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营销企划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保险营销企划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保险营销企划方案

保险营销企划方案范文1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基层保险 有效管理

基层保险公司作为寿险公司保费的主要来源,在整个组织结构中处于重要地位。如何在坚持上级保险公司整体战略前提下,灵活运用内部控制原则,结合基层实践,构建合理的内控管理体系,实现集权与分权的有效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公司的整体优势和综合能力,从而达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整体效益、实现企业战略的目的,将成为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与着力点。

企业内部控制应用应当遵循五项原则,即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和成本效益原则。笔者基于对内部控制的理解,站在寿险公司战略的角度,通过应用企业内控原则测试等手段对基层保险公司个别案例进行相应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探索基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管理以供参考。

一、基层公司内部控制原则应用管理案例分析与探索

1、制衡性原则应用探索──以基层公司营销部门岗位职能设计为例

随着保险销售资格证的取消,保险销售人员队伍急剧扩大,全面提升基层营销部门的培训水平迫在眉睫,让基层营销部门专注于营销、培训职能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此外保险员工制改革的推进,以及监管层对保险公司处罚力度的加大,保险销售人员对公司归属感不强等诸多因素,都要求我们将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视同在职员工一样进行有效管理。而基层营销部门中“人管”岗位本身就是营销序列人员,既管理销售人员的考勤,又负责这部分人员佣金的发放,另外还负责其加扣款管理,“人管”与销售业务人员严格意义上是同属于营销部门的,以内控制衡性原则测试来看:内部控制应当在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业务流程等方面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同时兼顾运营效率。同时制衡性原则要求企业完成某项工作必须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和环节,当前基层营销部门“人管”岗位职能设计显然存在不合理性,属于不相容职务,因此由基层营销部门的“人管”岗管理销售业务人员不符合制衡性原则。除此之外,基层营销部门的“企划”岗位职能既负责激励方案的制定、业务达成追踪,又负责激励方案的兑现与报销,也是属于不相容职务,与内控原则中的制衡性原则有所冲突,需要进行改变职能设计,以达到制衡性原则要求。

2、成本效益性原则应用探索――以基层公司现行办公用品采购制度为例

成本效益原则,即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适当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由于基层公司办公用品往往因为采购量小,无法实现大批量购买,如在当地采购的话,采购价格无法与供应商谈判降低很多,同时公司总部也无法在事前控制基层公司办公用品的采购量,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从内部控制角度来看,基层公司目前的办公用品采购制度未实现集中化节约机制,与内控成本效益原则不能完全匹配,需要采取相应改变措施,以符合成本效益性原则要求。

3、适应性原则应用探索──以基层公司资产采购制度设计为例

适应性原则,即内部控制应与企业经营规模、业务范围、竞争状况和风险水平以及外部科学技术进步等因素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加以调整。举例分析:某上级公司限定基层机构在当地可以新购标准5000元以下某品牌网络复印机,该品牌复印机后期耗材费用巨大,每张复印打印成本为0.16元左右。经过市场调研后发现,另一品牌京瓷某型号复印机单价超过6500元,虽然新购价格高于采购资产标准,但该款单支复印机鼓却可打印18000张纸,新鼓单价也仅为500元,在实行网络共享办公后,可完全替代基层中支公司各个部门所有普通激光打印机,将打印成本降至0.03元/张,全年下来,将大幅降低耗材支出,节省的费用甚至足够买好几台同款复印机。从上述举例我们可以看出:基层公司资产采购制度缺乏对资产后期耗材费用市场调研机制,缺少协调应变机制,未满足内控适应性原则要求,同时后期耗材费用支出较大,也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4、重要性原则应用探索――以基层公司内控合规岗位设置为例

重要性原则,即内部控制应当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并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确保不存在重大缺陷。保险公司内控体系建立健全应当需要具备相应专业资质的人员担任把关,合规岗位的专业胜任能力非常重要。从这一原则出发,我们对基层公司内控合规岗位设置进行测试后发现:目前大多数基层保险公司合规岗位,专业素养不足,无法及时发现内控缺陷,未能起到帮助企业在事前、事中做到筑牢堤坝、防范风险的作用,这需要我们从重要性原则出发,制定合理的岗位设置,以符合重要性原则的要求。

5、全面性原则应用探索――以基层公司与总部日常沟通机制为例

全面性原则,即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的各种业务和事项(对象),实现全过程、全员性控制(层次),不存在内部控制空白点。而目前基层公司与总部之间缺少有效快捷的日常沟通机制,基层营销人员对产品、服务等新需求、新想法缺乏可以集中汇总自下而上、下传上达的机制,总部无法及时获取前线的心声。好的建议与需求未及时反馈,造成总部战略措施调整滞后,需要我们创新举措,改革先试,全面实现全面性要求管理。

二、探索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1、探索解决基层公司营销部门岗位职能设计的缺陷的方法

随着保险销售从业人员改革不断深化,监管层对保险销售人员违法案例的处罚力度也在不断加大,现在往往是保险公司作为处罚责任主体。而这种由基层营销部门来管理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的模式已无法适应新要求、新形势。站在制衡性原则角度:笔者建议分离基层营销部门“人管”、“企划”岗位相应职能,可以由人事行政部“人事岗”兼管营销“人管”职能,按公司正式员工的要求标准规范保险销售从业人员行为,有利于提升保险销售人员素质,增强保险销售人员归属感。而基层营销“企划”岗职能设计,则可以由基层营销部门提出方案需求,交基层财务部门专设的“企划分析岗”制定具体方案,测算出合理的套利分析模型及预计投产比情况,财务部“企划分析岗”每月制作营销业务分析报告、投入产出比报告,分别汇总上报给营销部门、总经理室以及上级财务部门。以上职能的整合,将加快提升营销部门的运营效率,从而实现基层营销部门专人专岗,达到符合内控制衡性原则的要求,使其营销部门员工能够只专注于营销、培训职能的落实与执行,从而达到基层营销一体化的目的。

2、探索解决基层公司办公用品采购制度未实现集中化节约机制的方法

立足成本效益原则,即实行办公用品省级采购集中,专门跟淘宝或厂家洽谈大批量采购,由商家直接寄至基层公司,减少中间环节。每月一次,月底制作结算分摊表,对各中支公司采购办公用品费用进行分摊,实施条件好的公司,可以实行总公司集中制模式,这样的采购成本可以降至最低,同时也方便总公司随时了解基层公司用量,根据业务规模对办公用品消耗量进行事前控制调节,掌控基层公司办公用品费用预算,运作流程也更加规范和高效,更为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要求。

对于实行以总公司集中化采购的,可以实行采购奖励机制,如在网络出现促销打折季,在京东或淘宝等商城低于集中化采购价格的,对采购人员可以按节约金额给予相应小奖励,鼓励形成员工节约成本意识。同时设定价格管理机制,总公司内审部每月检查网络价格波动,如出现采购成本高估的现象,及时要与相关经办部门沟通,成本严重高估的,立即制止采购行为,并上报公司管理层处理,做好定期或不定期监督工作。这样的模式如能在行业内大规模推广应用的话,那将是一笔多么可观的经济效益啊!“互联网+采购”模式,对集约化成本管理应用,好处多多。

3、探索解决基层公司资产采购制度设计缺陷的方法

立足适应性原则,即实行基层公司新购资产后期耗材支出调研协调机制,应将财务管理理念融入每一位员工血液之中,让其以主人翁精神去经营我们的公司,灵活运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从开源节流的角度去节省费用支出。从适应性原则出发,对于基层公司新购资产目录,在规定标准采购金额下,应当要有自下而上的市场调研建议机制,采购新资产,如果基层公司严格按照总公司制定的标准限额去执行,当然也没有问题,但后期将会给公司带来较重的耗材成本负担,得不偿失。而如果事前基层公司对资产后期耗材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将实际情况上报给上级公司,经上级同意修改资产限额标准,实际上可以为公司大大节省成本,提高办公效率。因而公司资产采购价格协调机制很重要,一定要与当前资产设备的科学技术水平相适应,符合适应性要求,一味死搬硬套限额标准,只会增加后期耗用成本支出,使得公司利益受到损害。这样采用京瓷复印机进行网络共享打印应用的模式,如能在行业内的三级机构中大规模推广应用的话,保守估计,将为全行业每年节约近千万元电子耗材支出,从而为中国政府2020年碳排放量目标的最终实现,贡献自身应有的力量。

