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研究性学习的心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研究性学习的心得范文1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创新性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0.031
Exploration of Undergraduate Research Learning
and Innovative Experiment Project
LIU Yao, ZHOU Hongjing, HE Dian
(Schoo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Hu'na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Changsha, Hu'nan 410205)
Abstract The undergraduate research learning and innovative experiment project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teaching reforms. The purpose of the project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ies to think and solve problems and improve the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terests.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in several respects, such as cultivating students' abilities, strengthening teacher's guidance and improving management level.
Key words research learning; innovation; active learning
0 引言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是高等学校本科教育中一项重要的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随着各省、市教育部门的重视,该项目在各个一般本科院校也得到了广泛的开展。项目带动了大学生科研实践活动的开展,起到了示范和引领的作用。①如何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系统规范的管理措施来推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进一步的发展,是高等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1 提高对项目的认识
学生最初接触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时候,其实对项目的意义和目的并不十分清楚。只是凭借着一股盲目的学习热情来参与,简单地认为参加这样的项目有利于提升自己,或者可以获得相应的素质拓展学分。但是从项目中能够得到哪些能力的培养以及该如何具体参与却一无所知。没有充分理解项目的内涵,到头来仍然会是一种被动式的学习,结果也可想而知。因此,需要加大项目的宣传力度。
从指导教师角度来看,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有别于教师的科研项目。其目标不同,关注的不仅仅是项目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在项目的过程对学生的训练和培养,以及研究性学习的体验和创造性的表现。过程中的锻炼和收获的意义远远高于项目的研究成果。教师的项目管理方式也需要随之转变。
2 学生能力的培养
(1)提高信息和知识的获取能力。文献检索和信息查找是研究性学习必备的一种能力,较低的信息素质不利于项目的完成。②现在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学生要学会利用网络来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作为一种基本技能的训练,我校在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了专门的课程。文献的来源主要包括学校图书馆专门购买的数据库和开放式的互联网,例如学术百度、学术谷歌、维基百科等。同时,图书馆也经常开办了这样的讲座,学生可以主动地参加。如何阅读文献资料更加需要指导教师耐心指导,因为本科生是初次进入这样的训练。
(2)专业能力的培养。项目的执行能力,首先需要良好的专业基础,不能盲目进行。根据自身的专业能力,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夯实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例如软件工程或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必要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指导老师在宏观上对项目进行把握,在确定项目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让学生适当扩展功能,体现其想法。学生可以挑战老师的想法,有时候即使是错误的想法也值得去尝试,但指导老师要很好地把握出错的程度,这样才更有利于专业能力培养。文档的编写能够体现学生的逻辑思维,从项目申报书到项目中各类文档的撰写也是专业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3)团队组织与协作的能力。兴趣是学生进行项目的驱动力,参与到项目中的学生都是围绕着同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因此要从学生的兴趣和专业背景出发来组建团队,从项目的需要也可以吸引不同专业的同学进入。例如软件项目的开发,除了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外,还可以加入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美工设计。团队协作过程也是大学生人格培养的一种方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项目中也会体现,但也要防止以自我为中心。项目组每位成员要有责任意识,能完成分配给自己的任务并能承担责任。特别是项目组长,在项目各个阶段遇到困难或者存在不同的意见和方案的时候,能够合理地化解矛盾,带领项目组成员团结前进。
3 加强教师的指导
教师的悉心指导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因素。在项目的指导中,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实践教学观念,从项目的要求出发鼓励学生拓展知识面,特别是项目中涉及的交叉学科的知识。
(1)项目的选题。项目的选题要求具有一定的新意,目标要明确,具有可行性,并符合学生的专业背景。由于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还有限,对学科前沿并不了解,一般很难自主选择有创新性的题目,从而导致项目申报不成功。在选题阶段,教师和学生需要有充分的交流。教师可以介绍相关的学科动态,引入一些问题,让学生参与讨论并从中产生题目。③教师也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提供初步的选题,但教师的科研项目并不等同于创新计划项目。学生的选题不能够直接使用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中的部分。④教师的科研项目的难度一般都超出了本科生的能力范围,如何引申出本科生能够完成的项目,需要精心考虑。
