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补钙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骨质疏松的补钙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骨质疏松的补钙方法

骨质疏松的补钙方法范文1

骨质疏松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疾病。

据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报告,全球有2亿女性患骨质疏松。60-70岁女性有1/3患病,80岁以上女性则有2/3患病。虽然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病率要低于同年龄段女性,但是,老年男性一旦发生股骨颈骨折,死亡率要大大高于女性。

骨质疏松的表现

1 疼痛。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2 身长缩短、驼背多在疼痛后出现。

3 骨折。是退行性骨质疏松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 呼吸功能下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什么人容易患骨质疏松

据统计,有下列情况的人患骨质疏松的概率高于一般人,应提早预防并定期做骨密度测定:

更年期妇女;长期坐办公室的人;未生育者;月经来得早的人;大量摄取咖啡、茶者;维生素D摄取不足者;运动量少的人;饮食中钙的摄取量少者;长期生病卧床;不经常晒太阳的人;骨骼瘦小者;老年人;嗜抽烟、酗酒者;不适当节食减肥者;家族有老年性骨折者;患有腰痛的人;性机能不足者;40岁以前早期停经者;卵巢、子宫、胃或小肠切除者;长期服用类固醇、抗痉挛药、利尿剂、抗凝血剂、胃药、止痛药等治疗者;患有肾病或肝病、糖尿病、肾结石、高血钙、甲状腺机能亢进、副甲状腺机能过盛、风湿性关节炎、僵直性脊椎炎及某些癌症患者。

男性也有骨质疏松

国外最新研究成果显示,男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比预想的要高,50岁以上的男性中,有47%股骨颈部骨量减少,6%患有骨质疏松。

尽管男性还不存在像女性绝经特有的关键危险因素,但男性骨质疏松症的危险与女性相似。背部疼痛和骨折是男性患骨质疏松的信号。

骨密度检查是早期

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指标

骨密度是诊断骨质疏松、预测骨质疏忪性骨折风险、检测自然病程以及评价药物干预疗效的最佳定量指标。目前,双能x光线吸收法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测骨密度的方法,其测定值是骨质疏松症的诊断金标准。

通常,60岁以上男性、绝经后妇女都是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尤其是已经出现腰腿疼、活动时加重的人,建议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查。此外,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咖啡及碳酸饮料等,体力活动缺乏,饮食中钙或维生素D缺乏,患糖尿病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以及经常使用利尿剂等影响骨代谢药物等人群也易患骨质疏松,最好每年查一次骨密度。

如何防止骨质疏松

老年人骨质疏松,预防重于治疗,重点要防止骨质进一步快速流失,要保护好脆弱的骨质,就要从日常的生活习惯做起。

1 多参加体育运动:适度的运动有益于肌肉和骨骼的健康,能增进肌肉的张力和弹力,增强骨骼的耐受力,增加骨骼的血流量,使骨骼营养良好,推迟骨髂的老化。

2 注意合理营养:钙是骨骼维持强度所必需的要素,充足的蛋白质有助于骨基质形成。多吃牛奶、鸡蛋。其他还有绿色蔬菜、豆类及豆制品、鱼虾、海产植物、贝类和各种维生素。

3 防止跌倒:老年人的骨骼因为疏松而变得脆弱,因而防止跌倒是预防骨质疏松引起骨折的重要措施。

4 药物治疗:目前,已有多种药物应用于骨质疏松症,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如饮食钙量不足者,可服用钙片补充。目前常用的钙片剂型很多,用药应遵医嘱。病情较重的不能单用钙剂,应配合其他药物治疗。

5 培养良好习惯:吸烟能增加血液酸度使骨质溶解;饮酒过多、过频可导致溶骨的内分泌激素增加,使钙质从尿中丢失。

6 有病痛应及时就医:许多内分泌疾病、骨髓瘤、白血病都可引起骨质疏松。有些药物能促进骨质溶解,如强的松、肝素之类要合理慎用。

预防骨质疏松从儿童开始

骨质疏松早期没有症状,是不知不觉地发生和发展的,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因此,预防尤为重要。人的骨量于35岁以前是累积阶段,35岁左右达到高峰,之后骨量逐渐减少。因此,提倡骨质疏松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从儿童、青少年做起,合理膳食营养,低盐高钙饮食,多食牛奶、豆制品、海带、虾皮、绿叶蔬菜等,适量摄入蛋白质。尽量摆脱危险因子,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坚持体育锻炼,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烟,少饮酒,少喝浓茶、咖啡和碳酸饮料,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的最佳措施。

