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绿色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绿色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绿色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范文1

关键词:有机物教学;情境素材;绿色能源

情境素材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学情、教学环境、教学目标而创造的学习资料。对化学学科而言,素材选择要合乎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适宜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提供生动、丰富的学习材料,还可以提供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机会,促进知识、技能与体验的连接,促进知识课内外的迁移,使每个学生学习的过程都能主动接受知识、理解应用知识。化学情境是教师给学生创造的具体环境,让学生寻找不同条件下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探索可能出现的多种情况。但在创设情境中素材的选择却不是随意的,它有着一定的要求。有机物种类繁多,应用广泛,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有机物教学过程中要联系生活,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与绿色化学相关的情境素材来驱动学生的学习思维和创新思维。

一、生活素材的精选

化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特别是有机物在日常生活中更是广泛存在。因此,选取化学情境素材应与生活相关,要让学生在生活中能找到一些相关的信息,不能虚构、想当然地进行情境素材的编写。生活中的化学无处不在,中学化学教学从生活中寻找情境素材数不胜数。下面是列举的几类生活素材:

1.化学与饮食

(1)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物质――酒与醋

在厨房中,用于调味的醋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炒菜、煮面时都会加入一些,它可以增加食物的口感。除此之外,醋还有更多的妙用,比如,当我们吃鱼时,被鱼刺卡住了,这时只需喝点醋就没事了;当炒菜时,加入的盐多了使菜过咸,怎么办?只要加入适量的醋,就会淡化咸味且味道更好;炖肉时加些醋,可让肉质变得柔嫩且可口……酒也可以作为一种调味剂,最常用的是在西红柿炒鸡蛋时,加入点酒后,这道菜就会更香醇可口。

(2)食品添加剂

现代生活中,食物种类繁多,经过加工后的食物大多有添加剂。加入适量的合格食品添加剂不但能改善食品的色、香、味,而且还有利于食物的保存、保鲜,有利于食物中有毒微生物的杀灭。但是,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在食品中混入一些有毒害作用的添加剂,从而对人体产生了严重危害,引发了一系列病变。比如,有机添加剂苯甲酸,适量加入食品中有好处,但加入过多就会对人体肝脏、肠道等器官有毒害。

2.化学与衣物装饰

化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的衣物装饰。通过对一些普通化学物质或高分子物质的化学加工形成了化学纤维,化学纤维的衣物装饰价格便宜且品质优良,它们弥补了天然纤维的一些缺点,花样繁多的各类化学纤维成了当今的热选。当然,天然纤维应用也很广泛,棉、麻、丝、毛产品也很受欢迎。

这些生活素材把生活与课堂联系起来了,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物质的引用,还可以让学生养成留意生活细节的习惯。这样的情境素材不但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比较快速、深刻地理解知识,能很好地达到教学效果。

二、与绿色化学联系紧密的素材

1.绿色化学的概念

绿色化学就是环境友好化学,它的核心内涵是在反应过程和工业生产中,尽量减少或彻底消除和使用有害物质,绿色化学的核心是把污染消灭在生产的源头,使整个合成过程和生产工艺对环境友好。这时的合成反应就是“绿色反应”,这时的化学工业就是“绿色化学工业”,整个化学就可称为“绿色化学”。

2.环境保护

现代化学工业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渐突出。全球各地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绿色化学”就成为当代主题。工业三废是主要污染物,其中有机物的污染占一部分。有关新闻有过报道,某化工厂排放污水超标,造成严重伤害;某国石油泄漏,造成水资源污染。这些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并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题材就可以作为化学教学中较好的情境素材,更能引起学生对化学的正确思考。另外,对我们生活的环境要更加注重。

丰富的有机物是地球环境的特点之一。据统计,在地球陆地上,有机物的总生产量平均每年为1100亿吨。有机物污染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例如,微生物的广泛存在是引起人类疾病的主要原因。所以,创设情境时引导学生从这方面思考,提醒他们注意生活中的卫生。除此之外,房屋装修后散发出的刺激性气味的物质有甲醛,这是一种容易引发癌症的有机物,使学生形成安全、绿色的居家理念。

