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与乡土文化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耕文化与乡土文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耕文化与乡土文化

农耕文化与乡土文化范文1

一、封建礼制思想的影响

中国封建社会以礼治国,其核心是等级制,规定了一系列制约着社会伦理道德和人们生活行为的具体规则,其中包括不少有关建筑形制的规范与要求。例如,《周记.东官考工记第六》中把城市分为天子的王城、诸侯的国都及宗室与卿大夫的都城三个级别;唐代的《营缮令》和明代的《明会典》都对城门门洞、各类建筑的开间进深、屋顶形式以及装饰都有着明确的等级规定。这种等级的礼制同样也表现在门窗的形制与装饰上。中国封建社会伦理道德中的主从、尊卑等关系,在传统建筑的门窗中有明确表现,是等级观念制度的物化形式。宫殿建筑中,北京紫禁城中轴线上的前三殿和后三宫,除了在殿堂开间数和屋顶形式有差别之外,格扇和槛窗也体现了等级差异。等级最高的太和殿,是举行最隆重庆典的场所,其格扇格心为三交六椀菱花,裙板与绦环板上均饰有雕龙装饰;而等级次之的保和殿与中和殿,格扇的裙板与绦环板上则以如意纹装饰。后三宫也是如此,皇帝寝宫乾清宫比皇后寝宫坤宁宫、皇后举行庆典之所交泰殿在格扇装饰上要讲究得多,龙纹装饰用得更多。而三殿三宫两旁配殿上的格扇、槛窗,在格心上只能用等级较低的双交四椀菱花格和正方、斜方格,甚至用直棂条窗。这种等级制同样也体现在住宅建筑门窗上。传统住宅中,父辈、儿孙辈、佣人用房的门窗在形式、装饰上各有不同,体现了父子、主仆之间的等级差异。同时,封建礼制下的男女有别和家庭中妇女的从属地位,在门窗上亦有所体现。比如,徽派民居天井院住房中,堂屋两侧主人卧室的“护净”窗是卧室唯一一扇朝向天井的窗户,分内外两层,外层窗的实心窗板保证了从天井看不到室内;凡有客来访,女性必须回避而退入卧室。

二、不同文化艺术的体现

受不同文化艺术的影响,中国传统门窗在不同类型的建筑中体现了宫廷文化、宗教文化、文人士大夫文化和乡土文化与民间文化等不同的内涵。宫殿建筑的门窗,包括皇家的陵墓、坛庙、园林,表现出明显的宫廷文化艺术。北京紫禁城的黄色琉璃瓦顶,红墙、红柱、红门窗组成的屋身,白石台基与深灰的地面,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建筑形象。在农耕社会中,黄色代表土地,是最尊贵的色彩;红色是传统的喜庆色彩;金作为一种贵重金属,色黄而带光泽,既高贵又极富装饰性。因此,在宫殿建筑上大量采用黄、红、金三色,不但具有色彩与形象之美,而是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明、清两代朝廷对建筑上使用黄琉璃及红、金二色作了专门规定,非皇家建筑不能使用黄琉璃瓦顶、大门上不许使用红色门板和金钉等。宫殿建筑殿堂正面成排的大红格扇,格心饰菱花和金色菱花钉,裙板和绦环板上饰金漆雕龙,格扇边框包镶着饰龙纹的金色面叶,整个建筑金碧辉煌,显示了宫廷文化的高贵与富丽。同时,明清皇陵、祭天的天坛、祭祖的太庙、皇家园林建筑的门窗上,同样富丽辉煌,显示出皇家建筑的气韵和独特的宫廷文化。宗教寺庙的门窗体现着宗教文化艺术。汉地佛寺殿堂的门窗装饰,其形式和内容与宫殿、园林、住宅的门窗相同,装饰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所以佛寺门窗之间的共同点不太突出,体现了汉地佛教的民俗化。藏传佛教则与汉地佛教不同,受佛教教义、佛寺程序、佛寺建筑等方面一套完整规则的影响,佛寺的门窗几乎都采用相同的形式和做法。在新疆的伊斯兰教清真寺,成排的尖券门窗,饰有不同形式的几何纹样或植物图案,既具形式之美又具人文内涵。那些几何形体象征着四面八方、天穹与土地,反映了伊斯兰教天地融合的观念;变化而组织有序的大面积植物图案装饰,表现了伊斯兰教主张的宇宙万物所具有的动态美和在真主支配下的统一而有秩序的整体关系,表现了伊斯兰特殊的文化与艺术。私家宅园中,则显示了文人士大夫的文化与艺术特征。现存的私家园林多为明清时期所建,宅园里规模最大的厅堂,往往在前后两面或四面都设木料本色或单一褐色的格扇,格心多为几何形的棂条格,木板上加简单的线条或如意纹。廊和院墙上的漏窗都是灰砖窗框和白色窗心,反映了文人士大夫文化艺术幽寂、淡雅的格调。而乡土建筑和各地城市建筑中的门窗,则表现出浓郁的乡土文化与民间文化艺术。乡土建筑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因地制宜,使用地方材料和传统技艺建造,表现了各地、各民族的地域文化和民风民俗。如藏族民居中的牛角形门窗套,羌族民居大门上的门神和牛肋窗、羊角窗等,都体现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特征。

