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安全文化的基本要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核安全文化的基本要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核安全文化的基本要求

核安全文化的基本要求范文1

关键词:质量保证;经验;改进

Abstract: the civil nuclear power plant Chang Guidao and the subsidiar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assurance and conventional thermal power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are different. In this paper, a nuclear power plant Chang Guidao are briefly discussed and the subsidiar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process, to provide experience for similar project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and improvement direction.

Key words: quality assurance; Experience; To improve

中图分类号:TM6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引言

某公司初次承接某核电站常规岛及附属工程施工任务。工程伊始,项目部按照法规及业主要求编制了《项目质量保证大纲》,并在项目质保大纲框架下,制订了体系文件,建立了质保体系。历经五年的项目实践,项目质保体系运行趋于稳定,参建人员的核安全文化水平有了质的提升,工程质量也在移交投产过程中得到肯定。核电质保管理与常规火电建设中的质量管理存在不同,前者除了有更广泛的外延,还具有法制性和足够的独立性。核电建设的方针是“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因为核电厂安全的重要性,在核电施工过程中多道质量屏障以及“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的原则,使得管理成本大幅增加,员工的作业方式也有很大的变化。下面以该项目为例,按照项目质量保证的十二个要素简述质保体系运行的经验及不足。

二、项目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概况

1.质量保证大纲

2008年,项目质保大纲、大纲程序、管理程序陆续提交生效,程序体系总计127份,基本制订完毕。2009年和2011年,对程序文件进行了两次大的升版,在质保体系运行过程中,总计升版各类管理程序1348版次。管理程序所规定的是管理流程、职责分工和工作接口。程序数量及执行过程中的频繁升版总体反映了:一、核电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维护工作十分重要,工作量大;二、核电施工管理严格,精细化要求高;三、项目建立的程序体系不成熟,对核电要求考虑不周,可执行性差。

2.组织

项目部成立了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三个层级的组织机构。设立了十个部室和八个施工队。运行过程中对部门职责做了一定调整,进行调整的有培训管理、质量计划管理、技术管理等职能,工程尾期对一些部室和施工队进行了合并。这些调整对质保体系的运行造成一定的冲击,具体表现在:一、造成管理程序的适应性修改和升版;二、员工需要一段过渡时间来适应职责的转换,过渡期降低管理效率。

和常规火电相比,培训和授权是核电的特色。常规火电不仅没有像核电这样多的培训要求,这种要求也没有上升到法规要求的层次。项目开始时,在程序要求、培训教材等方面都不成熟。员工接受培训甚至培训工作的开展都是被动的。核电施工的历练让项目管理者认识到了培训的重要性。从被动培训到主动培训,通过把培训搞实,增强培训效果,切实提升了员工能力。项目积累了很多培训教材,也逐渐梳理出了适应项目的培训程序和培训流程。

3.文件控制

文件控制是为了使参与影响项目施工质量活动的人能够及时得到并使用正确有效的文件。项目按要求制订管理程序,建立适用于施工的“适用文件清单”并定期进行更新、。“适用文件清单”包括必须执行和采用的各种法规、技术标准、内部程序、业主外发程序、规程等。

核电施工和常规火电相比,纸质文件多,受控文件多,文件变更多,文件管理和文件控制的难度大。过程中,管理部门应经常检查,保持账目清晰,信息受控。电子文件应从受控角度综合考虑,合理安排。

4.设计控制

项目负责的现场设计包括DN80以下小径管道及其支吊架设计,仪表管、电缆次桥架及其支架、管道预制图的转换设计等。作为设计控制要素,还包括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设计变更、设计图纸审查、现场施工过程中提出的澄清要求、现场变更申请等。

施工过程中的设计方面问题较多,变更多,且变更信息流转时间长。业主采用了‘现场紧急联签单’的形式进行联签解决。上游图纸到图晚,设计变更多,项目部设计人员能力方面以及工程进展及经济考虑等因素导致图纸转化设计、二次深化设计、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控制等方面离法规及质保大纲要求还有差距。这也是项目成立时对设计任务及设计控制方面需要考虑的。

5.采购控制

采购主要包括物项采购和服务采购,主要指施工材料、外协劳动力以及外委加工及外委试验等。工程前期,受多种因素影响,形成的合格供方清单没能涵盖所有供方,在2009年,对合格供方清单和供方进行对照梳理,形成了新的合格供方清单,确保了供方都是从合格供方清单中选择。前期由于资金压力,供方存在多而不稳的弊端,给供方管理带来了一定压力,体现了质量合格的、稳定的供货商的重要性。

