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防控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病虫害防控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病虫害防控方案

病虫害防控方案范文1

关键词:蔬菜病虫害;质量安全;行政管理;技术;认知

蔬菜是我国除粮食作物外栽培面积最广、经济地位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总产值已超过粮食作物,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15%,蔬菜产业的发展对于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四川省是我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大省之一,据农业部2013年统计,四川省蔬菜播种面积达127.6万hm2,总产量3910.7万t,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分别居全国第6位和第5位。20世纪70年末伊始,生产结构调整,蔬菜病虫害危害的途径和发生的场所、方式多样化,危害程度逐年加重,总体呈现发生频繁、蔓延迅速,造成育成品种抗病性减弱、病虫害抗药性增强。近年来,蔬菜病虫害危害已成为限制四川省蔬菜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每年发生面积几十万公顷,造成的损失上数十亿元,蔬菜病虫害危害日益严重,随之引起的产业安全、食品质量安全、环境安全、生命安全,乃至于等问题需引起警惕。探究溯源,研究蔬菜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并给予解析、归类,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解决、监管和评估措施,利于“三农”、城市、环境、社会等的可持续良性发展。

1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蔬菜生产目前以集约化与中小户并存的种植格局,主要在行政管理、技术、认知等方面影响着蔬菜病虫害防控与质量安全。在行政管理层面主要存在生产过程控制、施药后监管、新技术、标准与规范推广3方面问题。首先,对蔬菜生产全过程中各个环节难以完全控制;其次,施药过后残留的农药包装袋、残留药液、清洗器械液体等随处倾倒,残留于土壤和水流中,造成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给人畜、环境等造成了严重隐患;最后,每年颁布的国家、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规范以及科技进步奖等的具体内容,很难免费获取或分散零散,不易获取,有些从网上下载还需收取费用,不利于新技术和标准的推广使用。在技术层面主要存在病虫害的准确诊断、科学用药、精准施药与绿色防控新技术储备较少等3方面问题。首先,蔬菜病虫害种类繁多,目前中国有2000多种,且新病虫害不断涌现,给生产上诊断带来了困难;如2015年8月彭州市丹景山镇大面积发生的莴笋新病害给当地造成了极大损失,当地村民不断到市政府求助和要求解决,彭州市政府现正组织相关科研力量研究解决。其次,由于农药品种多和施药技术复杂,在生产中盲目用药、违禁用药、滥用药时常发生,不仅无法达到预期防治效果,而且增加了生产成本和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等诸多问题,无法做到科学用药和精准施药。最后,绿色防控新技术的储备不够。“三诱”技术、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等防控措施在技术上要求比较复杂和成本较高,且技术储备较为有限,在实际生产中应用的面积较为有限。在认知层面主要存在安全生产间隔期和绿色防控意识不够。首先,依据不同的药剂施药后间隔特定要求的时间才能采摘果实,而生产中随时施药随时采摘现象常有发生。其次,田间实际应用的全生育期轻简化绿色防控措施比例不高,且绿色防控的意识缺乏。

2解决问题的建议

病虫害防控方案范文2

关键词:野木瓜;茶叶;方竹;三大产业;病虫害;综合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S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8011302

1引言

正安县位于遵义东北部,地处长江上中游乌江干流芙蓉江支流中上段,位于云贵高原北部娄山山脉东北部向四川盆地过渡的大斜坡地带,地理坐标为北纬28°09′~28°51′,东经107°04′~107°42′,北接重庆南川区,东北毗邻道真县和务川县,东南与凤岗县和湄潭县交界,南靠绥阳县,西北与桐梓县接壤。土地面积2595km2,有林地面积196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6.28%,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业综合开发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劳务输出大县。正是因为正安县独特的地理位置,所以很适合发展野木瓜、茶叶和方竹产业,但是随之而来的病虫害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害虫种类逐年增加,危害程度逐年加重。