三、地域性与民族性的融汇

乡土建筑是最具有地域性和民族性特征的建筑类型。作为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一功能的门窗,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建筑中不尽相同,丰富多样而各具特色。比如,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住宅,为了充分地采光和通风,多把窑面槛墙以上都开设门窗,窗格和门上饰或间或繁的条纹格心。但在浙江、福建一带民居建筑的门窗上,往往可以见到饰有动植物或故事雕刻的三交六椀、菱花,前后几层相叠,既不通风又不采光,其装饰功能远远超过了实用功能。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域的不同气候条件对门窗功能的需求,冬暖夏凉的窑洞民居多开窗以便在严寒时节接纳阳光的照射,而南方天井院民居,冬季人们喜欢宅墙下晒太阳,不透光的门窗在酷暑反倒可以保持凉爽。又如,云南大理白族四合院民居的大门,都有一个装饰华丽的门头,门的梁枋上绘制或雕刻着传统神兽、当地民间动植物图案等各种装饰,绚丽鲜活;川西的羌族民居则使用仿制的汉式垂花门并在门上张贴门神,门前立“泰山石敢当”,窗户主要为传统的羊角窗、牛肋窗、或汉式花窗与传统的窗相结合;徽派传统民居的大门上有门罩、或垂花门式额和字牌式的门楼,上面有精美的砖雕和石雕,而外墙由于防盗的需要几乎不开窗,通过天井采光和通风。可见,即使在同一个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各地域、各民族的门窗形式与装饰仍然表现出不同文化艺术的差异性与多样性。

结语

农耕文化与乡土文化范文2

【关键词】乡村文化 乡村旅游

一、旅游凝视理论的引入

“凝视”,英文词源为gaze,意思是一种观看的方式或者方法,其最初源自社会学思想,后来在文艺学、美学等各个研究领域非常活跃。它的核心点在于凝视主体的强势与被凝视客体的无力和被动性,因此凝视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力的分析。1992年,英国注明社会学家约翰・厄里提出“旅游凝视”理论,以分析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间的权力互动关系,这样将旅游凝视理论与旅游文化和旅游社会等概念联系在一起。厄里对旅游凝视的特征的看法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不平等性。厄里认为,社会依据代际、性别和族群等因素呈现分层,这使得到访游客与旅游地居民之间的“凝视”与“被凝视”的关系隐含着一种实际的不平等。旅游者的摄影行为以及他们对目的地的视觉表征驯服和规定了凝视的对象,其中包含着权力知识的关系。第二,支配性。在厄里看来,视觉支配或组织了体验的范围,凝视是旅游体验的中心。第三,符号性。厄里认为,旅游就是一个收集照片、收集符号的过程,旅游凝视就是某特定景点意义符号的生产与消费,旅游摄影本质就是旅游凝视的固化。

