李威[5]指出,VAP的发病机制以内源性感染为主,其主要病原菌为自身菌群,患者长期处于平卧位增加了细菌移位及定植的风险,COPD行机械通气的鼻饲患者,因气管导致的刺激或镇静剂的使用,导致吞咽反射、咳嗽反射以及下呼吸道的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无力吞咽反流至口腔的胃肠液,而导致液体被吸入气管,增加了误吸的可能性。因此,防止误吸是预防VAP发生的重要措施。集束化护理要求,病情允许时,尽可能采取半卧位,即抬高床头30°~45°,即可有效防止误吸,亦可增加胸腔容量,有利于呼吸。
3.3 口腔护理
研究证明:口腔卫生状况的好坏与VAP的发生有直接关系,牙菌斑、口腔定植菌和口腔免疫功能是影响口腔卫生状况的三个重要因素[6]. 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及有效的口腔护理措施可降低VAP的发生率;集束化护理组洗必泰口咽部冲洗每日2次,具体方法:擦拭和冲洗相结合,首先是使用注射器吸取洗必泰,从一侧口角对口腔各部位冲洗,同时在对侧口角进行同步负压吸引将液体吸出,再换另一侧重复以上操作。然后再按口腔护理操作规程使用洗必泰擦拭,最后再对口腔各部位进行冲洗吸引。经过流动液的冲洗吸引可以有效防止口腔分泌物残留、擦拭法能较彻底清除牙菌斑,使口腔护理更彻底。及此项操作需要2人配合进行。
3.4 气道管理
气管插管气囊压力不足和声门下分泌物引流失败是ⅥP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集束化组应用高容低压气囊可以有效降低局部气道黏膜的压力,同时使用气囊测压表,准确测量气囊压力,保证气囊压力在25-30cmH2O之间,使气囊的压力平衡于毛细血管灌注压,有效保护气道黏膜满足机械通气需要。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的口咽部分泌物易积聚于声门下区的气囊上,成为细菌定植场所。集束化组应用气囊滞留物清除术,主要采用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达到很好的效果。Copd机械通气患者抵抗力低,以往开放式吸痰,患者气道完全开放,易由于操作者无菌观念或技术原因而易导致外源性感染,密闭式吸痰可以减少低氧血症,减少肺泡塌陷、降低环境及手污染的发生率。
3.5 每日脱管评估
越早脱机,COPD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就会降低。对一些心肺系统功能都稳定的患者,每日上午停止泵入所有镇静、镇痛药,至完全唤醒后采用自主呼吸试验(SBT)进行脱机筛查。若能成功脱机便进行拔管;若不能成功脱机则应用原来的镇静药继续行机械通气,次日再做尝试。此项评估目的是使患者尽早停止使用呼吸机,减少罹患VAP的风险。研究显示,采用镇静休假措施,患者使用呼吸机的平均天数由原来的7.3d减少到4.9d(p=0.004)[7]
4 讨论
集束化护理是预防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的有效方法,其关键是集束化各项元素的持续、有效的实施,而不是仅仅选择一两项单独实施。专业的护理队、具体的操作标准、完善的质量监控体系是其有效实施的保证。1.集束化小组人员组成,包括主管护师,护师及护士。RICU护士要具有两年及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具有护士执业证书并注册,有慎独精神、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责任心和组织纪律性者。护士长担任行政组长,护理组长由主管护师担任,ICU工作五年以上的护师担任责任组长,形成管床护士对责任组长负责,责任组长对护理组长负责,护理组长对行政组长负责的管理体系,集束化组在进入临床护理前,护理组长利用一周时间进行理论操作培训,考试合格者才能入组。分组时考虑学历,工作年限,工作能力等,充分发挥业务骨干的作用,合理的人员层次搭配,分层级重点培训,并由高年资护士一对一带教低年资护士。2.由经验丰富的护理组长成立一个循证小组,查阅资料并与医师进行有效沟通制订集束化护理方案,责任组长根据集束化护理方案内容主持科室业务学习,在护理人员心中确立集束化必须持续、捆绑实施才能有效的观念;制定集束护理每项具体的操作步骤标准,如:气囊上滞留物清除术,具体操作方法:(1)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头低脚高位。(2)充分吸引气管内及口腔、鼻腔内分泌物。(3)两人配合,一人将简易呼吸器与患者气管导管相连,于患者吸气末呼气初挤压简易呼吸器,使肺充分膨胀;同时另一人将气囊内气体放出,于呼气末将气囊充气。(4)再一次吸引口、鼻腔内分泌物。可反复操作2~3次,直到完全清除气囊上滞留物为止。操作过程要求两人密切配合,气囊放气与简易呼吸器冲击应同步进行,并于呼气末迅速充盈气囊,以免分泌物逆流进入下呼吸道【8】。同时根据操作步骤及达到的结果制定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制定体现RICU机械通气患者护理特点的表格式记录单,将患者、气囊压力,气管插管深度,气囊上清除滞留物的量,SBT评分加入到常规护理表单。由责任组长负责监督每班的护理质量,参加各床床边交班,根据护理表单检查各项措施的实施达标情况,并记录。强调细节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护理组长通过对管床护士每一项护理操作实行评分,进一步规范其护理操作技术,并对集束化执行的依从性进行动态评价,依据检查结果及时反馈和改进,以确保这些措施能够正确、有效、持续地被执行。3.每月进行理论及操作考试一次,达标分数90分。根据考试情况给予奖励,鼓励大家学习的热情。每个季度由大家根据平日工作态度、护理质量民主选举产生一名服务标兵,予以一定的奖励,充分发挥大家的主观参与能力,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发挥榜样的作用。组与组之间亦可进行评比,由护理组长依据每组集束化护理操作达标情况进行综合考评,选出优胜组。4.集束化护理每项措施要切实落实到位,还必须有足够的人员配备,原则上病床与护士的比例为1:3-4。总之集束化干预策略成功实施有赖于ICU的整个团队,整体的素质提高,明确的标准制定,完美的配合,共同严格地、持续地执行呼吸机集束干预治疗及护理措施,VAP才能够有效地被预防。
参考文献
