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自我总结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研究性学习自我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研究性学习自我总结

研究性学习自我总结范文1

曹长德

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生成性等特点。这些特点是研究性学习与传统课程比较的结果,每一特点都突出地展现出了研究性学习与传统课程的区别。

1.开放性。开放性是相对学科课程完整、封闭性而言的,研究性学习既跨越了学科的逻辑体系,又超出了专家预先设定的学科课程内容范围,它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兴趣、爱好,适应每一个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特殊需要,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2.综合性。综合性是相对分科性而言的,是指研究性学习不在学科知识的序列中构建课程的模式,而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注重以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体验为基础的知识运用,研究性学习的综合性,并非各学科知识的简单拼凑,而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去完整地认识作为有机整体的客观世界的一种途径。

3.实践性。实践性是相对于理论性而言的,是指研究性学习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在实践中去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生成性。生成性是相对于确定性而言的,表明研究性学习不以获得知识技能为目标,而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学习经验为旨归,学习的结果各具特色,具有不确定性,即使没有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研究过程中的体验也是一种结果。(摘自《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12期)

自主学习的内涵

余文森

1.主动性。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表现为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主要表现为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指一种带有强烈感彩的渴望获得知识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对个人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2.独立性。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独立性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品质。新课程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正确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自控性。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它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即在学习活动之前,学生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做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之后,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摘自etc.省略/articledigest31/)

阶梯式学习法的基本思路和教学策略

赵洪君

1.基本思路。阶梯式学习法实验的理论是:发展是硬道理,实践出真知。实验以”主动、成功、阶段觉悟”为理念,对“上课、作业、预习、复习”这四项学生每天都接触到的环节,分别提出五级要求。例如,对”上课”的五级要求是:(1)跟着上课;(2)懂记上课;(3)联想上课;(4)多得上课;(5)专论上课。每一阶段都有各自的标准,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每一阶段的标准,设立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循序渐进。

研究性学习自我总结范文2

株洲市天台路33号

412007

株洲市二中

龙梦娜

株洲市天台路33号

412007

株洲市景炎中学

陈伟俊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课题

天元区

内容提要:随着我校高二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作为一名指导老师,从课题的选择与修改到查找资料、调查研究,再到师生共同研究,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带给我指导研究性课题切身感受。

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在比较中西方教育之后有这样一段话:“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很大的一个缺点就是教育出来的学生一般比较胆小,动手能力差,但会应付考试。而美国教育出来的学生胆子比较大,动手能力强,但不会考试。”或许正因如此,教育部下发了《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在新课程方案中,把普通高中课程结构划分为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两部分。专题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最主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我校于2001年就开始开展了研究性学习,随着我校高二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我作为一名普通的指导教师,经历了一种崭新的心路历程。以下便是半年来工作实践带给我的切身感受。

一、重视课题的选择与修改。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研究性学习中课题的选择至关重要。在最初拟定“株洲市天元区开发”课题时,

主要的考虑有两点:一是课题要具有强烈的社会性,进行这样的课题研究,有助于学生去接触社会实际生活,增强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社会的责任感,而这正是研究性学习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目的。二是课题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课题不仅涉及历史、语文、政治等人文科学,而且涉及地理、生物、化学等自然学科的知识,这恰恰体现了研究性学习内容综合性的特点。但是课题比较大,操作性困难一些,必须通过子课题的细化来弥补。

