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教育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区别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教育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区别范文1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真正的学校乃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创造性教学要求教师教会学生获取、处理和加工信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认为:“英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人的语言能力是以他的思维为基础的。因此,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应该从他们的思维能力入手。而初中生已具备了直觉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这一阶段正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期。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课堂上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根据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层层递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绝大多数的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训练学生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异思维能力。有位名人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英语创造性思维可以通过对比法、类比法、创境法、看图说话法等。
1、对比法
强烈鲜明的对比往往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这种方法一般用来帮助学生区别那些似是而非,看起来差不多但实际上有较大区别,容易混淆的词、词组或语法概念等,引导学生求异思维。
如学生在学习短语in hospital和in the hospital时能很好的理解和区别它们的异同点。
2、类比法
利用某类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之处,启发学生从甲物联想到乙物,并学会运用甲物的分析方法来分析其他物体。例如,我在给学生讲the other与another的区别时,我就先在another的“an”与“other”之间画一条竖线,然后启发学生根据冠词the /an之间的区别去思考the other与another之间的区别,即通过分析两个冠词与两个不定代词之间的共同特征,进而从不定冠词和定冠词之间的不同迁移思维出两个不定代词之间类似的区别。这样,不但帮助学生通过类比法解决了问题,而且又教会了学生一种思维方法。
3、创设情境法
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愤”、“悱”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学习,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例如,我在讲动词“help”的不同用法时,利用电脑多媒体播放了一个顾客买东西时店员问他:“Can I help you?”的情景片断和一个人落水后大叫“help”的情景画面,然后让学生自己体会同样的词在不同的情景中的不同含义并解释出来。其实这也就是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4、看图说话法
教育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区别范文2
【关键词】大学美术教学;美育教学;渗透
在大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不仅能够让美育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也能帮助大学美术教学查缺补漏。美术教学和美术教学天然的联系让两者的融合能够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最终让学生成长为能够用美的眼光看待人生、看待世界的人。所以无论是高校教师还是大学生都应当重视起美术教学与美育教学的结合。
一、在大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的必然性
(一)人才培养的需求
在素质教育被广泛提倡的今天,我们在进行教育工作的时候不能再局限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情感和审美能力的培养。美育教学的主要教育目标是让学生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理状况,从而为其他教育提供心理基础。而美术教学则要求学生运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事物。在这种情况下,美术教育和美育教育的结合时国家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基本需求。
(二)理论基础的完善
在大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并非是一个新近诞生的理念,早在十八世纪就已经有相似的观点出现。在著名教育家杜威继续发展了这个理论之后,美育教育与美术教学的结合就已经开始了广泛的实践,相关的理论也在逐步地完善。人的审美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某种联系,美术教学和美育教学存在着契合点。可以说,在大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的理论基础已经搭建完毕,需要我们用实践来检验它[1]。
二、大学美术教学与美育教学的关系
(一)在教育目标上的区别
大学美术教学与美育教学尽管也有着比较多的契合点,但是两者之间仍然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区别。比如,两者的追求目标是不同的。大学美术教学更加看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致力于让学生拥有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而美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让学生学会情感表达和情感体会。两者在教育目标上区别决定了教育方法会有分歧[2]。
(二)公开性和保密性的区别
由于美育教学直击学生的情感和心灵,所以需要学生对教师敞开心扉,从而实现与教师的深度情感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希望被其他人看到,教师也不希望其他人干扰教学进程,所以美育教学有着保密性质。而大学美术教学则没有这个问题,由于是能力和知识的传授,大学美术教学有着比较明显的公开性。教师在课堂上公开交流,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换观点,课堂更加开放。
三、在大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教育观念的结合
大学美术教学与美育教学存在着诸多的分歧,那么怎样才能合理的利用两者的契合点进行渗透教学呢?首先要在教学观念进行紧密的结合。对于高校教师来说,要利用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观念上达成两者的统一。美育教学进入美术教学中能够为美育教学提供良好的心理基础,让心灵美和艺术美达成良性的互动。美术教学进入美育教学能够改革美育教学的形式,开发新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方法的变化
大学美术和美术教学在教学方法上有着明显的区别。教师要教学的时候要积极引导学生,采取更能够让学生接受的方法。从美术教学来说,教师要依靠基础知识的巩固来启发审美能力,而从美育教学来说,教师要直接进行心理上的指导,来让学生据此认识世界。美育教学渗透进美术教学之后,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融合两种方法的优势,取长补短。
(三)教育平台的互补
大学美术教学往往集中在课堂上,教师在课堂上集中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而美育教学则没有地点的限制,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美育教学,也引起美育教学呈现出一对一辅导的倾向。在两者进行结合之后,美育教学可以在课堂上更高效率的进行美育的指导,而美术教学也可以摆脱课堂的限制,随时随地的把美术教学融入日常生活当中去。
(四)教师队伍的结合
美育教学和美术教学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都有着明显的区别,如果要更好让两门学科的教学融合在一起,可以建立一支既懂得美术教学,也懂得美育教学的教师队伍。这样教师在进行大学美术教学的时候就能够不自觉的加入美育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让两门科学充分融合。
四、结束论
在大学美术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对于美术教学和美育教学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本文首先总结了在大学美术教学中融入美育教学的必要性,然后分析大圩么似乎教学与美育教学的关系,最后对大学美术教学中融入美育教学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参考文献:
[1]吴玲,陈祥龙.以美育人润物无声——美术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的体现[A].校园文学编辑部.校园文学编辑部写作教学年会论文集[C].校园文学编辑部,2007:4.
