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的缺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探究式教学的缺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探究式教学的缺点

探究式教学的缺点范文1

一、传统式教学的缺点

传统式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不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以及独立人格品质的塑造。传统教学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以书本为中心,把书本当成定论,当成死教条,把学习一味地看成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输入过程。并不能把学生当作不同的个体,而是进行标准化地、统一化地教学,这样做的结果导致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许多学生不会学习,不爱学习。

二、探究式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获取学习的本领

教学活动中遇到这种情况,问题: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它的外角和的2倍,求多边形的对角线的条数。此题关键是对角线的条数与边数的关系。对于想通过翻阅笔记得到公式的同学,马上进行了制止。笔者认为:若将结论再一次地直接“喂给”同学们,他们必定会很快“遗忘”。因为只有经历艰辛的“探究过程”获得地知识,学生才能“印象”深刻。同时在探究活动中收获自信和兴趣。所以,不能把教学简单地理解为灌输、讲题。关键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最好的载体就是让学生成为探究活动的主体,在活动中交流合作,通过探究,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最终获得数学学习方法。

三、合理的情景创设有助于探究式教学

情景创设有利于探究式教学。情景创设的特点可以是风趣的、幽默的、议论、设疑的。例如:“平面直角坐标系”引入课课上,这样创设情境:(师):“请第二排第三个同学站起来。”(学生站起来后),(师):“这是用几个数说明他的位置的,同学们能说出自己的在教室的位置吗?”学生经过思考、描述、刻画、理解和应用,发现现实世界蕴藏着数与形的规律。直观地形成了直角坐标系的概念。进而又问:“现实生活中还有用一对数来描述位置的吗?”触发学生解决问题的迫切心情,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兴奋状态。可以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便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深切感受主动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并升华到自己精神的需要。这正像一位教育家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这种教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四、探究活动能排除新旧知识的干扰

例如:沪科版七年级下册分式的学习,同学们在前面主要学习了分式的运算,由于对前面知识的深刻,而在后面解分式方程时,总有学生不太适应,不会自觉地去分母,而是仍通过通分的方法去解,使解题过程变得繁琐;另外掌握了去分母的方法后,遇到分式的运算时,却又不自觉地使用“去分母”,因此,知识的正负迁移,都会导致学习中出现许多困难和错误,这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有关。例如,老师用“灌输式”教育,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完全受控于教师,老师指到哪,学生跟到哪,接受性的学习结果无法锻炼学生解题能力。探究式教学可以改变这一现象,老师应运用“引导式”语言,如“请同学们根据分式方程的解答思路,看看有哪些关键环节,试总结一下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知识,可以有效的克服新旧知识的互相干扰。

五、探究式教学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是数学的心脏。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认为:定理、公式、性质等是数学的必要组成部分,但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不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真正的组成部分是问题的和解。利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未知领域,从而创造解决问题的途径。

探究式教学的缺点范文2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高中音乐;运用与策略

探究式教学方法就是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通过相关教学问题、案例,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

一、探究式教学法概述

1)探究式教学的主要内涵。

第一,教师对学生音乐技能的“教”。探究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地位从传统的主导性地位转变为现在的引导性地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通过情景带入等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的思考、探究进而得出结论。在设计教学活动、内容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一下几个方面:其一,问题探究模式。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教学内容,合理的选择教学方法,通过合理的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其二,条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深入的挖掘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与探索能力,设置有效问题,逐步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其三,科学的指导。音乐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学生进行指导,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教学的目的进行指导。第二,学生的“学”。教师无论使用何种教学方法与手段,都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信息等渠道提高对问题的研究与理解;通过沟通、讨论得出最终结论。

2)高中音乐教学中应用探究性培养模式的意义。

第一,符合时代要求,全面促进学生发展与个性培养。在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深入的今天,教师要打破固有的教学思维,要运用新方法、新模式进行学生的培养,要通过多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有效的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是一种具有时代意义的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第二,契合高中年龄特点。高中生的辨别能力与思维能力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但是他们却有着强烈的自我意识,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注意到这一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给他们一定的思考时间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空间,这种教学模式更加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有效的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第三,可以有效的缓解学生的学业压力。高中学生面临着学校、老师、家长以及自己的压力,这些有形或者无形的压力,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如果将高中音乐课堂的学习也变得死气沉沉,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因此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改变这一问题,可以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变得活跃起来,可以有效的化解学生的各种压力,进而有效的提高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喜爱程度。

