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探究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探究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范文1
关键词: 英语 语料 文具
21世纪10年代已经进入后期,国际间的合作交流就如同上世纪预言家们预测的那样,学习英语的风潮不仅一遍,而且一遍又一遍地吹绿大江南北,英语已然成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高中英语教材北师大版选修Module7 Page4 To Students有这样一个句子:...to get as much exposure to English as possible.意为:英语学习者应尽可能地处在英语语言环境中。对于如何让自己处在英语语言环境,前辈学者们进行了详尽的研究,给出了很多的建议,如利用好莱坞电影、电视剧、英语歌曲、英语报纸杂志、因特网、BBC、VOA广播、广告媒体、英语原版小说、高档餐厅的菜单等涉及的英语语料来学习英语。这些语料囊括了语言听、说、读、写的方方面面,倘若学习者真能在这些媒介营造语言环境中学习英语,那么他们的英语语言能力应该是炉火纯青了。
然而,在校学生没有这么便利的途径,也没有这么多时间沉浸在这么丰富的语言环境中。作为学生,其每天接触最多的莫过于文具,现在就谈谈文具中英语的应用。
文具就像厨房里的柴米油盐那样不起眼,我们从不把文具当回事,可学习却少不了它们,就像饮食缺不了柴米油盐一样。有一天我们不经意发现,在笔记本的封面上、在笔背上、在铅笔擦的包装盒上,用各式各样字体的英语印刷着一些单词、句子、段落。有心的学生细细读之,发现个中的美,从此一发不可收,逐渐养成一种随时随地学英语,识记英语词汇,朗读、背诵优美英语句子、段落的习惯。这些英语词汇、句子、段落对课内英语知识是个极大的补充。学生能够拓展词汇量,逐渐明白,学习是一个不断吸收不同养分,不断积累提高的过程。学习英语不仅仅是课堂内的事情,更是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用心体会的过程。借此灵感启发,我和学生商讨了《文具中英语的应用》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学生反应热烈,随即组成团队商讨分工合作事宜。我们研究性学习迈出的第一步是一份问卷调查。
通过对本校同学英语学习状况的调查,我们发现学生普遍反映英语很难学,课堂枯燥无味,一开始大家都很想学,可长时间坚持下来的不多。有的学生知道学英语的重要性,但老师在课堂上讲得晦涩难懂,每每考试成绩又不理想,索性就放弃;有的学生说英语课本太无聊,都是些没有用的文章,还不如看娱乐报纸;有的学生甚至说学英语没有用,反正自己没有出国的机会,不会与外国人交流,对英语抱无所谓的态度。这些情况都是对英语语言了解不够、兴趣不浓的体现。我们对这些学生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事实上对于他们,英语仅限于上一堂英语老师的课,课后的他们处于英语真空的状态,他们不会主动学习英语,记英语词汇或积累名句,更不敢用英语同别人交流。他们对学英语没有信心、没有耐心、没有恒心、没有狠心。
这份报告是一个当头棒喝,教师的英语教学局限在课本内,被所谓的教学进度牵着鼻子走。45分钟的课堂安排得满满当当,生怕漏了哪个知识点没有讲,学生只有听和抄笔记的份,没有真正参与语言运用――沟通和交流,这样的课堂失去语言学习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学生没有感受到学习的效用,更不用说快乐学习,最终结果便是学生厌学、弃而不学。
那么怎样学习才能体现英语学习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呢?只有把英语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体验到学习语言的乐趣,才是真实实用的英语。因此,教师在课堂英语教学之外还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真实英语材料对课堂学习进行补充和丰富,这与我们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文具中英语的应用不谋而合。
如下语料来自学生每天使用的笔记本封面上印的英语段落,这是他们学习英语的真实材料。
*Never let yesterday’s frustration overshadow tomorrow’s dream.
这是Never放句首的否定祈使句,学生掌握合成词动词overshadow,overtake,overuse等就迎刃而解。
*Evergreen――Only paper with outstanding quality deserves his name.
Deserve值得,应得,常出现在完形填空中,熟读这句子,答题轻松自如。
*Maybe God wants us to meet a few wrong people before meeting the right one,so that when we finally meet the person,we will know how to be grateful.