4、探索解决基层公司内控合规岗位设置诟病的方法

从重要性原则出发,即在基层公司财务部中专设内审合规专员岗位(或兼职),毕竟在基层保险公司部门中对合规工作最为敏感、最能贯彻到位的就是财务部门,基层公司的其他人员,专业素养能够达到合规专员要求的很少。当然根据制衡性原则,基层财务岗与基层合规岗属于不相容岗位,应当相互分离,但考虑到一般三级机构基层公司人力编制有限的实际情况,从节约运营成本和促进企业经营效率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基层公司可指定财务人员从事合规工作,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对上述人员的合规工作进行独立的内审监督检查,也就是所谓的采取补偿性控制措施,这样的安排,既满足了重要性原则,同时也遵循了制衡性、成本效益原则的要求,一举多得。

5、探索解决基层公司与总部日常沟通机制不畅问题的方法

根据全面性原则定义,全面建立建全基层公司与总部之间有效快捷、畅通的日常沟通机制。笔者建议在基层公司财务部增加保险营销统计分析职能,由财务企划分析岗兼任,平时收集营销渠道有效建议,月末与其他营销数据分析合并,最终形成基层公司战略分析报告,汇总上报至总、分公司,为上级公司及时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以求达到全面性原则的要求。

三、结语

以上所述,只是基层公司内部控制管理的一小方面,笔者希望通过这样的抛砖引玉,倡导更多企业管理层站在企业战略层面,重视内部控制管理,以达到提升内控管理水平、增加经营效益的目的。如果经常关注保监会网站的话,就会发现中国保监会下属财务部门除了主抓财务管理工作之外,重头戏是分管偿付能力体系健立健全,由此可见国家监管机关的高瞻远瞩。综上所述,结合基层寿险公司人员编制较少的特点,笔者大胆建议,对原有基层保险公司财务部赋予更多的管理职能,定位于财务战略与风险管控,这既符合公司战略管理的要求,又有利于提升寿险业基层公司的管理水平,为总公司管理层提供更为准确的决策依据,向管理要效益,提高基层公司内控管理水平与业务经营规模水平。

保险营销企划方案范文2

大家下午好!

很高兴受邀参加行“追赶行动”活动启动会。在此,我谨代表向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行长和行的各级领导长期以来对业务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谢!

2021年一季度,我们通过联合活动方案,在继续保持双方互为领先的基础上,行期交保险业务成倍增长,成绩喜人!

2021年1-4月,行期交保费万元,其中年期期交保费万元,规模保费同比增长97%,在全市系统行期交业务列第1位;在合作渠道期交业务,位居各渠道之首。

在期交业务的网点中,涌现出分理处(145万元,其中年期交保费21万元)、营业部(121万元,其中年期期交保费1万元)、分理处(109万元,其中年期保费29万元)、分理处(105万元,其中年期保费23万元)、分理处(63万元,其中年期期交保费1万元)5家创建的标杆单位;分理处45万元(3);分理处41万元(7);分理处36万元(6);分理处16万元(1);分理处11万元(9)。

以上成绩的取得,我认为可以用“上下联动、抢占先机,创新发展”这三句话来概括:

上下联动。2020年四季度,双方领导一起联合下基层,与网点面对面,表彰激励先进网点和优秀理财经理,联合组织客户拜访,为业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抢占先机。一是推行预约销售,提前抢早。联合推出2021年“春天行动 预约抢先”方案,申请年金型三年期交产品投放贵行,预约生效保费万元,居各渠道之首,为实现开门红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发展。我们联合召开启动会,又推出了联合营销方案,配套技术支撑,抓好项目推动。我们在农行各合作网点,集合双方优势,不断创新营销项目,提升客户体验,促进保险销售。

在业务全面开启“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之际,行按照分行部署,专门针对二季度期缴业务发展进行工作布局,准确把握了行业和市场的发展脉搏,对于凝聚合作伙伴共识、带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促进作用!借此机会,感谢行各位领导及员工对我公司业务发展的鼎力支持!

目前业务合作正面临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业务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型势在必行,行与同为行业“头部”企业,坚持双方战略合作地位,互为首选共同担负重要的发展责任,充分发挥双方品牌、队伍、网点、客户优势,行司强强联合,通过追赶行动活动,共同实现2021年二季度期交保费目标,继续保持双领先位次。

本次“追赶行动”活动以“深化合作模式、促进资源协同”为抓手,以推动期缴业务发展为目标,是促进协同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在此,我代表表态。一是高度重视,把握机会。我们要把握住合作机会,做好网点的无缝对接,全力推进,实现“淡季不淡”。二是资源投入,抓好落实。我们在产品供给、网点服务人员匹配、培训和服务支持、企划激励等方面对活动进行资源投入,细分客户类型、共同做好客户经营,努力实现最好的活动效果。三是目标导向,同频共振。我们通过与各网点对接,将二季度期交任务目标进行细化,分月推进,实时追踪,我们要与行方做到同频共振,争先进位,突出优势,圆满完成活动目标。四是合规经营,防范风险。在活动开展过程中,一如既往地规范经营,切实防范各类合规风险。

作为银行业的头部企业,行一直是各大企的重要合作伙伴。希望银保合作双方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在合作中建立更加紧密、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关系,为推动合作向更高层次迈进开辟新道路、做出新贡献!相信未来我们的合作共赢、转型发展之路将会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保险营销企划方案范文3

现在,生产企业需要招商,营销企业也需要招商。可以说,招商是企业营销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是企业将产品推向市场的必由之路。任何一种产品要想走向市场,必须要通过网络渠道来传递出去。而这个销售网络的每一个点是由企业的经销商构建成的,那么,经销商从何而来?这就是招商所要做的工作。

有人认为,招商无非就是要寻找经销商,让他们打款进货,经销企业的产品。企业只要有好的产品和经销政策,还怕招不到经销商吗?实际上,并非如此。招商工作看似简单,但是要想从别人的腰包里掏钱,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这不光需要有好的产品,还要有周密的策划。有时候,一个细节上的失误,就有可能流失一批客户。

企业招商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一个环节的疏落都会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导致招商效果不理想。有好的企业背景,没有好的产品不行;企划做的再漂亮,缺乏到位的执行也不行;有好的方案,没有好的解读和培训也不行;广告气势再大,因为电话沟通技巧不够也会大打折扣。笔者10年医药企业高层管理经验中也有过成功的招商历程,总结为成功招商九步A、组建强有力的招商队伍;B、确定独到招商模式和策略;C、如何拟定招商方案、举办招商会?D、包装、策划独特产品卖点;E、厂商如何确保合作成功;F、如何培训经销商;G、如何拜访经销商并执行合同?H、如何量化考核经销商;I、如何层级管理经销商渠道。愿与大家分享…… 厂家如何辨别经销商的分类?