(2)项目实施的监管。项目是一个有时间跨度的过程,最初学生会凭着自己的兴趣来参与项目。因为还有其他学业课程需要完成,如果没有监管,学生会处于松懈的状态,甚至将项目置之一边不加理会。因此指导教师需要按纪律执行进度表。学生的计划进度安排是否合适,要考虑到学生平时的学业课程,在不同阶段的压力应该是不同的。在计划进度安排时,指导教师要把握好,在每个阶段性预期结果没有达到时,要提供给学生修正的机会。要让参与项目的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正确处理好课堂基础学习与创新性项目之间的关系。
(3)项目的延伸。指导教师如何借助于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来开出相应的课程或在已有的课程中来推广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渗透到其他的教学活动当中,使学生的受益面更加广泛,也是值得关注的事情。
4 项目的管理
(1)项目过程管理与评价。在项目申报的过程中,可能有些因素未能考虑周全,产生选题偏难、工作量太大等问题,导致项目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甚至失败。项目的验收应该具有包容性,既然是研究性和创新性项目就有可能失败。因此,考核时应该允许项目的失败,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寻找原因、发现问题。⑤但是,这种情况的考核要与完成目标的项目要分开考核,形成独特的考核标准。主要考核项目的实施过程,通过项目的每个阶段的记录以及阶段性结果来证明项目是花了时间和精力在进行的。这种失败的研究经历是有益于学生成长的。允许未成功的项目结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为了结题而弄虚作假,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学习作风。
(2)项目交流的平台。交流是研究性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方式,但目前还缺乏这种项目交流的平台。学生通过这个平台来交流各自项目在项目申报、组织实施以及结题的心得体会,分享和借鉴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从而提高项目完成的质量。交流平台不仅仅是针对学生,同样也针对指导教师和管理者。教师指导可通过平台分享指导的经验,进一步提高指导的水平。管理者也可以充分了解项目的实施过程以及学生和老师遇到的一些问题,便于制定合理的制度。
5 结束语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是一种以项目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对项目的开展和实施进行了思考与探索,将有利于推进项目的改革和保障项目完成的质量。
注释
① 安勇,邵卓峰,严俊鑫.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的深度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6):138-140.
② 王路露,陈英.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践与思考[J].长沙大学学报,2013.27(5):134-135.
③ 潘涌璋,唐启红,张秋明,等.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模式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6):146-149.
研究性学习的心得范文2
方法:以我区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按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PS)对居民的吸烟行为进行调查,并分析居民吸烟行为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结果:本组3000例调查对象中,男性吸烟人数为1059人,比率为35.3%;女性吸烟人数为95人,比率为3.17%。总人数为1154人,总比率为38.47%。在有吸烟行为的调查对象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5.18%,脑卒中的患病率为8.41%,缺血性心脏病的的患病率为11.70%;而在无吸烟行为的调查对象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0.17%;脑卒中的患病率为5.74%,缺血性心脏病的的患病率为7.96%。
结论:吸烟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吸烟行为是我国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吸烟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138-01
吸烟行为是我国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本文以我区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采用按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PS)对居民的吸烟行为进行调查,并分析居民吸烟行为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以我区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调查人数共3000人。其中,男2282例,女718例。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47.4±7.2)岁。在对居民进行调查之前,向其解释该调查的目的、意义。取得居民同意后,进行相关调查。
1.2方法。
1.2.1现场调查。调查区共有10个乡镇,为保证调查样本的代表性。本调查对象在选择上覆盖了全部乡镇。并采用按比例概率抽样方法(PPS)从每个乡镇随机抽取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及吸烟行为、疾病史等。
1.2.2血压值的测量。调查者进行血压测量之前,让其安静休息5min。然后,取坐位,对调查者的血压进行连续3次测量。取3次平均值为其血压值。
研究性学习的心得范文3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信息素养 提高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不仅要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对于21世纪的学生来说,基本的“信息素养”应包括:(1)信息获取的能力;(2)信息分析的能力;(3)信息加工的能力;(4)信息创新的能力;(5)信息利用的能力;(6)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信息素养教育非常好的载体。它以学生做课题为主线,将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表达等各种信息手段融为一体,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首先,丰富了信息的来源,从课堂内扩展到课堂外、校外的整个社会中,使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将学生置于广阔的信息海洋,让他们逐步学会自由驰骋。其次,让学生接触到各种信息渠道。通过课堂的调查、实验和研究,学生的信息渠道从教科书、课堂的单一渠道变为多途径多样化的信息渠道。最后,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逐步学会了信息的选择、甄别、处理和表达,从而提升了其信息素养。