西方文化受圣经影响极大,阅读和完形填空经常出现与God有关的内容。grateful是完形填空比较经常碰到的选项,掌握了本句,grateful与thankful一样简单了。
*I would never cry.And if the golden sun should cease to shine its light,just one smile from you would make my whole world bright.
*If I had a day that I could give you,I’d give you a day like today.
The best and most beautiful things in the world cannot be seen or even touched.They must be felt with the heart.
这两句都使用了学生望而却步的虚拟语气,学生在老师或组员帮助下,理解这两句的意思,并归纳if条件句虚拟语气,主句借用动词过去时及过去完成时的形式,从句使用情态助动词would/could/should/might+动词原形,那么无论是语法填空还是短文改错都不再令人胆战心惊。
*Promises are often like the butterfly.承诺往往像蝴蝶一样(在一个美丽的盘旋之后消失得无影无踪。),看似很美好的句子,其实告诫我们,不可轻信承诺。
学习这些语料的过程中,他们兴致勃勃,词义,出处,文化内涵无不一一挖掘。他们相互质疑,相互讲解,暗中比拼。他们不再漠视身边的英语,学生新买的笔记本是他们的新宠,都想在第一时间寻找新鲜的语料。
这些语料源于生活,与传统教材相比,内容新颖,形式多样,语言生动有趣,实用性强,主题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有很强的内在教育价值,对学生有无限的鼓舞和启发的作用,适合高中学生理解与识记。这些语料给学生提供感受真实语言的机会,让学生在更和谐自然的氛围中愉快地、有效地接触英语,从而不知不觉地学到语言的使用语境。“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会觉得,他们是在学习‘真正’的语言,是在与活泼生动的现实世界进行交流与接触,是学习本族语者使用语言的方式”,这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动机,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效率。
学生对这次研究性学习课题有一些心得体会:
1.通过一阶段的调查研究,我们丰富了课外学习和生活。英语课堂上我们不再犯困、发呆,没人插科打诨,而是个个热情高涨,英语学习的小宇宙终于爆发。
2.通过查找、阅读资料,我们收获比掌握知识更多的乐趣。我们发现自己学习英语方面的不足,逐渐调整学习方法,有意识为自己定下提高自身英语水平的目标。
3.小组成员间分工合作,交流意见看法,探讨问题,不仅促进研究顺利开展,还提高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增强彼此之间了解与合作,培养了团结互助的精神。
他们总结说:“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细心观察的事物,留意身边的人事物,他们可以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不把学习英语当做一件苦恼的事情,换一个心态去学习英语,去发现英语吸引人的地方,暂时抛开乏味的教科书,用团队力量去探索身边的人事物。英语是一种技能,实践远远重于理解,只有实实在在用心体会,周周日日不放松,常抓不懈,终能守得云开见日出。”
很庆幸我是这次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老师,我告诉我的学生,同时是在提醒自己:语言源自于生活,用之于生活。让我们一起把英语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体验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参考文献:
探究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范文2
一、基于问题解决的研究性学习
1.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趋动力和以培养学习者问题意识批评性的思维技巧以及问题解决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学习”。它的本质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生成新知识的能力、协作学习的品质为目标,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带着问题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研究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2.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亲历亲为,让学生在学习意志上自己做主,主动地索取知识,整个学习过程是心情舒畅,轻松愉快的。它帮助学生主动探求钢琴知识,并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学习钢琴的兴趣。
现代化的钢琴集体课教学的目标并非仅仅是对钢琴演奏技术能力的培养,同时还综合了钢琴艺术史、钢琴即兴伴奏、钢琴教学法等多元化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增加,使得传统的集体课教法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在高师钢琴学科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应该是现代高师钢琴教学的最终目标。为达到上述要求,笔者根据高师钢琴的学科特点,将课堂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处理。把教学活动变成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研究为基础、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探索的学习过程。具体操作程序归纳为“问题引入――问题探究――问题解决――知识建构”四个阶段。
(1)问题引入阶段。在课堂导入中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从学生以往的音乐基础和演奏经验出发,依照高师钢琴教学大纲内容提出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明确研究目标,同时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例如:针对学生在学习新作品时的依赖心理,提出“如何处理一首钢琴作品?”“钢琴的练习方法有哪些?”针对学生考试、比赛、演出紧张等问题,提出“如何消除公开演奏时的紧张心理?”等问题,要求学生在上课以前通过去图书馆阅读书籍、上网查资料、拜访专家、自己亲身体验等方式解决。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放手让他们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根据自我的爱好、兴趣选择想学习的曲目,教师给与适当建议,这样的学习方式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根据自身的需要主动提出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去获取知识,
(2)问题探究阶段。学生以原有知识为基础,自主地学习和解决与问题相关的内容,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初步设想。为方便学生交流,把学生按兴趣、特长、能力分成几个学习小组,教师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在集体讨论中,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技术好的同学用演奏表明自己的想法,理论水平较高的同学用语言证明自己的观点。问题研究的目的,不仅在于获得钢琴技术、理论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在研究、分析、讨论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揭示钢琴演奏基本规律和解决技术、音乐处理的一般方法、途径。教师也从单纯的知识讲授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抛弃了传统钢琴课只有技术训练、一人回课众人听的局面。事实证明,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所获收益大大高于教师的讲授、示范教学。
(3)问题解决阶段。教师通过回课、问答、抽查,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并和同学们交流演奏感受。针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同时尽可能地引发学生做进一步的思考和再次地交流讨论,引导他们将研究出的结论概括总结,使掌握的新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巩固。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教师不再以权威的形象出现,而以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出现在课堂中,师生共同分享取得成果的喜悦。提高了学生学习钢琴的积极性。