二级预防:人到中年,尤其妇女绝经后,骨量丢失加速,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骨量快速减少的人群,及早采取防治对策。积极治疗与骨质疏松有关的疾病,如糖尿病、甲亢、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肝炎等。

三级预防: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积极进行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的药物治疗,加强防摔、防碰、防跌、防绊等措施,预防骨折的发生。

补钙治不了骨质疏松

因为老年人对骨质疏松心存恐惧,再加上广告上对补钙作用的夸大宣传,许多老年人开始盲目补钙。老年人补钙过量,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博士、副研究员宋纯理说:不同类型的骨质疏松,治疗手段不一样,千万不能不加区分。过量补钙,血液中血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肾结石、血管钙化等。

继发性的骨质疏松,如钙营养不良等引起的骨质疏松,补充钙剂就非常有效;而对于原发性的骨质疏松就不能依靠补钙来治疗。绝大多数老年人发生的骨质疏松属于原发『生骨质疏松,这类老年人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什么有效手段能治愈骨质疏松,现在能做到的只是预防和减缓。最安全有效的补钙方式是,在日常饮食中加强钙的摄入量,而且食物补钙比药物补钙更安全,每天坚持喝两杯牛奶,多吃奶制品、虾皮、黄豆、青豆、豆腐、芝麻酱等含钙丰富的食物。

预防骨质疏松食疗方

黄豆猪皮汤黄豆30g,猪皮200g。葱段、姜片、精盐各适量。将猪皮刮去肥肉洗净切块,黄豆洗净泡软,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烧开,放入葱段、姜片,用文火煮至黄豆烂熟,加入精盐调味后,吃黄豆、猪皮,饮汤。

骨质疏松的补钙方法范文2

女性绝经本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然而,在临床上,更年期女性的疾病突然多了起来,而且疾病五花八门,心脑血管方面的,内分泌方面的,骨科方面的,精神神经方面的……各科几乎无不涉及,远不局限于潮热出汗、烦躁不安、精神异常等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

人到老年,会出现身高缩短现象,部分人会出现驼背,老年妇女更为显著。其根本原因是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妇女在绝经后最为明显。据统计;50岁以上女性发生1次或多次骨折至少占40%;60岁以上女性骨质疏松率已高达40%,并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比例也在不断上升。

绝经导致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增高,这是为什么呢?女性骨量在35岁时达到最高值,即“峰值骨量”。当女性45岁进入更年期,此时体内的女性激素逐渐变少,月经开始变短或紊乱,骨质就开始流失。到停经时,卵巢便不再分泌女性激素,骨质因而开始大量流失,流失量每年少则2%、多则高达7%。绝经后妇女的骨量丢失,主要表现在骨小梁变细、穿孔,甚至消失。而妇女绝经后身体所承受负荷并未减少,这就使得残存骨小梁所承受压力相对增加,久而久之,便会使骨形体萎缩甚至骨折。由于人体脊椎和髋部含有丰富的骨小梁,对骨代谢变化极为敏感,因而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的主要受累部位。到60岁时,部分女性的骨质流失量可高达40%。骨质疏松多发生于绝经后的5-10年间。不论是绝经后骨质疏松或增龄性骨质疏松,其后果均是在轻微外伤或变化时易发生骨折,由此而引起疼痛,活动受限,合并症以及死亡率增加等问题,给绝经妇女的健康、寿命及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以后的生活有质量,延缓骨质疏松的到来或减轻骨质疏松的症状,绝经后的妇女一定要预防骨质疏松。

