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遗传学检验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细胞遗传学检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细胞遗传学检验

细胞遗传学检验范文1

【摘要】 目的: 观察伊马替尼联合高三尖杉酯碱(HHT)治疗初诊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33例CML患者随机分为2组,伊马替尼联合HHT治疗17例(IM+HHT组),单用伊马替尼治疗16例(IM组),观察不同时段的血液学和细胞遗传学反应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时的血液学缓解率和治疗6个月时的细胞遗传学反应率无显著差异,但治疗12个月时IM+HHT组的完全和部分细胞遗传学反应率高于IM组。两组间非血液学毒性和3级以上血液学毒性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结论: HHT和伊马替尼的抗CML效应有协同作用,两者联合使用可提高初诊CML患者的细胞遗传学反应率。

【关键词】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伊马替尼; 高三尖杉酯碱; 疗效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是治疗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的有效药物,单用伊马替尼可使80%以上的初诊CML患者获得细胞遗传学缓解[1],但由于耐药的发生以及伊马替尼不能杀灭白血病性造血干细胞,故在维持治疗过程中部分患者的疗效可逐步消失,并且绝大多数患者停药后疾病将会复发。有研究[23]已证实,高三尖杉酯碱(HHT)治疗慢性期CML有确切疗效,研究[4]还发现HHT和伊马替尼有协同作用。作者观察了伊马替尼联合HHT治疗初诊CML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旨在探讨进一步提高伊马替尼疗效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初诊CML患者33例,按全国第2届白血病治疗讨论会制定的标准诊断和分期[5]。3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伊马替尼联合HHT组(IM+HHT组)17例,其中男9例,女8例,年龄17~60岁,中位年龄36岁;单用伊马替尼组(IM组)16例,其中男9例,女7例,年龄18~57岁,中位年龄3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Sokal危险指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伊马替尼的使用 400 mg每日1次顿服,并按2006年NCCN的CML治疗指南调整伊马替尼的用量和处理毒副反应[6]。

1.2.2 HHT的使用 初诊CML患者先用羟基脲进行诱导缓解治疗,当外周血白细胞降到20×109L-1左右时改用HHT 1.5 mg·m-2静脉点滴,每日1次,持续7d为1个疗程,每月1个疗程直达血液学缓解。诱导缓解期间如白细胞升高,则加用适量的羟基脲口服。维持治疗使用方法同诱导缓解[2,7]。

1.3 Ph染色体测定

采用骨髓细胞短期(24 h)培养法, 使用吉姆萨染色显带, 显微镜下观察分析20个中期细胞,根据 《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 (ISCN,1991)》分析核型。

1.4 疗效标准

血液学缓解标准:依据文献[3]分为完全血液学 缓解(CHR)、部分血液学 缓解(PHR)和未缓解(NR)。细胞遗传学反应参见文献[6],分为: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CR),Ph 染色体阳性细胞消失;部分细胞遗传学反应(PCR),Ph 染色体阳性细胞占1%~34%;微小的细胞遗传学反应(mCR),Ph 染色体阳性细胞占35%~90 %;无反应, Ph 染色体阳性细胞仍占100 %或治疗前后无变化。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MCR): Ph染色体阳性细胞为0~34%。

1.5 安全性评估

根据WHO毒性标准分级,以除恶心、呕吐和脱发外的3级非血液学毒性和4级血液学毒性为剂量限制性毒性。

1.6 统计学处理

两组间血液学缓解率、细胞遗传学反应率以及毒副作用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治疗3个月时血液学缓解率的比较

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液学缓解率(CHR+ PHR)均为100%,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2.2 治疗6个月时细胞遗传学反应率

治疗6个月时,两组患者细胞遗传学反应率无显著差异,见表1。表1 治疗6个月时两组患者细胞遗传学反应率比较注:括弧中为例数2.3 治疗12个月时细胞遗传学反应率 表2结果表明,治疗12个月时IM+HHT组的CCR和PCR率高于IM组,但无显著差异;MCR率高于IM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

2.4.1 血液学毒性 两组患者3级以上严重血液学毒性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见表3。表3 两组患者3级以上血液学毒性反应发生率比较注:括弧中为例数

2.4.2 非血液学毒性 两组中各有2例发生肝脏酶学异常,其中3级以上肝酶异常每组各发生1例。IM+HHT组和IM组分别有4例和3例发生消化道反应,均为2级,发生率分别为23.5%和18.8%(P>0.05)。两组中均无心脏毒性反应发生。