[1] Chastre J Fagon JY.Ventilator-associated pnetmaonia [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2,165(7):867-903.
[2] Safdar N,Dezhdiun C,Collard FIR,et a1.Clinical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a of va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a systematic review [J].Crit Care Med.2005,33(10):2184-2193.
[3] Craven DE.Epidemiolngy 0f vealtilator-asmciated pneumonia [J].Chest,2000,117:186-187.
[4] Elizabeth R,Jarman B,Suntharalingam G. Using care bundles to reduce in hospital mortality : quantitative survey. BMJ, 2010,340:861-863.
[5] 李威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策略的实施及效果评价[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0,9(4):281-284.
呼吸系统疾病及预防范文4
【关键词】 疾病分布;流行病学;分析
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是衡水市区惟一一个三级甲等医院,内、外科临床各系统专业分科较细,而贵宾病房(以下简称我科)是我院特设的一个内科综合科室,所收治的病例,其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疾病分布均比较广泛,没有做出特殊的规定与限制。所以,对于区域性的疾病分布有一定的代表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6至2008年在我科所有的住院病例,共1 164例。其中男715例,女499例;年龄16~95岁,平均年龄63.76岁;<45岁168例,男77例,女91例;45~60岁254例,男151例,女103例;>60岁742例,男498例,女253例,城镇居民730例,农村居民434例。
1.2 方法 对入选患者按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年龄分期标准(即:<45岁为青年,45~60岁为中年,>60岁为老年)进行年龄阶段的划分。得出上述基本资料。同时统计和总结各年龄阶段的疾病分布情况。
2 结果
2.1 患者出院第一诊断疾病分布情况 前五位的系统疾病分布情况为:在<45岁的青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血液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消化和泌尿系统;在45~60岁的中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在>60岁的老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见表1。表1 1 164例住院病例系统疾病分布情况(按第一诊断分类)
2.2 患者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统计系统疾病总体分布情况 前五位的系统疾病总体分布情况为:在<45岁的青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呼吸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在45~60岁的中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循环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在>60岁的老年阶段,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见表2。
2.3 患者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前十种疾病分布情况 前十种疾病:在<45岁,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上呼表2 1 164例住院病例系统疾病总体分布情况(按第一诊断吸道感染、糖尿病、肺炎、高血压、急性扁桃体炎、泌尿系感染、心肌炎、过敏性紫癜、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急性胃肠炎;45~60岁,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脑梗死、冠心病、高血压、后循环障碍、肺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癌、肝癌、急性气管炎、食管癌;在>60岁的老年阶段,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脑梗死、冠心病、高血压、肺癌、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后循环障碍、肺炎、泌尿系感染、肝癌。见表3。表3 1 164例住院病例前十种疾病分布情况(按第一诊断统计)
2.4 患者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统计依据,前十种疾病总体分布情况,前十种疾病:<45岁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上呼吸道感染、糖尿病、肺炎、高血压、泌尿系感染、急性扁桃体炎、脂肪性肝病、心肌炎、过敏性紫癜、巨幼红细胞性贫血;45~60岁的中年阶段,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血脂异常、后循环障碍、肺炎、肺癌、肝癌、急性气管炎;>60岁所占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血脂异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后循环障碍、肺炎、泌尿系感染。见表4。表4 1 164例住院病例前十种疾病总体分布情况
