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应用技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多媒体应用技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多媒体应用技术

多媒体应用技术范文1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师 多媒体应用技术 教学

多媒体应用技术走入课堂,能有机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它将声、像,动态与静态完美地结合起来。教师如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的一些常用功能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对教材难点的突破,教学目标的落实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也能唤醒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扩充教学容量。

一、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和每个教学环节的时候都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时间短,往往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气氛,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难得的生日宴会”: 小明今天过生日,爸爸、妈妈和同学们都高兴地祝福他12岁生日快乐,可小明忧伤地说“我都已经12岁了,才过了3个生日”,这时全班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说:“这是怎么会事呀?太奇怪了,我们想知道为什么。”学生在第一时间积极、主动地进入了学习状态,学习热情非常高,不知不觉中一节课结束了。我听见有学生说:“数学太奇妙了!”听到这句话,我感受到学生喜欢数学了。这节课使我看到了学生在好奇中学习了新知识,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呈现思维过程,突破教学难点。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的讲授占据主体地位,从数学概念的导入、分析、归纳、总结都是由教师一手操办,学生只是作为被动的接受主体。特别是对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师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剖析、讲解,但仍收效甚微。如果借助多媒体技术,我们使学生不易理解的、抽象的概念通过动画、实物演示等,使之变得更加形象直观,通俗易懂,有抽象思维变为形象思维,从而实现教学难点的突破,有效地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如《角的初步认识》难点是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我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拖拉功能出示3幅角度不同,边长一样的滑滑梯设计图,并由学生来操作修改到角度合适的位置,此时学生关注的是滑梯的斜面和地面之间的角度的大小,改变边的长度却无法改变角度的大小。通过演示、操作学生一下子就有了直观的、感性的认识,有效地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实现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思维

学生自主学习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学生不能自主学习就谈不上创新,而没有创新的自主,仅仅是流于形式。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强大功能,让学生主动去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思维习惯。在教学中构建一种让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接受各种信息的教学环境,精心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环节,真正把课堂变成学堂。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和形象性对学生创新思维有很大的帮助。在教学中,教师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积极营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在这种教学环境中进行学习,就能使他们学习自主性得到提高,创新思维意识得到培养。

四、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强化教学效果,让学生“乐学乐做”。

多媒体应用技术范文2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教 培养兴趣 善于钻研 善于实践 乐于尝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0173-01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教学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多媒体教学能以图文并茂、动静皆宜和声像俱佳的形式,给学生展示抽象的事物,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平添了课堂的活力,并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对提高日常教学的质量有很大的帮助。不仅如此,他还可以以最优化的方式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整合,使得教学内容更加充实,课时容量更大,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加有利。本人通过将多媒体运用于教学实践,体会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但也注意到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优势难以充分发挥。下面就如何提高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谈一些本人的看法。

1 自觉培养兴趣,注意循序渐进

素质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改变教师单一传授模式,让学生的知识学习变成一种兴趣,一种探索性学习,一种研究性学习。教育形势的变化要求教师必须熟练掌握这方面的技术。心理学表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成功和失败会在心理上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人们也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了兴趣不一定就精通多媒体的使用和操作。不少教师由于平时工作忙,事情多,学习多媒体技术往往是断断续续,很不系统。有些教师的学习甚至是临阵磨枪,应付局面的。这些现象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当然,录音机、影碟机、音箱和实物投影仪等的使用对多数老师来说不存在大的问题,教师对于网络、电脑的使用往往不尽如人意,尤其是一些软件的使用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积累,才能使我们成为多媒体技术的行家里手。

在教学中可以使用的课件制作软件很多,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我们常用的课件制作软件有好多相通之处,学好了其中的某一个,其他的自己动手、多进行尝试也会慢慢掌握。人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的效果往往很好,所以教师要有意为自己创建一个活泼,生动的学习环境,让自己能够乐此不疲地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多媒体技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际操作的过程是一个融阅读、理解、思考和观察、验证于一体的过程。教师在刚开始学习时往往兴趣高涨,但慢慢热情就会下降,甚至不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善于采用调整自己。比如刚开始学习课件制作时,兴趣高涨,但真正创作课件时,却又感到枯燥、不耐烦。教师完全可以下载一些类似的课件,在此基础上修改完善,以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目的,同时也可以从中悟出一些软件使用的小技巧来。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和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习和使用各种软件制作课件的时候,我遇到了很多的问题,遇到问题首先我就自己先琢磨,每个软件的功能都很多,我们学会的可能只是这些功能中的一部分,有好多功能需要靠自己尝试、研究和琢磨。我相信,只要我们乐于尝试,善于思考问题,难题是没有解决不了的。

