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范文1
关键词: 初中英语教学 创造性思维 培养策略
从心理学上来讲,中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将来的创造力就可能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因此,发展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中学生思维活跃,有很强的想象力,但是有时候想法与实际有一段距离,所以,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本文主要论述在初中英语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中学生创造性思维概述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可见创造性思维不仅存在于一切活动之中,而且普遍存在于任何一个人身上。人与人的创造性的差别无非是多少及发挥程度的问题。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创造性思维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对某一段阅读材料的独特见解、对某一个固定短语的记忆小窍门,甚至某一个问题的提出,等等,都属于智慧火花的闪现,都是创造性思维的具体体现。
二、英语教学中影响初中生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在英语教学中,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传统教学方法的因素。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必须一切听从教师,机械地按照教师的要求做,忽视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发展。教师以教材为中心,不鼓励学生开阔视野;在教学中总是扮演着专制的角色,不允许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抑制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评价方式单一的因素。
分数一直是评价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为了使学生获得比较满意的分数,教师和学生把时间花在题海上,很少考虑语言知识的运用。在教学中,教师重视知识点的讲解和新句型的机械操练,忽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1.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英语学习环境。
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能让学生感到很轻松,有利于发展创造性思维。首先,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教师如果尊重学生,就会使学生放下心理包袱,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敢于和老师面对面地交流,甚至在人前勇敢表现自己。对于学生不同寻常的问题,即使与上课内容无关,也不能简单、粗暴地大声呵斥。笔者在讲授“Travelling”这节内容时,一名学生忍不住感叹:“Travelling is wonderful! I want to travel abroad.”笔者并没有将学生劈头盖脸地骂一顿,而是微笑着说:“I agree with you.Maybe your dream will come true one day,but now,you should work hard.”其次,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学生在一个有着良好人际关系的环境中学习,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无论是师生关系还是生生关系都要平等、和谐。教师要真诚对待每一位学生,多与学生交流,不能摆出老师的架子。笔者经常与学生一起打乒乓球,知道许多同学都喜欢邓亚萍,于是就对同学说:“What do you know about Deng Yaping?If you meet her one day,what would you like to say to her?”学生喜欢与老师近距离交流,觉得自己了解偶像的情况太少了,就会积极学习乒乓球方面的英语单词,了解邓亚萍的简历,开阔视野。最后,鼓励学生团结合作。英语课堂应该是学生的主要阵地,苏教版教材很重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很多交际任务都是通过学生小组合作、两人合作实现的。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培养了合作精神,营造了和谐的学习氛围。
2.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创造潜能。
(1)玩游戏。初中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的手段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笔者曾经为了提高学生记忆单词的兴趣,设计过一个猜词游戏,游戏之前先准备好多写有单词的卡片,两个同学一组,一个同学比划出所看到的单词含义,另一个同学根据同伴的动作猜测是哪个单词,并正确拼写出单词。在规定的时间内猜出的单词最多的小组获胜。学生为了不在猜词游戏中落后于其他小组,都拼命记单词。(2)利用多媒体。多媒体技术可以同时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使枯燥的英语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不但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知识,还能激发想象力,挖掘创新的潜力,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3)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教师不能操纵整个课堂,占据课堂的所有时间,而要循循善诱,不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学生在经过充分思考后就会产生有创意的想法。无论学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教师都不能挫伤他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范文2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造性思维;教学策略
创造性思维的建立使学生勇敢面对问题,细致全面地对问题进行观察分析,结合自己的原有认知大胆质疑、敢于创新,在帮助学生简便迅速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了蕴含其中的数学规律,领悟了其中的高中数学思想,全面的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思维、猜想思维、质疑思维和辩证思维,实现了对自我的突破和创新.
