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科学的学生观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简述科学的学生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简述科学的学生观

简述科学的学生观范文1

关键词:新课程 学生观 全面发展

知知识时代最鲜明的特征就是对人的认识、对人需求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因而对教育所培养的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怎么看待学生,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也是现代学生观的高度概括。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的今天,教师必须建立科学的学生观,对学生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识。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怎样建立科学的学生观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认识。

1.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

用全面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发展,而不能孤立地、片面地只强调某方面的发展,忽视人的整体和谐发展。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进步的人文主义教育家以资产阶级人性论为中心,反对宗教对个性的束缚,又提出人的多方面才能发展的问题。19世纪以来英国的欧文从性格教育出发,认为教育可以“很好地形成他们体力、智力、道德和实践方面的品质,教育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对人的发展做了系统的历史考察,吸收了历史上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人的智力和体力尽可能充分、自由、和谐地发展。人的发展包括身心两方面。一是指知识、技能方面的发展,二是指思想品德和审美能力的发展。人的身心是统一的,是人的发展不可分割的两方面。身体是人的发展的物质条件,“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全的精力”没有健康的身体,人的全面发展是不可想象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全面发展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斯腾伯格提出的成功智力理论表明,决定人们成功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IQ所决定的学业成绩的高低,而是取决与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此外。个人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个性与共性的共同发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都是劳动者,社会主义应使每个劳动者都获得全面发展。因此,教育要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就必须树立全面的发展观。教师要全面地关注学生的发展,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重视对学生的辅导。升学是必要的,单纯求升学则是错误的。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明确教育的目的,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2.视学生为独特的人,充分接纳学生个性,是树立科学学生观的前提

独特性是个性的本质特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教师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而且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利用学生的差异。当前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就是要从人的差异出发,通过不同的教育过程,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这就要求在目前主要教学形式仍然是班级授课制的情况下,教学中做到既有统一要求、顾及学生的共性,又要

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顾及到他们的个性,注意因材施教。在教学中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实施分层教学,把个别教学和集体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班级教学中,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出发,规定不同层次的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检测,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充分的发展,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在上课时做一些与实际生活有关的问题,最大程度地调动这些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对于学习有一定的困难、发展较慢的学生,教师应该发挥更大的耐心与爱心去了解实际情况,分析原因,加强辅导,帮助他们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状况,从而使这部分学生也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

3.学生是发展的人,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是树立科学学生观的关键

简述科学的学生观范文2

【关键词】注意力 听课高效 听课能力

正文: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结果,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要实现课堂的优质、高效,这两点缺一不可。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注重教法的探究之外,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探讨。而在学生学法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有关于学生听课的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实质就是提高授课与听课的效率。尤其在我们的日常教学当中,常听到不少同学哀叹:数学是门令人生畏的科目,他们认为数学课较为枯燥,抽象难懂。于是这些同学就把学不好数学归咎于自己脑瓜子不灵,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其实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很多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并不笨,要改变这种情况:只有提高数学课堂的听课效果,才能使自己解题时能得心应手。

针对听课效果差的措施方法

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课时不懂方法,学习效率也就不显著。那么怎样听好课呢?

对于学生的这种情况,我进行了分析,制定出了相应的操作措施,使学生的听课状态达到高效。主要的措施方法如下:

一、预习是基础

预习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而课堂上老师都要求学生的思维与自己同步,打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因此学生首先课后一定要抽出部分时间对下节课所学新课预习一遍,这样对所要学习的知识胸有成竹,听课时才能抓住重点、难点;其次教师还应教会他们作记号,以便在上课时认真听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些有困难的内容,此外,坚持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勤记是良方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课堂上,除了要专心听讲外,还要不失时机地做好笔记。因为记笔记有助于弥补听课的不足;有助于掌握重点、难点,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防止遗忘;有利于进一步归纳整理积累材料。但记笔记并非什么都记:次要的、一看就懂的、书上有的不记。

那么,数学课堂笔记记什么?

