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研究背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研究性学习研究背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研究性学习研究背景

研究性学习研究背景范文1

关键词:高中英语 研究性学习 任务型教学

研究性学习以及任务型教学是两种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前者站在学生的角度,而后者站在教师的角度。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上做出改变,承认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体需要。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同需求,为他们设计对应的学习任务,给学生指出一条真正适合他们的道路。任务型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学生不能永远生活在“温室”中,高中生应该学会遵从自己的意愿学习。

一、灌输学习理念

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研究性学习、任务型教学,否则学生会因为教学方式的突然改变而感到迷茫,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任务型教学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不够深入,没有发挥出明显的效用,学生对其缺乏正确的认识。

其实,简单的任务型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经常出现,比如,课文《The Olympic Games》的教学之前,教师对学生说:“先自己读一遍课文,标出文中的生词,自己查字典简单理解一下。”这一句话中就包含了三个表面上的简单任务,还有一个隐含的任务――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任务型的教学方式没有成为一种体系化的教学模式,只是被很粗浅的使用。在这些简单的应用中,学生难以体会到任务型教学的益处。

教师可以明确地为学生指出课堂内容是由各种任务的组成,学生必须依靠自己探究教材内容,不能总是教师说什么就做什么,要有自己的想法。学生要先形成相应的意识,适应这种教学方式。灌输任务型教学的理念是为了教学更顺利地开展,提高学生的配合程度。

二、分组完成任务

有些学习任务对学生个体而言难度比较大,或者需要的时间过长,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寻找学习上的伙伴,分组合作,互相帮助。这样可以大大提升任务的完成速度,课堂包含的任务量也能随之提升不少,学生就能学到更多知识。

比如,在高一(必修一)的unit 4中涉及到That/which/who/whose引导定语从句的相关知识点,教师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整理出一张知识结构图。因为情况的分类比较多,而课堂时间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让学生一个人完成,不太现实,而且很容易遗漏注意点。让学生合作完成任务,能够提升课堂参与度,促使一些在课上消极的学生也积极参与进来。

分组合作不单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有效缓解班级内两极分化的趋势,优生可以在合作的过程中帮助差生。对差生而言,需求要比优生多得多,教师不可能一一满足,只有通过这种分工的方式最大程度上解决问题。学生的需求不尽相同,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让学生自己寻找真正需要的内容。

三、任务种类的多样性

以往教师进行的简单尝试,形式非常单一,缺乏针对性,统一布置的任务对有的学生而言缺乏意义。所以在设计教学任务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使之多样化,更有针对性。比较粗略的可以分为成绩好差两类,给成绩好的学生布置的任务偏探究性,精益求精;给成绩较差的任务要多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能好高骛远。

比如,同样是学习课文《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有的学生基础好,能力强,就不能只做基本的要求,在检查他们的完成结果时要更加严格。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相关的教学任务。结合了学生的兴趣的任务,对学生更加具有吸引力,学生的完成质量必然会提高不少。多样化的任务可以使英语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自由度更高。古语有云:“因材施教。”这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发扬。

研究性学习与任务型教学相辅相成,两者之间有着微妙的联系。高中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高考而言这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主科,需要将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计划不可能被完美的实施,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会影响教学效果。任务型教学不能完全规避这种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它能够调动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学习英语知识。

四、结语

高中的学习生活向来以枯燥乏味,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学生的学习任务非常繁重。但学生不能因此失去自我,只知道跟着教师的教学安排学习。教师应该给学生更大的自由度,将教学内容任务化,只给学生一些大略的要求,通过检验完成情况来督促学生进行英语学习。此路漫长,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研究性学习研究背景范文2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选题;实施

随着中学数学课程的改革,高中数学新教程中新增了研究性学习内容(包括研究性课题及实习作业). 如何变革学习方式,组织好这些内容的教学,同时在新教材的基础上,选择更多的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中学数学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将学习内容转变为研究性学习,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或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自然现象、社会生活或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在这过程中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收者,而是去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知识发展的广阔前景.

那么,研究性学习如何选题和实施呢?以下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反思.

研究性学习的选题

1. 深入研究教材,从中建立研究课题

教科书是高中生进行新课程学习的基础读本,考虑从新教材提供的案例和背景材料中发现和建立课题,以进行数学探究,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 此外,高中教材因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对知识的阐述具有一定的局部性和特殊性,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教师有意识地精选课本中的一些典型例题与习题,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揭示其丰富的内涵,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对高考试题“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原则有一定的针对性. 因此,可以把课本中的一些典型例题、习题引申拓展,设计探究型研究性课题,指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2. 挖掘初始问题,从中引申出实践课题

初始题目及题目所在的数学分支与社会生活、相关学科和其他学科分支有着广泛的关联,使数学探究具有厚重的内涵基础,或者题目本身及其解决充满着多元化和开放性的变化且能不断产生新的有价值的情景,使数学探究具有灵活的方法基础,抑或者题目具有典型性,便于学生通过“个”问题的研究,获取“类”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方法,使数学探究具有高远的价值基础.

