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范文1

大家好!

古语有云:“求木之长,必固其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源。”我们干任何事业,都应重视和加强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都应重视和加强基层队伍的建设。只有这样,事业发展才会有扎实的根基、旺盛的活力。

长期以来,广大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干部战斗在第一线、工作在最终端,勤勤恳恳、恪尽职守,默默无闻、甘于奉献,在面临许多困难的情况下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许多重大宣传任务都是靠他们去具体组织实施,一些棘手复杂的思想矛盾都是靠他们去面对面地化解,大量宣传文化阵地都是靠他们去维护和管理,可以说,基层宣传文化工作队伍为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付出了不懈努力,为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办了大量好事实事,为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近些年来,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发展较快,素质能力不断提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相比,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力量相对不足,队伍建设体制机制不够健全,保障力度不够大,工作条件、人员待遇和设施装备等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加强基层宣传文化工作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一项紧迫任务,成为提高宣传文化工作整体成效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的主要表现

(一)对宣传文化建设的认识不到位。

少数宣传干部、城乡基层宣委和文化站干部对宣传思想文化建设意识淡薄、不能整体把握城乡基层宣传文化建设丰富的内涵,甚至不知道宣传文化建设应该抓什么,如何抓,导致不想抓、不愿抓的局面,工作被动,他们在思想认识上有偏差,认为宣传文化建设是“软任务”,不如招商引资、林改、城乡风貌改造、计生等工作,能够看得见,摸得着,政绩明显,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认为宣传思想文化建设不好搞,费钱费力抓不到点上,出不了成绩。

(二)文化事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虽然,中央、区和市制定和提出了关于加快基层文化建设的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但地方政府文化事业的投入幅度不是太高,尤其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很少,与经济增长的幅度相比,严重失衡。

(三)基层文化建设引领作用不强。

有的基层领导缺乏先进文化的影响力、号召力和凝聚力;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过于单调、匮乏,导致封建迷信沉渣泛起,赌博、打麻将、打牌之风盛行,在这种情况下,先进文化如何能够占领乡村阵地,不少有识之士对此十分忧心。这种现象,固然与大多数群众知识水平低、接受能力差,思想观念落后等因素有关,但主要原因是基层干部对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工作方法不对路,缺乏相应的组织和因势利导,调动不了群众参与先进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队伍素质整体不高。

城乡基层宣传文化人才队伍来源比较杂,科班出身少,本科文化程度人数比例不高,大多是工作之后进修和函授取得的。另外,专业人才少,宣传文化部门调进来的干部中,绝大多数没有学过宣传报道或文化管理方面的专业,只是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好多干部刚调进来,一时无法适应,工作上面“眉毛胡子一把抓”,费时费力抓不到点子上,工作上很难打开局面。再有,无“有影响”的人才,在宣传文化领域能够担当起懂专业、能带头的人才很少,特别是有影响力、有知名度的“大家”类的人才更是没有。

(五)队伍结构不合理。

从年龄结构看,一些学科和专业人才断层问题比较突出,高层次人才比重较小,很难适应和满足目前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加强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

中央对加强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十分重视。为解决好当前基层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最近中央进一步明确了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基本目标和重点任务。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系列部署要求,紧密结合基层特点和实际,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切实把城乡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要重点抓好县级党委宣传部门领导班子建设,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团结带领宣传文化队伍、完成好各项宣传任务的坚强领导集体。要配备好城乡基层宣传工作力量,积极培育和发展基层宣传文化志愿者队伍,动员和鼓励各方面人才特别是大中专毕业生投身基层宣传文化事业,不断壮大城乡基层宣传文化工作的力量。要加强对基层干部人才的培训培养,着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要进一步加大基层队伍建设保障力度,从人员配备、经费投入、阵地手段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切实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基层宣传文化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此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

(一)加强领导。

充分认识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和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储备是第一储备、人才工作是第一工作”的理念,切实加强对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各司其职、全社会大力支持的抓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格局,加强对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调控、中长期规划和督促协调等工作。