二、用旅游凝视视角来分析乡村文化弱化原因

(1)乡村旅游中文化交互关系分析。根据“旅游凝视”理论,我们可以推论乡村旅游过程中也存在着“凝视者”与“被凝视者”两类群体。“凝视者”就是是乡村旅游主体,“被凝视者”就是乡村的居民。1、乡村旅游群体的文化动机分析。一般的认为,现代社会的旅游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文化活动。旅游群体在从事某项旅游活动时,最重要的事进行一种精神消费,而这种精神消费实质上可以归类于文化活动。2、乡村旅游中旅游群体与当地村民交互关系分析。依据厄里的”旅游凝视”的基本观点,在乡村旅游活动中,当地文化与外来文化不断交汇、冲撞,并且在差异中追求某种一致。乡村旅游者与当地村民间的关系交互可以从三个阶段来看待:第一阶段:“凝视者”与“被凝视者”两者文化平等交流阶段。该阶段是乡村旅游的起步阶段,少数城市旅游者为了逃避城市文化的喧嚣而到乡间寻找城市没有的静谧。在这一阶段,属于平等阶段,在这一阶段,旅游群体和乡村村民都相互怀着良好愿望和平等意识。因此不存在厄里“旅游凝视”意义上的“凝视者”与“被凝视者”。第二阶段:属于互动的初步阶段。在这一阶段,“被凝视者”主动接受“凝视者”阶段。乡村文化向城市文化倾斜。大规模的乡村旅游群体涌入乡村旅游目的地后,村民逐步体会和意识到他们的日常生活正是乡村旅游群体所追求的生活方式或需要体验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为了经济利益,乡村村民主动接受乡村旅游者带来的文化,在一定条件下,一些村民开始迎合相关的旅游群体,甚至还创造一种虚假现实来迷惑旅游者。第三阶段:属于凝视加深阶段。“被凝视者”趋同于“凝视者”阶段。大量乡村旅游者反复多次涌入乡村旅游地后,城市人优越的物质财富和他们携带的文化不断的冲击着乡村村民。但是,文化素质低决定了村民并不能深刻理解市场和城市文化的精髓,同时,他们也缺乏必要的条件去践行这种文化。

(2)乡村文化弱化原因分析。参照厄里的旅游凝视的基本观点,乡村旅游者在整个乡村旅游过程中,会开展各种农家活动,这个过程,两者不断互动,但整个过程中,必须要看到乡村旅游者的心态以及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背景,因此可以将这个活动实际看成是”凝视者”对”被凝视者”的侵入行为。扮演“凝视者”的乡村旅游者作为城市文化的活动载体和扮演“被凝视者”的村民作为“乡村文化”的载体,两者之间的互动,推动着乡村旅游文化向前发展。在这场文化交互过程中,表面上看,城市群体带着一种休假的心态来追求乡土气息,但不能忽视,他们背后所承载的物质的经济实力和城市文化特有的理性和繁荣,是属于主导的一方,必然深深的影响着相对弱势的乡村文化。乡村文化的活动载体――村民,在强势文化的冲击下迷失在自我文化和它文化间,逐渐走向庸俗化。对经济的渴望使得村民在保持自我文化中不经意的却把文化当做商品来贩卖,使得乡村旅游充满了商业气息。从接待游客的中享受到一些经济实惠后,村民试图通过已换得的经济利益效仿多次反复影响他们的城市居民,甚至在建筑物上也开始模仿城市建筑,以楼房来代替他们原有的乡村农舍,逐步走向城市化。而走向“庸俗化”、“商业化”、“城市化”的乡村却再也满足不了原本希望到乡村寻找乡间野趣的乡村旅游者的旅游诉求。

三、乡村文化保护策略乡村文化是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农耕文化与乡土文化范文3

1.1植物配置不适合广场气候

凤凰山海拔近80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针、阔叶与落叶混交植物,山上树种有马尾松、柏树、栎树等,以柏树为主,一年四季常青,荆棘杂草共生.而广场栽种了800余棵香樟、皂角、银杏、水杉等高大乔木,红槿木等灌木4000㎡,草坪、麦冬14000㎡.由于巴人文化广场位于凤凰山,四周没有高大的建筑群遮风挡雨,终年处于风口上,广场植物栽了一批又一批,成活率却较低,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1.2土壤不适应植物生长忽视乡土植物的应用

土壤里腐殖质越多,土壤就越肥沃.而巴人文化广场在原页岩砖瓦厂的旧址上修建,烧砖将大量比较疏松的表层土、下层土取走,只剩下缺少养料的岩石层土,非常贫瘠,同时,属山地森林酸性黄棕壤,四川俗称石谷子,粘土少,石子多,植物难以生长.广场植物景观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凤凰山地貌特征,忽视广场绿化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对广场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设计者缺乏对植物生态习性的了解,忽视凤凰山乡土植物的开发和利用,异地移植银杏、水杉等再生树,导致许多银杏、水杉树在广场绿地中生长不良,极大地影响了广场绿地的综合效果,造成了绿化成本的成倍增长.

1.3植物景观设计与周围自然景观不协调

巴人文化广场的一边背靠以柏树为主且四季郁郁葱葱的凤凰山,其余三边则是村民种的菜地及梯田,具有浓郁的乡野气息.而广场虽有成排的桂花树、成丛的银杏树、低矮的植物,以及现代草坪和麦冬等,将植物景观设计简单地理解为栽树栽花种草,华而不实,植物景观设计显得很生硬,与周围自然植物景观格格不入.

2巴人文化广场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为进一步提升设计质量,确保设计效果,结合巴人文化广场植物景观设计存在的弊端,我们认为,其植物景观设计应遵循以下一些一般性原则.