教育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区别范文3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是以职业工作的岗位能力作为课程培养的核心内容及目标,这与传统基于知识体系的课程有着本质的区别,其课程的内涵也有着自己显著的特征.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1)教学目标:将职业核心能力的习得作为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定位与目标就与传统课程有着本质区别,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其本质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获得从事某一职业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有文献称为职业行动能力.目前在职业教育中,虽然已经对这一目标取得了共识,但是很多教育工作者将职业能力等同为职业技能,这是不科学的.职业技能仅仅是从事某一职业岗位所需的具体操作能力,而职业能力是一个更加广义的范畴,包含情感能力、构思能力、反思能力等,明确这一区别对课程开发具有实践指导意义.(2)课程内容:将工作岗位能力的获得作为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在课程内容上区别于传统课程在于其教学的内容的选取是根据职业工作的需要来选取教学内容,而不是根据学科的知识结构来选取教学内容.根据这种方式来选取教学内容实际上对传统的理论知识进行了弱化,而与实践紧密相关的隐性知识的地位得到了加强.隐性知识无论是获得、表述还是传授难度都较显性知识要高,这是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更高层次的教育在于培养以及激发学生的自主获得隐性知识的习惯和能力,这对职业教育受教育者的职业生涯更加重要,也是目前职业教育工作者还较少关注的一个问题.(3)教学组织:将工作岗位的进阶作为课程内容安排的主要方式.课程教学的组织是课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传统课程的教学组织是按照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组织,这显然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不相适应.职业特征是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核心,按照工作岗位的进阶来组织其教学就成为课程开发过程中所应该遵循的准则,其组织过程也是对原有知识体系结构进行分拆,进而根据工作行为的动态过程进行重构的过程.目前从事职业教育的工作者对知识体系的组织方式有着很大的思维惯性,这使得在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组织过程中常常难以达到“实至名归”的状态.总结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内涵可以用图1表示其三个方面.
2工作过程导向的《电气控制与PLC》课程开发过程
《电气控制与PLC》作为一门职业岗位特征十分明显的课程,传统的知识系统型课程已经难以适应该课程的教学要求,迫切需要按照工作过程导向进行该课程的开发.根据此课程的特点,工作过程导向的《电气控制与PLC》课程开发过程如图2所示.在课程开发过程中,通过专任教师与不同合作对象的配合,使其能够与该课程对应的工作过程零距离,使所承担的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出胜任工作岗位的合格工作者.(1)在岗位能力调研阶段,通过任课教师通过到企业与工程技术人员一起进行实地调研,明确《电气控制与PLC》所对应的工作岗位是维修电工,该工作岗位具体需要的核心技术能力为机电设备电气控制安装与维修.(2)在岗位任务分析阶段,任课教师与行业专家一起具体分析课程对应的维修电工岗位典型的工作的任务,也为课程内容选取和学习情景的构造积累素材和奠定基础.(3)在课程结构组织阶段,任课教师在职教专家的指导下对与本课程相关的其他课程进行整合,避免教学内容遗漏与重复.(4)在课程内容选取阶段,任课教师根据前面确定的岗位能力、岗位任务以及课程整合的结构,在岗位能手的协助下选取本课程具体的内容,同时也将学习情境构造完成.(5)在教学活动实施阶段,任课教师与学生在构造的学习情境下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6)在教学完成后,任课教师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对本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意见,促进今后的课程建设工作.