本土经销商发展二十多年历程中,经销商在产品推广过程中出谋划策,布点营销网络,在红了产品与品牌时虽然也获取了一定利润,但几乎没有自己的品牌,基本都属于“创造+嫁接时代的经销商”,现在总体数量特征呈“橄榄型”。

1、低端:代表各区域的个体商户或公司不承担任何风险的大包业务员,一般不超过3人,负责一个县级或邻近两三个县级市场终端的货物配送及结款,在现阶段此类经销商数量较多。优势为创业积极性高、操作机动性强,但资金实力小、抗风险能力低。适首选“冷、痛、长”类产品,没有大品牌的竞争风险的同时,市场上还存在急切的消费需求,如类风湿、痛风等产品,这类目标市场最适合他们完成原始积累。二选“奇”类产品,此类厂家有鲜明的市场主张,能够提供操作方案及思路,有利于缺乏操作规范的小商智能操作,例如加盟店、融资办事处方式等。次选“命”类产品,此类产品利润空间巨大,一般单位包装的销售利润在400元以上,而且不必广泛铺货,人物财力比较集中,但缺点是小理商自身的诚信度很低、解决顾客疑虑能力低。

特点:没有固定的网络,没有单独的库房,没有独立的公司,最多是挂靠在某公司为方便走票,甚至他们还在其它公司任职,实际能操作的区域连某地级城市都有难度,一般都是小本经营,能买多少货算多少,不管利润多少,买卖多大,或悠然自得,不思上进;或不择手段,获取蝇头小利。

其赢利模式: “多子多福”。

在区域很小且实力有限的条件下,通过多个产品求得各品种总销售额,因为他的费用几乎没有增加什么,在小区域市场运作方式经常独具匠心,仔细建立消费者数据库,目标消费者明确,虽然功利性很强,但往往短平快的办法使消费者不断接受新产品。个体经销商就靠多个产品的利润总额来提高赢利能力。

其生存手段的特点:小而活。风险小,投入小,掉头快。小区域,多品种。

手段方式:地头蛇式,夹缝中求生存.这些个体经销商往往在当地摸爬滚打了很多年,没有多少资金,就是因为有一个的合适的地点,当地的人脉关系好,当地为数不多的终端关系过硬。在其他产品进入此地时如果自建网络费用大包不住,而商超、大卖场也不会来开店,不得不让个体经销商分销,可以说个体经销商的利润来自关系。他们实力有限,也发展不了外边去,在短时间内就在自己区域内精耕细作,一次从上游经销商进货很少,给终端的货也很少,在消费者需要时可以马上送过去。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没有专门的仓库,大多是亲戚朋友一家人。一般同时10个品种以上,而这些品种大都是比较热的产品,只要65%的产品赚钱就能包住费用。

2、中端:代表大中小市场的二、三级批发商,很多人不缺钱,大多还有公司,参差不齐,在现阶段数量众多。既可以是终端型商,适合做一些“广铺货”的产品,例如市场流行的热类产品,广告多的品类市场消费者教育也很成熟,顾客对此类产品的关注度较高,终端型商可以利用终端关系及广泛网络进行拦截;还有属于“渠道类”产品,适合终端关系好、拦截力强的商选择。

特点:

(1)大多素质较低、管理差、经营意识落后。他们很多人可以说是实施造英雄造出来的,开始也赚了很多钱,但没有公司化的经营管理意识,没有品牌意识,很少做终端建设,终端维护也不精,缺乏科学的库存管理、数据管理、客户资料管理。

(2)经常扰乱市场秩序,争夺客户,跨区窜货,低价跑量。因受制造商销售唯量论的影响,为获取年终返利、为抢到更多客户、为带动杂牌产品销售,只求薄利多销,只图眼前利益,不顾后果,竞相窜货,乐此不疲;还有甚者,自己区域内买正常价,赚取利润后低价争夺非区域内的客户。为己一利,置制造商政策、竞争品牌状况而不顾。

(3)与制造商不能融为一体,合作不稳定,不能正确树立建设好下游网络对区域销售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宁可销量做不大也不能让他人来分享自己的市场,同时与制造商抢夺市场控制权,还有也怕建设好下游网络养虎为患。

3、高端:代表大中市场的总经销商或一级批发商。实力雄厚,规模大,经验多,但现阶段数量较少,大多也算企划型商,自身企划能力强,比较适合以奇特卖点的产品,在没有重磅宣传过的市场中进行操作,比较擅长企划、组织促销活动、优惠政策实施等。

特点:有自己的公司,建立了自己的营销网络和队伍,有较强产品的分销和配送能力,经常主动出击深入市场,为自己、经销的产品多做宣传,优化了对客户的服务质量,许多与制造商关系融洽,基本上是制造商的区域总经销商。这类经销商一部分是由传统经销商顺应潮流、实现了自身成功转型来的,求新与变革是其主要特征;另一部分这是经过了现代知识洗礼过的新型知识分子,他们从分认识到了流通领域蕴藏着巨大的财富,毅然决然的成为现代经销商领域的新生力量。

其盈利模式特点:品种少而精,销售区域很大(全国、大区、海外);

其盈利赢利方法:“优生优育”。在品种极少的情况下,一是精心培育这些产品,使之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深化网络与服务,使单位区域的销售量快速增大,减小费用,从而扩大利润;二是通过销售区域的扩大提高单品销售回款额,提高赢利能力。

其生存手段特点:大而稳。品牌强,资金大,经验多,策划能力强,谈判能力强。大区域,少品种。

其生存手段方法:

(1)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分工明确细致,管理严格:企化人员在对市场与制造商产品的从分了解基础上再针对特定的市场环境与消费者需求进行产品再定位,制定出适合当地市场消费者口味的宣传文案与广告媒体组合及简单有效的促销活动方案;销售管理人员制定出一系列能激发零售商与业务员积极性的销售政策,并带领业务员及促销员对终端进行精耕细作,铺货理货、维护终端客情关系、开展促销活动、收款每个环节都努力完;服务人员会针对消费者的实际情况开展有效地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并同时处理一些消费者关于产品效果的危机事件;财务人员努力控制费用不要浪费,严格按经理的意见进行市场收支两条线。这些机构尽量做到人尽其才其用,一般都培养“多面手” ,让员工超负荷工作。

(2)与上游制造商紧密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双方可以参股成立营销公司,经销商还可以获得某一产品的独家总经销权,从而得到制造商的广告宣传、铺货库存、人员指导、促销等多方位的支持,拥有经营上的便利和利润来源的保障 。这种关系就像夫妻一样“可以白头到老”,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互相支持 。

(3)强使介入下游零售领域,渠道范围扩大,深度分销:营销商务公司会利用自己强大的资金实力、终端管理、客户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等优势积极开拓下游零售商领域,在自身势力范围内的乡村市场及城市周边的二三级市场建立深度分销,并寻找当地的合作伙伴来共同开发,变相的扩充自己的地盘;在条件许可时更会直接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点。这样营销商务公司对于下游是一部分支持,一部分兼并,包括直营网络与关联网络在内就在他的区域形成强大的、稳定的、封闭的分销系统,具有完善的分销能力和网络覆盖优势,更具备了规模优势。

(4)行业联盟,渠道联盟,经销商协会:许多营销商务公司积极参与行业联盟,这样集资金优势、仓储优势、品牌优势、人才优势、运力优势、网络优势、公共关系优势于一体,形成成本最低化、优势最大化、操作规范化;对于下属的网络成员可以形成一个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的垂直营销渠道的联合体。 经销商与厂商合作如何步步小心?