(4)知识建构阶段。教师要求学生反思自己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引导、帮助他们对自己或他人的演奏做出客观评价。为检验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完成一些同类型的其他钢琴作品的学习。目的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拓宽演奏思路。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研究性学习在强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要让学生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如目前许多大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做家教或陪练,如何把教授钢琴与自己的钢琴学习有效的结合,做到“学以致用”、“教学相长”,引导他们认真思考。
3.研究性学习的实践。(1)在教学中确定研究目标。积极探索提高钢琴集体课教学效率和教会学生学习的有效模式,使学生能围绕研究专题,运用原有知识,拓展性地去联系、去研究,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锻炼培养了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意志品质的培养,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学生在掌握钢琴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已获取的知识解决今后学习、T作上的问题。(2)研究对象。以音乐系2004级本科生64人为研究对象,选择21世纪高师音乐教材《钢琴教程》(二)。研究时间为2005年8月至2006年1月。(3)数据采集。为检验“研究性学习的模式”能否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效果,笔者对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和学生考核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考核方式为钢琴演奏占50%(测定学生对演奏技术的掌握和乐曲熟练程度),探究性学习占30%(学习研究记录、自我评价与总结),平时成绩占20%(课堂提问、回课、学习态度等)。(4)实践案例。整个过程分为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和知识建构几个阶段。
二、教学效果与分析
1.关于学生学习钢琴的兴趣。
由表1可知,实践前只有38%的学生喜欢钢琴,有10%不喜欢钢琴,课程改革后喜欢钢琴的学生人数上升到80%,没有学生不喜欢。
2.关于学习效果。
表2、表3说明,研究性学习将学生置于一种主动学习状态,学生从完全被动接受性的学习转向主动自觉的学习,学习热情、学习潜能、学习能力等都得到了充分的激发和表现。
三、研究后获得的思考与启示
教师通过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调动了学生学习钢琴的积极性。学生从被动接受、强化训练的对象,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的主体。主体地位的上升必然导致学生认知态度的转变。研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学习、合作切磋、主动建构知识的机会,它适合钢琴学习能力不同、层次水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钢琴探究学习增强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形成了乐于反思的学习习惯。由于不断地参与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集体讨论与交流,加深了对钢琴技术动作形成过程的理解,形成对艺术表现的个性化处理。研究性学习模式营造了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方面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学生学习的内容和范围远远超出了教学大纲计划的内容,既拓宽了知识面,又开阔了视野,有效地提高钢琴演奏技巧和利用钢琴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研讨交流过程中,学生学会赞赏他人的优点,分享他人的经验,与人合作的技巧。
注 释:
探究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范文3
关键词: 高中英语教学 研究性学习 教学应用
世界各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对教育系统进行改革,在新世纪新挑战下如何使本国的青少年掌握“关键能力”,也就是如何利用新技术获得和掌握信息,培养主动分析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改革关注的焦点和出发点。依靠传统的学科和陈旧的学习方式培养能力,显然是行不通的,于是应运而生了“研究性学习”这样一种模式。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英语教师对于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过于重视,对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下面我谈谈自己的感受。
1.研究性学习的涵义及特点
1.1研究性学习就是指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和确定要研究的来自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主动地搜索、应用、分析处理知识解决问题。其根本出发点是将课程内容和学习过程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从广义理解为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从狭义看是指在以问题为载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研究类似的情境和途径,进一步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它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主动探究式学习方式,与传统学科相比,它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1.2.1研究性学习的载体是“问题或课题”,通过一个情景引出一个需要学习和探究的问题;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1.2.2研究性学习在内容选择上的主要特点是开放性。在课堂中开展研究性学习,问题大部分来自于学生或者老师的实践生活,内容包括上课使用教材、网络、报纸等各种教育资源,学生以不同的学习途径和方法,必须突破原有封闭状态的学科教学模式,最后形成不同内容和形式的研究结果。
1.2.3学生自己负责完成是研究性学习过程。教师指导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设计和实施某一项研究课题,他主要负责课程目标是否达成。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自主确定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后,以个人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的努力决定最后的表现形态。
1.2.4研究性学习内容组织时应重视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综合性就是提出的问题是多方面或跨学科的,这样思考问题就需要多角度、多层面地融会贯通知识;社会性即关注与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时,应注意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
2.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构建与应用
2.1组织教学活动,实现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多样化。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英语基础知识、学生热爱程度等制定教育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例如以情景为切入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现场模仿等。这些活动为学生自己体验、感知、实践、参与提供了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学生通过交流形创造了良好的语言环境。
2.2重视小组合作研究,加强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学生作为主体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是研究性学习的主旨。在一个平等和和谐的氛围下,变传统的被动式学习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探究式学习。开展不同形式的小组活动,学生之间交流学习、互相帮助,组员的团队意识、组织能力和合作能力不断增强。