学生第一次讨论的方案是分成“过去组”“现在组”和“未来组”。这种分法并不科学,因为过去、现在与未来是浑然一体的,人为把它割裂成三块内容,显然不利于研究活动的开展。但是,由于是学生自己的选择,我就没有马上否定,而是让各小组自己去收集资料。在具体准备中,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我提示学生可以对天元区某一经济门类作深入研究,在了解它过去与现在的基础上,为未来的发展提出规划,从而逐渐摆脱了过去、现在与未来的限制。第一次小组开题讨论,学生的内容普遍大而空洞,使我意识到应该指导学生把子课题进一步细化,体现“小题大做”的科研思想。课题组的学生在反复揣摩之后,决定结合实际,选择天元区经济开发的几个点来研究,以点带面,折射出天元区开发的概貌。在这以后,通过两次讨论、反复论证,同学们才最终将子课题确定为“泰山路和天台路的道路状况及改进意见”、“通过湘银社区的成功经验推动天元社区建设”、“促进天元区餐饮业发展”和“天元区、芦凇区部分中学的比较”。这样选题后,不仅涉及天元区的交通、社区、饮食、教育等热门问题,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的操作。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知道:随着课题研究的全面展开,也许还会出现修改课题的现象。应该说,课题的修订将伴随着整个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二、学生的积极性是研究性学习顺利开展的根本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近一个世纪的教育活动中得到了反复证明。随着研究性学习在我校深入开展,作为一名指导教师,在四年的研究性学习实践中,我也深深地领悟了这句话的真谛。现代教育思想认为:“教学不应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探索知识的过程及其方法比获得知识本身更重要”。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主体参与,主动探究式的学习,在这样的一种学习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记得第一次与课题组同学见面,我便遭遇了一个“下马威”,同学们热情普遍不高,以夏松洁为首的一些学生竟提出想转别的课题。我沉住气,问他们为什么不愿意选择这个课题研究。他们给我的回答是这个课题离他们太遥远,跟他们没有直接关系。在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之后,我越发觉得有必要引导他们转变观念,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接下来,我给学生谈了确定这个课题的意义,我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一个成功人士应具备的四个基本条件谈起,分析了“天元区的开发”这一研究性课题在培养学生创新

、合作

、与人交流和社会责任感方面所具有的突出优势。此外我也坦诚地告诉学生,研究型学习对于我们指导教师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但我们会和他们共同学习,力求给他们提供最好的帮助。

在这以后,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探究成了我工作的重点。我的主要做法有:

1、分阶段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自主完成,并不告诉他们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我总是放手让学生去做,我相信,只要他们参与了,就一定会有所收获。毕竟,研究性学习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记得第一次组内开题讨论,我没有参与,只是告诉学生基本要求,便让他们全员参与,自己去准备。事实证明,这种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更容易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也就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2、抓住契机,真诚地表扬和鼓励学生,并适时给以指导。第一次的组内讨论虽然问题很大,但我仍真诚地表扬了每个同学的长处,最大限度地评估了他们的潜能,并不失时机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此后,课题组的同学在积极性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随后的交谈中,其中一位叫彭大千的同学说:“我现在认识到了进行‘天元区开发’这个课题研究的重要性,我们应该承担社会的责任”。

3、搭建舞台,给每一个学生最广阔的展示空间。在第一次组内讨论中,我们发现了有计算机方面特长的张峰瑞同学,决定由他负责全组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在这以后,

他所表现出的忘我热情让我们深深感动。他自学了FLASH5.0和PHOTOSHOP6.0,并在课件中进行了大量实践。其中一个叫刘丹丹的同学英语口语特别好,我们便鼓励她在开题报告中准备一段英语陈述。因为各尽其能,全组同学表现出了高昂的热情和空前的团结。

4、让学生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为继续前进注入新的动力。全组最终所做的开题报告得到了评委和老师们的肯定,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开题之后,我们让每一个学生做了开题后的总结。

夏松洁同学在总结中写道“这次开题带给我的最大收获是使我明白了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更感到了我们肩上的责任,建设未来家园的责任。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会更团结、努力地进行下去。”组员彭大千写道“此次开题活动中,我觉得自己的应变能力不是很强,在今后的活动中,我应该不断完善自我,为‘天元区的开发’课题组奉献自己的全部。”相信,带着这样理性的分析,同学们在今后的研究活动中,也会保持着一份激情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尽一切可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为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

