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的思考与体验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土文化的思考与体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土文化的思考与体验

乡土文化的思考与体验范文1

【关键词】沈从文;上海租界;湘西世界;乡土文化;认同

从湘西走到北京再到上海,于沈从文来说,可谓是一次次文化探险,切身体认异域文化的差异性。而“恰恰是差异性构成了对话与理解的基础。”因为差异性的存在,沈从文的上海停留使他从生活到精神上发生了质的蜕变,对上海大都市的切身体认使他重新认真审视他自身,重新认识他成长的湘西文化。

一、上海租界与沈从文的租界体验

1928年初随新月迁居上海的沈从文,开始住在善钟里111号,是沪上的次高级住宅区,后来搬到萨坡赛路196号。沈从文在《楼居》中这样描写这里人生活条件的:狭窄的洋(阳)台、炎热如烙铁的高墙平坦的屋顶、高耸的烟囱早晚冒着烟;与之相望的是琉璃瓦、高耸入云的哥德式建筑……他说:“这样的生活是人的生活吗?但是我想想,他们那么蠢,我有责任来解放他们”。在这里,沈从文感觉的是茫然和无奈。如果说沈从文对上海抓住的是“无聊和浪费”,那么他对上海工厂工人认识应该做另一种阐释了,诚如斯宾格勒所说的“当有关生命的问题,必须籍理智来为之解决时,生命的本身就成了问题。”文明”时代的巨型城市则剥除了作为灵魂根底的风景泥土,城市成为了金钱与心智的满足;城市石砌的景貌,在光线的世界与市民的人性连成一体。象市民的本性一样,表现出全然的消极和冷酷,与风景泥土的质朴乡音背道而驰,相形之下,质朴野旷的乡村显得那么恬静和怡然,“乡下人”的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生物钟作息在此显得很奢侈了。正是在此对比性的差异性之下,沈从文开始体认“湘西世界”的意义。

二、上海租界与湘西世界

沈从文说:“他直到到达上海,在法租界住下来之后,对帝国主义这个庞大的势力才有了初步印象。”他看到中国的风俗习惯都已被外国人所取代,也亲眼看到那些富豪阶级在现代开明变革中,实质上没有一点质的变化。沈从文的内心是孤独而沉重的,对“大上海”可说是疏离的,但是个人的本性并不因经历而改变太多。沈从文试图构筑以湘西家乡百年前仙境般的幻像家园,通过对本真世界的构筑来消解上海现实的迷茫和恐惧,从而达到一种对战争、侵略隐性憎恨和反抗的话语。

沈从文《阿丽思中国游记》的动机或许很大程度上是源于1928年上海文坛围绕“革命文学”展开的激烈论战,但从另一个层面看,更是作家是对湘西世界的另一种殖民叙事方式。在沈从文的意念中,湘西世界是可以为他遮风挡雨的避难所,是他心灵栖息的港湾,给他真正意义上“家”的感觉。上海的“湘西”抒写成为沈从文租界体验的另一种情感寄托方式,诚如赵园所说:“沈从文创作中最基本的,最富积极意义的思想,则是他的‘湘西世界’中所寄寓的经由‘城市世界’与‘湘西世界’反复对照而显示的改造民族性格的思想。而观现代文明造成的“文化后果”的忧虑,则是属于不同于左翼文学的‘另一思路’的‘中国问题’。”那么,沈从文在上海租界是怎样呈现由‘城市世界’与‘湘西世界’反复对照显示出改造民族性格思想的呢?

三、上海租界的殖民叙事

沈从文在《阿丽思中国游记》第一卷的后序中说:“爱非我所爱,憎非我所憎;做不到糊里糊涂过;借以文字寻求另一种解脱的人生;走一条从幻想中达到人与美与爱的接触的路;能使我到这世界上有气力寂寞的活下来;从自己头脑中建筑一个世界,委托文字来保留,期待那另一时代心与心的沟通。”从善钟里搬到老式石库门房子,沈从文生活上体验到上海社会的奢靡、堕落与贫困;从精神上体会到孤独与悲怆。肖伟胜在《欧洲文学与文化》的导论中说:“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唯当亲密的东西,完全分离并保持分离之际,才有亲密性起作用。”换个角度说,沈从文以上海“租界文化”为参照对比,于湘西世界来说实际上是一种距离化,作家进行最远离本土民族文化的迂回航行,直至差异可达到的地方去探险,在租界文化与湘西世界的差异性中回溯到作家自己的思想,通过这种距离化效果使得亲密性显得重要和更加可贵。如果说沈从文的在上海的乡土创作是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对抗,事实上,也只有经历了租界体验之后乡土作家们才更能体验到“乡土”的厚重,那么也只有在上海沈从文才能更好地抒写乡土,应该说,乡土的厚重给沈从文最大限度的心灵皈依。