因为采购量和供方的现状,钢材多通过商贸企业供货,采购合同和商贸企业直接签订。需要注意的是,在和商贸企业签署合同时,除了指定验收标准,还应指定生产厂家,防止商贸企业在市场上采购劣质产品,以次充好。分包商管理也是项目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市场劳动力的价格以及现状,使得分包商在质量要求的选择方面难以满足规定。

6.物项控制

为了满足物资仓储需求,项目设立了恒温恒湿库一个,仓库五个。甲供物资仓储的难点之一是仓储环境不满足要求。主要原因是订立合同时,策划不足,仓储面积小;甲供物资不按计划到货;有些物资供应商片面提高货物的仓储等级。难点之二是仓储分区,主要表现在合格品、待检品、不合格品混放,因为仓储面积小,没有建立固定的NCR区。难点之三是物项的标识。项目前阶段,物项标识由红、黄、绿颜色标签分别区分不合格品、待检品和合格品。除了物项的识别标识、检验状态标识,还有NCR标识。物项多造成了管理困难。2011年后,库存量的减少,物项管理上有很大好转。由此可以看出,合理规划仓储面积很重要。物项出库后的管理也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出库后的各工序交接过程中物项标识的设置和维护、设备安装过程中或安装后的维护保养、以及出库后的成品防护,应制订规范和程序。

7.工艺过程控制

项目部将现场工艺过程分特殊工艺过程控制、一般工艺过程控制和关键工艺过程控制三类。并在程序中规定了各类工艺过程控制的要求以及特殊工艺和关键工艺的清单。除工作程序及工艺规程的编制、审核、批准外,工程的现场工艺过程控制主要由质检部设立质量控制点并负责对工艺过程进行检验和验证。当然,工艺过程控制不限于检查和试验,在这一点上,还应更深一步对工程过程控制进行定位和职责界定。

8.检查与试验控制

核电在质量检验方面实行质量计划,过程中以工序为单位进行过程检验签点控制,控制的深度和有效性较常规火电有明显增强。试验范围及试验要求高,材料外委检验及外委试验项目多。在无损检验抽样、测厚等方面和常规火电有一定的不同,工作量大幅增加。计量器具管理方面也较火电更为严格,检定成本和管理难度大。鉴于此,核电配备较多质检员。

质量计划的实施虽然对于核电质量控制有很多优势,但也存在标准化程度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各专业质量计划控制深度不一,同一专业不同系统的质量计划控制深度不一。一些专业的质量计划中质量保证记录十分详细,验收签点任务十分巨大。一些专业的质量计划的控制深度却存在一定不足。质量计划的控制深度是在编制、审核、批准过程中确定的,没有具体的标准支持,欠规范,宜造成升版,造成管理困难。

9.不符合控制

核电施工注重对不符合项的控制,“不准私自处理不符合项”是现场处理质量问题的准则之一。任何不符合项都要透明处理,确保工程质量。

不符合项控制的核心是防止不符合项的错用或误用,并对其进行处理。项目在不符合项控制过程中表现出的难点主要有不符合项的标识、隔离以及分类控制;接货类不符合项主要集中在仓库或材料堆场,由于到场物资多,库区面积小,以及管理薄弱,对不符合项的标识不全,不能建立隔离的NCR区是多次提出的问题;供货类和安装类不符合项分布于现场各个位置,点多,流动性强,实体标识困难,供货类NCR处理流程长等现实困难,造成了管理难度。

10.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是对已出现的一些系统的、重复发生的、重大的缺陷需进行根本原因分析,进而彻底解决或防止缺陷再发生,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通过及时、有效开展纠正和预防措施,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项目部的管理体系,明确对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问题再次发生。

项目施工过程中实施的纠正措施主要体现在:内外部监督、监查、检查所发现问题的整改,包括分析问题产生原因,制定纠正行动计划、实施纠正措施并提供验证材料,整改和关闭发出的监督报告;项目每年度管理部门审查后的纠正行动计划等。

纠正措施的核心是针对有损于质量的情况,对质量保证体系本身进行完善。执行过程中需要认识到并得到改进的是:批评教育和加强培训是纠正措施的一种手段,但仅仅靠这种手段很难解决根本问题,见错就改,不能举一反三也不能解决根本目的。及时的经验反馈、管理制度的完善和适用性是实施纠正措施的较好途径。