2 学习中要善于钻研,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

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可能都有这种感觉,我们觉得很简单的东西,总有的学生还在问。我们认为简单的东西,对学生们来说说不定就觉得挺难,所以我们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课件制作也是同样的道理,初学者觉得不好解决的问题在别人看来也许是简单的,所以在学习课件制作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是一定的。教师要本着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成长为目的,本着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善于钻研的精神来学习。教学课件的制作绝非一日之功,首先应该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功底,熟练掌握有关的课件制作软件,更重要的是手头要有大量制作课件所需要的素材:声音、文字、图片、动画、电影等,而素材的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辛苦的积累工作,或许自己辛辛苦苦地做出来的课件常常只是在使用几次之后就束之高阁了,其使用效率与投入的时间、精力不成比例。我们认为每位会制作课件的教师不应盲目求数量,更应重视质量。每个学期确定一两个急需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两个问题,制作出自己的多媒体课件。这样经过不断地长期积累,就会逐步形成一个精美的课件库。同时,教师应无私地把自己精心制作的课件拿出来与其它同行共同分享,相互交流,这样就无形中扩大了自己的资源库,也把我们广大教师从繁重、复杂的劳动中解放出来。有条件的可以创建属于自己的或者同行们可以网络共享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源库。

3 要善于实践,乐于尝试

哲学上讲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来源,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这一观点应用到多媒体技术学习上就是要重视亲自上机操作。也许我们在某一方面的想法是很不错的,如果不亲自动手,再好的愿望也实现不了。我们可以先从简单的学起、做起,由简单到复杂,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制作水平动手创作若干完整的课件。只有这样,久而久之,自己的水平才会不断提高。目前绝大多数从网上下载的或者教师自己创作的可用的教学课件,往往制作都比较简单粗糙,往往局限于书本文字、图表,把大屏幕当成了一块电子黑板。学生是被动的“观众”,我们教师成为“放映员”。上课时课件只是按顺序播放,多媒体课件的超文本功能,交互功能,网络功能得不到充分体现,这是当前课件制作使用的一大通病。精美的课件应该能通过一系列具体的人机对话,不断给师生反馈学习信息,从而帮助学生认识,掌握相关知识。

人们常说:“眼里过千遍,不如手里过一遍”。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都是“百看不如一练”。教师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知识后,关键的一步就是能否自己去动手、去实践,从实践把握真知、在实践中创造成果。有部分老师进行理论学习时出现枯燥,一些地方怎么也搞不清楚的时候,不妨上机操作,亲自实践,或许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鉴于这种情况,我在学习的时候,把上机要掌握的要领罗列在笔记本上,在上机实践时就会有很大的帮助。这样,才能真正把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克服了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减退,还丰富了学习方式,既提高了自己的技术水平,掌握并积累充足的实际经验,又能在实践中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受学习过程的快乐。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的一项辅助手段,对我们的教学工作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单纯靠书本、粉笔、黑板和一张嘴来进行教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已经跟不上现代化教学的需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提高自己的课件制作水平对教师来说势在必行。时不待我,只有快速成长起来,才能顺应时代需要。

参考文献

多媒体应用技术范文3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英语听力 教学

随着社会对英语听说人才需求的加大要求的提高,英语学习的目的不再仅仅满足于能读会写,听说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英语听力教学的地位从而得到显著的提高,各大院校不断加大师资的投入以加强听力教学。多媒体技术就在这种环境下逐步地被应用到英语听力教学中。然而如何深入理解多媒体英语听力教学的特点,更好地发挥这种技术为教学服务,仍然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也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