沈从文从凤凰到北京再到上海一直坚守着“乡下人”的自称,并且坚守“乡下人”的品格,带着几分土气在20、30年代的文坛占有了一席之地。置身于上海这么个“东方巴黎”的情境中,沈从文更能体会到“乡土性格”赋予他雄强的力量,乡土给予他一种有根的感觉。湘西这片神秘而野蛮的土地孕育和给予沈从文的是表面柔弱而内心强悍的民族性格。如果说北京的流浪给予他内心自卑和漂泊的感觉,那么上海无根的工业文明则使他找回了心灵的栖息地——乡土文明和儒家文明,很大程度上更能使他正视流浪和失落。

《阿丽思中国游记》是沈从文通过对中国丑恶生存状态的“展示”,实现殖民者“看”“他者”的叙事方式,藉以实现他租界体验和乡土文化的整合,凸显一种隐喻效果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认同。《大城市中的小事情》将青年徒工作为小说叙述的中心,很大程度上掺杂更深更远的个人情感和民族情感在里面,中国的青年在资本主义的“铁笼”里活得那样无奈与凄然。敏锐的洞察力使他透视到儒家文明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凸显了柔弱的一面,同时也感受到西方文明的劣根性,感觉到民族文化某些方面的坚韧性。湘西世界自然成为沈从文在租界冷峻思索后抒写的题材,以达到租界体验和乡土文化整合的状态,所以说,也只有在上海沈从文才能真正珍视湘西文化的魅力。沈从文北京的乡土创作寄托很大程度上的乡思,那么上海的乡土创作则不能归结为简单的“怀旧”,而恰恰是“人类经历过而且仍在经历的精神创伤的反映。”

沈从文在与湘西世界完全分离并保持分离之际,才真正体会到湘西社会给予他不仅仅是生命的依托,更重要的是给予心灵皈依的感觉,以至于他不在“上海大都市”的文明中失去自我。上海租界的现代生活模式及其衍生的观念给予沈从文一种“距离化”的文化探险,借着湘西世界的“殖民化”抒写进行不悖人性的生命故事的叙述。沈从文在上海租界多种异质的文化交汇、冲突、碰撞中磨砺出思想的火花,在曲成万物的迂回中找回了心中的自我,在对外来文化异质素的寻求中找到了本真思想的依托,在殖民语境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土文化认同。

【参考文献】

[1]肖伟胜编著.欧洲文学与文化·导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06,第6页。

[2][日]李建辉著,甘慧杰译.魔都上海——日本知识人的近代体验[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03,第3页

乡土文化的思考与体验范文2

主体教育理论认为,主体性是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社会性的统称,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核心的主体教育,旨在提高人的整体素质,而主体参与则是以学生主体性发展为主,提高主体对象整体素质的一种方式。教学中有一个原则: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的作用是双重的,他们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的主体。

中学历史教育的发展、教学实效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调动。如何提高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使学生积极参与历史学习,增强教育教学效果,是当前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应该通过有效的方式提高教学实效,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自身的价值,使师生共同成长。下面谈谈我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开展乡土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教学研究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2011年,我校组织组织了以“开展乡土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为主题的教学研究,让学生在乡土历史教学过程中、在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开展合作、探究。为此,在乡土历史教学的探究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组建了合作学习探究团队,推动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乡土历史,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外来人口越来越多,有许多外来工子女在社区里成长。笔者所在的学校位于珠三角的腹地——佛山,是一所城郊公办初中,非户籍学生,即外来工子女人数占50%以上。我了解到部分非户籍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缺失,主体参与意识不高,这是造成他们学习主动性低下的原因之一。外来工大多从农村进入城市,或多或少保留着原有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生态,同时本地人对外地人的接纳度不高。外来工及其子女融入本地社区一直是个难题,因此,开展乡土历史教学研究,助力非户籍学生融入本地社区,也是开展乡土历史教学研究的重要原因。