2三大产业病虫害概况

2.1野木瓜病虫害

野木瓜病毒主要有叶枯病、立枯病等。

野木瓜虫害主要有桃蠢螟、星天牛、蚜虫、食心虫、菜青虫等。

2.2茶叶病虫害

茶叶病害主要有茶芽枯病、茶炭疽病、茶白星病、茶云纹叶枯病等。

茶叶虫害主要有尺蠖、毛虫、假眼小绿叶蝉、茶蚜、茶橙瘿螨等。

2.3方竹病虫害

方竹病害主要有竹丛枝病、竹煤病、竹赤团子病、竹黑痣病、竹黑粉病、竹秆锈病等。

方竹虫害中危害竹苗害虫有蛴螬、地老虎、蛞蝓、蝼蛄、蟋蟀等。危害竹苗嫩叶的害虫有蚜虫、红蜘蛛、介壳虫、竹螟等。

3三大产业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3.1野木瓜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野木瓜病害初发时用多菌灵、叶枯灵、百菌清、波尔多液等药剂防治。其中叶枯病7~9月危害严重,危害叶片。防治方法:冬季清洁田园;发病初期用1∶1∶100的波尔多液喷雾。虫害发生后可喷“菊乳油”、“功夫乳油”等杀虫剂予以防治。其中桃蠢螟以幼虫蛀食果实。防治方法:冬季清洁田园;幼虫初孵期用2.5%敌杀死3000倍液喷雾。发现星天牛,成虫可人工捕捉,幼虫可用药棉蘸氧化乐果原液塞入蛀孔内,用黄泥封实洞口毒杀幼虫。结果期,要采用生物措施和人工措施消灭害虫。

3.2茶叶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茶园病虫害防治是以农业防治为主,辅之适当生物、物理防治技术等,从而保证茶树的正常生长。

农业防治:修复生态,创造不利于害虫和杂草孽生,有利于各种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虫能力;中耕锄草,消灭有些害虫蛹和幼虫;冬季清园,剪走枯枝、病虫枝和细弱枝;摘除茶毛虫卵块蓑蛾护囊等。

生物防治:构造复合型人工生态保护天敌;人为释放天敌,增加天敌数量。

物理防治:利用某些害虫的趋光性,用灯光诱杀害虫成虫,用性信息素防治茶毛虫。

化学防治:必须做到合理用药,把化学农药用量压到最低限度,以保证白茶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不超过国家和国际上规定的农药残留极限,切实保证消费者食用安全。

3.3方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竹丛枝病又名“扫帚丝病”,防治方法:在竹枝上喷洒波尔多液,以预防病菌感染。竹煤病的防治方法:以消灭蚜虫为主,如用乐果等可防治蚜虫的若虫。竹赤团子病的防治方法:喷石硫合剂。竹黑痣病的防治方法:历年发病重的竹林可试喷1%波尔多液。竹黑粉病的防治方法:如竹林内出现少数竹株发病时,应及时砍除病竹(最好在黑粉飞散前),并把有黑粉的小枝烧毁,以免蔓延。竹秆锈病的防治方法:发病轻的竹林,应及早砍除病竹,烧除病部;发病重的竹林喷0.5~1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氨基苯磺酸,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3次,效果较好。

方竹虫害防治:一是进行土壤害虫调查。如虫口密度大,可用敌百虫粉剂散于地表,再翻入土中,半月后播种和栽苗。同时结合整地捕杀。二是苗后发现地下害虫危害苗根,用敌百虫500倍液或马拉松800倍液在苗行开沟浇灌毒杀。对地老虎、蛞蝓等可采用鲜草在苗床诱集捕杀。三是对一些吸食叶汁的蚜虫、介壳虫等,用乐果3000倍液、敌百虫或马拉松1000倍液或80%敌敌畏1500倍液喷杀。

竹笋害虫防治:竹子笋期害虫有竹笋夜蛾和竹象鼻虫。防治方法:出笋前用敌百虫50%可湿性粉剂或马拉松稀释成800倍液,喷洒林地。出笋后用上述农药隔一周喷洒一次,亦能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成竹害虫防治:常见的成竹害虫有竹螟、竹蛾、竹蝗、竹蚜虫、竹青虫、竹螨等。防治方法:局部发生食叶害虫,可用敌百虫或马拉松1000倍液喷杀。大面积发生时则用90%敌百虫50倍液喷杀。对于吸食汁液的蚜虫、竹螨可在其活动期用50%乐果乳剂1000~2000倍液喷杀。每10d喷1次,连续2~3次即可见效。

4存在的问题

正安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在省、市、县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防治技术手段和防治成效不断提高,整体抗灾减灾能力大大增强。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形势不容乐观。

4.1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增大,防治难度较大。二是病虫种类增多,危害严重。三是危险性病虫害潜在威胁增大。

4.2制约防治的主要因素

一是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工作基础薄弱,不能及时、准确地预报。二是科技力量不足,防治手段落后。三是防治经费短缺,具体表现是基础设施不足,缺乏必要的测报、防治、检疫仪器设备和交通通讯工具等。四是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

5对策与措施

森林病虫害直接影响着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今后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二是加强森林病虫害预报工作。三是加大森林病虫害防治的科技含量,改进防治手段。四是加大资金投入。

正安县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中加大了“四个转变”的新进程,即防治思想由重除治向重预防转变,防治策略由以治标为主向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转变,防治模式由一般防治向工程治理转变,防治效果由化学防治向生物防治转变。全县林业有害生物“预防性防治”新理念的基本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而以“监测+预防性防治+生物防治”为主要内容的低成本可持续控灾新防治模式正在推行,从而使正安县真正发展成为生产绿色、有机、无公害的特色产业大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森林病虫害防治知识问答[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47~49.