2.1经济适用美观原则

根据经济学的投入和产出原理,将广场的投入与植物景观设计的美学价值、实用价值和利益价值进行统筹规划,既要尽可能节约经济成本,避免奢侈浪费,降低资金投入,使植物景观设计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又要合理配置各类植物,加强后期的管理与维护,使植物景观设计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时,借各种植物独有的形状、韵律、色彩和香味,或者表现人的意志和品格,或者表现人的审美情趣,使人触景生情,赋予植物拟人化的品格.

2.2因地制宜以乡土树种为主原则

乡土植物是在本土长期生存并保留下来的植物,对周围环境有了高度的适应性.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时,应从广场自然环境出发,充分利用周围自然景观要素和广场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植被,因地制宜地选择乡土植物,宜树则树,宜菜则菜,宜花则花,宜草则草,使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如松树、菜地、梯田元素等,充分反映出广场特色.

2.3利用植物本身的文化属性延续和提升巴文化原则

在巴人文化广场的植物景观设计中表现、延续和提升巴文化.在详细考察凤凰山植物特色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植物的文化美以及象征作用,充分利用植物的人格化特点,将巴民俗风情、巴文化内涵有机融入于广场植物景观设计中,同时,充分利用凤凰山上本土植物的文化属性和四季变化的色彩,使广场的植物景观具有达州特有的地域特色和巴文化特征.

2.4生态节能又师法自然原则

在植物景观设计中,根据巴人文化广场景观设计规划,对巴人文化广场的植物景观特征进行综合研判.广场植物景观设计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植物配置时,应尽可能地合理利用植物,避免植物的浪费,还应重复利用现有植物,使植物循环再生,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应尽可能多地使用适合广场土壤和气候的植物.同时,应遵循广场自然群落的发展规律,既保持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又科学地处理好自然群落内各种植物之间的共生关系、寄生关系、附生关系等,有利于提高群落的生态和景观效益.

3巴人文化广场植物景观设计的路径选择

植物景观不仅包括各种植物的选取,还包括各种植物的配置.巴人文化广场植物景观的设计表达,既要符合一般植物景观设计原则,而且还要考虑其本土性要求.

3.1植物景观设计与巴文化主题有机结合

巴文化是巴人文化广场植物景观设计的灵魂.古代巴人以白虎为图腾,以洞穴为家园,不仅创造了灿烂的巴文化,更练就出宛如山脊般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这就是勇猛刚毅的性格、坚韧不拔的意志、豪迈豁达的心态,千年跋涉,百代传承,生生不息,既是达州巴文化内涵的根基,又是达州巴文化的灵魂和巴文化精神所在,更是达州巴文化的风韵和魅力所在.要从达州巴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渊源入手,与周边自然环境和条件有机结合,突出巴文化脉络的神韵,打造巴文化主题.植物景观又是巴文化的载体.所以,景观植物在景观设计中,不仅仅是简单的花草、林木,而是生态、文化和艺术的结合体.乡土植物是能够反映地域特征的文化要素之一,如达州市的乡土树种松树柏树,是最能体现巴文化特色的植物,同时还是四季长青又长寿的乡土树种,永远代表崇高、坚韧不拔的精神,是对巴文化性格与精神风貌的概括提炼.又比如形态优美的斑竹、水竹,体现了富有气节、挺拔凌云、坚贞不屈的巴文化品质.将这些饱含巴文化内涵的植物品种通过科学和艺术有机结合的表现技法,大力发挥这些植物的生长特性,以及这些植物的形、色彩和线条等,用美学特征去设计创作植物景观,与广场上貔貅、汉阙和青铜虎钮这些具有鲜明巴文化特征的景观小品高度融合,共同体现巴文化主题.

3.2植物景观设计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

生态原理是景观设计学(1andscapearchitec-ture)的核心.巴人文化广场植物景观设计应遵循生态学和美学理论,以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为特色,以人为本、以乡土自然为本、以乡土植物为本,以完整的生态链作为设计考虑的终极内容,充分尊重广场休闲、娱乐的功能需求和人与自然的融合,注重植物的生态特征.生长于每一气候带的生物群落具有适应于本土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它不仅体现在生物群落的种类组成,而且体现在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还体现在群落植物种类的生理习性上.所以,应充分综合考虑广场处于海拔800米山脊的气候和土壤因素,植物景观设计尽量保持原有环境的自然状态,以乡土松树为主,再灵动地配置春夏绿色秋冬金黄色的山野茅草,是广场最合适的植物景观设计方案.随着四季的变换,茅草由青色变为棕色,与山道粗犷的线条相配合,同时精心设计种植茅草的场地,一定会呈现出植物景观中山地野草那巧夺天工的形式美,将构成强烈的视觉效果,似乎诉说着一个民族的生活情感、态度以及人生理想.因此,广场植物对于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既能够扩大城市的绿化面积,也可以通过创造一些自然的景观,让人们充分感受自然气息,同时还能够使广场与周围的小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的有机整体.与此同时,应对高达几十米的光秃秃的似刀切一般光滑陡峭的断崖进行治理,或将其崖面打造成适合攀岩运动的项目,或将其平整种上爬山虎植物,使其与周边生态环境协调统一.