2.3不断开发和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
加强学校与社会或社区发展的联系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目标,学生了解、接触和关注社会,使学校和社会的人力、自然、财力、物力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研究内容的主题应是促进社会发展及人类自身发展,并尽可能地使学生设计的英语问题与英国或美国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等相互联系。
3.结语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根本目的。在遵循研究性学习的涵义与特点,教师以问题为载体,营造良好的研究性学习氛围下,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让学生在相互讨论、探究问题中锻炼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不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罗仁勇.高中英语教学中对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对策探究[J].中学生英语(教师版),2010(6):4-6.
[2]阮靖娴.初探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2(4):99-100.
探究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范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377(2016)13-0048-01
探究性学习属于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区别于所有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究型学习的实施主要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基础开放地进行语文知识的探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这对小学语文满足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探究性学习的概念和实施原则
1.1探究性学习的概念: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以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一种方法,通常采取小组合作模式或是个人探究的方式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探究实践。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探究,得出正确的结论,进而掌握科学的方法,熟练地对新知识合理地运用,进而用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通常,探究性学习是学生通过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观所感,形成的自我学习的状态。除此之外,探究性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彻底颠覆,也是教育改革的伟大实现,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思维能够得到充分地显现,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构建语文基础知识有重要作用。
1.2探究性学习的实施原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模式,要遵守四个原则,即活动性、团队性、自主性以及综合性。[1]其中,活动性原则主要是教师要积极开展课堂活动,在课堂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地参与进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情感,使学生积极的学习。团队性原则就是要强调探究性学习中的团队合作,使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存在一种合作关系,共同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探究,从而得到结果;自主性原则就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和学习;综合性原则就是让学生更加投入地参与到教学中,重点把握学习内容,掌握语文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而构建一个完整的语文知识框架,提升学生对问题的整体把控能力。
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具体措施
2.1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研究性学习的学习对象就是对某一个课题和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虽然小学生在整体上仍及缺乏严密的逻辑,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是有利无害的,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就某一个课题展开讨论,打破了传统的课本和教材的局限性,使学生的思维放开,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课堂和教材以外的知识进行连接,从而学到更多的知识。同时,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内容,这为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提供了基础条件。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对教材中的某个题目引导学生参与探究,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在探究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认识能力。
2.2有效地设计疑问: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的,也就是说,学生本身不具备进行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所以,设计疑问至关重要,决定了学生最终的探究方向和探究目标。巧妙地设疑有利于鼓励学生思考和质疑,深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让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除此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知识冲突的特点设疑。[2]比如为学生创设一个具有问题答案选项的探究题目,通过课堂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加以探究,在答案中获取正确的答案,从而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究乐趣,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地探究学习。
2.3探究性学习中要重视情感体验:由于小学生的心智和心理还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好的影响就会促进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坏的影响就会使学生向坏的方向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就是要注重学生参与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亲历性,同时进行情感引导,注重教学内容中作者感性和文章人物情感的融合,让学生充分体验文中流露出来的情感,通过作者描写人物的悲欢离合,让学生产生心理上的震撼,在探究过程中会自主地融和自己的感情,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洗涤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语文的价值和情感的价值。
结语
探究性学习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死板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具有重大意义。在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加掌握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了学生自主意识的构建和探究性学习的乐趣,使语文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赵春燕,赵辉.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评价方法多元化推进探究性学习的模式构建[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9,03:64-69.