11.记录

核安全法规规定必须为质量保证提供足够的记录,记录是客观证据。记录是一种特殊的文件,需要有一整套完整的表式和规范的格式来证明记录的完整性,证实工程质量的可靠。

核电的质量保证记录从数量和细化程度都比火电多的多。项目建造的核电站其实是两座核电站,一座是实体工程的核电站,一座是文字化的核电站。从管理形式上来说,核电记录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火电工程的资料移交有固定的验收标准,有固定的表格形式。核电质量保证记录的格式需要在施工前由承包商编制,交业主确认后采用,核电的质量计划也没有固定的规范化的格式可以借鉴,在施工过程中,和实际情况有出入的,可以视情况调整,升版记录文件。初次承接核电项目,没有一套适用于自己施工的质量记录表格,将会造成核电记录管理困难。从这层意义上讲,形成一套完整的适用于我们核电施工的质量保证记录表式,对规范过程管理,及时进行质量保证记录,意义重大。

12.监查

监查的目的是评价被监查方质量管理体系完整性、符合性和有效性;为管理层决策提供质量管理信息;识别被检查方质量管理体系的薄弱环节及潜在的改进方面。除法规要求的定期对体系进行监查外,项目还通过监督以及专项调查等方式履行独立监督职能。内外部监督和监查所发现的问题有管理问题,也有技术问题。不间断的监督、监查起到了警钟长鸣,有效防止了体系运行失效和核安全文化淡化。监督、监查以及纠正行动计划的制定和纠正措施的落实,使得质保体系运行情况得到持续改进,并趋于稳定,使得项目参与人员深入理解核电建设理念,逐步提升核安全文化。监督、监查发现的问题可能是小问题,但是小问题不解决就会导致大问题。从这方面讲,不间断的做好监督、监查,重视问题的整改,对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意义重大。

三、项目质量保证体系运行经验及改进方向

1.完善质保体系,增强程序文件的可操作性,做到“有章可循”。

审视项目部制订的程序文件,仍能发现一些文件和条文和实际情况是有偏差的,一些文件和条文也没有细化到可执行的程度。程序文件在符合法规要求的同时,更应是可以做到的和达成共识的,便于实施。在历次检查和实际运行过程中,主要发现的问题:一是对核法规认知不足,存在一些名词概念理解不到位,错用和误用,这还需要加强程序的编制者对质保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是管理层次问题,一些程序没有上升到项目部的层面上考虑如何去操作,存在部门观念,没有普适性。三是程序的细化程度,没有达到可操作的深度。四是程序的编制、核准、联签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相关联的单位没有达成共识,这不利于程序的执行。以上情况启示我们:核电施工管理必须在项目前期施工准备阶段,应密切结合法规和业主的管理要求、项目部自身的管理模式以及人员结构,制订程序,建立体系,确保‘周密制定,便于实施’。

2.统筹规划和优化项目组织机构,做到“有人负责”。

“凡事有人负责”,应是凡事有负责该项事务的相关岗位,该岗位有能履行职责的能力,该岗位切实履行了相关职责。在签署施工合同时,公司设定了组织机构、岗位数量和岗位资格。合同签署后,编制人力动员计划并制定各部门的岗位设置与职责。组织机构、岗位设置、人员资格作为履约能力的重要评价指标贯穿于项目始终,业主对这方面的要求从来没有放松,而公司往往处于中标需要,在投标时,不同程度提高了人员数量配置和能力要求。但在项目实际运作时,人员配置和资质能力上和合同要求有一定的出入,因此在人力配置上,公司应在招投标时就要统筹考虑,合理配置。

项目部各部门的职责调整会对实质工作的开展造成一定的冲击,都需要一定时期的适应和调整,组织机构应在前期深思熟虑、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制定,尽量避免过程中的调整。

3.完善和优化项目质量监督体系,做到“有人监督”。

项目部在质量监督上建立了“两级QC一级QA”的管理体系。监督本身而言是一种制衡,核电施工会逐渐认识到‘稳就是快’,‘一次把事情做好’才是最经济的。质量保证本身而言是管理手段多少的一种体现,每增加一种管理手段,势必会增加管理成本,质量保证是需要投入资源和成本的。核电施工,质量监督是必需的。项目应该建立有效的质量监督体系,切实履行监督职能,减少质量劣质成本,提升管理效益。