要预防骨质疏松,人们自然想到的是补钙。专家指出:“补钙确是绝经前后女性防治骨质疏松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一味补钙,并不能帮助骨骼形成,血液中钙的含量必须保持在一定水平,过多、过少都不行。”人体骨骼主要由钙和胶原蛋白两部分构成,其中钙盐占三分之二,胶原蛋白占三分之一。胶原蛋白在骨质中呈网状结构,能够使骨的硬度和韧性增强。胶原蛋白和钙的关系就像水泥和沙子的关系,缺一不可,所以最科学的方法是同时补充钙与胶原蛋白。这样,钙才能在胶原蛋白的黏合下,沉积在骨骼中,增强骨的韧性、硬度。也就是说,只有摄取足够的胶原蛋白,人体对钙才能够有正常的吸收和利用,骨质疏松的问题才能得以解决。

骨质疏松的补钙方法范文3

骨质疏松发病有年轻化趋势

“骨质疏松本身在老年人中比较常见,大多数属于原发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对钙的吸收能力不足,而且随着激素水平的下降,容易患骨质疏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潘永源表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骨质疏松亚专科副主任医师游利表示,人体一般在35-45岁左右会达到骨峰值,此后会出现降低。但不是说每个人无论生活方式如何,都能够达到骨峰值,有的人35-45岁的时候骨峰值远远低于同龄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骨质疏松确实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一些年轻人出现骨质疏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不少年轻人现在的体力活动相对较少,骨密度容易下降。另外,不少女性在天气较热时会遮挡阳光的照晒,其实紫外线的照射本身对于钙的吸收是有益的。长期如此,会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一些年轻人出现的相对比较严重的骨质疏松状况,也有可能是继发性的。

绝经后女性易发骨质疏松

有报道称女性绝经后容易成为骨质疏松高发人群,此时也应注重骨密度筛查,以预防骨质疏松的出现。潘永源解释,女性在绝经后,体内雌性激素的分泌会减少,这也使得绝经后女性成为骨质疏松的高发人群。也正是因为绝经期的原因,相对男性来说,女性更容易出现骨质疏松,而且从年龄来看,一般情况下,女性出现骨质疏松的年龄一般会比男性提前10年左右。

骨质疏松早期无明显症状

骨质疏松在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要及时发现骨质疏松,一般都是通过早期骨密度筛查实现的。骨密度能够反映骨质疏松的程度。一般来说,男性骨密度的变化是比较平稳的,而女性在绝经后骨密度会出现突然下降的趋势。关于骨密度的筛查比较多样,包括腕骨、足跟筛查等多个部位,但临床中在判断骨密度时,一般以髋骨和椎骨筛查为标准。如果通过骨密度筛查发现人体骨密度较低,就要留意骨质疏松的出现,也可以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一般以髋骨、椎骨筛查作为标准

潘永源进一步解释,之所以将髋骨与椎骨的筛查作为标准,是因为髋骨与椎骨为人体承重骨,而对于腕骨、足跟等处的检查不能作为最终标准是因为其为非承重骨,本身就容易出现一些情况,但可以将这些筛查作为骨质疏松筛查的一部分用作参考。其实骨密度筛查并非早期发现骨质疏松的惟一办法,有很多其他方法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如定量CT检测、超声波测定等。但骨密度筛查所需的经济成本较低,本身简便易行,对医疗器械的要求并不高,所以在骨质疏松的早期筛查中,一般以骨密度筛查为主。

女性出现月经紊乱时可进行筛查

一般来说,男性40-50岁左右可以开始进行骨密度筛查,女性如果出现月经不稳或绝经症状时,就要进行骨密度筛查。一般来说,小于40岁时并没有太大必要。推荐以半年至一年筛查一次即可,因为骨质的变化比较缓慢,短时间内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化。事实上,骨质疏松属于衰老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等,人体骨质情况一般会走下坡路。骨质疏松治疗的目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对于没有发生骨折的人群来说,目的在于预防骨折的发生,另一目的便在于延缓骨骼功能下降的过程。

预防骨质疏松症有讲究

经常运动。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病,其发生与缺少运动有很大关系。骨组织是一种有生命的组织,人在运动时会不停刺激骨组织,钙质就不容易丢失,骨组织中的骨小梁结构也会排列得比较合理,这样骨质疏松症就不容易发生。所以,要预防骨质疏松,经常运动是非常必要的。