探究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范文5
一、教师的“导”
首先,教师要对研究性学习的方向进行必要的指导。教师比较熟悉自己所教学生和所教学科的特点,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评判研究性学习的意义,能更清楚什么学习阶段的学生适宜进行哪方面的学习。例如,同样对《红楼梦》这部文学名著开展研究性学习,初中生和高中生由于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差异,所进行研究的课题是不同的。初中生可进行一些表层的,难度不高的研究,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研读原著,理解主要人物形象,并就同一人物及突出的现象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撰写研读论文。而对于高中生来说,可以对《红楼梦》的思想性、艺术性等高一层次的问题进行研究。总之,教师只有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课题进行大方向上的指导,才会避免其盲目性,增强研究性学习的针对性。
其次,教师要善于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进行指导。研究性学习需要科学的方法,而学生自身可能缺乏这方面的能力,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建立科学的研究性方法。方法得当往往会事半功倍,方法不当则会事倍功半。从大的角度来看,在学习过程中少不了集体讨论法,学生可以自由切磋,资源共享,在思想的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形成研究的结论。
二、学生的“学”
陶行知是我国提倡“研究性学习”的先驱,他在教育实践中创造了“教、学、做”合一的研究性学习的过程理论,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全面推行。而我国把研究性学习作为课改的主要内容是在2001年。但是,几年过去了,依旧有很多人没有弄明白,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应该怎样学习?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又该掌握哪些能力,应该有什么收获?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要获得既定的目标,必须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首先,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即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只是一味地注重知识的结果。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学生和教材所组成的封闭环境下接受教师所输出的知识,学习偏重于死记硬背、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而研究性学习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研究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积极学习,在学习活动中探索问题,充分体会学习的过程性,弄明白知识为什么是这样的。例如,高中的文言文教学中,古代汉语的语法往往是一个难点。很多教师都认为,给学生讲语法,学生觉得枯燥无味,不爱听;不给学生讲,考试又得考查,而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鉴赏文言文的能力。于是,很多教师在两难处境下,采取这样一种方式,即出现一个知识点,就告诉学生这个词是某某活用,这个句式是某某特殊句式。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是通过死记硬背掌握了一些学过的篇目中的死知识点。等到了课外文言文,学生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面对这种情形,我让学生对此开展研究性学习。首先,先积累一些知识点,然后让学生对其中的文言现象进行归纳、研究,弄明白每一种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一方面,避免学生觉得单纯讲授语法枯燥;另一方面,让学生重视学习的过程,而并非知识简单记忆。其次,让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交流,总结成果。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更强调学生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探究,强调过程与方法,强调理性质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其次,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研究意识。在以前的教学模式中,更多体现的是“教师设疑,学生解疑”,而这造成的重要后果就是学生越来越不会问,不敢问,不愿问了,进而造成学生距离独立思考、独立创新越来越远。但实际上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有解决问题的思维冲动,更谈不上研究问题。因此,问题意识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呼唤,是创新精神的开始,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真正体现。而研究性学习,可以实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目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均来自平时学习中的重点、难点或者存疑的地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实际自主设立研究课题,通过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让学生在质疑、研究求证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语文教学中,问题意识也是必不可少的,有利于学生真正语文素养的获得。
探究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范文6
正仪中心校 周伟华
研究性学习对体育教学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获得自然、社会、自我领域的感性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而且,也是一种学习心态、习惯的培养,它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途径。本文就体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作一些简单探讨。
一、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