三、转变为师观念,师生共同学习。

在我校开展研究性学习之初,对于研究性学习,我认为它是一种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教师只是一个指导者、帮助者。个体创造潜能的开发,主要是个体主体性的发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和促进学生学习。至于这种课程类型的理论基础、形式,都不太关心。

但是,不管你的准备如何,当课题组的学生找到你,希望你指导的乞盼目光。作了六年教师的我,第一次面对自己的学生,作为知识权威的心里发生了动摇。为了找回为师者的自信,就只能和学生赛跑,继续学习、完善自我,争取在研究性学习这个课题上能走在学生的前列。但是,真正的提高还是在具体指导学生的工作中,在与学生共同的研究中。事实上我校研究性学习,对于指导教师来说,就是一个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过程。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是在师生共同的研讨中解决的,所有具体的工作程序和指导方法也都是在摸索中逐步清晰的。

韩愈说过“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从研究性学习中某个知识领域看,我觉得有句话用在这里很贴切。常常听到:“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在课题研究中,有时候,老师和学生一样“桶”里、“碗”里都没有水,这时教师学生就要共同去研究如何去取水。半年来的工作,事实上就是一个师生共同“充电”、共同学习的过程。半年的时间也让我感受了一种全新的师生关系,也体会到了师生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经历挫折与成功的乐趣。这正是研究性学习给我们教师所带来的崭新心理体验。

四、团结协作,工作的基点。

研究性学习是一门集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新型课程,这就决定了它必须是一个协作性的工作。半年的实践,让我深得体会:只有团结协作,工作才可能取得成绩。

我想:21世纪学校教育的使命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做人、生存、和与人合作。未来社会是一个合作型的社会,与人合作的能力首当其冲。我们要教会学生与人合作,那我们教师自己必须是一个最佳的合作者,而研究性学习恰恰是协作者的乐园。

走进研究性学习,我觉得它不再陌生。在此次研究性学习指导中,我正是做到了重选题、重过程、重体验、重全员参与,才使整个课题研究充分,分析深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我知道:只要你相信你的学生,他就能成为一个天才;只要你相信自己,你就能创造自己的奇迹。走进研究性学习,它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

参考书目: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4年第1期

研究性学习自我总结范文3

1 科学规划“自主学习”

实施素质教育后,每周只上二天课,每天七节课。再加上寒暑假、双休日、节假日,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大大超过了课堂教学时间。学生大部分时间处于自主学习状态。

自主学习,也叫自我调节学习,理论上指的是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学习。

自主学习包括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是指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过程所进行的一种观察、审视和评价;自我指导是指学生采取哪些致使学习趋向学习结果的行为,包括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组织学习得以维持或促进的过程。

通俗地说,自主学习就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之上的“能学”;建立在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之上的“想学”;建立在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之上的“会学”:建立在一直努力基础之上的“恒学”。

要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构建富有个性的自主学习计划。

把每天晚上的时间分成三段,第一段是复习回顾所学知识,这是每天晚上的第一必修课。现在课堂教学时间较少,老师讲授的时间更少,如果不加上自己个性化的复习,往往很难掌握教学要求的知识系统。这种复习不能平均用力,要根据老师授课和自己掌握情况确定。如果老师讲的相对较多,往往重点、难点突出不够,知识网络不清晰。这种课复习重点在于总结知识框架,突破重点和难点。如果老师讲的很少只是建立了知识框架,你在复习时就要往细处考虑,往深处钻研,把知识的血肉填上。

第二段就是要高质量地独立完成课外作业。这既是对掌握知识情况的检验,也是对知识的深化过程。这段时间要高效率,准备好演算纸等学习用具,不再翻书,尽量不请教其他同学,一鼓作气。