一、多媒体技术简介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这个词汇应运而生,译自英文“Multimedia”,即Multiple(多样的)和Media(媒体)的合成,其核心词是媒体。多媒体指的是两种以上的媒体组合,比如电视节目,就是把影像和声音组合在一起的多媒体信息。而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技术、语音和图像压缩技术、信息数字化技术、网络数字传输技术、计算机系统软件等综合发展的结果。具体来讲,多媒体技术是指计算机利用外设将数据、文字、图形、声音、影像、动画等信息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对其进行综合处理,使其形成一个使多个信息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交互性、集成性的信息系统,即把各种多媒体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由于其强大而丰富的功能,多媒体技术被各行各业广泛地应用。目前,应用于教学的多媒体技术主要包括一系列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和多媒体CAI课件的制作。1959年美国IBM公司研制出第一套CAI系统(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CAI指的是把计算机作为辅助,应用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以增强教学效果的手段。而针对于听力教学,主要涉及到的设备有音频媒体设备包括话筒、磁带录音机或卡座、CD播放机等;视频媒体设备包括DVD播放机、扫描仪、投影仪等,所有设备由计算机软件系统连接起来,协调工作。多媒体听力教学也涉及到适量的多媒体CAI课件的使用。课件的种类主要包括板书替代模式的课件,即所谓的“电子教案”,演示生活中无法感受的具有抽象内容的课件和贯穿课堂始终的具有一定交互性的课件。多媒体技术是在近些年来才被慢慢应用于教学中,老师拎着录音机上课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在某些地区的某些学校,仍然延用传统的听力教学设备。但可以预见的是,在听力的课堂中,磁带将基本被光盘取代,教师的讲解也将在CAI课件的配合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二、多媒体英语听力教学的特点

多媒体英语听力教学以高质量的自然语言为材料,以良好的情景作为语境,以优越的可理解性和形象性特点为支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资料丰富,信息量大,真正实现英语听力教学的素质教育。具体来说,多媒体英语听力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多媒体技术在听力教学的过程中创造了一个互动的交际环境。应用跟读、录音及电脑键盘输入等功能,学生们可把根据听到的内容而做出的反应通过多媒体设备表现出来,直接而迅速,进一步过渡到学生接收新的信息,做出下一个反应,从而延续循环,整个过程相当于实际交际的过程,即接收信息反应接收新的信息进一步反应……其中第三步中新的信息是在根据上一个反应才可以成功接收的新的信息,也可以是预设的新的信息。听音不再是单向接收单向解码,而是双向互动的过程。相对于应用录音机放音后老师再进行的讲解或点评,避免了延时和接收信息过程的割裂,使整个听音的过程流畅并得到及时的反馈。现在已开发出的一些人机对话软件更加强了多媒体在这一方面的功能。学生成为听力的主体,不仅停留于对听力内容的理解,更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实际交际的能力。

第二,多媒体技术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控听力教学活动。一方面,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中一人示范全班共听或多人示范全班共听等功能加强了学生对课堂参与的积极性;通过监听等功能更好地掌握学生对于课堂任务的完成情况;并通过计算机统计计算的功能,更容易获得学生听力水平的真实的第一手材料,对于听力材料的难易程度,学生的接收程度可以有清晰准确的把握,从而改进教学,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提高英语听力水平。另一方面,多媒体设备较传统的录音机在听力教学中工作起来效率更高,如可迅速定位听力材料,并可通过简单操作实现多次重放,避免了在长时间倒带过程中学生注意力的分散。