二、探究式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合理设置课堂时间,加强对学生引导探究的重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对此,要做到一下几点:第一,要加强对课堂教学模式的导入。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中,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提高对课堂导入的重视。一般课堂导入的实践多为简短的几分钟,而优秀的课堂导入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教师音乐课堂导入的过程中,可以先播放学生喜爱的音乐,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二,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虽然,探究式教学主要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掌握好恰当的“度”,要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引导与点拨。学生在学习能力、探究能力等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与缺点的,教师要及时发现、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例如,教师在实际的讲节奏和节拍的知识音乐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身边的节奏,探究这些节奏的形成和组合,从而发现节奏和节拍的规律,以及节奏的丰富多彩,再进一步以具体音乐作品为例,探究节奏与节拍在其中的作用,由浅入深,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学到了节奏和节拍的知识。诸如此类,在所有的音乐学习中,教师应相信学生的智能,尽可能让学生去思考、去了解原因,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设置好问题,放开手,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使枯燥的乐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和音乐实践中来,从而达到从老师的僵硬传授知识到学生快乐探究的转变。第三,实践探究方式。实践探究是音乐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加强对知识的学习与探究。教师要通过歌曲演练、单独演唱以及小组合作等方式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及验收,提高学生对音乐技巧的掌握能力。第四,要给予学生的正确的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活跃程度以及知识的长掌握能力等相关因素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口头表扬等方式凸显对学生的重视,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也要进行鼓励,不要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提高学生信心。

三、结束语

音乐教学可以有效的陶冶情操,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在高中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中,要提高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合理的、科学的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学习积极性,全面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的提高高中音乐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作者:郑娇蓉 单位:福建省永春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张教华.关于构建当代高职院校音乐学科新的教育体系及发展途径的思考[J]艺术百家,2012(1):291-296.

探究式教学的缺点范文3

[关键词]:化学实验;启发―探究

化学教育与化学研究是密不可分的。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早期的化学家都出自于化学实验室,通过不断的探索研究实验发现新元素或者新现象。由此可见实验对于化学教学的重要性。实验在化学学科教育教学活动中占据着无可比拟的地位。

一、国内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我国自80年代开始注重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活动。化学实验教学有了一定发展。教育部于2001年又开启了一轮新的课程改革,于2003年针对化学教学颁布了《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引导学校与教师采用探究式教育教学。但是基于各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不一,相应的化学实验教学情况也有较大的偏差。经济情况对化学实验条件有决定性的影响。化学实验条件薄弱的情况多存在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实验条件是学生掌握实验、探究实验的硬性条件。教学者与学习者对化学实验理念的理解,对化学实验的认识是化学实验条件的软件条件。即使学校有再好的实验器材与实验环境,这些得不到领导、教师与学生的重视,也会影响实验教学成果,导致化学实验室成为应试教育的摆设。

国内化学实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教师把“画实验”“背实验”作为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重视演示实验。造成学生需要较长的时间理解实验,或者死记硬背实验,只获得较少的自己动手实验的机会。甚至有的高中存在学生甚至没有获得过化学实验机会的现象。化学实验类型单一也是化学实验教学硬伤之一。验证性实验成为实验主导。化学实验内容缺乏探究性实验,忽略学生创新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发展。

二、“启发-探究”式教学的应用

1.探究式教学的定义

探究式教学是指,教师为学生创造与学术研究相类似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研究,获得探索精神、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化学知识。“启发―探究”式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为基础,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特点。探究式教学强调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化探究性学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2.“启发―探究”式教学的应用意义

传统的示范教学方式,利于培养学生基本操作能力,与背实验的能力。不能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亲自动手实验的机会,无法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示范教学方式倡导的是,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此种教学方式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启发―探究”式学习,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老师负责“启发”,学生“探究”,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可以感受到化学科学的力量。化学实验并不是教材上的几个简单化学方程式,只需要学生死记硬背即可。学生要加强动手能力,探究化学世界。