第三阶就是在反思当天内容的基础上,对第二天要学的课程进行预习,做好预习笔记。预习的目的有三个,一是对知识的重难点、思想方法、知识结构有所了解,整体把握将要学的知识;二是尝试解决课本上的简单问题或老师布置的预习学案;三是站到学科高度看这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每个双休日也要自主安排好,对一周所学课程做整体总结和反思。及时将所学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反思一周学习出现的问题,做好学科典型题和错题的积累。也要反思一周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具体情况。

每学期开学后,经过两周时间就会形成你自己的自主学习课程表。

做到学习活动之前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学习准备:在学习过程中对学习进展和学习方法做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结束后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这样自主学习才是高效的。

2 充分利用“合作学习”

我们每个人与世界是相互依存的,与学校和班集体是相互依存的,和每个人也都是相互依存的。这种相互依存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很可能取决于我们是否能致力于合作并达到真正有活力的学习和生活。

无论是在课堂上、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有三种方式可以达到目标:合作的、竞争的和个人主义的。在合作的方式中,我们为达到目标而进行的努力对他人是有帮助的,同时他人的努力对我们也有帮助。在竞争的方式中,我们为达到目标而进行的努力降低了他人达到该目标的可能性,他人也降低了我们达到目标的可能性。在个人主义的方式中,我们自己个人为达到目的而付出的努力与他人的努力无关。为达到一个预期目标,个人独立工作是令人满意和重要的;有时候,竞争也很有趣,更多的时候,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在学习目标具有良好结构的条件下,强调合作的学习目标往往比强调个人主义和竞争的目标能更好地提高成绩。这对每门学科和每个年级来说都是这样的,在高级思维技能参与的情况下尤其如此。建构主义的发展理论是思考这一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成熟积极的经验、社会传递和自我调节是认知发展的基本因素。

在国外的课堂上合作学习是最常用的学习方式。去年我到美国康州的教育考察深深体会到这一点。他们的小学教室都有一块圆形或椭圆形的地毯,方便师生坐在上面讨论问题。好多学校的课桌和课椅是连在一起的,便于搬动。有些教室,课桌围成各种有利于合作学习的形状。

我国普遍性的合作学习开展较晚,但从一开始就受到学生的重视。要克服图热闹的浅层次或无意义的“合作学习”。作为合作学习的成员,一是要以主动的心态和行动参与讨论。我们有体会,印象最深的是我们讲给他人的东西,在合作学习中要积极发言参与讨论,不要只做听众。正所谓“直到我努力讲给别人听时,我才真正理解了自己的想法”。二是认真听取同学的发言。“心有灵犀一点通”,有时自己思考了半天,老师又讲了半天仍不理解的知识,经同学一说就会茅塞顿开。这足因为同学之间有着相似的知识背景和结构,也有着相似的思维方式。三是要积极提出问题。只有不断提出新问题,合作学习才会发生思维碰撞,才会产生宝贵的思维火花。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更富有创新意识。四是要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解决一些独自一人无法解决的问题。五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要形成学习共同体,小组成员可超越知识意义上的相互帮助,建立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相互帮助,甚至在生活和更广范围意义上的相互帮助。形成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不依靠他人。自己解决小了的问题拿到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能解决不了的问题,拿到拿班讨论解决。

3 经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研究性学习是促进学习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让学生直接体验所面l临的实际问题、社会问题和哲学问题、个人问题等研究问题的学习。

学习不能只发生在“颈部以上”,只有全身心投入的学习,才会对学生发生深刻的影响。当学生尝试着自己得出一个新概念,学习一种难度较高的技能,或从事艺术创作活动时,就会产生这类学习。在这些创造性的学习中学生是不由自主地投入学习。在这些学习情景中的一个要素是,学习者认识到这是他自己的学习,他可以一直学习下去,也可中途而止,毋需权威人士来决定。

研究性学习是模拟科学家研究问题全过程的学习。所以,学生要努力经历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对研究性学习来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生活等方面选取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成立研究小组,进行课题的信息检索,了解目前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情况:选取研究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对研究过程进行详尽的设计,初步预计研究成果,确定研究结果呈现形式。