第三,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为听力教学提供了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听力材料。有了网络的介入,电子听力材料的获得更加便捷,并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小到世界上第一部iphone4手机的推出,大到国家总统竞选,都可找到正宗准确的英语影音材料。不但练习了听力,也开阔了视野,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利用各种资源学习的能力。面对着高精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新颖的与时俱进的听力材料,学生们对于听力课也会增添无限的兴趣,更加努力地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三、多媒体在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在课前,教师应熟练掌握各个设备的操作方法,对其主要功能有清楚的认识,包括掌握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涉及到的教学应用软件的使用,网络的应用技术,音频和视频设备的使用等,并事先计划好将被应用到的设备,确认其可以正常地工作,能够自如地在设备之间进行切换等。准备好突发事件的应对策略,如突然停电或某个多媒体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时,仍然有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继续教学活动,如准备口语练习的话题或听写练习等。多媒体教学中听力的材料尤为重要。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是关键。除完成教学任务外,可根据学生的程度穿插一些课外的听力材料,难易适中,并尽量做到与课堂的内容有关联。合理地配合使用多媒体设备,视频媒体材料和音频媒体材料达到最优的配置,是上好一堂多媒体听力课的关键。根据符号学的相关理论,人类的意识系统从根本上来说最倾向于对现实生活中的颜色、形状、维度、动作、声音和味觉的重现,我们通过认知系统感知周围的世界,而这种倾向的最终结果就是人类最易于接收图像符号。所以视觉的辅助可以有效地帮助理解。视觉媒体的介入也是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的重点。

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有力控制。目前,在各大院校应用的多媒体设备不尽相同,但基本都应用到课堂教学系统系列软件。该系统为教师提供了有效途径来了解掌握每一位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在具体的听力任务进行中,教师首先可通过多媒体CAI课件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把文本、声音、静态图片、视频图像和动画等媒体素材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直观演示或交互等方式,多角度呈现。在CAI课件的制作中还需考虑到艺术性和美感,这样制作出的视听素材才能更加发挥其作用。接着在听力任务完成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加学生与多媒体设备的互动,减少教师的讲解。此外,由于多媒体设备在声质方面的保真特性,此种听力教学对教师的语音面貌及口语水平有很高的要求。在用目标语教学过程中应避免出现口误或多余的废话,以免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另外,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在教学中永远处于从属地位,是为教学服务的,不能只追求课堂气氛的热闹而采用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或对学生帮助不大的华而不实的材料,舍本逐末,本末倒置,更不能为了利用多媒体技术而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在课程结束布置作业的环节中,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听力材料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存入学生的U盘或各种移动存储器中,并加入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课外内容,如英文歌曲、短片、电影等,用年轻人喜爱的形式指导他们的学习,增添学习的乐趣,并鼓励学生把好的英语听力材料利用多媒体设备与同学们分享。无形中英语学习从听力扩展到阅读写作,从课堂扩展到日常生活。

四、多媒体应用于英语听力教学的趋势展望

听说读写是语言运用的四项基本技能,无论是母语的学习还是另一门外语的习得,“听”都是第一个环节,是基础。由于应试教育及教学条件所限,我们国家在外语教学上对听说的投入曾一度相当薄弱,结果是学生们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英语,在实际应用中却是读写的能力强于听说,导致所谓的哑巴英语。2004年初教育部颁发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04),正式启动了中国大学英语教学新一轮的改革。该《要求》通篇强调听说技能的重要性,在第一部分“教学性质和目标”中就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在第四部分“教学模式”别关注听说能力的训练:“各高等学校应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学生情况,设计出适合本校情况的基于单机或局域网以及校园网的多媒体听说教学模式,有条件的学校也可直接在互联网上进行听说教学和训练”。不难看出,听力教学越来越被摆在重要的位置,而把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英语听力教学中更是一种趋势。

五、总结

多媒体技术和英语听力教学相结合,迸发出了无限多彩的火花,不但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为教师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来优化教学,也为学生创造了轻松、生动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英语听力教学的历史并不长,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教师们不断实践探索,开发出该技术更大的潜能,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在科技的带动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伟光.新世纪高等学校教师必备素质研究-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5.2.

[2]孙娜.多媒体英语听力教学中元认知理论的应用[J].科教文汇,1997,(3):10.

[3]张伟光.新世纪高等学校教师必备素质研究――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5.3.

[4]张伟光,新世纪高等学校教师必备素质研究-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5.114.

[5]郝春霞.多媒体英语教学中教师的作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0,(2):81.