[2]李淼,马义华,余国权.金佛山方竹的病虫害防治技术[J].世界竹藤通讯,2007(3).

[3]郭桂义,胡孔峰,孙慕芳,等.无公害茶叶及其病虫害防治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2006(3).

[4]胡小国.野木瓜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

[5]郝锦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2).

收稿日期:20130803

病虫害防控方案范文3

2009年,我们主要进行了技术培训,森防法律法规宣传,重点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及预测预报,对常发病虫害制定了有效的防治方案,深入基层督促实施,进行有效的技术指导,加强美国白蛾的防控,强化林业植物检疫,严厉打击逃避检疫非法调运行为,确保了林果生产的安全,圆满完成省、市下达给我县的任务指标。全县现有森林面积123.85万亩,全年预测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5.5万亩,实际发生6.1万亩,发生率4.93%,防治面积5.9万亩,防治率达到96.72%,测报准确率90.16%。产地检疫种苗面积2000亩,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95.24%,检疫木材150立方米,检疫苗木40万株,林木种子5吨。应施调查监测面积96万亩,调查监测面积96万亩,监测覆盖率100%。

一、狠抓技术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壮大技术队伍

首先搞好专职和兼职检疫员的培训工作,对一些危险性病虫害的识别及发生规律、扑灭措施进行系统讲解,掌握我县重点发生的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有效地提高了专、兼职检疫员的整体素质。其次将培训的专、兼职检疫员分成四组由他们亲自担任培训教师奔赴我县的各个重点乡镇和重点村,对林农、果农进行现场讲解,使他们掌握常见病虫害的识别方法和防治措施,提高了林农、果农的技术水平,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一年来共培训专、兼职检疫员20人,培训林农、果农达1800人次,为森防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搞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确保森林植物的安全

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是搞好防治的基础,是确保森林植物安全的不可缺少的一环。对这项工作我们明确专人负责,分别在常宁乡、柏树乡、北水泉镇各建立了一个林果病虫测报点,对全县常发病虫害进行调查监测,对越冬前的虫口基数进行了样方调查,由技术人员负责各种数据、虫情、病情的搜集,预测预报病虫害的宏观趋势并提供准确的基础信息,分析最佳防治时期,确定防治措施,并编写印发虫情简报,发送到全县各乡镇,指导果农、林农搞好病虫害防治,把森林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达到有虫不成灾的目的。

根据市林业局关于加强草地螟监测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我站于六月份组织实施了草地螟在林区的调查检测工作,并协同植保站搞好技术指导。

三、加强森防法律法规宣传

根据国家林业局森防总站(林防总[2009]18号和省森防站(*森防字[2009]5号及市森防站下发关于开展“森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精神,我站于7月份组织了森防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共进行普法宣传6次,技术培训3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张,为扩大宣传面,我们还在“*县森防网”开辟宣传栏目,上传了宣传视频供大家分享学习。通过宣传,提高了全县人民对森防工作的认识,同时也提过了森防工作的社会地位。

四、加强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指导,搞好服务

为了使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真正见到实效,在搞好病虫害测报的基础上,我们及时制定防治方案,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督促检查防治方案的执行,落实防治措施,为果农、林农排忧解难,提供全方位服务,有条件上网的我们也使用网络进行远程指导。

五、搞好产地和调运检疫,加强检疫管理,严厉打击逃避检疫非法调运行为

为防止危险性病虫害的蔓延,按照《植物检疫条例》的规定和赋予的职权,我们不定期地对调运木材、苗木等林产品的车辆进行了抽查。对非法调运苗木及木材的车辆进行了严肃处理,并补检,签发了检疫证,同时向他们讲解了非法调运的危害性,使调运检疫逐步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六、切实加强美国白蛾的防控工作,严防美国白蛾传入我县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通知》及省、市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美国白蛾防治工作的通知》。提高了对美国白蛾防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加强美国白蛾疫情监测工作。按照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2009年度美国白蛾监控方案》的通知,各乡(镇)都成立了美国白蛾防控领导小组,落实了防控责任,加大了监测力度,制定了上报制度。