合理膳食。从儿童时期就要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多食用含钙高的食品,如鱼、虾、虾皮、海带、牛奶、骨头汤、鸡蛋、豆类、芝麻、绿叶蔬菜等。

骨质疏松的补钙方法范文4

关键词 补钙 中老年人骨质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021

资料与方法

2007年6月~2007年12月进行骨密度检测老年人1800例,年龄50~80岁,肝病、肾病、糖尿病及长期卧床者除外。

样本的采集和处理:从符合上述条件的人群中随机抽取坚持补钙2年以上和不注意补钙的老年人各900例,按是否注意补钙分为两组,每组再按性别及10岁1个年龄段分组,然后对各组骨密度进行比较分析。

检测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患者平卧于检查床上,使监测仪分别正对受检者腰椎及股骨颈,检测其骨密度值,然后按T-值评分及Z-评分诊断受检者骨骼状况。

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软件采用SPSS13.0,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样本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结 果

900例坚持补钙老年人骨密度情况,结果见表1。900例不注意补钙老年人骨密度情况,结果见表2。900例坚持补钙老年人及900例不注意补钙老年人各组骨密度两两比较,结果见表3。

讨 论

从表中可以看出,与不注意补钙组相比,坚持补钙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的比例有所降低,但在相应人群中所占比例仍不小。9另外,结果还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骨质疏松比例逐渐增加,老年女性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比例较男性高。

骨骼主要由钙组成。钙被摄入人体后在小肠吸收入血,被吸收的钙大部分储存在骨骼,很少一部分留在血液中调节人体多种重要生理功能。钙在体内的代谢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钙磷比例、雌激素含量、降钙素、甲状旁腺素及骨骼的运动情况等。体内维生素D3经过肝、肾转化为1,25-二羟维生素D3,其作用于小肠细胞受体,促进钙离子在小肠的吸收。另外,维生素D还可以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刺激骨胶原和骨基质蛋白的合成,有利于钙在骨骼的沉积。磷与钙一样,都是构成骨骼的重要成分,其吸收和代谢的过程也与钙相似,比例适当则增加钙磷的吸收率,否则,会形成不溶性的磷酸盐,影响二者的吸收和利用。人的一生中,骨组织在不断地更新,一方面破骨细胞吞噬老的骨组织,另一方面成骨细胞又不断产生新的骨组织来充填。雌激素可抑制破骨细胞的功能,从而使成骨细胞的功能相对增强,并能促进钙在骨骼的沉淀,故雌激素水平下降会造成骨钙流失的加速。经常运动也会促进骨骼新陈代谢,从而促进钙在骨骼的沉淀。

骨质疏松的补钙方法范文5

一、肝病引起骨质疏松症的三大原因

原因之一:维生素D代谢障碍。无论是来源于食物的维生素D还是由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都没有活性,不具备生理功用。它们都必须先进入血液,然后进入肝脏,才能进一步代谢为具有活性的维生素D。患有慢性肝病时,肝细胞的功能受到损害,不能发挥其促进肠钙、磷吸收,以及肾脏对钙的重吸收功能,影响骨的形成。

原因之二:胆盐的合成和排出障碍。食物中的脂肪主要在小肠吸收,它的吸收要靠胆汁的协助。胆汁是在肝脏合成的,当发生慢性肝病时,胆汁的合成和排出功能出现障碍,导致脂类吸收不良。体内未被吸收的脂肪酸,就和钙等阳离子结合成为脂肪酸盐,进而影响钙的吸收和骨的形成。

此外,食物中的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都溶于脂肪,它们随脂肪一起从肠道吸收。当脂肪吸收遇到阻碍时,这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也减少。这些维生素对骨骼的生长发育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维生素D能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肾脏对钙的重吸收,并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而促进骨的形成;维生素K可增加骨细胞内骨钙素的含量,从而促进骨的形成。因此,当这些营养素出现吸收障碍时,也会影响骨骼的代谢。

原因之三:患者不重视,导致骨质疏松症加重。肝硬化早期没有明显的身体不适,最多也就是会出现容易疲劳或者轻微消化不良,所以很多患者都不会太在意营养的吸收,特别是钙的吸收问题,这样就会直接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加重。