3 讨 论

CML患者造血干细胞中存在的由9号和22号染色体相互易位所形成的BCRABL融合基因,是CML恶性克隆发生、维持和进展的根本原因。BCRABL融合基因编码的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糖蛋白P210bcrabl可使多种重要的底物蛋白磷酸化,磷酸化后的底物蛋白可激活多种信号传导途径和下游靶点,使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发生紊乱而导致造血干细胞发生白血病转化,转化后的白血病细胞的增殖、凋亡仍依赖于P210bcrabl 的持续表达。因此,BCRABL融合基因及其编码的P210bcrabl 是治疗CML的理想靶点。伊马替尼是一种酪氨酸蛋白抑制剂,它通过抑制底物蛋白磷酸化而发挥显著的抗CML作用,目前已成为CML治疗的一线药物。由于伊马替尼仅在抑制酷氨酸激酶活性这一环节中发挥作用,对BCRABL融合基因的致白血病效应的全过程抑制不充分,因此,其疗效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另外BCRABL融合基因的过度表达,ABL激酶突发以及MDR1基因及其产物P170mdr1过度表达可导致伊马替尼耐药性的发生,同时白血病干细胞也会对伊马替尼产生耐药。因此寻找进一步提高伊马替尼疗效的药物是CML治疗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以序贯抑制BCRABL融合基因发挥致白血病效应的各个环节,是提高伊马替马疗效的一个有效途径。

HHT作用于细胞蛋白合成的肽链延长阶段,通过干扰肽键的合成而发挥其抑制细胞蛋白合成的作用,是一种强有力的蛋白合成抑制剂。Chen等[4]研究发现,K562细胞株与浓度为300 nmol·L-1的HHT作用24、48和72h后,P210bcrabl 的水平分别下降到对照组的63%、24%和0.5%,但对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无影响。K562细胞与伊马替尼作用后酪氨酸激酶的活性显著下降,但P210bcrabl水平无下降。伊马替尼和HHT序贯作用于K562细胞后,细胞的P210bcrabl 表达水平和酪氨酸激酶活性均明显下降,同时细胞的增殖能力以及克隆形成能力也明显下降。研究还发现,HHT对ABL激酶发生E255K和T315I突变形成的耐伊马替尼细胞株Ba/F3也有明显的杀灭作用。该研究还证实,耐伊马替尼细胞株的增殖依赖于Jak 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而HHT可显著抑制Jak1和Jak2蛋白的表达[4]。以上研究表明,HHT和伊马替尼的抗CML效应有协同作用,而且两者间无交叉耐药情况,对伊马替尼耐药的白血病细胞也有杀灭作用。临床上HHT和伊马替尼的协同作用也得到了初步证实。O’Brien 等[8]先用HHT、α干扰素和阿糖胞苷三联治疗96例初诊CML,平均治疗16.5个月后有78例改用伊马替尼,这部分患者的5年生存率达88%。本研究对初诊患者即采用伊马替尼和HHT治疗,并以单用伊马替尼的患者为对照,因此,研究结果能更确切地反映HHT的疗效。本研究结果表明,伊马替尼联合HHT治疗在治疗6个月时细胞遗传学反应率有高于单用伊马替尼组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12个月时,IM+HHT组的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率高于IM组,表明联合用药可提高治疗12个月时的细胞遗传学反应率。IM+HHT组治疗期间严重的血液学毒性和非血液学毒性未见明显增加。以上结果在临床上初步证实,HHT和伊马替尼在治疗CML中有协同作用。但本研究病例偏少,随访时间较短,也没有研究联合治疗对白血病干细胞的作用,这些都需要在进一步研究中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江倩,陈珊珊,江滨,等.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100例追踪观察[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6,27(1):721726.

[2] 李玉峰,王春玲,丁帮和,等.高三尖杉酯碱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远期疗效观察[J].中华血液学杂志,2004,25(6):378379.

[3]O’BRIEN S,KANTARJIAN H,KEATING M,et al.Homoharringtonine therapy induces response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 in late chronic phase[J]. Blood,1995,86(9):33223326.

[4]CHEN R,GANDHI V,PLUNKETT W.A sequential blockade strategy for the design of combination therapies to overcome oncogene addiction in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J].Cancer Res,2006,66(22):1095910966.

[5]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134138.

[6]金润铭,徐佳伟.2006年 NCCN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指南概要[J].继续医学教育,2007,21(4):3337.