八月十六日接到市美国白蛾调查的紧急通知后,我们意识到美国白蛾对我县的威胁日趋严重。尽管是在与北京相邻的怀来县东花园发现的,但已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张家口已经出现美国白蛾,发生地已逐渐逼近我县。为此,我们及时组织本站技术人员深入到全县重点监测点,进行督导检查,重新明确了检测任务,要求各监测点查防员必须恪尽职守,树立高度的责任心。同时,我们协同各检测点查防员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重点调查了交通道路和村镇周边的树木,到目前为止,未在我县境内发现美国白蛾。

在监测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加大检疫执法力度,严防美国白蛾入侵,保护我县生态安全。

今年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上级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明年我们要更加努力,开拓进取,为我县林业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七、2010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搞好科技培训。在森防检疫工作现阶段,原有的防治、检疫措施和技术环节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为此,我们从明年开始将下大力狠抓科技培训,重点培训我县常发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委派专兼职检疫员深入各乡镇重点林区、果区进行现场培训与指导。

(二)、加强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设立病虫测报点,明确专人负责,认真调查并收集相关信息,对全县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时准确地进行预测预报,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以专兼职检疫员为依托,成立病虫害防治专业队,对全县病虫害的预防和除治工作进行全面指导,按照“四率”指标,严格目标管理,圆满完成省、市核定的指标任务。

(四)、加强美国白蛾和红脂大小蠹的防控监测工作。两虫已分别在周边县怀来和涿鹿被发现,如果蔓延,将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对造林绿化成果的破坏将是致命的,对我们来说,2010年的防控任务将非常艰巨,这也是我们森防工作的重中之重,也需要广大林业干部职工的积极配合。

病虫害防控方案范文4

为了一步提高各类农业适用技术的覆盖率,利用农业科技不断提升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生产效益,推进我县城郊型现代农业建设,结合全年农业新技术推广计划和上半年新技术应用情况,决定在夏秋季农作物生产中继续开展农业适用技术推广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全面推广晚稻省工节本技术

坚持把粮食生产摆在首要位置,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和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为契机,按照稳中求高、高中求优的原则,积极推广农作制度创新技术、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单季晚稻“五改”技术、水稻免耕直播技术为主的水稻轻型栽培技术、稻鸭生态共育技术和机械化插秧技术。各镇(街)开发区农技部门要充分发挥种粮大户和水稻优质高产示范户的作用,以点带面推广适用技术,增强我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的有效供给。全县确保完成单季晚稻“五改”技术应用面积11万亩次、免耕直播为主的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应用面积25万亩次、稻鸭生态共育技术应用面积10万亩次。

二、提升蔬菜基地,增加生产效益

各镇街、开发区要加大现有蔬菜基地提升力度,不断改造、完善基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高效节水灌溉设施、保护性耕作设施和其它生产设备,稳步提高基地生产水平,增加生产效益。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适度新建、扩建设施栽培基地,全县当年新增蔬菜设施栽培基地面积800亩。要以已建成的蔬菜基地为科技示范样板和技术集成区,大力引进、试种、推广蔬菜新优品种,示范、推广高效节水微灌技术、蔬菜穴盘育苗技术、蔬菜连作障碍治理技术、蔬菜瓜果多样化增效技术、蔬菜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全县确保完成蔬菜瓜果多样化增效技术应用面积1万亩次、蔬菜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面积1万亩次。

三、培肥耕地地力,改良土壤结构

以标准农田质量提升项目和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试点补贴资金项目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化肥减量示范区和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方的建设,大力示范、推广土壤改良技术、标准农田质量提升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全县粮食、蔬菜、茶叶等农作物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以沃土工程、农业部有机质提升工程为抓手,积极建设冬绿肥示范基地、地力综合培肥示范基地,健全检验、监测体系。以基地、示范区为平台,组织、引导广大农户开展秸杆还田、种植绿肥作物,培肥耕地地力,改良土壤结构。全县确保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施面积70万亩次、示范面积4万亩次,专用配方肥推广面积18万亩次。

四、大力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加强重大病虫防控

病虫害防控方案范文5

关键词:茶园;有害生物防治;开阳县

中图分类号:S5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3010303

1引言

开阳县地处黔中腹地,森林覆盖率54%,居黔中之冠,多数土壤pH值在4.5~6.5之间,74%土壤富含硒元素,享有“中国富硒农产品之乡”的美誉,适宜发展生态富硒优质茶。作为贵阳市茶叶发展的北翼开阳县,重点打造南龙、龙岗、禾丰、南江、高寨等乡镇30万亩富硒精品茶园基地,新增规模化、标准化特色精品茶园21.4万亩。

2开阳县茶叶生产现状

该县茶叶生产总面积17.3万亩,涉及10个乡镇32个村,投产茶园近8.3万亩,年产干毛茶4900 t,年产值近4亿元,初步建成万亩茶叶专业乡镇5个,5000亩以上的专业村15个。长期来茶园以采摘春季芽茶为主,单位产量低。加工的产品种类已从单一的名优绿茶加工延伸到大宗绿茶、红茶、乌龙茶、速溶茶粉、超微茶粉等多产品开发。