1.研究性课题选题的科学性
选题立题是研究性学习的关键。研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要通过课题的选择与研究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学生的选题立题必须与研究性学习目标的指向性相一致。实际上,在研究性学习开展过程中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往往仅从兴趣出发去选择课题,导致选题立题大而空、缺乏层次性,严重脱离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这样就淡化甚至失去了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选题立题的指导,使学生所选课题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课题选择的渠道有很多,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学科学习、专家报告等活动中发现和选择研究课题。课题选择要经过一个从产生研究动机到选定研究方向,从问题朦胧到逐渐清晰集中,从有初步的研究构想到明确研究思路的过程。
2.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传统的教师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而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动地位,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在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鼓励学生思考,逐渐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这就是说教师的作用更接近于导师的作用。这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具备了学术型、研究型、创新型的素质,才能适应研究性学习目标的实施。由此看来,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减弱而是增强了,对教师的自身素质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
3.使学生始终成为研究性学习的主体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探索”的一个过程。从选课题开始,就以学生“自由选题、自主探究”为宗旨,教师只作为学生知识建构的引导者、合作者、帮助者,同时,引导学生在自己能研究的范围内选择课题。在信息收集、整理、利用等过程,只是给学生一些方式方法的指导。信息加工再创造、研究结题展示、成果评价,都是学生唱主角,教师只是给予适当的辅助、引导。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地真实地得到了发挥,他们的信息素养综合素质,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充分、真实地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研究性学习与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完全有机地结合起来,它们是相辅相成的。研究性学习对学生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素养的提高又促进了研究性学习的发展。
4.在研究性学习中发挥信息技术课程的优势
研究型学习的一个特点就是综合性,它的内容和对象不属于某个单独的学科,是综合性的,研究的问题也是综合性的问题,必须结合各科知识才能解决。但是在这里,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又发挥了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作用。
4.1让计算机成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
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常用的计算机软件,比如: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等。熟练地使用这些软件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4.2利用计算机网络促进个性化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思想是使每一个学生重在参与,都能得到发展。然而,学生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他们在学习的起始状态、学习的速度、学习的方式及对事物的认识程度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传统的课堂教学很难适应这些差异,无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则能较好地解决此问题,使个性化学习得以实现。如我们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双向性,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在网上质疑问难。针对学生提出的疑问,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或解答。我们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交互性,允许和鼓励学生按自己的喜好选择学习内容或学习方式。如让学生上互联网,在专业网站的BBS上进行问题征解,或在网上寻名师求解难点解法,或查找CAI软件,解决难点,在这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不再把学习视为一种负担,而把它看成是一种乐趣。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4.3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