细胞遗传学检验范文2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重组α-2b干扰素

[中图分类号] R55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1(c)-0037-02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interferon combined with low dose HA assisted in the treatment of 29 cases with 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

GUO Ziwen XU Xiaojun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Zhongshan People's Hospital, Guangdong Province, Zhongshan 528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iveness interferon combined with low dose HA assisted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 Methods 58 cases from March 2002 to February 2011 definitely diagnosed as 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 were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 including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of which had 29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received low dose HA treatment as homoharringtonine (HHT) combined with cytosine arabinoside (Ara-c).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patients received regrouped α-2b interferon based on the program of control group.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of hematological release were 93.10%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72.41% in control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 < 0.05). The total remission rates of cytogenetics were 65.51% in observation group and 37.93% in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two groups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for the incidence of side effects in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Low dose HA treatment combined with regrouped α-2b interferon being worthy of generalization have synergistic effect on 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 and can produce favorable cytogenetic response with evidently decreased leukocyte and high remission rate of hematology.

[Key words] 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 HHT; Ara-c; Regrouped α-2b interferon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一种造血干细胞恶性骨髓增殖性疾病,约占全部白血病的20%。CML发生的主要原因是DNA印迹(bcr-abl融合基因)编码具有异常酪氨酸激酶活性的蛋白[1]。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和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根治方法[2],在CML慢性期移植可以获得较理想的疗效,但加速期及急变期移植的相关死亡率和移植后复发率仍明显较高。近年来,随着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分子生物学认识的不断深入,CML新的治疗药物不断出现,但存在耐药等问题。目前,尚无较为统一的治疗方案[2],探索CML理想的治疗方案是血液专业研究的热点问题。我科于2002年3月~2011年2月采用干扰素辅助小剂量HA方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9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2年3月~2011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病例诊断均符合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有关CML诊断标准[3]。入组的58例患者中,男38例,女20例;年龄29~62岁,平均(45.7±6.8)岁;病程30 d~48个月;慢性期40例,加速期14例,急变期4例;初治36例,复治22例;患者入院时情况,血小板<100×109/L 6例,(100~450)×109/L 41例,>450×109/L 11例;白细胞总数<10×109/L 5例,(10~306)×109/L 53例;血红蛋白<100 g/L 18例,≥100 g/L 40例;骨髓象,以粒系增生为主,中晚幼粒细胞增多,增生活跃32例,极度活跃26例;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脾脏肿大;54例患者行Ph1染色体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将入组患者按国际通用随机字母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分期、入院时骨髓象及实验室检查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小剂量HA方案,即高三尖杉酯碱(HHT)1~2 mg/d,加入5%葡萄糖注射50 mL中,持续静脉滴注6~24 h;阿糖胞苷(Ara-c)15~25 mg皮下注射,2次/d;10~14 d为1个疗程,每月重复1次,12个月后根据患者病情给药1次/2个月,或1次/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小剂量HA方案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α-2b干扰素3×106 U,皮下注射,3次/周,连续治疗1~12个月,缓解后改为每2周维持,疗程同对照组。

1.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张之南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标准》[3]拟定。①血液学缓解标准:CHR为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消失,或完全缓解,白细胞计数<10×109/L,血小板<450×109/L;PHR为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明显,白细胞计数正常范围,脾肿大存在,外周血有幼稚细胞;NHR为未达到上述有效标准。总有效=CHR+PHR。②细胞遗传学缓解标准:CCR为Ph染色体完全消失;PCR为Ph染色体阳性率5%~34%;MCR为Ph染色体阳性率35%~94%;NCR为Ph染色体阳性率≥95%;总缓解=CCR+PCR+MCR。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液学缓解情况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4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液学缓解情况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4.350,*P < 0.05

2.2 两组患者细胞遗传学缓解情况比较

观察组总缓解率为65.51%,对照组总缓解率为37.93%,两组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细胞遗传学缓解情况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4.419,*P < 0.05

2.3 副作用及副反应

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轻者未经处理自行缓解,重者经胃复安注射后缓解;观察组有16例患者出现用药后低热,部分患者尚能自行退热,不能自行缓解者予以解热镇痛药后退热;有关节、肌肉疼痛4例;食欲减退4例;2例有乏力;轻度骨髓抑制4例,明显抑制2例。对照组在治疗初期有12例出现发热,均能自行退热;骨关节痛2例,乏力3例;轻度骨髓抑制5例,明显抑制2例。两组患者均能耐受,均能完成治疗,上述症状停药后均可消失。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多能干细胞阶段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各阶段以粒细胞系统的增生为主要表现。Ph染色体是CML特征性细胞遗传学改变,并形成bcr-abl融合蛋白。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可分为慢性期(CP)、加速期(AP)、急变期(BC)三个阶段。有研究表明,CML患者90%~95%可检测到特异性的Ph染色体[4]。本组研究中有54例患者行Ph1染色体检测,结果示均为阳性。李大启等[5]研究报道,bcr-abl融合蛋白具有较高的酪氨酸激酶活性,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病机制。消除或减少Ph染色体阳性细胞,延长CML患者慢性期,是延长其生存期的关键问题。