3茶叶有害生物防治现状

3.1有害生物状况

据贵州省植保植检站调查表明,目前贵川省茶树病虫草鼠共计236种;其中,病害33种、害虫82种、鼠害4种、草害117种[1]。开阳县茶叶病虫害有茶小绿叶蝉、茶蚜、黑刺粉虱、蓟马、茶螨、炭疽病、茶饼病、白星病、轮斑病等。草害主要有牛筋草、白茅、马唐、马齿览、狗尾草、鸭拓草、马兰、蒲公英、空心莲子草、猪殃殃等。鼠害主要有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黑线姬鼠。

总体而言,一是有害生物发生普遍,种类多,涉及30余种;二是虫害重于病害、草害、鼠害;三是以茶小绿叶蝉、茶蚜、茶黑刺粉虱、炭疽病等病虫发生广、危害重。

3.2防控现状

开阳县茶叶有害生物防控主要采取以药剂防控为核心,物理防控(粘虫板、诱虫灯)为辅的综合防控措施,生物防控措施运用较少。在药剂选择上,偏重于生物农药―新烟碱类杀虫剂和菊醋类杀虫剂;物理防控方面主要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控害虫,粘虫色板或色板配套信息素诱控假眼小绿叶蝉和茶蓟马等害虫。部分企业开始注重生态与园艺综合控制技术,采用了“茶-林”、“茶-果”等模式,以达到防护、观赏、增产和防控有害生物的目标,但不成体系。

4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4.1对茶叶有害生物防控的认识不高

开阳县现有茶叶生产企业、合作社近90余家。这些企业、合作社的管理人员少数为高层次专家,对企业管理、茶叶生产有较高的管理水平;但更多的是返乡创业的人员,是从其他行业转行过来的人员。这些人员水平有限,对茶叶生产技术掌握不彻底,不了解茶从高到低分4个等级,一是有机茶,二是绿色茶,三是无公害茶,四是普通茶;不知道有机茶是茶安全认证体系中的最高级别,在茶叶种植过程中要选用有机肥、人工除草,不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由于水平有限,企业更注重茶叶的生产和销售,对茶叶有害生物防控的认识不高,重视不够,往往是有病治病,有虫治病,有草除草,缺乏统一、合理防控。

4.2茶叶有害生物防控的技术水平不高

由于管理水平不一,对茶产品的等级认识不够,由于对茶叶有害生物防控的认识不高,企业、合作社、茶农对茶园有害生物防控水平不一。水平高的企业能够严格执行国家和贵州的绿色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严格执行《贵州省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贵州省茶园禁用农药品种名单》、《贵州省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应用指导名录》,大力推行“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的绿色生态防控技术,粘虫色板诱控技术、灯光诱杀技术的应用比较成熟;茶产品向有机茶发展,有的甚至已取得欧盟有机农产品认证。水平较差的企业与合作社能够按照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进行防控,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仍有用药单一,用药盲目的现象存在;最差的企业、合作社在生产中农药、化肥、除草剂使用不当,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稳定。茶农在自有茶园防控中,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防治对象、防治剂量和安全间隔期等问题很少考虑,还偶有高毒农药和违禁农药在茶园中应用的情况。

此外,部分企业、合作社、茶农没有从茶园农药专柜购买农药,而是自行从市场上购置,质量难有保证。高效施药器械,如超低容量静电喷雾器、无人施药飞机等没有得到全面的应用。企业、合作社的茶叶有害生物防控技术水平差距较大。

4.3防控技术体系未建立健全

有害生物防控是茶叶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茶叶的内在品质和农药残留量。茶叶生产上面临的有害生物防控难题越来越突出。如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尺蠖、茶饼病等重大病虫害常年发生流行中,具体的发生规律、危害规律、防控技术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有害生物防控配套技术的研究滞后,防控技术体系尚未完成建立和健全。为此,迫切需要增强茶叶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和防控能力,提高综合防控和科学用药水平,有效控制茶叶有害生物的发生,确保茶叶生产安全。

4.4技术人员缺乏

目前,开阳县多数企业、合作社、茶农自己进行完成茶叶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极少数企业是聘请有害生物防控专业公司或技术团队负责此项工作。总体而言,开阳县缺乏有害生物防控技术人员。