乡土历史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家乡教育,包括风土人情、人文风俗、乡土历史等内容。乡土历史教学是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能够培养学生爱家爱国的情感。乡土历史资源丰厚和实践方便的优势,决定了它在历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是中学历史教育中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佛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著名的历史遗迹、遗址、纪念馆、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蕴涵丰富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合理开发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对学生学习历史和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能起到促进作用。

开展乡土历史教学研究的做法有以下四点:

一、为学生主体参与学习、探究乡土历史提供宽松的环境

乡土历史存在于学生身边,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容易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历史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区,探访本地、本社区的历史,在学与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学生感悟历史。在学校,我充分利用学习兴趣小组,给学生举办专题讲座,丰富学生的乡土文化知识;利用学校的文化长廊和板报,让学生发表自己对乡土文化的观点和见解,为学生主体参与学习、探究乡土历史提供展示的舞台。

二、开放性问题教学与活动教学方式相结合,给学生主体参与提供途径

教师在教学中教给学生质疑的思维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和辨证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联系乡土历史,分析和解决问题。设计问题的形式和解决过程要合理,并且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问题进行学习探究,使学生能够操作。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并予以适当的评价和鼓励,以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教学,我校开展了“传统文化体验:广绣的魅力”乡土历史活动教学,邀请广绣的师傅亲自给学生上课,讲解广绣针法的变化发展,演示广绣的精湛技艺;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一针一线地动手,亲自体验广绣的魅力,使乡土历史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上。通过长期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质疑解疑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习的主体参与意识得到发展。

三、使乡土历史教学的内容贴近学生,是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形成的重要一环

重视学生的体验和感受,重视身边的乡土历史,是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重要一环。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身的生存环境,包括成长中的困惑和思考、学习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体验和反思。在乡土历史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本社区历史人文景观中所蕴藏的民间传说和民风习俗”这个教学专题,让学生自主构建乡土历史学习内容,了解本社区的过去和现在,了解民间传说和民风习俗的演变,让学生群体自助,让本地户籍与非户籍学生合理搭配,组成学习互助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乡土历史内容。学生通过社区走访、现场考察、访问老人等方式,亲身体验民风民俗,亲身参与乡土历史学习探究。例如:组织学生参与“八月十五·中秋花灯制作”和观看中秋夜舞火龙的民俗活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制作了多个花灯,每一个花灯都凝聚了他们的心意,既是对传统的民风民俗的传承,也是学生自主意识、创新思维的体现,个别制作精美的花灯还获得了社区居民的称赞。通过学生主体参与,促使学生对本地、本社区产生认同感,非户籍学生可以从这些活动中感受到温暖,获得帮助和爱,并形成归属感。社区归属感是学生在思想上、感情上和心理上对自己生活的社区的认同和投入,愿意承担作为社区一员的各项责任和义务,乐于参与社区活动。有了归属感,就容易对自己、对学校、对社区形成责任感,从而促进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形成。

四、利用乡土人文熏陶学生,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巩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学史可以使人明智,可以使人进步,乡土历史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让学生亲历其境,学习和探究乡土历史,置身于历史之中,与本乡本土的历史亲密接触,产生情感体验,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之功效。乡土历史学习探究主要包括:本地名人故居的维护与开发、历史人文景观中蕴藏的民间传说和民风习俗、本地民居街坊的演变、传统工艺的发展状况等,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地开展合作、探究。学生通过设计课题、查找资料、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获得了对乡土历史的亲身感受,了解了历史研究的一般流程和方法。以乡土历史为内容的合作学习过程,还增强了学生保护本地文物的意识、利用和开发本地历史资源的意识。我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读本中,就收录了多篇学生关于乡土历史的文章。文章记录了很多本地的民风民俗,记录了本地历史人文景观中蕴藏的民间传说,也记录了学生进行乡土历史学习的收获。这些活动让学生关注生活的体验,回归社会,使非户籍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新的居住地,让学生把课堂目标和乡土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提升了自身的人文素养,热爱自己生活的地方,爱社区、爱家乡,进一步培养了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如今,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融洽了,学生越来越爱这片土地了。