高三尖杉酯碱是一种植物生物碱,能通过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细胞色素C释放和半胱天冬酶3激活而诱导细胞凋亡而对各种髓系白血病细胞发挥其抑制作用。吴春华[6]研究认为,高三尖杉酯碱能下调Ph+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克隆细胞的bcr-abl转录,诱导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对其慢性期能够产生较好的血液学缓解率和细胞遗传学缓解率。阿糖胞苷是一种抗细胞代谢药,能选择性使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克隆受抑制[7]。大量研究证实,小剂量阿糖胞苷能使Ph+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后期患者达持久的细胞遗传学缓解。故而,HA方案已被广泛应用于白血病治疗。干扰素是一种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抑制细胞增殖、调节免疫及抗肿瘤作用。重组α-2b干扰素能选择性抑制CML Ph阳性细胞,使CML原始造血干祖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的黏附性增强,调节造血微循环,从而促进正常各系列细胞的增殖。本组研究结果示,观察组血液学缓解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血液学缓解总有效率为72.41%,两组血液学缓解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细胞遗传学缓解总缓解率为65.51%,对照组细胞遗传学缓解总缓解率为37.93%,两组细胞遗传学缓解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副作用及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以往研究报道[8-9]基本一致。由此可见,重组α-2b干扰素联合小剂量HA方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具有协同作用,可产生较好的细胞遗传学反应,降低白细胞效果明显,血液学缓解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穆会君,谢平,沈云峰,等.BCR/ABL融合基因和转录因子FoxO3a在初发和急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变化[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8(2):190-192.

[2] 王健民,章卫平,宋献民,等.减低剂量预处理方案对血缘与非血缘关系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的影响[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0,31(2):77-79.

[3] 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62-258.

[4] 郎晓霞,郜玉太.小剂量HA方案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J].长冶医学院学报,2010,24(6):409-410.

[5] 李大启,陈萍,邵建华,等.高三尖杉酯碱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骨髓增殖性疾病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9,29(7):650-651.

[6] 吴春华.小剂量HA方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2010,11(7):30-32.

[7] 陈蓓莉,莫东华,林文远,等.小剂量阿糖胞苷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8):67.

[8] 田颖.HA联合α-2b干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实用医学,2010,4(4):24-26.

细胞遗传学检验范文3

【关键词】 辅助生殖技术;妊娠早期;染色体异常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4.042

近年来, 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 ART)V泛用于治疗不孕问题, 相关研究显示[1], 发达国家每年有≥3%的辅助生殖技术出生儿, 辅助生殖技术为不孕家庭带来了福音。自然流产是一种人类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结果, 发生自然流产的几率为15%, 在全部流产中占75%的比例, 导致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是染色体异常(夫妻染色体异常与胚胎染色体异常)。近30年来, 辅助生殖技术得到了高速发展, 但有相关报道指出[2, 3], 辅助生殖技术致早期妊娠流产率较高, 为此, 本院对400例流产患者进行了绒毛细胞分离和染色体分析, 现做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孕早期流产患者400例, 将其中320例自然妊娠孕早期自然流产患者作为对照组, 80例因辅助生殖技术致妊娠的孕早期自然流产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年龄22~43岁, 平均年龄(33.6±3.3)岁, 孕周7~12周;对照组患者年龄25~44岁, 平均年龄(31.2±5.2)岁, 孕周7~12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在告知两组患者实验过程及目的后, 均表示愿意参加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实验获得了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 2 方法 先提取绒毛细胞, 对流产的患者进行子宫清宫术, 备好负压吸引管, 清宫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采用负压吸引管利用负压原理, 吸附绒毛组织5~20 mg。将这5~20 mg绒毛组织作为标本, 放入生理盐水中浸泡, 并立即送入中心实验室备检。标本送达后, 立对绒毛组织标本进行分离培养, 采用双抗清洗法清洗标本, 去污物(血块、蜕膜组织), 保留典型的绒毛组织约10 mg, 将清洗后的标本放入离心管置入离心机进行离心操作, 离心结束后观察管内分层, 去除上层的液体, 在下层滴入生物酶(胶原酶、胰酶), 将标本放入保温箱, 仔细观察并记录, 待出现绒毛散开现象时, 立即滴入母牛血清, 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绒毛细胞形态。当视野中出现成片状细胞, 将标本放入新鲜的培养液中并滴入生物碱(秋水仙素), 再次放置在保温箱内, 放置时间为4 h, 然后去掉上层清夜, 将标本置入水浴箱, 2 h后取出, 将标本放入离心机再次离心, 将离心后的标本去上清液制成悬液, 通过莱卡显微镜进行观察, 选择两名医生同时读标本玻片, 每例计算20个分裂象, 分析2个核型(嵌合体加倍计数)。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