3结束语
教育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区别范文4
【关键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区别化教学
机械制图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动因、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很大的差别。近年来我尝试应用区别化教学法来改变差异,区别化教学就是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条件下,按照学生的学习状况、个性特征与心理倾向,以及知识基础、接受能力与认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类,采用适应学生个别差异、促进全体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区别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般职业中学的学生的入学成绩较差,特别是学习机械制图所需的空间想象能力,其中存在着较好和较差的学生,如果一视同仁采用同一要求的教学方式,势必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两级分化的问题就会更加突出,要改变这种状况,因材施教就显得极为必要。因此,按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成绩的发展趋势对学生进行区别化教学,是使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一个有效措施,也是使因材施教落到实处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二、区别化教学的可行性
职业中学一般是按专业进行编班的,同年级同专业的班级有可能就只有一两个班,要按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成绩编班就十分困难,采用以组为单位的班内区别化的教学方法就成了可行的方法。
三、区别化教学策略的实施
1.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一是要体现时代特点、国情和校情特点; 二是强调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三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目标的多维整合,即综合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态度情感价值观。
在对学生进行区别化的基础上,根据“三个注重”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相应的教学要求。改变以往的一锅煮的方法,把教学内容分解成有梯度的几个模块,把学习水平分为识记、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力求使各层次的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域”内达到教学目标。
我的具体做法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强化目标意识,课前提出学习目标,课中及课后及时检查目标达成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完善。如机械制图中几何作图一章的教学目标是学生掌握绘图的基本技能,知识广度为画图线时铅笔的走向及运动,其中图面合理的布置及正确的作图步骤作为知识的迁移目标,为今后绘图提高质量奠定基础。
2.教学方法和要求。我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过程中,既有面向全体同学的环节,又有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环节,通常的做法是“三分三合”,一合(导入新课),一分(分类自学);二合(集体讲授),二分(分类指导);三合(集中归纳),三分(分类练习)。在“三合” (导入新课、集体讲授、集中归纳)环节中,主要面向B层学生,适当兼顾AC二个层次的学生;在“三分”(分类自学、分类指导、分类练习)环节中,则着重关心AC二个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情况;整个教学进程由B层次的学生学习情况而定。这“三分三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没有被打乱,而且较好地解决了各层次间的动静配合。
3.评价和调整。评价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业情况,首先要有突破原有评判标准的勇气和胆略,用实事求是的观念新创不同的评判标准和方法。要倡导发展性评价,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课程发展的评价体系。
在评价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质性评价,强调方法形式的多样化。既是区别化教学,评价也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化进行,只要达到区别化教学目标就给予合格。在实施过程中,合格将分为三级。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明白,要更注重在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争取达到最高级别的合格。在评价过程上强调将评价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教育教学全过程,就是注重平时成绩,不单以考试论成败。
四、效果与体会
1.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增加