在乡土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是:一,对于乡土历史资源的挖掘要注意其真实性和思想性;二,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主体参与相结合;三,乡土历史教学问题设计的形式和解决过程要合理,并且让学生能够参与;四,教师的教学研究要根据社区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要形成教育合力。

乡土文化的思考与体验范文3

[关键词] 校外教育空间 乡土教育 资源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家政府高度重视并致力于社会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在出台的《中发[2004]8号》和《中办发[2006]4号》、《中青发[2005]28号》,以及浙江省配套出台的《浙江省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场所建设与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开展农村中心镇未成年人校外日常活动场所建设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都强调指出要加快县级和农村乡镇、城市街道的青少年活动中心等青少年学生校外日常活动阵地的建设。但是,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整个县级校外教育的现状是:由政府举办的青少年校外教育阵地往往只有县级青少年活动中心一家,而且在中心城区,很多家住偏远的青少年学生因交通不便,很少有机会去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活动。

位于浙北山区的安吉县拥有丰富的乡土教育资源,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历史悠久,民风淳朴,人杰地灵,有着“竹乡”的美誉。连绵不绝的竹海,漫山遍野的树林,清澈的溪流,古朴的民居,村在林中,林在村中,使安吉县已成为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安吉的优势是山水,潜力也是山水,生态环境是安吉最大的也是最可宝贵的资源。安吉根据县情,于2008年开始实施“村村优美、家家创业、人人幸福、处处和谐”为目标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经过近两年的探索与实践,闯出一条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城乡和谐发展的道路,创造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安吉模式,”专家评价:安吉已经成为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鲜活样板。安吉农村由此发生了四大变化:农业变强了,农民变富了,农村变美了,城乡更和谐了。

安吉美丽乡村建设中所挖掘出的“一村一品”,以及安吉人兼容并蓄,敢为人先,虚心有节,挺拔向上的竹精神等为我们校外教育提供了许多可供开发与利用的教育资源,如安吉竹乐已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民间舞蹈竹叶龙已走出国门、赴法国演出等,来自于大众,以能激发青少年爱家乡、爱祖国等情感、情绪为最大特色,具有多功能的审美、认识价值,能让青少年产生丰富的构想。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民俗文化为我们校外艺术教育提供了更多的教学途径与方法,以新颖的方式在艺术熏陶中给青少年以真的启迪,美的享受。挖掘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这一乡土教育资源,我们可进一步拓展校外教育的空间,构建校外教育新品牌。

一、挖掘乡土教育地方特色资源,拓展校外教育活动空间

1.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寻找我心中的最美”系列活动,通过寻找身边最美的人,最美的事,开展“我心中的最美”评选活动,以艺术创作、文学写作、书画摄影等各种艺术形式来讴歌家乡的美丽,挖掘家乡美的资源。

2.开展“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我爱家乡”青少年摄影大赛,通过孩子充满童真的双眸去发现家乡的美丽,达到即景生情、遐想万千的境地,激发青少年热爱家乡、热爱学习、热爱农村的激情。

3.开展“村村优美、家家创业、人人幸福、处处和谐”为主题的墙体画展,以“我的乡村我来建,我的青春我来秀”为主题的才艺大比拼活动。以艺术美来渲染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浓厚气氛。

二、挖掘乡土教育资源的自然、人文环境,拓展校外教育基地空间

突破校外艺术教育仅局限于青少年活动中心内部的技能培训和城市的演出活动,在农村或社团建立青少年艺术基地或青少年艺术社团,将这些基地、社团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与民间艺术(如竹乐文化、昌硕文化、孝子文化、畲族文化等)结合起来,拓展青少年活动中心艺术教育新的领域。

三、挖掘乡土教育资源新载体,探索校外教育教学新方法

1.参观访问。根据美丽乡村建设中的特色环境,选取地点或景点进行参观探究,一方面可以使青少年增强感受,了解安吉的历史与发展精神,了解安吉的竹文化、生态文化;另一方面可以积累更多的素材,为以后的艺术创作想象奠定基础。