2“启发―探究”式教学的应用要点

化学实验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自己独特的特点。化学课程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类型丰富的学生实验,鼓励学生自主动手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探究能力。实验手段也要体现现代化,为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教师“启发―探究”式教学不能盲目应用与教学活动中,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树立“启发―探究”理念。教师要摒弃传统实验教学方式,构建探究型教学方式。以启发为主,鼓励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创造与创新思维。

(2)发挥教师示范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其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为给学生传授更多知识,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教师要多收集材料,多学习个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3)建立探究氛围。将学习问题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学生乐于探究结果。根据教学内容,设定特定的探究氛围,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埋设于特定探究氛围中,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探究兴趣。通过教师设定的实验情境的影响,激发学生求知欲。为获得更多的知识,而主导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比如说,教师可以生活中的含碘盐为例。鼓励学生去探索,标着含碘盐的食盐到底含不含碘元素。这一探究问题,既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又让学生掌握碘元素的检测方式。

(4)汇总资料。为学生多多收集材料,让学生多接触实验内容。同时也可以对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教师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或书籍后,学生可自行从中获得与实验有关的知识。

(5)鼓励学生提前做出假设。学生了解实验有关内容与有效信息后,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制定出具体可行的实验方案。做出假设与制定实验方案即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利于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当然最重要的是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提高其思考能力。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设计,找出不同方案的优点与缺点,指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实验方案。

(6)实验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唯一方式。它利于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实事求是,养成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实验内容选择实验参与机会。若是小实验,那么可以采用“讲解方式”,为学生展示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随机选取两名同学上讲台,进行实验操作,增加实验直观性。但若是大实验,则需要学生参与到实际操作中。带领学生到化学实验室,进行相关操作。学生实际操作之前,教师一定要规范学生动作。避免实验危险。

三、结论

“启发―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方式,可以体现在多个化学实验教学中。此种教学方式利于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原理,开拓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做出假设,提出实验方案,又可以规范学生实验操作动作,指引学生进行定向观察,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发现并指出学生实验操作中的问题。实验结束时,学生可结合实验事实与实验假设,进行实验总结。“启发-探究”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充实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探究习惯。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并将此教学思想灵活地运用在教学方法中。社会的不断发展,导致其对教育教学产生不同的需求,教师要灵活应对社会需求,寻求更适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教学方式,为祖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探究式教学的缺点范文4

【关键词】引导式教学;自主;探究;合作

长久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偏向于服务政治、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以满足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需要。其结果是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接受学习,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在反思传统教育基础上,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提倡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强调现代教育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实践性。引导式教学是美国专家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采用问题、任务、案例等方式,调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等方法,完成课堂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引导式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的资源向导、学习顾问和学习伙伴。目前国内关于引导式教学的研究较多,引导式教学的设计纷繁多样,本文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总结了中学体育课程引导式教学的设计程序,总结了引导式教学设计的四个步骤:进入任务及问题情境——引导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实践——展示、交流与评价。

二、引导式教学设计程序分析

1.进入任务及问题情境

引导式教学的开始一改传统课堂“教师教授——学生学习”的正向教学程序,而是以学习任务和问题为引导,形成“学生先学,老师后教”的逆向式教学程序。在这一环节,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包括“任务引导式”、“问题引导式”和“任务及问题引导式”三种方式。教师的引导可以发生在在前续课堂结束部分,也可以发生在本次课堂的起始部分。在前续课堂的结束部分引导后续课堂的教学,一般采用任务引导式,教师给学生提供学习材料,要求学生在下堂课之前完成老师安排的学习任务,这样可以合理利用给学生课余时间,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缺点是学生的学习不在教师的控制之下,造成学习结果差异较大。在本次课的起始部分引导则便于教师管理和控制,学生的学习起点一致,合作探究的效果更好。

2.引导下自主学习

确定学习的任务和目标后,每个学生的手中都有一份教师准备的学习材料,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教师所提供的学习材料,通过学习材料的引导自主学习,为了便于学生深入理解学习材料,教师可以在这一环节提出引导性的问题。学生的任务是通过材料提示、自主学习、探究实践,形成自己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即构建知识。

3.合作、探究与实践

合作、探究与实践是引导式教学的主要部分,在这一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合作探究学习。体育运动技能知识一般属于程序性知识,主要是关于“怎么做”或“如何做”的知识。那么学生关于运动技能知识的建构,需要大概概括运动技能的要领和练习程序,同时总结小组在练习中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难以解答的问题,则可以向老师提问,教师尽量不直接给与答案,而是以问题答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结果。