3.3植物景观设计与乡土植物有机结合

乡土植物既能适应本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又能达到适地适树的要求,还代表了一定的植被文化和地域风情,对于环境的要求较之于奇花异草来说不仅有更强的适应能力,而且后期的管理成本较低,更能彰显地方特色,具有一定的人文魅力.巴人文化广场位于凤凰山的南边,凤凰山成片的松树柏树使之一年四季郁郁葱葱,所以广场植物配置首选应该是松树柏树,易于生长.同时,凤凰山有漫山遍野自然生长的毛茅,春夏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绿色,秋冬呈现出大片的金黄色,生命力非常旺盛,是凤凰山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就像俞孔坚提出的“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可以作为广场有意味的植物景观元素,通过加工和再设计,以新形式、新意蕴和新的时代气息,使之形成十年景观、百年风景、千年风土,给生活在达州的人带来亲切感,表达对足下文化、野草之美的珍惜之情,从而创造出极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巴人文化广场植物景观.

3.4植物景观设计与农耕文化有机结合

农耕文化是人们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以为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巴人文化广场除一边背山外,其余三边是梯田和菜地,因此,在植物的选择上,必须与周边的农耕文化紧密结合,才能使之与周边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并给市民提供农耕文化的参与和体验,提供贴近自然和内心需求的景观.如设置菜地、荷田、稻田等,这些景观建设和管理成本低、技术要求也低,不仅有利于农耕文化的进一步形成和丰富,而且有利于提高绿化水平,有利于市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形成.通过将具有巴文化特色的农耕菜地、青青荷田、水稻田艺术地植入广场中,进而采用现代景观设计表现手法,使巴人文化广场既具有满足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的功能,又具有体现参与现代农村生产劳动等功能.耕种传统在这里被赋予全新的内容,农耕文化可以得到活生生的展现;可以唤醒都市人对儿时田野生活的记忆,并获得休闲娱乐和亲历生产劳动的体验,使人们也多了一份享受大自然馈赠的乐趣.

4结语

农耕文化与乡土文化范文4

【关键词】高职学生;社会实践;乡村文化振兴

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和“魂”,它不但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柱,而且为乡村振兴始终沿着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定位导航。没有乡村的文化振兴,难以实现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作为与地方经济发展最紧密联系的高职院校具有服务乡村振兴的优势,高职院校每年暑假都要组织数量庞大的学生开展“三下乡”志愿者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其中送文化下乡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重要内容之一,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发动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积极探索繁荣乡村文化的各种途径,助推乡村文化振兴。

一、乡村文化振兴的内涵

关于乡村文化振兴,学术界对此进行多方面的探讨,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如范建华、秦会朵从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提出乡村文化振兴是在继承原有优秀乡土文化基础上,与当今社会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有机融合,形成为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作出贡献的具有中国特色乡土的文化。李军明、向轼认为乡村文化振兴是对原有乡村文化进行重新整合构建成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新型乡村文化。孙喜红、贾乐耀、陆卫明从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角度出发提出乡村文化振兴是满足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需要和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现实需求。沙垚、王昊从主体、空间、时间、实践的四维框架出发认为乡村文化振兴是以农民为主体的文化、能够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的文化、能重新钩连历史和当代的文化、也能超越职业化的文化实践。从上述所列的内涵可以看出,学术界对于乡村文化振兴内涵的表述虽然不同,但是他们所表述的都体现了共性的东西对原有文化的重新构建。综上观点,笔者认为乡村文化振兴是对原有传统乡土文化的重新构建,在重构的过程中通过剔除其不合时宜的传统乡土文化因子,顺应时展潮流,融合现代优秀文化因子,从而把乡村文化打造成具有独特韵味的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优秀乡土文化,从而使传统的乡土文化得以振兴。