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大部分企业、合作社缺乏专业的有害生物防控技术人员,聘请的茶叶生产管理人员对有害生物防控技术不熟悉,而且流动性较大;具体的防控人员多为当地聘请的农民,对《贵州省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不掌握,不能主动根据需要灵活运用,达不到最佳的防控效果,成本增加。二是开阳县茶叶局专业技术人员少,基层乡镇植保人员、农技骨干数量少,受绿色防控培训的基层植保技术人员、农技骨干等未将绿色防控技术进一步推广示范到茶农中。三是从事茶叶有害生物防控的专业公司或技术团队数量少,技术服务渠道不畅,能够灵活运用《贵州省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方案》的人才少,既懂得茶叶生产管理,又懂茶叶有害生物防控的复合型人才、高技能人才更少。

2016年7月绿色科技第13期

柴娜,等:开阳县茶园有害生物防控现状及对策资源与产业

4.5经费缺乏保障

茶园经营与生产对资金需求量非常大。虽然开阳县积极整合项目,筹措资金,加大对茶叶生产者进行各方面的帮扶,但对企业、合作社、茶农而言,资金压力仍然非常大。这导致大部分企业、合作社、茶农没有足够的资金保障有害生物防控工作,投入这方面的资金比例极小。在实际防控工作中,则是能省则省,能将就则将就,需要防控就防治一下,重防治、轻预防的倾向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谈不上茶园有害生物防控的体系建设,更谈不上聘请专业的有害生物防控技术公司或技术团队负责防控工作。

5对策与建议

5.1高度重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政府、机关、企业等要高度重视有害生物防控的重要性和意义,要意识到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是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保证政策到位并具有连续性。多渠道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支持,整合农业、生态、科技、金融等部门政策性资金,支持茶产业绿有害生物绿色防控体系的发展。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对有害生物防控公司、专业防控队或技术团队依据相关税收政策规定出台相应的税收优惠措施。

5.2提高茶产业的经营水平,提高效益

一是加强茶叶基地标准化建设。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以标准(精品)园建设为抓手,积极推广标准化建园及管理技术,大力推广高效栽培技术,按早、中、晚合理配置茶叶品种,促进优质茶园建设。二是推动一芽一叶、二叶等原料的大规模生产,推动夏秋茶上量,提升茶园单产水平。三是建立起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追溯、消费者查询的县级茶叶质量安全云服务平台和茶叶质量安全第三方检测体系。四是推动茶叶加工技术升级。加大对超茶微粉、速溶茶粉、茶多酚、茶食品、茶日用品和茶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形成以绿茶为主,兼顾红、黑、白、黄、花及粗精深加工产品并举的生产格局,提高茶叶资源综合利用率。

通过综合措施,提高茶产业的经营水平,提高效益,将防控工作纳入茶园经营管理的重要工作,为茶园有害生物防控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理念基础。

5.3加强研究,建立健全有害生物防控体系

加强对有害生物发生规律、危害规律的研究,以法制化、标准化为指导,推进环境友好型防控技术体系建设[2]。以园艺措施为主的,结合茶园平时管理开展防控工作,同时,保护茶园周边的森林植被,在茶园套种桂花、香樟等,推行“林中有茶,茶中有林”的茶园生态种植模式,提高和保护茶园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改善环境,提高茶园抗逆性。加强预测预报和检疫,加强建设远程鉴定系统,实现由重防治向重预防转变;优先采用“以虫治虫”、“ 以鸟治虫”等手段为主的生物调控措施;加强频振式杀虫灯、性引诱剂、色板等物理防控措施的应用;以化学防治为主的应急措施,严格控制化学农药,选择环境友好型药剂;采用人工除草方式。

推行茶产业农药等专用物资统一经营、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和销售备案制度,开展农药规范化经营,防止禁限农药流向茶园[3]。

病虫害防控方案范文6

XX县按照《市“四控”行动一个意见和四个办法》要求,综合施策,出台方案,有序推进。制定并印发《XX“四控”行动实施方案》。坚持政府主导、典型带动、综合施策、全民动员的原则,结合地方实际,全面开展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提效“四控”行动工作。

一、“四控”工作采取的措施

(一)控肥增效采取的措施:

1、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一是开展土样调查。借助盐碱化耕地的普查和综合治理工作实施,完成我县土壤普查工作,建设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在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田园综合体内推广使用有机肥、掺混肥、复合肥、缓控释肥等新型肥料。二是加快智能配肥的推进。引进推动肥料企业建设“液体加肥站”和“固体配肥站”,为农民开展个性化的配肥服务,实现精准施肥,减少化肥用量。2019年建设   个智能配肥站,测土配方施肥达到  万亩以上。