3 讨论

辅助生殖技术是治疗不孕不育的一种手段, 有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子体外成熟(IVM)、人工受精(AI) 等形式[4]。根据WTO的相关数据显示[5-9], 我国的不孕症发病率高达15%, 传统的治疗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不孕不育患者的治疗需要。

自然流产是妊娠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 而染色体异常则是自然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包括夫妻染色体异常和胚胎染色体异常[10-12]。夫妇染色体异常常见的有平衡易位和罗伯逊易位, 胚胎染色体异常常见的有三倍体、多倍体及染色体平衡易位、嵌合体等。与自然流产相比, 辅助生殖技术妊娠不增加妊娠早期流产率, 但是与流产孕妇的年龄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本研究通过对流产的患者进行子宫清宫术, 清宫时采用负压吸引管利用负压原理, 取出绒毛组织5~20 mg作为实验标本, 将其放入生理盐水中浸泡, 然后对绒毛组织标本进行分离培养, 采用双抗清洗法清洗标本, 去除血块及蜕膜组织, 保留典型的绒毛组织, 进行离心操作, 观察标本现象。发现自然妊娠孕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的绒毛细胞染色体异常率与辅助生殖技术致妊娠早期自然流产患者的绒毛细胞染色体异常率无明显差异(P>0.05), 但是不同年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相关研究显示[2], 辅助生殖技术能影响表观遗传(印记基因)的调控, 影响胚胎植入和胎儿生长等, 表观遗传学方面的异常能使胚胎停育, 基因印记缺陷会导致早期妊娠的不稳定易发生流产[1]。控制性招促排卵过程中, 大剂量促性腺激素的使用, 可能是引起配子及胚

胎印记异常, 辅助生殖技术实施时间正处于印迹重建的窗口期, 运用于当中的操作会对配子及胚胎的甲基化状态发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中

综上所述, 辅助生殖技术并不增加妊娠早期流产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 但绒毛细胞染色体异常与育龄妇女的年龄有明显的关系, 年纪≥40岁的患者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妊娠更容易导致妊娠早期流产。

参考文献

[1] 孔舒, 赖炜强, 卫冠辉, 等. 辅助生殖技术致妊娠的早期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分析. 广东医学, 2015, 36(17):2722-2724.

[2] 段程颖, 李红, 刘敏娟, 等. 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自然流产胚胎的遗传学分析及其临床效应.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14(3):162-164.

[3] 李跃萍, 徐雯, 黎明红, 等. 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孕早期自然流产的绒毛细胞染色体分析.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2(5):50-53.

[4] 李跃萍, 金松, 胡春霞. 自然妊娠与ART妊娠孕早期自然流产的绒毛细胞染色体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 2013, 28(23):3819-3822.

[5] 董毅飞, 张征, 彭海英, 等. 3505例不育症患者细胞遗传学分析及其与辅助生殖技术临床结局的关系.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33(5):742-745.

[6] 孔舒, 赖炜强, 卫冠辉, 等. 辅助生殖技术致妊娠早期流产的绒毛细胞遗传学分析.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5(11):48-50.

[7] 董自江, 卢守莲, 孙丽洲, 等. 辅助生殖妊娠流产与自然妊娠流产绒毛核型分析比较. 山东医药, 2013, 53(41):78-80.

[8] 邵小光, 熊曙康, 冯丽云, 等. 辅助生殖技术中的早期流产胚胎染色体分析.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2, 11(4):274-276.

[9] 吴彤华, 尹彪, 朱元昌, 等. 辅助生殖和自然妊娠中早期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研究. 生殖与避孕, 2013, 33(10): 658-664.