多媒体应用技术范文4

关键词  探索  应用

        中职教育是就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是培养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技术、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的学校。在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领域今天,培养出一批能熟练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型人才,成为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重要任务。

        由于多媒体技术应用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不仅要求学生有很好的文字能力、很好的美学表现知识、很好的音乐知识、很好的美术及美工创作能力、以及很好的程序设计能力和设计动画的能力,还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学习自主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因此,必须采取具体、切实有效的措施和教学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搞好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

        近几年来,中等职业学校面对招生困难的现实,招生对象由原来的考试择优录取初中毕业生,扩大为面向全部初中毕业生、初中辍学生及那些只读完小学在家呆几年的闲散青年,有许多学生到学校只想“混”、“养身板”,对学习根本就没有一点兴趣,学生的团队意识、文化基础、认知能力、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千差万别。为了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进度,要按照学生的平均接受能力设计教学内容,这势必造成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而学习能力较差的又吃不消,要解决这一矛盾,就应该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水平、不同能力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做到因材施教,以适应不同类别,不同能力学生的需要。在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学中采取了如下的教学方法:

        首先,在教学的第一阶段,精心选择一些生活,生产和社会实践中,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实例,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其次,在教学的第二阶段,适当设计一些难度较小的、单一媒体形式的问题,让大部分学生能比较轻松的完成相映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帮助他们恢复自信,提高学习兴趣,让老师和同学看到他们的努力和进步,使他们对自己更有信心。

        第三,在教学的第三阶段,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载体的多样性、集成性的特点,将多媒体作品制作过程分解开,设计成相对简单的、单一媒体的小项目,针对学生的特点,确定其承担不同的小项目,最后将所有项目进行集成,完成多媒体作品的程序设计。在这个阶段要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和对话伙伴;强调照顾学生的经验;强调合作与交流,以学生的团队学习为主,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就某些问题进行讨论,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掌握技能,并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为其今后的知识和能力拓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这种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如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和发展自己见解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指导学生如何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多媒体技术应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是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

        (1)要能坐下来、静下来。坐下来,既要求学生能坐住椅子,以确保有足够的学习时间;静下来,既要求学生要把“心”收回来,以提高学习效率。

        (2)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媒体信息,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设想并努力加以验证。培养学生确定、评价、有效利用各种媒体信息及媒体加工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加以认真探索和研究。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就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完善自我,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双师型”教师,以适应职业教育教学形式的变化,同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指导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如在讲声音媒体加工时,可预先将学生录制好的一段声音加上背景音乐,上课时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致。

        (2)教师要设定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项目并提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学习当前知识,完成项目的操作。

        (3)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完成。

        三、选择适应多媒体技术应用课程特点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应用是理论与实践联系比较紧密的一门课程,通过学习,要求学生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而扎实的理论基础不能单从书本上学,也必须通过实践来获得。因此,在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学上,要注重教学全过程的可操作性、教学成果的可视性。笔者试着改变了已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搬进了多媒体教室,利用先进的多媒体系统,把教学内容制作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如身临其境,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充分展示多媒体技术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此,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工作:

        (1)在教学设计中把课程内容设计成一个或若干个让学生在一定环境下完成的具体任务,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来达到教学目标。

        (2)教师要调用一切可用的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进行探索学习的环境和平台。

        (3)教学设计中要有层次性,为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较突出的学生提供一个发展的空间,注意学生个性的发展。

多媒体应用技术范文5

【关键词】 多媒体通信技术 应用现状 应用与发展

现在电子信息的运用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人从事和喜爱高新技术产业,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信息处理高效传输是一个关键技术在多媒体信息和通信技术当中相当复杂。

一、多媒体通信中的应用现状

因为使用的中央办公室和电话网的端之间的通讯的双绞线介质的物理特性目前,网络电话在使用网上通信多媒体通信技术还存在一些困难。

在90年代中期,就如何实现低比特率国际电信联盟方面专门颁布了协议。中国在多媒体通信领域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视频电话的成功应用就是胜利的代表。目前,在通信市场上,手机的成功就极具代表性,虽然没有看到对方的面部特征,但可以传送给我们信息。可以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这样通过对于两种语言反面的研究,使得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得以加深,很好的满足了当下我们的需求。这些年,作为一种新的网络,计算机网络以闪电般的速度发展,公共数据和语音通信系统要实现广泛的使用,网络发展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我们需要在其主要领域进行详细的规划,新网络中的物理介质或其他介质的多媒体网的多媒体网,分散在地面的通信网络上,并独立工作的网络电话。广泛使用互联网知识,可以连接电脑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共享。目前使用的TCP/IP协议中,TCP/IP是Internet标准协议OSI体系结构,之所以现在IP业向发展迅速,这一切 归功于网络协议的使用。