3. 观察生活,发现问题,从中提炼出研究课题

数学是一门工具学科,学数学不仅是为了提高思维水平,更是为了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为社会生活服务. 学生通过自己居住的生活环境及所接触的现实生活,通过对事物的观察、了解,从中发现问题,并亲身参与取得第一手材料,充分利用数学知识,建立起内在联系,提出与数学有关的研究性课题.

对于研究性学习的素材,需要学生设计具体的实施方案,从而查询资料,调查研究,设计实验,数学建摸,让问题得以解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实际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面对实际问题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意识.

洗衣服是我们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事情. 在没有洗衣机的年代,给你一桶水,洗一件衣服,如果我们直接将衣服放入水中就洗;或是将水分成相同的两份,先在其中一份中洗涤,然后在另一份中清一下,哪种洗法效果好?答案不言而喻,但如何从数学角度去解释这个问题呢?

学生对这个问题进一步研究,无疑会激发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且能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数学研究性学习中,社会实践是重要的获取信息和研究素材的渠道,学生通过对事物的观察、了解并亲身参与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可以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予以解决.

又如观察报亭卖报情况:进价、售价及卖不出去而退回每份报纸赔钱多少等,统计一个月的销售情况,为卖报者估计进报数量,使之收益最大.

再如现在很多人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请用数学知识说明在各个季节,热水器安放的倾斜角为多少度时,可使正午时阳光直射热水器,从而取得最大热效率. 根据研究结果,可向厂家如何提议?

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特别关注环境问题、现代科技对当代生活的影响以及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性活动. 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

4. 关注热点,争论焦点,从中探讨出研究课题

学生通过新闻媒体、上网及所接触的周围人群了解当前的热门话题,从中选择与数学有关的研究性课题. 或由教师提出焦点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有研究、讨论价值的焦点问题,在小组中讨论探究,进行研究性学习,比如如下问题:

如今足球比赛已成为世界人民最受欢迎的“热点”比赛了,足球运动员在射门时,面对对方守门员,射门时的角度、球速与守门员扑球时的移动速度有何关系时,能将球射入球门?足球运动员在何处射门时最好?

当今社会受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影响,很多人面临着下岗或失业,而养老保险已成为他们的“焦点”问题,某人在40岁时是参加某保险公司的养老保险好呢,还是将钱存入银行?请你为他“做主”.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根据下面提供的实际情形,设计一个数学建模活动,并进行交流.

实际情景:现在许多家庭都以燃气(在城市一般用天然气、煤气、液化气,在农村一般为液化气、沼气)为烧水做饭的燃料,节约用气是非常现实的问题,怎样烧开水最省燃气?

提出问题:省燃气的含义就是烧开一壶水的燃气用量少. 一般来说,烧水时通过燃气灶上的旋钮控制燃气流量,流量随着旋钮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由此可见,燃气用量与旋钮位置之间存在函数关系. 于是问题就是:旋钮在什么位置时烧开一壶水的燃气用量最少?

设想,当旋钮转角非常小时,燃气流量也非常小,甚至点火后的热量不足以将一壶水烧开,如果一直烧下去,燃气用量无止境;随着旋钮转角增大,燃气流量也渐渐增大,烧水用气量则会有所减小,但是,旋钮转角很大时,燃气不一定全部燃烧,过分的热量不能充分作用于水壶,会产生浪费,烧一壶开水的燃气用量又会比较大. 旋钮在什么角度用气量最小呢?我们试图通过实验测出几组数据,然后用这些数据拟合函数.

研究性学习研究背景范文3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研究性学习 课题研究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在其背景下研究性学习也普遍开展,并作为重要内容列人课程改革研究中。早在20世纪90年代,各国就兴起课程教育改革。伴随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进展,一类基于学生的兴趣,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现实,让学生以类似于科学家进行学习和研究的新型课程教学范式在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运动中异军突起,引起广泛关注,并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这种集学习方式、课程形态、教育理念于一体的新生事物,我国称之为“研究性学习”。它追求的宗旨: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突破口,通过设置专门的课程载体以及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全方位地渗透相应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学会合作与分享、能够关爱他人,自然和社会的一代新人。我国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把研究性学习设置为一个重要的内容板块,顺应了世界教育改革潮流,具有时代必然性。

新时期的研究性学习,既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更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如何正确把握它与传统的教育观念、学习方式、课程形态、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途和命运。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呢?