一、目光锐利细致发现,提高观察思维
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是学生思维激发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在对数学现象的观察中,不自觉就会调动原有的认知进行分析,针对自己的思维能力提出质疑,促进更深层次的观察,更深层次的分析,逐步地去除掉多余无用的信息,抓住问题的核心,利用敏锐细致的观察发现简便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比如有这样一道高考模拟题:试求lgtg1°lgtg2°……lgtg89°的值.学生对试题的第一印象,是逐一地从lgtg1°lgtg2°……进行计算直到lgtg89°,很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巨大的工程,长时间计算消磨了学生斗志,使学生变得乏味枯燥.看到学生个个眉头紧锁的样子,教师就可以倡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提出“简便方法”的想法,再次的观察使学生发现了lgtg45°=0,从而一下子打破了原来的思维模式,发现了式子中蕴含的简便方法,通过学生的积极探索,建立了新的解题思路,顺利实现了问题的解决.一个简单发现将学生从繁琐的计算中解放出来,使学生体会到用心观察带来的愉悦,从而再遇到其他问题时,也会细致观察分析,努力查看其中蕴含的数学规律,尝试使用简便的方法解决问题.
二、开放绽放想象翅膀,激励猜想思维
想象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飞跃,使学生突破原有的思维定式,从不同的侧面进行观察分析,从而大胆地作出猜想,顺利实现问题的解决.大胆的想象为学生思维开辟了几条不同的道路,学生就可以结合“假设法”进行严密细致的验证,在不断地推导中完善自己的思维,实现创新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学习“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等差数列a1、a2、a3……an进行观察,学生充分结合等差数列的定义,列出了等差数列中的相关关系式:因为a2-a1=d,则有a2=a1+d。因为a3-a2=d,则有a3=a2+d=a1+2d.因为a4-a3=d.则有a4=a3+d=a1+3d……学生对自己列出的式子进行观察,从开始的第一项、第二项,逐渐地延伸到了第n项,惊奇地发现了其中隐藏的规律,由局部逐步推到了整个过程,由特殊演变到一般,从而经过自己的类比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行了猜想:an=a1+(n-1)d,随后学生利用假设法对自己的猜想进行了验证,学生的猜想得到了肯定,极大地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可见,猜想并不是学生的胡思乱想,而是结合学生对等差数列的认识,逐步的对其进行演变,以不同形式将知识展示出来,在不断地观察思考中获取其中的数学规律,大胆假设层层推进,为学生的思维开辟一条创新的道路,使学生的创造力思维得到极大地发展和提高.
三、尊重个性忠实自己,培养质疑思维
质疑是对自己思维的尊重,是对常规的挑战,是创造性思维激发的关键,学生对问题的质疑,使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不断地创新解题的新思路、新方法.
比如在学习“双曲线的定义”时,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对椭圆定义、性质的学习,回顾定义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利用多媒体对双曲线进行模拟,让学生在观察分析中总结双曲线的定义,同时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将自己的定义与教材上双曲线的定义作对比,讨论是否认同教材上的定义,有没有需要改正和修复的地方?有的学生提出书上的定义不全面、不精确,提出了这样的质疑:定义中的常数应该是“正常数”.这一质疑引发了学生的讨论,再次对教材上的定义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如果没有那个“正”字的话,双曲线就有可能是直线,这一结论使得学生非常的兴奋,当我点头表示认可时,学生们更是激动地鼓起掌来.可见,学生对权威的质疑,不仅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概念,还给了学生无穷的动力,学生们都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不同看法,不再轻信盲从,遇到问题总要认真的思考细致的分析,直到利用自己的思维将其理解推理的非常透彻清晰,切实的提高了学生的质疑能力.
四、严密思维强壮大脑,养成辩证思维
数学定理和公式需要吃透概念深挖掘,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学会灵活运用,利用严密辩证思维将多个知识点相结合,使之在解决问题中形成合力,共同对难点进行剖析,迅速地对问题进行归纳分类,探索出相应的解决规律,使学生的辩证思维得到发挥和提升.