(二)重视培训。

在抓好人才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的基础上,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以培养拔尖人才、复合型人才为重点,以培养中青年人才的创新能力为切入点,不断提高宣传文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加强教育培训,整合培训力量,创新教育形式,组织人才参加各类专业培训,促使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建立基层宣传文化骨干培训制度,每年至少举办一定的宣传文化干部学习交流活动,进行集中培训。每年至少组织宣传文化干部出外考察学习1次,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转变观念,有助于在工作实践中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改进方法。将教育与专业技术职务考证进行挂钩,调动各类人才学习的积极性,使地方县级和城乡基层宣传文化系统干部每年接受继续教育时间不少于12天。另外,要注重实践培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实践中培养人才,重视在宣传文化工作中培养人才,采取上挂下派锻炼、横向交流、下基层采访、演出、体验生活等有效形式,选派宣传文化干部到艰苦环境和重要岗位接受锻炼、增长才干,充分发挥有专业知识、懂行业管理人才的带动作用,通过对中青年宣传文化人才骨干进行传、帮、带,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再有,抓好个性化培养,充分发挥用人单位、高等院校、各类协会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促进人才的个性化培养。重视用人单位的学习作用,促使岗位成才,重视高等院校的优势,抓好专业化教学,重视各类行业组织、学术团体的作用,整合资源,促进人才建设。

(三)完善机制。

要建立人才公平竞争机制。深化宣传文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竞争上岗制度,完善目标责任制考核,积极推进干部交流任职,建立动态管理的长效用人机制。推行专业技术人才聘用制,按岗选人,竞聘上岗,奖优罚劣,形成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建立评价体系,对宣传文化人才实行“业绩文化”评价,真正形成“重业绩、重能力”的用人氛围,并作为提拔任用的依据。要建立人才合理流动机制。县、乡镇宣传文化干部实行上挂下派,增强宣传干部的实践能力,拓宽宣传干部的视野;加大宣传文化系统人才交流力度,理顺宣传文化系统干部使用渠道,激发宣传文化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建议中央、区、市进一步加大对我县宣传文化人才建设的支持力度,在政策、资金、培训等方面给予扶持、倾斜。要保证宣传文化专业人才的工资福利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做到“用适当的待遇留住人才”激励机制,为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加大投入。

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范文2

【关键词】文化馆;人才;建设;思路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68-02

文化馆,作为开展群众文化事业机构,其工作原则是多方面的,最基本的是在文化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中,切实提高文化馆工作人员素质、开展专业文化活动以提升工作专业水平、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以推动文化馆人才队伍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主要的基础就是具备相对来说良好的文化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文化馆工作的进步和发展,同时也是我国文化建设过程中的根本。文化馆应该对其工作职能进行充分发挥,并且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做好,进一步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开展文化馆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做好措施

(一)对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行不断加强

对于文化馆而言,其专业工作人员的文化素养以及相关业务水平的高与低,会对群众文化活动过程中的质量和档次有着密切的联系,进一步对整个广大群众文化水平产生影响,因此,现阶段比较重要的工作就是提高文化馆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基层文化馆应该定期做好业务知识的学习,并且组织专业人员对文化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开展一系列相关活动。例如,业务竞赛活动或者是学术研讨会等,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利用多走、多看原则,亲临现场观看国内以及国外的演出和展览,充分吸取精华为我所用,不仅开阔了大家的眼界,而且提高了自身的文化品位。另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从多方面提高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二)对乡街文化专业素质进行不断加强

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基层的乡街文化建设,是现阶段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乡镇以及街道文化站干部队伍不仅是基层文化馆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的管理者,同时也是其组织者。乡镇、街道文化站干部的整体素质的高与低,对地区基层文化建设水平有着直接关系,所以加强其干部业务素质,是目前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重点。要想对基层人才队伍建设进行加强,首先要做的就是定期对文化站干部进行培训以及开展相应的研讨会,进行经验交流,不断对干部自身的理论知识进行丰富和提高,对文化队伍知识结构进行相应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文化站干部的业务素质。