首先,教师要注意到角色的变化。研究性学习的开设,要求教师从知识的权威者转为学生课题研究的参与者;从知识的传递者转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从仅仅关注教科书转为同时关注本学科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本学科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及懂得科研;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为关心学生的终身发展,等等。

一、平等参与

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总是以平等身份对待每一位学生。放下长辈的架子,从讲台上走下来。在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充当导演、教练的角色。尊重学生,客观地评价学生。

二、跟踪指导

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研讨活动,帮助他们保持和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对有特殊困难的同学或小组要进行个别辅导,或创设必要条件,或帮助调整研究计划。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伴随着从知识传授者到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组织、指导、参与者的角色转换,也将会获得相应的体验和提高。

三、随机评价

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参与研究的态度。二是学生在研究活动中获得的体验。三是学生在研究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四是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对学生在研究中未能发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对学生在研究中有失偏颇或偏激的地进行适当的纠正。为了让学生对发展研究保持盎然的兴致,在评价中要注意激励学生研究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始终感受到发现的快乐,要让学生始终能尝到研究性学习的甜头。

研究性学习与其说是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挑战,倒不如说是对语文教师的挑战。讲语文研究性学习,教师首先应该是忠实的实践者。所以在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正确的角色定位。

新的课程教育理论要求教师要走出课本,走出课堂,学“大语文”,学生活语文。课题报告就是中学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最佳体现。课题研究是高于课本、高于课堂的研究,是“课堂研究”的延伸。

这种以课题报告为形式的合作探索型阅读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是:

四、提出专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的提出,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学生直接发现问题,二是在教师的诱导下发现问题。对现实的观察和思考,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途径,对大量资料的搜集和占有,是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对中学生而言,专题的确立不宜太大,应选小专题,通过独立阅读或合作完成。确定课题后,应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好一份具体的课题研究计划,以确保课题研究有序、有效地进行。

示例:

1.《孔雀东南飞》教读示例:“在我国民歌中,起兴手法运用得很多,请你收集相关信息,谈谈你对起兴手法作用的看法。”

2.《装在套子里的人》教读示例:“你认为别里科夫是个可笑之人,还是可恨之人,可怜之人,可悲之人,请你收集相关信息,阐述你的观点。”

五、收集资料

由学生自主独立或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相关资料信息的采集、筛选、分析、综合、提炼和重组。收集源于广泛的阅读,可以是教材中的,或从报刊杂志,网络获取。研究性阅读是开发性的阅读,它将打破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从书本到书本、从书本到作业的封闭性阅读模式,给学生以更多的获取资料信息的方式和渠道,将为学生以后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关于“中华民俗”的课题研究,学生广泛收集多方面的资料。分类如下:各民族节俗、各民族婚俗、各民族服饰文化、中华食文化、中华民居文化、中华茶文化、中华传统活动、中华传统工艺、中华文化名胜……

六、合作研究

在收集、占有一定量的信息后,学生针对专题进行切磋,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争辩、互相启发。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传统语文教学中被动地掌握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发现并研究解决问题,而教师将从传统教学中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专题研究的指导者甚至合作者。这种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又要求学生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有助于他们以后的终身学习及自我发展。

七、报告交流

经过合作探究之后,要求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小论文。形成小论文是总结专题研究成果,进行交流的基本式。由学生主体发言,教师做出评价。主要目的是反馈学生阅读质量,进行适当点拨。还可以组织学生搞“学术讲座”,进行发展研究成果评选活动,将学生的文章推荐到相关的报刊杂志上发表,将学生的研究成果编印成册,这些都是成果交流的好式。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研究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研究性阅读教学是对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课中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助于师生共同建立起平等、民主、教学相长的教学观念,使教与学的重点从单纯的获取知识,转到学会、掌握学习方法和技能,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向主动的探索式学习,最终实现知识、能力、觉悟三者有机统一的目的。这也充分体现了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研究性学习研究背景范文4

关键词:体验;兴趣;社会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257-03

“我们听了,就忘记了;我们看了,就记住了;我们做了,就理解了。”华盛顿图书馆墙壁上这句话足以说明了亲身实践的重要性,因此体验性学习才是真正地学习。下面谈点自己的实践。

一、通过兴趣培养激发学生的体验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常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

的东西,便会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态度,不仅有利于学习质量的提高,而且极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培养。一般而言体验与兴趣成正比,兴趣越浓,体验越深刻,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走近学生,换位思考。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学生认可老师,这是最起码的一步,一旦学生认可了你,也就认可了这门学科。很多学生对科学不感兴趣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课程本身,而是老师教学理念的落后和方法的呆板。要想得到学生的认可,除了理念更新和方法灵活外,最主要的还是多了解学生,知道学生在课堂上需要什么?想什么?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的课堂。