我从10年前开始营销医药保健品,一直在企业,从基层一直作到营销总经理,既有很多产品我们自己在操作市场而且很成功,也有很多产品采取招商方法,在短时间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比如经销商第一批就进货150多万,但厂家与经销商就好比结婚一样,必须在认识、相恋、生活中都必须细心,特别是在与厂家刚认识阶段更要小心,因为在现代商海里根本不是“天下无贼”。确保与厂商的“联姻”幸福美满,经销商在产品谈判时,必须步步为营环环相扣,把握好以下八个方面的每一个细节。

第一,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1、企业的地理位置、固定电话、法人代表、开户行及账号、经营期限这些信息,因为一个地处信息发达地方的企业接受先进东西多,容易沟通合作。2、企业的规模实力,如生产工艺水平、质检设备、资信等级、在当地的营销网络分布情况等,大企业相对来说各方面的软硬支持可能多一些。3、企业的经营范围,是不是有生产资格与销售资格等等,有些企业是委托加工,这些质量就决定后期市场的效果。4、企业的性质是国有、外资,还是民营,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品的整体市场运作策略的实施,我所服务的企业中,国营企业在各方面反应都比较慢,而且常常容易变化,而外资企业又太正规,什么事情都讲求程序也会耽误时间与战机,当然民营企业常常小家子气。

第二,了解产品的基本情况:1、产品本身是Rx类药物,还是OTC类药物;是否独家品种;是否是国家医保还是地方医保;是新药还是普药;是针剂还是片剂还是口服液;是国产还是进口等等;产品的价位情况,包括出厂价、供货价、含税批发价、零售价以及不同销售层次的不同价位扣率,因为价位决定着利润空间的大小,利润空间又直接影响着市场运作作投入的力度。2、企业与产品的情况,是产品的直接生产者,还是产品的总者或区域;一般来说如果是企业自己生产的产品,则其后期的配合会更积极,支持会更到位,信息反馈也更直接;假如是总商,就意味着多了一个中间环节,利润空间及市场投入都有影响,日后可能会出现“踢皮球”或“三角恋”现象。3、产品的竞争对手情况,因为现在的市场是一个急聚竞争力的市场,与同类品种相比较,产品的功能优势在那里,产品的卖点特色何在,竞争对手的销售情况怎么样,促销情况怎么样,市场投入情况怎么样,本产品是否具有竞争力和市场前景。

第三,了解企业有关的市场操作及合作思路:常言道,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1、企业以往的操作思路,因为一个企业的发展都有其延续性,了解过去是为了更好的未来,知道企业在那些方面是强项,可以知道企业对新产品的理解程度。2、企业本产品具体的营销思路与计划,产品的策划定位,产品的宣传资料,产品的市场拓展方案,包括目标市场有哪些(因为目标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销商的销售区域),多长时间内达到一个多大的市场占有率;广告投放计划里的媒体选择、费用支出、时间安排等;产品促销手段、方式、力度等。3、企业与经销商的责权利分工,如广告投放、售点铺货、终端陈列、渠道疏通、售后服务这些事项,哪些由供方做,哪些由经销商做;结合分工,供货商又能从人、财、物上分别提供哪些支持。这样,就不会给对方留下“不履行相应义务”的把柄。了解这些基本情况,经销商有利于对产品进行再定位,并制定合适的当地推广计划:是主攻OTC药店终端,还是开发医院渠道,还是批发给下一级分销商,还是在同级批发商之间调拔。

第四,仔细审看企业营销手续:1、企业的 “三证一照”,《药品生产企业合格证》,《GMP认证证书》(或《GSP认证证书》),《税务登记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2、企业产品的证件,主要有:A、《药品生产批件》:生产新药或已有标准的药品,都应有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并发给的药品批准文号;B、《药品质量标准》:在生产批件中,通常会注明生产该药品应执行的国家标准,具体针对产品的成分、含量、制法、性状、鉴别、鉴定、功能主治等等;C、《国家新药证书》(非新药不存在此证)。D、《药品检验报告书》:一般有两份,分别由企业自己质检部门、企业所在地的药品检验所,有时如果销往市场当地的药品检验所也会要求出具;如果是进口药品,应有口岸药品检验所出具的《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E、《药品价格批文》:一般有两份,一是由企业所在地的省物价部门下发批文;二是由销往市场的物价部门出具《外埠药品价格备案(确认)通知单》;F、如果是进口药,好要有《进口药品注册证》,由卫生部药政管理局审查,在境内注册,非进口药品不存在此证;G、商标注册证。H、企业及产品条码证。K、药品及说明书的审批备件等。M、广告批文:一般两份,一分为当地工商或药监部门出具的声文等批件;另一个为销售当地相关部门出具的。

第五、仔细查看企业的产品样品:看药品包装是否符合《药品管理法》和《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管理规定》,首先包装上文字应清楚易辩,不得有修改和补充;其次包装上必须注明药品的通用名称、成份、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功能主治或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症和注意事项;当然包装上不得印有“国家级新药”、“中药保护品种”、“GMP认证”“监制”“荣誉出品”“获奖产品”“保险公司质量保险”等字样,但一般来说这一点相对不是很严格,因为销售过程也是一个关系的处理。

第六、仔细调查自己要经销区域的情况:1、把产品给相关医生或药店营业员或营销界朋友共同探讨前景、方法、代价等,同类品种的相关情况:供货价位扣率、促销方式及政策、是畅销还是积压;。2、企业是否将“一女嫁二夫”,在同一区域市场寻找多家经销商;如果有,给其他经销商的政策又是怎样的,相比之下是否公平?市场上是否已有该产品在销售?抢占目标市场的难易程度如何?

保险营销企划方案范文4

(一)10月1日——3日

一、中华鼓王欢庆盛世 升旗大典感恩太平(10月1日8:10-8:40)

中华鼓王布30余人的锣鼓巨阵(最大直径2米),中层干部及员工台阶列队观看升旗。8:40-8:50,经警清场,观看升旗(此次升旗增加队列表演);9:00结束。(通过开门造势引客,使开门第一时间就进入销售)

二、国庆佳节激情奉献 穿着类满300立减100(10月1日-3日)

(仅仅3天!务请动员所有品牌参加。)

三、电脑旗舰百日庆典 破冰让利饕餮盛宴(10月1日-7日)

1、价值升级:电脑降幅30%,主流笔记本低至三千元;

2、服务升级:笔记本终身免费服务(限软件、送修);

3、礼品升级:购电脑送MP4、盛大易宝、MP3、优盘等精彩好礼。

四、国庆晚会歌舞升平 央视绝活精彩绝伦(10月1日)

五、夜晚十点派送红包 满三送四满五送五(10月1日)

从晚10点开始,在各项活动基础上,电脑票单张或累计购男、女、休闲、童装、针纺织品、鞋超过300元赠精装月饼4块(零售15元,成本9元);超过500元赠50元礼金券(超额部分不累送)。礼金券10月7日前使用有效。

(二)10月4日——7日

(打烊时间,晚10点)

一、会员刷卡双倍积分 买礼送券赢取电脑

活动期间,1、VIP会员刷卡购物,所有商品双倍积分奖励!

2、所有消费者在新亚商城购穿着类、针纺织品、洗化用品满200元,家电、电脑、手机、照相器材、健身器材、MP4、MP3、学习机、首饰、自行车、电动车、保险柜(箱)满500元,赠抽奖卡1张,多买多赠,上不封顶。奖品为价值4990元的手提电脑1台,共计8台(个人缴纳奖品税)。10月8日电脑摇奖产生幸运顾客,10月9日中奖公告(淮海晚报、现代快报、新亚商城门前广告)。

二、每晚八点实惠多多 时点特价限量抢购

(三)10.1-10.7门前活动安排

门前活动包括正门舞台活动和东广场大棚促销。采取申报制,原则上每个部门只能申报使用1天,而且舞台活动和大棚促销要同时举行。具体办法如下:

1、申报10月1-3日使用的,一是活动方案要好,影响力度要大,二是能够全部承担舞台、音响、背景制作等费用。

2、申报10月4-7日使用的,舞台、音响费用由公司承担。

3、申报时间:9月16日前报企划部。

氛围、造势:(10月1日-3日)

1、穿着区域吊“满300立减100”葫芦

2、电脑旗舰店做学生游行昭示牌20个(活动主题),戴“新亚电脑旗舰店”绶带。

3、一楼月饼赠领处布置。

4、楼身巨幅、正门横幅、门前靠牌

5、广场舞台活动

6、包柱(正门4根廊柱,节日氛围)

7、营业大厅中庭节日氛围布置

宣传办法:

2、9月27日日报、晚报、商报、快报软文宣传(二)

3、9月28日日报、晚报、商报、快报、广电报整版广告

4、9月26日-10月7日人民台、交广网广告

5、9月26日-30日5万份DM入户、下乡、小学校散发

保险营销企划方案范文5

“看病贵、看病难”一直是备受社会诟病的焦点问题,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医患矛盾,国家也致力于缓解矛盾,并进行了系列的医疗改革,其中包括:2004年开始的连续26次的药品降价。