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这是因为:其一,网络资源的丰富性有利于学生主动广泛而快捷地搜集信息;其二,信息的多样性更需要学生主动地判断、选择和组合。我们先要求学生对研究课题进行剖析,再让学生带着各自的疑问,在网络上独立搜索、阅读,合理选择、融合有关信息。通过这样的实践,我们得到了两点启发:一是学生学习的潜能是巨大的,只要为学生提供更为开放、灵活的学习空间和更为丰富多样的背景资料(如数据、文字、图片、视频等),学生就完全能够独立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二是面对大量的信息,虽然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综合信息的能力尚待提高,但他们在信息面前所表现出的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方式和充满灵气、体现创新的独特见地是值得钦佩的,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地进行这种教学,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层次就会得到新的提升,“素质教育进课堂”定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
5.充分运用评价功能
研究性学习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课题选择、方案制定、实施步骤和成果形式都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而且,学生选择课题的不同,研究方法的不同,其研究的成果必然也是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即使有学生选择同一课题,由于学生知识背景、个性潜质的差异,其研究成果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我们需要改变传统定性定量评价的方式,探索创新一种真正既适应研究性学习又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新的评价方式。
一是个性评价。即以学生的个性发展评价每一个学生。以学生学习前的个性特征为参照,在学习过程中只要学生的某一个方面的个性发生了变化,就表明学生在这个方面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如某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克服了在众人面前不敢讲话或不敢与陌生人交往的弱点,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就要给予其充分的鼓励、肯定和表彰。
二是综合评价。即以研究性学习课程考核标准评价课题小组,指导教师根据课题小组的开题报告、课题实施、课题成果等进行全面评价,最后写出研究简评。这样的评价形式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发展创新思维,提高信息素养,大大激发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能。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科学合理地选题是进行探究的前提,教师的组织、指导是完成探究任务的保障,学生的广泛深入参与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多角度丰富的评价是促进学习过程顺利进行的动力。我们在研究性学习道路上应该继续探索,不断提高研究性学习的效能,让每一位参与者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提高每一位参与者的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吴友华.网络环境下有效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思考与对策.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8,(12).
[2]汤桂仙.关于研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昆明大学学报,2008,(04).
研究性学习的心得范文4
关键词:职高 信息技术教学 创新性
前言
随着职业教育课程的不断改革,现在职校学生都大大降低了学习的兴趣,学习状况、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都不太如意。面对如何教学创新,老师们都在用心的思考。文化基础偏低又不太喜欢理论课,是职业院校学生的一般特点,另一方面虽然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大学生低,但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很强,这也正好和职业中专专业技能课的计算机课程相对口,因为该课程是以实际动手训练为主的课堂教学。怎样才能准确把握和创新这些“新”课程的实施,一线教师已将其定为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根本因素。教师要能够创新讲授,创新激励学生,创新提问并倾听的教学,才能实现职高信息技术课程的创新;站在学生的立场,教学效益是“创新教学”的中心问题,而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直接影响到教学的创新。[1]
一、职高计算机实验教学现状及分析
1.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
当下,计算机的教学要求过低,内容又明显的缺少研究性;教学方式更是如出一辙,教师的讲解又很单调,学生不会举一反三,只会
亦步亦趋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教不会学生能有效的运用学习策略还缺少探索性的内容。这极大的考验了学生的适应性,学生刚适应了灌输式的学习模式,又要从新适应新形式的学习环境。比如:现在的学生都习惯用作业的形式对白天所学的知识进行记忆巩固, 而现今职高教学大多数以学生的自学为主, 学生通过自己查阅大量的资料, 自己找寻自己知识的欠缺。 这种学习方法无疑是对职高学生的一大挑战。
2.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不足
例如: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规律,以至于不喜欢学习,并对学习产生了反感厌恶的心理,这样的学习态度势必对学生在职高学习生活中, 埋下不可磨灭的阴影。
3.师生互动效率低
在课堂上老师讲解的专业知识,学生只是一知半解。而课后也没有及时的利用业余时间对课堂上的疑问知识进行查询,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就对学习产生了厌烦的感觉,认为怎么都是不懂,甚至连听都不听。职高课堂的教学场面形成了,老师讲老师的,同学做同学的,讲台上与讲台下,两个完全无关的场面, 老师在讲台上自己讲课给自己听, 学生在讲台下干自己的事情。这些都是制约职高学校文化课程有效教学的瓶颈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不能有效地加以解决, 职高教学将不会发展下去。[2]
二、提高职高计算机课程教学创新的若干思考
1.探索研究新的教学模式,走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由于职高是针对专门技术应用人才进行培养的,因此,学校就可以与附近的IT 企业联合,让学生不定期的到 IT 企业进行实际操作,参加到 IT 企业开发的项目工程里,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例如,职高学校可以积极开辟校外实训基地,将课程的实践环节到企业的实际操作环境下进行。让学生感受真正的工作环节。像单片机这种课程,就可以带领学生到电子类企业的生产车间去实践。而photoshop这类课程就可以到摄影公司去学习照片的拍摄过程及整个处理过程。计算机专业可以与一些大集团确定“订单”培养,引进企业实训设备。做好各种专班的建设,校企双方共同拟订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根据岗位需要开设课程,学生在校期间就完成上岗前的一系列学习与培训,真正做到理论在实践中检验,实践在理论的指导下提高,学校实现了人才培养和就业的无缝对接,学生实现了就业零距离。