一记重、难点。不仅要记下知识要点,还要记下提纲,有关例题。

二记问题。将课堂上未听懂的问题及时记下来,便于课后请教同学或老师,把问题弄懂弄通。

三记疑点。在预习时尚未搞清楚的疑点,若经讲解仍有听不懂的便要记下来,课下再去请教老师或同学,或因老师讲课疏忽在课堂上造成的疑问,记下来课后与老师商榷。

四记方法。勤记老师讲的解题技巧,思路及方法,这对于启迪思维,开阔智力,培养能力,复习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解题水平大有益处。

三、阅读是手段

常言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老师都要留一段时间让学生阅读教材,这时,学生要逐节、逐段、逐句,泛读或精读,有针对性地弄清楚定义、公理或公式的逻辑关系,内涵和外延,可及时查阅有关资料,理清概念、定理、公式和法则的来龙去脉,这样既可以扩大知识面,获取更多信息,又可使知识内化。

四、多练是关键

有道是:曲不离口,拳不离手。素质教育下的课堂要求老师精讲多练,故每节课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练习。在练习前,学生首先要把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掌握熟练,再去做练习;其次在练习过程中,要把那些摸棱两可的题目做上标志,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能养成边做练习边查阅课本或翻阅答案的习惯。做完练习后,要认真核对答案,把那些模糊的、错误的、不会的题目搞清问明,记在错误记录本上,建立自己的错题档案;最后老师要教会学生读题、审题,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完成作业和练习的基本方法。大多数学生在作业和练习时往往提笔就做,不去认真的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弄清算理,这就导致了作业和练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机械模仿例题的现象。今天教的是乘法,那么作业中所有题目全用乘法,稍有变形或引伸、综合便错误百出,这不仅不利于养成学生认真作业的习惯,而且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训练,也是一种消极思维定势的障碍。因此,认真作业习惯的培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教会学生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理解运用算理的基本方法;不仅仅解应用题要这样,做计算证明题、概念题也同样如此,如:计算题要求学生读题,看清运算符号,分析计算数据,看有无简便方法。再确定运算顺序,动笔演算,这看起来仅仅是一种计算习惯的培养,实际上同时包含了思维的条理性和灵活性的训练。但多练并非搞题海战术,同一类型题可以少做,不同类型的题可多做一点,力求触类旁通。

五、方法是钥匙

1、在听课时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

2、抓住重点作上笔记,上课时老师会强调某些重要问题,以及还会把某些公式定理及方法板书在黑板上。那么就要求作上重点符号,并作上笔记,将某些知识点记录下来,以便复习巩固。

3、在预习中作上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能听懂。

4、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再回答,不要不作思考的回答。

5、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

六、应用是目的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各种知识与技巧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应用于生活实际中,更能调动学习者的目的性与主动性。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优化课堂情景教学,让数学回归生活实际。生活中没有了数学是不可想象的。

【参考文献】

[1]全、陈亮《数学探究教学的实施策略》 数学教育学报,2003.8

简述科学的学生观范文3

一、创设求知的心向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

思维的诱发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产生的,知识只有当它靠着积极的思维而不是凭着记忆得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我们依据教学内容,常常通过设疑问、设障碍、布谜局、揭矛盾,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质疑兴趣,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知识处于“心欲求而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这种情境,能引起学生对老师提的问题高度注意,投入积极探索之中,让学生成为自觉主动学习的主体。

例如初中几何第三册中有这样一段话:“边数相同的正多边形相似,则它们周长的比等于他们的边长比(或是半径的比或是边心距的比)。”这是显而易见的问题,课本对此没有说明也没有证明,因此学生对之不会有太深的印象,如果我们换种方式,把它设置成一个简单明了的问题:两个相似的正三角形的周长的比与它们的边长(半径或边心距)的比有什么关系?”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可以马上得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为他们在平时的练习中已有了这方面的经验。那么将三边改成四边或五边呢?……这样一来,便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通过自己动手所获得的知识能让他们理解得更深刻,从中也可获得一种求知及解决问题的兴趣与成就感。