2009年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及实施方案等文件,标志着新医改的方向尘埃落定。文件指出:“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要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可及性和服务水平要明显提高,居民就医费用减轻, ‘看病贵,看病难’要明显缓解”,文件还指出要抓好五项工作:“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保障体系,医疗服务均等化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新医改方案着力解决:1、提高医疗保障覆盖率和覆盖水平,到2014年覆盖城乡的居民医疗保险;2、加大医疗投入,在医疗投入方面各级政府通过财政补助和税收配套支持,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等方式,总计投入超过8500亿;3、进行公立医院改革,实现公立所有权经营权分离,取消药品加成,增设药师服务费等。

2、新医改对普药生产企业的影响

新医改建设“覆盖城乡的居民医疗保险”将激发基层医疗的强劲需求,从2008年来连续两年的各终端业态市场增长情况来看,基层医疗的药品达到42%,远大于医院20%的水平和零售增长率12%的水平,同时新医改配套措施基本用药目录制度,虽然在推行过程中暴露制度制定过程中的问题,但是零差率以及扶植社区医疗机构的方向政策不会有大的调整,?html> 新医改形式下的普药营销 _ 文库 _ 中国营销传播网 type="text/java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在线投稿 热销丛书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高级搜索 热门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用户评论

全部文章 我的收藏

订阅"麦肯特观点"电子报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type="text/java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type="text/java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三维透视 > 新医改形式下的普药营销 新医改形式下的普药营销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10-09-27, 作者: 朱艳飞, 访问人数: 543

1、怎样理解新医? >

“看病贵、看病难”一直是备受社会诟病的焦点问题,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医患矛盾,国家也致力于缓解矛盾,并进行了系列的医疗改革,其中包括:2004年开始的连续26次的药品降价? >

2009年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及实施方案等文件,标志着新医改的方向尘埃落定。文件指出:“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要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可及性和服务水平要明显提高,居民就医费用减轻, ‘看病贵,看病难’要明显缓解”,文件还指出要抓好五项工作:“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保障体系,医疗服务均等化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

新医改方案着力解决:1、提高医疗保障覆盖率和覆盖水平,到2014年覆盖城乡的居民医疗保险;2、加大医疗投入,在医疗投入方面各级政府通过财政补助和税收配套支持,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等方式,总计投入超过8500亿;3、进行公立医院改革,实现公立所有权经营权分离,取消药品加成,增设药师服务费等? >

2、新医改对普药生产企业的影? >

新医改建设“覆盖城乡的居民医疗保险”将激发基层医疗的强劲需求,从2008年来连续两年的各终端业态市场增长情况来看,基层医疗的药品达到42%,远大于医院20%的水平和零售增长率12%的水平,同时新医改配套措施基本用药目录制度,虽然在推行过程中暴露制度制定过程中的问题,但是零差率以及扶植社区医疗机构的方向政策不会有大的调整,这将中长期影响零售终端的药品增长,零售终端连续两年的增长率仅为12%已经得到验证? >

随着新医改配套制度的不断出台和完善,同时我国参保人数的快速增长,特别是新农合参保人数、医疗保障基数的大幅增加、人口老龄化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普药生产企业来说无疑提供巨大的增长空间。另外在二甲以上综合性医院,医生处方集的推行将抑制医生大处方,无疑利好普药在综合性医疗机构的销售,在基层医疗单位,随着基药目录的,基药的扩容等基药政策的推行,无疑将释放巨大的商业机遇,普药企业发展机会难得? >

北京**大型龙头流通企业,自2006年成立社区事业部(主要负责区县基层医疗机构的配送)业务迅猛发展,从零增长到2009年的16亿元,2010年1季度增长率仍然保持40%以上的增长速度,基层医疗市场释放的市场空间,可见一斑!!? >

总之,新医改配套政策的陆续出台,对于普药生产企业产生影响是深远的,也将中长期改变医药生产和流通企业营销模式和策略? >

3、新医改形式下普药企业应对策? >

经历了2009年的流感大流行,大小制药企业、流通企业实实在在舒服了一把,河北**制药的莲花清瘟胶囊一直处于市场断货状态,2009年单品利润达到4个亿;河南**制药企业的由于炎琥宁注射液大幅增长,导致业务员销售收入的爆发式增长,不得不降低提成标准。但是到了2010年,普药营销呈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的特点:1、小型企业的销售零增长,甚至下降2、大中型企业,品牌企业上半年的销售却呈现加速上扬? >

河南某小型普药生产企业2010年前连续8年复合增长率平稳保持在20%左右,但是2010年上半年增长为-5%左右;总部位于大连的某跨国公司2010年前仅20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平稳保持12%左右,2010年上半年增长率爆发式增长达到30%。两者形成鲜明的反差? >

从普药销售在不同区域竞争格局来看,优势地区,如: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外资、合资企业的占据着绝对优势,某跨国企业在上海瑞金医院年销售上亿元,相当于国内一个中型制药企业年销售额水平? >

在南京、武汉、杭州等二线城市,国内品牌企业形成了竞争的强势地位,如杨子江、哈药集团、三九医药、齐鲁制药等? >

在三四线市场,特别是县、乡镇的农村市场,被无数小品牌充斥着,目前还没有领导品牌,这也意味着在这个市场里,存在着巨大的洗牌机会? >

一、 梳理产品结构,确定进入该市场的产? >

针对农村医疗用药结构来看,常见病、常用药销售量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从销售排名来看:1、抗生素;2、糖尿病和心血管用药; 3、感冒药;4、肠胃药;5、妇科药分别占据销量前几位的位置。从药品价格,农村药品价格普遍偏低,从农村购药要素考虑因素来看,一次性购药花钱多少是其考虑的重大因素之一,一般情况下,如果药品零售价超过10元,购买时他们会较为谨慎,反复权衡再做决定? >

国内很多优秀企业通过多年的农村市场的运作,已经取得了成功的模式和成绩,并在农村市场培育了规模化产品,例如:蜀中制药的阿莫西林,年销售额突破4个亿,白云山制药的复方丹参片,底价销售05年就突破3个亿,河南某药厂的双氯芬酸钠肠溶衣片在河北省级市场年销额就达千万元,销量上万件? >

二、 从产品的同质化中寻找差异化优? >

普药价格低,生产厂家多,竞争激烈,普药生产企业在运作农村市场的时必须解决农村市场分散,营销成本高居多不利因素,销售难度很大,西安杨森、阿斯利康等知名外企也兵败“第三终端”。所以对于中小型普药生产企业来说,须寻找差异化的优势进入农村市? >

四川蜀中蜀中是成功进入农村市场的成功企业,总结其成功经验,应该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

1、 周密调研、谋定后? >

2、 试点模式、完善方? >

3、 区域不同、方案不? >

4、 产品结构、适应终? >

5、 集中兵力、各个击? >

6、 渠道选择、因地制? >

蜀中制药通过产品差异化和营销策略差异化,产品选择农村市场常用的抗生素和感冒药作为重点产品,上市初以低价位冲击市场,在占领市场后,形成口碑和牌和,逐步提高渠道供货价格,目前蜀中制药的板蓝根颗粒,阿莫西林,妇孺皆知,蜀中系列产品已成为农村市场的“第一品牌”? >

康芝药业也是进入农村市场的后期之秀,以差异化的营销模式,高度聚焦农村市场,经过短短四年,取得市场营销的突破,一个年销售几百万元的名不见经传的小型制药企业,2010年成功登陆创业板,创造了农村市场的又一个销售奇迹,总结康芝药业的成功经验,有几点值得借鉴? >