3.绿色包装材料

对于食品或药品的包装,可以食用的包装材料就是绿色包装材料。它是由糖、脂、蛋白制成的,具有无毒、无污染、可食用等特点。在有些食品专卖店,我们不难发现,熟食外表的包装材料就是这种可食性绿色包装材料,还有的药店里,中药药材外表的透明薄膜就是吸水性和透气性都很好的绿色包装材料。

4.绿色能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能源消耗愈来愈严重,不可再生资源产生了危机,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寻找绿色能源成了时代主题。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发现了一种含量丰富的绿色能源――可燃冰。我国的可燃冰含量十分丰富,相继在南海和青海省发现了大量的可燃冰,这给我国提供了丰富的能源资源,成为能源开发的重点。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使用方便,相同条件下产生的热值远高于传统的化石燃料,而且生成物没有污染。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有利于学生学习思维、创新思维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优秀教学情境素材。要想巧妙地创设符合学生发展的情境,就要从根本上要求教师有各方面的知识和素质,言传身教,起到为人师表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雪勤.精选教学素材提高课堂效率[J].剑南文学:经典教范,2011(10):86-87.

[2]李发生,舒红群.初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策略[J].江西教育科研,2006(11):72-73.

[3]周丽虹.绿色化学与环境保护[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06):111.

作者简介:王曼丽,女,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绿色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范文2

一、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的意义

绿色化学理念是指,在化工生产活动中和化学反应阶段,尽可能少地使用有害化学物质,并且最好不要或者尽量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的一种思想.近年来,绿色化学已经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在高考中也有绿色化学思想的体现.正确渗透绿色化学思想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里有哪些气体,PM2.5中包含哪些物质,我们每天吃的食物里面添加了哪些化学成分,比如防腐剂、色素之类,我们生活的土地在被哪些化学物质污染,比如废旧电池里的重金属.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然而化学总是与环境污染联系在一起.高中化学教学的任务是,学生不仅要了解化学知识,还要树立绿色化学理念.绿色化学不仅是一种教学理念,还是我国化工技术发展的方向,在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思想的渗透,将会对我国未来化工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共识,但是具体实施时仍然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首先是有些教师的思想还未转变过来,对绿色化学的理解不够深入,只是肤浅地理解了字面意思,在教学中往往忽视渗透绿色化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没有注意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化学实验才更加科学、合理.学生为了完成实验任务,没有意识到实验过程中要遵循的绿色、安全、节省的理念,过量地使用化学试剂,对实验器材不爱惜.即使在理论上有了绿色化学概念,但是在实践中学生忘却了绿色化学思想.在实验过程中,常常使用有毒的化学物质,因为教师没有细致地演示实验过程,导致学生因为操作不当而进行反复实验,造成药品的浪费.在处理废弃药品时,因为操作不当,造成环境污染.这些都违背了绿色化学理念,给绿色化学思想的渗透带来了障碍.

三、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的策略

1.注重课堂渗透.化学教材中有很多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教师应该结合化学教材,贴合生活实际,在化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思想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引起学生对绿色化学思想的重视,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化学污染造成的环境污染利用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敲响他们在环保意识方面的警钟.教师可以从化学层面解释污染的形成过程以及将会引发的严重后果,让学生对绿色化学的应用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并且用有关环境保护的化学知识来渗透绿色化学思想.教师要正确认识绿色化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榜样.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因此教师在绿色化学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构建合理的化学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能源的综合利用”时,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经常听到的能源危机来引入教学,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能源,使学生意识到能源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引起重视,从而使学生自愿参与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绿色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范文3

关键词:微型化学实验;教学模式

一、微型化学实验概念及特点

微型化学实验,即在尽可能少的使用化学试剂开展实验,其药品用量通常是常规实验的几十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却能够保证安全、经济的化学实验完成,达到绿色化学意义,微型化学实验的两个基本特征就是操作仪器的微型化和操作试剂的微量化,通过技术手段,将常规实验转变为微型实验。微型化学实验的普及,可以让化学试剂用量更少,节省了资源,并且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符合了环保理念;此外,微型化学实验将实验仪器简化,帮助在课堂上能有更多的学生参与进化学试验中,提高其动手操作能力,体现了绿色化学发展理念,在日常化学课堂中值得推广。