[10] 郭楠, 刘雨生, 周桂香, 等. 129例自然妊娠与ART术后妊娠早期流产胎儿绒毛染色体核型分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3, 48(2):163-166.

[11] 张燕, 张凤, 周亚东, 等. 自然妊娠和ART妊娠早期流产绒毛细胞遗传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7):937-941.

[12] 王磊, 邵小光, 李晓霞, 等. ICSI妊娠后流产与自然妊娠流产的绒毛染色体分析. 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30):4275-4276.

[13] 高瑞花, 雷宁, 倪郝, 等. ART中自然流产后胚胎染色体异常的初步研究. 广东医学, 2010, 31(19):2486-2488.

[14] 胡晓东, 尹彪, 朱元昌, 等. 女性年龄与早期自然流产胚胎染色体数目异常的关系. 生殖与避孕, 2014, 34(9):735-741.

细胞遗传学检验范文4

一、利用生物科学史资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

生物科学史向我们揭示了科学家思考和解决生物学问题的思想历程。科学家思想的形成在当时的社会,不仅受到文化背景的制约,还受到当时科学技术水平的制约,对于科学家来说,生物学知识的产生,都需要首先从思想上有所突破。如果思想不科学,就会导致人们对事物产生错误的认识。反过来,通过对事物的科学探究,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又会改变人们的思想,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例如,物种是演变的思想的确立,就是对物种是不变的思想的突破;人类对生命个体发育的探究历程,体现了思想方法上的突破。因此,生物科学史向我们展示了科学家所处的时代背景,记录着科学家们的思想以及思想转变的历程,对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二、利用生物科学史资源,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结构

学生学习了生物科学史,既能从整体上了解各个分支学科是在解决什么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又能了解各个分支学科之间的联系,从而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构完整的知识结构。例如,遗传学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细胞遗传学、群体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等阶段。在其发展过程中,如果孟德尔没有运用数学知识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就不能揭示遗传规律;如果没有细胞学的发展,萨顿和鲍维里就不能推测到遗传因子与染色体之间的联系。在科学家解决遗传的规律是什么、遗传物质是什么、遗传物质具有什么结构、遗传物质如何复制和如何控制多肽链的生成等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遗传学逐渐发展起来。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循着这样的线索展开学习去了解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过程,那么,这一部分的知识结构学生就可顺利地建构起来,还可能联想到新的问题。

三、利用生物科学史资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学生通过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可以了解到生物科学是在自我更正的过程中积累和进步的;还可以了解到生物科学知识是科学家在不断对前人的结论进行质疑、求证的基础上,再进行自我更正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例如,达尔文建立了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论,人们在承认生物进化论的同时,却不愿意接受达尔文对进化原因进行臆想的方法,不满意达尔文对进化机制的解释。德弗里斯将实验方法引入进化论的研究中,提出了“突变学说”,以此来解释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在20世纪的头10年,这一学说得到生物学界的广泛接受。然而,1910年,果蝇遗传学的。发展表明,果蝇群体中不断发生着突变,却没有产生物种的变化1912年~1915年细胞学的精确研究,沉重地打击了德弗里斯的学说,揭示了他所认为的大规模突变产生的性状实际上是已有性状的复杂重组。细胞遗传学,尤其是群体遗传学的建立,才阐明了自然选择的机制。学生在了解了进化论的发展后,可以得到科学知识是在不断质疑、求证与更正的过程中积累的这一结论,这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大有帮助。

四、利用生物科学史资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生物科学史就是科学家探究生物学知识的科学过程史。生物科学每一个知识点的产生过程,就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如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逻辑推理、检验假设、分析结论、交流评价等,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的良好素材。学习生物科学史有助于学生了解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而且可以从其中的一些典型事件中学习到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例如《标准》中列举的生长素的发现史,教师可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刻领会科学家的思维方式,探索生长素基本理论的形成过程。这样不仅可促进学生深刻领会生长素理论的论点,还能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形成一定的探究能力。

五、利用生物科学史资源,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通过高中生物科学史的学习,能够明白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科学家之间往往是通过合作取得成功的。例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过程,汇集了许多不同学科背景科学家的智慧,特别是沃森和克里克两人的合作,为解决问题提供了不同的思路。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同时共享了研究成果。学生还可以在生物科学史的学习中,明白必须重视每一学科的学习,而不能有偏科现象。只有这样,才能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利用生物科学史资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生物科学史呈现了科学家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生物科学史中记载着科学家的生平事迹,从中挖掘科学家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世界观,把它们渗透到生物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乃至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都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标教材中,必修模块1《分子与细胞》中选取了“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与邹鲁院士一席谈”“细胞世界探微三例”“对生物结构的探索历程”“关于酶本质的探索”“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等方面的历史。学生置身于科学史的氛围中进行领悟和体会,可获取丰富而有趣的知识营养,体验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并在厚重的历史感中体会前人的智慧,从而提升自身的生物科学素养。