2.建立以实验室为根据的教学模式
计算机课程的动手能力很强,也可以利用视频教学和实践教学进行讲课。职高学生计算机教育就业的特殊性,即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使用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即“教室+黑板+粉笔”,而要使用以实验室为根据地和主战场的新型教学模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理论实践相结合,进而提升学生计算机界技能,真正地实现“知行合一”。
3.创造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交互式教学环境
就目前来说,首先对当前的教学需要,计算机的硬件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其需要。通过制作内容丰富的教学课件来模拟环境,这不仅解决了硬件水平不足的问题,还及时的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其次,教学课件还能将文字和语言不能表达清楚的内容都直观、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更方便学生掌握和理解。再次,多媒体的技术环境是一个学生能听能看并能动手进行操作以及进行讨论和交流的环境,对学生进行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保持。最后,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基础选择学习的内容以及恰当的练习,为其提供了主动参与的机会,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形成学习的动机。[3]
4.推进以项目作为导向的教学法的应用
我们要采用独具特色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实用性技术人才。现在把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法的优点都与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相互结合。以项目为导
向的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小组分工和协作学习的方式,学生学习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主动对知识探索的过程;设计项目是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的教学对象,通过实际项目任务驱使学生主动学习,并通过示范让学生能融会贯通,做到举一反三,能通过学习实际案例解决问题。
三、结语
作者对提高职高信息技术教学创新性的一些意见,信息技术教师要努力改进,并不断探索新的创新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的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包秀娟.职高信息技术开放性教学课堂设计[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3,(5):489-490.
研究性学习的心得范文5
一、信息技术在研究性学习选题过程中的应用
作为一门课程的研究性学习,目前既没有教材、教参,也没有课标及专业教师,国家只颁布了一份指导纲要,出版了一些研究性学习资源包,是一门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的课程,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发现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学会将学科知识综合应用于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从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除了学科教材中提供的学科探究主题外,更多的是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生活中所发现的问题开展研究,因此选题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开始。面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怎样选题,选择什么样的课题进行研究,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
选题是学生最头疼的一件事,也是教师觉得最没有内容辅导的一个阶段,经常会出现学生问题一大堆,但不知道要研究什么,也不懂得如何将问题转化成有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一味地依赖老师给他们课题研究;而教师也是缺乏指导经验,不懂得如何对学生的问题展开有效的指导,普遍认为选题就是学生自己的事,爱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有的学生实在没有课题研究时教师也是随便给一个主题让他们去做,这样就无法达到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要求,学生的能力也很难提高。因此,经过认真观察和思考,结合自己长期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经验,我认为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对学生的选题大有帮助。一是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查新,了解自己所发现问题的研究价值及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热点及空白点,在了解的过程中本身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为我们准确合理的选题及制定研究计划奠定基础;二是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别人进行交流,这种交流方式不受时空的限制,更自由更方便地实现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收集更多的信息,为自己的科学选题提供更多的依据;三是应用网络技术进行自主学习,因为现在网络上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如果学生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随时上网查找,通过自学后基本上就可以得以解决,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个比较有意义的课题进行研究;四是老师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学会指导学生的一些基本方法,尤其是如何将学生的问题提炼为可供研究的课题,将学生不合理的选题转化为比较有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比如我们通过学习后可以引导学生将选题过大、不符合道德的选题、超过目前研究能力的选题、选题过难、缺乏科学性的选题等转化为有价值的课题。