微型化学实验还具有常规化学实验所不具备的相关特点,例如,更加节省操作成本,更加节省时间成本,安全性能良好,反应速率快、实验现象明显、污染减少等等,学生们能够在其中通过自己的操作感受到化学实验的各种操作过程和结果,使其能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实现自我思考、自作、自我解决问题、自我反思等一系列学习过程,也能够帮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树立绿色化学的意识。

二、微型化学实验开展的意义

微型化学实验实验在高中教学课堂上的广泛开展对于高中化学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重构了化学改革教育目标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对于化学改革目标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在这个过程中以对于科学的不断探索为核心,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操作技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高中于化学实验的宏观认识,使其在独立构思实验、独立创新实验方面有所建树,并且在这过程中树立绿色化学意识,培养正确的化学观。通过推进微型化学实验,其优良特性恰好符合素质教育对于学生化学能力培养的目标,切实保证了学生人人都能参与实验,并且在独立思考与创新时节省时间反复操作,微型化学实验的小剂量也能够充分保证学生实践操作的安全性。

(二)推动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微型化学实验的各项操作均是在原有的实验操作上的创新,在这个基础上,学生通过对仪器的认识和操作,引起了他们对于化学操作的好奇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能够自主操作的环境中发散思维,对化学知识产生更多的想法,帮助其串联起所学化学知识,让他们在现有知识储备的基础上产生更多新的想法。微型化学实验不仅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样也是对其知识运用上创新意识的体现。

三、微型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化学实验课题的优化

我们将传统的常规实验转化为微型化学实验过程中,就要注重对化学实验课题的选择和优化,不是所有化学实验都能够实现与完成微型化操作,我们在选择操作课题上,应当充分考虑其可行性,在对不适合微型化操作的课题选择中应予以摒弃,或者选择操作设计上的优化,让实验过程能够适应微型化操作,这个优化过程,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运用现有的化学知识来将实验过程改进。

(二)微型化学实验设施的选择

微型化学实验的操作并不像传统思维中想象的那么复杂,对于实验过程所需要的各种设施也很简单。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中普及微型化学实验的各项操作,教师还应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各种废弃物的利用,搭建起简易的微型化学实验模型,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生活中自己利用简易装备完成实验,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化学的实用性,还能让学生在操作中不断发现新的可用设施,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增强自身的创造性。在简易设施的选择中,我们可以利用对平时废弃物的收集所选择出可利用的道具,例如矿泉水瓶、注射器、习惯、铝线等生活中常用物质来进行实验,通过这样的方式,还能够将绿色化学的理念充分融入进学生的化学学习中。

(三)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创新相结合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通过教师指导与学成创新的结合来实现微型化学实验的步骤进行。教师要在实验进行之初对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交代,通过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特性进行分组。而同学所要做的就是在各自的组别当中自主发掘资料,自主完成实验设备的搭建,完成实验后成员间要进行反思。

(四)交流微型化学实验完成效果

在微型化学实验时间结束后,教师要根据各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与展望,重点是要在反思过程中找出实验漏洞,集思广益完成解决方案。各个实验小组可以通过不同组别的设计方式不同、得到结果不同找出其创新之处,同时也要反思该微型化学实验是否符合科学原理,是否符合绿色化学发展理念。该步骤不仅能拓宽实验内容,又让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培养起合作意识。