二、留一些思维的时空给学生

学生是认识的主体,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在多想上面,它是发展性的思维活动。教师把问题提出后,应作适当的停顿,给学生留一些思维的时间与空间,便于促进全体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收到“一人回答,众人受益”的效果。这样让他们有更多的体验、感悟、实践的机会,学生答完后,再稍停一会,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也可以引出其它同学作出更完整的确切的补充。

按书本上的思路S阴=SABC-3S扇形AO1O3

这种想法自然,但计算较繁杂,如果老师照本宣科,采取“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方式,那么学生的思维便得不到应有的训练,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能充分体现出来。

如果我们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积极去思考,有的学生则会想出另解,三个小扇形所对的圆心角为60°,那么三个小扇形合并在一起便是一个半圆,所以S阴=SABC-1/2S。这种方法计算较简单,同时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锻炼,让学生们尝到了思考的快乐,让他们的主动参与落到了实处。

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数学课堂中学生参与的程度,主要取决于中下学生的参与程度。在一个班里,学生内在潜能,学业水平和自主参与程度不尽相同,但都有可能学到这种或那种本领,取得某些成绩。教师应保护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关注他们是否会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因此对一个问题构建不同层次的梯度,有利于鼓励更多的同学参与。

例如初三几何书中第172页第2题

求证:顺次连结正多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多边形是正多边形。

本题要证明的是“多”边形,其中一个“多”字,看起来目标很含糊,让人无从下手,这对中等以下的学生有一定的难度,若把“正”改为“五”或“四”,就降低了难度,学生思考的方向也比较明确。对程度较好的学生,可让他们思考去证这样一个目标比范的题目,该从何入手,这样就构建了梯度,有利于不同学生的参与。

四、引导学生求异的思维

求异思维表现为学生敢于打破习惯的思维程序,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问题,是思维积极活动的象征。教学中如果教师采用“题型+方法”把思维模式化,就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已知a,b,c∈R,且a+2b+3c=6,求证a2+2b2+3c2≥6。

常规情况下(运用比较法),由a+2b+3c=6

则a=6-2b-3c

a2+2b2+3c2-6

=(6-2b-3c)2+2b2+3c2-6

=6[b2+2(c-2)b+2c2-6c+5]

=6[(b+c-2)2+(c-1)2]

≥0

命题得证

有的学生提出,由上述可设f(b)=b2+2(c-2)b+2c2-6c+5,由于=-4 (c-1)2≤0故命题得证

五、善于向学生提出问题。

简述科学的学生观范文4

关于上课吃零食的检讨书

尊敬的班主任老师:

在此我向您递交我经过一整夜深思熟虑之后酝酿而成的这篇看电影吃零食的检讨书,以深刻反省我在看电影期间吃零食的错误行为。并且,我向您与同学们表示诚恳的歉意,并且报告我今后的改正措施,争取获得你们最大程度的原谅。

回顾错误(哎哟哟,回顾起来我都惭愧了!),20xx年11月23日傍晚18点30分,我们刚吃完晚饭因为知道要看电影就又跑去小卖部买来了一斤花生、三片巧克力、无可夹心桶、两杯奶油布丁以及珍珠奶茶数杯。电影播放期间,正当抒情悦耳的电影音乐播放着,却传来了我吃花生、咬巧克力的咔兹咔兹的声音,将同学们原本紧盯屏幕的眼睛纷纷地聚焦在了我身上。事后,我才得知那几个对我意见特别大的同学,原来是为了抢位置没吃晚饭的一些人。

面对错误,我感到非常之愧疚。我这样的行为伤害了同学感情,影响了同学观影,更加违反了学校纪律。我上对不起老师、家乡,我下对不起同学,我中对不起我自己的肚子,还有对不起会议厅的卫生清扫叔叔阿姨们。

现如今,我已深深感到愧疚与难为情!我决心彻底改正,我向老师保证:

1,今后看电影时间就专心看电影,再也不携带任何食物进去了。

2,充分吸取本次错误的经验教训,努力弥补自身不足,向此次受我影响较大的几位同学真诚道歉!