(三)对基层文化骨干的专业水平进行加强

对于群众文化而言,它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同时也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一种娱乐文化活动。在不同乡街以及社区中,都会自发形成较为活跃的各种文艺团体,但是,团体中的成员专业水平存在着偏差,同时缺乏专业教师人才队伍建设,因此,水平存在差距,导致活动普遍开展不起来。所以就需要发挥文化馆对其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职能,对各街区文艺骨干进行系统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以点带面,进一步对整个辖区的文化水平进行加强。

二、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做好的思考

新时期,由于经济文化得到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以及文化方面的需求不断增长,信息时代的到来,让我国文化事业进入到多元化时代。怎样在新时期背景下做好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进行有效创新,这是现阶段需要思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观念进行创新

需要明确的事实是,群众文化工作在宣传党以及国家方针政策、培养较为健康以及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抓好群文工作系统的科学性。虽然传统的群文工作一直遵循着这条思路进行,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形势已经发展变化,全球化市场经济格局一定带来文化的全球化,因此一定要与时俱进。

世贸协议的逐渐开放,各种各样的文化思潮将以物化形势渗透到百姓的生活中。随着网络文化的全面普及,对该形势进一步加强,将群文事业做大做强,不仅是群文工作人员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是对文化理念进行推陈出新的重要阶段。对观念进行创新是目前较为迫切的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群众文化进行观念的树立,不仅是事业观念,同时也是产业观念;其次要适度放宽政策制度条件,摆正事业以及产业之间的从属关系,只有确立产业为事业服务的主要政策,才能起到相互促进以及相互繁荣。

(二)对机制进行创新

首先确立将活动带入人才队伍建设的运行机制,并且将活动作为主要龙头,对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目的性进行明确,这样做的目的,是对人才队伍建设方向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其次要建立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为奖励机制提供相应的实践支持。

(三)对管理进行创新

如果管理体制实施不顺,就会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例如,出现文化专业人才浪费现象,或者存在专干不干等问题。所以应该形成比较灵活的人事管理机制,打破现有的工作人员使用方式,进行自由组织和任用,在一定程度上使用不同的用人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文化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四)对方式方法进行创新

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信息的多元化发展,进一步要求文化馆的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应该运用比较灵活以及多样的方法,对计算机网络以及数字移动电视等一系列媒体存在的优势进行充分利用,并且建立相应的网络互动平台,只有对数字化信息进行传播,才能丰富其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三、科学研究对文化馆人才队伍建设具有推动作用

科学研究对文化馆工作的指导作用,对人才提{的推动作用,就是最好的说明。除此之外,文化馆是党的革命事业的一部分,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文艺的党性原则,服从党在一定时期内所规定的革命任务。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文化馆应根据本职工作的特点,采取积极的措施,大力加以贯彻落实。这就要以理论的{度,从实际出发,研究文化馆在为四个现代化服务和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通过文化宣传、文娱活动、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普及等职能作用,鼓舞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总任务而奋斗。这就从根本上使文化馆事业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对于文化馆工作职能而言,它是人们对社会实践活动和精神创造活动的重要表现之一,基层群众文化事业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家公益性社会事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开始处于上升阶段,对于群众文化而言,其目的不仅是满足对知识的需求,同时还要保证精神生活需求,并且把文艺娱乐作为群众文化的主要内容,对其进行不断完善。现阶段,社会生活中一直都存在群众文化,但是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导致群众文化生活发生相应改变。可见,文化馆人才队伍建设是进一步促进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汤忠民.浅谈乡镇文化站建设的问题及其对策[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2).

[2]陈琴.文化馆如何进一步深入推进免费开放服务[J].大众文艺,2016(14).