2.趣味引入,培养兴趣。青少年往往好奇心特别强,所以我们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加入些趣味实验。

案例:如浓硫酸遇水放热的趣味实验:将温度计伸入浓硫酸中,拿出之后(温度计下方仍留有浓硫酸),转移到投影仪处,观察温度的变化。温度计马上显示从室温攀升到40℃以上。学生带着恐惧,好奇讨论起来。为什么温度会上升?(当教师提示,空气中有水分,同学们都想要试着来解释这是为什么)当温度计下方的浓硫酸滴落时,同学们都很紧张,这时我将事先垫在下方的餐巾纸打开展示给大家时,一片哗然。“这么多洞!”“黑忽忽的!”“怎么洞越来越大了?”浓硫酸的脱水性自然引出。

评析:在课堂上多做一些趣味实验就是很好的抓住了学生好奇心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必然会事半功倍的。从而就很容易让同学自觉的去体验科学的知识和技能。

二、通过情景设置引导学生的体验

体验具有明显的情景性,可以说任何体验都是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产生的,学生学习时的烦恼、快乐、讨厌、认同、成功感都需要一定的情景,情景的设置是我们科学所不可缺少的。

1.问题情景,切入体验。在实践中可以通过问题设置作为体验性学习的切入点。但是我设计问题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通过问题让学生感受教材,交流看法、讨论问题、尝试回答、分享成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深刻的体验,所以我设计问题时更注重过程。

案例:如密度是科学的重要概念之一。不少学生在学习密度概念时常常会产生某些误解,如认为“在某一物态下物质的密度是随着物体体积的增大而减小的”,“在某一物态下物质的密度是随着物体质量的增加而增加的”,“物质的密度是随着位置的改变而改变的”。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关于物质密度与物体质量有无关系的辨析设问(图1)。

A.如图是a、b两个铜柱,质量哪个大?

B.a与b的密度是a大吗?

C.同种材料其密度与质量有关吗?

D.可得出什么结论?

(2)关于物质密度与物体体积有无关系的辨析设问(图2)。

A.铜柱哪个体积大?B.a与b的密度是a大吗?

C.同种材料其密度与体积大小有关吗?

D.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3)关于物质密度与物置有无关系的辨析设问(图3)。

A.图种的物质的密度变化了吗?B.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4)关于物质密度与物体状态有无关系的辨析设问(图4)。

A.图种发生了什么变化?B.什么变了?

C.什么没变?D.物质的密度改变了吗?

E.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在发生物态变化时,如果物质的质量不变,其密度会改变)

(5)总结性设问。

A.用怎样一句话概括上面四个结论?B.这句话表明了什么?

评析:通过的问题一步步深入,学生的体验也逐步得到深化,从而更有利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

2.巧设比赛,强化体验。即通过一定的趣味性比赛,创设出较好的学习氛围,体验快乐学习的过程。

案例:讲压强时,让一男一女两个同学比赛顶铅笔,由于女同学顶的一端粗,女同学蠃了。从而请同学自己提出:女同学为什么能蠃男同学?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测?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应用呢?

评析:比赛尤其是以弱胜强、以小胜大的、以少胜多的比赛更富有了趣味性,就更能激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深入研究打好了情感基础。

三、社会实践活动深化学生的体验

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指研究性学习的社会参观、调查活动。研究性学是课题研究,旨在遵循与模仿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结合起来,真正的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体验主动学习与探索的过程与经历,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获取知识的方法与渠道。更重要的是在这种活动中他们会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生活,并积累一定的感性认识与实践经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结合学校所在地区的地理、历史、人文、风俗、特产,以及社会问题等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比如我们选择一个课题是《家乡的土特产──萝卜干的制作过程的调查研究》,先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回家去调查做萝卜干,而后写出制作过程、问题研究和心得体会.再通过课堂展示与交流,学生不仅获得了很多很多课本与课堂学不到的东西与能力,而且在研究过程中更深刻的感受与体验到学习科学一定要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重要性,同时也对劳动人民的节俭、勤劳的品质产生共鸣,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劳动和科研意识。具体如下。

(一)分组准备,布置任务

1.分组:以4至5人为一组(可按家的远近为依据,以便于研究)。

2.取组名:让学生为自己的研究小组取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名字和写一句座右铭。如:冲锋组、栋梁组,前进组等。

3.调查研究: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回家去调查做萝卜干而后写出制作过程、问题研究和心得体会。

(二)课堂展示,讨论升华

1.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并从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了解学生的能力和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于及时适当的调整课堂节奏和讨论的问题。(1)请用简洁的词组概括萝卜干的制作过程。(2)请问鲜萝卜是晒干点再腌好,还是直接腌好呢?为什么?(3)依你的口味,盐放多少?盐有何作用?如果要粗略的测定萝卜干中盐的含量,你怎样测定?写出简单测定过程.(4)为什么在腌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水产生呢?我们把它叫什么过程?最后,老师还可问在调查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惑吗?