二、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意义

(一)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价值引领。乡村振兴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组织、生态五方面统一协调发展的全面振兴,其中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在乡村振兴中起价值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形成乡村文化产业拉动乡村产业振兴。我国在几千年的农业耕作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各有特色的乡土文化,这种经过长期改造、传承和发展积淀而成的文化资源形成乡村文化产业,以此拉动乡村产业振兴。二是通过挖掘乡土文化中蕴含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生态理念,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优化乡村生态环境促进乡村生态振兴。三是通过挖掘传统乡村社会中长期形成的治理智慧,如乡规民约、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淳朴民风等促进乡村组织振兴。四是通过挖掘古代商人长期在外闯荡过程中形成的“注重诚信”、“敢于打拼”、“勤俭致富”等的优良品质激发农民创业活力促进社会振兴。(二)乡村文化振兴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总书记强调:“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1]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几千年漫长的农耕社会所积淀的农耕文化基础上孕育出来的,传统的农耕文化是整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和源泉,是中华文明流传至今生生不息的灵魂,传统的农耕文明在凝聚乡村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代表传统文化传承的农耕文明不断受城市文化的冲击,广大乡村地区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生活不复存在,淳朴、敦厚的民风逐渐衰落,这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但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而且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在乡村的逐渐流失。因此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三)乡村文化振兴是满足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内在要求。总书记强调指出:“人类社会与动物界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精神需求的,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农民对物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期盼有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但从总体上看,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步伐滞后,跟不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难以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改变落后的农村文化面貌,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期盼和需求。

三、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途径

(一)助推乡村思想道德建设,提升乡村文明水平。思想道德建设在乡村文化振兴进程中起着引领和指导作用。因此,乡村文化振兴首先要大力推进村民思想道德建设,切实提高广大村民和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高职学生可以利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借助于高职院校思想道德教育优势,积极参加到乡村思想道德的建设中去。一方面,高职学生可以通过挂职锻炼等方式与深入各乡镇党支部,并与之结对共建,还可邀请本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他们作新时代党的最新方针政策的专题报告,提高村民特别是党员干部的政治站位和政治理论素养。另一方面,高职学生通过参与举办一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帮助广大乡村群众树立正解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明辨是非,在传承优秀地方文化的基础上去其陈观陋习,全面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跟时代步伐,真正做到“听党话,跟党走”。(二)助推拓展乡村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乡村基层文化机构的建设与发展,这给乡村文化带来了新的活力,为乡村文化建设开启新征程,但还存在着文化资源缺乏、文化内容单一、文化建设可持续性不强的问题。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的加入,可以拓展乡村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一是高职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文化资源,给予乡村文化建设的直接的帮助。二是高职学生通过开展以乡村文化振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深入农村并协同乡村文化人员共同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乡村文化内涵,增厚地方文化底蕴,增强地方文化自信。三是高职学生可以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帮助乡村建立电子图书馆,集合网上文化资源,这不但实现高职院校与乡村基层文化机构可共享图书资源,而且还能引领村民健康学习,拓展网络文化资源。四是高职学生利用自身社会活动面广和活动能力强的优势,向社会各界宣讲乡村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向乡村文化机构捐赠、捐购其所需要的书刊资料,联系城市各类文化组织给乡村基层文化机构传经送宝,不断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活力。(三)助推开展乡村文化活动,提升乡村文化品位。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乡村文化活动进行,因此乡村文化活动是乡村文化发挥作用的主渠道、主阵地,对于提高乡村群众文化品位具有重要意义。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助力乡村文化活动具有天然优势。一是高职学生既可以为乡村文化活动出谋划策,也可以出人出力,协助乡村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具有朝气活力高职学生的参与不但为这些活动增光添彩,而且大大增强活动效果。二是高职学生发挥高职院校自身文化优势,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独立为村民举办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宣传活动。三是提升乡村文化活动品位,促进乡村文化活动繁荣发展,从“送文化下乡”到“种文化下乡”,发挥高职学生较高的文化活动能力,通过言传身教,帮助乡村党员干部和群众提升组织和参与乡村文化活动的能力。(四)助推创建乡村特色文化,培树乡村文化品牌。乡村特色文化,既是乡村文化品牌的源泉,也是乡村文化中的精华,更是乡村文化的生命力所在,挖掘和创建乡村特色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高职学生可以借助本校具有文化研究资料和自身人才的优势,在开展社会实践时,协同乡村文化干部和当地有较高文化修养的行家里手,从历史、地方、经济、人文、区位等方面入手,挖掘或策划乡村文化品牌,寻找可以打响乡村文化品牌的路径和内容。具体可以通过查阅当地乡村文化的历史文献资料,通过文献资料疏理并挖掘当地乡村文化的特色和亮点,着力打造乡村特色文化名片。也可以通过实地调研和走访相关人物,深入了解乡村特色文化传承,形成相应的调研报告,为创建乡村特色文化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加强宣传推广,实现乡村特色文化与文化旅游、文化产品相结合,打造响亮的乡村特色文化品牌。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前景广阔。为了进一步地发挥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还需要高校、地方政府与乡村的通力合作,进行无缝对接,资源共享,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N].人民日报,2018-9-23(1)