[3]陈明山.浅析乡镇文化站在群众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J].大众文艺,2016(14).

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范文3

关键词:乡镇文化站;作用;发展困境;对策

文化站建设是党和政府提高新时期广大农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乡镇综合文化站是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重要阵地,是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哨所,承担着开展娱乐文化活动、为基层群众传输新时期先进文化正能量的基本职能,承担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普及科技知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职能,对保障广大农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乡镇文化站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乡镇文化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乡镇文化站担任农村群众性文化建设的重任。近几年来,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文化中心、文化礼堂、春泥书屋、农家书屋、天天乐广场、村级文化活动室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都依赖于乡镇文化站的业务指导与辅导,这些基层文化设施作用的发挥也都依赖于乡镇文化站的辅导与协调。实践证明,乡镇文化站应该成为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农村群众文化素质、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

(二)乡镇文化站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活力源泉。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乡镇文化站能利用多种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段,大范围、宽领域、多角度地宣传先进文化,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寓情于景,寓教于乐,引导广大农村群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产生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1]。

二、新时期乡镇文化站的发展困境

(一)对乡镇文化站缺乏重视。乡镇文化站长期以来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首先,基层领导对文化站的发展不够重视,上级制定的管理政策不完善,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其次,乡镇文化站管理机构内部缺乏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职责不明确,在实施中无法真正落实职责。

(二)缺乏文化发展经费。乡镇文化站管理和使用中的经费问题一直是制约其作用发挥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乡镇文化站普遍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且基层领导在经费上仅仅依靠“等、靠、要”的方法,造成文化站各项活动无法顺利开展,长期以往乡镇文化站形同虚设。再加上上级对文化事业发展的不够重视,对文化站发展资金投入较少,文化站资金配套难,缺乏市场的资金投入,这些都影响着乡镇文化站的管理和使用。

(三)文化人才的缺失。文化人才的缺失是造成乡镇文化站管理和使用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首先,当前我国乡镇机构开展改革,进行人员精简,文化站管理人员多是文化干部在兼职,由乡镇所在政府统一招聘,统筹使用,专业有时候并不对口,甚至存在无法胜任文化管理的工作人员在兼职,且文化站工作人员在上岗前基本没有接受岗前培训,造成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力不从心。其次,乡镇文化站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真正的文化骨干和文艺爱好者无法成为管理人员,而非专业的干部领导成为管理人员,且年轻人才较少,缺乏管理活力,造成乡镇文化站管理和使用缺乏创新。最后,乡镇文化站人才队伍的薪资待遇较低,这是长期无法吸引年轻人才和专业人才的主要原因,造成人才队伍建设的不完善,制约乡镇文化站的发展。

三、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的对策研究

(一)乡镇领导应提高认识,落实责任。乡镇领导应加强对乡镇文化站管理和使用的认识,强化科学领导保证,并加强对乡镇文化站的管理和使用引导。首先,要落实责任体系,重点加强对乡镇文化站的业务指导和行政管理,明确乡、县、市三级的文化管理职责,将文化站的管理职责真正落实到乡镇政府的工作中,实现有效的分工,并加强乡镇政府对文化事业的自主管理权,真正发挥出管理职责;同时加强乡镇党委政府和文化业务管理部门的合作,共同提高文化站的管理和使用水平[2]。其次,建立完善的乡镇文化考核体系,将乡镇文化建设任务进行细化和量化,将乡镇文化站管理作为领导考核的重要内容,实现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共同发展,提高乡镇领导对文化站管理和使用的重视程度。