二、信息技术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的应用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注重引导学生去主动搜集信息和加工处理信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学科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其核心思想是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发展,尽管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兴趣程度不同、各方面能力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但是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当我们有了一个主题或研究课题后,就要指导学生开始查阅资料,从浩瀚的信息海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有用信息,或综合应用自己学过的学科知识解决眼前的问题,培养他们的能力。学科的主题探究相对比较简单,一般通过查阅一定的资料就可以解决,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情况就比较复杂,既要收集与课题相关的大量信息、处理信息,还要分析得出结论、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课题展示与汇报等,为了提高研究的效率,我们要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充分利用高科技的手段进行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快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得到准确的研究结论。
1.利用信息技术获取课题研究的数据
信息技术与研究方法的有效结合,可以为我们获取课题研究的数据提供方便,比如,(1)信息技术在调查研究中的应用。调查研究法是目前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使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常用于对现状问题的研究、比较研究、历史问题的研究等,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搜集到难以从直接观察中获得的资料,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可靠的信息。在这一研究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依靠信息技术的手段,提高我们的研究效率,比如:利用网络技术上网查阅资料,可以直接输入关键字,查阅与我们课题研究有关的一些信息,这样比我们到图书馆去查阅纸质文献资料要快捷得多;当我们要进行问卷调查时,可以不像以前那样将印刷好的调查问卷拿到街上去分发,然后对收集到的有效问卷进行人工统计,现在我们只要将设计好的问卷挂在网络上让网友来做,这样不但可以广泛收集到不同群体对问题的看法,提高调查数据的可靠性、真实性,而且还可以利用软件网上直接统计,减少时间与成本,提高研究效率;在进行访谈时我们也可以适当选择电话访谈、QQ访谈等手段,同样不受时空的限制,提高工作效率。(2)信息技术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一谈到实验,大家很自然就想到理化生实验室,能应用信息技术吗?但大家认真想一想,现代的实验仪器哪些没有整合信息技术,连实验结果都改为直接显示实验数据,减少学生实验过程中读数的人为误差;况且现在探究性实验室的兴起,更为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方便;传感技术、遥感技术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了,不但方便学生的实验,而且可以收集到更为准确的实验数据。比如有一次学生在进行某区域湿地分布情况及保护的研究时,为了准确了解湿地的面积及分布情况,我们指导学生采用遥感技术来完成,但由于遥感技术是一种高科技的技术,学生比较难以掌握,因此我们就邀请专业人员为学生指导,教会学生使用相关仪器设备,最后学生掌握了该设备的使用方法,并利用它完成了研究,这样学生不但完成了研究任务,还懂得了遥感技术,学会了设备的使用。
2.利用信息技术处理与分析课题研究数据
面对课题研究所获取的大量数据,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借助软件来处理。(1)处理实地调查获取的图片资料:由于大部分学生不具备专业的摄影技术,出现了有的照片曝光不足或过度、取景不符合主题要求等,我们指导学生使用photoshop等软件进行修复,弥补拍照时的一些不足;(2)处理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我们可以使用答题卡的形式或用excel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3)处理实验所获得的数据:我们可以使用excel软件或统计学专业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有的实验仪器直接与计算机连接,本身带有软件分析的功能。但是在处理与分析课题研究数据时合理选择软件至关重要,建议在选择前与其他同学一起交流,吸取大家的成功经验,或者上网学习,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这样在选择的过程中本身也是一种学习,这就是研究性学习的理念。
三、信息技术在研究性学结交流中的应用
研究性学习的心得范文6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
The Research Learning of History in High-School Under New Curriculum: Focus on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 Abilities
――Focus on Students' Ability Training
SHI Wenlei
(Jiangshan Middle School, Yinzhou District, Ningbo, Zhejiang 315192)
AbstractResearch studies are highly valued in the new high school history curriculum. This is not only in keeping with the satiation of education reforms at home and abroad in nowadays, but also in accord with the objective needs of training students' ability. In the research learning of history classes, through deepen study of the history themes; the students can raise their innovation ability, practical ability and their communicating and collaborating.
Key wordshigh school history; research learning; ability cultivation.