区别化教学的实施,促进了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吸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区别化教学的实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学习,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主动性,让他们互帮互助,形成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材、研究教法。
2.学生学业成绩提高
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区别化教学”,真正贯彻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相互竞争的习惯逐渐养成,促进了班级良好学习风气的形成,使班级内各层次学生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的成绩提高。
参考文献:
教育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区别范文5
【关键词】音乐教育;音乐表演;钢琴教学;区别
以下,关于音乐教育钢琴教学与音乐表演钢琴教学会做一个大概的介绍,并通过几点对这两种钢琴教学课程进行分析与探讨,找出其中区别。
一、音乐教育
普通意义上来说,学校音乐教育就是常说的音乐教育,在学校音乐教育当中又细分为两种,即专门教育与普通教育。其中,普通教育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在学习之后对于音乐素养方面能有所提高,而专门教育则是以音乐理论与技巧方面的学习为目的,侧重于培养出音乐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以及对音乐进行深入研究。普通教育实现其教育目标的途径为表达与欣赏,让学生在通过学习之后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过音乐有序的表现出来,经过学习对自身的音乐意识锻炼不断加强,最终达到陶冶情操、丰富感情的目标,并在对音乐进行欣赏的过程当中对音乐美学方面的价值有所理解,从而有更高一层的追求。这样来看,对于音乐的欣赏与表达其根本上是非常个性的。总的来说具有情感性、主体性、愉悦性与形象性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特征。
二、音乐表演
音乐表演是一种音乐创作方面的活动,其主要以人声歌唱与乐器演奏等途径对音乐通过音响进行表现,将音乐传达给听众,使其社会功能在最大程度上进行发挥。音乐表演介于音乐创作与音乐欣赏之间,其重要性在音乐活动中是非常明显的。在音乐表演当中,钢琴教学的位置与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高校的音乐表演专业中,钢琴教学是将钢琴进行充分运用以实现音乐活动的一项基本课程,但其意义与作用是非常重大的,它能够将学生音乐各方面的能力进行提升,如音准、读谱和节奏等。与此同时,音乐表演课程对于学生艺术修养方面的引导也是非常突出的,它对于学生音乐的理解能力、音乐表现力、伴奏配合能力及钢琴应用能力都有较好的培养。音乐表演钢琴教学是让学生在经过钢琴教学的系统训练之后能具备钢琴演奏与音乐表达的能力,并从中获取及丰富自身的音乐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能力进行提高,使学生艺术方面的视野有所拓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为国家输出高素质高能力的音乐方面人才。
三、音乐教育
钢琴教学与音乐表演钢琴教学之间的不同之处
(一)专业课程设置
因为音乐教育与音乐表演两个专业特点及目标的不同,所以其专业课程设置也不同。音乐表演专业更注重于对演奏、伴奏及重奏等方面技巧的加强,培养学生的独创能力、合奏能力与艺术表现能力;而音乐教育课程的设置重点则更 偏向于教育,在根本上与音乐表演区别开来,着重突出教育,对学生的音乐基本理论与技能进行培养,并对其音乐教育与音乐教学能力进行提高。
(二)教学内容
在音乐教育专业与音乐表演专业中主要钢琴课和其他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都是不同的,音乐教育专业中钢琴课的教学有选修与必修两种,必修课程一般都比较基础,是所有学生都要进行学习的,而选修课程一般难度与程度较高,一般提供给学习需求较多的学生选择。一般情况下来说,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其钢琴演奏水平较高,可直接根据不同年级对曲库进行安排,不需要学习钢琴演奏的基本技术内容,而钢琴教育专业的学生则需要。
(三)教学方法
在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一般会采用将教学大纲的特点与学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的方式制定出教学进度与计划,通过加强技术方面训练的方式对学生进行钢琴表演艺术教学,侧重于对音乐表现方法、演奏技巧与曲目特点的教授。在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以钢琴教学大纲为基础,以学生的条件及能力为辅制定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更侧重于对学生演奏、伴奏与基础钢琴教学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当中贯穿实用性。
(四)授课方式
音乐教育专业与音乐表演专业在授课方式的两个大方面:钢琴授课方式与钢琴教学理论课程中,理论课程的授课方式是相同的。但在钢琴授课方面,音乐表演专业主要运用的是个别授课的方式,教师一般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训练;音乐教育钢琴专业中则一般采用两种授课方式,即个别授课方式与小组课,其中个别授课方式与音乐表演专业相同,小组课授课方式是根据学生学习与专业水平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授课,其中主要会对整租学生共同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着重解决与具体分析。