(二)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文化站基础设施。文化站干部要认真研读中央关于文化方面的政策,积极参与落实乡镇文化站建设,通过行动让领导对文化站的建设重视起来,加强文化设施建设。积极争取资金或者文化建设配套设施设备,根据各文化站及其辖区的实际情况,有计划的免费发放一批实用价值较高的文化设施,实现文化设施建设的良好开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三)实现农村资源共享。在乡镇文化站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要运用创新形式表现出乡镇地区的文化特色,并根据我国乡镇文化事业的发展现状,整合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艺团队等各项文化信息资源,运用先进的技术建立乡镇文化资源信息中心,实现城市和乡镇文化建设资源的共享。除此以外,各乡镇文化站要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和文化主管部门,对乡镇文化市场、文物、风景名胜进行管理,形成不同乡镇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发展特色[3]。

(四)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乡镇文化站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乡镇文化站的作用发挥,加强乡镇文化站人才队伍建设,是提高乡镇文化站管理水平、繁荣新农村文化、激活乡镇文化站活力的重要保证。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要有计划地抽调一批文化骨干下基层,为农村文化建设输送新鲜血液。同时也要选拔一些基层文化干部到上级文化部门锻炼,开拓视野,不断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队伍的整体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要用好用活政策、积极落实政策,保障农村文化工作者的工资福利待遇。要实行全员聘用制,实行竞争上岗,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充分激发文化站工作人员自身的活力和动力。

四、结语

总之,乡镇文化站从职能定位上肩负着农村和社区群众文化活动的示范和指导重任,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建设和发展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因此乡镇文化站要不断加强重视,加大财政投入,实现农村资源共享,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努力实现乡镇文化站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为我国新农村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韩书.乡镇文化站发展对策研究与建议[J].科技致富向导,2014,(3):343.

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范文4

关键词:县域文化;新形势;政府;文化资源;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1

一、县域文化建设要以实现文化经济一体化为目标

当今世界,经济文化化、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一体化的趋势非常明显。对于县域发展来说,没有经济发展就没有硬实力,没有文化根基就没有软实力;没有文化品位,经济就没有活力;没有文化魄力,经济发展就缺乏吸引力和持久力。经济是形,文化是魂,一个地方只有形神兼备才能和谐,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在实践中,要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推进“经济文化化”,鼓励文化企业将现代生产工艺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把当地特色文化理念渗透到各种产品和服务之中,提升产品品质和档次;要坚持以发展文化产业为纽带推进“文化经济化”,文化产业发展中吸收的经济成分越多,科技含量越高,文化的覆盖面就越广,影响力就越大,渗透力就越强。因此,推进县域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县域文化对县域经济的重要拉动作用,把发展县域文化特别是县域文化产业放在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县域文化与县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

二、县域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行政推动作用

县域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主导,强力推进,像抓计划生育一样抓文化建设,像重视维护社会稳定一样重视文化建设。

(一)要提供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引进文化人才等方面的政策,特别是要制定和完善文化投入扶持政策,通过设立县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方式,形成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每年对文化投入的增幅高于GDP的增长、高于财政增收的幅度。

(二)要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要整合利用县域内历史人文资源和山水生态等自然资源,提升文化品位,重点是保护、修缮、挖掘县域现有的文化古迹,复原、复建古文化景区和景点,建设和完善各种文化展馆。要围绕县域人文历史故事、掌故传说、风俗民情等进行文艺创作和新闻宣传,举办有影响的各类文化学术性节会。

(三)要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比如在人文环境方面,可以通过舆论宣传,引导人们转变消费观念,使之由偏重物质生活向物质和精神并重转变,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化消费水平。在法制环境方面,重点解决文化管理松散性、随意性等问题,坚持依法办事,提高管理水平。

三、县域文化建设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文化人才是推进县域文化建设的支撑。要重视和培养文化人才,切实加强文化队伍建设。

(一)要完善用人机制。要在文化产业部门实行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人才的办法,将具有较强能力和水平的人才充实到各个重要技术与领导岗位。既要鼓励县域文化工作者外出进修深造,又要结合本地文化的产业特点,大力引进各类文化专业技术人才。