由此可见,慢性肝病并发骨质疏松的危险性是存在的。除了积极治疗肝脏疾病,患者在饮食上也应特别注意,要少吃含油脂多的食物,注意营养的补充。而慢性肝病患者大多食欲不振,要想通过饮食额外补充营养比较困难。

二、预防骨质疏松要做到三个坚持

既然肝硬化的人会出现骨质疏松症,那么这种特别的骨质疏松症是不是要有特别的护理方法呢?其实这种骨质疏松症并不需要特别的照顾方法,用好老办法就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骨质疏松的可能性,主要还是贵在坚持。

坚持每天补钙 由于肝硬化的人肠胃功能也较正常人差,所以饮食可以说是十分重要的。有人担心:我都有肝硬化了,是不是很多东西不能吃呢?实际上,对于肝硬化患者来说,基本上适合普通人的补钙食物也是适合肝硬化合并骨质疏松症的人的。每天均衡补充奶制品、大豆以及蔬菜和水果这些含钙量较高的食物。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避免喝咖啡、浓茶和酒,这些也是有可能进一步导致骨质疏松的因素。具体而言,肝炎患者宜多进食的补钙食品有:

1.牛奶及各种奶制品。此类食品含钙量较高、吸收率高。每日喝些奶或吃些奶制品,可以保证肝炎患者钙质的摄入量。

2.骨头汤、虾皮、鸡蛋黄。这些食品中钙的含量都很高。

3.各种豆类及大豆制品、芝麻酱、海带、紫菜、油菜、芹菜、青菜、白萝卜是含钙量丰富的植物性食品。

4.蔬菜。蔬菜中含大量草酸,不仅能与钙离子形成不溶性钙盐,还可以降低钙的吸收和利用。

每天坚持锻炼 每天坚持体育锻炼,例如走路、慢跑等有氧运动。体育锻炼既可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生成,促进钙的吸收,也可以增加肌肉的负荷,增强肌肉对骨、关节的保护作用。当然,患肝硬化的人容易出现疲劳的情况,所以锻炼可以适当选择强度低一点儿的运动项目。例如慢走、跑步等有氧运动。

每天晒晒太阳 我们知道维生素D能促进钙质的吸收,最廉价的补钙方式就是晒太阳。但是很多人都选择在室内隔着玻璃晒太阳,殊不知室内晒太阳只得到了阳光的温度,却拒绝了阳光的“营养”――普通玻璃窗户会阻挡紫外线,玻璃吸收了紫外线之后,人体只能接收到日光中的红外线,所以只会感觉到温度,不会起到补钙的作用。因此,最佳的方式还是每天走出去,接受阳光的洗礼。每天晒半小时左右的太阳,对于骨质疏松会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当然,不要暴晒或者长时间晒太阳,以免晒伤。

三、补钙重“适当”,盲目补钙反而会增加罹患肝硬化的风险

肝病患者需要补钙,但也不能把钙当成“万灵丹”盲目去补。因为,血液中的钙离子水平太高,可能增加罹患肝硬化的风险。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研究人员对河南省林州市一项营养干预试验中的受试者进行了分析。研究者对281名肝硬化患者和562名对照人群的血清钙浓度、肝炎病毒抗体等生化指标进行了检测。

研究结果发现,肝硬化患者组的血钙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这种关联正相关。也就是说,血钙浓度越高,患肝硬化的风险越大。具体来说,血钙浓度高的人,患肝硬化的危险可能升高两倍。

研究人员表示,血钙浓度与肝硬化的具体关联机制尚未明确,推测可能与肝脏的代谢功能受到影响有关。但新研究提醒我们,补充营养也是“过犹不及”,不要盲目补钙,以免好心办坏事。那么如何才为“适当”呢?在此,我们以肝硬化患者怎么喝牛奶为例进行说明。

肝硬化患者可以喝牛奶,牛奶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钙,磷、铁、锌、铜、锰、钼的含量都很高。最难得的是,牛奶是人体钙的最佳来源,而且钙磷比例非常适当,有利于钙的吸收。