2.5 出院的第一诊断和1种及1种以上合并症者 一体多病发生率(构成比):在<45岁占16.67%(28/168);在45~60岁占57.87%(147/254);在>60岁占56.47%(419.742)。
3 讨论
近些年,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大幅度提高,疾病构成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了了解和掌握衡水市区域的疾病流行病学状况,故进行我院综合内科病房病例疾病分布情况的统计和分析。在<45岁的青年阶段:系统疾病分布情况中,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呼吸系统疾病居第一位;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仍以呼吸系统疾病居第一位;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前十种疾病分布情况,上呼吸道感染居第一位;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仍以上呼吸道感染居第一位。这表明,在青年阶段,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及住院率高,这符合年轻人的内外环境特点。所以,年轻人要以预防呼吸道疾病为主。
在45~60岁的中年阶段:系统疾病分布情况中,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神经系统疾病居第一位,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循环系统疾病居第一位,神经系统、代谢及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前十种疾病分布情况,脑梗死居第一位,冠心病发病率与之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高血压居第一位,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构成比相近。这表明,中年时期发病情况较青年阶段分布广泛得多,以神经系统及神经系统中的脑梗死(17.72%)、循环系统及循环系统中的高血压(38.19%)和冠心病(25.59%)、代谢疾病及代谢疾病中的糖尿病(15.75%)和血脂异常(13.39%)。以上反映了中年时期即已经以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为主,故中年人群的疾病预防即应以这些慢性病为重点[1]。同时,呼吸道疾病也不容忽视。
在60岁的老年阶段:系统疾病分布情况中,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神经系统疾病居第一位,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与之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分类,循环系统疾病居第一位,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疾病构成比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前十种疾病分布情况,脑梗死居第一位,冠心病与高血压构成比相近;以每份病历的出院第一诊断和合并症诊断为依据进行统计,高血压居第一位,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构成比相近。这说明,老年阶段的疾病系统和病种分布,与中年时期发病情况相近,均以神经系统及神经系统中的脑梗死(25.61%)、循环系统及循环系统中的高血压(40.03%)和冠心病(30.46%)、代谢疾病及代谢疾病中的糖尿病(23.72%)和血脂异常(11.05%)。由此可见,老年时期疾病分布可能是中年阶段疾病分布的继续,即仍以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为主,同时,呼吸道疾病也不容忽视。所以,老年人群的疾病预防即应以这些慢性病为重点,同时也提示我们,老年期疾病的防治重点要做好中年时期疾病的防治[2]。
【参考文献】
呼吸系统疾病及预防范文5
[关键词] 儿童;疾病谱
[中图分类号] R195.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15-0130-02
随着三峡工程建设、三峡水库蓄水,秭归县位居坝上库首,气候、环境也发生了很大改变。本文通过对我院18年来儿科住院患儿疾病谱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了解我县儿童疾病谱的构成及变化,从而为该地区的儿童疾病预防和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资源
资料来源于本院信息科,对象为我院儿内科1993~2010年14周岁以内全部住院患儿。
1.2 方法
疾病诊断参考《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疾病分类按照ICD-10国际疾病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以出院第一诊断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年龄构成
1993~2010年共出院患儿23 124例,其中男13 026例,女10 098例,男∶女约为1.3∶1。年龄构成。
2.2 疾病构成、疾病年度分布情况