所谓“研究性学习”从广义上来理解,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可以贯穿于各类学习活动中,是一种学习的方法。从狭义上来理解,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的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而历史的研究性学习则是以研究历史问题为主的研究性学习。
历史作为对过去生活的重现,与人的生活世界,当今的生活状态密切相关。所以所谓以史为鉴正是通过历史的示范效应和教育意义发挥历史的教育功能,唤醒人对于世界的意义和人的本身生存意义的领悟。因此历史及其所附带的教育功能不仅是对过去生活的记叙,更是对未来生活的指导。学习历史除了系统的全面的学习历史史实,更重要的是历史思维。要使学生系统的灵活的掌握历史知识,成为有情操,会思考的人,就必须改变以往历史教学中的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的以接受型为主的学习方式,形成并倡导研究性学习。
历史研究性学习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着许多益处:
1 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历史课程的学习中仅知道历史上发生了什么是远远不够的,要把历史现象作为思维材料去进行思考。而一这思考的过程就需要创造性思维。历史研究性学习可以选择一个或者几个历史专题为前提,而展开教学活动。教师在课前布置相应探究题目,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媒介查阅相关资料,来对所研究的专题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并进而通过推论引证等手段得出自己个人的相应的历史结论。而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提供给学生的是现成的已确定的历史结论,但是事实上许多历史结论的成立是有条件的,是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状况相适应的。在不同的条件下历史结论并不具有唯一性和绝对的确定性。许多历史结论在当今史学界仍然存在着诸多争论。许多史学界已基本确定的或基本达成共识的历史结论,中学历史教材受限于各种因素而未能及时跟进。有的历史结论有了新的考古发现和史学遗存,尚在研究之中,之前的结论可能会被改写甚至等等情况。因此教师应该紧跟时代的脉搏,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然后教师应该认真倾听学生的各种想法和观点,欣赏学生的思维成果,允许学生不同观点的发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对自己的想法观点不断更正或补充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不苛求其从无到有的重大史学发现,而是学生获得历史知识的过程,结果对其本人或同龄群体有着独特的,新颖的价值。这就是学生的创新,应该鼓励这种创新精神。这样的研究性学习对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无可替代的益处。
2 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发展
在学生研究历史专题的过程中,必然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来收集资料并进行分类归纳和总结。而对这一系列活动的实践则能恰好锻炼了学生除了课堂听说读写,背诵等能力之外的实践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在研究调查历史课题中学生需要通过查阅大量的书籍,翻看相关调研报告,上网查询,实地走访,听专家讲座,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通过进入图书馆、博物馆、因特网等场合和媒介完成与社会的广泛接触。在收集到足够的信息和材料后,面对大量的信息和材料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或形式进行筛选和甄别,依据存真去伪、去粗取精的原则对材料进行再收集,并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后对于这些材料和信息进行升华,从中得到精华,用以推论或引证自己的观点。这样通过这些锻炼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3 有利于学生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课堂中所学习的各种技能和能力最终是要为其走向社会所服务的,而社会中最重要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所以在学习中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协作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由历史学科本身的属性所决定,历史研究性学习所选择的研究性课题往往比较复杂和庞大,并且目前中学教学中,中学生学习时间比较紧张,仅依靠个人的力量很难顺利的完成。因此研究性学习经常采取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
在小组中,一般采取“合―分―合”的模式。就是由小组成员共同确定和制定研究课题,研究途径和研究手段,再根据小组内各个小组成员的个人兴趣爱好和技能专长,分别进行自己所分配到的部分的研究,最后再把各个小组成员的部分研究成果进行汇总,进行润色和梳理最终成为一个完整的研究成果。在这一小组研究过程中各个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各展所长,协作互补,互相交流,共享资源,共同研讨。在研究性学习中,难免会有意见不合甚至矛盾冲突,而解决这些冲突的过程就是进行人际交流的最好实践场所。因此小组的研究成果不仅依靠个人的努力,更需要团队的协作精神。只有处理好了团队内部的交流和合作才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达到预期的目标。这就对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真正热爱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当然当前的历史研究性学习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使研究性学习真正造福于学生,造福于未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