实验室化学的内核以及灵魂孙在,是激发学生具有浓厚化学兴趣的重要方法。我们一直在对高中化学教学进行改革,而高中微型化学实验就是其中一种最为生动有效的良好方法,在课堂中,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自主完成实验,还能让当前绿色化学理念充分贯彻,同时还能有效的缓解学校在化学资金投入上的压力,因此,我们应当在当前大力倡导微型化学实验的广泛应用,而如何将微型化学实验更好地与化学课堂教学进行良好融合也是当前化学教育工作者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不能否认的是,我们在微型化学实验的推广与实践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例如教师未能树立起新型的教学观念,学生在接受这种教学模式时也常常感到不适应,我们在未来的发展之路中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方式,帮助微型化学实验更好地普及于化学教学中,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后,微型化学实验将成为绿色化学发展理念贯彻的有利条件,成为高中化学课堂最优质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绿色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范文4

【关键词】绿色化学;废弃物处理;学以致用;化学教学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最早产生于化学工业发达的美国。1991年由美国化学会(ACS)提出并成为了美国环保署(EPA)的中心口号,目前得到世界广泛的响应。按照美国《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杂志的定义,绿色化学是指:在制造和应用化学产品时应有效利用(最好可再生)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有毒的和危险的试剂和溶剂。绿色化学发展到今天是指能够保护环境的一种化学技术.它可通过使用自然能源,避免给环境造成负担、避免排放有害物质.利用太阳能为目的的光触媒和氢能源的制造和储藏技术的开发,并考虑节能、节省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量。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

传统的化学工业已经给人类环境带来了很多污染。20世纪有2285万多种人工合成的化合。由于早期的化学工业很多并没有把废气和废渣的处理纳入考虑范围内,导致污染环境。科学既要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同时也要保护世界。为了应对化学所面临环境污染的挑战,提倡绿色化学刻不容缓。

化学是高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并且高中化学是学生真正接触化学的早期与基础。从化学入门就培养绿色化学的思想是非常重要并且也是必要与紧迫的,非常有重要意义的。

绿色化学是整个化学界的新概念,也是化学教学中的新理念。它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课中课后教学中重视环境保护,做好废弃物的处理工作,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落实绿色思想,增强学生们的环保理念。

素质教育强调动手能力,在化学教学中经常需要做化学实验,进行化学实验的时候一定是会产生废弃物的。如果教师没有认真处理,就会污染环境,而且不是教师一个人污染环境,而是带着班集体一起污染环境。如果教师从始至终都落实绿色化学的思想,那么就会影响一个班集体走向合理处理废弃物,爱护环境。另外教师应该在化学中,合理设计化学实验,从源头上遏制废弃物的生成,这样双向结合就能有效的防止化学教学和实验所产生的废弃物污染环境。

教师对学生进行绿色化学思想的规范引导,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思,教育学生从源头上爱护环境,认真处理废弃物,更好地保护环境,而且将环保意思深入学生的内心,从而提高学生的自觉性,逐渐把环保带人日常生活,注重对周围环境的保护,提高教学效果。

那么在化学教学中究竟如何渗透绿色化学的思想呢?笔者在亲身教学过程中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从全局看,将绿色想融入化学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行动自觉性,树立绿色化学思想,并将它贯穿于整个化学课堂教学,并以自身的行动带领学生,帮助学生树立绿色化学思想观念。比如在学习氯这一个富集于海水中的元素时,介绍其化学性质和特点,并具体在生活中运用到的地方。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到氯的化合物,比如漂白剂。常用的漂白剂是会影响环境,污染环境的,那么有没有好的其他物品代替氯的化合物制成漂白剂呢?然后用联想法引出过氧化氢,介绍其性质,通过化学方程式,向学生介绍过氧化氢无污染的特点。同时指出氯气和过氧化氢的不同特点,如果将同样具有清洁漂白效果的过氧化氢代替氯气制成漂白剂原料的话,既能增强漂白效果,又能避免环境污染,从源头上防止化学污染。这便是绿色化学。

2然后,将绿色化学思想融入高中实验化学教学中

化学实验就要真正的实施体现绿色化学思想的时刻。首先,在课堂之前,我会设计微型实验,采用小号的实验装置和化学仪器,节约化学药剂的用量。然后在实验前会告诉学生认真对待化学原料,严格按照剂量进行化学实验,不轻易浪费化学剂量,从实验前就将减少环境污染的绿色化学灌输学生的思想里。比如,在进行氯气性质的化学实验中,可以用少量的漂白液和稀硫酸,在小号的培养器皿里面制成氯气,有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在进行化学实验过程中,同样需要谨记绿色化学思想。教师必须严格按照实验步骤,采用标准的化学剂量以及尽量用绿色无毒,安全无害的化学制剂,如在白磷自燃的实验中,可以采用磷化镁进行水解,产生的氢化磷会自燃直接代替白磷自燃,产生五氧化二磷,从而有效避免了有毒有害的物质产生。