2.实践体验。鼓励青少年亲身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体验,通过竹编、竹根雕等艺术体验,通过为美丽乡村建设宣传演出等实践活动,了解安吉美丽乡村的本土特色与文化背景,感受艺术与生活的联系,让青少年在实践、体验、探索、感悟中升华自己的人格品德。

3.专题构想。以“农业变强了,农民变富了,农村变美了,城乡更和谐了”等为主题,以优美的生态环境、丰富的乡土特色、古朴的民风民俗等为内容,提炼出创作素材创编舞蹈,创作书画,得到发自青少年内心的共鸣。

四、挖掘乡土教育资源特色品牌,拓展竹乡特色校教育的品牌空间

1.打造美丽乡村艺术作品。借鉴安吉竹乐、舞蹈《竹叶龙》等民间品牌艺术,创编舞蹈《竹林宝宝》、《笋芽儿》等竹系列的舞蹈、音乐。

2.打造美丽乡村艺术社团。在红舞鞋艺术团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笋芽儿合唱团、笋芽儿记者团、笋芽儿书画社等笋芽儿艺术团的建设和扩展。

3.开展美丽乡村主题活动。美丽乡村的山水田园、衣食住行、文化气息、民风民俗,其认识和描绘,在我们的艺术学习和创作中也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发展。通过开展美丽乡村主题活动,来唱响安吉的发展远景,美好的蓝图在青少年的脑海中一一展现。通过开展具有乡土特色的主题活动,激励他们爱国爱家、奋发图强、投入到安吉的美丽乡村建设中去,亲手描绘他们美好的明天。

五、挖掘乡土教育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方式

1.课题研究拖带式。这种方式要求通过对社会生活实际、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订研究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开展自主探究活动。这种方式的活动可以成为系列,其核心思想是培养青少年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利用探究对象所形成的资源,拖带参与体验、社区服务、实践行动、劳动制作、才艺竞赛、交流合作等活动,使资源“活跃”起来,成为有机的组成。

2.活动切入式。主题的展开往往可以以活动的形式组织,在一种活动形式下,可以含盖很多其他内容。比如,地图绘制活动,在一定的区域内,活动者可以自行选择绘制内容,这样,可以选择的内容就非常多,环境的、人文的、道路交通的、生物的等等不一而足,我们常见的摄影、绘画、形象设计、主题活动设计(比如休闲、交通法规、文明礼仪等)、野外考察等都属于这一方式。

乡土文化的思考与体验范文4

引言

“歌舞之乡”左权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下,形成了众多独具特色的乡土传统,如庙会、社火、游街、民歌小调、小花戏等。其中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游街传统,是一种集节日庆典、民间信仰、地方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节日乡土传统,在当地的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广为流传,是指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左权县各城镇联合举办的文艺展示活动,包括民歌、小花戏、锣鼓表演、划旱船、戏龙等形式,因为以上各种活动集中在县城各大街道上进行表演,所以叫做游街、游行。左权的元宵节游街传统由来已久,作为一种乡土传统和地域文化,将游街这种文化形式加入到旅游景点中,成为一种旅游文化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和文化影响力。

一、左权县元宵节游街传统概述

左权县的元宵节游街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城市社区的游街,由左权县政府和文化馆主办的、县城内及县城周围的社区、团体参与的大型游行演示活动,有时也包括各乡镇推送的优秀节目。另一种是农村社区的游街,包括乡政府举办的本行政区域内的联合游街和由两个以上农村合作进行的小规模游街。无论是地域还是规模的不同,都是地域文化传统的最真实体现。

城市社区的游行活动,一般会在正月十五开始举行,先会在年后开始遴选参加游街的团体,而且政府的相关规定明确提出,禁止使用已经录制好的音像资料,一律采取现场展示的形式,以保证节目的传统性。在正月十五天,在街上会有由通过审核的团体进行节目展示,部分优秀节目会在地方台滚动播出。当晚整个城区内的各个街道和社区单位都会安排有社火,又叫做“串火盘”活动。到了正月十六,则主要是到各社区、商铺、企业单位等进行展示,他们到的社区、商铺或单位,预示着来年的红火和美满,因此很受人们的欢迎。下午则是在公众场所的舞台上进行的大型演出活动,当天晚上依然会有社火活动。到了正月十七则是元宵节游街的集中展示,一般会在广场及其所在街道进行,表演的形式多数为左权民歌小调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小花戏,以方阵的形式依次展出。