2.实例分析。师生共同体验典型性成果的成功与不足,并从中学习及巩固有关的科学知识。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知识的反馈程度,适当的把问题进行展开,让学生进行思考。具体要求如下:先请学生通读两实例,而后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每则实例的优点和需改进的地方,并让同学讲讲他更喜欢哪一则及理由。这个过程是非常自由的,关键要看学生的反应情况,如情况较好的,问题可以再升华。比如说:每则实例举的问题与讨论你有什么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如果请你来设置问题你会怎样设置?又会怎样解答呢?

实例一:(2班栋梁组)

(1)萝卜干的制作过程。A.选择优良的种子。B.将土翻松,再把选好的种子均匀地撒在地上,并撒些钾肥。C.等到叶子长出3至4片后,把萝卜排列紧的地方,拔掉一些萝卜菜。D.等到萝卜长大后,选择较大的萝卜,洗净再用。E.切萝卜时,最好横切,切成片,切时也要注意均匀,不能一块大一块小。F.切好后,在阳光下预晒几日,不得晒得太干。G.晒后,就用盐腌,注意在腌时,要边放萝卜,边撒盐,而且撒盐时要均匀,以防止腌好后的萝卜一处很咸,一处很淡。H.等大致腌4至5天后,在拿出来晒,这样,美味可口的萝卜干就做好了。J.进袋储存或放于干燥的缸中并封口。(2)问题与讨论:A.如何选择优良的种子?B.为什么要翻土?钾肥有何作用?C.萝卜紧了为什么要拔掉些?(3)问题自我解答:A.饱满的种子。B.翻土有利于保持土壤空气流通,含氧量多些。钾肥有助于萝卜菜杆坚挺些。C.能使剩下的萝卜长的大些。

实例二:(1班冲锋组)

(1)制作过程。A.选材:要选择颜色洁白,形体粗大,且没有空心的萝卜。B.腌前准备:把萝卜洗净切成均匀的条,接着就可以进行腌制。C.腌制过程:切好的萝卜不能马上拿来腌必须晒上1至2天之后才能腌,腌制容器最好是一只较大的缸,先在缸底铺一层1分米厚的萝卜条,再加适量的盐,再铺同样厚的萝卜条,依次放好,且每放一次盐都要用脚踩实,然后在上面压上重物。D.晒制过程:大约过4至5天,在缸里就有许多的水,就可以把萝卜条挖出,进行晒制,通常如果天气好的话,要晒4至5天。E.配料及保存:每斤萝卜干可加红辣椒一两,菌香粉半两,加花椒、丁香和防腐剂少许,层层渍入缸中,装满缸并压紧,最后注入白酒及红塘半碗,并加盖密封。经过15至20天,香气扑鼻的萝卜干就制成了。F.保存:萝卜干制好就需要用密封的袋子装起来。(2)问题与讨论。A.为什么切的萝卜条不能太粗也不能太细呢?B.新鲜的萝卜条为什么不能马上腌?C.为什么在腌制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水呢?(3)问题自我解答:A.因为太粗盐难以渗透,且不易晒干;如太细晒好后就非常细了,太难看。B.因为新鲜的萝卜条很脆,马上腌,脚一踩易踩断。C.因为大量的水分都被腌出来了。

3.课堂讨论、展示及研究的结果。大部分同学认同了制作萝卜干的过程及注意点,具体如下:(1)种萝卜:A.选种要饱满无虫害B.翻土要翻松C.钾肥要施足D.种子播下要轻压一下土壤;(2)拔萝卜;(3)选萝卜:要选择个大,且无伤疤的萝卜为佳;(4)切萝卜:要切的大小均匀些;(5)晒萝卜、腌萝卜:要求在一星期内晒和腌循环2至3次;(6)配萝卜;(7)存萝卜:要放入干燥的袋子或坛子密封保存。对持有不同观点的同学,我允许他们保留意见,并鼓励他们可以继续去调查比较研究,争取有更好的方法,做出更好的萝卜干。

(三)理论实践,品尝成果

以小组为单位对萝卜干的制作过程再实践,萝卜干做好后,大家再召开萝卜干品尝大会,体验自己的劳动成果。

总之,体验是伴随着积极心理活动、寻求未知的实践过程,是获取直接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唤起创造潜能的基本途径,符合教育教学的本真。通过以上教学实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到了提高,学习能力也得到了相应提升。

参考文献:

研究性学习研究背景范文5

Abstract: Targeted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students as objects, the article explores students consume behavior and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brand preference.