二、无线多媒体通信的关键技术

2.1 讨论的文本消息

不只在国内,在是在国际上来,通信市场未来的中坚力量将是彩信,在我国的短信市场,文本信息才是主角。它不仅涵盖了世界上最常见的性质,可以推广和宣传的图标文本。所以普遍来讲,短信只显示在实时预测。

2.2 讨论语音通信

多媒体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市场的领先地位一直以来都被图像和计算机所占据。多媒体数字图象压缩和数字图像处理和传输图像信息的处理,除了图像编辑和转换以外,以及图像存储和诸多其他技术的需要。事实上,在多媒体的图像中,数据处理方面一般可以分为实时与非实时两种,但在实际的实现宽带系统中,是为了窄带系统的实现。你也可以从其他的无线多媒体通信技术中学习。

无线多媒体通信网络管理的相关协议一般分层次结构。所以,在固定无线多媒体通信系统的发展和可移动终端装置当中,建议有局部优化。通过协议的有关规定应当具有低级别的空中接口,从而使得无线多媒体网络的建设有不同的操作系统供我们选择,或者连接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协议也是可以的。在未来的系统容量方面通过实际系统中全面优化的方法为我们更好的服务。

2.3 无线多媒体信息技术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以CDMA为核心。在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中采用的是正交频分复用旧的FDM 技术,这也是倍受关注的技术,而许多通信技术专家提出了OFDM移动通信技术相关的一些理论。比如,一些本地环路,数字音频广播,都可以采用OFDM技术,以促进其在未来的发展,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计划通过这些技术也可以得到满足。

无线多媒体自己的一些缺点,发射管堵塞的情况时有发生,从而导致图像或声音丢失或延迟,视频播放受到这些情况的影响,信息接收终端的损坏,也不会导致无线多媒体通信的不同步。

三、无线多媒体通信的前景

第一,第二和第三代移动通信,均采用的是开关结构层,然而在升级到了第四代移动交换级后不只要在技术层面上要考虑,还必须考虑到不同类型的通信接口还必须考虑到,所以,路由网络架构是第四代的首选。通过对之前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代类型的通信设备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代是语音服务,第二代具有了传输的功能,但是只有9.6KB的第二传输速度,然而第三代的传输速度可达到20M,但第四代,客户观可以看高清电影和电视节目,并可以享受20M的传输速度。

总而言之,通信行业发展至今,无线多媒体通信和先进的多媒体通信技术发展的日渐成熟,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整合发展是新时展的关注点,所以,广大的用户对即将问世的无线多媒体的通信功能的期盼给予极大的热情。

参 考 文 献

多媒体应用技术范文6

全国高校中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教学型高校占据多数,主要是因为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从社会的分工角度看,社会不仅需要从事工程技术开发、工程基础研究,开发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人才,而且也需要在工业、工程生产第一线从事设计、试验、制造、运行的技术实施型人才和从事工程策划、协调组织、经营管理的应用型人才。而培养应用型人才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教材建设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优秀的、精品级教材对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1]。

文章以“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课程应用型教材建设为案例,探讨了教材应用体系的建立方法,探讨了精品教材的特性。

2教材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以来,国内各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几十种多媒体技术类教材,基本满足了国内高等教育的教学需要,这一方面说明多媒体技术应用前景好、需求旺盛,同时也说明人才培养需要多层次的教材。这些教材各有特点,但是,总体来讲还是存在以下不足:

(1) 受学科体系束缚

目前,高校普遍推行弹性学年制,学生自主选择权限得到有限的扩大,同时,快速的扩招加快了普通地方高校学生层次的分化,此外,减少课内学时的呼声也日益高涨。面对这样的形势,普通地方高校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完成既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使得他们面临“重理论”还是“重实践”两难的境地。