4.提炼完整适用的质量保证记录清单,做好过程记录,做到“有据可查”。

《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规定“质量保证大纲应包括为使用物项或服务达到相应的质量所必需的活动,验证所要求的质量已达到所必需的活动,以及为产生上述活动的客观证据所必需的活动”。这种‘可证明已达到质量要求的文件证据’应该是过程中产生的,规范的,真实的,完整的。法规中的明确要求,也体现了核电施工对记录的严肃性。

和常规火电相比,核电质量保证记录更具‘过程中形成’的及时性;质量计划中的记录格式没有火电项目的验评标准。鉴于以上两点,项目正式施工前,应形成一套完整的适用于核电施工的质量保证记录表式;在施工过程中,规范过程管理,及时进行质量保证记录,实现记录资料和施工进度的同步。

5.逐步提升‘核安全文化’,践行‘安全第一、质量第一’。

核安全文化的表征是单位和员工对待安全问题的态度和行为。核电要求单位和员工始终要把‘核安全’放在首位,在施工活动中要敬畏核安全,对待核安全要诚实。个人不诚实,就不能在核电企业存在;企业不诚实,就不能在核电行业生存。

核安全文化体现在面对各种状态的选择,例如:在发现或发生质量问题时,员工的抉择,是视而不见,故意隐瞒还是及时汇报,正确解决;在进度和质量存在矛盾时,是无视质量风险,追求进度,还是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开展生产工作。历经了整个项目运作过程,面对安全问题,无论是我们想停下来还是不想停下来,我们最终还是停下来了。无论我们正面接受质保监督发现的问题,还是不以为然,我们最终还是不间断的进行了问题的整改。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是被动的“要我安全”还是主动“我要安全”。核电施工项目管理,解决矛盾,践行“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还需要历经思想的转变,行为方式的转变。

四、结言

初次承揽核电施工的企业,面临着对核电施工管理的认知不足,员工在施工方式、思想和行为上的转型困难等诸多难题。核电常规岛及附属工程也有它的特殊性,从核安全分级和质保分级来看,它不像核岛施工项目,分级明确,有可借鉴的标准。从业主要求看,对于常规岛及附属工程施工的管理要求既不能和核岛施工管理要求放到等同位置上,也不能放松要求,趋向常规火电的管理模式。这也造就了管理上的困难。

因为核安全的特殊性,常规岛及附属工程质保管理需要更规范化,更务实,更细化。从整个质保体系运行情况看,项目各层次人员从不适应核电管理,到逐步了解认识到重要性,达到统一和平衡,经历了一个适应的过程,项目质保体系运行得到了持续改进。项目部在培训管理、施工管理经验、质保监督等方面形成较为深厚的积淀。但我们仍要看到,项目的程序体系、核安全文化认知、管理水平还和法规要求存在差距。持续改进体系运行状态,提升管理水平,从管理要效益,还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核电厂质量保证安全规定HAF003及其导则.

[2]李天舒. 核安全领域质量保证基本要求.

核安全文化的基本要求范文2

关键词:安全生产 意识培养 培训

一、引言

安全生产既包括安全管理、安全监督、安全考核等硬管理,也涉及事项领域的工作。思想教育和安全意识的培养是安全生产的前提和根本。通常情况下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不外乎两大类:即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发生的根源,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依靠安全的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来实现。而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很大程度则要靠增强人员的安全意识来实现。牢固的安全生产意识是克服侥幸心理的有效武器,意识是行为的先导,安全生产的良好意识和习惯,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一道“防火墙”。

二、坚持安全生产原则,树立安全观念

安全与生产、效益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好了,才能保证更好地生产。但生产中伴随着一些不安全的隐患,和自然界打交道,随时都会发生意外的状况,因此要处处小心,时时提高警惕、注意安全。安全是企业生产的首要条件,生产又是企业效益的保障。说到到效益,人们总是想到成本、利润、资金、节支等,很少有人会想到安全。愈来愈多的现实已经向我们证明,只有安全好了,才是最大的效益,安全做不好,发生事故,企业和个人都会受到一定的损失,又如何谈效益?