农村地区的游街活动更具有民间信仰的色彩。一般由村委会组织,在正月十五当天,一般先会在本村村庙进行表演,真正的游街是在当天晚上,同样是以社火为中心,以家户为主体,邻里之间或是一个大家庭进行组织,串演完毕之后,接下来就是在主街道进行的游街表演,游街结束后会在每个村落的戏台集中表演传统的民歌小花戏。到了正月十六,表演团队会在每家每户进行展演,当天下午,则会进行村与村之间的互动游行,当地人称之为“变社火”,一般在两个村落之间进行。这样的游行和互动,不仅是简单的文艺展示,更是不同的行政村落的文化交流,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交流以及优秀传统的“走出去”发展。

二、左权游街传统中蕴含的旅游文化价值

悠久的历史为游街这一乡土传统打上了深深的文化内涵。左权县的游街传统起源于辽州社火中的文社火,最初由两个小男孩儿扮演成故事角色,在乐队的伴奏下唱一些祈祷词,到庙中祭祀神灵,游街串巷后回到社火集中地,说唱简单的秧歌戏文。后来,在说唱的基础上加上了舞蹈动作,并加入了扇子的舞动,在唱腔上也开始加入具有本地特色的民歌小调,渐渐的把歌、舞、戏结合起来,并逐渐增加了更多游街的形式和内容。随着社火艺术的发展,出现了独具特色的左权小花戏艺术。

2006年5月20日,左权的开花调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自此左权县独特的艺术形式得到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推崇,民歌和小花戏这两种艺术形式也在传统的元宵节游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同时也得到了本地人们的大力支持和推崇。

左权县地区目前的旅游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第一种是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包括八路军前方总部旧址、左权将军烈士陵园、左权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左权将军殉难处等,第二种是风景旅游区,如最著名的龙泉国家森林公园,第三种是原生态园区,如莲花岩生态庄园、皂角生态园区等。以上几种代表性的旅游景点,虽然在历史背景、自然风景等方面有吸引游客的地方,但是没有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就拿莲花岩生态庄园为例,整个景区以生态旅游体验为核心,主要为游客提供独特的崖居生活体验,但是景区所呈现出的崖居景观,很难使游客产生消费的动机,究其原因就是缺少地方文化和乡土传统。

形式多样且具有强大文化认同的元宵节游街的乡土传统,对于左权县的旅游发展来说将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一方面,在缺少地域文化和旅游文化吸引力的景区,乡土传统的加入将会为景区增加浓浓的地方特色,使之不仅仅是纯粹的自然景观,而且更具人文因素,为景区增加活力。另一方面,在旅游景区中的乡土文化,可以通过游客的认知增加知名度,更有利于革命老区地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这对于地域的乡土传统延续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左权县节日乡土传统的旅游文化转化

前面所阐释的元宵节的节日乡土传统,其种类多样的展示形式以及强大的地域文化吸引力,可以为类似的只具观赏性的景区带来更大的发展,如游行中的小花戏、民歌小调、社火表演、串火盘互动、划旱船等形式,可以引入到旅游景区中,即作为地域传统文化的展示,也可以称为景区的旅游文化,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乡土文化的思考与体验范文5

关键词:乡土文化;提高;人文素养

乡土文化是家乡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我校依托乡土文化,拓展、整合、开发、利用,一系列意蕴深厚的乡土文化课程,传递着家乡人民特有的思想与情趣,让校园弥漫乡土的芬芳,让课堂充满地域文化的魅力,丰富了学生的人文底蕴,提升了人文素养,美化了心灵。