细胞遗传学检验范文5

关键词:医学遗传学实验 改革 实验技能 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239-01

随着医学遗传学的发展,许多新理论和新技术渗透到医学检验、临床诊断、医学免疫学等各个学科[1.2]。医学遗传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需要通过实验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实验教学是验证和再现遗传学理论,提高遗传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3]。培养基层医学实用型人才,是高等医学职业教育实验课程改革的目标,实验课的课程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考核手段等是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遗传在疾病发展中作用的日益重视,以及诊疗技术与方法的更新,要求我们在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改革完善,以基本技能培养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有效掌握遗传学的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为今后临床工作中的遗传病诊断、治疗、预防提供帮助。本文结合目前的遗传学实验教学情况,对医学高职院校的实验教学的改革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目前医学专科学校遗传学实验课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乏主动性

目前的实验课教学模式一般都是由老师提前准备好实验材料,按实验指导中的内容,先讲解、演示,最后由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的、机械地完成实验操作,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原本生动活波的实验课单调乏味,更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2.实验项目滞后,缺少现代遗传学内容

医学遗传学实验主要包括细胞遗传学技术和经典遗传学验证性试验,例如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核型及带型分析等,在实验设置中,缺少分子遗传学实验,如DNA提取、基因扩增与检测等一些现代医学诊断和检验的重要技术。其次,与临床相关的遗传学实验极少。

3.实验内容枯燥,缺乏综合性、创新性实验

目前开设的实验缺少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项目,实验过程中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设计,不利于学生的独立观察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医学遗传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策略

1.改革实验教学手段,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多媒体已经成为高校教师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是一种展示型强,启发性高的教学手段[4]。在实验课堂中,带教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幻灯片、动画、视频来讲解实验。通过多媒体展示,能够提高课堂效率,有利于学生准确的把握要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对于探究性试验,可以通过图片及动画使学生充分了解相关的试验方法,再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引导,最终由学生自己设计并完成试验方案。这种方法不但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和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而且容易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能够缩减授课时长,增加学生实验操作时间,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指导学生实验。

2.改革实验内容,增设创新性实验

将实验分为经典生物学实验,分子生物学实验和群体遗传学试验。经典生物学实验包括细胞形态观察,有丝分裂标本制作与观察、人染色体分型等;分子遗传学内容为新增部分,选取与现代医学遗传学密切相关的内容,如组织DNA提取、电泳及PCR扩增技术等,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分子遗传理论的理解,也能够丰富学生的实践操作经验。群体遗传学实验则可以对人类正常遗传性状进行调查,作为学生自己的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另外,如果条件允许,还可到医院观摩遗传病分子检测设备及相关的操作。

3.理论和试验相结合,加强学生独立实验能力

实验教学重在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提升其对理论的理解和实践能力,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5]。在实验课前,应要求学生预习实验的内容;查阅资料,了解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在实验课上,教师精讲,把剩余时间留给学生,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性地解答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并加以示范,鼓励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使学生多思考,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独立实验的技能。另外可以增设综合性实验,由于此类实验一般持续时间较长,故可开放实验室,保证学生有充分时间,独立合理地设计并完成整个实验。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对实验的把握和理解,也使其在以后工作中能够独立完成相关实验项目。同时培养学生的动脑与动手能力,弥补了封闭式教学的不足,有利于培养创新型的医学人才。

4.考核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实验教学考核一般包括:学生出勤率、实验报告以及技能考试等,这些手段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6]。为此,可以通过课堂内外相结合以及操作和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对考核方法加以改进。在课堂中,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实验设计方案、操作情况、实验结果、资料的查阅情况,对结果的分析判断以及实验报告的填写等几个方面,综合评定平时成绩。而最终实验的考核应着重学生设计思路、实际操作水平的考核,主要通过理论考察、实验操作、答辩等方式进行考核,最终综合评定。这样能够较客观的反映学生真实的实验操作水平,考核结果相对客观性和公正性。

总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目标,遗传学实验有助于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强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在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不断向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转变,并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充分体现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为打造应用型人才提供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皮 妍,林 娟,郭 滨等. 改革遗传学实验教学方法培养新型创新人才[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0):86-88.