在化学实验结束后,教师必须照严格按照要求处理产生的废弃物,尤其是有污染的废弃物要妥善处理。比如采用中和、分解、深埋、回收等措施,避免废弃物污染环境,将绿色思想落到实处。

3在化学课堂中,将绿色化学思想与日常生活相互联系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所学的知识与现今的环境污染直观的联系起来。比如学习C这个元素的时候,对其常规氧化物一氧化碳和燃气中毒,燃气爆炸联系在一起。二氧化碳和温室效应联系在一起,这样直观浅显既能让学生轻松掌握化学知识点,同时又能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另外也可以组织防污染兴趣小组重点关注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污染,如生活中常见的噪音污染,光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小组成员们一起分析这些污染的成因,学习了解污染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危害,并引导学生们如何预防这些污染的存在等等。

4将绿色化学思想融入学生课后的课外实践与生活中

在课后,教师可以提倡学生们进行绿色化学实践活动,比如回收废旧电池,学习了解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回收的价值;洗涤产品的分类及对环境可能产生的污染;家庭固态废弃物的分类和回收价值等等。通过这些调查活动,使学生们更好地选择日常生活用品,有效地处理废弃物,避免环境污染。

绿色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范文5

关键词:绿色化学 高中 化学实验

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教学核心部分就是化学实验,学生通过实验获取知识。新《高中化学课程》强调:高中的化学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更加深刻的认识到科学技术与社会间的相互联系,树立良好的科学观念。如今,我国大力推广“绿色化学”,其对于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据有关部门统计,每年全世界产生的有害物质达到4.2亿吨,大量的垃圾污染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发展,化学作为产生有害物质的最大源头,怎样将“绿色化学”应用到实验中是现在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一、实施绿色化学的意义

绿色化学又被称为“清洁化学”,是近十年内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充分利用资源与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此减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物;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人体健康、不含危险的产品。

在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中,各个方面都要体现绿色化学理念,教师在备课时,要将绿色化学设计在教学中,在化学实验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怎样使用绿色化学进行化学实验。高中的化学课不仅包含实验,还有书本知识。教师在向学生讲述书本上的知识时,也应注意,怎样将绿色化学与书本内容相结合。总而言之,教师无论是带领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还是传授书本知识,都要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到其教学过程中。

二、高中绿色化学教育概述

在新的高中化学教科书中,实验内容及原理都体现了绿色化学原理,在试剂的用量上也有了明确规定,同时删除了有危险性及危害性的化学实验,例如:H2S(硫化氢)、C6H6O3S(苯硫酸);在怎样闻气体上也做出了相关规定;同时对实验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的事故进行了详细介绍,真正意义上做到了“绿色化学教科书”

1.实验与书本相结合

一位教师曾说过:“听再多的书本知识不及亲身做的实验收获更大”。教师将书本知识讲的如何透彻,都不及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将实验与书本相结合是学生了解绿色化学最好的方式。在学生进行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现实中存在的案例,例如:酸雨对农作物、动植物的伤害;全球气候变暖对各种生物的伤害;在讲解案例的同时,引导学生分析形成酸雨的原因、其所含的成分等,使学生将实验与实践相结合,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并对绿色化学产生极大的兴趣。

在高中化学的课本中,应将绿色化学理念延续下去,教学内容上不应仅介绍化学元素的性质与作用,应将其拓展讲解,使学生了解生活中哪些物品含有这些元素及其所造成的危害。例如:冰箱的氟利昂中含有二氧化硫,其能破坏大气臭氧层,这样学生在获取单项知识的同时还能了解其它领域知识。