(二)要抓好现有队伍建设。要配齐乡镇文化站专职文体干部,积极培育基层文化工作带头人和“热心人”,引导群众自发建立各种文化社团、文化协会,逐步形成一支有专长、有特色、有实力、有影响民间艺人和群众文化骨干人才队伍。

(三)要加强文化教育。要巩固县域基础教育,改革办学体制,走多元化办学之路,发展各种形式的艺术教育培训和农村职业教育,培育既懂科技和生产经营、又有文化艺术一技之长的复合型人才。

四、县域文化建设要载体化、阵地化、品牌化、产业化

相对于经济建设来说,文化建设是“虚功”,但“虚功”要实做,尤其需要创新方法,化被动为主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

(一)是要载体化。要以文化引领城市建设,把县城作为展示县域文化的主要平台,对标志性地段、建筑以及主要公共场所、公园、广场、街道等都要进行艺术形象设计,或者应用县域历史名人或地方特色文化元素来命名,增加县城对县域文化的辐射力。有序建设风貌各异的特色文化名镇,使其成为展示全县各地历史文化与时代风貌的主要载体。

(二)是要阵地化。在城区,要通过举办各类地方戏汇演、体育比赛等文化节庆活动,大力发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学校文化、企业文化、广场文化、家庭文化,使市民在寻常生活中得到优美文化的熏陶。在乡村,通过组建民间乐队、民间艺术团等经营实体,建设农村书屋和图书室,开展乡村歌舞、民俗风情等表演活动,发展具有乡土气息的农闲文化、传统节日文化。

(三)是要品牌化。一个地方的文化魅力不在于文化资源的多少,而在于特色形成品牌。品牌就是特色,特色就是生命力。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原则,立足县域特色,积极挖掘、打造、包装、提升一批公众认可、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的地方文化品牌。四是要产业化。要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县域内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抓准资源中各种有价值的“卖点”,重点以文化旅游业为突破口,吸引战略投资者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自然景观旅游、生态文化旅游等文化产业项目,加快县域文化产业发展。

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范文5

关键词:基层社区 群众文化 文化建设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广大社区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与日益发展的经济建设相比,却仍然处于落后的状态。社区群众文化工作难以开展,“文化活动形式单调,内容单一,社区文化活动绝大部分只能在一般水平上存在,至于高层次的文化交流活动根本没法实行,无法满足全体群众的需要。”

一、当前社区群众文化建设的困境

1、群众文化活动,形式过于单调,缺少创新

多年来,群众接受的文化教育、文化知识学习等方面都得不到充分的提高,群众对于开展的文化活动渐渐失去了信心,群众活动的效率也开始降低。以至于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失去其自发性,而变成职能部门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任务。群众们对于文化活动的单调,乏味开始敷衍,只作为完成的指标,甚至群众内心是抗拒的,长此以往,很难起到丰富群众文化的作用,导致文化活动开展达不到期望的要求。

2、基础设施薄弱

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是文化队伍建设的必要设施,文化事业发展需要一定经济基础的支持。不少基层组织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在资金投入上侧重经济项目,对文化建设重视度不够,在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上投入不足。文化事业经费在财政总支出上的分量低,在对基层文化建设上的经费则更少,文化站点的功能软化,活动场所设施陈旧,文艺设施更是少之又少,更有甚者还会出现活动场所被占用的现象,无法使文化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3、文艺人才骨干缺乏

社区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和内容单调,群众认同意识不强,参与度不高,缺乏牢固的群众基础。社区群众文化大都以政府为主导,成为一种行政行为,文化活动的政治色彩突出,说教的目的性强,又或者应付式地开展活动,活动形式和内容都很单调,缺乏文化性、娱乐性、群众性、多样性,不能很好地寓教于乐。因此目前群众文化的主要参与者一般都是老年人、妇女及儿童,而中青年这一社会的主体却参与热情不高,这就直接导致缺乏辅导社区文化活动的年轻文艺骨干人才。