[2]孙冬琳,陈 峰,计 薇等. 新时期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的体会[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l0,12(7):714-716

[3]熊大胜,席在星. 本科生遗传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探讨[J]. 遗传,2005,27(5):811-814

[4]吴华彰,吴守伟,胡明洁. 医学遗传学实验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J]. 西北医学教育,2010,18(3):534-535

细胞遗传学检验范文6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染色体;核型分析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4.67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4-2345-02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克隆性疾病,具有高度异质性,以造血干/祖细胞获得性突变为特征。由于白血病细胞起源、分化和生物学行为的不同,临床表现各异,治疗和预后也会有所不同[1]。研究表明,许多急性白血病患者具有获得性克隆性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分析可以揭示其克隆标志,有助于白血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染色体的异常改变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较形态学和免疫学更能反映白血病的生物学特征。本研究对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血液科治疗的10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与临床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血液科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0例,女性45例,年龄16-79岁,平均年龄48岁。根据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检测确定白血病类型,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8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0例。

1.2 检测方法 抽取治疗前患者髂前或髂后上棘骨髓液2ml,经过24h短期培养,收集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制备染色体标本,应用热处理姬姆萨R显带技术进行染色体显带,每例分析20个分裂相。核型异常参照《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进行描述。

1.3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一线化疗方案诱导治疗,AML(除M3)患者采用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MA(米托蒽醌+阿糖胞苷)、IDA(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诱导缓解方案,M3采用亚砷酸和(或)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DA或IDA联合化疗。ALL应用VDP(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强的松)、VDLP(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左旋门冬酰胺酶+强的松)等方案化疗。结束1个疗程后,参照《白血病诊断及疗效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比较采用t检验,以P

2 结 果

2.1 染色体异常检出情况 105例患者中检出染色体异常69例(65.7%),其中AML检出异常核型54例(63.5%),ALL检出异常核型15例(75%)。

2.2 异常染色体核型特点 在69例核型异常的患者中,24例(85.7%)M3患者检出t(15;17)(q22;q11)异常,染色体变化比较一致,而且t(15;17)只见于M3,其它亚型未见;t(8;21)(q22;q22)主要见于M2b患者中;+8异常多见于M5患者中;以t(9;22)(q34;q11)在ALL患者中检出率最高;其他类型染色体异常存在着不一致性。

2.3 染色体核型改变与预后的关系 根据预后情况,将急性白血病染色体核型分为预后良好、中间、预后不良3种。在AML中预后良好包括t(15;17)、t(8;21)、t(16;16)、inv(16);预后不良包括t(3;3)(q21;q26)、t(1;22)、del(5q)、t(6;9)、inv(3)、-5、-7和染色体复合畸形;中间类型指正常核型和除上述改变之外的其他类型。在ALL中预后良好包括t(12;21)(p13;q22)、高超二倍体;预后不良包括t(5;14)(q31;q32)、t(10;11)(p13;q14)、t(9;22)、t(8;14)、t(4;11)、-13、17p异常、低亚二倍体、近单倍体和复杂核型;中间类型指正常染色体、del(6q)、del(9p)、t(1;19)、dic(9;12)、dic(9;20)等。10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根据核型分析,预后良好27例、预后不良11例,中间类型67例,经治疗后,缓解率分别为92.6%、36.4%、62.7%。组间缓解率进行比较,P

3 讨 论

近年来对白血病分子细胞遗传学机制的研究发现,染色体异常对白血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2]。

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染色体核型畸变种类复杂,可分为两类:一类主要为染色体数目异常,另一类为特异性的染色体重排。在AML中M3染色体畸变检出率最高,以t(15;17)变化为主,变化较一致,具有高度特异性,WHO分类标准将其作为M3的一个重要标志。t(5;17)的有无对患者疾病的诊断与进一步治疗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具有此易位的患者对全反式维甲酸及亚砷酸治疗敏感,有高缓解率,预后良好。M2b患者中最常见的染色体异常是t(8;21),对化疗非常敏感,具有很高的缓解率及较长的生存时间。ALL染色体患者异常检出率最高的是t(8;14)、t(4;11)和t(9;22)(即Ph染色体)。t(8;14)主要见于成人ALL,t(4;11)主要见于新生儿ALL,二者均预后较差。Ph染色体的出现常提示早期耐药的出现,患者治疗反应差,预后恶劣。

总之,染色体异常核型分析对于白血病的准确诊断、靶向治疗、判断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临床医生的早期评估,对白血病的指导治疗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