关键词:北京林业大学;消费行为;性格;品牌偏好

Key words: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consumer behavior;character;brand preference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5-0134-01

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个性是指决定和折射个体如何对环境做出反应的内在心理特征。内在心理特征包括使某一个体与其他个体相区别的具体品性,特质,行为方式等多个方面。简而言之,个性反映了个体的差异性。构成个性的这些心理特征会对产品选择产生影响,久而久之,会形成一种品牌偏好。然而,当一种新产品进入市场之前,它同样会形成品牌个性。基于之前的学者运用心理学中的“大五”人格理论模型对品牌个性维度进行探索性研究,更加可以确定消费者的性格与品牌偏好之间存在一种不可分割的关系。

有关此方面的研究也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有研究人员曾应用Freud的心理分析理论到消费者的个性研究中去,得出了消费者的穿戴是他们个性的反应。因此也给了营销人员新的启发:对不同个性的人,设计和提供不同个性的产品。探索消费者性格与品牌偏好的关系不仅对产品定位有一定的意义,对营销人员的营销策略也有相当程度的影响。据此,我们将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具体研究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性格与品牌偏好的关系。

首先,是对性格进行分类,利用了“大五”人格分类法。并且经过一系列的转化得到了五对性格分类,分别是强适应性和弱适应性,低社交性和高社交性,低开放性和高开放性,低利他性和高利他性,低道德感和高道德感。这五队是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得出的概括性结果。然后,我们筛选了一系列与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等各方面联系紧密的产品与品牌。比如,手机,电脑,面包,牛奶等。在这些大类下包括许多同质的不同品牌,就手机这一类来说,拥有的品牌有诺基亚,三星,LG等等。最后,由于调查对象的原因或者一些牌子没有考虑等因素,我们会对其做一些调整与补充。我们经过预调查,听取被调查者的意见和建议,经过修改,进行正式调查问卷的发放。在总共发放的500调查问卷中实际收回478份,对每一份调查问卷的性格维度进行总结并且与每一个项目的最喜欢品牌进行对应,最后利用一系列的透视表得出最后统计结果。

品牌偏好是指某一市场中消费者对该品牌的喜好程度。影响消费者心理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种是消费者的性格因素,另外一种是品牌的个性因素。在我们统计的最后结果中,有三类产品是品牌的个性因素占主导地位,分别是手机,运动鞋,纸巾。其他的产品与消费者的性格因素关系密切,分别是电脑,时装,护肤品,牙膏,洗发水,面包,牛奶,碳酸饮料。

品牌个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品牌的功能,另一方面是品牌的独特魅力。在这次调查中,手机中的诺基亚,运动鞋中的NIKE鞋以及纸巾中的心相印纸巾相对于其他同类产品的品牌个性塑造成果最有效,在所有性格维度的消费者人群中最喜欢的牌子都倾向于这三种牌子。这也是这三种牌子在各自的领域占主导地位的首要原因。然而,大多数的产品的品牌个性影响力并没有那么强,消费者的性格因素在对产品的购买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为了满足消费者潜意识的本能欲望,释放一种心理压力,获得某种心理补偿,并且其购买行为也试图长期与其自我概念保持一致。因此,消费者购买的产品或者服务在外部反应了消费者的形象,体现了消费者人生观,价值观等。在消费者的性格与品牌个性调查研究中发现,随着消费者的性格与品牌某些个性一致性程度趋同时,消费者对其购买的意愿就会增强。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力图使产品符合长期以来对自我的认识,即是自己的性格特征。

在这次调查中,这些产品(电脑,时装,护肤品,牙膏,洗发水,面包,牛奶,碳酸饮料)与大学生消费者的性格有密切联系。就电脑而言,低道德感的消费者(12人)中多数人最喜欢的是惠普,苹果,索尼三个牌子。低开放性的消费者(11人)中有6人最喜欢的牌子是联想。低利他性的消费者(10人)中多数人最喜欢的牌子分别是苹果,戴尔,东芝。低社交性的消费者(19人)中有10人最喜欢的牌子是苹果。高道德感的消费者(57人)中有36人最喜欢的牌子是苹果。高开放性的消费者(63人)有一半人最喜欢的牌子是苹果,1/6的人最喜欢的牌子是戴尔。高利他性的消费者(121人)中有41人最喜欢的牌子是苹果,35人最喜欢的是联想,25人最喜欢的是索尼。高社交性的消费者(51人)中有40人最喜欢的牌子是苹果。强适应性的消费者(16人)中大多数人最喜欢的分别是戴尔,联想和苹果。弱适应性的消费者(118人)中有46人最喜欢的牌子是苹果,21人选择惠普,16人选择联想。虽然,大多数消费者偏好苹果牌电脑,但是总体没有手机品牌偏好那么强烈。并且选择比较分散。说明,消费者性格与品牌偏好关系就电脑这一产品而言呈弱相关性。