1、产品的市场潜力大,适合中低端市场(瑞芝清 (尼美舒利颗粒))? >

2、严格的价格管控:出厂价、居间人出货价、零售价等,确保各级合理利润? >

3、整合渠道资源,采用居间人模式,降低了企业进入成本,防范了风险? >

4、居间人作为区域独家分销商,代表厂家在当地组织销售? >

5、居间人和厂家共同开展市场活动,承担活动费用? >

三、选择合理的价格策? >

中小型企业进入市场之初,往往面临一无市场网络、二无品牌优势,三无资金支持,同时产品同质化非常严重,如何兼顾企业利润和中长期的发展,价格策略应用得好,即抢占了市场,又不破坏价格体系,一些成功企业的做法往往值得借鉴? >

河南某中小型制药企氯芬酸钠肠溶衣,占领国内的1/3的市场份额,但是价格0.57元/板,远高于同类企业的0.38元/板的水平。该产品进入市场较早,但是进入时价格定位为品牌普药,价格比同类型企业要高,但是进入市场阶段采用 “冲击疗法”,采用区域独家经销制,买*件送*件的办法,把价格拉下来,让利于渠道,把渠道的利益跟企业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企业又拿出一块费用开展进行“三员促销”等渠道促销活动,产品快速占领了市场,在形成口碑和品牌后,逐年降低返利标准,企业价格没有破坏,利润也得到了保障? >

四、利用渠道开发市? >

(1)、利用县级、地级公司开拓模? >

一些区域县级公司仍是传统的主渠道。抓住了县医药公司销售,能达到很高的覆盖率;一些地区原来地区医药公司强大起来,开始覆盖农村或者周边? >

 绍兴县华通医药为533家第三终端做配送服务,销售额就达到了6000多万元? >

 东阳市方圆医药有限公司30多个业务员,每人一部小面包车,为1000多家终端配送,是西安杨森的特约经销商

 宁波市鄞州区医药公司为520家终端? >

 兰溪市康恩贝三江医药有限公司,为周边300多家第三终端配送。覆盖浙西地区医药终端1300多个? >

(2)、利用各地配送公司开拓模? >

近几年来,医药流通行业涌现出一批具有现代物流中心,地域覆盖广泛的优秀流通企业,例如北京某龙头医药流通企业,已经建立覆盖北京乡镇、社区的物流配送系统,能进行90%以上终端覆盖快速覆盖。“医药流通企业十二五战略规划”即将出台,该文件别强调未来五年要推进医药流通企业的整合,加快现代物流中心的建设。新的形式下,“快批型”企业正在加快向快配型企业的转型,拥有完善的物流配送能力和周边区域辐射能力是企业最终的变革方向,这些流通企业以2%~3%的进销差率维持运作,同时在本区域和周边区域建立终端开发队伍,也是没有农村营销网络的中小型企业可以借力的方向? >

操作要点? >

 直供全国各地大流通公司、物流公司? >

 控制好价格。手段:各种返利和支持条件? >

 控制好串货问题:最好是适应,打出流向单,按照2:8把80%划拨到被串区域? >

 进行“三员促销”等渠道开拓终端? >

(3)、利用县医院开拓模? >

利用县医院作流通中心:如河南农村乡村医生对乡镇卫生院比较信赖,召集来比较容易,在药品推广活动现场? >

操作要点? >

 销售代表应掌握辖区内乡镇医院或卫生所医生的名单和电话,并定期组织他们和厂家进行沟通? >

 2-3个月通过县医院召集开一次订货推广会? >

(4)、利用个体商开拓模? >

有数量众多的城乡合伙人,分散在全国各地,最适合第三终端的普药类产品和品牌产品的营销? >

操作要点? >

 招商以一个或者几个县级市场为单位,现款交易? >

保险营销企划方案范文6

我国寿险行业已经有了一支130万人的销售大军,每年的销售收入数以千亿元。但同时,中国寿险营销也走进了一个怪圈:

一方面,寿险人增员愈发困难,而且基本素质呈走低趋势,寿险公司的增员成本和培训成本却在逐渐加大;另一方面,人在保险公司的角色是一群边缘人,脱落率长期居高不下,甚至还屡屡发生误导或欺诈事件。这在损毁人形象的同时,也给保险业带来潜在的信用危机。而这一切的根源,至今还深埋在现行的寿险营销游戏规则之中。

按理说,寿险营销体系应是由保险公司、人、公司与经纪公司形成的完整链条。作为不同的市场参与主体,它们原本应根据各自的不同权益需求来做自己的角色定位,但实际上,它们各自的利益实现,几乎都要靠与保险公司的分佣,因此,保险公司的利益也成了它们的的根本利益。这使得中国寿险业10年来无法制衡卖方垄断,寿险营销陷入了由人模式完全垄断的单一体制泥潭。

去年以来,中国保监会多次强调了营销体制改革的紧迫性。但是,目前市场各方都鲜有实质性突破。有业内资深专家指出:现阶段中国的寿险营销过度依赖人,既有它潜在危机的一面,也有它自身合理的一面。保险营销体系改革不会是破旧立新,而只可能是一个“不停机”状态下的升级版。非常棘手!

最近,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吴小平在作关于“寿险营销体制改革”的专题演讲时指出,中国的寿险营销员体制首先要达到职业化,其次是要专业化。前者为了求得营销队伍的自身稳定,后者则在一定程度上是要赢取社会上对保险营销员的尊重。这是避免寿险营销误导的最有效途径。

实际上,寿险营销体系升级版在国内已经研发多年,但屡屡在现行游戏规则面前受挫,迟迟不能推出。

“皇上”终于急了

寿险人的整体素质令人堪忧,这在国内几乎是伴随着该体制诞生而延续下来的老生常谈。但是,很长时间以来都是“皇上不急,太监急”,保险公司一直对此无动于衷。然而去年以来,“皇上”终于急了。

近两年来,随着金融市场上投资工具的日益增多,加上国内居民中有相当数量的人都买了保险,百姓对保险产品的兴趣曲线趋于平缓,社会对保险人的关注度也开始下降。但此时,在保险公司内部,对人的关注程度却正在上升。

据有关媒体报道,去年年底,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在一次寿研讨会上指出:由于近年来营销员和银行在销售分红、投资连结等新产品时有误导倾向,使寿险公司有可能出现新保单减少、退保增多,给寿险公司带来现金流困难。

据知情者透露,从国内排名最靠前的几家大型寿险公司来看,哪家的个人保单也有1000万人上下,按照一家三口来计算,一家保险公司的业务至少影响3000万人的生活。而直到前两年投资连接险风波突起,才让中国的保险公司如梦初醒。

作为一种投保人与保险公司风险共担的投资性产品,投连险比较适合风险承受能力较高且愿意长线投资的中产阶层。但在实际销售过程中,某些保险人片面夸大投连险的投资功能,并向一些风险承受能力差的人群销售。从2001年起,在资本市场低迷、保险资金投资收益下降的情况下,上述误导行为终于导致投连险的退保风波。当前,保险业乃至整个金融业都认为,投资连接险是一个好险种,也是保险产品创新的一个主要方向。它今天的骑虎难下,主要是销售环节出了问题,即用卖菜的方法去卖软件了。

此事件彻底让保险公司为自己人的整体素质感到汗颜。而去年发生在车险市场上的地震――由于公司误导而让保险公司赔惨了,更让寿险公司意识到,保险公司的立命之本并不在于卖出了多少保单,而在于从销售前端开始便要控制信用风险。

当中国保险业经过10年的跑马圈地后,以人制为主导的销售渠道的老化,近来让保险公司感到如坐针毡。一场前所未有的对当前人制的反思开始了:

产能基点不高

一家保险公司算了这样一笔账:在这家公司中,标准化业务员每月的标准化业绩是2500元~3000元,而标准化佣金是首年保费的25%,即每月为750元。750元,在某些地区是最低收入。“而这是一个专业的寿险营销顾问应该得到的吗?按照道理来讲,作为金融从业人员,他的月收入应该在3000元以上。”这家保险公司的企划部培训师说。结果,保险公司做增员近乎是拉“壮丁”。