2.绿色化学教学方法

在绿色化学教学实验中,应注意研发绿色实验室。实验过程中,注意操作的正确性、规范性。正确称量药品及试剂的使用,在使用装置过程中,要注意废液、废渣,严格把握每一个操作环节。这样既节省了药品与试剂量,还能减少事故的发生,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新版教材关于如何闻气体有专门讲解,例如:闻气体过程中,不能讲鼻子仅靠瓶口,不能有力吸气体,也不能将容器口敞开,以免气体泄漏;在进行实验之前,必须认真检查装置的密封性,以免在实验过程中气体泄漏。

在实验过程中,经常出现药品或使用液体的剩余,学生在完成实验后应将剩余的废液、废渣倒入指定回收器内,再离开教室。学生离开后,教师与管理人员应立即检查,将收拾好的容器按要求处理。例如:可以采取分解、燃烧等回收利用的方法。最后将实验后的铝片、铁片、锌片等放置到指定地点,下次继续使用。

现在大多数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师使书本知识更加立体化,可以将绿色化学也应用到多媒体教学中。因学校的化学实验室条件有限,有限化学实验存在极大的危险,虽然倡导绿色化学,但仍有许多实验不可避免要使用到危险品;其次,部分实验污染较为严重,在废液、废物的回收上存在问题,所以在进行这类实验时,可将做实验更换为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进行虚拟演示,既能够使学生学习知识,同时还不会危及到学生的健康。

三、绿色化学未来的发展

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有紧密联系,化学学科的重要在于,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在生活中。传统的化学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既污染环境,同时也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实施绿色化学能够使学生在实验课上,放心操作,同时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结语:

近几年,我国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保护环境是现代人们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绿色化学其特点是无污染,能有效利用资源,回收利用。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学生不仅学习书本知识,同样还需进行实际操作,那么,传统化学实验中,部分实验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不使教师所担忧。所以实施绿色化学,不仅使学生充分了解到化学知识带给他们的乐趣,以及化学与科学技术之间的相互联系。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

绿色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范文6

课堂教学是个体生命历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活是课堂教学的源泉,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因素,为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科学探究提供了丰富而又鲜活的材料。化学新课标明确要求:化学课程应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

实现新课标要求我们必须改变观念,打通课堂教学与学生现实生活世界之间的联系,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努力构建生活化课堂,注重学生的生活感受与体验,使学生能在生活中探寻,从生活中学习,又回归于生活,产生对自然的兴趣,从而提高科学素养,养成乐于探究的习惯。

二、生活化课堂的基本特征

构建生活化课堂,不是让生活代替教学,而是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密切课堂与生活的联系,根据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的细微变化或奇妙的现象,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选取学生生活中普遍关注的问题,帮助学生确定探究方案,指导学生完成探究任务,激励学生更多地观察生活,体会生活,探究奥秘,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1.注重学生的直接生活体验。

杜威曾指出“从别人那里听来的知识也许能使人产生某种行动……但这种知识不能培养个人的主动性和使他忠于他人的信念”。直接生活体验具有亲历性、情境性、具体性和原创性的特征。现代社会,中学生在走进课堂时大脑并非一片空白,他们通过各种书刊、杂志、电视、电脑等媒体以及自身的生活实践已获得大量知识信息与经验,这些知识和经验是课堂教学得以进行的根基和源泉,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起点和基础。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就是要注重学生的直接生活体验,让学生以原有亲身经历中所获得的知识、经验为背景,丰富、扩展和提升学生个体的认识,并赋予新的内涵与意义。

2.关注学生当前的现实生活。

新教材非常重视化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设计和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应用化学知识判断、解释、解决生活中有关问题的素材。构建生活化课堂,就是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现实生活为载体,关注学生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事件,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不断解决问题,发展个性和能力。

3.营造学生未来的可能生活。

化学科学的发展,增进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科学是把双刃剑,化学科学尤其如此。它既可以给人类带来巨大财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可以给人类带来灾难。材料、能源、健康、环境正是人类现在和未来生活中密切关注的话题。构建生活化课堂,就是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要树立保护环境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改善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保证人类未来的物质生活丰富多彩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中学阶段又是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时期,化学课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阵地之一,必须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奠定良好的基础,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能力。