[2].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4

[3]宋小霞,王婷婷.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与“魂”[J].山东社会科学,2019,4:176~181

农耕文化与乡土文化范文5

【关键词】广东 农业公园 问题

广东拟建的农业公园涵盖园林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田园、胶园、果园、茶园、景观化的农耕文化、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体现现代农业的“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三生理念。农业公园并不包括以农村聚落,或农村特有民间文化、地方习俗、民俗风情等为主要观赏对象的村镇,也不包括以自然植被景观为主体的森林公园或名胜风景区。

一、关于农业公园的概念

农业公园,顾名思义,必须以农业生产为基础。据介绍,广东拟建的农业公园涵盖园林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田园、胶园、果园、茶园、景观化的农耕文化、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现代化的农业生产,体现现代农业的“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三生理念,同时也是体现现代农业产业融合、文化与民俗风情、和谐发展模式、浪漫主义色彩、简约生活理念、返璞归真追求的现代农业园林景观与休闲、度假、游憩、学习的规模化乡村旅游综合体。

二、广东农业公园建设现状

在广东省全面启动农业公园建设项目之前,省内一些地区已经有农业公园面世。比如佛山评审出包括陈村花卉世界在内的首批十大农业公园,据称这些公园具有“内涵多元丰富、产业特色鲜明、休闲功能突出、生态效益明显”的特点。对于农业公园这一新鲜事物,不少游客都提出了心中期许,有人认为公园选址最好在近郊,最好交通便捷,而有的市民则希望农业公园配套要和其他公园看齐。

三、当今游客的期望

1、车程不必太远。对于农业公园建设地址,一般来说不要离市区太远,这种主题公园一般占地面积较大,但是太远的话还不如到周边的乡村田野游玩。它与城市公园一样,普通市民是主要的客源,去农业公园游玩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因此交通也是人们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生活在城市的小朋友避免“五谷不分”的尴尬,农业公园正好可以一次过满足这些愿望,这类公园最好在近郊,如果在远郊,车程一个半小时以外的,那就放眼都是农业公园,不需要专门建了。

2、与普通公园区分开。农业公园不能发展成农家乐,休闲娱乐外,教育意义也很重要,农业公园应定位清晰,和其他类型的公园有明显的区别,划分不同的功能区,除了农作物种植、畜牧业养殖等,多设一些展示农业活动的展示区,突出农业主题,与森林公园、民俗公园区分开。

3、配套要跟上。农业公园一定占地广阔,景点间相隔很远,应该有专业的观光车或者其他交通方式供游客选择。可以考虑自驾车驶进公园,充分考虑便捷与影响交通秩序造成拥堵的关系。基于公园宽广的面积以及众多的游客数量并且可能出现人流拥挤或相对分散的情况,其他相应的配套设施也应该建设得更加完善来满足游客的需求。

四、广东农业公园建设注意的几个问题

1、加强组织协调。加快农业公园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建议成立广东农业公园建设领导组,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整合资源,密切配合,从资金、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

2、建立资金机制。在广东农业公园建设中要广开资金投入门路,加大投融资力度,实行多元化的投资渠道,要政府投入、企业投入、群众投入相结合,激发企业建设的积极性,解决农业公园建设面临的突出难题。

3、完善配套设施。广东农业公园是农业生产、农事活动、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新兴产业,涉及到吃、住、行、游、购、娱等多个行业,要搞好基础性配套工作,为农业旅游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要加快各景点绿化、卫生等配套设施建设,给游客创造方便、快捷、舒适的旅游条件。

4、开发旅游产品。产品是旅游业的基础,特色是旅游业的生命。结合观光旅游积极开发特色农副产品、民间小手工制品、民间风味小吃。起步阶段要把开发特色餐饮作为重点,要结合当地养殖业,通过开发现宰现做的鸡、甲鱼、新鲜河鱼,依托当地民风民俗,聘请能工巧匠制作销售有乡土气息的纪念品,如根雕、奇石、花木盆景、草竹编织、绿色农产品等,达到既可为旅游者提供参观制作全程技艺的景点,又可购买旅游纪念品,增加经济效益,形成资源共享互用。