三、培养安全生产意识的意义

安全生产意识包括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众多的安全事故案例显示,人们的安全意识薄弱。违章操作,是事故多发的根源。安全生产,首先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头脑中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这根弦,生产和生活中必须讲安全,生产过程中对工作高度负责,自觉遵章守纪,这是人生职业道德中最基本的一条,有了这份责任感,这份意识,工作才能集中精力,一丝不苟,事事、处处不忘安全 生活中重视对自己和他人的保护,自觉遵章守纪,既确保自身的安全同时又做到不伤害他人,才能保证自己和他人的幸福安康。

(一)、安全检查并考核安全意识

检查与考核是促进各项工作按计划完成和发现问题、排查和治理隐患的必要手段,安全生产管理决不能忽略检查和考核工作,并且安全生产检查与考核的结果应作为绩率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领导干部业绩考核、任职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生产检查与考核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自查自纠、互查互纠、专职人员检查、领导检查、政府部门检查、消防部门检查、认证部门检查”等,无论那种检查形式都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预防能力,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被检查和考核者应该正确认识检查和考核作用和目的,心平气和的接受检查,根据检查提出的问题不断进行改进,并使个人的安全生产意识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

(二)、做好安全培训

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存在各种弊端,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还存在一定差距。在思路理念、制度标准和效率效能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安全培训不到位,培训覆盖面低;少数“三项岗位”人员不持证上岗现象长期存在,很多非公有制中小企业职工和农民工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做到位甚至缺失;安全监管监察干部业务培训率较低;教育培训基础工作欠佳,机构、师资、教材建设等方面优质资源缺乏与供求结构失调并存,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管理制度不健全,教育培训体系不完善,随便发文、随便办班、随便收费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培训内容不新颖、培训方式方法单一、实效性不强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

职工的安全教育在施工企业中应该是一堂必修课,而且应该具有计划性、长期性和系统性,安全教育由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纳入职工育、培训计划,由安全职能部门归口管理和组织实施,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生产知识,有效地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安全教育培训要适时、适地,内容合理,方式多样,形成制度,做到严肃、严格、严密、严谨,讲求实效。企业应立足于于满足各级各类人员多样化的学习要求,实施信息化管理工程与网络教育培训。搞好网络教育培训平台,规范网络教育培训管理,针对不同层次、类型、岗位人员需求,开展网络课堂、视频课堂、手机课堂,充分利用互联网系统、视频系统开展远程教育,实现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生活化、网络化、常态化。加快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步伐,实现教育培训管理、考核发证、证书查询等信息化,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四、坚持制度的落实

从我们每个人成长的历程,可以看到父母之心难违;从失去至亲悲痛的难忍性,可以看到亲缘之情亦难违;从党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高度责任性,我们深知党心民心更不可违。所以,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每一个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做好安全工作的重心。以人为本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从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作为基本出发点,深刻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健全制度,做好安全预防。为做到安全无事故,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分析安全形势,找出防范重点,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检查。检查时要从严从细入手,深挖细查,不留死角,避免走马观花。本着“宁听员工骂,不听员工哭”的原则,严厉查处违章行为,对于可查可不查的要坚决查处,对查出的安全隐患与事故苗头要做到跟踪整改,对有严重的违章事件坚持“三不放过”,上至主管领导,下至班组成员,一追到底,决不迁就。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引以为戒,警钟长鸣,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突出“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工作主题。安全工作只要我们做到超前预防,就能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身体力行,改变安全管理模式

基层员工安全素质的高低与安全管理者的方法是有直接联系的。过去管理者抓“三违”更多依赖的是批评教育和经济处罚。不可否认,批评和罚款能使违章员工的思想受到触动,但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改变员工的安全观念,甚至还会出现抵制思想。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前言中写道:“中国绝不缺少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搞好安全生产,提高执行力与责任其中最关键的是领导干部和专职安全管理人。有这样一句话:“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由此可见,领导就是执行力,要以身作则,提高执行力不仅仅是一般员工的事,领导既是安全生产决策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安全生产各项决策和规章制度要有领导干部带头执行,其执行力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其他员工的积极性和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所以,领导干部和工作负责人要以身作则,对安全生产决策和各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地去执行落实。

六、结束语

安全工作任重而道远,让我们迅速行动起来,切实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发扬严细认真、敢于负责、恪尽职守、深入扎实的工作作风,牢牢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进一步提升基层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实现安全发展、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志军、李福泉. 浅谈安全生产意识的建立,宁夏机械,2009,(1);

[2]周明. 浅谈安全生产意识的培养,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