4.展示、交流与评价

(1)展示和交流展示和交流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分享个人和团队的学习成果,反思不足。通过展示和交流,一方面肯定了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信心和自我表现力,也能帮助学生深入认识自我,发现和欣赏他人,更加享受共同学习的过程。

(2)评价引导式教学教师的评价至关重要,合理、公正、及时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评价要与学生的探究直接联系起来,除了总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应该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始终。在整个课堂进行过程中,教师均要适时对学生的探究和合作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

三、小结

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方法,老师除了教授知识之外,更多的是陪伴式的引导,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在引导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明白几个重要原则:①各个阶段均有限定的时间,以防止学生讨论时间过长;②每一个阶段教师均需引导学生进入状态;③当学生需要交谈时,鼓励他们进行讨论,但是,在提问阶段不允许学生交谈。④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和学生互动,并在适时提出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学习。

参考文献:

[1]朱虹,王栋,邢楠.论工科大学专业课的引导式教学模式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02):151-152.

[2]王东,杨磊,付彬,李仁发.计算机网络课程引导式教学的实践示例[J].计算机教育,2012,(02):58-61.

[3]曹巾章.篮球战术基础配合教学中运用“思维引导”式教学法的构想[J].四川体育科学,1998,(04):73-75.

探究式教学的缺点范文5

【关键词】高中 信息技术 支架式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下的热门话题。科学技术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掌握信息技术是学生必要的素质。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仅仅掌握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的能力,进而培养他们成为真正适应社会的优秀人才。因此,支架式教学的渗透成为了必然趋势。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支架式教学的重要性和现状

支架式教学一般包括几个步骤,即搭脚手架,进入情境,思考探究,合作交流,得出结论。支架式教学要求教师创造一个教学环境和教学情境,让学生能自主思考分析,并且给予一定的辅助,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援助方式。支架式教学能避免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转为以学生为中心。这样一来,能够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激发学生探索实践的兴趣,掌握技能知识,并且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新课改下,支架式教学在逐渐渗透,但仍然不够深入。因此,还需要教师们不断地努力探索,积极改革,寻找到最适合的教学方式,融入支架式教学,健全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体系。针对这点,笔者就长期的实践经验,提出一些粗浅的想法和建议。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支架式教学的探索研究

1.支架式教学融入课堂,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支架式的教学,能够让学生自己独立开展学习任务,调控学习进程和难度。在课堂教学之初,教师需要教授基本的知识,并且用不同的形式辅助学生完成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课程中的多媒体技术应用时,教师可以先做适度的示范,熟练地进行文字处理、图表处理、声音加工、图像采集等工具软件的使用,并且将传统计算机和现代技术的成品进行认识和比较,让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在信息处理时的一些方法,自己总结优缺点,产生正确的认识,寻找最好的方案。然后设置一些不同特点的学习任务,在剩下的课堂时间中,让学生自主分配,可以进行讨论交流,或者询问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自主完成教学任务。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还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教师的适当传授为支架,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掌握技能、熟练操作、加深印象,在课堂中融入这样的支架式教学的理念,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设置问题支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在上课时,教师可以用一些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到正确的轨道上。另外,在选修课程中更要注意问题支架的设置。例如,在教授网络传输介质一课的前一个星期,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些问题,如网络传输介质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适用的条件是怎样的?哪个相对实用合算?让学生自主思考,通过查阅资料、咨询老师、综合比较,最后得出结论,并做成一张表格,比较各种不同网络传输介质的优缺点。在真正讲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心得交流,并且给予肯定和支持,然后讲授最正确的理念。通过提出问题、学生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考证求实,即使结论有些偏差,却也能加深他们的记忆,并且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处理困难的能力,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具有重大影响。

3.深入理解“支架”的内涵,培养综合素质。支架必然要经历搭建、拆除的过程。然而搭建和拆除的时机格外重要。支架要帮助学生独立完成逐渐递增难度的任务,并且完善他们的人格,然后渐渐淡出学生的视线。在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支架式教学要实现的不仅是学生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比如,在教授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时,要灌输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和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要树立健康的网络使用的伦理道德观念,并且适度地上网、正确地采集和使用网络信息。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给予适时的提醒和帮助,找准支架建立和拆除的时机,对于学生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非常大的作用。

三、总结

时代在不断地进步,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有越来越高的要求,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是作为新时代人才不可或缺的。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最重要的方式来源。在教学中,只有积极贯彻支架式教学,才能真正将信息技术课程的效用发挥至最大。教师要通过不断的探索,渗透支架式教学,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奠定基础,完善和健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志忠.“支架式教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Z1).