四、结语
教育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区别范文6
一、英国中小学教育的总体印象
英国教师认为:数学的学习应当是以自然的方式进行,就如同学游泳一样,不下水练习,不呛水,就学不会游泳。英国教育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启发学生主动学习,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深入研究,并就所学内容提出疑问,不断思考。
在课程设置方面,从初中起,学生就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一般选三至五门学科,其中不包括英语。义务教育(5~16岁,其中5~11岁为小学,中学分两个阶段:11~16岁为中学第一阶段)后,学生参加GCSE(相当于我国初中毕业文凭)考试,进入第6学级(也称为第五学段,16~19岁为中学第二阶段,相当于我国高中时期)的学生分流,一部分人学习A-Level(高级水平)课程,准备升入大学;另一部分人学习GNVQ课程(国家通用职业资格教育),准备就业。学生从11岁开始学习系统的数学,包括应用数学和纯数学两大领域四大门类(机械学,纯数学,统计学,离散数学),学生在A-Level时自选四大类中的17本书学习,学生可以选3,6,9,12,15本学习,每本书单独考试,每3本组成一个成绩(一个证书),当然学生也可以选择有关未来大学科目的书目学习。
英国的普通高中称为“学院”(大学预科),在上课方式方面,学生实行“走班制”,即学生没有固定的教室,比如上数学课的教室就是数学教师的“家”,教师按照自己的喜好布置教室,坐等学生来上课。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相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被安排在一起。在独立学习方面,英国的每个中学生都能开展课题研究,撰写小论文等。
二、英国中学数学教育的特点
1.注重区别化
区别化是英国数学教学的一个显著特点,在英国中小学数学课程大纲、教材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有明显的反映:“水平考试”的区别化;第6学级数学课程的分流并实行必修加选修的结构,设计广泛的弹性课程;教材的多样性以及教学进度的灵活性等等。
英国的数学教育由“英才教育”转向“普及教育”,多级水平的课程和考试正适应了这一要求,这极大程度地照顾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因此,不要奇怪试卷上可能写着适合15、16岁学生的字样。学生的智力水平、兴趣爱好和学习发展的速度各不相同,学生在明确自己与别人差距的同时,通过多级考试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一个较低的水平级上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级,会受到学校和教师的肯定和鼓励,这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这种自信心又成为学生新的奋进的动力,这种动力和鼓励促进了学生学习进步的良性循环。
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实行区别化大纲,针对中学生的各种能力水平设计不同的数学课程;在教学目标上实现水平区别化,对于同一学段的学生所要达到的目标水平有很大的弹性;在数学活动的组织上,同一年龄段的学生,按其能力水平不同,创造条件使学生按各自的进度,安排学习活动。例如,笔者曾访问的一所中学,其九年级(相当于中国初二)学生的数学课被分成三个班进行,分别相当于水平9~8,7~6和5~4(注:英国国家课程义务教育分为四个主要学段:第一学科(5~7岁)水平1~3;第二学段(7~11岁)水平2~6;第三学段(11~14岁)水平3~8;第四学段(14~16岁)水平4~10。)。对于教学评价,一方面注重多方面的评价,不但要看考试的分数,而且注重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考查了解的情况;另一方面GCSE考试与阶段末的国家统一考试,也都提供了不同水平不同要求的试卷。
(1)可选择的学习任务是区别化教学的中心环节
区别化教学要求向学生提供适应差异的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每学年、每月、每周的学习计划由教师来制定,但具体的教学计划,强调师生的共同协商。尽管学生的学习内容不可能脱离教师的计划和安排,但他们对各种具体的学习活动有选择的自由。
在所参观的有些学校里,我们了解到所有的学生学习共同的教材,但按照不同的速度来学习。具体来说,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把学习内容处理成在广度和深度上有一定差别的几套学生活动,学生被分成学习同一学科、不同程度的教材的几个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从一个班转到另一个班,甚至向高一年级升级也不受时间的限制,给他们创造自由发展的条件。
(2)灵活的分组是实现课堂教学区别化的有效形式
分组教学是区别化教学的基本形式。在课堂中进行分组的标准是极其灵活的,学生的共同兴趣、同等能力、不同能力、学习方法及在课堂中的位置都可成为分组的依据。而按不同能力组合的小组,由于小组成员间可以互相帮助而减轻了教师的负担。英国课堂教学中集体讲授的时间较少,学生在进行自己的学习活动时,可互相询问、讨论。在课堂和讲座之余会经常安排一些小型的、非正式的小组指导,学生可以与教师自由交换意见和观点,这也是一个鼓励提出新观点、新方法的学习过程。分组是介于班级授课和个别教学间的一种形式,是体现教学区别化的有效形式。
2.注重应用