二、研究性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确立研究课题
确定研究课题,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关键。如果完全由学生自由选择,不仅会使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而且也会给教师的指导带来困难和不便;如果设置的课题过于“死板”。又会抑制学生自主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因此,教师应针对体育学科的自身特点,根据学生的生活,学习经验确定一个课题范围,即一个课题包含多种选择,既为学生定了一个研究性学习的方向,又给学生留有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为研究性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如:在障碍跑中,教师为每组学生提供6个垫子、6个篮球、6个体操圈,由于垫子可翻,
可爬;篮球可拍、可搬;体操圈可钻、可跳。因此,学生可以进行不同排列组合的障碍跑。
2、合理分组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分组协作”。为了确保这种形式的有效性,教师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组。笔者认为:1、以5—6人一组为宜。因为,如果人数过多,容易造成见解分歧后难以达成共识的纷争局面,或人浮于事、消极应付的现象;如果人数过少,视野不够开阔,组内的交流面过窄,也会给本组的探究活动造成困难。2、以自由组合的友伴群体为佳。因友伴群体多是平时交往甚密、性格相近、感情融洽的学生,他们也容易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这样组成的群体,凝聚力较强,且有自然的带头人,便于开展活动。3、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要妥善处理好不易为群体接纳的个别学生。教师要根据这些学生的特点,帮助选择一个能够相容的群体,并说服其接纳该生,以保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人人积极参与,使“分组协作”真正成为学生走向成功研究的桥梁。
3、加强教师指导
研究性学习重视学生的自主体验和探究,但若缺少教师的指导,就可能成为无益的劳动。尤其在研究的初步阶段,决定探究方向、组织协作研究、查找资料、处理信息、交流汇报等诸多环节,均需教师的悉心指导。体育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过程,在“分组协作”的过程中教师更应主动加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和频率。如“创
编活动性游戏时,要指导学生如何收集、学习游戏创编的方法及相关的游戏资料;引导学生探究所提供的每一种器材的功能,并考虑如何充分、合理地运用器材;指导学生如何合理地编排,才能有利于身体的全面发展;启发学生如何考虑活动的内容与游戏的名称相吻合,并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创编徒手操编排原则与注意事项的书刊及音像资料;引导学生怎样选择编排与主题相符合的动作;启发学生思考配合的旋律及节奏如何与操的主题及动作的风格相吻合等。
三、研究性学习的好处
1、使学生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情感活动的过程。一般而言,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所获得的成果,绝不多数只能是在自己或周围同学现有基础上的创新,还不大可能达到科学发现水平。研究性学习强调通过让学生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家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如:有几位学生想要研究“小篮球运动对人体的影响”,老师认为这个课题难度太大,非同学们力所能及,劝他们换一个题目。在学生们的坚持下,这个课题被确立了。课题组经过广泛收集资料,探究,他们的研究目标未能完成达到。按以前的评价标准,他们的成绩应被评为“不及格“,但研究性学习重参与、重过程、重体验,他们的学习表现应该是达到了基本要求。
2、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通常围绕一个需要研究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以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为结束。就研究性学习的过程而言,需要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达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并要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其中,在一个开放性环境中,学生主动收集和加工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当然,主动收集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过程,也是学生激活已有的知识储存、学习和运用一些研究方法、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如:一组学生针对高年级学生课间喜爱的体育活动调查,查阅了资料、走。学生们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主动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这在以往的学习中是难以做到的。
3、学会分享与合作
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研究任务的完成,一般都离不开课题组内的合作以及与课题组外人士的沟通合作。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展了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和成果。这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是不多见的。
四、对于研究性学习应正确理解的地方
1、本质不能脱离体育
体育教学是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相关的心理品质为主要目标的。研究性学习不能偏离“以身体练习为基本
手段”的基线而淡化体育课的本质特征,仍须致力于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能、体育意识和能力、运动兴趣等的培养,这些都是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服务的。研究课题不能只局限于资料的收集整理或一些体育原理上的辨析和验证上,更须强调运动技能和对一些身体练习手段的感悟、迁移、运用及创新。如果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与其它学科毫无差别,为“研”而“研”,忽视体育学科的特殊性,那么它将毫无意义。
2、研究过程比结果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