频爆专业化危机

首先是销售模式危机。绝大多数人只会零售,不会做关系批发;即他们所拜访的都是新客户,而没有在已有客户的基础上做专业性的批发销售。据保险专家分析,普通人与陌生人发生观念冲突的概率大概是一个月一次,因为他们日常的生活圈子大多已经固定。但是,按保险公司的要求,保险人每天必须6次接受与陌生人的冲突,才能保证基本业绩达标,因为卖保险本身就是一个新观念的引导。因而人多数感到心理极度疲倦,这是造成队伍脱落率高的重要原因。

其次是销售专业性危机。现有的保险人中,学历普遍不高,他们仅可以应付标准化传统寿险产品的简单销售。但是近年来,各类证券、债券、基金、期货、外汇等金融产品开始大量分流巨额居民储蓄,这迫使寿险人不仅要了解保险产品本身,还要懂得,在通盘考虑各类金融产品最佳组合的情况下,保险产品如何才能卖得出去,甚至卖得更好。可以说,在保险公司的高档人才空白区,正潜伏着巨大的专业化危机。

根源在于职业化危机

在保险公司中,人已成为边缘化人群。这些人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公司的员工,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和保险公司签定协议,而没有签劳动合同,因而在薪酬制度、福利保障等方面与内部员工不同。由于缺乏企业归属感,长期以来,从业者本身也没有职业感,保险人的职场成了金融业罕见的“流动人口”聚集地,人大军只得穿梭于低素质人群之间,难觅高素质人才,专业化便显得更加遥远。

成功与失败悖论

尽管如此,人却是中国寿险市场最重要的营销渠道,并支撑了近几年寿险市场的高速增长。

来自中国保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5月底,保险营销员已实现保费收入615亿元,占同期全国总保费收入的35.5%,居各销售渠道之首。在中国寿险市场上,个人人销售渠道获得的保费收入占总保费收入的75%以上。近几年,寿险业的增长速度一直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

南开大学保险与风险管理系主任江生忠认为,正是个人营销制度的蓬勃发展,使中国保险业近三四年来一直保持着30%以上的发展速度(按保费收入计),也使寿险规模在分业后不到5年的时间里快速超过财险。也正是因此,在许多老牌保险公司中,保险营销的概念几乎完全等同于人营销制度。

然而谈及此时,某寿险公司主管营销的一位高层却唏嘘不已:“我在七八年前接手营销工作的时候,一心想的是自己辛苦几年,把人队伍提上去。现在看来,这个愿望几乎是永远不可能实现了。”保险人一直是边培训边脱落。“无论从哪个时点把队伍剖开,总是新人占一大半”。他说。至此,当年从台湾引进的“大进大出”人制度,让祖国大陆的同行们头疼不已,甚至深深怀疑它是否能支撑起今后的寿险业发展。

在业内流传着一种说法,即从平安保险1994年最早组织人培训起,10年来,仅平安一家培训过的业务员估计就有北京市人口的两倍;再算上中国人寿和太平洋人寿的,几家最大的保险公司培训过的人大约已有5000万人;也就是说,几乎每20个中国人里面,就有一个人被保险公司培训过;如果再加上被间接培训过的客户,估计中国城市里的所有人都和保险有过近距离接触。

目前,全国真正在从事保险人职业的大约130~140万人。有业内人士指出:“顶尖的人只有3%~5%,他们已经和国际先进水平没有区别;可也有30%~40%的人,无论怎么培训也不能合格。如果将素质最差的一批人展示出来,甚至能让人对整个寿险行业丧失信心。”

保险公司通过人销售的,主要是一些长期保险,如医疗、长期寿险(死亡残疾险)、养老保险等。近几年,许多寿险公司开发的投资连结险也会通过个人人销售。这些长期寿险产品,通常对保险公司的利润以及现金流量贡献巨大。即使近年有了银行保险等其它销售渠道,寿险公司对人营销的依赖度也未见下降。

现行的人营销制度最早源于美国家庭用品推销制度,此后逐渐被欧美寿险公司引入,在经过台湾寿险行业“翻译”后,又原封不动地引进祖国大陆。这种营销制度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基本法”――即保险营销基本管理制度――之上。

这种基本法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首先,是大量增员,并鼓励所有人都冲到外面去对陌生人做“扫街式销售”。其次,保险公司极其重视培训上岗,甚至建立了军规一般严格的培训制度。再次,将“低保障、高激励”的人才激励几乎用到了极点。最后,所有基本法都制定有相当严格的淘汰机制,如3个月保单挂零即被淘汰。

在人制最初被引进祖国大陆时,成了我国寿险行业的助推器。以至于某保险公司高层至今都认为:“如果离开了人制度,我们就六神无主,不知道该怎样做业务。”然而,在台湾被证明已经是成熟了的人制度,却在祖国大陆出现越来越严重的“水土不服”。

先看人口结构素质:有数据显示,台湾人口受教育程度高于祖国大陆的平均水平,整个市场的消费习惯和消费心理也和大陆有明显不同。

再看基本法内容:台湾地理区划小,同样的基本法拿到台中或者台南,都可以适用。但是将同一部基本法用于祖国大陆的960万平方公里之上,总会有一部分条文对南方人不适应,另一部分对北方人不适应。最后的结论是:一本厚厚的基本法中,没有几条可以适应所有的人。而作为公司来说,又不能去改基本法。结果是有“法”不能依,甚至因“法”而制造了一定的管理混乱。

再看队伍建设:仅拿人底薪来说:在上海,三个月培训期内每月不给1000元,根本招不到合适的人。可是在山东,一个月只要给300元,门口就排起了长队。即使同在北京和上海,农村郊县和市内又不一样。

结果,不想在管理上走钢丝的保险公司,只得“把基本法变得粗线条一些”,留下一些调整余地。例如:将市场按层次进行切分,即南方与北方切开,东部与西部切开,农村与城市切开。可是这样一来,“各地在管理能力和管理素质上的差别就又显现出来了”。所谓土办法、土条款有时简直让人啼笑皆非。

虽然各地在保险公司管理方式上八仙过海,但对业绩和成功的极端强调,却在天南地北如出一辙。高压之下,少数人为了追求业绩,竟出现了误导以及欺诈的现象。而人“扫街”“扫楼”的行为,一方面使千家万户接受了保险,另一方面也令消费者对保险产生了反感。甚至不少消费者认为,“卖保险的都是骗子”。

前不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寿险公司副总裁指出:“按理说,商业保险的最终目的是承担起整个或者大部分的社会保障职能,但是按照现在这种营销方式,不等商业保险完全发展起来,就已经被社会所抛弃了。可是仍然有些保险公司在不计效益地疯狂发展。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想,反正我是睡不着。”

他担心,原有的人模式虽然在今天成功了,但明天可能要失败。

几回合后退下阵去

虽然寿险营销体系升级在2003年被提到了重要地位,但它并非是一个全新话题。实际上,改革的路上早已是足迹斑斑,保险公司向营销体系出拳也早有先例。

第一回合 精英人制――传统人制

早在1996年前后,新华和泰康等中型股份制保险公司进场时,保险人体制的弊端已经暴露无遗。作为新锐,它们自然不甘去直接趟那片混水。

然而,尽管这一批保险公司的规模较小、公司的历史包袱相对来说比较轻,但在现有保险营销文化的紧紧包围下,大公司的营销弊端也几乎成了“胎里带”。一出生,它们就面临重整营销体制的难题。但是它们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要在“先做大还是先做强”之间做出选择。

结果,它们几乎都打出了“先做强再做大”的旗号――将公司客户定位于数量相对较少的高端客户。尽管它们依然选择了人体制,但是却摈弃了当时风行的疯狂增员、盲目做大的流弊。某些保险公司更是明确提出要做“小而精”,引来市场一片赞誉。