总之,只要教师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使用机智灵活的教学方法,倡导学生大胆质疑,使之主动进行观察、猜想和辩证,就能挖掘学生内在的强劲动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范文3
【关键词】高中英语;创造性思维;策略研究
怎样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刨新能力,科学研究表明.环境是人的创新能力形成和提高的重要条件。环境的优劣影响着个体创新能力发展的速度和水平。人与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的创新能力受环境的制约:另一方面。人又能以靠自己的创新能力主动地去改造环境,让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的方向.尤其是有利于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提高的方向发展。
1. 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自己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思想、感情、信息、知识交流的过程,而英语教学的成效,主要在于学生的学。国际教育家Douglas Brown(1983年)对外语教学下的定义是:Teaching is guiding and facilitating learning enabling the learner to learn ,setting the condition for learning .作为教师(teacher)的解释词“facilitator”已为我国外语界广泛认可。教师是“引导者”、“促进者”,以便创造意境让学生学。而学生在教师促进下的自主学习才是创新的前提。
学生要学会寻找自己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简单讲就是培养自学能力。培养自己从他律型、被动型转化成自律型、主动型的学生。高中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英语教学要“培养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学过程最终达到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较高的自学能力。学生的自学能力既依靠学生自身的努力,更依赖教师有意识的系统培养,它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养成。
自学包括预习,如对新单元的单词、词组、句型的预习,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词典的释义、词性的变化,用新词造句,找出单元中优美的或重点句子进行模仿。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对课文中难懂的内容提问,同时对学生的预习作适当归纳,并在学生中进行交流。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范文4
历史教学创造性思维必要性策略创造性思维主要指的是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来对事物进行创新,进而获得新颖思路的一种创造性思维。初中历史学科的知识具有综合性、过去性以及具体性等特征,所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必须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还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众所周知,我国已经针对于中学历史教学进行了多次改革,但是在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面还是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历史学科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基础性学科,在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要发挥重要作用。历史新课改标准当中曾规定,在进行历史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过程当中,逐渐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念,准确把握计算历史年代和历史图表的使用技能,要求学生具备初步的阅读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最终达到全面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这就表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初中历史教学当中的重要环节。但就目前的现状来讲,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能力培养方面还存在很大的缺陷,如历史教师的专业性不强,许多初中阶段的历史老师并非历史专业文凭,而是学校随机分配和安排的,即使有些老师是历史专业出身,但是其在教学方面还是沿用以前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缺乏创造力。此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顺应时展的必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技的创新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要求未来人才必需要具备高度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也决定了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
1.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1)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
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而这种条件的产生则主要依赖于教师创设的启发式教学情境。因此,我们首先要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究知识,确保知识的传授具有启发性。在上课开始的时候,教学不再是单纯的陈述知识,而是提出问题和导读线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为学生的主动创造提供必要的心理和外部条件。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允许学生交流、讨论,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可以处在一个比较开放的环境当中,以促进其思维能力的拓展。在课堂接近尾声的时候,教师还需要对本次课程的内容进行梳理,将历史事件的脉络和走势理清,帮助学生总结和思考。此外,教学必须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尽量消除或是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鼓励学生创新。
(2)引导学生大胆思考
在教学当中适当安排实践和讨论学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表个人见解,对于思维走进误区的同学,教师要抓住机会,指导学生及时纠正。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成长的重要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十分强烈,鼓励学生课外探究和思考,对历史知识进行批驳和论证,不仅能够训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有效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激发学生的聚合、发散思维
(1)引发学生多角度思考,提高思维的流畅性
思维的流畅性指的是对刺激做出流畅的反应的能力,也就是说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项目越多、反应越迅速,则思维的流畅性越好。一般来讲,历史现象和内部之间存在着各种复杂联系,历史的发展过程也存在各种原因,所以在对历史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一方面要求学生细微活动要迅速、畅通,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2)通过假设和变式,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思维的变通性指的是对刺激随机应变的能力,这是发散性思维的第二特征,即在面对问题情景的时候可以随机应变,不拘泥于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当某一思维受阻时,可以进行思维的快速转移。所以,要想培养学生思维的变通性,首先就要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正向思维的机械性,有效活化学生思维。其次,要重视对侧向思维的训练,即通过对近似知识的类比,使学生获得新的启迪。在实践教学当中,可以充分利用变式和假设,迫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思路。