英国教育改革法认为:学校必须提供宽广而和谐的课程,一方面它应促进学生精神、道德文化、智力和身体的发展;另一方面应为学生准备好成年后生活工作的机会、责任感与经验。从英国中小学数学课程的目标与内容可以看出,他们首先考虑的是满足所有学生今后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并不惜打破传统的中学数学逻辑体系,不仅将运用和应用数学单独列为一项成绩目标,而且贯穿于整个数学课程,成为其他四项目标的灵魂与核心。
运用和应用数学首先体现在将纯粹数学、应用数学(包括力学、概率统计、数值方法等)结合成一门统一的数学学科,既体现出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又体现出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应用数学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科学、建设、金融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合情合理的有趣的数学问题的研究探讨有利于激发、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热情,加强对纯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技巧,抽象的数学因其广泛的来源背景和应用去处显得生动形象。其次体现在日常教学中十分注意解决实际问题,包括提出问题、设计任务、做出计划、收集信息、选用数学、运用策略、获得结论、检验和解释结果等等,而不是局限在书本上现成的“问题”。
我们听了第6学级的数学课,教师十分重视“问题解决”,特别是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A水平的数学不仅专门开设了“问题解决”作为必修单元,而且由于微积分、概率统计、力学的引入拓宽了数学建模的范围。有“微积分入门”中优化问题(极大极小)的数学模型,“微积分方法”中列微分方程的数学模型,在“牛顿运动定律”单元的第一个课题也是“数学模型”,至于选修单元,更是显著地研究两大系列(力学、概率)中的大量数学模型。
教学评价也反映了加强应用的思想,GCSE考试不仅常规的笔试中有许多联系实际的试题,而且还专门有一项课题作业,占总成绩的20%,它是由实践性和开放性作业组成的,主要考查运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包括口头交流、讨论数学思想、收集并处理数据等。例如交通路线的选择:要求选用一条从伦敦到伯明翰耗时最短的路线。问题采用表格的形式,列出几条铁路经过的城市名、千米数、火车时速,表格中已提供部分数据,还有的需要考生计算后填入。考生只有通过正确计算填好这些表格,才能选择出耗时最短的路线。再如土地和房屋面积的丈量问题,要求画出平面图,因为其中又有几个各种形状的小图,只有逐个正确计算出小图的面积,才能求出需要的面积。这种紧密联系现实的题目,不仅使考生做起来趣味盎然,有助于培养他们现实生活中的计算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商品经济的意识,再例如2003年的GCSE样卷,水平4有一份小型作业(“篮球”),其中有这样一题:“约当的靴”:约当是芝加哥公牛队的队员,他身高2.01米,体重88千克,题中给出一张图,画出他的一只靴底的实样和靴子的直观图(缩小的,标出其高为19cm)。(1)求靴底的近似面积。(2)设计一只盒子,可装这样的一双靴子。(3)画出所设计盒子的展开图,标上必要的尺寸。
3.注重过程
英国数学教学从教材到教学活动的组织上都突出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数学活动,特别是探究活动。无论何种类型课,很少有教师讲学生听,多数是教师与学生一道参与一系列活动,如实验、游戏、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获取知识。他们对知识点,对各种数学结论包括公式、定理、法则等远远不及我们数学教学那么注重,不仅数量少而且对于记忆的要求也不高,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考试中许多基本公式,诸如三角形面积公式、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等即使对于水平10也都附在试题前给出,他们更看重的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对一般规律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洛瑞托学院(高中),数学系主任托曼在给11年级讲微积分时,他举了一个买车的例子:不同的人对买车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人所偏好的车的类别也不同,但他们肯定有一点相同:那就是花尽量少的钱,买尽可能好的车!现在市场上有三种车:A.8000英镑;B.9000英镑;C.14500英镑。约翰想买一辆汽车,他一共有9000英镑。他到底该买哪辆车呢?如果他能从银行贷款且他对C种车非常满意,他也有可能买。我们假设他不能贷款,并且我们知道他对A种车的满意度偏低,对B种车的满意度较高,对C种车的满意度最高,我们仍然无法确定他应该买哪种车。
学生们在积极地思考,他们试着从数学的角度给出购买决定的理由。托曼继续讲道:“我们假设约翰对各类汽车总体的满意度主要取决于汽车的速度(S)和耐用性(Y),约翰对速度偏好,而他父亲更偏好耐用性,不同偏好可用不同的数学表达式表示出来……”他停顿一下说:“这就是在经济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微积分学!”这样的引入由于与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生动有趣,一下子就调动起学生学习微积分的兴趣。
然后,再提出问题:等,问学生能发现什么?有些学生发现了,举手,教师走近俯首听学生轻轻讲述他的发现,可以看出学生流露出成功的喜悦。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堂课上,教师并没有向全体学生说明问题的答案,更没有给出平方差公式,而是布置一个作业:请学生将自己的发现用代数句子写出来。教师认为这样做,学生自己发现结论,记得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