理论固然重要,实践环节也同样重要。扩招解决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问题,但同时也产生了学生学习主动性、接受知识能力普遍下降的现实性问题,这种现象在地方性高校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产生这些现象的深层次原因已经超出本文的研讨范围,本文关心的是如何利用教材这个知识的载体,传播科学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带着这样的问题,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国内多数多媒体技术类教材受学科体系约束严重,要么是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材压缩版,要么是单一技术的膨胀,让教材变成技术使用手册,忽视了教材的系统性和基础性[2]。

多媒体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多领域的交叉性学科,其技术发展快、应用领域广,如果固守单一技术,或扼守学科体系都势必造成知识陈旧、技术落后或实用性差的现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极为不利。因此,遵循多媒体技术本身发展的规律、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技术需求,如何在理论与实践之间确定合适的度就成为该类教材的难点之一。

(2) 教材内容差异大

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对象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等基本元素,研究内容包括这些元素的采集、输入、处理、存贮、传输、集成、展现、输出等多种技术,既涉及到计算机硬件,也涉及到计算机软件,是一门迅猛发展的综合性的交叉技术。但是,由于自身许多技术没有标准,也就无法确立课程标准,造成该类教材的教学内容差异非常大,这给教与学双方都带来不少困难。

多媒体技术及其关联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使得多媒体技术表面上呈现出多、散、新的特点,这给教材的编写带来如下难题:在有限的教学时间、空间和资源内,如何选择技术、集成技术和整合技术,以使其形成有机的整体?体现“新”,既不能把新出现的技术,全部纳入,也不能无视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死板地固守“旧”技术,需要在新与旧、难与易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必须兼顾适合于学校教学实验平台的搭建和教师教学的实际状况,否则,再好的教材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法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落地”需要。事实上,国内普通地方高校财力有限,不可能建立多媒体技术的专业实验平台,甚至还缺少应用新技术与新成果的师资力量,因此,这使得编写这类教材时常常面临“技术新”与“教师知识更新”和“搭建新技术实践教学平台”的两难境地。这也是造成不同教材的知识内容差异大的一个主要原因。

(3) 应用性体现不足

首先,应用型教材,理应着重强调教材的实践性、应用性,但是,强调应用性不是简单技术工具的操作指南。多媒体技术类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和开发能力,属于多数学生的职业能力或就业能力,因此,与该课程对应的教材就要注意训练学生扎实的基本功,要“应知”和“应会”,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教材需要利用合理的知识结构和实践体系训练其应用操作或应用开发能力,教会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为学生创造模拟真实的应用环境。

其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心是实际的应用能力,强调理论基础的作用,但更强调理论对应用能力的支持作用,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理论知识是用来辅助学生掌握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的,通常不需要系统掌握,因此,掌握好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性技能知识的比例结合问题,也是编写应用型教材的难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需要人才终身学习,在大学有限学时内要建立完善的多媒体技术理论基础是无法实现的,如果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既无必要,也不必需。

基于上述理解,纵观国内同类教材,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与组织上,在应用技能的培养上,都存在不足,注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忽视应用性,展现知识应用的方式单一,实例的选择仅仅为验证理论知识,忽视实例与理论的紧密联系。

3教材的编写

3.1基本思路

按照上述分析,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教材的基本编写思路确定为:从应用角度出发,注重理论知识,侧重于技术的应用,以“基础、实用、适用、新颖”为写作宗旨,根据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多媒体技术能力的新要求,适度采用多媒体技术的新成果,参照国家计算机水平(资格)多媒体技术类的考试大纲,充分利用编写组成员的教学、科研成果,体现教材的科学性和应用性,突出教材的适用性――适宜教师的教和适宜学生的学。

通过调研分析,教材以《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CC2004)作为教材内容设置的参考资料,以全国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类的考试大纲为教材的内容标准,以此保证教材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3.2教材应用性体系的建立

基于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对教材的应用性体系文章提出如下建设思路:

(1) 设置多媒体课件和VCD制作两个任务驱动型综合性实验,使学生、教师以此为任务主线,展开全书的学习和教学;

