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类遗传学导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类遗传学导论范文1
[关键词] 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 人类学
《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Library of Congress Classification,LCC)是世界上类目最多的一部图书分类法,采用字母加阿拉伯数字混合而成。大类以一个字母代表,除I、O、W、X、Y 5个字母尚未使用之外,其余将知识分为21个大类。每一个大类下,下级类目再在上级类目的基础上加一个字母,如二级类目,用双字母表示,三级类目用三个字母表示。该分类法经过不断修订保持了类目的新颖性,能够满足文献分类的需要,被北美大中型图书馆,特别是大学等学术性图书馆广泛使用。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Chinese Library Classification,CLC),是我国使用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部分类法,包括5个基本部类:、列宁主义、思想,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综合性图书。在5个部类的基础上,组成22个大类。CLC从1971年出版至今已经有了第5个版本,不断总结我国分类法编制经验,并吸取国外分类法的编制理论和技术,使分类法更加具有科学性、系统性,使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本文对LCC和CLC中的人类学及其分支与交叉学科类目进行比较分析,旨在探讨两部分类法对该学科类目体系的划分形式及东西方的文化背景对学科类目划分的影响;同时通过类目设置的比较研究,提高文献分类编目的效率,进而实现文献资源共享,满足多样化需求。
1 人类学学科的文献发展
人类学(anthropology)是全面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拉丁文的“人类学”一词最早出现于16世纪初期,而作为独立的学科则形成于19世纪40年代。随着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 B. Tylor)及其他人类学家的推动,人类学从欧洲传播到世界各地。现在,人类学及其相关研究仍以欧美等国家的研究最为发达。而人类学最初传入中国并被逐渐作为学科进行发展是在20世纪初期,并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恢复和重建。
应用人类学(applied anthropology),是由美国人类学家丹尼尔•布林顿(Daniel G. Brinton)在1896年发表的题为《人类学的目标》(Aims of Anthropology)演讲时首先提出来的。此外,功能主义大师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1929年在《实用人类学》一文中以practical anthropology替代applied anthropology。从应用人类学概念的提出到关于其定义的界定,国内外学者一直都存在歧见。总体来说,应用人类学的发展都是以解决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为目标的专门活动,其所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泛,偏重对该学科领域中人类所遇到问题的解决。应用人类学从20世纪初期的形成到发展至今已经有近百年的时间,其所包含的研究范围也在逐步扩大,如美国肯塔基大学《应用人类学文献计划》(Applied Anthropology Documentation Project)中所收集与归纳的范围包括:都市发展、国防事务、公共教育、能源开发、环境问题、老年医学、人口控制等共计27项。而在2009年昆明举办的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大会上,专题会议就多达300多个。可以看出,应用人类学的研究范围广泛而且发展迅速。
与此相应,应用人类学文献也随着学科的发展不断增加,主要表现在涉及交叉领域与文献数量上。如通过国家图书馆查找以“人类学”为关键词的文献,中文多达2 180条,包括专著、译著、论文等;外文文献则更是多达7 292条,当然也包括国家图书馆对早期文献进行缩微胶片制作的数据。虽然上述数字并不能全面说明人类学包括应用人类学文献的数量发展,但也由此可见一斑,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应用人类学所涉及学科范围及数量呈现出全面性、迅速性的发展趋势。
2 两部分类法对人类学及其分支与交叉学科的设类
2.1 LCC
人类学包括应用人类学是全面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两部分类法都有明确的类目设置。
LCC的设类特点并不完全按照知识体系来分,同一学术大类有时需要由多个大类表示,如历史类,分别以C、D、E、F代表,而不是以一个字母统一;同一字母下也可能包括多个学术大类,如G包括地理学、人类学、娱乐、体育、风俗习惯等不同的内容。人类学被放在G大类,然后采用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标记符号。一至二级类目用字母标记,三至六级类目用数字标记,按顺序制编号。为了便于扩充,六级之后加一小数点,或用小数制展开,或用字母或字母数字展开。
G Geography. Anthropology. Recreation. (地理学、人类学、娱乐)
GN1-890 Anthropology人类学
GN49-298 Physical anthropology. Somatology体质人类学。人体学
GN51-59 Anthropometry人体测量学
GN62.8-265 Human variation人类变异
Including growth, physical form, skeleton, Nervous system, skin, etc. 包括发展,物理形态,骨架,神经系统,皮肤,等等。
GN269-279 Race(General)种族(总论)
GN280.7 Man as an animal. Simian traits versus human traits作为动物的人。类人猿的特征对人类特质