2、提高耕地质量。一是大力推广有机肥。引进商品有机肥生产企业,对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引导农民使用,培肥土壤。开展商品有机肥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扩大施用面积,推广有机替代无机。2018年使用有机肥达到  万亩,2019年达到  万亩。二是加大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推广力度。依托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项目,配合耕地机械深松旋耕,辐射带动农民开展向日葵、玉米、小麦秸秆还田,改善土壤结构。2018年小麦、玉米、向日葵秸秆还田面积达到种植面积的  %,2019年达到  %。推广麦后绿肥还田技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和供肥能力。三是实施工程提升地力。大力争取和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深耕深松等项目,全力推进改盐增草(饲)兴牧等工程,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化肥使用量的减少。

3、转变施肥方式。一是按照农艺农机融合、基肥追肥统筹的原则,推进化肥机械深施、机械追肥、种肥同播等技术,减少养分挥发和流失。在农业科技产业园、示范园内建设种肥同播、机械深施肥技术示范点,以点带面,逐步转变农民施肥方式。二是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依托项目,引导、扶持有条件的地区全面推广采用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较农民常规施肥方式亩均减少氮肥  kg,节肥  %,氮肥利用率提高到  %。

4、推广应用新型肥料。建立有机肥、掺混肥、复合肥、缓控释肥等肥料生产、销售的奖补机制,加快我县肥料减量增效步伐。在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园区,全面推广示范缓释肥料、水溶性肥料、液体肥料、叶面肥、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高效新型肥料,引领带动新型肥料的使用,逐步替代传统肥料。加大宣传力度,改变农民施肥观念,以项目、惠农政策等对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园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补贴,引导农民使用缓控释、水溶性等新型肥料,不断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动肥料产业转型升级。

5、建设试点示范带动。整合项目和资金,由各苏木镇、农场和农业部门联合开展示范园区建设,集成推广以上多项技术,促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

6、坚持源头控制。严格执行《市化肥减量增效实施办法》,根据我县化肥施用量较大、肥料品种较多的实际情况,由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其他各相关单位配合,完成县内化肥生产企业和销售点登记备案库建设并进行动态管理,建立完善并严格执行肥料销售登记备案制度,进一步加大执法和监督力度,坚决杜绝假化肥、劣质化肥的生产销售,动态监测全县化肥生产和销售情况。

(二)控药减害工作采取的措施:

1、加强农药监管。一是严格执行国家对高毒、高残留农药不许生产、销售、使用的规定,对违规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按照相关法规条例,追究其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是严格管理限用农药。对国家农业部限用农药分类准入,实施定点销售制度,全县设立  个销售点。限用农药进货时必须到县农药管理部门备案,建立全程可追溯平台,采用实名制购药,实现购药、使用全程可追溯。三是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农药经营、使用监管力度,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执法检查,对违法经营、使用农药行为严厉查处。鼓励广大群众进行举报,鼓励农林牧水综合执法监督执法局监督举报电话   。同时,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加强农贸市场内农残检测室的建设,加大农产品农残抽检力度。

2、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农业部“农作物疫情田间监测点”建设项目和资金,完善重大病虫数字化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建设,力争监测预警体系实现重点乡镇全覆盖。

3、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一是扶持发展装备精良、服务高效、规模适度的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对统防统治作业费给予一定补贴,统防统治面积达到  万亩,力争达到  万亩。二是鼓励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提升装备水平,所需统防统治机械纳入农机补贴范围。三是利用高效施药机械减量,避免农药“跑、冒、滴、漏”等现象。推广使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高效常温烟雾机,采用低容量喷雾、扇形喷头、静电喷雾施药技术,降低药效飘移损失,提高农药利用率。

4、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率先在科技示范园区、合作社基地等实施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并以此进行展示示范,以点带面,提高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达到  万亩。以物理、生物防控代替化学防控。物理防治方面大力推广杀虫灯、黄板、蓝板,性诱剂等物理方式诱杀害虫,减轻病虫危害,降低农药使用量;化学防控方面一是推广使用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二是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三是合理使用助剂,提高药效,减少药液流失。

5、加大宣传培训力度。针对农民意识淡薄、对农药安全使用知识一知半解等问题,通过发放农药安全使用技术手册,并加强对农药安全使用技术的培训等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加强现场指导,引导农民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并重,在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的基础上,根据病虫发生期及农药作用特点,选择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三)控膜提效工作采取的措施:

1、加强农膜市场监管。市场监督管理和农牧业综合执法等执法单位负责从生产、销售、使用三个环节,加大监督检查处罚力度。严格执行《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13735-2017国家标准,根据《  市农用地膜管理办法》,从2018年5月1日开始执行,禁止在我县生产、销售、使用厚度低于0.01mm的非国标农用地膜。农用地膜生产企业、销售者应当加强行业自律,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农用地膜生产应符合国家政策。政府鼓励和支持农用地膜生产企业研发生产高标准、长寿命及按需求定制的农用地膜产品。农用地膜新产品须由生产企业或生产企业委托有关部门进行2年以上的多点田间应用试验,经农牧业环境保护部门评估确认达到国家标准后,方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2、加大废旧残膜回收力度。本着谁生产、谁销售、谁回收的原则,鼓励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农机合作社积极回收废旧残膜;鼓励农民自发收集废旧残膜,以旧换新,实现废旧农膜资源再利用。农膜回收机械全部列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在每个乡镇建立一个回收站点,政府对回收企业予以补贴,具体补贴办法参考《  市农用地膜管理办法(暂行)》。农膜回收机械全部列入农机购置补贴目录。争取上级资金  万元,每个回收网点补贴  万元,主要用于回收场所建设、设施设备购置等。开展废旧地膜残留定位监测,共设置监测点  个,按年度采集数据。推广“地膜二次利用免耕栽培向日葵技术”,地膜玉米后茬免耕种植向日葵技术  万亩,减少地膜投入,实现控膜提效。制定和报送了《XX县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与处置实施方案》,有关事宜正在落实中。推广新国标地膜  吨,开展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试验、示范  亩。

3、大力推广可降解地膜的使用。在农业科技产业园、示范园内推广可降解地膜,并开展全生物可降解地膜试验示范。

4、推广节约型地膜覆盖技术。推广“地膜二次利用免耕栽培向日葵技术”,达到一膜多用、重复利用的目的,减少地膜投入,实现控膜提效。

(四)控水降耗工作采取的措施:

1、切实加强用水管理,提高灌溉利用效率。严格执行《   市农业用水“控水降耗”实施办法》,全面实行“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灌溉管理制度,坚持“早浇、节水、保墒”,坚持总量分配、用水管理、用水计量、水费计收“四到直口”的用水制度和“指标到渠,供够关口”的供水原则,严控秋浇用水量、春灌用水定额和井渠双灌提取地下水总量。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对水资源管理的总体要求,秋浇实行统浇、包浇,推行“一把锹”浇地统一秋浇灌水标准等措施,严禁深浇复浇,提高灌溉效率。严控井渠双灌提取地下水总量,实现采补平衡。将灌区内井渠双灌区纳入统一调度管理,正常年份利用井灌用于青苗灌溉,春灌干地和秋浇用水采取引黄灌溉,实现采补平衡。

2、积极改变用水方式,加快工程措施节水。农业综合开发、水利、国土等部门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水权转换、土地整理等项目,实施土地整理大破大立工程,倒逼农民土地按照“一户一田”的模式规模化经营,为高效节水创造先决条件。一是继续实施渠道衬砌工程,推进工程节水源头减量。二是在科技示范园区、设施农业、露天瓜菜、玉米生产上配套水肥一体化工程,推广水肥一体化“井黄双灌”技术,推进农艺节水过程减量。三是利用各类水产养殖区等储水池塘湖泊,试验应用黄河水二次澄清后水肥一体化技术,扶持鼓励生产者通过渠道取水、机械运水等“土办法”,在农作物果实膨大的关键时期适时补水,推进“鱼农互补”二次利用措施减量。四是有序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与优势农作物轮作倒茬,发挥好“河长制”的作用,推进管理节水终端减量。水利部门负责积极争取国家节水改造资金投入,重点要做好骨干渠道的节水改造与维修养护,减少输配水过程损失,同时加快推进高效节水项目的实施,强化已建成的高效节水项目的管理,提高节水效果。

3、注重农艺措施节水,不断调优种植结构。加大推广立体种植技术力度,推广小麦套葵花、小麦套玉米和瓜类、葫芦等经济作物间种葵花等立体栽培模式,高效利用水资源,实现节水降耗  %。引导、鼓励合作社、农企等社会化组织按照区域化、规模化种植,实现统一种植、统一灌溉、统一收获,确保作物生育期内高效利用水资源。严格执行《  市农业用水“控水降耗”实施办法》,全面实行“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灌溉管理制度,大力推广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和小麦套葵花、小麦套玉米等立体栽培模式,全年实现节水  多万立方米。

二、“四控”工作取得的效果

(一)控肥增效的效果:逐步建立科学施肥管理和技术体系,科学施肥水平明显提升,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等养分结构趋于合理,有机肥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  万亩以上;机械深施占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  %以上;逐步增加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主要农作物肥料利用率达到  %以上。

(二)控药减害的效果:初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科学用药水平明显提升,农药使用总量实现负增长。绿色防控面积达到  万亩以上,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  %以上,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比例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