一、语文教材与乡土文化紧密结合,让课堂充满家乡文化的魅力

1.拓展语文教材,让学生亲近家乡,热爱家乡

教学语文教材安排的相关主题如特产及家乡的名胜古迹、风景等内容后,我分别让学生搜集整理关于酒泉的历史、特产、旅游风景名胜。由于酒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这里的农业、旅游业特色鲜明。瓜果飘香,夜光杯名满中国。敦煌莫高窟、酒泉西汉胜迹让学生流连忘返。教学环境保护的话题时,我让学生充分了解祁连山冰川资源,让学生知道祁连山冰川融水是河西走廊绿洲生成的水源基础,它造就和养育着世代酒泉人民。接着让学生了解冰川的现状――受气候变化影响,祁连山的冰川消融速度很快。最后从而引发学生的思考:珍惜资源,保护资源,节约资源,人人有责。我还让学生搜集、讲解左宗棠种树、护树斩驴的故事及酒泉新兴能源――风电产业比传统能源的优越性,从而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自觉树立环保意识。学生在拓展中,浸润在酒泉悠久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化气息中,发现家乡的光彩,感受家乡的魅力,悄然地为家乡自豪,爱上家乡。

2.与地方文化经典同行,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

“让我们与经典结伴同行”的系列地方文化经典诵读展示活动,音舞诗画、诗文对弈、情景朗诵、诗词诵唱,通过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对地方文化的热爱之情。有浓郁地方文化特色的边塞诗、送别诗、行旅诗、咏物诗是学生必诵的经典。“读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通过诵读活动,让传统文化根植于学生幼小的心灵,接受人文精神熏陶,学会做人的道理。

二、全面传播乡土文化,切实积淀人文底蕴,提高人文素养

1.以乡土校本教材为依托,充分领略家乡文化的魅力

酒泉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酒泉是丝路重镇,西汉武帝时设酒泉郡,现在是名扬海内外的卫星发射基地。境内留存着大量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胜迹,千年的古城积淀了千年的文化财富。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人文素养乡土校本教材,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知识,在酒泉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充分领略家乡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让学生利用周末和假期,对西汉胜迹,丝绸之路博物馆等做实地考察,写调查报告、观后感、解说词,做好主题电子小报。我们还让学生了解酒泉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与特色,在节日之际,让学生通过手抄报、主题队会展示。在阶段收获汇报课上,通过图片、文字、摄影、绘画、视频展示地域乡土文化的魅力。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但再一次感受家乡的美丽,以家乡为自豪、骄傲,而且锻炼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而使他们更加热爱家乡历史文化遗产,热爱酒泉。

2.以乡土校本教材为依托,潜移默化地提升道德认识和行为

酒泉是“西部历史文化名城”,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自然会有几分古朴与厚重。东来西往的文人墨客、商贾僧侣,或云集,或羁留,留下了些许印迹。

多少文人墨客面对酒泉、阳关,感慨万千,写下不朽诗篇。李白赞美酒泉的《月下独酌》,王之涣的边塞诗压轴之作――《凉州词》、王维的《渭城曲》,于右任的《天净沙・酒泉道中》等,学生真情吟诵,抒写豪情。东汉书法家“草圣”张芝,为汉家立下不朽功勋的霍去病,清代名臣左宗棠等,无不成为酒泉的骄傲。霍去病为了开拓祖国西北边疆和维护祖国的统一做出了卓越贡献,“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种为国忘家的精神,不仅为汉武帝感动,还为历代中国人民敬佩和尊崇。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时,他开拓和修筑了甘新大道,在公路两侧植树造林,所栽林木连绵不断,绿荫行人,历经百余年,让人敬重,被誉为“左公柳”。这些人物的优秀品质与事迹,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

3.以校本教材为依托,利用历史地理传说、民间传说故事、敦煌莫高窟壁画故事,塑造学生美好心灵

肃州区地理位置独特,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具有十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自古就是民间文学的故乡,根植于这块沃土的民间传说故事,独具艺术魅力,地方特色鲜明,像高山流水,又似深谷幽兰,千百年来就如祁连雪水一样滋润着人们的精神家园。学生钟爱《肃州民间故事》中的故事。喜欢“酒泉”得名由来的《酒泉・金泉》,喜欢反映人民对剥削者、压迫者积极反抗的《刺玫花泉》,更喜欢赞颂人民勤劳的《白狗娃犁地》。这些传说故事,向闪烁的群星,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熠熠生辉,耳濡目染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

酒泉境内的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故事,极具魅力的佛经故事像《尸毗王割肉救鸽》《九色鹿》等,潜移默化地发挥着它们美的教化作用,学生无形中产生一种情感体验,学生对自己的思想、言论和行为作价值上的判断。