(2) 设置章节性习题与思考题,着力牵引学生课外的扩展性学习和有兴趣、有能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3) 设置探究型的综合性实验,注重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多媒体应用系统的综合应用与开发能力;

(4) 积极转换教师科研成果,以提高教材案例的实战效果。

按照上述思路,结合课程特点,文章进一步给出了实施步骤:

(1) 选择基于案例教学法的具有实际应用背景的实例,围绕这些实例阐述具体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步骤,增加应用技术的实战效果;

(2) 以章节性实验牵引学生完成具体的应用操作,培养学生多媒体技术的操作技能;

(3) 以集成不同应用背景的综合性实验为独立章节,培养学生多媒体技术的综合应用与开发能力;

(4) 选择两个具有典型教学意义的综合性实验作为全书的应用主线,以它们作为实验任务来驱动教学和学习过程,并且要求教材的其他实例的选择尽量围绕该应用主线进行;

(5) 以思考题和探究型的综合性实验引导学生课外的扩展性学习或研究性学习,提高教材培养学生多媒体技术应用和开发能力的可操作性。

按照上述步骤,教材通过章节性实验培养学生具体的多媒体技术的实际应用技能,通过综合性实验帮助学生串联全书知识,培养学生多媒体应用系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开发能力。

4精品教材建设的探讨

高等教育出版社在2002年年底启动的“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中,对精品教材是这样描述的:“精品教材是指反映国内外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最新成果和最高水平,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教育教学的适用性,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与手段,经多年教学改革实践检验教学效果显著,以立体化形式呈现的教材。”其中立体化是精品教材成果的重要特征,包括纸质(教材、教学参考书、学习指导书,等)、音像制品、电子、网络出版物(电子教案、电子图书、CAI、试题库、网络课程、资料库,等)、教材网站,以这些立体化资源建立教学平台,为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完整的教学解决方案,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需要[3]。

从此可知,精品教材具有先进性、科学性、适用性和资源的丰富与多样性,但是,本文认为仅仅这些还不够,还应该具有层次性和地域性。因为人才是有层次的,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是不同的,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极为不平衡,因此,不同地域对人才的需求也是不同的。综上所述,文章认为,作为应用型的精品教材需要满足以下特性:

(1) 思想性

教材内容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政治思想要求,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科学性

教材内容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结构合理,难度适当,符合高等教育的教学规律和大学生的认识规律,遵循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准则。

(3) 实用性

应用型人才强调理论基础,但更重视应用实践,因此实用性是应用型精品教材的最重要特征。此处的实用性表现在:教材选择的技术要尽量贴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教材的习题、实例、练习和应用开发题目等都要来源于实际,最好来源于实际的科研成果或典型事例;教材内容的纵向和横向安排要便于教学的组织,有利于启迪、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先进性

教材内容能紧跟学科发展前沿技术,在实用性和适用性原则下,尽量选择最新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技术,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技术,提供丰富的、多样化的教学资源[4]。

(5) 规范性

教材的文字表达准确、有文采,适应于知识传播,采用理性的、建设的口气,而不是武断的语气和第一人称式的口语,采用的图形、符号、公式、术语、技术等符合相关标准[5]。

(6) 适用性

教材的适用性主要体现在:适宜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是教材而不是专著;学生层次定位准确,适宜特定层次、地区的学校选用;技术定位准确、有较高的性价比,适宜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和教师的教学;适宜人才应用能力的培养,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人才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

5结语

教材是一种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努力建设精品教材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要建设成为精品应用型教材需要付出艰辛劳动。本文提出了一些思想和方法,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共同为建设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精品教材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陶深. 知识更新、教材建设与创新教育[J].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9):4-6.

[2] 笑春风. 计算机特色教材分析与展望[J]. 计算机教育,2004,(8):75-80.

[3] 高等教育出版社启动“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cn(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网络),2002-12.

[4] 张剑平,夏洪文,楼广赤等. 打造国家精品课程促进教育技术学科发展[J]. 中国电化教学,2005,(5):31-34.

[5] 闫红梅. 关于计算机类教材写作的几点建议[J]. 科技与出版,2004,(4):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