见表2、表3。前四位的病种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新生儿疾病、传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在1993~1998年占住院患儿总例数的54.67%,1999~2004年为68.41%,2005~2010年为71.51%。呼吸系统疾病其中肺炎所占比例最高,为38.42%,支气管炎及上呼吸道感染位于2、3位,分别为32.61%、27.15%。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非感染性腹泻及病毒性肠炎,细菌性肠炎所占比例很少。新生儿疾病主要是围生期窒息及相关并发症、黄疸、维生素K缺乏症为主,其他如营养性疾病、化脓性脑膜炎、风湿热、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已很少见,而儿童中毒及意外伤害性疾病仍时有发生。
2.3 传染性疾病构成
2.4 死因顺位情况
3 讨论
本资料显示,住院患儿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近几年来上升明显,这主要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增强,医疗需求也不断增长,这也得益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惠民政策。住院患儿中5岁以下儿童占72.66%,5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约为10岁以上小儿的两倍,与文献报道一致[1],5岁以下儿童仍然是我县儿童疾病预防的重点人群。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呼吸系统疾病始终占据疾病谱的首位,平均占67.85%,2005~2010年71.51%(9325/13040)。肺炎是疾病谱中第一位疾病,约占住院患儿的26.07%,比国内文献报道稍高[2],也是住院儿童死亡的主要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在住院患儿疾病谱中也占据了主导地位[3]。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原因主要是自身免疫功能低下,也可能与环境、空气污染有关,部分家长的生活护理不当、幼儿园人群密集且照管护理不周也是原因之一。呼吸系统疾病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应进一步加强儿童保健和健康教育,减少儿童呼吸系统疾病仍然是儿童疾病防治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新生儿疾病近年来呈现明显上升趋势,2010年已占住院患儿的14.46%,比1993年的6.68%上升了1倍,新生儿疾病以围生期窒息及相关并发症、早产儿、各种黄疸为主[4],其他如维生素K缺乏症等也较常见,而上世纪90年代常见的硬肿症已很少见到。也正是由于对围生期窒息及黄疸等的早期干预治疗,由这类疾病所导致的脑瘫、智力障碍等残疾儿童近些年也明显减少。
儿童结核、流行性脑脊膜炎(流脑)、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麻疹、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在逐年下降,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仍常年散发,而近几年来手足口病发病率明显上升,几乎占住院患儿传染病的90%以上。这与卫生防疫工作的努力及国家计划免疫政策的大力推广有关,但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仍在幼儿园、学校内流行,且新的传染病如手足口病等正成为主要流行的病种。传染性疾病在疾病构成中位居前列,与文献报道一致[5],所以传染性疾病依然是威胁儿童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住院患儿死因顺位也发生了一定变化。2005~2010年,死因顺位分别为新生儿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中毒与意外伤害。加强新生儿疾病预防、提高新生儿疾病救治能力仍是我县降低婴儿死亡率的工作重点。中毒及意外伤害性疾病呈明显上升趋势,以药物、农药、有毒植物中毒及溺水等为主。一方面是由于部分家长(主要为老人)缺乏对药物治疗的正确认识,认为服药剂量越大效果越好,从而导致给孩子服药过量中毒,另一方面可能为农村近年来外出务工的增加,缺乏父母的监管,老人又缺乏安全意识,各种药物随处放置,孩子自己玩耍而无人照看,使得儿童药物、农药、有毒植物中毒及溺水等意外伤害性疾病增加。这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应加强对药物、农药的管理,加强对儿童的安全教育,加强对儿童的监护,减少中毒及意外伤害的发生。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卫生条件的改善、健康意识的增强,儿童常见的营养性疾病如佝偻病、营养性贫血等已少见,且病情都比较轻,只需门诊治疗,住院患儿中已很难见到,消化道细菌感染性疾病也已明显减少[6,7],而病毒性肠炎如秋季腹泻仍是消化系统的主要疾病。
综上所述,18年间我县儿童疾病谱发生了变化,研究儿科疾病谱,有助于临床医生了解儿科疾病的变化规律,常见病的防治仍然是儿科工作的重点,部分疾病增长较快应引起儿科工作者的高度重视,也希望借此分析能指导临床治疗及预防保健工作,为儿童疾病医疗研究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 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
[2] 贾秀红,杨华琴,朱淑霞. 1997~2004年儿科住院病例疾病谱及死亡原因分析[J]. 中国医院统计,2006,13(3):213-215.
[3] 段玉清,邱杰,李维成. 我院30年儿科疾病谱变迁[J]. 中国卫生统计,2003,20(1):30-32.
[4] 颜莉蓉,黄正东,吴一波,等. 某医院2001/2007年住院患儿疾病谱分析[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9,23(2):17-20.
[5] 张姝,黄志,宋萍. 我院10年来住院儿童疾病构成及变化分析[J]. 现代临床医学,2011,37(3):132-134.
[6] 王晓茵,刘雅婧,张春妍. 1994~2001年我院儿科住院患儿疾病谱及死亡原因分析[J].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5(3):253-255.