GN281-289 Human evolution人类的进化
GN282-286.7 Fossil man. Human paleontology化石人类。人类的古生物学
GN296-296.5 Medical anthropology医学人类学
GN301-674 Ethnology. Social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民族学。人类社会文化
GN357-367 Culture and cultural processes文化,文化的过程
Including social change, structuralism, diffusion, etc. 包括社会变迁,结构主义,传播,等等。
GN378-396 Collected ethnographies收集民族志
GN397-397.7 Applied anthropology应用人类学
GN406-517 Cultural traits, customs, and instructions文化特质,习俗,指令
GN406-442 Technology. Material culture技术。物质文化
Including food, shelter, fire, tools, etc. 包括食品,庇护所,火,工具,等等。
GN448-450.8 Economic organization. Economic anthropology经济组织。经济人类学
GN451-477.7 Intellectual life知性的生活
Including communication, recreation, philosophy, religion, knowledge, etc. 包括通讯,娱乐,哲学,宗教,知识,等等。
GN478-491.7 Social organization社会组织
GN492-495.2 Political organization. Political anthropology政治组织。政治人类学
GN495.4-498 Societal groups, ethnocentrism, diplomacy, warfare, etc. 社会的的组,民族优越感,外交,战争,等等。
GN502-517 Psychological anthropology心理人类学
GN537-674 Ethnic groups and races民族,种族
GN550-674 By region or country按地区或国家分
GN700-890 Prehistoric archaeology史前考古学
可以看出,在LCC中,人类学及其所属应用人类学内容较为广泛,设类较全面,类目也相对集中。如:
Hans A. Baer等的Medical anthropology and the world system(医学人类学与世界体系), LCC索取号为GN296;M. Anne Katzenberg和Shelley R. Saunders编辑的Biological anthropology of the human skeleton(人类骨骼的生物人类学),LCC索取号 GN70;Debra A. Komar和Jane E. Buikstra合著的Forensic anthropology (法医人类学),LCC索取号 GN69.8;Patricia C. Rice和 Norah Maloney合著的Biological anthropology and prehistory(生物人类学与史前史) ,LCC索取号 GN281;Christopher Gosden的Anthropology and archaeology(人类学与考古学),LCC索取号 GN33;Con rad Phillip Kottak 的Cultural anthropology(文化人类学),LCC索取号 GN316;Eiselt Ellen Lewin主编的Feminist anthropology(女性主义人类学), LCC索取号 GN33.8;James G. Carrier主编的A handbook of economic anthropology(经济人类学手册),LCC索取号为GN448;Robert Pool和Wenzel Geissler合著的Medical anthropology(医学人类学), LCC索取号为GN296; Mary Bouquet编辑的Academic anthropology and the museum : Back to the future(理论人类学与博物馆:回到未来) ,LCC索取号为 GM35;Johan Pottier所著的Anthropology of food : The social dynamics of food security(食品人类学:食品安全的社会动力),LCC索取号为 GN407。
可以看出上述类的图书大都集中在了LCC的G大类,即Geography. Anthropology. Recreation. (地理学、人类学、娱乐)下的各类目之下。
除了主要集中在G大类下,某些应用人类学著作也有分散到其他各类之下的,如:
David F. Lancy等编著的The anthropology of learning in childhood(童年时期的人类学学习),LCC索取号为LB1125(L:教育);Arnd Schneider和Christopher Wright合编的Between art and anthropology : Contemporary ethnographic practice(艺术与人类学:当代民族志实践),LCC索取号为N72.A56(N:艺术);Susan A. Crate主编的Anthropology and climate change : From encounters to actions(人类学与气候变迁:从相遇到行动),LCC索取号为QC981.8(Q:科学);Joy Adapon所著的Culinary art and anthropology (烹饪艺术与人类学),LCC索取号为 TX716(T:技术);James M. Donovan所著的Legal anthropology : An introduction(法律人类学:导论),LCC索取号为K487.A57 (K:法律);Saurabh Dube编辑的Historical anthropology(历史人类学),LCC索取号为DS423(D:历史(美洲除外));Howard Morphy and Morgan Perkins合编的The anthropology of art(艺术人类学), LCC索取号为N72.A56(N:艺术) ;Sachindra Narayan 主编的Anthropology of disaster management(灾难管理人类学), LCC索取号为 HV551.2(H:社会科学);Angela Cheater主编的The anthropology of power : Empowerment and disempowerment in changing structures(权力人类学:变迁结构中的授权与去权) ,LCC索取号为HN49.P6(H:社会科学)。