最后,我恳请大家的原谅!

检讨人:

20xx年xx月xx日

上课吃零食检讨书

尊敬的体育老师:

在此,我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向你表达我对错误的反省。特此递交此篇上体育课买零食的检讨书向您表达深深的歉意,报告的我思想状态,提出具体的改正措施,最大程度地争取您的原谅。

回顾错误,20xx年11月23日下午的体育课期间我私自跑出操场去了小卖部购买两包还一边吃一边跳地在校园里闲逛。在学校当中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让多名老师的遇见,影响了体育老师在学校当中的声誉。

面对错误,我感到万分悲痛。这个错误是我没有想到的,然而恰是这样不经意地错误暴露出我自身存在严重的纪律松懈问题。错误是严重的,后果是惨痛的,影响是恶劣的,未来是待定的。

所以我必须深刻反省错误,提出改正措施。为此,我向您保证:

1,以后上体育课期间我就必须认认真真上课,坚决不买零食吃了。

2,充分吸取本次错误教训,努力纠正自身存在的诸多坏习惯与缺点。

3,努力认真锻炼身体,让自己的体育成绩获得提高,不辜负体育老师的辛勤教导!

最后,我恳请原谅!

检讨人:

20xx年xx月xx日

上课吃零食检讨书范文

尊敬的老师:

今天,我怀着十分愧疚和懊悔的心情给您写下这份检讨书,以向您表示我对在校吃零食这种不好行为坚决改正的决心。早在我刚踏进这个班级的时候,您就已经三令五申,一再强调,全班同学,在校期间不得吃零食。老师的反复教导和严肃认真的表情犹在眼前,我深深地感到震撼,不能辜负老师对我的一片苦心。

通过反思,我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如下:

1、让老师担心我的健康。零食是很不卫生的,不利用身体健康成长,这怎能不让平时十分关心爱护我的老师担心呢。

2、在同学们中间造成了不良的影响。由于我吃零食,有可能造成别的同学的效仿,影响班级纪律。

3、影响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没能做一名听老师话的好孩子。

为了不辜负您对我的辛勤培育和期望,我保证今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请关心爱护我的老师同学继续监督、帮助我改正缺点,取得更大的进步!

简述科学的学生观范文5

关键词:平等尊重 创新能力 师生关系

长期以来,课堂上,老师将预先准备好的内容倾泻出来,学生中规中矩地配合老师,按照备课的设想做出回答,完成老师预设好的问题。课堂上学生是完全被动的,师生关系是一方居高临下,一方洗耳恭听,是纯粹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全面实施之际,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改变必须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手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由此看来,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氛围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那么在课堂上怎样建立新型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1、建立平等尊重的师生关系,形成活泼宽松的课堂氛围

学生都渴求老师的爱,都想使自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往往喜欢哪位老师,也往往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在课堂上就会觉得老师讲的内容生动有趣,以一种积极兴奋的情感去学习,从而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谈,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拉进师生间的距离。课堂上,带着良好的心境,信任的目光、和蔼的微笑、幽默的语言送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出一种宽松的课堂氛围。尊重学生,就要学会宽容。宽容即理解,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种特殊尊重。有人曾这样透视教师的宽容,很值得思考:教师对学生的内心深入的宽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启顿悟,进行有效的教育,并培养他们的判断是非的能力;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宽容,可以激发学生的个性思想火花,培养创造精神;教师对学生特殊行为方式的宽容,是尊重个性发展特点,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宽容,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教师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当你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会是另一种情景。