在业界,对精英人有一个基本共识:他不是只会做一方面的事情,而要能够走完这样一个全过程:从业务开拓客户的需求分析产品的专业咨询产品销售社会服务转客户的推荐。并可以将此过程循环往复地不断发展。

遗憾的是,中国入世前后,在大量新保险公司涌入争抢市场蛋糕的刺激下,原来想做“小而精”的公司也开始了大规模扩张:短时间内把分支机构由3家增设为近30家,员工与人由1万人激增至10多万人的快速膨胀也屡见不鲜。

此时,虽然它们的市场份额增加了,营销体制的问题却更加突出,而原有的“精英”情结又难以抛弃。结果,它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营销管理变革,重提精英制。

从这条“收缩扩张再收缩”的路径,可以看到中等保险公司两头不着地的尴尬。实际上,在当前这个“大者为王”的时代,这种尴尬早在小保险公司甫一进场时就注定了。请听一家次大型保险公司分公司经理的价值观表述:

“现在这个保险市场对规模看得比较重。的确,一定的规模还是需要的。因为有作为才有地位。包括整个保险行业,在整个的社会经济当中,相比起银行业那么大,保险占的份额这么少也就没有作为,因而也就没有地位了。”而且,保监会最近也指出,中国保险业目前还是要强调发展规模。

显然,“作为”在此就等于“规模”,就等于成功。但有些保险公司却感到,似乎也不尽然。

第二回合 银行保险――传统人制

银行保险最初是一个创新产品,不经意间做成了一个强大的销售渠道,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

银行保险广义上指的是银行作为兼业,替保险公司销售保单,并从中提取佣金作为中间业务收入。但实际上,我国的银行保险90%以上销售的都是近似于银行储蓄产品的5年期分红保险。这种产品的优点在于:接近储蓄产品,但是收益相对高于同年期定期储蓄,保障功能可以忽略不计,产品较为简单,易于客户接受。比如:国寿的“鸿瑞”、“鸿泰”,太平洋的“红利来”等等。

5年期分红保险一经推出,立刻得到了追捧。银行保险的保费收入很快就成为许多寿险公司保费成长最快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也因此成立了银行保险部门,区别于传统营销部门。甚至在太平人寿、光大永明等新成立的寿险公司,银行保险的保费收入已经占到了绝大部分。在更多的保险公司,银行保险在2003年的增长都超过了100%。一时间,银行保险的渠道效应日益凸现。一些新进保险公司甚至开始舍弃人体制,而将银行保险发展成为主要营销渠道。

但是不久,一些保险公司对卖银行保险的兴趣有所衰减,因为银行保险在迅速加大了保险公司资产规模的同时,也加大了保险公司的盈利压力,它们还不太习惯。

5年期分红保险的问题在于,这种产品过于近似储蓄,利润不高。它最主要的收益是要将保费进行资金运作之后而产生。但是,保险公司目前是粗放经营,成本核算尚未到位,加上受近年大势走疲的影响,大部分保险公司的资金运作都不是很成功。因此,银行保险在费用不断上升(一般为3%~4%,最高为6%~7%。)时,更加影响利润的实现。

但是,各家又都在拼命卖,因为自己不做,保费收入就会落后,年底结算的时候就受影响。特别是对分支机构来说,费用都是根据该机构上年度的保费收入来决定的,上年保费收入多,下年费用也多,而成本是由总公司来承担的。所以,各分公司不计成本地卖保单也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最后相比之下,对某些保险公司来说,反而是依靠人销售的传统险的收益和风险相对可控。迄今,无论是新的竞争主体还是新的产品,在整个市场都在追求规模与速度的游戏规则下,眼下都没能从根本上撼动已经老化的寿险营销体系。然而,银行保险的势能极大。

游戏规则隐患

看上去,现有寿险营销体系近乎是刀枪不入,所有改革者都拿它奈何不得,其外在表现极其强势:整个寿险营销体系近乎是保险公司的集权利益帝国,保险公司决定着包括中介机构在内的各类销售渠道的命运。然而,这未必是保险公司所刻意追求的。因此,这个集权利益帝国的内部结构也非常松散,游戏规则存在隐患:

隐患一 人权益敞着口

尽管人制几乎一统中国寿险营销天下,但是保险人的自身素质和法律地位双双决定了:他们是一个弱势群体,整体权益在很大程度上得不到保障:

首先,保险公司和人签订的是合同,人是作为独立的经济个体为保险公司推销保险产品。而且,保险企业营销员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先按服务业税目计缴5%的营业税,再按其余额扣减10%~15%的费用;扣除营业税和营销费用后的个人所得,须计缴20%的个人所得税。

其次,从民法的角度看,保险公司和人之间是委托和被委托的关系,而非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也就是说,保险公司必须为保险人的行为承担授权范围内的责任,但这并不意味着保险公司有权管理人。然而,现在几乎所有保险公司都在直接管理保险人,并让其接受一部原本是用于保险公司内部管理的“基本法”。

再次,保险公司的“越界”管理也实属有法可依。新版的《保险法》规定,凡是人在营销过程中出现欺诈、误导等行为,并给投保人带来损失的,由保险公司负责。所以,保险公司在对人进行严格管理的同时,也从给人的返佣中代扣了营业税和劳务所得税,但实际数目并没有规定的那么高。用一家保险公司高管层的话说:“国内目前保险群体的利益太特殊了。”

其实,保险公司早就因这一问题而有所不安,有的甚至私下议论过,在保险行业协会下成立人协会或成立人行业工会。但是,由于惧怕因此而带来的劳资纠纷,最终大家基本没动。保险公司不敢用自己的利益与人进行博弈。

隐患二 机构资格认证与法律责任认定缺位

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和银行签订的也是关系,由银行柜员在处理银行日常业务时一并销售保险产品。但实际上,保监会目前还没有要求银行柜员参加人资格考试,也没有规定,如果在银行保险销售中出现了问题,该由谁来负责。通常做法是,保险公司会就这一问题在与银行签定的合同中写明:如果出现问题,由银行负责。

隐患三 公司与经纪公司在市场中界限不明

理论上,公司是销售保险产品,是为保险公司服务,向保险公司收取佣金;而经纪公司则代表投保人利益,根据投保人要求为其制定保险方案,选定保险产品,向投保人收取咨询费及服务费。而实际上,我国的保险经纪公司和保险公司并无如此分别,特别是在寿险市场。由于保险市场不成熟,经纪公司向客户收取咨询服务费几乎不可能,所以他们的收入也来自保险公司。结果,在寿险业务上,经纪公司代表投保人利益也就变得无从谈起。

至此,一个出乎人们意料的结论是:中国的保险公司、人、公司与经纪公司竟都是以保险公司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利益,谁也无法按它们原本应该代表的不同市场主体的不同利益需求来做自己的角色定位。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寿险业10年来无法制衡卖方垄断的根本原因所在。

有资深保险专家指出,保险营销体系升级下一步最迫切要做的,是要以市场各主体的合法利益为出发点,重新梳理营销体系的游戏规则。只有最大限度地保证市场参与各方的利益,中国寿险业才能真正在国际竞争中立足并最终取胜。

【资 料】

寿险营销员职业生涯六大路径

路径一:在营销领域成长为精英中的精英,比如销售总监和营销区域经理。做到这个层级的营销人员现在的主要工作是管理销售队伍和发展组织,是某个行政区域寿险营销员名副其实的“领军”。

路径二:转为内勤管理岗位,成为寿险公司管理人员。转岗的人既有在公司营销系列管理岗位的,也有在公司客户服务、教育培训、人力资源等岗位的,有不少人后来成为这些转岗部门的骨干力量。

路径三:在同一公司体系内进行跨系列转岗。或转变为产险营销中坚力量,或转变为产险系列的内勤销售管理或者客户服务人员。

路径四:走跨行业自我综合发展的道路。跨行业是指营销精英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已经不单是保险内容了,还包括证券投资、委托理财和银行产品等金融行业服务,甚至包括地产投资、医疗保健和文化娱乐等其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