肝硬化患者需要选择性地喝经过发酵的酸牛奶以及其他一些经过发酵的乳制品、代乳品。这是因为,乳制品和代乳品中的乳糖已经被酵母的乳糖酶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更适宜肝硬化患者饮用。

值得注意的是,肝硬化患者喝牛奶要避开如下几个误区:

1.避免牛奶过浓。据测定,牛奶中的钠含量是人体的两倍,牛奶浓度越高含钠越多,易使肝硬化患者体内血钠浓度升高,引起诸如便秘、血压上升甚至抽搐、昏迷等症状。

2.避免糖分过多。牛奶加糖,既可改善口感,又能纠正牛奶含糖量低的缺陷,但不能加得过多。糖分过高会降低肝硬化患者对奶中钙质的吸收,削弱牛奶的营养价值。一般按每100毫升鲜奶加糖5~8克即够。另外,勿加红塘,因红糖中含有较多的草酸,草酸会干扰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白糖则无此弊端。

骨质疏松的补钙方法范文6

一防精神病

女性进入更年期,由于激素水平下降,常会发生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统称为更年期精神病,其中以抑郁和妄想最为突出。早期发病时,患者多表现为头痛、头晕、心慌、胸痛、多汗、四肢麻木、失眠、食欲减退、便秘、月经紊乱和减退。还可伴有敏感、多疑、烦躁、易怒等不良情绪。

随着病程的延长,病情逐渐加重,可表现为忧郁、焦虑、坐立不安、搓手顿足,对小事过于计较,对自身变化过于敏感,容易产生消极厌世观念,可出现自伤行为。有些人有点心慌,就觉得自己患了非常严重的“冠心病”,晚上跑到医院看急诊。有的更年期妇女服用安眠药后,明明熟睡了,醒来时仍坚持自己“从未入睡”。

患了更年期精神病的女性,必须及早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治疗。

二防皮肤老化

女性进入更年期后,由于体内激素分泌的减少会出现面部潮红、瘙痒等症状,皮肤变得干燥、松弛、粗糙、没有弹性,脸上和手上还会出现深深浅浅的色素斑。

避免日积月累的日光照射,是延缓皮肤老化最具体有效的方法。外出活动时,应戴宽边帽,打遮阳伞,每2小时涂1次防晒霜。

日常生活中,还要避免用太热的水来洗脸或洗澡,不要用力搓揉皮肤。

此外,多食用豆类食品、减少动物性脂肪摄入、多吃蔬菜水果、适度运动、睡眠充足、避免烟酒刺激等,都有利于维持皮肤的年轻状态。

三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以女性居多,尤其是停经后的女性更易发生骨质疏松。这是因为在更年期阶段,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急剧下降,甲状旁腺素的促骨骼排钙作用相对增强,人体骨骼钙质大量分解入血,再从尿中排出,增加更年期女性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

防治骨质疏松的关键是保证有足够的钙摄入。在日常生活中,女性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钙的补充相当重要。日常生活中,要尽量多吃高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有意识地从中得到钙的补充,并长期坚持。在食补的同时,还可以选择补钙制剂,其选择要求是含钙量高、价格适中、容易吸收,不含钠、钾、糖、胆固醇和防腐剂,对糖尿病、肾病、高血压患者无影响,最好同时含有维生素D的钙剂。如钙尔奇D片,每片含钙600毫克,还含有维生素D3,服后容易吸收,适合于中老年女性的需要。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补钙时机也应注意。如睡前喝牛奶较为适宜,补钙制剂应饭后服用,抗酸药中的铝也会显著增加钙的丢失。所以在补钙时,应注意这些因素的影响,或错开服药时间。

预防保健方面,应注意去除可能引发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如抽烟、酗酒、内分泌疾病等。

适量的有氧运动(以不感到疲惫为宜)也有助于骨质疏松的预防,散步、骑车、游泳都是不错的选择。一般说来,每周应坚持运动2~3次。

四防心理病

更年期女性在生理上不可避免地出现某些衰退迹象。与此同时,她们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也在悄然发生变化。面对临近的退休,面对忙于工作的儿女,面对不够细心体贴的老伴,她们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引发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