得天独厚的地方文化,通过立体、多渠道的传播、实践活动,学生去体验、去内化、去感悟、去发现,产生心灵火花。学生自觉积淀情感体验,调整道德认识,提升了人文素养,塑造了独特的人文特质和品格。

参考文献:

乡土文化的思考与体验范文6

培养山谷情怀

俗话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学生对养育他们的这方乡土,本能地怀有一种依恋情结,对家乡的秀美山川、悠久历史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愿意深入了解自己的故乡。潭柘寺的钟声、永定河的碧水、龙门涧的久远、灵山的灵秀、妙峰的香火,种种乡土资源,都能让学生感到一种与生俱来的骄傲。基于以上因素,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中学(以下简称“大峪中学”)全面推进山谷情怀教育,德育处把培养“重乡土情、有中国心的门头沟人”作为德育目标。山谷情怀教育就是要让学生用眼睛观察生活,用心灵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探讨生活,用情感去感悟生活。让每一位学生对事物作客观判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是创新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注重学生德育与地域文化的联系,突出德育的地域性、乡土化,将学生引进真实的乡土情境中,引发学生真实的道德体验,实现学校德育从理论知识向乡土案例转变,从知识灌输向情境对话转变,从抽象的大道理向生活的小细节转变。

学校把学生带进乡土现场,让他们真实地感受那山、那水、那人,如此不仅可以宣传门头沟,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眷恋,激发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美好情感。

开发德育课程

开发乡土德育课程,创新特色鲜活的教学内容。学校各学科组经常带学生走出山谷,到全国各地学习、实践。同时学校注重身边的德育素材:访谈家乡名人、研究家乡地质、考察历史遗迹、描绘发展蓝图,都是我们开发课程的着眼点;妙峰山的玫瑰、永定河的流水、灵山的植被、黄草梁的药材、爨底下古村、沿河城文化等等都将纳入到课程建设中来。学校组织教师辅导学生系统学习,真正实现乡土知识的科学化,学科知识的乡土化,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自豪情感和建设家园、奉献家乡的责任感。

开发学校校本活动,让学生的生活更加精彩。篝火晚会是大峪中学的传统项目,给学生的高中生活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晚会上有动听的歌曲、迷人的舞蹈、闪亮的时装秀、活泼的集体舞……多年以后,从事各行各业的毕业生们还对当年的篝火晚会念念不忘,就是因为篝火晚会是全校学生的盛会,为学生和老师心灵交汇提供了一个契机,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充满魅力的自我展示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每个人的天赋才华得以施展,每位同学都体会到了前所未有尊重。同时学生们对母校的情感自然就会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

注重生涯规划

生涯规划课程是指导学生对未来的学业、专业、职业、情感、生活等有概念性思考的课程,是学校整个课程体系的起点。学校通过设计具有鲜明方向感的课程,使学生主动探索“我是谁”“我怎么样”等问题,然后初步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生涯体验课程则是整个课程的终点,它通过切身的感受使学生逐渐明白“我要到哪儿去”“我的将来怎么样”。生涯规划课程很好地保护了学生与生俱来的灵性,在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规划人生,以完成“人尽其材”的目标,使学生真正成为身心健康,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

这一课程在秉承了“发展每个人的天赋才华”的办学理念的同时,又鼓励学生在国家危难之时,要加入到保家卫国的阵营中。2014年初开学,学校克服了种种困难,用一个月的时间带高一年级的学生到斋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就是想在这个求学动力逐渐缺失的时代,帮助高中生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性格、特长和社会需要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培养职业道德意识,做好升学就业的选择和准备,使学生产生担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创办德育基地

一段时间以来,学校的德育工作总是围绕着校园、社区展开,忽略了很多社会资源。现在,学校突破“围墙”封闭式的教育方式,开放学生活动空间,把学校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以乡土德育基地为载体,搭建学习实践的育人平台,开展贴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在家庭、学校、社会、大自然中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份体验、感悟一个道理,使孩子移情于家乡的山水风光,激发他们的爱乡爱国情感。学校选定具有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成才励志意义的单位,创办多个以中药、旅游、革命历史、文化、体育为特色的乡土德育基地,经常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学习实践,让学生直接融入乡土情境,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在发展中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