研究性学习研究背景范文6

[关键词]“互联网+” 外语教师 生成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130-02

总理于2015年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而“互联网+教育”是其中一项主要内容,通过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对教育现代化的支撑作用,创新教学手段和模式,同时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此大背景之下,外语教师必须面对诸多挑战,也决定了其专业学习范式发生转变的必然趋势。与信息技术深度整合的外语学科教学手段与方法取代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而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也更趋向于能充分发挥教师主动性的、由信息技术支持的、能生成实践性知识的更加多样化的方法与手段。

一、“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新趋势

由于意识到信息科技给世界带来的巨大改变以及个体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当前,很多国家及国际组织在其提出的“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es)体系中,均将数字素养确定为核心素养之一,而且也成为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信息技术必将成为核心要素之一,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必将迎来新的挑战。2012年我国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首次提出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观念,并且出现了诸如班班通、校校通、电子书包、未来教室,以及翻转课堂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而这种新的外部环境必然会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大环境要求外语教师能够将信息技术整合于外语学科的课程教学,改变教学模式。但是对于信息技术,并不是所有的外语教师都采取认同的观点,或者会在整合过程中出现各种阻碍因素,根据学者王卫军的研究结果,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社会因素:技术发展、教育制度、专业地位;(2)教师因素:能力、信息、态度、时间;(3)学校因素:组织、资源、培训、交流,等等。目前相关研究的关注点均集中在社会和学校因素这两个方面,过多强调了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将教师置于被动学习的位置,而忽略了教师本身的内在因素。

而从生成性学习的视角来研究外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则可以充分引起教师对学习信息技术的关注,可以把握其能力发展的内在特点,促使能力发展回归教师主体。这样一来,教师将从被发展的角色变成主动发展的主体,激发其创造力,从而能够主动建构信息技术与外语学科的整合框架。

二、外语教师生成性学习的内涵

生成性学习从上个世纪80年代逐渐成为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新趋向,强调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个体差异和成人特性,认可其学习的实践性、情境性和过程性。因此,外语教师生成性学习是一种专业学习范式,通过与外部世界的交互作用,教师可以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最终实现其自觉、自主的外语专业发展。

目前,生成性思维已经成为重构当代教育、教学的重要理论依据,形成了教学本体论、教学价值论和教学认识论三个基本领域。尽管各个领域的研究重点不同,但是学者们基本认为:外语教学活动是由师生共同创造的,因此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知识之间的关系更多地体现为平等、民主与对话;同时,外语教学过程更重视转变与创造,这个过程不是机械的,而是充满了不确定性、个性化和差异化。

外语教师生成性学习机制的组成要素有教师主体、种子知识、生成性活动、生成过程、生成环境、生成支持、生成目标及生成状态,其核心部分为教师主体、种子知识和生成性活动。教师主体指的是教师自身的需求、选择,种子知识是基于实践反思形成的理性认识,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而生成性学习活动是生成性学习的载体,包括诸如设计类、反思类、评价类和实践类的各项学习活动。在其他辅助要素中,生成过程是教师与外部环境的互动,主要是指自身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生成支持则是指外部环境为教师生成性学习提供的帮助,可以体现为人为协助或者资源支持,等等;而生成环境指为生成性活动提供组织支持、技术环境、文化熏陶等措施。

另外,生成目标在辅助要素中也很重要,它指的是生成性学习给外语教师带来的改变、影响等最终价值取向,而并非是对学习内容、学习过程的结果描述。

外语教师的生成性学习实质上是让学习回归教师的生活世界,通过生成过程帮助教师适应外部环境,实现外语专业自主自觉。因此,在当今“互联网+教育”大环境下,高校外语教师的学习目标就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发展产生了紧密的联系。

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外语教师生成性学习

(一)生成性学习的内容框架

为了促进外语教师的生成性学习,提供任务设计的依据,就必须先分析生成性学习活动类型。根据外语学科的知识特点,生成性学习活动可以分为:(1)理解活动,例如比较、测试等;(2)构建活动,包括设计、构造等;(3)评价类活动,包括观察、反思等;(4)联系活动,例如分享、论、指导等;(5)实践活动,包括讲课、说课、竞赛等;(6)干预活动,例如记录、建模等。这六类活动的结果大多体现在教学设计方案、课件、教学实践等方面,外语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活动与其他教师开展交流、分享、反思等活动。