2、实施情感教学,实现师生心灵互动,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课堂上,教师应该是一个公正的法官,对每一个孩子都是等同的:更应像一个无私的园丁,把爱的雨露洒入每个孩子的心田。“虚弱的禾苗”更需要阳光雨露。实施情感教学,在于能否面向一些“问题生”。一些“问题生”都有共同特点:不爱说话,上课不举手发言,说起话来含含糊糊,甚至课余也是单独玩耍,与同学很疏远,见到老师连忙低头。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学生自信心受挫,总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在大众面前不敢说、不敢做,禁闭自己的心态。而老师的爱则是扬起学生自信风帆的灵丹妙药。老师的每一句赞语、每一次表扬、每一个鼓励的眼神,对学生都是一种激励。特别是对自卑的学生更要创造条件,使他们有机会表现自己,使学生在“表扬一一努力——成功——自信——再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功”的过程中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不断萌发上进的心理,扬起自信的风帆。

课堂上,我们要调整自己视线投向,让“问题生”也能天天看到老师亲切的目光,敞开心扉,实现心灵互动,魏书生说过:“学生反复100次,教师要做101次转化工作。”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句话道出了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亲其师信其道”,当学生对老师十分喜欢甚至崇拜时,就会实现师生心灵互动,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3、构建“自主学习,探究创新”的课堂模式,达到师生之间情感共鸣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校结合江苏“洋思经验”,“先学后教,自主学习,当堂训练,创建了“四环节导学一体”课堂模式,通过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创造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环境,主动参与,自主探究,从而在学习愿望、意识、知识、能力、习惯发生积极的变化,明显提升学生的独立获得和运用。

简述科学的学生观范文6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美术鉴赏课 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赋予美术鉴赏教学新的任务和要求,加之长期以来形成的鉴赏教学课堂上的冷漠现象,就更加大了美术鉴赏教学的难度。面对种种困境,怎样“突围”是摆在一线美术教师面前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冷漠现象究其原因有三:一是“美术课程不重要”这一看法,是造成课堂冷漠现象重要的思想根源。很多学生和家长认为只要把语文、数学、英语等参加高考的学科学好就可以上好大学,美术课又不算高考成绩,上不上无所谓,甚至一些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任务很重,还不如用不参加高考的美术学科的学习时间来学其他学科。很显然,学生和家长首先是受高考压力的影响,其次是不了解美术课程改革的目的和意义,以致形成对美术课程认识上的偏差;二是美术教师个人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及理论水平的局限制约了美术鉴赏课的发展。美术鉴赏教学需要教师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广博的知识积累,而教师的这些专业技能主要来自于师范院校的培养,即使是拥有本科学历的教师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些共性问题:缺乏对美学、美术理论、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材教法等基础理论的系统学习,知识结构不合理,我们的美术院校在培养杰出的技术人才的同时,忽视了艺术人才的培养;三是教师不能准确把握鉴赏学科的性质和特点,这也是形成鉴赏课冷漠现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高中美术既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又区别于高等美术教育,介于两者之间,既不能把普通的高中生当成专业学生来培养,又不能是像带小学生一样走马观花地进行教学。通常,老师会把鉴赏课上成专业课,例如在鉴赏绘画作品时,教师会在作品的表现技法上大讲特讲什么明暗关系、透视关系、比例关系,分析绘画作品中的构图、造型、色彩、笔触、肌理特征。这种“专业课”也许只有美术专业的学生才会听得懂;而面对着一群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学生,即使教师分析得头头是道,学生也只会听得云里雾里,索然无味。这样的教学是学科本位的教学,却忽视了《大纲》中规定的美术鉴赏的目的――教育功能。高中的美术课程,从它的学科本体角度来看,是既专业又不专业;从教育功能来看,它更注重通过美术对学生的成长与身心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专注于对绘画技法技能的讲解,不利于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对作品内容和意蕴的体验与感受。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过程中,怎样让鉴赏课更加有声有色?怎样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热情?怎样在教学活动中贯穿新课标精神?这些都是我常常思考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的美术教学实践,我谈一谈对新课程理论的一些探索和运用。