三、构建生活化课堂的主要途径

1.增强师生关注科学、关注生活和服务社会的意识是构建生活化课堂的前提。

意识决定一个人的行为。新教材无论从内容的选取上还是编排上,都体现了生活化的趋势。但是,很多教师并没有按照新教材的要求和意图,充分利用教材搭建起生活与知识的桥梁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化学,而是运用以前的知识经验,从课本中罗织条条框框的知识点,通过题海战术、机械训练提高应试能力,从而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所以,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介绍一些最新的科学知识、科学成果。如我国的能源问题、超导材料、金属材料、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等。同时,还要让学生关注社会,认识科学的发展会给社会进步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能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免遭破坏。教育学生节约水电、节约粮食、植树造林、回收废品、减少废弃物、使用绿色商品等,增强学生服务社会以及对全球发展性问题的关心、参与意识。

2.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生活化课堂的基础。

传统教学中,教师处于富有知识的地位,是知识的权威、课堂的控制者,学生处在待加工者的地位。在信息化时代,信息面前人人平等,学生可能比教师更早获得知识信息,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因此,构建生活化课堂,必须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重视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动脑、动心、动情、动手获得知识。

3.开放课堂教学内容是构建生活化课堂的源泉。

教材内容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开放课堂教学内容,就是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及时将社会和日常生活信息引入课堂,教学内容渗透于人们衣食住行、医疗保健、环境、资源、能源等各个方面,丰富和补充现有教材。具体教学中,主要抓好两个方面,一要立足生活,制定教学目标,二是学习内容要体现化学的实用性。如在学习“乙醇”知识时,学生在课外自主探究“酒文化”的基础上,通过交流了解乙醇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饮酒的危害;通过实验探究,掌握乙醇在催化剂存在下被氧化成乙醛、乙酸,从而解释过度饮酒对人的危害。乙醇燃料可以用植物制造,因此是可再生能源,目前已成为石油等能源的替代品;通过资料检索认识酒文化的发展历史,酒精在新能源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这样,将生活经验升华为化学知识体系,以化学视角审视生活中酒和酒精在解决能源问题中所发挥的作用,既体现了新课程三维教学目标,又拉近了化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使学生体会到了化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4.更新课堂教学方法是构建生活化课堂的保证。

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理解为讲授教材,而应看做是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构建生活化课堂,就必须更新教学方式,改变系统的、严密的知识点学习,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主活动,关注他们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例如,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可积极寻找化学实验与生产生活的结合点,探索进行“并进实验”教学。学习“卤素”,在并进实验中增设“加碘食盐中碘元素的测定”的生活科学实验;进行“葡萄糖”教学,在并进实验中增设“糖尿病人尿糖的检测方法”的(病理检验)实用性实验;“蛋白质”教学,在并进实验中增设“纯棉纤维、纯羊毛纤维、合成纤维的检验方法的比较”的实验等。这样,将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实验原理和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感到化学非常有用,科学就在身边,既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生活的能力。

5.拓展课堂教学的时空是构建生活化课堂的补充。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化学教学的目标、维度、功能都在发生着变化,构建生活化课堂,就是要寻求化学与科技、社会、生产、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建立多元化的课堂学习体系,让学生通过网络媒体、课外书籍等了解科技动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以调查报告、小论文、实验报告等形式呈现。如在学习“化学反应能量”后,让学生查询目前太阳能开发利用的最新进展,组织学生分工合作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本地使用燃料的种类、来源、方式和热能利用及对环境的影响等,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形成调查报告。这些实践性作业与纸笔作业结合,较好克服了“题海战术”机械训练带来的弊端,从而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也增强了他们学习化学的信心和决心。

构建生活化课堂,让化学课堂教学贴近学生,回归生活,不仅是化学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化学新课程改革的客观要求。化学教学只有真正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应用知识,才能展现化学学科的优势,达到最佳化学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