探究式教学的缺点范文6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式思维;探究性教学;具体应用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1.实验教学效果性差,实验过程流程化、模式化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物理学习的探究性思维的有效手段。但是在实际的课堂学习中,往往教学效果不明显。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直接演示实验,由学生最终观察实验结果,其中的细节问题展示模糊不清,学生无法真正参与到实验中去,严重削弱了实验教学参与、体验的目的;教学过程过分模式化、流程化,以理论学习――习题演练为主要模式,重结果、轻过程,缺乏对学习知识与探索过程的探究和思考,不利于学生物理知识的学习与探究性思维的培养,造成课堂学习效率低下。

2.注重对教学时间的把握,缺少探究性引导过程

随着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发展,这成为教师教学有效的辅助手段。网络上有丰富的实验过程视频、探究过程、习题详解等,教师在课堂直接播放,但是无法在头脑中形成直观的映像。长久以往,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难以培养,惰性思维的不断滋长,探究学习意识变差。教师平时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注重对知识的理解,轻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采用题海战术,重视对学生公式运用能力的锻炼,轻视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一味接受,只学会了知识,学不会思路,不利于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二、探究性教学的积极意义

1.增强动手能力,提高课堂效率

探究性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寻找思路解决问题、制定具体的方案、得出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并不重要,重点在于学生的思考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在亲自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对实验原理有了更透彻的理解,对物理知识有了更全面更灵活的掌握,对知识有了更深刻记忆,可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2.激发学习兴趣,符合教学实际

通过探究式教学学到的知识,学生经历全部探究过程,有过思维方式的深入,回忆起来就能更加容易。探究性学习由学生自己做主,反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方式的新奇和与众不同有利于拉近师生距离,增加好感,让学生爱上物理课。

二、初中物理教学探究式教学的具体实施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地位,为学生提供探究机会

初中物理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是改变教师在课堂的主导型地位,转为指导性地位,同时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地位。课堂上为学生保留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首先形成自己的思路。在物理实验课上,教师应该把实验的操作任务交给学生,在动手中加强学生的学习印象。如在一些物理实验中,教师最喜欢采用教材上的典型试验,既操作简单,又具有代表性。有些学生有了新的想法,有了新的验证思路,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提出来,并帮助学生由简单的思路完善成为完整的计划,将思想付诸在行动上。学生在锻炼中不断成长,不断增强自身知识储备和学习素养。

2.扬长避短,将探究式教学与接受式教学方式相结合

接受式教学有其优势,探究式教学也存在不足。在接受式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凭借专业的物理知识对学生进行讲解,并提出有意义、有价值的研究题目。学生只有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才能发散思维、深入探究,如果没有理论知识做基础则会偏离正确的探究方向,甚至出现错误还不自知。传统的物理课堂上,教师还可以根据多年的授课经验对课堂时间进行合理的控制,扬长避短,发现不同教学方式的优缺点,正确处理接受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的关系,将教师的理论传授、习题讲解与学生的自主探究、自由学习相结合,在教师传授结束、学生练习掌握的基础上,允许学生自主探究。这样既不会耽误授课进度,还为学生探究提供机会。

3.采用科学论证方式,注重分析和总结

探究式教学方式要学生勇于质疑权威,自主探究,在了解基本原理和正确运用工具的前提下,制定符合实际的探究计划。如果学生对自己设定探究目标缺乏信心,可以向老师寻求帮助,教师这时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论和经验指导,同时对学生计划中的漏洞进行纠错。在探究结束之后,学生对具体的探究过程进行记录,探究的思路和设想尤为重要,对实验中存在的误差和纰漏进行分析,寻找原因,避免类似的错误再次出现。

综上所述,通过对初中物理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对比,重点阐述了探究式教学方式在物理知识学习中的重要意义和具体应用。希望能对学生创新精神和逻辑思维带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