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不一定要多大,结果也不一定都是独创的,也可以来自课本。例如:我在学生学完正余弦定理后,建议学生把搜集、整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多种形式作为研究性学习课题,经过一周的时间,同学们整理出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十五种形式。

4 在接受学习中进行“探究”

我们有了合作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也不能全盘否定“接受式学习”。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仍然是我们快速获取大量知识的有效手段,也是当今和以后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学习形式,特别是高年级课堂。

研究性学习自我总结范文4

我们说,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在传统学习中,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倾向于采用被动的、接受的和封闭性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建立在把学生看作是有依赖性的、被动的学习者的基础之上,有自身的特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适应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转变学习方式,以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的理想。

“科教兴国”是我国在新世纪谋求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的重要战略。在这一战略背景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仍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新课程的基础理论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得以改变并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构建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什么是学习方式,目前学者们对它的解释并不完全一样,大多数教学者认为,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反映了学生倾向用什么样的行为和认知的方式去完成学习任务。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学习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学校教育采用的学习方式;另一种是在对传统学习方式进行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形式的方式。

1.开设科普讲座,进行参观访问,这样可以诱发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做铺垫

(1)指导性地选择研究题目

教师可根据环境的不同,选择一些简单的容易解决的课题,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2)组织课题小组并制订研究计划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发形成课程,制定规章制度,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之上,即在学习活动之前,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之后,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并养成习惯,由他人支配的学习转变为自主的学习。

2.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地去探索与研究

新课程提倡者杜威倡导“从做中学”,还提出“尝试―指导―效果法”,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使学生养成合作、分享、进取等个性品质,并获得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经验和真切的体验,形成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并重点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终身学习得到可持续发展。

3.重视通用技能的学习

新课程对技能的学习,通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发现需要革新改进的地方,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团结合作,增强创新意识。

4.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基于学生兴趣爱好,突出以能力发展为本的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学生的认识力――即观察力、记忆力、分析力、调查研究力;创造力――作品制作能力、媒体制作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综合表达能力;自律能力――学习计划能力、学习评价能力。

5.建立灵活多样的评价体系

研究性学习自我总结范文5

下面是我实施“五学”课堂模式的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体会和经验。

一、信息技术在“情境导学”中的应用

在情境导学中,我总结出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情境导学的几种方法:(1)动画导学法;(2)图片导学法;(3)音乐导学法;(4)视频导入法;(5)文字导入法。

二、信息技术在“独立自学”中的应用

根据自己的实际和知识的特点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并在教师或同学的协同下,师生、生生沟通,小组交流、汇报等,释义思辨,探索发现知识规律,分析问题结构,构思解题思路,比较、借鉴解题方法,汇报学习成果,共同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

三、信息技术在“小组合学”中的应用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首先要营造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氛围,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包括了解各学科的发展史、解题思路和方法,还可以网上答题,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开展研究性学习,而且让学生把网上学到的知识输入电脑,让全体学生得到共享,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要求。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有了动力,发挥了自己的创新精神,实现了学生的自我反馈。

四、信息技术在“质疑探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综合性学习”中,更能使学生在学习中综合各种资料、整合各种能力,培养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具备问题意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同学们根据自己查找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因为网络上的东西也不是完全正确的,要去伪存真,要进行小组讨论,要辨别归纳出有用的东西,在此过程也就达到了“质疑探学”的目的。

五、信息技术在“以练促学”中的应用

研究性学习自我总结范文6

【关键词】学习兴趣;教学初探;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中学 学生学习;共同进步;教师;寓教于乐

“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所以要提供给儿童自我表现的机会。”这是苏联理论家、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我认为这就是针对我们中小学音乐教师来说的。一个人的兴趣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产生也是参与学习活动是最有效的方法。

作为音乐教师,我们的任务是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用我们的歌声、琴声、语言和舞姿动作,将音乐美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来,那么作为一线教师,我应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在教学中我总结如下几点:

一、优化教学活动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1)因为学生的家庭背景及音乐文化底蕴不同,在我的竖笛课上进度不能够统一,我就选用了学校的好办法,“音乐课上一帮一小组”,让学的快的学生教学得慢的学生,我把规矩定好,学习过程中要相互尊重,并且举行比赛,看看谁教的方法好,谁的学生学得快。因此学生非常有积极性,也解决了班级的纪律和吸收程度不同的问题。当然这个办法并不是百分之百对学生好用。

(2)当学生对本学科没有一点点的学习兴趣,或者学习和操作演练的内容有比较高难度的时候,往往表现出无精打采、漫不经心、态度消沉,即使参与,大多数被老师牵制参与的,因此,我决定优化教学活动设计,首先,我把手影加入到教学活动中来了,每节课开始之前,我带领学生们进行手影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多得积极性,学生能够运用手影组织一段小故事,运用手影进行对话,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在这个活动不断进行中,我发现孩子们能够运用音乐进行创造,让班级一些不喜欢音乐的男孩子们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有的男孩子在课下上网查视频,运用身体去做一些小动物的形象,激发了孩子们的参与意识,让音乐课活跃起来,在下面进行上课的时候,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跟上老师的思路进行。

二、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音乐教育应当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为此,在音乐教育过程中要以音乐的美来感染学生,要以音乐中丰富的情感来陶冶学生,我通过在网上收集图片,视频等方式制作电子相册,或者通过同样风格的音乐来导入是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来体验本课音乐的美,只有学生能够真正体验音乐的美,才能真正受益。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能更好的为学生创设一种生动具体形象的学习情境,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并引发学生相应的情感态度来促进音乐学习。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在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我们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适宜学生体验的环境,让学生置身于活动体验之中,亲自去感受,去品位,去接触音乐作品。所以在研究性学习的前期准备,我们为学生配备了教学音响资料、各种音效资料以及可以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乐器,以及能发音的物体等。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一些必要的物质以及材料、设备的准备,激活学生的研究参与欲望。例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索音乐的声效,给学生播放音乐片段或电影片段,引导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乐器、声效资料、以及日常生活用品,铲子、塑料碗、酒瓶、易拉罐等探索声音,为音乐片段、电影片段加配声音效果。有些学生尝试用塑料碗有节奏的拍打,模仿马蹄奔跑,有的在酒瓶中加水探究音乐的不同音高为音乐片段配乐等。学生还利用日常用品的“打击乐”及乐器进行小乐队演奏练习,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演奏着他们的“锅碗瓢盆儿”交响乐。例:在《雷鸣闪电波尔卡》一课中,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部分音效,雨中雷鸣的声源,引导学生用自制的打击乐去研究创作雷鸣电闪的声音,也有的用日常生活用品去研究,也有的学生运用身体敲击节奏或口技模仿等方式去模仿自然声。学生们用音乐语言来表现电闪雷鸣的景象,从而激发了极大的兴趣。在体验中,学生们通过敲击、吹打、弹奏等音乐技巧的尝试,既感受了音乐,也掌握了技能,也了解了理论,使学生较有兴趣。所以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浓厚兴趣,多为学生提供感受体验的机会,努力使学生在体验中享受音乐的乐趣,体会音乐的魅力。因此我在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上总结了五个优点:

一、利用信息技术 创设教学情境

二、利用信息技术 更加真切的了解乐曲时代背景

三、利用信息技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利用信息技术更好的帮助学生掌握音乐作品中的音乐要素

五、利用信息技术,拓展学生了的音乐文化视野

通过我在音乐课上的大胆尝试,我的学生们能够愉快的在音乐课上学习音乐技能,体会音乐的美,能够洗涤心灵,做一位正直的中学生。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来。”在音乐教学中,德育因素无处不在,我们只有不断地去发现、挖掘并加以引导,才能实现音乐教育的社会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