2.2 CLC
CLC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制号码。用一个字母标志一个大类,以字母的顺序反映大类的序列。数字的编号顺序,采用小数制,即首先顺序字母后的第一位数字,然后顺序第二位,以下类推。分类号码的排列,严格按照小数制的排列方法。
C91 社会学
C912.4 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
社会优生学入此。
Q98 人类学
Q981 古人类学
Q982 人种学
Q983 体质人类学
Q984 人体测量学
Q986 分子人类学
Q987 人类遗传学
总论优生学的著作入此。
Q988 人类生态学
社会生态学及有关人类与生存环境之间关系著作入此。
Q989 应用人类学
同样上述图书,Hans A. Baer等的Medical anthropology and the world system(医学人类学与世界体系),CLC索取号为Q98;M. Anne Katzenberg和Shelley R. Saunders编辑的Biological anthropology of the human skeleton(人类骨骼的生物人类学),CLC分类于Q983;Debra A. Komar和Jane E. Buikstra合著的Forensic anthropology (法医人类学),CLC分类到D919.6;Patricia C. Rice和 Norah Maloney的Biological anthropology and prehistory(生物人类学与史前史),CLC分类到Q981;Christopher Gosden的Anthropology and archaeology(人类学与考古学),CLC分类到Q981;Con rad Phillip Kottak 的Cultural anthropology(文化人类学),CLC分类到C912.4;Eiselt Ellen Lewin主编的Feminist anthropology(女性主义人类学),CLC分类到C913.68;James G. Carrier主编的A handbook of economic anthropology(经济人类学手册),LCC索取号为GN448;Robert Pool和Wenzel Geissler合著的Medical anthropology(医学人类学),LCC索取号为GN296; Mary Bouquet编辑Academic anthropology and the museum : Back to the future(理论人类学与博物馆:回到未来),LCC索取号为 GM35;Johan Pottier所著的Anthropology of food : The social dynamics of food security(食品人类学:食品安全的社会动力),LCC索取号为 GN407。
再如:David F. Lancy等编著的The anthropology of learning in childhood The anthropology of learning in childhood(童年时期的人类学学习),CLC索取号为G40-056(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Arnd Schneider和Christopher Wright合编的 Between art and anthropology : Contemporary ethnographic practice(艺术与人类学:当代民族志实践),CLC索取号为J0-05(J:艺术);Susan A. Crate主编的Anthropology and climate change : From encounters to actions(人类学与气候变迁:从相遇到行动) ,CLC索取号为P467(P:天文学、地球科学);Joy Adapon所著的Culinary art and anthropology (烹饪艺术与人类学),CLC索取号为K897.312.5(K:历史、地理);James M. Donovan所著的Legal anthropology : An introduction(法律人类学:导论),CLC索取号为D90-052(D:政治、法律);Saurabh Dube编辑的Historical anthropology(历史人类学) ,CLC索取号为K351.03(K:历史、地理);Howard Morphy和Morgan Perkins合编的The anthropology of art(艺术人类学), CLC索取号为J110.92(J:艺术);Sachindra Narayan 主编的Anthropology of disaster management(灾难管理人类学),CLC索取号为X4-532(K: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Angela Cheater主编的 The anthropology of power : Empowerment and disempowerment in changing structures(权力人类学:变迁结构中的授权与去权) ,CLC索取号为K02(K:历史、地理)。
可以看出,除集中在C912.4和Q98下位各类,更多的应用人类学文献被划分到各大学科下,使得人类学及其应用人类学设类比较分散,而突出了应用人类学所反映出的学科特点。
3 两部分类法中对人类学及其相关学科类目修订的异同点
3.1 两部分类法的相同点
人类学是全面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科。从人类学的学科领域看,它的核心分支涉及体质人类学、语言人类学、考古人类学和社会――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四大部分。其研究文献设类在两部分类法中也有明确划分,总体特点是类目相对集中,且修订范围小。LCC主要集中在G大类,即地理学、地图、人类学、休闲娱乐;CLC则主要集中在C大类中的C91社会学类目下的C912.4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和Q大类中的Q98人类学。