4、文化活动缺乏吸引力

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部分文化活动内容单一,场所稀少且远离基层生活,很难引起农民参与的兴趣。同时,很多社会活动带有浓烈的商业气息,忽略了农民精神上的需求,和百姓日常生活关系不大,与群众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基层群众的业余生活在打牌、串门、聊天的过程中度过,乡镇举办的文化活动也多为国庆、春节等节假日服务,对群众的影响较小,参与此类文化活动的青年更少。

二、提高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有效措施

1、加强社区文化阵地场所建设

通过社区文化站馆及各种宣传舆论工具,向广大社区居民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一是加大政府投入。立足本地实际,改善一批老的社区文化设施,增强其利用率;建设一批新的社区公共文化活动室,使之更加贴近社区居民的文化活动需求。依托旧城改建、城中村改造等契机,规划先行,预留公共文化用地,兴建一批社区文化活动广场。二是开放公共文化场所。做好文化场所的免费开放工作。在休息日、节假日时段,有序开放一批学校操场、体育活动设施;与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协商,免费开放单位文化活动场(室)。加大宣传力度,吸引社区居民开展文体活动,充分保障社区居民基本公共文化活动权益。三是加大文体惠民力度。积极探索政府或社会组织“买单”,居民消费文化的工作模式,无偿或低偿向社区居民发放文体活动唬在特定时间段开放一批社会文体活动场所;加快全区图书馆网的建立,切实提高区图书馆服务社区居民的能力和效益。

2、加强群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强群众文化建设,建立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必不可少,这是基础的一环,也是各项文化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我市结合实际,围绕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确立了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并明确了服务内容、种类、数量和水平,以及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各部门的保障责任。同时,还建立了实施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以便我们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适时调整具体指标,及时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在整合现有文化设施资源的基础上,各社区进一步完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组建文化兴趣小组,形成了以社区居民为主体的基层文化服务网络,从而让社区居民全面享受了社区文化发展成果。

3、培育社区文化活动骨干队伍

一是注重社区文化干部的选拔培养。在条件成熟的社区,可以发掘一批年轻文艺骨干担任社区两委。加强对街道一级文体专兼职人员的培训力度,开展各种交流学习活动,提高基层文化工作者、社区文体骨干服务社区文化建设的工作本领。二是培养社区文化活动“领头羊”。大力加强社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将社区文化纳入年度培训计划,定期举办文化讲座和技能培训班,着重培养社区文化骨干。与此同时,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人才队伍,并对其进行针对性培养。三是鼓励引进文化人才。从文艺类、体育类着手,更广泛地引进全方位的人才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并让他们深入社区,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争取每个社区配备一名文化人才,做好各方面的沟通协调工作,促进社区之间的文化交流。

4、创新社区文化活动形式方法

一是创新文化活动平台。结合社区实际,按照社区居民的文化层次、年龄段、兴趣爱好等设计相应的文化活动平台,尤其是针对年轻人的特点,加强网络文化活动平台建设力度,采取建立社区文化活动微信群等形式,开展网络读书、评书等活动,增强社区文化活动的吸引力。二是灵活社区文化活动形式。按照“群众所需我们做,群众所盼我们办”的思路,开展一些小型化社区特色文化活动,尤其是注重以小区为单位,增进居民间的文化交流互动。三是丰富社区文化活动内容。赋予社区文化活动更多的时代内容,开展社区“微论坛”等活动,传递党的声音,培养正确价值观,凝聚正能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人民是国之根本,相关部门也在积极努力的去寻找,去发现提高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方法,为的是满足基层人民群众日益增强的精神文化的需求,构建和谐幸福的生活。如今这些措施也正在很多地方如火如荼的实施中,也得到了广大基层群众的认可与支持。