一、充分备课精选素材,体现课程改革精神

备课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它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基础,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的质量取决于备课的质量。美术鉴赏课需要大量的图片信息,仅仅依靠课本提供的作品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前收集恰当的实物、图片、音像资料、新闻、典故等资料,充实课堂内容,增强鉴赏内容的趣味性。同时,教师对于搜集到的美术鉴赏作品事先选好题材内容,要选取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征的、具有代表性的、经典的不同作品,通过对该类作品的共性特征的适当讲解,让学生在宏观上掌握该类作品的特征,同时要注意每幅作品所特有的个性。这些不同的个性,或奇特而巧妙的构思,或富有形象的构图,或深邃悠远的意境,或富于表现的造型,或空间整体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等,都可以在不同方面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鉴赏教学应当是体现在如何引导学生发掘每件作品的最突出、最本质、最感人的地方,并能对其作深刻分析,让学生在剖析中发挥创造和想象,逐渐培养他们的艺术修养和创造性审美能力。因此,教师要围绕美术鉴赏的教学目标收集、整理材料。

二、改革课堂教学,转变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教学方法和方式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改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首先向学生提出一定的任务与问题,学生课前要查找相关材料,要求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鉴赏活动,之后,提出自己见解。这样,使学生在鉴赏活动中直接去体验、感受美术作品。然后,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从中获得愉悦,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最后,教师作鼓励性评价,对学生发表的不足之处加以补充或改正。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建立一个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要鼓励每一位学生大胆地表达。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虽然已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而且善于思考,但由于他们的生活经验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对于同一作品很可能会产生各种不同的评价,又由于学生经验能力所限,看法也许是幼稚或不全面的,但只要他们是认真的、真实的感受,教师就应给予尊重和认可。教师作为鉴赏课的参与者,是对学生在鉴赏作品无所适从时进行点拨与提醒。也就是说,把课堂还给学生,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智能并重,真正把新课改落到实处。

三、美术作业设计及评价要多样化,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

美术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必要途径;是对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发展和培养;也是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美术作业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个性,是老师检查教学效果的一面镜子,能够很好地让老师们从各个方面去挖掘每个学生不同的潜力。

美术鉴赏课不应是一味地欣赏,有的时候应让学生进行作品的临摹,从中体味作品的内涵,这样就打破了鉴赏课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的局面,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美术作业除了动手画画外,还可以变幻出不同的形式,例如:想象型作业、思考型作业、绘画型作业、讨论型作业等几种形式,让学生对这些形式进行巧妙的运用,使学生对作业兴趣盎然。

在对学生的评价中,学生作业是主要的质性评价材料,通过对学生作业成绩的评价,可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达到的能力和水平,鼓励和促进其学习。在评价学生作业时,我一般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与学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即使作业表现不太理想,也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多激励能力较弱的学生,增强他们的信心。不光评价作业的效果,更注重评价学生在参与美术活动中的表现。评价方式可多样化,如自评、学生互评,可以是评语,也可以是评语和等级相结合的方法。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对学生的评价,教师应该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善于捕捉、挖掘和发现学生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肯定,增强他们学习美术的信心,体现出发展性评价的人文关怀精神。

总之,想要上好美术鉴赏课,美术教师应该在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善于挖掘学科中的人文因素,努力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和维持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地与教师一起遨游于璀璨的艺术海洋里,共同感受、探讨和欣赏,使美术鉴赏课成为学生与教师共同感受美、领悟美的殿堂。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4.

[2]尹少淳.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

[3]尹少淳.美术教学研究与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