呼吸系统疾病及预防范文6
[关键词] 呼吸;因素
一、空气污染与呼吸系统疾病
人们每天吸入含大量细菌的空气以及汽车尾气排出的颗粒、道路扬尘、花粉等组成的颗粒物质,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被人吸入后累积在呼吸系统中可引发许多疾病。颗粒物的暴露可侵害呼吸系统诱发哮喘,细颗粒物可引发心肺疾病降低肺功能。研究不同粒径的大气颗粒物对大鼠肺的毒性的试验结果表明,接受最小粒径颗粒物的大鼠受到了最大的伤害,有病大鼠的肺损伤最严重。即原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对颗粒物的健康效应特别敏感。在国内开展的一些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大气颗粒物具有负面健康效应。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的扩大导致大气污染,近年来研究表明哮喘、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与大气污染有密切关系。有资料证明,空气中烟尘或二氧化硫超过1000g/m3时,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显著增多,其他粉尘如二氧化碳、煤尘、棉尘等可刺激支气管黏膜、减损肺清除和自然防御功能,为微生物入侵创造条件。工业发达国家比工业落后国家的肺癌发病率高。尾气是许多大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尾气中可吸入颗粒与气道黏液纤毛清除机制流行病学研究证明,颗粒与呼吸道症状加重、肺功能下降、肺癌病死率及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高有密切联系,研究表明颗粒物被吸入后作为气道炎症反应的刺激诱导因素,引起细胞释放系列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8(IL-8)等启动气道局部炎症反应,并最终造成气道上皮受损。居住环境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重要环境,现代装饰材料的不断出现,室内装饰材料、涂料的广泛使用,室内空气污染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据调查显示居室内新装饰的材料甲醛等超标可诱发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哮喘。
二、吸烟与呼吸系统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报告,全世界每年至少有250万人死于吸烟所致疾病,我国烟草总消耗量占世界首位,61.01%的成年男性和7.04%的女性吸烟。到2025年,世界每年因吸烟致死将达到1000万人,其中我国占200万人。烟雾首先进入呼吸道,长期大量的吸烟使呼吸道的防御功能降低或损害而导致呼吸系统疾病,故呼吸系统受害最大,在工业发达国家肺癌是吸烟造成死亡的首要疾病,在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人们吸烟造成死亡的首要疾病。
长期的吸烟是造成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哮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卷烟烟雾中含有多种致癌物质与促癌物质。通过吸烟,这些物质就可以损害支气管黏膜上皮,最后导致癌症。肺癌与焦油含量有直接关系,而进入体内的焦油含量又与吸烟的数量、每支卷烟吸入口的多少,以及吸进肺部的烟量有关。吸烟与呼吸系统疾病死亡危险度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
三、气候因素与呼吸系统疾病
气候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所以气候环境的变化也是最基本最常见的致病原因。气候因素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响尤其明显。上呼吸道感染与平均湿度关系最密切;慢性阻塞性肺病与最低温度关系密切,支气管哮喘及自发性气胸与平均湿度、平均温度关系密切。肺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也受气候因素的影响。
由于气候变化,作为调节吸入气和气体通道的上呼吸道而言,很难在很短的时间内适应外界温度等改变而上呼吸道感染多发。呼吸系统疾病多见于寒冷季节主要是受凉或温度变幅较大,削弱上呼吸道的生理防御机制:冬季一般寒冷干燥,鼻黏膜容易发生皲裂,病毒易于入侵;鼻腔局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一些抵抗病毒的免疫物质,特别是鼻腔内局部分泌的免疫球蛋白明显减少;气温下降时,鼻腔局部温度也降低从而适合病毒繁殖生长;这都为病毒的入侵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寒冷环境中实验动物经过一个时期,甚至可以看到气管的病理改变,如上皮增生和白细胞浸润。夏秋季节由于空气中花粉密度增高,哮喘的发病率增加。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发生频繁,对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呼吸系统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加之该地区处于高原高寒地带,生活水平低下,气候及生产环境恶劣,医疗卫生条件差,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四、社会人口老龄化与呼吸系统疾病
科学和医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医疗卫生条件的极大改善使人类寿命延长。联合国最近发表的一项报告表明,在2050年前,全世界60岁以上的老人将比现在增加2倍。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也日益增长明显,正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以上海为例预计2025年老人将达400万,占28%以上。由于老年的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极易患呼吸系统疾病,老年人患呼吸系统疾病住院占多数,且COPD、肺癌的发病以中老年为主,其患病率随增龄而上升。
随着年龄增加呼吸系统器官老年化,呼吸道器官发生形态学变化:包括细支气管及肺泡管扩张、胸壁弹性及呼吸肌功能下降;气管、支气管黏膜萎缩;纤毛变型和异常使纤毛运动失调。呼吸系统器官老年化,也加速了原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进展。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增高,该病不仅是老年人最易发生的原发病,也是老年人其它急慢性疾病过程中最常见的继发病,甚至可成为许多老年人疾病致死性的并发症。老年人群中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高发,甚至几种病同发,或者其它系统疾病都可引发呼吸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