5、加大宣传营销。宣传开发是打造旅游品牌的关键。要善于包装。要建立“政企联手、部门联合、上下联动”的宣传促销机制,综合利用多种渠道,根据发展情况举办节庆活动,大力宣传广东观光旅游农业,扩大广东观光农业的知名度。把广东农业公园建设列为重要工作目标。

6、注重突出广东特色。广东建设农业公园当前需要做的挖掘“三品一标”、农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农业电商平台、公园选址、美丽乡村提升、优质农产品挖掘、中国农业遗产申报等十项工作,并从农产品的开发销售、花卉苗木、特色养殖、农产品物流、养生养老、农业节庆、喜庆产业、自驾游、乡居民俗、乡村度假等十大产业方面重点开发。

农耕文化与乡土文化范文6

关键词:美术教育;美术课堂;民族文化;地方文化

美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门学科,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影响着人的精神世界,它能帮助学生提升整体素质。当今社会,美术教育中独特的能力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美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人的主w性发展,主体性发展的最终结果则是创新意识的培养。

以乡土艺术为起点

隆德县位于六盘山西麓,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受农耕文明哺育,隆德人耕读传家、民风淳朴、崇文尚教、文化底蕴深厚。书法、绘画、马社火、彩灯、彩车、泥塑、砖雕、刺绣、剪纸等民间民俗文化渊源流长,先后荣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殊荣。隆德县淳朴的人民一贯秉承“家有藏书值千金”“家有字画不算穷”的文化追求。因此,在这样一个文化资源雄厚的地方美术教育不仅仅要上好美术教材,更应该让学生了解、学习本地区的文化,助推教育改革。

当今有些教材不注重基础,脱离实际,高谈美术高深莫测、美术思想等,给美术课程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学生不能真正感受到美的存在,美的体验,就更谈不上去创造美、实现美的愿望。《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到:“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本土文化,从他们的周围环境开始,挖掘生活的美,乡土文化的美。”将乡土文化融合到美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走进世界多元文化的领域。比如,我们抓住过春节贴对联这种生活中最常见的教育资源,结合书法课开展了书法兴趣小组,学生们利用课外时间练习写毛笔字。学校开展了送春联、送“福”字活动,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学生的自尊心也得到认可和满足,起到了较好的成果。

因地制宜开发课程资源

美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而美术教学则是走进这个艺术门类的起步,只有认真分析学科特点,有效整合本土资源,因地而宜,方能事半功倍。剪纸作为我县的一大特色和亮点,我们充分发挥本地艺人的资源优势,邀请他们来学校授课,给学生讲解剪纸的基本方法。同时,在校园营造这种积极的剪纸艺术氛围,鼓励教师和学生浏览网络和请教村里的老人,加深对剪纸技巧的学习。学校也通过校园橱窗、专栏及广播宣传相关的知识,学校也举办剪纸小比赛活动,把师生的作品装饰在楼道或活动的地方让学生参观,让这种本土的艺术随时熏陶着我们的师生,使学生对剪纸由生到熟,由熟到爱。

扬长补短,挖掘资源

农村学校可能在硬件设施上没有城市学校的好,但是有一点,那就是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是城市学校永远都无法相比的。课程资源不单单是课本,除课本外还有许多资源可以利用,教师和学生就是一种课程资源。做鞋垫是农村妇女的长项,我们邀请妈妈们和奶奶们一起来到学校,和学生们一起开展亲子绣鞋垫活动,将绣好的鞋垫一部分保留学校,一部分送给敬老院的老人们,给他们送去温暖,也让学生思想上受到了洗涤,更让他们体会到了责任感。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农村学生出门见山河,抬头见树木。各式各样、千姿百态的树叶是贴画教学的好材料。春天有金黄的麦秆,秋天有柔软的稻秆,我们组织学生进行一堂手工课或拼贴课。现在农村商店和城市一样,糖果、香烟的种类繁多,装潢精美标致,图案新颖美观,色彩鲜艳夺目,内容丰富多彩,笔者组织学生对这些材料进行收集,然后在课堂中按自己所需拼、贴、剪、画等形式制作成各种图案。通过对废弃物的收集、再加工,让学生明白了废弃物并非一无是处,只要我们肯动脑去创新,废弃物在我们的手里同样可以变成别具一格的工艺品。这正应了一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乡土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家乡的文化具有独特的亲和力,美术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多方位的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学会欣赏,提高审美能力。徐特立也说过:乡土和学校周围的事物就是现实的、活生生的教科书。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校园内长满了各种植物。于是,我们经常开展一些写生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