参考文献

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范文6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对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做出了要求,要求基层政府在不断扩大农村文化建设总量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建设的质量,并实现城乡文化建设发展一体化。如何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陕西省镇巴县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广大农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在文化建设方面相对滞后。因此,本文将以陕西省镇巴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1.镇巴县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镇巴县,位于陕西省南部,是陕西省汉中市辖区县,全县共221个行政村。近年来,镇巴县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教育质量提升,不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但与城市文化建设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1.1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缺失;镇巴县的许多农村目前存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缺失的问题,具体体现在文化站内部设施简单;图书馆书籍种类少,陈旧过时;部分健身娱乐设施长期闲置,缺少维护和管理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的原因:一方面,当地政府在对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上,不管是从制度和政策方面,还是投资方面,给予城市的支持力度都大于农村。另一方面,镇巴县的农村地区只注重经济发展,忽略了农村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1.2文化人才紧缺;人才是文化建设的关键,镇巴县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文化人才紧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人员素质较低。镇巴县农村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初中文凭,对文化工作缺乏深入的认识,以及缺少专业的培训。其次,民间文化的传承面临后继无人的难题。镇巴县有着丰厚的民间文化和历史遗存,比如“镇巴民歌”“镇巴端公戏”“苗乡刺绣”等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由于年轻一代对民间艺术缺乏兴趣,淡漠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些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难题。最后,村民文化教育有待提高。农村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对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有关部门对镇巴县八个村80户农户的调查中显示,文盲人数29人,小学文化人数106人,初中文化人数88人,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人数11人,村民整体文化素质有待提高。1.3文化活动形式单一;镇巴县是传统的农业县,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村民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增多,现有的文化活动形式单一,已无法满足村民的需求。村民在闲暇之余要么在家看电视,要么与邻居串门聊天,要么打牌,偶尔当地文化站会组织村民看戏。除此之外,相关的文化单位开展的“文化下乡”演出活动多数是到县城或者大乡镇,涉及不到一些偏远的农村,还有些剧种在农村基本上已经绝迹了,比如儿童剧、话剧、滑稽剧。

2.加强镇巴县农村文化建设的对策

2.1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力度;资金不足是镇巴县农村文化发展最大的阻碍,没有相应的资金支持,文化建设只能是空谈,资金投入与保障是关键。首先,政府应加大文化建设方面的经费投入,设置相应的文化建设经费投入和文化设施配置等专项资金,并且做到专款专用。其次,鼓励社会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投资。根据镇巴县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激励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在政府主导的情况下,引入社会资源,将政府与社会这两种资源进行整合,最终形成“以政府主,社会参与辅,利益共享”的投资格局,从而使文化建设社会化。最后,充分利用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和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机构的作用,定期对文化娱乐设施进行维护,并根据需要及时更新。2.2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第一,注重人才培养和激励。一方面,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根据镇巴县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个培养人才的合理计划和方案,有选择性的对人才进行分类培训。另一方面,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制定相关政策对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进行奖励和补助,通过宣传和表彰等形式引导更多的人才积极投身农村文化建设工作队伍中来。第二,优化农村教育体系。从多方面筹集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师资力量,改善农村的基础教育条件,让所有适龄儿童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与此同时,鼓励农民参加成人教育和科学农业知识教育。2.3健全文化组织机构;一方面,建立民间文化鉴定机构,对民间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进行保护,在其传承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镇巴县有18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应发挥媒体的传播作用,定期播放农村戏剧和歌曲,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传承和发展民间优秀文化。另一方面,鼓励多元化投入农村文化市场,培育良好的文化市场,在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市场的同时加强监管,保护合法有益的文化。2.4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开拓发展新思路,根据镇巴县当地特定情况创造出独特的农村文化产品和农民喜爱的文化活动,定期举办文艺演出或者是其他比赛活动。另外,组建一支业余的文艺团队,鼓励村民积极参与,以更深层次的了解文艺活动的内涵,学习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从而丰富农民的日常生活,打破地域环境的限制。

参考文献:

[1]2014年汉中统计年鉴[G].汉中:汉中统计局,2014.

[2]王大鹏、孙炯.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综述[J].福建论坛,2010908)