此外,对于生成性学习中的活动对象选择,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外语教师应选择重点关注信息技术融合与外语教育教学的过程要素。本文参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ICT-CTF(教师信息与通信能力框架)以及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将活动对象划分为技术素养、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评估与诊断、学习与发展五类。

基于活动类型及活动对象,可以建立起外语教师生成性学习活动的基本框架(如下表所示):

理解活动 评价活动 整合活动 实践活动 联系活动

技术

素养 事先观摩优秀课件 对比、评价自己的课件 重新设计自己的课件 在教学实践中应用 与其他老师分享、讨论

计划

准备 研究优秀课件设计方案 记录下要学习的地方 设计基于信息技术的教案 将教学方案应用于外语课堂 听课、说课并总结

组织

管理 观摩优秀教学课件 反思自己的问题 设计新的教案 将新教案应用合作式学习 与其他老师或学生总结学习效果

评估

评价 学习新的教学评价方法 比较评价教案、教法 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评价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应用 征求专家及其他教师的意见

发展

学习 学习其他教师的经验 对照查找自己的不足 进修网络信息技术 将信息技术不断应用于实际教学 听取专家与优秀教师的建议和讲座

外语教师的生成性活动会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双重影响,因此上述的框架必须通过教师主体与同伴,并经由信息技术资源与工具来实现,是一个动态的系统。

(二)生成性学习的中介物

在信息技术环境中,外语教师生成性学习主要依靠下列中介物的支持:

(1)语言及文化类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外语教材、电子书、外文文献资料、资源链接,等等。

(2)课件及案例类资源:主要包括网络课件、教案、微课、慕课、多媒体资源、教学反思,等等。

(3)课程评价类资源:其中包括试卷、档案袋、评估表等评价工具,以及反思、自评、互评等评价策略。

(4)指导策略:主要包括常见问题解答、专家点评、作业点评、讨论点评、外语词汇及术语解读、作业设计指南等。

(5)学习支架:主要包括范例、问题、建议、图表、模板等,可以使外语教师内化某种思维或策略,进而不断取得进步和发展。

(6)技术工具:主要包括各类适用于外语教师学习的媒体工具、软硬件设备、互联网技术。生成性学习强调教师个性化、差异性的学习形态,因此离不开线上或线下的学习环境、数字技术工具的支持。

(三)生成性学习的环境

外语教师的生成性学习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过程,因此对于实施环境的要求也呈现出多样性,并不仅仅指某个网络平台或者软件的提供,还需要各类资源的交互作用,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支持:

(1)教育层面:指为了提高外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而提供的课程、培训、实践、评价、交流等方面的服务。

(2)政策层面:指为了支持教师的生成性学习活动,从制度、政策等方面提供的激励与评价机制。

(3)技术层面:指的是利用信息技术工具与资源,支持外语教师的生成性W习,并对其生成过程进行记录、管理。

(4)文化层面:指的是技术应用文化、自为文化,它们与外语教师的本体文化相互影响,进而为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提供文化路径。

四、发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生成性学习

外语教师的职业发展需要其进行生成性学习,而生成性学习离不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发展。教师不仅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外语学科的教学当中,同时还要支撑自身的学习和发展。

目前,国家为了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已经开发了诸如教育资源库建设、国培计划、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等平台,以及许多的信息技术工具,如课例研修工具、课堂观察工具、反思建构工具等。另外,虚拟学习环境、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等综合应用也都应运而生。

在诸多的信息技术培训模式中,对于外语教师比较适用的应属“教师个人学习空间”。教师个人学习空间出现在90年代,是为了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创造性的需求而出现的,是个人学习环境(pers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与虚拟课堂(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的整合。个人学习环境缺乏对于活动设计和过程的监控,对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差的外语教师来讲,很难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而虚拟课堂则缺乏灵活性,对教师的活动监控过多,体现不出语言学习者的灵活性,因此将两者互相交融就形成了既可以得到指导又不失主体性的个人学习空间(personal learning space)。外语教师可以将个人学习环境融入到具体的学习平台、校园网等数字化学习环境,通过记录、分享与联系等方式来分享与交流自己的研修成果,从而实现生成性学习。在个人学习空间中,可以设立自己的电子档案袋,记录教师生成性学习的过程,同时还可以作为评价和反思的基础,推动其生成性学习的发展。

总之,在“互联网+教育”的大背景下,生成性学习为外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强调了回归主体、回归创造的专业发展模式,从而走向外语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融合与创新的更高阶段。

【参考文献】

[1]顾小清.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2]李玉环.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框架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