具体说来,LCC对应用人类学设类的特点是:①实用性强。LCC是专为美国国会图书馆排架使用而编制的,从类目安排到号码配置,都处处考虑该馆藏书的实际需要。如此文涉及的人类学属于G大类,即地理学、地图、人类学、休闲娱乐中的GN1-890 Anthropology人类学下细目设置较为全面、细致,便于人类学及应用人类学的文献排架。②能够及时反映新学科和新主题。LCC的类目名词新颖恰当,且大多有注释,类目详细。如GN357-367 Culture and cultural processes文化,文化的过程,其注释为Including social change, structuralism, diffusion, etc. (包括社会变迁,结构主义,传播,等等)。③分类号无附属性。如历史类,分别以C、D、E、F代表,而不是以一个字母统一;社会科学也不以H统一,而分别用J代表政治,K代表法律,L代表教育。对于应用人类学,LCC除主要集中于G大类,也分散于H社会科学、K法律、L教育、N艺术等大类中。
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相比,人类学传到中国较晚,在发展中受到很多曲折,其文献的数量和研究水平也受到很大限制,但近几年,中国综合大学的人类学系与专业设置也在逐渐增加和完善,研究人员队伍的扩大,使得研究成果,即文献数量也在逐渐增多,应用人类学的发展也保持着接近或与世界同步的水平,2009年第16届世界人类学民族学大会在中国云南昆明的召开说明了我国人类学发展的进程。
CLC第4版于1999年3月出版,第5版于2010年9月出版。CLC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制号码。用一个字母标志一个大类,以字母的顺序反映大类的序列。在字母后用数字表示大类下类目的划分。对于应用人类学类目的设置特点主要为:①对人类学类目的变动不是很大。上述列举的图书分类主要以CLC第4版为主,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主要集中在C912.4;古人类学、人种学、体质人类学等集中在Q98。其他学科的应用人类学分散在各学科大类下。CLC第5版则将社会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分开,但也都在C社会科学总论下。Q98的人类学及其细目变化不大。②注释较详细。特别是在Q98类目下,各细目下都有详细的注释,有利于对文献的分类。③修订类目重点突出。CLC第4版就将原来民族学类目从C912.4中分开,进行系统扩充,改为二级类目C95为民族学;CLC第5版则将C912.4 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分开,设置C912.4为社会人类学,社会文化人类学、社会优生学等入此,而将文化人类学与民族学设为二级类目,即C95民族学、文化人类学,其下级类目C958文化人类学,并在其下设置[C958.8]专科文化人类学,便于有此需求的文献收藏单位将此类文献集中。④突出科学分类的基础。如果说LCC相对集中的话,那么CLC则相对分散;涉及到经济、政治等学科的应用人类学,一般被划分到相关学科类目。如:旅游人类学 F590;文艺人类学I0-05;哲学人类学B089.3;宪法人类学D911.01;体育人类学G80-05;医学人类学R31;教育人类学 G40-056;音乐人类学J60-05;考古人类学K85;影视文化人类学J90-05;美学人类学B83。如上类目划分反映出文献的科学性较强。
3.2 两部分类法的不同点
3.2.1 对类目设置级别不同 LCC将人类学划分为一级学科类目,即20个大类体系中的G大类。因此其类目的设置比较集中,包容性、扩容性较强;易于排架,便于检索。
CLC中,人类学位于二级、三级类目,即C社会科学总论的C91社会学下的C912.4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及Q生物科学的Q98人类学,类目相对集中,扩容性不强,排架标识不明显,应用人类学在各学科中的设类较分散。
3.2.2 对类目的划分范围不同 LCC纲要是由美国国会图书馆编目部主任指导分类员起草的,但各类的小类和细目,则是由各科专家依照实际的藏书和当时出版的各科目录而编订的。随着知识的进步,分类法也在不断的修订中,所以能保持类目的新颖性,从而满足文献分类的需要。G包括地理学、人类学、娱乐、体育、风俗习惯等不同的内容。这是因为该分类法最初制定只是为了满足国会图书馆的藏书需要。因此在不同的类目间的附属关系并不明确,各类目的次序也没有一个系统的顺序排列方式。
而CLC第4版对应用人类学的划分则是依据了科学的学科划分。中国的人类学研究在方法上力图贯彻的科学精神,即实事求是的精神,进行科学分类。但是,人类学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由于受到欧陆、北美和前苏联等不同学术背景以及中国学界内外关系的影响,在学科名称和术语的使用上一直未能统一,一度将“人类学”划归在“生物学”之下,将“文化人类学”放在“民族学”的括注内。几个“国家标准”相互出入甚大,不利于学科建设。由于学科上的发展特点,其文献的类目划分范围也很不同,分散在C、Q大类之下细目中。
3.2.3 两部分类法下位类划分粗细不一 从前面列举的两部分类法细目可以看出,LCC对人类学下位类划分较为详细,每个细目扩容性较好,利于学科文献的类目划分及文献排架,便于读者对于文献的检索与使用;CLC中,人类学学科因为不属于一级学科,其细目的划分相对较粗,应用人类学被划分到各一级学科中,使得文献类目相对分散,在原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及人类学类目下无法扩充,不宜于类目集中,也使得文献无法集中排架,读者很难达到直观地查找文献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Dewey M. 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 and Relative Index[M].21th ed. Albany:OCLC Forest Press,2003.
[2]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分类法[M].第4版.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
[3]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编辑委员会.中国图书馆分类法[M].第5版.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0.
[4] 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5] 石奕龙.应用人类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