3.鼓励史料探究,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深化
通过史料教学,可以激发学生思维,拓宽学生想象空间,引导学生探究史料,增强其研究知识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一般而言,史料是过去人们对于某件事物的看法,写史料的人员一般都是站在个人的角度上发表观点,因此,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如何通过史料来进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呢?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基础史料,让学生对其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思考,然后引导学生探究史料实在何种情况下,写作者以何种目的写出来。通过课堂思考和讨论,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在教师的点拨下形成学生自己的见解。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学生死记硬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变化。
4.正确处理接受学习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经过多年时间证明的结果,但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并非完全抛弃过往的接受学习,节节课都让学生独立思考。接受学习是人类固有的思维模式也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式,其主要是建立在前人的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学生。由于历史课堂的教学是对过去人类活动的探究,因而接受学习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在初中阶段,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处在一个个发展阶段,其思考问题的方式并不成熟,因此在面对难以理解的问题时,依然需要得到老师的帮助。所以,在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过程当中,要特别注意将接受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参考文献:
\[1\]郭瑞清.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J\].才智,2009,(22).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范文5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计算机教学 中职学生
在计算机学科的理论教学和上机实践中,蕴藏着大量的可用于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因素,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和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激发创新意识
计算机教师要善于研究学科内容,充分挖掘教学资源,抓住教学过程中的一切有利时机,因势利导,诱发学生的兴趣,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以计算机发展过程中的创造性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结合教学内容,适时给学生介绍一些计算机产生、发展和应用中的创造性故事,让学生了解故事背后所凝结的创新性的观念和方法,特别是其中的不断探索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计算机发展概况”的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产生的故事;在讲到“微机”时,可介绍IBM推出PC机的故事;在“计算机病毒及防治”的教学中,可向学生介绍国产防病毒软件是如何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
(二)在引入新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引入新知识时,教师可通过“发现法”、“探究法”、“解决问题法”等,创设一种“创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例如,在引入DOC的目录结构时,向学生提出:在硬盘中有成千上万个文件,为了便于存储和查找,你认为最好采用什么方法来“放置”它们呢?由于学生有“放置”实物的经验,因而会迅速激发起他们的创新意识。特别是当学生提出的解决方案得到肯定时,其成功感会油然而生,他的创新意识将得到进一步激发。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一种“民主、进取、开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心情舒畅,思想开放,敢想敢说,以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在实践性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计算机教学实践表明,职校学生对实践性教学活动特别感兴趣,在这类活动中他们会遇到许多新问题,它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FoxPro程序设计”这一内容的教学中,在让学生分组完成“班级成绩管理系统”程序设计时,会引发一系列学生必须解决的新问题,如系统应具备哪些功能才能满足实际需要?如何才能提高系统的可操作性?等等。他们需为此进行调查、讨论、查阅资料、编写和调试程序,学生的创新意识会在此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激发。
(四)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以激发其恒久的创新意识。让学生了解国内外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趋势及应用前景,有助于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及稳定持久的创新意识。学生在明确计算机在国民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后,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内驱力,可激发学生的民族责任感,使学生更好地树立远大理想,继而产生持久的创新意识。
二、发展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独立地创造出新事物映像的心理过程。创造想象以其新颖性、生动性来推动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因此,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十分重要的。计算机的许多教学内容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如在W0rd2010的教学内容进行到一定程度时,让学生进行“迎春”板报设计之类的练习,因其内容涉及文字编辑、表格制作、图形和艺术处理及美学原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因而学生的创造想象将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培养创造人格
创造力研究专家指出,创造的人格是创造性设想得以实现的个人保证。由于职校学生很快就要走向工作岗位,服务于社会,如果届时不具备良好的创造人格,即使有再好的创造性设想,也难以实现,这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人,都是一大损失。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课堂内外的各种有利时机,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创造人格。创设一种民主、进取、开放的创造氛围,引导学生克服随从性、刻板性、狭隘性、定势性、嫉妒性等创造性思维的心理障碍。发展学生的独立性、幻想性、自制性、有恒性等人格倾向。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进取心、敢冒风险的勇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与情感。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由于计算机学科具有现代性、实践性、工具性、应用性的特点,使得它在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必须充分发挥这种学科优势,大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通过程序设计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是发挥这种优势的一个典型例子,这主要是因为:
(一)程序设计过程是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具体体现。按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的观点,创造性思维过程要经历准备、酝酿、豁朗和验证四个时期,而程序设计通常要经历如下过程:分析构思框图程序调试修改完成。其中,从“分析”到“框图”是准备和酝酿时期,对于应用程序的设计,在这一阶段还需要对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查研究;除了简单的或模仿性的程序外,从“程序”到“调试”阶段一般都要经历“豁朗”和“验证”期。因此,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程序设计训练,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十分有效的。
(二)程序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当程序设计、调试成功时,特别是学生自己设计的程序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它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
(三)程序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程序常常需要进行反复地调试修改才能成功,这需要学生有严谨的科学态度、深刻的思维、顽强的毅力、敢于面对失败并相信自己能从失败走向成功的勇气;另外,当几人合编一个程序或共用一台机器时,还需要学生有团队协作精神,这些对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是大有裨益的。
(四)程序设计中的非常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程序设计中常使用非常规思维,比如赋值语句N=N+1、分治策略、最优策略和穷举策略都突破了学生思想中的“数学常规”,这些“突破”性的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总之,我们必须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学科优势,全方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努力培养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策略范文6
关键词:生物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194-01
创造力是人的综合素质中最具生命力的一种特殊素质,是推动个体顺应环境、开拓潜力、走向成功的内在潜能。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它特指有创建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且能指引人们去获得新知识或未知问题的新解释,从而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本文仅就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创造性思维方法的训练作一些有益的探究。
1.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策略
1.1突出主体,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教师尝试用发现法、自学辅导法等创设思维情境,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如学习"酶的特性",由教师设计一组实验,学生独立操作、思考和归纳,强化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此外,创造性活动的特点是创新,它必须与前人和众人有所不同,独具卓识。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不受前人知识的暗示,严格而客观的评价某些思想结论的是非利弊。如对于"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既要指出它是一种动态模型,较其它模型完美,也要说明它忽视了蛋白质对脂质分子的控制。
1.2激疑引趣,培养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疑,启迪思维。如在演示实验时,教师通过一些"故错"设置,导致实验失败,使学生顿生疑惑:出了什么毛病?操作是不是有误?应该怎么办?然后主动去探索,直到水落石出。
1.3克服定势,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学生在解决新问题时,往往会由于过去的思维活动而造成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即思维定势,以致用一些老框框、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必须消除思维定势带来的消极影响。如讲"鸟的生殖和发育"时,学生普遍存在"鸟的生殖和发育均由亲鸟完成"的定势,这时,可举"养鸡场鸡卵的孵化"
2.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创造性思维
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进行的。如讲授"蛛形纲"时,我运用园蛛标本结合挂图来设疑:"蛛丝能粘住昆虫,蛛丝为什么不能粘住蜘蛛自己?""蜘蛛怎样在相隔很远的两个屋角之间架网呢?"这一问,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学生展开了讨论,他们就蜘蛛如何架设这张"空中罗网"讲出多种办法。教师循循善诱,鼓励学生敢于发问,以培养他们敢于质疑的勇气。尤其是启发他们从无疑中生疑,发展求异思维。如在讲"蒸腾作用"时,向学生提出: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为什么高大树木体内的水能够从根部流到树冠?"等,这些问题可使学生从无疑中生疑、知疑,达到小疑有小进,大疑有大进,久而久之,必然会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生物课堂教学中经常引导学生质疑和释疑,可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以促进其积极主动地学习,以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应给学生"一杆枪",不应给学生"一头猎物"。如上"养蚕"一课时,大多数学生在观察后总结出:蚕有八对足,还有许多气孔等特征。这时我问:"那蚕还有什么特点?"有个学生兴奋地跑过来对我说:"老师,我发现同桌那条大蚕虫的颜色比较白,而我的那条的颜色比较黄,为什么?"其他的学生也投以惊疑的目光,这时,我乘机表扬他,并让学生买条小蚕虫回家养,让他们认真观察做好记录。过了一段日子,有学生对我说:"原来蚕虫在长大时,身体就会脱皮,每脱一次皮,颜色都不同,而且在吐丝前全身会呈白色、透明状。"可见,有了观察、发现的厚积,创造的灵感才能迸发出来。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因势利导,创设让学生表现的机会。规律让学生去发现,疑难让学生去讨论,结论让学生去归纳,学法让学生去总结,以便最大限度地释放每个学生的精神活力,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4.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世界,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个人如果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创造性思维。例如,由于不同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生物学家就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方法培育出植物新品种,从而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障碍。英国科学家科勒和德国科学家米尔斯坦利用效应B细胞能产生抗体和瘤细胞能进行无限繁殖的特性,通过体细胞杂交的方法获得杂交瘤细胞,从而生产出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为人类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这些都是科学家发挥想象力而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